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胃脉,起于鼻孔交頞中,傍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人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次注于足太阴脾经。每日辰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胃。足阳明胃经,多气复多血。)
脾与胃俱属土,脾内而胃外,以脏腑言之也。脾阴而胃阳,以表里言之也。脾主运而胃主化,以气化言之也。故脾与胃相连,顾胃当相火居正之地,而其地又为太阳少阳部位相合而明之处,故曰阳明。凡三焦胆之所游部,心包络之所总司,皆与胃同,有腐熟水谷之妙。经曰:阳明者,午也。午为夏之中,相火之本职。又三阳之合气,故于十二经气独盛,血独旺,热极多,而心包络之,代心以主相火者,皆与胃同其功用也。故就胃言之,实营卫之大主,五脏之宗主,其气腾而上盛,则脉倍见于人迎,其精充而下输,则脉涌盛于趺阳。仲景治病必三部候脉,两手之外,必兼诊两夹喉动脉之人迎,两足趺之趺阳,良有以也。盖以肾为先天之根,胃为后天之本,胃强则后天强,而先天于以补助,胃绝则后天绝,虽先天足恃,七日不食亦死。故胃虽属腑,其脉能大见于寸口,而五脏亦待以养也。夫胃之腑既气独盛,血独旺,热独多,故其为病,亦皆实热有余之证。试观狂虐温淫,汗出鼽衄,口歪唇胗,腮肿喉痹,斑黄狂乱,谵妄潮热,登高而呼,弃衣而走,骂詈不避亲疏。凡其在经、在络、在腑,无不以气实血热为显证,非以其腑为两阳合明之故乎。仲景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是实固指气独盛、血独旺、热独多所发之病,皆属有余而言,非仅燥满便硬、下焦坚实之谓也。虽然胃家病虽属有余,而亦时形不足,譬如相火既虚,不能为胃蒸化,胃气即不能旺,气不旺,即怯而不支,故亦有虚寒之证。试观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恶人与火,闻水声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牖而处,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䐜胀,阳明之虚寒有如此者,安得泥胃家实之一言,概从有余治之哉?凡此证病,为实、为虚,皆可按《内经》而绎之者也。
〔胃病虚实〕 《内经》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东垣曰: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
〔胃病证治〕 《灵枢》曰: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也。又曰:胃中寒,则手鱼际之络脉多青,胃中热,则手鱼际之络脉多赤。又曰:面热者足阳明病,两跗之上脉竖坚者,足阳明证,此为胃脉也。《入门》曰: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胀痛,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黄肌瘦,怠惰嗜卧,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等证,皆宜平胃散。《千金》曰:脾胃虚弱,饮食不进,面黄肌瘦,胸膈痞闷,食不消化,或噫气吞酸,以养胃进食汤治之。东垣曰:胃实宜平胃散,胃虚宜异功散,不进饮食宜养胃进食汤。
〔胃绝候〕 《内经》曰:胃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脉经》曰:胃绝五日死,何以知之?脊痛,腰中直,不可反复。
