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汉
相 刺 史
吴 相
袁 盎 《史记》。
江都相
程 嘉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建平敬侯程嘉以将军击吴楚,用江都相侯,孝景四月丁卯封。
董仲舒 《本传》:武帝即位,仲舒以贤良对策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中废,为中大夫。
郑当时 《本传》。
扬州刺史
张 《华阳国志》
魏 相 《本传》: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居部二岁,征为谏议大夫。
黄 霸 《本传》:左冯翊宋畸举霸贤良,上擢霸为扬州刺史。三岁,为颖川太守。
柯 《昌邑王贺传》:封海浑侯就国数年。扬州刺史柯奏贺与故太守率史孙万世交通。
向 武 《本传》太仆王音举武贤良方正。拜谏议大夫,迁扬州刺史,五岁,入为丞相司直。按《传》武曰: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职在进善退恶,此见汉刺史之重。
杨 莽 《华阳国志》:扬州刺史杨莽,字翁君,武阳人。
士孙张 《儒林传》五鹿充宗授平陵士孙张。 仲方注:姓士孙,名张,至扬州牧。
梁 相
褚 大 《张释之传》、《儿宽传》:有梁相褚大,在武帝时与郡守等。
王 恬
楚 相
陈 婴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堂邑安侯陈婴相楚,元王十二年。
冷 耳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相侯冷耳以楚丞相守彭城,拒布军功侯。
吕更始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滕侯吕更始用楚相侯,高后四年四月封
冯 唐 《本传》:景帝立,以唐为楚相。
张 尚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山阳侯张当居父,尚以楚相,王戊反,不听死。
令狐伯子 《王霸妻传》:当在建武十五年封楚公后。
郡 守
丹阳太守
按汉丹阳郡为今江苏境者,江乘秣陵句容胡孰溧阳五县
会稽太守
按:汉会稽郡,为今江苏境者:有吴、曲阿、毗陵、阳羡、无锡、丹徒、娄,七县。
庄 助 《本传》:谕淮南还,拜会稽太守。奉三年计,因留侍中。
朱买臣 《本传》:拜会稽太守,诏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岁余,与将军韩说击破东越有功,征拜主爵都尉。
鲁 伯 《儒林传》:施仇授张禹琅、鲁伯为会稽太守。
周 阳朔三年,见《越绝书》。
临淮太守
按汉临淮郡,为今江苏境者,有取虑、淮浦、九犹、睢陵、盐渎、淮阴、下相、开陵、广平、兰阳、海陵、舆、堂邑、乐陵、射阳、开阳十六县。
孔安国 《儒林传》。
路温舒 《本传》。
薛 宣 《本传》:成帝初即位,宣为中丞,执法殿中外总部刺史,出为临淮太守,徙东留。
琅邪太守
按汉琅邪郡,为今江苏境者,有赣榆、即来、慎乡、驷望四县。
赵 贡
杨 彤 《王商传》:大将军凤连昏。杨彤为琅邪太守。
杨 荣 《儒林传》:戴授梁人杨荣琅邪太守。
朱 搏 《本传》:为护漕都尉琅邪太守,迁大司农。
东海太守
按东海郡,为今江苏境者,有下邳、良成、朐、海曲、建乡、祝其、厚丘、容邱、东安、曲阳、司吾、建陵十三县。
鲁 赐 《儒林传》:申公弟子鲁赐,东海太守。
尹翁归 《本传》:为弘农郡征拜东海太守,拜辞。廷尉於定国以高第入守右扶风。
韦 弘 《韦贤传》:次子弘至东海太守。又《韦玄成传》:贤卒,玄成授爵兄弘太山都尉,迁东海太守。
冯 立 《本传》:徙上郡野王立代为太守,后迁为东海太守,徙太原。
金 参 《金日殚传》:金敞子参,哀帝即位使匈奴,中郎将越骑校尉安定东海太守。
沛郡太守
按汉沛郡为今江苏境者,有萧、广戚、丰、沛、扶阳五县。
段会宗 《本传》:竟宁中五府举为西域都护,更尽还,拜沛郡太守。
何 武 《本传》:迁沛郡太守,复入为廷尉,坐,母在郡,降沛郡都尉。
后 汉
刺 史 或 牧
扬州刺史
鲍 永 《本传》:自鲁郡太守,拜扬州刺史,母忧去。
欧阳歙 《本传》:为河南尹,建武五年,坐事免。明年,拜扬州牧。
樊 晔 《本传》:光武初,征为侍御史,迁河东都尉。数年,迁扬州牧,视事十余年,坐法,左转轵长。
观 恂 《刘般传》:永平元年,徙封居巢侯,复随诸侯,就国数年。扬州刺史观恂,荐般宜蒙旌显。十年,征般行执金吾。
董 勤 《王充传》:会稽上虞人,著《论衡》。刺史董勤辟为从事,转治中,自免还家。友人同郡谢夷吾荐充才学,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张 禹 《本传》。
严 遵 《华阳国志》:巴郡严王思为扬州刺史,惠爱在民,每当迁官,吏民塞路,攀辕,诏遂留之,居官十八年卒。又《政事》:扬州刺史严遵字王思,阆中人,在司隶校尉陈禅纪山后。
尹 耀 《本纪》:九月,扬州刺史尹耀讨贼范容等於历阳,军败,为贼所杀。
刘 祜 《本传》:除任城令,兖州举尤异,迁扬州刺史,时会稽太守梁曼坐征复,迁祐河东太守。
欧阳参 《戴就传》:会稽上虞人,仕郡仓漕椽,扬州刺史欧阳参奏太守成公浮臧罪,遣部从事薛安收就于钱塘县狱,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就慷慨直辞,色不变容,安深奇其壮节,表其言辞,解释郡事,免归乡里。太子刘宠举就孝廉。《后汉书·桓纪》延熹二年八月,封尹勋等七人为亭侯。注;欧阳参修武仁亭。
陈 翔 《本传》:拜侍御吏,时正旦朝贺,大将军梁冀威仪不整,翔奏冀恃贵不敬,请收按罪。迁定襄太守,征拜议郎,迁扬州刺史。举奏豫章太守王永奉,事中官吴郡太守徐参在职贪秽。并征诏廷尉,由此威名大振,后拜议郎。
臧 旻 《本纪》:十一月,会稽人许生自称越王,寇郡县。遣扬州刺史臧旻讨破之。三年十一月,臧旻率会稽太守陈寅,大破许生於会稽,斩之。《臧洪传》:熹平元年,会稽妖贼许昭起兵句章,自称大将军,立其父生为越王,众以万数。拜旻扬州刺史,率丹阳太守陈寅击昭,破昭。遂复更屯结,大为人患。旻等进兵连战三年,破平之,获昭父子,迁旻使为匈奴中郎将。
敬 韶 《赵氏金石录》跋尾:汉扬州刺吏敬使君碑,在河东平阳。额题云:汉扬州刺史敬君之铭。碑已残阙,可辨者,尝辟司隶从事,又为治书侍御史。最后云,年五十三,光和四年闰月,遭疾而卒。《姓苑》戴《凤俗通》有:敬韶,汉末为扬州刺史。《后周书·敬珍传》、《唐书·宰相世系表》,皆作歆。《东魏敬君像颂》:十世祖,汉扬州刺史歆。《姓苑》作韶,疑转写之误。
巴 祗 《太平御览·良刺史上》谢承《后汉书》:巴祗,字敬祖,为扬州刺史。在官不迎妻子,俸禄不使有余,夜与士对坐,暗中,不然官烛。按,巴祗,见《魏志·陶谦传注》,中平初,徐州刺史。
周 乾 《朱传》:汜催作乱,伤时犹在中牟陶谦以伤为太师,因移檄奉迎天子,乃奏记於曰:徐州刺史陶谦,前扬州刺史周乾等敢言之,行车骑将军,河南尹莫府。
刘 遵 《太平环宇记》:吉州引雷次宗《豫章记》曰:灵帝末,扬州刺史刘遵上书,请置庐陵、鄱阳二郡,献帝兴平元年始立。
陈 温 《袁术传》:初平四年,术将余众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之,又兼无称徐州伯。一作陈神。
