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全文在线阅读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

关灯直达底部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

经籍考【二十】

子【类书 艺术 道家 释氏 神仙】

钦定渊鉴类函四百五十卷

康熙四十九年大学士张英等奉

勅撰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朕几务余暇博涉艺林每览一书必尽其全帙沉潜往复既得其始终条理精义之所存而文句英华亦常读之矣尝谓古人政事文章虽出於二然文章以言理政事则理之发迩而见远者也岂仅以其区区文句之间而可以自命为学术乎自六朝乃有类书而尤盛於唐此岂非求之文句之间者哉虽然理之所寓於斯萃焉弗可废也昔者孔子之系易也曰方以类聚又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於诸卦则曰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盖以天

下古今事物之理毕具於易而易之为书因理象物因物徵辞以断天下之疑而成天下之务者各从其类以明之然则类书之作其亦不违於圣人立言之意欤书之最着者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白帖杜氏通典宋明以来撰者寖广若博而不繁简而能核者抑亦鲜矣独俞安期唐类函颇称详括大抵祖述欧阳询之类聚稍删存书钞初学记白帖通典而附益之安期明人也而曰唐类函者以其皆唐辑也既缺宋以来书而唐以前亦有脱漏者爰命儒臣逖稽旁搜泝洄往籍网罗近代增其所无详其所略参伍错综以摛其异探赜索隐以约其同要之不离乎以类相从而类始备焉书成计四百五十卷夫自有类书迄於今千有余年而集其大成可不谓斯文之少补乎学者或未能尽读天下之书观於此而得其大凡因以求尽其始终条理精义之所存其於格物致知之功修辞立诚之事为益匪浅尠矣【臣】等谨按明俞安期撰集虞世南北堂书钞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白孔六帖诸书以其为唐人所述题曰唐类函六朝以前遗文旧事颇存梗概至武德贞观以後词章仅见数篇盖当时七子倡复古之说相戒勿读唐以後书安期在明之季号称积学犹持七子之绪论然唐人搜辑旧闻不遗隋魏即宋时太平御览亦着三唐况类书之作要使古籍散亡藉以存什一於千百非徒为诗文隶事而设则何必更限以时代转令千余年文献无徵乎我

圣祖仁皇帝乙夜观书广为紬绎因命词臣博采元明之文章事迹并安期所编会成巨制百川归海九金就熔自有类书以来未有若兹之宏博富丽者也

御定佩文韵府一百六卷

康熙五十年大学士张玉书等奉

勅撰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朕万几在御日昃宵分未遑自逸时当燕闲不辍问学羣经子史诵其文而晰其义矣以至百家之书凡可以禆世教励民风者修明补正罔使阙遗尝谓韵府羣玉五车韵瑞诸书事系於字字统於韵稽古者近而取之约而能博是书之作诚不为无所见也然其为书简而不详略而不备且引据多误朕每致意焉欲博稽衆籍着为全书爰於康熙四十三年夏六月朕与内直翰林诸臣亲加考订证其讹舛增其脱漏或有某经某史所载某字某事未备者朕复时时面谕一一增録渐次成帙犹以故实或未极博於十月复命阁部大臣更加蒐采以裒益之既有原本增本又有内增外增将付剞劂矣名曰佩文韵府随於十二月开局武英殿集翰林诸臣合并详勘逐日进览旋授梓人於五十年十月全书告成共一百零六卷一万八千余页囊括古今网罗巨细韵学之盛未有过於此书者也书成诸臣请序朕念自初至今经八年矣历寒暑之久积岁月之勤朕於此书政事之暇未尝惜一日之劳也朕又尝谕诸臣从来着一大书非数十年之功不能成今数年以来所成大部书凡十有余种若非合衆人之力岂能刻期告竣故念先後预事诸臣皆命列名其中兹序佩文韵府因备记编撰之始末遂及修集诸书之大指以见成书之不易如此

【臣】等谨按类书之分韵隶事昉於唐顔真卿之韵海镜原二百卷惜其书不传今惟韵府羣玉五车韵瑞等书盛行於世而舛讹疏漏之处或不免焉我

圣祖仁皇帝特诏儒臣重加纂辑延阁广内之储蒐罗遍焉前列韵藻凡皆阴氏凌氏之书所已録者也後则别标增字则两家所未録者也分隶之字由少而多又各依经史子集序次秩如或一语而诸书互见者则先引最初之书而其余以次注於下又别以事对摘句附缀於末

