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儿科)
《内经》谓:新沐中风为首风,饮酒中风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为内风,入中为肠风,在外为泄风,及心肝脾肺肾胃风之形状不同。又曰:风者百病之长也。清净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否则天有八风,乘虚感袭。《灵枢》曰:风从南来,名曰太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其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
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弱。风从四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闭则结而不通,故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寒。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胶节。风从东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身湿。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于肌肉,其气主体重。此谓八风,圣人避兹如矢石焉。《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贼风者,如月建在卯寅,卯寅属木,风从西来,则对冲之金克木。月建在已午,已午属火,风从北来,则对冲之水克火。月建在申酉,申酉属金,风从南来,则对冲之火克金。月建在辰戍丑未,四者皆为属土,风从东来则对冲之木克土。月建在子,风从南来,对冲之火反胜也。月建在酉,风从东来,对冲之木反胜也。皆为贼风,并宜避之,如肝中风,则踞坐而举头不得,左胁疼痛,诸筋挛急,头目 动,上视多怒。心中风,则但能仰卧,倾侧不能,发热失音,其舌焦赤。脾中风,则腹满身黄,唇黄踞坐,四肢不收,皮肉动。肺中风,则偃卧胸满,喘息咳嗽,燥闷汗出,目能视人,口不能言。肾中风,则踞坐面浮,腰脊痛引少腹,风入颌颊之间,则口 而牙紧,风客咽喉,而出声之窍塞而失音。风与气搏则气被痰隔,而出锯声,搏于筋脉,因寒则拘急挛通而脉浮紧,因热则弛缓不随,而脉浮洪,浮者在表宜汗,实者在里宜泄,促者在上宜吐。然治风当先理气,不可专服风药,攻之愈急,则风势愈甚,务调荣卫通畅,则风可不治自愈矣。
风门(儿科)
通关散
治卒暴中风,牙关紧急,药不得下。
细辛 簿荷 猪牙皂角 雄黄(各二钱) 为末,每用少许,吹入鼻中,俟喷嚏后,然后进药,如不嚏者不治,牙关紧甚,前药中加麝香少许,或用乌梅或白梅,去核,同药擦牙。酸先入筋,使牙关酸软利开,亦木克土之义,盖牙龈属阳明胃土也。或有单用乌梅擦牙龈,涎出即开。夫阳明之脉,循颊车入齿缝,风寒中之,轻则战栗鼓颔,重则口噤不开。若中风而口开不噤者,又是脱症,而行先绝也,不治。
风门(儿科)
稀涎散
主中风暴仆,痰涎壅盛,此药取吐。
牙皂四条(去皮、弦,炙) 白矾(二两,枯) 共为末。每进三字,水下。
夫清阳在上,浊阴在下,天冠地履,无暴仆也。若浊邪逆涌,清阳失位,故暴仆而多痰,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白矾酸苦,《经》曰:“酸苦涌泄”,故此为君;皂角辛咸,《经》曰:辛以散之,碱以软之,故以为佐,咽喉疏通,能进汤液便止。若攻尽其痰,则无液以养筋,令人挛急偏枯,此大戒也。
风门(儿科)
加减乌药顺气饮
能治中风,痰涎壅盛。
乌药 防风 枳壳 陈皮 僵蚕 白芷 麻黄(去节) 羌活 半夏 白姜(泡)
甘草 南星 姜枣同煎。
风门(儿科)
独活汤
治中风湿日久,腰背手足疼痛,痿痹不仁。
独活 当归(酒炒) 白术(麸拌炒) 黄 (蜜炙) 薄桂(去皮) 牛膝(酒浸,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生姜葱白同煎服。
风门(儿科)
排风汤
治中风昏愦,狂语失音。
白鲜皮 白术 芍药 桂心 川芎 当归 杏仁 防风 甘草 独活 麻黄 茯苓姜枣同煎。
风门(儿科)
小续命汤
治中风不省人事,涎鸣反张,失音厥冷。
麻黄 人参 黄芩 川芎 芍药 甘草 杏仁 防己 肉桂(各八分) 防风(一钱) 附子(泡,去皮、脐,四分) 姜枣水煎服。
风门(儿科)
防风通圣散
治诸般风热,或斑疹不快,热极黑陷,惊风发热,卒中不语。
防风 川芎 当归 薄荷 大黄 芍药 麻黄 连翘 芒硝 石膏 黄芩 桔梗滑石 山栀 荆芥 白术 甘草 锉散,每服三钱,生姜葱白同煎。
风门(儿科)
三化汤
治中风,内有便溺之阻隔,以此导之。
浓朴(姜制) 大黄 枳实 羌活(各等分) 水煎服,微利则已。
方脉中风合参
人有卒暴僵仆,或偏枯,或四肢不举,或不知人,或死或不死者,世以中风呼之,方书亦以中风治之,考诸《内经》,则曰:风者百症之始也:又曰:风者百病之长也;又曰:风者善行而数变;又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其卒暴僵仆不知人,四肢不举者,并无所论,止有偏枯一语而已。及观《千金方》则引歧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偏枯者,半身不遂;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风懿者,奄忽不知人;风痹者,诸痹类风状。《金匮》中风篇曰: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脊重不伸;邪入于腑,则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沫。由是观之,则知卒暴僵仆不知人,偏枯四肢不举等症,固为因风而致者矣,故用续命排风等汤治之。及后刘河间、李东垣、朱彦修三贤者所出之论,始与昔人异矣。河间曰:中风瘫痪者,非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亦非外中于风,由乎将息失宜,心火暴盛,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拂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俗云风者,言未而忘其本也。东垣云: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遇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志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彦修曰:西北气寒,为风所中,诚有之矣。东南气温,而地多湿,有风病者非风也。皆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三贤者之论,河间主乎火,东垣主乎气,彦修主乎湿,反以风为虚象,而与昔人所论大异矣,以三氏为是,则三氏未出之前,固有从昔人而治愈者矣。以昔人为是,则三氏已出之后,亦有从三氏而治愈者矣。盖昔人三氏之论,皆不可偏废,但三氏以相类中风之病而立论,故使后人狐疑而莫决,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如《内经》所谓: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亦未尝必因于风而后能也。夫风火气湿之殊,望闻问切之间,岂无所辨乎辨之为风,则从昔人以治,辨之为火气湿,则从三氏以治,如此庶乎,晰理明而用治当矣。
中风一症,轻重有三,治各不同。中血脉者,病在半表半里,外无六经之证,内无二便之闭,但见口眼 邪,半身作痛,不可过汗,以虚其卫,不可大下,以伤其营,惟当养血顺气,以大秦艽汤及羌活愈风汤和之。中腑者其病在表,多着四肢,故肢节废,脉浮恶风,拘急不仁,外有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宜疏风汤及小续命汤汗之。中脏者,其病在里,多滞九窍,故唇缓,二便闭,不能言,耳聋鼻塞,目瞀痰涎昏冒,宜三化汤及麻仁丸下之。然凡中血脉中腑之病,切勿用龙麝牛黄,盖麝香入脾治肉,牛黄入肝治筋,龙脑入肾治骨,引风深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且闭症或宜,脱症深所切忌也。并勿概用大戟、芜花、甘遂,泻大肠大便之药,否则损其阴血,真气愈虚,何能驱邪出外?中风之风乃内虚暗风,的系阴阳两虚,而五脏本气自病,为内夺暴厥也。然阴虚者为更多与外来风邪迥别,急者参 术附,固本为先,缓者顺气化痰,以救其标。补阳养阴,以固其本。阴甚虚者偏于阴,阳甚虚者偏于阳,阴阳两虚甚者,气血峻补,则虽外有风候之假象,不治自愈,所谓养也风自灭,盖指内起之风,由于阴虚内起之火耳。
若用辛温风燥之药,焉能活病?徒速其毙。至于丹溪以瘫痪,分左右,别气血,四君四物为治,皆非至论,盖左半虽血为主,非气以统之则不流,右半虽气为主,非血以丽之则易散,故肝胆居左,其气常行于右,脾肺居右,其气常行于左,往来灌注,是以生生不息也。
