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病之注释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伤寒论》)
【注】
《金鉴》曰:「口苦者,热蒸胆气上溢也。咽干者,热耗其津液也。目眩者,热熏眼发黑也。」此揭中风伤寒邪传少阳之总纲,凡篇中称少阳中风伤寒者,即具此证之谓也。
柯氏曰:「太阳主表,头项强痛为提纲。阳明主里,胃家实为提纲。少阳位于半表半里,故仲景特揭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盖口、咽、目之三者,不可谓之表,又不可谓之里,是由表入于里,里出于表之处,故谓之半表半里也。苦、干、眩者,他人所不知,惟病者独知之,所以诊家不可无问法也。」
南涯氏曰:「少者,微少也。阳气盛于里位者,谓之少阳。口苦、咽干、目眩者,此其候也。曰口、曰咽、曰目,皆里位也。曰苦、曰干、曰眩,皆热气上进所致。气稍盛于里,不能畅达于表者,此阳气微少之状也,因名曰少阳。」
求真按:「归纳以上诸说,则本条之意义自明。概括言之,不问为伤寒,为中风,及其它诸病,总有口苦、咽干、目眩之自觉证者,皆可准少阳病治之,实亦少阳病诊断法之大纲也。然咽干、目眩二证,非少阳病亦有之,难为准据。唯口苦一证,无所疑似,可为确征。以之为主目标,他二证为副目标,后可肯定为少阳病也。苦、干、眩三证于半表半里炎证之余波,上达于口腔、咽头、眼球,可知矣。」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伤寒论》)
【注】
少阳中风,是口苦、咽干、目眩之候。以中风而两耳无所闻、目赤者,与口苦、咽干、目眩同,乃胸腹间炎证之余波,迫于头脑使然也(可知柴胡剂所以治重听、耳聋、眼疾矣)。胸中满者,说详后,为胸胁苦满之略文。胸中满而烦者,即因胸胁苦满而烦闷也。下谓少阳病在半表半里,而非在里者,故可和之,而不宜吐下也。若误用吐下,必至于心悸而惊躁。唯其不可吐下,故宜主以小柴胡汤也。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伤寒论》)
【注】
《金鉴》曰:「脉弦细,少阳之脉也。上条不言脉,此言脉者,补言之也。头痛、发热、无汗,伤寒之证也,又兼见口苦、咽干、目眩少阳之证,故曰属少阳也。盖少阳之病,已属半里,故不可发汗。若发汗,则益伤其津,而助其热,必发谵语。既发谵语,则是转属胃矣,若其人津液素充,胃能自和,则或可愈,否则津干热结,胃不能和,不但谵语,且更烦而悸矣。」
求真按:「注语『若其人』以下,非是,不可从。」
王氏曰:「凡头痛发热,俱为在表,惟此头痛发热为少阳,何也?以其脉弦细,故知邪入于少阳之界也。」
求真按:「本条之前半,说少阳病与太阳病之鉴别法,而后半论少阳病误为太阳病,因误治而生变证也。即头痛发热虽似太阳病,然太阳病脉必浮,今脉弦细,则非太阳病而为少阳病明矣。又少阳不可发汗者,因少阳病脉弦细而不浮,非由发汗可解之机,故不可以桂枝、麻黄、葛根剂。发汗则谵语者,若误以桂、麻、葛剂发汗,徒竭其津液,使胃肠枯燥,至成阳明病,而发谵语,此处暗示为调胃承气汤证也。此属胃者,因误汗而谵语,转属于阳明之谓也。『胃和则愈』以下,盖谓因误汗而谵语者,以调胃承气汤除热毒,调和胃肠,则治愈矣。若不然,至成烦闷而心悸动矣云云。」
总括上列三条解释之:凡所谓少阳病者,不问其由太阳病转入,或由自然发生,均在胸腹二腔之限界部的脏器组织发生炎证,其余波迫于上部,成为定则的口苦、咽干、目眩,且有时使两耳聋、目赤、头痛,波及于外表而使发热。因非表病,故脉不浮;非里病,故脉不沉。因位此二者之间,故脉亦准之而在浮沉之中位,呈为弦细之象,故当严禁汗吐下也。此乃述少阳病之大纲,至于细目,揭载于下,与诸条不相矛盾。例如严禁汗吐下,并柴胡桂枝汤之发汗,大柴胡汤之泻下是也。
小柴胡汤之注释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伤寒论》)
【注】
本条大意已粗辨于前卷麻黄汤条下,兹欲详论之。脉浮细者,浮脉兼细脉也。嗜卧者,横卧多眠之意,然与无病安眠不同。因自患太阳病,十日以上不治,故有多少之疲劳,因病毒侵及内脏,故使身神倦怠,横卧嗜眠也。胸满者,胸胁苦满也。胁痛者,侧胸痛也。设者,假设之辞,承上文而言。全文之意,谓脉浮细嗜卧者,若有胸胁苦满、侧胸痛之见证则可与小柴胡汤也。云与,不云主之者,因本条不如次条为小柴胡汤之正证也。
由仲景此论观之,则胸膜炎、风湿性胸肌炎、肋间神经痛等,可为本方之适应证。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
【注】
伤寒云五六日,中风所以不举日数者,因前者太阳病不解,而转入于少阳,率自发病经过五六日为常,故揭既略之日数,欲示后者不必有如是之经过,随时得以转入之意,故不记日数也。往来寒热者,寒热往来之意,即恶寒去则发热现,发热去则恶寒现,常为恶寒与发热交代的出没之热状,与恶寒发热同时存在之表证的恶寒发热大异。此为太阳病与少阳病之重要鉴别点,故学者当切记之。胸胁苦满有二义:一谓他觉的证候,触诊时觉肋骨弓里面有抵抗物。一谓自觉的证候,《伤寒论集成》云:「『满』与『懑』通,闷也。闷而加苦字,更甚之词也,犹苦病、苦痛、苦患、苦劳之苦。」又考《小补》注曰:「苦者,《集韵》作困。苦满者,便是苦闷也。」《伤寒杂病辨证》云:「胸胁满者,胸胁之间气塞满闷之谓,非心下满也。胁满者,谓胁肋之下气胀填满,非腹满也。」如是之胸胁苦满,云肋骨弓下部有填满之自觉而困闷也。
默默不欲饮食之默默,《伤寒论集成》云:「嘿嘿,又作默默。」《汉书‧匡衡传》云:「默默而自不安。」柳宗元诗云:「嘿嘿含悲辛。」喻昌云:「默默即昏昏之意,非静默也。」又《伤寒论正义》云:「默默不欲饮食(默默者,不好语言也。不欲饮食者,郁滞故也)。」默默不欲饮食者,因病毒郁滞于肋骨弓下部,是以精神郁郁,言语饮食无气力也。
心烦之心,亦有二义:一指精神,一指心脏。然此处并称二者谓之烦,伤寒杂病辨证》云:「烦者,《增韵》训为闷,按烦本热闷之义,故三阳皆有烦。」成无己曰:「烦,热也。」《三因方》云:「外热曰躁,内热曰烦。」柯琴曰:「热郁于心胸者,谓之烦。发于皮肉者,谓之热是也。又为假苦恼难忍之貌,如烦痛、疼烦、烦渴、烦逆、烦悸、烦满、烦躁、躁烦之烦是也。凡此等证三阴亦有之,而互为寒热,则不可但以热视之。」故此处之心烦,即谓因内热,而精神及心脏有苦闷之情也。
喜呕者,《伤寒论集成》云:「喜与善通。」喜呕者,谓数呕吐也。按喜、善、好三字互训,并有「数」义。《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云:「庆氏之马善惊。」《正义》云:「善惊,谓数惊也。」古有此语,今人谓数惊为好惊,亦犹此意。《汉书‧沟洫志》云:「岸善崩。」师古注云:「言喜崩也。」《字典》之喜字注云:「…喜与憙同,好也。」又憙字注云:「好也,又省作喜。」合考之,则喜、善、好三字,皆宜训「数」也,即屡作呕吐之意也。或胸中烦而不呕,言胸中烦者,与心烦之局限于心脏者异。盖是胸中全部悉烦,然未至侵入心脏,故比心烦则热毒较轻耳。善呕者,因水毒被热毒激动,故热毒炽盛者,呕吐亦强剧。然轻微者,不呕吐为常也。是以热毒剧烈,心烦喜呕。其缓弱者,仅为胸中烦而不呕吐也。渴者,因水毒下降而不上迫。腹中痛者,水热二毒侵及胃肠神经也。胁下痞硬者,即胸胁苦满,谓肋骨弓里面抵抗物增大,达于肋骨弓下也。心下悸,小便不利者,热毒迫于心脏,或肾脏也。不渴者,因水毒上攻。身有微热,而不往来寒热者,因本来热毒缓弱也。咳者,热水二毒,迫于呼吸器也。种种各证,皆以本方为主治之义也。但自「往来寒热」至于「心烦喜呕」止,为本方之正证。「或」字以下,《伤寒论集成》云:「其『或』字以下之数证,即是所兼之客证,不问其兼与不兼,皆得以小柴胡汤主之也。」盖人体有虚、有实、有老、有少、有有宿疾者、有无宿疾者,故邪气所留之处虽同,而所兼各证不一,其种种不同有若此者。
如上所说,不过为其客证耳。故本方之正证,当以胸胁苦满为主目的,以此诸客证为副目的而用之可知也。
本仲景此论,可知本方能适应于肠伤寒、感冒、往来寒热诸病(例如疟疾等)及脑、心脏、呼吸器、胃肠、肾脏等诸疾患矣。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伤寒论》)
【注】
郑氏曰:「少阳、阳明之病机,分于呕渴之中。若渴则为转属阳明,呕则仍在少阳。如呕多则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因病未离少阳也,服柴胡汤,则呕当止。若服柴胡汤已,加渴者,是为热入胃府,耗津消水,此属阳明胃病矣。」
钱氏曰:「但云以法治之,而不言其法者,盖法非定法也。假令无形之热邪在胃,烁其津液,则以白虎汤法解之;若津竭胃虚,则又以白虎加人参汤法救之;若为有形之实邪,则有小承气及调胃承气汤和胃之法;若大满实,而潮热谵语,大便硬者,则有大承气攻下之法;若胃既实,身热未除者,则有大柴胡汤两解之法等。若此一类,当随时应变,因证随宜耳。」
求真按:「本条之意,上二说虽详,然以余之经验,遇此宜用小柴胡加石膏汤,或大柴胡加石膏汤者颇多。后世医派虽常用小柴胡汤与白虎汤合方之柴白汤,不如用小柴胡加石膏汤为简捷也。」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
【注】
伤寒四五日者,患伤寒经过四五日顷,为自表转入少阳之时期,因欲显此候,故举概略之日数。身热者,《伤寒杂病辨证》云:「身热者,大热也。」以「太阳上篇曰身大热,干姜附子汤曰身无大热」等可征,其位属于阳明,与微热相反。盖微热者,潜在里也。身热者,显发在表也。大抵「身」字以「表」言,如身黄、身疼、身凉之类可见。注家或以为表热,或以为里热,纷然词费。《中西深齐》曰:「身热者,胸腹常热也,而其热在肌肤,得之使人身重微烦也,…如小柴胡汤曰:『身热,恶风。』则是治三阳合病者取于少阳者也,非谓往来寒热之变态也。总以上诸证观之,皆邪热传里,未成实证,而表里俱热者,但较纯在里者为轻耳。他若称表热,称外热者,亦均系身热,总当以不可下为法。」
如上说,即热之根源在于半表半里,或在于里,而现热于皮肤,然仅自他觉的得以知之,非如表证之翕翕恶寒发热,又非如前条之寒热往来也。所谓颈项强者,《伤寒论正义》云:「颈项强(此证亦非表证。葛根汤条云项背强,此条云颈项强也。背属表,颈属里,以是可知葛根、柴胡之别矣),意义尚未明显。」
《腹证奇览》云:「如柴胡汤,非项背强也。所谓颈项强,胁下满者,乃胁下满之应也,是因缺盆强及耳后也。」
此说虽近是,然尚未的确。由余之实验,颈项强者,乃自肩胛关节部,沿锁骨上窝之上缘,向颞颥骨乳突起部挛急之谓也。故小柴胡汤与葛根汤证之项背强大有区别,此临床上重要之点,不可忽也。又胁下满者,是胸胁苦满之略,与前颈项强上下相应者也。手足温者,如陆氏曰:「手足温者,手足热也,乃病人自觉其热,按之不可得也。」病者自觉手掌、足跖热者,为下条四肢烦热之轻微证。渴者,为有热,故云手足温而渴也。要之本条,是说本方之证治,并可知暗示此证与表证,尤其与葛根汤证之鉴别法。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伤寒论》)
【注】
见太阳病篇小建中汤条。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伤寒论》)
【注】
不论伤寒或中风,若现柴胡汤证之一确证,即据之处以柴胡汤,不必诸证悉具也。所谓一确证者,分述如下。刘栋曰:「凡柴胡汤正证中之往来寒热一证,胸胁苦满一证,默默不欲饮食一证,心烦喜呕一证之四证中,但见一证,即当服柴胡汤。其它各证,不必悉具也。」
此谓四证中之一证,仅就伤寒五六日条云尔。若下条之呕而发热者,及诸黄腹痛而呕者,亦得为其确证,不可不知。但诸确证中之尤确者,胸胁苦满也。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伤寒论》)
【注】
钱氏曰:「蒸蒸者,热气自内达于外,如蒸炊之状也。邪在半里,不易达表,必得气蒸肤润,振战鼓栗,而后发热汗出而解也。」
《顾氏溯源集》曰:「翕翕者,热在表也。蒸蒸者,热在里也。绎「蒸」字之义,虽不言有汗,而义在其中矣。」
《伤寒论集成》曰:「蒸蒸者,内热貌。蒸蒸而振者,热欲出而遏于外,则为振寒也。凡病人已经数日之后,药能中于膏肓,则间有振寒发热而解者,岂唯下后为然哉?亦岂唯柴胡汤为然哉?」
尾台氏曰:「凡用大、小柴胡汤,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者,所谓战汗也。伤寒累日,虽已经汗、下之后,柴胡证仍在者,当复用柴胡汤,必蒸蒸而战栗,大汗淋漓,所患脱然而解矣。宜预告病家,若发振寒,则以重衾温覆而取汗,当使勿失其候。」
求真按:「本条是述本方之瞑眩转机,诸解无遗憾矣。今更欲进一步解释,爰揭一适例于下。」
《建殊录》曰:「某僧请诊治,…因复诊之,前证皆除,但觉胸胁苦满,乃书小柴胡汤方与之。僧归后,信而服之,虽有别证,亦不复改他药。一日,俄大恶寒,四肢战栗,心中烦闷,不能呼吸。弟子惊愕,欲更延他医。病者掩心徐言曰:『宁死不更服他药。』复连服小柴胡汤数剂,少顷,蒸振烦热,汗溢腹背,至是旧患诸证,一旦顿除,四体清快,大异往昔。僧乃作书,遣价走谢先生云。」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伤寒论》)
【注】
过经者,分述如下。
《续医断》曰:「过为经过之过,…经为经络之经,经脉血道是也。其病过经脉而迄于内,故带表里之证。及于内者,谓之过经,所以分病状也。」
《伤寒论集成》释:「过经者,邪气既过经脉之表,转入于少阳或阳明之辞也。故每称少阳或阳明者,盖表解之意也。过者,《字典》云:『越也,超也。』又曰:『经过之过。』…。经者,经脉之经。」
即太阳病者,介乎血液淋巴,而转入于少阳或阳明之意。本条之过经者,谓太阳病转入于少阳也。故全文之意,太阳病过经于少阳,即自转入经过十余日,医误以二三次泻下之,其后再经四五日,仍为柴胡证,即胸胁苦满依然者,可先与小柴胡汤之谓也。
伤寒十三日不解,胁胸满而呕,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伤寒论》)
【注】
潮热者,《观证辨疑》云:「潮热者,实热也。旧释潮热曰:『以热如潮信之时来也。』然则日晡所发热,亦以时来,何以别之?古之命名也密,若以时命之,则何不曰夕热,此非潮信之义可知矣。又按潮热者,取其充实之义。海水若潮,则海隅、江曲、空穴、岩间之水,无所不充。潮热若发则身体、手足、胸腹各处之热,无不充满,故曰:『潮热者,实也。』有潮热者,水不能走于外,为身重,为腹满,为短气,而发热,则遂成潮热。故汗出时,则其热不潮,水未实也。其水未实时,则必发热,调胃承气汤证是也。其所举潮热者,以小柴胡汤、大陷胸汤、大承气汤等方中,有逐水之药也,学者宜注意之。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者。凡热性病,以汤剂下之为法,医以丸药攻下之,故仲景责其失治法也,何则?凡热性病用下剂者,非为得以通便,系驱逐热毒为主目的,故用寒药,配有消炎性之大黄、芒硝成汤剂,为合理。若用富于刺激性且热性之巴豆及其它配合之丸药,极不适宜也。又发潮热者,实也者。凡发潮热之病证,概为实证,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之『外』字,非外证(表证)之义。本来柴胡加芒硝汤证,为少阳阳明之合病,比小柴胡汤证则为内位,对于其内则云外,以示病位之深浅也。故所谓解外者,以小柴胡汤解少阳证之意也。」
全文之意云:「伤寒经十二、三日不治,胸胁苦满而呕吐,至日没时发潮热,不间断的微下利者,此本柴胡汤证,故虽与普通之下剂,亦不下痢。今自反对之下痢观之,则明为医者与以峻烈之丸药而失其治法,姑置不论,然自尚有潮热观之则为实证也明矣。故先与小柴胡汤治其少阳证(尤其是呕证),后宜以柴胡加芒硝汤为主治也。」
尾台氏曰:「『先宜』以下十一字,为后人之注文,宜删去。其所以潮热微利者,所谓内实证,有燥屎,或有臭秽之毒,故加芒硝也。医者宜就病人体验之。」
此说似是而实非也。盖潮热微利者,宜柴胡加芒硝汤,虽如尾台氏说,然本条之病证,加有胸胁满而呕,有呕证者芒硝不适,故仲景不拘于潮热微利,先与小柴胡汤以治呕吐,呕止后,用柴胡加芒硝汤以治潮热微利。换言之,以小柴胡汤主治呕证,为一时权宜之手段,此证去,即当转方,故不云主之,而云与之也。柴胡加芒硝汤,治潮热微利,可持长用之,故不言与之,而云主之也。其理甚明,无可异议,何得以为注文而删去之?《伤寒论‧阳明篇》曰:「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伤寒呕吐甚时,假令有阳明证,不可以下剂攻下之,是暗示先以小柴胡汤镇呕后,然后可下之意,故尾台氏之说之错误益明矣。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
【注】
