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
地理志
食货志
兵志
交通志
邦交志
地理志
台湾
台湾
台湾,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国;名曰东番。隋开皇中,遣虎贲陈棱略澎湖三十六岛。明嘉靖四十二年,海寇林道干掠近海郡县,都督俞大猷征之;追至澎湖,道干遁入台湾。天启元年,闽人颜思齐引日本国人据其地;久之,为荷兰所夺。清顺治十八年,「海寇」郑成功逐荷兰人据之。伪置承天府,名曰东都;设二县,曰天兴、曰万年。其子郑经改东都为东宁省,升二县为州。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领县三。雍正元年,增置彰化县,领县四。
光绪十三年,改建行省。
光绪十三年九月庚午,闽浙总督杨昌浚、台湾巡抚刘铭传会奏略云:台湾疆域,南北相距七百余里,东西近者二百余里、远或三四百里;崇山大溪,钩连高下。从前所治不过山前迤南一线,故仅设三县而有余;自后榛莽日开,故屡增厅治而犹不足。光绪元年,沈葆桢请设台北府县以固北路,又将同知移治卑南以顾后山;全台官制,粗有规模。然彼时局势未开,择要修举,非一劳永逸之计也。臣等公同商酌,窃谓建置之法,恃险与势;分治之道,贵持其平,台省治理,视内地为难;而各县幅■〈巾员〉,反较多于内地。如彰化、嘉义、凤山、新竹、淡水等县,纵横二百余里、三百里不等;仓卒有事,鞭长莫及。且防务为治台要领,辖境太广,则耳目难周;控制太宽,则声气多阻。至山后中、北两路延袤三四百里,仅区段所设碉堡,并无专驻治理之员;前寄清虚,亦难遥制。现当改设伊始,百废俱兴;若不量予变通,何以定责成而垂久远!臣铭传于上年九月亲赴中路督剿叛番,沿途察看地势,并据各地方官将境内扼塞、道里、田园、山溪绘图贴说呈送前来,又据抚番、清赋各员弁将抚垦地所陆续禀报;谨就山前后通局筹划,有应添设者、有应改设者、有应裁撤者。查彰化桥仔图地方山环水复,中开平原,气象宏敞,又当全台适中之地。拟照前抚臣岑毓英议,就该处建立省城;分彰化东北之境,设首府曰台湾府、附郭首县曰台湾县,将原有之台湾府县改为台南府、安平县。嘉义之东、彰化之南自浊水溪至姑石圭溪止,截长补短,方长四百余里,拟添设一县曰云林县。新竹苗栗街一带扼内山之冲,东连大湖,沿山新垦荒地甚多,拟于新竹西南各境添设一县曰苗栗县。合原有之彰化及埔里社通判一厅、四县,均隶台湾府属;其鹿港同知一缺,应即裁撤。淡水之北东控三貂岭,番社歧出,距县太远。基隆为台北第一门户,通商建埠,交涉纷繁;现值开采煤矿、修造铁路,商民麇集,尤赖抚绥。拟分淡水东北四堡之地撤归基隆厅管辖,将原设通判改为抚民理番同知,以重事权:此前路添改之大略也。后山形势,北以苏澳为总隘,南以卑南为要区;控扼中权,厥惟水尾。其地与拟设之云林县,东西相直。现开路百九十余里,由丹社岭、集集街经达彰化,将去省城,建立中路;前后脉络呼吸相通,实为台东锁钥。拟添设直隶州知州一员,日台东直隶州。左界宜兰、右界恒春,计长五百余里,宽约四十里、十余里不等;统归该州管辖,仍隶于台湾兵备道。其卑南厅旧治,拟请改设直隶州同一员。水尾迤南,改为花莲港厅;其内已垦熟田约数千亩、其外海口水深数丈,稽查商舶、弹压民番,拟请添设直隶州属:此后路添设之大略也。谨按台湾疆土赋役日增月广,与旧时羁糜侨置情形迥不相同;因地制宜,似难再缓。况年来生番归化,狉榛之性初就范围。尤须分道拊循,藉收实效;辑遐牖迩,在在需员。臣等身在局中,既不敢遇事纷更,以紊典章之旧;亦不敢因陋就简,以失富庶之基。损益酌中,期归妥协。
二十一年,割隶日本。
本省在福建东南五百四十里,西北距京师七千二百五十里。东界海,西界澎湖岛,南界海矶头,北界基隆城海;广五百里,袤一千八百里。「一统志」载:户口原额人丁一万八千八百二十七,滋生男、妇大小口共一百七十八万六千八百十三,户二十二万四千六百四十六。领府三、州一、厅三、县十一。
台湾屹峙海中,为东南屏障。四面环海,崇山峻岭横截其中;背负崇冈,襟带列岛。浪峤南屏,鸡笼北卫;澎湖为门户,鹿耳为咽喉。七鲲身毗连环护,三茅港汇聚澄泓。畜牧之饶,无异中土:诚东南一大都会也。
