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难经集注 » 难经集注全文在线阅读

《难经集注》正文 卷四

关灯直达底部

四十难曰。经言肝主色。

虞曰。肝、木也。木之华萼。敷布五色。故主色也。

心主臭。

虞曰。心火也。火之化物。五臭出焉。是故五臭心独主之也。

脾主味。

虞曰。脾、土也。土甘。甘受味。故主味。礼云。甘受和味。此义也。

肺主声。

虞曰。肺金也。金击之有声。故五音皆出于肺也。

肾主液。

虞曰。肾、水也。水流湿。主液也。

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巳。巳者、南方火也。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肾者北方水也。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

杨曰。五行有相因成事。有当体成事者。至如肺肾二脏。相因成也。其余三脏。自成之也。

四十一难曰。肝独有两叶。以何应也。然。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

虞曰。在五常木法春。应仁。故云木者春也。人之仁发用也。

万物始生。其尚幼小。

虞曰。肝、木足厥阴。配胆木足少阳。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故云幼少。

意无所亲。

虞曰。木者、应春法仁。施恩无求报。不以亲而施化育。故曰意无所亲。

去太阴尚近。

虞曰。十二经相注。足厥阴还复注手太阴。故曰。去太阴尚近也。

离太阳不远。

虞曰。本经言足厥阴少阳木。生手太阳少阴火。故云离太阳不远。则此义也。

犹有两心。

虞曰。犹如也。如有两心者。谓注于太阴。有畏金之心。生于太阳。有生火之心。故云犹有两心。

故有两叶。亦应木叶也。

杨曰。肝者据大叶言之。则是两叶也。若据小叶言之。则多叶矣。解在后章。

丁曰。经言肝者、东方木也。应春万物之所生。其尚幼小。然始生者。非长生也。谓木初受气。是言幼少也。意无所亲者。谓以失其父未识其母。故曰意无所亲也。去太阴尚近太阴是七月。木始受气。离太阳不远也。太阳是六月。故言离太阳不远也。犹有两心者。为离太阳恋太阴。有此离恋。故言两心也。所以肝有两叶。以应木叶也。

四十二难曰。人肠胃长短。受水谷多少。各几何。然。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

杨曰。凡人食入于口而聚于胃。故经云。胃者、水谷之海。胃中谷熟。则传入小肠也。

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杨曰。小肠受胃之谷。而传入于大肠。分谷三分有二为大半。有一为少半。

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杨曰。回肠者、大肠也。受小肠之谷。而传入于广肠焉。

虞曰。水谷自胃有三斗五升。传入小肠。则谷剩四升。水少八升六合合之少半。又传入大肠。水谷之数。比之在胃各减一半。至此则水分入膀胱。谷传入肛门也。

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半。(按下文云。径二寸大半。以围三径一约之。其数正合。此处脱大字。)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杨曰。广肠者。肠也。一名肛门。受大肠之谷而传出。

故肠胃凡长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谷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按此数误。依上文计之。当云九斗二升一合又二十四分合之十九。)此肠胃长短受水谷之数也。

杨曰。据甲乙经言。肠胃凡长六丈四寸四分。所以与此不同者。甲乙经从口至肠而数之。故长。此经从胃至肠而数之。故短。亦所以互相发明。非有谬也。

肝重四斤四两。(按别本并作二斤四两。惟史记正义引作四斤四两。与此合。)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

虞曰。肝足厥阴。配足少阳。少阳之次数于七。故有七叶。

主藏魂。

虞曰。魂者、神气之辅弼也。

杨曰。肝者、干也。于五行为木。故其体状有枝干也。(按原本。其下衍于字。依史记正义引此文删。)肝神七人。老子名曰明堂宫、兰台府。从官三千六百人。又云肝神。六童子。三女人。又肝神名盖蓝。

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杨曰。心、纤也。(按原本。纤误作识。依史记正义引此文改。下同。)言所识纤微。(按原本所下衍以字。依史记正义引此文删。)无物不贯也。又云。心、任也。言能任物也。其神九人。太尉公名绛宫大始。南极老人元先之身。(按史记正义引此文元先作员光。)其从官三千六百人。又曰心为帝王。身之主也。心神又名呴呴。

虞曰。神者。精气之化成也。

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杨曰。脾、裨也。(按原本裨误作俾。依史记正义引此文改。下同。)在胃之下。裨助胃气。主化水谷也。其神五人。玄光玉女子母。其从官三千六百人。其脾神又名俾俾。

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

虞曰。肺者、金之稽。兑之气。位居于酉。酉是八门。八叶之应。法于此也。

主藏魄。

杨曰。肺、勃也。言其气勃郁。(按史记正义引此下有故短二字。)也。其神八人。大和君名曰玉堂宫、尚书府。其从官三升六百人。又云。肺神十四。童子七。女子七。(按此字依史记正义补。)肺神又名鸣鸠。

虞曰。魄者、精气之匡辅也。

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

杨曰。肾、引也。肾属水。主引水气灌注诸脉也。其神六人。司徒。司宫、司命(按史记正义。宫作空。又司命下有司录。)司隶、校尉、廷尉卿。肾神又名。

虞曰。专意不移者志。

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

杨曰。胆、敢也。言其人有胆气果敢也。(按史记正义引此句无其字。)其神五人。太一道君。居紫房宫中。其从官三千六百人。胆神又名灌灌。

虞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胃重二斤二两。(按史记正义引作二斤十四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

