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八
郊社考【八】
社稷【仪注附】
【臣】等谨按古者建国之制右社稷左宗庙于祀典为尊重诚以非土不立非谷不食王者以土谷为重为天下求福报功故亲祭社稷有事则告焉祈焉报焉其义达于上下故令郡县皆祀社稷而民间亦有里社自三代以下虽颇有异同其义率凖诸此
国家稽古定制典礼周详享祀?恪诚千古不易之典也
顺治元年定祭
社稷坛之礼定制每岁春秋仲月上戊祭
太社
太稷之神同坛同壝
社主用石半埋土中【今全埋】
稷主用木祭则恭设
神牌
太社位右
太稷位左均北向以
后土勾龙氏配东位西向以
后稷氏配西位东向坛在
午门之右制方北向二成皆白石上成以五色土如其方色分筑之内壝甃以琉璃甎如其方色覆瓦同门四面北瘗坎二坛北拜殿五间戟门五间列戟七十二均覆黄琉璃前後各三出陛西南
神库
神厨各五间井一坛垣内外丹雘覆以黄琉璃西门外宰牲亭一井一北门外东北为正门门三南门外东南为
社稷街门东北为左门均东向凡祀
社稷坛为大祀
皇帝亲诣行礼先于
中和门閲眂祝版用白质墨书玉用方珪用礼神制帛牲用太牢乐用七奏春以夹钟为宫秋以南吕为宫舞用八佾
配位无珪祭日如遇风雨则在北拜殿行礼八年二月戊戌祭
太社
太稷
世祖章皇帝亲诣行礼先是定制以来或
皇帝亲祭或遣官恭代皆先期奏请是岁
世祖亲祭如仪进福酒胙肉如
圜丘例其秋八月值
太宗文皇帝忌辰陪祀各官行礼毕仍易素服九年秋复
值忌辰礼部以改期请奉
谕不改自是年至十八年正月
亲诣者八以告祭
亲诣者二
康熙元年二月戊申祭
太社
太稷
圣祖仁皇帝亲诣行礼
十六年二月戊申
亲祭
社稷坛遇雨照常行礼定制祭日如遇风雨
皇帝于拜殿内门槛南行礼从祀王公在殿外中甬路两旁各官在王公後行礼是日雨赞引官以旧例请
圣祖命照常行礼遇雨在拜殿行礼之例盖未经行云
二十一年二月戊子
亲祭
社稷坛前期斋戒恭值
太皇太后圣节于行礼之後补行庆贺自元年以後凡亲祭
社稷坛者三十有八余皆遣官
雍正元年二月戊午祭
太社
太稷
世宗宪皇帝亲诣行礼先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世宗宪皇帝以祭官遣官告祭
社稷雍正元年仲春上戊
亲诣行礼自是年至十三年春
亲祭者十有七
二年闰四月以平定青海告祭
社稷行献俘礼【详见礼考】
十年三月
诏直省郡县修
社稷坛敬谨行礼先是定制直省府州县均设坛壝以
祀
社稷雍正二年定各直省
社稷祭品刋图通行是月奉
谕旨直隶各府州县设立坛墠致祭
社稷及
风云雷雨山川城隍之神每岁春秋展祀以崇报享典至重也从前初建之时有司或视为具文规制未必周备又未必及时修葺是以僻远之郡县规模简略礼仪草率者往往有之甚非肃将禋祀之本意也着礼部行文各省督抚饬府州县敬谨修理以重祀典
乾隆元年二月戊辰祭
太社
太稷
皇上亲诣行礼
二年闰九月
诏各直省
社稷山川风云雷雨等坛令督抚大员率属行礼总理
事务王大臣奉
谕旨大清律载各府州县
社稷山川风云雷雨诸神所在有司以时致祭所以肃祀典而迓休和礼至重也省会之地督抚司道驻劄同城向不与祭专属府县官行礼督抚司道等官均有封疆守土之任自当?奉明禋为民祈报凡春秋致祭督抚应率阖属文武大小官员敬谨行礼提镇道员驻劄之地一体率属陪祭其如何分别班次派员监礼及修整坛壝祭器之处该部详议具奏奏上通饬行之八年七月以贵州布政使陈惪荣奏并
颁发各省
坛庙祝文
二十年六月以平定凖噶尔献俘
社稷坛十月行献俘礼俱遣亲王将事
二十一年五月增
社稷坛望瘗乐章【详见乐考】
二十四年五月辛丑祷雨于
社稷坛
皇上御制祝文步行诣