御定韵府拾遗一百十二卷

康熙五十五年刑部侍郎张廷玉等奉

勅撰

【臣】等谨按佩文韵府既成

特命搜奇抉秘复辑是书其分韵隶事悉凖前编而所补之例则有四焉一曰前编所有之字则惟增韵书之音切一曰前编未收之字从他韵增入者则兼注音义一曰文句典故前编未及载者谓之补藻一曰前编已载而复加注谓之补注清词丽句蒐采靡余无只字之憾信乎学海朝宗不遗涓滴也已

御定骈字类编二百四十卷

康熙五十八年工部侍郎吴士玉等奉

勅撰

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曰我

皇考德秉生知学深稽古万几之暇披览简编自六经诸史以逮诸子百家莫不探其本源穷其阃奥又令词臣纂集羣言广稽博采丹黄甲乙荟萃成编所就者非止一书所録者动盈万卷咸秉

宸衷之厘定并为秘府之珍藏又以自古类书或以事而相从或以韵而相次因循故辙讹伪相沿乃

命儒臣纂修骈字类编一书字从所统若律吕之有元声类以字分如百川之归大壑提纲挈领义例灿然首天地而时令次之次山水居处而珍宝数目又次之次方隅采色器物而草木鸟兽虫鱼人事又次之部分则简而不烦取材则博而能要极词坛之玮丽创类苑之奇观朕景仰

前徽钦承丕绪如子史精华图书集成等书悉遵先志分命臣工夙夜校讐并皆竣事而骈字类编亦以今秋告成记曰比事属辞盖骈之义也易曰方以类聚则类之始也今字则从骈义虽不同而不妨於并列编则从类事虽互见而不至於混淆於是乎乾坤之藴民物之繁大备於一书之中而蔚然萃羣书之秀矣洪惟我

皇考盛德际天地大业照古今述作上继夫圣明文章悉归於性道是书之成岂徒为艺林之盛事而已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无器之非道也爰书大意弁之简端庶几以学务时敏之思为绍庭陟降之志云尔

【臣】等谨按韵府羣玉五车韵瑞等书皆取落脚字为韵从未有以起头字编次成书俾之互相为用者我

圣祖仁皇帝韵府既成旋以尾字同韵必更以首字同韵者相为经纬爰辑为是编凡分十有二门曰天地曰时令曰山水曰居处曰珍宝曰数目曰方隅曰采色曰器物曰草木曰鸟兽曰虫鱼又补遗一门曰人事标首之字凡一千六百有四每条所引以经史子集为次仍仿韵府成例也至引书必着其篇名引诗文必着其原题或一题而数首者必着其为第几首俾检閲者得一览而知不徒泛为捃摭务博而已

钦定子史精华一百六十卷

康熙六十年工部侍郎吴士玉等奉

勅撰

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曰恭惟

皇考圣祖仁皇帝天纵聪明秉上圣之姿而垂意典籍勤於稽古

御极六十余年万几之暇披览卷帙不辍寒暑巡幸所至必以缃素自随逮於耄龄精研不倦延阁广内之藏搜讨无遗所谓好古敏求多学而一以贯之也欲以编辑成书嘉惠天下後世嗜学之士

特命开书局於武英殿召集词臣历岁修纂每成数卷即上呈

御览

亲加指示前後所成充溢册府而子史精华之纂为最後朕缵绪之初尚未告竣敬承

先志俾就厥功综观大凡其部三十其目二百七十有九自天文地理帝德王功礼乐兵刑之大人伦日用之常以及九边之殊域二氏之异教方术技艺之巧草木鸟兽之蕃门分类别条理具备而采掇子史芟芜撷秀甚有禆於学者盖士之向学通经为先而博及於子史固不能若穷经之专一惟揽其精华而识之弗忘俾考古者於兹寻其绪则无虑於简牍之繁绩文者於兹取其材则有助於翰墨之富用力甚简而成功已多是