杨曰。胃、围也。言围受食物也。其神十二人。五元之气谏议大夫。其胃神名且且。

虞曰。胃为仓廪之官也。

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迭积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

杨曰。肠、畅也。言通畅胃气。去滓秽也。其神二人。元梁使者。小肠神又名洁洁。

虞曰。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半。(按原本脱半字。依史记正义引此句补。与前文合。)当脐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

杨曰。大肠、即回肠也。以其回曲。因以名之。其神二人。元梁使者。其神名涸涸。

虞曰。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

杨曰。膀、横也。胱、广也。言其体短而横广。又名胞。胞、鞄也。鞄者、空也。以需承水液焉。(史记正义引此文云。胞、虚空也。主以虚承水液。)今人多以两胁下及小腹两边为膀胱。深为谬也。

虞曰。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

杨曰。舌者、泄也。言可舒泄言语也。(按原本舒泄下有于字。依史记正义删。)

虞曰。唇者、声之扇。舌者、声之机。

咽门重十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

杨曰。咽、咽也。言可以咽物也。又谓之嗌。言气之流通阨要之处。咽为胃之系也。故经曰咽主地气。胃为土。故云主地气也。

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长一尺二寸。九节。

杨曰。喉咙空虚也。言其中空虚。可以通气息焉。即肺之系也。呼吸之道路。故经云。喉主天气。肺应天。故云主天气也。喉咙与咽并行。其实两异。而人多惑之。(按原本两作无。惑作感。并依史记正义改正。)

肛门重十二两。大八寸。径二寸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二合八分合之一。

杨曰。肛、釭也。言其处似车釭形。故曰肛门。即广肠也。又言肠。

丁曰。前肠胃径围。大小不同。其言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者、即是围三径一也。小肠径八分。大二寸四分则是也。今言二寸半。即分之少半。回肠径一寸半。即大四寸五分。今言大四寸。即少五分也。广肠径二寸半。即大七寸五分。今言八寸。即有剩五分也。其升斗寸尺者。先立其尺。然后造其升斗秤两。皆以同身寸之为法。以尺造斗。斗面阔一尺。底阔七寸。高四寸。俱厚三分。可容十升。凡以木此指节者。方一寸为两。十六两为斤。此制同身寸尺升斗之度。为人之肠胃斤重长短之法也。

四十三难曰。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何也。然。人胃中常有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尽。即死矣。

丁曰。人受气于谷以养其神。水谷尽即神去。故安谷者生。绝谷者死也。

杨曰。胃中常留水谷三斗五升。人既不食饮。而日别再圊。便一日五升。七日之中。五七三斗五升。胃中水谷俱尽。无气以生。故死焉。圊、厕也。

虞曰。人受气于谷。今不食饮七日。是知水谷气尽即死也。

四十四难曰。七冲门何在。然。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

丁曰。经言唇为飞门者、取动之义也。齿为户门者、为关键开合。五谷由此摧废出入也。会厌为吸门者、咽喉为水谷下时厌按呼吸也。胃为贲门者、胃言若虎贲之士。围达之象。故曰贲门也。况胃者、围也。主仓廪、故别名太仓。其下口者、即肠口是也。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会者合也。大肠小肠合会之处。分阑水谷精血。各有所归。故曰阑门也。下极为魄门。大肠者、肺之腑也。藏其魄。大肠下名肛门。又曰魄门也。

杨曰。人有七窍。是五脏之门户。皆出于面。今七冲门者。亦是脏腑之所。出而内外兼有证焉。飞门者、脾气之所出也。脾主于唇为飞门也。飞者动也。言唇受水谷。动转入于内也。齿为户门者、口齿心气之所出也。在心为志。出口为言。故齿为心之门户。亦取摧伏五谷传入于口也。会厌为吸门者、会厌为五脏音声之门户。故云会厌为吸门也。胃为贲门。贲者、膈也。胃气之所出也。胃出谷气以传于肺。肺在膈上。故以胃为贲门也。太仓下口为幽门者。肾气之所出也。太仓者、胃也。胃之下口。在脐上三寸。既幽隐之处。故曰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阑门者、遗失之义也。言大小二肠皆输泻于广肠。广肠既受传而出之。是遗失之意也。故曰阑门。下极为魄门。魄门者、下极肛门也。肺气上通喉咙。下通于肛门。是肺气之所出也。肺藏魄。故曰魄门焉。冲者、通也。出也。言脏腑之气通出之所也。

四十五难曰。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

丁曰。腑会太仓者、胃也。其穴者、中脘是也。

虞曰。太仓在心前鸠尾下四寸是也。足阳明胃脉、手太阳小肠脉、手少阳三焦脉、任脉之会。本名中脘。此云太仓也。即胃之募也。胃化气养大腑。故云会。

脏会季胁。

丁曰。脏会季胁。软筋之名。其端有穴。直脐章门穴。是脾之募。足厥阴少阳所会。故曰脏会季胁也。

虞曰。是章门穴。乃脾之募也。直脐季胁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齐臂取之。乃足厥阴少阳之会也。