中络者,邪方入卫,尚在经络之外,故但肌肤不仁。中经则入荣脉之中,骨肉皆失所养,故身体重着,至中腑、中脏,则离外而内,邪入深矣。中腑必归于胃者,胃为六腑之总司也。中脏必归于心者,心为神明之主也。风入胃中,胃热必盛,蒸其精液,结为痰涎,胃之大络入心。痰涎壅盛,堵其出入之窍,故中腑则不识人也。轻者风入胃中,反倍能食,是风能生热,热能杀谷也。诸脏受邪,迸入于心,则神明无主,故中脏者,舌纵难言,廉泉开而流涎沫也。廉泉穴在舌下窍,通于肾,津液之所出也。
中风之症,有因外感,有因内伤。言风者外感也。言气言火言痰者,内伤也。然外感者亦因内有郁热,腠里疏豁,中气不固,暴风得而中之。内伤者,气上逆而为火,火亢极而生风,风行水动,水涌为痰,故气也火也痰也。其实一源流也。为治之法,外感者,分中血脉、中腑、中脏之异而治之,渐伤而缓者,先用开关利窍,次用固本调元,急则只为取本,毋容次第,盖命在须臾,缓则援生不及也。严用和曰:人之元气强壮,外邪焉能为害?必真气先虚,荣卫空疏,邪能乘虚而入。若内因七情者,法当调气,不当治风,即外因六淫者,亦当先救本气,后根据所感六气治之。
肥人多中气,以盛于外而歉于内也。然中气与中风相类,但中风身温有痰涎,多不能治,中气身凉无痰涎,须臾便醒,何也?盖中风中气,一源流也。皆由忿怒所致,人之喜怒思悲恐五志,惟怒为甚,所以为病之参也。少壮之人,气血未虚,真水未竭,适因怒动肝火,火煨于水,不能上升,所以身凉无痰涎,须臾便醒者,水旺足以降火也,名为中气。许学士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忧愁不己,气多厥逆,往往得中气之症,不可作中风治也。若衰老之人,气血俱虚,真水已竭。适因怒动肝火,火寡于畏,得以上升,所以身温有痰涎,其多不能治者,水竭无以降火也,名为中风。然亦有少壮而中风不治者,男子乃色欲过多,下元水亏,不能制火,女人乃产后经后,去血过多,不能配气,适因忿怒动火,而气无所附,故随火而发越矣。阴也、血也,岂不为阳气之根本乎?《经》曰:肾气内夺,则舌喑足废。治法之大概,以气药治风犹可,以风药治气则不可,以血药治风,以气药治痰均可,以风药治血,以痰药治气,均断不可也。
用药之法,寒因热用,热因寒用,乃正治也。今中风瘫痪之症,本风火阳邪,而用乌附等热药治之何哉?盖中风瘫痪乃湿痰死血,结滞于脏腑经络之间,非乌附等热药,焉能开散流通!此非正治,乃从治也。《经》曰:从少从多,各观其事。则从治之药,只可为引经而已,况风本于热而生,岂可概谓虚寒?用附子取效者,必中寒阴毒之症,及肥白人多湿者,丹溪所谓肥白人多湿,少用乌附行经是也。若中风阳毒之症忌之,但至瘫痪既久,则痰火拂郁。若于辛凉药中而无香热之药为之向导,则将捍格而不能入也。
况此时阳症多系假象,盖真火既已上升而为病矣,有何真阳仍存坎宫而不动耶!能此则无是病矣。所以乌附为对症之宜,但必兼滋补,便可制其僭热矣。惟中脏阴寒之症,又宜纯阳,忌用阴药,盖略兼阴药,则阳药便难小效,甚有益令阳亡,诚不思无阴则阳无以化,当此根据希之阳,能经阴药所化乎?所以参术 附等汤,不入地黄当归者此耳。
一凡饮食如常,但失音不语者,名曰哑风,只宜小续命汤,去附子加石膏、菖蒲各一钱。
一凡国中昏倒,宜急掐人中,俟其苏醒,方用痰药,或用吐法。若脱势急迫,不能姑待者,急为补精补神补气,以为性命之需,慎勿降火降痰降气,益促丧生之速,河间、东垣专治本而不治风,可谓至当不易之论,学人必须以阴虚阳虚为主,自后医书杂出,而使后学狐疑不决。丹溪曰:有气虚血虚湿痰,左手脉不足及左半身不遂者,以四物补血,加竹沥、姜汁。右手脉不足,及右半身不遂者,以四君补气,佐以竹沥、姜汁。如气血两虚而挟痰者,以八物汤加南星、半夏、竹沥、姜汁。平正通达宜人盛宗之,但持此以治而多不效,何也?盖治气血痰之标,不治气血痰之本也。况气虚气滞而血脉不能运动者,岂可谓之死血?气血气闭而津液为之凝结者,岂可谓之湿痰?人之四肢,如木之枝干,人之气血,荣养乎四肢,犹木之浆水,灌溉乎枝叶,木有枝叶,必有根本,人之气血,岂无根本乎?人有半身不遂,迁延不死者,如木之根本未甚枯,而一边枝干先萎耳。人有形容肥壮,忽然倒仆而即毙者。如木之根本已绝,其枝叶虽向荣,犹枯杨生华,何可久也?忽遇大风而摧折,观此则根本之论明矣。气血之根本者何?火为阳气之根,水为阴血之根,而火与水之总根,两肾间动气是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源,呼吸之门,三焦之根,又名守邪之神。《经》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名曰气立,气止则化绝。今人纵情嗜欲,肾气虚衰,根先绝矣。
一或内伤劳役,六淫七情少触,皆能卒中。此阴虚阳暴绝,即内夺暴厥之症也。须以参附大剂,峻补其阳,继以地黄丸十补丸之类,填实真阴。又有心火暴甚,肾水虚衰,兼之五志过极,以致心神昏闷,卒倒无知,其手足牵掣,口眼 邪,乃水不能荣筋,筋急而纵也。俗云:风者,乃风淫未疾之假象,风自之出也。须以河间地黄饮子峻补其阴,继以人参、麦冬、五味子之类,滋其化源,此根阴根阳之至论。若夫所谓痰者何?独中风为然,要知痰从何处来,痰者,水也,其源出于肾,仲景曰:气虚痰泛,以肾气丸补而逐之。观此,凡治中风者,既以前法治其根本,则痰不治而自化矣。惟初时痰涎壅盛,汤药不入,暂用稀涎散之类,使咽喉疏通,能进汤液即止。若欲尽攻其痰,顷刻立毙矣。
偏枯者,本乎精神内耗不足,而气血不能周及也。然不足之中,略有虚实之别,《经》所谓土太过则敦阜,令人四肢不遂,症之实者也,其治当泻不当补。又有脾胃虚弱,水谷之精气不周,气血偏虚,为邪所中,症之虚者也,其治当补不当泻。虚者正气虚,实者邪气实,泻者泻其邪,补者补其正。又名之左瘫右痪者,盖气顺血涩则为瘫疯。瘫疯者,筋脉拘急拳挛也。血顺气虚,则为痪疯,痪疯者,抬动不能也。瘫者,坦也。筋脉弛纵,坦然不举。痪者,涣也。血气散漫,涣然不收。求本以论,总皆气血不足,亦不必以左右分,而以湿痰死血为定论。至于拘挛,则急多而缓少、乃寒多而热少,《经》所谓寒则筋挛是也。其治莫如养血温经,使阳气以和柔之,阴津以灌溉之,如补中汤加附子,六味丸加肉桂,附子行参 之力,而阳和自转,肉桂通行血脉,而筋节自荣。其螈 者,或伸或缩,而动不止,火之象也,本于肝家风热火燥,搏于筋络,则手足为之抽搐,《经》曰:火郁之发,民病螈 是也。虽然亦有寒伤荣,血凝而拘急者;有热伤荣,血燥筋枯而拘急者;有寒伤卫,气虚不能摄而弛纵者;有热伤卫,筋软不收而弛纵者,当兼脉候辨之。大概不外乎血虚不能荣筋,而燥气乘之,故其治亦不外乎滋补肝肾,灌溉筋脉,俾水旺火息,风木自平也。然治之即愈则可,若延久治之,则经脉闭塞,药力难以流通,便成痼疾矣。
舌喑者,中风而舌不转运,舌强不能言是也。经曰: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会厌者,声音之户。舌者,声音之机。唇者,声音之扇。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然心之本脉,系于舌根;脾之络脉,系于舌傍;肝脉循阴器,络于舌本;少阴之脉,走喉咙,系舌本。是四经之脉,皆上于舌。邪中其经,则痰涎闭其脉道,舌不能转运而为之喑矣。有喉喑者,劳嗽而失音,即喉咙声哑是也。故喉喑者,喉中之声嘶,而舌本自能言。舌喑者,舌本不能言,而喉中之声音如故。中风而舌喑者,舌与喉俱病,而音声不能发于会厌也。然有外感、内伤之因。外感者,风寒火热之邪也。经云:风寒客于会厌,则厌不能发,故无音。又曰:诸热暴喑,皆属于火。内伤者,心、肺、肾三经致病,亦多由痰火壅塞上窍,气血两虚,不能上荣,则舌机不转也。有肾虚而气不归源,内夺而胞络内绝,不能上接清阳之气者;有元气不足,肺无所资者;有血衰而心失所养者。盖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户,肾为声音之根。经曰:三焦之气,通于喉咙,气弱则不能上通矣。治者能于根本用力,则丹田清阳之气,自能宣扬振作,故古人每以独参汤、地黄饮子取效也。然中风不语之症有六:有失音不语者,有舌强不语者,有神昏不语者,有口噤不语者,有舌纵语涩不语者,有麻舌语謇不语者,可不详欤!口噤者,足阳明之病,颊车穴主之。盖阳明经络,挟口环唇,循颊车,而诸阳筋脉,皆上于头,三阳之筋,并络颔颊,夹于口。风寒乘虚而客其经,则筋挛急,牙关紧而口噤。又有风热太甚,痰涎滞膈,风喜伤肝,复能燥物,是以筋燥劲迫而口噤。此皆实邪之为病,而中风门之闭症也。若在脱症,则诸阳之气脱去,形骸管束无主,故口开舌纵不收矣。
肾者藏精主下焦地气之生育,故冲任二脉系焉。二脉同肾之大络,起于胞中,其冲脉因称胞络,为十二经脉之海,遂名海焉。冲脉之上行者,渗诸阳,灌诸经,下行者渗三阴,灌诸络而温肌肉,别络结于跗,因肾虚而胞络内络不通于上,则肾脉循喉咙挟舌本,故不能言,二络不通于下,则痱厥也。
中风一症,多由肝阴不足,肾水有亏,虚火上乘,无故卒倒,筋骨无养,偏枯不遂,故滋肾养肝,治本之至要。奈有肝无补法一语,举世尽以伐肝平肝为事,殊不知言不可补者,言肝气也,非肝血也。盖厥阴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经》云:木郁达之。夫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是肝之所赖以养者血也,肝血虚则肝火旺,肝火旺,则肝气逆,肝气逆则气实为有余,有余者病气也。殊不知肝气有余,固不可补,补则气滞而不舒,非云血之不可补也。肝血不足则为筋挛,角弓抽搐,为目眩爪枯头痛,为胁肋少腹疼痛疝痛诸症,凡此皆肝血不荣也。故即肝气之有余,实由于肝血之不足,可不补乎!然补肝血又莫如滋肾水,水者木之母也。母旺则子强,是以当滋化源,盖肝血之不足,亦由于肾水之失养也。若谓肝无补法,而以伐肝为事,愈疏而愈虚,病有不可胜言矣。
