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医统大全 » 古今医统大全全文在线阅读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五十 惊悸门·健忘门

关灯直达底部

卷之五十 惊悸门·健忘门

[卷之五十/惊悸门] 病机

经曰∶阳气与阴气相搏,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搏,故恐也。

又曰∶痛酸惊骇,皆属于火。又曰∶二阴一阳发病,主惊骇背痛。闻钟鼓之声却不畏,闻木声而惊者,阳明也。阳明者,胃土也。胃土虚,则畏木而惊也。

[卷之五十/惊悸门] 病机

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主者血。心血一亏,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惊者恐也,悸者怖也,血不足则神不守,神不守则惊恐悸怖之证作矣。

[卷之五十/惊悸门] 病机

怔忡证,心中惕惕,摇动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忽闻声而即惊,或触事而即悸,有时而仆者是也。其为证虽少异,其为治则大同,皆不外乎心、肝、胆过劳伤触而致者也。

[卷之五十/惊悸门] 脉候

《内经·大奇论》曰∶肝脉急暴,有所惊骇。脉数,致使人暴惊。二阳急为惊。寸口脉动而弱,动为惊,弱为悸。寸口脉紧,趺阳脉浮,胃气则虚,为悸。

[卷之五十/惊悸门] 治法

治惊悸必先以养心安神之剂,随后豁痰,或用吐法,大便结而脉实者,以朱砂滚痰丸下之,一服不愈,再服之,无不愈者。

丹溪曰∶惊悸多属血虚,有虑便动,则虚也。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瘦人多是血少,肥人只是痰多。时觉心跳者,亦是血虚。怔忡无时,惊悸有时而作。

[卷之五十/惊悸门] 治法

肝出谋虑,游魂散守,恶动而惊,重治于肝经。胆为决断,属志不伸,触事而惊,重治于胆腑。有因怒气伤肝,有因惊气入胆。母能令子虚,因而心血不足。又或嗜欲繁冗,思想无穷,则心神耗散,而心君不宁。此其所以有从肝胆出治也。

郁痰留饮,积于心包胃口而致惊悸怔忡者有之,此又不可概以虚而治也。医者当参究脉候立方处治,速能奏功。

经曰∶惊者平之。平者,平常也。以其平常,则不惊也。《病机赋》云∶一人闻声即惊,医者令患人坐于堂上,使两人扶之。医首下堂以小凳木槌手击,而口云∶吾击凳亦常事耳,尔何必惊?且击且言,患者视之久而惊遂定。此深得平之之法也。

[卷之五十/惊悸门] 药方

平惊通圣散

治一切惊悸、怔忡、健忘等证。

当归人参黄连茯神远志甘草(炙。各三钱)石菖蒲朱砂(另研。各二钱)上为细末。竹叶煎汤调二钱,食后临卧服。

十四友丸

治惊悸怔忡。

酸枣仁(泡,去皮,隔纸炒)远志茯神紫石英生地黄当归薄荷人参黄茯苓阿胶(炒)龙齿朱砂(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临卧枣汤下。

养心汤

治心虚血少,惊悸不宁。

当归川芎茯神远志(各一钱)人参黄茯苓半夏曲(各五分)官桂(一分)柏子仁酸枣仁北五味子(九粒)甘草(三分)上水盏半、枣一枚、莲子七个,煎七分,温服。

宁志丸

治惊悸。

人参茯苓茯神柏子仁琥珀当归酸枣仁(酒浸,去壳)石菖蒲远志(酒浸,去心。各五钱)乳香朱砂(各二钱)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枣汤下。

茯苓饮子

治痰迷心窍,怔忡不止。

茯苓茯神半夏陈皮麦门冬(各钱半)沉香甘草(各五分)上水盏半、姜五片,煎服。

朱砂消痰饮

治心气,痰迷心窍,惊悸。

牛胆南星(半两)朱砂(减半,另研)麝香(二分,另研)上为末,临卧姜汁汤调服一钱。

宁志膏

治因惊失志。

人参酸枣仁(泡,去皮,隔纸炒)辰砂(各半两)滴乳香(一钱,乳钵研细)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

加味四七汤

治心气郁滞。豁痰定惊。

半夏茯苓茯神远志(去心。各一钱)紫苏甘草石菖蒲(各五分)上水盏半、姜五片、枣二枚,煎八分服。

温胆汤

治心胆虚怯,怔忡多惊。

半夏(制)枳实白茯苓陈皮(各一钱)甘草(五分)竹茹(一丸)远志(一钱)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服。

朱砂安神丸

治心神昏乱,惊悸怔忡,夜卧不安。

朱砂(另研)黄连(各半两)生地黄(三钱)当归甘草(各二钱)上为细末,酒泡,蒸饼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卧时津液下。

朱雀丸

治心病,怔忡不止。

白茯神(二两)沉香(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人参汤下。

姜术汤

治心下停饮怔忡。

白姜白术白茯苓半夏曲(各一钱)官桂(三分)甘草(五分)上水盏半,姜、枣煎服。

平补镇心丹

(方见虚损门)治惊悸。

益荣汤

治思虑过度,心血耗伤,怔忡恍惚,此汤主之。

当归茯神人参黄(各一钱)芍药紫石英酸枣仁柏子仁(各五分)小草木香甘草(各三分)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服。

