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尔衮稳固了大清政权后,便开始了向外扩张。他要灭掉明朝和新建立的大顺政权,攻进北京城,坐上整个中国的皇帝宝座。
而此时,在北京也有两方在恶战,那就是大顺和明朝。
明王朝的建立是在1639年。那时候,明朝的崇祯皇帝正集中力量对付清军,没想到正好有一股由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进入河南。他提出的“均田免粮”,正好迎合了正经历着严重天灾的农民心理,更多的人参加到了农民军中。因此,民间开始流传“杀牛羊,备酒酱,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民谣,这让李自成的农民军势如破竹,并在1641年正月攻破洛阳,杀死了明朝福王朱常洵,把王府和富豪的金银财宝、粮食家什发给了正处在饥饿中的民众手里,民众拍手称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去。
很快,李自成又带着农民军攻克了西安。
1644年,也就是五岁的福临即位的第二年,李自成在西安定国号为“大顺”,年号“永昌”,并将西安称为“西京”。而就在此时,张献忠带领的另一路农民军也攻占了武昌,建立了大西农民政权,并在成都称帝。
一时之间,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农民军,整个国家陷入到了乱战之中。
规模最大的是李自成的大顺,很快分两批东渡黄河,向明朝的首都北京进发。他们和多尔衮的目标一样:一举拿下北京,夺取大明政权。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一面发布檄文揭露明朝的罪恶,一边向民众宣布“三年不征”、“买卖平等”等政策,让农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凯歌,向北京进发,并驻扎在了离北京二三百公里以外的地方。
眼看着农民军就要攻进来了,崇祯皇帝急了、怕了,急忙召集几员猛将: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和刘泽清等入京,并称要给他们封伯。
然而,山东的总兵刘泽清却借口身体不适拒不奉诏;位于宁远的总督吴三桂和蓟辽总督王永吉也因为路远,一时之间赶不回北京;最后只有蓟镇的总兵唐通带着八千人马准时到达。
崇祯见只有唐通回来,为了笼络人心,即刻封唐通为定西伯,并命令他把守居庸关。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农民军还没进攻居庸关,唐通就投降了。居庸关不攻自破,农民军直趋而入。
唐通的投敌,让明朝的形势更加严峻了,宁远总督吴三桂也放弃了宁远,向山海关进发。
吴三桂到了山海关的时候,李自成已经率领农民军到了北京的郊外。吴三桂继续向北京进发,并一路打败了投降李自成的唐通等人。然而,凭借吴三桂的力量,根本无法抗衡越战越勇的农民军。
1644年4月25日,北京城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崇祯皇帝看着大势已去,随即吊死在了煤山的寿皇亭下,明王朝灭亡。
李自成虽然攻破了北京,但他知道,吴三桂的力量不容小觑。而他要想坐上整个中国的皇帝,吴三桂的去留尤为重要。如果能将吴三桂揽入帐中,那坐稳江山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于是,李自成在攻入北京的第二天,就将关在狱中的原明朝职方郎中张若麟放了出来,因为他知道,张若麟和吴三桂的私人关系很好,而吴三桂又是个讲义气的人。
李自成将张若麟放出来后,委以重任,让他出任山海关的御使,目的就是为了劝降吴三桂。为了让吴三桂投降大顺,李自成还采取了利益和亲情相结合的措施,首先派人两次前往山海关,赏辽兵白银四万两,赏吴三桂白银万两、黄金千两、锦千缎,并封吴三桂为候;接着,他又命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在北京写信给吴三桂,劝其投降。
此时的吴三桂,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大顺,另一个则是大清。
(2)
吴三桂,在大清国的皇太极还在世时,皇太极便想招降。甚至还亲自写信劝降,足可见皇太极对吴三桂的重视程度。
多尔衮在成为大清国的实际执政者时,也看出了吴三桂的价值,但他却一直没有动,甚至还在冷眼旁观,直到李自成的农民军灭掉了明朝为止。
多尔衮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他要坐收渔翁之利。
在李自成向吴三桂抛去了橄榄枝的时候,多尔衮也给吴三桂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却被吴三桂看都没看就扔掉了。
对于吴三桂来说,虽然明朝灭亡了,但他却不想投向大清国的怀抱。自小接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吴三桂,一直将汉人以外的民族视为蛮夷,又怎么可能投向蛮夷?同时,一直以来,大清国都是他的死对头,他自然情愿投向新政权大顺,也不会倒向自己的敌人。更主要的是,父亲及家人在李自成的掌控之中。
于是,1644年的4月29日,吴三桂决定正式归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并亲自率领军队进京见新皇。
然而,在走到西沙河驿站的时候,吴三桂遇到了逃出北京的傅海山。傅海山是吴三桂父亲的亲信,他告诉吴三桂,李自成的军队不仅曾经痛打他的父亲吴襄,而且他的爱妾陈圆圆也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抢走了。
吴三桂一听,怒发冲冠,大叫:“大丈夫连自己的女人都不能保护,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他当即下令掉头,返回了山海关,甚至认为李自成一开始给自己写信就是为了引诱自己到北京,然后消灭自己。
此时的李自成,根本不知道吴三桂心里的变化。他带领农民军,向山海关进发,目的是为了迎接吴三桂,双方来个大回合。
吴三桂退回山海关后,当即招兵买马,为杀回北京、抢夺政权做准备。吴三桂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肯定打不过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怎么办呢?吴三桂在左思右想后,想到了大清国,想到了多尔衮给自己的那封信。投降大清国他肯定不愿意,但却可以和大清国合作。
就这样,吴三桂措好词,写信给多尔衮,希望多尔衮借清兵给他。
吴三桂的信是以亡国孤臣,也就是明朝的臣子向多尔衮写信的,目的是为了明朝的中兴。在信中,他详细告诉了多尔衮需要借的清军的进兵路线,而这种路线安排,也有着他的诡计。他和多尔衮一样,想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想让多尔衮的清军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大战。
多尔衮看到吴三桂的信后,差点笑出声来。他自然看出了吴三桂的诡计,经过思忖后决定将计就计。他一面给吴三桂回信,告诉他自己一定会出兵,另一方面又隐晦地提出让吴三桂投降,并给出了给地封王的优厚待遇。
在将给吴三桂的信送出去后,多尔衮先是派人去山海关探听虚实,随后带领多铎、阿济格等猛将,带着红衣大炮,以一日行一百里的速度向山海关进发。
吴三桂接到多尔衮的回信后,意识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而且还将自己处在了两面夹击中。一面是李自成的农民军,另一面是多尔衮的清兵,他的路只有两条:要么向一方投降,要么战死沙场。
就在吴三桂还在犹豫之时,李自成率领的大军率先抵达了山海关,吴三桂只得拼死抗争。眼见五万将士就要全军覆灭,吴三桂冒死突围,面见多尔衮。
这正是多尔衮求之不得的事,而这次的面见,实质上也就是吴三桂投降大清。就这样,吴三桂和多尔衮的军队汇合,在1644年的5月8日,和李自成的军队进行了一场恶战。原本就和吴三桂的将士打了一场恶战,又迎来了更凶猛的多尔衮的清兵,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很快就丢盔弃甲。
取得了山海关大捷后,多尔衮和吴三桂率领八旗军向北京进发,沿途的官兵也都献城投降,一切都非常顺利。
李自成在山海关失败后,仓皇逃回北京,做好了出逃的准备。1644年6月4日,李自成一边放火烧紫禁城,一边弃城逃跑。
两天后,多尔衮带领将士们,从朝阳门进了北京城。多尔衮在进入紫禁城后,在临武英殿御政,大清国迈出了它历史性的最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