台湾府(冲、繁、疲、难。为台湾省治,巡抚、布政使、分巡兵备道兼按察使衔共驻),其地东及东南界台东州,西及北界海,南及西南界台南府,东北界台北府;广袤里数阙。北极高二十四度三十三分,京师偏东四度二十分。领县四、厅一:台湾(冲、繁、疲、难、倚。分彰化县治。葫芦墩,巡司驻)、彰化(繁、难。府北百里。鹿港,县丞驻)、云林(难。林杞埔,县丞驻)、苗栗(冲。大甲,巡司驻)、埔里社厅(调。府东南)。其山在府境者,西北五鹤、牛困山,西史老榻山,南芦芝芎、郡坑、松柏山、土山,东内山。浊水,出埔里厅东南山,西南流。左合二水,经云林县东北,一水自南来注之,曲北;右纳一水,经县北;又西北一水自嘉义县来,北流,注之。又西经牛埔厝,歧为三支:一支曰石龟溪,西为牛椆溪。一支曰虎尾溪,经汕头厝为麦寮港,并经县西,入于海。一支为东螺溪,又歧为三:曰刺桐港(即番穵港)、曰鹿港、曰二林港,并经彰化县西,入于海。大肚溪,上源曰合水溪,出埔里厅东南鱼池仔,西北流。合南硿溪,经厅西北,北港溪、北硿溪并西流注之;又西,珠子山二水合西北流注之。经府治南,左右各纳一水,经大肚街为大肚溪;又西北,入于海。大甲溪,出苗栗县东南,合数小水,西南流。右出支津,注于吞霄溪正渠,南流;左纳一水,折西北经铁砧山南,又西北,入于海。吞霄溪,出苗栗县东南,合大甲溪支津,经县南,西北流,入于海。后垄溪,出苗栗县东南山,合一水西北流,经五鹤山南至铜罗湾,夹二洲;又西北,经县治北,右通中港溪,左纳一水,入于海。中港溪,出县东山缘界,西北流。经县治,左出支津,合后垄港支水为乌眉溪,与正渠并西北,入于海。
台南府(冲、繁、难。旧台湾府改设),东北距省治二百里,东及东南界台东州,西及南界海,北及东北界台湾府;广袤里数阙。北极高二十三度,京师偏东三度三十一分。领县四、厅一:安平(冲、繁、难、倚。大武垄、斗六,二巡司)、凤山(繁、难。府南八十里。下淡水,县丞驻;枋寮,巡司驻)、嘉义(繁、难。府北一百十七里。笨港,县丞驻;佳里兴,巡司驻)、恒春(疲、难)、澎湖厅(简。府西水程二百四十里。澎湖总兵,驻澎湖;八罩,巡司)。其山在府境者,北太湖、白水、木冈山,东北大福兴、大利山,东观音、枕头山,北华山,东南武吉、草山,南虎头、龟山,西凤山(凤山县以此得名凤山),北大冈、滚水、大武垄、大木冈山,县东傀儡山(俗曰加礼山)。澎湖厅,悬居海中。牛椆溪,出嘉义县东,西北流。经治北,与布袋嘴港并西流,入于海。八掌溪,出云林县界,西北流。经平鼻山北、半月山南,合瀵箕湖及一小水西流,至盐水港,入于海。急水溪,二源并出云林县西界,经嘉义县东南,合西流,又经急水铺南,左纳十八重溪,又经铁线桥街北,又西,入于海。曾文溪,出府治东北,西北流。经大武陇北,右纳茄拔溪、左纳一小水,经府治北,又西经倒风港,入于海。柴头港,出府治东北山,西北流。经治北,又西,合德庆港为安平港,入于海。二层行溪,出府治东;茄定港,出雁门关岭;阿山店溪,出凤山县东北:并西流,入于海。淡水溪,出府治东六张犁,西南流。右纳一水、左纳二水,经下淡水西、凤山县治东,至潮州厝汛北;冷水沟水,出县东芋匏山:合二水西南流注之,又西南,汇为东港,入于海。茄藤港,在凤山县南,西流;入于海。率芒溪,出恒春县北武吉山,合一水,西流;入于海。刺桐港、枫港、五重溪、三重溪、射寮溪,并在恒春县北,西流;入于海。龙銮潭,在恒春县南,西北流;入于海。猪■〈犭劳〉束港,在恒春县东,东流;入于海。
台北府(冲、繁),西南距省治三百五十里,东、北、西界海,南界台东州,西南界台湾府;广袤里数阙。北极高二十五度十七分,京师偏东五度十五分。领县三、厅一:淡水(冲、倚)、新竹(疲、难。府西南)、宜兰(疲、难。府东南。头围,县丞驻)、基隆厅(冲、繁。府东北二百七十五里)。其山在府境者,北大屯、纱帽、大陇山,东北鸡笼山(在基隆厅),东府城、东攀山,南瓦窑山、大霸山、尖山、五指山,西南横山、金面山、虎头山、西南嵌山。海环府东、北、西三面,基隆口在基隆厅东北、沪尾口在府治西北。磺溪,出府治南山,合石头溪,东北流。左右各纳一小水,至枋桥街红仙水,合摆接溪诸水西流注之;又经府治西艋舺,十八重溪水北流折东注之;至大稻埕,大隆洞溪(出基隆厅东鸡笼山)合一水西流注之;又西北,分流,复合,经沪尾港,入于海。南嵌港(上流为大过溪),在府治西北;中沥溪、土牛沟、红毛港、凤山崎溪、旧港、油车港、香山港,并在新竹县西北,入于海。三貂溪,在基隆厅东南;草岭大溪、加礼远港、苏澳门,并在宜兰县南:俱入于海。
