世界上,平均每秒钟就有1人死于急性心梗
很多人觉得癌症可怕,谈起癌症来,吓得脸发白,简直“谈癌色变”。殊不知,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比癌症可怕多了。虽然目前癌症还属于“绝症”,但就算是癌症晚期的患者,在确诊之后也不会立刻就死,大部分患者都能活上一段时间。而一个人一旦发生急性心梗,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随时就可危及生命,特别紧急的情况下,会即刻丧命。很多人都来不及交代后事,甚至有的人都还没反应过来自己是发生了什么事,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给自己和亲人留下永远的遗憾。
在我们的急救医学中,有的病属于急病,有的病属于重病,而急性心梗则属于“又急又重”的凶险急症。我在北京市急救中心工作了近30年,经历了成千上万起抢救,最常见、最凶险的就是急性心梗,这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病,1分钟也等不起,输给了时间,就输掉了性命。
有人做过统计,每100个猝死的人里面,有80~90个是由于急性心梗引起的。通常,90%的急性心梗引起的猝死都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场合,而且大多数患者都是在发病后15分钟之内死亡的,有的人甚至发病后立即死亡。
曾经有一个女孩深夜打急救电话向我们求救,说她父亲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我们迅速赶往她家,遗憾的是,等我们到了,她父亲的身体已经发凉,我们也回天乏术,只能告知女孩说她父亲已经死亡。其实,从女孩发现父亲发病到我们赶到,还不到半小时,但她不知道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如何急救,最终她父亲没能挺过来。后来,根据她描述的她父亲的病情,我们判断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夺走她父亲生命的魔鬼,正是急性心梗。
2014年8月8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显示:心血管病死亡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38.7%,城市为41.1%;每5个成人中有 1人患心血管病,且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也就是每天9590人、每小时400人、每10秒钟1人死于心血管病。到了2016年 5月11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内容显示: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其中,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中,农村为44.60%,城市为42.51%;全国每5个死亡人口中,就有2个是死于心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死因。
在心脑血管病当中,尤其要重点说一下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得血管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已经对当代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空前的威胁。
急性心梗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了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绝大多数为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造成相应的心肌持久而严重地缺血,继而坏死。它已经成为中老年常见的致命性急症,是猝死的主要原因。统计表明,世界上,平均每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心梗。
因此,冠心病患者平时一定要格外注意,警惕急性心梗的发生,降低猝死的风险。
心梗虽可怕,抢救得当预后良好
说了半天心梗了,各位读者可能很好奇:这个“心梗”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对人体而言,心脏像是维持血液循环的一个“泵”,这个“泵”会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去,供给它们功能、活动所需的氧气与养分。反过来,心脏的跳动也需要血液提供氧气与养分,而为心脏供血的血管,就是我们常说的“冠状动脉”。
一个健康的年轻人,他体内的血管应该很柔软,弹性好,管壁薄,管腔大,内表面光滑,这样才可以保证充足的血液畅快地通过,从而使得血液能到达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才能进行各种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血液里的胆固醇逐渐沉积在血管壁上,血管就会逐渐增厚、变硬、扭曲,管腔变窄,甚至发生堵塞,当这一根根“管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动脉硬化”了,这时血液供应就会减少,组织器官的供血就会出现障碍,人就生病了。
动脉硬化可以发生在人体所有的动脉上:发生在脑动脉叫脑动脉硬化,发生在肾动脉叫肾动脉硬化,如果发生在冠状动脉,就是我们说的冠状动脉硬化,也就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名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那“硬化”前面的“粥样”这两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粥样”这个名称源自病理解剖学,如果读者能有机会看到切开的已经硬化的冠状动脉,一定会印象深刻:血管壁上附着一粒粒像大米粥一样灰白色的东西,用手按一按,都是硬的。这些硬乎乎的“大米粥”糊在冠状动脉里,会导致供给心脏的血流减少,如果在冠状动脉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血栓,血管完全堵死了,血流完全不能通过,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缺血、缺氧,继而坏死,这就是心肌梗死。一旦心肌死了,心脏的功能就会出现严重障碍,人就有生命危险了。
动脉里的“大米粥”又是哪儿来的呢?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是很低的,在那个粮食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冠心病被戏称为“富贵病”,即“有钱人才能得的病”。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饭桌上顿顿都是大鱼大肉,有的人甚至天天下馆子,胡吃海喝,每天吃进去大量的高能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加上其他不良的生活习惯,结果动脉里逐渐就出现了“大米粥”样的东西,身体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冠心病就是其中之一,这样,急性心梗的发病率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我在北京急救中心工作了近30年,每周都要遇到急性心梗的患者,最多的一天抢救了4个这样的患者。在我抢救过的无数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是一个23岁的小伙子。
那还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当时,那个小伙子突然发生胸痛,心电图显示出典型的急性心梗图形时,我还真有点儿不敢完全相信,心想,这么年轻怎么会是急性心梗?后来经过现场抢救后病情稳定,我又把他送到北京同仁医院,接诊的医生也拿不准到底是不是急性心梗。回到急救站后,我又给医院打电话了解病情,最终证实他就是急性心梗。后来,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患者转危为安,平安出院。
有人说,既然急性心梗这么可怕,那发病前就老老实实地上医院待着吧,这样有问题随时可以抢救。如果可以这样做当然好了,但急性心梗可怕就可怕在它的发作往往是不可预测的,防不胜防,不分男女老少,随时随地都可能发作,尤其经常发生在夜里,而此时正是大家防范力和警觉性最薄弱的时候。
不过,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急性心梗并不等同于死亡,及时的急救恰恰能起到关键作用,危急时刻拥有一点急救知识,结果就有可能完全不同。但这就对急救有较高的要求,不能只会打120,在这种关键时刻,患者的家属、朋友或者周围的人如果能尽快进行急救,帮一把,转危为安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胸痛:急性心梗最典型的警示信号!