筋会阳陵泉。

丁曰。阳陵泉、穴名也。在膝下一寸外廉是也。

虞曰。阳陵泉穴。在膝下宛宛中。足少阳胆脉气所发也。

髓会绝骨。

丁曰。髓会绝骨、是骨名也。其穴在外踝上四寸。阳辅穴是也。

虞曰。绝骨、乃阳辅穴也。亦足少阳之脉气所出也。

血会膈俞。

丁曰。血会膈俞、穴名也。在第七椎下两旁。同身寸各一寸五分是也。

虞曰。膈俞二穴。在脊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足太阳膀胱脉气所发也。

骨会大杼。脉会太渊。

丁曰。骨会大杼、穴名也。在项后第一椎两旁相去同身寸一寸五分。脉会太渊穴。在右寸内鱼际下。

虞曰。大杼亦足太阳脉。气所发。在脊第一椎两旁各一寸五分。太渊在手鱼际间。应手动脉。则手太阴之脉气所发也。

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丁曰。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者、膻中穴是也。此者是成会之穴所在也。

杨曰。人脏腑筋骨髓血脉气。此八者。皆有会合之穴。若热病在于内。则于外取其所会之穴以去其疾也。季胁、章门穴也。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者、膻中穴也。余皆可知也。

四十六难曰。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经言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于常。故昼日精、夜不寤。(别本有也字。与下文一例。)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丁曰。天地交泰。日月晓昏。人之寤寐。皆相合也。少壮未损其荣卫。故寤寐与天地阴阳同度。是以昼日精强夜得其寐也。老者损瘁。故昼日不能精强。荣卫滞涩。所以夜不得寐也。是以昼日不精而夜不得寐也。

杨曰。卫气者、昼日行于阳。阳者。身体也。夜行于阴。阴者、腹内也。人目开卫气出则寤。入则寐。少壮者。卫气行不失于常。故昼得安静而夜得稳眠也。老者卫气出入。不得应时。故昼不得安静。夜不得寐也。精者静。静、安也。

四十七难曰。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头、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故令面耐寒也。

丁曰。天地阴阳升降。各有始终。阳气始于立春。终于立冬。阴气始于立秋。终于立夏。其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此五节故以法象于头。故面独能耐寒。其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此五节法象人之足。亦不耐其寒。此之谓也。

杨曰。接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盖取诸阳尽会于头面。诸阴至头面者少。故以言之耳。经云。三百六十五脉。悉会于目。(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此所引有脱误。)如此。则阴阳之脉皆至于面。不独言阳脉自至于头面也。

四十八难曰。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紧牢者为实。

丁曰。脉缓软者濡。按之而有力者牢实也。

杨曰。按之如切绳之状。谓之紧也。

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

丁曰。阴阳者、主其内外也。今阳不足。阴出乘之。在内俱阴。故知出者为虚也。阴不足。阳入乘之。在外俱阳。故知入者为实也。

杨曰。呼多吸少。吸多呼少。

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

杨曰。肺主声。入心为言。故知言者为虚。肝主谋虑。故入心即不言。用为实邪。故知不言者为实也。

杨曰。脏气虚。精气脱。故多言语也。脏气实。邪气盛。故不欲言语也。

缓者为虚。急者为实。

丁曰。阳主躁。阴主静。阴即缓。阳即急。故知缓者为虚。急者为实也。

杨曰。皮肉宽缓。皮肤满急也。

诊之虚实者。濡者为虚。

杨曰。皮肤濡缓也。

牢者为实。

杨曰。皮肉牢强也。

痒者为虚。

杨曰。身体虚痒也。

痛者为实。

杨曰。身形有痛处皆为实。

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

杨曰。轻手按之则痛。为外实。病浅故也。重手按之则快。为内虚。病深故也。

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

杨曰。重手按之则痛。为内实。病深故也。轻手按之则快。为外虚。病浅故也。凡人病。按之则痛者。皆为实。按之则快者。皆为虚也。

故曰虚实也。

杨曰。是三虚三实之证也。

丁曰。诊按之心腹皮肤内外。其痛按之而止者虚。接之而其痛甚者实。内外同法也。

四十九难曰。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何以别之。然。经言忧愁思虑则伤心。

丁曰。心主脉。忧愁思虑。即心脉不得宣行。故伤心也。

吕曰。心为神。五脏之君。聪明才智。皆由心出。忧劳之甚。则伤其心。心伤神弱也。

虞曰。任治于物清筝栖灵曰心。今忧愁思虑不息。故伤心也。

形寒饮冷则伤肺。

丁曰。肺主皮毛。恶其寒。所以形寒饮寒则令伤其肺也。

吕曰。肺主皮毛。形寒者、皮毛寒也。饮冷者、伤肺也。肺主受水浆。水浆不可冷饮。肺又恶寒。故曰伤也。

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

丁曰。肝主谋虑。胆主勇断。故怒极即伤其肝也。

吕曰。肝与胆为脏腑。其气勇。故主怒。怒则伤也。

虞曰。素问云。怒则血菀积于上焦。名曰逆厥。又曰。怒甚呕血。气逆使然。故伤也。

饮食劳倦则伤脾。

丁曰。脾主味。饮食味美。而过食之无度。劳动其力。倦局其足。故伤脾也。

吕曰。饮食饱。胃气满。脾络恒急。或走马跳跃。或以房劳脉络裂。故伤脾也。

虞曰。脾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谓纳其五味。化生五气。以养人身。今饮食劳倦而致自伤。是故圣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谨道如法。长有尺命。安致自伤。养生之道。可不戒哉。

