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医彻 » 古今医彻全文在线阅读

《古今医彻》卷之二

关灯直达底部

卷之二 杂症

中风论

窃尝怪凡病皆以所感名之。惟中风则以其象名之。遂启后人之惑也。试观夫中风者。恒于密室中。行住坐卧之顷。卒然仆倒。或痰涎上涌。昏不知人。或肢体痿废。足不任身。或手足瘫痪。身半不遂。或口眼 僻。筋脉牵引。

斯时未尝有风。而何从中之。即令虚邪贼风偶犯。亦不过现六经之症。侵冒肌肤已耳。何至昏倒不省。若斯之甚也。然则中风究何从而名焉。盖人身譬犹树也。人之四肢。犹树之枝干也。人之七情五志。犹天之疾风豪雨也。人之饥饱劳逸。犹树之日剥月削也。人之忧愁思虑。犹树之蠹蛀侵蚀也。人之恣欲不节。犹树之斧斤砍伐也。假令一树也。而剥之削之。侵之蚀之砍之伐之。即不待夫疾风豪雨。而罔不倾仆矣。偶遇大风拔木。而咎之于风可乎。人之中风。不犹是乎。河间谓五志过极。言其因也。东垣谓本气自病。言其本也。丹溪谓湿热生痰。言其标也。而究其根。则在于肾元不足所致。盖肾元无亏。五志过极。即显五志之证。元气不足。即显虚损之证。湿热生痰。即显痰热之证。惟根本既亏。而五志乘之。劳役乘之。痰热乘之。而卒然仆倒。遂莫之支尔。斯时也。逐其痰。痰愈炽。降其气。气愈逆。惟牙关紧闭者。暂用稀涎散开之。究无当于实际。立斋用三生饮投人参一两。驱驾其邪而补助真气。真斩关夺门之将也。河间立地黄饮子。治舌喑不言。足痿不行。专固其本。已顶门下一针矣。余每临斯症。细求其故。未有不从心肾不交而得。盖心不下交于肾。则用归脾汤养育心神为主。而以八味丸为佐。肾不上交于心。则用地黄饮子补益真阴为主。而以独参汤为佐。又必令病患却七情。绝帏幕。轻者可复。重者可延。继以岁月。鲜不安痊。若以风药痰药间之。舍本求末。安望其能生哉。

按中风肥人多见之。而瘦者间有。然肥人多气虚。气虚则生痰。苟根本不实。犹树之扶疏而中空。则易于倒仆矣。治之须大进参术。佐以痰药。

后补其肾可也。瘦人多血虚。血虚则有火。苟忧愁太过。犹树之枝枯而叶萎。则无以滋养矣。治之须培益真阴。佐以开郁。后补其气可也。盖脾肺肾肝。既有阴阳气血之殊。自应分酌而治。矧心为神机开发之本。胃是谷气充大之标。苟心思不遂。则饮食少用。而无以益其血脉。胃气不充。则五脏少资。而无以灌其百骸。则是心与胃。又所宜讲求者也。噫。中风一症。大率膏粱者多出于逸乐。则宜固其肾肝。盖肾主闭藏而肝主疏泄也。藜藿者每见于萦愁。则宜助其心脾。盖心主忧而脾主思虑也。

此孰非医者之权衡。所当潜心而体会哉。不然一遇此症。不求其因。识浅技穷。辄进牛黄丸。几曾见有用之而得生者。不大可悟也夫一中风五绝之症。如口开眼合。手撒遗尿。声如 睡者不治。治之无益。

一中风 僻瘫痪。分左右之道路。而大补气血。佐以舒筋豁痰。十补勿一泻之。

一中风痱痿不用。宜八味十补还少等丹丸选用。佐以补中六君归脾等汤调之。慎勿误治。以夭人命。

一中气中寒中暑中食。分别以治。不可误认作中风一例而看。

稀涎散江子仁(六粒每粒分作两半) 牙皂(三钱细切) 明矾(一两)

先将矾熔开。入二味搅匀。待矾枯为末。每用三分。

三生饮生南星(一两) 生川乌(半两去皮) 生附子(半两去皮) 木香(二钱)

每用共一两。加人参一两。水煎。

地黄饮子怀熟地 巴戟(去心) 山茱萸(去核) 肉苁蓉(酒净) 附子(制) 石菖蒲五味子(杵) 茯苓 麦门冬(去心) 远志肉(去心甘草汤净) 石斛(盐水焙) 紫肉桂各等分。每服五钱。入薄荷少许。姜枣水煎。

卷之二 杂症

虚损论

虚损之症。越人言之详矣。然有骤而损者。有渐而损者。骤而损者。如大劳大病脱气脱血之诊。其势疾暴可畏。然苟察阴阳偏胜而调之。往往易于见功。此无他。形体虽坏。而脏真未竭也。渐而损者。如劳役所伤阴虚火动之候。其始若不经意。其继犹或强持。日积月累。渐至于深入而不可救。此无他。脏真先亏。而形体徐坏也。夫然。则虚损之要。莫有过于阴阳。而治之者。有五失焉。方其始也。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发热。医者见其寒。辄思解之。

见其热。辄思清之一失也。其继也。阳虚宜补阳。而反滋阴。阴虚宜滋阴。而反补阳。则阴阳愈乖。二失也。且阳虚有火。则甘温之中。不宜燥热。阳虚无火。则甘温之中。不宜凉润。阴虚有火。则壮水之中。勿杂燥味。阴虚无火。则益火之中。切禁苦寒。治者不守大法。三失也。又有阳先病。而温之大过。阴后病者。阴先病而凉之太过。阳后病者。治者不知变计。四失也。况阳虚则阴无所统。病在阴而仍宜治其阳。阴虚则阳无所附。病在阳。而仍宜治其阴。治者不窥原本。五失也。此其间缓急进退之法。非可执一。宜深思而熟计之。不致变生而易辙。斯善尔。故治损之法。惟越人为最精。其曰损其肺者益其气。即劳役所伤。而用补中益气之类也。损其心者。调其荣卫。即思虑过度。而用济生归脾之类也。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即饮食失节。而用四君六君人参理中之类也。损其肝者。缓其中。即七情怫郁。而用加味逍遥之类也。损其肾者益其精。即真阴失守。而用六味八味之类也。

矧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五脏盛。乃能泻脾运水谷之精而日生之。

以灌于脏腑可见先天之精。早已易竭。后天之精。生之实难而不知节者又妄用而不恤。于是精不能生气。气不能生神。而骨痿色悴。劳瘵之形成矣。虽有扁仓。能不却走哉。

按虚损之症。未有不见于咳嗽。而咳嗽之因。则有多端。如形寒饮冷则伤肺。此时而即解之易易也。然有忽视而任之者。则邪内伏而正反虚有重视而屡发者。则气益虚而嗽弥甚。于焉津液内亡。肺气不能自固。

而肾绝生化之源。更加之以不谨。而子母两亏。阴益亡而竭矣。阴竭则火动。火动则金愈伤。燎原而不可遏。求其不为怯也难矣。于是疗之者。

始议降火。议清金。不知苦寒又坏胃。胃伤则脾亦伤。更绝其肺之母而死亡迫矣。故善治者。肺虚则补其气。兼补其脾。使土得以生金。肺有火。

则补其肾。使子不盗母之气。而水足制火。火衰。则补其火。使不致金寒水冷而上泛为痰。仲景谓阴虚咳嗽者。用肾气丸补而逐之。东垣谓脾虚生痰者。六君子补中益气培而养之。如忧虑而伤心脾。归脾汤主之。

