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集
桂枝加桂汤
桂枝汤方内。更加桂二两。成五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
桂枝汤治太阳中风。乃两和营卫之圣药。今照原方加桂。便另立汤名。主治之病。迥然不同。
可见先圣立方之严。即分两亦不可苟也。经云。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又云。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按奔豚乃少阴肾水凌心之证。何以主用桂枝太阳之方。盖太阳为诸阳主气。而行太阳之令者。心主是也。太阳伤寒。理应发汗。汗为心之液。全赖心主之一点真阳。以化气而逐邪。误用温针。则寒邪不外出而内入。内入则扰动心营。心阳受寒邪所迫。君主孤危。肾水得而乘之矣。核起而赤。心阳不能内固。色已外见。气从少腹上冲心。水邪上逆。真火将受其扑灭。故亟灸核上。先使温经而复阳。而方中重用桂枝者。以桂枝能直入营分。扶阳化气。
得此重兵以建赤帜。则君主得自振拔。而肾水自降。泄北补南。一举两得。此为制胜之师。
按此方加桂。或作桂枝外另加肉桂。但有成五两三字。当仍属桂枝。且此证本因太阳病误治所致。重用桂枝。正以一物而全收安内攘外之功。
下集
桂枝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方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根据前法。
此治汗出漏风之方也。经云。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此方主之。按太阳病当取微似有汗者佳。不可令如水流漓。大发其汗。卫撤藩篱。营不能守。遂至漏不止矣。腠理既开。风无所御。而津液尽随阳气外泄。无复渗膀胱而柔筋脉。乃至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种种变证。皆因卫气撤护。致在内之津液。直趋于外。有莫御之势。亟当乘津液尚未全涸之时。固其卫气。使趋外之津液。还返于内。故主桂枝汤加附子。以固卫之法。为救液之法也。此证全是卫气外泄。津液内夺之象。而附子乃燥液之品。仲景偏用之救液。此何义也。盖卫阳将脱。非得附子之大力。必不能迅走卫分以回阳。今但使卫阳亟固。先断其外泄之路。则就吾身固有之津液。还返于内。阳回而津自复。更无藉他药生津润燥之力。此其立方之所以圣也。按此方之加附子。与亡阳证之用真武同义。喻嘉言曰。此阳气与阴津两亡。更加外风复入。与亡阳证微细有别。故主桂枝加附子。以固表驱风。而复阳敛液也。
下集
桂枝新加汤
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生姜(四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一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
经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此汤主之。身疼痛。表未尽也。脉沉迟。里已虚也。得之发汗之后。则营血亦微矣。故加芍药以益营血。加生姜以逐表邪。以其脉沉迟。不得不兼人参以补虚。但一桂枝汤而稍一转移。已非桂枝之旧法。故曰新加。
按柯韵伯伤寒论翼。谓此方系去芍药生姜。新加人参。加芍药生姜。乃坊本之讹。但诸家皆仍加芍药生姜之说。想柯氏之意。以脉见沉迟。似无再加芍药之理。但病属发汗以后。则芍药益营之功。自宜重恃。
程郊倩曰。身疼痛。脉沉迟。得之太阳病发汗后。非属阴寒。乃由内阳外越。营阴遂虚。营主血。血少则隧道窒塞。卫气不流通。故身疼痛。于桂枝汤中倍芍药生姜。养营血而从阴分宣邪。加人参托里虚而从阳分长阴。脉沉者营气微。迟者营中寒。此沉迟之脉。非本来之沉迟。乃汗后新得之沉迟。故治法亦新加人参而倍姜芍。此说亦自解得明白。
喻嘉言曰。桂枝人参汤中去芍药者。以误下而邪入于阴。芍药主阴。不能散阳邪也。桂枝新加汤中倍芍药者。以误汗而阳虚邪凑。恐阳孤无偶。用芍药以和之。俾不至散乱也。此说亦当参看。
下集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泡去皮切八片)
以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
此桂枝汤去桂姜枣。加附子。亦桂枝汤之变方也。经云。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此汤主之。发汗后之恶寒。其非表邪可知。若因其恶寒而投以桂枝。误也。故以附子合芍药甘草。从阴分敛戢其阳。阳回而虚自止矣。
凡汗后之恶寒属虚。汗不出之恶寒属实。不得以汗不出之恶寒。拦入阳虚一路。此又仲景言外之意。宜识之。
下集
桂枝甘草汤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此于桂枝汤中摘取二味。遂变和营固卫之方。而为理虚护阳之剂也。经云。发汗过多。
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汗者心之液。发汗过多。则心气虚。虚故悸。叉手冒心。心阳失护而求卫也。因虚而悸。故欲得按。乃于桂枝汤中尽撤生姜之辛散。大枣之泥滞。并无藉于芍药之酸收。独任桂枝入心营以助阳。又得甘草逗遛中土。载还阳气。则心君复辟。中宫谧泰矣。
徐灵胎曰。此乃亡阳之轻者。同一心下悸证。若其人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又属真武汤矣。一证而轻重不同。用方迥异。其义精矣。
下集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三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此汤主之。按心下悸。是心阳虚。脐下悸。是肾气动。
肾气一动。便有凌心之势。若俟其奔豚既作。则补救已晚。亟当乘此欲作未作之时。预伐其谋。桂枝保心气。茯苓泄肾邪。甘草大枣培土制水。煮以甘澜水。取其力薄。不致助水也。
再论桂枝加桂汤。不用茯苓者。以气已从少腹上冲心。难恃茯苓渗泄之力。故寄重任于桂枝。以助心阳而伐肾气。此则水势尚在下焦。尚堪培土以制水也。
下集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芍药白术茯苓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此治太阳里水法也。经云。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本方主之。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明是桂枝汤证。乃服汤已。或下之。
而本证仍在。反加无汗。汗不外出。水气停于心下。因而满痛。但满而不硬。痛而尚微。又非误下结胸之比。皆因小便不利。膀胱之水不行。致中焦之气不运。虽见太阳诸证。病恰在府而不在经。病不在经。不当攻表。自宜去桂。病已入府。法当行水。宜加苓术培土制水。
而姜芍甘枣。乃得协成利水散邪之功。以其证本太阳。故虽去桂而仍以桂枝名汤也。
按此条。方中行谓中风兼寒。故桂枝及下法皆误。喻嘉言亦从其解。而程郊倩又以中气虚津液少立论。总觉牵强附会。与方义不甚相合。惟柯韵伯主太阳府病立论。王晋三亦以为治太阳里水法。则理路乃觉清晰。而方义亦属熨贴。今从之。
下集
桂枝人参汤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煎四味。取五升。纳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此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也。经云。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
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此汤主之。盖因误下则里虚。里虚则热入。里虚不能内守。遂协同外热。变而为利下不止。而必又心下痞硬。邪滞上焦。犹兼半表。故曰表里不解。夫下利不止。何以不用四逆以救里。以表热未罢也。心下痞硬。何以不用泻心以清里。以里气已虚也。此证辄防阳并入阴。故不但泻心中芩连不可用。即桂枝汤中芍药亦不可用。乃取桂枝行阳于外以解表。理中助阳于内以止利。此表里两解之治法也。
下集
葛根黄连黄芩汤
葛根(半斤)黄连(三两)黄芩(二两)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此桂枝证误下救逆之法。非葛根汤之变制也。经云。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此汤主之。夫误下致利。亦有阳盛阳虚之别。但下利脉不应促而反促者。此属表未解之诊也。邪束于表。阳扰于内。喘而汗出。乃表里俱热之象。则治表不宜用桂枝。而当改葛根以解表。治里不宜用理中。而反取芩连以清里矣。
按此当与前条桂枝人参证参看。柯韵伯曰。上条脉证是阳虚。此条脉证是阳盛。上条表热里寒。此条表里俱热。上条表里俱虚。此条表里俱实。同一协热利。同是表里不解。而寒热虚实。攻补不同。补中亦能解表。亦能除痞。寒中亦能解表。亦能止利。神化极矣。
下集
桂枝去芍药汤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根据前法。
此当与上条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参看。经云。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按下后脉促。同属表未解之诊。而促脉中又有阳盛阳虚之别。误下脉促。虽与上条同。
然既无下利不止之证。又无喘而汗出之证。但见胸满。而又非结胸硬痛者比。则胸满非下后阳邪之内陷。实因下后阴邪之上搏。但当扶阳逐邪。不宜再益阴气。故治法仍主桂枝。而方中芍药。自在急删之列也。
下集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八片。余根据前法。
太阳病。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按上条脉促胸满。是下后阳虚。阴邪搏膈。但当姜桂助阳散邪。不宜芍药益阴增满。若微恶寒。则搏膈之阴邪。渐将侵越卫外。瞬有亡阳之变矣。前方虽去芍药。而姜桂之力。尚不足以胜回阳之任。故必藉附子之刚烈。迅走卫外。以驱阴而复阳。预杜亡阳之变也。
下集
桂枝加浓朴杏仁汤
于桂枝汤方内。加浓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根据前法。
此亦当与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参看。经云。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浓朴杏仁汤主之。同属喘之一证。有表有里。不可不辨。下后汗出而喘者。其喘必盛。是里热壅遏。火炎故也。下后微喘者。其汗必不大出。是表邪闭遏。气逆故也。表未解仍宜从表。治主桂枝解表。加朴杏以下逆气。按本草浓朴杏仁。主消痰下气。故又曰喘家作桂枝汤。加浓朴杏子佳也。
喻嘉言曰。此误风邪误下作喘治法之大要。若寒邪误下作喘。当用麻黄石膏。即此可推。
下集
桂枝加芍药汤
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随前共六两。余根据桂枝汤法。
桂枝汤原方倍加芍药。即另立汤名。主治各别。与桂枝加桂汤同妙。经云。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按腹满时痛。痛而不实。即已伏下利之机。但究因太阳误下。表邪内陷。留滞太阴。非太阴藏寒本病。故仍用桂枝领出太阳陷入太阴之邪。但倍芍药滋脾阴而除满痛耳。