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

丁曰。肾主腰。腰者、肾之府。久坐则肾气不得宣行。故损也。肾穴在足心底。名曰涌泉。居处湿地入水。故有损也。强力者。务快其心。强合阴阳。故伤其肾也。

吕曰。久坐湿地。谓遭忧丧。强力者。谓举重引弩。入水者。谓复溺于水。或妇人经水未过。强合阴阳也。

虞曰。土主湿。自然之理也。今久坐湿地。则外湿内感于肾。合之风寒。发为瘴病。强力过用。必致自饮也。经脉别论曰。持重远行。必伤于肾。生气通天论曰。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经脉别论曰。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胃也。

是正经之自病也。

丁曰。此五者。皆正经自病。非谓他邪也。

吕曰。此皆从其脏内自发病。不从外来也。

虞曰。吕氏言其脏内自发其病。不从外来。其义、非也。只如形寒饮冷伤肺者。谓外寒感于皮毛。内合于肺。此从外来也。又饮冷入口。内伤于肺。亦从外来也。余悉如此。圣人大意。言正经虚则腠理开。腠理开则外感于内。故曰正经自病也。

何谓五邪。然有中风。

丁曰。中者、伤也。言中风者。调肝应风。主色邪。散于五脏。为之五色也。

吕曰。肝主风也。

虞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恶风。又巽木为风。

有伤暑。

丁曰。伤暑者。谓心应暑。主臭邪。放于五脏。为之五臭也。

吕曰。心主暑也。

虞曰。心火主暑。王于夏暑、热也。素问曰。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有饮食劳倦。

丁曰。脾应湿。主味邪。散入五脏为五味。

吕曰。脾主劳倦也。

虞曰。正经自病。亦言饮食劳倦。伤脾。今五邪亦言饮食劳倦。正经病谓正经虚。又伤饮食五邪病。谓食饮伤于脾而致病也。

有伤寒。

丁曰。肺主燥。而其令清切。恶寒。主其声邪散入五脏。为之五声也。

吕曰。肺主寒也。

虞曰。谓寒感皮毛。故曰伤寒也。

有中湿。

丁曰。肾应寒。主水邪散入五脏。为之五液也。

吕曰。肾主湿也。

虞曰。水流湿之义也。

此之谓五邪。

吕曰。此五病。从外来也。

虞曰。此五行相胜也。作邪如下说也。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风得之。然。其色当赤。何以言之。肝主色。

虞曰。巽为风。属木。故主中风。木之华萼。敷布五色。作五邪。乃如下说也。

自入为青。

虞曰。木经自病也。

入心为赤。

虞曰。肝邪入心。其色乃赤。

入脾为黄。

虞曰。肝邪入脾。其色黄也。

入肺为白。

虞曰。肝邪入肺。故其色白。

入肾为黑。

虞曰。肝邪在肾。其色黑。

肝为心邪。故知当赤色也。

吕曰。肝主中风。心主伤暑者。今心病中风。故知肝邪往伤心也。

其病身热。胁下满痛。

吕曰。身热者心。满痛者肝。二脏之病证也。

虞曰。心主伤暑。病则身热。肝布两胁。故胁满。肝之乘心也。

其脉浮大而弦。

吕曰。浮大者心。弦者肝。二脏脉见应也。

何以知伤暑得之。然。当恶臭。何以言之。心主臭。

虞曰。心火也。火之化物。五臭出焉。

自入为焦臭。

虞曰。火性炎上。则生焦臭。此曰正经自病也。

入脾为香臭。

虞曰。火之化土。其臭乃香。

入肝为臊臭。

虞曰。火之化木。其臭乃臊。

入肾为腐臭。

虞曰。火之化水。其臭乃腐。

入肺为腥臭。

虞曰。火之化金,其臭乃腥。

故知心病伤暑得之也。(按此也字。当在下句之末。别本并脱去。)当恶臭。其病身热而烦。心痛。其脉浮大而散。

吕曰。心主暑。今伤暑。此正经自病。不中他邪。

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然。当喜苦味也。虚为不欲食。实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