妇人中风者,妇人之感冒也。七八日续得寒热者,自患感冒经过七八日许,得往来寒热也。经水适断者,由月经适来,得往来寒热时,月经偶然闭止之谓。然亦有因往来寒热而不闭止,或因闭止而为往来寒热也。此为热入血室者,感冒之热陷入子宫之意。其血必结者,闭止之经血凝结于生殖器及胃肠等处之义也。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者,解如字义。然仲景特加此一句者,是示因此而得寒热,因寒热而月经闭止、凝结也。总而言之,复言其寒热如疟状,发作的往来寒热也。
治热入血室,宜用本方,虽如仲景此论。然《瘟疫论》于此证云:「经水适断,血室空虚,其邪乘虚传入,邪胜正亏,经气不振,不能鼓散,其邪为难治,且血结而不泄,邪气何由即解乎?」与适来者,有血虚、血实之分。由是观之,热入血室有血虚(贫血)、血实(多血)之别。若本方不与治贫血的驱瘀血药,或治多血的驱瘀血剂合用,则难达完全所期之目的。以余之经验,前者宜本方加地黄,或本方与当归芍药散合用,或与当归芍药散加地黄合用;后者宜本方加石膏与桂枝茯苓丸合用,或与桂枝茯苓丸加大黄合用。此皆鄙见取舍于许叔微、马印麟、刘完素、浅田宗伯四氏之说,兹列四氏之所论于下而批评之。
许叔微着《本事方》曰:「小柴胡地黄汤,治妇人、室女之伤寒发热,或发寒热,经水适来,或适断,昼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者。亦治产后恶露方来,忽尔断绝者。」
求真按:「此方治小柴胡汤证,有贫血之候而成烦热者,但不能治热入血室。」
马印麟有言曰:「经水适断时,瘟邪内搏,血结不散,邪无出路,昼则轻,夜则热重,谵语发渴,此热结瘀血也。用小柴胡汤,去半夏,加花粉、桃仁、红花、牡丹皮、生犀角等味,以破血逐邪。如腹满而痛,不大便者,前方中酌加熟大黄而微利之。」
求真按:「马氏之用小柴胡去半夏加花粉者,即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之意,其故不出主治其渴为目的。以余之经验,则本病之渴,是石膏之渴,非瓜蒌根之渴,故当用小柴胡加石膏汤者,不当处以小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也。又小柴胡汤加桃仁、牡丹皮等,不外驱瘀血之意,然颇庞杂,故不如小柴胡汤合用桂枝茯苓丸之正当也。又加用大黄者,宜以腹满、腹痛、便秘之有无(有参照此等证候之必要),与脉应之沉实(谓比小柴胡汤之脉应也),舌之黄苔为目的。」
刘完素着《保命集》曰:「治产后感于经水适断之异证,手足牵搐、咬牙、昏冒,宜增损柴胡汤(求真按:『增损柴胡汤方,即小柴胡加石膏、知母、黄耆也』)。」
求真按:「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为小柴胡汤白虎汤合方之意,然不如小柴胡汤加石膏之简捷也。」
浅田氏《勿误药室方函口诀》小柴胡加地黄汤条曰:「此方许叔微为热入血室之主剂,不拘经水适断,血热之甚者有效。凡治血热,有三等之别:头疼面赤,耳鸣齿痛者,宜小柴胡加石膏。血气刺痛,心下冲逆呕吐者,宜小柴胡加红花。五心烦热,日晡发寒热如疟者,宜小柴胡加鲜芐。」
求真按:「浅田氏喋喋于小柴胡加红花者,盖由不知小柴胡与桂枝茯苓丸之合方证也。」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经水适来』四字,当在『得之七八日』之下。又原文有『随其实而取之』者,《成本》、《玉函》、《脉经》是『随其实而泻之』,二说俱当,兹随解之。妇人中风,发热恶寒,得之七八日,经水适来者,谓妇人患感冒,发热恶寒,将及七八日时,适逢月经来潮也。热除,脉迟,身凉者,因表热内陷于子宫,是以外表之热去身凉,浮数之脉,变为迟脉,而此迟脉,即胸胁下满,如结胸状之应征。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者,自左肋骨弓下沿同侧腹直肌,至下腹部紧满挛急之意(所谓其血必结是也)。如结胸状者,大陷胸汤条云:『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少有潮热,自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此云如结胸状,谓其状态酷似彼证也。又谵语者,为血热侵及头脑。当刺期门,期门者,《甲乙经》云:『期门者,肝募也。在第二肋端,不容旁一寸五分,直上于两乳。』不容者,《德本遗稿》云:『不容者,鸠尾(胸骨剑状突起尖端之直下部也)下一寸,点墨,横量于胁一寸处也。』」
由此观之,则不容即在自两ru头所引之垂直线与胸骨剑突之尖端下一寸处所引水平线之交叉点处,左右各一,谓俱存于腹直肌内也。刺之,谓刺其络也,即示可施于左期门也。随其实而泻之者,期门为瘀血充实之所,谓可于其充实处泻血之意也。
本条之病证,刺络有效,虽如仲景所论。然余实验此证,选用小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或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加大黄合方,小柴胡加石膏汤、桂枝茯苓丸合方,小柴胡加石膏汤、桂枝茯苓丸加大黄合方之一,虽不兼刺络,犹能奏效也。鄙见系发源于吴、钱二氏之说,兹列于下。
吴氏《瘟疫论》曰:「妇人之伤寒时疫,与男子无二。惟经水适断、适来,及崩漏、产后等,与男子稍有不同耳。夫经水之来,乃血满于诸经,归注于血室,下泄为月水。血室一名血海,即冲任之脉也,为诸经之总任。经水适来,则疫邪不入于胃,乘势而入血室,故夜发热谵语。盖卫气昼行于阳,与阴不争,故昼明了也;夜行于阴,与邪相搏,故夜则发热谵语,至夜只发热而不谵语者,亦为热入血室,因有轻重之分,不必拘于谵语也。《经》曰:『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胸膈并胃无邪,勿以谵语为胃实而妄攻之,但热随血下时,则自愈矣。若如结胸状者,血因邪而结也,当刺期门,以通其结。《活人书》治以柴胡汤,然不若刺期门之效捷也。」
求真按:「说明月经来潮之由来,及昼日明了,至夜发热谵语之理,虽不免附会,其它则甚佳也。然云小柴胡汤效果,不若刺期门之效捷,是仅知单用柴胡汤之法而不知前举合用法之故,不可从之。」
钱乙曰:「小柴胡汤中应量加如牛膝、桃仁、丹皮类之血药。其脉迟身凉者,或少加姜、桂、及酒制大黄少许,则取效尤速,所谓随其实而泻之也。若用补不应者,人参亦当去取,尤不可执方以为治也。」
求真按:「小柴胡汤加牛膝、桃仁、牡丹皮之类,不如小柴胡汤合用桂枝茯苓丸之正当。脉迟身凉者,加姜、桂、及酒制大黄,又小柴胡汤中去取人参等说俱误,不可从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伤寒论》)
【注】
自「妇人伤寒发热」至「此为热入血室」云云者,谓妇人当患伤寒而发热,适遇月经来潮,日中精神虽明了,至日没时则谵语,且现奇怪之状态,恰如见妖怪者,此为热内陷于子宫也。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者,如下说。
方氏曰:「无,禁止辞。犯胃气者,言下也。必自愈者,伺其经行之血下,则邪热得以随血而俱出,犹如鼻衄之红汗,故言自愈也。盖警人勿以妄攻而致变乱之意。」
方氏、程氏、汪氏俱曰:「胃气及上二焦者,谓汗吐也。」
山田正珍曰:「无犯胃气者,以似谵语如见鬼状之承气证,宜辨之。」
若不施汗、吐,又不以大承气汤而误下,一任自然,则热毒伴经血被排出于体外,故必自然而愈。然此以月经通顺为前提,若不然者,当准前条施治。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伤寒论》)
【注】
下血,谓子宫出血也。濈然,汗出貌。本条之病证,亦宜准前条之治法。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注】
自「伤寒」至「汗出而解」止,谓伤寒经过五六日顷,为病毒转入于少阳之时期。此时当呕吐与发热,以不在小柴胡汤证之外,指此呕吐发热发于同时,是以谓柴胡证悉具也。然医不知此,用下剂误下后,尚依然有柴胡证(胸胁苦满证也)者,虽经误治,未成逆证,故再与柴胡汤时,必瞑眩而治愈也。「若」字以下,示柴胡剂(胸胁苦满证)、大陷胸汤(结胸)、半夏泻心汤(痞)三证之鉴别法,即心下部膨满而硬,有自他觉的疼痛者,名结胸,主治以大陷胸汤。但心下部膨满,无他觉的疼痛,称为痞者,则不以胸胁苦满为主治,而以心下满为主治,是以柴胡汤非适中之方,宜用半夏泻心汤也。上之鉴别法,临床时甚关紧要,将更详论之:柴胡剂主胸胁苦满,而不主心下(大柴胡汤证有心下急,且必有胸胁苦满,当知肋骨弓下毫厘之关系,为结胸与痞之区别);结胸证者,心下部必膨满而硬,有自觉、他觉的疼痛;痞证者,虽心下部膨满,而有自发痛,然不坚硬,且无压痛,是三证之区别也。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
【注】
仲景虽称此为阳明病,然胸胁苦满未去者,是少阳阳明合病也。溏者,《伤寒杂病辨证》云:「溏者,即鹜溏也。」《灵枢》云:「多热则溏而出麋。」马莳注云:「溏者,秽不坚而杂水者也。」楼英曰:「鹜溏者,寒泄也。鹜,鸭也。大便如水,其中小有结粪者也。」总观以上诸说,则溏义尽矣。盖其证比下利为稍轻,但旧时微溏者,为虚寒,故即为下痢之稍缓弱者。所谓小便自可者,与小便自调同,尿量度数,与平常无异。由是观之,则本条为说明本方治肠伤寒性之下痢作用。然以余之实验,则本方不特限于此病。凡一般之急性、亚急性、慢性胃肠炎,尤以小儿之疫痢、消化不良证等最有奇效。若效力微弱时,宜加芍药;有不消化之便,或黏液、黏血便时,宜加大黄;有口舌干燥、发热、烦渴等证时当更加石膏。盖余根据本条及下条之「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及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白虎汤诸条,潜心精思,综合玩索而得之者也。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伤寒论》)
【注】
钱氏有曰:「不大便为阳明里热,然呕则又为少阳证矣。若邪实于胃,则舌苔不黄即黑,或干硬,或芒刺。舌上白苔,为舌苔之初现,若夫邪初在表,舌尚无苔,既有白苔,虽邪未必全在于表,然犹未入于里也,故仍为半表半里证。」
锡氏曰:「不大便者,下焦不通,津液不得下也。呕者,中焦不治,胃气不和也。舌上白苔者,上焦不通,火郁于上也。与小柴胡汤,可调和三焦之气,而白苔去,津液得下,而大便利,胃气因和,而呕止,三焦通畅,气机旋转,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尾台氏曰:「阳明胃实证,舌色多黑。若未至黑,必煤黄色也。此条虽称阳明病,实阳明、少阳之并病,所以白苔也。苔本以黑为义,故加以白字。《素问.五脏生成篇》云:『黑如者死。』此虽非论舌色,亦可并发苔字之义。」
求真按:「阳明病,虽有腹满,然无胁下硬满及呕、舌上白苔等,故仲景虽称阳明病,其实非单纯之阳明病,而为少阳与阳明之并病也明矣。故以胁下硬满及呕、舌上白苔三证为目的,而可与小柴胡汤也。若与之,则胸部以上被障碍之脏器组织机能得以复活,上逆之体液得以下降,枯燥之肠胃被滋润而调和而大便通顺,体液疏通之结果得以发汗,诸证悉治也。以非下剂之小柴胡汤,反有泻下作用之妙,其故盖可知矣。尾台氏曰:『阳明病发潮热云云,阳明病胁下硬满云云,此二章,盖所谓少阳阳明之并病也。过此等证,反有宜柴胡加芒硝汤或大柴胡汤者,临证之际,宜注意之。』是或一理,可作参考。」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伤寒论》)
【注】
先辈多以为本条非仲景之正文,余亦然之。今特列之者,以其不无可资于治术,即作注文,亦无不可。
求真本时时哕句,以本方配用橘皮(本方加橘皮,即为本方、橘皮汤合方之意)治呃逆及恶心呕吐、干咳频发。因耳前后肿句,以本方加石膏治耳下腺炎、耳后及颈部淋巴腺炎、乳突炎等。又活用此意,疗睾丸炎得卓效,学者试之。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伤寒论》)
【注】
以法治之,与随证治之同,其它可参照既述之注释。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
【注】
仲景称呕而发热者,其实系呕吐、发热兼备之意。故不论呕吐后发热,或呕吐与发热同时,或发热后呕吐者,均以本方为主治,可知矣。
伤寒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者,以下解之。(《伤寒论》)
【注】
此谓伤寒大半瘥后,再发热者,虽大概主治以小柴胡汤,然若脉浮者,宜治以发汗剂;脉沉者,宜治以泻下剂也。
尾台氏曰:「按瘥后,更发热者,有三义。死灰欲再燃者,宜与小柴胡汤;其热因新外感而发者(求真按:『脉浮者是也。』),宜选用麻黄、桂枝二汤以发汗;因过食宿滞者(求真按:『脉沉者是也。』),宜审其证,以枳实栀子大黄豉汤、大柴胡汤、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等下之。」此说是矣。然诸方之外,尚有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应用之机会,不可不知。
诸黄,腹痛而呕者,小柴胡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诸黄,诸种之黄疸也。此证腹痛、呕吐者,本方主治。虽如仲景之论,假令腹痛,虽不呕吐,然有胸胁苦满者,亦可知以本方主治之矣。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而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本条论产后之痉、郁冒、大便难、胃实之四证。本方所关者为前三证,惟后一证治法不同,即自「新产血虚,多汗出」至「小柴胡汤主之」止,可作如下之读法: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大便坚,呕而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而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大便坚,呕而不能食者,小柴胡汤主之。其余不过补足此等章句而已,试注释于下:
本条之痉,与葛根汤证(刚痉)不汗出异。因分娩而血虚,即贫血,汗出多,大便坚,呕而不能食。假令虽喜中风,善感冒,亦病不在表,而在半表半里也明矣,故谓本方主治之也。又郁冒者,《明理论》云:「郁者,郁结而气不舒者也。冒者,昏冒而神不明者也。」此即现今之脑贫血。其呕而不能食,大便反坚者,虽不外于本方证,然此证大便不坚为常,今反大便坚,故云反坚也。而所以致此者,吉益南涯云:「大便反坚,呕而不能食(是水毒在上,故呕而不能食,下无水气,故大便坚),为水毒集于上半身,下半身缺乏故也。」又自「所以然者」至「必冒」止,是说发郁冒之理。贫血者,则四肢厥冷,四肢厥冷时,则必发郁冒。然四肢厥冷,不独因贫血之故,有水毒亦然,故郁冒亦同此理(由大汗出而解,则明为水毒之所主矣)。冒家欲解者,冒家服小柴胡汤而欲解之义。大汗出者,《金匮要略述义》云:「冒家大汗出,即是小柴胡汤适宜之效,亦与少阳病振汗相类。」如上条凡柴胡汤之病证,下之,若柴胡证未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之类,即因战汗而治者也。以是可知郁冒、头汗、大便难、四肢厥冷,不外因水毒之变动,而本方有镇痉、镇静、止汗、镇呕、通便、利尿诸作用矣。病解能食者,为服用小柴胡汤之结果,即痉证、郁冒或大便难等证已治愈之征。以下如七八日再发热者,非少阳病,而为胃实,即阳明病矣,故以大承气汤为主治也。
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三物黄芩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金匮》作「但烦」者,《千金方》作「但烦热」者,《千金》为是,兹随解之。但烦热者,但四肢烦热之略。草蓐者,产褥之意。自发露得风者,褥妇自己暴露其肉体而患感冒也。四肢苦烦热者,谓四肢烦热颇剧,而以手掌、足跖为尤甚之意。
《方舆輗》三物黄芩汤条曰:「临盆之际,露体用力,无暇他顾,此时风寒乘虚袭入,又有血气尚未平复,轻举妄动,而感于邪,此皆在草蓐自发露得风之类也。其证恶寒发热,头痛,脉浮,不即用解肌药,以为新产后不宜发汗,使邪气延绵,将成烦热。然犹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即可解。如头不痛,但至于烦者,则黄芩汤所主治也。此证虽可用小柴胡加地黄汤或加味逍遥散,然不如黄芩汤之简捷。所可惜者,此药苦劣难吃,故世医以黄连代苦参,或依本方加甘草。余按加甘草犹可,去苦参,有失仲景之方意。《别录》云:『苦参,除伏热。』」
求真按:「不可用苦参之代用药。」