卫生易简方

治思虑过度,心脾所伤,惊悸怔忡。

茯苓(二钱)人参白术(各一钱)木香(五分)甘草(四分)上水盏半、姜一片、枣一枚,煎七分服。

远志丸

治因事有所大惊,夜梦不祥,心神不安,惊悸怔忡。

远志(去心)石菖蒲(一两)茯神茯苓人参龙齿(各半两)辰砂(另研,为衣)上为细末,炼蜜丸,辰砂为衣。每服七十丸,熟水临卧服。

八物远志丸

平补心气,安神镇惊,除膈间痰热等证。

远志(去皮、心)石菖蒲麦门冬茯神白茯苓(各一两)白术人参(各半两)牛黄(二钱)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白汤送下。

白石英朱砂(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五分,金银汤调下。

[卷之五十/惊悸门] 药方

朱砂滚痰丸

治膈间痰饮及肥盛人宜此,则滚痰丸以朱砂为衣,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

(方见痰饮门。)

[卷之五十/惊悸门] 药方

瓜蒂散三圣散

俱治痰盛惊悸。(二方见中风门。)

[卷之五十/惊悸门] 药方

一方∶

治惊悸九窍溢血。用新屠羊血,热饮二升,愈。

一方∶

治卒惊九窍出血。以井花水面即止。

[卷之五十/健忘门] 病机论

大惑论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气虚,则荣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卷之五十/健忘门] 病机论

《病源》云∶健忘者,谓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又健忘者,陡然而忘其事也。此证皆由忧思过度,损其心胞,以致神舍不清,遇事多忘。然过思伤脾,亦能令人健忘。治之须兼理心脾,神凝意定,其证能自除矣。

[卷之五十/健忘门] 脉候

脉涩为血少。滑主有痰在膈间。心脉洪大而散主有火,宜清之。脾胃脉或微而涩,或弦细,皆不足也。

[卷之五十/健忘门] 治法

健忘由劳心血耗,神不内守,故卒然而遂忘。宜养血,则心气自足而神自安,何健忘之有?过思伤脾,痰涎郁滞,虑愈深而忘愈健,宜理脾寡欲,则痰涎既豁而神斯清,何健忘之有?

[卷之五十/健忘门] 药方

归脾汤

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

人参黄(蜜炙)茯神白术(各一钱)酸枣仁(泡,去皮,八分)木香(三分)甘草(三分)上水盏半、龙眼肉七枚、灯心二十根,煎七分。食后服。

定志丸

治心气不足,脾思过度,恍惚健忘,惊悸怔忡。无时服此,益心强志,令人不忘。

人参白茯苓(各二两)远志(去心)石菖蒲(各二两)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四十丸,临卧米饭下。

加味茯苓汤

治伤脾涎滞,痰迷心窍,失事健忘。

半夏曲陈皮(各八分)甘草(五分)白茯苓人参(各一钱)益智仁香附子(炒。各五分)上水盏半、姜三片、乌梅一个,煎八分,食远温服。

二丹丸

治健忘。安神,定志,和血。

丹砂丹参茯苓远志人参(各半两)甘草天门冬麦门冬熟地黄(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米汤下。

赛心汤宁志膏朱雀丸

并治健忘。(三方俱见惊悸门。)(《圣惠》)

人参远志丸

治神思不定,健忘惊悸。

人参远志白茯苓天门冬黄酸枣仁石菖蒲桔梗(各一两)丹砂(半两)官桂(二钱)上为末,炼蜜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米汤下。

大归神丹

治健忘。镇心安神。

人参当归酸枣仁白茯苓远志(姜汁炒。各一两)龙齿(半两)琥珀(半两)金银箔(各二十片)上为细末,酒煮稀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日用麦门冬汤下,夜以酸枣仁汤下。

寿星丸

治痰迷心窍,健忘惊悸。

天南星(一斤,每个打作三、四块,先以炭火二十斤烧地坑通红,取出火,以酒五升倾坑内,候酒尽,下南星于内,以盆覆之,勿令走气,次日取出南星,研末)朱砂(三两,另研)琥珀(一两,另研)上末和匀,姜汁打糊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人参汤下。

读书丸

治健忘,能除百病,日记万言。

人参远志石菖蒲菟丝子生地黄地骨皮五味子酸枣仁当归川芎(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枣汤下。

三神散

治健忘不记事者,白茯神远志(制)石菖蒲(去毛。各三两)上为细末。每服四钱,食后空心各一服,水一盏,煎八分,和渣服。十日后则不忘,久久服之,能日记千言。

巴戟天丸

治健忘。服此令人聪明善记。

巴戟天(去心,半两)石菖蒲地骨皮白茯苓(为末,作糊)远志(制)白茯神(各一两)人参(三钱)上为末,粘米粉同茯苓末作糊,以菖蒲汤调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白汤任下,日三服。

