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江苏建置沿革总表
州部
郡国
虞、夏、商
扬州,《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应邵曰:州界多水,水波扬也。《地理今释》:扬州,今江南之江宁、扬州、庐州、安庆、池州、太平、宁国、徽州、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十二府;滁和广德三州;凤阳府凤阳、临淮、定远、霍邱、盱眙、天长六县;寿州淮安府山阳、盐城二县。徐州,《地理今释》:徐州,今江南之徐州及凤阳府怀远、五阿、虹、灵壁四县;泗、宿二州;淮安府桃源、清河、安东、宿迁、雎宁、赣榆六县;邳、海二州。
豫州,《地理今释》:豫州,今江南之凤阳府,颍、毫二州;颖上、太和、蒙城三县。(按《禹贡·夏书》:然更制九州在有虞之世,断自虞始。《尔雅》:江南曰扬州,孙炎谓《尔雅》九州盖殷制。《汉书地理志》云:殷因于夏,无所变改也。江南盖正得江南之域,而旁带徐、豫,故《禹贡》独注于扬州。又《地理今释》载于钦定《书经·传说会纂》,今列为据。
周
扬州,《周礼·职方氏》:东南曰扬州。青州,《晋书》云:成王时改作《禹贡》,徐入于青。
豫州。
秦
鄣郡,《通鉴》胡三省注:故鄣县为丹阳郡。其地本秦鄣郡所治,故曰鄣。今广德军,是故鄣县之地。(按《文献通考》:古扬州秦郡五,有鄣郡、会稽郡、九江郡。
会稽郡《通鉴注》:秦置会稽郡,其治在今吴门,汉顺帝分置吴郡。而会稽徙治于山阴。
九江郡,《水经》:淮水又东北流,径寿春县故城西。(注:县即楚自陈徙此,秦始皇立九江郡治此。《史记正义》:九江郡即寿州,楚徙寿春,号曰郢。秦置九江郡,至唐为庐、寿、濠、滁等州之地。
泗水郡,按《文献通考》:古徐州秦郡三,有泗水郡。
郯郡,按《汉书志》:东海郡。应邵曰:秦郯郡。《宋书志》从之。《水经注》云:郯,故国也。秦以为郯郡,汉高帝二年,更从今名。宋刘攽《汉书刊误》,以为非秦郡者。
《史记注》:秦三十六郡,无郯郡也。王应麟《地理通释》,以为楚汉之△△置者,本《晋书志》东阳郡之说也。数说并为有据。又《前后汉志》载:东海郡治郯县,是东海郡为郯郡地无疑。旧志以为秦薛郡。《汉书》改薛为鲁。《史记正义》云:兖州曲阜县是也,今属山东兖州府。
砀郡,《汉书》颜师古注:以有砀山故名砀。(按《文献通考》:古豫州秦郡五,有砀郡、颍川郡。
汉
(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扬、徐、兖、豫,虽用禹贡旧号,不必州域相同也,后汉及△放此。
扬州,《宋书志》:扬州刺史,前汉末有所治。它州同。
丹阳郡,《汉书志》:故鄣郡,元封二年,更名属扬州。
会稽郡,《汉书志》:高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景帝四年属扬州。
九江郡,《晋书志》:秦置。高帝更名为淮南国,元狩元年复改属扬州。以上属扬州。
徐州
临淮郡,《晋书志》:楚汉之际置东阳郡,武帝分沛东阳置临淮郡,以其地为徐州。《水经注》:淮水至广陵城,楚汉之间为东阳郡。又:下邳县故城东阳郡治。文颍曰:秦嘉东阳郡,下邳是也。
东海郡,《汉书志》:高帝置,属徐州,详见前郯郡。
广陵国,《汉书志》:高帝六年属荆州,十一年更属吴,景帝更名江都,武帝更名广陵,属徐州。《通典》:广陵属九江郡。
楚国,《晋书志》:秦置泗水郡,汉改为沛,分沛置楚国,以其地为徐州。
以上属徐州。
豫州
沛郡,《汉书志》:故秦泗水郡,高帝更名,属豫州。
梁国,《汉书志》:故秦砀郡,高帝五年为梁国,属豫州。
以上属豫州。
兖州,按江南在汉十三州,兼扬、徐、兖、豫四州之境,据《地理今释》所载:禹贡兖州无江南之地,是则汉之兖州非禹贡之兖州也。
山阳郡,《汉书志》:故梁景帝中二年,别为山阳国,武帝建元五年,别为郡,属兖州。按汉山阳郡属县湖陵,今徐州府沛县地,薄今毫州。
以上属兖州。
后汉
世祖中兴,十三州如故。
扬州,《后汉书志》:九江郡历阳侯国刺史治。注:治寿阳。《宋书志》:扬州刺史后汉治历阳。《通鉴》:兴平元年,诏书用刘繇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胡三省注:《续汉志》云:扬州本治历阳,盖后徙治寿春也。《地理通释》:后汉十三部,扬治历阳,今和州县。又按《通鉴》:建安五年,刘馥为扬州刺史,治合肥。
丹阳郡
吴郡,《后汉书志》:顺帝分会稽置。《召伏滔正淮论》吴郡与吴兴、丹阳为三吴。唐陆广微《吴地记》:汉永建四年,有山阴县人殷重献策,请分置两浙,诏司空王袭封,从钱唐江中分,向东为会稽郡,向西为吴郡。《通鉴辨误》:太史公谓吴为江南一都会,故后人谓吴会。《吴郡志》:吴会,吴郡会稽也。
九江郡,《水经》:淮水又北经莫邪山西。注:山南有阴陵县故城,后汉九江郡治。
庐江郡,《后汉书志》:庐江郡,建武十年,省六安国以其县属。《通鉴注》:后汉章帝元和二年,徙江陵王恭为六安王,以庐江郡为国,和帝复为庐江郡。
以上属扬州。
徐州,《后汉书志》:东海郡郯县刺史治。《地理今释》:后汉十三部,徐治郯,今淮安军下邳县。(按:今邳州是也
广陵郡
东海郡
下邳国,《后汉书志》:武帝置为临淮郡,永平十五年更为下邳国。《水经注》晋灼曰:东阳县本属临淮郡,明帝分属下邳后,分属广陵,故张晏曰:东阳郡今广陵郡也。汉明帝置下邳郡矣。
彭城国,《后汉书志》:高帝置为楚,章帝改。按:汉志楚国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复故。《宋志》云:章帝还为彭城也。
以上属徐州。
豫州,《后汉书志》:沛国谯县刺史治。
沛国
梁国
山阳郡
以上属豫州。
三国魏
《通典》:魏有州十二,扬治寿春,徐治彭城。《通鉴》注:魏徐州统下邳、彭城、枣海、广陵、临淮等郡,豫州统汝阴、汝南、梁国、沛谯、安丰等郡。按:魏吴诸州所统郡国,无史志可以详析,今并用小字录其可据者,梁陈后五代放此。
广陵郡,《通鉴注》:魏之广陵郡治淮阴,汉广陵城废弃不治。按:三国《吴志》,孙峻使卫尉冯朝城广陵是也。
临淮郡
东海郡
下邳郡
彭城国
淮南郡,《宋书志》:秦九江郡,汉高帝更名淮南国,武帝后为九江郡,魏复曰淮南沛国。
谯郡,《晋书志》:魏武帝分沛立谯郡。《水经注》:魏黄初中,文帝以酂城、父山、桑铚置谯郡。
梁国
吴
《通典》:吴置五州,扬治建业。《地理通释》:扬州魏吴并立。《通鉴》:吴扬州统丹阳、宣城、毗陵、吴、吴兴、新都等郡。按:毗陵郡晋省,吴毗陵校尉置。《通鉴》注误。
丹阳郡,按:丹阳郡治宛陵,两汉书同。三国吴仍置宛陵,非建业也。《吴志》:权改秣陵为建业,黄武四年,迁都于此。《宋书》所谓秣陵,其地本名金陵者也。晋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阳为宣城郡,治宛陵,而丹阳始移治建业,晋宋二书所载确然明白。旧志云:孙权徙都丹阳者,非也。
吴郡,《宋书志》吴分吴郡,无锡以西为毗陵,典农校尉。
广陵郡,《通典》后汉广陵郡。魏为重镇,嘉平后属吴。
吴兴郡,《晋书志》:孙恪分吴立吴兴郡。《宋书志》:分吴丹阳立。
晋
武帝分天下为十九州。扬、徐、兖、豫四州。所统郡国,仍旧增置,具载晋志。元帝渡江后,侨立之州,今依晋志,不具列焉。
扬州,《宋书志》:扬州刺史,魏晋治寿春。晋平吴,治建业。
丹阳郡,《宋书志》:晋太康二年,丹阳移治建业,太兴元年改为尹。
淮南郡,按:《晋志》淮南郡有二:汉九江郡,魏为淮南郡治。寿春今寿州也,晋成帝初于江南侨淮南郡,遥隶扬州。《宋志》云:晋季割丹阳之于湖县为境。《隋志》云:丹阳郡当涂县旧置淮南郡,今太平府当涂县也。
毗陵郡,《晋书志》:太康二年,、省吴燕尉为毗陵郡。又:分丹阳立毗陵郡,永兴元年,改为晋陵。
吴郡,《通鉴注》:晋成帝以吴郡为吴国。
吴兴郡
义兴郡,《晋书志》:惠帝割墨卷,揖阳立。《通鉴注》:晋分吴兴之阳羡及长城县之西乡、丹阳之永世,立义兴郡。
以上属扬州。
徐州,《宋书志》:徐州刺史,晋治彭城。
彭城国
下邳国,《宋书志》:晋武帝分下邳之淮南为临淮,而下邳如故。
东海郡
广陵郡
临淮郡,《晋书志》:汉置。章帝以合下邳,太康元年复立,元康七年又分临淮,置淮陵郡。
南琅琊郡,《宋书志》:晋咸康元年,割丹阳之江乘县境立郡。(按:晋志属南徐州,附见徐州。
堂邑郡,《晋书志》:元康七年,以堂邑置堂邑郡。《宋书志》:晋帝改堂邑为秦郡。(按:宋志又云:晋分临淮、淮陵,立堂邑郡。今考淮陵、堂邑,惠帝时同时分置。恐宋书误也。又按:堂邑、钟离、盱眙、海陵、山阳五郡,晋志并附见徐州。
海陵郡,《晋书志》:义熙七年,分广陵界,置海陵、山阳二郡。山阳郡,《宋书志》:义熙中,土断分,广陵立。汉景帝分梁为山阳,非此郡也。《旧唐书志》:汉临淮郡之射阳县地,晋置山阳郡。戴延之《西征记》:山阳津名。《续通典》:晋义熙置山阳郡,因境内有地名山阳,因以为名。《通鉴注》:汉之山阳郡,唐为曹济之地,晋置山阳郡,唐为楚州。
南梁郡,《宋书志》:晋太元中,侨立于淮南,安帝始有淮南,故地属徐州。《地理通释》:吴置滁阳城,晋以为南梁郡。(按:南梁郡,晋志无。
以上属徐州。
豫州,《通鉴》注:晋南渡初,祖逖以豫州刺史治谯城,永昌元年,屯寿春,咸和四年,庾亮以豫州刺史治芜湖,永和元年,豫州刺史治牛渚,二年复治芜湖,十一年进治寿春。又东晋豫州、扬州之江西淮南、庐江、安丰,历阳等郡也。
兖
汝阴郡,《晋书志》:魏置,后省。秦始二年复置。(按:汝阴二郡,梁沛二国,是西晋豫州承汉所立。
梁国
沛国
谯郡
以上属豫州。
南北朝宋
扬州,《宋书志》:扬州刺史寄治京邑,建康今是也。晋建兴元年,改建业为建康。
丹阳郡,《通鉴注》:晋都建康以丹阳太守为尹。宋齐梁陈因之。
吴郡
吴兴郡
以上属扬州。
南徐州,《宋书志》:元嘉八年,以江南为南徐州,治京口。割扬州之晋陵、兖州之九郡,侨在江南者属焉。
南东海郡,《宋书志》:晋元帝初割吴郡海虞县北境为东海郡,永和中,移出京口。文帝立南徐,以东海为治下郡,并为实土。
南琊琅郡
晋陵郡
义兴郡
临淮郡
淮陵郡
以上属南徐州。
徐州,《宋书志》:治彭城。明帝侨立徐州,治钟离。秦豫元年,移治东海朐山,元徽元年,还治钟离。
彭城郡
沛郡
下邳郡
东海郡
淮阳郡,《宋书志》:淮阳郡义熙中土断立。《水经注》:淮水又东径广陵,△淮阳城北临泗水。《述征记》:淮阳太守治。
北济阴郡,《宋书志》:北济阴太守,孝武建元元年升立,按宋志;北济郡领丰县。
以上属徐州。
南兖州,《晋书志》:元帝侨置兖州,寄治京口,明帝改为南兖州。《宋书志》:文帝始割江淮间为境,治广陵。又《地理通释》:太宗初以淮阴为北兖,而青冀治。赣榆、淮阴今楚州县,赣榆今海州东海县。
广陵郡
海陵郡
谯郡,《通鉴注》:蕲,秦汉古县,宋置谯。(按:今宿州有蕲城是也。
梁郡
汝阴郡
以上属南兖州。
南齐
扬州,《通典》:治建康。
南徐州,《南齐书志》:镇京口。
丹阳郡
吴郡
吴兴
南东海郡
晋陵郡
义兴郡
以上属扬州。
豫州,《南齐书志》:义熙十二年,镇寿春,后常为州治。《通鉴》:齐建武二年,遣沈文季督豫州诸军,治寿阳。(按:汉寿春县,六朝之寿阳,今寿州也。
南汝阴郡
梁郡
以上属豫州。
南兖州,《南齐书志》:镇广陵。
广陵郡
海陵郡
山阳郡
以上属南兖州。
北徐州,《南齐书志》:镇钟离。
沛郡
以上属北徐州。
青州,《南齐书志》:建元四年,镇朐山。
齐郡,《南齐书志》:永明元年,罢秦郡,并之。治步。
东莞郡,《南齐书志》:东莞、琅琊二郡,治朐山也。
北海郡,按《南齐书志》:北海郡治都昌,宋郁县也。其属县有赣榆,即宋之东海郡矣。
以上属青州。
冀州,《南齐书志》:全领北东海郡,治涟口。《通志》;泗州涟水县,齐置。冀州寄治于此。
北东海郡,按《南齐志》:郡下县有襄贲、下邳、厚邱,即汉东海郡,领旧县也。
以上属冀州。
梁
《隋书志》:江都郡梁置南兖州,庐江郡梁置南豫州,东海郡梁置南北二青州。《通鉴注》:梁大通元年,以涡阳为西徐州,领南谯、龙亢、临溪等郡。又:自宋以来,以寿阳为豫州,魏以寿阳为扬州。复汉魏之旧也。梁复以寿阳为豫州,复宋齐之旧也。又:梁北兖州治淮阴,北徐州治钟离。
丹阳郡
南月阳郡,《隋书志》:梁置南丹阳郡,陈省。
琅琊郡,《舆地图》:梁武改南琅琊郡,在润州江宁县西北十八里。
吴郡
信义郡,《隋书志》:吴郡常熟县,旧曰南沙,梁置信义郡。
晋陵郡
兰陵郡,《梁书武帝纪》:天监元年,改南东海为兰陵郡。
江阴郡,《隋书志》:毗陵郡江阴县梁置江阴郡。《通鉴注》:梁敬帝时置。
义兴郡
吴兴郡
山阳郡
广陵郡,(按:梁之广陵有二。《隋书志》梁置二兖州者,此广陵郡也。《梁本纪》云:魏东豫刺史元庆和以涡阳内属,《夏侯夔传》云:湛僧知围元庆和于广陵,庆和请降,诏以僧智为东豫州,镇广陵。胡三省云:此别一广陵,非南兖州之广陵也。今以宋魏隋诸书参考之,梁书东豫州之广陵,即为涡阳之地。魏志云:广陵郡分东豫州置,所谓别一广陵也。宋志云:秦始复于淮东,分立两豫,以淮东为境,隋志云:后魏涡阳县,后齐置蒙县,推寻淮东涡北,盖在今蒙城、怀远二县界。
广业郡,《隋书志》:江都郡高邮县,梁置广业郡。寻以有嘉禾,为神农郡。开皇初,郡省。
阳平郡,《隋书志》:江都郡安宜县,梁置阳平郡及东莞郡,开皇初,郡省。(按:安宜,今扬州府宝应县。
海陵郡,《通鉴注》:海陵县汉属临淮,后汉晋属广陵,梁置海陵郡。今为泰州。《九域志》:东至海一百七里。(按:海陵郡晋盖之间所置。而宋齐二志:海陵县并属广陵郡,梁始移海陵县为海陵郡治也。
下邳郡,《隋书志》:下邳县梁置武州下邳郡。
东海郡
潼阳郡,《隋书志》:东海郡沭阳县梁置潼阳郡。
临沭郡,《魏书志》:梁置。
谯郡,(按:梁之谯郡,可见于隋志者,山桑县,后魏置涡州,又置谯郡,梁改涡州曰西徐。是梁以齐之南谯为谯郡,与后魏同也。以齐治蕲之北谯,改置蕲郡,而别置北谯郡。全椒县,梁曰北谯,置北谯郡是也。山桑,今毫州蒙城县。全椒,今滁州县。
高平郡,《通鉴注》:梁于汉徐县地置高平郡,隋省,属泗州下邳郡.(按:隋志梁东平、阳平、清河、归义、朱沛、循义、安丰、安远八郡皆在徐县地,今泗州也。
淮阳郡,《隋书志》:下邳郡,淮阳郡。(按:今泗州淮城是也。
陈
《隋书志》:江都郡,陈复曰南兖州。淮南郡,陈复曰豫州。
丹阳郡
广陵郡吴郡,《吴地记》:吴郡至陈朝贞明元年,改为吴州。(按:隋志陈置吴州,非改也。平陈始省,吴郡后复置也。
信义郡
晋陵郡
东海郡,《隋书志》:南东海郡,梁改曰兰陵郡。陈(又改为东海郡。(按:今镇江府治非汉晋宋时之东海郡也。
江阴郡义兴郡盐城郡,《隋书志》:江都郡盐城县。后齐置射阳郡。陈改曰盐城。开皇初郡省。
宿豫郡,《隋书志》:梁置东徐州,陈改曰安州。详后魏。
后魏
