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杉讲透论语 » 华杉讲透论语全文在线阅读

《华杉讲透论语》第五章  公冶长第五

关灯直达底部

孔子和孙子,求全都是核心价值观

原文

《公冶长篇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华杉详解

这一章都是评价人物贤愚得失,可以说是孔子看人的价值观。

先说公冶长,公冶长是孔子的弟子。孔子说,“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缧(léi),绁(xiè),都是指绳索,粗大的绳索,捆犯人的绳索。公冶长惹了官司,被抓在牢里。孔子说,他虽然被坐牢,但不是他的错,还是可以把女儿托付给他的。

“以其子妻之。”“子”,也指女儿。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公冶长坐牢,但孔子认为他是无辜获罪,还是力挺公冶长。公冶长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后来终生治学,成为著名学者。

再说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南容,孔子的弟子,非常有才干,又非常谨慎,孔子很欣赏他,说如果国家有道,南容一定能出人头地,得到重用。国家无道呢,他也能明哲保身,进退自如,不会招祸被杀。所以孔子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南容。

孔子把侄女嫁给南容的故事,在后面十一章还有:“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这是南容三复白圭的典故,南容读《诗经》,读到一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白玉有瑕,还能磨掉;言语有瑕,就没办法补救了。南容读到这一句,一天之内,反复念叨了三遍,孔子听见了,认为他很谨慎、很可靠,就把侄女嫁给他。

儒家的价值观呢,是不跟人斗争,有条件,就贡献才能给社会;没条件,就保全自己和家庭,等待和忍耐。这和孙子兵法思想高度一致,都是求全。有胜算,就打,没胜算,坚决不打,保全有生力量,等待和忍耐。

对于孔子和孙子来说,求全,都是核心价值观。

学习即模仿。师友是贤德之本,择友是学习关键

原文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华杉详解

子贱,孔子的学生,姓宓(mì),名不齐,字子贱。孔子评价子贱,“君子哉若人”,君子就是像子贱这样的人啊!说子贱是君子。

接着说,“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前一个“斯”,是说斯人,子贱这个人;后一个“斯”,是说斯德,这样的君子之德。子贱能成为君子,还是因为咱们鲁国君子多啊!否则,他从哪里去学来的呢?

这是儒家的学习学,反反复复历代儒者都这样讲,如曾国藩言,学习最重要是两件事,读书与交友,读圣贤书,交良师益友,交诤友,能相互鼓励,相互批评,相互指出不足,这样才能进步。

交友,实际上比读书还重要,因为朋友是活生生的榜样。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朋友对我们的影响,比什么都来得大,朋友老是读书,你读书也多了;朋友跑步,你也跟着跑了。

学习即模仿。师友是贤德之本,择友是学习关键。

孔子论子贡:治国安邦之大器,但够不上君子

子贡是孔门弟子中最有才干的,孔子夸他是国之大器,但却还够不上是君子,因为他没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华杉详解

子贡看见老师夸子贱是君子,有些着急,赶忙问:“赐也何如?”赐,是子贡自己的名字,他姓端木,叫端木赐。“老师!您看我是怎样的人呢?”

孔子回答说:“女,器也。”“女”,就是汝。你,就是一件器皿吧!

器皿和器皿差别可大了,盛饭的是器皿,掏粪的也是器皿,所以子贡赶紧追问:“老师认为我是什么器皿啊?”

答曰:“瑚琏也。”瑚琏,是宗庙里祭祀盛小米的礼器。是玉器,是国之大宝。孔子这是夸子贡是治国安邦之大器。

子贡的才干,在孔门弟子中是非常出类拔萃的,他曾任鲁、卫两国之相,治国、外交都有突出成就。退休后又经商,成为巨富,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就是代表人物,被誉为儒商始祖。在推广孔门学说方面,因为他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在上层社会的交游,也是他贡献最大。他影响太大,从政经商的本事也太大,以至于鲁国一些贵族人士认为他比他老师还有贤德,但子贡始终对老师忠心拜服,孔子去世时他未能赶到,赶到后为老师守丧六年,是弟子中守丧时间最长者。

孔子评价子贡是瑚琏之器,非常恰当。

但是,孔子还说过一句话:“君子不器。”那再大的器,和君子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孔子没有给子贡君子的评价,这么说评价是跟子贱有区别了。

口才够用就行

原文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华杉详解

接着评价雍。“雍”,姓冉,字仲弓,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以德行著称,孔子对他有极高评价,说他的德行足以南面为王。这个惊人的评价弟子中还没人得到过。孔子临终时还在弟子们面前夸他:“贤哉雍也,过人远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大概老师平时夸冉雍太多了,有人就说,冉雍同学仁义没得说,但是口才不行。“佞”(nìng),巧言佞色的佞,但这里并不是贬义,就是能言善辩之意。

孔子听了不高兴了:“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要口才干什么?

“御人以口给。”“御”,抵挡。“给”,辩论。拿嘴巴去对付人,屡屡招人厌憎,有什么好?你说冉雍仁义,但是没口才。他仁不仁义我不知道,但是要口才来做什么呢?

能言善辩,只是压制人一时,人家当时辩不过你,或屈服于你。但心中并不舒服,其后必有反弹。而且人一旦口才太好,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便容易逞口舌之利,或强词夺理,或巧言惑人,或因言取祸,或恶语伤人,都不是吉祥之事。

戒之!戒之!别人夸你口才好,你不要认为是好事。

有本事的人不缺机会,缺的是认识

原文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华杉详解

孔子对漆雕开说,你可以去做官了。漆雕开说:我对这个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说”,同悦,很高兴!