中风一症。宜从洁古、东垣之论,以中腑、中脏、中血脉为辨证之的。洁古云:中腑多着四肢,中脏多滞九窍。东垣云:中腑则肢节废,中脏则性命危,中血脉则口眼斜。凡脉直行者为经,傍支者为络,经有十二,络有十五,盖更有阳跷过六脏,主持诸表,阴跷通贯五脏,主持诸里,脾络则脏腑阴阳表里上下诸经通贯,名曰大络,故共十五也。但方书所载混言外有六经之形症,以大小续命汤为主。夫人身脏腑有十二经,手有三阳三阴,足有三阳三阴,其中风之有六经形症也。手之六经乎,足之六经乎,六经之症,惟伤寒有之,或谓中风六经形症,即是伤寒六经形症,至有引伤寒六经之症,以解中风六经之症,其言大谬。夫伤寒六经,只伤足而不伤手,故一日巨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至传入足三阴经,四日足太阴,五日足少阴,六日足厥阴,以渐传变,由表入里,故仲景有麻黄桂枝大小承气之法。若中风为暴病卒倒,难分经络,惟有脏腑血脉之别。或中于足之六经,或中于手之六经,非若伤寒有次第传经者也。故论中风则十二经皆有见症,而不止于足六经也。
遗尿,系元阳真气亏极,必须大用参术 附,益志五味,以保元阳脱势,时时服之补接,诚话命之第一关也。盖人之所赖以生者,此阳气也。此气一亏,时时可脱,故服补药亦宜时时接之,不可不慎,不可不知。
东垣之论专以气虚为主,纵有风邪,亦是乘虚而袭,《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此之时,岂寻常药饵能通达上下哉!急以人参、乌附大剂煎服即苏,此诚有通经达络之能,斩关夺旗之力。然每服必用人参两许,补助真气,驾驱其邪,否则不惟无益,适足以取败。观先哲 附参附等汤,其义可见。若遗尿手撒,口开鼻鼾,虽为不治,然服前药,多有生者。喻嘉言曰:脏为阴,可胜纯阳之药,腑为阳,必加阴药一二味,制其僭热,经络之浅,又当加和荣卫,并宣导之药。刘氏之论,则以风为末,而以火为本,然火之有余,缘木之不足也。刘氏原以补肾为本,观其地黄饮子可见矣。但治中风之症,凡势在危迫之际,当纯以补阳为要,阳者生之本也。阳生而阴自长,盖补阴力缓,恐不及矣。况阳气大虚,虽有假火,若略兼阴药,则阴翳之火骤消,亡阳之势益露,挽回何及!迨至危势渐平,又当兼以填补真阴,其阴虚有二,有阴中之水虚,有阴中之火虚,火虚者专以河间地黄饮子,水虚者当以六味地黄丸,故至当之治法,总以固阳为保生之首重,继以滋补精血为去病之根基,风自火出,火自阴亏,阴血一得,风火自息,不知此而以风燥致毙者多矣。
筋脉束骨,何处无之,脉皆起于手足指端,故十二经皆以手足名之,脉为血之隧道,荣则和柔,亏则不遂,热则弛纵,寒则拘挛,故《准绳》曰:凡风痹偏估,未有不因真气不周而病者,治之不用黄 为君,人参归芍为臣,防风桂枝勾藤为佐,而徒以乌附羌独,涸荣而耗卫者,未之能愈也。凡精神短少,运用太过,一时接续不来,便有无故卒倒之患。若天真未竭,尺脉有根者,须臾自醒。倘天真已竭,尺脉无根者,则无阳溃散,目开鼾声,遗尿汗涌,脱势具备,难望其有生矣。故平时能于根本用力,善保水火,则气血自然和平,断无是病,既病而未至根本大伤,水火偏绝则调理得当,水火犹可和平,气血何难渐复,倘不知此,正当气血亏极发露之时,元阳走散,依稀之际,见其搐窜治风,见其涎壅治痰,驱逐克削标病从减,正气益伤,重则暴亡,轻则痼疾,故能于水火立命之处看明,气血生长之源参透,则外假之象虽变现百出,亦有主见于胸中,不为所感矣。况玩《灵枢经》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者,内居荣卫,荣卫疾,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又曰: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志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可见必由真气去而邪气独留,及志不乱,言微知为可治,志乱不能言为不可治,则知全以正虚为本,外邪为标者,十之一二,何必拘以中风局中风方,纷纷立论乎!况人受水火之真以成,而后脏腑具备,渐有筋骨形骸,故脏腑之根,系于真水真火,阴阳氤氲,酿成气血,流行脏腑,灌溉百骸,故水火为本,气血为标也。凡真阴真阳亏极,则邪气乘虚,直中于脏,五内受伤,害人性命,若气血不足,未至根本亏极,则邪不能直达于里,或中腑或中血脉,则形骸受伤,乃有偏枯痿痹。要知真阳亏极。我身之阴寒,可以聚而乘之,非谓必有外寒也。真阴亏极,我身之风火,可以动而乘之,非谓必外有风火也。所谓内起之风,由于内起之火耳!识中标,只取本,乃治法万全之要领,何况当此大虚,顷刻存亡之症,以风火痰气之假象,而失其生人精气神之根本,岂能奏功万一乎?祛风适足以走泄元神,清火无非以消灭阳气,消痰则不足之真阴愈加销烁,理气则丹田之浮泛,益令无根虚阳,变至亡阳,闭症变成脱症。(凡中风牙关紧闭,两手握固为闭症,可治。若口开手撒,眼合遗尿,鼾声为脱症,难治。)此皆治标者之罪也。 (张)治中风多症,寤寐参究机关,从无一失,有案另陈,敢此特表。
世以卒然仆倒,昏不知人为中风,以卒死者为中脏,痰涎壅盛者为痰厥,不知总由真气太弱,痰火泛上者十居八九。若虚极而阳暴脱,则尿出而死矣。此时乃无形之神气欲绝,急用参术附子大剂补接,亦有活者。若以风火痰而作有形之疾病为治,妄用他药,便无生理,戒之戒之。
或问人有半肢风者,必须拘以左半身属血,右半身属气乎,曰未必然,人身劈中分阴阳水火,男子左属水,右属火,女子左属火,右属水,男子半肢风者多患左,女子半肢风者多患右,即此观之,可见以阴虚为主。又有身半以上俱无恙如平人,身半以下软弱麻痹,小便或涩或自遗,属气乎,属血乎?此亦足三阴之虚症也。《经》曰:荣虚则不仁,卫虚则不用不仁,皮肤不知痛痒也。不用,手足不为人用也。仅以气血分阴阳,未尝以左右分气血也。要知气血周流无间,岂可以行于右者皆谓之气,行于左者皆谓之血乎?夫天地之道,春气始于左而终于右,秋气始于右而终于左,夏气始于上而终于下,冬气始于下而终于上。人身亦然,左右上下,靡不周及,故诸阳之经,皆起于手足,而循行于身,风寒客于肌肤,随其虚处而停滞,如手足气血难倒之处,邪易袭矣。气血不足,营运难周,所以有偏枯之名也。《内经》但言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尝以人身之气血分左右也。人之气血,周流一身,气如橐钥,血如波澜,气为血行,血为气配,阴阳相维,循环无端,何尝有左右之分!自丹溪论半身不遂,谓在左属血虚,在右为气虚,由是以左右分属气属血者,从兹始矣。夫以脾肺在右,而右半身不遂者,主乎脾肺之为病。肾肝在左,而左半身不遂者,主乎肾肝之为病则可。若必主乎右气左血以立论,岂血仅行于左而不行于右耶?气仅行于右而不行于左耶,是气血在人身己分离而不相属矣。气行血行,气滞血滞,血气相维,何有左右之分也。若果属血虚,亦当兼以补气,盖气有生血之功,果属气虚,亦当兼以养血,盖血有和气之力。若以血气分治、则愈致阴阳乖格,岂能调和气血,而治偏枯耶?《经》曰:肝主筋;又曰:诸筋者皆属于节。是以人之曲伸动履皆筋使然。夫筋体坚硬,藉血气滋养,乃得柔和,故少壮之与老年,筋力可见矣。气虚血弱之人,大病后,伤寒汗下后,筋失所养,则发 ,霍乱吐泻,津液暴伤则转筋,其理更可见矣。
但肥白人多兼湿痰流滞,黑瘦人多因血液衰涸,故凡有手足渐觉不遂,或臂膊及髀股肢节,大拇次指麻痹不仁,或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或胸膈迷闷,吐痰相续,或手足少力,肌肉微掣,或六脉弦滑,而虚软无力,虽未至于倒仆,其中风晕厥之候可指日而待,须预防之,当节饮食,戒七情远房事,此至要者也。其应服药饵,察其两尺虚衰者,以六味八味地黄,切补肝肾,如寸关虚弱者,以六君子、十全大补之类,急补脾肺,才有卫益。若以搜风顺气,及清气化痰等药,适所以招风取中也,若失调理而既中矣。如正气不足之证,只保正气,不必驱邪,此时真阴失守,孤阳飞越,或非桂附,何以追复失散之元阳?其痰涎上涌者,水不归源也。面赤烦渴者,火不归源也。惟桂附能引火归元,一引水火既归,则水能生水,木不生风,而风自息矣。如邪气有余者,痹症之类,虽以扶正气为主,不可不少用祛邪之法,如易老天麻丸之类。至于挛者,有因热而筋膜干缩者,有因寒而筋脉拘急者,有因血虚而勿荣于筋者,有因邪盛而留滞关节者,可不细辨欤!阴虚有二。阴中水虚,病在精血,阴中火虚,病在神气,盖阳衰则气脱,而神气为之昏乱,阴亏则形坏,而肢体为之废弛,真火为阳之本,真水为阴之根,水火不固,阴阳亡矣。精神内夺,外邪中焉,必根本绝而枝叶枯槁也。
中风小便不利,若非脏腑津液燥槁,即由汗多津液外亡,因所因而治之。小便自利,若不知此,徒加渗利,愈令津液重亡,元阳走泄,为害不浅。若小便疾出不能忍者,乃真气虚极,不能固禁收摄也。脱极则为遗,总四肢百骸,何物不仗气血濡润?何处不仗神气收摄?故真元衰败于中,精神耗散于外,则百骸皆失其主矣。欲动则不遂,正不足也。欲静同自动,风假象也。僵卧如尸者,神气欲脱而未尽也。回阳固本者,保命卫生之学也。养正而邪日除,探本穷源之论也。先攻后补者,从俗好恶之情,未得病情至理也。
中风稍瘥,有多食倍常者,因风木盛则克脾,脾受克求助于食,当泻肝理风以安脾,脾安则食自如常也。虽然亦因脏腑之脂膏耗竭,有阳无阴,所以孤阳用事,如中消者,然虽多食,未必长其精华,然借食尚堪抵其消耗,惟为补养精血,俾脂膏足而自复如常,何必泻肝理风为事哉!