《通鉴》:魏以彭城,王勰领扬州刺史,治寿阳。胡三省注:寿阳自后汉以来,为扬州治所,宋始为豫州治所,今复其旧。又:魏徐州治彭城。又:晋安帝立宿豫县,属准阳郡。魏高帝以为南徐州治所。又:魏置南兖州,治谯城,领谯郡、沛郡、马头郡。又:魏太和十九年,置东豫州于新息广陵城。
彭城郡
南阳平郡,《魏书志》:治沛南界。
沛郡,《魏书志》:沛郡治萧,复治黄杨城。
北济阴郡,按:魏志郡领丰县。
砀郡,《魏书志》:孝昌二年置,治下邑城。
以上五郡,魏志属徐州。
谯郡,按:魏志领蒙、蕲、宁陵三县,与齐北谯郡同。
义塘郡,《魏书志》:武定七年置,《通鉴注》:汉赣榆县,梁于此置黄郭戎,后魏置义塘郡,理黄郭城。(按:魏志属南青州。
临沭郡
淮阳郡,(按:魏志宿豫、临沭、淮阳三郡,属东楚州。又:按魏志东楚州之淮阳郡领角城县。今邳州宿迁县有角城是也。又有睢州之淮阳郡,东魏武定六年置,领淮阳、睢陵二县,今泗州盱眙县有睢陵、淮阳二城是也。
下邳郡,(按:魏志属东徐州。
东彭城郡,《魏书志》:梁置,魏因之。东海郡,《隋书志》:梁置南北二青州,为魏改为海州。又:涟水县旧置东海郡,东魏改曰海安。《续通典》:魏武定七年置海州。
海西郡,《魏书志》:梁置东海郡,武定七年改置。
沭阳郡,《隋书志》:梁置潼阳郡,东魏改曰沭阳郡。
琅琊郡,(按:《魏志》琅琊郡治朐县,汉属东海郡,晋曰临朐,有朐山,今海州也。梁改南琅琊为琅琊郡,非此郡矣。
以上五郡魏置,属海州。
临潼郡,《魏书志》:治临潼城,武定七年置。《隋书志》:下邳郡夏邱县东魏置临潼郡。(按:魏志属睢州。
山阳郡,《魏书志》:治山阳城。淮阴郡,《隋书志》:后魏淮阴郡东魏改为淮州。
以上三郡魏志并属淮州。
后齐
广陵郡,《通典》:宋置南兖州,治此。北齐曰东广州,复曰南兖州。
江阳郡,《隋书志》:江都郡江阳县后齐置广陵、江阳二郡。
山阳郡,《隋书志》:山阳县旧置山阳郡,后齐侨立东平郡。
射阳郡,《隋书志》:盐城县后齐置射阳郡。
彭城郡
沛郡
下邳郡
夏邱郡,《隋书志》:下邳夏邱县后齐置夏邱郡,寻立潼州。
潼郡,《隋书志》:夏邱县东魏置临潼郡,后齐改为潼郡。又梁置潼州,后齐改曰睢州,寻省入潼郡。
后周
广陵郡,《地理通释》:梁置南兖州,后周曰吴州。
彭城郡,《隋书志》:后周并沛及南阳平二郡入。
朐山县,《隋书志》:朐山县旧置琅琊郡,后周改曰朐山。
沭阳郡下邳郡,《隋书志》:梁置武州下邳郡,后周改州曰邳州。
宿豫郡,《隋书志》:后魏置南徐州,东魏改为东楚州,后周改为泗州。(按:《通鉴注》:唐长安四年,置临淮县,开元移泗州治临淮,今泗州有临淮旧县是也。豫州治宿豫县,后周治泗州,今邳州宿迁县也。
夏邱郡,《隋书志》:后齐置,寻立潼州,后周改州曰宋州。
石梁郡,《隋书志》:永福县陈为沛郡,后周改沛郡为石梁郡。
隋
(按:隋文帝省诸郡,析置州县,炀帝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然史臣所书,仍以《禹贡》周职方九州统诸郡县,今仍其旧。
扬州
丹阳郡,《隋书志》:丹阳郡平陈省,大业初置。又:平陈置蒋州。
吴郡:《隋书志》:陈置吴州,平陈改曰苏州,大业初复曰吴州。《吴地记》:隋开皇十三年为苏州。《吴郡志》:以故苏山为名。
毗陵郡,《隋书志》:平陈置常州。
江都郡,《隋书志》:梁置南兖州,开皇九年改为扬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府省。又:江阳县旧曰广陵郡。又。延陵县旧置南徐州南东海郡,开皇十五年,置润州,大业初州省。
以上属扬州。
徐州
彭城郡
东海郡
下邳郡
以上属徐州。
豫州
梁郡《隋书志》:开皇十六年置宋州。
以上属豫州。
唐
太宗分天下为十道,明皇又分江南为东西道。
江南东道,《唐书志》:东道采访使治苏州。(按《旧唐书志》:肃宗以后,浙江西道节度使治润州,或为观察使。
昇州江宁郡,《唐书志》:至德二载,以润州之江宁县置。(按:晋志丹阳郡江宁县,唐志江宁隶润州,益唐初合丹阳南徐旧地并为润州,而丹阳郡移治润州,江宁仍为属县,肃宗以江宁置郡,而江宁、丹阳始判为二矣。
润州丹阳郡,《唐书志》:武德三年,以江都郡之延陵县地置。《通鉴注》:润州古朱方之地,吴为京口置京督以镇。又为徐陵督。《尔雅》绝高曰:京,其城因山为垒,缘江为境,因谓之京口。晋为南徐州,隋置润州,取州东润浦为名。又:洪适曰:西汉丹阳郡,则治宛陵,丹阳县则今建康也。而晋移郡于建业,元帝改太守为尹,至唐天宝年,始以京口为丹阳郡,改曲阿为丹阳县,皆非汉旧壤也。
常州晋陵郡
苏州吴郡
以上属江南东道。
淮南道,《唐书志》:淮南道采访使治扬州。(按《旧唐书志》云:肃宗以后,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又按《通鉴拄》云:旧唐志淮南道督扬、滁、常、润、和、宣、歙七州,此贞观中之制也。肃宗以后,当统扬、楚、滁、和、濠、庐、寿、舒等州。
扬州广陵郡
楚州淮阴郡,《唐书志》:本江都郡之山阳安宜县地,臧君相据之,号东楚州,武德八年更名。(按《隋书志》云:后魏淮阴郡,周侨立东平郡。开皇元年,改郡为淮阴,并立楚州,寻省郡,大业初,州省,唐皆因隋之旧,但省而复置耳。
以上属淮南道。
河南道,《旧唐书志》:肃宗以后,武宁军节度使治徐州。
宋州睢阳郡,《唐书志》:本梁郡,天宝元年更名。
徐州彭城郡
泗州临淮郡,《唐书志》:本下邳郡,治宿豫,开元二十三年,徙治临淮,天宝元年,更郡名。
海州东海郡
以上属河南道。
五代(梁、唐、晋、汉、周。
《通鉴》;唐乾宁元年,郓齐曹棣充沂密徐宿陈许郑滑濮,皆入于朱全忠。(按:此五镇之地,徐、宿为感化军,今江南地也。
《地理通释》:周显德五年,克淮南十四州,以江为界。(按:十四州,今江南之地,则扬楚泗滁和舒庐寿海泰濠是也。
徐州
宿州
单州,《唐书志》:宋州砀山县。(注:光化二年,朱全忠以砀山虞城单父曹州之城武表置辉州。薛居正《五代史》:唐庄宗同光二年,改辉州为单州。
扬州
海州
泰州,《南唐书烈祖纪》:昇元元年,升东都海陵县为泰州。《通鉴注》:吴立制置院南唐为泰州。
通州,《五代职方考》:通州本海陵东境,世宗置。《通鉴注》:唐置通州,属山南东道,宋之达州是也。周世宗以南唐静海军。通州今淮东之通州是也。其地在唐为扬州海陵县之东境。
以上十三州皆为吴南唐所有,入于后周之地。
吴南唐
《职方考):梁初十一国至周之季,在者七国,自江以南二十一州为南唐,自浙东西十三州为吴越。
昇州,《五代史吴世家》:杨溥改为金陵府。《元史志》:南唐李氏改为江宁府。
润州
常州
暨州,《通鉴注》:晋暨阳县,唐置暨州,南唐始置江阴军。
吴越
苏州,薛居正《五代史》:唐庄宗三年,升苏州为中吴军。《通鉴注》:吴越于苏州置中吴节度使。《吴郡志》:苏州乾宁之后,属钱氏吴越国。
秀州,《五代职方考》:吴越王钱元瓘置。
宋
太宗分天下为十五路,仁宗分为十八,神宗又分为二十三。有京东东西路,京西南北路。江南淮南并分东西路。
《地理通释》云:五代之军,皆寄治于县,隶于州,宋始自置属县,与州府并列。
江南东路,《宋史志》:建康军节度使领江南东路。建炎元年为帅府。
江宁府,《宋史志》:江宁府开宝八年为昇州,建炎三年为建康府。
以上属江南东路。
两浙路
平江府,《吴郡志》开宝八年,改中吴军为平江军,政和三年,升苏州为平江府。
镇江府,《文献通考》:唐润州或为丹阳郡,宋开宝八年,改镇江军,政和三年,升为府。
常州
江阴军,《宋史志》:熙宁省。建炎复置。
嘉兴府,《文献通考》:晋时以嘉兴、海盐、华亭三县置秀州,政和三年升府。
以上属两浙路。
淮南东路,《宋史志》:扬州大都督府,领淮南东路。
扬州
海州
泰州
宝应州,《宋史志》: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而县如故。高邮军,《文献通考》:本唐扬州高邮县,开宝四年建为军。
安东州,《宋史志》:太平兴国四年,以泗州涟水县置军,景定初升州。
淮安军,《宋史志》:本泗州五河口,咸淳七年升军。
清河军,《宋史志》:咸淳九年置。
以上属淮南东路。
淮南西路,《宋史志》:庐州保信军节度使领淮南西路,建炎兼本路安抚使。
京东东路
淮扬军,《宋史志》:太平兴国七年,以徐州下邳县建军。《舆地广记》:泗阳之间,有淮扬城。梁置淮阳郡,唐贞观元年,省入下邳。《水经注》:淮阳城北临泗水,今淮扬军。
以上属京东东路。
京东西路
徐州
单州
以上属京东西路。
京西北路
金
南京路
山东东路
山东西路
单州
以上属南京路。
海州
以上属山东东路。
徐州
邳州
滕州,《金史志》:本宋滕阳军。(按:今徐州府沛县隶此。
以上属山东西路。
元
元置行省,以统各路府,而州与县属焉。亦有州不属于路,而直隶于省者。按宋之路,犹唐之道。元之路,则犹宋之府与州耳。
浙江行中书省
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集庆路。
集庆路,《元史志》:宋昇州建康府。元至元十四年,升建康路。天历二年,改为集庆路。
平江路
常州路
镇江路
松江府,《元史志》:本华亭县,唐为苏州属邑。宋为秀州属邑。至元十四年,升为华亭府,十五年改松江府。
以上属浙江行中书省。
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河南江北道廉访司
归德府,(按:今徐州府宿邳毫三州俱入隶。
以上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江北淮东道廉访司,治扬州路。
淮安路,《元史志》:唐楚州又改临淮郡,宋为淮安州。至元二十年,升为淮安路。(按:宋史。绍定升山阳县为淮军,端平改州为军也。
高邮府,《元史志》:唐为县,宋升为军,至元十四年,升为高邮路,二十年改路为府。
以上属江北淮东道廉访司。
中书省燕南河北道廉访司
济宁路,(按:今徐州之沛县隶此。
以上属中书省燕南河北道廉访司。
明
南直隶
应天府,《府志》:明太祖定鼎于此,为京师,改元集庆路为应天府。成祖建北京,正统中,以北京为京师,遂以此为南京。
苏州府,《府志》:宋平江府,元改为路,明太祖吴元年改为苏州府。
松江府
常州府
镇江府
扬州府,《续文献通考》:太祖庚子年,置淮海府,壬寅年改为扬州府,丙午年复为扬州府。
淮安府
徐州
以上属南直隶。
清
江南承宣布政使司,顺治二年置,江苏承宣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分置。
江宁府
淮安府
扬州府
徐州府,雍正十一年,升徐州为徐州府,以二年改直隶之邳州。
海州,雍正三年,自淮安府改直隶。
通州,雍正二年,自扬州府改直隶。
苏州府
松江府
常州府
镇江府
太仓州,雍正二年,自苏州府改直隶。
以上属江南承宣布政使司。
江苏建置沿革
江宁府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吴地。战国属越,后属楚,秦属鄣郡,汉初属荆国,后属吴,又属江都国,元封初,属丹阳郡,后汉因之。孙吴自京口徙都建业,号曰吴都。晋平吴,移置丹阳郡,兼置扬州治焉。元帝渡江,因吴之旧,建都于此。改丹阳太守为尹,宋、齐、梁、陈因之。隋平陈,置蒋州。大业初,复曰丹阳郡。唐武德三年,置扬州,七年改为蒋州,八年复为扬州,置大都督府。九年扬州移治江都,以金陵诸邑分属宣、润二州。至德二载,置江都郡,乾元元年,改为昇州,又置浙西节度使治焉。上元初,州省,大顺元年,复置。光启四年,复置江宁郡。唐季杨氏于昇州建大都督府。五代梁徐温徙镇海军治昇用,改为金陵府。石晋天福三年,南唐李氏改为江宁府,谓之西都,而以江都为东都。宋复为昇州。天禧二年,升为江宁府,建康军节度。建炎三年,改为建康府,置行都。元为建康路,至元二十三年,自杭州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此。天历二年,改曰集庆路。明初,定都府治,曰应天府,后改南京府如故。领县八。清朝,为江南省城,置江宁府,隶江南布政使司,康熙六年,隶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雍正八年,以隶府之溧阳移属镇江府,领七县。
江宁府
上元县
江宁县
句容县
溧水县
江浦县
六合县
高淳县
虞夏
商
扬州
吴
周
越
金陵邑
棠邑
楚
扬州
楚置,在城西北。《图经》:越城在秦淮水南,范蠡佐越取吴,因立城以威楚,亦名范蠡城,人呼为越垒,《金陵志》:周元王四年,越城长千里,显王三十八年,楚城石头,曰金陵邑。
<
(左传襄十四年。
楚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寰宇记》:六合古棠邑。《元丰九域志》:真州六合县,楚之棠邑也。(按《左传》:楚棠君尚,是棠为楚邑。
秦
鄣郡
九江郡
秣陵县《江表传》:张绞谓孙权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秦改名秣陵。《续通典》:秣陵秦属鄣郡。又《通鉴注》:江乘县秦属鄣郡。
棠邑县《续通典》:春秋楚棠邑,秦以棠邑为县,属九江郡。
汉
扬州
徐州
丹阳郡
临淮郡
秣陵县《汉书志》:丹阳郡秣陵县,又江乘丹阳湖、湖熟。
句容县《汉书志》:丹阳郡句容县。《续通典》:因界内茅山本名句曲山立名。
溧阳县《汉书志》:丹阳郡溧阳县。应邵曰:溧水所出也。
堂邑县《汉书志》:临淮郡堂邑县。《通典》:楚棠邑,汉为堂邑。
后汉
扬州
徐州
丹阳郡
广陵郡
秣陵县《后汉书志》:丹阳郡秣陵县。又:丹阳湖熟,江乘。
句容县(按《后汉书志》:与前汉同。
溧阳县《后汉书志》:丹阳郡溧阳县。
堂邑县《后汉书志》:广陵郡堂邑县,春秋时曰堂。
三国
吴
丹阳郡
广陵郡
建业县《三国吴志》:建安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黄龙元年,迁都建业。(按《宋书志》江乘、湖熟二县,吴并省为典农都尉,丹阳县如故,属丹阳郡。
句容县《吴志》:赤乌八年,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邸阁。(按吴从汉,旧属丹阳郡。
溧阳县《宋书志》:吴分溧阳为永平县。又溧阳令吴省为屯田。
堂邑县按《通鉴注》:堂邑魏吴在两界之间为弃,今考《吴志》:赤乌十三年,遣军十万作堂邑涂塘。(又太元元年,大傅洛率军遏巢湖城,东兴盖其地,谓之涂中。杨正衡曰:涂中、今滁州全椒县、真州六合县是也。实为吴镇戍之地。又考《吴志》:太元三年,拜将军吴穰为广陵太守,堂邑属广陵,当从旧也。
晋
扬州
徐州
丹阳郡
东晋
宋齐梁陈并都于此。
南琅邪郡。
堂邑郡。