丹参饮子

治健忘。辛苦勤读之士宜服此。

丹参当归(酒洗)白术(炒)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一钱半)贝母陈皮知母甘草(各七分)石菖蒲(一钱)黄连(姜汁炒,五分)五味子(九粒)上水盏半、姜一片,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卷之五十/健忘门] 药方

一方∶

治健忘,以远志、菖蒲煎汤,常当茶吃。

《千金方》∶

用益智、远志等分为末,食后酒调服。

《圣惠方》∶

用戊子日取东引桃枝二寸置枕中,令人聪明不忘。

一方∶

五月五日寅时取东向桃枝三寸,着衣带上,令人不忘。

一方∶

益精神,强志意,聪明耳目。以鸡头实为粉,同粳米煮粥,空心食之良。

一方∶

治健忘,补中,益心志,聪明耳目。以莲子泡去心、皮为粉,先以粳米二合煮粥,候冷入莲子粉搅匀,再煮二三沸食之。

一方∶

治健忘,久服聪明。益智、龙骨、远志等分为末,食后酒调方寸匕,日三服。

兼治白浊。

一方∶

七月七日取蜘蛛网着衣领中,勿令人知,永则不忘。

一方∶

以甲子日或七月七日取石菖蒲为末,酒调方寸匕,日三服。能聪明益志。

一方∶

用吉祥草为末,调服方寸匕。补心不忘。书房中栽养,使人明目强记。人家堂屋中有之,辟忘。

[卷之五十/恐候] 病机

经曰∶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又曰∶精气并于肾则恐。(此属肾也。)又曰∶肝藏血,血不足则恐。盖肝胆实则怒而勇敢,肝胆虚则善恐而不敢也。子和曰∶胆者敢也,惊怕甚则胆伤矣。(此恐之属肝胆也。)又曰∶胃为恐。又曰∶心怵惕思虑则伤脾,脾伤则恐惧自失也。(此恐之属心脾胃也。)

[卷之五十/恐候] 病机

运气云∶木不及曰委和,委和之纪,其病摇动,主恐是也。

[卷之五十/恐候] 病机

子和曰∶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为自知也。盖惊者闻响则惊,恐者自知如人将捕之状,及不能独自坐卧,须得同伴,方不恐惧。或夜必用灯烛,苦无灯烛则恐者是也。

[卷之五十/恐候] 治案

丹溪治一人形气俱实,因大恐,心不安,如有将捕捉之状,夜卧不安,两耳后兼见火光炎上,饮食能进而不知味,口干而不欲食。以人参、白术、当归身为君,陈皮为佐,加盐炒黄柏、炙玄参,各以少许煎服,月余而安。(所谓恐伤肾,此补肾经之药也。)

[卷之五十/恐候] 药方

(《本事》)

人参散

治胆虚,常多畏恐,不能独居,如人将捕,头目不利。

人参枳壳五味子桂心(各三钱)柏子仁熟地黄(各一两)甘菊花枸杞子(各二钱)茯神山茱萸肉(各半两)上为细末,温酒调服二钱。

茯神散

治胆虚,目眩头痛,心神恐惧,不敢自卧。

茯神(二两)远志防风细辛白术前胡人参桂心甘菊花熟地黄枳壳(各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六分,温服。

[卷之五十/怒候] 病机

阴阳应象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在脏为肝,在声为呼,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

又曰∶阴出之阳则怒。又云∶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

怒在阴之阳,则阴闭遏其阳,而阳不得伸,故怒也。

[卷之五十/怒候] 病机

运气篇曰∶木太过曰发生,发生之纪其病怒。又云∶木气太过,风气流行,甚则忽忽善怒。

又云∶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民病善怒是也。

岐伯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宛于上,使人暴厥。又曰∶暴怒伤阳。又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阴泄是也。

[卷之五十/怒候] 药方

(丹溪)

香附甘草散

治怒气。

香附米(六两)甘草(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立消。

[卷之五十/喜笑不休] 病机

阴阳应象篇曰∶在脏为心,在声为笑,在志为喜。又曰∶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也。

又云∶精气并于心则喜。

[卷之五十/喜笑不休] 病机

运气篇曰∶火太过为赫曦,赫曦之纪,其病笑发狂妄。又云∶少阴所至为喜笑者也。

《原病式》曰∶笑,蕃茂鲜淑,舒荣彰显,火之化也。故喜为心之志也。喜极而笑者,犹燔烁火,喜而鸣,笑之象也。故病笑者,心火之甚也。

[卷之五十/喜笑不休] 治法

戴人张子和路逢一妇人,喜笑不休半年矣。诸医治之术尽矣。戴人见之,曰∶此易治也。

以食盐二两,成块烧令通红,放冷研细,以河水一大碗同煎至三、五沸,放温,分三次啜之。

须臾,以钗探于喉中,吐去热痰五升。次服大剂黄连解毒汤,不数日而笑止矣。

[卷之五十/喜笑不休] 药方

黄连解毒汤

(方见热门)加半夏、竹沥、姜汁服,能治喜笑不休,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