刘 繇 《吴志·孙策传》:先是刘繇为扬州刺史。扬州旧治寿春,术已据之,繇乃渡江治曲阿。术用故吏惠衢为扬州刺史,策乃说术乞平定江东,术表策行殄寇将军,比至历阳,众五六千,渡江转斗,所向皆破。刘繇弃军逃遁,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策自领会稽太守。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严 象 《吴志·策传·注·江表传》曰:建安二年夏,汉朝遣议郎王辅奉戊辰诏书,今以策为骑都尉,袭爵乌程侯,领会稽太守。《吴志·孙策传》:策并江东,曹公抚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礼辟策弟权、翊。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吴志·孙策传》:建安五年,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吴志·孙权传》:策薨,以事授权。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时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之地。
刘 馥 《魏志·本传》: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术、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南怀绪等皆安集之。数年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於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茄陂、七门、吴塘诸堤,以溉稻田,官民有畜。按其时,扬州江南诸郡巳全归孙氏,馥所有惟江北之九江、庐陵二郡,且不完。《本传》:建安十三年卒。
温 恢 《本传》:为丞相主簿,出为扬州刺史。《本传》:太祖语张辽、乐进等曰,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魏志·本传》: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於是有樊城之事。《本传》:文帝践祚,以恢为侍中。
徐州刺史或牧
领东海、琅邪、彭城、广陵、下邳五郡国。建安十八年,徐州部郡得下邳、广陵、彭城、东海、琅邪、刺城、城阳、东莞,凡八郡国。
王 尊 《本传》:天子复以尊为徐州刺史,迁东郡太守。
刀子都
盖 豫 《周防传》:世祖巡狩汝南,召掾史试经,防尤能诵读,拜为守丞。防以未冠谒去,师事徐州刺史盖豫,举孝廉。(按:东汉无世祖庙号。)
王 景 《本传》:景三迁为侍御史,永初十五年,拜河堤谒者。建初七年,拜为徐州刺史。明年,迁庐江太守。(按似为永平十五年)。
刘 福 《杨伦传》:顺帝即位,遂留行丧于恭陵,服阕征拜侍中,上书曰:往者徐州刺史刘福等衅秽既章,成伏其诛。
杨 秉 《本传》:为徐州刺史,迁任城相。桓帝即位,以明尚书征入劝讲。
应 志 《本纪》:四月,九江贼蔡伯流寇郡界,及广陵。闰月,蔡伯流等率众诣徐州。刺史应志,字仲节,曾祖父顺。
陈 琦 《后汉纪》:永和四年,时良二千石,有:任峻、苏章。后有:陈琦、吴祐、第五访之徒。陈琦,字公鲁,陈留人,为徐州刺史。时有盗贼,琦与吏士同甘苦,后迁琅邪相。
严 羽 《华阳国志》:巴郡人士。《政事》:徐州牧,羽,字子翼,王思子也。
李 咸 《蔡中郎集太尉李咸碑》:字元卓,汝南西平人,举茂才,迁卫公相,授高密令,勤恤民隐,政成功简。除徐州刺史,百司震肃,饕餮风靡,帝念其勋,拜渔阳太守。还,迁度辽将军。
胡 广 《后汉书》:胡广举茂才,除高密令,政多奇异。《本纪》:汉安元年十一月,大司农胡广为司徒。
王 纯 《隶释冀州刺史王纯碑》:君讳纯,字伯敦,以州从事。永和二年,察孝廉,其三年,有九夷之难,出将征西,请诏兖豫督趣军粮,拜守宫令,以父司隶,还谒者宫,父丧服除,复拜郎,遂释印绂。司空辟举高第,选侍御史,因使扬州。圣朝嘉君,旋拜徐州,政尚宽弘,换在冀州,以公事去官。延熹二年八月殒殂。
百里嵩 《太平御览·良刺史上》:谢承《后汉书》曰:陈留百里嵩,字景山,为徐州刺史。境遭旱,嵩行部传车所经,甘雨辄沾,东海金乡、祝其两县僻在山间,嵩传驷不驻,二县不得雨,父老干谒,嵩曲路到二县,入界即雨。
巴 祗 《三国志·陶谦传注》:谢承《后汉书》曰:赵昱举孝廉,除莒长,会黄巾作乱,郡县发兵以为先办,徐州刺史巴祗表功第一,当受迁赏。昱深以为耻,委官还家。徐州牧陶廉初僻别驾从事,辞疾逊遁。
陶 谦 《三国志·本传》:征拜议郎,参车骑将军张温军事,西讨韩遂,会徐州黄巾起,以谦为徐州刺史,击黄巾,破之。《续汉书郡国志注》:初平三年,分琅邪、东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郡。建安十一年,省昌虑,并东海。《后汉纪》:四月丁卯,徐州刺史陶谦奉贡,以谦为徐州牧。《三国志·陶谦传》:董卓之乱,州郡起兵,天子都长安,四方断绝,谦遣使间行致贡献。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时徐州百姓殷盛,谷米丰瞻,流民多归之,而谦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下邳阙宣自称天子,谦初与合从寇钞,后遂杀宣,并其众。《后汉书·陶谦传》: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初平四年,曹操袭谦,破彭城、溥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兴平元年,曹操复击谦,略定琅邪、东海诸县。谦惧不免,欲走归丹阳,会张邈迎吕布据兖州,操还击布,是岁谦病死。
刘 备 《三国志·先主纪》:陶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谦病笃,谓别驾糜竺曰:非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下邳陈登曰: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先主遂领徐州。《蜀志·先主纪》: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阴,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吕布袭下邳,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求和于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
吕 布 《后汉书·吕布传》:备还归,布遣备屯小沛,自称徐州刺史。《本传》:建安三年,布复叛,遣高顺攻刘备於沛,破之。《本纪》:十二月癸酉,操击吕布於徐州,斩之。
车 胄 《蜀志》:先主据下邳,杀徐州刺史车 胄。《魏志·武纪》:建安四年十二月,备至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
董 昭 《本传》:太祖自征备,徙昭为徐州牧,袁绍遣将颜良攻东郡,又徙为魏郡太守。
浩 周 《吴志·孙权传注魏略》曰:浩周,字孔异,上党人。建安中,仕为萧令,至徐州刺史,后领护于禁军。
马 超 《蜀志·马超传注》:为司隶校尉从事,讨郭援,斩援首,诏拜徐州刺史,后谏议大夫。
臧 霸 《魏志·本传》:与于禁讨昌稀,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有功,迁徐州刺史。沛国公武周为下邳令,霸敬异周,身诣令舍,部从事不法,周得其罪,便收考竟。霸以善周。《本传》:文帝即王位,迁镇东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
郡 守
丹阳太守
(扬州刺史所领)
李 忠 《本传》:建武六年,迁丹阳太守,十四年,□□豫章。
马 稜 《本传》:窦宪诛,复抵罪,后数年,江湖多剧贼,以稜为丹阳太守,皆擒灭之,转会稽。
韩 演 《本传》:顺帝时,为丹阳太守。
江 汉 《本纪》:永嘉元年,丹阳贼陆官等围城,太守江汉击破之。
童 恢 《本传》:自不其令为丹阳太守。
陈 夤 《本纪》:建宁二年,丹阳太守破山越。熹平元年十一月,会稽人许生寇郡界,丹阳太守陈夤讨破之,三年十一月,丹阳太守陈夤大破许生于会稽,斩之。
张 训 《本传》:自侍中为丹阳太守,光和□年,征拜尚书。