论口眼斜
人口眼 斜,皆血脉受病,有筋病脉病之分,多属胃土也。《经》曰:足阳明与手太阳筋急,则目为僻 急不能正视,是胃上之筋病 斜也。又曰: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是胃上之脉病 斜也。以口目常动,故风生焉。耳鼻常静,故风息焉。然筋者,血所养,脉者血之府,《经》云:脉勿荣则筋急。兼之邪乘虚袭,中于寒则筋急引颊,口目歪;中于风热则筋脉纵缓,或燥槁牵引,皆令 僻。然气血无病,则虽热未必缓,虽寒未必急,其寒其热,多由气血之虚所致,故不必以偏于左者,为左寒右热,偏于右者为右寒左热。凡拘急之所,即气血所亏之处,总之,寒者病也,热者气也。气所不及之处,即为寒矣、病矣,岂有一经而寒热之邪并中,一病而寒热之气两殊者耶?明乎此,则凡百病之客乎一人也。虽有症候错杂,究其原则在一也。
《灵枢》言:足阳明之筋,颊筋有寒则急引,有热则筋弛纵,故左寒右热,则左急而左缓,右寒左热,则右急而左缓,阳气不得宣行故也。《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偏枯 僻,或左或右,血脉不周,而气不匀也。治宜补正气,行滞气,疏风气,使气匀则风顺矣。
论厥类中风
王节斋云:人有饮食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气恼,食填太阴,胃气不行,须臾厥逆,昏迷不省,名曰食厥。若误作中风中气,治之立毙,惟以阴阳淡盐汤探吐之,食出即愈。《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法当吐不吐则死。
有形体肥胖,平素善饮,忽舌本强硬,语言不清,口眼 斜,痰气上涌,肢体不遂,此肥人多中气,以盛于外而歉于内,兼之酒饮湿热,症乃成矣。须用六君子,加煨葛根神曲,多用人参以挽之,故元戎曰:酒湿之病,亦能作痹症,口眼 斜,半身不遂,舌强不正,浑似中风,当泻湿毒,不可作风病治之而汗也。
卢砥镜曰:《经》云,神伤于思虑则肉脱,意伤于忧愁则肢废,魂伤于悲哀则筋挛,魄伤于喜乐则皮槁,志伤于盛怒则腰脊难以俯仰也。昔有孀妇,十指拳挛,掌重莫举,肌肤疮驳,风药杂进不应,乃以舒郁调气血而愈。
一久病滞下忽昏仆,目上视脉无伦度,注汗大泄,丹溪曰:此阴虚阳暴绝也。得之病后而酒且内,急治人参膏而灸其气海,顷之手动。又顷之唇动、参膏成三饮而苏,服尽数斤而愈。凡人大病后,及妇人产后,多有此症。夫丹田气海,与肾脉相通,人有生之初,先生命门,胞系在脐,故气海、丹田,实为生气之源,十二经之根本,故灸而效。
论厥类中风
华佗救阳脱方
用附子一个,重一两,切作八片,白术、干姜各五钱,木香二钱,同煎,先用葱白一握,炒熟熨脐下,次候药冷,灌服,须臾又进一服。
有妇人先胸胁胀痛,后四肢不收,自汗如雨,小便自遗,大便不实,口紧目 ,饮食懒进十余日,或以为中脏甚忧。立斋视之,曰:非也。若风既中脏,真气既脱,恶症既见,焉能延至十日,乃候其色面目俱赤而或青,诊其脉左三部洪数,惟肝尤甚,乃知胸乳胀痛,肝经血虚,肝气否塞也。四肢不收,血虚不能养筋也。自汗不止,血热津液妄泄也。小便自遗,肝经热甚,阴挺失职也。大便不实,肝木炽盛,克脾土也。连用犀角散四剂,诸症顿愈。又用加味逍遥散调理而安,后因郁怒,前症复作,兼发热呕吐,饮食少思,月经不止,此木盛克土而脾不能摄血也。用加味归脾为主,佐以逍遥而愈,后每过怒或睡中手足搐搦,复用前药即愈。
唐柳太后病风不能言,脉沉欲脱,群医束手相视,许胤宗曰:此铒汤药无及矣。即以黄 防风煮汤数十斛置床下,气腾腾如雾熏蒸之,是夕语,更药之而起。
有人平居无疾,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事,目闭不开,口噤不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寤,此由出汗过多,血少气并于血,阳独上而不下,气壅塞而不行,故身如死,气过血还,阴阳复通,故移时方寤,名曰郁冒。冒亦名血厥,妇人多有之。厥有阴阳,阳厥补阴,壮水之主,阴厥补阳,益火之源。
阳气衰之者。阴必凑之,令人五指至膝上皆寒,名曰寒厥,宜六物附子汤。阴气衰于下,则阳凑之,令人足下热,热甚则循三阴而上逆,谓之热厥,宜六味地黄丸。肝藏血而主怒,怒则火起于肝,载血上行,故令血菀于上。血气乱于胸中,相薄而厥逆,谓之薄厥,宜蒲黄汤,诸动属阳,故烦劳则扰乎阳,而阳气张大,劳火亢矣。火炎则水干精绝,是以迁延至夏,内外皆热,水益亏而火益亢,孤阳厥逆,如煎如熬,故曰煎厥,宜人参固本丸。五尸之气,暴淫于人,乱人阴阳气血,形气相离,不相顺接,故令暴厥如死,名曰尸厥,宜苏合香丸。寒痰迷闷,四肢逆冷,名曰痰厥。宜姜附汤。胃寒即吐蛔虫,名曰蛔厥,宜乌梅丸加理中汤。气为人身之阳,一有拂郁则阳气不能四达,故令手足厥冷,与中风相似,但中风身温,中气身冷,名曰气厥,宜八味顺气散。
人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相荡,喜怒交侵,况斫削多端,气血精神耗竭。
乌得而无暴脱暴死之症?故中风之症,因贼风虚邪之触而发者,不过十之一二,多属内为气血两虚。气虚则阴血不长,阴衰则热极生风,虚风内战。神气外驰,因而乃发,发则诸气上逆而化火,诸热亢极而化风,诸液结聚而为痰,诸水潮涌而为涎,斯时也,有升无降,有出无人,一如疾风暴,雷龙腾水涌之势,一时暴绝,出其不意,所以绝无外感头疼身热畏风畏寒诸症,实因气虚为本,风痰为标,而外触者,不过标中之兼症也。
凡牛黄丸与苏合丸所治有异,热阻关窍,宜牛黄丸:寒阻关窍,宜苏合丸。若手撒口开遗尿等死症,急用参附峻补,间有生者。若牛黄苏合入口即毙,盖寒热阻闭之症,可作有形之症。若真元暴脱之症,必求无形有神之大药,方能力挽无虞,其用风药以治风,热药以治热,毒药以攻毒,气药以行气,此用药之大法,盖同气相求,衰之以属也。至于反佐逆从之变,因病别宜,变化无穷,法不能以定之。
中风脉候吉凶
凡脉浮弦无力为风,浮滑不清为痰,浮数有力为火,沉弦有力为气,沉实有力为便结,沉涩而数为血凝。凡下元无根,则两肾脉不应,或沉滑微细,若尺浮而无力,肾气不足,尺洪而弦数,肾阴大亏。若痰塞气满,并逆于上,有升无降,则虚弦搏急,一如沸釜,或精气元气一时暴绝,则虚散而欲绝。脉来缓滑或浮滑或滑数,有神者,易治;或弦滑或浮数。或洪大者,难治。若两脉绝无,下元已绝,寸关虚豁而空大,真气已散,或举之搏大,按之绝无,孤阳无根据者死。
口开手撒遗尿者属气虚,为阳暴绝也,速宜大料参附补救之。如因无血而不能滋养其筋,是以举动则痛者,为筋枯也,不治诸中或未苏或已苏,或初病或久病,忽吐出紫红色者死。
一凡中风口开为心绝,手撒为脾绝,眼合为肝绝,遗尿为肾绝,气喘面黑鼻鼾为肺绝,及吐沫直视,喉如鼾睡,肉脱筋痛,面赤如装,发直摇头上窜,或头面青黑,汗如缀珠,并脉大数无伦者死。
中风脉候吉凶
参附汤
人参(一两) 附子(半个生用) 水煎温服。
中风脉候吉凶
稀涎散
治中风口噤,单蛾双蛾。
江子仁(六粒,每粒分作二片) 牙皂(三钱,切片) 明矾(一两) 先将矾化开,后入二味搅匀,待矾枯为末,每用三分吹入,诸病皆愈。痰涎壅盛者,灯心汤下五分,在喉者即吐,在膈者即下。
中风脉候吉凶
易老天麻丸
天麻(祛风) 牛膝(强筋) 萆 (祛风湿,强筋骨) 玄参(壮水制火,各六两) 当归(十两,和血) 杜仲(七两,使筋骨相生) 生地(一斤,益真阴) 羌活(去骨节风,十两) 附子(泡,一两,行经)蜜丸,一方有独活五两。
中风脉候吉凶
活络丹
治中风手足不仁,经络有湿痰死血。
川乌(泡,去皮、脐) 草乌(泡,去皮) 胆星(六两) 地龙(即蚯蚓,洗,焙干) 乳香(去油) 没药(另研,三两三钱) 酒丸酒下五七十丸。
中风脉候吉凶
河间地黄饮子
治肾气虚弱,语言謇涩,足膝痿废。
熟地巴戟(去心) 山茱 肉苁蓉(去甲) 附子(泡) 五味子 石斛 白茯苓 石菖蒲 远志(去心) 肉桂 麦门冬(去心) 上各一钱,入薄荷少许,姜枣水煎服。
肾之脉出然谷肉内踝,上 及股,故虚则足痿不能行。其直者,挟舌本,故虚则舌謇不能言。地黄、巴戟、茱萸、苁蓉、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附子、官桂,阳不足者温之以气也;远志、菖蒲使心气下交也;麦冬、五味壮水之上源也;茯苓、石斛走水谷之府,化荣卫而润宗筋者也。不及肝者,肝肾同治也。诸脏各得其职,则筋骨强而机关利矣,蹇涩痿废夫复何虞!