既然急性心梗很可怕,那能不能通过什么症状来分辨呢?事实上,不少患者在发病之前从来没有过征兆,平时看起来就是一个健康人,而这样的人发病更危险,因为一点准备都没有,就好比前面说到的那个女孩的父亲,之前从来没有发过病,家里连个心脏病的常备药都没有。据统计,有1/4的冠心病患者第一次发病就发生猝死,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致命的威胁,尤其是给医疗救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说到这儿,很多人心里肯定犯嘀咕了:“我会不会也有心脏病啊?会不会哪天也突然心梗了呀?”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哪些情况是心脏在给大家发出警告,特别是急性心梗的警示信号,大家一定要多留意,一旦发现以下这些危险信号,要及时找医生求助。
患者突然感到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疼痛可向肩、臂及背部放射,可伴有胸闷、憋气,疼痛性质为绞窄感、压迫感、紧缩感、窒息感或烧灼样的疼痛,还可伴有恐惧感或濒死感。
持续时间比心绞痛长,超过30分钟,可达数小时,甚至数日。
经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明显缓解。
患者还常伴有烦躁不安、口唇青紫、出汗、恶心、呕吐等。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明显心率增快或减慢、突发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血压下降、四肢湿冷、皮肤花斑,甚至猝死的表现。
以上典型表现,如果发生在医院,急性心梗很容易诊断,医院有各种先进的仪器和检查手段,比如心电图、心肌酶、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核素检测等。但如果急性心梗发生在家里或其他地方,既没有医生在旁边,也没有这些仪器(即便有一般人也不会用),最多能找到一个血压计,这时候,如果犯病了,凭什么来判断是不是急性心梗呢?
只能靠患者本身的症状。患者的自我感觉很重要,而其中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前面提到的胸痛。
胸痛部位的描述有两个,一个是心前区,一个是胸骨后。人的心脏大小约相当于本人拳头大小,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大约有2/3在胸部左侧,就是“心前区”的部位;1/3在胸部右侧,这部分恰恰是在“胸骨后”。
人类感觉最疼痛的病有以下几个:一个是结石,如胆结石、肾结石等;一个是急性胰腺炎;还有一个是癌症,比如肝癌,非常疼,比肝癌还疼的,是“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剧烈的疼痛让人生不如死。当然,还有一个疼痛指数较高的,不是病,是女性的一种生理现象——生孩子。而急性心梗也是疼痛指数很高的一个病,我曾见过一个急性心梗患者,发病时疼得烦躁不安、大汗淋漓,两三个人都按不住他,嘴唇青紫,最后连指甲盖都是紫色的,手上甚至出现紫色的斑纹。当时,我立刻给他注射了安定(地西泮),他才稍微安静下来,这样才能降低他心肌的耗氧量,降低危险性。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要问了,急性心梗患者为什么会胸痛呢?
心脏对于机械系刺激并不产生疼痛反应,比如用尖刀扎在心脏上,心脏本身并不感到疼痛,但心脏对缺氧非常敏感,当心肌发生缺氧时,就会处于无氧代谢状态,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如乳酸、丙酮酸等,心肌对于酸性物质的刺激非常敏感,就会产生疼痛感。
但是,导致胸痛的原因有很多,并非都是急性心梗。
我们急救中心有一位司机,姓段,后来调到某报社工作。一天上午,小段来到急救中心找我。他面色苍白,捂着胸口说:“贾大夫,我胸疼、胸闷、憋气。”他本来就是个爱开玩笑的人,我还以为他在跟我开玩笑,胸疼可以假装,但面色苍白装不出来。
我看他面色苍白,真的很难受的样子,连忙扶他躺在长椅上,让护士给他做了个心电图,不得了啦!是个典型的“急性下壁心梗”的心电图图形。我用听诊器听诊时,发现右侧呼吸音减弱,我又叩了叩两侧胸壁,右侧呈鼓音,而且右侧语颤减弱。我对小段说:“你深吸气试试。”他说:“一吸气就疼得厉害。”我又说:“你咳嗽一下。”他试着咳嗽了一下说:“不成,咳嗽疼也加重。”
我说:“你不是心梗,起来去拍个胸片。”
一会儿,他拿着胸片回来了:“贾大夫,气胸。”
我笑道:“你才气胸呢。”
接过片子一看,果然如我所料:气胸。
他又问我:“那怎么办?”
我说:“你这个肺压缩不到30%,可以不作处理。”
我问小段:“今天上午都干什么来着?”
他说:“没干什么呀……哦,我想起来了,我就是关汽车门儿的时候用劲儿大了点儿。”
对,这可能就是原因。过了些日子,再见到小段,他已经完全好了。
什么是气胸?正常人的胸腔是密闭的腔隙,内呈负压 。如果有气体进入胸腔内,相应的肺组织就会被压缩,导致肺组织不能像正常情况那样完全扩张。经过X线检查,如果肺压缩不超过30%,没有其他严重的症状,问题不大,不用进行特殊处理,休息一段时间就没事了。
这个病例是原发性气胸,又称特发性气胸。
那如何通过胸痛来区分急性心梗和气胸呢?