台东直隶州(冲、繁、疲、难。卑南厅改设),西北距省治五百里,东及南界海,西及西北界台湾府,北界台北府,西南界台南府;广袤里数阙。北极高二十二度二十五分,京师偏东四度(卑南,州同驻;花莲港,州判驻)。其山在州境者,北岐来山、能高山,西秀姑峦山,东丁象山。西出八同关为秀姑峦山一带番社,系属峦番所居;西南一带高山番社,系属昆番所居。大港,上源曰打马槛溪,出秀姑峦山,东流。经治北,右合网网溪、左合一水,经奇密社,入于海。卑南大溪,出州西南新武洛社,合三水,东南流,入于海。花莲港,二源,并出州西北,合数小水,经太平厂南,入于海。东澳、南澳、大浊水溪、大清水溪、小清水溪、得其黎溪、三栈溪、马武窟溪、八里芒溪、吕家望溪、知本溪、大苗里溪、子仑溪、■〈虫王〉大足高溪、千子壁溪、大乌万溪、巴塱卫溪、鲁木鹿溪、牡丹湾、八磘湾,并在州东南,入于海。
——选自原书卷七八(「志」五三「地理」一八)。
食货志
户口
田制
盐法
矿政
征榷
户口
(乾隆)二十四年,定番界苗疆禁例:凡台湾民番,不许结亲;违者离异。
嘉庆十五年,浙闽总督方维甸奏:■〈王葛〉玛兰田土膏腴,内地民人流寓者多。见检查户口,漳州人四万二千五百余丁、泉州人二百五十余丁、粤东人百四十余丁;与生、熟各番杂处,必须有所钤制。于是,议增■〈王葛〉玛兰通判一。
自雍正十三年户部题准:福建台湾府生番百九十九名汇入彰化籍。……嗣后台湾生番归化者甚众。
田制
福建各鹿场旷土,例许租与民耕。然台湾自历任镇臣创庄招佃,往往侵掳民、番地。乾隆时,谕禁武弁垦荒;旋禁土民私购番田。五十三年,福康安请拨余地畀番民自种,遴壮健作屯丁;内山未垦及入官荒废埔地八千八百余甲——每甲准民田十一亩零,共屯丁四千分地任耕,免赋而不给饷。从之。嘉庆中,■〈王葛〉玛兰开辟田园七千五十甲有奇。道光初,定番社未垦荒埔分给民人征租。粤西设土兵、狼兵,均给军田;粤东有狼田、猺田,仍按田充兵:其田均禁民典。台湾亦然。
(光绪)十二年,台湾巡抚刘铭传筹垦内山番荒,伐木变价以资抚恤。
——以上选自原书卷一二七(「志」一○二「食货」一)。
盐法
福建十六场,营销福建、浙江两省。其在台湾者尚有五场,营销本府;后入于日本。
——选自原书卷一三○(「志」一○五「食货」四)。
矿政
(同治十三年),海防议起,直隶总督李鸿章、船政大臣沈葆桢请开采煤、铁以济军需;上允其请,命于直隶磁州、福建台湾试办。
——选自卷一三一(「志」一○六「食货」五)。
征榷
(乾隆)五十二年,……越四年,以福建五虎门与台湾淡水八里岔设口开渡,由闽安镇征收进口税、南台口征收出口税。货物进口复运往他处,限一月内免重征;若逾限出口或限内移货别船,均征出口税。
(同治)三年,设福建台南之打狗口海关,归巡抚管理。
(光绪)十三年,改沪尾、打狗两关归台湾巡抚监督。
……
(咸丰)八年,复定英约:一、牛庄、台湾、登州、潮州、琼州等口,均准开埠通商。……
是年,允法商于潮州、琼州、台湾之淡水、登州、江宁通市,纳税输钞均同有约国。
九年,允俄人于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琼州七口通商,税则视各国例定。美约亦如之;并允于潮州、台湾两口开市,照新章完纳税钞。
(同治)二年,设东海、台南、淡水三关。
(光绪十三年),改台南、淡水两税归台湾巡抚监督。
——选自原书卷一三二(「志」一○七「食货」六)。
兵志
绿营
水师
海防
绿营
福建台湾巡抚,节制二镇:
台湾镇总兵,统辖镇标中营兼辖台湾北路、台湾水师二协、台湾城守及台湾南路等营(镇标中营,台湾北路协中营、右营,台湾水师协中营、左营、右营,台湾城守营左营、右营,台湾南路营,台湾嘉义营,台湾艋舺水师营,沪尾水师营,噶玛兰营,台湾恒春营,台湾道标台湾南路下淡水营)。
澎湖镇外海水师总兵,统辖镇标二营(镇标左营、右营)。
——选自原书卷一三八(「志」一一三「兵」二)。
水师
(乾隆)六年,以台湾远隔重洋,修造战船仍循旧制。其福建各船厂,兴泉道之泉厂与兴泉永三府合办、汀漳龙道之漳厂与汀漳龙三府协办、盐法道承修之福建厂与延邵建三府协办。
十二年,加台湾船厂运费。
(同治)六年,整顿福建台湾海防,增置龙艚等船。
