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 »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全文在线阅读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十二年

关灯直达底部

(丙戌)十二年大明成化二年

春正月

1月1日

○甲辰朔,御勤政殿受朝賀,設會禮宴。王世子與領議政申叔舟、河東府院君鄭麟趾等,以次上壽。奏《定大業》、《保大平》之舞,五爵而罷。倭、野人亦與爲。倭、野人爭馬,相與鬪於道,野人被逐,馳馬突入光化門。命兵曹,鞫把門軍士。

○咸吉道都節制使許琮奉書于承政院以啓曰:「臣到會寧,見斡朶里馬仇音波,問尼麻車讎嫌之故,答云:『尼麻車每欲報復侵攻,故吾輩練兵待變。』臣因謂之曰:『汝等軍馬數少,難與之敵,未得安心居住,誠爲可怜。與之和解何如?』斡朶里扣頭謝曰:『節制使怜恤我輩,指示可生之路,感喜罔涯。然以予之力,雖欲和解,彼必不從。節制使語尼麻車云:「汝與斡朶里解仇,則彼欲以牛馬,贖蒲州人馬。」臣以此語亏豆,亏豆曰:『彼不還我牛馬,故欲攻伐。然彼居大國城下,若數數攻伐,則恐得罪於貴國,忍而不發。然彼欲和解,則吾輩亦從之。』」上命申叔舟、具致寬、黃守身等議之。叔舟等啓:「尼麻車與斡朶里相攻,救此則彼怨,不救則此怨,應接若失其宜,必一致紛擾。今因引見亏豆,命諭釋怨,各安其業。」上曰:「可。」

○命夏月停外方習陣。

1月2日

○乙巳,傳于兵曹曰:「曾敎云:『會禮宴後,勿罷陣而餉軍。』衛將、鎭撫及本曹郞官等,違命罷陣,且於宴時,使雜人橫行殿庭,其竝推鞫。」

○兀狄哈金亏豆等辭還。上欲使兀狄哈與斡朶里相好,作書諭之曰:「爾尼麻車,昔與斡朶里,構隙相攻,至今未解。予念天地之間,萬物各生其生,苟因小釁,自相殺掠,豈天意耶?況皆先世之事,不足追怨。予將諭斡朶里,聽爾和爾,亏豆亦往諭諸落,各相和解,以安生業,以答天地生生之意,以副予無外之仁。」

○諭咸吉道都節制使許琮曰:「今來兀狄哈金亏豆自言:『雇人毛多右,逃去二十餘年。今聞隱於河伊難兀良哈於虛里家。欲獨往推還,則彼必拒之;率軍而往,則又畏貴國,望刷還。』卿因便訪問以啓,實如其言,則諭以利害,令刷還和解,各安其生。尼麻車與斡朶里解和事,予親諭亏豆,亏豆欲將書往諭同類,今授書以送。卿審同封書草,亦諭斡朶里。」

○司憲府啓曰:日本國管提源義就使者,到慶尙道咸昌。軍籍使從事官李枰,先據東上房不出,客人將避宿驛館,爲通事所沮,宿於西上房。枰又作詩贈之,客人云:『詩中有輕蔑之語。』管提使者,自來厚待人也。枰先到客館,因仍不避,又私自贈詩,以致客人不平,甚爲不當。請推鞫。「命承政院,馳書于枰曰:」玆者,日本國僧到咸昌,汝寓東上房不避,使客人發怒。又作詩贈之,客人言:『詩中有輕蔑之語。』汝不計大體,輕薄如此,自今勿與客人,相見贈詩。「

○戶曹啓:「新築堤防內,各其主所自築,則分受以耕,可矣。至如聚軍防塞之地,所宜均給貧民。守令不顧國家本意,先給富豪,誠爲未可。請新築堤防,水田結負之數,置簿,其折給人姓名及元耕田地多少,幷錄啓聞,臨時差人糾摘。」從之。