郁怒而伤肝脾。加味逍遥归脾主之。气血两虚。八珍人参养荣汤主之。

此皆治咳嗽之大法。亘古而不可易者也。奈何世之医者。一见咳嗽。不求其因。罔顾其本。嗽家药品。搜括无遗。发散不效。继之消痰。消痰不效。

继之降气。降气不效。继之清火。清火不效。待毙而已。不亦重可哀哉。

卷之二 杂症

血症

凡症之可畏者。莫甚于失血。使不急有以止之。则危亡随焉。然止之而不得止。或屡止而屡发者何故。良由世之治者。执火载血上。错经妄行之说。

不求阴阳原委。漫以寒凉投之。设在火症。偶尔获效。危亡者接踵矣。褚齐贤有服寒凉百不一生之叹。岂过甚哉。窃念人之一身。内而脏腑。外而皮肤。而血潜行于中。岂容有发越也哉。惟伤于肺。则血缕带于痰中。伤于脾。

则血散漫于痰涎。伤于肝。则血凝结而紫黑。伤于肾。则血随咳唾而出。伤于心与肾。则血暴吐而成盂。其间脏腑。虽有气血多少之别。断未有真阴足而妄动者。亦未有元气充而不摄者。每见失血之人。非有大损于脏腑。

则血不易以至。一至焉。则症不易以复。从可识矣。端赖求其原而疗之。或补其阳。以固脾肺之气。如面色黄白。而脉虚大空软者是也。或补其阴。以固肾肝之气。如面赤口干。而脉虚细弦数者是也。然补阳无论矣。而补阴之中。又有火衰者。其症面青白而脉迟弱。或服寒凉而脉反鼓指者。皆当以导火归元。如八味丸以消阴翳是也。不见立斋治张东谷。遇劳则吐血一二口。用补中益气汤。加门冬五味山药熟地茯神远志。非补脾肺乎。丹溪每用炮姜止血。缪仲仁用四君六君加木香。谓古人治血多以胃药收功。非补中焦乎。养葵谓心主血。脾裹血。肝藏血。归脾汤。三脏之药毕具。用之鲜不神效。非补心脾乎。余治一友。汪子轶干。应乡试过劳。及归。吐血。屡发屡止。遍服补阴药。逾年不效。余见之面色白。脉虚数无力。体中未尝畏热。余曰此不特脾肺虚而命门之火亦衰。遂用归脾汤加炮姜五味倍人参。而血势少衰。偶加门冬。则又如故。继以八味丸无间服之。血遂止。若八味少弛。则血又复。以后连获二子。应试如初。非补命门乎。乃知有形之血。

固于无形之气。无形之气。资于命门之火。所谓精足则气旺。气旺则神生。

神者血之华也。不信然哉。及观古人治脱血。必用大剂独参汤以挽之。岂血未至于脱。而反不可用人参乎。此亦余之所不解矣。故余治失血症。上必顾其脾肺。下必滋其肾元。切禁苦寒以伐之。庶几无愧于前哲。而不遗人夭枉也。

按上治五脏法也。胃多气多血。暴吐成碗成盂。当火炽方盛时。必用四生丸。生地凉血。荷叶柏叶破血。假艾叶辛温济之。则血不复滞而归经矣。胸中气塞。血成紫块者。此必血菀于上。宜桃仁枳壳陈皮香附之属。

破而降之。则气平而血止矣。小便尿血。心移热于小肠。清心莲子加柏叶牛膝小蓟主之。大便下血。元气下陷。补中益气加槐花槐角地榆主之。审其虚实而施治可也。至鼻衄。血冲清道。四生丸为最妙。虚则生脉散加黄 芍药以摄之。牙宣出血。六味丸加骨碎补。虚寒者。八味丸加骨碎补。生脉散亦效。此又岂法之所拘哉。

生地丹皮汤 治脉数内热咳嗽痰血者。

怀生地 牡丹皮 川贝母(去心研) 麦门冬(去心)

广陈皮(各一钱) 炙甘草(三分) 沙参(一钱) (如不止加阿胶一钱蛤粉炒成珠)

加焙扁柏叶一钱。水煎服。如吐血。去门冬加荷叶艾叶。或加藕节童便。

当归止血汤 治脉弦胁痛气逆者。

当归(一钱) 香附(一钱便制) 生地(一钱) 白芍药(一钱酒炒) 牡丹皮(一钱)

苏子(一钱) 炙甘草(三分) 广陈皮(一钱)

加焙扁柏叶一钱。水煎服。

白芨汤 治内伤吐血。

白芨 茜草 生地 丹皮 牛膝 广皮 归尾(各一钱)

加荷叶蒂五个。水煎服。

补方见论内

卷之二 杂症

咳嗽

咳嗽。微疾也。连绵不已。则又痼疾也。夫岂容渺视哉。然咳则有声无痰。虚怯者恒见之。或时咳一声。或连咳二三声。日以为常。初不经意。而 羸已成矣。盖肺出气。肾纳气。升降往来。舒徐不迫。惟纵欲以竭之。以耗散之。而真气馁。于是假咳而上达。岂可久之道哉。嗽则有声有痰。其因多端。外则六淫。内则七情。咸足以致之。经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而肺为之总司。然六淫之中。风寒尤易犯。以肺主皮毛。而开窍于鼻。形寒饮冷则伤之。留而不去。为寒为热。变迁不一。须审其风则解之。寒则散之。中病即止。若过于解散。则腠理疏而邪复袭。愈袭愈解。愈解愈袭。脾肺虚而元气惫。反变成他症而难疗矣。况乎暑湿七情等因。又当随感而施治者哉。窃思痰者。身之液也。外充皮肤。内滋脏腑。气为之化。血为之辅。相为灌溉而不可竭者。若久嗽不已。则腑腑精华。肌肉血脉。俱为耗引。消竭于痰。比之脱气脱血。何多逊焉。独不观久嗽者。始而色瘁。继而肉消。继而骨痿。皆津液不能敷布乃至此。夫岂容渺视哉。故疗之者。干咳。用地黄丸峻补其肾。

兼进人参以滋化源。痰嗽。风则解以辛凉。寒则散以辛温。暑则清之。湿则燥之。燥火则润之。七情则随所因而调之。而总以扶脾保肺为首务。幸毋沾沾于逐痰也。

按痰又有酒湿而生者。六君子加葛粉泽泻之类。有食积而生者。枳术加半夏曲陈皮甘草之类。有痰火而生者。二陈加栝蒌山栀黄芩之类。

有肺燥而生者。二冬加贝母栝蒌百合之类。有气逆而生者。二陈加苏子桑皮杜仲之类。此皆治标之治法。随症以投。第不可过甚耳。

卷之二 杂症

呕吐

凡病皆有虚实寒热。而呕吐为尤甚。良由治之者。喜温暖而利攻伐。热者热之无遗。火症临之愈剧。攻者攻之殆尽。胃气因而转伤。于是有呕之不止。而吐之勿绝。其不至危殆者几希。盖缘寒与实易辨。而虚与热易淆也。