建业县《晋书志》:丹阳郡建业县,本秣陵。孙氏改为建邺,武帝平吴,以为秣陵。太康二年,分秣陵北为建业,改业为邺。又:江宁,太康二年,分建邺置。又:丹阳,江乘、湖熟秣陵。《宋书志》:江宁今晋太康元年,分秣陵,立临江县,二年更名。又:湖熟令吴省。太康元年复立。又:南琅邪太守江乘令吴省,晋复立。又:晋成帝分江乘地,立临沂县。《续通典》:晋分秣陵、建邺为二县,自淮水南为秣陵,北为建邺。《通鉴注》:晋咸和之后,江外无事,置江宁县,县临江渚。(按:当以晋宋书太康二年为正也。又:按晋书,江宁县分建邺置。宋书分秣陵置。今考通鉴注,晋丹阳太守治秣陵,即今太平州入建康之路,俗谓之小丹阳。又云:晋江宁县故城,今为江宁镇。吕氏祉曰,太平入建康之水路之冲。《府志》:秣陵城在府东南五十里,江宁故城在府西南六十里,建邺在淮水北,不得却在南,晋书误也。
句容县《晋书志》:丹阳郡句容县。
溧阳县《晋书志》:丹阳郡溧阳县。《宋书志》: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堂邑县属临淮郡。后改为郡。《晋书志》:元康七年,分临淮置淮陵郡。以堂邑置堂邑郡。《宋书志》:堂邑县晋属临淮。永兴元年立郡。安帝改堂邑为秦郡。
南北朝
扬州
南兖州
青州
丹阳郡
南琅邪郡
秦郡
齐艾
齐郡
建康县《宋书志》:丹阳尹,建康令,晋建业改为建康。又:秣陵今本治,去京邑六十里,今故治村是也。晋义熙九年,移治京邑,在斗场。元熙元年,省扬州禁防,参军移治其处。又:丹阳、江宁湖熟。又:南琅邪太守临沂江乘令。《南齐书志》:丹阳郡建康、秣陵、丹阳、湖熟、江宁、南琅邪郡、临沂、江乘。《建康实录》:梁武帝生于同夏里,大同中置县,陈因之。按《通鉴注》:湖熟侯国,晋宋为县,淳化中为镇。今考齐志,有湖熟,是梁陈所有。又按:丹阳阳字,汉从阜,晋宋二书,普从木。晋志云:以丹阳山多赤柳为名也。
句容县《宋书志》:丹阳尹、句容令、汉旧县。(按:《南齐书志》同,梁陈因之。
溧阳县《宋书志》:丹阳尹、溧阳令。《南齐书志》:丹阳郡、溧阳。(按:梁陈并仍旧。
秦县《宋书志》:秦郡太守,秦郡本属秦国,流属立,元嘉八年,以临涂并秦。又:尉氏令,元嘉八年,以平邱并尉氏。(按:晋志以堂邑置堂邑郡。《宋志》:晋安帝改安邑为秦郡,治秦县,是秦郡秦县皆故堂邑县无疑。《地理通释》云:东西瓦梁城,晋置秦郡,而治六合,晋无六合,王应麟据当时地名书之,然六合是秦县之实证。又:王象之《舆地纪胜》云:瓦梁堰即涂塘也,堰上有瓦梁城,亦曰吴王城。《通鉴注》:张舜民曰:自瓦梁下船,直至涂河口,便入大江,皆汉堂邑县之地。宋志以临涂即滁古字,当是晋宋之间,以堂邑析置临涂,复并合为秦县矣。又:考《南齐书志》:齐郡永明元年,以秦郡并之,治瓜步,秦尉氏二县属焉。瓜步即今六合瓜步城也。据此当又是梁陈之间,缘郡既改名,并秦县为尉氏,故隋置六合县,独云改尉氏也。地志纷纷,据史为近是。
隋
扬州
丹阳郡
江都郡
江宁县《隋书志》:丹阳郡江宁县,以秣陵、建康、同夏三县入焉。又:溧水以丹阳郡入焉。(按《通鉴注》:晋丹阳太守。治秣陵,隋秣陵既省,入江宁,则入溧水之丹阳,当是丹阳县,隋书传写误也。又府志:江乘临沂并隋省。
句容县(按:《隋书志》:属丹阳。
溧水县《隋书志》:丹阳郡溧水县旧曰丹阳,开皇十八年改焉。
六合县《隋书志》:江都郡六合县旧曰尉氏。开皇初,改尉氏曰六合。省堂邑、方山二县入焉。按地志有显与史异者,如云梁置六合县,以梁书陈伯之传云:江北义勇十万,已次六合为证,今考《通鉴》:隋开皇八年伐陈,晋王广帅大军屯六合镇桃叶山。伯之所云为六合镇也。盖其地为江北门户,对江即是建康,六朝控扼要地,不必是县也。亦有似因史文臆撰者,如云:梁仍置堂邑,东魏增置横山县,后周改横山为方山。今考魏志无横山,后周省横山入石梁,不言改方山也。
唐
江南东道淮南道
昇州
江宁县
扬州
广陵郡
上元县,(唐书志》:昇州江宁郡上元县本江宁。武德三年,析置丹阳、溧阳、安业三县,更江宁曰归化,八年,省安业入归化,更归化曰金陵,九年更名金陵曰白下,隶润州,贞观九年,更白下曰江宁,肃宗上元二年,又更名。《通鉴》:大顺元年,置昇州于上元县。(按:白下旧有城、晋书陶侃传:侃讨苏峻,从部将李根之议,以为白石险固峻极,一宿而垒城。《元和郡县志》:东晋以后,江津要地或言白石,或言白下,寔一处也。《通鉴注》:白下城今白石垒,唐武德九年,移江宁县于此,名白下县。
句容县《唐书志》:昇州句容县,武德三年,以句容延陵二县,置茅州。七年州省隶蒋州,九年隶润州。乾元元年来属。
溧水县《唐书志》:昇州溧水县,乾元元年,隶昇州。州省遂隶宣州。(按《唐志》:启光四年,复以上元句容溧水溧阳四县置昇州也。
六合县《唐书志》:扬州六合县,武德七年,析置石梁县,以石梁六合置方州。贞观元年,州省。并省石梁,以六合来属。
五代
昇州
雄州
上元县《南唐书音释》:金陵府领上元、江宁。详见江宁县。
江宁县按旧志南唐始析上元,置江宁县。宋白《续通典》云:晋置江宁县,在今县南七十里。隋开皇十年,移于治城。《通鉴注》:宋白所谓今县,杨吴所置县也。今考《南唐书烈祖纪》,天佑十一年城成,明年即南唐昇元元年,是分置上元、江宁二县。在李氏城昇州之时,按其时则杨吴耳。
句容县《南唐书音释》:金陵府领句容县。
溧水县《南唐书音释》:金陵府领溧水县。
六合县《南唐书音释》:雄州割扬之六合、天长置,周废雄州,复属扬州。
宋
江南东路
淮南东路
江宁府
真州
上元县《宋史志》:建炎三年,即江宁府治建行都,上元县次赤。
江宁县《宋史志》:江宁府江宁县次赤。
句容县《宋史志》:江宁府句容县次畿,天禧四年,改名常宁,寻复旧。
溧水县《宋史志》:江宁府溧水县,次畿,《元丰九域志》:在昇州东八十五里。
六合县《宋史志》:真州六合县。
元
江浙行省
河南江北
行省
集庆路
扬州路
真州
上元县《元史志》:集庆路倚郭。
江宁县《元史志》:集庆路倚郭。
句容县《元史志》:集庆路句容县。
溧水州《元史志》:集庆路溧水州,唐以来皆为县,元贞元年升州。
六合县(按:《元史志》:属扬州路真州。
明
南直隶
应天府
上元县倚郭
江宁县倚郭
句容县
溧州县《续文献通考》:洪武二年,改州为县。
江浦县《府志》:明洪武九年,始分六合县,及滁和二州地,置县于浦子口。二十四年,又割江宁一乡隶之,移治旷口山之阳,即今县也。
六合县《府志》明洪武三年,改属扬州府,后改属应天府。
高淳县《续文献通考》:本溧水县地,弘治四年,割立信等七乡建为县。开治高淳镇,故名。
清朝
江南江苏
布政使司
江宁府旧辖八县。雍正八年,以溧阳县改属镇江府,辖县七。
上元县
江宁县
句容县
溧水县
江浦县
六合县
高淳县
苏州府
《禹贡》:扬州之域,周泰伯仲雍始居之地。武王封仲雍曾孙周章于此,为吴国。战国属越。后属楚。秦为会稽郡治。汉为荆国都。此后属吴江都国。武帝时,复为会稽郡。后汉永建中,始分浙江以西置吴郡。三国属孙吴。晋宋齐因之,梁分置信义郡。陈置吴州。隋开皇中废郡,改吴州曰苏州。因境内姑苏山为名也。大业初复曰吴州,寻为吴郡。唐武德四年,复为苏州,置都督府,属江南东道。天宝初,又为吴郡。乾元初,复为苏州。寻分置长州军。大历中军废。后唐同光二年,吴越表建中吴军,宋仍曰苏州吴郡。太平兴国三年,改中吴军为平江军,属浙西路,正和中升为平江府。元至元年,改平江路,隶江南浙西道。明改苏州府,直隶南京。领州一、县七。清朝因之,隶江南布政使司。康熙六年,隶江南江苏布政使司,仍为治所。雍正二年,升府属之太仓州直隶,以嘉定崇明二县属之。复析长州、吴江、常熟、昆山四县为八,共领县九。
苏州府
长洲县
元和县
吴县
吴江县
震泽县
常熟县
昭文县
昆山县
新阳县
虞夏
商
扬州
越
周
吴
楚
扬州
吴
国《汉书志》:吴故国吴太伯所邑,董览《吴地记》:太伯筑城于梅里平墟。《皇览》:吴县北梅里聚,去城十里。《吴越春秋》:太伯起城在西北隅,名曰故城。阖闾元年,造大城。《寰宇记》:太伯初适吴,筑城在平门外。《城邑考》:吴,阖闾所筑。城水门八:北曰平,今府城北有平门睹。(按:此自太伯始号勾吴,至王僚二十三世,所都皆在吴县地,不自阖闾城吴都始。《后汉郡国志补注》乃云:无锡县东皇山太伯旧宅、井犹存,臣昭以为即宅为置庙,不如皇览所说。夫勾吴之号,獭自太伯,周章肇封,实始武王,无锡吴地非吴国也。吴国则今吴县是也。刘昭以一时闻见,驳缪卜等参撰之书,易班氏不刊之注,且三让遗踪,吴民所共脩敬,传闻异辞,隐桓之世为远。吴郡敕山累代褒崇,常熟梅里,亦有传疑,何必无锡便为确证。通典诸书,悉祖刘说,今断从班志。互见常州府无锡县。
秦
会稽郡
吴县《吴地记》:吴县,秦始皇二十六年置。《寰宇记》:故吴都秦置,吴县为会稽郡治。按:史记之文,皆以会稽为吴中。又:吴中有下县,即见吴已置县,其旁县谓之下矣。又:秦会稽守在吴中,则郡治吴县甚明。
汉
扬州
会稽郡
吴县《汉书志》:会稽郡吴县。《地理通释》:汉九国荆都吴,今平江府吴县。
娄县,《汉书志》:会稽郡娄县.《吴郡志》:娄县今谓之昆山县,县东北三里有村落。名娄县,益古娄县治所也。
后汉
扬州
吴郡
吴县《汉书志》:吴郡吴县。《寰宇记》:自汉永建中为吴都治,自是州郡皆治此。
《续通典》:常熟县后汉至吴为司盐都尉。
娄县《后汉书志》:吴郡娄县。
三国
吴
扬州
吴郡
吴县《吴志孙权传》:封桓王子绍为吴侯。
《宋书志》:吴县司盐都尉,署吴时,名沙中。《通鉴注》:今平江府常熟县地。
娄县《通鉴》:汉建安二十四年,陆逊晋封娄侯。胡三省《通鉴辨误》:娄县汉属吴郡,今苏州昆山县即其地。
晋
扬州
吴郡
晋陵郡
吴县(按:《晋书志》与《后汉志》同。
海虞县《晋书志》:吴郡海虞县。又:元帝渡江,侨立郡县,割吴郡之海虞北境,立郯、朐、利城、祝其、厚邱、西隰、襄贲七县,置南东海郡。《宋书志》:海虞令晋武帝太康四年,分吴县之虞乡立。又:晋陵太守南沙令本吴县司盐都尉署,晋成帝成康七年,罢盐署,立以为南沙县。(按《晋书志》:无南沙,东晋县也。虞乡以虞山得名,周虞仲所居,北为扬子江入每处,县盖兼山海受称矣。
娄县《晋书志》:吴郡,娄县。
南北朝
扬州
南徐州
吴郡
晋陵郡
信义郡
吴县《宋书志》:吴郡太守吴令。《南齐书志》:吴郡。(按梁陈因之。
海虞县《宋书志》:吴郡太守海虞令。又:晋陵太守南沙令。《南齐书志》:吴郡海虞。又:晋陵郡南沙海阳。《隋书志》:梁置信义郡,领海阳、海虞、南沙。按:陈因之。
娄县《宋书志》:吴郡太守娄令,汉旧县。《南齐书志》:吴郡娄。《旧唐书志》:梁分信义县,置昆山县,取县界山名。《寰宇记》:梁天监六年,分娄县,置信义县。大同初分置昆山县。
隋
扬州
吴郡
吴县《隋书志》:吴郡吴县,旧置吴郡。《续图经》:隋平陈,移郡邑于横山下,今山东麓有新郭镇,东北去府城十五里,亦曰新城。
常熟县《隋书志》:吴郡常熟县,旧曰南沙。梁置信义郡,平陈郡省,并所领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南沙入焉。《旧唐书志》:梁置常熟县,今昆山县东一百三十里,常熟故城是也。隋治南沙城。按《通鉴注》云:今常熟县福山镇之地即东晋之南沙,今其地常熟县北四十里有福山,东濒海口,西北与京口相望,晋侨置东海郡,属南徐州,盖其地矣。元帝之世谓之海虞。北境者,是时南沙为都尉治,隶于海虞,故云然矣。《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赵将刘征浮海抵南沙,是其证也。
昆山县《隋书志》:吴郡昆山县梁置,平陈省,开皇十八年复。按崑昆通用,隋书作昆。
唐
江南东道
苏州
吴郡
长洲县《唐书志》:苏州吴郡长洲县,万岁通天元年,析吴置。又:长洲军,乾元二年置,大历十二年省。《吴地记》:长洲县以苑为名,地名茂苑。按《吴都赋》:所谓佩长洲之茂苑者也。又按:吴为古县,长洲居次,明始以长洲粮额为多,改倚郭首县。清朝因之,兹从分县以后,并遵今图籍为序。
吴县《唐书志》:苏州吴郡吴县。《吴地记》隋开皇九年,越国公杨素移郡及县于横山东五里,今复移城内。(按:县志,大历七年复旧。
常熟县《唐书志》:苏州吴郡常熟县。《琴川志》:东晋分海虞县,置南沙。梁大同六年,分置常熟县,治南沙。唐武德七年,又移治于故海虞城。按:《九域志》:常熟县在苏州北七十三里,是移治故海虞地矣。
昆山县《唐书志》:苏州吴郡昆山县。
五代
吴越
苏州
长洲县为苏州治,属吴越钱氏。《城邑考》:今府城康乾符三年,刺史张搏重筑,朱梁隆德二年,吴越始以砖甃之。
吴县为苏州治。
吴江县《文献通考》:梁时吴越王钱谬奏置吴江县。《县志》:梁开平三年,钱镠析吴县地,置吴江县。
常熟县属苏州,为吴越钱氏地。
昆山县《通鉴》:唐光化元年,淮南将秦裴以兵拔昆山而城之。两浙将顾全武克苏州,独秦裴守昆山不下,全武益兵攻之乃降,钱镠设千人馔以待之。(按:苏州自此至宋开宝属吴越。
宋
两浙路
平江府
长洲县《宋史志》:平江府长洲县。《文献通考》:宋平江府治吴长洲。
吴县《宋史志》,平江府吴县。
吴江县《宋史志》:平江府吴江县。《县志》:吴越置县时,筑城于江南北两岸,有南津北津之名,宋并为一城。
常熟县《宋史志》:平江府常熟县。又:平江军节度,绍兴初,节制许浦军。《县志》:许浦在县东北七十里。
元
江南浙西道
平江路
长洲县《元史志》:平江路长洲县与吴县。并为倚郭。
吴县《元史志》:平江路吴县。
吴江州《元史志》:平江路吴江州,唐以来为县,元贞元年升州。
常熟州《元史志》:平江路常熟州。
昆山州《元史志》:平江路昆山州,唐元贞元年升州。(按《元史》:作昆,同隋书。
明
南直隶
苏州府
长洲县为苏州府治。
吴县附郭
吴江县洪武二年改州为县。
常熟县洪武二年,改州为县。
昆山县洪武二年,复为昆山县。
清朝
江南江苏布政使司
苏州府旧辖一州七县,今升太仓州为直隶,以嘉定、崇明二县属之。长洲、吴江、常熟、昆山各析为二,共辖县九。
长洲县倚郭。
元和县倚郭,雍正二年析长洲地置。
吴县倚郭。
吴江县
震泽县雍正二年析吴江县地置。
常熟县
昭文县雍正二年析常熟县地置。
昆山县
新阳县雍正二年析昆山县地置。
松江府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吴地。战国属越,后属楚。秦汉为会稽郡娄县地。后汉至隋属吴郡。唐属苏州,天宝十载,始置华亭县,属吴郡,乾元初复属苏州。五代吴越钱氏,改属秀州。宋因之,庆元初,属嘉兴府。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十五年改松江府,仍置华亭县为属。至元二十七年,分置上海县,隶江南浙西道,领县二。明直隶南京,嘉靖二十一年,析华亭、上海二县地置青浦县,领县三。清朝因之,隶江南布政使司。顺治十三年,又分华亭县地置娄县,领县四。康熙六年,隶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雍正二年,增置金山县,分华亭、上海、青浦三县各为二,共领县八。
松江府
华亭县