再按腹满时痛。倍用芍药。得毋疑其太敛。程郊倩曰。以其邪陷已深。一经桂枝升举阳邪。正防脾阴随表药而外泄。此为独得真解。
下集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二两去皮)大黄(一两)芍药(六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一两炙)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此条之大实痛。则非腹满时痛之比矣。腹满时痛。是脾阴为虚阳所扰。大实痛则脾气与阳气俱实。大实大满。似宜亟下。但阳邪究从太阳陷入太阴。与阳明胃实不同。仍宜桂枝领出阳邪。但加大黄微导其滞。则表里两邪。各有去路。程郊倩曰。二证虽属太阴。然来路实从太阳。则脉必尚有浮者存。
再按柯韵伯谓腹满时痛。是太阳太阴并病。若大实痛。是太阳阳明并病。满而时痛。下利之兆。大实而痛。燥屎之征。桂枝加芍药。小试建中之剂。桂枝加大黄。微示调胃之功。王晋三亦沿此论。然经文大实痛三字直接上文。并无转属阳明之说。而仲景于太阴病。亦有当行大黄芍药之条。若果阳明胃实。则大实痛正承气亟攻之证。而桂枝加大黄。究属和解之法。
并非下夺之剂。恐柯氏所云。未免失之穿凿。
下集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蜀漆(二两洗去脚)
龙骨(四两)牡蛎(五两熬)
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经云。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此方主之。按亡阳有二义。发汗过多。厥逆筋惕肉而亡阳者。乃亡阴中之阳。故用真武辈以救之。此以火劫致变。惊狂卧起不安而亡阳者。乃亡阳中之阳。故无藉于芍药敛阴。而当加重镇入心之品。以急挽飞越之阳神也。此证稍缓须臾。神丹莫挽。故重加救逆二字。喻嘉言曰。桂枝汤除去芍药。非恶其酸收也。盖阳神散乱。当求之于阳桂枝汤。阳药也。然必去芍药之阴重。始得疾趋以达于阳位。既达阳位矣。其神之惊狂者。漫难安定。更加蜀漆为之主统。则神可赖之以安矣。缘蜀漆之性最急。丹溪谓其能飞补是也。更加龙骨牡蛎。有形之骨属。为之舟楫。以载神而反其宅。亦于重以镇怯。涩以固脱之外。行其妙用。如是而后天君复辟。聿追晋重耳越勾践返国之良图矣。
下集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一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炙)龙骨(二两)
上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经云。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此汤主之。此证较上条稍轻。以元阳尚未至飞越。故无取蜀漆迅疾之性。急追以滋扰。但下后烧针误而再误因致烦躁。则此烦躁。非太阳病汗不出之烦躁。又非少阴病吐利后之烦躁。是已具起卧不安之象。而为惊狂之渐。即伏亡阳之机。故主桂枝入心助阳。而加甘草龙骨牡蛎。以安中而镇逆也。
下集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甘草麻黄(各一两去节)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双仁者)大枣(四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
按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此当正邪胜复之关。一则虑其邪之转属。一则虑其正之已虚。不可不细辨矣。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是邪不属里。一日二三度发。是邪已外向。脉又微缓。则胃气足以敌邪。乃为欲愈之征。倘脉微而恶寒甚。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恐误治伤阳。反生他变。若其人面色反有热色者。是为欲解未解之象。以其不能得小汗以宣助阳气。致阳气虽不内扰。却怫郁于皮肤肌肉之间。其身必痒。此明证也。故主桂麻而小其制。但得汗出而邪尽解矣。
下集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条与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相类。经云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用此汤。彼以阳气怫郁在表。故主桂麻并用。此属大汗出之后。
故桂枝略重而麻黄略轻。
下集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芍药甘草(各十八铢炙)生姜(一两三钱切)大枣(四枚擘)麻黄(十八铢去节)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咀。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经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按无阳何以用石膏。因此诸家诠释。不得其解。或谓无阳乃无津液之义。与亡阳有别。并与阳虚不同。或谓阳邪来乘。正阳为其所夺。至柯韵伯谓此条必有错简。愚按无阳二字。乃谓无阳邪也。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疑属阳邪为患。但脉见微弱。知邪不在阳分也。既无阳邪。不当更汗。文义便明白易晓。故主以桂枝之二。越婢之一。以和阴而宣阳也。
按越婢二字之义。喻嘉言谓化热生津。柔缓之性。比女婢尤为过之。恐仲景命名取义。
当不若是之远也。外台方作越脾。内经言脾不濡。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此起太阴之津。以滋阳明之液。成无己亦作发越脾气解。
下集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汤原方。加葛根四两。桂枝芍药各减一两。余同。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经云。太阳病。项背强KTKT。反汗出恶风者。此方主之。按太阳病头项强痛。强不及背。项背强KTKT五字连读。KT音殊。鸟之短羽者。动则引颈KTKT然。
形容病患俯仰不能自如之状。
此属太阳兼阳明之象。汗出恶风。太阳未罢。故仍以桂枝为主方。加葛根者。恐邪气愈转愈深。亟伐阳明之邪也。
下集
麻黄汤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汤泡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此太阳伤寒主治之方也。经云。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麻黄汤主之。同属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之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恶寒体重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中风头痛。伤寒亦头痛。中风发热。伤寒亦发热。中风恶风。
伤寒亦恶风。至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乃属体重之征。似与中风不同。然身疼痛。亦有宜桂枝解表者。然则从何辨其证之的宜麻黄。不宜桂枝耶。其着眼全在无汗而喘四字。麻黄走卫发汗。杏仁下气定喘。以是为主。而佐以桂枝入营散寒。甘草和中保液。视桂枝之调和营卫。以取微汗者不同也。
桂枝麻黄。分主太阳病风伤卫寒伤营二证。桂枝汤中不用麻黄。而麻黄汤中何以反用桂枝。
或谓麻黄发汗太峻。取桂枝以监制之。予则不信也。按桂枝辛热。能入营而助汗。桂枝汤中。尚取芍药监制桂枝。岂桂枝反能监制麻黄。盖凡病之在太阳者。全要从营卫上讨消息。风则伤卫。卫气疏则风易入。卫属阳。风为阳邪。两阳相合。则卫强而营反弱。故脉缓而有汗。卫邪易出。但取主桂枝入营助汗。而无取麻黄过泄卫分之气也。寒则伤营。营气实则寒易着。营主阴。寒为阴邪。两阴相搏。则寒凝而卫亦闭。故脉紧而无汗。营邪不易出。宜主麻黄走卫发汗。必兼藉桂枝以散营分之寒也。此本发汗之峻剂。故更不须啜稀粥以助药力也。不用姜枣者。以姜性升而枣味滞。虑碍杏仁下气定喘之功也。
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则紧固为寒邪之定脉矣。然沉紧者不宜发汗。当以浮字为辨。
故又曰脉浮者病在表当发汗。宜麻黄汤也。脉之紧者与数不同。紧以象言。有坚凝之义。数以数言。有迅走之状。伤寒脉数者为欲传也。但浮而数则病尚在表。可乘其半渡而击之。亦宜以麻黄汤发汗也。
麻黄汤为发汗之重剂。投之不当。变逆非小。即宜发汗之剂。亦须相人之津液。若尺中迟者不可发汗。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疮家不可发汗。
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汗家不可重发汗。俱在麻黄之禁例矣。然当发汗者。或疑畏而不发。邪气不从表解。转陷入里。其变逆亦不小。总须审系营卫俱实。无汗而喘者。可放心用之而无疑。此全在平脉辨证工夫。
伤寒有从衄解者。经云。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
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热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又云。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注家随文衍义。谓衄后当再用麻黄。以散余邪。按伤寒有衄家不可发汗之禁。而经又言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衄后病解。何以又用麻黄之峻攻。柯韵伯谓麻黄汤主之五字。当属未致衄以前是前人倒找文法。此言近是。
再按太阳病之主麻黄汤。总以脉浮无汗而喘。为对证之药。其有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邪结上焦。不可妄下。治不从阳明而从太阳。仍宜麻黄汤也。太阳病过十日以上。脉浮细。嗜卧。设胸胁满痛者。属柴胡证。若脉但浮者。是邪尚恋太阳。治亦从太阳而不从少阳。仍宜麻黄汤也。
再按柯韵伯谓桂枝麻黄。是通治太阳风寒之药。中风之重者。便是伤寒。伤寒之轻者。
便是中风。桂枝发汗之轻剂。麻黄发汗之重剂。不必在风寒上细分。只在有汗无汗上着眼。此启后人淆乱之阶。不可为训。要之麻黄发汗。杏仁定喘。无汗而喘。是伤寒之的证。麻黄汤是伤寒之的方。用者审之。
下集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此即麻黄汤去桂枝而加石膏也。即用以治发汗及下后。汗出而喘之证。然必审无大热。
方可用之。有大热者。恐兼里证。无大热者。明是表邪未彻。留恋在肺。肺主卫。故仍宜麻杏直泄肺邪。去桂枝者辛热之性。不宜再扰动营血也。加石膏者。降肺金清肃之气。用以生津而保液也。中风之误下而喘者。用浓朴杏仁加入桂枝汤中。伤寒汗及下后而喘者。用石膏加入麻黄汤中。喻嘉言曰。仲景正恐人以伤寒已得汗之证。认为伤风有汗。而误用桂枝。故特出汗后下后两条。示以同归麻黄一治之要。益见营卫攸分。而成法不容混施矣。