寒与实者。或内伤生冷。或客寒犯胃。或醉饱无度。或饮食失节。脉必沉紧弦滑。而中焦胀满不安。不有以温之。则寒不除。不有以攻之。则滞不化。宜乎藿香平胃之属。奏绩易易也。若夫寒郁为热。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呕吐酸。皆属于热。人咸知之。唯是不察其因。而漫以止吐药投之。往往喜用香燥。殊不知呕属少阳。木中有火。火性炎上。肋之弥炽。甚至呕绿水或如菜叶者。则胆中之汁也。使不急与栀连降之。则呕逆何时而止耶。每见惊伤胆者。其病善呕。先哲立温胆汤。独入竹茹。降气降火。意可识矣。况乎胃属土。畏木者也。木邪凌土。胃气必伤。水谷不纳。胃中之津液。竭尽无余。而下焦之气。逆而上攻。比比胸膈痞塞。有似乎实。医者从而伐之。则一线之气立断矣。故凡遇久吐伤胃。则必于清火中加人参以扶胃气。然后徐进米饮。方能纳也。尝见古人治虚寒吐逆。用热药恐其捍格。反入黄连童便为向导。下安阴分。矧在热症。而反以火济火乎。虽其间声物俱出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呕。声浊恶而长谓之哕。或七情之拂郁。或六气之交乘。或水土之不和。或关格之不利。种种悬殊。疗非一致。然苟能于虚实寒热体勘精切。亦可无遗蕴矣。

治验

一女子积劳后。忽发寒热。呕吐不止。三日夜罔间。凡用藿香二陈伏龙肝之类。皆不效。呕至如菜叶青汁。形神俱疲。余急进山栀人参神曲茯苓一剂。其呕渐止。后以人参调理而痊。

一女子因惊后。胃脘作疼。呕逆不止。亦越三日矣。胸中时叫饥。但不能纳谷味耳。且神昏谵妄。面见 疹。及余按其脉则弦。而重取则空。弦者。惊伤胆之脉也。空者。胃气虚之诊也。 疹者。火炎上之象也。余以远志茯神枣仁安神养胃。木香陈皮止痛平气。山栀童便降火。稍入柴胡引经。

倍用钩藤止惊。一剂呕止 退。神安思食。再剂而愈。

二陈汤半夏 茯苓 广皮(各一钱) 甘草(三分)

姜三片。水煎。如脉数烦热呕酸。加黄芩山栀钩藤。甚则入黄连。如停滞。

加浓朴莱菔子枳实。如畏寒。加藿香木香。如因惊。加竹茹。如中气虚。加人参石斛。虚寒入炮姜熟附。

卷之二 杂症

疟疾

疟之为言虐也。有如凌虐者然。故云疟也。当其寒。则战栗鼓颔。汤火不能温。及其热。则烦冤少气。冰水不能寒。此无他。阴阳相并。邪正交争也。并之阴则寒。并之阳则热。正虚则怯。邪盛则肆。一身之内。有不听令而任其摧残者乎。然则何经主之。何药制之。曰仲景伤寒少阳一经。寒热往来。用小柴胡汤。可假之治也。方中柴芩除表里之热。姜半除表里之寒。参甘大枣和阴阳而扶正气。非疟之的方乎。余扩而充之。寒多热少。则入藿香。寒少热多。则入知母。独寒不热。则去黄芩。独热不寒。则去半夏。气虚则加苓术。

血虚则加归芍。即此方而出入之。鲜不应手取效。以是知疟之主少阳也明矣。其作有早晏。何也。经曰。卫气一日夜。大会于风府。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客于脊膂。凡二十五日。下至 骨。二十六日。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故作日益早。邪在阳分轻。阴分重。引出于阳分则散。其有日作间日作何也。经曰。邪入之浅则日作。入之深则间作。有三日作者。邪愈甚而正益衰也。有一日三四作。十数作。又何也。此不可作疟论。而亦未始不可以疟推之也。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阳虚则寒热交作。非大补气血。则寒热不止也。然经又言太阳之疟。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少阳之疟。寒不甚。热不甚。心惕惕然。汗出。阳明之疟。先寒洒淅。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火光。太阴之疟。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善呕。少阴之疟。呕吐。热多。

欲闭牖而处。其病难已。厥阴之疟。少腹满。如癃。数便。意恐惧。则是六经又各有治法也。虽然。疟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此时而欲止之。良工不能。必从未发时。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乃安。邪气乃出。

此露姜饮所由设。可推而通之也。至于邪未尽。早截之。变必作。岂若调其阴阳之为愈乎。立斋治疟发不止。用人参一两。生姜五钱。未发前服之。疟可立止则养正除邪胜着也。岂能为疟困哉。

按疟有云是脾疾。长夏暑热所伤。至秋新凉束之。疟乃作。故其发也有候。而一以理脾为主。平胃散六君子补中益气。审虚实而施之可也。不知脾畏木者也。柴胡非疏肝乎。脾喜甘者也。人参甘草非补中州乎。脾恶湿者也。半夏非燥湿乎。脾畏热者也。黄芩非清热乎。使果因风与食。

则疏之消之。寒与热。则温之清之。虚则补之。下陷则提之。学人神而明焉。又安得胶柱鼓瑟为也。

治验

一儒者季秋发疟。凡解表疏利之药。遍尝勿效。至四旬后。肢体俱冷。其汗如雨。犹是覆密不敢见风。此余诊之。六脉皆弱。连进归脾汤。大倍参 。

加熟附子五分。数剂而痊。继以六君调理月余。

一女子疟疾。烦热呕吐。口干饮水。独热不寒。有与和解不效。余诊之。脉数且疾。此瘅疟也。得之肺素有热。用门冬知母黄芩山栀花粉浓朴陈皮甘草。一剂而减。二剂而愈。

一人年五旬余。患痢半月。痢止疟作。发则昏愦不支。余诊之。脉空大无力。

以补中益气汤。倍人参加半夏。二剂而愈。

小柴胡汤柴胡(二钱) 黄芩 人参 半夏(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枣水煎。如口渴。加葛粉一钱。如右关有力。胸膈不宽。加浓朴莱菔子各一钱。烦渴。去半夏。脉不数。去黄芩。如气虚。同四君子或补中益气用。

如阴虚。则以六味汤继之。

卷之二 杂症

痢疾论

大凡治疟之法。宜先缓而后急。治痢之法。宜先急而后缓。何哉。疟之始发也。其势猛悍。而遽欲以止之。则邪不伏而反炽。使及其既衰。即须急以培焉。除邪养正。乃不至于迁延。所谓避其来锐。击其惰归。此一法也。痢之始作也。其来弥漫。而不急以夺之。则浸淫而溃决。即当其少缓。尤须有以调焉。邪尽气和。庶不成乎休息。所谓及锋而用。善刀而藏。此又一法也。盖痢古称滞下。又名肠 。分明指湿热伤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阳。蕴酿而成。

丙火自焚。庚金受囚。化物传道之令俱废。脓血稠粘。后重逼迫。滞而不舒也。仲景用大黄汤涤之。取其滋润轻快。一洗而空。诚妙法也。特恐元气有不胜耳。河间芍药汤。用芩连清火。

归芍调血。木香槟榔。理气止痛。甘草和中。或加肉桂为引。所云调血则便血自愈。理气则后重自除。无论赤白。皆当遵此为法。若夫虚寒一症。腹痛频迸。下积纯白。或时兼赤。滑而不禁。脉微弱而畏寒。则人参附子理中汤。必不可少。至于久痢。元气衰惫。下痢不止。肢体浮肿。脉来虚微。补中益气。倍参加桂附肉果粟壳。

又岂容须臾缓哉。更有下多亡阴。大肠不行收令。虚坐弩责。则于升提中。兼以滋阴为主。迨食积宜消。感寒宜发。暑湿宜清。又在临症变通。难以执一见也。

治验

一徐太夫人六旬患痢。噤口不食。服开胃等药转剧。六脉虚数。余以人参二钱。黄连一钱。连进四五次。遂能食而痢止。

一人年五旬。向有冷积痛。一日患痢。初起便滑。下积纯白。诊其脉微细。余即以人参理中汤。连进而愈。

此不可以常格拘也。

一儒者场后患痢。医与解表消导清热罔效。余切其脉软弱。两尺倍甚。以八味汤四剂渐减。后以人参调理。

盖痢未有不伤肾。况年少不禁者乎。

芍药汤芍药(一钱半) 当归 黄连 黄芩(各八分) 炙甘草(三分) 槟榔(一钱) 木香(五分)