圣祖皇帝垂教无穷之至意也剞劂既毕展閲全编敬为叙引昭示久远用缀於篇端

【臣】等谨按是编部分三十天地帝王皇亲岁时礼仪设官政术武功边塞伦常品行人事乐释道灵异方术巧艺形色言语妇女动植仪饰服饰居处产业食馔珍宝器物凡治统道统之大品物名象之微罔不赅备而又详为分注端绪秩如於子史两家诚披沙而见宝矣

御定分类字锦六十四卷

康熙六十一年翰林院编修何焯等奉

勅撰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司马相如云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盖言词赋虽雕虫末技亦必掞藻敷华饰琢其章句然後文质相宣也朕山庄避暑敕几之暇以翰墨自怡而卷帙充积广博鲜要爰命何焯陈鹏年等荟萃经史子集下至说部诸书采择其字之丽雅者别为四十门六百一十八类每类又分成对备用共六十四卷名曰分类字锦閲三载编纂告成朕惟日星辉耀云霞绮駮天之锦也山川峙流草树葱郁地之锦也观文察理礼定乐兴帝王之锦也若夫相如所云乃锦之肤寸者耳然对偶本於阴阳音声协於律吕古文人骈织之功又乌可废哉是书也子夏所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臣】等谨按隶事纂言列为对偶徐坚初学记中即有此体有唐文士遂以精敏为工第丹青杂俎典册纷繁博采恒难骈罗未惬是书纂合丽句荟成巨编凡四十门剪裁则华实兼收配隶则铢两悉称或玉屑珠英可供文藻而单词片语未易骈连者各依字数附缀於末谓之备用於此见

石渠天禄之珍藏者诚衆美之毕萃也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

雍正三年户部尚书蒋廷锡等奉

勅校

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曰钦惟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聪明睿知亶生知之质而又好古敏求孜孜不倦万几之暇置图书於左右披寻玩味虽盛暑隆寒未常暂旷积数十载之久研综古今搜讨殆遍屡

命儒臣宏开书局若周易折中发四圣之微言朱子全书会羣儒之奥义皆禀自

睿裁复

躬加校定若律历渊源推轩皇之神策叶虞代之元声皆亲行指授以天纵之能而凖於仪器凡注经考史选诗论文以及博闻多识之资所纂辑雕镌充溢於内府删述之功嘉惠无穷称极盛矣而又以为未揽其全乃

命广罗羣籍分门别类统为一书成册府之钜观极图书之大备而卷帙浩富任事之臣弗克祗承既多讹谬每有阙遗经历岁时久而未就朕绍登大宝思继

先志特命尚书蒋廷锡等董司其事督率在馆诸臣重加编校穷朝夕之力阅三载之勤凡厘定三千余卷增删数十万言图绘精审考定详悉书成进呈朕览其大凡列为六编析为三十二典其部六千有余其卷一万始之以历象观天文也次之以方舆察地理也次之以明伦立人极也又次之以博物理学经济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治国乎天下之道咸具於是矣惟我

皇考法天行之刚健协坤德之含宏察於人伦明於庶物尊六经而礼先儒厘六官以敷大政故是书之成贯三才之道而靡所不该通万方之略而靡所不究也我

皇考金声玉振集五帝三王孔子之大成是书亦海涵地负集经史诸子百家之大成前乎此者有所未备後有作者又何以加焉敬藏石室宝垂久远用叙其本末缀於篇首上以彰

皇考好学之圣德右文之盛治并纪朕继志述事兢兢业业罔敢不钦若於

丕训云尔

【臣】等谨按是书分六彚编三十二典首历象彚编为典四曰乾象典二十一部岁功典四十三部历法典六部庶徵典五十部次方舆彚编为典四曰坤舆典二十一部职方典二百二十三部山川典四百一部边裔典五百四十二部次明伦彚编为

典八曰皇极典三十一部宫闱典十五部官常典六十五部家范典三十一部交谊典三十七部氏族典一千六百九十四部人事典九十七部闺媛典十七部次博物彚编为典四曰艺术典四十三部神异典七十部禽虫典三百十七部草木典七百部次理学彚编为典四曰经籍典六十六部学行典九十六部文学典四十九部字学典二十四部次经济彚编为典八曰选举典二十九部铨衡典十二部食货典八十三部礼仪典七十部乐律典四十六部戎政典三十部祥刑典二十六部考工典一百五十四部通六千一百九部凡一万卷典制纪略【无卷数】