程郊倩曰。喘而汗出脉必浮数。可去桂枝之热。而加石膏之凉亦脉浮数者可发汗之一征也。
下集
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五十粒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此即合麻桂二方。去芍药而加石膏也。按桂枝主风伤卫。麻黄主寒伤营。此则伤风见寒。伤寒见风。主大青龙。方中行喻嘉言皆以此分为三大纲。疏太阳上中下三篇。程郊倩谓本论太阳烦躁一条。系寒温杂邪。温得风而阳热化气。阴寒在表。郁住阳热之气在经。而生烦热。
热则并扰其阴而作躁。故加石膏于麻黄汤中。使辛热之气变为辛凉。则寒得麻黄汤之辛热而外解。热得石膏之辛凉而内解。又以伤寒脉浮缓一条。属小青龙汤。大字系坊本之讹。而柯韵伯又谓此属麻黄证之剧者。由风热相搏。故倍麻黄以发汗。加石膏以除烦。不宜以风寒两伤立说。愚按经文中风脉浮紧。伤寒脉浮缓。本自回环互说。若拦入温热一路。则温热未有内郁而不口渴者。何以本文并不言渴。而发热恶寒身疼痛。皆中风伤寒互见之证。虽烦躁似属热象。亦因不汗出。则风寒之邪无从解。邪无从解。则郁而成热。因致烦躁。故方中麻桂生姜辛热之药。用至十两有奇。而石膏仅如鸡子大一块。又得甘草大枣相辅。借其生津之妙用。以作汗而除烦止躁。谨将经文两条阐发于后。
经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按太阳中风。脉当浮缓。是桂枝汤证。今浮紧是见寒伤营脉。又发热恶寒身疼痛而不汗出。又与中风之汗自出者不同。不汗出则风邪之伤卫者。得寒凝而多束。寒邪之伤营者。得风拒而内郁。
内烦外躁。正阳气壅遏不宣。将致化热入里之候。治法虽仍不离乎麻黄桂枝而证已见烦躁。
辛热之性。虑劫伤津液。故加入石膏。且得枣甘相辅。用以生津而保液。此正立方入微入细处。不可概执石膏为凉解之品也。
又经云。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按伤寒二字。便已括无汗而喘之证在内。伤寒脉当浮紧。是麻黄汤证。今浮缓是见风伤卫脉。伤寒体重。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今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则又非全属伤寒证。其为风寒错杂之邪显然。以无汗而喘之伤寒病。又得风之阳邪相合。非惟桂枝汤中之芍药不宜用以敛阴。即麻黄汤之纯行辛热。亦恐有碍风邪。则宜理肺金清肃之气。佐麻桂以驱风散寒。故不得不借资于石膏矣。此条徐灵胎疑有错简。程郊倩谓小青龙之误。总由忘却伤寒自有无汗而喘之本证在。至张令韶又谓此证太阳兼太阴。此方即越脾之义。尤凿。
按大青龙原为阳气壅实。汗不出者立法。若汗出恶风。便是中风之本证。只取和营卫以解肌。误服此汤。即致厥逆筋惕肉种种亡阳之变。然风寒两伤之证。又必辨无少阴证相杂。盖少阴之脉微细。正恐与太阳浮缓浮弱之脉相混。喻嘉言谓无少阴证。仲景原文。但重乍有轻时六字。早已挈明。言但身重而无少阴之欲寐。其为寒因可审。况乍有轻时。不似少阴之昼夜俱重。又兼风因可审。此解颇为入细。至成注谓不久厥吐利。则尤辨证之显者矣。
再按青龙取义。诸家皆神其说。以形自己一篇绚烂文本。余则谓其理甚庸。试观夏日地中之阴气未升。而天上之阳威已极。人在气交之中皆苦炎热。霎时间龙升云兴。滂沱遍野。人皆精神爽慧也。天地郁蒸。得雨则和。人身烦闷。得汗则解。其理本庸。惟其庸也。正其所以神乎。
下集
小青龙汤
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甘草(二两炙)桂枝(三两)半夏(三两洗)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此治太阳寒水之法也。虽同名青龙。却与大青龙主治迥别。太阳表邪不解。与阳热相搏。宜大青龙发之。太阳表邪不解。与寒饮相格。宜小青龙逐之。经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干呕。发热而咳。此为小青龙的对之证。故方中用麻黄桂枝细辛之属。以散寒而解表。用半夏干姜五味之属。以蠲饮而降逆。复以芍药甘草。两和表里。但表里错杂之邪。病出恒不一致。若微利者。水已下趋。故去麻黄。加芫花。顺其势以导之也。若渴者。寒已化热。故去半夏。加栝蒌根。反其用以治之也。若噎者。寒格上焦也。故去麻黄。加附子以散寒。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水蓄下焦也。故去麻黄。加茯苓以利水。若喘者。水邪射肺也。故去麻黄。加杏仁以下肺气。此方本不至发汗。故或用麻黄。或去麻黄。皆相表里证之轻重。而为加减之圆机活法也。
按大青龙发汗以除阳热。犹龙之乘云上天而布甘霖。小青龙逐水以散阴寒。犹龙之翻波逐浪而归江海。制方之妙。亦犹龙之变化而不可测乎。
下集
真武汤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真武为北方司水之神。方名真武。主镇北方寒水之气。实与小青龙汤对峙。盖太阳膀胱。
少阴肾。一脏一腑。同居北方寒水之位。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此水气属太阳府邪。太阳主表。宜小青龙发之。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水气属少阴藏邪。少阴主里。宜真武汤镇之。方中茯苓白术。培土以制水也。生姜附子温中以散寒也。更加芍药敛少阴浮越之气。使水得坎止而归其故宅。此诚有合乎真武坐镇北方。摄伏龙蛇之神力矣。但水邪泛溢。其病体恒变动不居。若咳者加五味子半斤。细辛干姜各一两。以水邪射肺。法当兼散肺邪也。若小便利者去茯苓。以水道已通。无取再泄肾气也。
若下利去芍药加干姜二两。以脾气下泄。用以醒脾也。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以胃气上逆。用以温胃也。随其逆而治之如法。其诸神之神者乎。
按真武主治少阴水气。固与小青龙对峙。而太阳病误服大青龙。致成厥逆筋惕肉之变者亦用此以救逆。盖龙非得水不灵。当阳气郁蒸之时。但得龙升雨降。烦热顿除。若淫溢不止。
则龙适滋害。摄伏龙蛇。舍真武更向何处乞灵哉。
再按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
亦主此汤救逆。按汗多亡阳。何以不用四逆辈而用真武。盖四逆功在以热却寒。真武功在以土制水。水气奔越。不宜火温而宜土制。用真武者。不宜混作回阳一例看。
下集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经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按少阴病不当发热。今始得之而反发热。则邪始入少阴。犹兼表邪矣。发热脉浮者。当从太阳解肌发汗之例。今脉沉。则谛实少阴病无疑。少阴本有发汗之禁。以其始得发热。故借细辛为向导。引麻黄入散少阴之邪。而亟亟加附子温经助阳。托住其里。俾肾中真阳。不致随汗飞越。此少阴温经散邪之大法也。
徐灵胎曰。此条必先从少阴诸现症细细详审。然后反发热。知为少阴之发热。否则何以知其非太阳阳明之发热耶。又必候其脉象之沉。然后益知其为少阴无疑也。凡审证皆当如此。
下集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经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而即自注云。以二三日无里证。
故微发汗也。按少阴与太阳为表里。三阴经中。惟少阴尚有汗解之理。以二三日之少阴病。而无吐利烦躁呕渴之里证。则邪未深入。微发汗者。即和解之义。故可撤细辛之向导。而但以甘草梢杀麻黄之力。更得熟附固阳。自无强责汗之弊。此又少阴温经散邪之缓法也。
下集
葛根汤
葛根(四两)麻黄(二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酒洗)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此治太阳伤寒。传入阳明。未离太阳。故以葛根为君。并加麻黄于桂枝汤中。仍属太阳与阳明同治。并非阳明经之主方也。故经云。太阳病。项背强KTKT。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
项背强KTKT。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此明以有汗无汗。辨邪之或自中风而来。或自伤寒而来。但见阳明一证。即用葛根一味。亟伐阳明之邪。而太阳未尽之邪。仍不离桂枝麻黄。分别风寒主治。其有太阳阳明。同时病发。不分先后者。则太阳之邪。合阳明胃中之水谷而下奔。必自下利。仍以葛根汤主治。以葛根汤中自有麻桂。并伐太阳之邪也。今人误以葛根汤为阳明经药。大谬。
下集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汤原方。加半夏半升。洗煎服法同。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此合病中亦有主风主寒之不同。喻嘉言曰。风者阳也。阳性上行。故合阳明胃中之水饮而上逆。寒者阴也。阴性下行。故合阳明胃中之水谷而下奔。下奔则利。但用葛根。已足解邪而止利上逆则呕。必加半夏。方能涤饮而止呕。此以见先圣制方。一药不苟处。
下集
白虎汤
石膏(二斤碎)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经云。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者。白虎汤主之。按三阳合病。其脉浮大。其证欲眠。而目合则汗。谛实此三阳合病之证。而见腹满身重者。阳盛于经。里气莫支也。口不仁而谵语者。热淫于内。神识为蒙也。因而浊气上蒸则面垢。阴津下泄则遗尿。若汗若下。皆足以夺津液而召变。计惟白虎。肃肺金而清胃热。则表里之邪自解耳。
诸书皆谓白虎主治阳明经热。此三阳合病。而何以独责阳明。因谓阳明居中土万物所归。三阳合邪。故统于阳明主治。愚按方中之用石膏知母。取降肺金清肃之气。而滋肾水生化之源。
水出高源胃土藉资灌溉。兼以甘草粳米。载之逗遛上焦。以生津而化燥则烦热自蠲。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又经云。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按厥之一证。总为入里之候。但有寒热。之不同。脉微而厥为寒厥。脉滑而厥为热厥。前因失治而致厥。若既见厥而复失治。则热邪愈转愈深。阴津之亡。可立而待。故急用白虎保阴津而驱阳热。以预弭热深厥深之变也。
再按大青龙之与白虎同用石膏。而主治各别。青龙主雨。譬如甘霖遍野。而蒸郁自消也。白虎主风。
譬如凉荐爽。而炎若失也。故用青龙以无汗为辨。用白虎以自汗为辨。
下集
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汤原方。加人参三两。煮服同前法。
白虎。西方金神也。主治在肺。并非专属阳明。兹之加人参者。则治在阳明胃矣。按经文于白虎汤证。并无一言及渴。而加人参方中。或曰口燥渴。或曰大烦渴。或曰渴欲饮水数升。此多得之汗吐下后。内热未除。胃液垂涸。故加入人参于白虎汤中。是移清金涤热之功。转而为益胃滋干之用。庶几泻子实而补母虚。两收其利。
再按白虎汤证主散邪涤热。故不宜加入人参。留恋邪气。此加人参。用以救垂尽之胃气。故宜人参益胃。而白虎乃得协成其清热止渴之用。
古圣立方。一药岂轻加哉。
下集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斤洗)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三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少阳之主方也。按仲景以口苦咽干目眩。责少阳之为病。而少阳之邪。大都从太阳传入。