○初,平安道順安縣人上言,請以永柔任內寧遠、柔遠、通海、延德,割屬本縣。下吏曹,令其道觀察使議便否。至是,觀察使啓:「寧遠、柔遠、通海三邑,與永柔相距二十餘里。其於順安,則踰永柔六十餘里,最爲隔遠。不可以一時魚鹽之利,割屬貽弊。唯延德與順安,境壤相接,故其居民,皆已割屬。但其地有永柔、永淸倉,故使居民四十三戶守之。然其倉非山城之例,在平野幽遠之處,以數少居民,防護爲難。請以倉穀輸入永柔,其四十三戶,屬順安。」從之。

1月3日

○丙午,上與中宮,御康寧殿,設世子生辰宴。孝寧大君補、臨瀛大君璆、永膺大君琰、密城君琛、永川卿定、永順君溥、龜城君浚、河城尉鄭顯祖、蛇山君灝、勿巨尹澈、領議政申叔舟、左議政具致寬、右議政黃守身、領中樞院事沈澮、判中樞府事沈決、左贊成尹士昐、右贊成朴元亨、判中樞院事成奉祖、工書判書尹士昕、左參贊崔恒、吏曹判書韓繼禧、知中樞院事金國光、戶曹判書盧思愼、大司憲梁誠之、西原君韓繼美、知中樞院事鄭軾、福川君權愷、巴山君趙得琳及承旨等入侍。崇義殿副使王循禮,亦承召侍宴。賜循禮御卓,命叔舟傳曰:「非予私恩于汝,以汝爲先代之後。世宗欲立王氏之後而未就,文宗始建崇義殿,以續其祀。今我丕承先志耳。」

○遣中樞院副使金乙孫,如大明,獻海靑一連。

○先是,賈人金得富與張有敬,同財殖貨。二人各取其半,以河允執筆,文繼生爲証,文契俱存。其後得富,又與一人殖貨,厥數頗多。有敬欲分之,誣言得富:「用與我共殖之貨,以殖此貨,我當同分。」遂訟于司憲府。憲府不察,以有敬爲是。事聞于上,命承政院更訊之。得富對曰:「初則與有敬共力殖貨,中分爲二,各取其一,明有契券。後之所殖,乃吾貨耳,有敬何與焉?」上御思政殿,召憲府官吏問曰:「得富以契券爲辭,汝等何不考其文案,妄讞獄乎?」命大司憲梁誠之外,執義李崇元、掌令柳輊、鄭佸、持平柳自漢、盧好愼,下義禁府鞫之。

○兵曹啓:「親軍衛本額三百,今加設咸吉道咸興、永興各十九,吉州、安邊各十八,德源、定平、北靑、文川、端川各十二,利城、高原各十,慶興、會寧、鍾城、穩城、慶源、富寧、甲山、三水各五,摠五百二十。分三番,每一番,以一百七十爲率。請令觀察使,悉抄閑良人錄啓。」從之。

1月4日

○丁未,御丕顯閤,召議政府及六典詳定宰樞,議定新官制。

○承政院奉旨馳書于忠淸道觀察使曰:

近內侍嚴敬之,齎進上笛竹、玉石,到嘉興驛,路上忽有强盜,成群擊傔從。僅得脫免,告于忠州牧使,判官云:「須呈單子,方可受理。」遂不追捕。强盜刦打,雖行路告之,亦當搜捕,況中使齎進上被盜,而不急急捕獲,甚爲不可。其推鞫以啓。

○日本國對馬州太守宗成職、關西道豐筑守大夫師能、關西路筑前州冷泉津尉兼內州太守田原藤源貞盛等,各遣人來獻土物。

1月5日

○戊申,賜宴于議政府。遣南陽府院君洪達孫,齎宣醞往赴。

○傳于戶曹曰:「自今二品以上野人,頒祿前上來者,例給祿。」

1月6日

○己酉,御康寧殿,召都承旨申㴐、吏曹判書韓繼禧、左參贊崔恒,問人賢否,親臨注擬。

1月9日

○壬子,義禁府啓:「司憲府官吏誤決張有敬獄,似涉受賄,而不以實供。請拷訊。」傳曰:「憲府官吏保放,有敬等拷訊。」

○命還給宦官金孝江告身。

○吏曹啓:「內直司樽院別監,皆已革罷,其所任諸事,請令兵曹,用忠義、忠贊衛差定。」從之。

○吏曹啓:「內直司樽別監、議政府知印、架閣庫、中樞院錄事,皆已革罷。然其積年仕到,虛棄可矜。請依成衆官別仕去官例,與乙酉年歲季中樞院錄事,仕日相准者,皆從自願,影職除授。其餘仕未滿者,各其仕日,本曹置簿,待他處入屬,通計去官。」從之。

