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朝鲜王朝实录[高宗实录] » 朝鲜王朝实录[高宗实录]全文在线阅读

《朝鲜王朝实录[高宗实录]》九年

关灯直达底部

(壬申)九年清同治十一年

春正月

1月1日

初一日,丙戌。御勤政殿,受朝賀。

敎曰:「太廟顯冊,將親上。而南殿第一室御眞,奉摹旣久,幀本熹微。迨今移摹,允合情禮矣。在前移摹之時,皆設都監,則今番事體,宜無異同。而旣有我朝可援之故事,自今摹寫等節,令宗府擇日,著式擧行。」

敎曰:「慶基殿御眞奉安,年旣久遠,幀本將有熹微。則迨今年移摹,亦合情禮,令道臣奉審後狀聞。」

敎曰:「今當太歲壬申,兩聖朝聖德神功,方追闡顯冊矣。永念同德之佐,其攀附翊戴之功,實有不可忘者。大政時開國功臣嗣孫,竝問名,初仕調用,以示帶礪及裔之意。」

頒勸農綸音于八道四都。

敎曰:「今日卽元朝也。令都承旨,雲峴宮問候以來。」

賜老人歲饌。

敎曰:「閔判敦寧〈致久〉回卺在邇。年位俱邵,福祿竝臻,予小子私心之喜,曷以形喩?宴需錢一千兩米二十石,令度支輸送。當日遺承旨,宣醞賜二等樂。」

敎曰:「鄭領府事,今年洽滿九耋。國朝大官之享有此齡,不過爲三數人。則今日之事,是誠希有也,上瑞也,不可無示意之擧。內外孫中,初仕問名調用。衣資食物,年例外加數輸送。仍遣史官,存問以來。」

1月3日

初三日。詣勤政殿,祗送追上冊寶。仍詣宗廟,齋宿。

賜判敦寧閔致久几杖。

總戎使鄭岐源,舟師大將差下。

議政府啓:「卽見平安監司韓啓源、兵使趙台顯狀啓,則『厚昌郡越邊匪類屯聚,故對岸戒嚴,示之以威。彼亦自知不敢來敵,稍有散去之狀。而淸人王陽春、韓五亭等,自慈城境彼邊上來,出立江頭,不敢更犯之意,屢有誓言。且送列名約書,故玆以上送』云矣。隔岸匪徒,閱月相持,此而燒戶,彼而傷命,則雖謂之邊釁可矣。彼旣散去,且送約文,則雖謂之妥帖可矣。而第念境上有事,不可不移咨中國。令槐院具由撰咨入送何如?」允之。

1月4日

初四日。親上太祖、太宗冊寶。仍行春享大祭。

1月5日

初五日。詣勤政殿,親傳社稷祈穀大祭香祝。仍受追上太祖、太宗尊號,陳賀,頒赦。

敎文若曰:迓景運於涒灘,追述先徽;薦丕號於重光,載摭彝典。舊邦新命,下天上施。恭惟我太祖大王,允邁古元后明辟。啓先小後大之業,建邦篤烈,基迹成勳;仗南征北伐之威,繼絶擧廢,持危治亂。惟漢得天下爲正,荷寵命於皇朝;于洛服土中以治,奠洪圖於永世。其國則東方君子,復檀、箕之肇名。若古有初頭聖人,媲羲、農之立極。大哉!巍有功,蕩有德!允矣!赫厥靈,濯厥聲!勤學愛民,毖祀詰戎,皆以孝弟爲本;定章次律,申法制禮,況仍規模甚宏。亦粤恭定王篤生,克贊丕顯考受命。錫勇智而集大統,湯、武以之;繼欽明而協重華,堯、舜而已。喪紀盡用情之義,立愛惟親;德讓推繼體之尊,因心則友。如周京而執玉,事大以誠;徠淮夷而獻琛,交隣有道。誕受兩聖之付託,遂致八方之乂安。本諸身徵諸民,利澤究下,等百王由百世,懿烈光前。肆烈祖承啓佑之謨,乃小子膺靈長之緖。陳器薦食,僾然宗廟之中,慕牆見羹。道在方冊之上。監于成憲,以是授以是傳,率惟敉功,無疆休無疆恤。遵先蹟而迺立宮室,拊宏基而其勤垣墉。五百年神基克恢,何修可比?十三后正衙重建,厥成永觀。嗟,寶曆甲子之屢更,伊瑞莢壬申之九屆。禎祥回箕尾之分,想紅羅之盛時,運會溯鼎革之初,攬玄黓之舊紀。永念創業垂統之美,彌切追遠報本之忱。謹將八字之大名,庸闡兩室之懿德。以多爲貴,若稽歷代常規;在後有增,式追明陵故事。父作子述,丕謨丕烈之可徵,祖武宗丈,於穆於昭之是格。拚耿光而蠡測翠珉金書,颺義問而象成朱干玉戚。乃於本年初四日,追上太祖大王尊號曰『應天肇統廣勳永命』,太宗大王尊號曰『建天體極大正啓佑。』晉洪稱於淸廟,陳縟儀於大庭。斯禮也,歸美尊尊,致敬致懿,于時焉,降福簡簡,俾熾俾昌。日月赫臨,闢嚮明出治之所;雷雨作解,施蕩瑕滌垢之恩。自本月初五日昧爽以前,雜犯死罪以下,咸宥除之。於戲,循大卞而一氣召和,敷闡澤而群品遂性。几五福斂時錫,罔不在初,萬億年敬天休,自今伊始。故玆敎示,想宜知悉。〈大提學朴珪壽製〉追上尊號都監都提調以下,施賞有差。工曹判書李承輔、禮曹判書李參鉉、都廳崔鳳九、趙秉轍、上冊寶時太祖室大祝趙肅夏、讀玉冊官金元植、讀金寶官兪致崇、太宗室大祝李晩耆、讀玉冊官鄭健朝、讀金寶官李會淳,竝加資。陳賀時禮房承旨金益容、對擧承旨兪晠煥、左通禮朴海哲、右通禮成夏慶、宣敎官金性均,竝加資。大護軍李根友、副護軍成彝鎬、李容學、李炳敎,竝百官加親授。