此当半里半表之界。邪正分争。因而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此皆少阳必有之证。邪不在表。不宜汗吐。又不在里。不宜妄下。独主小柴胡为和解之剂。但转入之邪。恒难捉摸。其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皆非少阳必有之证而少阳病见此。另有加减之法。而规矩总不难乎小柴胡汤也。
按柴胡感一阳之气而生。少阳之邪。非此不解。合之甘草以两和表里。此为小柴胡汤中不可移掇之药。生姜兼散太阳之寒。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兼清阳明之热。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半夏有逐饮之能。取以降逆而止呕。大枣擅和中之用。取以安土而戢木。用人参者。
非取其补正。以邪在半表半里之界。预行托住里气。使邪不内入也。以此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诸证的对之主方。其加减诸法。并按本方逐条互参于后。
本方之用人参。以邪正相争。故宜辅正。用半夏。以证见呕满。故宜止呕。若但烦而不呕。
不呕则并无饮邪。何须半夏逐饮。不呕而但烦。则烦非本证心烦喜呕之烦。而正为热邪抟结将欲入里之烦。若用人参。不能转正。反能实邪。祸不小矣。故并去之而加栝蒌实。以栝蒌实能降热痰而开胸痹也。
半夏辛温而性燥。寒湿之痰宜之。热痰则不宜也。若渴则津液已竭。并无痰之可伐矣。
本方虽有黄芩甘草大枣。能养正而祛热。但胃中津液非人参不能鼓舞。故加人参以唤胃气。而得栝蒌根以生津润燥。人参仍无实邪之患也。
黄芩苦寒。本文用此以清半里之热。若腹中痛。则阳邪转陷太阴。岂能复任黄芩之苦寒乎。
不宜黄芩。何以反宜芍药。以证虽属太阴。而病因却是从阳邪陷入。故用此以约脾阴也。太阳病转属太阴。但于桂枝汤中加芍药。若桂枝加芍药汤是也。少阳病兼见太阴。即于柴胡汤中加芍药。即本方之加芍药是也。后人执药治病。遂谓芍药能止腹痛。试思太阴寒湿之证。
芍药宜之乎。热发大实痛之证。芍药宜之乎。殊不知阳邪陷里。本方中自有柴胡人参生姜半夏。已足以升举阳气。而理脾胃之困。但加芍药以约阴。则邪返于阳而阴亦安。不除痛而痛自止。仍不离和解之法也。
本方之用大枣。虑木邪贼土。用以安中也。若胁下痞硬。则邪滞中焦。便不宜大枣之守中矣。胁下属少阳部位。痞硬则气血交结。故以牡蛎佐柴胡。一以散气分之结。一以软血分之坚也。
少阳属木。木乘土位。则土不能制水。故有心下悸小便不利之证。若用黄芩。是助水邪为疟矣。小便不利。但当利其小便。本方中已有参甘姜枣之植土。而但当加茯苓之淡渗。以兼导其水也。
渴为邪欲入里之兆。若不渴则无里证可知。外有微热。则太阳之表证未罢。又可知矣。
表邪未解。人参实邪。究宜去之。本方加桂枝。则又易表里和解之制。而偏乎表以为治也。
咳属水邪射肺。人参大枣。究非咳证所宜。生姜散表有余。温里不足。故以干姜易生姜。以散寒而逐水。用五味者。以肺非自病。乃水邪从下而上。因之致咳。故以五味与干姜同用。
一以散水邪。一以收肺逆。与风火淫肺之忌五味不同也。不去黄芩者。留以制相火而存肺阴也。
按小柴胡汤之主少阳。乃伤寒一大关键。此际出则阳。入则阴。凡阳邪之入阴者。全赖少阳把守关口守隘。使不得遽入于阴。治之可不慎欤。凡他经所有之证。少阳病皆得兼见。其随证加减之法。丝丝入扣。头头是道。读仲景书者。当于此处猛下一参。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即是。不必悉具。此非教人以辨证之可从略也。盖病入少阳。正当阴阳相持之会。此际不出于阳。即入于阴。故一见少阳证。即当用柴胡从少阳领出其邪。使不内入。须知其辨证从宽处。正是其治病吃紧处。且少阳本传入之邪。多有或然或不然之证。又安能逐证一一见到也。
再按渴之一证。有出入之不同。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此少阳而兼太阳也。治可从少阳而不从太阳。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治又当从阳明而不从少阳。凡见渴证者宜审。
少阳之脉责弦。其有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未经吐下而脉沉紧者。但见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诸证。则脉沉紧。正是邪从少阳将欲入里之候。急当用小柴胡从少阳领出其邪。则太阳之邪自解。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此邪未结于阳明。但当用小柴胡汤。使上焦得通。津液自下。则胃和而阳明之邪自解。
妇人热入血室。是热邪已乘虚陷入阴分。何以主小柴胡汤少阳之药。按三阴三阳。少阳为从阳入阴之枢纽。阳经热邪。已越少阳而陷入阴分。亟当从阴分领出其邪。使还从少阳而出也。
下集
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斤洗)芍药(三两)枳实(四枚炙)大黄(二两)
生姜(五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小柴胡去人参甘草。加枳实芍药大黄。乃少阳阳明合治之方也。往来寒热。热结在里。是邪已内实。因其内实而下解之。乃通以去塞之法也。心中痞硬。呕吐下利。是邪已内陷。因其内陷而下夺之。此通因通用之法也。表未罢仍主柴胡。里已实宜加枳实大黄。不用人参甘草者。惧其缓中而恋邪也。加芍药者。取其约营而存液也。按少阳病本不可下。
此则热邪结于阳明。而少阳证仍在。故主此为表里两解之法。
下集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甘草(炙)人参生姜(各一两切)半夏(二十铢洗)大枣(四枚)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纳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服。
小柴胡汤原方加芒硝。而分两较轻。盖潮热固为内热之候。但其人业已微利。是里气已通。
特因下不如法。故府邪未解。则无取大柴胡之峻攻。其柴胡证之未罢者。亦已先用小柴胡汤以解外。此更无须柴胡之全剂。故复减约其分两。而但加芒硝以微通其滞。此剂之最轻者。
张令韶谓当用大柴胡汤加芒硝。与经旨大悖矣。
徐灵胎曰。大柴胡汤加大黄枳实。乃合用小承气也。此加芒硝。乃合用调胃承气也。皆少阳阳明同治之方。
下集
柴胡加桂枝汤
柴胡(四两)黄芩人参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半)甘草(一两)半夏(二合半)
大枣(六枚擘)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
此合桂枝小柴胡二方。而各取其半。用以和解太阳少阳各半之邪。经云。伤寒六七日。
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此太阳之表邪未解也。微呕心下支结。则证兼少阳矣。按支结者。结而不痛。与结胸殊。不可攻下。只宜和解。此方之义。和营卫以通津液。仲景已自注明白。故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亦用此方。以复阳和阴。今人误用此汤以发汗。岂非大谬。
下集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半斤)桂枝(去皮)黄芩(各三两)栝蒌根(四两)干姜(三两)牡蛎(三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此方全是小柴胡加减法。柯韵伯曰。心烦不呕而渴。故去参夏加栝蒌根。胸胁满而微结。故去枣加牡蛎。小便虽不利。而心下不悸。故不去黄芩。不加茯苓。虽渴而表未解。故不用参而加桂枝。并以干姜易生姜。散胸胁之满结也。可见小柴胡加减之法。出入变化。妙用无穷。真神于法者矣。
下集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四两)半夏(二合洗)龙骨人参茯苓铅丹生姜(切)桂枝(去皮)牡蛎(各一两半)大黄(二两)大枣(六枚擘)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按此证全属表邪误下。阴阳扰乱。浊邪填膈。膻中之气。不能四布。而使道绝。使道绝。则君主孤危。因而神明内乱。治节不行。百骸无主。以致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种种皆表里虚实。正邪错杂之证。但病属表邪陷入。则阴阳出入之界。全藉少阳为枢纽。故以柴胡名汤。而阴邪之上僭者。复桂枝生姜半夏以开之。阳邪之下陷者。用黄芩大黄以降之。使上下分解其邪。邪不内扰。而兼以人参大枣。扶中气之虚。龙骨牡蛎铅丹。镇心气之逆。且柴胡大黄之攻伐。得人参扶正以逐邪而邪自解。龙骨牡蛎之顽钝。得桂枝助阳以载神而神自返。其处方之极错杂处。正其处方之极周到处。不如此。其何能施补天浴日之手。而建扶危定倾之业耶。神哉弗可及已。
下集
小建中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大枣(十一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桂枝汤倍芍药而加胶饴也。本太阳表药。一转移而即变为安太阴之制。神化极矣。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中土虚馁。都城震恐。桂枝汤本主和营复阳。而但倍芍药加胶饴。奠安中土。故曰建中。甘能满中。仍与桂枝汤同。故重申其禁曰。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盖阳脉涩。则中土已虚。阴脉弦。则木来贼土之象。腹中急痛。是脾阳下陷。此时若用小柴胡制木。其如中土先已虚馁何。夫中土虚馁。非甘不补。土受木克。非酸不安。必先以小建中汤。扶植中土。土气既实。若不瘥。再以小柴胡。疏土中之木。用药自有先后。非先以小建中姑为尝试也。
下集
栀子豉汤
栀子(十二枚擘)香豉(四两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此非吐法之主方也。因误汗吐下后。正气已伤。邪留上焦。扰动阳气。因生烦热。无论虚烦实烦。皆宜此方取吐。虚烦者。若经中所指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胃中空虚。
客气动膈。按之心下濡。舌上胎饥不能食。不结胸。但头汗出。皆虚烦之候也。实烦者。若经中所指胸中窒。心中结痛。皆实烦之候也。此方主宣膈上之热。使得涌吐而解。若本有寒分者不宜。故经有病患旧微溏不可与之戒。
今人用栀子俱炒黑。不能作吐。本方生用。故入口即吐也。香豉蒸而成。性主上升。
故能载之以作吐。乃吐法中之轻剂也。
凡用吐法。当先审邪之高下。心下满而硬痛者。结胸证也。宜陷胸法。心下痞硬者。虚痞也。宜泻心法。此则心中懊。心中结痛。心下濡。故宜涌吐。毫厘千里。须当辨之。
下集
栀子甘草豉汤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
栀豉汤证具。若少气者。本方加甘草。按少气乃津液被夺。加甘草者。取其能益中而存液。并取其能载药而速吐也。
下集
栀子生姜豉汤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生姜五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
栀豉汤证具。若呕者。本方加生姜。盖呕则膈上之热。已犯及胃。生姜升散。领引胃中之热。一概涌之上出。此导引之药也。
