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乐观 » 法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乐观全文在线阅读

《法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乐观》第八章 热爱生活:让孩子懂得笑对人生,微笑生活

关灯直达底部

1.打翻了半杯牛奶,你还剩半杯

有人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他们有无数的生活智慧,其中有这样的俗语:如果你断了一条腿,那你应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两条腿;如果你断了两条腿,你就应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的脖子;如果你断了脖子,那你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这段话充分表明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就能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就可以排除消极、悲观的情绪,从而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

一个人乐观或悲观,后天影响远远大于先天因素,孩子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不断接收外界的信息,尤其是父母传输给他们的信息,所以父母以怎样的角度看问题,会造就孩子不同的个性与思维方式。

很多人搞不懂法国人为何一代代人都如此热情、乐观,以为这跟人种及基因有关,其实这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乐乐妈妈深有体会,在某育儿论坛上,她还为此发表了如下文章:

我从小就是一个比较消极的女孩,别人对我微笑,我认为他们是在嘲笑我的“豆芽”身材,小小年纪便满脑子的哲理,为此同学给我起了个外号——林妹妹。

别的女孩在跳皮筋、捉迷藏时,我就一个人坐在楼下的小花园里思考人生的意义,甚至想到了人为什么会死,死后将要到哪里去……

春天来了,别人都走出房间沐浴春光,我却在想“春天太短暂了,她很快就会过去”;夏天来了,孩子们都去游泳、到树荫下享受清凉,我却在想“炎热的天气让人好生烦躁”;秋天来了,人们都在说“终于凉快了”,我却看着满地的落叶独自哀伤“生命好脆弱”;冬天来了,人人说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却在想“寒冷是如此漫长”。

长大后,我依然挺消极,即便走入婚姻的殿堂,我依然想着“不知道我们能过多久,我可不想离婚”;女儿乐乐出生后,我不仅没有感到高兴,反而在想“毒奶粉等各种食品问题,这个小生命能不能抵抗得住?”……

女儿长到6岁的时候,我们跟随丈夫到了法国,更是感到孤独,时不时在想“异国他乡,没有亲戚和朋友,除了孤独一无所有”。

或许是遗传因素,女儿出生时就很安静,懂事后也有些郁郁寡欢,尽管我希望她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脸上带着花一样的笑容,快乐地奔跑,充分享受生命,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克洛艾是我的邻居,一位30多岁的单身妈妈,丈夫在儿子马克出生2年后因车祸不幸离世。第一次听到克洛艾的故事后,我悲伤了很久,她却依然笑着说“都过去了”。

克洛艾经常带着5岁的儿子到我家做客,两个孩子也有了玩伴。

一次,克洛艾带着自己做的吐司面包和儿子再次来到我家,我很高兴有人陪我静静地说说话,免得我胡思乱想。

我家有把椅子,三条腿长,一条腿短,坐上去摇摇晃晃的,但因为我很喜欢它独特的样式,所以一直没舍得扔。

马克很快也被这把椅子吸引,一屁股坐了上去,身体随之向后一仰,险些摔倒。我立即扶住他说:“这椅子坏掉了,不能坐了,看来只能扔掉了。”

克洛艾却说:“为什么要扔掉呢?多漂亮的椅子,马克、乐乐,你们可以慢慢坐上去摇动一下,一定会像坐在跷跷板上一样。”

结果,马克和乐乐果真坐在“跷跷板”上玩了很长时间,两个孩子一边摇一边大声地笑着,我从未见乐乐如此快乐过。

一天,我带着乐乐,克洛艾带着马克一起去郊游,在一座小山上,没有台阶,路崎岖不平,我生怕乐乐一个人走会摔着,打算抱着她,克洛艾说:“不要,这路多好玩儿啊,孩子们,走起来是不是像滑梯呢?”

原本有些害怕的乐乐和马克咧着嘴一笑,仿佛真的像在滑滑梯上一样,克洛艾只提醒让孩子们小心以外,就不再让我管他们,那一天玩儿得也很开心。

还有一次,克洛艾的母亲病了,将马克交给我,让我帮忙照顾,早上起来,我照常给孩子一人准备了一杯牛奶,乐乐不像其他孩子,从小就比较喜欢喝牛奶。

那时的乐乐已经将马克当成了小弟弟,两个人经常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哪怕是在饭桌上,结果这次,乐乐一个不小心将牛奶推倒了,等我眼疾手快地帮她扶起来时,牛奶洒了一半。

乐乐见闯了祸,小脸儿憋得通红,我习惯性地教育她说:“吃饭的时候不要闹着玩儿,瞧,牛奶就都洒了!”

马克却不以为然,他说:“不对,乐乐还有半杯牛奶呢!”

乐乐听罢,应和了一声,高高兴兴地将剩下的半杯牛奶喝了个精光。

有一次在跟克洛艾聊天的时候,我无意中问起:“想起马克的爸爸,你还会悲伤吗?这么大的打击,会影响马克今后的生活吗?”

克洛艾依旧笑着说:“我很爱他,但是已经不悲伤了,因为回忆起他,都是与他的美好过去,他捧着一大堆的玫瑰向我求婚,他因为马克的降临高兴得像个孩子……我想,他一定希望我跟马克快乐地生活下去。而马克,尽管没有爸爸,可是这让他更加懂事,更加懂得怎样做个男人!”

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好多次,我慢慢地被这母子俩所感染,也终于觅得马克这个没有父亲的孩子,为何一直那样快乐的原因了。我也开始反思教育乐乐的方式,试着用全新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审视自己、身边的人与事。

一个雨夜的晚上,乐乐的爸爸加班,家里的灯突然坏掉了,我只好点起一根根蜡烛。乐乐吓得钻入我的怀中,我摸摸她的头说:“你瞧,蜡烛多漂亮,像天上的星星,又像小小的萤火虫。”

乐乐果然不再害怕黑暗,还在蜡烛赐予我们的光亮中为我表演起了舞蹈。

我发现自己变了,乐乐也变了,爱人也发现了我们的变化,他说我更年轻了,乐乐更可爱了,而他,感觉更幸福了。

人生是可以选择的,一个人可以选择从“阴暗”的一天出发,也可以选择从“晴朗”的一天迈出脚步。从阴暗处走出去,眼前尽是黑暗,直到生命的尽头;从晴朗处走出去,前方永远是光明一片,即便到了风烛残年。

不管是中国父母还是法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地成长,他们的生命中充满阳光,而这种阳光是父母赐予孩子的,只有父母心中有阳光,孩子才会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

所以,父母不妨在孩子失意或者痛苦时,给他送上一束温暖的阳光。那么该怎么做呢?