孙承泽撰承泽见经类

【臣】等谨按承泽熟於典故是编广徵博引颇资考核然体例不免龎杂

经世篇十二卷

顾炎武撰炎武见经类

【臣】等谨按是书颇近场屋策料盖应科举者钞撮类书为之而托名於炎武耳

考古类编十二卷

柴绍炳撰绍炳见经类

绍炳自述曰此书取便童蒙比於小学绀珠之类广羣辅録六卷

徐汾撰汾字武令钱塘人

王晫今世说曰汾喜着书苦无由得钱为楮翰常於破几上起草束麻濡煤以作字

【臣】等谨按陶潜圣贤羣辅録乃後人假托为之此编补续尤未免冗芜至明代七才子十才子之目乃系词人标榜亦妄载之则苦於编摩而短於裁别矣

二酉彚删二十四卷

王训撰训字敷彛安邱人顺治丁亥进士

古今疏十五卷

朱虚撰虚字邵斋号可庵又号介庵曹州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绍兴府知府

政典彚编八卷

王芝藻撰芝藻见经类

三才藻异三十三卷

屠粹忠撰粹忠号芝岩定海人顺治戊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三才彚编四卷

龚在升撰在升字闻园嘉善人顺治己亥进士官苏州府推官

教养全书十一卷

应撝谦撰撝谦见经类

【臣】等谨按是书之例略仿马端临通考特改分选举学校治官田赋水利国计漕运治河师役盐法十考而多载明代掌故间附己见议论亦醇韵粹一百七卷

朱彛尊撰彛尊见经类

宫闺小名録四卷後録一卷

尤侗撰侗见史类

格致镜原一百卷

陈元龙撰元龙字广陵海宁人康熙乙丑进士历官文渊阁大学士諡文简

编珠补遗二卷 续编珠二卷

高士奇辑士奇见经类

【臣】等谨按徐乾学序谓编珠四卷隋大业中着作佐郎杜公瞻奉敕撰凡十四门门各有类惟取其事之切於用者故卷帙不多考隋经籍唐艺文二志并无此书他书録亦皆不注士奇偕乾学奉

命校勘阁中书得之已逸其後二卷士奇博采故实以补

其阙又广其门类之未备者

古事苑十二卷

邓志谟撰志谟字景南饶安人

行年録【无卷数】

魏方泰撰方泰字日乾号鲁峯江西广昌人康熙

癸未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

石楼臆编五卷

周纶撰纶字鹰垂江南华亭人康熙中官国子监学正

五经类编二十八卷

周世樟编世樟字章成太仓人

古事比五十三卷

方中德撰中德字田伯桐城人

典引辑要十八卷

丁昌遂撰昌遂字秀崖怀宁人

读书记数略五十四卷

宫梦仁撰梦仁字定山泰州人康熙戊戌进士官至福建巡抚

花木鸟兽集类三卷

吴宝芝撰宝芝石门人

广事类赋四十八卷

华希闵撰希闵字豫原无锡人康熙庚子举人根黄集十卷

杨文源撰文源长泰人

【臣】等谨按是书排纂三礼之文分律吕封建井田学校祭祀为五门每门之中各具子目其曰根黄者盖取黄锺为万事根本之意

三体摭韵十二卷

朱昆田撰昆田字西畯秀水人

文献通考节贯十卷

周宗濓撰宗濓见儒家类

考古略八卷 考古原始六卷

王文清撰文清见经类

春秋经传类联【无卷数】

王绳曾撰绳曾字武沂无锡人雍正庚戍进士官扬州府教授

绳曾自序曰宋徐晋卿有春秋类对赋拘於声韵选词难工事弗类从犹如野战乃犹入经解得与诸家炳如列星并垂不朽兹编分类彚集联为骈体以便记诵宁律不谐不使句弱宁句不工毋使语俗开府之长庶几有取乎