周 昕 丹阳太守会稽周听与袁术相恶,术上孙策舅吴景为丹阳太守。
吴 景 《三国志·孙策传》:扬州刺史刘繇渡江治曲阿,时吴景尚有丹阳,策从兄贲又为丹阳都尉。繇至,皆迫逐之。
周 尚 《周瑜传》: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往省之,从孙策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还丹阳,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丹阳太守。瑜与尚俱还,为居巢长,还吴。是岁建安三年。
袁 胤 《周瑜传》。
吴 景 《孙策传》:策渡江据会稽屠东冶,攻破严白虎等,复以吴景为丹阳太守。
孙 翊 《建康实录》:建安八年,权以弟翊代吴景为丹阳太守。
孙 瑜 《孙权传》:建安九年,权弟翊丹阳太守,为左右所害。以从兄瑜代翊,建安二十年卒。
吕 范 《本传》:孙权破羽远,拜范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阳太守,治建业。督扶州以下至海,以溧阳、怀安、宁国为奉邑。按:范迁扬州牧,在汉亡后,应入吴职官。
会稽太守
按后汉会稽郡境,在未分吴郡以前,为今江苏境者,吴、震泽、毗陵、曲阿、丹徒、安、阳羡、无锡、娄共九县,兹仍录任太守,既分以后则不录。
许 时 《越绝书》:太守府大殿秦始皇刻石,到更始元年,许时烧。
李 □ 《越绝书》:吴两仓,春申君所造。更始五年,太守李君治东仓不成。按汉更始无五年,似为建武五年。
第五伦 《本传》。
尹 兴 《陆续传》。
马 稜 《本传》。
张 霸 《华阳国志》:会稽太守,在郡十年,《本传》。
赵 牧 《彭城王传》。
吴郡太守
朱 梁 《吴地记》。
僮 和 《吴郡志》。
王 衡 《本纪》:永和三年五月,吴郡羊珍反,攻郡府,太守王衡破斩之。
曹 □ 《魏志注》:曹休之祖。糜豹桓帝时。
盛 宪 《吴郡志》:高宇孔,文郡人,所友皆世伟人。太守盛宪以为上计。
陈 瑀 《吴志》。
许 贡 《建康实录》:建安五年初,吴郡太守许贡见策英杰,乃表策勇盖天下,骁雄似项羽,请朝廷征入,不然必为后患。策征知,使人遮得其表,而召贡责之,令武士绞杀。又:举孝廉,许贡来领郡。岱将宪避难,求救於陶谦。
太史亨 太史慈子。《吴书》:吴郡太守。
朱 治 《本传》:治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治遂入郡,领太守事。建安七年,权表治为行扶义将军,割娄、无锡、毗陵,为奉邑,在郡三十一年,卒。又:黄武元时年,封毗陵侯,领郡如故。以后入吴职官。
广陵相
按汉广陵国为今江苏境者,有广陵、江都、高邮、平安四县,即全国地。为徐州刺史所领。
广陵太守
陈万年 《本传》:当在广陵王胥死后。
闳 孺 《尹翁归传》:闳孺至广陵相。
东海太守
(建武十年,为东海国王。)
东海相
宗 均 永平元年,自九江太守迁东海相,在郡五年。
籍 褒 《东海王传》:永建二年,封东海王臻弟敏俭为侯。臻及俭念初丧父方幼,丧礼有阙,重行丧制。国相籍褒以闻,顺帝美之。
杜 乔 自东海相为侍中。汉安元年,拜光禄大夫。
黄 浮 《单起传》。
徐 璎 《本传》:再征还,迁汝南太守,东海相。
任 恭 《太平环宇记》:植石庙在朐山县北四里,始皇二十五年,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阙。今石门文曰:桓帝永寿元年,东海相任恭修理此庙。
楚郡太守
孙 萌 《本纪》。
宗 湛 《杨厚传》:父统,建初中为彭城令。一州大旱,太守宗湛使统为郡求雨,即降澍。
赵 牧 《彭城王传》:元初三年,彭城王恭以事怒子酺,酺自杀,国相赵牧以状,因奏祠祀恶言。恭上书自讼,朝廷令考实无征,牧坐下狱,会赦免死。
张 皓 迁尚书仆射。八年,出为彭城相。永宁元年,征拜廷尉。
袁 贺 袁安曾孙,安帝加元服生,当在桓帝时,附见《袁安传》,亦见《风俗通》。
韦 著 《本传》。
史 弼 《本传》:光和中,出为彭城相。
汲 廉 见《朱伤传》。
薛 礼 《陶谦传》、《孙策传》。
刘 艾 《后汉书注》。
侯 谐 《三国志·武纪》。
陈 矫 《魏志》作彭城太守。《本传》:太祖辟矫为司空掾属,除相令、征南长史,彭城、乐陵太守。
广陵太守
马 稜 《本传》:章和元年。
陆 稠 《陆续传》。
张 纲 《本传》。
苟 昙 《广陵太守苟淑传》。
赵 昱 《陶谦传》:以忠见疏,出为广陵太守。
张 超 《臧洪传》、《袁绍传》。
陈 登 《吕布传》:曹操拜登广陵太守。
临淮太守
侯 霸 《本传》。
下邳相
张 禹 《本传》。
孔 彪 《孔彪碑》。
杨 弼 《杨淮袁记》。
蔡 瓒 《风俗通》:平春长蔡瓒左迁武当左尉,会车骑将军冯绲南征武陵蛮夷,辟瓒军曲侯,以功除新阳令,官至下邳相。
蔡 质 《蔡邕传注》。
毋车伯奇 《风俗通》。若章下邳相。
笮 融 《陶谦传》:谦以笮融为下邳相,使督广陵彭城水运。
曹 豹 《三国志注》。
沛郡太守
韩 歆 《本传》、《本纪》:建武十三年三月辛未,沛郡太守为司徒。
贺 玄 《第五伦传》。
栾 巴 《本传》:自豫章太守迁沛相,征拜尚书。会帝崩,管陵,坐罪还家。
韩 演 《风俗通》。
具 恭 《单超传》。
袁 正 《风俗通》:袁贺子,正有重名,今见沛相。
孙 礼 《梁冀传》。
王 吉 《本传》。
苟 昱 《荀淑传》。
司马芝 《魏志·本传》。
吴
牧 督
扬州牧
吕 范 《本传》:曹休来伐,范督徐盛、全琮等,拒休于洞口。迁前将军,假节,还军拜扬州牧。黄武七年,拜大司马。《吴志·权纪》:八月,大司马吕范卒。
陆 逊 《建康实录》:及为丞相,领扬州牧。
诸葛恪 《本传》:建兴元年,进封恪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
督徐州军事
冯 朝 《孙亮传》:五凤二年十二月,以冯朝为监军使者,督徐州军事。
郡 守
丹阳太守
诸葛恪 《本传》、《孙权传》:嘉禾三年八月,以诸葛恪为丹阳太守。六年十月,诸葛恪平山越事毕,北屯庐江。
滕 胤 《本传》:弱冠尚公主。年三十,起家为丹阳太守,徙吴郡。
聂 友 《三国志·诸葛恪传注》,引《吴录》:友讨儋耳还,拜丹阳太守,年三十二卒。
李 衡 《建康实录》:五凤元年正月,以大将军左司马李衡为丹阳太守,自芜湖又徙治宛陵。永安元年,衡以前嫌自拘司败,使还郡,封威远将军,领丹阳太守。
沈 莹 《建康实录》:后主使丞相张悌督丹阳太守沈莹,率众三万至牛渚。
吴郡太守
太史亨 《太史慈传注》。
滕 胤 《本传》。
谢 勖 《吴郡志》。
广陵太守
孙 韶 《孙韶传》:收河部曲为京下督,统河部曲,食曲河丹徒二县,自置长史,一如河旧,后为广陵太守。偏将军权为吴郡王,迁扬威将军,封建德侯。权称尊号,为镇北将军。韶为边将数十年,善养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疆场远斥堠为务,青、徐、汝、沛颇来归附。淮南滨江屯堠,皆撤兵远徙,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权还建业,乃得朝觐。权问青徐诸屯要害远近,人马多寡,将帅姓名,书具识之,所问咸对。赤乌四年卒,子越嗣,越兄楷代越为京下督。
吴 穰 《孙亮传》:五凤二年七月,城广陵,拜将军吴穰为广陵太守。
东海太守
流 略 《孙亮传》:五凤二年七月,留略为东海太守。
魏
刺 史 都 督
徐州刺史
领下邳彭城、东海、琅邪、东莞、广陵六郡。
吕 虔 《本传》:文帝即位,加裨将军,封益寿亭侯,迁徐州刺史,加威虏将军,讨利城叛贼,斩获有功。明帝即位,徙封万年亭侯薨。
邹 歧 《曹爽传注》:桓范都督青徐诸军事,与刺史邹岐争屋,引节欲斩岐,为岐所奏,不直坐免。
王 昶 《本传》:正始中,转在徐州。封武观亭侯,迁征南将军。
胡 质 《晋书·石苞传》:诸葛诞举兵淮南,苞督兖州刺史三泰、徐州刺史胡质、简锐卒为游军,以御外寇。《三国志·本传》:吴大将军朱然围樊城,勒兵临围,城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嘉平二年薨。(按《高贵卿公纪》:甘露二年,诸葛诞举兵反,三年春二月,司马文王陷寿春城,斩诸葛诞,则《晋书石苞传》之胡质,或另一人。)