第一,要学会欣赏孩子。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人最大的需求就是被了解与欣赏。”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对孩子细致入微地了解、欣赏与赞美,会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哪怕是一丁点儿,也要温柔地对孩子说一句:孩子,你做得真好!这样孩子在被父母欣赏的同时也产生了乐观积极的态度。

第二,那些乐观向上的孩子,总是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而他们也能够很好地驾驭生活,摆脱人生中的痛苦。作为父母,首先要以自己理智的头脑帮孩子建立切合实际的期望,以免孩子遭遇重创。最后,在孩子迈向目标的每一步中,都及时地给予他鼓励和赞扬。

第三,给孩子真诚的关爱。那些从小没有体会到亲情之爱和对感情依恋的孩子长大后反而更加脆弱。他们可能会形成冷漠自私的性格,难以与他人相处,遇到挫折一蹶不振,当然也就不会具备乐观的精神。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关心和爱护的孩子,对生活充满信心。即使生活中出现逆境,也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快乐妙语

法国人浪漫、热情,热爱并善于享受生活,乐观成了法国人迷人的性格特征。

法国父母还发现,乐观不仅仅是一种值得培养的个性,对于孩子而言,还有更加神奇的功能,它能够让孩子对生活中的很多困难与不如意产生心理免疫力。

乐观的孩子不容易患上忧郁症,相对而言更加聪明,而且更容易成功,身体也更加健康。

有人说,你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无法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面带笑容;你无法让事事顺利,却可以事事尽力。

因此,我们要多多向法国父母学习,用这段话来不断激励自己,让自己快乐起来,快乐是可以感染的、传承的,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因你而变得乐观向上。

2.不呵斥孩子表现出的软弱或者悲伤

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那么勇敢,无所畏惧,在面对性格软弱、消极情绪较强的孩子时,家长就会表露出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然后对孩子进行指责,尤其是男孩子,父母会自然而然地认为男孩是家里的顶梁柱,所以要像要求成年人一样要求男孩,不允许他软弱。

在中国,如果孩子的软弱总是得不到解决,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表现出来消极怯懦的一面,如遇到小狗就躲在父母后面、在生人面前不敢说话、总是被欺负等,父母就需要探究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一味地去呵斥孩子不争气。

贝贝从小性格就很内向,起初上幼儿园时,她因为不敢和陌生的人接触而死活不进幼儿园的大门,贝贝妈妈为此很苦恼,可是没办法,不能总不上吧!最后,在幼儿园开学的第三天,贝贝妈妈一狠心,硬生生把贝贝送进了幼儿园。

那天,贝贝看着妈妈离开的背影哭得伤心极了。到了一个新环境,那些小朋友和老师,贝贝一个都不认识,所以贝贝连话都不敢说。

最初上幼儿园的那段时间,每到中午吃饭时候贝贝都很担心,因为她不是被其他小朋友抢座位就是被抢饭菜,但她又不敢和老师、妈妈说。不仅如此,小朋友们因为知道贝贝好欺负,总是拿贝贝开玩笑,要么拿着贝贝的橡皮扔着玩,要么就是嘲笑贝贝是个“小哑巴”,就这样被欺负了很长时间。

在上幼儿园的第二个月,贝贝就又不想去了,她冲着妈妈大哭,不断重复着“不去幼儿园”的话,妈妈问她为什么,她也不说。

没办法,贝贝妈妈去幼儿园找老师了解情况,老师先向贝贝妈妈道歉,说她也是才从小朋友那里了解到贝贝经常受欺负的事……

贝贝妈妈听后非常生气,她不是气其他同学欺负贝贝,因为她知道小孩子是没有“坏心”的,只是比较调皮而已,而贝贝总是受欺负,原因一定在贝贝那里,就是贝贝太“怂”了!回到家中,妈妈开始呵斥贝贝,质问她为什么那么软弱,同学欺负她为什么不懂得告诉老师,也不敢反驳!贝贝被妈妈说得大哭起来,她很害怕妈妈骂她,所以紧张得两只小手不停地摆弄自己衣服上的扣子。

事实上,像贝贝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孩子软弱或是表现出来悲伤情绪时,最需要父母的安慰,而不是一顿严厉的训斥。

每个孩子在儿童时期的可塑性都非常强,如果父母能够耐下心来,对孩子进行正确地指导,一定能够帮助孩子走出软弱,从而以一个正常、勇敢的心态去融入周围的群体中。相比之下,法国的父母在对待软弱性格孩子时,表现出来的宽容与“有技巧”,实在应该让中国家长学习。

安东尼出生在法国南部,他从小就没有父母,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因为孤儿院的赞助总是不能够及时到达,所以他从小就体会着生活的艰辛,直到长大成人,他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一个叫艾德里安的儿子……

虽然生活依旧很拮据,但安东尼很满足,他知道自己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有一个处处为他着想的儿子。

在艾德里安13岁时,安东尼有个可以去巴黎工作一年的机会,他起初因为不舍得离开妻子和儿子,所以打算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但考虑到这次去巴黎能够赚取到一笔可观的工资后,他还是走了。临走前,艾德里安和爸爸说:“亲爱的爸爸请放心,我会听妈妈的话,我也会好好学习!”

在爸爸走后,艾德里安更加努力学习,由于在同学中,他家是最为贫穷的,这也无形中导致了他产生自卑心理,他不敢“争强好胜”,总是默默地躲在角落里,他早已习惯当个“隐形人”。然而,他学习很努力,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将来可以赚取到更多金钱的资本。更重要的是,能够让父母感到很欣慰。

有一次,艾德里安考试成绩不理想,得到了班级第7名的成绩,要知道,每次他的成绩都是班级前3名。显然,艾德里安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他很沮丧,便给爸爸写了一封信:爸爸,我想说很抱歉,我估计这次让您失望了,这次考试成绩,我只得了第7名!不过我一定会拼命努力的,下次争取考第1名!

安东尼收到儿子的信后,赶快给儿子回了一封,内容为:我最爱的儿子,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和你的妈妈从来没有要求过我必须要挣多少钱吧?并且你还说过,只要爸爸开心,身体健康,就算挣得再少你也不介意吧?爸爸想和你说,爸爸对你的要求,也和你对爸爸的要求一样,只要你尽力了,爸爸就很高兴,爸爸绝对不会强迫你的,只要你开心就好!

艾德里安收到爸爸的回信恍然大悟,这么多年来,他总是为了做到最好,一直将自己作为孩子该有的调皮、童真以及各种想法等都压抑住了,从而使自己的性格变得越来越敏感、脆弱,甚至自卑。

明白了这些之后,艾德里安决定从头开始,因为他想通了,爸爸妈妈最希望的是自己能够开心快乐地成长,于是他逐渐打开了自己心里黑暗已久的那扇窗,让阳光照射进来……

不久后,艾德里安积极乐观起来,面对事情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软弱,而是勇于站出来,敢于去承担,安东尼夫妇看到儿子有这样的变化简直欣慰极了。

安东尼在教育儿子艾德里安时,本着尊重儿子的意愿,并且能够站在儿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当然,没有一个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班级中最优秀的那一个,但是,安东尼更加希望儿子活得阳光洒脱。

可以说,软弱是一种性格缺陷,软弱的孩子一般意志薄弱、情感脆弱、害怕挫折和交际等,他们在和其他人交往时,会不自觉地去约束自己,遇到了问题会表现得很没有主见,十分害怕受到他人的非议。

法国父母就是这样要求孩子的,即使他们知道自己孩子的短处,也会想方设法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上来进行教育,绝对不会出现像中国家长那样恨铁不成钢地对孩子进行训斥。美国的詹姆斯·杜布森博士曾经说过:“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

训斥孩子只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损伤,本来软弱的孩子就容易焦虑、无助,再加上家长们的训斥,情况会更加糟糕,从而把自己的心门关闭得更紧,最终结果就是越来越不快乐。