奉贤县
娄县
金山县
上海县
南汇县
青浦县
福泉县
虞夏
商扬
州
周吴
越
楚
扬州
《汉书志》:会稽郡娄县,有南武城,阖闾所起以候越。《云间通志》今华亭县东南六十五里夹江二城是也。又:《吴越春秋》:吴子寿梦立华亭于国之东。
秦
会稽郡
《府志》:娄县秦属会稽郡。
汉
扬州
会稽郡
《府志》:娄县汉属会稽郡。
后汉
扬州
吴郡
《府志》:娄县后汉属吴郡。
三国
吴郡
《吴志陆逊传》:权以逊为宜都太守,封华亭侯,进封娄侯,《顾清府志》:逊盖自亭侯进县侯,于时郡城犹以一亭隶于娄矣。
晋
扬州
吴郡
《府志》;娄县晋属吴郡。
《吴都记》:松江东泻海为沪海,亦曰沪渎。晋永和中,虞潭为吴国内史,修沪渎垒。《通鉴》:晋隆安四年,吴国内史袁崧筑沪渎垒,以备孙恩。胡三省注:袁崧当作袁山松。(按:顾清志云,上海县北十里沪渎城是也。
南北朝
吴郡
《吴郡志》:萧梁时分娄县,置信义县。大同初,复分信义属昆山县。(按晋陆机诗云:翩翩游宦子,辛苦艰为心,仿佛谷水阳,婉娈昆山阴。《吴地记》云:华亭县地名云间,水名谷水。《顾清志》云:昆山在华亭县西北二十里,萧梁置昆山县于山北,唐置华亭县,始移昆山县于马鞍山下。又《隋书志》:梁置信义郡,领前京县。(按《顾清志》云:华亭县东八十五里前京城是也。
隋
吴郡
<
(按《隋书志》:吴郡领昆山县,而信义郡领前京。并省入常熟。
唐
江南东道
苏州
吴郡
华亭县《唐书志》:苏州吴郡华亭县,天宝十载,析嘉兴置。《吴地记》:华亭县在郡东一百六十里,天宝五年置。按《通典》:华亭县以华亭谷名。《图经》:吴王猎所有五茸,茸各有名,在华亭谷东。《刘孝标世说注》:华亭由拳县郊外墅,今考浙江嘉兴府嘉兴县,秦汉之由拳也。《唐志》:华亭县析嘉兴置,盖还故华亭地矣。《名胜志》又云:唐割昆山、嘉兴、海盐三县地置。今考《顾清志》云:唐天宝十载,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立华亭县是也。又(按《顾清志》,唐析前京地入海盐,后割置华亭,唐时前京已省入常熟,当是析常熟之东南境入海盐,又入华亭也。
《图经》:青龙江,孙权造青龙战舰于此。在唐宋时,其土为巨镇。(按:明嘉靖中,置青浦县于此。
五代
秀州
华亭县《府志》:石晋天福二年,吴越王钱权奏置秀州,割华亭县隶焉。
《云间通志》:五代时吴越钱氏筑金山城为戍守处,以南对金山而名。俗传周康王所筑。(按《文献通考》:华亭县有金山、海中山也。
宋
两浙路
嘉兴府
华亭县《宋史志》:嘉兴府华亭县。
元
江南浙西道
松江府
华亭县《元史志》: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府。十五年改松江府,仍置华亭县以隶之,县倚郭。
上海县《元史志》:本华亭县地,至元二十七年,以户口繁多,置上海县,属松江府。《顾清府志》:居海之上洋曰华亭海。宋时海舶辐凑,立市舶提举司及榷货场为上海镇。元始割华亭五乡置县。
明
南直隶
松江府
华亭县为松江府治。
金山卫《府志》:明洪武二十年置,领千户所六,卫城南濒海,与金山对峙。(按:即吴越钱氏金山城之地。
上海县
青浦县《陈继儒府志》:嘉靖二十一年。割华亭上海地,建青浦县于青龙镇。三十二年省,万历元年复置,移治唐行镇。
清
江南江苏布政使司
松江府旧辖四县,今合分县,共辖县八。
华亭县倚郭。
奉贤县雍正二年,析华亭县置。
娄县顺治十三年,析华亭县置,倚郭。
金山县雍正二年,析娄县金山卫地置。
上海县
南汇县雍正二年,析上海县置。
青浦县
福泉县雍正二年,析青浦县置。
常州府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吴公子札采邑。后属越。战国属楚。秦属会稽郡。汉初楚荆吴江都国,寻属会稽郡。后汉属吴郡。三国吴分无锡以西置毘陵屯田典辳校尉。晋太康二年,省校尉,置毘陵郡。永嘉五年,改晋陵郡,徙治丹徒。永兴元年析置义兴郡。东晋太兴初,又治京口。义熙九年,遂治晋陵。宋、南齐因之。梁又析江阴郡。陈因之。隋开皇中废郡,置常州。大业初,改昆陵郡。唐武德四年,复为常州。天宝初,又改晋陵郡。乾元初,又曰常州。五代时属吴。南唐、宋仍曰常州晋陵郡,属浙西路。元为常州路,隶江南浙西道。明为常州府,直隶南京,领县四。成化七年,以江阴之马驮沙置靖江县,领县五。清朝因之。隶江南布政使司。康熙六年,隶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雍正二年,武进,无锡、宜兴三县,各分为二,领县八。
常州府
武进县
阳湖县
无锡县
金匮县
江阴县
宜兴县
荆溪县
靖江县
虞夏
商
扬州
吴
周
越
扬州
延陵邑《史记吴世家》: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注:《太康地理志》曰:故延陵邑季札所居,粟头有季札祠。《公羊传》曰:季子去之延陵,此云封于延陵,谓国而赐之采邑。又《越绝书》:吴有淹君城。按《地志》:武进县东南十里淹城是也。或曰吴王留越,质子于此。或曰即汉尾陵县治,今考《刘昭补志》云:汉昆陵县南,古淹地,则二说皆非也。
《寰宇记》:利城战国时所筑,一名若溪。《府志》:萧梁置县,今江阴县西五十里利城故县是也。
秦
会稽郡
<
(按《汉书志》:昆陵县。颜师古曰:旧延陵汉改之,或秦或楚汉之际,尝改县也。
《后汉书志》:昆陵县注延陵墟,《皇览》曰:暨阳乡。《通鉴注》:暨阳今江阴军城,秦汉为暨阳乡。
汉
扬州
会稽郡
昆陵县《汉书志》:会稽郡。昆陵县季札所居,江在北,东入海。《宋书志》:本名延陵,汉改曰昆陵。
无锡县《汉书志》:会稽郡无锡县。(按《通典》:无锡太伯始居此,梁刘昭补《后汉郡国志》,始有无锡为勾吴之说。张守节《史记正义》又以系本诸樊徙吴之文,遂云太伯居梅里,在无锡。诸樊南徙吴,今苏州也。自周章至寿梦十七世君吴矣,乃云诸樊徙吴即无锡。又非吴,比可据乎。张氏复迁就其说,以无锡为勾吴,苏州为吴。颜师古曰:吴言勾者,夷之发音,犹言于越耳。司马贞《史记索隐》曰:系本云,孰姑徙勾吴。贞实吴人,不闻别有城邑,谓名勾吴,系本或难依信,杜氏未经详考,竟沿讹至今。又(按《吴越春秋》云:太伯筑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乐史寰宇记》曰:太伯筑城在平门外,今无锡东南四十里太伯城是也。平门吴大城之北水门,此谓吴太伯外城西北界,在无锡可矣。又:张氏云梅里在无锡东南六十里,今县志云三十里。古今辽隔,盖附会多矣。
阳羡县《汉书志》:会稽郡阳羡县,又:丹阳郡芜湖县。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入海。《太康地志》:阳羡县本名荆溪。
后汉
扬州
吴郡
毘陵县《后汉书志》:吴郡毘陵县。
无锡县《后汉书志》:吴郡无锡侯国。(按:两汉置侯国县侯也。仍为县。
阳羡县《后汉书志》:吴郡阳羡邑。(按:后汉盖县邑并称。或是功臣食邑也。
三国
吴
吴郡
吴兴郡
毘陵县(按:《宋书志》:吴分吴郡无锡以西为毘陵典农校尉。晋太康二年,省校尉,立以为毘陵郡。是吴置校尉于毘陵县。故晋省校尉,即县置为郡。又按《吴志孙权传》:嘉禾三年,复丹徒为武进。《通鉴注》:吴改丹徒曰武进,晋复曰丹徒,仍分丹徒曲阿,立武进县,属毘陵郡。是吴之武进,有今武进之地矣。又:武进之名,宋志云孙权改。吴志云复是武进。为吴楚间旧邑名。
《晋书志》:吴分会稽无锡以西为屯田,置典农校尉。《宋书志》:无锡今汉旧县,吴省。(按:会稽无锡宋书作吴郡无锡。后汉无锡县已属吴郡,《晋书》误也。
阳羡县《通鉴注》:阳羡县自吴以来属吴兴郡。(按:晋宋志皆云,吴兴之阳羡是也。
《广陵志》:马驮沙吴赤乌年间,有白马负土入江而成此洲。县志云恐未可信。嘉靖三年,知县易干循行至西沙焦山港,得断碑云:此沙为吴大帝牧马大沙,隔江一洲为牧马小沙,则此土之来久矣。方言呼大为驮,讹牧为白,遂相传号马驮沙。其地唐以前属泰州海陵吴陵县,宋隶泰兴,明初隶江阴。
晋
扬州
毘陵县后改晋陵。吴兴郡、义兴郡。
毘陵县《晋书志》:毘陵郡统县毘陵武进。《宋书志》:晋立毘陵郡治。丹徒后还毘陵。永嘉五年,改为晋陵。又:晋陵令,本毘陵,后与郡俱改。又:武进令晋太康二年,分丹徒、曲阿立毘陵。(按:晋太康二年,置武进县,立毘陵。三年复改为丹徒,是毘陵郡徙治丹徒也。本置郡于毘陵县,故曰后还毘陵也。又:按晋分立之武进,今武进县西北七十里有武进故城是也。
无锡县《晋书志》:毘陵郡,无锡县。
暨阳县《晋书志》:毘陵郡既阳县。《宋书志》:暨阳令晋太康二年,分无锡毘陵立。(按:暨阳晋书怍既。又:按《通鉴注》晋立暨阳县,其地在今平江府常熟县界,今常熟旧南沙之地。《宋志》云晋平吴后,尝割属暨阳也。
阳羡县《晋书志》:永兴元年,割吴兴之阳羡,并长城县之北乡,置义兴、国山、临津、并阳羡四县。(按《宋志》:临津、义乡、国山皆旧属阳羡。立郡分立。又。按晋志之例,江左置县不书诸郡之下,阳羡汉县,不着于吴兴郡。又云:割吴兴之阳羡,并置阳羡县,是省而复置矣。
南北朝
南徐州
晋陵郡
南东海郡
义兴郡
兰陵郡
江阴郡
晋陵县《宋书志》:晋陵太守,晋陵令。又:晋陵太守永嘉五年,徙治丹徒,义熙九年复还晋陵。又:南东海太守,武进令。《南齐书志》:晋陵郡晋陵,南东海郡武进。《通鉴注》:晋置武进县。梁改为兰陵。又:毘陵郡暨阻县。江左分置兰陵县。(按:陈并因之。
无锡县《宋书志》:晋陵太守无锡令。《南齐书志》:晋陵郡无锡,陈因之。
暨阳县《宋书志》:晋陵太守暨阴令。《南齐书志》:晋陵郡暨阳。《通鉴注》:晋暨阳县,梁敬帝时,置江阴郡及江阴县。(按:陈因之。
阳羡县《宋书志》:义兴太守阳羡令。又:临津、义乡、国山。《南齐书志》:义兴郡阳羡、临津、义乡、国山。(按陈并因之。
隋
扬州
昆陵郡
晋陵县《隋书志》:昆陵郡晋陵县。旧置晋陵郡。平陈郡省,大业初复置郡。
无锡县《隋书志》:昆陵郡无锡县。
江阴县《隋书志》:梁置。及置江阴郡,平陈郡省,及利城、梁丰二县入焉。《府志》:梁析暨阳,置利城、梁丰二县,属江阴郡,隋省。
义兴县《隋书志》:旧曰阳羡,置义兴郡。平陈郡省,改县名焉。又省义乡、国山、临泽三县入焉。
唐
江南东道
常州
晋陵郡
晋陵县《唐书志》:晋陵郡晋陵县望。又:武进县望。武德三年,以故兰陵县地置。贞观八年,省入晋陵。垂拱二年,复置。
无锡县《唐书志》:晋陵郡无锡县望。
江阴县《唐书志》:晋陵郡江阴县望,武德三年,以县置暨州,并析置暨阳、利城二县。九年州废,省暨阳、利城,以江阴来属。
义兴县《唐书志》:晋陵郡义兴县望,武德七年,以县置南兴州,并析置临津、阳羡二县。八年废,省阳义、临津。以义兴来属。《南畿志》:唐初改鹅州,寻改南兴州,后仍为义兴,属常州。
五代
吴
南唐
常州
晋陵县《续文献通考》:常州晋陵县,杨吴时徙治郡城为附郭。又:武进县杨吴时与晋陵俱为附郭。
无锡县杨吴时属常州,南唐因之。
江阴县《南畿志》:五代南唐置江阴军,领江阴县。
义兴县杨吴属常州,南唐因之。
宋
浙西路
常州
毘陵郡
晋陵县《宋史志》:毘陵郡晋陵县望。又:武进县望。
无锡县《宋史志》:毘陵郡无锡县望。
江阴军《宋史志》:江阴军同下州。熙宁四年,废江阴为县,隶常州。建炎初,以江阴县复置军。绍兴二十七年废。三十一年复置县一:江阴。
宜兴县《宋史志》:毘陵郡宜兴县望。唐义兴县,太平兴国初改。
元
江南浙西道
常州路
晋陵县《元史志》:常州路晋陵县中倚郭。又:武进县中倚郭。
无锡州《元史志》:常州路无锡州,中唐无锡县。元元贞元年升州。
江阴州《元史志》:江阴州,上唐初为暨州,后为江阴县,隶常州。宋为军。元至元十四年,升为江阴路,今降为江阴州。
宜兴州《元史志》:常州路宜兴州,中唐义兴县。宋改义为宜。至元十五年,升宜兴府。二十年仍为县。二十一年复升为府。仍置宜兴县以隶之。元元贞元年,府县俱废止,立宜兴州。
明
南直隶
常州府
武进县《续文献通考》:常州府治武进县,洪武三年,以晋陵县省入。
无锡县《南畿志》:元升为州,洪武初复为县。
江阴县《续文献通考》:元江阴州,洪武初改建洋州,寻复江阴州。后复为县,属常州。
宜兴县《南畿志》:元立宜兴州,洪武初复为县。
靖江县《续文献通考》:靖江县府城东北一百三十里,本江阴县地,成化七年,析置为县。
清朝
江南江苏布政使司
常州府旧辖五县,今合分县辖县八。
武进县倚郭。
阳湖县雍正二年,析武进县置,倚郭。
无锡县
金匮县雍正二年析无锡县置。
江阴县
宜兴县
荆溪县雍正二年析宜兴县置。
靖江县
镇江府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吴之朱方,后属越。战国属楚。秦改朱方为丹徒,属会稽郡。汉初,属荆国,后属江都国。元封初,属会稽郡。后汉属吴郡。建安十三年,孙氏自吴徙治于此,谓之京城,寻迁建业,设京口镇。晋属毘陵郡。元帝初,割海虞之北境,立东海郡。永和中,寄治京口。宋元嘉八年,立南徐州,治南东海郡,以丹徒属焉,始为实土。梁改曰兰陵郡。陈又改东海郡。隋开皇九年郡废。十五年置润州,以州东润浦为名也。大业初,州废,属江都郡。唐武德三年后置润州。天宝元年,始以京口为丹阳郡。乾元复曰润州。五代入于吴。南唐、宋政和三年,升为镇江府,属浙西路。元为镇江路,隶江南浙西道。明初改江进府,寻改镇江府,直隶南京,领县三。清朝因之,隶江南布政使司。康熙六年,隶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雍正八年,改江宁府之溧阳县来属,领县四。附:明《林魁金陵辩》杜牧之诗: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只自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盖唐人指京口曰金陵。按张氏《行役记》:甘露寺在金陵山上,李约初至金陵,于李铸坐,屡瓒招隐寺标致,杜审权自润州刺史,除尚书左仆射制曰:罢机务镇于金陵。骆宾王送阔五还州诗序言“返维桑修途”,指金陵之地。元微之寄浙西大夫李德裕诗云“金陵太守曾相伴”,如此者不可枚举。盖当时江宁、句容俱隶润州故也。
镇江府
丹徒县
丹阳县
溧阳县
金坛县
虞夏
商
扬州
吴
周
越
楚
扬州
朱方邑《通典》:丹徒县古朱方,后名谷阳,春秋齐庆封奔吴兴之朱方即此。
云阳邑《通典》:丹阳县古云阳地,秦始皇改日曲阿。
秦
会稽郡
丹徒县《吴地记》:朱方秦改为丹徒。《南徐州记》:秦使赭衣凿其处,因谓之丹徒。凿处今在故县西北六里,丹徒岘东南。《括地志》:丹徒故城在润州丹徒县东南十八里。
曲阿县《通鉴》胡三省注:今相传秦时凿坑,截直道使曲,故谓之曲阿。今丹阳郡丹阳县界。
汉
扬州
会稽郡
丹徒县《汉书志》:会稽郡丹徒县。注:颜师古曰即春秋之朱方也。
曲阿县((汉书志》:会稽郡曲阿县.
