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雷军决定做小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其实焦虑过很多的事情。比如说要去做手机,但他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手机,有谁相信他可以做手机?有谁愿意跟他一起去做手机?有哪个投资者愿意把钱给他去做手机?
但最终,雷军还是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迅速行动并坚持了下来。
其实,做大事之前,最怕的就是因为患得患失而心里没底。有一位军阀,当他处决死刑犯的时候,会让犯人选择:或者一枪毙命,或者从墙角的一个黑洞进去,听天由命。犯人大都选择一枪毙命,也不愿进入那个恐怖的黑洞。这洞里到底藏着什么恐怖的东西?一天,酒酣耳热之后,军阀揭开了谜底:“其实里面没什么,走进黑洞的人只要经过一两天的摸索便可以顺利地逃生了。”
黑洞的危险是自己主观意识强加的,对危险的恐惧大于危险本身,危险并不一定致命,但对危险的恐惧却可以致命。
已知的危险伤害的是人的现实,而未知的危险直接伤害人的心理。它让人止步,让人心里七上八下,让人错失机会。
要想战胜这种心理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把谜底揭开,把那个未知的“无底洞”装上一个底。有个底,就会让人放心,而不是揪心。
做小米科技的时候,雷军想得最多的是会不会输,创业过程中无数的人泼冷水,加上谷歌做手机失败的案例,使得很多人认为小米科技会没戏。对此,雷军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谷歌做手机不成功,不表示小米做手机不成功,我们是第一家用互联网模式做手机的公司,和其他手机厂商相比,我们不靠硬件赚钱,而是靠后续的服务赚取收入。”尽管这样自己给自己打气,但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也就是如何让自己不再怕“输”,如何让自己放心大胆地行动。
如何才能让自己把揪着的心放下来呢?
雷军是这样想的,我们刚创业,我们没有什么可失去,我们就是一无所有,我们是无产者。我们每多卖一部手机,我们就多获得一个用户,多取得一个进步。我们最大的好处是没有包袱,我们在所有的竞争里面没有包袱,我们尽管往前冲。雷军在创办小米的时候,已经跟所有的合伙人和同事们有过承诺。就是小米公司是他这一辈子创办的最后一家实业的公司,他自己创办的最后一家。他想要专注地把这件事情做好。
如此一来,雷军就轻松多了,他卸下了所有的包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在做完减法之后,雷军每走一步都是加法。雷军彻底放下了身段,即便失败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如此一来,雷军不仅放下了心,也放开了手脚。
不怕失败是成功的第一步。能承受失败的所有结果,也是迈出实质性一步的关键。接到同样一件工作,不同的人对待的态度不一样。有一种人,把所有困难都想象一遍,把所有不可能完成工作的条件也都论证一遍,最后告诉自己,这件事情自己做不了。
总想着把事情办好,本来是好事,但由于标准定太高,却始终没有行动。这就像先在墙上画上一个点,然后朝这个点射击,击中这个点才算成功。如此高的要求,自然让人迟迟无法行动,或者局限在一个阶段不断更改。
独木桥难过是因为步伐被限制在了一条直线上,因为有了这个限制,所以走起路来就不稳当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因为他们总试图在开始造反之前,把一切想得完美。如此想来想去,还没有行动,就被可能的困难吓倒了。雷军做小米,既然放下了一定要成功的包袱,有了“大不了就是失败”的豪气,行动也就相对简单了。
任何事情都不是容易的事,关键是要有解决困难的信心和破釜沉舟的勇气。
雷军说:“人生最痛苦的是两件事,第一件是得不到;第二件就是怕失去。小时候创业,输了无所谓;现在过了不惑之年,几乎所有人都变成怕失去。创业输了,我会输什么?不过就是面子,其实谁在乎?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输,你能记住几个输掉的创业者名字?不要把这太当回事。”
在雷军看来,小米科技需要有承受失败的勇气,需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这样才有创新成功的机会。而且小米做了别人没有做的事情,克服了这种怕输的心态,也就为其他人的成功打开了新的窗口。“我想说,我做的事情可不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不简单,首先在于组建团队的困难。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人,他每天面试恨不得从早上谈到晚上一两点,仍旧迟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这对雷军是巨大的煎熬,他每天都很痛苦。
但雷军终于坚持了过来,现在,不管前路的竞争有多激烈,雷军都看得很开。也正是这种看得开,才让他无所畏惧,既有年轻人的“无知无畏”,也有一个资深IT人的经验老到。
其实,小米从一开始就追求水到渠成的成功,而这要求小米一定要做得自然大方,而不是紧张兮兮。这也是小米成功的另一个秘诀。这就像一个人见一个重要的领导,总会莫名地紧张,总想把一切都做好,总想着不要出错,但越是如此,越容易出错。该说的话忘记了说,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表情僵硬,动作失准。总之,一切都不是自己本来的水平,甚至表达的都不是自己的意思。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自己对自己要求太高了,从而刻意做作,失去了自然协调。
而雷军及其小米,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反而很自然地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