《百疢一贯》曰:「恐是产后蓐劳证。…先生云:『此证宜小柴胡合三物黄芩汤。』二方治蓐劳,非他方所能及也。三物黄芩用于强热;小柴胡用于轻热。若未至严重,止宜三物黄芩汤。先生活用此方,尝用于妇人自十六、七岁经水断绝成为劳病者,有效。若用此方以下虫,则益佳。果若此,则纵见劳状,虽危可治矣。先生常加甘草而用之,因难吃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草蓐者,为产褥也。凡四肢苦烦热,头痛者,非特产后中风如是,即男女之诸血证、久咳、劳瘵、及诸失血后,多有此证,宜选用二方。」
本条有此三说可解。然以余之经验,凡四肢苦烦热者(除三物黄芩汤证),有本方宜加地黄者,有宜加石膏者,或本方兼用泻心汤者,或本方兼用黄连解毒汤者(或丸亦可),或本方加石膏合用桂枝茯苓丸,或合用当归芍药散者,常不能一定,须审腹脉外证以处方,不必固执也。
小柴胡汤方
柴胡9.5克,黄芩、人参、甘草、大枣、生姜各3.5克,半夏7克。
上锉细,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或冷服。
小柴胡加石膏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石膏20~100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汤证兼石膏证者。
小柴胡加桔梗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桔梗6~9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汤证兼桔梗证者。
小柴胡加桔梗石膏汤方
小柴胡加石膏汤、小柴胡加桔梗汤之合方也。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加石膏汤、小柴胡加桔梗汤之二证相合者。
小柴胡加橘皮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橘皮7~12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汤证兼橘皮证者。
小柴胡加橘皮石膏汤方
小柴胡加石膏汤、小柴胡加橘皮汤之合方也。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加石膏汤、小柴胡加橘皮汤之二证相合者。
小柴胡加橘皮桔梗汤方
小柴胡加桔梗汤、小柴胡加橘皮汤之合方也。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加桔梗汤、小柴胡加橘皮汤之二证相合者。
小柴胡加薏苡仁汤方
小柴胡加薏苡10~19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汤证兼薏苡仁证者。
小柴胡加桔梗薏苡仁汤方
小柴胡加桔梗汤、小柴胡薏苡仁汤之合方也。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加桔梗汤,小柴胡加薏苡仁汤之二证相合者。
小柴胡加茯苓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茯苓7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汤证兼茯苓证者。
小柴胡加苓朮汤方
小柴胡加茯苓汤中加朮7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加茯苓汤证兼朮证者。
小柴胡加枳实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枳实6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汤证兼枳实证者。
小柴胡加芍药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芍药6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汤证兼芍药证者。
小柴胡加大黄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大黄2.5克以上。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汤证兼大黄证者。
小柴胡加枳实芍药汤方
小柴胡加芍药汤、小柴胡加枳实汤之合方也。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加枳实汤、小柴胡加芍药汤之二证相合者。
小柴胡加芍药大黄汤方
小柴胡加芍药汤、小柴胡加大黄汤之合方也。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小柴胡加芍药汤、小柴胡加大黄汤之二证相合者。
合方之方法(共通药物以多量者为合方之用量)
所谓合方者,集合二方乃至数方内之共通药物与非共通药物而组成一方之方法也。若共通药物用量有多少者,以多量者为合方之用量。兹将葛根汤与桃核承气汤之合方列后,余可以此类推。
葛根汤方:葛根8.5克,麻黄、大枣、生姜各6.5克,桂枝、芍药、甘草各4.5克。以上七味。
桃核承气汤:桃仁7克,桂枝、甘草、芒硝各6克,大黄12克。以上五味。
葛根汤桃核承气汤合方
葛根8.5克,桃仁7克,麻黄、大枣、生姜各6.5克,桂枝、甘草、芒硝各6克,芍药4.5克,大黄12克。以上十味。
小柴胡汤之腹证
应用小柴胡汤之主目的为胸胁苦满。使病者仰卧,医以指头自肋骨弓下沿前胸壁里面向胸腔按抚压上之际,触知一种之抵抗物,并同时有压痛,是即胸胁苦满证也。故胸胁苦满者,适当肝、脾、胰三脏之肿胀硬结处,即使此等脏器毫无异状,亦时常得以触诊。若此抵抗物之处反多,是必有种种之关系。其主要者,恐由该部淋巴腺之肿胀硬结。盖胸胁苦满之主目的,即为脑或五官、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膜、心、胃、肠、肝、脾、胰、肾、子宫等各病证,而有抵抗物时,投以小柴胡汤则可随之而治愈,此抵抗物亦渐次消失,此为几多经验之事实。由此观之,其理除求于淋巴系统之外,无他辞可以说明之。是余所谓之胸胁苦满之腹证,大概不外属于前胸壁里面部的淋巴腺肿胀硬结,所以仲景创立小柴胡汤者,为治此续发的淋巴肿胀硬结及原发的病证也。又此淋巴腺之肿胀硬结,非其应用之主目的,毕竟不过是续发的变状。不惟容易得以触知,且常因硬结而不变也。
先辈之论说治验
《古今医统》曰:「张仲景着《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及脾胃元气之秘诀,世医鲜有知之者。观其少阳证之小柴胡汤,用人参,则防邪气入于三阴,或恐脾胃稍虚,邪气乘入,必用人参、甘草,固脾胃以充中气,是外伤未尝非内因故也。可见仲景之立方,神化莫测,或者只以外伤是其所长,内伤是其所短,此诚瞽论也。」
求真按:「此说虽不尽完善,然对照徐灵胎云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于立方本旨亦不无窥见一斑之助。」
小柴胡汤治瘰疬、乳痈、便毒、下疳及肝经之一切疮疡,发热潮热,或饮食少思。
求真按:「此等证,宜本方加石膏、桔梗或兼用黄解丸为多。」
柯氏曰:「小柴胡汤为脾家虚热、四时疟疾之圣药。」
【注】脾家者,胃家之意。虚热者,对于阳明实热而言,则为纯虚无热可知。
《千金方》云:「黄龙汤(求真按:『即本方也』),治伤寒瘥后,更头痛、壮热、烦闷之方。」
《直指方》小柴胡汤主治曰:「治男女诸热,出蕴隆(蕴隆者,郁热之意),又伤暑,发大热,头痛,自汗,咽疼,烦躁,腹中热缓,诸药无效者,最良。」
求真按:「此证宜加用石膏汤。」
治刚痉有热。
求真按:「宜与仲景所论新产妇人有三病对照。」
咽干,喉塞,亡血家,淋家,衄家,疮家,动气,并不可汗等,皆用此汤。
求真按:「可与太阳病篇『发汗剂之禁忌』及『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不可发汗条』,对照。」
《伤寒绪论》曰:「伤寒盗汗责在半表半里,为胆有热也,专用小柴胡汤。」
求真按:「肺结核多盗汗,为小柴胡或小柴胡加石膏汤证也,不可误用黄耆剂。」
《名医方考》小柴胡汤主治曰:「疟发时,耳聋胁痛,寒热往来,口苦喜呕,脉弦者,名曰风疟,此方主之。」
《济阴纲目》曰:「小柴胡汤治妇人风邪,带下五色。」
求真按:「此证为热入血室之变态,故本方亦能治之。」
《易简方》曰:「柴胡汤,小儿温热悉能治疗。」
求真按:「小儿诸病,多以小柴胡汤为主治,宜注意之。」
《证治准绳》小柴胡汤主治曰:「痘疮,发热甚而呕者,宜服之。」
求真按:「可见呕而发热者,不论何证,悉皆以本方主治之。」
《保赤全书》曰:「痘疮靥后,身热不退,或寒热往来者,用小柴胡汤。」
《正体类要》曰:「小柴胡汤,治一切扑伤等证。因肝胆经火盛作痛,出血,自汗,寒热往来,日晡发热,或潮热身热咳嗽发热,胁下作痛,两胠痞满者。」
求真按:「由头部打扑,发为外伤性神经证,与本方加石膏,得速效。」
《保命集》曰:「治产后日久而脉浮数者,宜使服三元汤(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又名柴胡四物汤)。」
求真按:「四物汤由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四味成方,后世虽尊崇之,然若选用师之芎归胶艾汤,或当归芍药散,更无此方之必要。则此证宜用小柴胡汤与当归芍药散之合方。」
产后日久,虚劳针灸各药俱无效者,宜使服三分汤(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白朮、茯苓、黄耆)。
求真按:「此证亦宜用前节之合方。」
《得效方》曰:「小柴胡汤,治岚嶂溪源蒸毒之气。自岭以南,地毒苦炎,燥湿无常,人多患此状。血乘上焦,病欲来者,使人迷困,甚则发躁而使狂妄,亦有使哑而不能言者,皆由败毒瘀心,毒涎聚脾所致。此药中加大黄、枳壳各五钱。」
求真按:「此说病原病理,虽未必合理,然示小柴胡汤治脑证则是矣。加大黄、枳壳(与枳实同),其证兼有大柴胡汤类似之证。」
《伤寒蕴要》小柴胡汤之近代名医加减法曰:「若胸膈痞满不宽,或胸中痛,或胁下痞满,或胁下痛者,去人参加枳实、桔梗各二钱,名柴胡枳壳汤。」
求真按:「此证宜处以小柴胡汤枳实芍药散之合方(小柴胡加枳实芍药汤),而加桔梗者,殆因有咽痛,抑或黏痰,难以咯出,或有此证而胸痛,或有化脓机转。不然者,则不可加之。若加桔梗,即为小柴胡汤、排脓散、排脓汤合方之意。依余之经验,此二合方证,肺结核颇多。若有热炽,口舌干燥者,宜更加石膏。」
若胸中痞满,按之痛者,去人参,加瓜蒌仁三钱,枳实、桔梗各二钱五分,黄连二钱,名柴胡陷胸汤。
求真按:「此证宜处以小柴胡汤、小陷胸汤、排脓散之合方,而肺结核多有此证。若有石膏者,宜更加之。」
若脉弦虚,发热口干,或大便不实,胃弱不食者,加白朮、茯苓、白芍药各一钱五分,名参胡三白汤。
求真按:「此证宜用小柴胡加芍药苓朮汤,然有时宜处以小柴胡加茯苓汤,或小柴胡加苓朮汤。」
若发热烦渴,脉浮弦数,小便不利,大便泄利者,加四苓散而用之,名柴苓汤。
求真按:「此证宜用小柴胡汤与五苓散之合方。」
若内热颇甚,错语,心烦不眠者,加黄连、黄柏、山栀仁各一钱,名柴胡解毒汤。
求真按:「此证宜小柴胡汤与黄连解毒汤,或与第二黄连解毒汤合用。然味甚苦,颇难服饮,故余常以小柴胡汤兼用黄解丸,或第二黄解丸。」
《内台方议》小柴胡汤条曰:「如发热小便不利者,和以五苓散。呕恶者,加橘红。胸中痞结者,加枳实。」
求真按:「小柴胡加橘皮汤,不仅治恶心呕吐有效,即呃逆及干咳频发诸病(百日咳、肺结核等),亦有奇效。若热炽烦渴者,加石膏。祛痰困难者,更加桔梗,或随腹证,宜合用排脓散。」
《本草权度》曰:「玉jing挺长者,亦湿热也,加连于小柴胡汤。」
求真按:「此证可用本方兼黄解丸。」
《万病回春》曰:「小柴胡加青皮、山栀,治胸胁胀痛,喘咳吐痰。」
求真按:「此证宜小柴胡加橘皮汤,兼用黄解丸。」
《医方口诀集》小柴胡汤条(余常用之,有五口诀。)曰:「其一,伤寒半表半里证,加减用之。其二,温疟初发,增减用之。(求真按:『本方虽说有治疟之效,然无胸胁苦满证,则不可妄用』)其三,下疳疮及便毒、囊痈之类,凡在前阴之疾,皆用本方。(求真按:『本方非阴部疾患之特效药,故虽有此部病证,然不呈胸胁苦满者,则不可滥用』)其四,胸胁痛而寒热往来,因怒而成病之类,凡属肝胆者,皆以本方治之。(求真按:『有本方证病者,往往易怒,是以未必为此证之特征,故不可仅据此而处剂』)其五,寡尼室女,寒热往来,头痛,胸胁牵引,口苦,经候失常者,似疟非疟,似伤寒而非伤寒,此热入血室也。以此方为本药,再随证作佐使用之。古书中,劳瘵骨蒸者,多以本方加秦艽、鳖甲等药主之。(求真按:『肺结核虽说以本方证为多,然无胸胁苦满者,则不可妄用。加用秦艽、鳖甲者,后世家传统的恶癖也,不可从之』)」余虽未试,然非无其理,故为口诀之五。
一女子病疟,热多寒少。一医用药而呕,一医用药反泄。请余诊治时,疟利并作且呕,脉之,但弦。投以本方加芍药,未至五帖,诸证并瘳。
求真按:「此为疟疾兼胃肠炎也,以小柴胡加芍药汤而兼治之,有速效。」
一寡妇,不时寒热,脉上鱼际,此血盛证也。用本方加地黄治之而愈。
一妇人,身震颤,口妄言,诸药不效,以为郁怒所致。询其故,盖因素嫌其夫,含怒久久,以本方治之稍可,又用加味归脾汤而愈。
求真按:「此证用本方,非也。加味归脾汤,虽于酸枣仁汤加减而成。然仅后世医家之捏造,芜杂不足取。若由初病,处以小柴胡汤与酸枣仁汤之合方,更有一层捷效。」
一室女十四岁,天癸未至,身发赤斑而痒痛,左关脉弦数,此因肝火血热也。以本方加生地、山栀、丹皮,治之而愈。
求真按:「此证宜用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之合方,兼用黄解丸。」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小柴胡汤,治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心下痞硬而呕者。」
《建殊录》曰:「一人生五岁,哑而痫,痫则日一发或再发,虚尪羸惫,旦夕待毙,且苦闷之状,日甚一日。父母之情,不忍坐视,愿先生一诊,虽死无悔。先生因是诊之,心下痞,按之濡,乃作大黄黄连汤使饮之。约百日许,痞去而痫不复发。然胸胁烦胀,胁下支满,哑尚如故。又作小柴胡汤及三黄丸,与之,时以大陷胸丸攻之。半年许,一日乳母抱儿倚门间眺,适有牵马而过者,儿忽呼曰:『牟麻(马也)。』父母喜甚,乃襁负俱来,以告先生。先生试拈糖果,以挑其呼。儿忽复呼曰:「牟麻(日本以甘美之味,总呼牟麻。马亦曰牟麻,因其国音相通也)。」父母以为过其所望,踊跃不自胜。因服前方数月,言语卒如常见。」
求真按:「胸胁烦胀者,云胸廓之一部(尤其是下部),沿其左右经而隆起也。胁下支满者,胁骨弓下有支障物膨满之意,故胁下痞硬之轻度者,俱以柴胡剂为应用之目标也。」
一贾人,面色紫润,掌中脱肉,四肢痒痛,众医以为癞疾,处方皆无效。先生诊之,胸胁烦胀,心下痞硬,作小柴胡汤及梅肉丸而杂进之。数十日,掌肉复原,紫润始退。
一男子十四岁,通身浮肿,心胸烦满,小便不利,脚尤濡弱,众医无效。先生诊之,胸胁烦胀,心下痞硬,作小柴胡汤使饮之。尽三服,小便快利,肿胀随减。未满十服,痊愈。
求真按:「此证若与以小柴胡加茯苓汤,或小柴胡加茯朮汤,则当更加捷效。」
凡患恶疾者,多由于传继,其身发时,有辱及祖先者。江洲一贾人患之,谒先生求诊治。先生诊视之,面色紫润,身体遍烂,按其腹,两胁拘急,心下痞硬。先用小柴胡汤和解胸腹,后作七宝丸使服之。半年许,诸证全退。
《方机》本方主治曰:「若上逆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本方内加桂枝五分。若本方证呕逆剧者,倍半夏。汤熟,加生姜汁一钱。」
求真按:「是本方合生姜半夏汤之意,故有效,然多处均随小半夏汤之方意,方中加重半夏、生姜即可。」
火热痫,宜服麦门冬加石汤,间有宜柴胡加石汤者。
求真按:「麦门冬加石汤、柴胡加石汤,为麦门冬加石膏汤、小柴胡加石膏汤之略称也。」
《成绩录》曰:「一男子患疟,他医已与药。一二发后,一日大汗出不休,因请先生。先生与小柴胡加石膏汤,乃复原。又男子患耳聋,胁下硬,时时短气上冲,发则昏冒不能言,两脚挛急,不能转侧,每月一二发。先生诊之,投以小柴胡汤兼硫黄丸而愈。」
《险症百问》曰:「产后耳鸣或耳聋者,师曰:『宜苓桂朮甘汤、小柴胡汤,随其证而投之,兼用应钟散。』」
求真按:「前证可用上之二方,虽如南涯氏说,然此等之外,可处以柴胡姜桂汤、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者不少。又南涯氏主张兼用应钟散,余以三黄丸或黄解丸为优。」
吉益南涯曰:「小柴胡加石膏汤,治耳前耳后肿者。」
原南阳曰:「又瘰疬亦为劳形,盖合病者,同为死证也。此亦系瘀血之因,虽不与劳并病,亦有死者。马刀疮亦有名马刀挟瘿者,因其根盘似马刀故。瘰疬之形状,耳下及颈项处,累累历历凝结于皮肤之内。此凝结物与俗名痰核者同,无底浅根。此非因痰之故,皆由瘀血结于络中,小柴胡加石膏汤有神验。」