后汉
扬州
吴郡
丹徒县《后汉书志》:吴郡丹徒县。《通典》:汉建安十三年,吴镇丹徒。筑城,南面西面各开一门,因京岘号为京口。《南徐州记》:京口先为徐陵。《通鉴注》:华核封徐陵亭侯,则徐陵盖亭名也。《文献通考》:吴主孙权初镇丹徒,谓之京城。《尔雅》曰:绝高为京。其城因山为垒,缘江为境,自宋至陈,京口常为重镇。
曲阿县《后汉书志》:吴郡曲阿县。
三国
吴
扬州
吴郡
武进县《吴志》:嘉禾三年诏,复丹徒为武进。
云阳县《吴志》:嘉禾三年诏,复曲阳为云阳。
晋
扬州
毘陵郡
丹徒县《晋书志》:毘陵郡丹徒县,注:古朱方。《宋书志》:吴时分吴郡无锡以西为典辳校尉,晋武帝太康二年,省校尉立以为毘陵郡,治丹徒。后复还毘陵。永嘉五年,改晋陵,始自毘陵徙治丹徒。太兴初,郡及丹徒县悉治京口,郗鉴复徙还丹徒。安帝义熙九年复还晋陵。
曲阿县《晋书志》:毘陵郡曲阿县。注:古云阳。又:延陵县《通鉴注》:宋自曰延陵县,本汉曲阿地,晋太康中,分曲阿之延陵乡置。师古云:毘陵旧延陵,汉改之。《通鉴注》:毘陵县汉属会稽郡,后汉分属吴郡,晋分属毘陵郡。(按:晋改毘陵延陵为两县,毘陵则今常州晋陵县地,延陵则今润州丹徒金坛之地。
南北朝
扬州
南徐州
南东海郡
兰陵郡
东海郡
晋陵郡
丹徒县《宋书志》:南东海太守丹徒令本属晋陵,古名朱方,后名谷阳,秦改曰丹徒。孙权嘉禾三年改曰武进。晋武帝太康三年复曰丹徒。又:晋元帝初割海虞之北境为东海郡,立郯、胸、利城三县。而祝其襄贲等,寄治曲阿。穆帝永和中,郡移出京口,而郯等三县亦寄治于京。文帝元嘉八年,立南徐,以东海为治下郡,以丹徒属焉。郯利城并为实土。(按:丹徒县宋齐并属南东海郡,梁属兰陵郡,陈属东海郡。
曲阿县《宋书志》:晋陵太守曲阿令本名云阳,秦始皇改曰曲阿。吴嘉禾三年,复曰云阳。晋武帝太康二年,复曰曲阿。又:延陵令晋武帝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乡立。《南齐书志》同。梁陈因之。
隋
扬州
江都郡
《隋书志》:开皇九年,废丹徒县,入延陵县。
曲阿县《隋书志》:江都郡曲阿县有武进县。梁改为兰陵。开皇九年并入。又:延陵县旧置南徐州南东海郡,梁改曰兰陵郡。陈又改为东海。开皇九年,州郡并废,又废丹徒县入焉。十五年置润州,大业初州废。
唐
江南东道
润州
丹阳郡
升州江宁郡
丹徒县《唐书志》:丹阳郡丹徒县本延陵县地,武德三年置望。
丹阳县《唐书志》:丹阳郡丹阳县本曲阿。武德三年,以县置云州。五年曰简州,以县南有简渎取名。八年州废来属。天宝元年更名望。(又:延陵县故治丹徒。武德三年,别置隶茅州后隶蒋州。
溧阳县《唐书志》:江宁郡溧阳县,武德三年析置,隶扬州。九年州废,隶宣州。上元元年,隶升州。州废,还隶宣州紧。(按《通典》:溧阳本秦县,今溧水、溧阳二县之地。秦属漳郡。汉属丹阳郡。江左因之。隋属宣州。开皇十八年,更名溧水县。唐武德三年,析溧水县地,复置溧阳县,则今县也。
金坛县《唐书志》:丹阳郡金坛县,本曲阿县地。隋末土人保聚,因为金山县。沈法兴又置琅琊县。李子通以琅琊置茅州,以金山隶之。唐初因之。后隶蒋州。武德八年,省入延陵县。垂拱四年,复置来属更名紧。
五代
吴
南唐
扬州
润州
升州
丹徒县
润州治
丹阳县属润州。又:延陵县属升州。
溧阳县吴属金陵府。南唐属江宁府。
金坛县
属润州。
宋
浙西路
江南东路
润州镇江府升州江宁府
丹徒县《宋史志》:镇江府丹徒县紧。
丹阳县《宋史志》:镇江府丹阳县紧,熙宁五年,省延陵县为镇入焉。
溧阳县《宋史志》:江宁府溧阳县次畿。
金坛县《宋史志》:镇江府金坛县紧。
元
江南浙西道
镇江路
集庆路
丹徒县《元史志》:镇江路丹徒县中倚郭。
丹阳县《元史志》:镇江路丹阳县中。
溧阳州《元史志》:集庆路溧阳州。中唐以来并为县。元至元十六年,升为溧阳路。二十七年,复降为县,后复升为州。
金坛县《元史志》:镇江路领金坛县中。
明
南直隶
镇江府
应天府
丹徒县
镇江府治。
丹阳县
溧阳县《南畿志》:明洪武二年,改为县,属应天府。
金坛县
清
江南江苏布政使司
镇江府
旧辖三县,今益溧阳县辖县四。
丹徒县
倚郭
丹阳县
溧阳县
旧属江宁府,雍正八年来属。
金坛县
淮安府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战国属越,后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属临淮郡。后汉属广陵郡。三国属魏晋,亦属广陵郡。东晋义熙中,置山阳郡,兼立南兖州。宋、南齐因之。梁又立北兖州,置淮阴郡。北魏亦为山阳郡。东魏改淮阴郡为淮州。北齐又置射阳郡。陈改为盐城郡。隋开皇初,郡废,十二年置楚州,大业初,州废,改属江都郡。唐武德四年,置东楚州,八年改曰楚州,属淮南道。天宝初,为淮阴郡,乾封初,复曰楚州。五代、后唐长兴三年,升顺化军节度。南唐亦置顺化军。宋为楚州山阳郡,属淮南东路。建炎间,入于金,寻复,绍定元年,置淮安军。端平元年,改为淮安州。元为淮安路,隶江北淮东道。明为淮安府,直隶南京,领州二、县九。清朝因之,隶江南布政使司。康熙六年,隶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雍正二年,升海州邳州,九年,分山阳县及盐城之草偃口等处,置阜宁县,领县八。
淮安府
山阳县
阜宁县
盐城县
清河县
安东县
桃源县
虞夏
商
扬州
徐州
吴
周
越
楚
扬州
青州
《文献通考》:楚州春秋时属吴,吴将伐齐,自广陵掘江通淮即此也。《通志》:吴于故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东北至射阳湖,西北至末口,末口至楚州山阳,而射阳湖亦在楚州。
秦
徐州
九江郡
淮阴县《史记》:韩信淮阴人。注:正义曰:楚州淮阴县也。
汉
徐州
临淮郡
东海郡
射阳县《汉书志》:临淮郡射阳县。注:应劭曰:在射水之阳。又:淮阴县
盐渎县《汉书志》:临淮郡盐渎县。注:有铁官。
襄贲县《汉书志》:东海郡襄贲县。注:应劭曰:贲音肥。
后汉
徐州
广陵郡
东海郡
下邳国
射阳郡《后汉书志》:广陵郡射阳县故属临淮。注;有梁湖。《地道记》曰:有博支湖。又:下邳国淮阴县,注:下乡有南昌亭,韩信寄食处。
盐渎县《后汉书志》:广陵郡盐渎县,故属临淮。
襄贲县《后汉书志》:东海郡襄贲县。
三国
魏
徐州
东海郡
《宋书志》:射阳国三国时废。
《宋书志》:盐渎县三国时废。
襄贲县属东海郡。
晋
徐州
广陵郡
射阳县《晋书志》:广陵郡射阳县。又:淮阴县。《宋书志》:射阳县前汉属临淮。后汉属广陵。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二年复立。又:广陵郡晋武帝太康三年,治淮阴故城,后又治射阳,江左治广陵。
盐渎县《晋书志》:广陵郡盐渎县。《宋书志》:盐渎县前汉属临淮。后汉属广陵。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二年复立。
南北朝
山阳郡
东海郡
山阳县《宋书志》:山阳太守晋安帝义熙中土断分广陵,立山阳,今射阳县境地名山阳,与郡俱立。《南齐志》同。又:《宋书志》临淮郡射阳令、淮阴令,属南徐州,此系江左侨立。《南齐志》云:郡无实土。《魏书志》:山阳郡山阳县。注:郡治。又:淮阴郡领县三:富陵、怀恩、鲁。《续通典》。宋白曰:楚州山阳县,本射阳县地,晋义熙置山阳郡及山阳县,以境内有地名山阳,因以为名。戴延之《西征记》:山阳津名。(按:《宋书志》射阳县晋元帝时侨置江南,至安帝义熙中,复以其地置山阳县。
盐城县《宋书志》:山阳太守盐城令旧曰盐渎,晋安帝更名。《南齐志》同。北齐以县置射阳郡。陈改为盐城郡。
襄贲县《宋书志》:东海太守襄贲令。《南齐书志》:北东海郡襄贲县。又《宋南齐志》:南东海郡襄贲县。晋元帝时,寄治曲阿。此系侨县。《魏书志》:海西郡襄贲县。
隋
扬州
徐州
楚州
江都郡
海州
东海郡
山阳县《隋书志》:江都郡山阳县,旧置山阳郡。开皇初,郡废,十二年置楚州,大业初,州废,有后魏淮阴郡。东魏改为淮州。后齐并鲁、富陵入怀恩县。后周改曰寿张,又侨立东平郡。开皇元年,改郡为淮阴,并立楚州,寻废郡,更改县曰淮阴。大业初州废,县并入焉。(按:淮阴县东晋复侨置江南,其地北魏为淮阴郡。隋废郡,复为淮阴县也。
盐城县《齐书志》:江都郡盐城县后齐置射郡。陈改曰盐城。开皇初郡废。
涟水县《隋书志》:东海郡涟水县。旧曰襄贲郡,置东海郡。东魏改曰海安。开皇初郡废,县又改焉。(按《魏书志》:襄贲县为海西郡治。注:武定七年,改东海郡置,则海安即西字之讹也。《九域志》:涟水西南至楚州六十里。
唐
淮南道
河南道
楚州淮阴郡泗州临淮郡
山阳县《唐书志》:淮阴郡山阳县上。又:淮阴县中,武德七年省,乾封二年,析山阳复置。
盐城县《唐书志》:淮阴郡盐城县上,本故汉盐渎县地。隋末,韦彻以其地置射州及射阳、安乐、新安三县。武德七年,州废,省射阳、安乐、新安,置盐城县,有盐亭百二十三。
涟水县《唐书志》:泗州涟水县上,武德四年,以县置涟州,并置金城县。贞观元年,州废,省金城,以县来属。总章元年,隶楚州,咸亨五年,复故。
五代
吴南唐
楚州
山阳县楚州治。《文献通考》:杨吴置顺化军。
盐城县《文献通考》:南唐以盐城属泰州。
涟水县《通鉴》:周显德三年,获南唐涟州刺史秦进崇。注:唐盖置涟水,按唐置涟州。贞观初废,盖唐省而南唐复置也。
宋
淮南东路
楚州
山阳郡
山阳县《宋史志》:山阳郡山阳县望。建炎间,入于金。绍兴元年收复,绍定元年,升淮安军,改县为淮安。端平元年,改军为淮安州。又:淮阴县,绍兴五年废为镇,六年复。嘉定七年,徙治八里庄。
盐城县《宋史志》:山阳郡盐城县上百九盐场。建炎间入于金。绍兴元年,隶涟水。三年(又来属。(按:南唐以盐城属泰州,故楚州山阳郡下云,开宝七年,以盐城还隶。
清河县《宋史志》:清河军,咸淳九年,县一清河。(按:清河县本汉曲阳县,县属东海郡。应邵曰:在淮曲之阳,后汉属下邳国。后废。自晋至唐,为泗州清河口地。宋绍兴中,屯重兵于此。度宗时,军与县并置。《通鉴注》:淮阴县距淮五十步,北对清河口十里。
安东州《宋史志》:安东州在涟水军。太平兴国三年,以泗州涟水县置军。熙宁五年,废为县,隶楚州。元祜二年,复为军。绍兴五年,废为县。三十二年复为军。绍定元年,属宝应州,端平元年,复为军。景定初,升安东州,领县一涟水望。
元
江北淮东道
淮安路
山阳县《元史志》:淮安路山阳县上,至元十二年,安东州归附。以本县马罗军寨作山阳县。十三年,淮安路归附,仍存淮安县。二十年省,淮安新城入焉。
盐城县《元史志》:淮安路盐城县上。
清河县《元史志》:淮安路清河县下,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军,至元十五年为县。
安东州《元史志》:淮安路安东州下。《续文献通考》:宋安东州治涟水县,元省县,以州属淮安路。
桃园县《元史志》:淮安路桃园县下。《续文献通考》:桃园县本宿迁之桃园镇,元初置县,后沩园为源。按《金史志》泗州又有淮滨县,兴定二年四月废,据此桃园县,即旧淮滨县,金废县为镇,而元以其地复置桃园县也。
明
南直隶
淮安府
山阳县淮安府治
盐城县
清河县
安东县《续文献通考》:明初改安东州为县。
桃源县
清朝
江南江苏布政使司
淮安府旧辖二州、七县。雍正二年,升海州、邳州直隶,以赣榆、沭阳、宿迁、睢宁隶州,今合分县,辖县六。
山阳县倚郭。
阜宁县雍正九年,析山阳县及盐城县地置。
盐城县
清河县
安东县
桃源县
扬州府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战国属越,后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初为淮南国,后为江都广陵国,属徐州。后汉为广陵郡。三国时属魏,后属吴。晋移广陵郡治淮阴,以所领诸县属焉。东晋分置海陵、山阳二郡。南北朝、宋置南兖州。北齐改为东广州。陈复为南兖州。后周改为吴州。隋开皇初为扬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置江都郡。唐武德三年,复为南兖州。六年又改邗州,寻复为扬州,属淮南道。天宝元年,改扬州为广陵郡。乾元初,复曰扬州,置淮南节度。五代杨吴改江都府。南唐以为东都。宋为扬州广陵郡,属淮南东路。建炎初,升帅府。元至元中,建大都督府,置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寻改为扬州路,隶江北淮东道。明初,置淮海府,改维扬府,寻复为扬州府,直隶南京。领州三、县七。清朝因之,隶江南布政使司,康熙六年,隶江南江苏布政使司。十一年省海门县。雍正二年,升府属之通州直隶,以泰兴县、泰州所领之如皋县改属。九年分江都县置甘泉县。今领州二、县五。
扬州府
江都县
甘泉县
泰州
高邮州
仪征县
兴化县
宝应县
虞夏
商
扬州
吴
周
越
楚
扬州
广陵邑《通志》:吴于故广陵城南东筑邗城。《通典》:今之扬州,春秋时属吴,故左传云吴城邗沟,以通江淮是也。《史记六国表》:楚怀王九年,城广陵。
秦
扬州
九江郡
广陵县《史记》:广陵人召平注正义曰扬州。《通典》:江都秦广陵县。
高邮亭《南畿志》:春秋时吴邗沟地。秦筑邮亭于此,故曰秦邮。汉为县。
汉
徐州
广陵国
临淮郡
广陵县《汉书》:广陵国广陵县,注:江都易王,非广陵属,王胥皆都此。又江都县注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