胡 威 《三国志·胡质传》: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有殊绩,历三郡守。卒于安定。(按《晋书·威传》:拜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于位。又先历豫州刺史尚书,未言为三郡守。《三国志》所言卒于安定者,恐别有一人,非胡威。则所言成熙中官至徐州刺史者,恐亦有误。石苞传之徐州刺史胡质即胡威,更俟博考。)
扬州都督
魏置都督扬州诸军事及扬州刺史,略如清之两江总督及江苏巡抚。都督即所拜将军,置府,有长史司马、系军诸职。刺史有别驾治中从事以下诸职。府州分置各部曲。都督军权重,刺史民事重。
曹 休 《本传》:夏侯惇薨,以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车驾临送,遣兵渡江,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拜扬州牧。明帝即位,迁大司马,都督扬州如故。
满 宠 《本传》:曹休薨,以前将军代都督扬州诸军事,四年,拜征东将军。与扬州刺史王凌共事,不平,王凌支当毁宠疲老。故明帝召之。既至,体气康疆,见而遣还。吴将陆逊向庐江,宠整军趋扬宜口,贼即夜遁。青龙元年,宠疏曰: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贼攻围之,得据水为势,兵往救之甚难,宜移城内之兵。其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更立城以固守。此为引贼平地掎其归路,於计为便。诏报听。明年,权自将号十万,至合肥新城。宠往,射杀权弟子孙泰,贼引退。景初二年,以宠年老征还,迁太尉。《齐王纪》:景初三年三月,以征东将军满宠为太尉。
王 凌 《本传》:正始初,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二年,吴大将军全琮数万众,寇芍陂。凌率诸军,力战贼退。进封南乡侯,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凌与外甥令狐愚并典兵,专淮南之重。凌就迁为司空。司马宣王既诛曹爽,进凌为太尉,假节钺。嘉平三年春,吴贼塞涂水,凌欲因此发大严诸军,表求讨贼,诏报不听,凌阴谋滋甚。太傅司马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凌乘船单出迎,宣王遣步骑六百人,送还京都。凌至项,饮药死。
毋丘险 《本传》:诞战于东关不利,乃令诞俭对换,俭为镇东,都督扬州。吴太傅诸葛恪围合肥新城,俭与文钦御之。恪退还。正元二年正月,俭矫太后诏,罪状大将军司马景王,移诸郡国举兵。大将军统中外军讨之俭败走安风津,都尉部民张属就射杀俭,传首京都。《本传》:毋丘俭反,诞斩其使,俭败。以诞久在淮南,乃复以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甘露二年五月,征为司空,诞遂反。自出攻扬州刺史乐琳,杀之。六月,大将司马文王督中外诸军二十六万众,临淮讨之。四面合围,表里再重,堑垒甚峻。三年,诞窘急,单骑将麾下突小城门出。大将军司马胡奋部兵逆击,斩诞。
陈 骞 《晋书·骞传》:诸葛诞之乱,复以尚书行安东将军。寿春平,拜使持节都督淮北诸军事安东将军,进爵广陵侯。
王 基 《本传》:诸葛诞反,以本官行镇东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淮南平,转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甘露四年,转征南将军都督荆州。
石 苞 《晋书·苞传》:寿春平,拜苞镇东将军。顷之,代王基都督扬州诸军事。武帝践阼,迁大司马,进乐陵郡侯。 (又《万氏志》扬州都督外,有荆州都督、雍凉州都督、河北。都督,皆为曹魏重镇。今辑录考登如下荆州等志。)
卢 钦 《晋书·钦传》,迁淮北都督伏波将军,甚有称绩。征拜散骑常侍、大司农,迁吏部尚书。武帝受禅,以为都督沔北诸军事。
司马骏 《晋书·扶风王骏传》:出为平南将军、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改平寿侯,转安东将军。咸熙初,转安东大将军,镇许昌。
扬州刺史
领淮南庐江二郡
温 恢 《本传》:为扬州刺史,建安二十四年,有樊城之事。文帝践阼,以恢为侍中。
王 凌 《本传》:转青州,从曹休征吴,与贼遇于夹石。休军失利,凌力战决围,休得免难。仍徙为扬、豫二州刺史。
孙 礼 《本传》:明帝临崩,受遣诏,拜大将军长史。礼亮直不挠,曹爽弗便,以为扬州刺史,加伏波将军。吴大将全琮来侵,战于芍坡。礼犯蹈白刃,贼众乃退。玺书慰劳,赐绢七百疋,征为少府。
诸葛诞 《本传》:正始初,复以诞为御史中丞、尚书,出为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王凌之阴谋也,司马宣王潜军东伐,以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诸葛属兴东关,遣诞督诸军讨之,与战不利,还,徙为镇南将军。
文 钦 《毋丘俭传》:扬州刺史、前将军文钦,曹爽之邑人也。俭厚待钦,情好欢洽。正元二年正月,俭钦矫太后诏,罪状司马景王。钦亡入吴。《魏书》曰,曹爽诛后,进钦为前将军,代诸葛诞,扬州刺史。
乐 《乐进传》:子果毅有父氏,官至扬州刺史。诸葛诞反,掩袭杀,《万氏志》:扬州刺史止于乐。
郡 守
彭城太守
向 韶 《向雄传》。
夏侯庄 《晋书·夏侯湛传》
晋
都 督
都督扬州诸军事
石 苞 《本传》:泰始四年武帝践阼,迁大司马。进封乐陵郡公,加侍中,羽葆鼓吹。自诸葛诞破灭,苞便镇抚淮南。士马强盛,以威惠服物淮北监军王琛密表,苞与吴人交通。帝下诏,以苞筑垒遏水,劳扰百姓,策免其官。遣太尉义阳王望率大军征之,以备非常。苞用掾孙铄计,放兵步出,住都亭待罪。帝意解。及苞诣阙,以公还第。
汝阴王骏 《本传》:迁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代石苞镇寿春,寻复还,镇许昌。
陈 骞 《本传》:迁大将军,出为都督扬州诸军事,假黄钺,破吴,途中屯戍。《本传》:咸宁三年,入朝,因乞骸骨。赐冕之服,诏听留京。
王 浑 《本纪》:咸宁三年七月,以都督豫州诸军事王浑,都督扬州诸军事。《本传》: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镇寿春。《本纪》:五年十一月,大举伐吴。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本纪》:太康元年二月,王浑、周凌与吴丞相张悌战于版桥,大败之,斩悌。《本传》:增封八千户,进爵为公,赐绢八千匹,转征东大将军。《本传》:二年,吴人新附,浑虚怀绥纳。坐无空席,门不停宾,江东之士,莫不悦附。《本纪》:六年正月戊辰,以征南大将军王浑为尚书左仆射,尚书褚契都督扬州诸军事。(按征南当作征东。)
褚 契 《褚裒传》:褚契,官至安东将军。(按《本纪》作褚契。)
周 浚 《本传》:七年代王浑为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安东将军。卒于位。十年《陆士龙集·与戴季甫书》:周安东薨殂,追慕切剥,不能自胜,鄙州民物同哀。
王 允 淮南王允《本传》:太康十年,徙封淮南。之国,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假节。元康九年入朝。(按元康元年七月,分扬、荆州十郡为江州。此传系预书)。《本纪》:永康元年四月丁酉,以淮南王允为骠骑将军。
谯王随 《水经注·阴沟水篇》:涡水有谯定王司马士会冢,前有碑石。榜云:晋故使持节都督扬州江州诸军事谯定王河内温司马公墓之神道。太安元年正月庚子,安东将军谯王随薨。