命今番慶科,除初試,庭試爲之。因禮曹啓也。

以李南軾爲漢城府判尹。

1月6日

初六日。詣永禧殿,展謁。詣景慕宮,展拜。

以金益文爲漢城府判尹。

1月7日

初七日。御景武臺,行璿派儒生應製。表,幼學李喜元,直赴殿試。

敎曰:「向以北路虎警,有祈祭之擧。而嗣後登啓者,往往有驚心慘憫。哀彼幾州生靈,荐經歉荒,己不得聊生。況重之以惡獸之患,將何以保有餘喘乎?且聞牛疫大熾,耕作無望云。民而無牛則田不闢,田而不闢則民無食。興言及此,寢食靡甘。而民事攸關,不可以常例論。別降香祝,竝令虔誠設祭於道內嶽瀆諸處,期獲靈應,少紓予北顧之憂。祭文令大提學撰出。」

1月8日

初八日。敎曰:「此家科聲,甚奇喜。直赴李喜元,賜樂。放榜日,遣承旨致祭於敬寧君祠版。

慶尙監司金世鎬以「鳥嶺賊變時,別將金宗源,先機覘察,俾效剿滅;聞慶閑良李商兢,一時竝捉弼濟、應奎;鳥嶺士人權相坤,先捉巨魁岐鉉;該鎭將校等,戮力奮勇,十八賊徒次第戢捕,俱極嘉尙。褒賞之典,令該曹稟處」啓。

三軍府啓:「卽見忠淸水使李奎顔所報,則『保寧本以水軍節制,爲中司前哨官。而水使旣兼府使,則軍制節次有所窒礙。中司前哨官,差出土中軍,使之擧行,恐好』爲辭矣。水使而降兼哨官,事面之所不當。依報辭許施何如?」允之。

1月9日

初九日。以李根友爲判義禁府事。

1月10日

初十日。議政府啓:「以前北伯金壽鉉狀啓:『鏡城判官朴寅羲,補賑夥然,饒民助納,亦極嘉尙。五千兩以上人褒賞,令廟堂稟處,四千兩以上人,自本營酬賞,令廟堂回啓』事,命下矣。朴寅羲,子姪中,令該曹問名,初仕調用;饒民出義之前守門將洪昇厚,守令除授;韓孝綱、河泰鎭、金台玉、都必冕、崔文瑚、姜美彦,竝初仕調用何如?」允之。

又啓:「頃因前北伯金壽鉉啓請『六鎭流絶還一萬九千四百餘石,特下曠絶之澤,民邑蘇醒間,姑爲停俸。諸般捄弊錢三萬六千五百餘兩,以賑餘錢,推移給代』云矣,若以許多流絶,又添移徵,實非懷保之義,竝依成冊施行何如?」允之。

1月14日

十四日。議政府啓:「慶尙前都事朴鳳煥,在任時,稱以省墓,濫把馹騎,沿路廚傳,侵虐平民,鞭扑浪藉,私掘人塚,怨聲載路。而道伯之寥寥無言,寧有如許事體?朴鳳煥,施以竄配;監司金世鎬,施以越俸何如?」允之。仍敎曰:「前後申飭何如,而今此朴鳳煥之恣行不法,若是無憚?渠以朝官,苛有一分嚴畏之心,豈至此極乎?慶尙監司金世鎬,同義禁加設差下,使之開坐於通衢,嚴刑一次,遠惡地定配。」