朱熹注解说,“信”,是指“真知其如此,而无毫发之疑也”,就是对做官任事,非常清楚了解。漆雕开认为自己还没达到,所以不能揽这个责任。孔子听了,觉得他这个人非常诚恳实在,很喜欢他这种性格。

程颐注解说,漆雕开已经有得道的意思,所以夫子很高兴。又说,漆雕开见道分明,所以说自己还不知道怎么做官,不自信。

君子戒慎恐惧,戒慎不睹,恐惧不闻,随时警醒自己,自己还有没见过的、不知道的。对自己知道多少,不知道多少,以及还有没有什么不知道自己到底知道不知道的,都了了分明,心中有数。

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很重要,最可怕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无知无畏,无所忌惮。

张居正注解说,人之为学,要实得于心,知得十分透彻,深信不疑,然后出居其位,行其志,才能事事停当。漆雕开觉得自己对从政的道理还没能做到真知如此,没能做到无毫发之疑,自己心里还有对自己信不过的地方,所以不肯出去揽事。

可见漆雕开所见者大,所期者远,对自己要求高,大志不欲以小成自安。所以孔子闻而喜悦,嘉许他笃志于学,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漆雕开的态度,也对应我们每天碰见的事,君子不怕错过机会,反而不轻易接受机会,唯恐自己能力不足,给人家把事情搞坏了。小人一点机会也不愿错过,胸脯拍得打雷一样响,拿别人的身家性命,下自己的赌注。

有本事的人也不怕错过机会,因为知道机会从来都不缺,缺的是认识、是本事。

子路:性格即命运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华杉详解

“桴”(fú),木筏。孔子感叹说,天下没有明君,我的主张得不到实行,不如坐木筏漂到海外去发展。能跟我去的,恐怕只有子路吧!

子路一听,非常高兴,跃跃欲试。孔子讥讽他说:“子路比我还勇敢,就是裁度事理,总是不能恰当。”

子路在孔子的弟子中是个另类,忠勇好义,还武艺高强,是弟子,也是孔子的保镖。子路为人刚直不阿,对老师也直言不讳,经常批评孔子。孔子和他感情很深,却也遗憾他始终没能成为一个儒生君子,不能行中庸之道,孔子说他无所取材,又曾预言他“不得其死”,他最后果然在卫国内乱中舍生取义,慷慨就死。

当时子路在卫国做大夫,权臣孔悝的母亲与人合谋,要孔悝杀卫出公。卫出公闻讯逃到鲁国。子路听说后立即返城,子羔告诉他卫出公已经逃脱,且城门已闭,不可去送死。子路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路进城后被人打落冠缨,气愤地说:“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前面孔子夸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子路则完全违背了老师的教训,卷入政治斗争,而且他本来可以逃脱,却自己主动去送死就义。他跟了老师一辈子,却始终没改掉自己的性格。

曾国藩说,读书能转人之性,甚至说读书能改变骨相。性格即命运,改变骨相就是改变命运了。子路还是一味忠勇,读书不够,没有真正学到老师的思想智慧。

没有一点点私心杂念,没有一刻停息,才叫作仁

原文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华杉详解

孟武伯,鲁国大夫孟懿子的儿子,史书上说他骄奢淫逸,是个浪荡公子,不过看来他很喜欢找孔子论道。前面问孝,这里又问仁。

孟武伯问孔子,老师成天讲仁,您自己的学生里,谁算是仁人呢?子路算仁吗?

孔子回答,不好说!孟武伯连着问了三位同学,孔子都不肯给他们仁的评价。因为仁道至大,不是谁轻易配得上的。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孔子说,子路的才干哪,千乘之国,让他治理军政是没问题的,他仁不仁我就不知道了。

“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这些个税赋后勤的组织,子路都没问题。所以这子路的才干是很大的。

冉求仁吗?“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冉求啊,一千家人的县邑,能出一百辆兵车的卿大夫之家,让他当个家宰,治理家政,没有问题。仁不仁我就不知道了。

公西赤仁吗?“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西赤啊,可以搞外交,有贵宾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堂上,和外宾对答应酬,没有问题。仁不仁我就不知道了。

张居正注解说,仁啊,是纯乎天理,没有一点点私心杂念,没有一刻停息,才叫作仁。

所以谁敢说自己仁呢?只能警醒努力,事事趋近,不可说自己达到了。

自知之明与自屈之量

原文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华杉详解

孔子问子贡:“你觉得自己和颜回,谁更强些?”“愈”,是胜过的意思。

子贡说:“我哪能跟颜回比,颜回闻一知十,我最多闻一知二。”

朱熹注解说:“一,数之始,十,数之终,二,一之对。”闻一知十,是听说一点,就能推知全体,“明睿所照,即始而见终。”闻一知二,是由此及彼,推测而知,因此而及彼。

胡氏注解说:“闻一知十,是生知之亚,上知之资。”什么是生知之亚呢,就是仅次于生而知之、不学而能,因为他毕竟还需要“闻一”。而生而知之的人,“闻一”都不用,遇到就会。这是什么境界?可以用陆王心学,陆九渊的话来说:“我在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到有事时,我便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

闻一知二,是学而知之之才,中人以上之资。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听了子贡的话,说:“你不如他,我赞许你,你确实不如他。”

这里“与”,是许,赞许,我和你看法一致。不是“我和你都不如他”,而是“我很赞赏你,能看到并承认自己不如他”。

子贡在孔门弟子中,可以说才干第一,做官能任事,经商能发财,治世能臣,儒商始祖。颜回呢,穷居陋巷,生活窘迫。当时鲁国的贵族,认为子贡比孔子还有本事,哪会看得上颜回。但子贡却能看到自己和颜回的思想学问差距。

孔子知道子贡才高,所以故意问他,看他有没有自知之明。子贡不仅有自知之明,而且有自屈之量,诚恳地屈居颜回之下。所以孔子非常高兴,非常赞赏他!