水煎服。痛不止或加桂五分。痢不减渐加大黄。

真人养脏汤 治虚寒痢疾。久而不愈。

人参(三钱) 白术(一钱半,土炒) 当归(一钱) 白芍药(一钱半) 木香(八分) 炙甘草(三分) 肉桂(八分) 肉果(面裹煨) 粟壳(醋炙) 诃子肉(面煨各一钱)

水煎服。

浓朴汤 治饮食停滞下积者。

浓朴(一钱姜制) 枳实(一钱麸炒) 莱菔子(一钱焙研) 木香(五分) 黄芩(一钱) 广皮(一钱) 山楂(一钱半) 豆豉(一钱) 炙甘草(三分) 柴胡(七分) 槟榔(一钱)

加砂仁末七分。姜一片。水煎。

卷之二 杂症

泄泻论

泄泻之因多端。而要以脾胃为本。脾胃者土也。处于中州。浇灌四旁。清浊以分。水谷以别。皆藉此健运之能。而升降开阖。由之布化。尚何沥泻之虞哉。惟中气稍弛。风胜则飧泻而完谷不化。寒胜则洞泻而澄澈清冷。湿胜则濡泻而糟粕不实。热胜则火泻而暴注下迫。更有食积痰饮。则腹中或痛或不痛。反得泻而减也。大瘕泻。则腹中有瘕。时作时止也。肾泻。则每于子后发。余时则安也。盖土旺则能制水。水旺亦足凌土。湿郁则能成热。热郁亦足助湿。浊气则能侵上。清气亦足陷下。故治泻之法。不可一端而竟。扶脾正也。而有时乎平胃。分利常也。而有时乎升提。温补当也。而有时乎清热。况于食积宜消。痰积宜降。瘕聚宜调。肾虚宜补。

且有面色黄白。似乎脾虚。而补之不效者。以湿热之未清也。亦有久泻不止。习以为恒。而止之反剧者。亦积热之不解也。苟执脾土喜温恶寒。喜燥恶湿之说。而概以温热行之。知常而不知变。知经而不知权。使遇中虚且寒者。诚然得矣。倘或蕴隆不解。不且益其邪而成痼疾也哉。至于治泻九法。士材言之详矣。余不及赘。

胃苓汤苍术(米泔制) 浓朴(姜制) 陈皮(各一钱) 甘草(三分炙) 白术(八分土炒)

茯苓 泽泻(各一钱) 肉桂(三分) 猪苓(一钱)

加姜枣水煎。或分用合用皆可。

薷苓汤 治暑泻。

香薷 黄连(姜汁炒) 浓朴(姜制) 扁豆(炒) 猪苓泽泻 白术(土炒) 茯苓(各一钱) 甘草(三分)

姜三片水煎。

四神丸 治脾肾两虚。饮食不思。子后泄泻。

肉果(面煨二两) 补骨脂(胡桃制四两) 五味子(二两) 吴茱萸(浸炒一两)

为末。生姜八两。红枣百枚。煮熟丸。

卷之二 杂症

霍乱论

霍乱之候。其来暴疾。腹中绞痛。扰乱不宁。自吐泻交作。有吐而不泻。泻而不吐。有不得吐。又不得泻。则邪有上下浅深之分。而总以得吐为愈。邪有入必有出。盐汤探吐。上妙法门。然后调其胃气可也。盖霍乱每伤于胃。虽风寒暑湿。四气相乘。而中必先虚。故邪入焉。至饮食失和。秽邪触感者尤多。胃气一伤。清浊相干。邪不去则正不安。所以攻邪尤要于扶正也。即至肢冷脉伏。转筋声哑。亦必驱邪至尽。盖邪去则正安。非比他症养正而邪自除也。及大吐泻后。元气既乏。手足厥冷。脉微欲脱者。参附理中汤。仍为吃紧。若早投之。则邪反固而难愈矣。所以当其发时。不可用米饮。先哲谆谆戒之。岂无谓哉。观于干霍乱。上不得吐。下不得泻。亦因邪不能出。所以为甚。治者愈可思其故矣。

治验

一男子恣饮梅水。吐泻无度。手足厥逆。面色惨晦。声音不出。而脉沉伏。小水点滴不通。服药入口即吐。医告技穷。余熟思半日。忽悟及梅者果属也。其味酸主收。故小便癃闭。因思果得麝则败。酒得麝则坏二语。且麝性香窜走窍。乃取麝半入脐中。半入鼻孔。病者即以手拂其鼻。曰此何物也。少顷小水大下二三行。忽如醉而醒。梦而觉。越日索粥渐安。

一女子大吐泻后。四肢厥逆。六脉俱无。头面带阳。而反红赤。凡药入口即吐。余曰。此阴盛格阳。以仲景通脉四逆汤连剂。脉出肢暖始愈。

藿香汤 治霍乱吐利交作。

藿香 紫浓朴(姜制) 茯苓 木瓜 车前子(焙研二钱) 泽泻 枳壳 广皮 葛根(各一钱)

加生姜三片。有食。加砂仁末一钱。烦渴。去藿香。加紫苏一钱。面食。入莱菔一钱。着气。入青皮七分。木香三分。切戒米饮。直待痛止觉饥。方可与之。

卷之二 杂症

膈噎论

膈噎之症。内经止有三阳结谓之膈一句。子和从而释之。谓三阳者。大小肠膀胱也。结则二阴不利。津液不行。故逆反而上。其言病机则得矣。而三阳所以致结之故。则未始推及。至张鸡峰云是神思间病。惟内观静养。可以却之。斯乃切中病情。盖此恙多由忧愁思虑。伤于心脾。血液不生。日渐煎熬。肝火弥炽。肾水益枯。五脏之阴既竭。六腑之阳安得独足。于是槁在上而为噎。槁在下而为膈。譬之江河阻塞。而饷道不通。有仰食不获而待命矣。此时而浚其流。不若疏其源。然后水从天际而下。飞FS 立送。复循故道也。故患膈噎者。欲嘘既槁之血液而复生之。莫若屏七情。绝嗜好。远帏幕。心似已灰木。身如不系舟。奴枯禅老寂。而后静能胜动。水升火降。津液渐行。庶出约有常。长享天命。谁谓治膈之大丹。不取诸身而足哉。舍此而欲他求。惟有养血生津。开郁理气。佐以降火。或一法也。李绛兵部手集。用人参三两取汁。入粟米鸡子白薤白。煮粥与啖。取其润滑而通阳明。最称神效。至王太仆以食刹即出。食入反出。分有火无火之别。尤当参而调之。

毕竟此疾多得于忧患之人。而安逸者未尝有。则知药石之不胜病也。夏审矣。

地髓煎 治血枯便燥结。

生地黄(一斤) 鹿角胶(二两四钱) 生姜(八钱绞汁) 白蜜(二合) 酒(四合) 紫苏子(四钱酒研)

文武火煮地黄成膏。去滓。即以酒研苏子入煎。一二十沸下胶。胶化。下姜汁蜜再煎。候稠。瓦器盛之。酒化下。

大半夏汤 治胃反呕吐痰盛者。

半夏(五钱) 人参(三钱) 白蜜(二钱)

水二钟。和蜜扬之百遍。煎服。

和胃汤人参(一钱半) 黄连(六分土炒) 当归(一钱) 黄芩(七分土炒) 白芍药(一钱酒炒)