下集
栀子干姜汤
栀子(十四枚擘)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喻嘉言谓此乃温中散邪之法。余谓不然。温中不宜用栀子。且中已宜温。何堪再吐。按误下多阳邪内陷。此则虽经误下。而身热不去。微烦。则阳邪犹未入里。故可引之上越。必以干姜断阳邪入里之路。而栀子乃得载邪上出。一寒一温。相反而实以相成。此之谓圣。
下集
栀子浓朴汤
栀子(十四枚擘)浓朴(四两姜炙)枳实(四两水浸去穣炒)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
此虽取吐而不专恃乎吐法也。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盖表邪虽经误下。心烦则邪半踞于上。腹满则邪半陷于下。故以栀子涌上邪。而以枳朴通下气。亦两解之法也。
下集
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二枚)栀子(十四枚)豉(一升)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栀豉汤散上焦之结热。为取吐之轻剂。此则先用清浆水空煮减三升。则水性熟而沉。使栀豉从枳实下行之力。清上泄下。以此通利三焦。营卫得和而病自愈。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则食复之治法。亦不外是矣。因食而复。去其食。而邪自化。从此可悟治病总当责邪也。
下集
栀子柏皮汤
栀子(十五枚)甘草(一两炙)黄柏(一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按身黄发热。热已有外泄之机。从内之外者治其内。故用栀子柏皮。直清其热。则热清而黄自除。用甘草者。正引药逗遛中焦。以清热而导湿也。
按栀豉汤乃取吐之轻剂。此方之用栀子。得炙草之甘缓。黄柏之苦降。而栀子又能从中焦分解湿热。洵乎处方之妙。乃用药而不为药用者也。
下集
瓜蒂散
瓜蒂(熬黄)赤小豆(各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和散。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之。
凡邪在胸中者宜吐。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三味皆探吐之品。必煮作稀糜。留恋中焦。方得引邪上涌而出。栀豉汤吐虚邪。此方以吐实邪。同一吐法。而所主不同。
下集
五苓散
茯苓猪苓(去皮)白术(各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半)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多饮暖水。汗出愈。
此治太阳表病不解。邪陷入府。凡渴而小便不利者宜之。亦两解表里之法也。以其有表证。
故用桂枝主表而化气。以其有里证。故用苓泽主里而利水水不下趋。势必上泛。故用白术奠安太阴。以土制水。此方不宜汤而宜散。以散能逗遛中焦。通调水道。更借多服暖水之力。使水精四布。上输下注。热解津回。则小便利而渴自止矣。
按渴欲饮水。有类白虎加人参证。何以彼宜白虎。此宜五苓。盖白虎主治阳明经热。五苓主清太阳府热。白虎证脉洪大。是表证已解。五苓证脉浮数。表证未解。以此为辨。
诸家皆以导湿滋干。释五苓之取义。但以桂枝之辛温。苓泽之渗泄。即白术亦主燥脾。
与生津润燥之义。全不相涉。而渴证宜之何也。盖此证由经入府。水蓄于下。不能输津于上。故治渴必先治水。且散服而多饮暖水。自有输精散布之功。
下集
猪苓汤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滑石(碎)阿胶(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十合。日三服。
同属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之证。太阳从寒水化气。故宜五苓散。主桂枝白术之甘温。以宣阳而输精。阳明从燥土化气。故宜猪苓汤主滑石阿胶之凉降。以育阴而利水。但利小便。还宜相人之津液。若阳明汗出多而渴者。是津液已虚。便不宜重虚其津液也。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何以亦主猪苓汤。盖咳渴呕烦不得眠。得之下利之后。是阴津下迫。阳邪上逆。主猪苓汤育阴利水。正以少阴肾与太阳膀胱。一脏一腑。相为表里。急引少阴之邪。从府而解。则下利得止。而热去津回矣。
下集
文蛤散
文蛤(五两)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病在阳不从汗散。反以冷水之灌之。寒束其外。热被却而不得去。阳无出路。弥更益烦。
水客皮肤。肉上粟起。阳气为水邪所格。故欲饮水。反不得饮。五苓散宣阳逐水则有余。育阴散热则不足。独任文蛤一味。可以两收散热导湿之功。
服文蛤散不瘥。复用五苓散者。以既得文蛤咸寒之性。清热导湿。免致增逆矣。而表阳不宣。水无出路。文蛤不堪再任。则仍取五苓宣阳逐水。此救逆之次第也。
下集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二两)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此方主治太阴湿困。而膀胱之气。不行。经云。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
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此汤主之。按心下逆满。乃伏饮搏膈。至于气冲头眩。则寒邪上涌。助饮为逆。饮本阴邪。故脉见沉紧。脉沉不宜发汗。误汗则阳益不支。而身为振摇。
故以桂枝茯苓。扶阳化饮。而加白术甘草。伸太阴之权。以理脾而胜湿。脾乃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膀胱之气始化也。
再按金匮用此方以治痰饮。其一曰。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又曰。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盖治痰饮大法。当以温药和之。温则脾阳易于健运。而阴寒自化。白术茯苓虽能理脾而胜湿。必合桂枝化太阳之气以伐肾邪。而通水道。
方能取效。
下集
茯苓甘草汤
茯苓桂枝(各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一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此即桂枝汤去芍药大枣而加茯苓。防水渍入胃而预杜其变也。水停心下因致悸。故主茯苓为治水之主药。甘草载桂枝入心以固阳。生姜佐茯苓温中心散寒。俾水之停于心下者。得桂姜之辛温而解。而茯苓乃得建利水之功。
五苓散用白术。理脾气以输精。故渴者宜之。此方用桂姜。散水寒而逐饮。故不渴者宜之。
再按此方及五苓散。并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俱相类。五苓散。
散太阳之水停。苓桂术甘汤。泄太阴之水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防少阴之水逆。此方堵阳明之水渍。数方增减。不过一二味。而主治各别。能解此。自不敢孟浪处方矣。
下集
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浓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熬)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三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
若更衣者勿服之。
小承气以大黄为君。微加枳朴以开气结。不用芒硝迅走下焦。经所谓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也。故曰小。凡矢未定成硬。未可与大承气者。可先以小承气试之。腹中转矢气者。大便已硬。乃可攻也。不转矢气者。但初头硬。后必溏也。同一承气而有大小之分者。大承气枳朴重而益用芒硝以峻攻。小承气枳朴轻而不用芒硝以亟下。故里证急者宜大承气。里证不甚急者宜小承气。是当细辨。
下集
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浓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两)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大承气开阳明之结。直达下焦。其力猛而效速。故曰大。盖胃大实。故重任浓朴以破结。而数独倍于大黄。矢已硬。故虽有枳实以导下。而功必资于芒硝。至其煎法。尤有深义。浓朴枳实之汁。以浓而力锐。大黄芒硝之性。以生而力锐。故分作三次煎。此斩关夺门之将。用此以急下存阴也。
大承气治阳明胃实之主药。必审明表证尽罢。不恶寒。但恶热。或潮热汗出谵语。腹满痛。
或喘冒不能卧。口干燥。脉滑而实。或涩者。方可用之。下不宜早。早则阳陷。并不宜迟。
迟则阴亡。恰好在阳明胃实之界。一下夺而诸病尽解。临证时不可错过。
阳明居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大热入胃。惟有下夺一法。盖阳明胃实之证。有从太阳传入者。有从少阳转属者。并有从三阴转属者。三阴经中。少阴更有急下之证。此乃伤寒一大归宿。若应下失下。变证蜂起。津液之亡。可立而待。孟浪不可。因循亦不可。
大承气证非惟不大便腹满痛者宜之。即下利之证。亦有宜从下夺者。如经文所指下利不欲食。下利心下硬。下利脉反滑。下利脉迟而滑。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痛。口干燥者。
皆宜大承气。此通因通用之法。不可不知。
下集
调胃承气汤
大黄(三两清酒浸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
上三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调胃承气汤。以甘草缓硝黄下行之性。使留恋中焦胃分。以清热而导滞。不用枳朴以伤上焦之气。盖热邪聚胃。宜分有形无形。有形者。当破其结而秽方解。无形者。但涤其热而气自和。胃宜降则和。故曰调胃。
下集
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桂枝(二两去皮)大黄(四两)芒硝(二两)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
日三服。当微利。
此治太阳瘀热入腑。膀胱蓄血。其人如狂。表已解而但少腹急结。血自下者。主用桃仁以利瘀。承气以逐实。使血分之结热。亟从下夺。与三承气之攻阳明胃实者不同。
方主攻里。而仍用桂枝者。用以分解太阳随经之热。喻嘉言曰。正恐余邪稍有未尽。其血得以留恋不下。析义最精。此先圣处方丝丝入扣处。此与五苓散同为太阳府病立治法。膀胱为太阳之府。热伤膀胱气分则蓄溺。当导其热从小便而解。热伤膀胱血分则蓄血。当导其热从大便而解。
下集
抵当汤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去翅足熬)大黄(三两酒浸)桃仁(三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抵当。攻血之峻剂也。视桃仁承气则加猛矣。盖病不止如狂而至于发狂。则逆血攻心。