我们往往没有自知之明,自己眼中的我,远远超过了别人眼中的我。我们更没有自屈之量,见谁不服谁,不愿意屈居人下。

不服别人,是罪。因为你只有服气、仰慕,才能学习,才能见贤思齐,才能进步。谁都不服,就止步于此了。

有自屈之量,也是一种领导力,因为这样你才能雇用比你强的人,不会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不要。

惰气、暮气,是进步需要克服的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华杉详解

宰予是孔子的学生,很有才干,特别是能言善辩,还经常跟孔子顶撞争论,惹老师生气。这回呢,跟我们上大学时经常干的一样,昼寝,上课时间,没在教室,躲在寝室睡大觉,被老师抓住了,孔子暴怒: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杇”(wū),是泥工抹墙的工具。孔子骂宰予,是朽烂的木头,没法雕刻,粪土污秽的墙壁,没法粉刷。

“于予与何诛?”“诛”,批评、指责。对你宰予,我真的是找不到话来说你!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孔老师还不解恨,改天,又拿宰予来说事儿:以前我对人啊,他说啥,我就信啥。现在我对人啊,听他说啥,我不着急相信,等等看,他是不是真像自己说的那样做。是谁让我有这个改变的呢?就是宰予!

宰予,真的是把老师惹毛了。

范氏注解说,君子治学,在于孜孜不倦,死而后已,唯恐自己功夫下得不够。宰予大白天躲在寝室睡觉,自暴自弃,夫子痛斥他这样。

胡氏注解说,宰予不能以志帅气,学习的意志力不够,就倦怠了。这是宴安之气胜,而儆戒之气惰也。历代圣贤,无不以懈怠荒宁为惧,勤励不息以自强,所以孔子深责宰予。

学习进步,事业发展,最大敌人就是惰气、暮气,所以要以志帅气,这志,一是志向,二是意志力,有这两个志,则闻鸡起舞,孜孜不倦。没这两个志,就容易犯困、倦怠了。

原则本身就是我们的最大利益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华杉详解

朱熹注解说,“刚”,是坚强不屈的意思,最是人所难得。所以孔子说“吾未见刚者”——我没见过真正刚强不屈的人。

同学们就说,申枨(chéng)应该算是吧!

申枨,是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大家认为他应该算是刚强的人,因为他非常好学,每次和人辩论,从不让步,态度十分强硬。

孔子说:“枨也欲,焉得刚?”申枨啊,他也是个有欲望的俗人,他怎么能刚呢?

程颐注解说,人有欲则不能刚,刚则不屈于欲。

谢氏注解说,刚与欲正相反。能胜物叫刚,所以能伸展于万物之上。为物所掩叫欲,所以常屈于万物之下。自古有志者少,无志者多,所以孔子感叹说他没见过。

这就是成语“无欲则刚”的来历。

儒家讲的无欲,不是佛家、道家讲的无欲,四大皆空,啥都不要,而是两层意思:一是坚持原则,二是志向远大。

坚持原则,是认理不认利,以义理为主,合乎义理的就做,不合乎义理的就不做,不为利益变通。原则本身就是我们的最大利益、全部利益。但人们通常认识不到这么深,或为物欲所诱,就放弃了原则。

志向远大,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志有定向,一切自足,不为外物所屈,就能拒绝诱惑,始终不偏离自己的目标,不打乱自己的节奏。这是一种积极、一种主动、一种自由,也是一种进步的效率。

为什么孔子说子贡无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华杉详解

子贡评价自己,说我这个人哪,我不愿意别人加之于我的事,我也不会加之于别人。这是孔子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听了就说:“子贡啊!那可不是你能做到的!”

孔子认为子贡没有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子贡不是那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者君子。

子贡是什么人呢?子贡是才高八斗的人,本章前面说了,孔子评价子贱是君子,子贡赶紧问:“老师!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是瑚琏之器”,评价他是国之大宝、大器,但还不是君子。因为君子不器呀!

子贡的才干,和后来战国的苏秦张仪差不多,都是巧舌如簧,纵横捭阖。他的最高外交成就,是连环游说五个国家,让他们相互攻伐。当时是齐国要攻打鲁国。子贡为了救鲁国,去游说齐国攻打吴国,把祸水引向吴。齐国被他忽悠了,但是说我的军队已经开到鲁国了,怎么能转头去打吴国呢?子贡说,没关系,我来办。他又跑到吴国,游说吴王夫差去救鲁国。夫差说确实该救,但我怕越国乘我空虚来攻。子贡又出使越国,游说勾践假意加入吴国的盟约。转头子贡又出使晋国,游说晋国挡住吴国北上的势力。

故事很长很复杂,总之最后的结果是吴国打败了齐国,救了鲁国。晋国又打败了吴国。吴国败后,越国乘机灭了吴国。所谓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夫差,背后有子贡的故事在。而鲁国平安无事,得以保全。《史记》记载说:“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不欲自己的祖国被攻,就把祸水引向吴国。他当然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了。

四书的学习顺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华杉详解

朱熹注解说:“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

“文章”,是文辞和彰显出来的东西,子贡感叹说,老师的道德文章,大家都能听到。老师讲性和天道,大家就难得听到了。

这大概是子贡治学日深,孔子也跟他谈论得越深,他听到老师的至论而发出的叹美之词。

孔子讲的东西,都是日用常行,虽然也讲知天知命,但多是存而不论,很少深入去讲抽象的哲学,所以大家难得听到。性和天命,四书中在哪里讲呢,《中庸》讲,开篇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专门讲这个。