一般情况下,胸痛起病非常急,迅速达到高峰,还伴有憋气,一咳嗽或深呼吸会加重,持续时间较短,且疼痛多为一侧,敲两侧的肺部,叩诊音听起来不一样,这种情况多是气胸,一般青壮年多见,特别是男性瘦高者;而如果是急性心梗引起的胸痛,程度就更剧烈了,常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
所以说,胸痛,不一定是急性心梗,即使心电图是典型的急性心梗图形,也不一定就是急性心梗。遇到这种情况,患者要相信医生,医生会综合分析的。
疼痛,是一种痛苦的体验,同时也是一种警示信号。急性心梗引起胸痛也是一样的道理,这样我们才能觉察出身体出了问题,才会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到医院就医,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急救医生贾大成暖心提醒
找出不典型症状,离心梗又远了一步
急性心梗出现典型表现,一般不会被漏掉,而不典型症状,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往往不会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甚至没有想到拨打急救电话,也没有及时到医院就医。这样,往往会使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具有不典型表现的急性心梗比具有典型表现的更可怕。
·嗓子痛
前些年,有一天晚上的11点多,我们奉命前往位于海淀清河的解放军二炮部队的某研究所,抢救一个患者。患者是一个50岁的研究员,感觉嗓子痛,就给卫生所所长打了个电话。
所长说:“你在家等着吧,我马上去你家。”
于是,卫生所所长到了他家。测量了体温,不发烧,嗓子也不红不肿,但患者就是一直嗓子痛。所长很纳闷,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过了一会儿,他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会不会是不典型表现的心脏病啊?于是,他打了个急救电话120,把我们给叫了过去。
我们给患者做了心电图,果然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过紧急处理以后,患者要求去北京急救中心。这两位的顶头上司——研究所所长听说自己的部下得了“急性心肌梗死”,也连忙赶了过来,并一口答应:“不就是费用的问题嘛,给你报销,赶紧去急救中心吧。”于是,把患者送到了北京急救中心,患者接受了介入性治疗。
患者出院那天,特意找到我,表示感谢:“谢谢你救了我一命!”
我说:“要谢,您别谢我,您回去好好谢谢您那儿的卫生所所长,那天晚上他要是说‘谁没嗓子疼过呀?大晚上的,明儿早上再说吧’,也许您等不到第二天早上就凉了。他要是说‘你这嗓子疼,虽然不红不肿,也不发烧。可嗓子疼毕竟还是发炎的多,给你开点儿消炎药,再给你开点儿含片’,没准儿您也等不到第二天早上就凉了。卫生所所长能从嗓子疼联想到心梗很厉害,这可不是单纯的消炎就能解决的。”
这位研究员也笑了,说:“你说的对,那我也必须感谢你!”我说:“那您还得感谢你们研究所所长呢,要不然他不给您报销医药费。”研究员哈哈大笑。看着他开心地大笑,我还真是从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一般来说,导致嗓子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嗓子发炎,很多是由感冒引起的。如果是发炎的话,开始时嗓子会发干,像烧一样,喉咙会肿起来,疼痛还会放射到耳朵的位置,严重的话还可出现发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
但在发炎的情况下,嗓子突然出现疼痛,尤其伴有心慌、胸闷憋气、出汗等表现,应该想到很有可能是急性心梗的不典型表现,特别是如果患者再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这个时候就得赶紧拨打120,去医院就诊。
还有一次,也是这种不典型的表现,让我差点儿卷入一场麻烦。
·上腹痛
有一天,我们出车,派车单上写的是“上腹痛”。我心想:这个患者不会是上腹痛,就算是消化道穿孔,也不会马上死人。所以,肯定不是一般的肚子疼。
到了患者家一看,一个40多岁的男人侧卧在沙发上,已经意识模糊、表情淡漠、有些躁动、脸色苍白、嘴唇青紫、恶心呕吐,衣服全被汗水湿透了。我问他怎么不好,他没有反应,我又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问他,他才半睁开眼,有气无力地说出了我勉强能听清的两个字:“胃疼。”
当时,站在患者身边的还有一女三男,女的是患者的妻子,其中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是患者的儿子,另两个三四十岁的人不知是谁。
我忙问家属:“患者怎么不好?”
那女的一脸焦急地答道:“他胃疼,疼了一个多钟头了,疼得特别厉害,您看他疼得脸都白了,都上不来气儿了,出了一身汗,衣服都湿透了。”
我摸了摸患者的腹部,很柔软。又用手按了按腹部,疼痛没有加重,也没有减轻,结合患者的整个表现,应该是心脏的问题。“赶紧做个心电图!”我交代随车的护士。
听到我说要做心电图,小伙子一下就不乐意了:“胃疼做什么心电图?赶紧上医院!”
“我怀疑他不是胃的问题,怕是心脏的问题。”
“什么心脏的问题?你们不就是为了多收钱吗?过度检查!少废话,赶紧上医院!”小伙子长得高高大大,双手抱胸,有些横眉立目,认定了我们是为了多收费,故意过度检查。
我对那个小伙子说:“小伙子,你别这么说,我还真不是为了收钱。我看他不像是胃疼,像是心脏的问题。心电图一定要做,如果有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如果不是心脏的问题,心电图的钱我不收!出诊费和救护车的车费,我都不收。”
小伙子一愣神儿,我连忙催促不知所措的护士:“赶紧做!”趁护士安放心电图电极时,我连忙测量血压,隐隐约约听到20/0毫米汞柱左右,脉搏每分钟大约30次。我小声跟护士说:“下壁,三度。”护士就明白了。心电图做出来后,果然显示的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我又马上对护士说:“加做后壁、右室。”因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往往合并后壁、右心室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结果再次证实了患者是大范围的心肌坏死。心电图还显示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每分钟28次,这是致命性心律失常。
这个患者的完整诊断是这样的:
冠心病
急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源性休克
我马上随手给患者吸上氧气,连接心电监护仪,同时口述医嘱:“建立三条静脉通道,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静滴;氯化钠500毫升加入多巴胺100毫克,静滴;氯化钠500毫升加入异丙肾上腺素1毫克,静滴;吗啡5毫克静注。”
这位患者发生了休克,主要是因为:一、大范围心肌坏死,心肌收缩力下降,致使心排血量减少;二、大量出汗,减少了血容量;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使得心排血量减少;四、剧烈的疼痛,使血管反射性扩张。
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补充血容量,多巴胺可以提升血压,异丙肾上腺素可以提高心率,吗啡可以止痛、镇静。这套抢救方案是抗休克的手段,就看患者对抢救药物的反应如何了,如果有反应则可能挽回一命,严密监控病情发展趋向,随时调整用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随即,我又把家属叫到一旁:“幸亏做了心电图。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心源性休克即便经全力抢救,死亡率也在85%以上,再加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个患者凶多吉少,希望不大。”
我如实地向家属交代了病情,几个人听罢,脸上都露出了惊恐、茫然的表情。患者的儿子突然跪倒在地,带着哭腔说:“大夫,救救我爸。对不起您,刚才是我不对。”他母亲也说:“孩子不懂事,您别跟他一般见识。”
我哪里有时间听他们这些,我说:“赶快起来,我们会全力抢救,但你们要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过了5分多钟,我见患者没有了躁动,便拍着他的肩膀问道:“您这会儿感觉怎么样?”