瞬将危殆。虽表证仍在。难任桂枝攻表。虽少腹硬满。不事芒硝软坚。非迅走血分之品。不能斩关取胜。而桃仁大黄。犹以力缓而难膺重寄。故必资水蛭虻虫。方能直入血道。峻夺其邪。
转逆为顺。然抵当峻剂。从何谛实血证。可以用之无误。而仲景教人辨证之法。全以小便之利与不利为断。小便不利。非蓄血证。小便自利。非蓄水证。故经特申言之曰。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谛者审也。又当也。言当审之至当也。
下集
抵当丸
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五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
上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时。当自下血。若不下。更服。
同一抵当而变汤为丸。另有精义。经云。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
为有血也。当下之。宜抵当丸。盖病从伤寒而得。寒主凝泣。血结必不易散。故煮而连滓服之。
俾有形质相着得以逗遛血所。并而逐之。以视汤之专取荡涤者。不同也。
下集
十枣汤
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十枚擘)
上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按下利呕逆。明是水邪为患。但病属太阳中风而来。必须表罢可攻。汗出。有似表证。但发作有恶寒非表矣。
头痛有似表证。但汗出不恶寒。则非表矣。而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诸证。全是水邪内壅之状。乃知汗出亦属水气外蒸头痛亦属水邪上逆。主里而不主表。里未和则宜攻下。但邪在胸胁。与攻胃实不同法。胃实者邪劫津液。责其无水。此则邪搏胸胁。责其多水。若施荡涤肠胃之药。诛伐无过。反滋变逆。故用芫花甘遂大戟三味。皆逐水之峻药。别捣为散。
而以大枣作汤。取其甘味载药入至高之分。分逐水邪。从上而下。此法。今人多畏而不敢用。岂知不如此。水邪何由攻下耶。
下集
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煎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硝。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结胸兼涉阳明。仍用本汤。
大陷胸汤。由胸膈直达肠胃。亟从下夺。不用一药监制。此最猛劣之剂。故曰大。经云。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按动数变迟三十六字。形容结胸之状如绘。盖动数为欲传之脉。迟则不能复传。阳邪因误下而内陷。而里饮复与之相格。心下因硬。膈间拒痛。本方虽用硝黄。而关键全在甘遂末一味。使下陷之阳邪。上格之水邪。
俱从膈间分解。而硝黄始得成其下夺之功。若不用甘遂。便属承气法。不成陷胸汤矣。
又经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若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膈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观此条云。水结胸胁。而仍主此者。则全资甘遂逐水之功也。
下集
大陷胸丸
大黄(半斤去皮)葶苈(半斤熬)芒硝(半斤)杏仁(半斤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味。纳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按结胸而至于项强。则胸结十分紧迫。
浊邪布满胸中。升而上阻。津液不行。筋脉失养。故如柔痉状。邪踞于上。法当峻下。但汤剂直趋下焦。必变汤为丸。煮而连滓服之。使其逗遛病所。自上而下。方能与邪相当。而结自解。
喻嘉言曰。方中用大黄甘遂芒硝。可谓峻矣。乃更加葶苈杏仁。以射肺邪而上行其急。
煮时又倍加白蜜令留恋而润导之。而下行其缓。必识此意。方知用法之妙。
下集
小陷胸丸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又浮滑。视大结胸证从心上至少腹痛不可近者有间矣。邪入未深。故本方黄连清热。蒌半散结。但开中焦之热结。勿犯下焦。故曰小。
大陷胸证。痛不可近。小陷胸证。按之则痛。大陷胸证。痛连心上。小陷胸证。正在心下。同一陷胸。证隔天渊。不能通用。
下集
白散
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上三味为末。纳巴豆。更于臼中杵。以白饮和服。强人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
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此为寒实结胸立法。以其胸之结也。用桔梗贝母以开结。以其寒之实也。用巴豆以攻寒。与大小结胸不同法。必审无大热者方可用。
寒实结胸。恰从何辨其为寒实。而可任此方之猛峻耶。盖本衣冠文物言病发于阳。以冷水灌之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太阳寒水之气。复与外寒相格。因成寒实之证。故可主以此汤无疑也。
经言寒实结胸无大热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夫小陷胸之黄连。与此方之巴豆。
寒热天渊。何堪通用。想三物小陷胸汤。即属白散之药味。但有为汤为散之不同。此说亦是。
下集
麻仁丸
麻子仁(二升)芍药枳实(各半斤擘)大黄(去皮)浓朴(去皮)杏仁(各一斤去皮尖熬别研作脂)
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利为度。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按经言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此与攻胃实不同。故用芍药以益阴。麻杏以润燥。而大黄浓朴分两皆从轻减。服止十丸。以次渐加。皆示不欲遽下之意。
下集
蜜煎导法方
蜜七合。一味纳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
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纳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按汗出矢硬。何殊阳明内实之证。但小便自利。则津液内竭。慎不可攻矣。一切下剂。
皆在禁例。误投之则重虚其津液。故宜蜜煎导而通之。不从内治而从外治。但使硬矢得下。仍无伤于胃气也。
下集
猪胆导法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此与蜜煎导方同义。但蜜煎导借其热势以行津液。此则于导滞之中。
兼寓涤热之意。微细有别。土瓜导亦同此法。
下集
生姜泻心汤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按伤寒成痞。多因误下。此则不因误下而成痞。皆因胃中不和。太阳未尽之余邪。入而与内饮相搏结。阳邪居胃之上口。故心下痞硬。干噫食臭。水邪居胃之下口。故胁下有水气。
而腹中雷鸣下利。故君以生姜。两擅散邪逐饮之用。而热之格于上者。用芩连之苦以泻之。
寒之格于下者。用干姜半夏之温以泻之。复以人参甘草大枣和养胃气。使邪不能犯正而痞自解。以痞在心下。故方以泻心名。此寒热错杂之邪。故以寒热错杂之药治之。而一一对证。
制方之义精矣。
下集
甘草泻心汤
甘草(四两)黄芩干姜(各三两)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
故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按下利完谷。腹中雷鸣。是因胃中空虚。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是因客气上逆。若以心下痞而复下之。是重犯虚虚之戒。本方照生姜泻心。除去人参生姜。以胃中虚。不宜生姜之散。以气上逆。无取人参之补。但君甘草。坐镇中州。使胃虚得复而痞自解耳。
下集
半夏泻心肠
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干姜甘草(炙)人参黄芩(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汤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按此即生姜泻心汤。去生姜而君半夏。又属小柴胡之变方。以其证起于呕。故推半夏为主药耳。
下集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条柯韵伯谓按之濡。当作按之硬。必有当急下之证。故制比峻攻之剂。疑属错简。此说强经就我。转使作圣之灵思巧法。尽行埋没。愚按经文言紧反入里。
里邪不能再使出表。当从里解。但按之不濡。中挟饮邪。按之自濡。中不挟饮。故曰但气痞也。
若表邪未罢。脉当尺寸俱浮。今但关上浮。则属中焦痞结。气有上逆之象。既曰气痞。但当顺其气。本方大黄黄连。分两既轻。渍以沸汤。绞去滓而温服。则但取其气。不取其味。使气顺而痞自解。况经文本有表未解不可攻痞之条。此之表解而邪入里。攻痞自宜此法。先圣处方。
妙在能用药而不为药用。观其服法。本非急下之剂。与大陷胸之用大黄。小陷胸之用黄连。
药虽同而制则异矣。
下集
附子泻心汤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咀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此条柯氏于心下痞之下。自添大便硬心烦不得眠八字。谓恶寒者表未解。不当用大黄。若汗出是胃实。不当用附子。若汗出为亡阳。不当用芩连。当有大便硬心烦不得眠句。始与此方相合。愚按此说尤悖。大凡恶寒汗不出者属表实。恶寒汗自出者属表虚。
若但汗出恶寒。仲景自有芍药甘草附子汤之制今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则表虚而里实。但固表则里邪愈壅。但清里则表阳将亡。故以三黄附子合而用之。附子自能固表。三黄自能清里。且三黄得附子。其苦寒不致留滞阴邪。附子得三黄。其剽悍不致劫伤津液。此正善用反佐之法。故能以一方而全收复阳驱邪之效。若必加入大便硬心烦不得眠八字。以求与本方之三黄相合。则本经之用大黄。岂必尽为胃实而设。亦有本自下利而反用大黄者。至心烦不得眠。安知非由胃虚客气上逆之证。亦不得概从苦寒直折。且附子雄烈之性。又安见与大便硬心烦不得眠者相宜。柯氏胶执己见。擅改经文。无论其所言背谬。即使见果确凿。亦当存阙疑之例。况一偏之见。泥药求方。使先圣极空灵极神变之活法。而转以死法求之。悖甚矣。余历考前贤医案。用附子泻心汤而愈者。不一而足。且余亦尝试验。故敢直辟柯氏之谬。
下集
黄连汤
黄连甘草(炙)干姜桂枝(各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二服。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按胸中有热。则阳邪格于上。故欲呕吐。胃中有邪气。则阴邪格于下。故腹中痛。腹中痛。欲下而不得下也。欲呕吐。欲吐而仍不得吐也。上热下寒。法当和解。方用黄连泻胸热。干姜散胃寒。复以半夏宽中而开结。佐以桂枝通阳而化阴。然上征下夺。宜从中治。故用人参甘草大枣。创建中气。而上下之邪。各随所主之药而分解。此泻心之变方。而又与泻心之取义不同。
下集
黄芩汤