海陵县《汉书》:临海郡海陵县,注有江海会祠。《通鉴注》:海陵县汉属临淮。后汉、晋属广陵。梁置海陵郡。隋废为县,属江都郡。唐属扬州,今为泰州。
高邮县《汉书》:广陵国高邮县。《九域志》:高邮东南至扬州一百里。
后汉
徐州
广陵郡
广陵县《后汉书》:广陵郡广陵县。注:吴王濞所都,城周十四里半。又:江都县注有江水祠。《地理通释》:汉九国吴都广陵,今扬州江都县。
海陵县《南畿志》:海陵县后汉省入东阳县。(按《汉书传》:吴王濞积粟于海陵之仓。而《后汉书志》:广陵郡东阳县有长洲泽,吴王濞太仓在此是也。
高邮县《后汉书志》广陵郡高邮县。
三国
魏
吴
广陵郡
广陵县《通典》:魏为重镇,注:文帝黄初六年,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见江涛,叹曰:天所以限南北也。后属吴。注:孙亮建兴三年,使卫尉冯翊城广陵。又:江都县三国时废。
《宋书志》:海陵县三国时废。
《宋书志》:高邮县三国时废。
晋
徐州
广陵郡
临淮郡
广陵县《晋书志》:广陵郡广陵县。又:江都县。《宋书志》:晋武帝太康六年复立。
海阳县《晋书志》:广陵郡海阳县。注有江海会祠。《宋书志》:海陵令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按《晋书志》,无海陵县,有海阳县。注云:有江海会祠。与前汉书注海陵县同,则晋海阳即汉海陵故地也。《宋志》云:晋武帝立者,亦指海阳而言,安帝时分广陵立海陵郡,又立建陵县为郡治。
高邮县《晋书志》:临淮郡高邮县。《宋书志》: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南北朝
徐州南
兖州
广陵郡
海陵郡
广陵县《宋书志》:广陵太守广陵令,汉旧县。又江都令汉旧县。江左又省并舆县,元嘉十三年复立,以并江都。《南齐志》同。梁陈因之。《隋书志》:后齐置广陵、江阳二郡。
海陵县(宋书志》:广陵太守海陵令。《南齐志》同。梁陈因之。
高邮县《宋书志》:广陵太守高邮令。《南齐志》同。《隋书志》:梁析置竹塘、三归二县及置广业郡,寻以有嘉禾为神农郡。
隋
扬州
江阳县
海陵县
高邮县
安宜县
徐州
江都郡
江阳县《隋书志》:江都郡江阳县旧曰广陵。后齐广陵、江阳二郡,开皇初废,十八年改县为邗江。大业初更名江阳,有江都宫、扬子宫。《通典》:江阳高齐曰广陵,隋改之。《续通考典》:宋武帝分江都县置广陵县。隋初改为江阳县,以处江之正北,故曰江阳。又:江都县自梁及隋,或废或置。
海陵县《隋书志》:江都郡海陵县,梁置海陵,开皇初郡废。又并建陵县入,寻析置江浦县,大业初省入。
高邮县《隋书志》:江都郡高邮县,开皇初,神农郡废,又并竹塘、三归、临泽三县焉。
安宜县《隋书志》:江都郡安宜县,梁置阳平郡及东莞郡。开皇初郡废,又废石鼈县入焉。《通典》:石鼈在楚州安宜县西。邓艾筑城于此。(按《通典》、《旧唐志》并云:安宜县,本汉平安县地。考二汉志俱有平安县,属广陵郡。晋、宋志无之,隋志安宜县亦不言何时立。汉平安县后汉改为安宜县,汉晋志亦无此县也。宋志有阳平郡,而无安宜县,南齐志阳平郡有安宜县,而魏书志又无之,废置不常,故所书自隋始。又:《通典》云:邓艾筑石鼈城,今县西八十里,而历代志亦无此县,当从阙。
唐
淮南道
扬州
广陵郡
楚州
淮阴郡
江都县《唐书志》:广陵郡江都县望。又:江阳县望。贞观十八年析江都置。按《隋书志》,江阳县为江都郡治,而唐志云,太宗析置,当是隋末曾有江阳县也。
海陵县《唐书志》:广陵郡海陵县望。武德三年,更名吴陵,以县置吴州,七年州废,复故名来属。景龙二年,析置海安县,开元十年省。
高邮县《唐书志》:广陵郡高邮县上。
扬子县《唐书志》:广陵郡扬子县望。永淳元年,析江都置。《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又:扬州扬子县,自大历以来,盐铁转运使置巡院于此。
宝应县《唐书志》:淮阴郡宝应县望本安宜。武德四年,以县置仓州,七年州废,来属。上元三年更名。《通鉴》:秦兵围田洛于三阿,去广陵百里。注:晋侨置幽冀青并于江北三阿,今宝应军即其地。
五代
吴
南唐
扬州
江都府
江都县《南畿志》:吴江都、江阳二县,南唐改江阳为广陵县,并为江都府治。周为扬州治。
海陵县《南唐书》:纪升元年,升东都海陵县为泰州,割盐城、泰兴、如皋、兴化隶焉。《文献通考》:南唐以海陵、兴化二县属泰州。
高邮县《南畿志》:高邮县吴南唐并属江都府。周属扬州。
扬子县《南畿志》:吴扬子县南唐改为永正县,并属江都府。周属扬州。《宋史志》:扬子县注:本扬州永正县之白沙镇,南唐改为迎銮镇。
兴化县《南畿志》:本海陵县地,杨吴始置兴化县,属江都府。南唐改属泰州。《文献通考》:吴改江都府,置兴化县。
宝应县《南畿志》:宝应县吴南唐立,并属楚州,周因之。
宋
淮南东路
扬州
广陵郡
江都县。《宋史志》:广陵郡江都县紧,熙宁五年,省广陵县入焉。南渡后增广陵。《南畿志》:并为扬州治。(按《宋志》南渡后增广陵县,《元志》无之,当是宋末仍省入江都也。
泰州《宋史志》:泰州上,乾德五年降为军。建炎二年,入于金。寻复。绍兴十年,移治泰兴沙上,时泰兴隶海凌,复旧治。元领四县,绍兴十五年,割泰兴隶扬州。建炎四年,又以兴化隶高邮军,领县二:海陵望、如皋中。
高邮军。《宋史志》:开宝四年,以扬州高邮县为军,熙宁五年废为县,隶扬州。元祐元年复为军,建炎四年,升承州,割泰州、兴化县来属。绍兴五年,废为县,复隶扬州。三十一年复为军,仍以兴化来属。今县二:高邮望,兴化紧。《文献通考》:高邮军本唐扬州高邮县。宋开宝四年,建为军,属淮东路。地形四隅皆低,为沮洳蒲苇之泽,城基特高,状如覆盂。建炎三年升为承州。
真州《宋史志》:真州望乾德二年升为建安军,至道二年,以扬州之六合来属,大中祥符六年,为真州,大观元年升为望,政和七年,赐郡名曰仪真,建炎三年,入于金。
兴化县《宋史志》:高邮军兴化县紧,旧隶扬州,改隶泰州,建炎四年来隶。绍兴五年,废为镇,十九年复县,隶泰州,乾德二年,还隶,寻又隶泰州。淳熙四年复旧。
宝应县。《宋史志》:山阳郡宝应县紧,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而县如故。《南畿志》:宝应县宋宝庆中升为州,后又升为军,元初为宝应军站。
元
江北淮道
扬州路
江都县《元史志》:扬州路江都县上倚郭。
泰州《元史志》:扬州路泰州上,唐更海陵县曰吴陵,置吴州,寻废。南唐升泰州。元至元十四年,立泰州路,二十一年改为州,隶扬州路,领三县。海陵上倚郭,如皋上。
高邮府《元史志》:高邮府原为县,升为军。元至元十四年,升为高邮路,领高邮、兴化二县。二十年废安宜府为宝应县来属。改高邮路为府,属扬州路,领县三:高邮上、兴化中、宝应上。
真州《元史志》:扬州路真州中,五代以前,地属扬州。宋以迎銮镇置建安军,又升为真州。元至元十四年,改真州路,二十一年复为州,隶扬州路。领二县:扬子上倚郭、六合下。
明
南直隶
扬州府
江都县《南畿志》:扬州府江都县附郭。
泰州《府志》:明省海陵县入泰州,属扬州府,领县一:如皋。
高邮州《府志》:明初革府存县。洪武元年,改县为高邮州。领县二,属扬州府如故。
仪真县《府志》:明洪武二年,改真州为仪真县,以扬子县省入,属扬州府。
兴化县《府志》:明初改高邮府为州,仍以兴化隶焉。
宝应县《府志》:明初改高邮府为州,县隶如故。
清
江南江苏
布政使司
扬州府旧辖三州七县。康熙十一年省海门县,雍正二年,以府属之通。
江都县倚郭。
甘泉县倚郭,雍正九年,析江都县置。
泰州雍正二年,以所领之如皋改属直隶。
高邮州
仪征县雍正元年。改名仪征。
兴化县
宝应县
徐州府
《禹贡》:徐州之域,古大彭氏国。春秋时为宋之彭城邑。战国属楚,亦谓之西楚。秦置彭城县,属泗水郡。汉属楚国,地节元年,改为彭城郡。黄龙初,复为楚国。后汉为彭城国。三国时属魏晋,亦为彭城国,为徐州治。东晋元帝初,侨立徐州于淮南,太元九年,复置徐州于此。义熙七年,改为北徐州。宋亦为徐州及彭城、沛二郡。泰始中属北魏,亦置徐州及彭城郡。北齐置东南道行台。北周立总管府。隋开皇中行台废,大业初,府废,复为彭城郡。唐武德中曰徐州,隶河南道。天宝初曰为彭城郡。乾元初复为徐州。贞元十六年,建武宁军节度。咸通十二年,改感化军。五代石晋时,复曰武宁军。宋仍为徐州彭城郡,属京东路。绍兴后入于金,省郡曰徐州,属山东西路。元属归德府,以州治之,彭城县省入。明以徐州属凤阳府,寻直隶南京,领县四。清朝因之,隶江南布政使司。康熙六年,隶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雍正十一年,升徐州府省州,置铜山县为府治,又以二年改直隶之邳州,及领宿迁、睢宁二县来属。领州一、县七。
徐州府
铜山县
萧县
砀山县
丰县
沛县
邳州
宿迁县
睢宁县
虞夏
商
徐州
大彭国《舆地志》:大彭即彭祖。所谓商有大彭者也。事帝尧,历虞夏至商,年八百岁,封于彭城。
邳国《左传》:商有姺邳。注:二国商诸侯。邳今下邳国。《文献通考》:下邳,夏时为邳国。
周
青州
彭城邑《左传》:成十八年,宋鱼石入于彭城。杜注:彭城宋邑,今彭城县。《通典》:彭城古大彭之国。春秋为宋地,春秋经曰:围宋彭城,即宋本邑。
萧国《左传》:僖三十年,介人侵萧。林注:萧宋附庸国。《舆地志》:萧子国城,在萧县治北,城临古汴,本宋邑。春秋时封子姓,别为附庸。左传谓群公子奔萧是也。又:按左传杜注,萧,宋邑,今沛国萧县。
留邑《左传》:襄元年,楚侵宋吕、留。杜注:吕、留二县,今属彭城郡。
郯国《地理通释》:春秋时郯子国。今徐州下邳县薛国。《通典》:薛本在鲁地,奚仲迁于邳,鲁庄公三十一年,筑台于薛,即旧都也。以迁于邳。又:以邳为薛,今徐州滕县东南五十里薛城是。
钟吾国《左传》:昭二十七年,吴公子奔钟吾。杜注:钟吾小国。《文献通考》:宿迁县春秋时钟吾子国。
秦
徐州
砀郡
泗水郡
彭城县《史记秦纪》:始皇至琅琊还,过彭城。注:王义曰彭城,徐州所理县也。州东外城,古之彭国也,后项羽为西楚霸王都此。
萧县《史记注》:正义曰萧县秦属泗水郡,唐徐州萧县是也。韦昭曰萧沛之县名。
砀县《汉书志》:秦砀郡高帝五年为梁国,治砀县。《史记注》:徐广曰砀县在梁。苏林曰砀音唐,又音宕。应劭曰砀山在东。师古曰砀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名县。
丰邑《史记》: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沛县《史记注》:正义曰,沛今徐州县。又:留县。《史记》:张良起下邳,与上会留。《九域志》:沛在徐州西北一百四十里。
下邳县《史记注》:正义曰,下邳泗水县也。应劭曰邳在薛徙此。(按有上邳,故曰下邳。《九域志》:在徐州东一百八十里。又:郯县。《水经注》:郯,故国也,秦以为郯郡。
下相县《史记》:项羽下相人。注:地理志临淮有下相县。
汉
徐州
豫州
楚国
梁国
沛郡
东海郡
临淮郡
彭城县《汉书志》:楚国彭城县,古彭祖国。《通鉴注》:彭城县秦属泗水郡,汉属沛郡。复分立楚国,后置徐州。自是之后,徐州专治彭城矣。
萧县《汉书志》:沛郡萧县故萧叔国,宋别附庸也。又:梁国杼秋县。
砀县《汉书志》:梁国锡县。
丰县《汉书志》:沛郡丰县。《通典》:汉旧县有始皇咽气台。
沛县《汉书志》:沛郡沛县。《通鉴注》:沛郡治相县,而沛自为县,属沛郡。汉时人谓沛县为小沛,刘备领豫州刺史,屯小沛是也。《通典》:沛汉旧县,有沛宫,高祖置酒之所。又:广戚县。又:楚国留县。
下邳县《汉书志》:东海郡下邳县。注:迈峄山在西,古文以为峄阳。又郯县注:故国少吴后盈姓。应劭曰音谈。又:良成县注:侯国。师古曰左氏传谓晋侯会吴子于良,即此是。
下相县《汉书志》:临淮郡下相县注:应劭曰,相水出沛国,故加下。又:东海郡司吾县注:应劭曰,左传吴执钟吾子。又:泗水国凌县注:应劭曰,凌所出南入淮。
后汉
徐州
豫州
彭城国
沛国
梁国
下邳国
彭城县《后汉书志》:彭城国彭城县,古大彭邑。
萧县《后汉书志》:沛国萧县本国注:北征记城周十四里,南临汗水。又:杼秋县故属梁国,有澶渊聚。注:左传襄二十年,盟于澶渊。
砀山县《后汉书志》:梁国砀山县。《括地志》:砀山县本汉砀县。
丰县《后汉书志》:沛国丰县西有大泽,高祖斩白蛇于此。注:戴延之西征记日:县西北有汉祖庙,为亭长所处。
沛县《后汉书志》:沛国沛县。有泗水亭。又彭城国留县注:西征记曰,城中有张良庙。又:广戚县故属沛国。
下邳县《后汉书志》:下邳国下邳县本属东海。注:戴延之西征记日,有沂水自城西南注泗,别下回城南,亦注泗,旧有桥处,张良与黄石公会此桥。又:良成县,故属东海,春秋时曰良。注:《左传》昭十三年,晋会吴子良。又东海郡郯县本国刺史治。
下相县《后汉书志》:下邳国相县。《水经注》:泗水之流注于淮,谓之泗口。《通典》:泗口在今临淮郡宿迁县界。又:司吾县侯国,故属东海。又广陵郡故属泗水。
三国
徐州
豫州
彭城国
沛国
梁国
下邳国
汝阴郡
彭城县彭城国治。
萧县属沛国。《通鉴注》:魏明帝改属汝阴郡。又:杼秋县。
砀山县属梁国。
丰县属沛国。
沛县属沛国。又:彭城国留县。又:广戚县。
下邳县下邳国治。又:良城县属下邳国。又:郯县属东海郡。
下相县属下邳国。又:司吾县。又:凌县。
晋
徐州
豫州
彭城国
沛国
梁国
下邳国
临淮郡
东海郡
彭城县《晋书志》:彭城国彭城县注:故殷伯大彭国。
萧县《晋书志》:沛国萧县。又:杼秋县。
按:《晋书志》无砀山县。《南畿志》云:晋省入下邑,考《晋志》下邑县注云:有砀山,时山属下邑也。又:按《魏书志》砀山注:二汉属沛国。晋罢后复,是晋省而复置。仍改砀山,曰砀县耳。
丰县《晋书志》:沛国丰县。