1月15日

十五日。都政,以趙基應爲司憲府大司憲,李晩耆爲司諫院大司諫,南廷龍爲成均館大司成,鄭健朝爲工曹判書,姜㳣爲藝文館提學。

1月16日

十六日。詣景祐宮,展拜。恩信君、南延君祠宇歷拜。仍覲本宮。

1月18日

十八日。議政府啓:「聞慶郡鳥嶺作變諸賊,醞釀排布,神人共憤,覆載難容。弼濟、岐鉉,旣伏王章。則其餘黨之崔海鐵、林德裕、安文熙、崔泰鐵、鄭國鉉,分送左右兵營梟警;其餘崔鐵河等十七囚,刑配;朴己成等四囚,嚴刑懲放何如?」允之。

又啓:「卽見忠淸監司金炳始狀啓,則鳥嶺賊徒十二人,其情迹,不無差殊於嶺囚。竝限己身島配。尹秉善等三人,刑配;全河琳等四人,刑放;告發人鄭海淸,謂探賊情,終是疑怪,聞事變而始告,亦其晼晩,縱見將功之計,難免反拙之嫌,刑配何如?」允之。

1月20日

二十日。以李明迪爲吏曹判書。

1月22日

二十二日。三軍府以「忠淸監營,砲手七十名,別抄軍官五十名;慶尙道右兵營,別砲手三百名;慈仁縣,砲軍二十名;三陟府,砲軍七十三名;伊川府,砲軍二十九名;洪川縣,砲軍十八名;狼川縣,砲軍二十一名;蔚珍縣,砲軍十五名;歙谷縣,砲兵六名設置」啓。

1月23日

二十三日。以李昇應爲判義禁府事,兪致崇爲刑曹判書。

1月25日

二十五日。引見大臣、政府堂上。領議政金炳學曰:「歲紀在壬,創垂之舊甲八回,太祖、太宗聖德神功,揚徽闡美,親上顯冊。殿下誕承丕緖,重新正衙,繼志述事,監于先憲。竊念兩聖朝大業洪烈,史不勝書。而若其實惟繇乎頻御經筵,以極格致誠正之學耳。殿下欲法堯、舜,當法祖宗。以兩聖朝典學一事,先爲殿下敬誦之,用寓新年之祝。」敎曰:「所陳切實,當服膺矣。」炳學曰:「殿下春秋鼎盛,聖學緝熙,講號之尙稱進講,事體悚惶。自今進講,稱日講;講官,竝以日講官下批何如?」敎曰:「將行法講,間有進講,姑不必以日講改定矣。」炳學曰:「卽見平安監司韓啓源所報:『江西義倉穀八百石逐年取耗,已有定式。而城餉糶糴之外,又有此名目,耗上添耗,年增歲加,莫如除其耗,以本穀,半留半分』爲辭矣。長耗添總,易致厲民,依所請使之除耗何如?」允之。又啓:「箕伯所報以爲:『道內各邑三馬廳流來負逋夥多。甲子更張時,蠲減三分二。其餘六萬七千八百石,定限二十年排納。而至庚午,所捧爲二萬三千七百二十九石,未捧爲四萬四千七十一石之多。而各站之凋瘵,反甚於前者。以其復結,盡入於排納。況今全省,才經懷襄,位土率多汰覆,冀蒙全蕩』爲辭矣。公貨闊狹,豈可議到,而今玆之報,必有事勢之不獲已而然。蠲蕩雖難遽議,未納排年,更展十年之限,使之紓力。而此是通燕之路不虞之備,則不容不有善後之方略。其間所捧二萬三千七百二十九石及其餘收捧,使之作錢,立還與買土間。措劃充補之策,節目修上之意,行會何如?」允之。又曰:「文忠公柳成龍,事業勳庸,學術名德,爲世推重。朝家崇報之典,非不至矣。而今其祀孫,未及霑祿,香火難繼云。問名初仕調用何如?」允之。又曰:「德山郡,今爲邊地履歷窠,且爲獨鎭,依金海例,別中營將討捕使下批何如?」允之。又曰:「北兵營五里許,有獨仇味津。此是最要隘口。而鏡城之寶化、森森坡兩堡,則深在窮峽。罷此兩堡,設彼一鎭,實合固圉之策矣。今有該道帥臣狀請,依施何如?」允之。又曰:「前郡守趙秉允,率養其十四寸秉弼子亮夏爲后,今至十餘年矣。亮夏自書罷養文字而去。大倫旣定之後,有此民彝之變者,事係斁敗,誠極駭惡。請令秋曹嚴刑遠配。」敎曰:「大倫已定之後,有此無前之變,斁敗民彝,胡至此極。依所奏施行,而勿揀赦前。」