黄芩(三两)甘草(炙)芍药(各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按合病而至于下利。则邪气将从少阳。转陷入里。
故君黄芩彻少阳之热。而复以芍药约之。甘枣和之。使热清而利自止。虽半表半里之邪。而里多于表。故治法不从表而从里。
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表证为多。主葛根汤。阳明少阳合病下利。里证为多。主承气汤。
太阳少阳合病下利。半里半表之证为多。此方即是和法。同一合病下利。而主治不同。何等深细。
下集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于黄芩汤方内。加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余根据黄芩汤服法。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按呕亦属少阳证。故加半夏生姜以止呕。即小柴胡加减法也。
下集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主之。
按此证系阴格于内。拒阳于外。以干姜开通阴寒。芩连泄去阳热。复以人参鼓助胃气。并可助干姜之辛温。冲开阴邪。俾格开而吐自止。
下集
旋复代赭石汤
旋复花(三两)代赭石(一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按心下痞硬。中虚而有留邪也。噫气不除。
胃逆而兼蓄饮也。主旋复导饮下行。代赭镇心降逆。而邪之留滞者。复生姜半夏以开之。气之逆乱者。用人参甘草大枣以和之。虚回邪散。则痞可解而噫亦止矣。
下集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浓朴(半斤去皮炙)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人参(一两)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半夏人参汤主之。按汗后阳虚不能化气。
阴邪内结。壅而为满。本方主浓朴除满。而生姜半夏人参甘草。皆醒胃和脾。使气得化而满自除矣。
下集
理中丸(并汤)
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
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方。法以四物根据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饮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揭衣被。
经云。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胃上有寒。当以丸药理之。宜理中丸。霍乱头痛发热。
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宜理中汤。盖理中者理中焦之寒也。寒在胃上。取丸药之暖。逗遛于上。以温胃而散寒。若寒胜热之霍乱。利在急温。则不宜丸而宜汤。缓宜丸。急宜汤。此先圣之成法。不可紊也。再理中汤加减之法。与小青龙小柴胡加减法同义。宜当细玩。不得草草读过。
下集
桂枝附子汤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生姜(三两切)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按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固属风湿相搏之候。然风湿相搏。有属湿温。有属寒湿。
于何辨之。盖以证言。则呕而渴者属温。不呕不渴者属寒。以脉言。则实而数者属温。虚浮而涩者属寒。谛实此证此脉。便可主以桂枝附子汤而无疑也。
徐灵胎曰。此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但彼桂枝用三两。附子用一枚。以治下后脉促胸满之证。此桂枝加一两。附子加二枚。以治风湿相搏身疼脉浮涩之证。一方而治病迥殊。方名亦异。分两之不可忽如此。义亦精矣。后人何得以古方轻于加减也。
下集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白术(四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三枚炮)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
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按前证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小便自利。无取桂枝开膀胱而化气。恐渗泄太过。重虚津液也。大便硬反用白术者。以白术能益脾而输精也。当察二便以与前方相出入。
附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之。先其人身如痹。继复如冒状。亦险绝矣。险而稳。此其立方之所以圣也。藉非胸有把握。安能任用附子至三枚之多。而履险如夷哉。
下集
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四逆者。手足厥冷也。方以四逆名。用治三阴经吐利厥逆之寒证也。干姜温中散寒。生附驱阴复阳。二味合用。乃能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而挽垂绝之阳。复以甘草者。正取其甘缓留中。制雄锐之师。迅奏肤功。迎阳复辟。此三阴经中之第一方也。
经云。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盖下利清谷。里证已急。急当救里。若复瞻顾表热。恐阳随下利而亡矣。此表里缓急先后之界。失治即驷马难追。急当着眼。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夫自利不皆属寒。自利不渴。则寒证可知。虽未至手足厥逆。而温中散寒。当防于未然矣。此太阴用四逆之大法。
少阴病脉沉者。沉为在里。急当救里。若欲吐而膈上有寒饮干呕者。益属阴邪上逆之象。尤当从事于此汤之急温。此少阴用四逆之大法。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有寒有热。凡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则属虚寒可知。皆主是汤。此厥阴宜四逆之大法。
又经云。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按此二条。乃寒邪直中三阴而成霍乱之证。汗出恶寒。手足厥冷。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若不急温。瞬有转筋入腹之变。
此三阴通用四逆之大法。
四逆证具。若无脉沉微恶寒等阴象。虽下利而并非清谷。反下重者。既属转经之热邪。
不可误用。贻祸难挽。当须细辨。
下集
四逆加人参汤
四逆汤原方。加人参一两。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按亡血即亡津液之谓。故加人参补虚以生津液也。
下集
通脉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干姜(三两强人四两)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
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四逆汤为驱阴复阴之主药。此因阴盛格阳。故加葱以通其格。经云。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面色赤加葱九茎。按下利清谷。
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而里寒者。阴盛于内也。身反不恶寒。面色赤而外热者。格阳于外也。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此通脉四逆之正法也。或腹中痛者。去葱之辛散。加芍药敛脾阴而止痛。或呕者。加生姜以止呕。或咽痛者。去芍药之酸敛。加桔梗以清咽。四逆主治其本。诸加减法兼治其标。若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即与四逆加人参汤同义。至四逆证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此阳有立亡之象。亦宜此方主治。
下集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于通脉四逆原方。加猪胆汁半合。余如前法煎成。纳猪胆汁。温服。其脉即出。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按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欲绝。皆四逆及通脉四逆固有之证。何取乎胆汁之加。要其着眼全在吐已下断四字。盖吐已下断。津液内竭。投通脉四逆纯阳之剂。正恐格不相入。故藉胆汁导引之力。以和阴而复阳也。
下集
干姜附子汤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干姜附子汤主之。按下后则阴气盛而阳已虚。复发汗以散其阳。则虚阳扰乱。故昼日烦躁不得眠也。夜而安静。非吉兆也。止以入夜纯阴用事。而衰阳欲躁扰不能也。此法不用甘草。
较四逆汤尤峻。取其直破阴霾。复还阳气。必审无呕渴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则烦躁的为虚阳扰乱之烦躁。乃可主以此方而不至误用也。
独阴自治于阴分。孤阳自扰于阳分。故用姜附助阳以配阴。
下集
白通汤
干姜附子汤原方。加葱白四茎。煎服法照前。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按少阴下利。肾中真阳。将随下利而亡。故以姜附温肾。而加葱白以升举下陷之真阳也。
下集
白通加猪胆汁汤
白通汤原方。加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猪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按少阴下利。治用白通。药本不误。正以阴气太甚。与辛热之药格不相入。故加人尿猪胆汁以为向导。与通脉四逆加猪胆汁同义。服汤脉暴出者。乃为药力所迫。而阳气将泄露无余。仍主死也。微续乃正气渐复。故可生也。
下集
茯苓四逆汤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按未经汗下而烦躁属阳盛。既经汗下后而烦躁属阳虚。且汗下之后。津液告竭。故于四逆汤中。加茯苓以安下。人参以补虚也。
下集
四逆散
柴胡枳实(炙)甘草(炙)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加减法。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此汤主之。沉为在里。只宜温里。此全以脉沉为辨。又云。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此汤主之。此又以口中和为辨。口中和而背恶寒。则非阳邪怫郁之恶寒。乃可主以此汤而无疑。
此少阴病温经散寒正治之法。主附子之雄烈。下消肾中之水寒。上资君主之热化。人参助阳。芍药和阴。茯苓利窍以逐水。白术燥湿以燠土。并力温托。绝不加入一毫升散之药。但使元阳得振而病自解。
