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禅师的眼中,山河大地是如来,有情无情是法身,无情事物都有佛性,何况是有情的众生呢?
朋友请我吃饭,餐桌上有一道菜是生炒苦瓜,一道是糖醋豆腐,一道是辣椒炒干丝。我看了桌上的菜不禁莞尔,说:“今天酸甜苦辣都齐了。”朋友仔细看看桌上的菜,不禁拍案大笑。
这使我想到,即使是植物,都各有各的特性:甘蔗是头尾皆甜,柠檬则里外是酸,苦瓜是连根都苦,辣椒则中边全辣,它们这种特性,经过长时间的藏放也不失去,即使将它碎为微尘粉末,其性不改。还有一些做药材的植物,不管制成汤、膏、丸、散,或经长久的熬煮,特质也不散灭。
我们生活中的心酸、甜蜜、苦痛、辛辣种种滋味,不亦如植物的特性吗?一旦我们品尝过了,似乎就永不失去。在我们的生命情境中,有很多时候,是酸甜苦辣同时放在一桌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挑甜的吃,偶尔吃点苦的、辣的、酸的,有助于我们品味人生。
在酸甜苦辣的生命经验更深刻之处,有没有更真实的本质呢?
若说柠檬以酸为本性,辣椒以辣为本性,甘蔗以甜为本性,苦瓜以苦为本性,那么人的本性又是什么呢?
我们常说“这个人本性不良”,或“那个人本性善良”,可是,我们常看到素性不良的人改邪归正,又常见到公认本性良善的人却堕落了。这种本性似乎是“可转”、“能改变”的,因此我们语言上所说的“本性”,事实上只是一种“熏习”,是习气的长期熏染而表现在外的,并不是最深刻的自我。
习气,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偏执,正如嗜吃辣椒与柠檬的人,说不出是什么原因。但人生的一切烦恼正是由这种偏执而产生,偏执是可矫正的,矫正的方法就是中道,例如柠檬虽是至酸之物,若与甘蔗汁中和,就变成非常的可口。去除习气只有利用中和的方法,人最大的习气不外乎是贪、嗔、痴,贪应该以“戒”来中和,嗔应该以“定”来中和,痴应该以“慧”来中和。一个人时时能中和自己的习气,就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不至于被习气所左右。
在我们的人生经验里,有时会遇见一些特别贪吝、嗔恚、愚痴的人,为什么他们会特别有这样的习气呢?
我国有一个有名的民间传说,相传汉朝有一位姓孟的女子,幼读儒书,长大学佛,普遍得到乡里的敬爱,年老以后被称为“孟婆”。她死后成为幽冥之神,建了一座“饫忘台”,在阴阳之界投胎必经之路。孟婆取甘、苦、酸、辛、咸五味做成一种似酒非酒的汤,称为“孟婆汤”,投胎的人喝了这种汤就完全忘记前世,然后走入今生甘苦酸辛咸的旅程。
传说每一个魂魄入胎之前,各种滋味都要尝一点才能投胎,这是为什么人人都要在一生遍尝五味的缘由。传说又说,有的人甜汤喝多了,日子就过得好些;有的人苦汁喝得多,这一生就惨兮兮。
“孟婆汤”的传说虽是无稽之谈,但非常有趣,至少启示我们:既然投生为人,就不可能全是甜头,生命里是有各种滋味的。我有时候想,“孟婆汤”是不是取了甘蔗、苦瓜、柠檬、辣椒、盐巴做成的呢?
值得欣慰的是,生活固有五味,但人只要挺起胸膛的生活着,甘苦酸辛咸总会过去,而这些折磨只是情感的激荡与波动,不会毁灭一个人真实的本质。对于能勇敢承担生命的人,甘苦酸辛咸只是生命的洗礼,在通过这种清洗时,只要保有觉悟与智慧的心,就会洗出我们更明净的自我。
吃着桌上几盘气味强烈的菜,使我想到甘蔗、柠檬、苦瓜、辣椒在做着一场“无情说法”,有时甚至让我迷惑,这些植物是不是人间的苦乐辛酸所感生的呢?
“无情说法”这四个字多么有味,它说明了我们所遭遇世间的一切因缘,时时处处都在说法,有情无情对我们都有智慧的启发,正如我们见到一朵花的凋谢与一位美女的老去,都得到启示一样。
“无情说法”在禅宗是十分有名的公案,有一次洞山良价去请教云岩昙成禅师,他问道:
“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
(无情事物说法的时候,什么人听得到?)
云岩说:“无情说法,无情得闻。”
(无情事物说法,无情事物听得到。)
师曰:“和尚闻否?”
(和尚听得到吗?)
云岩说:“我若闻,汝即不得闻吾说法也。”
(我如果听得到,你就听不见我说法了。)
师曰:“若惩么即良价不闻和尚说法?”
(为什么说我听不见你说法呢?)
云岩说:“吾说法,汝尚不闻,何况无情说法也。”
(我说法,你都听不见了,何况是无情事物对你说法呢!)
洞山良价听了十分惭愧,就问“无情说法”出自哪一部经,云岩禅师告诉他出自《阿弥陀经》,经上说“水鸟树林皆悉念佛念法”,洞山随即开悟,写了一首偈: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声不现,眼处闻声方可知。
(真是奇妙的事呀!无情说法多么不可思议!如果要用耳朵去听就听下见声音,要用眼睛才听得见声音呀!)
这个公案告诉我们,无情事物不是用声音来说法,而是用沉默来说法,并不是说无情事物本身有法,而是身心清净、善于观察思维的人,就能见到无情中自有法的启示,对于无情界的说法,不是以耳朵去谛听,而是要“眼处闻声”!
关于“无情说法”,还有一个更早的公案,是牛头慧忠禅师解答弟子的请示:
僧问:“阿那个是佛心?”
师曰:“墙壁瓦砾是。”
问:“无情既有心性,还解说法否?”
师曰:“他炽然常说,无有间歇。”
问:“某甲为什么不闻?”
师曰:“汝自不闻。”
问:“谁人得闻?”
师曰:“诸佛得闻。”
问:“众生应无分邪?”
师曰:“我为众生说,不为圣人说。”
问:“某甲聋瞽,不闻无情说法,师应合闻?”
师曰:“我亦不闻。”
问:“师既不闻,争知无情解说?”
师曰:“我若得闻,即齐诸佛,汝即不闻我所说法。”
问:“众生毕竟若闻否?”
师曰:“众生若闻,即非众生。”
问:“无情说法,有无典据?”
师曰:“不见‘华严’云:‘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众生是有情乎?”
问:“师但说无情有佛性,有情复若为?”
师曰:“无情尚尔,况有情耶!”
好一个“无情尚尔,况有情耶”!在禅师的眼中,山河大地是如来,有情无情是法身,无情事物都有佛性,何况是有情的众生呢?我们虽不能如禅师澈见无情的面貌,但如果我们的心足够细致,在一切事物中都能有所启发,有所觉悟,张开智慧之眼,仿佛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像我们看到甘蔗、柠檬、苦瓜、辣椒等无情的植物,使我们知道了既然生而为人,走在酸、甜、苦、辣的不可规避之路,就应该在种种滋味中学习超越乃至清净的智慧,学习如何破除偏执开启更广大的自我。如果在辛酸时就被辛酸埋没,与一粒柠檬何异?如果在甜蜜时就被甜蜜沉溺,和一株甘蔗又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若不能在人生中学习超越,就会被眼耳鼻舌身意所驱使,永远在色声香味触法中流转,然后,就在生死大海中流浪沉浮不已,无法走上解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