八年,以江南形势先海后江,朝议拟以长江水师提督驻吴淞口,狼山、福山、崇明三镇标隶之;以江南提督移驻淮、徐,改福建水师提督为闽浙水师提督。寻左宗棠、彭玉麟议覆,以『海防不外战守二端,战宜原集兵力、守宜因势设险;仍循旧制为宜。福建水师自裁兵加饷后,实存水师六千九百余人、旗营水师三百余人,各营拖罾龙艚快艇等大小战船实存四十艘、台湾澎湖战船六艘、大小兵轮十艘,宜联合浙江省水师会操,官制则仍循其旧』。
十一年,彭玉麟以海防日亟,议设水师总统于吴淞,分设二镇。一驻直隶大沽,凡盛京、直隶、山东、江南各海口战船隶之;一驻福建厦门,凡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各海口战船隶之。两镇每年周巡海口,会哨于吴淞:是为南北洋水师建议之始。
十四年,因台湾疆土日辟,改安平水师副将为台东陆路副将——改鹿港游击为安平水师游击,任新设地方镇守之职。
****
福建水师,顺治十三年始设福建水师三千人,唬船、哨船、赶缯船、双篷船百余艘。康熙二十四年,裁撤双篷船八十艘,以二十艘分防台湾及澎湖岛。雍正三年,于福州、漳州、台湾三处各设船厂,制造外海、内河大小战船。七年,设泉州船厂,修造各提镇协标水师战船;福州船厂承修四十六艘,泉州船厂承修四十八艘,漳州船厂承修五十二艘,台湾船厂承修九十六艘。……嘉庆四年,令战船悉改同安船式。……十年,增台湾水师同安梭船三十艘,编为「善」字号,分设台湾协标中、左、右三营。……十五年,裁撤台湾港口「善」字号船二十一艘。于鹿耳门增守港师船十六艘,编为「知」字号;增八桨快船十六艘,编为「方」字号。……(道光)七年,裁撤台湾水师营「知」字号、「方」字号船共三十二艘、「善」字号船九艘。别造白底艍船三十二艘,编为「顺」字号十六艘、「济」字号十六艘,分拨台湾协标中左右三营、澎湖协标、艋舺营。其外海战船名号凡十类,曰赶缯船、曰双篷艍船、曰双篷船、曰平底哨船、曰圆底双篷■〈舟古〉船、曰白艕■〈舟古〉船、曰哨船、曰平底■〈舟贡〉船、曰双篷哨船、曰平底船;内河战船名号凡九类,曰八桨船、曰六桨平底小巡船、曰花驾座船、曰八桨哨船、曰小八桨船、曰中八桨船、曰大八桨船、曰花官座船、曰哨艍船。各船水师多寡之数,以船之大小为衡。……台湾协标中营战船十九艘、右营十四艘、右营十六艘,澎湖协标左营战船十七艘、右营十六艘、艋舺营十四艘。
选自原书卷一四二(「志」一一七「兵」六)。
海防
台湾西与福、兴、泉、漳四府相值,距澎、厦各数百里。其山脉北起鸡笼,南尽沙马碕。东西沃野,一岁三熟。宋称毗舍那国;明季,日本、荷兰人迭踞之。顺治问,郑成功占台湾、金、厦,时犯漳、泉。康熙初,姚启圣以闽省水师三百艘讨之,先克金、厦。二十二年,施琅以水师二万克台湾,乃置台湾府,设厅、县各官;铸钱币、开学校、筑城垣、逐生番,戍兵万有四千,遂为海外重镇。康熙六十年朱一贵之叛,施世骠由厦门率水师六百艘进攻,七日而克之;乃以总兵官镇台湾、副将守澎湖。乾隆间,福康安平林爽文之乱,台湾北境乃渐展拓。其后山之地,至嘉庆间始辟之。光绪十三年,开台湾为省治,设巡抚以下各官,为中国海南右臂。及中日之战,割让于日本,而疆事益不可问云。
——选自原书卷一四五(「志」一二○「兵」九)。
交通志
电报
电报
同治十三年,日本犯台湾,两江总督沈葆桢疏言电报之利,诏旨饬办;不果行。……台湾以濒海要区,(光绪)十四年,亦水陆线并设焉。
****
濒海之区,则设海线。……福建自川石山通台湾淡水,自厦门通上海、香港。
——选自原书卷一五八(「志」一三三「交通」三)。
邦交志
英吉利
法兰西
美利坚
德意志
日本
和兰
日斯巴尼亚
英吉利
(道光)十六年,定食鸦片烟罪。初,英自道光元年以后,私设贮烟大舶十余只,谓之趸船;又省城(广州)包买户,谓之窑口。由窑口兑价银于英馆,由英馆给票单至趸船取货,有来往护艇,名曰快蟹,炮械毕具。……旋因疆臣奏请严贩卖吸食罪名加重至死,而私贩私食如故。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请严吸食罪,行保甲连坐之法;且谓「祸烈于洪水猛兽」。疏上,下各督、抚议。于是请禁者纷起,湖广总督林则徐奏尤剀切;言『鸦片不禁绝,则国日贫、民日弱;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帝深然其言,诏至京,面授方略,以兵部尚书颁钦差大臣关防,赴粤查办。