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塔铭
曹洞二十六世传至慈舟。舟得一人曰澄公。是为湛然和尚。师生有异征。长而大目哆唇。直肠信口。颕悟无碍。志求无上。初投玉峰。即儆励昼夕。期参悟大事。复见隐峰。峰示行住坐卧。但参念佛的是谁。三日夜有省。而师自念弥勤。一切处精苦疑嘿。时年二十矣及往妙峰剃染。谘决心要。胁不就席者三年。而难行苦行。实於此时行之。乙酉。偶闻僧论傅大士法身偈。便能记持经书。始解一切义理。然或数日不粒。而坐参不倦。自誓必得乃已。因阅雪窦与僧论柏树子话。有行者颂曰。一免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桩旧处寻。师便能对机着语及忆乾峰举一不得举二话乃大发明。从此於一切公案了了。出语纵横。不存轨则。而犹自谓所诣未极。又三年庚寅。夜坐凝寂忽若虚空震绝须臾而苏。师时年已三十矣。性根洞朗。言语契机。拈经示人。源派洋溢。於诸佛事。不思而应。世共推之。以为大辩才焉。慈舟说法於止风涂师至。舟曰。止风涂向青山近。越王城伴沧海遥时如何。师曰。月穿潭底破。波斯不展眉。舟又问洞上宗旨。师呈偈曰。五位君臣切要知。个中何必待思惟。石女惯弄无针线。木偶能提化外机。井底红尘腾霭霭。山头白浪滚飞飞。诞生本是无功用。不觉天然得帝基。舟曰。语句绵密。不落终始。真当家种草也。遂付法偈曰。曹源一滴水。佛祖相分付。吾今授受时。大地为甘露。咄。五乳峰头无镞箭。射得南方半个儿。师之授受若此。师尝叹末世佛法。大乘旨趣无闻。着书若干篇。曰宗门或问。曰慨古录。复着楞严臆说。法华意语。金刚三昧经注。涅盘会疏。思益梵天所问经解。语录八卷。盛行於世。山东德王刺血写书。请师至府问道受戒。赞叹敬服。初时师诣云栖莲池授具。池举高峰海底泥牛话。师傍推出一僧云。大众证明。池颔之。其机用电捷若此。壬寅至都中。随达观应劫。禅林有严色。师以平易简亮。倾重一时。嵊县汝登周公。初请师就剡溪明心寺说法。翰林辉黄公。用先吴公。鲁唯张公。诸达官皆执弟子礼。请问法意。翰林望龄陶公。舜鼎王公。[奭-人+大]龄陶公承[噗-口+火]祁公。承事尤加敬切。时月川澄。达观可。憨山清。闻谷印。诸知识皆修敬让。诸宰官请师。重修阿育王殿。市木闽还。航海遇宼。闻师名。寻即忏罪。且授号矢护送。请筑江塘。而相力音声。悉称佛号。夷夏感悦。皆笃信禅宗云。时人共为之语云。师现肉身渡生。方便善巧。应物时宜。随机映彻。无上摩尼。全体直示。解与行符。名闻盖不虚也。师名圆澄。嘉靖辛酉生会稽。姓夏氏。年六十有六。僧腊四十有三。天启丙寅。腊月初四日。化于绍兴府之天华寺。门人及远近来者。哭师甚哀。山林震动。奉全身葬于显圣寺南。钵盂山之阴而塔焉。后十年。崇祯丙子春正月。居士丁元公持师行状。见懿典求铭。刻之山中。懿典拜而言曰。
圣朝尊尚佛法至矣。而禅学之弊。今且以合头棒喝为佛事。而视理义文。节为不足为。以支离偏见。为无上悟门。而视三藏大典。为粗浅言句。以杜撰无理语录。为向上真诠。而视天下古今。为可欺诳。以私通贿赂。为师资道合。而等授受於贩渔。以夤缘达官为门庭。而列宝座于权位。唯师嗣佛正传。末法标榜。大振洞宗。纲维后学。其卓绝不群。遇人本色。实德实行。化理嘉猷。东南一人而已。铭曰。
明星在宫 山中大雄 有口无舌 三际真空 嵩岩雪月 震塞倏忽 惟兹宗乘 香云地窣 大哉慈舟 广运海秋 龙抟金鸟 截缆泥牛 湛然清天 旃檀布烟 绝学无学 驭航即安 波风浩浩 注溢匪造 深壑委冥 毒鼓震焯 惟月之明 枯木华芳 亦如炼师 金成火忘 弘愿所现 大觉如起 肉身利行 慈云若水 若水在天 是为泽美 和风帝前 永师峙年
赐进士第通议大夫恊理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前翰林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右春坊谕德中允赞善兼本院侍讲修简讨直起居注纂辑章奏管理文官诰敕正史纂修官陈懿典熏沐顿首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