刘 准 太安二年十一月甲子,石冰自临淮趣寿阳,征东将军刘准遣广陵度支陈敏击水。《本纪》永兴元年三月,陈敏攻石冰,斩之。扬徐二州平。二年十月丙子,诏征东大将军刘准备勒所部,与刘乔并力。光熙元年《陈敏传》:据江东刑政无章,周圯、顾荣遗使密报征东大将军刘准遣兵临江。
周 馥 《本传》:帝还宫,出为平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代刘准为镇东将军,与周屺等讨陈敏,灭之。《本传》:永嘉四年,上书曰:戎狄交侵,畿甸危逼。辄与祖纳等三十人,伏思大计。于今平夷,东南为愈。淮扬之地,北阻涂山,南抗灵岳,名川四带,有重险之固。是以楚人东迁,遂宅寿春,且运漕四通,无患空乏,谨精选精卒三万奉迎,元帝遣将军甘卓、郭逸攻馥,旬日而馥众溃。奔于项,发病卒。
琅邪王睿 永嘉四年。《怀帝本纪》:永嘉元年七月己未,以平东将军琅邪王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镇建业。是分扬州置二督。《元帝本纪》:加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受越命讨征东将军周馥,走之。《本纪》:五年五月,安东大将军琅邪王睿为镇东大将军。《本纪》:建兴元年五月壬辰,以镇东大将军琅邪王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 陕东诸军事。八月,改建业为建康。三年元纪,进位丞相。
王 敦 《本传》:陶侃破杜弢,敦以元帅进 镇东大将军,都督扬、江、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敦始自选置统州郡焉。
刺 史
扬州刺史
领丹阳、宣城、淮南、庐江、毗陵、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十一郡。
牵 弘 泰始五年,《陈骞传》:牵为扬州刺史,不承顺骞命,由是征弘。
应 绰 《本纪》:咸宁四年十月,扬州刺史应绰伐吴皖城,斩首五千级,焚谷米百八十万斤。
周 浚 咸宁五年,《本传》:累迁御史中丞,拜折冲将军,扬州刺史,封射阳侯。随王浑伐吴,攻破江西屯戍,斩张绨等。浚既济江,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武城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本传》:大康二年。明年,移镇秣陵。时吴初平,屡有逃亡者,频讨平之。宾礼故老,搜求俊义,甚有威德,吴人悦服。三年,《本传》迁侍中。
嵇 喜 太康五年。《贺循传》:会稽山阴人,吴平远,本郡刺史嵇喜举茂才,除阳羡令。(按:晋成宁五年以前,扬州只有庐江、淮南,无丹阳、吴、会稽、吴兴、新安、东阳、临海及元康割属江州之豫章等七郡。)
何 攀 元康六年,《华阳国志·后贤志·何攀传》:太傅杨骏诛。封四城公,转东羌校尉,征还,领越骑,武库火,以兵卫宫。领河南尹,迁扬州刺史,在官数年。征虏将军石崇表东南有兵气,不宜用远人。征拜大司农。
羊 忱 九年。《世说新语》:羊忱性甚贞烈。赵王伦为相国,忱为太傅长史。(注:忱,字长和,名陶。历太傅、长史、扬州刺史,迁侍中。永嘉五年,遭乱被害。)
邵 隆 永宁元年,《本传》:赵王伦之篡,以为扬州刺史,寻加宁东将军。齐王冏檄至。隆犹豫未决。宁远将军王邃镇石头。将士扶邃攻之,隆父子皆死。
陈 徽 太安元年。《周圮传》:张昌攻扬州,刺史陈徽出奔。二年七月,张昌别帅石冰寇扬州。刺史陈徽与战,大败,诸郡皆没。
曹 虎 永兴元年。《宋书·符瑞志》:晋惠帝永兴元年,丹阳内史朱达为扬州刺史曹虎所杀。《本纪》在二年八月。
刘 机 《本纪》:二年十二月,陈敏举兵反,逐扬州刺史刘机。永嘉元年。《陈敏传》:征东大将军刘准、遣扬州刺史刘机出历阳。
王 敦 三年。《本传》:永嘉初,征为中书监,东海王越收缪播等十余人,杀之。以敦为扬州刺史。《建康实录》:东海王越辅政,以敦为扬州刺史。潘滔进谏曰:今树处仲于江外,使其肆豪强之心,是见贼也。越不从。四年,钱珐反,敦奔建业。《本纪》:钱反在二月。《本传》:元帝召为安东军咨祭酒。
刘 陶 《王彬传》:为扬州刺史。建武刘陶长史。《华谭传》:迁庐江内史,与上司多忤。扬州刺史刘陶因法收谭下狱,镇东将军周馥理而出之。
王 敦 五年,《本传》:扬州刺史刘陶卒,帝复以王敦为扬州刺史。建兴三年。《通鉴》:六月,进敦镇东大将军,江州刺史。《纪》、《传》、《建康实录》均见。
王 导 四年。《本传》:导为丞相军咨祭酒,俄拜右将军,扬州刺史,监江南诸军事。(按建兴三年二月丙子,琅邪王睿为丞相。)
徐州刺史
领彭城、下邳、东海、琅邪、东莞、广陵、临淮七那。
胡 威 泰始元年。《本传》:历安丰太守,迁徐州刺史。勤于政术,风化大行。
王 浑 三年,《本传》:武帝受禅,加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浑开赈赡,百姓赖之。泰始初,增封邑千八百户。久之,迁东中郎将,镇许昌。
胡 奋 七年。《本传》:迁徐州刺史,封夏阳子,匈奴刘猛叛,以奋为监军。
嵇 喜 太康二年。《嵇含传》:祖喜徐州刺史。《本纪》:三年九月,吴故将莞恭帛奉举兵反,攻害建业令,围扬州。徐州刺史嵇喜讨平之。四年,《华谭传》:广陵人扬州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太康中,刺史嵇绍举秀才。(按广陵隶徐州。嵇绍以元康中为刺史,非太康。此恐嵇喜之讹。)
嵇 绍 元康四年。《本传》:转豫章内史,以母忧不之官。服阙,拜徐州刺史。时石崇为都督,甚亲敬之。后以长子丧去职。
高 诞 七年。《地理志》:分东莞置东安郡。分临淮置淮陵郡。以堂邑置堂邑郡。八年。《石崇传》:崇与徐州刺史高诞争酒相侮,为军司所奏,免官。
羊 陶 九年。《羊祜传》:祜伯父秘孙陶,徐州刺史。
周 馥 太安元年。《本传》:转御史中丞侍中,拜徐州刺史。加冠军将军,假节。征为廷尉。
裴 盾 永嘉元年。《本传》:永嘉中,为徐州刺史。在任三年,百姓嗟怨。《纪瞻传》:至徐州。闻乱日甚,将不行。会刺史裴盾得东海王越书。若荣等顾望。以军礼发遣。乃与荣等弃车,还扬州。《本纪》:五年正月己未。东海王越遣徐州刺史裴盾击苟唏。四月,王桑冷道陷徐州,裴盾遇害。
祖 逖 永嘉六年。《本传》:迁济阴太守,不之官,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寻征军谘祭酒。
蔡 豹 建兴三年,《本传》:避乱南渡,元帝以为振武将军,临淮太守,迁建武将军,徐州刺史。四年。《本传》:初,祖逖为徐州,豹为司马。至是逖为豫州,豹为徐州。
徐州刺史
领东海、琅邪、东平、兰陵、邳、彭城、沛、东莞、临淮、淮陵、广陵、海陵、南梁、南陈留、淮阳、阳平、盱眙、钟离、山阳、及北彭城、北沛、北下邳、北东海、北谯、北梁、北兰陵、北琅邪、北东莞、宿预、淮阳等郡。义熙七年,北彭城等郡隶北徐州。
蔡 豹 建武元年。《琅邪王裒传》:帝为晋王,更封裒琅邪王,拜使持节,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征还,建武元年薨。(按,东晋专为都督,不领刺史者颇少。今附於此。)太兴元年,二年,《本传》:八月,徐龛寇东莞,遣太子左卫率羊鉴行征虏将军,统徐州刺史蔡豹,讨之。三年《本纪》:十月丙辰,徐州刺史蔡豹,以畏懦伏诛。
卞 敦 太兴三年,《本传》:中兴建,拜太子左卫率,时石勒侵逼淮泗。帝备求良将可以式遏边境者。公卿举敦,除征虏将军,徐州刺史,镇泗口,及勒寇彭城,敦自度力不能支,与征北将军王邃退保盱眙。贼势遂张,淮北诸郡多为所陷,竟以畏懦贬秩三等,为鹰扬将军,征拜大司农。(按:《本纪》太兴四年七月甲戌,丹阳尹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青州刺史,镇淮阴。永昌元年四月,王敦据石头。刘隗率众攻之,败绩,奔石勒。今附于此。)四年。《晋书·地理志》:元帝渡江之后,徐州所得惟半,乃侨置淮阳、阳平、济阴、北济阴四郡。是时,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人、相帅过江淮。帝并侨立郡县以司牧之。割吴郡之海虞北境,立郯朐等七县,寄居曲阿。以江乘置南东海、南琅邪、南东平、南兰陵等郡。分武进,立临淮、淮陵、南彭城等郡,又置顿丘郡。永昌元年。《本纪》:十月辛卯,以下邳内史王邃为征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镇淮阴。(按,邃北时专为都督。)卞敦征后,乃为徐州。太宁元年。《本纪》三月,石勒攻陷下邳,徐州刺史卞敦退保盱眙。