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一旦被父母的严厉呵斥所摧毁,就很难得到最初的修复。在孩子表现出软弱或者悲伤时,父母应引起重视并及时指导,用爱去鼓励孩子勇敢一些。

第一,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先要明白,不管孩子是软弱还是刚强,对于这样的孩子,都不应该给他下个“好或者不好”的定义。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脾气,处理事情的方法也不相同。孩子对自己的表现也很不满意,父母的斥责只会让他们更加难以承受。所以,当孩子表现出软弱、脆弱的一面时,不妨先听听孩子内心的感受,让孩子把不快吐露出来。

第二,让孩子在朋友多的环境成长。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气质和性格在游戏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这也是锻炼孩子性格的好机会。俗话说,环境塑造人。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多和那些勇敢胆大的孩子一起玩,做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会得到改善。

第三,尊重孩子,不当众挖苦孩子的缺点。一般来说,性格软弱的孩子心思比较敏感,感情较脆弱。父母要特别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而不应该当众对他大声呵斥,对他冷嘲热讽,更不能总拿他同别的孩子比较。这样会在无形中强化孩子的弱点,让孩子更加自卑。

快乐妙语

软弱、容易产生悲伤情绪的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的呵斥就会有所改善,反而会更加严重,因为受挫而使其萌生更加害怕的心理。这样的话,孩子再遇到类似事情,会较之以前更加不愿意去面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父母应该学会引导孩子学会生活,把握好自己,既不能对孩子撒手不管,也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从小就懂得自立的孩子一般不会软弱。在平时,多带孩子接触同龄人,借此机会很好地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他们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

3.孩子胡乱发脾气,把他关在自己的房间三分钟

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听话的时候,时而做出一些小破坏,时而和父母顶几句嘴,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正常现象。但如果孩子经常出现乱发脾气的情绪,就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了。

虽说孩子乱发脾气会惹得父母非常生气,即使这样,法国的父母也会尽量将坏情绪遏制住,不会对孩子“以暴制暴”。有些中国的父母也许会产生疑惑,孩子这样胡乱发脾气怎么可以纵容?没错,孩子胡乱发脾气绝对是错误的表现,但父母不能因此动粗,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掉错误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把孩子关在房间禁闭就是常用的一种。

法国父母深知,孩子乱发脾气,是一种缺乏自控力和意志薄弱的表现,这样的孩子有一些特点:对想要的东西必须得到,否则不会善罢甘休,不把父母逼到无计可施不算完。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到孩子对知识的获取,还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日常交际能力。

法国一个家庭有个可爱的女儿伊莲,女主人嘉梅尔对伊莲关怀备至,由于丈夫经常外出工作,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所以伊莲几乎是嘉梅尔自己带大的,所以对伊莲的情感要比其他的妈妈更为深厚。

嘉梅尔经常对伊莲言听计从,认为伊莲想要做什么都有自己的理由,都是对的,直到伊莲8岁时,嘉梅尔幡然醒悟,对伊莲的态度有了大转变。

伊莲8岁时,丈夫辞去了远处的工作,在家附近找了份工作,因为常年漂泊在外的生活早已让他感到厌烦,他想回到家中,和妻子、女儿、妈妈一同生活,尽情享受天伦之乐。但是,让嘉梅尔没有想到的是,丈夫刚回到家没几天,就引发了一场战争。

由于父女两人很少接触,伊莲对爸爸的情感非常淡漠,并不接受这个“外来人”,再加上伊莲在家里当小公主已经多年,唯我独尊惯了,现在凭空多出一个人来和她分享最爱的妈妈,所以伊莲一时间实在接受不了。

伊莲的脾气较之以前更大了,动不动就摔东西,伊莲的奶奶在伊莲很小的时候,就告诫过嘉梅尔不要太纵容孩子,但是嘉梅尔不听,这让奶奶也很无奈。

一天,嘉梅尔自己出去购物,让丈夫陪伊莲在家。她离开一段时间后,伊莲就因为爸爸动了她书包一下而对爸爸出言不逊,爸爸显然也很不高兴,他让女儿坐下来给她讲道理,但没想到女儿根本不把爸爸放在眼里,随手将身旁桌子上的一个水晶球拿起来,朝爸爸丢过去,很不幸,正好击中爸爸的头部,爸爸顿时鲜血直流。

待嘉梅尔回到家中时,只见丈夫两手鲜红,伊莲的奶奶正在为其包扎,嘉梅尔赶忙询问是怎么回事,在得知这是因为伊莲乱发脾气的结果后,嘉梅尔这次真被气极了,她和伊莲的奶奶说,接下来该怎么管教女儿,她不再插手,希望奶奶能够帮帮她“正常”地管教一下女儿,并表明不再像以前那样偏袒女儿。

奶奶同意后,便走进伊莲的屋子,看到伊莲在假装玩布娃娃,正在掩饰心虚的自己,奶奶让伊莲随自己去客厅,向爸爸郑重其事地道歉,但是伊莲听后就像没听到一样,继续摆弄自己的布娃娃。没办法,奶奶强行把伊莲带到隔壁的储藏室实行禁闭,伊莲当然不愿意,她拼命地敲打房门,并大声叫喊着“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在这个家里,我最不喜欢你!快放我出去!”

大约过了3分钟,伊莲的声音小了很多,也不再砸门了,又过了3分钟,伊莲彻底停止了暴躁的行为,奶奶在门外仔细倾听,原来,伊莲在门内哭泣呢!

奶奶认为这次禁闭很成功,至少让伊莲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并且要为这一行为受到惩罚,之后还要犯错时,一定会有所顾忌。于是将房门打开,把伊莲放了出来。

伊莲确实认识到自己错了,她一出来就抱住奶奶的腿,边哭边说:“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不欺负爸爸了!”这次禁闭达到了预期效果,虽然伊莲还是会犯错,但是比起以前要收敛很多。

伊莲是个典型的被娇惯坏的孩子,她任性,唯我独尊,做出很多让人头疼的事情,如果不是后来发生了那么严重的事情,嘉梅尔还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但是在法国,就算孩子犯了多大的错,父母都不会轻易打骂孩子,而是选择一种更为理智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就是禁闭。

禁闭也要讲求法则:

首先,时间不宜过长。需要根据孩子犯错的大小以及孩子认识到自己错误的速度来定,如果只是一些小错误,通常关孩子3分钟就好。这种用禁闭来让孩子冷静下来,从而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方法,要比打孩子的效果好得多。

其次,地点要选择好。禁闭的地点不要有玩具以及过多其他设施,要尽力简单一些,如空旷的操场、餐厅角落、楼梯间的下方等地。家长不要把孩子关在漆黑的阴暗的房间内,这会把孩子吓到的。

再次,关禁闭之前给孩子一个警告。在孩子进行胡乱发脾气的过程中,父母先给孩子一个警告,告诉他:“如果继续这样闹下去就要禁闭!”这样孩子一定会有些收敛,如果继续闹下去,就及时把他带到禁闭室。

明明所在的公司是一个中法合资的公司,公司在法国那边也有业务,所以要经常到法国出差。一次出差时,明明受到法国公司同事亚历山大的邀请,来到他的家中做客。

虽然到法国已经多次,但明明这回是第一次进入法国的家庭中,第一次亲身感受到法国人是如何生活的。在亚历山大家中,让明明感触颇深的要属亚历山大教育儿子这件事情,但这件事情也给了她的教子方式一些全新的启迪。

