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大阴阳有六。以立人纪。其一为先天奠位立体之阴阳。经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夫人以神立以精存。而行之以气。是以神为大君。精为储养。而气充以辅立神。必有建极之处。广而明者。所以立极也。前之者。神君以临照接物。故前之也。后为太冲。冲以升腾为义。升其精气以济乎上。以奉神君。故即以为后。后之者。此气从乎水位。故后之也。由太冲之地。即为少阴。少阴水位也。为藏精之腑。既藏精以自固。复升阳以腾骧。故其上为太阳。太阳居上,充乎巅顶。为阳之极盛。要即冲脉而上之。故同冲脉。俱从少阴也。而前广明之下。复次太阴。其前为阳明者。阳明太阴同为中土。定为国储仓廪。以赋中邦。是以太阴次广明也。少阴之前。即为厥阴。厥之云者。绝尽之义也。厥阴居少阴之前。当太阴之下。两阴交尽而厥。而一阳即来复于此。故其表即为少阳。此少阳生九地之下也。先立前后者。奠水火之位也。于是终太阴以司会。后少阴以宅精。底厥阴以成终成始。此三阴之正也。太阳居华盖之上。阳明充中土之贡。少阳起太和之气于绝苏之会。此三阳之正也。三阳皆三阴者。阴为阳宅也。
其二为形气致用之阴阳。经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三阴为表。二阴为里一阴绝作朔晦。夫阳有气而无质。阴有质而有部。故阳能主阴。而阴得奉阳。阳者人之生气也。生气莫盛于三阳。三阳为生人之大主。其气能贯脏腑。而立十二经。故三阳为经。所谓经者。大经大本也。二阳充满在中。所以会肌肤。束筋体。扼四关。缴四末。故为维。维。维系之也。游部者。初阳起下。其气轻柔。升其和德。进临诸经。而无所不达。故为游部。盖阳以气为主。而其用则自下而上。分为三部。少阳自下。阳明在中。太阳尊盛在上。其体用如是也。三阴则有形质矣。外而官体。内而脏腑。以及精液血肉骨脉。凡属有形质者。皆阴为之。是以得分表里焉。阴之大总为三阴。宅中而主形躯肌肉。故为表。二阴为受精之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以得主脏腑而主内。故为里。一阴绝者。在下之穷阴也。阴尽则阳生。象晦而复朔。故云作晦朔也。三阴既有质有部。则其形层如是。盖三阳为纵。三阴为横。合之形气。所以致用也。
其三为上下倡和。雌雄相应之阴阳。经曰。三阳为父。三阴为母。二阳为卫。二阴为雌。一阳为纪一阴为独使。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夫阴阳必两相倡和而能鼓舞。一则神。两故化也。是以言三阳之尊。必及三阴之亲者。有其尊必不容废其亲也。二阳二阴。言卫与雌者。卫以营其外。雌以缮其内。其居中用事譬犹处家之道。必夫妇亲之也。纪与独使者。游缴之任。在一阳罢极之肩。在一阴相合而始。备行役传宣之用。譬之行旅。有车骑必给刍茭也。此阴阳之输应。不可不合两也。
其四为自相鼓荡。以各成一致之阴阳。经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阴阳既以合两为功。又以一致为和。合两则共为开阖。各一则自为开阖。盖阴阳之用。总以鼓铸为事。三阴三阳。虽各处形层部位。而要其共气。则阳与阳对。阴与阴伍。必自相得以为和。故亦自为开阖。各有枢以持其间者。所以致开阖之用也。太阳盛于卫外。故为开。阳明充于营中。故为阖。少阳能与之参和。故为枢。必三者备而合为阳之用。乃以成其一致。而其脉乃搏而勿浮也。太阴健运。而其气不藏。故主开。厥阴潜藏。而其气不扬。故主阖。少阴蓄水藏火。独兼二气。故主枢。有枢而两阴始不迫促。是以能合而致一阴之用。而其脉乃搏而勿沉也。其五为脏腑立职之阴阳。先天阴阳既有部位。则设官分职以守之脏腑者以五。五行部署。应天之官。而分之以职者也。脏以藏神。腑以备器。其贵贱相使。各殊其位。经曰。心为君主。为阳中之太阳。肺为相傅之官。为阳中之少阴。心主夏。肺主秋。二脏位胸中膻中。所谓阳而在上。即应天之燥热在上者也。脾胃者。仓廪之官。为阴中之至阴。主季夏。阴中者。脾属足部。至阴者中土坤德。以顺天承。而不以阳居也。胃为水谷之海。当两阳合明。以合乎太阴。故亦同居中土。即应天所谓土居其中也。肾为蛰藏之官。为阴中之太阴。肝为将军之官。为阴中之少阳。一主冬。一主春。肾既藏精。为先天寒水。与心太阳为对。故即名太阴。肝从一阳来复。而起风木主令。故为少阳。二脏居足阴部。而又在下。即应天之风寒在下也。胆为中正之官。十一脏皆取决焉。以一阳之生气。为太和之元神。而游部三焦。出入经络。即应天所为大游行其间者也。外此则膀胱为州都。大小肠为传送。以备器致用。经云。此皆至阴之类。通乎土气。而不得以应天矣。前广明章。阴阳奠其地分。而此脏腑分其守职。故谓五脏能立阴阳则可。谓地分阴阳即五脏则非也。凡内经论阴阳病。不拈脏腑。职是故耳。其六为营气隧道。并行出入之阴阳。此为经络也。经络者。以其经连属五络。以通部分。为隧道以出阴入阳。出阳入阴。
总为通衢。而每经隧道。又各交属互络。通乎上下。所以各经有表里之名。此表里要非太阴阳所主之表里也。足三阴从足入腹。手三阴从腹出手。六阴皆以次相接于腹中。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六阳皆以次相接于头上。腹中者。以阴接阴。头上者。以阳接阳。其至于手。则以内阴接外阳。其至于足。则以外阳接内阴。所谓隧道也。而各经并行者。在手则太阴肺。出臂内上廉。阳明大肠。即出臂外上廉。少阴心。出臂内下廉。太阳小肠。即出臂外下廉。厥阴心包。出臂内中道。少阳三焦。即出臂外中道。足三阴三阳亦然。兹则以其隧道并行。所谓表里也。若不识脏腑阴阳体用。又不知经络。此表彼里。是犹众盲摸象也。是以得条列而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