……二十年夏五月,……英人见粤防严,谋扰闽,败于厦门。六月,攻定海,杀知县姚怀祥等。……二十一年春二月,英人犯虎门,水师提督关天培死之。……义律受挫,久之始变计,入闽攻厦门,再陷。……八月,英人攻鸡笼,为台湾道姚莹所败。……二十二年春正月,……姚莹复败英人于大安。……旋……命台湾设防。……秋七月,(英人)犯江宁。……英人要求各款:一、索烟价、商欠、兵费银二千一百万;二、索香港为市埠,并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一、英官与中国官用敌体礼;余则划抵关税、释放汉奸等款。……是为白门条约。自此,烟禁遂大开矣。而英犹以台湾杀英俘为总兵达洪阿、兵备道姚莹罪来诘;不得已,罢之。
****
(同治)七年十二月,台湾英领事吉必勋因运樟脑被阻,牵及教堂;洋将茄当踞营署,杀伤兵勇,焚烧军火局库,索取兵费。事闻,诘英使;久之,始将吉必勋撤任。
——选自原书卷一六一(「志」一三六「邦交」二)。
法兰西
(光绪)九年三月,(法越)战事起,法据南定,旋为刘永福所败。会越王薨,法以兵胁嗣王,立新约二十七条,尽攘其兵权、利权、政权;并申明越境全归保护,中国不得干预。中国闻之,乃命唐炯、徐元旭出关,彭玉麟办粤防、张佩纶会办军务。会山西、北宁连陷,官兵退守太原,法乘势扰浙、闽,陷基隆、澎湖,至是始宣战。十月二日,谅山大捷,法忽请和。……六月,(法兵)攻台北基隆,为刘铭传所败。秋七月,法水师提督孤拔等率兵船入闽,泊马尾等处,迫交船厂,欲据为质。时张佩纶以会办海防兼船政大臣漫不设备,法遂开炮毁船厂;复分兵扰东京、台湾,陷基隆、窥谅山。十一年春正月,犯镇南关,杨玉科战没;旋复大创之,并炮毙孤拔于南洋。法人乃请和,……李鸿章与议新约十条:一、法自行弭乱,华不派兵赴北圻。二、法与越自立约,或已定、或续立;中越往来不碍中国威望体面,亦不违此次约。三、六个月会勘界;北圻界处或稍改正,以期两益。四、法保护人民欲过界入中国,边员给照;华人入越,请法给照。五、保胜以西、谅山以北通商,华设关、法设领事;北圻亦可驻华领事。六、三个月内会定商款;法运越货税,照他处较减。七、法在北圻造铁路;中国若造铁路,雇法工。八、此约十年再修。九、法即退基隆,二月内台湾、澎湖全退。
——选自原书卷一六二(「志」一三七「邦交」三)。
美利坚
(咸丰)八年二月,美随英、法调兵船来津。……五月,命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与美使列卫廉定约。……冬十月,定通商税则。……九年七月,换约,还所掳前附和英人之蒋什坡。美使回沪,请照新章完纳船钞及在潮州、台湾先行开市。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何桂清以前大学士桂良等给与照会,言明各口通商,俟英、法条约议定再照新章办;不服。乃允先开潮州、台湾两口市及照新章纳船钞,余仍从缓。
****
(同治)六年,美「罗妹」商船至台湾之琅■〈王乔〉洋面遭风船破,被生番戕害——又前有美商船「罗发」遭风飘至台湾极南海岛,亦被害;至是,美住厦门领事李让礼欲坐兵船赴台住泊。八月,到琅■〈王乔〉,会台湾镇总兵刘明灯究诘此案,而龟仔角生番纠集十七番社谋抗拒。刘明灯招番目卓杞笃往谕,始知五十年前龟仔角一社之番悉被洋人杀害,仅存樵者二人,以致世世挟仇图报。因谕番人解散,劝李让礼无深究,免再结仇。李让礼许诺,遂议结。既而李让礼请在象鼻山设立炮台,未允。
——选自原书卷一六四(「志」一三八「邦交」四)。
德意志
咸丰十一年,布路斯及德意志诸国……使臣艾林布赴天津呈三口通商大臣,请立条约。王大臣以闻,命总理各国事务、仓场总督崇纶充全权大臣,赴天津会崇厚酌办。布使呈条约四十二款,……既又称日耳曼通商诸国欲在台湾之鸡笼、浙江之温州通商,并照各国驻京办事。崇纶覆以日耳曼各国通商,均归布路斯统辖约束;只办通商,不得涉别事。并论以京师非贸易之区,不能派员常驻;至鸡笼、温州二处为英、法两国条约所无,不能增益。……遂定议,以五年后许派秉权大臣一员驻京兼办各国事,余与法国条约略同。