到了亚历山大家中坐了一会儿,明明便问亚历山大,他的宝贝儿子怎么没在家,难道也是去辅导班了吗?亚历山大摇摇头,指向客厅不远处的一间屋子说,儿子犯了错正在禁闭。明明听后,就帮孩子说话,想请亚历山大把孩子放出来。

谁知,亚历山大又摇摇头。不一会儿,午餐的时间到了,明明又一次请亚历山大放出孩子,亚历山大说:“他最近动不动就乱发脾气,早上还把奶奶推了个跟头。犯了这种严重的错误,到现在还没有反省过来,如果他想明白了,认识到错误了,他就会请求出来的。如果现在让他出来,他依旧认识不到错误,那么刚才关他的那些时间就浪费了。如果他真的想明白了,他自己会出来。”

明明听着确实有理,便点点头。吃午餐时,明明拿一个盘子,往里面放了些饭菜,想给孩子留点儿,最后还是被亚历山大制止住,亚历山大的态度很明确,如果儿子总是认识不到错误,那就让他饿一顿,绝对不能宠坏他,有这么一次,以后类似的错误他一定不会再犯了。如果儿子一天都不出来,就让他饿一天。

后来明明给亚历山大建议,能否把孩子叫出来谈谈,亚历山大说不可以,因为如果主动叫孩子出来,就是提前向孩子屈服的表现,不利于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且,犯了错误后,必须要为错误负责,所以不等到孩子自己认错,不能主动给孩子台阶下。

家长总是会因为过度疼爱孩子而做出纵容孩子的举动,做事情没有下限,让孩子不必为犯错而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孩子不管做什么,都会由着性子来,从而愈发地无法无天。而禁闭,是一种相对来说意义更加深远的教育方法。

孩子自己一个人做自我反省,如果真正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比家长用武力强硬去管教孩子的作用要更大一些。

如果孩子胡乱发脾气,家长应该怎么办?

第一,家长要冷静,先镇定下来,不能孩子发脾气家长也跟着着急。

第二,分析孩子发脾气的原因,认真对待。如果孩子再次提出要求,家长要重新审视,看是否属于正当要求,如果是,那就满足他。

第三,如果家长分不清楚原因,千万不要跟孩子对着干,去批评他或者斥责他,可以尝试进行“冷处理”,有些孩子自己闹累了,也就不闹了。

第四,可以试着调解孩子,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例如说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或者用其他事物引诱,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

第五,可以用诙谐幽默的方式,例如孩子正在闹脾气,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面部表情进行模仿,引发孩子破涕为笑。

第六,家长要注意,不要溺爱孩子。孩子胡乱发脾气和家长的溺爱有关。

快乐妙语

总是乱发脾气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因为家长的娇惯造成,通常,孩子一使小性子,家长就向孩子妥协,让孩子认为自己只要发顿脾气,就能够实现“愿望”。

所以家长先要先进行自我反思,严于律己,对孩子做到不娇惯、不纵容,在孩子胡乱发脾气时,采取禁闭的方法,让孩子进行自我反省。并且用这种手段告诉孩子发脾气并不能达到目的,让孩子逐渐学会自我控制。

4.买不起游戏机就玩泥巴,没钱也可以教孩子“穷开心”

在法国,每年的年底,媒体都会发布一条关于在“哪里生活最为舒适”的地区排名结果,让人们想不到的是,榜上有名的地区,不是著名的“浪漫花都”巴黎,不是“蓝色海岸”的尼斯,也不是如里昂、马赛等这样的大城市。评选出来的结果,是南部普罗旺斯和西部诺曼底等农村地区最为舒适,大家都认为,城市远不如农村生活舒适。

也就是说,城市生活虽然繁花似锦,物质富足,但人们的幸福、舒适、愉快的标准并不在此。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样,丰厚的物质并不能满足孩子的内心。想要让孩子真正的快乐,就算没有高级的游戏机,进不去高档的游乐场,但只要家长多用心引导孩子,就算是玩泥巴这样的游戏,也能让孩子感到非常满足。

在法国的乡下,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群孩子结伴在乡间林荫道上追逐嬉戏,根据季节的不同,他们的手上拿的玩具也不同,有时拿着捕捉胡蝶的网罩,有时拿着铁锹小桶、有时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小路上飞奔……

孩子们似乎有很多项玩耍招数,纵使每天都不重样,也能够坚持很长时间。

莫妮卡是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一个农村家庭里的孩子。每天,她的父母都非常忙碌,而她也是如此,她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有时候还会承担一些有“技术含量”的活,如观察牧草是否长得好,帮助父母查看天气预报等。

不仅如此,莫妮卡还经常帮助父母给家里的小牛“上户口”。在法国,由于对养牛业的规定非常严格,每个养牛的农户都需要给自家的牛上户口。所以,每当莫妮卡家的牛生下小牛后,她就会帮助父母去专门的地方填写很多繁琐的表格。

虽然很忙,但是莫妮卡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她并不像很多同龄人那样,对大都市有很强烈地憧憬。在莫妮卡眼里,她每天都在享受着最美好的阳光、空气,她和爸爸妈妈一起劳动,一起收获,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莫妮卡在离家不远处的一所乡村中学念书,她每天都会跟小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享受着沿途美妙的风景,在假期,她和同学们经常一起“穿街走巷”,绕着自己家所在的小镇子游走,边走边嬉闹。由于农村的车辆出没并不频繁,莫妮卡和同学们还经常组织骑行活动,用这个方式强身健体。

莫妮卡远在城市的姑姑,有一次给她买了一个时下流行的游戏机,莫妮卡得到后兴奋无比,她知道自己有好几个同学都有游戏机,没想到自己也能拥有一个,在最初的一段时间,莫妮卡无时无刻都拿着它玩,为了它,莫妮卡和伙伴们都疏远了,很多次集体活动莫妮卡都没有参加。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莫妮卡就对游戏机失去了兴趣,继而又加入到伙伴们当中……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真正的快乐不是能够获取到别人都没有的高档娱乐产品,体会到“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孩子最需要的,不过是玩出真情实感而已。莫妮卡是个农村孩子,她最大的快乐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参与“超级平淡”的游玩活动,即使只是围着镇子逛几圈,也能让她感到非常开心。

现在经济发展飞快,家长给孩子选择日常消遣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如各种各样的玩具、数码产品、各类图书等,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日益走高,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因此认为,就算满足孩子一些不恰当的要求,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种用物质来助长孩子快乐成长的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物质最终会迷惑孩子的心理,爱让孩子出现攀比心理,从而忽视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一个中国家长看到如今物欲成风,孩子们过分追求“高水平生活”后,说出这样一段感慨的话:“我的童年无忧无虑,几乎没有一件真正的玩具,但仿佛身边的一切都是可以‘玩’的道具。那时候,我和其他小伙伴一根皮筋就能跳好几天,一只手帕就能玩好几个月,现在想来,我们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活在现在孩子心中的童话故事里。”

现在社会虽然进步了,孩子们生活越来越好,但精神上的愉悦正在慢慢向物质转移,如果物质不能达标,就预示着孩子的好心情被剥夺,那么,孩子还会有真正的快乐吗?