召見前咸鏡監司金壽鉉。

永興府使李珪永、鍾城府使閔成鎬、定平府使李應烈、利原縣監柳奎東,竝加資。咸興判官洪秉僖、高原郡守楚徵明,竝別薦施行。因前道臣褒啓也。

敎曰:「登筵臺臣,以遐土之人,所奏忠勤,年且老矣。掌令韓緻奎,特爲加資。」

以任商準爲訓鍊大將,李容熙爲御營大將。

1月26日

二十六日。行永惠翁主駙馬揀擇。

給利原縣渰死人恤典。

1月27日

二十七日。議政府啓:「大靜漂民五名漂蕩之際,適値洋舶來救,移騎彼船而圖生。頃因萊伯狀啓。還送原籍官覆啓行會矣。卽見完伯李鎬俊狀啓,則『五名之所招不同,始呑終吐,殊涉可駭,姑令嚴囚』云矣。瀕死圖生,移騎彼船,有何隱情之可執乎?依前覆啓,還送原籍官何如?」允之。

1月28日

二十八日。以林肯洙爲吏曹判書。

1月29日

二十九日。大提學會圈:九點,尹定鉉、李敦宇、申錫禧、趙性敎、金世鎬;八點,朴珪壽。以趙性敎爲大提學。

1月30日

三十日。京各司各營進辛未會計簿。〈戶曹、餉廳、惠廳、兵曹、訓局、禁營、御廳總廳,時遺在黃金六十二兩八錢七分、銀子八萬五千八百三十八兩一錢八分六里、錢七十五萬二百六十五兩一分、綿紬九十一同三十六疋二十六尺木四千五百二十三同十六疋三十三尺九寸九分、苧六十三同十一疋十尺、布一千四百十同四十疋二十一尺三寸七分、米十一萬二千三百二十七石七斗九升五合九勺、太二萬二千一百十七石七斗五升七合九勺、田米三千九十七石七斗五升七合九勺、皮雜穀三萬一千八百二十六石九斗〉濟州貢馬二百匹中,三軍府十匹、水原府三十匹、江華府四十六匹、訓局十二匹、禁衛營十二匹、御營廳十二匹除,實納七十三匹。

命百歲老人加資。〈鄭赫、李成楫、崔德彬、朴命欽、李道濟、林明哲、金錫祚、鄭有信、朴之幹、李奎源、安應、尹磐烈、金東業、徐聖謙、權永重、金遜三、朴奎贊、李欽八、金元孫、金岑孫、吳允守、崔大允、權宗默〉

二月

2月1日

初一日,乙卯。敎曰:「英廟朝庚申文廟釋奠時,則時御東闕臨時出宮,故無展拜省牲省器之節矣。今番則早朝出宮,聖廟之內盡日齋居。而殊無展拜之禮,極涉未安。展拜、省牲、省器之節磨鍊以入事,分付儀曹。」

2月2日

初二日。敎曰:「今日,將釋奠親行。召接泮長與齋儒,講論夫子之學,闡明夫子之道,於予心充然有得矣。咨爾諸生克體予意,其各篤志修行,崇我正學,光此大道,是所厚望也。且念今日此擧,不可無示意。大司成南廷龍,特爲加資;太學掌議宋秉瑞,窠近敎官,作窠擬入;四齋班首問名,初仕調用;其餘齋儒,各書冊一件賜給。」

詣文廟,行釋奠。仍召對于明倫堂。大司成掌議諸儒生,同爲入侍。御製詩:「仰述先王禮,泮宮釋奠成,講論夫子學,吾道益光明。」命諸臣賡進。

敎曰:「掌議以下,皆聽予言。升黌爲學,益勉進修,以闡明吾道也,且爾輩皆他日爲公爲卿之人也。可不勉歟!蓋爲學之本不以徒讀爲善也,道學爲先務也。」

命忠淸兵使李敎獻加一瓜仍任。以廟啓也。

2月3日

初三日。敎曰:「今日府大夫人晬辰,令都承旨問候以來。」

詣勤政殿,親傳社稷春享大祭香祝。

2月4日

初四日。御景武臺,行謁聖文武科。文,取金玉均等五人;武,取張志庸等一百六十三人。

以李明應爲吏曹參判。

2月5日

初五日。敎曰:「新及第李敎夏,卽宗正卿之子,賜樂。」

全羅監司李鎬俊以「別判付罪人尹永求,錦山郡到配」啓。敎曰:「此罪人前後所犯,有不可一分容貸。而聞其老父母回卺,在今年云。渠雖悖戾之徒,朝家孝理之政,則不無斟量者存。特爲放送。」

詣勤政殿,親傳景慕宮春享大祭香祝。

敎曰:「大君、王子、公、翁主、嫡王孫、王孫、郡、縣主吉禮設廳時,主婚堂上外,宗臣一員長望受點,與禮判。同爲句管郞廳,以宗府禮曹,一體擧行。都廳以宗府正爲之事,分付定式。」