术附汤
见湿门。
中风脉候吉凶
三生饮
治中风,卒然昏愦,不省人事,痰涎壅盛,语言謇涩等症。
生南星(一两) 生川乌(去皮) 生附子(五钱,去皮) 木香(二钱) 每服一两,加人参一两煎。
此足太阴、阳明、厥阴,手少阳药也。南星辛烈散风除痰;附子重峻温脾逐寒;乌头轻疏温脾逐风。二药通行经络,无所不至,皆用生者,取其力峻而行速也。重加人参所以扶其正气,少佐木香所以行其逆气也。
中风脉候吉凶
胃风汤
治风冷客于肠胃,飨泄完谷不化,及肠风下血。又治风虚能食,牙关紧闭,螈 肉,名曰胃风。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当归(酒洗) 芎 芍药(酒炒) 肉桂(各等分)
加粟米百余粒煎,此即十全汤去黄 、地黄、甘草。
中风脉候吉凶
史国公药酒方
治中风,语言謇涩,手足拘挛,半身不遂,痿痹不仁。
羌活 防风 白术(土炒) 当归(酒洗) 牛膝(酒浸) 川萆 杜仲(姜汁炒,断丝) 松节(杵) 虎颈骨(酥炙) 鳖甲(醋炙) 晚蚕砂(炒,二两)
秦芄 苍耳子(炒,捶碎,四两) 枸杞(五两) 茄根(八两,蒸熟) 为粗末,绢袋盛,浸无灰酒三十 ,煮熟退火毒服,每日数次,常令醺醺不断。
中风脉候吉凶
蠲痹汤
治中风,身体烦痛,项背拘急,手足冷痹,腰膝沉重,举动艰难。
黄 (蜜炙) 当归(酒洗) 赤芍(酒炒) 羌活 防风 片子姜黄(酒炒) 甘草(炙) 加姜枣煎。
中风脉候吉凶
润肠丸
治外无六经之形证,惟便溺阴隔者,当以此导之,老人尤宜。
桃仁 麻仁(各研成泥) 大黄(酒煨,各一两五钱) 当归尾 白芍药 升麻枳实(麸炒) 陈皮(各五钱) 生甘草 人参(各三钱) 木香 槟榔(各二钱) 除麻仁、桃仁外,为末,却入二仁泥,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温水食前下。
中风脉候吉凶
三痹汤
治血气涩滞,手足拘挛,风寒湿痹等疾。
川续断 杜仲(去皮,姜炒) 防风 桂心 人参 茯苓 生地黄 白芍药 甘草川芎 当归 黄 川牛膝 川独活 细辛 秦艽(各等分) 加姜枣煎。
此足三阴药也。喻嘉言曰:此方用参 四物,一派补药,内于防风、秦艽以胜风湿,桂心以胜寒,细辛、独活以通肾气,凡治三气袭虚而成痹,患者宜准诸此。
中风脉候吉凶
独活寄生汤
治肝肾虚热,风湿内攻,腰膝作痛冷痹症,及屈伸不便。肾水脏也,虚则寒湿之气凑之,故腰膝作实而痛。冷痹者,阴邪胜也,肝主筋肾主背,《灵枢》曰:能屈而不能伸者,病在筋;能伸而不能屈者,病在骨。
独活 桑寄生(如无真者,以川续断代之) 秦艽 防风 熟地黄 当归(酒洗)
芍药(酒炒) 川芎(酒洗) 杜仲(姜汁炒断丝) 牛膝 人参 茯苓 甘草 桂心细辛(等分) 每服四钱。此即前方除黄 、续断,加桑寄生,此足少阴厥阴药也。
独活、细辛入少阴,通血脉,偕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桑寄生益气血,祛风湿,偕杜仲、牛膝,健骨强筋而固下;芎归芍地,所以活血而补阴;参桂苓草,所以益气而补阳。辛温以散之,甘温以补之,使血气足而风湿除,则肝肾强而痹痛愈矣。丹溪曰:久腰痛必用官桂以开之,腹胁痛亦然。
中风脉候吉凶
大防风汤
去风顺气,活血壮筋,治痢后脚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或两膝肿痛脚痉枯腊,名曰鹤膝风。
防风 人参 羌活 川芎 白芍 甘草 牛膝(各一钱) 附子(六分) 白术(一钱五分)
黄 当归 熟地黄 杜仲(各二钱) 姜枣同煎。
中风脉候吉凶
丸
治中风口眼 斜,时吐涎沫,语言謇涩,手足缓弱,诸痹皆效。
草,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收采,其叶用蜜酒拌,九蒸九晒,晒干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温酒送下。不但搜风尤能胜湿,湿去则脾胃健而筋骨分,中风挟湿者,服之尤宜。
中风脉候吉凶
大醒风汤
治中风痰涎壅盛,半身不遂,历节痛风。
天南星(生用) 防风 独活 附子(生,去皮、脐) 全蝎(微炒) 甘草姜水煎温服。
中风脉候吉凶
涤痰汤
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南星(姜制) 半夏 枳实(麦炒) 茯苓 橘红 石菖蒲 人参 竹茹 甘草 姜水同煎。
中风脉候吉凶
天仙膏
治卒暴中风,口眼 斜。
天南星(大一个) 白芨(二钱) 大草乌头(一个) 僵蚕(七个) 为末,用生鳝鱼血调成膏,敷 处,觉正洗去。
又方,用鳝鱼血入麝香少许,涂之即正。
中风脉候吉凶
续命丹(一名神授保生丹)
治男妇左瘫右痪,一切风疾。
天南星(米泔水浸七日,每日换水,去皮、脐,薄切,晒干,寒天加二日,六两)
川乌头(清水浸法如前) 草乌头(清水浸法如前,去皮、脐、尖,各六两) 地龙(去土,水洗,晒干,四两) 滴乳香(研) 五灵脂(清水淘,去沙石,晒干,用姜汁浸,晒十日,每日添姜汁,直候其色转黑,六两) 没药 白僵蚕(去嘴、足、丝,炒) 羌活天麻(各二两) 生蝎(去毒、晒干,生用) 辰砂(研) 白附子(生用) 轻粉(研) 雄黄(研,各一两) 片脑(一钱五分) 麝香(研,一两二钱五分) 为末,姜汁煮糯米饭,搜和作剂,石臼内杵丸成锭,晒干瓦罐收贮,每服一锭,姜汁和好酒磨化,临卧通口热服,以衣被浓盖,汗出为度,服药后忌诸动风之物三七日。
中风脉候吉凶
大秦艽汤
治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膈,肠血弱不能养筋,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
秦艽 石膏 甘草 川芎 当归 羌活 生地黄 防风 黄芩 白芍 白芷 白术 独活熟地黄 细辛 白茯苓 姜水煎服。如心下痞,加枳实。
中风脉候吉凶
真珠丸
治肝虚为风邪所干,卧则魂散而不守舍。
真珠母(三钱,另研) 当归 熟地黄 人参 酸枣仁 茯神 柏子仁(各一两) 犀角沉香(各五钱) 为末,蜜丸,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四五十丸,薄荷汤食后吞下,一日三服。
中风脉候吉凶
换骨丹
治口眼 斜,半身不遂,一切风痫,喑风瘫痪。
歌曰:我有换骨丹,传之极幽秘,疏开病者心,扶起衰翁臂,气壮即延年,神清目不睡,南山张仙翁,三百八十岁,槐皮芎米芷。仙人防首蔓,十件各停匀,苦味香减半、龙麝即少许,朱砂作衣缠,麻黄煎膏丸,大小如指弹,修合在深房,勿令阴人见,夜卧服一粒,遍身汗津满,万病自消除,神仙为侣伴。
麻黄(煎膏) 思仙米 槐角子(取子) 桑白皮(另取末) 川芎 白芷 葳灵仙 人参 防风 何首乌 蔓荆子(各一两) 苦参 五味子 广木香(各五钱) 麝香(少许,研) 朱砂(研,为衣,不拘多少) 龙脑(少许,研) 为末,以麻黄膏和杵一万五千下,每两分作十丸,每服一丸,以温酒食后临卧一呷咽之,重衣盖覆,当出汗即搓。方加调补,及避风寒。思仙米者即杜仲也。
中风脉候吉凶
虎胫骨酒
治中风偏枯,四肢不随,一切诸风挛拳。
石斛 石楠叶 虎胫骨(炙) 防风 当归 茵蓣叶 牛膝 杜仲(去粗皮,炒)
川续断 川芎 金毛狗脊(燎去毛) 川巴戟(去心,各一两) 锉如豆大,以绢囊盛药,无灰好腊酒一斗渍之,十日后随量饮之。
又方
治风瘫不能行动。
防风 萆 当归 桔粳 虎骨 败龟板 牛膝 枸杞 秦艽 晚蚕砂(炒黄色)
羌活 干茄根(饭上蒸过) 苍耳子 苍术(炒七次,捶碎) 五加皮(各二两) 锉碎,用绢袋盛药,以无灰酒一斗,浸坛内,密固煮滚,封七日,开取时不可以面向罐口,恐药气冲眼,每日早午晚间。病患自取一小盏服之,不许多服,病痊酒尽,以药渣晒干为末,酒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酒送下,日三服。
中风门要药
祛风豁痰顺气,如天麻、白附子、白僵蚕、独活、羌活、麻黄、防风、钩藤、石菖蒲、薄荷、白芷、桂枝、肉桂、生附子、全蝎,南星、胆星、半夏、玄明粉、白花蛇、陈皮、乌药、川芎、桔梗、杏仁、枳实、川乌、秦艽、防己、竹沥、荆沥、檀香、丁香、沉香、木香、牙皂、牛黄、麝香、苏合香、雄黄、安息香、朱砂、珍珠、琥珀、生姜、大枣、葱白之类,随候采用。
补真火以追复失散之元阳,如肉桂、附子、人参、炮姜、炙黄杏、白术、炙甘草之类,随候采用。
填真阴以敛孤阳之浮越,如熟地、生地、当归、芍药、枸杞、肉苁蓉、巴戟、山茱萸、乳制茯苓、河车、人乳、山药、泽泻、麦冬、五味子、姜炭、制附子之类,随候采用。
养肺金以平肝木,补肾水以润肝荣,如熟地、麦冬、五味子、当归、白芍、枣仁、丹参、柏子仁、茯苓、茯神、贝母、玉竹、石斛,蒺藜、远志、银柴胡、天麻、郁李仁、麻仁、玄参之类,随候采用。
补精血以实骨髓,调荣卫以舒经络,如人参、熟地、当归、杜仲、续断、 草、五加皮、松节、何首乌、鹿茸、虎胫骨、牛膝、秦艽、忍冬藤、肉桂、桂枝、豆、酒、羊肉之类,随候采用。