华冈青州曰:「柴胡加石,不仅治胸胁,头目之病亦可用之。柴胡散血凝气聚;石膏解伏凝,或云解散。概括言之,散肿之谓也。」
由以上三说观之,则小柴胡加石膏汤者,为一种消炎解凝剂明矣。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表热散后,气痞不欲食者宜之。凡是小儿惊风,或夜不寐者宜之。疳证,下利发热、胁腹满,宜兼用紫圆。妇人产后,寒热如狂者,有此方证。疟疾宜随其腹证用之。古今一概以小柴胡汤用为疟疾之专方,然多不效者,皆因以寒热为准据,而不知腹证故也。东洞先生以诊腹为主教弟子,若不精于诊腹者,则不能治疾病。」
求真按:「不特以本方治疟疾如此,万病俱宜以腹证为主目的,非然者,反有害而无效也。东洞翁之英名,至今不朽者,因首倡诊腹法,且精其术之故也。」
水肿,有胸胁苦满,小便不利者,宜兼用三黄丸或平水丸。
一男子年四十余,初于手背发肿毒。愈后,一日忽然恶寒发热,一身面目浮肿,小便不通。余诊之,心下痞硬,胸胁烦胀,乃以此方及平水丸杂进,小便快利而愈。
求真按:「本方亦为一种利尿剂,不必兼用平水丸。」
一妇人发黄,心中烦乱,口燥,胸胁苦满,不欲食。数日后,目盲无所见。余乃作此汤及芎黄散与之,目遂复明。一月余,诸证痊愈。
求真按:「由余之经验,黄疸证,宜用小柴胡汤,或小柴胡加石膏汤,兼用枳实栀子豉汤,或合用枳实栀子大黄豉汤处颇多。」
一男子吐血,数日不止,日益剧。余诊其腹,胸胁烦胀而痛,乃作此方,二三剂而奏效。
求真按:「此证宜兼用三黄丸或黄解丸。」
一男子,年三十,患伤寒,四肢逆冷挛急而恶寒,其脉沉微,欲毙。诸医投以参附剂无效。余诊之,胸胁苦满,乃与此方二三剂而应,其脉复续,使服二十余剂,痊愈。
求真按:「不究病原,而遇心脏衰弱,即手足无措,妄用参附剂之后世家,恰如滥用樟脑制剂等强心药之西医家而希冀收得效果者,同一见解。小柴胡汤虽非心脏衰弱之特效药,然能于其病原处发生作用,故不治心力而自能恢复。此余所以云古医道中虽无强心剂之名,而有其实者也。」
一男子年五十余,得一病常郁郁不乐,独闭户塞牖而居,闻鸡犬之声则惕然而惊,上冲目昏,寐卧不安,或遗沥漏精,饮食无味。百治不效,绵延三年许。余诊视之,胸胁苦满,乃以柴胡加桂汤及三黄丸使饮之,时以紫丸攻之。三月,病痊愈。
求真按:「是本方治神经衰弱之左证也。」
一女年十八,咳嗽吐痰,气上冲而头目昏眩,四肢倦怠,心志不宁,寒热往来,饮食无味,日就羸瘦而不愈,约一年许。众医皆以为劳瘵。余诊之胸胁烦胀,乃以小柴胡加桂汤及滚痰丸使服之。三月许,收全效。
求真按:「此证虽称劳瘵,实似是而非也。若真为肺结核,则兼用滚痰丸,有害而无效也。」
《生生堂治验》曰:「一妇人患伤寒,经水适来,谵语如见鬼状,且渴欲饮水,禁而不与,病势益甚。邀先生诊之,脉浮滑,是热入血室兼白虎汤证也。即与水不禁,而投以小柴胡汤。曰:『张氏所谓其人如狂,血自下,血下者愈。』病势虽如此,犹当从经水而解也。五六日,果痊愈。」
求真按:「此证用小柴胡加石膏汤,为至当之方。中神氏不加之者,因其证比较的轻微,代之以冷水也。古人曰:『水,天然之白虎汤也(其主药为石膏)。』以是可知其义矣。又氏察病势虽如此,答以当从经水而解,果如其言。由是观之,则肠伤寒之毒素,可由经血排除也明矣。是以余谓中药方对传染病之疗法,以驱逐细菌性毒素为主的原因之一也。」
《方伎杂志》曰:「一女子年十六七,患咳嗽吐血,寒热往来,经水不转,柴瘦而心气郁郁。其证如劳瘵初起,然脉急数无度,食不能进。告以难治,用柴陷汤兼泻心汤。反盗汗出、动悸、口燥等证,转服柴胡桂枝干姜汤。三月许,诸证大宜,但吐血或止或出。至翌春,经行后不来,时已服药四月矣,欲梳头而发脱如尼。至秋,病愈而大快,可谓幸矣,然毕竟由用心用药故也。通计服药十月许。」
求真按:「此证恐系肺结核。余于同证,亦用柴陷汤,即小柴胡汤小陷胸汤之合方,或用小柴胡汤、小陷胸汤、排脓散之合方,或加石膏、黄解丸,或兼用第二黄解丸,而痊愈者,屡矣。」
一男子年三十余,患咳逆吐血,经数医不愈。其证寒热时作,咳逆不止,时时吐血,倚床高枕,不能仰卧安眠,舌唇燥白,脉浮数大无力,精力脱乏,胸部动甚。余以小柴胡汤、小陷胸汤合方加桔梗,昼夜使服六贴。十日许,血止,寒热咳嗽大减。又一旬许,至近边散步,再发寒热,咳嗽,吐血颇多。此次复发,恐不能治愈,仍用前方与泻心汤,交互服之,咳嗽渐减,热亦渐退,血亦渐止。五旬许,痊愈。将养一月余,出而就职。
求真按:「此病初起,即宜兼用泻心汤。」
《麻疹一哈》曰:「有一妇人,年四十五,患麻疹。其证或发热或不发热,时或头疼目眩,背强而疼烦,或如疟状而无汗,郁闷不乐,饮食渐减。六七日,始进葛根汤,无效,乃按其腹状,胸胁烦闷,胁下微痛,痼瘕如盘,应指而痛,大便秘结,小便短少。更进小柴胡汤及三黄丸,大便快利,汗出如流,疹子从汗而出。疹子收后,专治痼瘕,而后诸证痊愈,健履倍常。」
求真按:「小柴胡汤证之颈项强,误认为项背强,处以葛根汤,所以无效。以是知二者分别,不可稍忽也。」
《餐英馆治疗杂话》小柴胡汤条曰:「此方应用极广,不仅伤寒半表半里证而已。凡万病寒热往来者,古人亦云价值千金。应用之目的,左胁下拘挛,或凝按则痛,往来寒热者,无不效,所谓胸胁苦满是也(求真按:『胸胁苦满者,有左右平等者,有右侧强度比左侧强者,又不无反之者,但不限存于左侧耳。又此方不必以其寒热往来为主目的』)。疟疾,寒热各半者,与桂枝汤合用有效(求真按:『小柴胡合桂枝汤,即柴胡桂枝汤,此方治疟疾,虽可不论,然不以寒热相半者为目的,说详下』)。风劳证,寒热往来,或只发热,咳嗽,自汗,或有盗汗等证者,加秦艽、鳖甲,诚妙。此出于《医方口诀》,余亦每有经验(求真按:『凡加味,必当随证,不可漫然加秦艽、鳖甲也』)。妇人经行不顺,发寒热如疟,或诸病因怒而发者,加香附子、青皮、木香、莪朮妙(求真按:『非因怒而发病,因有病而发怒也,此后世俗医妄论,不足取。又此证宜小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合用,无须用此等加味也』)。徐春甫合四物汤,名柴物汤。余曾治验一妇人,二十四,月事不顺,小腹结块,时痛时止,三四年不愈,形体颇瘦,饮食无味,以后即脐腹疼痛不已。一医以大黄牡丹皮汤,或桂枝茯苓丸加大黄之类攻之,仅能下利,块物与刺痛依然不愈。求治于余,亦无别法,唯思用下剂如桃核承气汤,兼用螝蛤一味为丸,或用济生通经丸等,但更不动,刺痛益甚。于是计穷,只以左胁之拘挛为目的,用柴物汤。约四五日,下如鱼肠物,红白相杂。于是余思柴物汤无下瘀血之理,或系前用之强烈攻里剂未曾发生泻下作用,因用此汤而起缓下乎?此非柴物之效也。后遇同病者,以为从前之柴物汤,一时偶然之效,故不敢用,仍用通经丸、抵当丸之类,频攻血块,但唯增刺痛,而不能泻下,因用柴物加莪朮、苏木、郁金等,则下白物六七块,调理数日全愈。此病人有凝物在左胁下,按之则痛,往来寒热等证。后见同证者,前医投以桃核承气、硝石大圆等,仍自若。余用柴物汤,得速效。虽不知柴物下血块之所以然,但已经验数人,故觉必有下血块之理,生等当更宜经验之。」
求真按:「以上病证,不宜用柴物汤,当处以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之合方。此合方之排除瘀血,由于当归、川芎之作用,而他药援助之。又上病者之胸胁苦满,甚于左侧者,是不独小柴胡汤证然也。当归芍药散证之瘀血,亦由冲逆凝集于此部,故可以合用此二方者。乃不悟此而以为小柴胡汤之胸胁苦满限于左侧,此大误也,不可从之。因云不仅当归芍药散证,即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证,亦屡因瘀血冲逆凝结于左肋骨弓下或心下也。故此时若当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证存在之胸胁苦满,必右侧甚于左侧。」
许学士以小柴胡加生芐,用于热入血室证,名小柴胡加芐汤。又见妇人耳鸣,手足麻痹疼痛证,皆由血滞,以小柴胡加桂枝汤再加大黄,有大效。大黄者,妇人之圣药也,此见《古方节义》。
求真按:「此证宜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加大黄之合用方。大黄者,非特妇人为圣药,用之得当,则男子、妇人皆圣药也。」
又小儿感于风邪,表证已去大半后,余热不清,大便不利、烦渴者,用小柴胡汤加大黄以代大柴胡汤,见《幼幼集》。
求真按:「不拘小儿大人,若表证未全去,不可加用大黄。又以烦渴及大便不利为大黄应用之目的,非也,何则?烦渴者,为石膏之主治,无关于大黄。大便不利,虽为大黄之主治,然此外小柴胡汤非不能治之。」
痢疾,热气强,里急后重者,或伤食腹痛之类兼有外邪,表里俱热,痛不止者,宜用大柴胡汤。
求真按:「若无大柴胡汤之腹证,不可用。」
蛔虫,身热不退者,以小柴胡加黄柏、乌梅、苦楝皮、山栀子、干姜、细辛,去大枣,有奇效。见《全生集》,名加味小柴胡汤,又载于《回春》。
求真按:「此证似宜小柴胡汤与鹧鸪菜汤互用,或小柴胡汤加鹧鸪菜、大黄,余药可暂置之。身热不退者,加干姜、细辛之热药,非也,不可从。」
夜静昼热者,热在气分,小柴胡汤加山栀、黄连、知母、地骨皮。昼夜俱热者,热在血分,小柴胡合四物汤。又伏暑发热,汗出而渴,不语者,暑入心包络也,小柴胡加茯苓等有别效。
求真按:「小柴胡汤加山栀子、黄连者,即同方加黄解丸,或兼用第二黄解丸之意。小柴胡汤合四物汤者,即同方与当归芍药散加地黄合方之意。小柴胡汤加茯苓者,即同方合小半夏加茯苓汤之意。是皆本于此等之合方,然预定是等之方剂,配当各种之病证,不无胶柱鼓瑟之谬见,为识者所不取也。宜详审病者之脉、腹、外证而处以适方。而小柴胡汤四物汤之合方,即小柴胡汤与当归芍药散加地黄之合方,温药包含当归、川芎、白朮等,故用于有微热者,虽非不可,但热气炽盛者服之,不但无效,反而有害也。」
若手足心烦热,并言及左胁者,则小柴胡无不治之。又邪气在表里,阴阳不分,其证寒热往来,或渴而小便涩,或下利者,合五苓散名柴苓汤。凡肝胆二经之病,总以小柴胡汤为佳,但以左胁下之挛急紧缩为目的,则有百发百中之效。
求真按:「如所谓阴阳不分及肝胆二经等语,后世派之陈言也,不可取。又小柴胡汤不仅以左胁下为目的,已述于前矣。」
俄而耳鸣、头目郁冒者,多由郁怒所致,合香苏散则百发百中,见于《众方规矩》。
求真按:「非因郁怒而郁冒,是由所伏之病毒,每因郁怒而诱发,此证宜小柴胡汤合用半夏厚朴汤为佳。」
又曰:「灸后发热烦闷,加黄连、山栀子。若不止,则加艾叶。」此亦经余屡试无误。然灸后发热之重证,非此方所能治,详载经验于后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条。
求真按:「小柴胡汤加黄连、山栀子,不若同方兼用黄解丸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小柴胡汤条曰:「此方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呕吐,或耳聋者为目的。凡有此等证,虽有胃实之候,亦可与柴胡。即老医所说『胁下与手足心无汗者,虽有胃实证,亦可与柴胡』之意也。总之处此方者,以两胁痞硬拘急为目的,即所谓胸胁苦满是也。又胸腹痛而拘急,与小建中汤不愈,用此方。今人多积气,感受风邪,热闭于里而不发者,则必心腹疼痛,此时积也。其施针药无效者,与此方可速愈。」
求真按:「积气,后世派之病名也,不足取。凡不问感冒与腹痛,若见胸胁苦满证,则悉以本方主治之。」
小儿停食,兼有外邪,或如疟状者,以此方解之。又久久大便不通者,此方亦能通大便而解病,即上焦和,津液通之义也。后世名三禁汤者,盖用于禁汗、吐、下故也。
求真按:「是师所谓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之略也。」
又此方加五味子、干姜,用于风邪迫于胸胁,舌上有微白苔,引两胁而咳嗽者,治验见《本草衍义》之序例中。
求真按:「本方加大热之干姜与微温酸涩之五味子,若系阴阳交错之证,则尚佳,然吾人通常遇之阳性证,则颇不宜。余于此证,加重本方中之大枣,更加用大量之橘皮,有奇效。」
又加葛根、草果、天花粉,用于寒热如疟,咳嗽甚者,此东郭之经验也。
求真按:「此证可以本方合用葛根汤。」
《温知堂杂着》曰:「考古来治诸病方中,无不配以健胃药者,如大小柴胡汤等,虽云解热剂,不如称健胃剂为妥当。」
求真按:「大小柴胡汤,既为解热剂,又可作健胃剂。既为通便催进剂,又可作止泻剂。既为镇咳祛痰药,又可作镇呕利尿药。其它难以枚举,此古方之所以微妙也。」
论古方与后世方之关系
后世医之读《伤寒》、《金匮》也,徒拘泥其文辞之表面,不能推察其真意。仅知仲景方之单用,不悟加味合用之活机,遂以古方寡少,难应众病,杜撰无数之劣方,故学者切戒,不可惑溺于此种谬论焉。虽然,后世方亦不无可取之处,其大半皆渊源于仲景之古方,故寓有加味或合方之意义者不少,非绝无参考之价值,不可尽废,但须学者之对于后世方,必以仲景方为准据,取其当然者,而舍其不当然者耳。余今列举后世方与仲景方对比者,欲使学者知其一端焉。
《医方口诀集》曰:「抑肝散,专治肝经虚热,发搐,或发热咬牙,或惊悸寒热,或木乘土而呕吐痰涎,腹胀食少,睡卧不安者。」
柴胡、甘草各五分,川芎八分,当归、白朮炒、茯苓、钩藤各二钱。上水煎,子母同服。加蜜丸,名抑青丸。
一产妇未及满月,发热,胁痛,咳嗽,肢体搐动,唇目抽搭,医用补血调气之剂再三,其证弥盛,反加小便涩少。因证已急,延余诊之,六脉弦数,余反复思之,莫得病因。因摒人细问其情,乃夫以实告曰:「如此如此。」因举本方,未三帖而平。后与加味归脾汤而愈。夫产后新血未充,真元未固,凡事情一忤,则怒火如焰,致焚身命。医者临机,稍有疑惑,不可不细问之。
《蕉窗方意解》抑肝散加芍药汤条曰:「此药亦四逆散之变方也,其腹形虽大概与四逆散同样,然拘挛浮于腹表,为抑肝散之标的。四逆散当以拘挛沉于腹底为标的。抑肝之方,以多怒、不眠、性急等证颇甚者为主证。此主证为肝气亢极之征,肝气亢极,则肝火炽盛,肝血亦随而损耗,故以归芍润肝血,川芎疏肝血,柴胡、钩藤、甘草缓肝气。但肝气既亢极而引上胸胁,肠胃之水饮亦不下降而引上,佐以疏肝、缓肝、润肝之药,和其两胁及心下,则水饮亦易下降矣,此由苓朮利水之功也。」
本方无芍药,甘草之分量亦少,按此药专以润缓肝气为主,故余常合芍药甘草汤用之。
又按此方用归、芍、川芎,专以润血,即润皮肤枯燥之意。全体为四逆散之变方,加川芎、当归、白芍,犹逍遥散为小柴胡之变方,加用归、芍也。逍遥散之用苓、朮,亦与抑肝散之用苓、朮同意。
《餐英馆治疗杂话》曰:「此方本为小儿肝血不足而动肝火的发热,有惊搐、咬牙等证者而设,此人所共知也。然小儿禀受不足,体质薄弱,面部及全体肉色白无润泽,甚至以小刀少割而不出血者,及腹部虚软,惟腹左肌稍硬,然无虫积之候,由恼怒性急而成者,皆肝血不足之证,久服此方佳。又用于大人半身不遂,和田氏之经验也。用于不寐证有效者,前温胆汤条云:『不寐证,有因虚者,有因痰饮者,能辨脉腹证,方可处之。』此方用于不寐及半身不遂者,其腹证自心下至任脉,有挛急动悸,气聚于心下有痞状,医以手按之,则左不见痞,问之则云痞。又左胁下虽软,稍有硬肌,问之当不怒,若有怒,则不云无效。此二证俱宜加芍药。」
求真按:「以上之抑肝散及抑肝散加芍药汤之适应证,本可用小柴胡汤、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柴胡桂枝汤中之一方与当归芍药散合用为最适当。但后世医不知此法,遂致杜撰劣方也。兹举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合方之例,如当归芍药散方由当归、川芎、茯苓、朮、泽泻、芍药十三味,与抑肝散加芍药汤对比,如下图。」
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合方
泽泻 芍药 白朮 茯苓 芎藭 当归 甘草 柴胡 大枣 半夏 人参 黄芩 生姜
钩藤 芍药 白朮 茯苓 芎藭 当归 甘草 柴胡
抑肝散加芍药汤方
如图所示,二方共通之药,达七种之多,以是可知抑肝散加芍药汤之合用法,由一知半解而生也。
《和剂局方》曰:「逍遥散,治肝家血虚火旺,头痛目眩,头赤口苦,倦怠烦渴,抑郁不乐,两胁作痛,寒热,小腹重坠,妇人经水不调,脉弦大而虚者。」
芍药酒炒、当归、白朮炒、茯苓、甘草炙、柴胡各二钱,加煨姜三片、薄荷少许煎服。
《蕉窗方意解》逍遥散条曰:「是亦小柴胡汤之变方也。但与小柴胡汤较,则稍有肝虚之形,与补中益气汤比较,则胃气不甚薄弱,故方中不用参者也。其腹形,心中痞硬,两胁亦稍有拘挛。若用黄芩、半夏等所组成之小柴胡汤,则味劣难服,故用少带和剂之当归、芍药、柴胡、甘草四味,平缓心下及两胁,以薄荷开胸膈及胃口,以白朮、茯苓下胃中之水饮,即所以消导水道也。」
本方加牡丹皮、山栀子,名加味逍遥散,是有镇摄肝肾虚火之意。…按宜用加味逍遥散者,见证亦有多种,而无一定。兹举其一妇人胎产前后,口舌赤烂证等,有用此方而愈者。此证可谓因肝肾之虚火,迫于心肺所致。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逍遥散条曰:「此方为小柴胡汤之变方,比小柴胡汤稍有肝虚之形,比医王汤则胃气不甚薄弱者也,谓此方专治妇人虚劳。其实体气不甚强壮,平生血气薄,肝火亢,或寒热往来,或头痛,口苦,或头赤,寒热如疟,或月经不调,或小便淋沥涩痛而混浊,所谓一切肝火皆有效。《内科摘要》加牡丹皮、山栀子者,有镇肝部虚火之能。譬如胎产前后之口赤糜烂者有效,是治虚火上炎也。东郭加地黄、香附子者,宜于肝虚之证,水分动悸颇甚,两胁拘急,而思虑郁结者。」