2月8日

初八日。特擢檢校直提學閔升鎬爲知經筵事。

以洪遠植爲吏曹參議。

2月9日

初九日。敎曰:「永惠翁主吉禮時,主婚堂上永平君爲之。」

2月10日

初十日。次對。領議政金炳學曰:「臣以節財用事仰奏,不啻屢矣。蓋天地所生惟有此數,不在此則在彼。故節用爲愛民之實也。雖經常恒例,稍屬豐豫侈靡者,亦皆損略,則一事二事。自當有補於民也。見今永惠翁主吉禮,行期不遠。衣飾器用,宜儉不宜奢。婚姻之以儉爲貴者,蓋出惜福之意也。臣於哲廟常奉淸燕之暇,有所承聞者。後日翁主吉禮,務從儉約,限以數百金,玉音在耳,至今欽誦。凡於浮冗去處,一切裁損何如?」敎曰:「吉禮之儉朴,已爲仰達于大妃殿矣。」炳學曰:「每幸行時,掖屬及京司下隷,或攔入民家,侵索作弊,脅迫邑隷,攘奪爲事。先自臣府推治後啓稟,次知中官別般論罪,各司各營該掌,竝當嚴勘。以此申飭何如?」允之。又曰:「鏡城判官李俊永,以其邑號之私自有諱,今朝呈遞云矣。有聲績人之因此作散,亦涉當念。陽智縣監相換事,分付銓曹何如?」允之。

時原任大臣、儀賓、宗正卿、政府堂上、文衡,同爲入侍時,敎曰:「御眞草本,玆以摹成,今將上綃,故所以爲入侍矣。五本中何本,最爲得眞乎?」判府事李裕元曰:「諸臣所見,各自不同,臣意,則幅巾本與翼善冠本,爲七分得眞矣。」領議政金炳學曰:「幅巾本,神采宛然。而伏念五本設采,稍近深赤矣。」南寧尉尹宜善曰:「幅巾本,爲第一近眞矣。」敎曰:「上綃完就後,又當召接矣。」

2月11日

十一日。親受判敦寧閔致久謝几杖進箋。

2月13日

十三日。判府事柳厚祚疏,乞致仕。賜批許之。

2月14日

十四日。以閔升鎬爲刑曹判書,李會淳爲工曹判書,金元植爲漢城府判尹,李承輔爲判義禁府事,曺錫輿爲成均館大司成。

2月16日

十六日。御景武臺,行春到記。講,幼學田應龍,表,進士李熙春,竝直赴殿試。

議政府啓:「卽見京畿監司朴永輔所報,則『楊根郡辛未條大同小米、均廳所納小米、江都砲糧小米,固當捧納,而昨年穡事未免歉荒,窮春民力轉到艱棘,本色責捧,其勢末由。特許詳定代納』爲辭矣。正供,事體所重自別,而邇來幾邑之輒請代納,實非經法攸在,則固不可隨請輒施。第其民邑事勢,亦不可一切靳許,竝依報辭,特爲許施何如?」允之。

2月17日

十七日。敎曰:「荐歉之餘,列邑民情,不可不念。今番幸行時,軍馬之柴折草與炊飯草,以帑錢,量宜分給於各營矣。廐馬喂養,則自本寺專當。兵曹與畿營馬匹,亦自該曹該營專當。各站結所之糾察省弊,已有筵飭。事係民弊者,一切禁斷,以法從事之意,廟堂更加嚴飭。」