伤风(儿科)
凡少感微风,顿然头疼鼻塞,咳嗽喷嚏,呵欠喘急,身热脉浮,停寒凄清,此谓伤风。因肺主皮毛,传入肺经,故多咳嗽,其虎口三关指纹红紫而长,其脉左寸人迎脉大,为外感症也。(或云肝以候风,当左关。)复有伤风而自利,腹胀而手足冷者,此脾怯也,当与和脾而兼发散。有潮热多睡,气粗呕吐,乳食不消,大便黄白而咳嗽者,此乃脾肺受寒,不能入仓而故吐也。如潮热而日根据期发者,或壮热不已者,此必欲成痫候也。
若伤风而多泪,胁痛目肿咳嗽者,此伤风兼肝也。舌苦颜赤汗流咳嗽者,此兼心也。面黄唇肿,减食恶心者,此兼脾也。颐白眶肿,上气喘急,肌栗毛焦者,此兼肺也。腰疼而嗽者,此兼肾也。
《灵枢》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何以候骨之大小,肉之坚脆?颧骨者,骨之本也,颧大则骨大,颧小则骨小。皮肤薄而其肉无 ,(无 者,肉无分理也。)其臂懦懦然,(欲知髓之虚满,又验臂之浓薄,故臂薄者,其骨必小,其髓不满,脑为髓腑,风池、风府内通于脑,脑髓不充,则邪易入以为病也。)
伤风(儿科)
升麻葛根汤
治脾脏发咳,右胁痛,痛引肩背及阳明发痰等症。
升麻 白芍药 甘草(各二钱) 葛根(三钱) 水煎服。
右胁者脾胃之乡,肩者手阳明之脉,斑由胃热,胃主肌肉,升麻、葛根直入阳明而逐其邪热,佐以芍药,使以甘草,和其营,俾无伏匿之邪也。其治发斑,止宜于将出者,若已出而用之,重虚其表,反增斑烂矣。
伤风(儿科)
二陈汤
半夏 白茯苓 甘草 橘红 用姜水煎。
此方半夏豁痰燥湿,橘红消痰利气,茯苓降气渗湿,甘草补脾和中。补脾则不生湿,燥湿渗湿则不生痰,利气降气则痰消解,治痰之圣药也。有嫌半夏性燥,代以他药,失其旨矣。如热痰加芩连;寒痰加姜桂;湿痰加苍白二术;食积痰加曲 、山楂;风痰加南星;燥痰加栝蒌、青黛;郁瘀加枳壳、香附;老痰加海石、朴硝,合宜之妙尽矣。
伤风(儿科)
解肌汤
治发热有惊。
防风 山楂 桔梗 紫苏 天花粉 薄荷 陈皮 枳壳(各五分) 茯苓(三分) 甘草(二分) 水煎服。
小柴胡汤
见伤寒门。
麻黄汤
见伤寒门。
风热(儿利)
风热者,其症有二,有素因痰火郁热在内,热极生风,或为风寒所束、不得发越,此热为本寒为标,治宜辛凉轻剂清热散风。若热甚生风者,但治其热而风自消,风未生热者,但治其风而热自愈也。
风热(儿利)
解肌汤
疏导风热。
桔梗 木通 山楂 枳壳 前胡 陈皮 川芎 甘草 姜水煎,如气相仿发疮疹者加蝉蜕;如内热加黄芩;如咳嗽加桑皮、杏仁。
方脉伤风合参
伤风虽病之小者也。然谚云不醒即成痨,盖由乎金水二脏不足,阳气不能卫之于外也。《经》曰:伤于风者,头先受之,故必头痛。《经》曰: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故必发热自汗。若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经》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又曰:虚邪贼风,阳先受之,盖风者天之阳,风伤于卫,卫者人之阳,以类相从也。治法不可发散太过,不可补益太早,更当审的内因外因为治。外因者为有余,秋冬与辛温,春夏与辛凉,解肌表而从汗散。内因者为不足,固其卫气,兼解风邪。若再发表,则重虚其虚。要知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倘徒事疏解,则已受之邪,从此而去,未来之邪,何时而已耶?若既从发表之后而仍恶风自汗如故者,此营卫伤而气血不充也。若调荣养卫为主。若调邪犹未尽,再加疏表,虚虚之祸,不可胜言。
如素有痰热壅遏太阴阳明二经,内有窠囊,则风邪易于外束。若为之招引者,然所谓风乘火势,火逞风威,互相鼓煽者,必外加辛凉,以解其束,内加清热化痰以去其窠,则绝表里相牵为患之害矣。勿谓秋毫之小病,若屡发渐变大 ,常多轻视忽略不守禁忌,攻补误设,以致由浅入深,侵淫脏腑,气血日衰,金枯水涸,百病皆牢,变成痨瘵,不可疗矣。
伤风者,书所谓新咳嗽而鼻塞声重者是也。凡有汗恶风,脉浮数为伤风,外有六经之形证,如头项痛腰脊强,宜以桂枝汤或九味羌活汤治之。然轻重不一,由乎人之里气虚实,而感冒随有深浅矣。初起则寒,故药宜辛温发散;郁久则热,故药宜辛凉和解,切不可初用寒凉以致外邪不得疏散,郁火不得发越,则肺气益伤,犹引贼破家矣。至有脾肺两虚,凑里不密,而数伤风者,愈发则愈虚,愈虚则愈感,惟补中益气汤最宜。
方脉伤风合参
参苏饮
治外感内伤,发热头痛,呕逆咳嗽,痰塞中焦,眩晕泄泻。
人参 紫苏 干葛 前胡 半夏(姜汁炒) 茯苓 陈皮 甘草 枳壳(麸炒)
桔梗 木香 加姜枣煎。外感多者去枣加葱白;肺中有火去人参加杏仁、桑白皮;泄泻加白术、扁豆;咳嗽甚者去木香、人参。
此手足太阴药也。风寒宜解表,故用苏葛前胡;劳伤宜补中,故用参苓;甘草、橘半除痰止咳;枳桔利膈宽肠;木香行气破滞,使内外俱和,则邪散矣。
九味羌活汤
见伤寒门。
方脉伤风合参
和解散
治伤风鼻塞咳嗽,胸胁吊痛。发热口渴。
紫苏 杏仁 陈皮 半夏 前胡 薄荷 葛根 桔梗 甘草(炙) 桑白皮 姜枣葱白同煎。
人参败毒散
见伤寒门。
桂枝汤
见伤寒门。
方脉风热合参
风热者,咳嗽喉疼面热,即热伤风也。凡素有痰火郁热在内,热极生风,或为风寒所束,不得发越,此热为本,寒为标,治宜清热散风。《经》云:火郁则发之。又有风寒外束者,可发。若素患阴亏不足,又值过于温暖,以致咽疼,音哑咳嗽者,宜于辛凉之中,佐以滋阴润肺,辛凉邪得外解,甘苦正得内和、不得骤用苦寒,以致郁热在内,正不得伸,邪不得解,更伤肺金清气矣。
二陈汤
见前伤风门。加桔梗、天花粉、玄参、薄荷、酒芩、前胡。如嗽不转,加栝蒌仁:如夜嗽多加知母;如喉疼减半夏;如痰盛加贝母、枳壳;如肺经热气壅,轻则加桑白皮、地骨皮,重则加石膏。
方脉破伤风合参
丹溪曰:破伤风症多死,最急症也。始因出血过多,或风从疮口而入,或疮早闭合,瘀血停滞于内,血受病而属阴,始虽在表,随易传脏,故此风所伤,极多难治。其症身热自汗,口噤搐搦,势急非常药可治,故丹溪曰:非全蝎不开,兼以防风风药。凡破伤风邪,初受在表者,宜用发散,同伤寒表治法,用防风、羌、独、芎、归、麻黄、南星、白芷、全蝎、赤芍、细辛、 本、蔓荆、天麻、半夏、陈皮之类,随候加减。半表半里者,宜用和解药,如发散不解,邪传入里,脏腑闭塞。惊而发搐,宜用天麻、蜈蚣、雄黄、僵蚕、巴霜、朱砂、南星、全蝎之类为丸。或用羌、防、芎、归、赤芍,黄芩、大黄之类,煎服下之,若病日久,气血渐虚,邪气入胃者,宜养气血为主,兼以风药,如当归、地黄、芎、芍、防风、白芷之类;如伤骨疼痛者加乳香。
四恶症不可治,一头目青黑,二额上汗珠不流,三眼小目瞪,四身汗如油。
方脉破伤风合参
如圣散
治破伤风,止血定疼。
苍术(六两) 川乌头(泡,去皮,四两) 防风 草乌头(泡,去皮) 细辛(二两五钱)
天麻 川芎 两头尖(泡,去皮,四两) 白芷(各一两五钱) 蝎梢(微炒) 雄黄乳香(各五钱) 为末。每服一钱,酒调下。
一方
治破伤风,用全蝎十个,为末,酒调,一日三次服之。
方脉破伤风合参
一字散
治破伤风。
金头蜈蚣(一条,去头、足,炙) 天麻(五钱) 草乌头(去芦,五钱) 香白芷(少许)
全蝎(十个) 为末,每服一字,发热清茶下,发寒温酒,或半夏茯苓下。
治破伤风,血凝心,针入肉三证如神,方用乌鸦翎烧灰,存性,细研,酒服一钱,或白滚汤下。
方脉胃风合参
胃风者,因食后风冷而致其候,胀满食饮不下。形瘦腹大,恶风头汗,隔塞不通,其脉右关弦而缓带浮,宜用胃风汤主之。又曰:胃风之症,治呕而愈呕者是也。此皆好食甘甜之物,膏粱之味,积久成热,因而生风,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宜用川乌一两,洗净,去皮、脐,不去尖,以浆水一碗煮干,每枚切作二片,复用浆水一碗煮尽,切作四片,每细嚼一片,以少温水下,少顷,呕遂止。古书之治法如此,临症宜审用之。
方脉胃风合参
胃风汤
风冷入于肠胃,泄下鲜血,肠胃湿毒,下如豆汁。
人参 茯苓 川芎 当归 桂 白术 白芍(各等分) 加粟米百粒,水煎服。如腹痛加木香。
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气胜者为行痹,行痹者,行而不定也,今称为走注疼痛,俗名流火及历节风。寒气胜者为痛痹,痛痹者,疼痛苦楚,关节浮肿,世称为痛风及白虎飞尸。湿气胜者为着痹,着痹者留着其处而不移,世称为麻木不仁,或痛着一处,始终不移者是也。凡风则阳受之,故为痹行,寒则阴受之,湿则皮肉筋骨受之,故为痹着而不去,皮肤不仁,是以夫痹从风寒湿之所生也。