求真按:「以上逍遥散之适应证,宜小柴胡汤或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柴胡桂枝汤中之一方,与当归芍药散合用为适当。加味道遥散之适应证,以前方兼用黄解丸或第二黄解丸为宜。产前后口舌赤烂者,前方加地黄,又兼用黄解丸或第二黄解丸为宜。然后世俗工不知此,遂杜撰此等之劣方。」
《医方口诀集》补中益气汤条曰:「补中益气汤,内伤诸证及诸病阳气下陷者,此方主之。」黄耆一钱五分,人参、甘草各一钱,陈皮、白朮、当归、柴胡各五分,升麻三分。上药水煎服。
余常用之,有六口诀:夫内伤病,头痛,恶寒发热,寒热往来,身痛,口干甚,似外感。1.细察之,果有内伤不足之候,则用此方,此其一也。2.禀受虚弱之人,感受风寒而病,此为内伤挟外感之候。内伤重者,则用此方,从六经之见证而加减之;外感重者,先用外感之药,后以此方调理之,此其二也。3.禀受虽壮实,已历汗吐下,犹未愈者,必用此方,是因邪尽而正气虚之故,此其三也。4.疟久不愈者,必投此方。盖因病久,则气血虚,而邪气深入,以人参、白朮、当归、黄耆补气血,升麻、柴胡升发陷邪,陈皮行痰故也。其余泻利、咳嗽等疾,阳气下陷者,皆宜用之,此其四也。5.手足痿弱或挛痛,或半身不遂,或身如虫行者,多属脾胃虚弱。医为中风之候,用二陈、四物、排风、顺气之类。然细察脉证,当用此方,此其五也。6.日晡发热,小便淋沥,大便燥结,舌裂口干,自汗盗汗者,为阴血虚,用此方,兼与八味丸,或此方合地黄丸料,煎而用之亦可,此其六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医王汤条曰:「此方东垣本建中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等加减而成。后世俗医虽有种种之口诀,然究竟宜用于小柴胡汤之带虚候者,不可拘于名义,而谓补中益气之升提。其虚候云者,第一,手足倦怠。第二,语言轻微。第三,眼势无力。第四,口中生白沫。第五,饮食无味。第六,喜好热物。第七,当脐动悸。第八,脉散大无力等。八证之内,若有一二证,即为此方之目的而宜用之。其它薛立斋所谓饮食劳倦而患疟痢等证,脾胃因久虚而不能愈者,龚云林所谓气虚卒倒、中风等证,因于内伤处着眼而宜用之。前述总以有少阳柴胡之适证,兼内伤者与之,则无误矣。故不拘男女,因虚劳而成杂证,长服此方有效,尤以妇人为最有效。又用于诸痔脱肛之类,多疲乏者。又此证而好热物者,宜加附子,虽云口渴者,亦不以附子为苦也。」
求真按:「上列诸证,宜用小柴胡汤、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柴胡姜桂汤等方中之一方,与当归芍药散合用之,而以为补中益气汤证者,因眼光不能透彻师论之所致也。」
同书柴葛解肌汤条曰:「此方余家新定之,宜用于麻黄葛根二汤证未解,已进于少阳而呕渴甚,四肢烦疼者,此《局方》之十神汤,《六书》之柴葛解肌汤,其效为优。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麻黄,桂枝,芍药,石膏,葛根,生姜。」
求真按:「此方因误认葛根和石膏汤与小柴胡汤之合方证而组成,故无用此方之必要。依余之经验,凡感冒稍剧者,不论太阳证之现否,既兼发少阳证者,则不宜举用葛根汤,宜于起初即用葛根汤小柴胡汤之合方,先制其机。若咽痛,或有黏痰难以咯出之情者,则宜加桔梗。有口舌干燥、烦渴高热等情者,更宜加大量之石膏。假令虽发严重之流行性感冒及同性肺炎者,其效亦可期日而待也。」
柴胡之医治效用
《药征》曰:「柴胡,主治胸胁苦满也,兼治寒热往来,腹中痛,胁下痞硬。」
历观上方,柴胡主治胸胁苦满也。其它治往来寒热,或腹中痛,或呕吐,或小便不利者,此一方之所主治,非一味之所主治也。为则按:「《伤寒论》中寒热、腹痛、呕吐、小便不利等,不用柴胡者多。若胸胁苦满而有前证者,则主以柴胡,因此可知柴胡之所主治矣。」
《本草纲目》柴胡部中,往往以寒热往来为其主治。夫世之所谓痞疾,其寒热往来也剧,有用柴胡治愈者,有不愈者,于是质之仲景之书,其用柴胡也,无不有胸胁苦满证。今乃施诸胸胁苦满而寒热往来者,其应犹响。不仅疟疾如是,百疾莫不皆然。无胸胁苦满证者,则用之无效。是则柴胡之所主治也,在彼而不在此矣。古来未正解仲景之书者,莫不以柴胡为一种之解热药。自东洞翁蹶起,高唱前说后,世医始得其真面目,故以此为本药之应用主目的。
《本草纲目》曰
柴胡根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明目益精。(《本经》)
【注】结气,谓无形物之聚集。积聚,谓有形物之凝结。故饮食积聚者,即食水二毒凝集之谓也。
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别录》)
【注】痰热结实,水热二毒凝结之意,如胸胁苦满,亦属此类。停积,与积聚同义。水胀,水肿也。湿痹拘挛者,水气性麻痹兼肌肉挛急之意,即脚气及类似此证之谓也。
治热劳之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劳乏羸瘦。下气消食,宣畅气血,主时疾之内外热不解。(甄权)
【注】热劳,有热性肺结核也。肩背疼痛,颈项强也。时疾,流行性疾患也。
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髓,治健忘。(大明)
除虚劳,散肌热,去早晨潮热,寒热往来,胆瘅,妇人产前产后诸热,心下痞,胸胁痛。治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耳鸣,诸疟及…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之余热,五疳之羸热。(时珍)
【注】疳者,不问原因如何,是小儿羸瘦衰弱、神经过敏等证候的病名之总称也。
《本草备要》曰:「柴胡,苦微寒。…宣畅气血,散结,调经。…治伤寒邪热,痰热结实,虚劳肌热,心下烦热,诸疟寒热,头眩,目赤,呕吐,胁痛,口苦,耳聋,妇人热入血室,胎前产后诸热,小儿痘疹,五疳羸热。散十二经之疮疽、血凝、气聚,效同连翘。」
《纲目》及《备要》所论,概涉及问题之枝叶,不无擅弄抽象的文字之弊。但皆由诸家实历之成果,不无扩充仲景学说之处。学者宜分其真伪而取之以为本药应用之副目的。
半夏之医治效用
《药征》曰:「半夏,主治痰饮呕吐也,兼治心痛,逆满,咳,悸,腹中雷鸣。」
此说是也,欲以意解之。半夏者,因胃内有停水而上逆,发为恶心呕吐为目的而用之。若恶心呕吐已愈,则心痛逆满,咳,悸,腹中雷鸣诸证,虽不治亦自然消散矣。且本药不独恶心呕吐发作时有效,即于其间歇时,亦可用之。故不可忽略其既往证之问诊。就中如恶心,不过纯然是自觉证,故病者若未说明时,易被忽略,是以问诊不可不注意之。
如上所述,本药以恶心或恶心呕吐为目的而应用之,但有时须要此药物,而病者反不呈是等症状而现他证者不少,故对仲景关于本药配合剂之论及下列记诸说,须熟读而玩味之,以明了其应用之范围。
《本草纲目》
半夏根
【气味】辛平有毒。
【主治】心下坚,胸胀,咳逆,头眩,咽喉肿痛,肠鸣,下气,止汗。(《本经》)
【注】咳逆者,咳嗽频发也。头眩,即为眩晕。肠鸣者,肠内水鸣也。下气者,下水毒之意。而本药治眩晕之事实,因半夏为小柴胡之臣药,治乘车、乘船时等之恶心呕吐及眩晕而明,故半夏之主治眩晕,必有恶心,或恶心呕吐并发,或相继而发者可知。
消心腹胸膈之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呕逆,消痈肿,疗痿黄。(《别录》)
【注】痰热满结者,水热二毒凝结之意。然本药不能医热毒,只能解散水毒之结聚。又能治心下急痛坚痞,消痈肿,疗痿黄,即疗黄疸也,亦可知限于由水毒的原因者。例如上窦蓄脓证,不外于水毒的痈肿,故能治之,即为本药有用之处。
消痰,下肺气,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之痰满。(甄权)
【注】下肺气者,使上逆于肺之水毒下降之意。开胃,健脾,为互文,即健胃之义。而本药所以有祛痰、镇咳、健胃作用者,因驱逐呼吸及消化器内之水毒而生者也。又兼有黏液被溶解作用,亦与有力焉,可以《青州医谈》为证。
小儿秃疮后,赤光不能生发者,炼半夏末贴之,则发自生。又半夏有稀释黏液之效,以半夏泻心汤之类可以知之。治痰厥头痛,消肿散结。(元素)
【注】痰厥头痛者,因水毒上逆而头痛也。
治眉棱骨痛。(震亨)
除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时珍)
【注】眉棱骨痛者,鼻骨疼痛也。目不得瞑者,不眠证也。白浊,即尿之白浊。梦遗,遗精也。眉棱骨痛,目不得瞑者,由水毒上逆于头部。腹胀者,由水毒郁滞于腹部也。白浊、梦遗、带下者,由水毒泛滥于下体部也。
【发明】
成无己曰:「半夏之辛,以散逆气、结气,除烦呕,发音声,行水气而润肾燥。」
求真按:「半夏之散逆气、结气,除烦呕,发音声者,皆由利尿作用之结果也。」
宗奭曰:「今人惟知半夏去痰,不言益肾,盖能分水故也。脾恶湿,湿则濡困,困则不能治水。《经》云:『湿胜则濡泻。』一男子夜数如厕,或教以生姜一两,半夏、大枣各三十枚,水一升,瓷瓶中慢火烧为熟水,时呷之,便已也。」
【注】此病者夜间数水泻者,因肾机能障碍,致水毒停滞于肠管,失却代偿作用之结果。自服用半夏而止泻者,因此药能解除肾机能障碍,使尿利复原,肠管遂行代偿作用之任务故也。
机曰:「…若涎者,脾之液。美味高梁炙,皆能生脾胃湿热,故涎化为痰,久则痰火上攻,令人昏愦,口噤,偏废,僵仆,蹇涩不语,生死旦夕。自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
【注】美味佳肴,不知有节,则胃肠内生水热二毒。若久置不理,则二毒遂上迫头脑,诱发脑出血,此证若非半夏、南星,无效。然大小柴胡汤,对于此证有效者,不可不云方中臣药半夏作用之大力也。
时珍曰:「脾无留湿不生痰,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半夏能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也,体滑能润,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也。」
【注】由此说观之,则呼吸器内之停水咯痰,及胃肠内之蓄水黏液,腹部之膨满等,皆由水毒使然,只因其存在部位之不同而异其形体耳。又半夏主治此等诸证,可知其有水毒低降力与利尿作用。然不含何等泻下药而小柴胡汤所以能顺通大便者,亦可谓因佐药内之半夏作用故也。
《本草备要》曰:「半夏,辛温有毒。体滑,性燥,能走,能散,能燥,能润。和胃健脾,补肝润肾,除湿化痰,发表开郁,下逆气,止烦呕,发音声,利水道(燥去湿故利水)。治咳逆头眩(火炎痰升则眩),胸胀咽痛,痰疟不眠,反胃吐食。散痞除瘿(瘿多属痰),消肿止汗。」
柴胡加芒硝汤之注释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伤寒论》)
【注】本条已解说于小柴胡汤条矣,今更补足之。东洞翁曰:「柴胡加芒硝汤,治小柴胡汤证而苦满难解者。」又曰:「小柴胡汤证有坚块者主之。」此说有理,故本方因之可活用矣。然《蕉窗杂话》云:「按先生于《伤寒论》柴胡加芒硝汤章云此证日脯所发潮热。潮热者,实也,则是证带阳明胃实证矣,故宜用承气汤。然胸胁满而呕证未去,故用芒硝加于大柴胡汤中,是即大柴胡、大承气之合方中去厚朴之方也。」
吉益南涯、浅田宗伯二氏亦主张同说,非不有理。然肯定大柴胡加芒硝汤,非否定柴胡加芒硝汤也,二方俱宜随证而活用之为是。
柴胡加芒硝汤方
小柴胡汤之方中加芒硝7克。
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汤。
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之注释
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金匮要略》)
【注】
治疟病发渴者,即治疟疾有渴证者之意。但此渴证,是虚热所致,非实热使然,故不加石膏而加瓜蒌根。去半夏者,因体液已枯竭,非有水毒也。又治劳疟者,乃治疲劳困惫之义。仲景就本方之应用,不言及疟疾以外者,是仲景将托此病而述其用途,非本病之外,不可用之之意也。故宜用小柴胡汤之病证而无半夏证,有瓜蒌根证者,或加有疲劳困惫之状者,特不限于疟疾焉。凡一切病证而宜与此方者,即用之为佳。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小柴胡汤证渴而不呕者。」
又尾台氏《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方与小柴胡汤异者,惟渴与呕耳,宜照小柴胡标准而运用之。」
如上所述,亦不外此意。余以本方加麦门冬、地黄,兼用第二黄解丸,而治肺结核之身体枯瘦,微咳虚热,手掌足跖烦热者屡效。
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方
小柴胡汤方中去半夏加瓜蒌根5克。煎法用法同前。
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再加麦门冬地黄方
前方中加麦门冬10克,地黄7克。煎法用法同前。
柴胡桂枝汤之注释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之病证,是太阳桂枝汤证未去,已转入少阳,与小柴胡汤证合并矣,故用桂枝汤与小柴胡汤之合方。如本方者,发热微恶寒证,即二方证之相交错者。凡伤寒经过六七日顷,为从太阳转入少阳之时期。适此时,若完全转入少阳,更不带表证时,当往来寒热,但本条病证已转入少阳,尚未离表证,而桂枝汤证依然,故不往来寒热,而为发热微恶寒也。肢节烦疼者,四肢关节剧痛之意,以桂枝汤证为主也。微呕者,为桂枝汤证之干呕与小柴胡汤证心烦喜呕之合并者。心下支结,心下痞硬之带急迫者。而本条云心下支结,不云胸胁苦满者,此系省略法,非无此证之意也。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伤寒论》)
【注】
谓发汗过多,为亡失体液。至于谵语者,不可泻下,当与本方,调和血液、淋巴,且使疏通,则自愈也。不可下云者,恐或以此谵语,误认为阳明胃实证而用大小承气汤等下剂,故诫之也。
尾台氏《类聚方广义》本方条云:「发汗多,亡阳谵语云云,是禀赋脆薄之人或见斯证,与表虚里实之谵语相似而不同,宜审其证以施治。若属表虚里实者,宜选用调胃及大小承气汤。此说可从。」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金匮要略》)
【注】卒中痛者,突然疼痛之意也。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黄芩、人参、芍药、生姜、大枣各3克,甘草2.2克,半夏6.5克,柴胡8.5克。
煎法用法同前。
柴胡桂枝加石膏汤方
前方中加石膏20~100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柴胡桂枝汤证而兼石膏证者,用本方自余始。
先辈之论说
《伤寒绪论》曰:「伤寒,若脉浮紧而潮热盗汗,则柴胡桂枝汤。」
求真按:「本方治脉浮弱者,但不能治浮紧。」
《三因方》曰:「柴胡加桂汤(余曰:『是即本方也』)治少阳伤风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口苦而渴,自汗,其脉阳浮阴弦者。」
《伤寒六书》曰:「阳明病,脉浮而紧,必潮热,发作有时。但脉浮,必盗汗出,柴胡桂枝汤。」
《仁斋直指方》曰:「柴胡桂枝汤,腹中左右上下动气筑触,不可汗下,用此汤。」
求真按:「此说但可供参考,不可妄信。」
《证治准绳》曰:「柴胡桂枝汤,治疟,身热,汗多者。」
求真按:「疟疾身热汗多者,有石膏剂证也,不可混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柴胡桂枝汤,治小柴胡汤、桂枝汤之二方证相合者。」
求真按:「此说是也,足以为本方之定义。」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发汗期已失,胸胁满而呕,头疼身痛,往来寒热,累日不愈,心下支撑,饮食不进者,或汗下后,病犹未解,亦不增重,但热气缠绕不去,胸满微恶寒,呕而不欲食,过数日,若愈,若不愈者,间亦有之。当其发热期之初,宜用此方,重复取汗。」
求真按:「禀赋薄弱之人患感冒时,往往发生此证,非必误治而后然也。」
妇人无故憎寒壮热,头痛眩晕,心下支结,呕吐恶心,肢体酸软,或麻痹郁郁,恶于对人,或频频欠伸者,俗谓之血道,宜服此方,或兼泻心汤。
求真按:「此证恐宜用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之合方,或本方兼用泻心汤(三黄丸),或本方兼用黄连解毒汤(黄解丸)为宜。盖妇人之疾病,每有原因不明者,多由于瘀血。今将合方与本方之关系,列图于下。」