茯神(一钱) 石菖蒲(五分) 神曲(七分) 半夏(七分) 枳实(麸炒四分) 红花(三分) 苏子(一钱五分)

用陈壁土研细。搅入长流水。澄清煎药。入姜汁白蜜少许。童便一二匙和服。

卷之二 杂症

肿胀论

经曰。诸气 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昏属于脾。又曰。诸腹胀大。敲之如鼓。

皆属于热。盖气郁则生湿。湿郁则生热。湿热相搏。肺失清肃之令。则水不行而为肿。脾失健运之司。则谷不磨而为胀。甚且清阳不走上窍。浊阴不走下窍。天地闭塞。金不平木。土不制水。由是肚大。青筋。脐突。背平。足心平。

五脏之阴。越出于外。六腑之阳。反扰于内。斯时而不亟泻其阳。则阴欲入而阳拒之。阳欲出而阴闭之。则阴阳愈乖。而肿胀益甚。譬之洪水泛滥。不事疏凿。乃欲以土实之。则愈堤防而愈泛溢。此必然之势也。子和出。立浚川禹功等法。非不峻烈可畏。然不有荡涤之。则水何由而行。所蓄者。何由而泄。阴阳失位者。何由而复奠厥居乎。余每见从事温补者。一逢肿胀。辄进六君子。金匮肾气等。岂不纯正通达。卒至肿胀愈甚。迄无成功。及遇草泽医。每以大攻大泻药投之。反恒奏绩于俄顷。然后以参调之。以补济之。

善其后图。乃可万全。虽然。此为实热者言也。若老人久病后。及肾元亏损者。病从阴而发。不从阳而入。前法又不可施。气喘脉弱。喜温恶寒。则金匮肾气之用桂附。以牛膝车前为引。一则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所出。一则肾为胃关。开窍二阴。谁谓补中不带泻哉。学人扩而充之可也。

一传鼓胀方第一服黑丑(二钱半生半熟) 沉香(五分)

共为细末。酒调送。

第二服陈皮 青皮 五加皮 茯苓皮 大腹皮 莱菔子 苏子 韭子 葶苈子 车前子(各一钱) 琥珀 沉香(各五分)

黑丑(六分半生半熟) 朴硝(三分)

共为细末。酒调送。

第三服槟榔 浓朴 益智仁 木通 泽泻 白芍药 芫花(各一钱) 沉香 琥珀(各五分) 朴硝(三分) 黑丑(六分,半生半熟)

共为细末。酒调送。

舟车神 丸 去一切水湿痰饮。

甘遂 大戟 芫花(各一两,俱醋炒) 大黄(二两) 黑牵牛(取头末) 青皮 陈皮 木香 槟榔(各五钱) 轻粉(一钱)

为末。水丸椒目大。空心服五丸。日三服。痞闷者多服反烦满。宜初服二丸。每服加一丸。快利为度。戴人每令病者先服百余粒。继以浚川等药投之。五更当下。种种病出。轻者一二度。重者五六度。方愈。药虽峻急。为效极神。弱者当根据河间渐攻进。实者从戴人治之。

大圣浚川散大黄(煨) 牵牛(取头末) 郁李仁(各一两) 木香 芒硝(各三钱) 甘遂(五分)

每服三钱。姜汁调下。戴人每言。导水丸必用禹功散继之。舟车丸必用浚川散继之。

神芎导水丸黄芩(一两) 黄连 川芎 薄荷(各五钱) 大黄(二两) 滑石 黑丑(取头末各四两)

为末。水丸。有血积者。加桂五钱。

禹余粮丸蛇含石(三两铁铫盛烧通红钳取出倾入醋中候冷取出研极细) 禹余粮石(三两)

针砂(五两淘净炒干用醋二钟同余粮铫内煮干更用铫并药烧红倾净砖地上候冷研极细) 羌活 川芎木香 茯苓 牛膝(酒浸) 桂心 白豆蔻 大茴香 蓬术(炒) 附子(炮) 炮姜 京三棱(炒)

青皮 白蒺藜(焙研去刺) 当归(酒浸各五钱)

共为末。入前三味拌匀。蒸饼丸如桐子大。食前白汤下三十丸。至五十丸。前三味。非甘遂芫花之比。又有各药扶持。虚人老人。亦可服也。是忌盐。一毫入口。发疾愈甚。服药后。即于小便内旋去。不动脏腑。每日三服。

更以温补药助之。

金匮肾气丸 治脾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或肚腹肿胀。四肢浮肿。喘急痰盛。已成蛊症。其效如神。此症多因脾胃虚弱。治失其宜。元气复伤而变症者。非此药不能救。

白茯苓(三两) 附子(五钱制) 牛膝 桂 泽泻 车前子 山萸肉 山药 牡丹皮(各一两) 熟地黄(四两)

上为末。和地黄加炼蜜丸。如梧子。每服三钱。空心米饮下。

卷之二 杂症

积聚论

越人谓五脏为积。六腑为聚。积属阴故静。聚属阳故动。静则易伏。而动则易散也。然有所征验于外谓之 。假物而成谓之瘕。痞塞不快谓之痞。藏于幽辟谓之癖。或云 主食而瘕主血。痞主气而癖主痰。四者分而言之可。合而言之亦无不可。惟在疗之者。察其脏腑之阴阳。部分之高下。气血之多寡。新久之浅深。元气之浓薄。或十攻而一补。或半攻而半补。或十补而勿一攻。握一定之算。然后能取决于必胜也。近时士材立国中末三法。

未尝不善。而余则尤有商焉。积聚之生也以渐。匪朝伊芳夕之故。使苟元气充。脏腑调。分布周列。何隙可容其蹯踞。令积聚实逼处此。妨碍于升降往来。惟其萌于有渐。始尚不觉。日以益大。渐至猖狂而不可遏。斯时缓攻之邪不去。峻攻之邪亦不去。即去矣。而邪之聚者。复散而变他症。盖攻积之药。必由脏腑肠胃。而后达病所。其清纯之气。有不伤乎。余立一法。以攻积丸累累加用。倍入人参汤监之。贫者以白术膏代之。必使元气胜乎邪气。

而邪自无容留地。否则专补元气。复其健运之常。则所积者。所聚者。将不攻而自走。又必须其人。善自珍摄。爱护生命。而后可与施此术也。苟不然者。亦终无如何矣。

攻积丸人参 京三棱(醋煮) 蓬术(醋煮) 菟丝子(酒煮) 桃仁 当归 香附(醋煮) 黄连(土炒) 青皮(醋炒) 枳实(麸炒) 茯苓 半夏(各一两) 炮姜(五钱) 泽泻(七钱) 肉桂(一两不见火)

上为末。神曲为丸。浓煎人参汤下。每服二钱。不拘时服。

一肝之积曰肥气。左胁下。如覆杯。呕逆。胁痛。引小腹。宜扶脾抑肝。

逍遥散加连制吴茱萸醋制鳖甲青皮抚芎桃仁以破其血。

一肺之积曰息奔。右胁下。如覆杯。气逆。背痛。喘咳。宜人参茯苓广皮苏子款冬花半夏旋复花桔梗炙甘草。兼脾弱。六君子以补其母。

一心之积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烦心。用人参川连远志菖蒲茯神肉桂柏子仁丹参干姜。

一脾之积曰痞气。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吐泻。不为肌肤。用四君子汤加麸炒枳实山楂炮姜藿香黄连蓬术神曲麦芽。