虞曰。稼穑作甘。礼云。甘受和。故主味也。

入肝为酸。

虞曰。脾主味。为邪乘肝病者。乃喜酸味也。

入心为苦。

虞曰。脾主味。为邪干心病者。乃喜苦味也。

入肺为辛。

虞曰。脾主味。为邪干肺病者。乃喜辛味也。

入肾为咸。

虞曰。脾主味。为邪干肾病者。乃喜咸味也。

自入为甘。

虞曰。土为稼穑。本经自病。乃喜甘味也。

故知脾邪入心。为喜苦味也。

吕曰。心主伤热。脾主劳倦。今心病以饮食劳倦得之。故知脾邪入心也。

其病身热。而体重嗜卧。四肢不收。

吕曰。身热者、心也。体重者、脾也。此二脏病证也。

其脉浮大而缓。

吕曰。浮大者、心脉。缓者、脾脉也。

何以知伤寒得之。然。当谵言妄语。何以言之。肺主声。

虞曰。五金击之有声。故五音出于肺也。

入肝为呼。

虞曰。木之畏金故呼。启玄子云。呼亦当啸。

入心为言。

虞曰。此云言。素问云笑。谓金火相当。夫妇相见。故言笑。

入脾为歌。

虞曰。土母金子。母子相见。故有歌义。

入肾为呻。

虞曰。金母水子。子之见母。发娇呻声也。

自入为哭。

虞曰。肺主于秋。秋者愁也。其音商。商、伤也。故自入为哭也。

故知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也。

吕曰。心主暑。肺主寒。(按依前后注例。此下脱今心病以伤寒六字。)得之。故知肺邪入心以为病也。

其病身热。洒洒恶寒。甚则喘咳。

吕曰。身热者心。恶寒者肺。此二脏病证也。

其脉浮大而涩。

吕曰。浮大者心脉。涩者、肺脉也。

何以知中湿得之。然。当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肾主湿。

丁曰。肾主水。水化五液也。

虞曰。肾主水。水流湿。故五湿皆出于肾。

入肝为泣。

虞曰。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感而泪下。谓肺主悲。悲则金有余。木乃畏之。水者木之母。母忧子。故肝为泣也。

入心为汗。

虞曰。水火交泰。蒸之为汗。

入脾为液。

虞曰。土夫水妻。妻从夫则生涎也。

入肺为涕。

虞曰。北方生寒。寒生肾。今寒感皮毛。内合于肺。肺寒则涕。是知入肺为涕。

自入为唾。

虞曰。肾之脉上络于舌。故生唾也。离中六二爻是也。此则正经自病。

故知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

吕曰。心主暑。肾主湿。今心病以伤湿得知。故知肾邪入心也。

其病身热。而小腹痛。足胫寒而逆。

吕曰。身热者心。小腹痛者肾。肾邪干心。此二脏病证也。

其脉沉濡而大。

吕曰。大者、心脉。沉濡者、肾脉也。

此五邪之法也。

五十难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然。从后来者为虚邪。

丁曰。假令心病得肝脉来乘。是为虚邪。肝是母。心是子。子能令母虚。故云从后来者为虚邪。

吕曰。心王之时。脉当洪大而长。反得弦小而急。是肝王毕木传于心。夺心之王。是肝往乘心。故言从后来也。肝为心之母。母之乘子。是为虚邪也。

从前来者为实邪。

丁曰。脾脉来乘。是为实邪。心是母。脾是子。而母能令子实。故云从前来者为实邪也。

吕曰。谓心王得脾脉。心王毕。当传脾。今心王未毕。是脾来逆夺其王。故言从前来也。脾者心之子。子之乘母。是为实邪。

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

丁曰。火所不胜于水。心病肾脉来乘。故为贼邪。

吕曰。心王得肾脉。水胜火。故是为贼邪也。

从所胜来者为微邪。

丁曰。火所胜于金。心病肺脉来乘。故云微邪。

吕曰。心王反得肺脉。火胜金。故为微邪也。

自病者为正邪。

丁曰。无他邪相乘。则为正邪。

吕曰。心王之时。脉实强太过。反得虚微。为正邪也。

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

吕曰。心主暑。今心自病伤暑。故为正邪也。

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

吕曰。从前来者。脾乘心也。脾主劳倦。故为实邪。

伤寒得之为微邪。

吕曰。从所胜来者。肺乘心也。肺主寒。又畏心。故为微邪。

中湿得之为贼邪。

吕曰。从所不胜来者。肾乘心也。肾主湿。水克火。故为贼邪也。

丁曰。夫在天之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肾。肾主水与寒。在天之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肝主风。在天之暄暑。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心主暑。在天之燥。在地为金。在人为肺。肺主燥。在天之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脾主湿。此是天地人三才相通也。今经以寒合肺。以湿合肾。以饮食劳倦合脾。此三者。义理稍差。未详其旨。

五十一难曰。病有欲得温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见人者。有不欲得见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脏腑也。然。病欲得寒而欲见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温而不欲得见人者。病在脏也。何以言之。腑者、阳也。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脏者、阴也。阴病欲得温。又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丁曰。手三阴三阳应天。主暄暑燥病。即欲得寒也。然阳者、明也。是以欲得见人。阳为腑。故言病在腑也。足三阴三阳应地。主风寒湿。故病即欲得温。阴主脏。故不欲见人也。诸浮躁者。病在手。诸静不躁者。病在足。

五十二难曰。腑脏发病。根本等不。然。不等也。其不等奈何。然。脏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离其处。

丁曰。脏病为阴。阴主静。故止而不移。

吕曰。脏者阴。决于地。(按决字疑当作法。)故不移动也。

腑病者。仿佛贲向。上下行流。居处无常。

丁曰。腑病为阳。主动。故上下行流。居处无常。

吕曰。腑、阳也。阳者法天。天有回旋不休。故病流转。居无常处也。

故以此知脏腑根本不同也。

五十三难曰。经言七传者死。间脏者生。何谓也。然。七传者、传其所胜也。间脏者、传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间脏者、传其所生也。

丁曰。经云前七传者死。后言间脏者生。其言七传者。是五脏为阴。传其所胜。间脏者。是六腑为阳。故传其所生。亦五脏六腑并应五行。传其所生者生。传其所胜者死。其言传肺。肺死而不传。故一脏不再伤也。