四书的学习顺序,《大学》是第一本,是最浅显的,是入门书。曾国藩说,如果你要说自己是读书人,那你一定读过《大学》,因为那是第一本书,如果没读过《大学》,就不要说自己是读书人。

《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八条目,讲“止定静安虑得”,这是讲学习学、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给一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大学》学完了,读《论语》,这都是小孩子就会读的,浅显的日用常行的道理,基本的价值观。

《论语》之后是《孟子》,《孟子》更深了,也开始探讨心性之学。陆王心学,上溯根源就在《孟子》。

最后是《中庸》,《中庸》很艰深,基本都是哲学至理,文字首先就很难读懂,然后如果阅历不够,思想深度、高度不够,读懂文字也理解不了啥意思。

子贡感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在《中庸》里就讲得非常系统了。

学习一是要信服,不服老师你就别学;二是不要急于学“新东西”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华杉详解

子路听到什么道理,就要马上去实践。如果还没来得及实践,唯恐又听到一条。

这一句,非常生动,非常深刻,但在《论语》中好像不太起眼,各家注解笔墨都不多,或者是落在子路的性格上,说他勇,勇于实践。大概也比较急,急于实践。

我们好像看见子路在那儿捂着耳朵:“您别说!您别说!我上一条还没来得及做到呢!”

这就是学习的本质,就是知行合一。如果你没有做到,学他来干吗呢!我们读书学习,要字字句句切己体察,放自己身上琢磨,放具体事上研习,这才叫学而习之,才能真正把道理琢磨透,把本事学到手,用到具体事情上,进步在自己身上。

学习之病,太多了!我们个个都自称爱学习,却都没有学过怎么学习。相反,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首先摧毁我们的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然后再学习,那还能学到啥?

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了三代人,融入每个人的血液,浑身都是批判老师的战斗力,跟老师斗争,把老师问倒,自己学到什么,反而不是关注重点。所以我们经常看讲座,老师讲完后,提问环节就是舌战群氓,下面抢话筒的,没有一个是深究义理学问的,都是来挑战老师的。这都是从小就被教坏了。

批判是学习的死敌,没有批判性学习这回事。你听到一句话、一个道理,放自己身上想想看,有没有教益。关注自己,批判别人,不能带来自己的进步。

学习必须首先得信、得服,得真心信服老师,再去读老师的书,听老师的课。不服,不如不要去,你服谁,你就去学谁。

谁都不服?那你已经天下第一了,你就不用学了。

最可怕就是又要去学人家,对人家又不服,那是浪费时间。

第二,学习不要急于学“新东西”。有人一听人家讲,就撇嘴说:“哎呀!我看他讲的也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东西!”说这话,就是没有学习学。要听新东西干吗?以前的都会了、做到了?你看人家子路,他是怕听到新东西,因为前面的还没做到,又灌进去一些新的,更干扰磨练上一条。

这就是知行合一。

聪明的人常常不够勤奋,地位高的人往往耻于下问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华杉详解

孔文子死了,谥号为“文”。子贡觉得他不配,问老师,孔文子凭什么谥号为“文”呢?

“文”作为谥号,根据谥法:

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全是好词儿,属于美谥,盖棺论定。孔文子,名圉(yǔ),是卫国的大夫,我们今天称他为孔文子,就是因为他死后卫国国君赠他谥号为“文”。子贡觉得给孔圉这个鉴定太高了,因为他觉得孔圉人品不行,配不上这谥号。

孔圉是能臣干臣,也是强悍之臣。卫国太叔疾逃到宋国,娶了宋国公子子朝的女儿。后来子朝家又出了问题,子朝的女儿跑了。孔圉让太叔疾休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没想到太叔疾又去勾引前妻的妹妹,另外修了一个宫殿来安置她,变成了有两个妻子的现实。孔圉大怒,要发兵攻打太叔疾,被孔子劝住了。孔圉把女儿强行要回来,又把她嫁给太叔疾的弟弟遗。

子贡觉得孔圉这么彪悍之人,谥号为文,被尊称为孔文子,不恰当,就问老师。

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认为谥号为文是恰当的。因为孔圉很聪明,聪明的人常常不够勤奋。孔圉是既聪明,又勤奋,敏而好学。孔文子是卫国大夫,权势很大,地位很高。地位高的人往往傲慢,看不起别人,孔圉则能不耻下问。所以不管他是什么人,就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个突出优点,正对得上谥法中“学勤好问曰文”这一条。

孔子一直是很欣赏孔圉的,他能劝住孔圉的怒气,大概两人交情也不错。孔子曾经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可见孔圉也是安邦定国之臣了。所以不管孔圉有什么过分的事,孔子始终还是记着他的优点。

子产的四条君子之道,也是领导力之道

原文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华杉详解

子产,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称公孙,郑穆公之孙,贵族子国之子,郑国相国。他仁厚慈爱、轻财重德、爱民重民,执政期间在政治上颇多建树。被清朝的王源推许为“春秋第一人”。

孔子评价子产,子产有四条是符合君子之道的:

一是“行己也恭”。恭谨持己,有善不矜,推贤让能,自居谦退。

二是“事上也敬”。恭敬地事奉君上,内修国政,外睦诸侯,小心谨慎,始终恭敬、谨慎、不懈怠。

三是“养民也惠”。教养人民有恩惠。子产养民,于民有利之事必为之兴,于民有害之事必为之除,件件都为人民留心,而有厚下之深恩。

四是“使民也义”。役使民众,有规矩,有法度,合乎时宜。

儒家思想,用现在的观念去看,很多地方都是讲领导力,这四条也是领导力。

第一条,自己的修养,要温良恭俭让,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处处压人一头,越是有功劳、有能力、有权势,越是谦逊。

第二条,对上要恭敬。你也有你的下属,你要他们对你恭敬,你就要对你的上级恭敬。你没有上级了,对客户、对老师要恭敬、谨慎、不懈怠,这样大家都学会恭敬、谨慎、不懈怠。

第三条,对下要关心,要时时替人着想。有一件对大家好的事情,赶紧去做。有一件对大家有害的事,赶紧去除。

第四条,用人要爱惜,有情有义有节制,不要把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通宵加班,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人的幸福是第一位的,把大家的身体都搞垮了,人都逼自杀了,过劳死了,来换得企业经营的领先,那是不义。

子产执政二十三年。他执政期间,郑国的形势,用他的话说,是“国小而逼,族大宠多”。国际形势,郑国比较弱小,夹在齐、晋、秦、楚等大国之间。各国争霸,使郑国兵连祸结,灾难深重。这是国小而逼。国内形势,豪门大族,争权夺利,相互倾轧,鸡犬不宁,这是族大宠多。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下,子产以此四条君子之道,和经天纬地、安邦定国的才能,让郑国大治,并在国际上成为一个受尊敬的国家,他自己也成为千古圣贤。

和朋友相处之道:不管多熟,始终对对方保持尊敬

原文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华杉详解

晏平仲,姓晏名婴,字仲,谥号平,一般也称他为晏子。齐国的贤大夫,享有极高的声誉。

孔子评价晏子说,晏子很善于与人交往,不管和人认识多久、多么熟悉,始终对对方保持尊敬。

这句话正针对我们常犯的毛病,我们和人相交,起初都能相敬,“混熟了”之后,就变得狎昵、怠忽。一狎昵、怠忽,就必然生嫌隙。一生嫌隙,朋友就没了。有时候还闯祸。

什么时候闯祸呢,就是对比我们地位高的朋友。有时候为了炫耀,故意当众和他狎昵,显示你和他的亲近,他没有不高兴,旁边对他毕恭毕敬的人已经很不舒服了。人人都叫他某总,叫他主席,你偏要很出位地叫他小名,显得你牛。他不计较,别的人也非扳倒你不可。

三国时期,许攸在官渡之战,从袁绍营中叛逃,投奔曹操,献上奇计,立下关键功劳。但他因为从小跟曹操就是哥们,自以为关系不同,经常当众呼曹操小名“阿瞒”。曹操表面跟着嬉笑,心中一万个不爽,曹操手下将士更是愤慨,许攸最终被杀。

反过来,我们也有体会,如果一个朋友,不管和我相处多长时间,相互多么熟悉,始终对我保持尊敬,我也会很感动,很敬重他。

《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反复玩味,切己体察。

所有祭天祭地祭祖宗,都是政治活动,不是迷信活动

原文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华杉详解

孔子评价臧文仲。臧文仲,鲁国大夫,姓臧名辰,谥号文仲。臧文仲大概比孔子早一百年,是和齐桓公、管仲同一时代的人,历事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君。在强大的齐国压力下,臧文仲运筹周旋,安邦定国,内政外交都有巨大成就,世人对他有极高的评价。但是孔子一直对他评价不高。

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臧文仲居蔡”,“蔡”,是一种用来占卜的大乌龟,因为出产在蔡地,所以叫蔡。“居蔡”,就是盖个屋子给这乌龟住。“山节藻棁”,“节”,是屋子的柱头斗拱,“山节”,把那柱头斗拱都雕刻成山的形状。“棁”(zhuō),是梁上的短柱,“藻”,是水草,在梁上的短柱上雕刻水草。

孔子说:人们都说臧文仲有智慧,臧文仲给乌龟专门盖个房子,还雕梁画栋的,把一只乌龟当神供着,他这还能叫有智慧吗?

前面说过孔子对祭祀供奉的观念,你要祭祀什么,供奉什么,一定是你对他有敬意,是发自内心的敬意,是供养,是奉献。而不是祈求他的保佑,希望他给你带来利益。鬼神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平安保佑,或求子求财之类。尽人事,听天命,靠自己。

很多人以为古人迷信。其实完全不是,儒家就完全不迷信,官方也从来不迷信,所有祭天祭地祭祖宗,都是政治活动,不是迷信活动。不合礼制的祭祀,称为淫祀。《礼记・曲礼》谓:“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没有什么福报,你不要祭。

关于龟甲的占卜活动,官方也从来不相信,所谓迷信,都是“以惑下愚”的宣传活动。就好像陈胜吴广要造反,拿布条写个“陈胜王”三个字,再把它塞到别人网起来的鱼肚子里,等着人剖开发现“天意”。早在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开战前占卜是大凶。姜子牙说:“枯草朽骨,知道什么?!”把占卜用的草棍和龟甲都烧了扔了,挥师前进。所以姜子牙也不信这一套。

但臧文仲就喜欢搞这个。他还留下一个故事,“祀爰(yuán)居”,“爰居”是海上的一种大鸟,据说大如马驹,很罕见。有一日,鲁城东门外栖息了一只爰居,三日不飞,臧文仲觉得怪异,就鼓动国人去祭鸟。

臧文仲总是这样神神叨叨的,所以孔子说他不智。

努力工作,等待被开除

原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华杉详解

子张问孔子:楚国执政,令尹子文,三次被进用为令尹,别人都羡慕他的尊荣,他却并没有沾沾自喜。同样,三次被罢官,别人都替他惋惜,他却毫无愠怒之色。而且每次都认认真真搞好工作交接,把旧日自己所安排的政事,一一仔细地告诉接任的新令尹。您怎么评价他这个人呢?