****
(同治)八年,咸伯国商人美利士私在台湾大南澳境伐木垦荒,闽浙总督以闻。总署以美利士违约妄为,牒布使诘问,请其查办。
——选自原书卷一六四(「志」三九「邦交」五)。
日本
日本,久通中国;明季以寇边,禁互市。清兴,始复故。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致书于长崎奉行,请通商舶;闽、粤商人往者益众,杂居长崎市。初有船百八十艘,后由七十艘迭减至二十余艘。货运中国,岁限八千贯;置奉行三人讥察之,榷其税。然日本方严通海之禁,其国人或潜来台湾及各口贸易,事发辄罪之。
****
(同治)十年,日本以大藏卿藤原宗臣为专使来聘,命授李鸿章钦差大臣,……与议条款。日使初请照西约办理,久之始订条约十八款、通商章程二十三款;互遣使臣、设领事、以上海等十五口与日本横滨等八口通商而禁其私入内地,微异西国诸约。……
十二年四月,日本使臣副岛种臣来京换约,遣其随员柳原前光、翻绎官郑永宁诣总署,询问三事:一询澳门是否中国管辖,抑由大西洋主张?一询朝鲜诸凡政令是否由朝鲜自主,中国向不过问?一询台湾生番戕害琉球人民,拟遣人赴生番处诘问等语。王大臣等当与辩正。
****
十三年三月,日本兵船至厦门,声称赴台湾查办生番。李鸿章致总署谓:『各国与兵,必先有文函知会。因何起衅台湾生番一节,并未先行商办,岂得遽尔称兵』!既闻美人李让礼带领陆军,又雇美国水师官领兵船欲图台湾,李鸿章复致总署谓:『此事如果属实,不独日本悖义失好,即美人帮助带兵、雇商船装载弁兵军械,均属违背万国公法,且与美约相助调处之意不符。应请美使遵照公法,撤回李让礼等,严禁商船应雇装载弁兵。日本既无文函知会,仅将电信抄送上海道,云派员往台湾查问,难保不乘我不备,闯然直入。闽省应先派兵轮水师往台湾各港口盘查瞭望;另调得力陆军数千,即用轮船载往凤山琅■〈王乔〉附近一带择要屯扎,为先发计』。仍日本兵船忽犯台湾番社,以兵船三路进攻——路各五、六百人;生番惊窜,牡丹、高士佛、加芝来、竹仔各社咸被焚。其时,尚有兵轮船泊厦门。于是台湾戒严,命船政大臣沈葆桢渡台设防。葆桢密疏联外交、储利器、储人才、通消息四事,闽浙总督李鹤年亦陈台湾地利并遣水路各营分往凤山、澎湖等处屯扎。是月,日本攻生番网索、加芝来等社,移兵胁龟仔角社;社番誓不降。帝命福建布政使潘霨赴台湾会商设防。
五月,沈葆桢、潘霨率洋将日意格、斯恭塞格至台湾,奏陈理谕、设防、开禁等事;皆报可。初八日,潘霨偕台湾兵备道夏献纶及洋将日意格、斯恭塞格等乘轮船由安平出海,抵琅■〈王乔〉;诣日营,晤中将西乡从道,示以葆桢照会,略云:『生番土地隶中国者二百余年,「杀人者死」,律有明条;虽生番,岂能轻纵!然此中国分内应办之事,不当转烦他国劳师糜饷。乃闻贵中将忽然以船载兵,由不通商之琅■〈王乔〉登岸;台民惶恐,谓不知开罪何端,使贵国置和约于不顾。及观贵中将照会闽浙总督公文,方知为牡丹社生番戕害琉球难民而起。无论琉球虽弱,尽可自鸣不平;即贵国专意恤邻,亦何妨照会总理衙门商办!乃积累年之旧案,而不能候数日之回文。此中曲直是非,想亦难逃洞鉴!今牡丹社已残毁矣,而又波及于无辜之高仕佛等社。来文所称殛其凶首者,谓何也?所称往攻其心者,谓何也?帮办潘布政使自上海面晤贵国柳原公使,已商允退兵;以为必非虚语。乃闻贵中将仍扎营牡丹社,且有将攻卑南社之谣。夫牡丹社,戕琉球难民者也;卑南社,救贵国难民者也。以德为怨,想贵中将必不其然!第贵中将知会闽浙总督公文有「佐藤利八至卑南番地亦被劫掠」之语,诚恐谣传未必无因。夫凫水逃生者有余资可劫?天下有劫人之财,肯养其人数月不受值者耶?即谓地方官所报难民口供不足据,贵国谢函俱在,并未涉及劫掠一言!贵国所赏之陈安生,即卑南社生番头目也;所赏之人即所诛之人,贵国未必有此政体!两国和谊载在盟府,永矢弗谖。本大臣敢不开诚布公,以效愚者之一得;惟高明裁察见覆』!霨复造其营,从道辞以病。霨及献纶遂遣人传各社番目,至者凡十五社;译传大意,皆求保护。因谕令具状「愿遵约束,不敢劫杀」!霨等宣示国家德意,加以犒赏;番目等咸求设官经理,永隶编氓。霨等因从道不出,将还;从道复来谒,坚以「生番非中国版图」为词。及示以「台湾府志」所载生番岁输番饷之数与各社所具结状,日将始婉谢,请遣人附我轮船,一至上海致书柳原前光,一请厦门电报本国暂止添兵。霨等遂返。