他闭着眼答道:“不疼了。”
就这样,我们一直持续心电监护,不断地测量血压,根据心率、血压的变化随时调整药物的滴速……半小时后,经过我们全力的抢救,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所改善,心率恢复到每分钟60次左右,血压100 /80毫米汞柱,基本在比较满意的范围。于是,我决定马上送患者去医院,家属提出去北京急救中心。到了北京急救中心,立即让患者进入心脏导管室,做了冠状动脉造影,并在堵塞的冠状动脉里放置了支架。过了几天,这个患者安全出院,皆大欢喜。
我曾在微博上对这个病例做过介绍,有一位年轻的医生留言:“你吹什么牛?心电图还没做,你就知道是下壁心梗?”显然,这个医生太嫩,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回道:“只有下壁心梗才最可能出现上腹痛,只有下壁才最可能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测量血压时,听到脉搏每分钟30次左右,就应想到是致命性缓慢型心律失常——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所以,心电图还没做,我就知道是急性下壁心梗了。”这样的判断能力不是吹牛,能做出这样的判断的厉害的医生,我们北京急救中心还真不少,我只是这个优秀群体中普通的一员而已。
引起上腹痛的原因很多,比如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等脏器的问题,但也可能遇到由于心脏问题而引起的上腹痛。因此,老年人出现腹痛时,特别是有心脏病史的人,尤其上腹痛还伴有胸闷憋气、心慌、出汗、口唇青紫,疼痛部位没有压痛等,就必须考虑心脏疾患的可能,需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免漏诊。
·牙痛
像病情极其危重的患者,如果发生了猝死,还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但牙痛这样的小事也可能和急性心梗猝死有关,甚至拔牙拔死人。这样的事您听说过吗?
口腔科死人,大概只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口腔科的癌症,癌症也不会突然死亡;一个是颌面部受伤,又分两种情况,一个是大出血,血液误入气道造成窒息死亡,另一个是上颌骨骨折,骨折段下移压迫咽部或气道造成窒息死亡。
如果说拔牙当时人就死了,那绝不是牙病,而是急性心梗!患者说不清楚具体是哪颗牙齿疼痛,也不红不肿,没有牙齿的叩痛等,如果再伴有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心慌、出汗、面色改变等,就该想到是否发生了急性心梗。
口腔科在诊疗过程中,患者由于精神紧张、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操作的刺激等诱因,有时可能会突然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急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治疗某些口腔科疾病以前,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心理状态、既往病史等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如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等,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或减少意外事件的突然发生。
为此,我曾多次应北京口腔工作者协会和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的邀请,为北京和全国各地的口腔科医生举办过“口腔科诊疗中突发内科急症的处理”的讲座,并建议口腔科开展心电监护下拔牙等治疗项目。
位于先农坛的北京口腔医院听从了我的建议,很早就开展了心电监护下拔牙等治疗,那些有高血压、冠心病的高危患者可以预约心电监护下拔牙。我推荐了我们北京急救中心一位有丰富抢救经验的退休医生在北京口腔医院做这项工作,他已经使多名突发意外情况的患者转危为安。
·其他不典型症状
急性心梗的非典型症状还有很多,下面这些表现都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出现,应该高度警惕:无胸痛或仅仅自我感觉胸闷、心慌、心前区不适;无胸痛而表现为上腹痛,并可伴恶心、呕吐等,容易误诊为急腹症;无胸痛而表现为颌部、颈部、咽部、牙齿、肩部、背部、上肢等部位疼痛,很容易误诊为骨、关节或软组织等局部病变;不明原因的晕厥、心力衰竭、休克等,都应该想到急性心梗发生的可能。
北京阜外医院原心内科主任陈在嘉教授曾报道,十分罕见的头、双下肢、足趾等部位疼痛,也是急性心梗不典型的表现,这很难让人与心脏病联系在一起。当然,如果伴有胸闷憋气、心慌、出汗等症状,还是能提示我们应该考虑急性心梗发生的可能的。总之,熟悉急性心梗的表现,尤其不典型的表现,对于及时识别急性心梗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及时识别急性心梗,才能减少延误,甚至可以减少猝死的发生。不典型的表现,由于不容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所以显得更加危险。
急性心梗不出现胸痛,主要有三种人:一部分高龄的老人、一部分女性、一部分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这三种人的痛感比一般人弱,危险性更大。而不出现胸痛,也是最危险的。所以,平时这三种人及其家属都要格外留意。一旦出现任何其他的不适症状,尤其是高龄老人、糖尿病患者,要尽快停止任何体力活动,躺下休息,平息自己的情绪;此时,家属要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如果发现病情不减反增,赶紧拨打120,并立即进行现场救护,绝不能让患者硬扛着。而对女性而言,通常超过一半的人不会出现胸痛,但是更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胃痛、牙痛、消化不良、嗓子痛、肩臂痛等症状,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较短,只有几分钟。一旦遇到这些情况,女性就要格外警惕了,尤其是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梗家族史的女性,要想到急性心梗的可能性,尽快去医院进行诊治。
@急救医生贾大成暖心提醒
急救车到来前,做好这四步,为生命争取时间