孔子说,这个人哪,可以算是一个忠臣!一般人,都为自己升官发财,患得患失,嫉贤妒能。子文呢,真是实心为国,不贪念自己的名爵,只要有利于国家的政事。国君用我,我就认真干,国君不用我,我就认真交接,帮助继任者顺利接手,总之不能因为我,把工作耽误了。

子张问,那这子文,他够得上您说的仁的标准吗?

孔子说:“未知,焉得仁。”

孔子说,那可不晓得,不能这样就算仁吧!

“仁”是全德,是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不肯轻易把这个鉴定给人的。就像前面孟武伯问仁,问孔子自己的弟子,子路、冉求、公西华,孔子一律给了“不知其仁也”的鉴定。

这子文的态度,其实在我们今天各个公司里面很普遍,老板要求高,变化快,还有各种公司政治。有的人,或为自己的待遇位置患得患失,或为怕担责任不敢任事。而另一些人呢,你用我,我就给你干,不留一点余力;你不用我,你一挥手,我就走,认真交接,不给你添一点麻烦。内心强大,实心办事,勇于担责。

他们的口号是:“努力工作,等待被开除!”

这是有人亲口跟我说过的话,不同公司的、相互并不认识的两个人,都是栋梁之才、柱石之臣,面对老板要求高、变化快,分别说了同样的话,所以我印象深刻。今天读到子文,便想起这句话来。

最好的员工,是始终站在老板的立场。当然,最好的老板,是首先站在员工的立场。这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君待臣以义,臣待君以忠。”

什么叫仁,词语本身并不精确,有很大的表达弹性和理解公差

孔子也没有指定一句话放在字典里“仁”那个条目去定义仁。他也是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人具体事来无限接近那个概念。

原文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华杉详解

崔杼(zhù),齐国大夫,飞扬跋扈,杀了齐庄公,立齐景公。崔杼弑君,在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是关于中国史官的。崔杼要齐国的史官记录此事,史官记下“崔杼弑庄公”。“弑”,是下犯上、臣杀君的专用词,意思是崔杼有罪了。崔杼大怒,把史官杀了。史官的弟弟继任,还是写“崔杼弑庄公”,崔杼又把他杀了。史官家族还剩一个小弟弟,他来继任,照样写“弑”,崔杼没办法,妥协了。

崔杼弑庄公这事,不得人心,晏婴就抚尸痛哭,以尽臣子之礼,也表示抗议。晏婴名望很高,崔杼也不敢动他。

不管大家怎么表示不满,生活还得继续。但陈文子的表现不一样,“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一乘是四匹,四匹马拉车,有马十乘,就是十辆车,四十匹马。陈文子非常富有,用现在话说,车库里都有十辆车。但是他弃而违之,“违”,就是去、走,他抛家舍业,远走他乡了,不与崔杼这样的人同朝为官。

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

到了另一个国家,一看那执政大夫,“犹吾大夫崔子也”,也是跟我们崔杼一路货色!虽然还没弑君,但那飞扬跋扈、以下犯上的架势也差不多。“违之,去之”,也不能待,接着走。

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

再到下一个国家,一看那执政大夫,还是崔杼一路货色!再接着走。

子张就问孔子,陈文子这样的人,怎么评价呢?

“子曰:‘清矣。’”孔子说,算得上清白吧,不同流合污。

“子曰:‘仁矣乎?’”子张问,那他算得上仁吗?

“子曰:‘未知,焉得仁。’”孔子说,不晓得,这还够不上仁。

什么叫仁,词语本身并不精确,有很大的表达弹性和理解误差范围。词语的意思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自己的“理解偏好”,所以才有禅宗和儒家的心学,不立文字的传统。今天或许有无数的哲学论文去论述孔子的仁是什么。但每一篇你都不能说他对,或者说他错。孔子也没有指定一句话,放在字典里“仁”那个条目去定义仁。他也是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人具体事来无限接近那个概念,没有标准答案,都是你自己体会。

“三思而后行”,原意是不要想太多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华杉详解

季文子凡事都三思而后行。孔子听说后评论说,想两次就够了。想太多,反为所惑。季文子是鲁国大夫,在鲁国执国政33年,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清廉持家,忠心为国,是鲁国名臣。他的性格特点是非常小心谨慎,凡事有备无患。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他将要出使晋国,在准备好聘礼之后,又让属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随从都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季文子解释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

他出使齐国,还要准备好万一出使期间对方有人去世,丧礼用的服装礼仪,可见他的有备无患思想,到了多么过分的地步。如果再深入,婚礼、婴儿百天宴的红包都得准备好!季文子说“过求无害”,孔子则认为过求有害。

我们都熟悉三思而后行的成语,认为是教导我们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其实原文是说你不要想太多,想两次就够了。想太多,反而把明白的事想糊涂了。

“愚不可及”,原意是大智若愚,谁也比不上

原文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华杉详解

宁武子,是卫国大夫。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啊,国家政治清明,他就出来做官,发挥他的智慧,建功立业。国家政治黑暗,他就假装愚笨,什么也不干。他的智慧,别人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政治总是时好时坏,赶上昏君,就暗无天日,下一任国君有点良知,国家就好一点。孔子的价值观,是明哲保身,保全自己,以待天时,不建议你去跟黑暗势力死磕。