2月19日

十九日。以柳芝榮爲司諫院大司諫。

2月20日

二十日。給義州府燒戶恤典。

2月22日

二十二日。敎曰:「永惠翁主駙馬,定於前都事朴元陽子泳孝。令該曹擧行,餘皆許婚。」

敎曰:「駙馬封爵例爲自下擬入,而今番則特敎以錦陵尉擬入。」

敎曰:「翁主吉禮時,奠雁處所,以永平君第爲之。凡百擧行,依丁酉年例爲之。」

以前都事朴元陽爲工曹參議。特除也。

禮曹啓:「永惠翁主吉禮時,納采三月十六日午時;納弊同月十八日巽時;命衣內出四月初二日午時;親迎同月十三日巽時。」

2月24日

二十四日。敎曰:「今番翁主吉禮時,出閤擧行,一體爲之事,分付該曹。」

吉禮廳啓:「永惠翁主吉禮時,駙馬家使者,以幼學金喆鉉報來。使之冠帶常仕何如?」允之。

2月26日

二十六日。召見奉朝賀柳厚祚宣麻。

以洪淳大爲司諫院大司諫。

2月28日

二十八日。敎曰:「自今爲始,京外動駕時,別隊馬兵三作隊除出,一作隊槍劍軍,攔後內作行,二作隊,攔後外竝以五馬隊,作爲別攔後事,定式?」

三軍府以「別砲手,忠淸水營三百五十名,永川二十名,幽谷道十五名,康津縣四十名,羅州牧一百名,孟山縣十名,薪島鎭十名,設置」啓。

三月

3月1日

初一日,乙酉。齊陵、厚陵幸行。詣黔巖,晝停所,仍詣坡州牧行宮,經宿。

3月2日

初二日。詣開城行宮,經宿。

敎曰:「今於輦路,諸邑之民荐逢災歲,營邑方爲設賑云,未知如何拯濟。其顚連蕩析之狀,不言可想。帑金五千兩,今爲特下,令畿營辦理賑恤事,分付。」

3月3日

初三日。詣齊陵、厚陵,行親祭。仍還開城行宮。

兵曹判書姜㳣啓:「挾輦軍火具全不待令,事體萬萬未安。不善操飭之訓鍊大將,記過待令何如?」允之。

又啓:「侵夜回鑾,路傍植炬,一不擧行。豈有如許事體?管理使及豐德府使,亦爲記過何如?」允之。

政院啓:「承傳宣傳官鄭雲星、信箭宣傳官李圭昇等,做錯非細,萬萬駭然。所當重勘,何以爲之乎?」敎曰:「竝記過可也。」是日雨甚,新築御路成泥濘,故有此許多失儀也。

3月4日

初四日。在開城行宮。

3月5日

初五日。在開城行宮。

詣開城府文廟,展拜。

仍御滿月臺,行庭試文武科。文取王性協等五人,武取朴景友等二十六人。

敎曰:「參班儒生入侍。」儒生全晃等入侍。敎曰:「儒生中,身著冠帶者,誰也?「晃曰:」臣晃曾經惠陵參奉矣。「上命儒生等進前。敎曰:「白米三十石、綿布五十疋,當賜給矣。以爲養士之需。七書一帙,亦當賜送矣。必須勤學敦工可也。」

又敎曰:「儒而有案,所以正名分,立紀綱。而是府卽太祖舊基,勝國故都也。名分、紀綱,自有規模。近聞儒案漸至淆亂,有地閥者率皆厭避,恥與同列云。五百年傳來美事,一任其毁劃而止乎?是府之於我家,無異豐沛之地。先自宗正卿爲首錄,繼卽次第峻選,另加釐正,俾無如前濫雜之患事。分付松營。」

敎曰:「明日麗太祖顯陵親行奠酌禮時,勝國後裔竝入參事。分付。」

敎曰:「勝國後裔,有異他人。積久沈滯,是未遑而然也。自有地閥之人,文之槐院,蔭之齋郞,武之宣薦,無礙收用事,分付。」

敎曰:「鄭文忠公,卽是東國儒宗。矧其節義,可貫日月。今來此地,豈可無示意?崧陽書院,遣本府留守致祭,其祀孫問名,初仕擬入。」

開城府庭試試取時,命大臣入侍。領議政金炳學曰:「程道不料若此之遠。風雨又復若此之甚,重之泥濘如海。回鑾時軍容失儀,雖緣容措不得,其於事體道理,豈可無罪而止乎?管理使植炬擧行,亦甚疎忽。兵曹判書姜㳣、訓鍊大將任商準、禁衛大將李章濂、禁軍別將李鶴榮、管理使李寅應、竝施竄配。各營頭領將卒,竝梟警。以嚴紀律焉。」敎曰:「路程排站太遠,風雨泥濘,人飢馬疲。雖有勇壯之兵,實無用武之地。大臣所奏,事體則然。其實不然,特爲安徐」右議政洪淳穆曰:「聖度天大,特軫事勢,伏不勝欽仰攢祝。且軍卒聞此下敎,亦必歡欣感泣。而事體所在則宜有處分矣。」敎曰:「大臣所奏旣如是,此筵說輪示諸將卒,足爲示警。今番則特爲安徐。」仍下敎曰:「今番事纔有大臣所奏,以安徐爲答。當初若知路程之如此,亦豈無預備之道?往還百餘里,猝當風雨,泥濘如海,人馬難以著足,饑寒之至,實無周旋。今若言罪,此紿兵也。今此諸將安恕之後,各營若罪其卒,則亦非上下相孚之意也。特爲安恕事分付各營,安意隨駕。而日後軍令路程,必詳知後排站事,定式。」

兵曹以「再昨日回鑾時,落後軍兵及馬匹摘奸,則三軍府別抄軍一名、執事一名、馬夫一名、玉轎陪三名、兵曹正郞李載德馬夫一名、京畿監司所率迎華驛馬夫四名、大旗手一名、別破陣一名、吹手三名、駕轎馬巨達一名、甲冑馬巨達一名、寶馬巨達一名、後哨軍三名待年軍一名、兵曹牢子一名,合二十三名物故;卜馬致斃合十六匹」啓。

敎曰:「身死軍卒掩埋與返柩之節,各別從厚示意。軍伍之支族塡代,雖非正例。今番則死於王事,與無端塡代有別。其子與弟姪中,隨所存塡代,而如無子與弟姪,雖支族中,使之充其代,俾慰已死之魂。其餘尙未來到之軍卒,各別搜覓,到底治療,期於回棹後以聞。」又敎曰:「馬匹價從厚備給以聞。「