如果碰到急性心梗或怀疑急性心梗的患者,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应该这么救:
·第一,让患者安静休息,避免刺激
如果患者在运动时发生胸痛,那就立刻让他停止运动。如果患者情绪激动,那一定要尽力让他恢复平静。电视剧里常常有这样的场景,老父亲被孩子气得不行,突然捂住胸部。这不是虚构的场景,因为心脏病发作很多时候跟情绪有关。这个时候,就算有天大的矛盾,也不要再气对方了,一句“都是我不对,您别生气”,就让老爷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了。
·第二,为患者选择一个舒服的体位
怎样算是舒服的体位?以患者的感觉为准,可以躺下,也可以坐着。
如果患者发生了呼吸困难,可能是发生了急性左心衰,应帮助患者取坐位,双下肢下垂,体位要尽量舒适,这样可以减少腹腔脏器对肺部的压迫,使肺通气量不至于进一步减少,更重要的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可以减少向心脏回流的血量,从而降低心脏负荷。
如果患者血压下降了,甚至休克了,那就必须让他躺平,甚至撤掉枕头,并注意保暖,还要防止因呕吐导致的窒息。
如果急性左心衰与休克同时发生,那可就太难办了。躺平,会使呼吸困难加重;坐起来会使脑供血更加减少,甚至意识丧失。只能让患者取半卧位,根据情况调整角度,反正怎么待着都难受。
·第三,给患者吸氧、吃药
家里如果备有氧气瓶,赶快让患者吸氧,每分钟3~5升,具有抢救与心理安慰的双重作用,可增加心肌的氧供,以减轻症状。没氧气就直接找药。在此提醒大家,尤其是有老年人的家庭,在家常备一些急救药,比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关键时刻能帮大忙。
硝酸甘油是很多心脏病患者的常备药,放1片(0.5毫克)在患者舌头下面,1~3分钟起效,10分钟后可重复使用,但最多用3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硝酸甘油之前,有条件的最好能给患者量个血压,因为急性心梗患者往往伴随着低血压,甚至休克,这时候再用硝酸甘油,会使血压进一步下降,可能危及生命,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使血压低于安全范围。具体来说,如果患者平常的血压是120毫米汞柱,发病时是140毫米汞柱,大胆用硝酸甘油没关系。但如果平常血压是120毫米汞柱,发病时血压却只有100毫米汞柱,那就别用硝酸甘油了,非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服药后,患者如果感觉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应该测量血压,如果血压低了,马上停药,平卧。
另外,除了血压偏低以外,心率过快或过慢、急性下壁心梗、急性右室心梗以及24~48小时内服用过“伟哥”的患者禁用硝酸甘油。
提醒一下,硝酸甘油应该避光、密封保存,随身携带,但不要“贴身”携带,因为体温对它有影响,会降低它的效果,缩短它的有效期。
经上述处理后,如果患者胸痛很快得到缓解,一般应考虑为“心绞痛”;如不缓解,甚至加重,应考虑是否发生了急性心梗。如果高度怀疑是急性心梗,则不宜含服硝酸甘油,硝酸甘油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没有治疗作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加重病情。这时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阿司匹林100~300毫克嚼服,这个药有抗凝作用,可以防止血栓扩大,防止新的血栓形成,限制心肌坏死的范围。有时也要考虑冠心病以外的以胸痛为表现的其他疾病,以及药物过期等因素。如果患者对阿司匹林过敏,或有主动脉夹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病史,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一些心脏病患者可能还会用一种药——速效救心丸。但是,别看它叫“速效”救心丸,它的作用远不如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
哪些情况下不能服用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患者如果很难把握,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由急救医生决定用药。急性心梗患者绝不可以自己去医院,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由医生做必要的处理后,根据具体病情决定转运时机。
·第四,拨打急救电话120,随时做好心肺复苏准备
大家已经知道,急性心梗是猝死发生率最高的凶险急症,患者随时可能发生猝死,应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如果家里有人发生急性心梗,除了嚼服阿司匹林,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外,还要随时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提醒:遇到急性心梗患者,周围的人(如家属)不要随意移动患者!因为移动心梗患者,会增加心肌的耗氧量,这就给心脏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很有可能会使心梗的面积继续扩大,加重病情,促发猝死——就“好心帮倒忙”了。一般急救医生到了以后,对心梗患者进行急救措施,等其病情稳定后,符合转运条件时,再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救治,防止病情反复、加重,造成遗憾。
@急救医生贾大成暖心提醒
急救车到来前,急性心梗这么救
第1步:让患者稳定情绪、安静休息,避免再受刺激。
第2步:为患者选择一个他感觉舒服的体位。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帮助患者取坐位,双下肢下垂,体位要尽量舒适;
·如果患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了,让患者躺平,撤掉枕头,注意保暖,防止因呕吐导致的窒息;
·如果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同时发生,让患者取半卧位,根据情况调整角度。
第3步:如果常备有氧气,赶快让患者吸氧,每分钟3~5 升。放1片硝酸甘油在患者舌头下面,10 分钟后可重复使用,最多用3片。根据具体情况嚼服阿司匹林100~300毫克。