沛县《晋书志》:沛国沛县注:汉高祖所起处也。又:彭城国留县注:张良所封。又:广戚县。
下邳县《晋书志》:下邳国下邳县注:韩信为楚王都之。又:良城县注;侯相。又:东海郡郯县注:故郯子国。
下相县《晋书志》:临淮郡下相县。又:司吾县。又:下邳国凌县。《南畿志》:东晋省下相,置宿预县,又置角城县。《舆地考》:晋元帝宿军储于此,故曰宿预,后置县。《通典》:秦下相城,在县西北,晋太宁中,兗州刺史刘遐自寿春退,屯泗口,即此。安帝义熙中,置城,自后常为重镇。《通志》:泗口、角城俱在宿迁县界。
南北朝
徐州
豫州
彭城郡沛郡梁郡下邳郡淮阳郡
彭城县《宋书志》:彭城太守彭城令,汉县。(按《南齐志》:属南彭城郡。《魏书志》:亦属彭城郡。
萧县《宋书志》:沛郡太守萧令,汉旧县。《南齐志》同。《魏书志》:沛郡萧县注:二汉晋属有萧城,汉高祖庙。又:《宋书志》:南彭城太守杼伙令,汉旧名。《南齐志》同。注:建武四年省。(按南齐后无杼秋县,盖省入萧县也。《南畿志》云:杼伙城在萧县西七十里。
砀县《宋书志》:梁郡太守砀县令,汉旧县。(按:《南畿志》:无砀县。《魏书志》砀郡砀县注:砀郡孝昌二年置。治下邑城,领安阳县。注:治麻城砀县。注:治鲁城。按《魏志》无下邑县,时盖省入砀郡。《南畿志》:砀山有麻城。又:《魏志》:鲁郡有砀县。注:萧衍置,魏因之,此系侨县。
丰县《宋书志》:北济阴太守丰令,汉旧名。孝武大名元年复立。(按《南齐志》无丰县,《魏书志》亦属北济阴郡,注有丰城,汉高祖旧宅。
沛县《宋书志》:沛郡太守沛令,汉旧县。又:彭城太守留令,汉日县。《南齐书志》:沛郡沛县。(按:《南齐志》:无留县。《魏书志》市郡沛县注有汉高祖庙沛城。又:彭城郡,留县注有留城广戚城。按:南宋后无广戚县,盖时省入留县。隋又省留入沛县也。汉志章怀注:广戚城,在今徐州沛县东。
下邳县《宋书志》:下邳太守下邵令,前汉属东海,后汉晋太康地志属下邳。又:良成县同。《南齐书志》:北东海郡下邳县。又:良成县。《魏书志》下邳郡下邳县。又:良成县。(按《宋书志》:南东海郡郯令寄治丹徒,此系侨县。《魏书志》郯郡郯县汉属东海郡,后汉勾国,晋复有建陵山。
宿豫县《宋书志》:淮阳太守宿豫令,晋安帝立。又:通城令,晋安帝义熙土断立。又:淮陵太守司吾令,元徽五年,改名桐梧。升明元年复旧。《南齐书志》:齐郡宿豫县。又:淮陵郡司吾县。按:《南齐志》无甬城县。《魏书志》:宿豫县武定七年置。又淮阳郡角城县,武定七年改。萧衍临清、天水、浮阳三县置。(按《宋南齐志》,无凌县。《南畿志》云:凌城在宿迁东南五十里。汉置县。晋省。
隋
徐州
豫州
徐州
彭城郡
宋州
梁郡
泗州
下邳郡
彭城县《隋书志》:旧置郡。后周并沛及南阳平二郡入。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郡。
萧县《隋书志》:彭城郡萧县。旧置沛郡,后齐废为承高县。开皇六年,改为龙城。十八年改为临沛。大业初改为萧。
砀山县《隋书志》:梁郡砀山县,后魏置曰安阳。开皇十八年改名焉。《括地志》:砀山县本汉砀县,在宋州东一百五十里。按魏以砀县置砀郡,并析置安阳县。隋改安阳为砀山,而无砀县,当仍合两县为一也。
丰县《隋书志》:彭城郡丰县。
沛留县《隋书志》:彭城郡沛留县,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复。大业中又废。(按《汉书志》陈留县注:臣瓒曰宋亦有留,彭城留是也。留属陈者称陈留。
下邳县《隋书志》:下邳郡下邳县,梁曰归政,置武州下邳郡,魏改县为下邳,置郡不改,改州曰东徐。后周改州为邳州。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又:良城县梁置武安郡,开皇初郡废,十一年更名曰良城,有徐里。又:郯县旧置郡,开皇初废。又淮阳县梁置淮阳郡。东魏并绥化吕梁二郡,置绥化县。后周改县为淮阳。开皇初郡废。又有梁临清、天水、浮阳三郡,东魏并为角城县。后齐改曰文城县。后周又改为临清。开皇三年省入焉。
宿豫县《隋书志》:下邳郡宿豫县。旧置宿豫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置下邳郡。又梁置朝县、临沭二郡。后齐置晋宁郡,并废。《南畿志》:角城废县在宿迁东南百余里,晋置隋省。(按《隋志》云:省入下邳,盖在两县之界。又隋志无司吾县,盖东魏后省。《舆地考》:司吾城在宿迁北七十里。
唐
河南道
徐州
彭城郡
宋州
睢阳郡
彭城县《唐书志》:彭城郡彭城县望。
萧县《唐书志》:彭城郡萧县上。
砀山县《唐书志》:睢阳郡砀山县上、光化二县。朱全忠以砀山、单父、虞城、曹州之成武表置辉州,三年置崇德军。
丰县《唐书志》:彭城郡丰县上。
沛县《唐书志》:彭城郡沛县上,武德五年置。胡三省注:班志沛郡有广戚县。章怀注:在今徐州沛县。
下邳县《唐书志》:彭城郡下邳县上,武德四年,以下邳郯良城置邳州。贞观元年,州废,省郯良城,以下邳隶泗州,又省泗州之淮阳入焉。元和四年来属。
宿迁县
五代
徐州
彭城县徐州治。
萧县属徐州。
砀山县梁属辉州,后唐属单州。
丰县属徐州。
沛县属徐州。
下邳县属徐州。
宿迁县属徐州。
宋
京东路
徐州
彭城郡
单州
砀郡
彭城县《宋史志》:彭城郡彭城县望。
萧县《宋史志》:彭城郡萧县望。
砀山县《宋史志》:单州砀山县望。
丰县《宋史志》:彭城郡丰县紧。
沛县《宋史志》:彭城郡沛县望。
淮阳军《宋史志》:淮阳军太平兴国七年,以徐州下邳县建为军,并以宿迁来属,领县二,下邳望。
宿迁县《宋史志》:淮阳军宿迁县中。
金
山东西路
河南路
徐州
邳州
单州
滕州
彭城县《金史志》:徐州彭城县倚郭。
萧县《金史志》:徐州萧县,注古汴渠。
砀山县《金史志》:单州砀山县。兴定元年,以限河不便,改隶归德府。注有芒砀山古汴渠。
丰县《金史志》:徐州丰县。
沛县《金史志》:滕州沛县。
邳州《金史志》:邳州中宋淮阳军,祯佑三年九月,改隶河南路。领县三下邳。
宿迁县《金史志》:邳州宿迁县,元光二年四月废。
睢宁县《金史志》:泗洲睢宁县,兴定二年四月,以宿迁县之古城置。
元
河南江北道
燕南河北道
归德府
济宁路
《元史志》:归德府徐州下。唐初为徐州,又改彭城郡,又升武宁军。宋因之。金属山东西路。元至元二年,降为下州,旧领彭城、萧、永固三县,至是永固并入萧县,彭城并入州。
萧县《元史志》:徐州萧县下。至元二年,并入徐州,十二年复立。
砀山县《元史志》:济宁路砀山县。金为水荡没。元宪宗七年,始复置县,隶东平路。至元二年,并入单父县,三年复置,属济州。八年,属济宁路。
丰县《元史志》:济宁路丰县。唐属徐州。元宪宗二年,属济州。至元二年,以沛县并入丰县,三年复立沛县。八年,以丰县直隶济宁路。
沛县《元史志》:济宁路济州沛县。太宗七年,移滕州治此。宪宗二年,州废复为县。至元二年,省入丰县,三年复置。八年隶济宁路,十三年来属。
邳州《元史志》:归德府邳州下。唐初为邳州,后废,属泗州,又属徐州。宋置淮阳军。金复为邳州。元初并三县入州,至元八年,以州属归德府,十二年复置睢宁、宿迁两县属淮安。十五年还来属。领县三,下邳县下州治所。
宿迁县《元史志》:邳州宿迁县下。《续文献通考》:元省。后复置。
睢宁县《元史志》:邳州睢宁县下。《续文献通考》旧为睢陵县。隋废,金复置。改睢宁县属邳州。后废。元复置。
明
南直隶
徐州
《南畿志》:徐州,明初改隶凤阳府,后直隶南京,领县四。
萧县属徐州。
砀山县改属徐州。
丰县改属徐州。
沛县改属徐州。
邳州《续文献通考》:明初以下邳县省入邳州,改属淮安府。领县二。
宿迁县属淮安府邳州。
睢宁县属淮安府邳州。
清
江南江苏
布政使司
徐州府旧为直隶州,雍正十一年升府,以雍正二年,改直隶之邳州,及属县二来属,辖州一、县七。
铜山县雍正十一年即州境设县,府治在焉。
萧县旧属本州。
砀山县旧属本州。
丰县旧属本州。
沛县旧属本州。
邳州旧属淮安府。雍正二年升直隶,十一年改属徐州府。
宿迁县旧属淮安府。雍正二年属邳州,十一年随州来属。
睢宁县旧属淮安府。雍正二年属邳州,十一年随州来属。
太仓州
《禹贡》:三江之娄江,在其地,西接昆山,至刘河口入海。元以前地名太仓,而宋置州县。二汉、吴、晋、宋、南齐属娄县。梁、隋、唐、五代属昆山县。元属昆山州。明吴元年,始立太仓卫。弘治十年,建为太仓州,属苏州府,以崇明县为属,领县一。清朝因之。雍正二年升直隶,分置镇洋县,又分嘉定县,置宝山县,俱来属。隶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领县四。
附:明朱瑄请立州治疏:
臣惟事有便于民者,不嫌于创改,政有益于治者,不惮于更张。如太仓设州,诚于军民便利有六:如昆山管辖唐茜泾等处,常熟管辖直唐双凤涂松等处,嘉定管辖刘家港等处,各离县远若干里,到太仓各近若干里,若将附近乡都分割,则纳粮当差不致远涉,一也;太仓二卫,本备倭寇而设,近年官军俸粮俱往别县关支,犹为不便,万一寇发城闭,何恃以守,若立州,则粮积充足,有备无患,二也;卫所内外,军民杂处,大率军多刁横,欺凌民户,兴讼委官,不得约会,致监禁日久,若立州,则民有宗主,不致受欺,军知畏惧,不敢纵恶,设有狱词,可以旦夕听成,三也;附近人民每将货物入城变易,有等光棍用强搀买,寻闹抢夺,以致乡民别处市集,路远费多,若立州,庶免前弊,四也;崇明离苏州甚远,其民到府,必经太仓,而守御千户所又属镇海卫辖,若立州统领崇明,则远近相制,五也;卫学军生,例有岁贡,三县民生,附近卫学肄业,既无廪资,又无岁贡,故科第以下,白首穷经,遂绝生路,若立州,军民生徒廪贡得视别学,劝掖后进,六也。以臣愚见,灼之有益,用敢备陈,伏乞睿见施行。
太仓州
镇洋县
崇明县
嘉定县
宝山县
虞夏
商
扬州
吴
周
越
楚
扬州
董览《吴地记》:南武城,吴王阖庐,筑在海者。又:复城,故越王余复君所治。在娄门外八十里。又鸿城,故越王城,娄门外百五十里。《太仓州志》。春秋时,吴王即其地置仓,名太仓,则太仓县名,乃在春秋间。又:楚考烈王十五年,徙封春申君于吴,其他属春申。相传春申君造东仓州一里八步,即东仓县春申名。又:《越绝书纪》:有西仓、东仓。
秦
扬州
会稽郡
汉
扬州
会稽郡
《太仓州志》:汉置娄县,属会稽郡。太仓州地为县惠安乡。则地之名娄县,此今共称为娄东。娄东者娄县之东云尔。
后汉
扬州
吴郡
《南畿志》:娄县后汉属吴郡。
三国
吴
扬州
吴郡
《太仓州志》:三国时,公孙渊据辽东,孙权交好于渊,置仓,今武陵桥西,名东仓。张受先云,太仓始春秋时,吴王杨德辨其非是。春秋吴王与春申君之说,抑征之三国为信也。
晋
扬州
吴郡
《南畿志》:娄县,三国晋、宋、齐俱属吴郡。
南北朝
扬州
徐州
吴郡
《寰宇记》:梁天监六年,分娄县置信义县。大同初,又分信义置昆山县。《太仓州志》:梁以后州又为昆山之域。
隋
苏州
吴郡
昆山县
属吴郡。
唐
江南东道
苏州吴郡
《旧志》:唐武德中,海中涌二沙,即今崇明县东西二沙。
五代
吴越
苏州
中吴府
昆山县属苏州中吴府。
宋
浙西路
平江府
吴郡
昆山县属平江府。郏亶《水利书》:地名太仓,俗号冈身。中吴纪闻冈身亦名东冈,濒海之地,特高他处,谓之冈身,今有口下冈身及口吴冈身等路。《太仓州志》:宋置节制司酒库,在今州城内。
《旧志》:宋初复涨姚刘沙,与东沙接壤,即崇明旧治。建中靖国间,复涨一沙于西北,即今之三沙。嘉定中置盐场于此,名曰天赐,属通州海门县。
嘉定县《宋史志》:平江府嘉定县上。嘉定十五年,析昆县置,以年为名。《南畿志》:宋嘉定中割昆山、安亭等五乡于练祁市,置嘉定县以年号为名,属平江府。《舆地考》:嘉定县,宋以前为昆山县地,名嘐城乡。又:练祁塘一名练川,界县市中。东西长七十二里,西承江水,清澈如练,故名。
元
江南浙西道
江北淮南道
平江路
扬州路
昆山州属平江路。《太仓州志》:元至元十九年,始行海运,建海运仓于太仓。先是刘家港,势日深广,因通海外番舶,高丽琉球诸国,往来市易,谓之六国马头。元祐元年,徙昆山州治太仓,至元十七年,复徙昆山州治马鞍山之阳。
崇明州《元史志》:扬州路崇明州下,本通州海滨之沙洲。宋建炎间,有昇州句容姚刘姓者,因避兵于沙上,其后稍有人居焉,遂称姚刘沙。嘉定间置盐场,属淮东制置司。元至元十四年,升为崇明州。
嘉定州《元史志》:平江路嘉定州中,本昆山县也。宋置县,元元真元年升州。
明
南直隶
太仓州
《南畿志》:吴元年立太仓卫。洪武十二年,又立镇海卫。弘治十年,始析昆山之新安、惠安、胡州三乡,常熟之双凤乡,嘉定之乐智、循理二乡置为州,属苏州府,领县崇明。《太仓州志》:太仓在城南娄江北岸,亦名海运仓。明洪武十九年,即元旧仓厥,贮浙江南直隶各处粮数百万石,俗又呼百万仓。
崇明县《南畿志》:元崇明州,洪武初降为县,改属苏州府。弘治间,置太仓州,因隶焉。
嘉定县《南畿志》:元嘉定州。洪武初,降为县,属苏州府。
清
江南江苏
布政使司
太仓州
属苏州府,领县一:崇明。雍正二年,升直隶州,析置镇洋县,又改苏州府之嘉定县,并析置宝山县来属,领县四。
镇洋县雍正二年,州升直隶,即州境为县,州治在焉。
崇明县旧属苏州府,雍正二年,隶本州。
嘉定县旧属苏州府,雍正二年,隶本州。
宝山县雍正二年,析嘉定县置,隶本州。
海州
《禹贡》:徐州之域,春秋为鲁之东境,后属楚。秦置朐县,属郯郡。汉属东海郡,亦分属琅琊郡。后汉属东海郡。魏因之。宋泰始中,侨立青冀二州,于此置北海郡。南齐亦立青州。梁立南北二青州。东魏改为海州,兼置琅琊、义塘二郡。后周改琅琊为朐山郡。隋开皇郡废,仍曰海州。大业初,改东海郡。唐复为海州,属河南道。天宝初,又为东海郡。乾元初,复曰海州。五代属吴。南唐后入周。宋仍曰海州,东海郡属淮南东路。建炎间,入于金,曰海州,隶山东东路。后复归宋。景定二年,析置南海州,寻省。元至元十五年,升海州路,隶江北淮东道,后改为海宁府,寻为海宁州,属淮安路,领县三。明仍为海州,属淮安府,以州治之,胸山县省入,改沭阳县属淮安府,领县一:赣榆。清朝因之。雍正二年,升直隶州,仍以淮安府之沭阳县来属,隶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领县二。