坛荐玉行礼【互见雩考】先期奉
谕朕此次亲诣
社稷坛祈求雨泽礼部所开仪注内无荐玉之礼询其原委则系相沿旧规并无义意可考夫玉以庇?嘉谷使无水旱之灾载在传记且于答隂之义更为相称着饬所司敬谨用玉将事并载入会典
御制祝文曰臣闻人事失于下
天变应于上兹亢阳之示警洵赞化之无能言念昨年秋霖缺而冬雪乏逮至今岁春望霈而夏未沾历四时之久矣嗟三农其如何常雩步祷弗蒙矜不敢三之凟羣祀亲藩徒致吁益增宵旰之忧敬念
右坛为祈谷之所载稽祭义司土谷之精蠲吉?斋摅忱躬恳为民请命愿代万姓之灾责己惟诚奚啻六事之舛重举答隂之典冀施甘雨之滂云作雷随毋俾箕伯侵轶牺成粢洁尚敷帝里休和殷伫
神歆立霈祥?谨告正祭日
皇帝戴雨缨冠素服自右门由右路至御辇处步行诣坛行礼
二十五年正月以平定囬部献俘
社稷坛如二十年之礼
四十一年二月定祭日若遇风雨
神位移奉拜殿仪是月戊申祭日雨奉
谕
社稷坛之有拜殿原以备致祭之日或有风雨也今年偶值雨所司移拜位香案于殿中余仍列于
坛上是朕独得蔽栋宇而
神位牲醪并皆露设非所以昭妥侑朕心深切不安虽社稷之制不设栋宇以承天阳祗就坛壝而言至神牌平日原系尊藏
神库未尝不在屋宇之内则祭享时偶因风雨移奉殿内又有何嫌忌乎且拜殿甚寛想当缔造之初未必不预为临时移奉计嗣後祭时或遇大风雨所有
神位祭器乐簴应如何移就拜殿之处着大学士九卿会同太常寺详议具奏寻议如祭日请
驾前十刻值风雨太常寺将祭品乐簴移设拜殿奉安神牌于殿内致祭若骤遇风雨谨用
神龛覆护
神位另设香案于拜殿奏请
皇帝于拜殿行礼从之
四月以平定金川告祭
社稷行献俘礼
四十二年二月定祭
社稷坛
御用礼服及陪祀执事官服色【详见王礼考】
自乾隆元年至乾隆五十年
皇上亲祭者三十九因事
亲祭者一【五十年後敬俟续纂】
皇帝亲祭仪
岁祭
社稷坛之礼以春秋仲月上戊先三日礼部尚书一人
诣牲所眂牲如仪
右眂牲
致斋
书祝版
眂割牲
眂祝版 【仪均与北郊同】
先一日太常寺卿率属扫除敷五色土于上如其方色恭设
神座如式
右敷土设神座
祀日五鼓太常寺卿率属入坛然炬明镫具器陈于案各以其序
太社
太稷皆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簠簋各二笾豆各十有
二鑪一镫二
配位同坛下设三案一少西南向供祝版一东次西向陈香盘二一西次东向陈香盘二方珪二【色一黄一青】礼神制帛四【色黑】尊二玉爵二陶爵四又陶爵六壶一实福酒盘一实胙肉凡牲陈于俎凡玉帛实于篚凡尊实酒承以舟疏布幂勺具工部张幄次于戟门内少东銮仪卫设洗于次外乐部率太常协律郎设中和韶乐于壝门内左右分东西悬均南向陈舞佾于乐悬之次如
北郊仪
右陈设
陈设毕太常寺博士引礼部侍郎一人升坛诣
正位前省眂齍盛及笾豆登俎之实以次诣
配位前周眂如仪
右省齍
辨行礼位坛壝门外正中为
皇帝行礼拜位南向拜殿之前夹甬道左右为陪祭王公拜位左翼居东右翼居西拜殿前东西隅为百官拜位文官郎中以上武官参领世爵轻车都尉以上东西各五班重行异等东位西上西位东上辨执事位壝门外司拜褥銮仪卫官二人分立于
皇帝拜位左右东西面太常寺司祝一人立祝案西东面司爵四人司玉帛二人司帛二人司香二人光禄寺卿二人太常寺赞赐福胙一人序立西案之西东面司香二人序立东案之东西面侍仪礼部尚书侍郎各一人立东案之南西面都察院左都御史副都御史各一人乐部典乐一人立西案之南东面司乐协律郎乐工歌工舞佾立位与
北郊同太常寺典仪一人在乐工之北西位东面接福胙侍卫二人立于壝门外东司拜褥官之次记注官四人立于侍卫之次均西面纠仪御史四人礼部祠祭司官四人分立于陪祀王公百官拜位前引王公百官行礼鸿胪寺官二人分立于御史礼部官之次均东西面掌瘗官率瘗人立壝外西北隅右辨位