杜韩集韵三卷

汪文柏撰文柏字季青号柯庭嘉兴人官兵马司指挥

古今记林二十九卷

汪士汉撰士汉见杂家类

士汉自述曰此书义例有二一纪淑慝以示劝戒一蒐瑰琦以资见闻

古学捷録十卷

陈应麐撰应麐原名应明字缙英莆田人

读古纪源九卷

何懋永撰懋永字念修山阴人

经济宏词十二卷

汪学信汪以时同编学信字四如以时字太易新安人

唐句分韵初集四卷二集四卷续集二卷四集五卷

马瀚撰瀚字炎州顺天人

政谱十二卷

朱栗夷撰栗夷字心庵山阴人

是庵日记十四卷

杨拥编拥字蔚芝号是庵爵里无考

例略曰是编会心即録叙次不伦挂漏孔多体殊握要类书纂要三十三卷

周鲁撰鲁字南林无锡人

骈语类监四卷

周池撰池见史类

右类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一百卷

康熙四十四年礼部侍郎孙岳颁等奉

勅纂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书者六艺之一昔柳公权言心正则笔正程子谓作字须敬即此是学盖以纪事载言行之天下垂之久远书诚重矣夫书以传其意而画以肖其形事若不相侔其义有可连类而并论者焉苍颉史皇以来历代载籍多能道之而时数相推材智间出繁重者变而之简易朴拙者渐而之巧丽亦天地自然之理也其初古文继为篆隶而今之所谓真书行草三者实权舆於斯矣然三者皆肇兴於汉逮夫魏晋去古未远多见古人篆隶故锺繇书有其遗法而王羲之踵美垂徽祧前启後士林所称以为归极矣若图画之事始自秦汉盛於六朝其间作者辈出曹卫顾陆擅能於前董展孙扬流声於後隋有何郑唐则阎吴大抵皆画佛像人物下笔辄依故事迨气韵之超极於泼墨写生之精穷於没骨而画之变尽焉朕万几燕闲披览典册间

临书家名蹟每观前代纪録书画诸书种类错互漫无统纪遂即佩文斋所有者编辑之使各以类相从为一百卷凡书画之源流古今工於此者之姓氏以至闻人之题跋历代之监藏悉备考而慎其择亦可谓详且尽矣昔唐太宗好书亲序王羲之传自以为心慕手追而当时内府之图籍亦号最盛迄於今日流传者日远日少晋唐已为隆古而况前此者乎然溯流者必穷其源习今日之书而不推本於篆隶亦犹齐末之观也故上自苍颉史皇下暨近代皆列焉朕於书画偶有题跋检出数十则以为一卷从诸臣之请也要之尚稽曩昔用以摅适性情泳陶清暇附於古圣人游艺之意并为世之嗜古者树毫楮之表凖宏考索之旨趣则牙籖万卷之中是编其亦可以永传也夫