吕曰。七当为次字之误也。此下有间字。即知上当为次。又有五脏。心独再伤。为有六传耳。此盖次传其所胜脏故其病死也。

虞曰。七传者死。七字明也。吕氏以七为次。深为误矣。又声音不相近也。今明之以示后学。谓五行相生而数之。数终于五。又却再数至二成七。向上之五。来传于七。七之被克。故云死也。今举一例以发明之。假令相生之数。数木火土金水木火。第五水字。隔第六木字。来克第七火字。火被水克。故曰七传。下文云间脏者。是第五水字。下传与第六木字。见相生。故曰间脏者生也。吕氏言次者。次正成间脏也。

假令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是母子相传。竟而复始。如环之无端。故言生也。

丁曰。其言心传脾。脾得生气。再传于肺。是母子相传。故言生也。

吕曰。间脏者、间其所胜之脏而相传也。心胜肺。脾间之。肝胜脾。心间之。脾胜肾。肺间之。肺胜肝。肾间之。肾胜心。肝间之。此谓传其所生也。

五十四难曰。脏病难治。腑病易治。何谓也。然。脏病所以难治者、传其所胜也。腑病易治者、传其子也。与七传间脏同法也。

丁曰。脏者、阴也。病难治者、谓言传其胜也(按谓言二字。当衍其一。)胜者、谓肝胜脾。脾胜肾。肾胜心。心胜肺。肺胜肝。故难治也。腑者。阳也。言阳病传其子者。即是木病传火。火病传土。土病传金。金病传水。水木递相生。即腑病易治也。是故与七传间脏法同也。

杨曰。与前章略同也。

五十五难曰。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丁曰。积者、阴气所积。是五脏传其所胜。当王时不受邪。故留结为积。所以止而不移也。聚者、六腑之为病。阳也。所传其子。以回转不定。又阳主动。故无常处。

吕曰。诸阴证病常在一处牢强。有头足。止不移者。脏气所作。死不治。故言脏病难治。所以证病上下左右无常处者。此所谓阳证。虽困可治。本不死也。故当经岁月。故经言腑病易治。

五十六难曰。五脏之积。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然。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杨曰。积、蓄也。言血脉不行。积蓄成病也。凡积者、五脏所生也。荣气常行。不失节度。谓之平人。平人者、不病也。一脏受病。则荣气壅塞。故病焉。然五脏受病者。则传其所胜。所胜适王。则不肯受传。既不肯受。则反传所胜。所胜复不为纳。于是则留结成积。渐以长大。病因成矣。肥气者、肥盛也。言肥气聚于左胁之下。如覆杯突出。如肉肥盛之状也。小儿多有此病。按前章有积有聚。此章唯出五积之名状。不言诸聚。聚者。六腑之病。亦相传行。还如五脏。以胜相加。故不重言。从省约也。

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适王。王者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杨曰。伏梁者、言积自脐上。至心下。其大如臂。状似屋舍栋梁也。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以冬适王。王者不受邪。脾复欲还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痞气以冬壬癸日得之。

杨曰。痞、否也。言痞结成积也。脾气虚。则胃中热而引食焉。脾病不能通气。行津液。故虽食多而羸瘦也。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适王。王者不受邪。肺复欲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息贲以春甲乙日得之。

杨曰。息、长也。贲、膈也。言肺在膈上。其气不行。渐长而逼于膈。故曰息贲。一曰贲、聚也。言其渐长而聚蓄。肺为上盖。脏中阳也。阳气盛。故令人发肺壅也。

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贲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是五积之要法也。

丁曰。人之五脏本和。谓恣欲五情。所以有增损。故蕴积生其病也。故有积有聚。积病为阴。聚病为阳。王时即安。失时即病也。旧经文注皆明矣。

杨曰。此病状似豚而上冲心。又有奔豚之气。非此积病也。名同而疾异焉。

五十七难曰。泄凡有几。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

杨曰。泄利也。胃属土。故其利色黄。而饮食不化焉。化、变也、消也。言所食之物。皆完出不消变也。

虞曰。此乃风入于肠。上重于胃。故使食不消化。风论曰。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飧泄、为食不消化也。

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

杨曰。注者、无节度也。言利下犹如注水。不可禁止焉。脾病不能化谷。故食即吐逆。

虞曰。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脾。脾恶湿。湿气之胜。故腹胀而泄注。土性主信。又主味。今土病于味。无信。故食则吐逆。阴阳应象论曰。湿胜则濡泻。谓湿气内攻脾胃。则水谷不分。故泄注。

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杨曰。窘迫、急也。食讫即欲利。迫急不可止也。白者、从肺色焉。肠鸣切痛者、冷也。切者、言痛如刀切。其肠之状也。

虞曰。大肠气虚。所以食毕而急思厕。虚则邪传于内。真邪相击。故切痛也。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

杨曰。小肠属心。心主血脉。故便脓血。小肠处在少腹。故小腹痛也。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法也。

杨曰。瘕、结也。少腹有结而又下利者是也。一名后重。言大便处疼重也。数欲利。至所即不利。又痛引阴jing中。此是肾泄也。按诸方家。利有二十余种。而此惟见五种者。盖举其宗维耳。

虞曰。肾开窍于二阴。气虚故数思圊。后重而不能便。茎中痛。肾气不足伤于冲脉。故里急也。灵枢病总曰。凡五泄者。春伤于风。寒邪留连。乃为洞泄。(按此文见素问生气通天论。无凡五泄者句。灵枢无病总篇。惟论疾诊尺篇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澼。亦与此文小异。然则今之灵枢非虞氏所见之旧矣。)此之谓也。

