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莱布尼茨的设想,我们再来考虑一个严格按照如下方式操作的系统:
• 系统需要了解的大部分内容将以某种符号表达式的形式存储在内存中,构成我们所称的知识库;
• 系统将使用某种逻辑规则处理知识库中的内容,并用新的符号表示;
• 结论中将涉及系统的下一步骤,以及系统基于该结论做出的反应。
具备以上几点特征的系统就是所谓的基于知识的系统。
所以,大体上看,并不是系统复杂多变到足以表明意向立场,才是所谓的基于知识的系统。相反地,它就是一个知识库,里面存满了符号及其代表的含义。而系统的运行方式就像莱布尼茨设想的那样,用抽象符号影响实际行为。
麦卡锡关于人工智能的基本设想如下:只有成为基于知识的系统,才能达到人类智能行为的级别。同时,这也是哲学家布莱恩·史密斯(Brian Smith)口中的知识表示假说,但他的说法更加抽象:
任何机械实现智能的过程都将分为两部分:第一,作为外部观察者,我们代表整个过程所展现的知识命题;第二,我们独立于这种外部语义属性,在激发表现知识的行为方面发挥正式、决定性且必不可少的作用。
简单地讲,他的想法是这样的:假设某个智能系统能够表明意向立场(一个“机械地实现智慧行为的过程”),其内存(“结构成分”)中包含符号结构的两个属性。第一个属性是,我们能够从系统之外将这些符号结构解释为某种“命题”,特别是与意向立场有关的系统所相信的命题。第二个属性是,这些符号结构不仅仅存在于内存中。我们正设想一个计算系统,能够以这些符号结构(它们“与激发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为运行基础,如同第8章中提到的符号代数和符号逻辑。换句话说,正是有了这些符号结构的存在,我们将自身的信念输入其中,系统才会做出这样的反应。若是删掉相关内存,或者改动相关符号结构,系统就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因此,总体而言,知识表示假设指的是:真正的智能系统将以知识为基础。也就是说,在处理符号表示的过程中,能够表达意向立场的系统都是通过人为设计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