【臣】等谨按书画之品昉於齐梁唐张彦远撰法书要録历代名画记自谓家世藏法书名画李绰尚书故实亦亟称之嗣後收藏鉴识家记载日繁大抵就所见闻品题真伪若考证之资固未能赅备也我

圣祖仁皇帝万几余暇翰墨怡情

御制书画题跋

奎章炳燿云汉昭回乃复

诏辑中秘之藏分门列目博采旁搜订为兹谱首论其艺

次传其人而

宸翰之所品评故府之所题识以及名人手跋审定真贋

者咸着録焉

秘殿珠林二十四卷

乾隆九年刑部尚书张照等奉

勅编

【臣】等谨按晋唐以来书家所缮经典杂列法帖邓椿画继分八目亦以仙佛鬼神为首然均未尝别为一书也我

皇上以二氏之教畛域攸分爰

勅内府所藏书画有关於释典道籙者别为编録体例

精详卷端首载

三朝宸翰

皇上御笔次列历代名人书画而凡印本绣线刻丝之属以类附焉次为臣工书画次为石刻木刻经典语録科仪及供奉经像三藏旁罗七籖并列金题玉躞真有出於寻赏鉴之外者已

石渠宝笈四十四卷

乾隆九年刑部尚书张照等奉

勅编

【臣】等谨按书为游艺画属考工古未有所谓专门名家也东汉以来始以笔法为能事至书评书断

画品画记综甄益精纪载日夥六朝三唐代有传人其於名姓品第收藏着録题跋古蹟辨别真伪或限於一家之见闻或误於一时之鉴别迄未能罗厥衆美勒为鸿编惟我

皇上摛藻为春尺素寸牋天工默契而

内府藏弆者复多人间所未睹储积日富品鉴弥精

勤政之余萃成钜帙其次序先册次卷次轴其记载则先书後画先分後合以及欵式高广印记题跋胪载既详而

列圣宸章

几余宝翰尤炳燿於册府之中允为艺林之盛事也已庚子销夏记八卷 研山斋图绘集览三卷孙承泽撰承泽见经类

【臣】等谨按承泽品行士论薄之而於鉴别书画实别具只眼退居後尝於夏日録所藏墨蹟画卷石刻及所见他人处者为之评隲考据详明名曰销夏记图绘集览三卷成於年八十二时其文多具销夏记中以有其子炯所补且间有同异处故附録於後别有墨蹟集览法书集览四卷则全与销夏记同无庸复载

无声诗史七卷

姜绍书撰绍书见杂家类

李光映序曰是书出於郡城项氏因多譌脱乃校定重刻焉

书学彚编十卷

万斯同撰斯同见经类

【臣】等谨按斯同録历代善书之人凡一千五十四搜罗既博考证亦精由其邃於史学也

画法年纪一卷

郭础撰础字石公江都人顺治壬辰进士官至顺德府知府

绘事备考八卷

王毓贤撰毓贤字星聚镶红旗汉军人官至湖广按察使

【臣】等谨按毓贤吏治精敏而案牍之暇不废赏鉴是编先撮録诸家画法为总论次取古来画家姓名事迹以时代分序上自轩辕下至北宋虽祖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夏文彦图绘宝监二书而蒐辑详赡一览周知谓之青出於蓝可矣

书法正传十卷

冯武撰武号简缘常熟人

【臣】等谨按武为冯班从子书学颇有渊源此其年八十一时所作閲历既深论断亦颇可据

江村销夏録三卷

高士奇撰士奇见经类

式古堂书画彚考六十卷

卞永誉撰永誉字令之镶红旗汉军人官至刑部侍郎

王士祯居易録曰卞中丞永誉贻书画彚考六十卷凡诗文题跋悉载上溯魏晋下迄元明所收最为详博

南宋院画録八卷

厉鹗撰鹗见史类

六艺之一録四百六卷续编十二卷

倪涛撰涛见经类

【臣】等谨按此编上下二千年裒辑最富其为例凡六曰金器欵识曰刻石文字曰法帖论述曰古今书体曰历朝书论曰历朝书谱溯其源不遗其流观其通亦穷其变诚书家之统会艺圃之渊林也草韵彚编二十六卷