王 邃 《王敦传》:太宁元年,自为扬州牧,从弟邃为徐州。二年。《本纪》:六月丁卯、征平北将军、徐州刺史王邃卫京师。
刘 遐 太宁二年。《本传》:王含反,遐与苏峻俱赴京都。事平,以功封泉陵公,迁散骑常侍,监淮北军、中郎将、徐州刺史。假节,代王邃镇淮阴,咸和元年卒。《本纪》:十月,以为兖州刺史。三年。《地理志》:明帝又立南沛、南清河、南下邳、南东莞、南平昌、南济阴、南濮阳、南太平。咸和元年。《本纪》:六月癸亥,使持节、散骑常侍、监淮北诸军事、北中郎将、徐州刺史,泉陵公刘遐卒。
郄 鉴 咸和元年,《本纪》:六月癸酉,以车骑将军郄鉴领徐州刺史。二年。《地理志》:郄鉴加领徐州刺史,镇广陵。峻平后,自广陵还镇京口。又于汉故九江郡界置钟离郡。江北又侨立幽、冀、青、并四州。三年。《本传》陶侃为盟主,进鉴都督扬州八郡军事。王舒虞潭皆受节制。鉴率众渡江,会潭战不利。鉴还丹徒。立大业、曲阿、废亭三垒以拒贼。四年三月壬午,论平苏峻功,以郄鉴为侍中司空,封南昌县公。《本传》:苏逸等走吴兴,鉴遣参军李闳追斩之,解八郡都督。五年、六年。《本传》:时贼帅刘征浮海,抄东南诸县。鉴遂城京口,加都督扬州之晋陵吴郡诸军事,率众讨平之。咸康四年。《本纪》:五月乙未,司空郄鉴为太尉,五年。《本传》:以寝疾,上疏逊位,曰:臣疾弥留,遂至沈笃,错杂率多北人,或逼迁徙,或是新附,百姓怀土,皆有归本之心。至处与田宅,渐得少安,闻臣疾笃,众情骇动,若当北渡,必启寇心。太常臣谟平简贞正,素望所归,谓可以为都督徐州刺史。疏奏,以蔡谟为军司。《建康实录》:八月辛酉,侍中太尉南昌公郄鉴薨。
蔡 谟 咸康五年。《通鉴》:八月,以蔡谟为徐州刺史。《本传》:鉴卒,拜谟为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亚陵、豫州之沛郡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六年。《本传》石季龙於青州造船数百,掠沿海诸县,所在杀戮。是时,谟所统七千余人,所戍东至土山,西至江乘,镇戍八所。城垒凡十一处,烽火楼望三十馀处,随宜防备,甚有算略。八年,《本传》康帝即位,征拜左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
何 充 咸康八年。《本传》:康帝立,出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本纪》:八月己未,何充为骠骑将军。建元元年。《本纪》:十月辛巳,以骠骑将军何充为中书监、扬州刺史,以琅邪内史桓温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桓 温 永和元年。《本纪》:八月庚辰,以徐州刺史桓温为荆州。
褚 契 永和元年。《本传》:康献皇太后临朝。裒固请居藩,改授都督徐、兖、青、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二年。《本纪》:七月,以褚裒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三年。《晋书·地理志》:穆帝时,移南东海七县,出居京口。四年。《本传》:石季龙死,裒上表请伐之,即日戒严,直指泗口,朝议以裒事任贵重,可先遣偏师。裒重陈前所遣督护王颐之等径造彭城,后遣糜嶷进军下邳,据其城池,今宜速发。於是除征讨大都督,青、扬、徐、兖、豫五州诸军事。裒率众三万径进彭城。河朔士庶归降者,日以千计,裒抚纳之。督护徐龛违裒节度,军次代陂,为贼所害。裒上疏自贬,诏还镇京口,解征讨大都督。五年。《本纪》:十二月己酉,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徐州刺史褚裒卒,以建武将军吴国内史荀羡为刺史,持节,临徐、兖二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
荀 羡 永和六年辑本《孙盛晋阳秋》:荀羡,字令则,光禄大夫崧之子。以主婿为驸马都尉,少历显位。年二十八,超授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在任十年。《本传》:寻加监青州诸军事,中兴方伯,未有如羡之少者。八年。《本纪》:三月,使北中郎将荀羡镇淮阴。十二年。《本纪》:十一月,慕容恪攻段龛于广固,使北中郎将苟羡师,次于琅邪,以救之。《本传》:时慕容兰以众数万屯卞城,甚为边害。羡自光水引汶通渠至于东阿,以征之,临阵斩兰。升平元年,《本传》:先是胡中大乱,羡抚纳降附,甚得众心。以疾笃解职。二年,《本纪》:正月,诏北中郎将荀羡北伐。《通鉴考异·燕书》:十二月,荀羡寇泰山,杀太守贾坚,又《通鉴》:慕容尘遣司马悦明救泰山,羡兵败燕,复取山茌。荀羡疾笃,征还。以郄昙为北中郎将,持节,都督徐、兖、青、冀、幽五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下邳。
郄 昙 开平三年。《本纪》:十月,慕容傍寇东阿,遣北中郎将郄昙次高平以击之,王师败绩,降号建威将军。五年,《本纪 》;正月戊戌,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郄昙卒。二月,以镇军将军范汪为都督青、兖、徐、冀、幽五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十月,有罪,废为庶人。
范 汪 升平五年。《本传》:桓温北伐,令汪率文武出梁国,以失期,免为庶人。
庾 希 隆和元年。《本纪》:二月辛未,以辅国将军庾希为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镇下邳。兴宁元年。《本纪》:五月,以北中郎将庾希为都督青州诸军事。太和元年。《本传》:慕容厉围梁父,断涧水。太山太守诸葛攸奔邹山,鲁高平数郡皆没,希坐免官。
郄 愔 太和二年。《本纪》:九月,以会稽内史郄倍为都督徐、兖、青、幽四州诸军事,徐州刺史。《本传》:大司马温以愔与徐、兖有故义,乃迁愔都督青、幽、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四年,《本传》:俄属桓温北伐,倍请督所部出河上,用其子超计,以己非将帅才,不堪军旅。又固辞。劝温并领己所统。转冠军将军,会稽内史。
桓 温 三月,温自领徐、兖二州刺史。见《通鉴》。宁康元年。《本纪》:七月己亥,丞相、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桓温卒。
刁 彝 宁康元年。《本纪》:九月,吴国内史刁彝为北中郎将,兖、扬二州刺史,镇广陵。二年。《本纪》:正月己酉,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刁彝卒。二月癸丑,以丹阳尹王坦之为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
王坦之 宁康二年。《本传》俄授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广陵。三年。《本纪》:五月丙午,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王坦之卒。