1月10日

○癸丑,禮曹據戶曹關啓:「曾奉傳旨:『三品以上野人,頒祿前上來者,依例給祿。』今來兀狄哈知中樞院事金亏豆等、都萬戶非舍,皆是二品野人。然都萬戶,本是外任,例不給祿。請都萬戶受職者,勿給祿。」從之。

○傳于尙瑞寺曰:「勿用施命金寶,常用新造玉寶。」

1月11日

○甲寅,初,濟州三邑僧人所生人等上言:「號牌御史,以臣等爲僧人所生,悉令從賤。然臣等之父,非他僧人之例,載名軍籍,各供其役,一切從賤,冤憫莫甚。」下刑曹議之,刑曹啓:「《經國大典》:『僧人犯殺盜淫者,論罪後還俗。當差僧人,雖還俗後,所生皆從賤。奸良女所生,則屬公賤。』請依《大典》,屬公賤,本身還俗差役。」上曰:「濟州俗,僧人爲軍,對妻育子,與平民無異。其奸良女所生,勿令從賤。今後如法出家,不對妻育子,戒淨僧人,免軍役。」

1月12日

○乙卯,御思政殿,召三議政及諸司長官,示官案,俾各觀其僚屬,以議可否。

1月13日

○丙辰,承政院奉旨馳書于咸吉道觀察使、都節制使曰:「唐女萬伊等二人,供饋上送。其主時羅右,若更來尋,答曰:『已轉啓上京矣。』」

1月14日

○丁巳,平安道巡察使韓繼美,至江陰縣得病。命其弟吏曹判書繼禧,率內醫馳往救療。又命其妻,給驛往見。

1月15日

○戊午,以申叔舟爲議政府領議政,鄭麟趾河東君,鄭顯祖儀賓府儀賓,田畇崇政大夫河陰君,李石亨漢城府尹,李墅左尹,李坡右尹,愼承善兵曹參知,芮承錫辨定院判決事,申末舟司諫院大司諫,金永濡成均館大司成,韓致禮訓鍊院都正,權孟禧司憲府執義,成允文司諫院司諫。時,更定官制。議政府,改領議政府事爲領議政,檢詳條列司檢詳,只稱檢詳,錄事爲司錄,府院君只稱君。駙馬府稱儀賓府,置儀賓,秩正、從一品,承賓正、從二品,副賓正三品,僉賓正、從三品。經歷所經歷,只稱經歷;經歷所都事,只稱都事。漢城府,改判漢城府事爲府尹,府尹爲左、右尹,少尹爲庶尹,革少尹一兼參軍一。兵曹,改兼知兵曹事爲參知,秩堂上正三品;兼正郞、佐郞,竝爲祿官。刑曹,都官改稱辨定院,兼知刑曹事爲辨定院判決事,秩堂上正三品;正郞爲司議,佐郞爲司評,革正郞一,增置司評一。司諫院,司諫大夫改爲大司諫,秩堂上正三品;知司諫院事爲司諫。成均館,知館事改爲知事,大司成陞爲堂上官,秩正三品;注簿爲典籍,革兼大司成、兼司成、司藝、直講四,注簿五,博士一,進德博士三,學正、學錄各一,直學、學諭各二。藝文館,領館事改爲領事,直館爲典翰。春秋館,領館事改爲領事,知館事爲知事,同知館事爲同知事,充修撰官爲修撰官。承文院,判事改爲判校,知事爲參校,副知事爲校勘,著作郞爲著作,增置校理一。通禮門改稱通禮院,判通禮門事改爲左通禮,兼判通禮門事爲右通禮,作祿官。知事爲相禮,副知事爲奉禮,判官爲贊儀,奉禮郞爲引儀;革副知事一,通贊、兼通贊各一。奉常寺,判事改爲正,尹爲副正,少尹爲僉正,注簿爲主簿,錄事爲奉事;革直長、錄事各一,增置副奉事、參奉各一,九品官皆稱參奉,諸陵、殿直同。凡改判事、正、副正、少尹、主簿、錄事,他司同。繕工監,正改爲副正,副正爲僉正,副錄事爲副奉事;革錄事、副錄事各一,增置參奉一。凡改正、副正、副錄事,他司同。訓鍊觀改稱訓鍊院,置都正、兼都正各一,秩堂上正三品;使爲正,知事爲副正,副使爲僉正,錄事爲奉事;革副使二,錄事一,增置主簿一。凡改錄事,他司同。書雲觀改稱觀象監,掌漏爲直長,視日爲奉事,監候爲副奉事,司晨爲參奉;革司曆,增置判官、副奉事、參奉各一。司僕寺,革兼尹、兼少尹、直長,增置主簿一。內資寺,革直長一,增置奉事一。內贍寺,增置奉事一。禮賓寺,革主簿、直長各一。軍器監改稱軍器寺,革直長、錄事各一;增置判官、主簿、副奉事、參奉各一。司宰監,增置參奉一。