事实上来看,孩子虽然得到的不算少,但他们并不快乐。

陈丽是一位法国留学生,在法国读完硕士学位后,在法国的一所小学当老师,通过一段时间接触,她发现法国的孩子和中国孩子在“找乐子”方面截然不同。在中国,每到节假日,家长都会为给孩子买什么样的礼物而发愁,因为若给孩子买的礼物孩子并不满意,孩子不领情不说,还可能对家长产生埋怨。

陈丽所带的班级里有个小男孩家境贫寒,他很少穿新衣服,一般都是哥哥穿剩下的,他的文具很少,也很旧,起初陈丽猜测这个男孩性格一定会很内向,但事实正好相反。

小男孩乐观积极,学习成绩不错,他爱说爱笑,总能成为班级里的焦点。一次学校组织外出郊游,陈丽有机会和这个小男孩进行“亲密接触”。

那天,小男孩不小心摔了个跟头,把膝盖摔伤了,陈丽带着小男孩来到附近医院包扎伤口,借这个机会,陈丽和小男孩谈了谈心。

陈丽问小男孩平时喜欢玩一些什么,没想到小男孩很坦诚地说:“我没有什么玩具,我爸爸身体不好,他需要很多钱来治病,妈妈虽然很爱我,但她并没有给我买过玩具。”陈丽听到这儿,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赶忙道歉说:“这样啊,真抱歉,老师提起你的伤心事了。”小男孩摇摇头,笑着对陈丽说:“没事,我虽然没有玩具,但我依旧过得很开心。”

小男孩说完,就从书包里拿出一个自制的木头小人,做得很精致,他拿着小人在陈丽面前晃了晃,然后说这个小人是他自己做的。这让陈丽大吃一惊,她没有想到这样精致的小人会是眼前这个上五年级的小孩制作的。

陈丽惊讶地拿着小人看了又看,她夸奖小男孩真是心灵手巧,小男孩说:“我喜欢制作木头人,我家里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木头人。当别的小朋友在玩游戏机的时候,我在做小木头人;当别的小朋友在游乐场、公园游玩的时候,我还在做小木头人……所以,我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我的爸爸妈妈为此经常夸奖我!除了制作小木人,我还喜欢用泥巴捏泥人,我家里有很多泥人,只是我不方便带出来而已!”

这番话着实震惊了陈丽,也感动了陈丽,是的,虽然小男孩没有零用钱,不能买想买的玩具,但是他依旧过得很开心,并没有把自己的愉快心情建立在是否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上,这是多么可贵啊!

小男孩并没有因为没有钱买玩具就失去童真的快乐,在他眼里,有意思的事情很多很多,并且都是不需要花钱的。并且,如果能够获取到不花钱的“玩具”,还能够省下来一些钱给爸爸治病,可谓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父母为了孩子能够过上优质的生活,这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要注意不能过于重视物质需要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需求。

在中国,很多家长因为自己小时候受了很多苦,所以不想孩子也和自己一样受苦,便通过各种努力,给孩子最大的满足,其实这样做对孩子只有百害而无一利。父母要掌握好需要和给予之间的尺度,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反作用。

生活中有哪些不需要花钱就能陪孩子玩的游戏呢?

第一,家长可以“废物利用”,就是把平时吃完的水果核,例如桃子核收集起来,洗干净晾干,然后放在抽屉或其他能保存的地方。陪孩子玩的时候,可以将它们拿出来,取两只碗,放在一只碗里,然后让孩子来回挪动,既好玩又能培养孩子的拿捏动作,还不花钱,比买玩具有意义多了。

第二,“漂洋过海”来看你,就是家长在院子或客厅里摆好障碍物,例如矿泉水瓶、小板凳、水盆等,让孩子跨越这些障碍物,锻炼孩子的胆识和挑战能力。

第三,可以从电脑游戏上获得灵感,如果想培养孩子的脑力和记忆力,不妨在家里准备一些空的糖果盒子、罐头盒子、孩子的小玩具、水杯、蛋糕盒子、钥匙等物品摆放在桌子的四个角,或者是格子多的小橱柜上。然后让孩子看几分钟,将所有东西全部打乱,让孩子凭记忆摆放。

第四,如果家长想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注意力,则可以准备两个做实验的量杯,将其中一只灌满水,倒入另一只杯子内,反复多次,让孩子注意量杯的水位数,并说出哪次倒入的多,哪次倒入的少。

第五,如果家长想锻炼孩子的听觉,可以在下雨天将不同的容器放在能接到水的地方,然后让孩子辨别是哪一种容器发出的响声。

第六,如果家长想培养孩子分辨事物和归类的能力,可以将苹果、香蕉、牛奶、柚子、葡萄、玩具熊、玩具卡车、帽子、衣服、手套等多种物品放在一起,让孩子学会辨别哪个和哪个是属于一类。

快乐妙语

如果孩子的思维被物质限制住,必定是件不幸的事情,物质社会的诞生,正在逐渐侵蚀孩子们最原始的本能与欲望,并且将他们视野遮挡住,思维抑制住。孩子会认为,没有物质上的满足,何谈幸福与快乐?

其实不然,谁说玩泥巴就不能带来快乐?谁说只有拥有高档的娱乐产品就能够获取到快乐?这两种想法都过于肤浅。实际上,高档产品带来的满足只是一时的,而像“玩泥巴”这种廉价的游戏,却能够留下长久的、愉快的童年记忆。

5.花开了,也是值得孩子高兴的事

法国人的乐观是出了名的,这也是法国成功人士较多的原因。根据对500名成功者的调查研究显示,他们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性——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世界其实充满了美好,就看孩子如何去看待。父母要给孩子充分地引导,让孩子可以自主看到世界的美。就好比在法国,对于孩子来说,就算是花开了这么一件小事情,也非常值得他们高兴。

生活中的美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穿一件漂亮衣服,把屋子打扫整洁,救助一只流浪猫,制作一个手工艺品等,这些小事情就是能够带来欢乐的源泉。那么,不懂得感悟快乐的人,一定会错过很多美丽的风景。

下面就是一个一生在追逐幸福生活的人的故事:

保丽娜是个典型的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女孩,她生活在一个中上等家庭里,没有贵族的各种束缚,虽然家庭不如贵族富裕,但从来没有缺过钱花。爸爸妈妈都非常喜欢她,总是想方设法让她高兴。

即使这样,保丽娜依旧不满意,在她眼里,爸爸妈妈虽然很爱她,但是她依旧觉得生活没有滋味,她想去乡村过一段与众不同的生活,但是她家在乡村并没有亲戚,而父母也不可能丢下工作或是家庭陪着她去乡村度假。她喜欢看滑旱冰这项运动,又怕危险而不敢尝试。在学校里,她总是想争“第一”的席位,但并不能次次都是第1名!

保丽娜被生活“折磨”得痛苦不堪,她问妈妈:“为什么我的生活充满了沮丧?”妈妈摸着保丽娜的头,给女儿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在18岁成年以后,就立志要做一个为了幸福不停止追求的人,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很勤奋……

他走到哪里都行色匆匆的,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不管不顾,于是,路人总会禁不住好奇地问他:“这位年轻人,你看起来怎么这么匆忙?有什么事情吗?需要帮忙吗?”这个男人来不及回头,他一边匆忙地走着,一边回答:“你帮不了我,我在追逐快乐。”

20年过去了,男子还在行色匆匆地在路上奔走,依旧有人因为好奇而要拦下他,问他:“你在忙些什么呢?别着急啊,歇息一下再走!”但是这位男子对向他问话的那些路人根本无暇顾及,只是不耐烦地说句“别拦着我,我在追寻快乐!”