《经》又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此以所遇之时。所客之处命名。以时令配五脏所合而言也,至阴者六月也。又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又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痛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盖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皮则寒,故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皆由内虚为本,可以风名,不可以作风治也。
统旨曰: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也。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热痹者脏腑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阳遭其阴,故HT 痹 然而闷,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之状,唇口反裂,皮肤色受。(《经》言:止有风寒湿三痹,此更有热者,盖郁久成热,热在三气之内变生者耳。)三气合而为痹,则皮肤顽浓或肌肉酸痛,此为邪中,周身搏于血脉,积年不已则成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头发脱落,治宜疏风凉血。
总由营卫舍虚,外邪留居,血气凝结而成也,太抵湿多则肿,热多则痛,阴虚则脉弦数,而重在夜,阳虚则脉虚大则重在日。
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正气,为邪气所闭,则痹而不仁。痹虽有五,多由体虚之人,腠理空疏,为风寒湿三气侵入于皮脉肌筋骨,不能随时驱散,留滞于内,久而为痹。其为病也,寒多则掣痛,风多则引注,湿多则重着。然风寒湿三气客于经络,为病不一,或为痛或为痒,或为麻痹不仁,或为手足缓弱,所以然者,有新久轻重之分,有湿痰死血之异耳。治以攻补兼施,而标本兼顾也。薄桂味薄,能横行手臂:领南星、苍术等药至痛处成功;葳灵仙治上体痛风;汉防己治下体痛风。然虚弱人并当以气血药兼之。方能有力营运药势。
痛风者,古名痛痹,俗谓之白虎历节风,即四肢骨节走症也。夫气行脉外,血行脉内,昼行阳,夜行阴,各二十五度,得寒则行迟而不及,得热则行速而太过,内伤外感则疾作矣。彼痛风者,因血受热已自沸腾,或再涉冷受湿取凉,热血得寒,污浊碍涩,荣卫难行,坚牢闭碍,邪正交战,所以作痛,夜痛甚者,行于阴也。治当以辛烈暴悍之剂,流散寒湿开郁行气,破瘀豁痰,舒风和血,开发腠理,则怫郁开,而血行气和自愈,大约有余则发散攻邪,不足则补养气血,然亦有数种治法不能无异。或因风热,或因痰,或在风湿,或因血虚,或湿痰浊血,流注为病,在下焦而道路远者,非乌附气壮者不能行,故用为引经。若以为主治,非徒无益也,总肢节肿痛,因经络感受风寒,郁久成为湿热流注,肢节之内痛者火也。肿者,湿也。其治宜疏风燥湿,佐以调补气血以助药力营运,终以滋养肝肾,以壮筋骨坚强,此其治也。然痛要在势如刀割,尚属邪正相争之象,若至全然不痛,则邪正混为一家,相安于无事矣。
《内经》论痹,四时之令,皆能为邪,五脏之气,各能受病,六气之中,风寒湿居其半,所谓杂至与合,则知非偏受一气,可以致痹。又云:风胜寒胜湿胜者,则知但分邪有轻重耳。皮肉筋骨脉各有五脏之合,初病在外,久而不去,则各因其合,而内舍于脏,在外者祛之犹易,入脏者攻之实难,治外者散邪为亟,治脏者养正为先。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燥湿仍不可废,大抵必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必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必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病退之后,内节欲以保精髓,慎寒冷以祛外邪,戒酒面以杜湿热,服补养以生气血,则病不复发矣。
痹之为证,有筋挛不伸,肌肉不仁,与风症相似,但风则阳受之,痹则阴受之,故多重着沉痛。其三气之中,风气者为行痹,故走而不守,不拘上下,左右关节之间,流走而痛,或三日五日,又移一处,俗名流火,又名白虎风,言其往来而痛,一如虎咬之状,日轻夜重也。寒气胜者为痛痹,因血脉寒凝,痛在一处而不移,俗名白虎飞尸。
湿气胜者为着痹,上下脉理滞塞不通,致令肌肉先麻而后木,木而不知痛痒,即所谓不仁,《经》又以所遇之时,所客筋骨皮肉脉之处而命名,非行痛着三者之外,另有骨筋之诸痹也。崔紫虚曰:风寒湿气合而为痹,浮紧兼涩,三脉乃药,则紧涩之脉,重痛沉着之症,皆纯阴也。当助阳温散之剂,方为对病。
《灵枢》曰:卫气不行,则为麻木。丹溪曰:麻是气虚,木是湿痰死血。然则曰麻,曰木者,以不仁中分而为二也。虽然亦有气血俱虚。但麻而不木者,亦有虚而感湿,麻木并作者。又有因虚而感风寒湿三气乘之,故周身掣痛,麻木并作者。古方谓之周痹;治法宜先汗而后补也。当以类而推治,然麻木者,不仁之渐也。麻为木之微,木为麻之甚,古方名为麻痹。《原病式》曰:麻者亦犹涩也。由水液衰少而燥涩,气血壅滞而不得滑泽通行,气强攻冲而为麻也,俗方治麻多用乌附者,令气行之暴甚,冲开道路,得以通利,则中气行而麻自愈也。然乌附止能温行,更必须兼以补益,盖麻木未有不由于气血两虚也。或谓麻木为风,虽三尺之童,皆以为然,然如久坐而起,亦有麻木,假如以绳缚系释之,亦觉麻木,久则自已者,此非因风邪,乃气不行也,故不须治风,当补其肺中之气,则麻木自去。亦有因阴火乘其阳分,火动于中而麻木者,当兼治阴火则愈,不必去火补阴,而火自息也。大抵诸脉有余,痹在表,诸脉不足痹在里。
风者四时八方之气,从鼻而入乃天之气也。痰者五谷百物之味,从口而入,脾胃之湿所结乃地之气也。故风胜者先治其风,痰胜者先治其痰,风与疾相等,则治风兼治痰,此定法也,《经》云:风之伤人也,先从皮毛而入,次传肌肉,次传筋脉,次传骨髓,故善治者,先治皮毛,次治肌肉,由此观之。乃从右而渐入于左也。皮毛者右肺主之,肌肉者右胃主之,筋脉者左肝主之,骨髓者左肾主之,从外入者转入转深,故治皮毛治肌肉不使其深入也。又曰:湿之伤人也,先从足始,此则自下而之上,无分左右者也。从外入者,以渐而驱之于外,从下上者,以渐而驱之于下,此其治也。
十指麻木,丹溪云:是乃胃中有湿痰死血,宜二陈汤加苍术、白术、桃仁、红花、附子。
有或腿足或肩背,一块肌肉木者,此阳气不足,不能周及,以致阴寒凝泣也。
身上虚痒者,是血不荣于腠理也。用四物汤加黄芩煎,调浮萍末服之。
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五痹汤
治风寒湿之气,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顽不仁。
片子姜黄(一两) 羌活 白术 防己(各二两) 甘草(微炙,五钱) 每服五钱,姜水煎。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羌活汤
治白虎历节风毒,攻注骨节疼痛,发作不定。
羌活(二两) 附子 秦艽 桂心 木香 川芎 当归 牛膝(酒浸) 甘草(炙,各五钱) 桃仁(去皮、尖,麸炒) 防风 骨碎补(各一两) 每服四钱,姜水煎温服。
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虎骨散
治白虎风,肢节疼痛,如虎啮状。
虎骨(酥炙,二两) 甘草(炙) 全蝎(去毒,各五钱) 麝香(一分) 天麻 防风牛膝(酒浸) 僵蚕(去丝、嘴,炒) 当归(酒浸) 乳香(另研) 白花蛇(酒浸,取肉,二两) 桂心(不见火,各二两) 为末,每服三钱,豆淋酒调服。
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续断丸
治风湿流注,四肢浮肿,肌肉麻痹。
当归(炒) 川续断 萆 (各一两) 川芎(七钱五分) 天麻 防风 附子(各一两) 乳香没药(各五钱) 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温酒米饮任下。
三痹汤
方见前中风门。
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麝香丸
治白虎历节,疼痛游走,昼静夜剧。
川乌(大者三个,生用) 全蝎(二十一个,生用) 黑豆(二十一个,生用) 地龙(五钱) 为末,入麝香少许,研匀,糯米糊丸绿豆大。每服七丸,甚者十丸,夜卧须令膈空,温酒下,微出冷汗一身便瘥。
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虎骨丸
治经络凝滞,骨节疼痛,筋脉挛急,遇阴寒愈痛。
乳香 没药(各另研) 赤芍药 熟地 当归 血竭(五钱) 虎胫骨(酥炙黄)