其日五鼓銮仪卫陈
法驾卤簿于
午门外陈金辇于
太和门外陪祀王以下公以上按翼集坛门外候
驾至随行百官序立于壝门外左右只竢均东西面司祝恭奉祝版安于祝案日出前四刻礼部尚书一人率太常寺卿属诣
神库上香行礼恭请
神位以次奉安于
神座如仪
右请神位
太常寺卿赴
乾清门奏时
皇帝御祭服乘礼舆出宫至
太和门外降舆乘金辇銮仪卫官纳陛奉辇内大臣侍卫前引後扈如常仪提鑪官执镫官左右列行
午门鸣钟鼓导迎乐陈而不作不陪祀王公百官咸朝服跪送
驾出阙右门至坛北门外神路东降辇右赞引左对引
太常寺卿二人恭导
皇帝入自北门之右至幄次少竢太常寺卿告奉安神位毕奏请行礼
皇帝出次盥洗銮仪卫官跪奉盥巾如仪赞引对引恭
导
皇帝由拜殿出至壝北门外就拜位前南向立前引内大臣侍卫执鑪镫官至拜殿外止立後扈大臣随侍鸿胪寺官引陪祀王公百官各就拜位序立典仪赞乐舞生登歌执事官各共乃职武舞执干戚进赞引奏就位
皇帝就位立
右
銮舆出宫就次盥洗就位
典仪赞瘗毛血迎
神司香二人升东西阶分诣
正位前祗候司乐赞举迎
神乐奏登平之章协律郎举麾工鼓柷乐作赞引奏陞坛暨对引官恭导
皇帝陞北阶诣
太社位前对引官至北阶上止立司香跪赞引奏跪皇帝跪奏上香司香进香
皇帝上炷香次三上瓣香兴诣
太稷位前上香仪同赞引奏复位暨对引官恭导皇帝复位立司香二人由东西阶升分诣
后土勾龙氏
后稷氏位前跪上香毕各退赞引奏跪拜兴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王公百官均随行礼协律郎偃麾
工戛敔乐止
右迎神
典仪赞奠玉帛行初献礼司乐赞举初献乐奏茂平之章乐作司乐举节舞干戚之舞有司掲尊幂勺挹酒实爵司玉帛奉玉帛司帛奉篚司爵奉爵均由北阶升司玉帛分诣
正位前司帛分诣
配位前各跪献篚奠于案三叩兴司爵分诣
神位前各跪献爵奠于垫中毕自西阶退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版升北阶左就坛中少西跪乐暂止赞引奏跪
皇帝跪羣臣皆跪赞读祝司祝读祝辞曰维某年月日皇帝御名敢昭告于
社
稷之神曰惟
神赞辅
皇天
皇祗发生嘉谷粒我烝民万民永赖兹当仲春【秋曰仲秋】谨以
玉帛牲醴庶品致祭【秋曰报谢】配以
后土勾龙氏
后稷氏尚
飨读毕兴奉祝版跪安于
太社位前篚内三叩兴退自西阶降乐作赞引奏拜兴皇帝率羣臣行三拜礼乐止武功之舞退文舞执羽龠
进
右奠玉帛初献
典仪赞行亚献礼司乐赞举亚献乐奏育平之章
乐作舞羽龠之舞司爵奉爵分诣
神位前跪奠爵于左如初献仪乐止
右亚献
典仪赞行终献礼司乐赞举终献乐奏敦平之章乐作【舞同亚献】司爵奉爵分诣
神位前跪奠爵于右如亚献仪献毕乐止文德之舞退
右三献
既终献太常寺赞礼郎一人诣祝案前东面立赞
赐福胙光禄寺卿二人奉福胙升阶至
神位前拱举退降北阶左祗立于
皇帝拜位之右侍卫二人进立于左赞引奏跪
皇帝跪左右官皆跪奏饮福酒右官进福酒
皇帝受爵拱举授左官奏受胙右官进胙
皇帝受胙拱举授左官奏拜兴
皇帝三拜兴又奏跪拜兴
皇帝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礼典仪赞彻馔司乐赞举彻馔乐奏博平之章乐作司玉帛诣案前跪叩奉方珪以退乐止
右受福胙彻馔
典仪赞送
神司乐赞举送
神乐奏乐平之章乐作赞引奏跪拜兴
皇帝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礼乐止
右送神
典仪赞奉祝帛香馔送瘗司祝司帛分诣