初,日本逐牡丹社番,踞其地。旋有轮船二,先后至。一径往后山射寮港,一载兵二百、妇人十余泊射寮港,携食物、什具、农器及花果草木各种分植龟潭、后湾,为久居计;窥我兵力不厚,仍肆要求。沈葆桢请派水师提督彭楚汉率师来台湾。日旋增兵驻风港,沈葆桢急饬营将王开俊由东港进驻枋寮,以戴德一营由凤山驻东港为后应。日人水野遵入猪朥索、高士佛诸社,又自后湾开道达龟山巅。其风港之营将,分驻平埔为援应;因遣其通事彭城中平至琅■〈王乔〉谒委员周有基,讯中国四处布兵何意?有基以「巡察」应之。葆桢照会日将,劝令回兵。时李鸿章亦深虑台地兵单,及沈葆桢请借拨洋枪队,即奏以提督唐定奎统军赴台湾助防。葆桢亦奏称『澎湖为台、厦命脉所关,守备单弱;非大枝劲旅,仍无以壮民气而戢戎心。请催迅速前来,庶台、澎气脉藉以灵通,金、厦诸防亦资巩固』。奉旨俞允。潘霨又偕前署镇曾元福等赴凤山旧城募土勇,并励乡团;因亲履海口之打鼓山等处踏勘要隘,建立兵栅以待淮军。
是月,柳原前光入京,先谒李鸿章;鸿章遣道员孙士达往答拜,属以到京后勿言兵费及请觐两事。日本又遣大久保利通入京,美领事毕德格复出任调停,说鸿章仍允照柳原原议三条,并加抚恤赔命。初,日人刘穆斋在花莲港遭风,破船失银,称社番盗劫。沈葆桢命夏献纶集讯其地居人及船户,查无劫掠失银之事,惟日人欲从生番租地,给有洋银,番目来益不受而止;并缴出日本前给旗物。葆桢因奏言:『日本和约第三条,禁商民不准诱惑土人;第十四条,约沿海未经指定口岸,不准驶入;第二十七条,船只如到不准通商口岸私作买卖,准地方官查拿。今台后岐莱地方,中国所辖,并非通商口岸;此次前赴岐莱之成富清风等携游历执照勾引土番,均违和约。现已确查岐莱各社,并无窃盗银物;其缴出旗、扇各件,当即发交苏松太道转给驻沪日本领事收回,将游历执照追销。其违约妄为之处,应由彼国自行查办。并录民番供结咨呈总署牒其外务省转饬日本领事照章办理,以弭衅端』。从之;命速修安平炮台及筹办铁甲船。续谕:『日本虽未启兵端,然日久相持,终非了局。现淮军续抵凤山,罗大春业抵苏澳,沪尾、鸡笼等口调兵阨扎』。葆桢于是设防益严,日人乃谋撤兵;而西乡从道仍迁延不即退,欲牡丹社赔给兵费。柳原前光既至京,先递照会,有「台湾生番为无主野蛮,本不必问之中国」之语,先请觐见。总署责以『台湾生番系中国地,不应称为「无主野蛮」。迭次来京,并未与中国商明;何以捏称「中国允许日本自行办理」』?柳原前光答辩。久之,始议定三条:给恤银十万,再给修道建房费四十万两;定期撤兵付银,互换条约。于是大久保往琅■〈王乔〉,命领事福岛九成谒沈葆桢,陈五事:一、请派人受代。一、请撤销两国大臣来往公文。一、请被害遗骸于收埋处建碑表墓,并许日人以后登岸扫祭。一、请以后台湾交涉事件,由中国官交厦门领事。葆桢以抚局已成,允之;惟于「登岸扫祭」一节,覆以「须有领事官钤印执照,祭毕即归」。遂各遣员交代事讫,西乡从道率兵去。
****
(光绪)二年,……日本屯兵琉球,福建巡抚丁日昌以琉球距台北鸡笼水程不过千里,请统筹全局以防窥伺;报可。
三年……五月,琉球国王密遣陪臣赍咨赴闽诉日本阻贡物;闽浙总督何璟等以闻,并出使日本大臣何如璋(?)。如璋乃往日本外务寺岛宗则商议,并照会其外务卿;延不答复。
五年正月,日人驱遣琉球官员之在日本者令回琉球;并派内务大丞松田往琉球,废琉球为郡县,并令改用纪元。如璋函报总署,复亲往见其内务卿伊藤博文及外务卿;皆不得要领。时有美前总统格兰忒者游历来华,又将有日本之行;鸿章因以琉球事相托,格兰芯慨然以调处自任。及至日本,以琉球各岛本分三部,商拟将中部归球,立君复国,中、东两国各设领事保护;其南部近台湾,为中国属地,割隶中国;北部近萨摩岛,为日本属地,割隶日本:冀可息事。而日本总称琉球为己属国,改球为县系其内政;格兰忒请另派大员会商。李鸿章因达总署,请照会日本外务省,请其另派大员来华会商;而日本则欲中国另派大员前往东京——或如光绪二年在烟台会议,李鸿章执不许。会俄因废约事与中国肇衅,詹事府左庶子张之洞奏「俄人恃日本为后路,宜速联络日本,所议商务可允者早允;但得彼国两不相助,俄事自沮」。政府得奏,因徇日使宍户玑之请,以南部宫古、八重山二岛归中国而加入内地通商照各国「利益均沾」之条。宍户玑又以「本国见与西洋各国商议增加关税、管辖商民两事,美国已允;请一并加入条约」!总督以日本既与各国商议,俟日本与各国订定后再彼此酌议,暂不并加入约;已定议矣。而右庶子陈宝琛以「俄事垂定,球案不宜遽结、日约不可轻许」上言,两江总督刘坤一、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内阁学士黄体芳各有建议,皆不果行。