一肾之积曰奔豚。棱于少腹。上至心。若豚状。上下无时。久则骨痿少气。宜安肾丸。地黄膏子丸。八味丸。或茯苓肉桂泽泻苦楝子杜仲玄胡索香附茴香桃仁。

安肾丸肉桂 桃仁 乌头(各一分) 白蒺藜 巴戟 山药 茯苓 白术 石斛 肉苁蓉 萆 补骨脂(各三分)

蜜丸。每服三钱。盐汤下。

地黄膏子丸血竭 沉香 木香 广术(泡) 玄胡索 人参 蛤蚧 当归 川芎 白术(土炒) 续断(酒炒)

川楝子(麸炒) 全蝎 茴香 柴胡 没药 青皮 吴茱萸 桂(以上分两无定数随症加减用)

为末。地黄膏子丸。如梧子大。空心温酒下二十丸。日加一丸至三十丸。

卷之二 杂症

痿痹

痹之与痿。二者近似而实不同。盖痹者从外而入。经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是也。痿者自内而出。经谓诸痿皆生于肺热是也。痹从外入。则风寒湿之三气。由皮肤。而筋骨。而脏腑。其留皮肤间者易已。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入脏者殆。然风寒湿之中。又分风胜为行痹。则走注疼痛。风自火出也。湿胜为着痹。则重着而关节不利也。寒胜为痛痹。则周身疼痛无已时也。三者之邪。既以杂合而至。即以杂合治之。又云痛属火。肿属湿。

尤须察其所胜。而散风之中。间以清火。除湿之内。间以养血。理气之中。间以豁痰。丹溪不一其治。殆深得病情者与。虽然。此未入于五脏也。若久而不已。内舍五脏。则喘呕上气。尻肿脊蜷。筋急肢懈诸症见焉。则邪已侵入阴分。而非复风寒湿之可驱除也矣。经所以即继之曰。阴气者。静则神藏。

躁则消亡。虽不言及治法。而已明示阴气将欲消亡。不可复躁动之。而当静养之。则所存一线之阴气。不几危且殆哉。且又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又明示患痹者须薄滋味。以饮食居处为其病本故也。若痿则不然。当其发也。非有风寒湿之三气为患。而唯一本于肺热。又不独一肺热。而心肝脾胃四脏之气。亦皆热而上熏于肺。肺由是叶焦而生痿 。原其由来。皆因于思想无穷。所求不得。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或远行劳役。坐卧湿地。

种种侵犯。五脏之阴日耗。五脏之热日炽。于是而为脉痿。为筋痿。为肉痿骨痿。而肺失治节之令矣。然治之独取阳明。又何也。阳明总宗筋之会。主束骨而利机关。为五脏六腑之海。合冲脉而渗灌溪谷。又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盖阳明属燥金喜润。手太阴属兑金。恶燥。明乎此则知治痿之法。

以润燥为第一义。试以天时观之。秋令主燥。则草木黄落。地坼风劲。非假雨以润之。则亢旱可虞。所以五脏之痿不同。未有不因精血亏损而得。非此痹症有风寒湿之杂合也。故以治痿之法治痹。则初终不同。以治痹之法治痿。则断乎其不可。孰谓痹之与痿。可一视之哉。

按余向患行痹。每过劳及饮酒。便肢节肿痛。屈伸不利。手臂痛。用威灵仙当归秦艽。酒芩枳壳生地陈皮干葛茯苓甘草。足胫痛。加牛膝木瓜米仁黄柏苍术。投一二剂即减。以之治诸患痹者。有红肿甚。入连翘花粉。痛甚。入羌活独活。便闭。加桃仁红花。出入加减。亦罔不效。至戊申初春。二人患此。痛不可忍。用前法。足能伸缩。独手臂拳挛不开。周身大痛异常。非人抚摩。便不能安。如此者四五旬寻愈。余自二月中旬。亦构此疾。其痛倍甚。诸药罕应。惟玄武膏瘥妥。痛至五十日。肌肉尽去。日饮粥数盏。若进人参荤菜则反剧。一友以木通汤进。服之腹中 闷。小便不利。大便反泻。当晚昏昏默默。气与俱脱矣。越二日。手足拘挛。有死无生。

会一友原梅曹子。先数日诣余商定膏脂药。以痛伤精血。用苁蓉枸杞当归生地远志茯神枣仁石斛麦冬五味桂圆肉煎就。入玄武膏收贮。

此时幸已煎成四五日矣。亟索饮之。连进三四盏。筋脉顿舒。其痛稍定。

又煎三料。每日清晨饮一大盏。自后饮食倍增。阅月而起坐。又阅月而起立。又阅月而始步。肌肉方长。后进八味加苁蓉为丸。调理半载余乃痊。此虽周痹症而以痿法治。向使不与峻补。焉能有更生之日哉。嗣后永不再发。

虎潜丸龟板 黄柏(各四两) 知母 熟地黄(各二钱) 牛膝(三两半) 芍药(一两半) 锁阳 虎骨(酥炙) 当归(各一两) 陈皮(七钱半) 干姜(五钱)

为末。洒糊丸。加附子更妙。

蠲痹饮秦艽(一钱) 酒芩(一钱) 羌活(六分) 苍术(七分) 酒柏(一钱) 独活(八分) 威灵仙(一钱酒炒)

木瓜(一钱) 米仁(一钱) 红花(三分) 当归(一钱) 桃仁(七粒研) 枳壳(一钱)

加姜三片。水煎。

卷之二 杂症

消症

闻之一毫窍中。皆有生气。所云生气者。则津液也。皮毛得之以润。肌肉得之以滑。筋骨得之以柔。血脉得之以和。其所以充周一身者。固无乎不至也。然以含而不露者为生气。出而不反者为死气。故东坡谓涕泪汗溺皆咸。而惟舌下廉泉则甘。故藏而不竭。以灌溉于五脏六腑。则何上中下三消之有。然从何而生。从何而发源乎。或曰肾主五液。则生之者肾也。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则发之者三焦也。而不知越人所谓肾间动气者是。乃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是气之动。则上而蒸津液。肺得之而不渴。胃得之而不饥。膀胱得之而气化。惟真火衰而真水竭。则不能上输于肺。而肺反欲借救于水矣。不能中养于胃。而胃反欲借助于食矣。不能下调膀胱。而膀胱反欲扰动于精府矣。于是引饮无度。多食肌虚。小便如膏。皆水火之不能相济。乃至此将至自焚而死矣。故治之者。急宜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兼进生脉散。滋其化源。此大法也。而尤恐寒水不能上达。立斋以大料六味。内肉桂一两。益水中之火。使之蒸动而上布。所谓地气上为云。天气降为雨。而后甘霖沛遍。

生气盈宇矣。又何必分肺消膈消肾消。纷纷求治为哉。总之津液者。人之所赖以生。一日而不可竭者。人亦何苦自焦自烦。百计以竭之。迨竭矣。而假资放药饵。又不窥其原本。譬之树之滋膏既竭。欲灌其枯萎而复生之。

不亦难之难哉。

上消麦门冬汤人参(一钱) 麦门冬(一钱) 葛粉(一钱) 炙甘草(三分) 五味子(九粒) 知母(一钱) 天花粉(一钱) 原蚕茧(三个)

水煎服。

中消黄 汤黄 (二钱) 人参(二钱) 石膏(二钱煨热) 炙甘草(三分) 知母(一钱) 粳米(一撮)

竹叶五片。水煎。

下消六味汤怀熟地(三钱) 牡丹皮(一钱) 泽泻(一钱) 山茱肉(一钱半) 山药(一钱半) 茯苓(一钱) 牛膝(一钱半) 车前子(一钱半)