丁曰。里急者。肠中痛。后重者。腰以下沉重也。余皆旧经有注。

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

丁曰。肌肉之上。阳脉所行。轻手按之。状若太过。谓之滑。肌肉之下。阴脉所行。重手按之。不足。谓之弱。此者是按之不足。举之有余。故知中风也。

杨曰。自霜降至春分。伤于风冷即病者。谓之伤寒。其冬时受得寒气。至春又中春风而病者。谓之温病。其至夏发者。多热病。病而多汗者。谓之湿温。其伤于八节之虚邪者。谓之中风。据此经言。温病则是疫疠之病。非为春病也。疫疠者。谓一年之中、或一州一县、若大若小俱病者是也。按之乃觉往来如有。举之如无者。谓之弱也。关以前浮滑、尺中濡弱者也。

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

丁曰。阳濡而弱者。肌肉之上。阳脉所行。濡弱者。是湿气所胜火也。肌肉之下。阴脉所行。小急者。是土湿之不胜木。故见小急。所以言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也。

杨曰。小、细也。急、疾也。

虞曰。湿温之病。谓病人头多汗出。何以言之。寸口谓阳脉见濡弱。此水之乘火也。本经曰。肾主液入心成汗。此之谓也。

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

丁曰。阴阳俱盛者、极也。谓寸尺脉俱盛极而紧涩。此者中雾露之寒也。水得风寒而凝结。故知肾得寒而有此脉见也。

虞曰。如切绳状曰紧。如刀剖竹曰涩。

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

丁曰。阴阳俱浮者、谓尺寸俱浮也。浮之而滑者、轻手按之而滑。是心伤热脉也。(按心热二字当互易。)沉之而散涩者、沉、手按之而散涩。是津液虚少也。

杨曰。轻手按者名浮。重手按者名沉也。

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丁曰。肺者金。主气。散行诸经。不知何经虚而传受此邪。故随其所在取其病邪也。

杨曰。兼鬼疠之气。散行诸经。故不可预知。临病人而诊之。知其何经之动。即为治也。

伤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丁曰。其阴阳盛虚者、谓非言脉之浮沉也。谓寒暑病异。燥湿不同。人之五脏六腑。有十二经。皆受于病。其手太阳少阴属火。主暄。手阳明太阴属金。主燥。手少阳厥阴属相火。主暑。此是燥暑暄六经。以通天气。病即不体重恶风而有躁。素问曰诸浮躁者。病在手是也。若以承气下之即愈。服桂枝取汗。汗出即死。其足太阳少阴属水。主寒。足阳明太阴属土。主湿。足厥阴少阳属木。主风。此是风寒湿六经。以通地气。病即体重恶寒。故素问曰诸浮不躁者。病在足是也。若以桂枝取汗。汗出即愈。服承气下之即死。此是五脏六腑配合阴阳大法也。所以经云。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而死。其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此义非反颠倒也。

杨曰。此说反倒于义不通。不可依用也。若反此行之。乃为顺尔。

虞曰。诸经义皆不错。此经例义。必应传写误也。凡伤寒之病。脉浮大而数。可汗之则愈。病在表也。脉沉细而数。可下之则愈。病在里也。推此行之。万无一失。

寒热之病。候之如何也。然。皮寒热者。皮不可近席。毛发焦。鼻槀。不得汗。

丁曰。肺候身之皮毛。大肠为表里。脏病即寒。腑病即热。故言皮寒热也。皮不可近席者。谓手三阴三阳法天。天动故病即不欲卧近席也。毛发焦。鼻槀不得汗者。谓下有心火燥热之为病。不得汗之。汗之即死。下之即愈。谓肺主燥故也。

肌寒热者。皮肤痛。唇舌槀。无汗。

丁曰。脾候身之肌肉。胃为表里。脏病即体寒。腑病即体热。故言肌寒热也。皮肤痛。唇舌槀。脾者应土。土主湿。故皮肤津液出。体重。其津液外泄。即唇舌槀。病名湿燥。无以汗之。汗之即肠胃泻不通。下之即泄注。此者是湿气之为病。当温中调气也。

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本槀痛。

丁曰。肾主骨。与膀胱为表里。病在阳。即身热、体重、恶寒。在阴即寒。病无所安。肾主水。汗注不休。齿本槀痛。汗即愈。下即死。阴盛阳虚故死。

杨曰。五脏六腑。皆有寒热。此经惟出三状。余皆阙也。

五十九难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贵倨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

丁曰。狂病者、病在手三阳。而反汗。故阳盛即发狂也。病在足三阴。而反下。故阴盛即发癫也。

杨曰。狂病之候。观其人初发之时。不欲眠卧。又不肯饮食。自言贤智尊贵。歌笑行走不休。皆阳气盛所为。故经言重阳者狂。此之谓也。今人以为癫疾。谬矣。

癫疾始发。意不乐。直视僵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

丁曰。经言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今三部阴阳俱盛者。寸为阳。尺为阴。寸尺俱盛极而沉也。

杨曰。癫、颠也。发则僵仆焉。故有颠蹶之言也。阴气太盛。故不得行立而侧仆也。今人以为痫病。误矣。

六十难曰。头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谓也。然。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