陶南望编南望字逊亭上海人

石村画诀一卷

孔衍栻撰衍栻字石村曲阜人

历代画家姓氏韵编七卷

顾仲清撰仲清字咸三号松壑嘉兴人

烟云过眼録二十卷

周在浚撰在浚见史类

高兆跋曰综计平生所闻见以欣赏之情具书画之识谓今人皆及古人曹吴关荆一顾再顾不复累心惟於幽人词客故老贫交断练残楮皇皇岁月若寝食不暇耳

小山画谱二卷

邹一桂撰一桂字小山号让乡无锡人雍正丁未进士官至内阁学士

【臣】等谨按一桂所画花卉得恽夀平之传此编论画花卉法皆酌采古人微论而知天知地知人知物之说则未经人道者宜其以绘事之微上邀

宸赏非偶然也

传神秘要一卷

蒋骥撰骥字赤霄号勉斋金坛人

汉溪书法通解八卷

戈守智撰守智字达夫平湖人

国朝画徵録三卷 续録二卷

张庚撰庚见史类

庚自序曰録

国朝之画家徵其蹟之可信者着於篇凡画之为庚所寓目者以鄙见论着之或闻诸鉴赏家所称述而未徵其蹟槩从附録创始於康熙後壬寅脱稿於雍正乙卯又精意识一卷记所见古画而以论画终焉

月湖读画録一卷

王梁撰梁震泽人

艳雪斋书品二卷画苑二卷笔墨纸砚谱一卷不着撰人名氏

右艺术类书画

操缦録十卷

胡世安撰世安见经类

松风阁琴谱二卷抒怀操一卷

程雄撰雄字云松休宁人

【臣】等谨按雄尝学琴於韩昌因取闽人庄臻凤原谱重加订正宫梦仁祁豸佳皆为之序抒怀操三十调皆取时人之词谐以为谱并付梓而行之溪山琴况一卷

徐谼撰谼太仓人

琴学心声一卷

庄臻凤撰臻凤号蜨庵江宁人

琴谈二卷

程允基撰允基字寓山徽州人

琴学内篇一卷外篇一卷

曹廷栋撰庭栋见经类

庭栋自序曰栋撰琴学内篇以律合琴即以琴证律而知正律之外必有变律还宫五声必取半律实出於琴声清浊之自然而与蔡氏新书有互相发明者若夫以十分定半律以九寸为虚数则与蔡氏微有不符至於取应必兼三节定徽俱出均分制弦则巨细同归律位则分寸各具固新书所未备亦汉唐以来诸书所未论及也外篇荟萃古今琴说妄以已意按其是非非敢讥议前人盖不如是无以明其理之必然与其用之变化也右艺术类琴谱

印存初集二卷印存元览二卷

胡正言篆正言字曰从海阳人前明尝官武英殿中书舍人

【臣】等谨按古人摹印之法以端重为宗明文彭何震二家篆刻最着然彭喜秀雅而伤於娬媚震尚苍劲而故示圭棱其末流均不能无失正言以摹印名於时颇能矫两家之弊是编乃其印谱朱印者为初集墨印者为元览凡名字印十之八斋阁印十之一镌成语者十之一

印典八卷

朱象贤撰象贤号清溪吴县人

白长庚序曰印典引宋王基梅庵杂记蜗庐笔记叶氏游艺杂述元宋无考古纪略四书皆得之檇李曹氏钞本为诸家所未见

右艺术类篆刻

【臣】等谨按汉艺文志曰道者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有合於谦让之义自神仙之流赤松子魏伯阳以炼养之术着卢生李少君以服饵之方传淮南鸿宝秘链丹铅北魏谦之诀传斋醮以逮张鲁杜充庭辈又以符籙科教为事异轨殊趋源流不一要於清净无为之旨益背而驰此与老庄之学所以不容混为一也今仍马考之旧仍析道家神仙为二至释氏一门昉於阮孝绪七録而阮録本列神仙之上四库全书已师其例今亦谨遵编次焉

御定道德经注二卷

顺治十三年

世祖章皇帝御撰

世祖章皇帝御制序曰朕闻道者先天地而为万物宗生生化化莫得而名者也惟至人凝道於身故其德为玄德而其言为圣言老子道贯天人德超品彚着书五千余言明清浄无为之旨然其切於身心明於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尝观其告孔子曰为人子者无以有己为人臣者无以有己而仲尼答曾子之问礼每曰吾闻诸老耼岂非以人能清浄无为则忠孝油然而生礼乐合同而化乎犹龙之叹良有以也自河上公而後注者甚衆或以为修炼或以为权谋斯皆以小智窥测圣人失其意矣开元洪武之注虽各有发明亦未彰全旨朕以圣言玄远末学多岐苟不折衷以理恐益滋譌误用是博参衆说芟繁去支厘为一注理取其简而明辞取其约而远未知於经意果有合否然老子之书原非虚无寂灭之说权谋术数之谈是注也於日用常行之理治心治国之道或亦不相迳庭也爰序诸简端以明大旨云

【臣】等谨按司马迁谓河上丈人通老子而不称其有注汉书艺文志亦仅载其书未以注闻自隋经籍志以下注其书者始衆魏王弼宋苏辙元吴澄明焦竑之流代有言诠徵诸典籍诚以道德五千余言特揭无为之旨实足发人忠孝敬顺之思迥异於他子书之偏驳也然注释滋多谬悠日甚我