軍資監,革錄事一,增置判官、主簿、副奉事、參奉各一。濟用監,革錄事一,增置參奉一。典醫監,檢藥改爲副奉事,助敎爲參奉,革兼正、直長各一,增置判官一。司譯院,知事改爲副正,副知事爲僉正,副直長爲奉事;革副知事一,增置參奉二。革導官署,改爲司膳寺,置正、副正、僉正、主簿、直長各一。尙衣院,置正、僉正、判官、主簿、直長各一。內醫院,置正、僉正各一,判官、主簿各二,直長三,奉事、副奉事、參奉各二。忠扈衛改稱典設司,置守一,秩正四品。豐儲倉,使改爲守,陞爲正四品,副使爲主簿,丞爲直長,副丞爲奉事,增置副奉事一。凡改副使、丞、副丞,他司同。廣興倉,使改爲守,革丞、副丞各一,增置副奉事二。宗親府,典籤司典籤,只稱典籤,副典籤爲典簿。忠勳府,經歷所經歷,只稱經歷,都事只稱都事。宗學,革兼博士,置導善一,秩正四品,典訓一,從五品,司誨二,正六品。尙瑞司改稱尙瑞院,兼尹爲兼正,丞爲判官,錄事爲副直長,革兼少尹。校書館改稱典校署,校書郞爲博士,著作郞爲著作,校勘爲正字,正字爲副正字,革著作郞一。司醞署,副直長改爲奉事。凡改副直長,他司同。義盈庫,使改爲令。長興庫,使改爲令。京市署改稱平市署,兼署令爲令,作祿官,革兼丞。社稷署,革兼丞,置署令一,秩從五品。東部儒學稱東學,兼敎授官改爲敎授,兼訓導官爲訓導,竝作祿官。南、西、中學同。典牲署,令改爲主簿,增置參奉二。五部,令竝改爲主簿。景福宮提擧司,改稱典涓司,革司涓二,增置提控一,參奉六。典獄署,革丞,置主簿、參奉各一。惠民局改稱惠民署,革錄事二,置主簿、訓導各一,參奉四。司律院改稱律學,屬刑曹,置明律,秩從七品,審律二,從八品,訓導二,正九品,檢律二,從九品。算學,屬戶曹,革博士,置算士二,秩從七品,計士二,從八品,訓導二,正九品,會士二,從九品。風水學改稱地理學,置敎授、訓導各一。天文學,置敎授、訓導各一。陰陽學改稱命課學,置訓導二。漢學,置敎授二,訓導四。蒙學、倭學、女眞學,置訓導各二。醫學,置敎授二,訓導一。內需所改稱內需司,置典需一,秩正五品,副典需一,正六品,典會一,從七品,典穀一,從八品,典貨一,從九品。忠翊司改稱忠翊府,置都事二。昭格殿改稱昭格署,置令一,秩正五品。慣習都監改稱掌樂署,置掌樂一。沈藏庫改稱司圃署,置司圃一。上林園改稱掌苑署,置掌苑一。分禮賓改稱司畜署,置司畜一。造紙所改稱造紙署,置司紙一,竝秩從六品。東、西活人院改稱活人署,置參奉一。都觀察黜陟使改爲觀察使。兵馬團鍊使爲某鎭道兵馬節制使,兵馬團鍊副使爲某鎭道兵馬同僉節制使,兵馬團鍊判官爲某鎭道兵馬節制都尉。知郡事爲郡守。開城府屬外官,置府尹、判官各一。楊州都護府陞牧,寧邊都護府陞大都護府。大丘、龜城知郡事,陞都護府。咸興、平壤府,革少尹,置判官各一。星州、光州、水原、南原,各置判官一。革麟山郡,置熊川縣。中樞院改稱中樞府,領院事爲領事。判院事爲判事,知院事爲知事,同知院事爲同知事,僉知院事爲僉知事。經歷所經歷,只稱經歷,都事只稱都事。五衛鎭撫所改稱五衛都摠府,都鎭撫爲都摠管,五衛兼部將,作祿官,秩從六品。兵馬都節制使改爲兵馬節度使,水軍都安撫處置使爲水軍節度使,兵馬都節制使都鎭撫爲兵馬虞候,水軍都安撫處置使都鎭撫爲水軍虞候,都萬戶爲水軍僉節制使。革兩界兵馬都節制使、經歷所都事,置評事,秩正六品。折衝將軍陞爲堂上官,果毅將軍改爲禦侮將軍。保義爲建功,威勇爲振威,宣節爲定略。忠毅校尉爲果毅校尉,顯毅爲忠毅,承義爲勵節,修義爲秉節。敦勇副尉爲迪順副尉,進勇爲奮順,進武爲効力,進義爲展力,餘皆仍。雜職,展力都尉爲勵力徒尉,効力徒尉爲彈力徒尉,餘皆仍。攝護軍爲副護軍,攝司直爲副司直,副司直爲司果,攝副司直爲副司果,攝司正爲副司正,副司正爲司猛,攝副司正爲副司猛,攝司勇爲副司勇,餘皆仍。