丁曰。手三阳者。阳中之阳。今受风寒。伏留不去。即是三阳逆于上。故名曰厥头病。入连在脑者。名曰真头痛。脑者。髓海。风寒入即死矣。

杨曰。去者、行也。厥者、逆也。言手三阳之脉。伏留而不行。则壅逆而冲于头。故名厥头痛也。足三阳留壅。亦作头痛。今经不言之。从省久故也。(按久字疑当作文。)

虞曰。风冷之气。入于三阳之经。故头厥痛也。其痛立已。真头痛者。谓风冷之气。入于泥丸宫。则为髓海。邪入则曰真头痛也。头脑中痛甚。而手足冷至肘膝者。名真头痛。其寒气入深故也。风寒之气。循风府入于脑。故云入连脑也。

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

杨曰。诸经络皆属于心。若一经有病。其脉逆行。逆则乘心。乘心则心痛。故曰厥心痛。是五脏气冲逆致痛。非心家自痛也。

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丁曰。真心不病。外经受五邪相干。名曰厥心痛。其痛甚则手足青而冷。神门穴绝者死。病名真心痛也。

杨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法不受病。病即神去气竭。故手足为之青冷也。心痛手足冷者。为真心痛。手足温者。为厥心痛也。头痛亦然。从今日平旦至明日平旦为一日。今云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是正得半日而死也。

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杨曰。望色者、假令肝部见青色者。肝自病。见赤色者。心乘肝。肝亦病。故见五色知五病也。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杨曰。五音者。谓宫、商、角、征、羽也。以配五脏。假令病人好哭者。肺病也。好歌者。脾病也。故云闻其音知其病也。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杨曰。问病人云好辛味者。则知肺病也。好食冷者。则知内热。故云知所起所在。

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丁曰。视当作持字。为以手循持其寸口也。杨曰。切、按也。谓按寸口之脉。若弦多者。肝病也。洪多者。心病也。浮数则病在腑。沉细则病在脏。故云在何脏也。(按脏下似脱腑字。)

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丁曰。夫脉合五色。色合五味。味合五音。故有此望闻问切之法。经内前篇具说。习之者能知此。乃是神圣工巧之良医也。

杨曰。视色听声、切脉。皆在外而知内之病也。

六十二难曰。脏井荥有五。腑独有六者。何谓也。然。腑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腑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

丁曰。三焦者、臣使之官。位应相火。宣行君火命令。使行于诸阳经中。见置一俞名曰原。所以腑有六。亦是三焦之一气。故三焦共一气也。

杨曰。五脏之脉。皆以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谓五俞。以应金木水火土也。六腑亦并以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过为原。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其俞亦应五行。惟原独不应五行。原者、元也。元气者、三焦之气也。其气尊大。故不应五行。所以六腑有六俞。亦以应六合于干道也。然五脏亦有原。则以第三穴为原。所以不别立穴者。五脏法地。地卑。故三焦之气经过而已。所以无别穴。六腑既是阳。三焦亦是阳。故云共一气也。

虞曰。天以六气司下。地以五行奉上。六气者、风寒暑燥湿火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十一之气相因而成。人应之。乃六腑法六气。五脏法五行。亦十一之气相因而成也。天得六。谓天属阳。以阴数配之。地得五。谓地属阴。以阳数配之。而成阴阳也。人腑脏亦然。六腑配六气者。谓胆木配风。膀胱水配寒。小肠火配暑。大肠金配燥。胃土配湿。三焦少阳配火。三焦为原气。在六腑阳脉中。自立一为原也。五脏配五行者。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五脏法阴无原。一穴者。谓五行阴脉穴中原气暗主之。故原并俞同一穴也。(按五脏以俞为原。此井字疑衍。)故曰。三焦共一气。其理明矣。详此经义前后问答。文理有阙。

六十三难曰。十变言五脏六腑荥合。皆以井为始者。何也。然。井者、东方春也。

虞曰。经言井者、东方春也。春者、施化育无求其报。春者、仁也。在五常。仁乃法水。水之有仁者。井水也。井水济人亦无求报。故经云。井者、东方春也。易曰。井养而不穷。可象春仁也。

万物之始生。

虞曰。万物始生。由春气之化育也。

诸蚑行喘息。蜎飞蠕动。当生之物。莫不以春而生。

虞曰。井有仁焉。故圣人涉春育物以象于井也。夫葭灰方飞。蛰虫始振。所以蚑虫行。喘虫息。蜎虫飞。蠕虫动。皆因春气而生故也。蜎乃井中虫。

故岁数始于春。

虞曰。春木也。下文甲亦木。井有仁。仁亦木也。今以井为始者。谓仁道至大。在岁春为首。在日甲为首。在经脉井为首故也。

日数始于甲。故以井为始也。

杨曰。凡脏腑皆以井为始。井者、谓谷井尔。非谓掘作之井。山谷之中。泉水初出之处。名之曰井。井者、主出之义也。泉水既生。留停于近。萦迂未成大流。故名之曰荥。荥者、小水之状也。留停既深。便有注射输文之处。故名之曰俞。俞者、委积逐流行。经历而成渠径。经者、径也。亦经营之义也。经行既达。合会于海。故名之曰合。合者、会也。此是水行流转之义。人之经脉。亦法于此。故取名焉。所以井为始春者。以其所生之义也。岁数始于春者、正月为岁首故也。日数始于甲者、谓东方甲乙也。正月与甲乙。皆属于春也。

丁曰。十二经气穴三百六十五穴。皆以井为始。各有其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