海州
赣榆县
沭阳县
虞夏
商
徐州
周
鲁楚
青州
纪鄣邑《左传》:昭十九年,齐伐莒,莒子奔纪鄣。杜注:纪鄣,莒邑也。东海赣榆县东北有纪城。又:祝其县,《左传》杜注:祝其实夹谷。《舆地记》夹谷在赣榆西四十里,即孔子相鲁会齐侯处,今有祠。
中城邑《左传》:成九年城中。杜注:鲁邑也,在东海廪邱县西南。(按:东海郡无廪邱县。考《后汉书志》,当作厚邱,廪邱齐邑。《左传》襄二十四年,齐鸟余以廪邱奔晋。杜注云:今东郡廪邱县故城是,此误也。
秦
徐州
郯郡
朐县《水经注》:朐山西山侧有朐县故城。秦始皇三十五年于朐县立石海上,以为秦之东门。《后汉书》注:朐音劬。
汉
徐州
东海郡
琅琊郡
朐县《汉书志》:东海郡朐县,秦始皇立石海上,以为东门阙,有铁官。《续通典》:宋白曰;朐故城,在朐山县西九十里。
赣榆县《汉书志》:琅琊郡赣榆县注:师古曰:赣音绀,榆音逾。又东海郡,祝其县注:禹贡羽山在南。又:利城县。
厚邱县《汉书志》:东海郡厚邱县。又:建陵县注:侯国。《南畿志》曰建陵山,在沭阳县西北一百里,汉立建陵县于此。
后汉
东海郡
朐县《后汉书志》:东海郡朐县,有铁,有伊卢乡。《山海经》曰:穆州在海中,一曰郁州。郭璞曰:在县界。世俗传此山自苍梧徙来,上皆有南方树木。《博物记》:县东北海边植石,秦所立之东门。
赣榆县《后汉书志》:东海郡赣榆县本属琅琊。建初五年复。注:《左传》:莒子奔纪鄣。杜预曰:县东北有纪城。《地道记》曰:海中去岸百九十步,有始皇碑,长一丈八尺,广五尺,厚八尺三寸,一行十三字,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见也。又祝其县,春秋时曰祝其夹谷,地有羽山。杜预曰:在县西南。《博物记》曰:东北独居山西南有渊水,即羽泉也。又:利城县。(按:利成《后汉志》作利城。
厚邱县《后汉书志》:东海郡厚邱县。注:左传城中城。杜预曰,在县西南有中乡城。(按:建陵县,后汉后省入,厚邱北魏复置。建陵县属郯郡。寻省。又:宋《南齐志》:海陵郡治建陵县,晋安帝时与郡俱立,非汉旧县也。
三国
魏
徐州
东海郡
朐县属东海郡。
《宋书志》:赣榆县魏省,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厚邱县属东海郡。
晋
徐州
东海郡
朐县《晋书志》:东海郡朐县。
赣榆县《晋书志》:东海郡赣榆县,又祝其县。注:羽山在县之西,又利城县。
厚邱县《晋书志》:东海郡厚邱县。
南北朝
徐州
青州
东海郡
朐山县《宋书志》:明帝侨立徐州,秦豫元年,移治东海朐山。《南齐书志》:青州,建元四年,移镇胸山。又东莞、琅琊二郡治朐山也。(按宋《南齐志》:东海无朐县,朐山亦未立县,盖时以其地置侨郡也。宋《南齐志》:南东海郡有朐县,寄治丹徒,此系侨。《魏书志》:琅琊郡朐县注:二汉属东海,晋曰临朐属。萧衍改为招远。武定七年,复,有朐城,朐山郡治。按汉临朐县有二:一属齐郡;一属东莱郡。后汉属齐国,晋属东莞郡,与朐县两地,晋东海郡仍有朐县,未尝改为临朐也。《通鉴注》云:朐县,晋曰临朐,属东莞郡。魏复曰:朐,属琅琊郡,亦承魏志之讹。又:考魏志无朐山郡,至北周始改朐县曰朐山,琅琊郡曰朐山郡。《隋书志》:梁置南北二青州,东魏改为海州。(按:海州之名始此。
赣榆县《宋书志》:东海太守赣榆县,明帝侨立青州于赣榆县。泰始七年,又立东海县,属东海郡,又割赣榆置郁县,在西海郡,并侨隶青州。《南齐书志》:北海郡赣榆县。又:都昌县注:宋郁县,建元故用汉名也。又:广饶县。按:《宋志》,西海郡当作北海,宋北海郡治都昌县,即郁县也。故南齐因曰都昌。又:广饶县即宋东海县,亦南齐改名焉。又:考宋《南齐志》:南东海郡,有祝其、利城二县,寄治于京,非本县也。《南畿志》云:祝其城在赣榆县西五里,即春秋时夹谷,汉为县,宋省。又利城在赣榆县西六十里,刘宋省。《魏书志》:东海郡赣榆县注:前汉属琅琊,后汉晋属。又:安流县注:萧衍置都昌县,武定七年改。又:广饶县注:萧赜置,魏因之。又:义塘郡注:武定七年置,治黄郭城,领义塘、归义、怀仁三县。《续通典》:海州怀仁县,汉赣榆县地。(按:汉赣榆,今县东北三十里赣榆古城是也。梁置黄郭戍。后魏置义塘郡,理黄郭城。
厚邱县《南齐书志》:北东海郡厚邱县。(按:《宋书志》:东海郡无厚邱县。《南畿志》云:沭阳本汉厚邱县地,后魏置沭阳郡。宋改为僮县。梁置僮阳郡。东魏改沭阳郡,又析置怀文县。后周改为沭阳县。《舆地志》云:厚邱废县,在沭阳县北六十里,汉置,宋省。以其地置僮县,属南彭城郡。考僮县汉属临淮郡,后汉、晋宋俱属下邳,宋南彭城郡之僮县,系江左侨立,非旧县也。《南齐志》:又有僮县与后邱,并属北东海郡。梁置僮阳郡,当即其地。又考《宋志》,南东海郡有厚邱县,后并入襄贲,此亦侨县。《魏书志》:沭阳郡注:萧衍置僮阳郡。武定七年,改领四县,下成、临渣、怀文、服武,俱武定七年置。
隋
徐州
海州
东海郡
朐山县《隋书志》:海州朐山县,旧曰朐,置琅琊郡。后周改县曰朐山,郡曰朐山。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带郡有朐山、羽山。又东海县旧置广饶县及东海郡,后齐分广饶置东海县。开皇初郡废,及东海县。仁寿元年,改广饶曰东海,有谢禄山、郁林山。《通鉴》注:海州治朐山,本汉朐县,后人加山字。
怀仁县《隋书志》:海州怀仁县梁置南北二青州。东魏废州,立义塘郡及怀仁县。开皇郡废。《南畿志》:怀仁山在赣榆县七十里,魏立怀仁县取此。(按:东晋至梁,侨立于赣榆县,则义塘郡即赣榆地。魏赣榆县本属东海郡。武定中,又改置义塘郡耳。归义二县隋初亦省入怀仁。《舆地志》云:归义县魏置,隋省。废县,在赣榆县北二十里。
沭阳县《隋书志》:海州沭阳县梁置僮阳郡,东魏改曰沭阳郡。置县曰怀文。后周改县曰沭阳。开皇初,郡废。《旧唐书志》:沭阳汉廪邱县,后魏改曰沭阳,以其地在沭水之阳也。唐属海州。(按:厚邱旧唐志作廪邱亦误。《南畿志》:沭河在县东南,《周礼职方》:青州其浸沂沭,县得名以此。《九域志》: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按:魏沭阳郡下城、临渣、服武三县,陈太建中,省入怀文。周又改沭阳。《舆地志》云:下城废县在沭阳县南三里,后魏置,寻省。
唐
河南道
海州
东海郡
朐山县《唐书志》:海州上。县四,朐山县上。武德四年,析州境置龙沮、曲阳、利城、厚邱、新乐五县。六年,改新乐曰祝其。八年,省新沮、曲阳入朐山。利城、祝其入怀仁。厚邱入沭阳。又:东海县上,武德四年,以县置环州,并置青山、石城、赣榆三县。八年州废,省青山、石城、赣榆,以东海来属。(按:魏东彭城郡,有龙沮县。注:萧衍置,魏因之。有即邱城,盖亦侨县。又东海县本析赣榆地置,故唐置赣榆等三县,仍省入东海。
怀仁县《唐书志》:海州怀仁县中。(按:汉祝其、利城二县,南宋时省入赣榆,故唐初复置而后省。
沭阳县《唐书志》:海州沭阳县中。总章元年,隶泗州。咸亨五年复故。(按:厚邱县亦唐复置,后省。
五代
吴
南唐
海州
朐山县
海州治。又:东海县属海州。
怀仁县
属海州。
沭阳县
属海州。
宋
淮南东路
海州
东海郡
朐山县《宋史志》:海州上。建炎间入于金。绍兴七年复。隆兴初割以畀金。嘉定十二年复。端平二年,徙治东海县。景定二年,置西海州。县四。朐山县紧,又东海县中。又:怀仁、沭阳见下。
金
山东东路
海州
朐山县《金史志》:海州中。县五。朐山县。又:东海县。又:赣榆、沭阳见下涟水,今别名属。
赣榆县《金史志》:海州赣榆县,本怀仁。大定七年更。
沭阳县《金史志》:海州沭阳县。
元
江北淮东道
海宁州
朐山县《元史志》:淮安路。海宁州下,唐海州,宋隶淮东路。元至元十五年,升为海州路,后改为海宁府,未几降为州,隶淮安路。二十年,以并入朐山,领三县。朐山县中,又沭阳、赣榆见下。
赣榆县《元史志》:海宁州赣榆县下。《续文献通考》:唐怀仁县。金复置赣榆县,后入宋。以县寓治东海军。李坛并县入焉,元仍置县。
沭阳县《元史志》:海宁州沭阳县下。
明
南直隶
海州
《续文献通考》:元海宁州。明初仍为海州,以朐山县省入,属淮安府,领一县:赣榆。见下。
赣榆县
属淮安府海州。
沭阳县
改属淮安府。
清
江南江苏
布政使司
海州
旧属淮安府,雍正二年,升直隶,又以沭阳县来属。辖县二。
赣榆县
旧属淮安府海州,雍正二年隶本州。
沭阳县
旧属淮安府,雍正年改隶本州。
通州
通州本广陵郡海陵县之东境,大江至此入海。东晋义熙中,置蒲涛县,属海宁郡。隋开皇初,海陵郡废,仍省入海陵县,后以其地置狼山镇,旧为淮东之盐亭场。五代、南唐立静海都镇制置院。后周显德中,建静安军,寻升为通州,分其地置为静海、海门二县,而治静海。宋初,改崇州,寻复。初为通州,属淮南东路,政和中置静海郡。建炎四年入于金。寻复。元至元十五年,改通州路,隶江北淮东道。二十六年复为州,属扬州路,领县二:静海、海门。明属扬州府。洪武初,以州治之静海县省入,领县二:海门、崇明。后崇明改属苏州府,领县一。清朝因之。康熙十一年,以海门县省入。雍正二年,升直隶州,以扬州府之泰兴县、泰州之如皋县来属,隶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领县二。
通州
如皋县
泰兴县
虞夏
商
扬州
周
扬州
《南畿志》:通州军山在狼山东,越王常军于此。
秦
扬州
九江郡
《南畿志》:新志云,通州军山,秦始皇二十二年南巡至此屯军。
汉
徐州
临淮郡
《汉书志》:临淮郡海陵县。
后汉
广陵郡
《后汉书志》:广陵郡东阳县注:扶海州上,有草名蒒,其实食之如大麦,从七月稔熟,民敛蓑,至冬仍讫,名曰自然谷,或曰禹余粮。(按:扶海州,通州地。《南畿志》云,汉海陵县,后汉省入东阳。
三国
吴
徐州
广陵郡
<
(按《宋书志》云:海陵县三国时废;《扬州府志》云:吴复置海陵郡。
晋
徐州
海陵郡
《宋书志》:海陵太守,晋安帝分广陵立。蒲涛令,亦晋安帝立。《扬州府志》:蒲涛废县,在通州境。
如皋县《宋书志》:海陵郡如皋县,晋安帝立。又:宁海县亦晋安帝立。《南畿志》:如皋县本广陵地,东晋始置县,宋齐因之,属海陵郡。
南北朝
南兖州
海陵郡
《宋书志》:海陵太守蒲涛令。《南齐志》同。梁陈因之。
如皋县《宋书志》:海陵郡如皋令。又:宁海令。《南齐志》同。梁陈因之。
隋
扬州
扬州
江都郡
《隋书志》:开皇初,废海陵郡。(按。《隋志》无蒲涛县,蓋仍省入海陵县。
宁海县《隋书志》:江都郡宁海县,开皇初并入如皋县。
唐
淮南道
扬州
广陵郡
《唐书志》:广陵郡海陵县,景龙二年,析置海安县。开元十年,省。有盐官。(按《南齐志》:海陵郡有海安县,即唐析置之海安县也。今如皋县有海安镇。
<
(按《唐书志》:无宁海县,蓋仍省入海陵也。景龙中,析置海安县,当即其地。《舆地志》云,废宁海县在如皋县境。《南畿志》:析海陵县,置如皋镇。
五代
吴
南唐
周
通州
静海军
《五代史职方考》:通州本海陵之东境,南唐置静海制置院。周世宗克淮南,升为静海军,后置通州,分其地置静海、海门二县为属,而治静海。《通鉴注》:先是南唐于海陵之东境,置静海都镇制置院,西至海陵二百七十五里。宋白曰,静海军本扬州狼山镇地,南唐予狼山北立静海制置院,周得之,建静海。东南至江口,于狼山之西渡江登陆,抵福山镇,则苏州、常熟县界。又:静海县通州治。又:海门县。《续文献通考》:本海陵县东境之东州镇,五代、周置海门县,属通州,以僻在海隅故名。《九域志》:在周东一百里。《通鉴注》:东饰州在泰州东南大江中,元是海屿沙岛之地,宋白曰东沛州在泰县东南通州,海门县界,沛音布,州作洲。《舆地记》。通州有东南二布洲。
如皋县《续文献通考》:本唐如皋镇,南唐升为如皋县,属泰州。
泰兴县《南畿志》:本海陵县地济州镇,南唐始置县,升镇为泰兴县,属泰州。
宋
通州
《宋史志》:通州中军事。政和七年置郡,名曰静海。建炎四年入于金。寻复。县二,静海县望。周属扬州,析其地为县,与海门同来隶。又:海门县望。又:利丰监掌前盐,太平兴国八年,移治于州西南四里。《南畿志》:宋初改为崇州,寻复为通州。(按:《续文献通考》云:静海县,宋置静海郡时并置县。据《五代史职方考》,静海县周世宗时与海门并置,非宋始置也。
如皋县《宋史志》:泰州如皋县中下。开宝七年,以海陵监移治。
泰兴县《宋史志》:广陵郡泰兴县中。旧隶泰州,绍兴五年来属。十年又属泰州。十二年又来隶。以柴墟镇延令村隶海陵,二十九年尽仍旧。
元
江北淮东道
通州
《元史志》:扬州路通州中,唐属扬州,南唐于海陵东境,置静海镇。周改为通州。宋改静海郡。元至元十五年,改通州路。二十一年复为州,隶扬州路,领二县。静海县上倚郭,海门县中。
如皋县《元史志》:泰州如皋县上。
泰兴县《元史志》:扬州路泰兴县上。
明
甫直隶
通州
《南畿志》:通州明属扬州府。洪武初,以静海县省。入领县二:海门、崇明。后改崇明属苏州府,领县一。
如皋县《南畿志》:如皋县属扬州府泰州。
泰兴县《南畿志》:泰兴县属扬州府。
清
江南江苏
布政使司
通州
旧属扬州府。康熙十一年,海门县改为海门乡,省入州。雍正二年,升直隶州,以扬州省之泰兴县、泰州之如皋县来属。领县三。
如皋县旧属扬州府,雍正二年隶本州。
泰兴县旧属扬州府,雍正二年隶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