胃痈 胃阳遏抑病也。《圣济总录》云:胃脘痈,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血肉腐坏,气逆于胃,故胃脉沉细,阳气不得上升,人迎热甚,令人寒热如虐,身皮甲错,或咳嗽,或呕脓血。若脉洪数,脓已成也,急用排脓之剂。脉迟紧,属瘀血也,急当议下,否则毒气内攻,肠胃并腐,其害不小。但此证又不比肺痈之可认,苟不呕脓血,未免他误矣,疡家可不知方脉之理乎。据此,则知胃痈之证,端由胃阳之遏。然其所以致遏,实又有因,不但寒也,必其人先有饮食积聚,或好饮醇醪,或喜食煎煿,一种热毒之气,累积于中。又或七情之火,郁结日久,复感风寒,使热毒之气,填塞胃脘,胃中清气下陷,故胃脉沉细,惟为风寒所隔,故人迎紧盛也。若有此二脉,非胃痈而何?然证之成也必以渐,而治之之法,亦不可混施,如初起寒热如疟,咳唾脓血(宜射干汤),后必有风热固结,唇口瞤动者(宜薏苡仁汤)。有因积热结聚者(宜清胃散、芍药汤)。有胸乳间痛,吐脓血腥臭者(宜牡丹散)。宜各因其证,而以药瘳之也。
〔脉法〕 《内经》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也。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胃痈证治〕 《灵枢》曰:中脘穴属胃,隐隐痛者,胃脘痛也。《入门》曰:外证寒热如疟,胃浊,则肺益失养,故身皮甲错,或咳或呕,或唾脓血,射干汤主之,千金内消散、内消沃雪汤、东垣托里散,皆可服。
胃痛 邪干胃脘病也。胃禀冲和之气,多气多血,壮者邪不能干,虚则着而为病,偏寒偏热,水停食积,皆与真气相搏而痛。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痛必上支两胁,里急,饮食不下,膈咽不通,名曰食痹,谓食入即痛,吐出乃止也(宜肝气犯胃方)。盖以肝木相乘为贼邪,肾寒厥逆为微邪,挟他脏而见证,当与心痛相同。但胃经本病,或满或胀或呕吐吞酸,或不食,或便难,或泻痢,或面浮黄,四肢倦怠。此等本病,必与客邪参杂而见。盖胃病有因外吸凉风,内食冷物,卒然痛者(宜二陈汤加草蔻仁、干姜、吴萸),有因寒者(宜草果、厚朴、良姜、菖蒲),寒且甚者(宜荜澄茄一粒纳去核枣中,水草纸包煨存性,或酒或米汤下,日一枚,七日愈),有因火者(宜清中汤),有因瘀血者(宜桃仁承气汤),有因气壅者(宜沉香降气汤),有因酒者(宜干姜、蔻仁、砂仁),有因痰者(宜南星安中汤,如甚,加白螺蛳壳煅过一钱),且有痰火者(宜白矾、朱砂,醋糊丸,姜汤下),有因诸虫者(宜剪红丸),有因食而按之满痛者(宜大柴胡汤),有因虚寒者(宜理中汤),胃痛形证,有可历举如此。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食积痰饮瘀血作胃脘痛,二语正是分明,曷言乎尔?如食积痰饮瘀血,皆储于胃中者,故其为病而痛,为胃脘痛也。然胃痛必有虚实,总以按之痛止者为虚(宜参术散),按之痛反甚者为实(宜栀萸丸),其大较也。至于痛甚者脉必伏,是又不可不知。其用药之法,凡痛必须温散,切不可补气,以气旺不通,则痛反甚也,顾安可忽视乎哉?
〔脉法〕 《脉诀》曰:沉弦细动,皆是痛证。心痛在寸,腹痛在关,下部在尺,脉象显然。
〔胃痛证治〕 丹溪曰:凡心胃痛须分新久,明知身受寒、口吃冷而得者,初得时,即温散,或温利,稍久则郁,郁久则热,热久生火,便不可用温,必以山栀为热药向导。又曰:凡痛,宜分寒、热、虫、血四条,寒温之,热清之,血散之,虫杀之。又曰:心胃痛,须用劫药,痛方止,如仓卒散、愈痛散,皆能治之。又曰:心胃痛,用山栀劫药,又发,前药必不效,加元明粉一钱即止。又曰:心胃痛时,虽数日不吃饭不死,若痛止便吃物,即复发,必三五日服药方可吃。
【治胃病诸药要品及方三】
胃实宜清热散结
大黄 枳实 知母 石膏 淡竹叶 葛根 青黛 大青 甘草 夏枯草 神曲 连翘 山楂 麦牙 麦门冬 黄连 陈皮 木瓜 竹茹 金石斛 通草 茯苓 芦根
胃虚宜清热益气
人参 白术 莲肉 陈皮 扁豆子 茯苓 白芍 木瓜 石膏 金石斛 滑石 香薷 厚朴 麦冬 炒泽泻 葛根
兼寒加生姜、砂仁、白蔻仁,兼热加芦根、蔗浆、竹茹、枇杷叶。