八年十二月,李鸿章复与总署议球案,欲就前议中国封贡议结;仍不决。
……
十二年五月,日本公使盐田议修约。李鸿章以为宜缓,因致总署谓:『日廷现与欧美各国改约,应俟彼商定后,我再与议;庶可将西国所订各款,参酌办理。又球案亦当并商妥结,免致彼此久存芥蒂。请总署酌夺』!旋因长崎兵捕互斗案出,暂置未议;而琉球遂属于日,不复议及矣。
****
二十年三月,朝鲜东学党乱作,乞援于中国,中国派兵前往。日本旋亦以兵往,李鸿章电驻日公使汪凤藻与日本政府抗议;日仍陆续出兵。及事平,驻韩道员袁世凯牒日本驻韩公使大鸟圭介援约同时撤兵。日本外务省提出三项:一、中日两国兵协同平定韩国内乱;二、乱定后,两国各设委员于京城监督财政及吏治;三、募集公债,以为朝鲜改革经费。总署电令汪凤藻答复,略谓朝鲜内政应由朝鲜自由改革,不应干预。日本政府覆凤藻谓:朝鲜缺独立资格,日本为邻邦交谊,不能不代谋救济。既又提出二条件,谓无论中国政府赞成提案与杏,日本军队决不撤回。中国主撤兵再议,日本则要求议定再撤兵;特久不下。七日,日本遂宣战,误击沈「高升」英船。时日本寓华商民属美领事保护,中国寓日商民亦托美保护;美使调停无效。及战事起,提督叶志超、卫汝贵守平壤、牙山,先溃,左宝贵阵亡;海军继败。于是日军渡鸭绿江,九连城、凤凰城、金州、海城、大连、旅顺、盖平、营口、登州次第失守;又破威海卫,袭刘公岛,降提督丁汝昌,海军舰尽熸。
初,日人志在朝鲜。至是,并欲中国割地、赔费,指索台湾;又提出四条件:一、派大员往东洋议约;二、赔兵费五万万;三、割旅顺及凤凰城以东城;四、韩为自主之邦。二十一年正月,命张荫桓、邵友濂赴日本议和,拒不纳;乃以李鸿章为全权。鸿章至日本,日本派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为全权大臣,与鸿章会议于马关;月余不决。鸿章旋为日本刺客所伤,又命其子李经芳为全权帮办。卒订约十一款,认朝鲜独立、割辽南及台湾、赔款二万万,且许以内地通商、内河行轮、制造土货等事;暂行停战。张之洞、刘坤一等闻之,亟电力争;俄国亦约法、德,劝日让还辽南。日索交台湾益亟,朝旨命台湾巡抚唐景崧交台。台民汹汹欲变,并引「公法」力争;政府不得已,又因王文韶、刘坤一电阻,乃谕之曰:『新定和约,让地两处、赔款二万万,日人坚执非此不能罢兵。连日廷臣来奏,皆以和约为必不可准。目前事机至迫,和、战两事利害攸关,即应主断』。命直陈;又命李鸿章覆电伊藤展期。鸿章以原议批准电知,若改约另议,适速其决裂;请暂行批换。乃派道员伍廷芳、联方等往烟台换——初限期四月十四日,及伍廷芳等至烟台,日使伊东美久治请速换约,限十四日申刻。廷芳驳以停战至十四夜子刻为止,乃听稍缓。亥刻换讫,伊东美久治即行。
会台湾民变,将劫唐景崧、刘永福守台,别求各国查照「公法」从公剖断。于是日派水师提督桦山资纪赴台,限日交割;政府乃派李经芳为交付台湾大臣。经芳之澎湖,与桦山指交于舟次。自是,台湾属日矣!……
——选自原书卷一六五(「志」一四○「邦交」六)。
和兰
和兰,「明史」作荷兰,欧罗巴滨海之国。
清顺治十年,因广东巡抚请于朝,愿备外藩,修职贡。十三年,赍表请朝贡;部议五年一贡,诏改八年一贡,以示柔远。十八年,郑成功攻台湾,逐和兰而取其它;诏徙沿海居民,严海禁。
(康熙)二十二年,和兰以助剿郑氏功,首请开海禁通市;许之。……
——选自原书卷一六六(「志」一四一「邦交」七)。
日斯巴尼亚
日斯巴尼亚,一名西班牙;即大吕宋也。……
光绪三年,日国因「索伯拉那」船遭风案,声请欲派兵船来台湾。福建巡抚丁日昌上奏,言『西班牙属岛小吕宋之北,即连台湾之南;海中山势断续相接,较之日本尤为迫近。本年五、六月间用兵苏禄,攻破其城;故有狡焉思逞之意。非亟加整备,速办矿务、垦务、水雷、铁甲船轮路、电线诸举,无以图自强』!已而兵船不果来。
选自原书志卷一六六(「志」一四一「邦交」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