桓 冲 宁康三年。《本纪》:五月甲寅,以扬州刺史桓冲为征北将军,徐州刺史,镇丹徒。太元元年。《本传》:冲惧逼。宁康三年,乃解扬州,自求外出,桓氏党与以为非计,冲处之澹然,忠言嘉谋,每尽心力。於是改授都督徐、兖、豫、青、扬五州六郡军事。以北中郎府并中军,镇京口,二年。《本纪》:十月辛丑,桓冲领荆州刺史,尚书王蕴为徐州刺史。
王 蕴 太元元年。《本传》:左降晋陵太守。定后立,以后父迁光禄大夫,授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假节。顷之,征拜尚书左仆射。四年,《本纪》:八月丁亥,左将军王蕴为尚书仆射。
谢 玄 太元八年。《本传》:苻坚将句难相率北走。诏遣殿中将军慰劳,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七年、八年,《本传》:苻坚自率兵次于项城,众号百万。诏以玄为前锋,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诸军事。与叔父征虏将军石,从弟辅国将军琰,西中郎将桓伊,龙骧将军檀玄,建威将军戴熙、扬武将军陶隐等拒之。众凡八万,玄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即斩梁成,坚进屯寿阳,列阵临肥水,玄军不得渡。玄使谓苻融曰:诸君稍却,令将士得周旋。融遂麾阵使却。玄与琰伊等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决战。坚中流矢,临阵斩融。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主师已至,获坚乘舆云母车,器械军资,珍宝山积,牛马驴骡骆驼十万。诏进号前将军,假节。固让不受。九年。《建康实录》:八月,诏谢玄出屯彭城,经略中原。玄率诸军堰吕梁水,树栅,立七埭为泒,拥二岸之流,以利运漕,进伐青州,故谓之青州泒。时苻丕堪自邺为慕容垂所逼,遣参军进谢玄青铜镜、黄金椀、宛转绳床、玉如意。玄使送于京师。十月,伪青州刺史苻朗来降。《本纪》:九月辛卯,前锋都督谢玄攻苻坚,兖州刺史张崇于甄城拔之。《本传》:朝廷以兖、青、司、豫既平,加玄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十年。《本纪》:十月丁亥,论淮肥之功,封谢玄康乐公。十一年。《本传》:翟辽据黎阳反,泰山太守张愿叛,玄求解所职。十二年,正月乙巳,以谢玄为会稽内史,见《本纪》。
琅邪王道子 太元十二年,《本传》:领扬州数年,领徐州刺史,太子太傅。
会稽王道子 太元十七年,《本纪》:十一月,徙封琅邪王道子为会稽王。二十一年,《本传》:安帝践阼,解徐州。
刘 该 太元二十一年五月,以散骑常侍刘该为徐州刺史,镇鄄城。(按《道子传》,安帝践阼,解徐州,安帝于是年九月即位。而《通鉴》于五
月巳书刘该为徐州恐五月有误。)
谢 琰 隆安二年,《本传》:王恭平,徐州刺史、假节孙恩作乱,加督吴兴、义兴二郡军事。讨恩至义兴。三年。《本传》:孙恩逃于海岛,以琰为会稽内史,都督五郡军事,帅徐州文武戍海浦。
司马元显 隆安四年。《会稽王道子传》:谢琰为孙恩所害,元显求领徐州,以此考之,是琰镇会稽,仍领徐州。元兴元年。《本纪》:三月辛未,元显遇害。
桓 修 《桓玄传》:玄入京师,矫诏领徐州刺史,寻以从兄修为右将军、徐、兖二州刺史。《通鉴》:桓修为徐州,玄让徐州,皆在三月。三年。《建康实录》:二月乙卯,建威将军刘裕等起义兵于丹徒。丙辰,斩徐州刺史桓修于京口。
刘 裕 元兴三年。《宋书·武纪》:元兴三年三月庚申,司徒王谧与众推高祖为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徐州刺史,诸军进据浔阳,加都督江州诸军事。十月,高祖领青州刺史。义熙元年,二月庚子,加镇军将军刘裕为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见《本纪》。三月,改授都督荆、司、梁、益、宁、雍、凉七州诸军事,并前十六州,解青州,加领兖州刺史。义熙二年。《宋书·武纪》:三月,督广交二州。四年《宋书·武纪》:正月,授扬州刺史录尚书、徐兖二州刺史如故。九月,刘敬宣伐蜀无功,降中军将军,开府如故。五年。《宋书·武纪》:七月,诏加公北青、冀二州刺史。六年、七年。《晋书·地理志》义熙七年,始分淮北为北徐州,淮南但为徐州,统彭城、沛、下邳、兰陵、东莞、东安、琅邪、淮阳、阳平、济阴、北济阴十一郡,《宋书·武纪》:十一月,以荆州十郡为湘州,公乃进督。十二年。《宋书·武纪》:义熙十二年正月,增都督南秦,凡二十二州。三月,以世子为徐、兖二州刺史。下书曰,吾倡大义,首自本州,克复皇祚,遂建勋烈,外夷劲敌,内清奸宄,皆邦人州党竭诚尽力之效。今当奉辞西旆,有事关河,弱嗣叨蒙,复忝今授,情事缠绵,可谓深矣。军国务殷,刑辟未息,其犯罪系五岁以还,可一原遣文武劳满未荣转者,便随班序报。《通鉴》:一月,太尉裕加领司、豫二州刺史,以其世子义符为徐、兖二州刺史。《武纪》同。(按,裕所督二十二州刺史。《宋书·武纪》,依年叙列,本极分明。《通鉴·胡注》误羼入宋州。今据《武纪》,详列於裕领徐州之下。)
刘道怜 十四年,《宋书》。长沙王道怜传》:高祖平定三秦,方思外略。征道怜还为侍中,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尚书令,徐、兖二州刺史,持节,将军如故。元兴元年,解尚书令,进位司空,出镇京口,道怜为徐、兖。《通鉴》在正月。
郡 守
丹阳太守
孔 冲 《梁书·孔休源传》:晋丹阳太守之八世孙。
朱 建 《惠帝纪》:永兴二年八月,扬州刺史曹武杀丹阳太守朱建。
王 旷 陈敏弟斌东略诸郡,丹阳内史王旷弃城走。
顾 荣 陈敏以为丹阳内史。陈敏诛,征拜侍中。
王 导 《本传》:永嘉末,为丹阳太守。
薛 兼 拜丹阳太守,中兴建,改尹。
丹阳尹
薛 兼
刘 隗 《本传》。
戴 邈 《本传》:代刘隗为丹阳尹。
诸葛恢 《本传》:拜中书令,王敦上恢为丹阳尹。以久病,明帝征敦,以恢为侍中。
温 峤 《本传》:王敦请为左司马,表补丹阳尹。敦构逆。加峤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进前将军。咸和初为江州刺史。
阮 孚 《本传》。
周 谟 《本传》:追赠觊官。历少府、丹阳尹、中护军。
羊 曼 《本纪》:咸和三年二月丙戌,苏峻攻青溪栅。王师又大败,丹阳尹羊曼遇害。
褚 《本传》:苏峻平,封长平县伯。迁丹阳尹,收集散亡,甚有惠政,代庾亮为中护军。
顾 众 《本传》:苏峻平,封鄱阳县伯,更拜丹阳尹,入为侍中。
桓 景 《陶回传》。
殷 融 《刁协传》:咸康中协子彝讼之丹阳尹殷融,谓宜显赠。《建康实录》在咸康二年。
高 悝 《高崧传》:父悝累历显位,至丹阳尹。
何 充 《本传》:除建威将军,丹阳尹。王导言于帝,由是加吏部尚书。导薨,转护军将军。
王 □
刘 惔 《建康实录》:永和三年十二月,以侍中刘惔为丹阳尹。
王胡之 《本传》:历官侍中、丹阳尹。石季龙死,授西中郎将,司州刺史。
孔 严 见《庾和传》。
庾 和 《本传》:升平中,代孔严为丹阳尹。
韩 伯 《本传》:转丹阳尹、吏部尚书,卒。
王 劭 《本传》:历司徒,左长史、丹阳尹。桓温甚器之,迁吏部尚书。
刘 成 《刘乔传》。
王坦之 《本传》:桓温薨,坦之与谢安共辅幼主,迁中书令,丹阳尹。俄授徐、兖二州刺史。
王 蕴 《本传》:拜尚书左仆射,迁丹阳尹。复为会稽内史。太元九年卒。
王 琨 《孝武讲经》:仆射谢安侍坐。尚书陆纳、侍讲车胤,与丹阳尹王琨摘句。
沈 嘉 见《王恭传》。
王 恭 《本传》:太元中,代沈嘉为丹阳尹。
王 雅 《本传》:历廷尉、侍中、左卫将军、丹阳尹,迁领军尚书。帝崩,仓猝不获顾命。
王国宝 《本传》:迁左仆射,加后将军,丹阳尹。王恭檄至讨国宝,王殉劝放兵权以迎恭。道子收国宝,赐死。
车 胤 《本传》:隆安初,加辅国将军,丹阳尹。
王 恺 《本传》:国宝既死,出恺为吴郡内史。未几,征恺为丹阳尹。桓玄等走,复为吴郡。
司马恢之 隆安五年六月,孙思奄至丹徒。丹阳尹司马恢之戍南岸。
亓范之 《晋书·桓玄传》。元兴元年三月,桓玄以亓范之为丹阳尹。
孟 昶 元兴三年三月壬戌,孟昶为丹阳尹。义熙六年五月,仰药死。见《宋书》、《晋书》、《建康实录》。
