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会要卷三十七
宋 徐天麟 撰
职官七
秩禄
万石【谷月三百五十斛】
太师 太傅 太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前後左右将军【并表下同】
中二千石【师古曰中二千石实得二千石也中之言满也月得百八十斛是为一岁凡得二千一百六十石言二千石者举成数耳】
太常 光禄勲 卫尉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少府
执金吾
真二千石【臣天麟谨按外戚传容华秩视真二千石在中二千石之下二千石之上师古曰真二千石月得百五十斛一岁凡得千八百石又按如淳注汲黯传亦云诸侯相秩真二千石月得百五十斛臣瓒注詹事引茂陵中书秩真二千石而百官表廼亡此秩欠考东京则有此秩矣】
二千石【师古曰谷月百二十斛一岁凡得一千四百四十石】
太子太傅【荀悦汉纪自太子太傅至扶风比二千石】 太子少傅詹事【茂陵中书秩真二千石】将作少府 大长秋
长乐少府【建平四年四大后各置少府皆中二千石】 长信少府
典属国 水衡都尉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以上并表後汉志云三辅皆秩中二千石】京辅都尉 左辅都尉 右辅都尉【以上元帝增秩】
司隶校尉【荀悦纪校尉并比二千石】 城门校尉中垒校尉 屯骑校尉 步兵校尉越骑校尉 长水校尉 胡骑校尉射声校尉 虎贲校尉 诸侯相【初金印吴楚反後改银印初真二千石在郡守上】郡太守【增秩者为中二千石元帝建昭二年益三河大郡大
守秩】 长信中太仆【以上并表】诸侯太傅诸侯御史大夫【後汉志汉初傅相御史大夫及诸卿皆秩二千石】
诸侯中尉【哀帝曰傅相中尉皆国二千石】 中少府【师丹传】
左曹 右曹 大郡都尉【元帝纪】州牧【朱博传秩真二千石】 长陵令【吕后六年秩长陵令二千石】
大内【史记孝景本纪】
比二千石【谷月百斛】
丞相司直 护军都尉 光禄大夫【亡印绶增秩者为中二千石】 五官中郎将 左中郎将右中郎将 虎贲中郎将 监羽林中郎将西域都护 奉车都尉 驸马都尉
骑都尉 郡都尉【以上并表】
千石【谷月九十斛】
丞相长史 大司马长史 御史中丞
将军长史 太常丞 光禄丞
卫尉丞【六典注比千石】 太仆丞 大鸿胪丞
宗正丞 大司农丞 少府丞
执金吾 廷尉正 廷尉左监
廷尉右监【荀悦汉纪正监秩比千石】 诸侯郎中令诸侯仆【武帝损郎中令秩千石仆秩亦千石後汉志仆比三千石】万户县令【侯国相以上表】
比千石【谷月八十斛】
大中大夫 郎中车将 郎中户将郎中骑将 谒者仆射 期门仆射
八百石【成帝阳朔二年除吏八百石秩李奇曰除八百就六百】
比八百石
谏大夫【表】
六百石
将作少府丞 詹事丞 水衡都尉丞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京兆丞
左冯翊丞 右扶风丞 京辅都尉丞右辅都尉丞 左辅都尉丞 郡长史
州刺史 郡太守丞 郡都尉丞万户县令【侯国相以上表】朔方刺史 太子门大夫太子庶子【以上表注】 太常掌故【晁错传】 武骑常侍【司马相如
传】 公车司马令【汉官仪】大廐令【後汉志本注旧
有六廐皆六百石令】 未央令 家马令
车府令 路軨令 骑马令
式道左候 式道右候 式道中候
廪犠令 外史 闾师【以上孝平纪】
比六百石
博士 议郎
左中郎 右中郎 五官郎中戊巳校尉 太子洗马 谒者
五百石【成帝阳朔二年除吏五百石秩李奇曰除五百就四百】
县长【候国相】
四百石【谷月五十斛】
县丞 县尉
比四百石【谷月四十五斛】
五官侍郎 左侍郎 右侍郎
三百石【谷月四十斛】
次县长【侯国相】
比三百石
五官郎 左郎中 右郎中
二百石【谷月三十斛】
左冯翊卒史【黄霸传】县丞 县尉
比二百石【谷月二十七斛】
百石【谷月十六斛又律百石奉月六百】
御史属【匡衡传】 左右内史卒史 郡国五经卒史大行卒史【以上儒林传】长安游徼 长安狱史【以上赵广汉传】
比百石
斗食【师古曰斗食者言一岁不满百石日食一斗二升】
大司农属
佐史【汉官名秩爵云谷月八斛】
增秩
汲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
诏增符玺郎秩二等【霍光传】
宣帝时二千石有治理效辄?玺书勉厉增秩赐金【循吏传如淳曰太守虽号二千石有千石八百石居者功德茂异乃得满秩】
王成为胶东相治甚有声宣帝最先褒之下诏曰胶东相成治有异等其秩成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
颍川太守黄霸秩以八百石居以治行褒扬秩中二千石