第4步:拨打急救电话120,随时做好心肺复苏准备。
院前急救很重要,及时送医更不可少
有一次,我到了一个患者家的楼下,外边停着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迎上前来告诉我:“大夫,这家儿有个病人,要打出租车,病人一出来,我一看像是心脏病犯了,满头满脸都是汗,嘴唇发紫,一看就挺厉害,我没敢拉,我扶着病人坐在台阶上,又帮他们打了120。”
等我进到患者屋里,一做心电图,还真是急性心梗,等我处理完患者出来时,出租车司机还没走,我把患者的病情告诉了他,司机帮忙把患者抬上车后,我和家属一起感谢他,他面带得意地笑着:“不客气,不客气!应该的,应该的!”他还小声儿告诉我,“前些日子,也是这么一个心脏病人,死在我车上了。”
出租车司机见多识广,这样的事,我已经遇到四五次了,真应该感谢这些出租车司机,否则,患者贸然乘坐出租车去医院,极有可能死在半路上。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这些出租车司机一样,知道不能自己直接把患者送到医院,必须要经过必要的现场急救,才能转运。及时的入院观察和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我又想起我曾经抢救过的钱家祥先生,他是中国体育界的著名体育活动家,曾任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亚洲排联竞赛委员会主席,是20世纪40年代排坛高手,曾任袁伟民的教练。
1990年2月4日夜间1点多,钱家祥先生突然发生胸痛,当时并没有其他伴随症状。我到他家后立即做了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大致正常,没有“急性心梗”和“心律失常”等表现,又经过仔细检查后,我给他用了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几分钟后胸痛消失,我说:“您还得去医院,现在可以走了。”钱家祥便起身要穿衣服,我制止他说:“您不能动,得找人抬。”
当时在场的护士用疑惑的目光看了看我,由于多年的默契配合,我明白她的意思:心电图正常,胸痛也消失了,还抬什么抬?虽然患者心电图正常,症状也消失了,没有证据说明他是“急性心梗”,但一种多年修练出来的职业直觉告诉我:他不是心绞痛,而是急性心梗。如果不考虑“心梗”,肯定就让他自己走下楼了,甚至可以不去医院,既然考虑到可能是这个要命的病,就绝不能让他自己走,必须用担架抬着走,为什么?如果让患者自己走动,心肌耗氧量就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就会增加,如果活动量再大点儿,比如上楼下楼什么的,心率就会加快,负荷就更大了,心肌的需氧量就会突然增加,这是极其致命的,很容易导致猝死。
钱家祥的夫人是上海人,是新中国国家女排第一代运动员,她不愿麻烦别人,不去找人。我再三向她动员、陈明利害,钱夫人仍坚持不能麻烦人,也就没有去找人,而我们在场的三个人又抬不动身材高大的钱家祥先生下楼。
大约过了10多分钟,我又做了一份心电图,果然证实了我刚才的直觉,心电图显示了典型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图形。此后,患者反复出现了严重、复杂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幸好每次及时用药后都化险为夷。我一直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不断地测量血压,每隔二三十分钟做一份心电图,以便观察他病情的动态变化。
当然,我一直不断地向家属交代病情,并反复说明尽快到医院的必要性,更是一直在催促钱夫人赶快去找人帮忙抬患者下楼上救护车,但钱夫人依然坚持不去找人。其实,都住在国家体委宿舍大院里,找几个人来帮忙是很容易的,钱家祥先生当时一直很清醒,劝他睡觉他也不睡,甚至还谈笑风生。他是老北京人,还和我聊起了京剧,但我已经没有心思和他聊天儿了。直到早上7点多钟,钱夫人才找来几个人帮忙。患者上救护车之前,我又仔细检查一遍,完全符合转运条件。不知不觉,6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和患者都彻夜未眠,在他家度过了难忘的一夜。
当时那6个多小时真是惊心动魄、度日如年,我也急不得、恼不得,不过后来钱夫人总算找人来了,10多分钟后,我们平安到达了北京急救中心。到了急救中心,我把患者交给了急诊科的医生。我们科是急救科,该下夜班回家了,可我知道这个患者的病情很重,估计还会有变化,就没回家,想看看他们如何抢救。果然,后来各种严重、复杂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又反复出现,血压也测不到了,急救中心连忙把北京阜外医院的著名专家宋有诚教授、北京友谊医院的著名专家沈潞华教授以及人民医院的一位专家请来,四家实力强大的医院的著名专家携手抢救患者:这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抢救。
国家体委主任袁伟民、训练局局长吴寿章、排球处处长周晓兰也都闻讯赶到急救中心,一直守在钱家祥先生身边。
虽然专家们进行了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钱家祥先生还是去世了,终年63岁。钱家祥先生离世后不久,《体育报》和《新体育》杂志都如实地报道了这件事。当时在抢救钱家祥先生的第一现场只有四个人,钱家祥先生、钱夫人、我和一个护士。患者已逝,记者并未采访我和护士。那么,提供整个情况的只有钱夫人了。
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家属把急性心梗的患者从家里扶出来了,结果刚出门,患者突然倒地猝死,非常可惜。
所以,“就地抢救”是急性心梗的抢救原则之一。但是不能误解了“不能动”。“不能动”是指患者在急性心梗的时候最好躺着别活动,并不是说别人不能“动”患者。实际上,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当病情稳定后,要赶快到有抢救条件的医院救治,时间越早,抢救成功率越高,治疗效果就越好;反之,时间越耽搁,心肌坏死的范围就越大,治疗的难度也越大,效果就越差了。从心梗发生到开通血管,如果在2小时内完成,绝大部分心肌可以恢复,之后每耽搁1小时,死亡率随之增加10%。所以,最好在发病后的2小时内送医院救治。
当然这话说起来容易,实际抢救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各种情况,要因时制宜了。
年轻人得心梗更危险
不少网友到我的博客里询问:“什么人容易得心梗啊?”“心梗能预防吗?”“年轻人也会有心脏病吗?”……看得出来,大家对心梗还不太了解。
那么,究竟哪些人更容易得心梗呢?如何预防心梗呢?
