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帝内经太素 » 黄帝内经太素全文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经脉之二 经脉皮部

关灯直达底部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而生大病。黄帝曰:善”,见《素问》卷十五第五十六《皮部论篇》。自“夫经络之见也”至末,见《素问》卷十五第五十七《经络论》。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二第一下篇。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皮有分部,】

前说十五大络,循其行处以求其病。次说皮部十二络之以十二经上之以①皮分十二部,以取其病,故曰皮有部也。

①“以”,人卫本注曰:疑衍。

【脉有经纪,】

大络小络,总以十二大脉,以为皮部经纪。

【筋有结络,】

十二经筋,各有包络。

【骨有度量,】

骨有大小长短度量。

【其所生病各异,】

以其皮脉筋骨各各不同,故皮脉筋骨生病异之。

【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

别在皮脉筋骨分部异者,有左有右,有上有下,有阴有阳,六种所在。

【病之终始,】

病客前六,有初有极也。

平按:“终始”《素问》作“始终”。

【愿闻其道。岐伯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诸经皆然。】

欲知皮之部别,十二经为纲纪也。十二经皮部络,皆以此为例也。

平按:注“部别”,袁刻作“别部”。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

蜚,扶②贵反。阳明大经为阳,故大小络为阳明之阳。阳明之脉有手有足,手则为上,足则为下。又手阳明在手为下,在头为上;足阳明在头为上,在足为下。诊色行针,皆同法也,余皆仿此。

平按:“蜚”下,《甲乙经》有“十二经”三字。

②“扶”,萧本误作“妖”。今据仁和寺本改。

【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

浮,谓大小络见于皮者也。

【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

络脉俱有五色,然众络以色偏多者候其别病。邪客分肉之间,迫肉初痛,故络青也。久留为冷为热,或为不仁以成于痹,故络青深为胎黑也。

【多黄赤则热,】

瘅热在中,气溢皮肤,故络黄赤也。

平按:《素问》、《甲乙经》无“多”字。

【多白则寒,】

垩白,寒也。故寒气在中,络白色也。

【五色皆见则寒热,】

青、赤、黄等为阳色也,白、黑二种为阴色也,今二色俱见,当知所病有寒热也。

【络盛则入于经,】

盛,大小络盛也。大小络中痛、痹、热、寒、寒热五邪盛者,则循络入经也。

平按:“入”下,《素问》、《甲乙经》有“客”字。

【阳主外,阴主内。】

阳络主外,阴络主内也。在阳络者主外,在阴络者主内也。

【少阳之阳,名曰枢特,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脉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渗于内也,诸经皆然矣。】

少阳络盛则入于经,故主内也;经盛外溢,故主出也。诸阴阳络主内出者,例以此知也。渗,山荫反,下入也。

平按:“枢特”《素问》作“枢持”,《甲乙经》作“枢杼”,注云:“一作持。”“上下同法”,《甲乙经》无此四字。“络脉”,“脉”字《素问》、《甲乙经》均无。“主出”《甲乙经》作“主外”。注“下入也”三字,袁刻脱。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脉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外盛者,则入于大经也。

【少阴之阴,名曰枢檽,】

而泉反。

平按:“檽”《素问》作“儒”,新校正云:“《甲乙经》作檽。”今本《甲乙经》仍作“儒”,正统本《甲乙经》作“檽”。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识》谓:檽,音软,引《仓颉篇》为“柱上承斗之曲木”,宜从《甲乙经》作“檽”。

【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于经也,从阳部注于经,】

从阳络部注于阳经也。

【其经出者,从阴注于骨。】

从阴络部出注于阴经,内注于骨,少阴主骨也。

平按:《素问》、《甲乙经》无“经”字。“阴”字下,《素问》有“内”字,《甲乙经》有“部内”二字。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太阴之阴,名曰关枢,】[平按:“关枢”《素问》作“关蛰”,新校正云:“《甲乙》蛰作执。”今本《甲乙》仍作“蛰”,正统本《甲乙经》作“执”,袁刻亦作“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