召信臣为南阳大守为百姓兴利又为河南太守治行第一数增秩赐金
周堪召拜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此类甚多举一为例】
小黄令焦延寿举最当迁三老官属上书借留有诏许增秩留【京房传】
冯野王为大鸿胪王舅不宜备九卿以秩为上郡太守班伯迁水衡都尉秩中二千石
萧咸为弘农河东太守所居有政迹数增秩赐金萧由迁江夏太守平江贼成重等有功增秩
陈立为巴郡太守秩中二千石居【西南夷传】
平帝元始元年赐吏在位二百石以上壹切满秩如真
益吏禄
孝惠即位诏曰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纪下同】
孝宣神爵三年诏曰吏不亷平则治道衰令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奉十五【韦昭曰若食一斛则益五斗】
孝成绥和元年益大司马大司空奉如丞相
班序
太师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太傅位在三公上武帝?卫青为大将军位在诸公上
汉兴置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
旧列侯奉朝请者位次三公
元寿二年赐大司马位在司徒上
御史大夫位上卿
前後左右将军位上卿
詹事位在长秋上
中太仆位在正卿太仆上
给事中位次侍中中常侍【并表】
故事司隶校尉位在司直下其有所会居二千石前【翟方进传】
诸侯羣臣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次入殿门传曰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句传於是皇帝辇出房引诸侯王?下至吏六百石?次奉贺【叔孙通传】
诸侯王 相国 太师
太傅 太保 丞相
大司马 御史大夫 大将军
列将军兼官 特进 列将军
列侯奉朝请 太常 光禄勲
卫尉 太仆 廷尉
宗正 大司农 大鸿胪
少府 长信少府 中少府
执金吾 太子太傅 水衡都尉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典属国 将作少府 就国侯
颍川三河大守 齐楚等相 东海等太守高密等侯 太子少府 太子詹事
关内侯 丞相司直【与州郡叙则居刺史守相上】
司隶校尉【与州郡叙则居刺史守相上】 城门校尉
八校尉 搜粟都尉 光禄大夫【非中二千石者叙在三辅都尉下】 御史中丞【与刺史守相叙则居其上】
丞相长史 三辅都尉 五官左右中郎将羽林中郎将 护军都尉 奉车都尉【秩光禄大夫者
在关内侯下】 驸马都尉 骑都尉
尚书令 西域都护 大中大夫
尚书仆射 尚书 诸侯太傅
十三州刺史【与守相叙则居其上】 朔方刺史
郡都尉 关都尉 农都尉
属国都尉 西域副都尉 郎中车将
郎中户骑二将 诸侯中尉 诸侯内史
谏大夫 太子家令 博士
九卿列卿丞 谒者仆射 公车司马令将军长史 廷尉正监 长安令
千石令 黄门侍郎 尚书丞郎
议郎 五官左右中郎 从事中郎
太史令 廷尉平 三辅丞
六百石令 五百石长 郡司马长史
五官左右侍郎 太守丞 都尉丞
三百石长 侍御史 太子门大夫五官左右郎中 太子庶子 中庶子
太子舍人 太子洗马 羽林郎
蛮夷叙位
孝宣甘露三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欵五原塞愿奉国珍朝三年正月诏公卿议其仪丞相霸御史大夫定国议曰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後诸夏先诸夏而後边方诗云率礼不越遂视旣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陛下圣德充塞天地光被四表匈奴单于郷风慕义举国同心奉珍朝贺自古未之有也单于非正朔所加王者所客也礼仪宜如诸侯王称臣昧死再拜位次诸侯王下太子太傅萧望之以为单于非正朔所加故称敌国宜待以不臣之礼位在诸侯王上殊域稽首称藩中国逊而不臣此则羁縻之谊谦亨之福也书曰戎狄荒服言其来服荒忽亡常如使匈奴後嗣卒有鸟窜鼠伏阙於朝享不为畔臣信义行乎蛮貉福祚流於亡穷万世之长策也天子采之下诏曰盖闻五帝三王教化所不施不及以政今匈奴单于称北蕃朝正朔朕之不逮德不能弘覆其以客礼待之令单于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宣纪及萧望之传】
西汉会要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