敎曰:「新及第王性協,賜樂,特授弘文館校理。仍命隨駕。」

敎曰:麗太祖顯陵奠酌禮時,新及第王用周、王彦商入參。

3月6日

初六日。在開城行宮。

詣麗太祖顯陵,行奠酌禮。

敎曰:「麗太祖顯陵,今已親奠矣。其餘諸陵,分遣道內秩高守令,松都、江華則遣各該守臣,致祭。」又敎曰:「麗太祖顯陵局內諸麗陵,遣同副承旨王庭揚、校理王性協,看審以來。「

還宮時,詣敬德宮穆淸殿舊基,展拜。仍詣善竹橋,奉審英廟朝御筆碑閣。

以閔謙鎬爲吏曹參議,李源命爲弘文館提學。

齊陵、厚陵親祭時終獻官以下,麗太祖顯陵奠酌禮時贊禮以下,施賞有差。禮房承旨趙慶鎬、對擧承旨王庭揚、典祀官金始熙、執禮徐相敦、大祝李寅晩、左通禮鄭學默、右通禮李敦夏,竝加資。

敎曰:「今番幸行時,開城留守李寅應,效勞旣多,特爲加資。」

麗太祖顯陵幸行時,領議政金炳學、右議政洪淳穆、同副承旨王庭揚同爲入侍。敎曰:「王姓人有能文者乎?」庭揚曰:「前則多有,近來別無矣。」敎曰:「麗太祖顯陵參奉,自今爲始,王氏中擇其可合者,擬望與遷轉,依本朝安陵參奉例定式。」炳學曰:「今此下敎,曠絶之盛擧也。自該門中備三望,報于松營,轉報吏曹,入啓蒙點。而本朝安陵則道遠,故齋官未有肅謝,此則在於畿內,肅謝等節,依例擧行何如?」允之。敎于庭揚曰:「王氏以前朝後裔,積年沈滯,甚是可矜。從今必須敦學勤工,以圖顯揚也。」炳學曰:「昨日,儒案釐正下敎。此爲名分、紀綱而然,甚盛擧也。臣等亦當入錄於是府是案。至於從邁諸臣,一體參案。日後居留之臣,次第入錄,以爲定式,恐好矣。」敎曰:「一體入錄可也。」

敎曰:「開城文廟齋任,各冊子一件賜給矣。令內閣下送于留守,使之頒給。」

敎曰:「來臨此地,豈可無別般示意?境內朝官年七十以上、士人年八十以上,竝加資。庶人年八十以上,竝帖加。府內居民之年七十以上人,令本府米肉題給。」

3月7日

初七日。還詣坡州牧行宮,經宿。

敎曰:「軍兵與白民身死之未及判下者,自本府詳細探問。返柩與掩埋之節,從厚題給,這這啓聞。」

敎曰;「益昌府院君內外墓、達城府院君內外墓、驪興府院君、咸原府院君墓,遣地方官致祭。朱溪君內外墓,遣地方官致祭。完原君內外墓、益陽君內外墓、雲川君內外墓、林堰正內外墓、潭陽君墓,遣宗臣致祭。故領議政皇甫仁、故左議政許稠、忠肅公李世華墓,遣地方官致祭。」

至臨津館。敎曰:「歷臨此亭,追念往昔,愴懷冞切。先正臣李文成公墓,遣地方官致祭。文成公安裕墓,遣地方官致祭。」

3月8日

初八日。自坡州進發,至高陽郡晝停所。圻伯朴永輔率各務差使員,入侍。永輔曰:「畿西諸邑,荐逢災歲,輒蒙厚澤。今玆別下五千兩,尤出軫念殿屎之民。快可安保,不勝感頌。第坡州馬、井二面、長湍上道一面,處在臨津下流,昔之沃壤,今焉蘆岸。而未蒙災頉者,合爲數百結。此而未頉則三面空虛乃已。特命該倅,躬檢覈實,執災頉免。豐德正供代納,更展限三年,責成完局,請令廟堂稟處。」敎曰:「固當準許。如此之時,有下屬因緣生奸之慮,十分詳察,論報廟堂,從實歸正。」

敎曰:「貞明公主內外墓、慶貞公主內外墓、貞昭公主墓、敬惠公主內外墓、明淑公主內外墓、顯肅公主內外墓、孝惠公主內外墓、淑明公主內外墓、淑徽公主內外墓、淑慶翁主內外墓、貞愼翁主內外墓、貞淑翁主內外墓、貞顯翁主內外墓、淑靜翁主內外墓、靜愼翁主內外墓、貞惠翁主內外墓、慶恩府院君內外墓,遣地方官致祭。」又敎曰:「鎭安大君內外墓、誠寧大君內外墓、月山大君內外墓、仁城大君墓、鳳安君內外墓、利城君內外墓、慶安君內外墓,遣宗臣致祭「。