不过到了王阳明的时代,那昏君是昏到了奇葩的地步,王阳明并没有“愚不可及”,而是以他“致良知”的能量,我心光明,只凭着大是大非去做,建下奇功,保全百姓。王阳明,就是其智不可及了。

王阳明文治武功独步天下,但他并未能入阁拜相,因为最高统治阶层并不接纳他,他形成了致良知、人人皆可为圣贤的学说。而良知,是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这正是统治者的敌人。王阳明能以功勋名臣盖棺定论,也是他死得早,只活了57岁,若是活到70岁,继续做官,越做越大,和国君非冲突不可,他的思想也可能还会有惊人的突破。

心学两位大师都未得高寿,陆九渊也只活了54岁。对于一个哲学家来说,长寿是最大价值,因为思想是越老弥坚,越老越成熟,弟子越多,传播越广,影响越大。陆、王两位心学宗师都早逝,可惜了。

没有机会在当世施展才华,就为后世投身教育

原文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华杉详解

《史记》记载:“鲁使使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有‘归与’之叹。”孔子周游四方,主张得不到施展,在陈国停留了很久,这时,鲁国国君派使臣来召冉求回国。冉求将要启程的时候,孔子说:“冉求要得到大用了。归与!归与!我也回家乡去吧!”“吾党之小子狂简”,“狂”,志向很大;“简”,略于事,经验不足,粗率简单。

我的弟子们志大才疏,但斐然成章,文采可观。“不知所以裁之”,就像一段布匹,已经织好了,就看怎么裁剪啊!这是孔子感受到自己的时代过去了,没有机会施展,决心投身教育事业,为自己道学之传,为后世计,继往圣而开来学,教万世而无穷。

伯夷叔齐的态度,就是真正的对事不对人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华杉详解

伯夷、叔齐兄弟俩,是中国文化、儒家思想的重要“原型人物”,是清高的原型。他们是孤竹国(在今天秦皇岛一带)国君的儿子,兄弟三人,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父亲喜欢小儿子,立叔齐为君。叔齐不接受,说应该是长子继位,我怎么能接受呢?逃了。伯夷说,我怎么能违背父亲的意志呢?也逃了。国人没办法,立了老二为君。

伯夷叔齐兄弟俩逃到一处,听说周文王很仁义,就一起去投奔周。到了周,正碰上文王逝世,武王兴师伐纣。两人上前叩马而谏,说以臣弑君,以暴易暴,大不义云云。武王的卫士要杀他们。姜子牙说,这是义士,把他俩拉开了。周朝建立,二人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一起饿死了。相互让国,不食周粟,这就是伯夷叔齐兄弟俩的故事。伯夷叔齐这么清高,他们是不是愤世嫉俗,心中充满怨愤呢?孔子曾经说过:“怨乎?求仁得仁,又何怨?”他们追求仁,实践了仁,得到了仁,有什么怨呢?

这里,又讨论伯夷叔齐怨不怨的问题:“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通常清介之人,疾恶太甚,心胸狭隘,不能容人。但伯夷叔齐并不是那样的人,孟子说,伯夷叔齐不立于恶人之朝,不跟恶人讲话,和别人站在一起,如果对方帽子不正,他还拿眼睛瞪着,好像要用眼光给人正衣冠一样。其清介如此,一点点“恶”都容不下。但是,他们不容的是那人身上的恶,而不是不容那人。他们所恶之人,如果对方的恶改正了,他们就完全接纳他,一点也不念旧恶。

我们常说对事不对人,伯夷叔齐就是完完全全的对事不对人。他们好恶公平,度量宽广,所以人人都尊敬而悦服。就像姜子牙,伯夷叔齐那么不依不饶地拦着周武王,他也明白这是义人,不计较。那些被他们批评的人,之后再看他们完全不念旧恶的态度,也对他们没有怨恨之心。“怨是用希。”“希”,大音希声的希,很少的意思。伯夷叔齐不念旧恶,别人也很少怨恨他们。

程颐评论说:“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只有圣人才能理解圣人,伯夷叔齐之心,只有孔子才能体会到。

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是就是,非就非,那才叫直

原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华杉详解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呢?人家找他要醋,他没有,拿邻居的来给别人。”“醯”(xī),就是醋。

微生高,著名的直肠子。他的著名故事,是和一个女子在桥下约会。女子没来,大雨来了,河水暴涨,他却信守承诺不离开,抱着桥柱被淹死了。大家都说他这个人太直。孔子则认为他是沽名钓誉,曲意取宠,要名不要命。这种似是而非、虚名无实之事,孔子颇为深恶痛绝。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是就是,非就非,那才叫直。曲意逢迎,那不叫直。

君子一举一动,都是真心实意,光明正大来,坦坦荡荡去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华杉详解

这里的左丘明,是不是写《左传》那个左丘明,有人说是,有人说应该不是。孔子的生卒年代是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左丘明的生卒年代是约公元前502年至约公元前422年。孔子去世的时候,左丘明才23岁。是不是同一个左丘明,也不晓得了。

“巧言,令色,足恭。”“巧言”,是花言巧语,以言语悦人;“令色”,是满脸堆笑,以谦卑讨好的脸色取悦于人;“足恭”,“足”,是过,过于恭敬。也有人说足恭是与巧言、令色并列,指肢体语言,一副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摆的样子,见了领导太激动、太爱戴,手足无措。如此夸张地巴结,孔子说:“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以之为耻,我孔丘也以之为耻。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人与人相交,恩怨亲疏自有个真心,好就相亲近,不好咱就疏远。如果明明心里对对方有怨,却深藏不露,假装和对方交好,那必是奸险之人,左丘明以之为耻,我也以之为耻。君子一举一动,都是真心实意,光明正大来,坦坦荡荡去,最耻于做那巧言令色、口蜜腹剑之人。