小柴胡汤方 桂枝茯苓丸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大枣 生姜 半夏 桂枝 芍药 茯苓 牡丹皮 桃仁
柴胡桂枝汤方
治疝家腰腹拘急,痛连胸胁,寒热休作,心下痞硬而呕者。
求真按:「是仲景之所谓心腹卒中痛也,附以现代的病名,即热性肠疝痛是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世医虽为风药之套方,然尚不误,而以结胸之类证心下支结为目的之药也。因有表证之残余,故用桂枝也(求真按:『虽非我药之套方,然非无风味也』)。《金匮》有用于寒疝腹痛,即今之所谓疝气者。又肠痈将生,腹部一面拘急,肋下牵强,其热状似伤寒而非者,宜此方(求真按:『不仅阑尾炎初期之腹痛有效,其经过中用大黄牡丹皮汤等便反不通,而腹痛、恶心、呕吐、上冲、发热者,与之有速效。然此不过为一时的处置,即镇痛后,亦可复与本方也』)。又世医用此方,适当《伤寒蕴要》之柴葛解肌汤,即小柴胡汤加葛根芍药者是也(求真按:『感冒时,有时用柴胡桂枝汤,有用小柴胡汤加葛根、芍药,即桂枝加葛根汤、小柴胡汤合方之机会。又如上述,可用葛根汤、小柴胡汤合方等,则不可预为肯定者也』)。又此方加大黄,用于妇人心下支结而经闭者,是奥道逸法眼之经验也(求真按:『此证宜用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之合方。若有大黄证,则更加之为佳』)。」
《温知堂杂着》曰:「风湿,肢节痛疼者,柴桂加苍朮,有效者多,不必拘于风湿门诸方也。初起多宜葛根加苍朮者,乌、附、当、麻之类无效者,大抵宜此方。盖柴胡桂枝汤条有肢节烦疼,外证未去者为目的故也。近来余屡以此方得奇效。」
求真按:「此证用柴胡桂枝汤加石膏,或用小柴胡加石膏汤与桂枝茯苓丸之合方,屡得奇效。」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姜桂汤)之注释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中,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多,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伤寒论》)
【注】
据「已发汗而复下之」以观,则此汗下为误治明矣。故此误治,为因本来体质薄弱,致成胸胁满微结以下之变证。若体质不虚弱,假令虽经误治,不致有此变证,当现小柴胡汤证也。而胸胁满微结,为胸胁苦满之轻微者,不外于左右腹直肌上端,与前胸壁里面间,存有微小硬结物之谓,若不精细诊之,则不易发觉。又小便不利,与小柴胡汤证异,而为心脏之衰弱。渴而不呕者,由胃内有虚热,非水毒上攻于口腔也(方中有瓜蒌根,无半夏、生姜也)。但头汗出多者,水毒于头部而使脱汗也(方中含桂枝甘草汤,所以能沉降上冲。含牡蛎,所以能收涩脱汗也)。
又往来寒热为少阳病之左证,是柴胡之主治处。心烦者,为病毒侵入头脑,主以牡蛎为治者也。
柴胡姜桂汤,治疟寒多有微热,或但寒不热。(《金匮要略》)
【注】
当疟疾之往来寒热时,发强剧恶寒而续发微弱的发热,或但恶寒而不发热者,以本方为主治之意也。而寒多有微热者,为发方中之热药干姜证强,而现冷药之柴胡、黄芩、瓜蒌根证弱也。而但寒不热者,由于干姜证强度,而柴胡等证全被压伏也。因是本方治恶寒作用颇有力,但治发热作用则至微弱也。总之有高热病者,宜禁忌之。虽然,若以此热状为目的而处方时,恐有片言断狱之失,故用之者,不可不参照前条也。
柴胡桂姜汤方
柴胡9.5克,桂枝、干姜、黄芩、牡蛎各3.5克,瓜蒌根5克,甘草2.5克。
煎法用法同前。
柴胡桂枝干姜汤之腹证
东洞翁以本方治小柴胡汤证而不呕不痞(求真按:「『痞』下略一『硬』字」),上冲而渴,胸腹有动者为定义。如本方比小柴胡汤证,则因本方不含生姜、半夏,故无恶心、呕吐;无人参,故心下不痞硬;有桂枝、甘草,故有上冲急迫之证;以有瓜蒌根,亦有渴证;有牡蛎,故胸腹动,即心脏及腹部之大动脉搏动较着也。此二方证之不同处,余当参照以前之所述。
先辈之论说治验
《建殊录》曰:「某生尝读书苦学,有所发愤,遂倚几废寝者七昼夜,已而独语妄笑,指摘前儒骂不绝口。久之,人觉其发狂。先生诊之,胸肋烦胀,脐上有动气,上气不降,作柴胡姜桂汤使饮之,时以紫圆攻之,数日复常。」
有贾人,每岁病发时,头面必热,头上生疮,痒极而搔之则腐烂,至凋落之候,则不药而自已者数年矣。来求诊治,先生诊之,心下微动,胸胁支满,上气殊甚,用柴胡姜桂汤及芎黄散。一月许,诸证痊愈,后不复发。
《古方便览》曰:「一妇人,平生月经不调,气上冲,两胁急缩,腰痛不可忍。其经将行时,脐腹痛,下如豆汁,或如米泔水,一日或半日即止。如是者已十二三年。余诊之,胸胁苦满,脐上动悸甚,乃作此方及硝石大圆杂进之,时时下泄赤黑之脓血。服数月,前证得以痊愈。」
求真按:「此证恐可用本方与桂枝茯苓丸之合方,或兼用下瘀血汤,或起废丸。」
《成绩录》曰:「远州一农夫三十余岁,自去年起,郁冒时发,时少吐血,盗汗出,往来寒热,微渴,脐旁动甚。就先生请治,与柴胡姜桂汤而愈。」
一女子素有痫证,一时患疫,诸医疗之,无效。迎先生乞诊治,其腹有动,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大便燥结,时时上冲,昏不识人,日夜二三发,乃与柴胡姜桂汤及紫圆攻之,不一月,诸证悉除。
一男子恒易惊恐,胸腹动悸挛急,恶寒,手足微冷,虽夏月亦须覆衣,若惊后,必下痢,得大黄剂则利甚,十余年不瘥。就先生,请诊治,与柴胡姜桂汤而愈。
一男子,平居郁郁不乐,喜端坐密室,不欲见人,动辄直视,胸腹有动气,六年许不愈。先生诊之,与柴胡姜桂汤而愈。
一患者请医,医诊之,以为外邪,与药而愈,自亦以为邪已解矣,乃梳发浴身,而疾复发,烦渴引饮,胸腹有动,明日即愈,愈而复发,每一发约隔六七日。如是数次,医不为虚,即为邪热,虽药之亦不愈。遂请先生,先生曰:「此医误矣,疟耳斯疾。」使服柴胡姜桂汤,不过数帖,疾去如失。
一人居恒口吃,谒先生曰:「仆患口吃已久,自知非普通医药可效,特来求先生,幸勿以为罪也。」先生问曰:「其吃日日相同否?」士曰:「否,时有剧易,若心气不了了时,则必甚。」先生曰:「可。」乃诊之,心胸之下无力,胸腹动甚,因与柴胡姜桂汤。告之曰:「服之勿惰。」士受剂,去后,贻书谢曰:「积年之病,全得复原矣。」
《蕉窗杂话》曰:「某老人患尿闭证,一医虽频用八味丸料,然点滴不通。经数日,病人苦极,求治于余。余即用柴胡姜桂汤加吴茱萸、茯苓,得以顿愈。…唯左胁下拘挛而有动悸,是因水饮上逆,故成前证。」
求真按:「所谓左胁下拘挛者,即左腹直肌挛急之意,亦即为桂枝茯苓丸或当归芍药散之腹证。但因热药吴茱萸比较的奏效观之,则非前丸之证,是后散之证也。故此病证,用柴胡姜桂汤加吴茱萸、茯苓者,其变则也。处以柴胡姜桂汤、当归芍药散之合方者,其正则也。」
一妇人,胎前患脚气痿弱,小水不利。三四日,渐一行。因其腹候,用柴胡姜桂加萸苓,使久服前方。小便渐利,日约四五行,其足得以行立。
求真按:「此证亦宜用柴胡姜桂汤、当归芍药散之合方,不当处以柴胡姜桂汤加吴茱萸、茯苓也。和田氏为古方后世折衷家,不知合方之机,是以惯用畸形方也,不可从之。依余之经验,当归芍药散兼有驱瘀血利尿之二作用,能治知觉及运动之不全麻痹,所以脚气痿弱有效也。」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方所主,虽同于胸胁,但较大小柴胡证,则不急(求真按:『非如大柴胡汤证之心下急也』),不硬(求真按:『非如小柴胡汤证心下痞硬之意』),是腹中无力而微结者也。此腹多蓄饮,或带动悸者(求真按:『如此说,则本方证之腹部一般软弱无力,多有停水于胃内。此停水非如生姜、半夏证之上迫也,为腹部大动脉搏动者也』)。」
《上古天真论》云:「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云云。是养性之要道,延寿之真诀也。而今天下升平,万民形乐而志苦,风俗与上古相反,于是乎人患虚怯而疝痫,不无留饮,故此药自然盛行于世,亦有故矣。
虚劳之初,多由风邪感召,汉谚云:「伤风不醒变成劳」,即此之谓也。又留饮家数被微风,遂有成劳状者,此等证总宜柴胡姜桂汤。余少时,视世医之治疗,若值此证,遽投参、归、地之类,甚用獭肝、紫河车等药(求真按:「用此等药者皆后世派医家也」),余亦同之。今刀圭之道渐辟,俗医亦不以姜、桂入口,无乃道与时有污降乎?
求真按:「本方虽亦可用于肺结核,但用之者,宜以前记仲景所论及腹证为目的,余说仅备参考而已。」
一高僧,病证多端,其最苦者,为肩背强痛。日使小沙弥按摩之,甚用铁锤、铁尺以击之,如是者二三年。服药、刺络、灼艾等法,无所不施,而无一效。余诊之,其病全是柴胡姜桂汤之所主。余谓:「肩背之患,我无智术,只有柴胡姜桂汤以治本证,肩背亦或可安乎?」即作剂与之,服仅六七日,诸证十去六七。经久,肩背强痛不治而自愈矣,其功效实出意外。师大欢喜,赠谢缯宝焉。
求真按:「此证非肩背强痛,是颈项强痛也,故本方所以有效。」
《青州医谈》曰:「又麻疹之后,成劳证者多。余用柴胡姜桂汤兼服解毒散(求真按:『与余之黄连解毒丸同方』)治数人,不长服者,无效。」
柴胡姜桂汤条下,有心下满微结(求真按:『非心下满微结,是胸胁满微结也』)。夫满与微结,甚难窥视,究属如何?曾质于琴山翁(求真按:『琴山是村井氏,东洞翁之学生也』)。翁曰:「是甚难窥,唯于脐边动悸高者,其心下满而微结也。譬如河流之上源,有巨石阻之者,其下必激发也,其理相似。有此象者,不拘何病,皆可奏效也。梅毒久年不愈等,用此方而得奇效者,不胜枚举。」
求真按:「村井、华冈二氏,俱不知胸胁满微结之义,徒摸索于暗中,其说不可信也。然其认腹证而处方,则梅毒及其它万病有效者,事实也。此古方之所以微妙,非西医梦想所能及也。」
《麻疹一哈》曰:「一女子年十八许,未婚,发热蒸蒸,疹子出而不收。三四日,光彩灿烂,两颧如赤朱,两耳蝉鸣,头疼目眩,经水不利已二三月矣。按其腹状,胸胁支满,腹中有动,脐边而结实,若按之,则通达腰脚。因作柴胡姜桂汤及浮石丸使服之,大便下利,日二三行,月经来而倍常,诸证渐减,光彩徐销,疹子亦减。二十四五日,全复旧。」
求真按:「是因月经闭止,瘀血冲逆于头脑,致两颧额如赤朱,且使两耳蝉鸣,头疼目眩,故宜用本方与桂枝茯苓丸之合方,兼用下瘀血丸或起废丸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凡劳瘵、肺痿、肺痈、痈疽、瘰疬、痔漏、结毒、梅毒等证,经久不愈,渐就衰惫,胸满干呕,寒热交作,动悸烦闷,盗汗自汗,痰嗽干咳,咽干口燥,大便溏泄,小便不利,面无血色,精神困乏,不耐厚味者,宜此方。」
求真按:「如此说,一般衰弱慢性病者,患本方证甚多,宜注意之。」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亦治结胸之类证,水饮微结于心下(求真按:「非微结于心下,是微结于胸胁也」),小便不利,但头汗出者,骨蒸初起,由外感而显此证者多,与此方加黄耆、鳖甲有效(求真按:「此证宜本方合用桂枝茯苓丸,不宜加黄耆、鳖甲也」)。高阶家加鳖甲、芍药,名缓痃汤,用于胁下或脐旁有痃癖而成骨蒸状者(求真按:「左胁下痃癖,即凝块者,由瘀血冲逆于此部也。此瘀血块有常存于脐部者,俱宜主治以桂枝茯苓丸,故此证宜本方合用桂枝茯苓者,非加鳖甲、芍药也,不可从之」)。又此方宜以微结为目的,津液结聚于胸胁,不滋于五内,而干咳出者,此固不比小青龙汤等因心下水饮而痰咳频出者也,又非加小柴胡加五味子、干姜汤之胸胁苦满而胸肋引痛者,唯用于由表证而来,身体不疼痛,虽有热,但脉不浮,或头汗、盗汗、干咳者。又用于疟之寒多热少者,有效。又水肿证,心下不和,筑筑动悸者,因水气合时病之积聚,聚于心下者,宜此方加茯苓(求真按:「此证宜本方合用苓桂朮甘汤」)。又此方证由左胁下刺痛难缓者,或有澼饮证者,加用吴茱萸、茯苓(求真按:「是祖述和田氏之说,其非已述于前矣」)。又妇人之积聚兼水饮,时时冲逆,肩背强急者,有验(求真按:「此非肩背强急,是颈项强也」)。」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产后恶露尽后,时时恶寒面热,舌上赤烂,但头汗出,心下微结,腹满,小便不利,腰以下有微肿。医或为蓐劳,或为黄胖,众治不验。余诊为血热挟蓄饮证,与柴胡姜桂汤加吴茱萸、茯苓。自秋至明年春,旧疴已愈逾半矣。仍守前方,遂得全治。于是沉疴痼疾,皆乞诊而至矣。」
一妇人年四十余,脐旁有块已数年矣。时时冲逆,心下动悸,不能行步,腰以下有水气,面色萎黄,经水不调治宜先行其水,并利其血,与柴胡姜桂汤加吴茱萸、茯苓,兼用铁砂丸。服数日,小便夜中快利五六行,脐旁之块次第减小。数旬,诸证痊愈。
求真按:「上二证,宜处以柴胡姜桂汤、当归芍药散之合方。」
一妇人年二十七八,产后发头痛目眩。一西医治之,反甚。胸胁微结,小便不利,腹中有动悸,饮食不进,时发寒热,或身振振而摇,每每头眩,不能闭目,夜间惊惕不得眠,或如身坐舟中,不得片刻安,每使二人抱持之。众医杂投滋血、镇痉、抑肝等药,凡二年,依然无寸效。余诊曰:「病沉痼,不当急治,宜先利其胸胁,镇定动悸,使心气得旺,则上下之气得以交通,头眩身摇自安矣。」主人深以为然。因与柴胡姜桂汤加吴茱萸、茯苓,夜间使服朱砂安心丸。时正严寒,其证虽有动静,但使主人确守前方而服之,至翌年春而愈。
一妇人产后患头眩,身体不能动摇,即蓐卧亦如坐舟中,若欲维持其身,须使人扶持,且心下动悸,足心冷汗濈濈然出而浸蓐上。诊之,为贫血之候,饮食如故,脉亦和平,经事亦不失期,因与柴胡姜桂汤加吴茱萸、茯苓,兼用妙香散。数月后,虽头汗止,心下动收,但目眩未止,惟起居可以无需扶持矣。然身体血气枯瘦,头重如戴百斤之石,与联珠饮,间服长灵散,头眩日减。一日,右足股间肿起,逐逐如流注状。余以为头中之瘀浊下流,为肿疡,必佳兆也。因贴膏以俟脓期,使疡医刺之,疮口收后,头眩随止。前后历七年而全治。
求真按:「上二证,当处以本方与苓桂朮甘汤(茯桂朮甘汤)、当归芍药散之合方,或兼用黄解丸及第二黄解丸也。因前治验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腹中有动悸,时发寒热者,本方证也。身体振振动摇,每因头眩不能开目者,茯桂朮甘汤证也。身如坐舟中,不得片刻安,每使二人抱持者,即泽泻汤证之冒眩也。但因此病者发于分娩之后,故当被推测为贫血,不能用治冒眩作用之外无能力之泽泻汤,则宜处以冒眩与贫血兼治之当归芍药散矣。后之治验,产后头眩,身体不能动摇,蓐卧亦如坐舟中,须使人扶持,得以维持其身及头重如戴百斤石者,是苓桂朮甘汤证与当归芍药散证之杂出也。心下动悸,足心冷汗濈濈而出,浸及蓐上者,即本方证也。故此二病,初起即当与本方及苓桂朮甘汤、当归芍药散之合方矣。浅田氏不知此理,滥用本方加吴茱萸、茯苓,故轻证虽能以渐收效,然遇重笃者,虽经数月,仅得少效而止,终至用联珠饮而得已。此方,原由南阳氏不明苓桂朮甘汤、当归芍药散之合方证,而用苓桂朮甘汤合后世方之四物汤(当归、川芎、芍药、地黄等份)而成为不伦不类的方剂而已。其所期之效果不问可知矣。浅田氏以如是之治疗术,故其得以全治也,前后费时七年之久,以是可知用方之不可忽略矣。」
一妇人外感不解,日日发有定时,恶寒发热如类疟,汗出不止。众医治之,月余无效,或谓风劳,或谓血热,议论不一。余诊曰:「脉沉弦,且心下微结,有蓄饮,有动悸,恐系邪热水饮并郁之证,与柴胡姜桂加鳖甲、茯苓。」后因时时气郁干呕,兼用三黄泻心汤加香附、槟榔、红花,作泡剂服之。二三日,诸证减半。不数旬而痊愈。
求真按:「此证当用本方、桂枝茯苓丸之合方,兼用泻心汤为是。」
一妇人年五十余,外感后热不解,时时发热如疟,盗汗出,胸腹动悸,目眩耳鸣,或肩背强急,头上如戴大石,耳如闻撞大钟。经众医一年余,无寸效。余用柴胡姜桂汤加黄耆、鳖甲,数十日,热减,盗汗止。因去黄耆、鳖甲,加吴茱萸、茯苓,兼用六味地黄加炼铁砂,诸证痊愈。
求真按:「此证宜先与本方及桂枝茯苓丸之合方,热去后,当处以本方及当归芍药散之合方。」
一人外感后,咳嗽声哑久不愈,将成肺痿。余用麦门冬汤加桔梗,兼用六味生津液,病减半。一日,冒雨出行,途中即觉恶寒颇甚,归家即壮热大渴,身体酸疼。急使延余,翌日始至。寒热已止,但脉浮弦,惟腰以下懈怠。余曰:「恐成疟疾,当俟明日处方。」翌日,果发振寒大热,渴而引饮,汗出如流,即与小柴胡加知母、石膏。四五日,疟邪大解,头痛,心下支结,小便不利,自汗不止。因转与柴胡姜桂汤加黄耆、鳖甲,诸证渐安,但隔日少觉恶寒,精气不爽,乃使于拂晓时服反鼻霜。疟全止后,以补中益气汤加芍药、茯苓调理之,咳嗽声哑亦愈。
求真按:「此疟初期,宜与小柴胡加石膏汤(加知母亦佳)及桂枝茯苓丸之合方。中期宜用本方与桂枝茯苓丸之合方。善后疗法,宜用本方与当归芍药散用之合方,兼用伯州散。而用本方加黄耆、鳖甲,及补中益气汤加芍药、茯苓者,非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之注释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方即系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铅丹、桂枝、茯苓、大黄也。如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小柴胡汤证胸腹有动、烦躁惊狂、大便难、小便不利者,是治小柴胡汤证加心下部膨满(桂枝、茯苓、大黄主治之),胸腹动(龙骨、牡蛎、茯苓主治之),烦躁惊狂(龙骨、牡蛎、铅丹、茯苓、桂枝主治之),大便难(大黄主治之),小便不利(桂枝、茯苓、大黄主治之)等证。其谵语者,湿热上攻头脑也。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里水外行也。」