首先,抛开遗传因素,有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最容易发生心梗。
新闻上也常常报道,一些外企员工、程序员由于工作压力大,连续熬夜引发猝死,这些所谓的“过劳死”,其中绝大部分就是由急性心梗引起的。
在亚太地区,造成心血管病的前三位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吸烟和高血糖。吃的食物能量过高、口味太咸、太油腻,对心脏都不好,因为这些食物会导致血脂浓度突然升高,造成血黏稠度增加,容易引起心梗。
医学研究发现,腹部肥胖的人血液中的一种“好胆固醇”水平较低,这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朝鲜之前的领导人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都属于腹部肥胖的类型,虽然身边随时带着看护和医生,但最后他俩都是因为心梗去世的。
其次,从年龄上说,中老年人是急性心梗的高发人群。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率会下降,血管的弹性、柔韧性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脂质代谢紊乱等,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前面已经说了,心梗就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所以,中老年人自然成了心梗的高发人群。如果中老年人再不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那就更会给心梗以可乘之机了。
但如果我现在问大家:“30岁的人和60岁的人发生心梗,谁更危险?”很多人可能想也不想,会觉得肯定是60岁的老人啊。其实,更危险的恰恰是30岁的青壮年。为什么?
因为60岁发生心梗的人,可能他在30多岁就开始出现冠状动脉硬化了,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侧支循环”。等他到了60岁,一旦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血液流不过去了,侧支循环就会开放,让血液经侧支循环通过,这样心肌坏死的范围相对小些。但要是30岁的人突然心梗,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还没来得及建立,一旦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则更加凶险。
那么,什么叫侧支循环?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人体内的血管就好比北京的交通,大动脉就是主干道,比如长安街、平安大道,而侧支循环就是一个个的小胡同。一旦长安街堵死了,聪明的司机会选择走小胡同,从旁路绕过去,也能到达目的地。我们的身体也有这种类似的神奇的自我调节机能,如果某个地方堵了,时间长了,便会自己慢慢建立起一些侧支循环来进行疏导。
这让我想起抢救一位猝死的19岁空军小战士的事。
一天早上7点多钟,在空军南苑机场,一个19岁的战士在洗衣服,突然觉得胸口不适,战友们连忙骑自行车把他送到机场医院。刚一进医院的门,他便一头跌倒在地,不省人事。当时大概是7点50分,因为正好赶上医生、护士们上班,大家立即把他抬到抢救室开始抢救。同时,机场医院的医生分别给空军总医院、附近的航天部所属的711医院、北京急救中心打了3个求援电话。
我们得知医院正在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快速赶到了南苑机场医院。我们刚一下车,马上有一群军人围了上来,有人向我介绍说:“这是我们机场的政委。”政委对我说:“急救中心来人了,我就放心了。”我说:“您先别乐观,我还没见到患者呢。”
进了急诊室,里面有10多个医生、护士正在忙碌。患者没有了自主心跳和自主呼吸。711医院的麻醉师最先到达,已经给患者做了气管内插管,正在用呼吸气囊进行人工呼吸。另一位机场医院的医生正在做胸外心脏按压,静脉通道已经建立,心电监护也已连接上了。空军总医院急诊科的一位医生也先于我到场。
我迅速了解了用药情况。突然,我发觉心电示波好像出现了有节律的跳动,便马上告诉做胸外心脏按压的医生:“停,停,我看看。”果然,屏幕上显示了“室性心动过速”,这可是个好征象,但依然不能乐观,因为随时可能恶化为“室颤”,必须立即纠正为“窦性心律”。
空军总医院的医生马上说:“利多卡因。”我也几乎同时说:“同步电转复!”并双手分别拿起了除颤器上的2个电极板,我们急救中心的护士马上给除颤器充电,并把导电膏涂抹在2个电极板上,眨眼间已充好电,我把2个电极板放到患者胸上:“放电!”除颤器的屏幕上立即显示了“窦性心律”,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此刻,利多卡因还没有注入到患者的静脉,患者随即出现了自主呼吸,血压120/80毫米汞柱,真高兴死了!
突然,患者全身抽搐(脑缺氧后导致的脑水肿造成的)。我连忙问:“给脱水药了吗?”有医生回答:“已经给过500毫升甘露醇了。”
我说:“安定抽20毫克,静脉注射。”
空军总医院的医生说:“10毫克!”于是,护士从静脉推了10毫克安定,患者仍然抽搐不止,又过了不到1分钟,抽搐停止了,可不到1分钟又开始持续抽搐。
我又说:“安定抽20毫克,静注。”空军总医院的医生还是不听我的,这样来回两三次,总量一共给了30毫克安定。患者仍然抽搐不止,过了不到1分钟抽搐停止,可不到1分钟又开始持续抽搐。
空军总医院的医生问我:“还有什么办法?”