人生的三个志向,三个层次:义士、君子、圣人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华杉详解

颜渊、子路侍立在老师旁边。“季路”,就是子路。孔子说:你们何不谈谈自己的志向?“盍”,就是何。子路先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我愿意把我的车马和皮衣,都和我的朋友共享,用坏了,我也没有遗憾。子路轻财好义,和朋友能有通财之义,我的钱就是你的钱,大家一起花。你的钱还是你的钱,不用担心我占了你便宜。子路就是这样的义士。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伐”,是矜夸;“施”,是夸大。我希望不要张扬我做了什么好事,也不要夸大我有多少功劳和辛苦。

颜渊这个很了不起,我们若做了一点好事,有了一点功劳,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利用一切机会表现自己,提醒别人。颜渊是达到了无我的境界,求仁得仁,不在意别人的了不了解、知不知道。《论语》前面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颜渊就是这样的君子。如果你想跟你老公或老婆说:“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或者在公司一起话头:“我容易吗?”你就可以给自己念这一句:“愿无伐善,无施劳。”

颜渊说完了。子路问老师:请问老师的志向呢?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的志向啊,希望天下老人都得到安养,朋友之间都能相互信任,孩子都得到关怀!孔子的志向,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他的思想教化,为天下开太平,让老有所养,幼有所依,朋友有信,创造理想社会。

三个志向,三个层次——义士、君子、圣人。

我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聪明才智呢:“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华杉详解

“已矣乎!”算了吧!完了吧!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我没见过能发现自己过失而在内心自责的人。”

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过错,即使被人指出来,也不愿意承认,马上要跳起来反驳,聪明机变都用在掩盖自己的过失上,所谓“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闻过则喜,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人都会背,但不会做。所以孔老师绝望了。

张居正解这一句,认为没那么糟糕,还是有好多人能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所以他说:“孔子之言,盖为中人以下者发也。”孔老师这话是为中下等的人而发的感慨吧!

那我们都是中下等的人了。

好学的四条标准:志有定向,知行合一,日日不断之功,温故而知新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华杉详解

“十室之邑”,只有十户人家的小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也必定有像我孔丘这么资质忠信、淳朴笃实的人,只是没有我这么好学罢了。这是孔子的感叹,天资易得,好学难得。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一句,说一遍就过去了,浅易明白,似乎人人都懂,而且都觉得自己也差不多算好学。所以得拿出个好学的标准来,看看你到底算不算好学。如果都够得上好学,孔子怎么会有这感叹呢?总结先贤大德列的标准,孔子、孟子、子思、王阳明、曾国藩,归纳起来,最重要的是这四条:

一是志有定向。为学第一是立志,志有定向,使命清晰,心无旁骛,必欲学成。就是《大学》里说的“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就是志有定向,知道自己是干吗的,行事就有边界,止于那个边界,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不会浮躁,不会被机会所诱惑,才能潜心做自己的学问。若是没有志向,只想成为“成功人士”,便会为机会驱使,觉得这也可能成功,那也可能成功,没有边界,不能专注于一个方向。孔子就志有定向,前面说的“老者安之,朋友行之,少者怀之”,他的志向,就是要用他的思想教化天下。他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希望得到一国之君的任用,施展他的抱负。

但是,他的志向在于救中国,不在于升官发财,他为了能在卫国得到任用,连南子他也去见,但并不是为了求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得到实现。子路觉得他居然去见那个女人,很不高兴。孔子自己也没面子,赌咒发誓说:“我如果做了什么不该做的,让上天惩罚我吧!”孔子为了能做官任事,放弃过好多原则,就渴望有一个机会,但他决不放弃自己的志向,不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他最后没有得到功名利禄的机会,但得到了学问,传诸后世。

二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可分解为事上琢磨,切己体察。事上琢磨,是在具体事情上学,在日用常行中学。甚至你不用读书,如孔子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读事,后读书。读了书,也放具体事上演练,这叫学而时习之,要经常演习,练习,否则你学不会。我们很少有东西是能在书本上学会的,都是在实践中自己总结体会到了,再看那书,有共鸣,有印证,再仔细研读,顺藤摸瓜找更多相关的书来读,总结提高,系统提升。

我们读书,只能读懂自己本来就懂的东西。如果本来不懂,是不能通过读书读懂的。这也是为什么同一本书、同一句话,每个人读出来的意思不一样,大家都是在投射自己。如果是讲人的本事,我有没有这本事;如果是讲人的毛病,我有没有这毛病。这就叫切己体察。

三是日日不断之功,专注坚持,一天都不间断。曾国藩特别强调这一点——做学问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绝不可间断一天。你不可说今天忙,今天的功课明天补;也不可说今天不忙,把明天的功课提前完成;也不可说我这几天出门,回来再搞,要把功课随身带着,晚上到酒店完成。没有日日不断的坚持,就没有学习。

四是温故而知新。不温故则无以知新。不要老想学“新东西”,老想追新逐异,贪巧求速,一听老师讲,便说:“哎呀!我听他讲的也没什么新东西嘛!”过去的“老”东西,我们并没学会到知行合一。猴子掰苞米,掰新的干啥?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来了,传统的思维不管用了,怎么办?”其实“传统的”他也从来就没会过,就开始担心新的不会怎么办,实在是犯不上。

以上就是好学的四条标准:志有定向,知行合一,日日不断之功,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