又20年过去了,男子已经58岁,他依旧奔走在路上追寻快乐,这时候,一个路人拦下他说:“你还在追寻快乐吗?伙计,别再追了,只有体会,才能获取到快乐!盲目去追寻,只能是浪废了年华啊!”

这个男子听了这话后,惊得怔了怔,刹那间,他幡然醒悟,原来,快乐就在身边,学会感悟,值得高兴的事情其实很多很多……

男子终于停下了脚步。

妈妈给保丽娜讲完故事后,问保丽娜还要奔走多久才停下?保丽娜明白了妈妈的意图,也从故事中懂得了自己为什么一直不快乐的原因。

快乐的真谛其实就是那么简单,只是人们总喜欢把它想得太过复杂,从而丢掉本应该拥有的,或是说唾手可得的快乐。

现实生活中,像保丽娜这种带有一些悲观情绪,或是对任何事期望过高而从来都达不到的孩子,并不在少数。他们想要获取到快乐,然而快乐又总是从他们的身边溜走。

法国的父母面对有这种情绪的孩子,通常会做出积极地引导,就像保丽娜妈妈一样,让孩子认识到快乐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指尖,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然后握紧拳头,那么,快乐就属于你了!

在法国一个非常偏僻的小村庄里,有一个神奇的泉水,如果对着泉水许愿,一定能够实现。但是,泉水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偏僻了,很少有人过去,除非那个人有非常迫在眉睫的事情想要求泉水帮助。

一天,泉水前来一个非常特殊的人,这人叫奥斯汀,他是坐着轮椅被看护者推到水泉旁的。他的到来立刻引起同时过来许愿的人们,经过了解大家得知,奥斯汀是从巴黎过来的大富豪,但是他患有半身不遂,只能依靠看护者的照顾,否则生活不能自理。

当大家得知奥斯汀这个身体情况后,以为奥斯汀要请求泉水重新让他站起来,于是认识的人便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他们认为奥斯汀是个贪心的人。没想到,这话让奥斯汀听到了,他冲着谈论他的人们一笑,悠悠地说:“对我来说,能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我并没有祈求让自己的身体痊愈,而是希望上帝能够教我如何以这种身体继续生活下去……”

在任何人眼里,奥斯汀都是不幸的,但他依然有活下去的勇气,他这样的身体,来到这么远的地方为许个愿望实在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奥斯汀并没奢望自己能够痊愈,不是不想,而是他懂得现实,将希望大部分寄托在自己手里,这也是一种快乐。

没错,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在法国东南部,里昂市算是一个大城市,在里昂市有一路跑长途的公交车,司机们都很有意思,他们时不时会做一些好玩的举动。

坐长途车是件很没意思的事情,尤其是在冬天,气温在0℃以下,车窗外没有什么风景可以看,这对乘坐长途车的人们来说,简直是一种摧残。通常在这种情况下,车里的气氛是很沉闷的,大家都不说话,好像成为了乘坐长途车的规矩。

为了缓解这种沉闷的气氛,司机们想了很多办法,希望能够缓解乘客们郁闷的乘车情绪。

有一次,汽车已经行驶了挺长一段时间,抑郁、烦躁的情绪充满了整个车厢,虽然车内的电视机正在播放足以能够让人捧腹大笑的喜剧片,但没人能看得进去,这让喜剧片变得更加“滑稽”起来。

突然,司机先生把车停在了一旁,他大声地和车里的乘客们喊道:“大家都听着!”乘客们被司机这一举动惊住了,大家不知道司机要做些什么。这时司机先生又说:“正在吃东西的乘客请把食物放下,正在看报纸的乘客请把报纸放下……现在,你们把脸转向同座那个人!”

乘客们虽然不知道司机先生要做什么,但还是照做了,他们就像个小学生一样,满脸疑惑地慢慢地转向同座的人。

这时司机先生又说:“请大家和我一起说,我很快乐!”大家听到司机这句话后笑了起来,虽然觉得司机有些滑稽,并且这件事情看起来也比较“小儿科”,但大家还是忍住笑跟着司机说起来。

那些同座就是自己同行的人,看着对方说这句话的时候,会忍不住笑场,总会表现出胆怯与羞涩,但是说完后,都是会心的笑容。车里的气氛突然热烈起来,没过一会儿,欢笑声就出来了,大家一同把沉闷赶走了!

一名乘客说:“我第一次在乘坐长途车时感到这么高兴!”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想要快乐其实很简单,一个关爱的手势、一个默契的眼神、一杯水、一个拥抱,或是一种给予、一种期待、一种拥有等等,都是快乐。父母要从孩子很小时候就培养孩子感悟身边快乐的能力,让孩子的生活充满光彩,以一种积极心态去生活。

快乐就是一件简单的事,哪怕是一朵花开了,它也带给了人们芬芳和愉快。父母应教会孩子对生活充满感恩,只有知足的人才能常乐。

首先,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快乐成长,那就先让孩子学会知足。知足的孩子才会倍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才懂得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懂得知足,生活中的怨恨、伤心都会变得很渺小,而欢乐就会被放大。

其次,父母不应事事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的要求总是得到满足,他就不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那么,他永远都觉得自己是委屈的,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够开心呢?

还有,生活中父母总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年龄不小了,但总是怨气冲天,抱怨食物不好吃、衣服不好看、抱怨老师不表扬自己……父母要告诉孩子以宽阔的心胸和平和的心境去面对生活,不但让自己快乐,也能把这种快乐感染给别人。因为,只有懂得知足和感恩的人才会快乐。

快乐妙语

如果孩子能够心存美好期盼,拥有积极心态,懂得发现、感悟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那么,这个孩子一定是个快乐的孩子。

其实,对孩子来说,值得高兴的事情有很多,哪怕只是花儿开了,鸟儿歌唱了,云儿在飞翔……这些,对能够感悟生活的人来说,都那么值得高兴的!

家长不要用物质想当然地去满足孩子,从而让孩子忽略人间最纯朴的快乐。也不要对孩子经常“怨天尤人”不闻不问,对孩子做出及时地引导就可以将孩子拉出负面情绪的魔爪。

6.晴天可以出去玩儿,下雨也可以欣赏美景

春天,大地复苏,树木又开始滋出嫩芽,为春天增添一抹绿色,道路两旁的小花也逐渐绽放,小鸟迎着春风飞舞、歌唱,尽情享受这美妙的春天;夏天的世界是浓郁的,色彩斑斓,身在其中,成为众多色彩中的一分子;秋天给人的感觉很沧桑,到处落叶,踩在脚下“吱吱”作响,人的情绪也会跟着寂寥很多;冬天寒冷,人们用厚厚的衣服,把自己身体包裹好以外,也将心灵深埋其中……

一年四季美,缺了哪个都不行!人们庆幸能够体会这或冷或热的季节,因为,天气的不同,给人带来的感受也不同。

面对这么美好的生活,家长不妨带孩子多去户外玩一玩,让孩子多亲近自然,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感受人生。

劳拉和朱莉是一对双胞胎,由于她们的爸爸是个旅行痴迷者,同时也是个旅行体验师,所以从劳拉姐妹俩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经常带她们出去玩。