我说:“你不听我的呀,我说抽20毫克,没让你一次全推完。也可能推1支就不抽搐了,也可能推1支多就不抽搐了。什么时候不抽搐了,什么时候就马上停止推药。这样可以一次性彻底控制抽搐,同时避免了反复用药发生的蓄积中毒。像你这样用药,药的总量不但没减少,比一次性20毫克还多,而且效果差。”他没再吭声儿。
后来,患者还在抽搐,空军总医院的医生又问我:“还有别的办法吗?”我说:“现在,患者的心跳、呼吸、血压、脉搏都正常,没有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可以去医院,边走边抢救。”后来,我们把患者抬上了空军总医院的车。
第二天下午,我抽空给南苑机场医院打了个电话,问了患者的情况,他们非常高兴地告诉我:“患者已经清醒了,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我们刚从医院回来,他已经能吃西瓜了。”
所以,在这里我要提醒年轻人一句,不要觉得心梗离自己很远,一点都不关心,身体不舒服了也不当回事儿。事实上,现在心梗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它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了。
既然心梗人人都可能发生,那么,预防就很重要,而预防心梗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运动。不过运动也有讲究,到底怎么运动最好呢?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口诀,叫“357”口诀。
“3”是指30分钟或3公里。就是说,每天用快走、慢跑等方式进行锻炼,持续30分钟,或者运动的距离达到3公里,既经济,效果又好。
“5”是指每周锻炼不少于5天。
“7”是指运动时的适宜心率为“170减去自己的年龄”。比如,我今年60岁,170-60=110,我运动的时候心率在每分钟110次左右,就是合适的。
对于健康的年轻人来说,各种有氧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的原因,腿和膝盖不能承受太大的运动量,怎么办呢?可以选择散步或游泳,其中游泳是最好的锻炼方式之一。水有浮力,对关节和脊柱能起到放松的作用,尤其适合关节不好的中老年人。
还要强调一点,运动健身,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没用的。
心梗急救,关键时刻还得听医生的
治病救人是我们医生分内的工作,有人把我们比作“白衣天使”,真的是不敢当。还有的家属把我们当成“活神仙”,以为只要我们到了现场,不管患者的状况如何,就一定能把人救活,事实真不是这样的。有时候,尽管我们尽力抢救了,每一步都没做错,但也会抢救无效或失败,这跟患者发病的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尤其是急性心梗的患者,到了测量不到血压的程度,抢救的成功率真的很低。
有一次,我的一个同事去抢救一个患者,他进门一看,发现患者的情况特严重,急性心梗,没血压。跟家属一交代,家属就急了,说:“赶快上医院吧!”
但同事坚持不走:“不行,患者病情太重,不能挪动,动了就更危险了!等做了必要的处理后再走!”
好说歹说,最后终于把家属说服了,同事开始积极抢救。但抢救不等于患者就一定能救过来,结果抢救无效,患者还是死了,这下家属不干了,一个劲儿地跟他闹:“我说走,你不走,都让你给耽误死了不是!”
那天也算他倒霉,后来又碰到一个急性心梗的患者,也是特别重,没有血压。家属也说:“这么重,赶紧去医院吧。”同事又说不能走,强调“就地抢救”的原则,跟刚才的话一样。
家属却说:“你不就是怕担责任吗?我给你写一个字据,赶快去医院,不用处理,后果我们自负,这回你放心了吧?”
同事一看这个字条,又想起刚才那趟车,心想:“得!走就走吧!”就走了。上车没一会儿,患者的呼吸、心跳就停了,赶紧给他做了心肺复苏,也没成功。这会儿家属又说了:“大夫,心脏病患者不是不能动吗?你懂不懂啊?”
同事说:“我当然懂了。”
“懂你还走!”家属反倒怪起他来了。
“不是你们非要走的吗?这不是你写的吗?”同事气得抖抖手里的字条。
“你是大夫还是我是大夫啊?我不懂你也不懂啊?既然你懂,为什么我说走,你就走呢?”
说来说去,还是他的不对。那一天,可把我的那个同事气得不轻,我也真替他叫屈。家属的心情我们必须理解,误会我们是小事儿,耽误了自己亲人的生命可就是大事了。
我们科还有位梁大夫,比我大10岁左右。他50多岁的时候,有一次去抢救一个急性心梗患者。到现场的时候,那个患者并不是特别凶险,疼得也不是特别厉害,人也比较安静,然后梁大夫就给他做了心电图,发现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出现了室性心动过速,这预示着患者马上要发生心脏停跳。梁大夫马上给患者静脉注射了消除室性心动过速的利多卡因。结果,用完药以后,患者还是很快发生了室颤(一种恶性致死性心律失常),心脏很快也就停跳了。梁大夫赶快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但没有成功,患者最终还是没救过来。
当时现场就梁大夫一个人,很多操作都是他一个人进行的,非常忙乱。各位读者注意,我们医生抢救患者的场面是忙乱的,尤其是只有一个医生的时候,但我们不是慌乱。梁大夫当时的用药和心肺复苏完全没错,任何医院的医生都会这样抢救,但谁也不能保证抢救一定能够成功。但很多时候,患者和家属不明白也不管这些。
当时,患者的儿子走过去,“啪”就给了梁大夫一个耳光,嘴里还骂着脏字,说:“你来的时候,我爸还能说话呢,你用上药,就给治死了。就是你给治死了,对不对?”
梁大夫的心情当时沮丧到了谷底,自己明明没有错,却被家属误会,那么大岁数还被一个年轻人给打了。患者的儿子当时情绪也是太激动了,大夫的话他哪里能听得进去啊?
像上面这两种情况,我们急救中心的医生几乎都碰到过,但也没有办法,家属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家里有人生病了、去世了,心情不好也在所难免,我们医生只能默默承受着。
《临床冠心病学》里面提到了一些十分罕见的心梗非典型症状,像头痛啊、双下肢痛啊、脚趾痛啊,都有。这些地方的疼痛通常很难让人与心脏疾病联系在一起,但它们之间确实有内在关系,可这种内在联系很难和普通人解释清楚。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急救医生也经常遇到诸多麻烦。比如,你要是胸痛,我给你做心电图,没的说;你要是背痛,我给你做,你也没的说;你要是头痛,我给你做心电图,没准你就有意见;你要是脚趾痛,我要再给你做心电图,你准得骂我,是不是?
在此,我想对读者朋友说,不管如何,医生都会尽力去救治患者,但毕竟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也不是能起死回生的“活神仙”。希望各位朋友看了这本书以后,除了增长一些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能帮上忙以外,还是那句话,多给医生一些理解和信任。因为,这无论对患者、家属,甚至对我们医生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