柯韵伯曰。此与真武汤似同而实异。倍术附。去生姜。加人参。是温补以壮元阳。真武汤还是温散而利胃水也。此辨明真武附子。界限却清。
下集
甘草附子汤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经云。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按此段形容风湿相搏之病状最着。湿壅于经。故身肿痛剧而小便不利。风淫于卫。故汗出短气而恶风不欲去衣。附子白术。宣太阴以驱湿。甘草桂枝。通太阳以散风。凡风湿证大发其汗。病必不解。此方亦是不欲发汗之意。当取微汗为佳。
下集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
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按此段经文。本已自解明白。利在下焦。关闸尽撤。急当固下焦之脱。石脂余粮固涩之品。性皆重坠。直走下焦。拦截谷道。修其关闸。此以土胜水之法。若复利不止。则又当通支河水道。以杀其下奔之势。而关闸始得完固。
下集
炙甘草汤
甘草(四两炙)生姜(二两切)桂枝(三两去皮)麦冬(半斤去心)麻子仁(半斤)人参(二两)阿胶(二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地黄(一斤)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煎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销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按脉结代而心动悸。则心悸非水饮搏结之心悸。而为中气虚馁之心悸矣。经衣冠文物以结阴代阴。昭揭病因。证津液衰竭。阴气不交于阳。已可概见。君以炙甘草。坐镇中州。而生地麦冬麻仁大枣人参阿胶之属。一派甘寒之药。滋阴复液。但阴无阳则不能化气。故复以桂枝生姜。宣阳化阴。更以清酒通经隧。则脉复而悸自安矣。
下集
甘草干姜汤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按此方系因误用桂枝。阳越于上。致有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诸变。特出此复阳救逆之法。观方中甘草倍干姜。专任其甘缓之性。特微加干姜为向导。引阳还返于下。并非资干姜之辛热以复阳也。用者须识此意。
下集
芍药甘草汤
芍药(四两)甘草(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按阳越于上。既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而挛急未解。明是津液不荣经脉。但以芍药甘草和之。而脚即伸。亦正所以救桂枝之逆也。此法试之颇验。不可以其平易而忽之。
下集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二两去节)赤小豆(一升)连轺(二两)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二两切)
生梓白皮(一升)甘草(一两炙)大枣(十二枚)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按瘀热在里。则伤寒之表邪。亦瘀而不行。内外合邪。因致发黄。治亦当内外并解。伤寒解外。仍不离麻黄杏仁甘草之成法。热瘀则不宜桂枝而改用连轺。以散在经之热。更用赤小豆梓白皮以清在里之热。而复以姜枣和之。
以其发黄从伤寒而来。犹兼半表。亦麻黄汤之变制也。
下集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三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按发黄证若小便自利而发黄者。属蓄血。小便不利而发黄者。
属瘀热。小便不利而至渴欲饮水。湿从火化也。腹微满热瘀不行也。茵陈利湿。山栀降热。
大黄行瘀。导在里之湿热。从小便而解。而身黄自除。
下集
麻黄升麻汤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黄芩葳蕤(各十八铢)
白术石膏干姜芍药天冬(去心)桂枝茯苓甘草(各六铢炙)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下重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按此条伤寒六七日。阴液已伤也。复经大下。阳津重竭也。下后阳气陷入阴中。而阴气亦复衰竭。故寸脉沉而迟。阳气既已下陷。将随下利而亡。故下部脉不至。以致咽喉不利唾脓血。手足厥逆。泄利不止。种种见证。皆因阳去入阴。上征下夺。最为危候。故称难治。本方用一派甘寒清热之药。不嫌重复。独任麻黄升麻二味。从阴分提出阳气。复以桂枝干姜佐诸阴药化气生津。盖热不清则津不复。阳不升则津不固。错杂之邪。以错杂之药解之。先圣立方之精如此。
下集
吴茱萸汤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此本温胃之方。而亦以通治厥少二阴吐利垂绝之证。盖阳明居中土。食谷欲呕。土受木克。
胃气垂败。按吴萸本厥阴药。兹以人参甘草大枣。奠安中土。而主吴萸温中散寒。以泄土中之木。则呕吐而谷可纳。至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此因上下交征。胃气随吐利而将败。而厥阴更得侮其所不胜。病本在肾。病机在肺。而主治则在胃。得此剂补火生土。
而浊阴自退矣。
下集
黄连阿胶汤
黄连(四两)黄芩(一两)芍药(二两)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生用)
上四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此真阴为邪热煎熬。故以育阴清热为治。芩连泻热也。胶黄养阴也。再佐以芍药敛阴复液。则热清而烦自除。
按此条之不得卧。乃热伤阴而心肾不交也。鸡子黄入心。阿胶入肾。病本少阴。自宜心肾同治。
下集
桃花汤
赤石脂(一升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温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少阴便脓血。是感君火热化。奔迫太过。闭藏失职。关闸尽撤。不急治则亡阴。故取石脂干姜之辛涩。以散邪固脱。加梗米以益中虚。先使中气不下坠。而复以一半石脂末调服。俾粘着大肠。拦截谷道。方以桃花名者。非特色相似。亦取谷春回之意也。
下集
半夏散(并汤)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按少阴咽痛。大都上热下寒。不宜寒凉直折。本方用半夏开痰。桂枝散邪。复甘草以缓其急。使无劫液之虞。能咽者用散。不能咽者用汤。须令小冷。少少咽之。此病在上者。但治其上。不欲其犯及中下也。
下集
猪肤汤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按下利咽痛。有阴盛而阳格于上者。治以驱阴复阳。若通脉四逆加桔梗是也。有阴虚而液不上蒸者。治宜育阴复液。若本方猪肤汤是也。
肾液既从下溜而不上蒸。则阴火充斥。因致烦满。故以猪肤滋肾脏之液。而缓以白蜜白粉。留恋中焦。输精布液。以解其上征下夺之危。
喻嘉言曰。猪肤与用黑驴皮之意颇同。若以猪皮外毛根薄肤。则劣无力。且与熬香之说不符。但用外皮。去其内层之肥白为是。
下集
甘草汤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按咽痛而不下利。得病只二三日。是邪热客于少阴之标也。少阴咽痛。总不宜苦寒。直折。故但取甘草之甘。以缓肾急而制火邪也。
下集
桔梗汤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与甘草汤不瘥。既得甘缓之力。而经气尚阻而不通。仍用本方加桔梗一两。载药上浮。成开邪利咽之功。
下集
苦酒汤
半夏(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
上二味。纳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
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谛实咽痛之属少阴病。始而痛者。继且咽中伤生疮矣。不能语言声不出。则阴火沸腾。并舌本亦强矣。半夏鸡子。消痰利咽。二味并用。俾半夏无燥液劫津之虑。鸡子得通声利窍之功。而消肿敛疮。更有藉于苦酒之敛降。其煎法服法。总使其逗遛病所。妙义天开。真令人不可思议。
下集
乌梅丸
乌梅(三百个)人参(六两)当归(四两)黄连(一斤)黄柏(六两)蜀椒(四两炒去汁)桂枝(六两)干姜(十两)附子(八两炮)细辛(六两)
上十味。各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经云。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
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按此方主治蛔厥。其妙处全在米饭和蜜。先诱蛔喜。及蛔得之。而乌梅及醋之酸。椒姜桂附及细辛之辛。黄柏黄连之苦。则蛔不堪而伏矣。但厥后气血不免扰乱。故加人参当归奠安气血。此方虽寒热错杂。但温藏之力居多。又得乌梅之酸涩以固脱。故又主久利。
下集
白头翁汤
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
按此方寒以胜热。苦以坚阴。用治热利下重欲饮水者。盖下重则热邪奔迫。欲饮水则津液为热所伤矣。或通或涩。皆所不宜。但清其热而利自止。
下集
竹叶石膏汤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人参(三两)麦冬(一升去心)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按此系肺胃之津液。因病热而受伤。故主此方。滋养肺胃。以复阴气而清余热。石膏竹叶之辛凉。得人参麦冬甘草粳米以相辅。便为益胃生津之品。因气逆欲吐。微加半夏。以平逆气。此愈得调理之法。其灵警有如此者。
下集
牡蛎泽泻汤
牡蛎(熬)泽泻蜀漆(洗尽腥)栝蒌根葶苈子(熬)海藻(洗去盐)商陆根(熬)
以上各等分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入臼中杵之。白饮和方寸匕。小便处。止后服。
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按大病瘥后。津液已伤。而从腰以下有水气。是水蓄于阴分也。水蓄阴分。非咸不降。故以牡蛎泽泻海藻咸寒之性。入阴软坚。而加蜀漆以通经隧。葶苈商陆以逐水邪。复以栝蒌根。于润下导滞之中。回护津液。为散服者。
亦以病后当从缓治也。
下集
烧散
上取妇人中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即愈。
妇人病。取男子当烧灰。
经云。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
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此方主之。按大病新瘥。余邪未尽。强合阴阳。二气交感。互易为病。推其病本。感从前阴而入。仍当导其邪。使驱从前阴而出。故必小便利而始愈。方中单用烧一味。取其气之所感。以类相从。古所传禁方。有令人不可思议者。大率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