1月16日

○己未,親祭文昭殿。雨甚,命百官勿陪祭。王世子代行宗廟祭。

○命司宰僉正韓繼純,馳問韓繼美疾于江陰。

1月17日

○庚申,命召謝恩肅拜宰樞及丘從直、鄭自英、鄭蘭宗、兪鎭、魚世恭、兪希益,講論經史。至夜乃罷。

1月18日

○辛酉,禮曹啓:「今改官號,京外印信,姑用舊印,待鑄新印而用之。其始用日月,各其司置簿,仍移本曹謄錄,以憑後考。」從之。

1月19日

○壬戌,上與中宮,幸永膺大君琰第,設酌。賜琰米豆各五十石;貞懿公主及臨瀛大君璆,米五十石。

○以兵曹判書金礩爲忠淸、全羅、慶尙道軍籍使。命中使,齎宣醞,錢于濟川亭。其軍籍事目曰:

予自潛邸,常愍軍士艱苦。今思有年,莫若均其强弱,而精試才藝。其條如左。一,二丁爲一保。一,五結准一丁。一,有三保奉一保者,〈甲士〉有二保者,〈騎、正兵、吹螺赤、時波赤。濟州留京子弟同〉有一保奉一保者,〈破敵衛步、正兵、太平簫、騎船軍、鎭軍。濟州左、右衛防護軍、鎭撫、千戶、百戶、守城軍、四門直等,騎兵、水戰軍、舫水軍同。〉有獨保者。〈烽燧軍、防牌、攝六十、差備鎭軍。濟州左、右衛防護軍、守城軍、四門直等,步兵同。〉一,中格籍軍者,免奉足,待有漏丁、漏戶,則充給。一,奴子准奉足丁數者,不給他丁。一,告漏丁、漏戶者,雖數外給之,過三丁則五丁超資,四丁以下加資,一從附近定之。一,漏丁現出,滿五人,則守令罷黜。一,軍士過當收取奉足者,非道役使者,幷切隣,以軍法論,本身,作奉足。一,先作保,次給保。一,限事畢,漏丁、漏戶不告切隣里、正長,本身決杖一百,戶首全家徙邊。一,磨勘時,如有所犯,功臣、議親、觀察使、節制使、處置使外,幷禁身推鞫,有違端,杖鞫。一,書員、醫、律、譯生徒、算員生徒、道流生徒、速毛赤、畫員、諸色諸員、司僕理馬、諸司書吏、皀隷、羅匠、牧子、津夫、水夫、院主、諸邑諸驛日守、醫、律學書員,同居族親中一人,毋定他役。一,濟州牧子內,如良人不足,則公賤幷定。一,內侍府,勿論田之多少,長番二保奉一保,出入番一保奉一保。一,別侍衛騎船軍,已給奉足者,仍舊。一,弄法吏,杖一百,全家徙邊。一,府,書員四十人,日守三十人,醫學生十二人,律學生十人。大都護府、牧官,各書員三十人,日守二十四人,醫學生十人,律學生八人。都護府,書員二十人,日守十六人,醫學生八人,律學生六人。郡官,書員十四人,日守十二人,醫學生六人,律學生四人。縣官,書員十人,日守八人,醫學生六人,律學生四人。諸驛,日守,上等二十人,中等十五人。諸營、鎭螺匠,則主營、鎭二十人,巨營、鎭十四人,諸營、鎭八人。