皮有部者,以十二脉分为部也。

平按:“经脉者”《素问》、《甲乙经》作“经络脉者”。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

下广论外邪主于百病,次第所由也。

【必先客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腑,禀于肠胃。】

外邪气,风、寒、暑、湿。邪入身为病,先著皮毛,留而不出,则腠理孔开,因开而入,即客于络脉,络脉传入阳经,阳经传入六腑,于是禀承肠胃之气以为百病。

平按:“络脉”下,《素问》、《甲乙经》均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八字。

【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豪毛,开腠理;】

泝,苏护反,流逆上也,谓寒邪逆入腠理也。外邪入身为病也,初着皮毛,能开腠理也。

平按:“泝”《甲乙经》作“淅”。

【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

能令络盛色变也。

【其入客于经也,则减虚乃陷下;】

减气为虚,乃血少脉陷也。

平按:“减”《素问》作“感”,道藏本作“盛”,《甲乙经》亦作“盛”。

【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施骨消,肉烁破,毛直而败矣。】

循经入于筋骨之间,留而不去。寒邪不去则为二病:筋挛拘急,一也;骨乃疼痛,二也。若热邪不去,则以五病:筋热缓施,一也;骨热消细,二也;身肉烁,三也。烁,余药反,淫邪在肉也;臑破裂,四也;毛焦而直,五也。热邪如此客于筋骨之间,遂至于死也。

平按:“施”《素问》、《甲乙经》作“弛”。“”《甲乙经》作“腘”。注“淫邪在肉”,袁刻“肉”作“内”。“臑”,“”字袁刻作“腘”。

【黄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何如?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黄帝曰:善。①】

前明邪入皮毛乃至禀于肠胃,次言邪入乃至筋骨之间,今言邪入至于脏腑,皆可以从浅至深,以至于大,在浅不疗,遂生大病也。与,疗也。

平按:“不与”,今本《甲乙经》作“不愈”,正统本作“不与”,《素问》新校正云:“《甲乙经》不与作不愈,全元起本作不与,元起云:气不与经脉和调,则气伤于外,邪流入于内,必生大病也。本注‘与’训‘疗’,与元起所解亦异。”

①“黄帝曰:善”四字,原在本节注文之后。因其下无注文,故移于此。

【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

常,谓五色见者定是络色也。然五脏六腑之注定属五行,故脏腑大经有常色。阴络随于阴经,色亦不改。阳络虽属阳经,以是阳脉之阳,故随时变也。

平按:《甲乙经》无“青黄赤白黑不同”七字。“络无常变”,正统本《甲乙经》作“络脉无常变”。

【黄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

五脏五行之色皆合经脉,故经之色常也。

平按:注“常”下原缺一字,依经文当作“应”。

【黄帝曰:其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时而行。】

络有阴阳,阴络是阴之阴,故随经色不变;阳络是阳之阳,故随时变也。

平按:“时”上,《素问》、《甲乙经》均有“四”字。

【寒多则涘泣,涘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其常色者,谓之无病也。】

淖,丈②卓反,濡甚也。解其阳络随时而变也,冬月寒甚,则经脉涘泣,涘泣不通则阳络壅而青黑;夏日热甚,血气濡甚,则阳络热黄赤也。阳络如此随四时而变者,此为阳络常色,谓之无病之候也。不可见而色见者,病也。

平按:“涘泣”《素问》、《甲乙经》均作“凝泣”。“淖泽”,今本《甲乙经》作“滜泽”,正统本《甲乙》作“淖泽”。“此其”

《素问》“其”作“皆”。“常色者”,“者”字袁刻作“也”。注“则经脉”,“则”字袁刻作“虽”。

②“丈”,萧本误作“文”。今据仁和寺本改。

【色具见者,谓之寒热。帝曰:善。】

随一时中五色俱见者,此为寒热之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