世祖章皇帝知化穷神深明奥旨

亲洒丹毫撰为此注大学士成克巩等承

命编校辟诸解之虚无析羣言之淆乱使人知老子之教不外寻常日用之间於以返朴还淳涤瑕荡秽夫是以於万斯年永臻宁一之休也

老子说略二卷

张尔岐撰尔岐见经类

尔岐自序曰流览本文读有未通辄以己意占度稍加一二言於句读隙间觉大义犂然回视诸注勿计不能读亦已不欲读矣

古今南华内篇讲録十卷

不着撰人名氏

【臣】等谨按是编题林屋洞藏书以郭象注为今本以向秀注为古本然秀注虽间见於陆德明经典释文至陈振孙作书録解题已称亡佚又何从而见其真本至於南华之名不知为唐天宝所尊而疑为郭向所加则其人考古之学亦可见矣阴符经注一卷

李光地撰光地见经类

南华评注【无卷数】

张坦撰坦字方平号一庵泰安人

坦自序曰广求古注数十余家采其简当删其繁芜又参以己意为之评释别为或问十条列於卷首

庄子解三卷

吴世尚撰世尚贵池人

南华通七卷

孙嘉淦撰嘉淦见经类

南华本义二卷

林仲懿撰仲懿爵里未详

列子辨二卷

不着撰人名氏前有康熙後壬寅自序署其号曰复堂

道德经编注二卷

胡与高撰与高字岱瞻黟县人雍正癸卯举人与高自述曰老子今本相沿章句多舛乃遍访古本考正其文并注释其义云

南华简钞四卷

徐廷槐撰廷槐字立三号笠山会稽人雍正庚戌进士

道德经悬解二卷

黄元御撰元御见经类

道德经注二卷附阴符经注一卷

徐大椿撰大椿见医家类

道德经注例略曰老氏之学与六经旨趣各有不同六经为中古以後文物极盛之书老氏所云养生修德治国用兵之法皆本上古圣人相传之精意故其教与黄帝并称其用甚简其效甚速汉时循吏师其一二已称极治

南华摸象记八卷

张世荦撰世荦字无夜钱塘人乾隆甲子举人【臣】等谨按世荦之学以禅为宗因以禅解庄子其篇目皆依佛经之例以内篇之名标曰某品分割并附又各叙其宗旨於每篇之首云

右道家

正宏集一卷

释本果撰本果字旷圜潮州灵山寺僧

【臣】等谨按韩愈与大颠游见与孟简书中後人遂为大颠别传依托简作并伪为愈与大颠三书陈振孙书録解题尝力辨其妄是书仍侈谈韩愈皈依大颠事盖犹沿袭宗门统要之说以复辟佛之讐也

南宋元明僧宝传十五卷

释自融撰始末未详

【臣】等谨按宋僧惠洪撰有僧宝传一编自融乃复采宋建炎丁未至

国朝顺治丁亥凡五百二十一年中得九十七人各系传赞续为此编

现果随録一卷

僧戒显撰戒显字悔堂顺治间居杭州灵隐寺右释氏

列仙通记六十卷

薛大训撰大训字六诂吴县人

【臣】等谨按是书采録道藏神仙凡八百七十七人时代舛错真妄杂糅华亭王宗熙兄弟为之序尤怪诞无稽初名神仙通监顺治己丑重刋改今名真诠二卷

不着撰人名氏据後跋当为顺治中人

自序曰葆真子所留真诠余尝删节之犹病其多今重为订正

果山修道居志二卷

叶鉁撰鉁见儒家类

参同契章句一卷

李光地撰光地见经类

光地自序曰参同契者参之而同契也三相类者三字之义疏尔魏氏作参同契自谓阙略未备复作三相类一篇互相解剥而二千年未有知者心之不达则窃易旧简以就肤见故此书独无完编惟汉魏丛书所载似是原本间有窜悞不多也独其不知中断二书及截立标题亦庸末者之妄参同契注二卷

陈兆成撰兆成字宜赤上虞人

得一参五七卷

姜中贞撰中贞会稽人

【臣】等谨按是书阐明修炼之旨所注阴符经道德经各一卷参同契三卷黄庭经悟真篇各一卷为书凡五故以得一参五名之

万夀仙书四卷

曹无极编无极字若水金坛人

古文周易参同契注八卷

袁仁林撰仁林字振千三原人

古参同契集注六卷

刘吴龙撰吴龙字绍闻南昌人雍正癸卯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諡清慤

吴龙自序曰参同契自明杨慎掘地得原本经传始分因本元俞琰发挥而为是注

右神仙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