姐妹俩还在襁褓中时,爸爸和妈妈就经常抱着她们到郊外散步,听听鸟叫声、流水声,感受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和各种大自然现象,如感受风儿的吹过,感受雨水掉在身上,看到闪电发出的光亮等。

之后,在姐妹俩上幼儿园时,爸爸就开始带她们去更远的地方游玩,如到户外露营、爬山等。

等到姐妹俩上小学以后,就开始有了各自的想法,她们通过向爸爸了解旅行地点的特色,开始自主选择旅行地点,让旅行变得更加有意义。每次,全家一同踏上旅行之路时都是大包小包的,吃的、穿的以及用的一应俱全,全家人都非常享受在大自然中穿行的美妙感觉。

姐妹俩虽然经常一同出去旅行,但是对旅行的感悟却有所不同,在一次和爸爸聊天时,爸爸问两个女儿从旅行中都获取到了些什么,劳拉对爸爸说:“爸爸,我非常喜欢山,每当我站在山脚下时,我就觉得自己特别渺小,从中我学到了做人要低调!”

劳拉的回答让爸爸非常满意,这何尝不是爸爸的感悟!

而后朱莉对爸爸说:“我喜欢旅行,我很感谢爸爸从小就带我走过那么多的地方,让我看到了很多根本想象不到的美好!旅行虽然很劳累,但收获很多。它让我变得更加热爱生活!我爱大自然,它真的太美丽了!”

听到两个女儿的发言,爸爸无比欣慰,没有比让女儿热爱生活这件事情更令爸爸高兴的了!

无论是去游乐园游玩,还是去郊外踏青,抑或是去外地旅行,其实,具体的地点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游玩的目的是什么。

劳拉姐妹两个,从小就被爸爸带着去各地游玩,眼界必然比其他孩子宽广,从而想问题方面就会认识得更加深刻一些,并且,旅行的背后,她们逐渐对人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悟,这对孩子来说十分宝贵。

孩子的乐趣父母并不能完全了解,如一滴露水落在叶子上,再滑落进泥土里,一只小虫子在水中挣扎,在沙滩里寻宝,蹲在角落看蚂蚁搬家……这些,都是孩子关注的,并且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观察却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然,不是只有好天气才能出去玩,人们在大自然中生存,好、坏天气都能遇到,不能因为天气不好,就影响到原本很好的心情。所以,即使是下雨天,照样有欣赏美景的惬意心情。

下面就是法国一个叫萝拉的16岁女孩,在雨中漫步后写下的心情记录:

小时候,每到下雨天,我都不想出家门,我怕雨水会打湿我的衣服,怕我漂亮的小鞋粘上脏兮兮的泥土,因此,我一点儿都不喜欢下雨天,阴霾的天气让我感到心烦,甚至有说出不来的烦闷感。

家里的其他人都和我不一样,我从来都没有听他们说过讨厌下雨天,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他们看待下雨天和看待好天气的心态是一样的,就算是下雨天,他们依旧做着平时要做的事情,我的爸爸还有个“怪癖”——雨中散步。

今天,我的心情很不好,我最好的朋友珍妮要离开我了,确切地说,她要离开这个城市,去很远的小镇上居住,我们很难再见面了,这真是没办法的事情。然而今天这天气也在跟我作对,我最不喜欢下雨天了。

对于珍妮,我有好多好多的话要说,但是,我们昨天刚见完面,她明天就要走了,按说,我们在昨天已经正式告别了。

我实在不舍得她走,于是我又约她出来,我要告诉她我会去那个小镇上找她的,不管那个小镇有多远。珍妮接到我的电话后非常高兴,显然她也舍不得我,有她这个朋友,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吗?

即使外面下着雨,我还是美滋滋地出去了。

就这样,我和珍妮一人举着一把雨伞,在雨中惬意地聊着。我能清晰地听到雨淅沥沥地下着,然后再滴滴答地砸在雨伞上,珍妮带我去了一个我之前没有去过的小公园,那里的植物被雨水冲刷得亮油油的,看起来是如此地生机盎然。珍妮告诉我,她要去的小镇子到处是绿色,比城市要安逸多了,虽然远一些,但是她很期待去那里生活。

看到珍妮期待的样子,我意识到自己不能那么自私,应该支持珍妮走!

珍妮指着不远处一个穿雨衣行走的人说:“萝拉你看,那个人肯定是在思考什么事情呢,你看他走得那么慢,一定很享受这雨天带来的‘安静’感觉。我也喜欢这样,虽然我能够听到雨的声音,但是我的心却显得异常安静。”

相对于珍妮来说,我要庸俗很多,我之前只喜欢大城市的繁华,即使小镇被别人说得再好也提不起我的兴趣。不仅如此,我连下雨天都是那么反感,理由竟然是雨天会弄脏我的衣服和鞋,以及破坏我的心情,比起珍妮,我的思想觉悟差太远了。

但是,通过珍妮的引导,我发现果真如此,谁说只有晴天的风景独好?在雨天漫步、欣赏美景别有一番风味。就像我和珍妮,我们两个踩着水,听着“嚓嚓”的声音,看着雨天城市的静美,心也跟着沉淀下来。此刻,我似乎明白了爸爸为什么喜欢在雨天散步了。

我不再讨厌雨天,也不再轻易抱怨事物不美好,而是要向珍妮学习,她面对事情的态度真的很豁达,我也要练就这样的本领,无论天气或事物是阴是晴,我都要本着乐观的心态,即使天气很恶劣,我也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因为美,真的无处不在。

人们本来就有亲近大自然的本性,大自然能够教会人们热爱生活,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生活着的人们。上文的萝拉本来是个很讨厌下雨的人,但亲身感受了一次雨中漫步的惬意后,突然改变了自己以往的想法,在人生感悟上也有了新的启迪。

阴雨天气,与其窝在家里放任自己的情绪低落,和一味祈祷好天气的到来,倒不如撑起一把小伞,高兴地上路,感受不一样的美,体会不一样的天气带来的奇妙感受!人生如此,在生活这条路上处处充满荆棘,在遇到困难时,父母要教会孩子换个角度想问题。

人都说法国人浪漫,就表现于此,即使天气并不理想,依旧阻碍不了欣赏美景的心情,因为,人的心态,决定着美景到底有多美。

生活中有正面也有反面,人们都希望迎接自己的永远是正面,殊不知,有时以乐观的心态接受反面事物,你会发现悲也是喜,苦也是甜。父母应如何教会孩子以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呢?

