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吕正操回忆录 » 吕正操回忆录全文在线阅读

《吕正操回忆录》第74节:保护麦收和秋收

关灯直达底部

保护麦收和秋收

保护麦收和秋收,也是冀中平原根据地的斗争内容之一。

冀中食粮主要是靠麦收和秋收。麦收完全是小麦;秋收则以谷子、高粱、玉米为主。虽说两季收成,实际上种了麦子的地再种秋庄稼,只能种些晚谷和晚玉米等。麦收时要天气干燥才好;收完麦之后,雨水多才能保障秋收。民谚云:“有钱难买五月(阴历)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如果一年收成好了,就能保证二年不愁吃粮。这是冀中丰富资源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游击战争能够坚持的因素之一。正因为这样,敌人才加紧对冀中区军民的围攻、“扫荡”。

敌人对秋收的破坏,常是伪装我军,决堤放水,淹没禾苗。恰恰冀中平原是无山多水之地,尤其是在一九三九年秋,敌人阴谋决堤,冀中地区百分之九十尽成泽国,整个秋收几乎化为乌有。群众抢修堤坝,敌人即派部队驱逐,任大水奔流。

每到麦收、秋收之时,敌人便进行有计划的抢掠,各据点都准备汽车、大车、麻袋、苇席,四出抢粮。尤其是伪军,日军不给他们发给养,逼迫他们抢掠,使他们从抢掠中解决给养问题。敌人有时还逼迫这一地方的人,去到另一地方抢粮食,挑起群众之间的对立。如果抢掠失败,敌人还乘禾苗已经干熟时,放火焚烧。尤其是麦收,因为只几天时间,麦秸不同于秋禾,一熟即干,最容易燃烧,像放火烧山那样,遍地野火,新麦顿时成为灰烬。

每年麦收、秋收,保护收成是全区军政民的战斗任务,这也是保护全区生命线的问题。与水灾斗争,与虫害斗争,更要与敌人斗争。这种保护收成的斗争,首先是进行政治动员,提出“多打一粒粮,就是增加一分抗战力量”的口号。政权、军队、群众团体,组织各种宣传队、宣传小组下乡宣传,并且把保护收成与当前的形势任务联系起来。在“武装保卫秋收(或麦收)”的口号下,游击小组、自卫队、游击队、正规军都动员起来:自卫队加紧站岗放哨,盘查汉奸;各种武装四出游击,扰乱敌人据点,使其无暇派出兵力抢掠。并组织战斗,专门打击抢收的敌伪。特别是预知敌伪抢掠动向时,在其必经之路布置伏击,加以消灭。组织群众以村为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收割。部队及各机关都动员人马协助,并自带给养,不吃群众的饭。此时,田野之上,军民同欢,歌声洋溢,收割的,捆绑的,装车的,送饭的,异常热烈。就是在逼近的炮声中,大家也不恐慌,不畏惧,还互相鼓励着:“同志们!加油呀!不让敌人抢到一颗谷!”于是人们更加快了收割的速度,连歌也顾不得唱了。特别是在麦收时,因为麦一熟不能留在地里,必须赶快收,大约只一周的时间必须收完。同时又最怕火烧,因此就更紧张了。帮助抗属割麦,谁家人口少上谁家,儿童团送水,妇女拣拾遗漏掉地的麦穗。大家计划着如何防止被焚烧,农会主任进行动员:零割零打,分晒分藏。这儿一块那儿一块地割,敌人放火烧也连不起来。晒的时候,藏的时候,都要分开,不然敌人会全部抢去。

一九四○年的麦收,是抗战以来最好的麦收。因为一九三九年发大水,土质变肥,种的麦子多。一到四月,田野一片麦海,无边无际。五月里快熟了,空中飘散着新麦的香气。为了保护这一年的麦收,在五六两个月中,我们的部队粉碎了敌人三万九千多人的春季“扫荡”,大小战斗百余次,杀伤敌伪四千余人,活捉敌分队长一人、士兵十人、伪军百余;缴获炮二门、轻重机枪二十余挺、步马枪四百余枝、手枪九枝,还有很多其他军用品。这一年收获的麦子,足够全区军政民两年之用,这就更增加了坚持平原根据地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