水煎。火衰加肉桂五味。

卷之二 杂症

喘论

尝慨天地人。三才也。天地一日夜。凡二息。则亘古不弊。人一日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则度百岁乃去。何若是之相悬哉。盖天地之气合。而人之气分。天地之于人。又未始须臾而离。彼春之温。为夏之热。彼秋之忿。为冬之怒。人在气交中。一呼则以天之气而接人之气。一吸则以人之气而接天之气。所谓天食人以五气是也。况呼出心与肺。在上为阳。吸入肾与肝。在下为阴。脾居中州而调之。故徐而不迫。则合其一万三千五百息之常度也。若有所劳倦。则气耗而喘出于肺。有所忧虑。则气结而喘出于心。有所饥饱。则气馁而喘出于脾。有所暴怒。则气逆而喘出于肝。有所纵欲。则气竭而喘出于肾。故在脾肺者益其气。气得补而喘自止。在肾肝者滋其阴。

阴得返而喘自定。虽有痰喘水喘火喘。及六淫之邪。为患最多。亦不过标者其暂。而本者宜固也。试观之天地。有时而怒涛。有时而晦冥。有时而奔溃。有时而崩陷。其暴疾之可畏实同乎喘。而终古不坏者。不失其潮汐之常。而以清以宁者如故也。而人之患喘者。使其清升浊降。不改故常。即至诸邪交侵。亦安足虑哉。如余治喘证多矣。未有若儒者钱曾一室人。庚戌秋。患喘二旬余。始延治。比至。闻声如痰哮。按脉则微促。心肺肾肝。壅逆而上。痛不可忍。上膈则实。下腹则空。检方药。消痰降气无遗用。余因谓曰。此阴虚发喘。因喘而阴将绝矣。约以六味汤加杜仲阿胶。连进二十剂可愈。

否则不救。当晚即进一剂。觉胸膈痛遂止。阅旦视之。谓曰。此药不胜病。亟取煎剂。余坐进之。连饮二盏。胸次觉宽。遂命以一日三剂。由是喘定索粥。

五脏安和。得保其生。可见天地间之理。固有至正不易者。而岂容泛泛哉。

一丙午季秋。幼儿患肺风痰喘。因避热乘凉所致。痰喘四五日。胸骨俱高。

消痰降喘药。俱不效。延郡中曹子叔明视之曰。此虽天热。而肺则受寒也。以麻黄三分。杏仁五粒。桔梗枳壳广皮荆防前胡之属。进一剂而得汗。喘稍定。余以贝母栝蒌霜连饮之。以保破残之肺。获安。向非叔明见之精切。则喘何由而定哉。因录之以鸣感。且以示后之同患者。

三拗汤 治寒湍。

麻黄(一钱) 杏仁(十粒) 甘草(三分)

姜三片。水煎。

苏子栝蒌汤 治痰火发喘。

苏子(研) 桑白皮(蜜炒) 川贝母(去心研) 栝蒌霜(各一钱) 杜仲(一钱盐水炒) 茯苓(一钱) 广皮(一钱) 前胡(一钱) 桔梗(一钱) 甘草(三分炙)

姜一片。水煎。热甚加黄芩。

二冬汤 治肺火而喘。

天门冬(一钱半去心) 麦门冬(一钱去心) 款冬花(一钱) 紫菀茸(一钱)

桔梗(一钱) 甘草(三分) 广陈皮(一钱) 川贝母(一钱) 百合(一钱) 马兜苓(一钱) 阿胶(一钱)

水煎。

半夏汤 治水逆而喘。

半夏(一钱) 茯苓(一钱) 炙甘草(三分) 桑白皮(一钱) 广皮(一钱) 泽泻(七分) 白术(一钱)

姜枣水煎。

仲景用木防己汤木防己(二钱) 石膏(二钱) 桂枝(一钱) 人参(二钱)

水煎。

卷之二 杂症

脚气

昌黎谓软脚病。江南之人。常常见之。则西北希有。盖东方滨海傍水。鱼盐之地。其民食鱼嗜咸。令人热中。南方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其民嗜酸食。病则挛痹。此则湿与热合而成病也。然湿者类水。喜就下。而热往从之。

注于足胫。则赤肿而疼。乃妨步履。甚则逆而上攻。呕恶不食。作寒热而似外感。俗谓之脚气伤寒。大可嗤也。夫寒伤经络。从足走头。故头疼恶寒而名伤寒。湿从下受。害皮肉筋骨。故红肿疼重而成脚气。一天一渊。如风马牛之不相及也。然有从内而感。则酒湿乳酪之所致。从外而入。则风雨雾露之所侵。不从内不从外而得。则肥壮人气之所及。或湿痰下注。或阴火下流。种种不一。而要以祛湿热为主。养血凉血次之。舒筋除燥次之。使不辨其方宜。不别其居处。不观其勇怯。不调其气血。而概以二妙投之。恐不克副其名也。将若何。

苍术除湿汤茅山苍术(一钱泔制) 黄柏(七分酒炒) 生地(一钱) 宣木瓜(一钱) 米仁(二钱) 牛膝(一钱) 当归(一钱) 独活(七分) 广皮(八分) 茯苓(一钱)

灯芯一握。生姜一片。水煎。饮酒人。加葛根泽泻各一钱。或加汉防己。

白术汤 治气血亏损。足胫疼痛。

白术(一钱土炒) 人参(一钱) 茯苓(一钱) 牛膝(一钱)

黄柏(一钱) 苍术(七分泔制) 当归(一钱) 白芍药(一钱酒炒) 木瓜(一钱) 柴胡(五分) 广皮(一钱)

枣二枚。姜一片。水煎。

丹溪妇人足胫痛。用红花 牛膝(俱酒洗) 生地 黄柏 苍术 南星 龙胆草 川芎水煎服。

又治脚软筋痛。用牛膝(二两) 白芍药(一两半) 龟板(酒炙) 柏板(酒炒各一两) 知母(炒) 甘草(各五钱)

为末。酒糊丸。

二妙丸苍术(二两米泔浸炒) 黄柏(二两酒炒)

为末。神曲糊丸。

换腿丸 治足三阴经为风寒暑湿之气所乘。发为挛痹缓纵。或上攻胸背。下注脚膝。疼痛发热。行步艰辛。

薏苡仁 南星 石楠叶 石斛 槟榔 萆 (酒拌) 牛膝(酒浸) 羌活 防风 木瓜(各四两)

黄(蜜炙) 当归(酒拌) 明天麻 续断(酒炒各一两)

右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

卷之二 杂症

闭症

人之九窍。阳七阴二。皆五脏主之。而六腑亡有。然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则有形无形之别。今肾既开窍于耳。何以复开窍于二阴哉。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乃肾之腑。三焦为命门之使。故隶之也。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肾为胃关。下部法地。故隶之也。况肺主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则是又隶于手太阴矣。脾主消磨五谷。仓廪所司。则是又隶于足太阴矣。又何以独主于肾也。不知北方黑色。开窍于二阴。入通于肾者。

盖阴窍不侔于阳窍。五脏主藏而不泻。故走空窍而无形。为精明之府。六腑主泻而不藏。故走浊窍而有形。为传化之路。究竟与肾何与。殆化之者阳。而所以化之者则阴。无阴则阳无以化。肾主五液是也。试观之肾虚之人。小便必淋沥。大便则燥结。又有肾泄遗尿之候。益信肾之主二便也彰彰矣。而小便闭。又甚于大便闭者。大便止苦精血亏损。艰涩之患。小便则胀闷不堪。气不化而形坏矣。然则治之者。专主于肾与。不专主于肾与。曰因肾虚而致者。治其肾。因他脏而致者。治他脏。阴阳者。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或实或虚。或热或寒。老少异病。久暂异候。缓急异宜。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是可与知者道也。