吉益南涯、和田东郭二氏以本方是大柴胡汤加龙骨、牡蛎,是否如此,尚难确定。兹列之于下,以供参考。
《伤寒论正义》曰:「胸满烦惊(烦惊者,如狂状,因伤寒外袭,故致胸满烦惊),小便不利(因水气热结,而致小便不利),谵语(是有内热之候),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伤寒不解,致外袭胸满,不得外出,故身重不能转侧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此方者,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也)。」
《蕉窗方意解》本方条曰:「是亦于大柴胡汤方中加龙骨四两、牡蛎五两者也。即大柴胡汤证,自胃口至胸中多蓄饮,而欲镇其饮之激动药也。故本论亦有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自胃中蓄饮至胸中,而胃中蓄有燥屎实热之证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7克,半夏5.5克,大枣、生姜、人参、龙骨、铅丹、桂枝、茯苓、牡蛎各2.8克,大黄3.5克。
煎法用法同前。
尾台氏曰:「此方似脱甘草、黄芩。宋版有黄芩一两半。」此说如是。
先辈之论说治验
《伤寒类方》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下肝胆之惊痰,而以之治癫痫,则必有效。」
《经验集录》本方主治曰:「治小儿连日壮热,实滞不去,寒热往来而惊悸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本方证(求真按:『本方者,即小柴胡也』),胸腹有动者,失精者(俱是应钟),胸满烦惊者(解毒散,或紫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方以胸满烦惊为主证,其余皆客证也。徐氏《伤寒类方》等,以各药配各证,似属详审而实非也。学士唯于『胸满烦惊』四字上用工夫,宜变通。当时流行于世间之痫气疾重者,即烦惊也。称柴胡腹者,概即胸满证也,此方诚最上之良法矣。善动悸者,加铁砂则更佳。于是当世之医以铁砂为治动悸之药,一概用之。《素问》以发狂而善怒,用生铁落,又有下气疾之效。《本纲》云:『镇心,安五脏,治痫疾。』铁之功,专在于是,吾辈切记之。生铁落者,为炉冶间铁上落下之屑。凡药中所用之铁精、铁华、粉铁、铁锈之类,皆同类也。」
《餐英馆治疗杂话》本方条曰:「此方用于痫证及癫狂屡得效,如前所记。今世病气郁与肝郁者十有七八,肝郁者,为痫证之渐,妇人尤多肝郁与痫证。若能知此,当今之杂病,不难治疗矣。《伤寒论》用于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者。此数证中,以胸满为主证,烦惊及小便不利为客证也,是因胸满,则胸中自烦,烦则心神不安,触事而惊也。气上行于胸膈而结,故郁而不行,因此小便不利,故用此方之标准,为胸满也。若由大小便秘而烦惊者,则正面之证矣。又痫证之证候不一,因病或夜寐时,目见种种形色者,或水气由脐下上攻,呼吸短促,发如脚气之状,手足拘急,甚者如痉病之反张,夜若偶眠,则见种种之梦。虽所见之证候不同,若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者,则必当用此方。痫狂证,加铁粉,有别效。癫狂并挟痫痰者,加青礞石镇坠胸膈之痰,甚有效。又一种痫证,别于脐下而悸动,上攻心胸,发则呼吸短促,手足拘急,日七八次,或十余次,当用苓桂朮甘汤或苓桂甘枣汤之类。其中由少腹至心下,水气上冲,脐下善动悸者,苓桂甘枣汤为佳。病人似有容体自下上迄于胸中,每发则眩晕,宜苓桂朮甘汤,此证有用奔豚汤,有用五苓散者。《金匮》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者,此水也。肾水侮心火而上行者,宜选用此四方中之一。《金匮》曰:『外证小便不利,宜以渴为目的。』然而不见癫证,因有肝郁证,而次第增剧,心腹膨胀,或痞塞至于胸中,大小便不利,肩背气塞等之病人,男人虽少,妇人为多,世医用顺气和中,沉香降气之类,亦不动,此证非气郁,肝郁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甚有效,只宜以胸满为标准。又有一诀,灸后发烦热证,用小柴胡加山栀子、牡丹、黄连、艾叶之类,烦热不退者,此火邪入心经,迫乱神明,见烦惊等证者,柴胡加龙牡之效速也。此亦以胸满为标准,有起死之效焉。」
求真按:「此说颇佳。但本方非特以胸满为目的,是胸胁苦满,兼胸满为目的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狂证,胸腹动甚,惊惧避人,兀坐独语,昼夜不眠,或多猜疑,或欲自杀,不安于床者。治痫证,时时寒热交作,郁郁而悲愁,多梦少寐,或恶于接人,或屏居暗室,殆如劳瘵者。狂痫二证,亦当以胸胁苦满、上逆、胸腹动悸等为目的。癫痫居常胸满上逆,胸腹有动,及每月二三发者,常服此方不懈,则无屡发之患。」
求真按:「诸家论本方治癫痫有效,余未知其然否,但稻叶克礼以大柴胡汤兼用桃核承气汤治此证。余亦以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之合方,兼用黄解丸,治同证。由此观之,则本方必非癫痫之专药明矣。诸家之论,不可轻信。」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为镇坠肝胆郁热之主药,故不仅伤寒之胸满烦惊已也。凡小儿惊痫、大人癫痫,均宜用之。又有一种中风,称热瘫者,应用此方佳。…又加铁砂,以治妇人之发狂。此方虽于伤寒,亦不相左,至于杂病,与柴胡姜桂汤虽同为主治动悸之方,但姜桂取虚候,此方宜取实候而施之。」
求真按:「如上说,柴胡姜桂汤与本方均为主治胸腹动悸及脑证。所异者,彼系虚证,此有实证也。即彼之腹证为胸胁满,微结,腹部软弱而悸动者,此则胸胁苦满,及胸满,腹部比较的充实而悸动者也。二方宜鉴别之。」
《生生堂治验》曰:「一妇人幼患癫痫,长而益剧,立辄晕倒,少时乃苏,日一二发。如是者三十余年,医治无效。其主人偶闻先生之异术,乃来请治。往诊之,脉紧数,心下硬满,乳下悸动。谓先生曰:『心神惘惘,饮食亦不安,数十年来如一日也。』视其颜色,愁容可怜。先生慰之曰:『可治。』病妇实不信之,乃使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精神颇旺。使调服瓜蒂散五分,吐黏痰数升,臭气冲鼻,毒减过半。于是仅五六日发一次,周年痊愈。其间行吐剂约十六次,彼病未愈时,性忌雷声,闻即发病。用瓜蒂散后,虽迅雷震动,彼仍不畏。」
一老妇有奇疾,每见人,面有疣赘,屡经医治,无寸效。先生诊之,脉弦急,心下满。使服三圣散八分而吐之,后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由是不复发,时年七十许矣。
一妇年五十余,恚怒时,则少腹有物,上冲心而绝倒,牙关紧急,半时许,自苏。月或一二发。先生诊之,胸腹动悸,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数旬而愈。
一妇人年五十,右半身不仁,常懒于饮食,月事不定,每行必倍于常人。先生以三圣散一钱,约吐冷黏痰二三升,由是饮食大进。切其腹,胸满,自心下至少腹,动悸如奔马,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数月痊愈。
铅丹之医治效用
铅丹,不外为铅之化合物,故有收敛、镇静、镇痉、杀虫、杀菌作用也明矣,尚宜参考下说。
《本草纲目》曰
铅丹
【主治】吐逆,反胃,惊痫,癫疾。除热,下气。(《本经》)
惊悸,狂走,消渴。(甄权)
镇心安神,止吐血及嗽,敷疮长肉及汤火疮,染须。(大明)
治疟及久积。(宗奭)
坠痰,杀虫,去怯,除忤恶,止痢,明目。(时珍)
【发明】
成无己曰:「仲景龙骨牡蛎汤中用铅丹,乃收敛神气以镇惊也。」
好古曰:「可止脱而固气。」
时珍曰:「铅丹,体重而性沉,味兼咸…,能坠痰去怯,故治惊痫、癫狂、吐逆、反胃有奇效。能消积杀虫,故治疳疾、下痢、疟疾有实积。能解热拔毒,长肉去瘀,故治恶疮肿毒及入膏药,为外科必要之物也。」
大柴胡汤之注释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伤寒论》)
【注】
过经者,表证已解,转入于少阳或阳明之谓也。反二三下之者,以不当泻下之少阳病而下之,故云反也。此虽误下,其后四五日间,尚有柴胡证者,宜先与小柴胡汤。虽与之,而呕吐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以小柴胡汤非其治也,故以大柴胡汤泻下则愈矣。心下急,尾台氏曰:「心下急,拘急也。」丹波元坚曰:「心下急之急字,无明白之解说。」柯氏曰:「急,满也,犹未明了。考『急』是『缓』之对,盖谓有物窘迫之势,非谓拘急也。」李氏《脾胃论》曰:「里急者,是腹中不宽快也。盖以所谓『不宽快』释『里急』虽不当,而于『心下急』则其义甚切贴,与桃核承气汤条『少腹急结』之『急』同义。」山田业广曰:「《说文》,急,褊也。褊者,如大人着小儿衣服而行也,始能了解『心下急』之义。所谓仲景之文,一字不苟者,实可佩服也。注家皆以急迫解者,犹似隔一层也。」
今征之事实,前说非也,后二说当以山田氏说为是。所以致此者,病毒集积于此部故也。郁郁者,小柴胡汤证之默默增进也。微烦者,微微烦闷之意。特加此二字者,为欲示大柴胡汤证,虽比小柴胡汤证之默默增进而至于郁郁之剧,但与大承气汤证之心中懊而烦之猛剧者比,则不及焉。
由此观之,本条是明伤寒病机,始于太阳病,次转入少阳,由小柴胡汤证进展于大柴胡汤证,且暗示由大柴胡汤证有移行于阳明病之机转,皆所以说明大小柴胡汤之类证鉴别,兹详论之。大小柴胡汤内含生姜、半夏,故能治呕证。但其发挥镇呕作用,是限于胸胁苦满,而非心下急者。即无内实之候,病毒不内实,故不便秘(小柴胡汤虽不无治便闭之作用,但其便秘,非因内实,是由水毒上逆而不下降也),是以方中无泻下内实病毒之枳实、大黄也。然大柴胡汤中亦有生姜、半夏,其镇呕作用虽与小柴胡汤类似,特以此证不仅胸胁苦满,且有心下急证,即病毒内实而便秘者,故与水毒比较容易下降之小柴胡汤证不同。其上逆之水毒,而为内实之病毒,阻止下降之机,故致呕证增剧,是以方中有生姜、半夏外,更有枳实、大黄也。尾台氏以此二方证,别其呕之剧易曰:「小柴胡汤证曰喜呕,曰干呕,曰呕,其用生姜重只三两耳:此方证(求真按:『此方证者,指大柴胡汤证也。』)曰呕不止,曰呕吐,其用生姜至五两。是用生姜之多少,须随呕证之剧易而增减也。」偏归于生姜之多少,是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夫小柴胡汤证不过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而已;至于大柴胡汤证则呕不止,郁郁微烦,其故因心下急,即病毒内实所致。故由小柴胡汤中去病毒止遏性之人参、甘草,加有驱逐水毒作用之枳实,与泻下药之大黄,且增量生姜以应之,此二方之分别也。但大柴胡汤由小柴胡汤而出发,故共通之药物甚多,其作用亦相类似。故仲景关于大柴胡汤之论,亦多由小柴胡汤变通者可知矣。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论》)
【注】
伤寒经过十余日顷,为现阳明里实证之时期,故云热结在里也。然若纯属阳明证时,当发恶热或潮热,而无往来寒热也。今以往来寒热,更加以「复」字者,欲示本条之病证非纯阳明证,是少阳、阳明之合病。及大柴胡汤是治少阳证之末期兼治阳明证初期之剂也。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伤寒论》)
【注】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者,是伤寒发热时,以发汗而汗出不解之略也。伤寒表证,即有恶寒发热时,当服适证之发表剂,而不因汗出,病仍不解也。心下痞硬者,胃部自觉停滞膨满,按之则硬固之意,虽非与心下急有别义,但明其自他方面观察之情状也。呕吐而下利者,示呕吐为主,而下利为客也。本条之病证,无经过由表证而小柴胡汤证,至于大柴胡汤证之缓慢次序,即由表证直入于大柴胡汤证者,故为本方证中之最剧者。依余之经验,本方应用于由暴饮、暴食等之急性胃肠炎、大肠炎、赤痢等之机会极多。
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以下解之,宜大柴胡汤。(《伤寒论》)
【注】
伤寒后脉沉者,伤寒至后日现沉脉之意,是暗示浮细或弦细脉之小柴胡汤证至后日变为沉脉之义。又沉者,内实也。凡呈沉脉者,为消化管内病毒充实之征,故此沉脉,非沉弱、沉细、沉微之沉,当能察得沉实、沉迟、沉滑之沉也。又由末句「宜大柴胡汤」观之,可知此内实即心下急之谓也。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注】
凡触诊心下膨满且有压痛者,其为实证明矣,当以大柴胡汤下之也。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宜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则黄自去。(《金匮要略》)
【注】
病者当腹部膨满,按压之不觉疼痛者为虚证,故禁忌下剂。按之疼痛者,实证也,宜下之。而此腹满加舌有黄苔,未经泻下者,下之则黄苔自去之意。病者腹满云云,由《玉函经》「下之则黄自去」之「下」,「宜大承气汤」观之,则仲景所论之实证,明为大承气汤证。但现时此证颇少,反以大柴胡汤证为多,故宜改为「病者心下痞而硬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当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则黄自去,宜大柴胡汤」,能与事实相符。故载本论于此。
大柴胡汤方
柴胡9.5克,黄芩、大枣、芍药各3.5克,生姜6.5克,枳实5克,半夏7克,大黄2.5克。
煎法用法同前。
大柴胡加芒硝汤方
大柴胡汤中加芒硝7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大柴胡汤证兼芒硝证者。
大柴胡加厚朴汤方
大柴胡汤中加厚朴5~12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大柴胡汤证兼厚朴证者。本方,余所创设也。
其它之加味合方,概可仿效小柴胡汤法,兹略之。
大柴胡汤之腹证
本方证之胸胁苦满比诸小柴胡汤则甚强,屡达于肋骨弓下,其左右之内端相合,而连及于心下,则心下急。其余波左右分歧,沿腹直肌至下腹部,即所谓「腹直肌之结实拘挛者」是也。而此胸胁苦满,为柴胡及副药之黄芩、枳实、大黄之所治。心下急,为枳实、芍药及佐药之大枣、大黄之所疗。腹直肌之结实拘挛(与瘀血性者异,以右侧高度为常),为枳实、芍药、大枣之所治也。故能精究是等之药能者,即为意会腹证之快捷方式也。
先辈之论说治验
《医方集解》本方条曰:「此少阳阳明也,故加减小柴胡、小承气而成一方。少阳固不可下,然兼阳明腑证时,则当下,宜大柴胡汤。」
《直指附遗》曰:「大柴胡汤,治下痢舌黄口燥,胸满作渴,身热腹胀,谵语者,必有燥屎,宜于下后服木香、黄连之苦以坚之。」
求真按:「若微渴,则本方犹能治之,至其甚者,非加用石膏则无效。又下后用木香、黄连以止泻,非也。因本方非主疏通大便,以驱逐病毒为目的。迄至其减尽为止,不拘便通之多少也。亦可持长用之,至病毒完全消失为止。假令泻下的用本方,亦自能止泻者也。」
又疟疾热多寒少,目痛,多汗,脉大者,则以此方微利为度。
求真按:「不可以微利为度,当以证尽为度。」
《伤寒绪论》曰:「伤寒斑发已尽,外势已退,内实,不大便,谵语者,以小剂之凉膈散或大柴胡微下之。」
又潮热,胁下汗出者,为胆实,宜大柴胡汤。手足心汗出者,为胃实,宜大承气汤。
求真按:「此说供参考固佳,但不可妄从。」
《医经会解》曰:「本大柴胡汤证,则当下(求真按:『本大柴胡汤证,则当以大柴胡汤下之之意』)。医以丸药下之而病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潮热微利者,仍宜加芒硝以再下。」
连日不大便,热盛烦躁,舌焦口渴,饮水短气,面赤,脉洪实,加芒硝。
心下实满,连左胁,难以转侧,大便闭而痛,加瓜蒌、青皮。
求真按:「此证宜本方合用小陷胸汤。」
昏乱谵语者,加黄连、山栀子。
求真按:「此证宜本方合用黄连解毒汤,兼用黄解丸。」
发狂,加生地、牡丹皮、玄参。