○以居平正復爲忠淸道兵馬節度使。

○禮曹啓:「宗廟署官吏,以廟庭侍臣,凡朝賀、朝參,皆不與焉。請文昭殿官吏,亦依此例,勿隨朝班。」又啓:「遼東迎護送軍散料時,令旅帥、隊正、鄕通事,受而分之。如有不均,告義州牧使,報觀察使,啓聞治罪。或遼東散料不均,旅帥、隊正、通事,得告于都司。」皆從之。

○工曹據慶尙道堤堰巡察使宣炯啓本啓:「慶州北川水道,直向邑城,且城下海子,皆已塡塞。本州,非他官之例,集慶殿所在,且客人經由之處。請於明年農隙,抄發本州民,修築堤防及海子。」從之。

1月21日

○甲子,臨瀛大君璆往浴東萊溫井。御書諭京畿、忠淸、慶尙道觀察使曰:「臨瀛大君之行,守令躬親支供,抄給擔夫。忠淸道慰宴一度,慶尙道二度,凡其所需,惟言之聽。至於玉石、金銀、七寶所在,勿防採取。」又傳于兵曹曰:「臨瀛大君璆往東萊,所過諸邑守令,各於境上,以二隊軍迎送。溫井留連時,近處軍士,以二隊相遞護衛。如欲打獵,才人、白丁及驅軍,不拘多少,水陸諸將會獵,以習軍威。又諸驛,聽臨瀛發馬。」

○仁山君洪允成練而上謁。上御思政殿引見,令食肉。王世子與左參贊崔恒、工曹判書尹士昕、吏曹判書韓繼禧、戶曹判書盧思愼、工曹參判丘從直、輔德鄭自英、承旨等入侍。上曰:「予欲使世子詣成均館,與諸生齒讓何如?」從直對曰:「古有是禮,上敎允當。」自英曰:「古今異宜,不可行也。」上曰:「世子生長深宮,稼穡艱難,未嘗知之。豢養之餘,驕侈生焉。今欲世子齒讓者,一以抑世子驕侈之心,一以敦臣民孝悌之義。自英以爲不可,則是以驕侈敎世子,其可乎?」顧謂世子曰:「汝當記吾言,亦以此敎汝子孫。」遂傳旨禮曹曰:「親祀文宣王,御明倫堂,頒《周易口訣》。世子齒列,出題取士開宴。令移文諸道知會。」

○諭都體察使曰:「韓明澮曰:『平安道方山以下,地勢平夷,氷合則無所關限。沿江有土城舊址。』卿速審修築設關,以限邊人出入。」

○傳于兵曹曰:「遼東護送軍,到義州有故者,皆以義州人充送,義州亦利於買賣,或有冒送,故義州人來往最數。自今義州、麟山、龍川、鐵山、宣川、郭山、龜城人,依江邊諸州例,勿充護送軍。他有故者,亦不可充送。」