平胃散 〈胃实〉
苍术(二钱) 陈皮(一钱四分) 厚朴(一钱) 甘草(六分) 姜(三片) 枣(二枚)
异功散 〈胃虚〉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陈皮 姜 枣
养胃进食汤 〈不食〉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草 苍术 陈皮 厚朴 神曲 麦芽
【附载:仲景分别标本方药】
标
葛根 升麻 犀角 石膏 知母 升麻葛根汤 白虎汤
标之本
调胃承气汤
本
调胃承气汤
本之标
人参白虎汤
实(能食)
大黄 芒硝 巴霜 轻粉
虚(不能食)
白术 苍术 生姜 干姜 神曲 麦芽 草蔻仁 大枣 甘草
烦(阳,栀子;阴,香豉。阳,肉桂、附子;阴,吴萸、乌头)
不得眠(烦,山栀、知母;躁,枣仁)
食制则吐谓之呕(生姜木通汤)
食入则吐谓暴吐(生姜葳蕤汤)
食已则吐谓呕吐(橘红半夏汤)
食久则吐谓反胃(水煮金花丸)
食再则吐谓翻胃(易老紫沉丸)
旦食不能暮食则吐(半夏生姜大黄汤)
胃实肠虚能食能便(枳实 厚朴 赤石脂 余粮丸)
胃虚肠实不食不便(枳实 枳壳 白术 蜜 理中丸)
胃实肠实能食不便(大黄 巴豆 牵牛)
胃虚肠虚不食能便(白术 厚朴 枳实 理中汤)
关则不得小便(关者甚热之气 关无出之由故曰关 关者阳气太盛阴气不得营也)
格则壅而吐逆(格者甚寒之气 格无入之理故曰格 格者阴气太盛阳气不得营也)
关格(阴阳俱盛不能相营故曰关格 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口苦(寒则补胃 热则泻胆)
舌干(水多沉液,四君子汤、五物厚肠汤;火多枯燥,麦冬饮子)
【治胃痈方八】
射干汤 〈初起〉
射干(去毛) 山栀 赤苓 升麻(各一钱) 赤芍(钱半) 白术(五分)
薏苡仁汤 〈风热〉
苡仁 防己 赤小豆 炙草(等分)
清胃散 〈积热〉
归身 生地 丹皮 黄连(各钱半) 升麻(三钱) 石膏(二钱) 细辛(三分) 黄芩(一钱二分)
芍药汤 〈又〉
赤芍 石膏 犀角 麦冬 木通 朴硝 荠苨 升麻 元参 甘草
牡丹散 〈臭脓〉
丹皮 地榆 苡仁 黄芩(各钱半) 赤芍 桔梗 升麻 甘草 败酱(各一钱)
千金内消散 〈痈未成〉
大黄(三钱) 金银花(二钱) 酒归尾(钱半) 木鳖子 赤芍 白芷 乳香 没药 角刺 僵蚕 瓜蒌仁 花粉(各一钱) 甘草节(五分) 穿山甲(三片) 蛤粉(炒)
水酒煎。
内消沃雪汤 〈又〉
归身 白芍 甘草节 黄芪 射干 连翘 白芷 贝母 陈皮 角刺 花粉 穿山甲 金银花 木香 青皮 乳香 没药(各五分) 酒大黄(钱半)
水酒煎。
东垣托里散 〈又〉
金银花 当归(各二钱) 大黄 牡蛎 花粉 角刺 连翘 朴硝(各六分) 赤芍 黄芩(各四分)
水酒煎。
【治胃痛方十三】
肝气犯胃方 〈食痹〉
乌药汁(七匙) 枳壳汁(五匙) 白芍汁(二十匙) 木香汁(五匙) 灶心土(一钱) 炒砂仁(三分)
将二味煎汤,冲诸汁服。
二陈汤 〈因风〉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清中汤 〈因火〉
黄连 山栀 陈皮 茯苓 半夏 草蔻 甘草 姜
桃仁承气汤 〈因瘀〉
沉香降气汤 〈因气〉
沉香 香附 乌药 砂仁 甘草
加盐。
南星安中丸 〈因痰〉
剪红丸 〈因虫〉
雄黄 木香 槟榔 三棱 莪术 贯仲 干漆 陈皮 大黄
大柴胡汤 〈因食〉
理中汤 〈虚寒〉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
参术散 〈因虚〉
栀萸丸 〈因实〉
仓卒散 〈劫药〉
山栀(四十九个,连皮炒) 大附子(一个,炮,去皮、脐)
为粗末,水一杯,酒半杯,煎七分,入盐少许服,加川芎一钱尤妙。
此方能治气自腰腹间挛急疼痛,不可屈伸,痛不可忍,自汗如洗,手足冰冷垂死者。
愈痛散 〈劫药〉
五灵脂 元胡索 莪术 良姜 当归(等分)
为末,每二钱,淡醋汤调服。
此方兼治急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