袁 豹 《宋书·本传》:受知刘裕,为太尉长史。长孟昶为丹阳尹。义熙七年,为太尉、咨议、参军。
郄僧施 义熙八年,刘毅为荆州刺史,与丹阳尹郄僧施深相凭结,奏为南蛮校尉。
刘穆之 《宋书·本传》:义熙八年,加丹阳尹。十三年十一月卒。
徐羡之 义熙十三年十一月,刘穆之卒。以太尉左司马徐羡之为吏部尚书、丹阳尹。代管留任。
吴国内史
《吴敬王传》:太康十年受封。食丹阳、吴兴并吴三郡。《职官志》:主置师友各一人,改太守为内史省相及仆射。
顾 秘 《吴郡志》:顾秘,吴国内史。抗义传檄,以讨李辰石水之乱。
贺 循 《本传》:元帝为安东将军,复上为吴国内史。东海王越征拜博士不起。
殷 祜 《顾荣传》:永嘉六年卒。吴郡内史殷祜上笺,赠荣骠骑开府。
应 詹 《本传》:征拜后军将军,出为吴国内史,以公事免,刘隗出镇,詹为军司。
张 茂 《本纪》:永昌元年四月,王敦将沈充陷吴国,内史张茂被害。
沈 充 《王敦传》:吴儒斩沈充,传首京师。《宋书·沈演之传》。
庾 冰 咸和三年三月,苏峻遣兵攻吴国。内史庾冰不能御,弃郡奔会稽。峻以蔡谟为吴郡内史。
蔡 谟 咸和三年□月,吴起义兵。王舒使庾冰将兵西渡浙江,吴国内史蔡谟应之。
虞 潭 《本传》:苏峻平潭以母老还余姚。诏转镇军将军,吴国内史。徙会稽,末几,吴郡以前后功,进爵武昌县侯,修沪垒以防海沙,百姓赖之。咸康中,进卫将军。以母忧去职。
颜 含 《本传》:预平苏峻功,封西平县侯,除吴郡。
王 恬 《本传》:王导薨,去官。起为后将军,复镇石头,转吴郡内史,会稽内史。
苟 羡 《本传》:桓温平蜀,出补东阳太守,除吴国内史。卒官。为征北将军褚裒长史,迁吴郡内史,拜徐州刺史,永和五年。
苟 蕤 《本传》。
王 洽 《本传》:历司徒、左长史、吴国内史。(原作吴郡)征拜领军,固让。升平二年卒。
庾 希 《本传》:迁侍中,出为吴国内史、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本纪》:隆和元年二月,为徐兖二州刺史。
王 劭 《本传》:桓温器之,迁吏部尚书、仆射,领中军,出为吴国内史。
刁 彝 《本传》:历尚书吏部郎,除吴国内史,徐兖二州刺史。
汪 灌 《本传》:桓温薨,出为吴郡内史。
王 荟 《本传》:除侍中、吴国内史,年饥人多饿死,荟全活甚众。征中领军,不拜,徙尚书,领中护军,复为吴国内史。桓冲表领江州,不拜。
虞 谷
王 默 《王劭传》。
虞啸父 《本传》:隆安初,为吴国内吏,补尚书。
王 恺 《本传》:国宝死,恺为吴国内史。征为丹阳尹。
桓 谦 隆安三年十月甲寅,孙思陷会稽,吴国内史桓谦弃郡走。
袁 崧 隆安四年十一月,吴国内史袁崧筑沪渎垒,以备孙恩。
张 敞 《张裕传》。
魏之 《本传》:义熙初,进征虏将军,吴国内史,寻转荆州刺史。
王 诞 《本传》:义熙七年,吴国内史。母忧去官。
王 弘 《本传》:转吴国内史,义熙十一年为太尉长史。
袁 湛 《本传》:迁佐民尚书。徙掌吏部,出为吴兴太守,入补中书令,出为吴国内史。义熙十二年,转尚书右仆射。
刘 柳 吴国内史。
彭城内史
稽 绍
刘 隗 《本传》:稍迁彭城内史,避乱渡江。
孙 惠 《本传》。
下邳内史
荀 绰 《隋书·经籍志》。
广陵太守
(或为广陵相)
陆 慧
孙 惠 《本传》:转彭城内史广陵相,迁安丰内史,元帝讨周馥。
卞 壶 《本传》。
东海太守
王 承 《本传》。
琅邪内史
临淮太守
南东海太守
王颐之 《王虞传》:子颐之,南东海内史。
檀 韶 从平京城,加宁远将军,东海太守,迁秦郡太守。
孟龙符 平桓石康,除东海太守。
南琅邪内史
桓 温 《本传》。
袁方平 《袁乔传》:子方平,历义兴、琅邪太守,卒。
檀 韶 自北琅邪太守,进宁朔将军、琅邪内史,讨卢循于左里。八年,丁母忧,明年复为琅邪内史。
袁 质 历琅邪内史、东阳太守,子湛,袁耽子。
何无忌 《本传》:武陵王遵导承制,以无忌为辅国将军,琅邪内史。
魏顺之 《魏之传》。
王 弘 琅邪内史,按在义熙初,见《本传》。
徐羡之 义熙十一年,除琅邪内史,仍为大司马从事中郎。
晋陵内史
周 懋 《周札传》。
张 闿 元帝践阼,出补晋陵内史,立曲阿新塘。
羊 曼 自吏部郎为晋陵太守,以公事免。
周 懋
周 谟
苟 绰 晋陵太守,见《隋书·经籍志》。
刘 耽 《张闽传》:苏峻之后,陶侃假张闿节,督丹阳义军,到晋陵,使内史刘耽尽以一部谷给郄鉴。
郄 迈
顾 和 郄鉴请为长史,领晋陵太守,咸康初,拜中丞。
江 灌 《本传》:北中郎将、长史,领晋陵太守,简文引为抚军从事中郎。
殷 师 《殷仲堪传》。
王 蕴 《本传》:补吴兴太守,辄开仓赡恤,左降晋陵太守。宣后立,迁光禄大夫。
吴隐之 《本传》:兄坦之为袁真功曹,真败乞代兄命,为桓温所知赏,拜奉朝请尚书郎, 迁晋陵太守。
滕恬之 《谢玄传》:遣晋陵太守滕恬之守黎阳。
王茂之 《王虞传》。
殷仲堪 《本传》:为谢玄长史,领晋陵太守。服阕,武帝征为太子中庶子。
刘牢之 《本传》:讨破王厥,领晋陵太守。
刘敬宣 玄败,还京师,为晋陵太守。见《本传》。
诸葛长民 慕容超寇下邳,遣将击走之,进青州刺史,领晋陵太守。
谢景仁 《宋书》:出为高祖镇军司马,晋陵太守。
谢方明 《宋书·本传》随府转中军长史,晋陵太守,复为骠骑长史,领南一郡相。
王 智 《王景文传》,伯父智,宋台五兵尚书,晋陵太守。
义兴太守
孔 侃 《周勰传》。
刘 谟
刘 超 《本传》:出为义兴太守,复拜中书郎,明帝崩。
顾 众 王敦平,除太子中庶子,义兴太守。
苟 羡 拜义兴太守,北征。(褚裒以为长史。)
刘赤松 《刘超传》。
袁方平 《袁乔传》。
桓 玄 《本传》。
褚 爽 《恭思皇后传》。
魏 隐 《安帝纪》:隆安三年十一月,孙恩陷会稽,义兴太守魏隐委官遁。
周 亢
戴 谧 戴邈子。
王静之
施 斌
南兰陵太守
李 闳
蒯 思 《本传》:卢循走广州,迁龙骧将军,兰陵太守。
淮陵太守
虞 珧 《王恭传》:淮陵内史。虞珧,妻裴氏。
蒯 思 《本传》。
临淮太守
周 勰 《周札传》:临淮太守。
刘 遐 周抚败走,徙遐临淮太守。
刘 矫
向 靖 义熙十年,临淮太守,领石头戍事。
南彭城内史
庚 阐 《本传》:苏峻平,封阳县男。郄鉴复请为从事中郎,为彭城刺史。
刘 裕 元兴二年六月,彭城内史。
刘季武 《桓玄传》。
刘道怜 桓玄走,迁南彭城内史。四年,为青州刺史,内史如故。鲜卑侵逼,使镇山阳,领北东海太守。七年,移镇彭城。
刘牢之 《本传》:王恭将讨王国宝,刘牢之领南彭城内史。
刘怀慎 始参高祖车骑将军事,彭城内史,从征鲜卑。
徐逵之 见《刘怀慎传》。
刘荣祖 义熙十四年,彭城内史。
向 靖
东海太守
萧 诞 《石勒载记》:东海太守萧诞以郡叛,降石勒。
广陵相 太守
虞 邱 进讨司马休,除山阳太守。
孔 衍 《本传》。
袁 乔 桓温镇京口,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
谢 文
刘牢之 《本传》:破苻坚将具难。迁鹰扬将军,广陵相。
刘 距 《刘毅传》。
高雅之 《刘牢之传》。
檀 祗 《本传》。
堂邑太守
王国宝 《本传》。
杨俭期 《本传》。
毛 泰 《毛安之传》:元显败,泰时为堂邑泰山太守。
檀 韶
刘道怜 斩刘该,领堂邑太守。
彭城太守
周 抚 《本纪》:大兴元年十二月,彭城内史周抚,杀沛国内史周默以反。
刘 遐 周抚以彭城反,遐领彭城内史。
刘 绩 《石勒载记》:又败彭城内史刘绩。
刘牢之 《本传》:败归长安,平谯城,迁彭城太守,赐爵武冈县男,牢之进屯鄄城,军败,征还,后进戍彭城,复领太守。妖贼刘黎僭尊号,牢之讨灭之,高平太守告急,牢之不能救,免。
南下邳太守
刘 裕 《本纪》:隆安五年,下邳太守。
王 邃
孟怀玉 高祖镇京口。怀玉为镇参军,下邳太守。
刘 遐 建武初,下邳内史。
向 靖 左里军还,除太尉谘议参军,下邳太守。八年,转安丰汝阴太守。
夏侯嘉 咸和。
刘 粹 从平京邑,沛郡太守,又领下邳太守,从征广固。
朱超古 沛郡下邳太守。
刘 钟 斩徐道覆,补下邳太守,领石头戍事。
曹 毗 累迁从事中郎,下邳太守。
南沛郡
田次之 《刘牢之传》:苻丕请降慕容垂,垂北走,牢之与沛郡太守田次之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