一老人年七旬。酒后不谨。患小便闭。及旬日。点滴不通。少腹胀满。连至腰胯。坐卧不可。始延治。按其脉。或促或结。参伍不调。检其药。则五苓八正六一补中肾气。遍尝罔应。余因思虞天民用地肤草自然汁。治百药不应者曾验。即令其童采取之。时值初夏。其草尚嫩。遂收以捣汁。因以己意用盐炒川萆 一两水煎。共汁饮之。以其能去膀胱宿水故也。试尝之。小便涌决如泉。昼夜不止。其腹渐平。但阴囊为前医所熏。赤肿如斗。

延吾郡疡科疗之。用砭法出水。逾日复作。又延余治。余曰。小便不利。一剂取效。此囊痈之兆。当以六十剂约两月全愈。老人曰。日服二剂何如。

余曰。则一月愈。遂以炒黑龙胆草柴胡山栀当归芍药熟地茯苓泽泻牛膝丹皮之属。泻肝补阴。果日消一日。如期而痊。

一老人年六旬。因幼年曾参禅。习危坐运气法。得小便闭症。比时士材笠泽两先生。以金匮肾气丸投之不受。反觉闷绝者三日。及晚年来。每至冬至前一日。小便遂闭。极力攻出。解血块如蚬肉状。顷之复闭。三日不通。则闷绝不醒。余曰。此少腹有瘀滞。极力欲解。则气反不化。故上攻而晕。余以人参三钱。琥珀一钱五分。牛膝一钱五分。丹皮一钱。车前子二钱。升麻五分。且攻且补。一降一升。用之取效。以后屡发。投此无不神应。

若用他药。便没干涉。

卷之二 杂症

疝论

闻之男子之外肾。犹女子之两乳。皆隶厥阴而司阳明。此灵枢分发十二支也。厥阴者肝也。主筋。而阳明主宗筋之会。犹女子ru头属肝。而乳房属胃也。盖女子类阴。故血主之。男子类阳。故气主之。此疝之为患。所以攻冲胀满。而疼痛时作。名曰疝气。然肝火下注。则患左丸。肝性急速。故痛胜于肿。脾湿下流。则患右丸。脾性缓慢。故肿胜于痛。又有外寒郁热者。气不宣通者。肾阴不足者。瘴疠所中者。劳倦所伤者。先天禀成者。所因多端。未有不本厥阴一经而述类象形。如荔枝橘核茴香棠球之属。以类而推。在血分则桃仁玄胡。在气分则枳实青皮。寒则乌头。热则栀子。湿则苍术以燥之。气则香附以理之。虚则葫芦巴以温之。然此则散于外肾者也。若结聚于膀胱左右。攻冲时作。为患心腹。则又非前药之所能疗。须察其所因虚实。令患者戒驰驱。除恼怒。绝房事。静以调之。俟以岁月。乃可安痊。否则归咎于药饵。多见其不知谅也。

栀子汤 治疝气或左或右。疼痛肿大。

栀子(一钱炒黑) 山楂(二钱) 橘核(一钱) 荔枝核(一钱) 泽泻(一钱) 枳实(一钱) 归尾(一钱)

茯苓(一钱) 小茴香(一钱盐水焙) 柴胡(七分)

姜水煎。

苍术汤 治湿气郁热。睾丸肿痛。

苍术(一钱泔制) 葛根(一钱) 山栀(一钱炒黑) 茯苓(一钱) 泽泻(一钱) 广皮(一钱) 山楂(二钱)

灯芯一握。姜一片。水煎。

肾气方茴香 补骨脂 吴茱萸(各五钱) 葫芦巴(七钱半) 木香(三钱半)

为末。箩卜捣汁丸。盐汤下。

疝痛方山楂(炒四两) 枳核(炒) 茴香(炒) 山栀(炒各二两) 柴胡 牡丹皮 桃仁(炒各一两) 吴茱萸(炒五钱) 八角茴香(炒一两)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下。

疝方南星 山楂 苍术(各二两) 白芷 半夏 枳核 神曲(各一两) 海藻 昆布(各五钱) 玄明粉 吴茱萸(各二钱)

为末。酒糊丸。

治疝痛作腹内块痛方三棱 莪术(醋煮) 炒曲 姜黄 南星(各一两) 山楂(二两) 木香 沉香 香附(各三钱) 黄连(五钱茱制) 莱菔子 桃仁 山栀 枳核(炒各半两)

为末。姜汁浸。蒸饼和丸。

丹溪治疝劫药用乌头(细切炒) 栀子仁(炒黑)

为末。或加或减。白汤丸。

卷之二 杂症

关格

关格一症。上则格而不入。下则闭而不通。乃阴阳偏胜之候。亦阴阳离绝之证也。阳偏胜则上逆。逆之久则阴从之。上逆故水浆不受。烦躁不宁。阴从之故出而不返。有升无降。阴阳于是乎离绝。头汗出而四肢冷。脉无而死矣。不然。丹溪谓上窍通。则下窍之水出焉。此何以上愈通而下愈不出也。然素问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今阳偏胜而阴往从之。

则有阳无阴。灼然可知。经又曰。上焦主纳。下焦主出。又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今上不纳而下不出。则三焦之火竭尽无余。求其头无汗而阳不上越。肢不冷而阴不下绝。其可得乎。扁鹊谓不得尽其命而死。后肾谓九死一生之候。诚难乎其为治矣。余独思阴绝阳绝。诚不可疗。使当其未竭绝之际。而欲得一挽回之法。非上有以回其阳。下有以挽其阴。乌克有济。因悟仲景白通汤。用姜附纯阳之药。恐其阳上绝。而以人尿猪胆纯阴之味引之。恐其阴下绝。使阴阳协于和而后已。斯则治法之善者也。及节庵扩而充之。立回阳返本汤。亦阴阳相济欲底于平。加黄连腊茶以降火。姜附为反佐。而以人参五味复其津液元气。使不致于离绝。则又法外之法也。嘉言出。立黄连进退汤。酌其阴阳之偏。而进退补救之。又从事于八味汤。复其阴阳之根。以立其命。可谓思穷而路绝矣。学人诚于此而会通焉。则关格一症。庶乎出万死于一生。济无穷之夭枉矣。

按格之吐逆。与凡吐逆之不同。盖凡吐逆则小便利。阳气得以下荣。阴气尚能留恋。则不至于上脱矣。关之小便不通。与凡小便不通之不同。

盖凡小便不利。则上不吐逆。阴气纵不能化。阳气尚未离绝。则不至于下脱矣。惟格则阴绝于上。故投热药而弥炽。须以阴药济之。则不捍格。

关则阳绝于下。故投阴药而厥逆。须以阳药挽之。则能气化。此阴阳俱病。须以阴阳相济之药救之。乃玄妙之门也。试验小便不通。必小腹胀闷不堪。惟关症则但有急而欲解之状。未尝胀闷。可知阳气耗而阴气并为之竭矣。此时呕逆甚而胸满或痛。亦阴气上窜之故。初非有实邪也。且肾主二便。又主水火。今气不下纳。根将绝矣。八味丸导火归元。而能复真阴。非又要着也哉。

黄连进退汤川黄连(姜汁炒) 炮姜 半夏 川牛膝(盐水炒) 白芍(酒炒各一钱) 人参(钱半) 大枣肉(三枚) 童便(小半杯)

水煎。如阳虚肢冷。加熟附子一钱。减连五分。阴虚躁渴。加麦门冬一钱。去半夏。

白通汤葱白(二茎) 熟附子(三钱) 干姜(钱半)

水煎。加人尿猪胆汁。

回阳返本汤(见阴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