○京畿楊州民獻粟穗,兩岐一十餘枚。

○傳于宗簿寺曰:「舊例,宗親男年十四、女年十三以上,方許婚嫁。自今勿拘年限婚嫁。」

1月22日

○乙丑,上以廣陵君李克培、文城君柳洙喪踰小祥,遣注書權慄,勸肉解素。克培、洙皆上箋謝。命承政院馳書于慶尙道觀察使曰:「文川君柳溆在安東,已踰小祥,可遣其邑守令勸肉。」又馳書于京畿觀察使曰:「商山君黃孝源已踰卒哭,文原君柳泗已踰小祥,俱在龍仁,可遣其邑守令勸肉。」

○傳于刑曹曰:「今聞日暖氷解,婦人乘轎過路,梁丞及津夫不爲禁止,致令溺死。其推鞫以啓。」

○禮曹啓:「火剌溫兀狄哈上護軍軍有,資級已窮,然以遠人,累次來朝,請別授中樞府僉知事。」從之。

○兵曹啓:「巡將當次人員,分三番,每一番,五日相遞。」從之。

1月23日

○丙寅,忠淸道兵馬節度使居平都正復辭。特命加資遣之。承政院奉旨馳書于忠淸道前節度使徠曰:「卿齎去密符,交付節度使復。」

1月25日

○戊辰,以有舍利分身之異,百官陳賀。下敎,赦强、竊盜、濫刑官吏外流以下罪。

1月26日

○己巳,上以昌寧君曺錫文喪踰大祥,遣注書勸肉。錫文上箋謝。

○以沙運江住火剌溫兀狄哈護軍時伊可時,爲本處萬戶;毛伊乃,本處副萬戶。

○日本國雍、河、紀、越、能五州摠太守畠山右金吾督源朝臣義就、西海路豐州太守大友八郞源朝臣師能等,各遣人來獻土物。

1月28日

○辛未,幸西郊。駕至懿墓南山,圍虎,兼司僕太好時乃馳入,欲射虎,虎傷馬脚,僅而獲免。甲士朴他乃持槍而進,誤中,爲虎所噬,垂死。命都承旨申㴐,曲加救藥。遂還宮。翌日他乃死。上聞而憐之,賜賻加等,且命錄用其子。

二月

2月1日

○癸酉,御勤政殿,受朝賀。遂入御忠順堂,召領議政申叔舟、左議政具致寬、左參贊崔恒、右參贊尹子雲、漢城府尹李石亨、右尹李坡、大司憲梁誠之、中樞府同知事宋處寬、行上護軍金禮蒙、戶曹判書盧思愼、刑曹判書洪應、戶曹參判成任、吏曹參判姜希孟、工曹參判丘從直及諸將承旨等,設酌觀射。兼司僕、內禁衛騎射居首者人,賜馬一匹。

○召左承旨尹弼商,以事目諭平安道觀察使吳伯昌、節度使楊汀、都體察使韓明澮曰:「一,方山、義州、麟山沿江土墻,因土城舊基,削土成墻,其墮沒處,修築之。宜卽始役,不使中國先役,以爲後日之嫌。一,義州邑城,須令在土墻之內。一,明澮已往咸吉道,則伯昌與汀親審爲之。」

2月2日

○甲戌,日暈。

○承政院奉旨馳書于慶尙道觀察使曰:「臨瀛大君璆沐浴時安否,令隣近諸邑,因公上來者,啓達。」

2月3日

○乙亥,都體察使韓明澮,遣從事官李壽男啓曰:「前盧候孟得美,以一道副將,不恤軍士,多所聚斂。闕立者,徵紙若鐵,轉轉買賣,公然入己,至奪調習官馬,恣行無忌。理山郡守文孟孫、渭源郡守張瑞,萬戶吳衍、康敬、孫明曉、韓智剛等,一從得美之請,橫斂作弊。且孟孫抑奪官馬,以與得美。滿浦節制使鄭山暈,知衙吏爲得美斂於軍士,而不擧。請勿論赦前,收告身推鞫。」命議于領議政申叔舟、左議政具致寬、右議政黃守身。叔舟等啓曰:「請拿致得美、孟孫鞫之。山暈罪輕,勿鞫,瑞等收告身。」上以赦前,勿論瑞等,餘皆從之。壽男又上事目。