第一,当孩子用悲观的心态看待事物时,他的世界就是黑暗的;当他用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时,他的世界就是光明的。父母要鼓励孩子去探索,以积极心态面对已经出现的问题。

第二,当孩子认为自己面对的事物是悲观的一面时,不妨让他勇敢挑战,另辟蹊径的结果也许是柳暗花明。因为,只有经受住风雨的洗礼,才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第三,教会孩子从侧面分析问题,让他慢慢逆事顺办,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正因为自己不一样的眼光,不一样的心态,便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快乐妙语

美景离我们很近,看你是否能够善于发现,孩子的心灵是最纯真质朴的,他们较之大人来说,更加淡泊物欲,这种内心上的平静更能够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晴天必定是出游的理想天气,而雨天出游别有一番滋味,生活就是如此,阴晴圆缺哪个都不少,并且哪个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在雨中欣赏美景,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拥有一颗超脱的心,还能收获一颗豁达的胸怀,让孩子的身心得到放松。

7.心情不好,一起出去运动运动

法国人大都是体育迷,运动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要吃饭喝水一样平常。他们让孩子去运动,是为了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使体育成为孩子一生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法国的孩子很少有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因为运动让他们的热情、快乐和活力有了释放的舞台。他们并不太看重结果,对他们来说,进行体育运动,参与是最重要的,结果好坏、输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和朋友一起活动,一起玩耍。

法国是一个有着体育传统的国家。提到法国体育,我们都会想到1998年,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杯,这是法国第二次举办世界杯。而之前连续两届世界杯都被挡在决赛圈门外的法国队凭借90年代以来卓有成效的青训体系,培养出了包括齐达内、德约卡夫、图拉姆、巴特斯在内的一大批世界级球星,成为国际足坛举足轻重的新生力量。

凭借着这些出众的球星以及热情的法国球迷的支持,最终法国队如愿夺得了冠军。除了足球,每年举行的环法自行车赛,以及法国网球公开赛,也成为世界体育界的重要赛事。

法国的体育传统来自于法兰西民族对体育的热爱,他们的这种热衷也直接反映在了家庭教育当中。法国人认为,尽管形式不同,但体育运动会带给孩子积极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适应能力,规范化的个人行为、责任感及与他人的合作精神,看待问题的公正性,遵守规则和规定的能力。

皮埃尔是法国马赛一家公司的主管,他有个可爱的6岁儿子,名叫塞莱斯。他们的祖辈都是来自美洲的、拥有深色肤色的移民。一天晚上,下班后的皮埃尔正在花园除草,他看见自己的儿子气呼呼地跑进家门。

皮埃尔有些纳闷儿,放下手中的工具来到儿子房间外,他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塞莱斯,塞莱斯,发生了什么不愉快吗?如果你不介意,可以跟爸爸谈谈。”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默默的抽泣声。房门并没有上锁,皮埃尔轻轻推开门,摸着儿子的脑袋说:“亲爱的,究竟发生了什么?”孩子说:“今天,在美术课上,我弄洒了颜料。有个叫德尚的同学,骂我是黑鬼,还说我是笨蛋,竟然连工具都拿不好。爸爸,我很笨吗?”皮埃尔搂着儿子说:“亲爱的,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不管你怎么能干,都会有不擅长做的事情。如果你总盯着自己犯过的错误,总想着别人对你的诋毁,那么你永远都不会得到快乐。”

塞莱斯沮丧地说:“可是,我真的不喜欢画画。看到那些画笔,我就头疼,我画出来的东西,别人都不知道是什么。”皮埃尔说:“孩子,这没什么。忘掉这些吧,不如现在我们去做些你擅长的事情。”说话间,爸爸走向墙角,捡起地上的足球,对孩子笑着说:“我想,没有人比你更擅长玩儿这个。”看到爸爸露出想要踢足球的愿望,塞莱斯露出了笑脸……

夕阳下,皮埃尔和儿子快乐地踢着足球。小塞莱斯就像齐达内附体一样,传球、接球恰到好处,时不时还能做出踩单车的绝活儿。笑声传遍了街道。慢慢地,围拢过来几个孩子,看见小塞莱斯的球技,都惊呆了。

一个长传,皮球滚到了一个围观孩子的脚下,这个孩子正好是在课堂上骂塞莱斯的小德尚。塞莱斯跑过去捡球,看到德尚带着尴尬的表情,回头看了看远处的爸爸,皮埃尔冲着孩子微笑着点了点头。塞莱斯对着包括德尚在内的几个孩子说:“不如我们一起吧!大家一起玩儿才开心!”其他孩子欢呼雀跃,德尚显得更加尴尬。塞莱斯拉着他的手说:“走吧!我爸爸在等咱们!”德尚点了点头,随后俩人一起跑到了球场上。

太阳已经下山,运动无法继续了。孩子们带着欢笑,擦着汗水纷纷道别,并互相约定下次继续踢球。分别时,德尚带着歉意走到塞莱斯面前结结巴巴地说道:“嗯,其实,其实我是想说,谢谢你。哦,不,我……我应该说对不起。你知道的,上午的美术课,我不是有意的,请你原谅我,我不该这么刻薄。也许我们……”塞莱斯打断了他的话,微笑着说:“上午发生了什么吗?我已经都忘记了。哦。对了,下次踢球别忘了来找我,我们是朋友,不是吗?”皮埃尔在远处见到这一幕,感到十分欣慰。他明白,这就是运动的魅力。

从此以后,两个孩子不仅成为了要好的朋友,还成为了球场上默契的搭档。两个孩子都成为学校足球队的主力,他们之间的友谊故事,也被人们津津乐道。

越来越多的权威研究表明:目前,全球人民都受到肥胖的威胁,体重管理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7~18岁学童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卡路里食物导致孩子们摄入了过多的能量,加上生活方式导致能量消耗不足,以及由遗传影响的机体代谢状况,都导致了孩子的肥胖。除了控制饮食,运动无疑也对保持体重和强健体魄有着重要影响。

除了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在运动时,孩子们总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通过运动,有助于培养他们乐观、坚强、勇敢、团结、沉着、机智、果断、谨慎、谦逊等意志品质,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状态。

运动带来的优秀意志品质,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更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中国的很多家长,总是熟悉了各种口号,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等,并从小让孩子们去学习素描、钢琴、琵琶……除了这些艺术课程,中国的家长们也要像法国父母们一样,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多让孩子参与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每天运动的好习惯,还会使孩子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对运动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中国的父母如何做才能将孩子从热被窝里拉出来呢?

第一,帮助孩子选择适合他的运动项目。有的孩子喜欢球类运动,比如足球、篮球或者羽毛球;有些孩子则喜欢刺激一点儿的运动,比如游泳、马术、冲浪。父母要学会观察孩子的强项和弱项,以及孩子的喜好。可以先让孩子尝试不同的运动,直到孩子找到适合他的为止。还有,不要以自己的兴趣来支配孩子,如果孩子喜欢游泳,就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第二,可以带孩子看几场体育比赛,让他感受真实的运动精神。通常,当孩子看到专业运动的高超表现,并感受赛场激动人心的气氛,会激发起他们对这项运动的热爱。

第三,经常带孩子去公园或运动场做些运动。因为和家人一起运动,没有来自高要求的压力,孩子可以乐享其中。还有,参加运动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否则很容易让孩子半途而废。

第四,选择一种可以陪孩子一起参加的运动,并陪孩子一起去上课,比如游泳、网球。孩子很乐意有父母陪伴,并会在这一过程中爱上运动。

快乐妙语

对父母来说,体育活动使孩子们能有机会学习团队精神、建立友谊、强壮体魄,磨炼意志。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孩子参加体育运动都是件好事。父母不仅要鼓励孩子参加,还要积极参与孩子喜欢的运动项目,和孩子分享运动的快乐。

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和爱好不同,所适合的运动也应有差异。在父母的帮助下聪明地选择运动,不仅可以启发孩子的动机,容易出成果,更可以避免运动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所以,兼顾他们的兴趣和能力,为其设定正确的目标及努力的方向,也是非常值得家长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