为末,用木瓜一枚,切破去核,入乳香末在内,以麻线缠定,勿令透气,以好酒六升,煮酒尽,取木瓜,去皮,研如泥,入熟蜜少许,杵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看病上下服。
治白虎风历节风肿痛,以酽醋五升,热煎三四沸,切葱白二三升,煮一沸,滤出布帛色裹患处熨之。以搓为度。
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活血丹
治遍身骨节疼痛如神。
熟地黄(三两) 当归 白术 白芍 续断 人参(各一两) 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或作五剂,煎服更效。
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二妙散
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有气加气药;血虚加血药;痛甚者加生姜汁热辣服。
黄柏(炒) 苍术(米泔浸,炒) 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者加酒少许佐之。若痰带热者先以神芎丸下之,次以趁痛散类调治。
治酒湿痰痛风。
黄柏(酒炒) 威灵仙(酒炒,各五钱) 苍术 羌活 甘草(三钱) 陈皮 芍药(各一钱) 为末,每服一二钱,沸汤姜汁调服。
活络丹
见前中风门。
方脉疠风合参
大风病是受得天地间杀疠之风,古人谓之疠风者,以其酷烈暴悍耳。须分在上在下,在二者,以醉仙散,取臭涎恶血于齿缝中出。在下者,以通天再造散,取恶物陈虫于谷道中出,所出虽有上下道路之殊,然皆不外乎手足阳明二经,盖肠胃如市,无物不受,脾膈二经之腑,脾主肌肉肺主皮毛,乃腑病及于脏也。治此病者,须看其疙瘩与疮。若上先见,在上体多者,病在上也。下先见,三下体多者,病在下也。上下同得者,在上复在下也。胃与大肠无物不受,此风之入人也。气受之则在上多,血受之则在下多,气血俱受者甚重,是非医者神手,病者铁心,罕有得愈。若从上或从下,由渐而来者,皆为可治。但人易缓忽,不能断味绝色,则难免再发。再发则终不救矣。
风起于八方,应其时则物生,违其时则物杀。凡人中气不足,如持虚受物,乃感受此杀物之气,变而成湿,久而成热,气浊血污,历传脏腑,生虫溃肌,流行为害,虫食心则足底穿膝肿,食肝则眉落,食肺则鼻崩声哑,食肾则耳鸣啾啾,耳弦生疮或痹或痛,如针刺状,食身则皮痒如虫行,自头面来为顺风,自足心起者为逆风,总由湿热之毒,污结而成也。先以再造散下之,稀粥调理,勿妄动作劳,后以醉仙散,取臭涎恶血于齿缝中出,或吐或利以泄越其邪,面黑渐白而安。
大风症者所因不一,或色欲当风,或醉卧湿地,或乘热脱衣,或汗出入水,或空心饥饿山行,感山岚瘴气,或劳役奔走途中,冒寒雨阴露,皆由内伤形体,不知避忌,外感风湿毒瓦斯,入于皮毛血脉肌肉筋骨之间,当时失于驱散,停积既久,以至营卫不内联外熏蒸,内则生虫,外则生疮,脏腑经络皆受患矣。眉毛先落者,毒在肺,面发紫泡者,毒在肝,脚底先痛或穿者,毒在肾,偏身如癣者,毒在脾,目先损者,毒在心,此五脏受病之重者也。古人谓大风疾,三因五死。三因者,一曰风毒,二曰湿毒,三曰传染。五死者,一曰皮死,麻木不仁;二曰脉死,血溃成脓;三曰肉死,割切不痛;四曰筋死,手足缓纵;五曰骨死,鼻梁崩塌,与夫眉落眼盲,唇翻声噎,皆为难治。所以然者,由邪正交攻,气血沸腾,而湿痰死血,充满于经络之中,热胜则肉腐,故生虫生疮,痛痒麻木也。治法内通脏腑,外发经络,养荣益卫,补正逐邪,大剂峻药久服,而虫疮痛痒麻木自愈矣。亦须首尾断酒戒色,忌食发风动气、荤、腥、盐、酱、炙、爆生冷之物,清心寡欲,方保无虞。
疠疡所患,非止一脏,然其气血无有弗伤,兼证无有弗杂,况积岁而发现于外,须分经络之上下,病势之虚实,不可概施攻毒之药,当先助胃壮气,使根本坚固,而后治其疮,盖病有变有类之不同,而治法有汗有下有砭刺攻补之不一。兼症当审重轻,变症当参后先,类症当详真伪,而汗下砭刺攻补之法。又当量其人之虚实,究其病之源委而施治焉,盖虚者正气虚也。实者病气实也。再造散治其病在阴者,用皂角刺直达病所,出风毒于荣血中,肝主血,恶血留止属肝也,且虫亦生于厥阴风木所化,用此以治其脏气,杀虫为主。白丑者,专入胃与大肠,既走下焦血分,复去气中湿热,追虫取积,从大小便而利出之。郁金者,因性轻扬,善治郁遏气血之凝滞,因味苦辛,善消阳毒积热之亢炎,以大黄引入肠胃荣血之分,利出瘀血虫物,醉仙散治其病在阳者,用鼠粘子解散阳明风毒。偏身恶疮,胡麻遂诸风,润皮肤,蒺藜散恶血而清胃,通鼻气而祛风,防风为诸风之总司,栝蒌根解烦热之要领,枸杞润肾燥而祛风,蔓荆散风淫而明目,苦参专攻湿热,扫除溃疡,以祛赤癞眉落之毒,八者祛风散霉,上下内外周而至矣。
风有三十六症,而疠风为最酷,感之难免于死者,以其更多不守禁忌也。《经》曰:脉风盛为疠,疠者恶也。脉主血,血热而杀疠之气袭之,则血脉凝结,卫气不行其气不清,鼻为呼吸之所要,宗气由之出入也。今营运之气不能上升为用,故鼻柱腐坏,肌肉溃疡也。经文治法,有发汗与刺血二法,汗出以泄荣卫之拂热,刺肿以出恶血之留蓄。
子和曰:一汗抵千针,盖以刺血不如汗之周偏也。尤宜助胃气以固根本,实卫气养荣血以继之,盖原其本,皆由嗜欲劳动气血,不避邪风冷湿,使湿气与胃气相干而致,是正虚为本,而湿热是标也。虽名曰风,不可纯作风治。
一贫妇因无膏粱浓味,故服醉仙散外。又服加减四物汤百余剂,半年之间,月经行而风症亦愈,故贵薄滋味也。
方脉疠风合参
洗药方
地骨皮 荆芥 苦参 细辛各等分锉片每用二两,水煎熏洗,遍身血出为效,务要汤宽,浸洗良久方佳。
方脉疠风合参
敷药方
治疮大烂,遍身涂之,不烂不必敷也。
黑狗脊(二两,如无,以杜仲代之) 蛇床子(一两) 寒水石 白矾(枯) 硫黄(各二两) 朴硝 为末,腊猪油或香油调敷。
方脉疠风合参
柏叶汤
用东南枝上柏叶一秤,水一桶,煎三沸,去渣瓮盛,旋熬蚕砂调服,初服此苦涩,三五日后甜,十日四肢沉重,便赤白痢,一月后发出疮疙瘩破,用乌龙散搽之。
方脉疠风合参
乌龙散
乌龙尾(即倒吊尘灰)二钱) 乌鸡子皮 共为末,搽之。
一法用苍耳叶为君,以苦参为佐,更以酒煮乌蠡鱼,细研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加至七八十丸,热茶清下,日三服。一二月而安,入紫萍尤妙。
方脉疠风合参
加减大造苦参丸
治大风疮,及诸风赤白癜风神效。
苦参(一斤) 蔓荆子 牛蒡子 何首乌 禹余粮 黄荆于 枸杞子 蛇床子(各三两)
防风 荆芥 角刺 胡麻子(半生半熟) 苍耳子(各十两) 香白芷(一两五钱) 为末,用皂角捣烂熬膏,入前药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酒任下。
方脉疠风合参
醉仙散
须量人大小虚实用之,症候重而急者,先以再造散下之,方投此药,须断浓味盐醋椒果茄子,煎炒烧炙等物,止可淡物淡粥,及煮淡熟菜,或乌梢白花蛇以淡酒煮熟食之,以助药力也。
胡麻子 牛蒡子 蔓荆子 枸杞子(四味俱炒黑色,各一两) 白蒺藜 栝蒌根 苦参防风 上为细末,每一两,入轻粉一钱,拌匀,每服一钱,茶清调,晨午夕各一服,服后五七日,先于牙缝内出臭涎,浑身痛,昏闷如醉,后利下恶物臭积为效。
方脉疠风合参
通天再造散
须调补气壮,方服此药。
郁金五钱) 皂角刺一两(独生者去尖) 大黄(炒)一两) 白丑(头末,六钱五分,半生半熟) 上为末,每服五钱,日未出时,以无灰酒调,面东服之,当日必利下恶物,或臭脓,或虫,如虫口黑色,乃是年深者,赤色是近日者,数日后进一服,无虫积乃止。
一法下用桃、柳、桑、栀、楮五枝,浓煎汤,大缸坐没颈浸一日,汤如油为效。
又法,紫背浮萍,煎汤浸,妙。
一方
用苍耳草于五日五日,六日六日,五更时带露采捣汁,熬膏作锭子,取一斤半重鲤鱼一尾,剖开,连肚肠入药在内,以线缝之,用酒二碗,慢火煮干为度,令患人吃尽鱼,不过四五尾即愈,忌盐百日。
一方
治大风肌顽麻,皮肤瘙痒,遍身疥癞瘾疹,面上游风,或如虫行,紫白癜风,贼风,攻注腿脚生疮。
川乌 白芷 苦参 胡麻 荆芥 防风(各三两) 当归 川芎 独活 羌活 白蒺藜赤芍药 白附子 山栀子(各一两) 何首乌 大风子(去壳) 葳灵仙 地龙(各二两)
蔓荆子(一两五钱) 为末,先取乌蛇一条,好酒浸,煮熟,去骨取肉晒干,或焙,同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四十丸,茶汤下。
一方
治大风疮,令眉发再生,用柏叶,九蒸九晒,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日三服,夜一服,白汤下。每服五六十丸,百日后生眉发。
方脉疠风合参
马齿苋膏
治两足血风疮,并两肩背风湿疮疼痒至骨。
马齿苋(切碎,焙干,五钱) 黄丹(飞) 黄柏 枯白矾 孩儿茶(各三钱) 轻粉(一钱) 为末,和匀,后入轻粉,用生桐油调,摊于浓桐油纸上,用葱椒汤洗净患处,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