神位前咸跪三叩司祝奉祝司帛奉篚兴司香跪奉香司爵跪奉馔兴以次恭送瘗所典仪赞望瘗司乐赞举望瘗乐奏徵平之章乐作赞引奏礼成恭导
皇帝由坛北门出乐止
右望瘗
祀毕礼部尚书太常寺卿率属恭请
神位复御仪与迎
神同
皇帝至北门外神路东陞礼舆导迎乐作奏佑平之章午门鸣钟
皇帝还宫一应仪节均如常仪
右
乘舆回宫
乾隆三十七年遵
旨议准
社稷坛仪注
有司先设幄次于拜殿内
皇上乘辇由阙右门入东北门至
社稷坛外门外
御礼轿入右门循戟殿东行至拜殿东阶下降舆升阶
诣
坛行礼礼成升舆亦如之
社稷坛祈报仪
孟夏常雩後岁间不雨既祈
天神
地只
太岁越七日乃祷于
社稷遣官一人将事文武官应陪祀者咸与祈祷致斋三日前期具祝文洁器陈备脯醢果实祭日陈玉帛乐悬乐舞执事官依次序立与常祀同遣官暨陪祀官素服就位行礼乐章曰丰迎神奏延丰之章初献奏介丰之章亚献奏滋丰之章终献奏霈丰之章彻馔奏绥丰之章送神奏贻丰之章望瘗奏溥丰之章凡典仪司乐唱赞舞生进舞与常祀同得雨则报用牲牢遣官暨陪祀官朝服行礼若雨潦祈晴冬旱祈雪礼亦如之
直省祭社稷仪
直省府州县各建
社稷坛皆
社右
稷左异位同坛岁以春秋仲月上戊致祭省会以总督若巡抚主之有故则布政使摄事在城文武官县丞千总以上咸与祭眂割牲省齍盛以布按二司副使等官纠仪以教官司香帛爵祝馔以丞倅赞引以学弟子员娴礼仪者充之前期主祭陪祭执事官于公廨致斋三日扫除坛壝内外祭之前夕掌馔洁备品物置案于神厨设香烛眂割牲官公服上香三叩宰人牵牲告腯遂割牲瘗毛血祭之日鸡初鸣执事人入设案一于坛上正中北向陈鉶二实和羹簠二簋二实黍稷稻梁笾四实形盐枣栗鹿脯豆四实菁菹鹿醢芹菹兔醢若不能备各就土所有以其类充案前设俎陈羊一豕一又前设香案一陈祝文香盘鑪镫左设一案东向陈篚一实帛二尊一爵六又设福胙于尊爵之次司祝一人司香帛二人司爵二人位案西东面阶下之东设洗当阶为主祭官拜位其後为陪祭官拜位文东武西【班与外朝贺礼同】通赞二人立阶下左右纠仪官二人分立陪祭官左右均东西面漏未尽各官皆朝服毕集坛外引赞二人引省齍官入徧眡牲器酒齐馔者告洁退左右引班二人引陪祭官入东西序立东西面引赞二人引主祭官入至阶下盥手通赞赞执事者各司其事赞就位引赞引主祭官引班引陪祭官咸就拜位立赞迎
神引主祭官升诣香案前跪司香跪奉香主祭官三上香兴赞复位引主祭官降阶复位立赞跪叩兴主祭官暨陪祭官行三跪九叩礼赞初献引主祭官升诣
神位前跪司帛跪奉篚主祭官受篚恭献仍授司帛兴奠于案司爵跪奉爵主祭官受爵恭献仍授司爵兴分诣
社
稷位前各奠正中皆退赞读祝引主祭官诣香案前跪陪祭官皆跪司祝三叩兴奉祝文跪于右读曰维某年月日某官致祭于
社
稷之神曰维
神奠安九土粒食万邦分五色以表封圻育三农而蕃稼穑恭承守土肃展明禋时届仲【春秋】敬修祀典庶丸丸松栢巩磐石于无疆翼翼黍苗佐神仓于不匮尚
飨读毕三叩兴以祝文复于案退赞叩兴主祭官暨陪祭官三叩兴赞复位引主祭官降阶复位立赞亚献引主祭官升诣
神位前献爵于左赞终献献爵于右均如初献仪赞赐福胙引主祭官升诣香案前跪司爵跪进福酒于右主祭官受爵拱举司爵接爵兴司馔跪进豆肉于左主祭官受豆拱举司馔接豆兴各退赞叩兴主祭官三叩兴赞复位引主祭官复位立赞送
神赞跪叩兴主祭官暨陪祭官行三跪九叩礼赞彻馔执事官彻馔赞瘗祝帛执事官奉祝次香次帛次馔诣瘗所礼毕各退若监司分驻各府者各主其地
社稷之祭其他府州县皆以长官主之长官有故则佐贰以次摄在城文官丞史武官把总皆与祭眂割牲省齍盛府州以佐贰县以丞若史纠仪均以教官二人执事均用掾史赞相礼仪均于学弟子员内选充祭期牲帛器数行礼仪节均与省会同右直省祭仪
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