一,朔州治所,移小朔州。一,革隨川,移定州於隨川城。一,古理山博時里合排,移新理山。一,宣川城,周回一千八尺,至爲狹隘,今改築二千四百尺。義州城,高十二尺,今加築二尺。每一百五十尺,置敵臺,長十尺,廣五尺。碧潼、昌城、昌洲、渭原、江界、高山里,城高或七尺或八尺,皆低卑,今加築十二尺。行城頹圮處,亦漸次修築。江界楸坡木柵,周圍一千三百尺;龜城城基,周圍一萬七百八尺,皆於今春造築。一,平安道軍士,願受兒馬者多,請多下送。一,諸道觀察使遞代,請以二周爲期。

叔舟等議曰:「朔州治所,定州及合排移設,宜如所啓施行。城子則量人力審緊慢,先緊築之。兒馬則令司僕寺磨勘,待草長下送。觀察使遞代,依今詳定一周。」上曰:「可。但觀察使,隨時改差,不必一周也。」

○諭平安道觀察使吳伯昌、節度使楊汀曰:「前諭韓明澮,令審方山以下土城舊基,修土墻事。今聞明澮,已往咸吉道,卿等宜始役。今年不必盡修,欲急始事也。」

○兀良哈中樞府知事柳要時老等六人,來獻土物。

○咸吉道觀察使啓:「吉州牧使,軍官五;判官,軍官二。三處萬戶,軍官各二,摠十三,幷從者,三十八人。坐費軍需,誠爲不可。請牧使軍官二,判官一外,竝皆革除。」從之。

○都體察使韓明澮馳啓:「平安道義州、安州兩鎭,相距遙遠,其間要害處,須設關防。請革隨川郡移定州,合爲大鎭,與寧邊、安州,聲勢相援。且龜城今設重鎭,而不産魚鹽,請割隨川西都沒里二十三戶,以屬之。」從之。

○韓明澮啓:「龜城郡,以新設鎭,館舍、倉庫,皆不得營繕。請以平壤、寧邊、義州水營,當領船軍二百名,限三年供役。」從之。

2月4日

○丙子,諭平安道觀察使吳伯昌、節度使楊汀曰:「軍民逃漏流移者,率因官役苦重,自中憎嫌,而又無堅禁之者所致。監司、守令等,雖日日申令,而不得要領,故逃移之弊莫革。爲今計則當分作聚,或十家,或二十家,隨其家之多少,責定考察,莫得失莫得容。嚴諭法令,一罪衆受,則逃移者,不如昔日之輕慢易逃;容之者,不如昔日之自恣易容矣。此法可以行八道而無難,但軍籍號牌,事多竝擧,故姑停焉。然本道沿邊軍門,不可不急急施行,卿宜盡心。」又命兵曹,移文平安、咸吉道曰:「諸邑居民,互相流移,檢擧無據。今各以隣近作統,每五戶爲一統,統內有流移者,統人卽告里正,轉達守令、監司,每月季啓聞。有不告者,守令以下,杖一百論罪。

2月5日

○丁丑,上不豫。

2月6日

○戊寅,日暈。

○宗親府、儀賓府、議政府、六曹來問安。

○傳于禮曹,文武重試、別試,一時試取。

2月7日

○己卯,宗親府、儀賓府、忠勳府、議政府、六曹問安。

2月8日

○庚辰,宗親府、儀賓府、忠勳府、議政府、六曹問安。

○進鷹使裵孟達馳啓:「謝恩使李文炯,到通州暴卒。禮部奏,賜彩段四表裏,以慰其家。」上命議政府,議護喪致祭節次,政府啓請:「遣弟姪中一人,往遼東護喪。」上曰:「可。」文炯,性溫雅,有局量,沈默寡言。雖有劇事,處之安閑,容姿美邵,鬚眉如畫。無子又無妾媵,以姪爲後,閨門雍睦而嚴。又善爲文章,高古閑談,文雅擅于一時,人皆愛敬。聞其卒,莫不痛惜。

2月9日

○辛巳,宗親府、儀賓府、忠勳府、議政府、六曹問安。

○孝寧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