還御景福宮。

3月9日

初九日。兵曹判書姜㳣、知三軍府事任商準、李章濂、行護軍李鶴榮聯名疏略:「臣等職在陪扈與行陣。而自陵所還詣行宮之日,燈燭未克待令,衛內不整,行伍失次。此臣等不善操束,死有餘辜矣。國體虧損,師律解弛,無復餘地,臣等雖無狀,亦豈無知罪?但回鑾之前,非自劾之時,齎悚度日,恬若無故。此際大僚之請罪,實臣等心所恭俟者。聖度天大,連下安徐之恩敎。臣等感泣之餘,不敢以倖逭爲幸,轉益惶蹙,玆敢相率仰籲。㐲乞亟治臣等之罪,以肅軍政焉。」敎曰:「以遂事連有所安徐之處分,今此聯疏,何爲而至乎?更勿煩瀆,益勉團束之方。」

3月10日

初十日。政院啓:「兵曹判書姜㳣、訓鍊大將任商準、禁衛大將李章濂、左邊捕盜大將李鶴榮,謂以諸臺繕箚,情踪惶蹙,陳疏逬出,使其營校,替納命召。原疏雖已退却,事體未安,從重推考何如?」批曰:「原疏捧入,而命召之經先替納,亦關師律。記過待令。」

敎曰:「兵判、訓將、禁將、左捕將記過,竝分揀。命召卽爲還授,捕將之大將牌、傳令牌,亦爲還授。」

給端川府渰死人恤典。

兵曹判書姜㳣再疏自劾。批曰:「師律則固然。日前事行止之難容人力。卽有覩聞之所逮,揆奏之答,屢下安徐之敎。亦於昨批,已爲詳及。而聞昨日臺臣議箚,方擬到院云。特念當場事勢,期欲調停,故有所諸臺許遞之命。卿何必如是過引?卽爲受符。」

知三軍府事任商準再疏自劾。批曰:「平日苟能操束,雖風雨泥濘,豈至此境乎?其在師律,果難容貸。而念及當場事勢,已於大臣之奏,特下安徐之敎。且於卿等之疏批,亦如是。而昨日聞臺啓方擬到院云,期欲調停,所以有諸臺竝遞之擧矣。命召體重,卽爲受符。」

知宗正卿李章濂再疏自劾。批曰:「已諭於訓將之批矣。命召體重,卽爲受符。」

行護軍李鶴榮再疏自劾。批曰:「已諭於元戎之批矣。捕將命召體重,卽爲受符。」

3月11日

十一日。敎曰:「將兵之任,豈可如是輕忽去就也?昨日之批,已昭晰開諭。而今又逬出,極涉駭然。兵曹判書姜㳣、訓鍊大將任商準、禁衛大將李章濂、禁軍別將李鶴榮,記過待令。」

敎曰:「兵曹判書、訓鍊大將、禁衛大將、左邊捕將記過,竝分揀。命召卽爲還授,捕將之大將牌、傳令牌,亦爲還授。兵曹判書則闕外待令云,卽爲牌招。」

敎曰:「兵判諸將臣之連日納召,已極乖當。今於處分之下,如是慢命,此何道理?竝施讉罷之典。」

以姜蘭馨爲司憲府大司憲,李後善爲司諫院大司諫。

議政府啓:「開城府市民詢瘼所懷中,公私錢之取息支應者,已經三十餘年,而債案則仍舊,無本錢虛利,年至六百餘兩。廛民末由支保,宜有存商。許令蕩減何如?」允之。

領議政金炳學、右議政洪淳穆等聯疏略:「伏以臣等以陵所回鑾時,軍容之甚失紀律,火具之亦極稽忽,致有此萬萬驚懍。至請將兵諸臣及管理使嚴罰之奏,而苟究其罪,伊日陪扈臣等爲之首焉。身居董率之地,職忝保護之任,其所紆謨衡慮,當倍餘人。而倘能預爲操飭,各盡其責,寧有途次疎虞之忒甚乎?揆以事體,宜卽先自請劾,而不此之思。只論諸臣者,可謂責人則明,恕己則昏也。追惟循省,悔莫及焉。而以若昏謬、顚錯,罔念自爲之圖,欲其矜式百僚,裁制庶務,是非愚則妄也。此不可一切緘默徒抱悚恧。玆敢短章聯籲,竊附自劾之義。伏望聖慈俯垂諒察,先勘臣等溺職之罪,以警具僚。」批曰:「意慮之所未到,人力之所莫及,伊日事勢之不容不然,而上下中所共覩聞者也。諸臣之作爲、處義,已是料外,卿等之又此自引,豈非萬萬過當之甚乎?予言至此,卿等其各安心。」

都承旨韓敬源等聯疏略:「臣等忝叨邇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