求真按:「此证宜本方合用桃核承气汤。」
发黄,加茵陈、黄柏。
求真按:「此证宜本方合用茵陈蒿汤。」
鼻血,加犀角。
求真按:「此证宜本方加用石膏。」
夏月热病,烦躁,脉洪大者,加知母、麦门冬、石膏。
求真按:「加知母、石膏,可也。加麦门冬,非也,因此药物适于虚证,不适于实证故也。」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小柴胡汤证之腹满拘挛而呕剧者。治小柴胡汤证之胸腹拘挛而可下者。」
求真按:「此说是也,宜与前述腹证对照,其旨可了然矣。」
《芳翁医谈》曰:「一妇人妊娠数月,适当夏暑,下利,呕哕,终而嘘唏,嗳气不已。诸医踟蹰,家人狼狈,无法救治。寻发晕如眠,乃以熨斗盛炭火,用酽醋注火上,以熏患妇之鼻,别作大柴胡汤…使服之,晕乍止,熟眠而安。」
求真按:「以峻烈之食醋注火上而蒸发之,使病人吸入,刺激鼻黏膜之知觉神经末梢,由反射作用使恢复意识,不过救急方法耳。故本方主治之余证,不难推知矣。」
《方机》本方主治曰:「心下满痛,大便不通者。胸胁苦满,腹拘挛,大便不通者。」
《漫游杂记》曰:「痉病,有太阳证,其手足拘挛,类瘫痪者,以葛根汤发汗。表证既去,拘挛瘫痪不休者,与大柴胡汤,四五十日愈。」
求真按:「痉病用本方,刚痉用大承气汤,是由仲景理论脱胎而来也。」
一人病疫,经十五日不解,请余诊之。面赤,微喘,潮热,舌强,狂吼,脉数急,胸腹硬满,有时微利。医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数日,病益剧。余曰:「是因初病时发汗不彻,邪气郁菀而入里,欲为结胸也,可下之。」作大柴胡汤与之。翌日,大便二行,胸满渐减,下痢亦止。作小柴胡加枳实汤与之,日二帖。三日,大便秘而不通,与大柴胡汤。又秘,则又与。如是三十日而得愈。
求真按:「喘鸣,非必为麻黄之主治也可知矣。」
《续建殊录》曰:「一人患腹痛,忧惨愤懥者数年矣,来谒求诊。先生诊之,疾在胸胁,且心下有物,几将成块,按之则痛,身体羸瘦,面如菜色,大便硬,饮食减。先生与服大柴胡汤,岁余,病稍退,以他故停药。半年,病复发。心下之毒果成块,大如瓜,硬且满。病者苦之,喜怒如狂。他医治之无效,复迎先生。又使服前方,兼用芍药散。三月,大下臭秽,病痊愈。」
求真按:「此证初起,即处以大柴胡汤、当归芍药散之合方,则其经过更可缩短也。」
一男子,卒然气急息迫,心下硬满,腹中挛痛,但坐不得卧,微呕,小便不利,与以大柴胡汤,诸证悉愈。
一男子卒患腹中痛,渴而时呕,不大便数日,小便快利,短气息迫,头汗不止,舌上黑苔,心下硬满,按之则痛,手不欲近,四肢微冷,脉沉结。乃与大柴胡汤,大效。
求真按:「此证虽似阴证,但由腹、脉、舌、诸证观之,则可断为阳证而举本方。」
一商人,志气郁郁,呕不能食,平卧数十日。自心下至胁下硬满,按之则痛,时时呃逆,夜则妄语,而无热状,脉沉微,乃与大柴胡汤。服之后,下利黑物,诸证痊愈。
求真按:「自心下至胁下硬满,有压痛者,主证也,其余不过客证耳。所以不以脉之沉微,亦与本方也。又此方治呕吐呃逆者,因方中含生姜、半夏,即小半夏汤故也。但欲使此作用更加有力,可再加橘皮,是即本方与橘皮汤合方之意也。」
《成绩录》曰:「一男子,每饮食即觉触掠胸上,心下结硬,大便秘,久治无效。请先生诊,使饮大柴胡汤而愈。」
求真按:「此证恐是轻度的食管狭窄也。」
一人曾患所谓痫证,居恒颇大食,食后惟惊有音响,则忽觉饥,不得不食,胸胁高动,与大柴胡加茯苓、牡蛎汤而愈。
一男子恒怵惕怯悸,凡所触目,虽书画器物,悉如枭首,或如鬼怪,故不欲见物。然有客访之,则一见如亲故。其人归去,则恋恋悲哀,瞻望不止,如是数月,百事咸废。于是求治于先生。先生诊之,胸腹有动,心下硬满,大便不通,剧则胸间如怒涛,其势延及胸肋,筑筑现于皮外,乃与大柴胡汤加茯苓、牡蛎。服数剂后,秽物屡下,病减十之七八。既而头眩频起,更与苓桂朮甘汤,不日而旧疴如洗。
另一男子所患亦略与前证相同,但所见诸物,以为人首。始遇人,则必畏惧。稍相识,则不然。其人去,则反悲哀。是以虽家人亦不得出外。若出外,则不堪眷慕,遂致晕绝。先生诊之,胸腹高动,为向来所未见,且胸骨随动而有声,乃与大柴胡加茯苓、牡蛎汤,大下秽物而愈。
求真按:「此二证俱由下秽物观之,虽属精神病,亦可知为自家中毒之一分证耳。」
《蕉窗方意解》本方条曰:「本方虽即为小柴胡汤之变方,但热候颇高,是柴胡证中兼有胃实之气味,故其蒸蒸之热候。本论亦云『郁郁微烦』,即以形容蒸蒸出热之根本,潜伏于心下之烦乱,而较痞硬为尤甚。至于心下之状态,则本论有『心下急』。急者,急缩也,是以用柴胡以缓两胁,黄芩以透胸中及心下,芍药、大枣以和心下,半夏、生姜以散胸中、胃口之停饮,大黄、枳实泻下胃中之热便,则各药之奏效适与病势相当,故本论亦有『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之句也。呕不止者,谓心下之证候,与小柴胡汤证不同,虽用小柴胡而呕仍不止也。故本论有『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之句也。由此可知应用大黄、枳实之旨趣矣。」
求真按:「此说虽非完善,然颇佳,宜玩味之。」
《蕉窗杂话》曰:「凡用大柴胡汤及柴胡加芒硝汤(求真按:『此柴胡加芒硝汤,即大柴胡加芒硝汤也』)处,而用承气汤(求真按:『此即大承气汤也』),则泻下虽同,然两胁及心下之痞硬则宽缓无力,此处宜留意。承气汤之腹候,在心下则宽,自脐上至脐下则极胀硬有力也。」
求真按:「据此说,可知大柴胡与大承气二汤腹证之区别矣。」
总之,胸肋与鸠尾间,成如「」二种之形。若其人之胸肋成如「人」之狭形者,则多患瘵疾者也。余曾屡试,若见此形者,则此证受自先天,愧不能治之。
求真按:「由余之经验,上腹角成钝角者,则胸廓及头部短厚,所谓属于卒中质者,多见大柴胡汤之腹证。其锐角者,胸廓扁平,头部细长,所谓属于劳瘵质者,多诊为小柴胡汤之腹证,故若有此二种体质之人,用大小柴胡汤,则或能改造(比较的)是等之体质,得以预防脑出血及肺结核之发生,是仲景所谓『上工治未病』之治法也。」
俗谓卒中风证,心下急缩甚者,可治。心下及脐下如蜕,而见洪大弦紧等脉,面上戴阳者,不治。
求真按:「心下急缩甚者,即本方证之心下急也。」
肝实之眼(求真:「按眼下略一疾字」),可用大柴胡。
求真按:「肝实者,谓强度之胸胁苦满也。」
某人右足有病,已十五年,虽骑马步行即觉麻痹而不用。由六月上旬求治于余,余诊察之,用大柴胡汤。病人云:「前曾用巴、遂、大黄等多矣,初用虽下,至二三日则不下矣。任用多少大黄等药,亦不下。总而言之,有大黄之药,无一效验者。」于是用本方至中旬,云因感风邪而有热,故请再诊。热气虽强,风邪不见,自服大柴胡至是,一日有下利一二行,再经二日,腹部大痛,下如古之杂巾者无数,有如棒形长八九寸,以刀切之不易。至十四五日许,下如上之秽物者无数,于是痛解热止,足之麻痹亦忘。近日暑天,惟着木屐,初往来北野之代参,午时归。又直行东福寺,至暮方归。又夜行至细川屋铺。由是得免十五年来之苦恼矣。
求真按:「此病者之发热、腹痛、下秽物者,是为本方瞑眩症状,因方能彻于患处之反映也。又本方不特有效于此证,若能中其肯綮,则如脚气之浮肿型、麻痹型、萎缩型等,悉皆治之,有神效。」
大抵平日口臭颇甚之男子,则宜加大黄、石膏之类以取下。
求真按:「此证概属大柴胡加石膏汤证。」
一妇人久不受孕,详其脉腹,用大柴胡汤后,即有孕矣。
求真按:「恐因服用本方后,郁毒退出,血行佳良之故。余曾治左睾丸缺除之十五岁男子,随腹证处以本方,睾丸遂渐次下降,全入于阴囊内,唯比右侧稍小,以是可知古方之妙矣。」
《东郭医谈》曰:「凡今云中风,皆系类中风者,因腹内有积气,左右之气不顺,闭塞于左或右故也。当时病人之腹里成积气,宜注意诊腹而与药。但世医对之,惟注意于手足等之疼痛,或漫延成痿躄等证,不知治手足气血所附之腹里。若腹里治,而足病无不治之理。…中风足不仁之病,宜用大柴胡加甘草,后用抑肝散加芍药,有治愈者。」
求真按:「用本方加甘草时,反不如本方合用桃核承气汤之机会较多。抑肝散加芍药之非,已辨于前矣。」
一男子三十五岁,形甚肥满,但寝卧时,盗汗出而息甚苦,外无别证。此病人幼年时不肥满,自二十二三顷,渐成肥满,是留饮也。用大柴胡汤加甘草,分解心下之饮物而愈。
求真按:「此证不外于肥胖病,故以本方治之,不难推想也。但由余之经验,此病不仅因于水毒,血毒亦有杂入,故宜用大柴胡汤或大柴胡加厚朴汤合用桃核承气汤及大黄牡丹皮汤者为尤多。其贫血者,殊以前方合用当归芍药散为多。」
《百疢一贯》曰:「中风偏枯证,左脐旁有块,上长于胁者,此为偏枯之原。见乏者,十有八九可以渐渐治疗,用大柴胡汤有效者也。」
求真按:「左脐旁有块,由此块渐增长而上于胁,此不外为桂枝茯苓丸之腹证,故不可不以本方合用桂枝茯苓丸焉。」
又曰:「龟胸、龟背,可知多由毒成,且龟胸必后于龟背而成者。轻者,大柴胡汤或山茧汤;重者,大陷胸汤之类,宜随证用之。」
求真按:「龟胸(鸠胸)、龟背(脊柱前弯证),虽不无小陷胸汤及大陷胸丸证,但以本方证为最多,老人之前弯证亦然。」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有一男子,年四十余,患卒倒,不知人事,醒后,半身不遂,舌强不能语,诸医无效。余诊之,胸胁痞硬,腹满甚而拘挛,按之则彻于手足,乃作此方使饮。十二三日,身体略能举动。又时以紫圆攻之,二十日许,得以痊愈。」
一酒客年五十余,左胁下硬满大如盘者已久。腹皮挛急而痛,烦热时发,喘逆不得卧,面色萎黄,身体羸瘦。丙申之春,发潮热如燃火不愈者五十余日。余乃作此方使饮,凡五十余剂,其热稍退。又时时以紫圆攻之。病者信服前方一年许,旧疴尽除。
一妇人年三十四五,患热病十八九日,谵语,烦躁不安,热不退,不饮食,诸医以为必死。余诊之,胸肋烦胀,腹满而拘挛。乃以此方服六七日,腹满去而欲食。以此方出入二十日许,收全效。
《方舆輗》本方条曰:「世谓大柴胡汤为疝、痫、留饮等证之胸腹满急者的效之方剂也。夫柴胡者,善理胸胁。庸医虽以柴胡为寒热之药,但柴胡之实效主理胸胁,其治寒热者,亦以寒热为少阳之证也。少阳之位,配于身体系胸胁,故以柴胡理胸胁时,则寒热随而治矣。其证据为太阳表热与阳明里热,用任何药无效故也。此义熟读《伤寒论》者,自能分辨之。然有一说,柴胡之用于胸胁,凡患在左胸者,如鼓之应桴,若在右胸者,虽与数十剂,如石投水然。此虽长沙未及论,但余数十年来得心应手之诀也。余曾以此语人曰:『人身,一也,何有左右之别乎?盖人身虽一,既有表里上下之别,则左右岂无别乎?余非敢好僭越,是由天地阴阳之理,人身造化之机耳。』」
求真按:「此说前半颇可,后半极非,不可信之。」
《生生堂治验》曰:「一人年知命,卒倒不省人事,半身麻木。先生刺其口吻及期门即苏,后与大柴胡汤(有心下急、腹满等证),兼敷遂散。三年后,复发,竟死。」
求真按:「此病者若行刺络,及用本方与桂枝茯苓丸合方兼黄解丸,或可预防其再发。」
《餐英馆治疗杂话》本方条曰:「当今半身不遂而不语者,世医虽皆以中风名之,然因肝气塞于经络,血气运行不畅,致成半身不遂之证者,于世不少。属肝实者,宜用此方,尤宜以自左胁至心下有凝结状,或左胁筋脉拘挛,按之则痛,大便秘,喜怒等证为目的,是近世古方家之新发明,间有奏效者。…又痢疾初起,有发热,心下痞呕等证者,此方可用,亦和田家之口诀也。男女至成人时,每有发少,与年不相应者,肝火也,此方有大效,此中华医书所未载,亦和田氏之发明也。若用此方,则既脱之发,能复生云,余未试用。又四逆散,亦颇佳云。」
求真按:「此说和田氏之效颦也,不可尽信。」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麻疹,胸胁苦满,心下硬塞,呕吐,腹满痛,脉沉者。治狂证,胸胁苦满,心下硬塞,膻中动甚者,加铁粉,有奇效。」
平日心思郁塞,胸满少食,大便二三日或四五日一行,心下时时作痛,吐宿水者,或其人多胸胁烦胀,肩项强急,脐旁大肌坚韧,上入胸胁,下连小腹,或痛,或不痛,按之则必挛痛,或兼吞酸嘈杂等证者,俗称疝积留饮痛,宜长服此方。当隔五日或十日时,用大陷胸汤或十枣汤等以攻之。
求真按:「胸满少食者,胃部有停滞膨满之感,不能多食也,与食无气力、不欲饮食之小柴胡汤证大相径庭。肩项强急,为颈项强之误。脐旁之大肌坚韧,上入胸胁,下连小腹者,两侧腹直肌结实挛结之谓也。或痛者,此肌有自发痛之意。或不痛者,无此自发痛之义。按之必挛痛者,不拘自发痛之有无,必有压痛之谓。其说本方之腹证,可谓详审矣。然关于兼用方之所论,是泥守东洞翁之僻说,不可轻轻附和之。」
治梅毒沉滞,头痛耳鸣,眼目云翳,或赤眼疼痛,胸胁苦满,腹部拘挛者,时以紫圆、梅肉散等攻之。大便燥结者,加芒硝为佳。
《方伎杂志》曰:「余三十岁时,因冈田炎藏赠书牍,故傍几案以翻阅。至夜半,卒然恶寒战栗。因家人已卧,炉火又灭,不得温暖,药亦不服,虽蒙衾卧,仍甚战栗。至翌日,咽喉肿塞,即所谓急喉痹是也。遂乞诊于家兄萝齐。但因咽喉至口,凝肿不能开,故咽中之形未见。荆妻大忧,迎岳父河本道一先生。视咽中,亦不能刺喉痹针,呕气逆上,不能用药。热气盛于咽喉,声音亦不少出,肿痛颇甚,滴水难通,不能施治,但苦居耳。然过四日夜,忽咳嗽,创处破溃,由此言语通,呕气减,粥亦可下,乃用桔梗汤加大黄。因血气方盛,虽受苦痛三四日,故疲劳不甚,饮食随进,六七日间,即复旧。有病人,冒风雪而出,即咽喉微疼,声音漏鼻,语言不辨。看护者虽惊怖,但余以其有肿痛,亦有前方。经二旬,尚不愈。因令仰卧,而诊其腹,胸胁烦满,心下痞塞,腹拘挛,吐涎沫,有呕气,故不拘咽喉之声音,用大柴胡汤。一月许,声音出,所患尽已。以后四十年,无何种之疾患。故治病者,宜随腹证以用药也。」
求真按:「本方之治咽喉肿痛,固由全方之作用,然由主治之柴胡(可参考柴胡之医治效用)、半夏(可参考半夏之医治效用及半夏苦酒汤条下之证治)、枳实、芍药(可参考枳实及芍药之医治效用并枳实芍药散条下之证治等)等之治效也可知矣。」
《麻疹一哈》曰:「一儿年二旬,发热三四日,疹子遍发,稠密干燥,色紫黑,烦渴引饮,烦闷不眠,谵语如见鬼状,人事不省。按其腹,热如烙,胁腹微满,大便难,小溲不利。因与白虎汤,尽十帖,诸证渐安,疹子亦收。但身热犹未退,胸膈满闷,大便不通。五六日,两目黯然,昼不见物,更与大柴胡汤,又兼与芎黄散,并时以紫圆攻之,每服下利数行。五十日许,痊愈。」
求真按:「此证初起即当用本方加石膏汤。」
又曰:「一女子十七岁,疹后患耳聋,用药数十日,不知,乞余诊治。按其腹,胸胁满闷,小腹坚块,大便四五日一次,经信不来者二三月矣。因与大柴胡汤及承气丸,约三十日许,大便日二三行,经利倍常,时或下黑血块数枚,至是耳复聪。」
求真按:「此证宜用本方合用桃核承气汤。因胸胁满闷者,本方证也。小腹坚块者,桃核承气汤证也。而本方治耳聋者,由《少阳病总论》中曰「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云云,可知矣。桃核承气汤亦疗之者,由此方成于桂枝甘草汤之加味方可知。」
山田业广曰:「业广于明治十二年初冬,感受微邪,咳嗽频频,虽用有桂、麻、瓜蒌、苏子、杏仁诸方不愈。因饮食起居如常,不以为意。至本年二月初,咳嗽特甚,声哑短气,息迫如哮喘。一日并发嘈杂怔忡,诊脉有结代之象,始知不可轻视。使小儿诊腹状,谓有心下硬满之形,为大柴胡汤之候。因思弱冠之时,咳嗽久不愈,先友伊泽榛轩,处以宋版大柴胡汤(求真按:『他版《伤寒论》之大柴胡汤方无大黄,惟宋版者有之。故于大柴胡汤之上,加以“宋版”二字』)而愈。因急用大柴胡汤,七八日,咳嗽十减五六。继用二十日许,诸证渐愈。以七十余岁之人,而有大柴胡汤之证,寿命当未有艾也,窃喜之。以大柴胡汤治喘息,古人已有,不可以浅学视之。」
求真按:「古人概不知本方可多用,虽如故尾台、山田氏之名医,尚须至穷时用之而悟其伟效也。本方不特疗实证之喘息、咳嗽、胸痛等,若去大黄,加大量之橘皮,或合用半夏厚朴汤时,有本方证而不可下之肺结核及其它一般虚证之咳嗽发作等,能镇压之,试之可知。」
《温知堂杂着》曰:「同业某妻,年三十许,本年某月经期之前,月经过多不止,时左小腹急痛而冲逆于心下。某医用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等皆无效。又用麻醉镇痛之西药,则仅能减轻一时的痛苦,不能根本治疗。如此者三十日许,痛苦益甚。发则四肢厥冷,寸脉沉微,颜面苍白,汗出,至于人事亦不省,经血虽大减,但尚有少许云。于是延一西医,用强壮及防炎药。又招余往诊之,皮肤苍白,身体羸瘦,肚腹悉拘急,按之则痛,舌上有黄苔,不思进食,大小便不利,曾施灌肠术及导尿数回。余曰:『身体虽衰弱与贫血,然语气尚盛,诸证皆实,不足畏也。』使服大柴胡加当归、甘草,翌日大便通利,肚腹缓解,痛苦不再发。数日后,转内消散,饮食日进而全快。在治疗时,西医谓此证为子宫内膜炎,专注意于局部治疗,故不能愈。然中医之治法则稍异,因肚腹如此拘急,为有瘀物之候,腹内不能融通,若用局部治法,故难立效。又留滞于小腹之血液不得循环,故由子宫出血,难以阻止。余之用大柴胡加味者,务使腹部得以缓解。腹部既缓解,肠胃自健运,血液亦随而循环,则子宫内膜炎自愈,自然之良能亦随而恢复矣。故治疗时,局部固宜注意,但须于全体无损后,然后顾及之,此当注意者也。」
求真按:「藤田氏说甚佳。然用大柴胡汤加当归、甘草,不若用大柴胡汤合用当归芍药散或芍药甘草汤。与内消散时,不若用大柴胡汤去大黄合用当归芍药散。」
《橘窗书影》曰:「一人年四十余,小腹左旁有坚块,时时于心下冲逆刺痛,或牵腰股而痛,不能屈伸俯仰,大小便不利。医作寒疝治,益甚。余诊之,脉沉紧,舌上黄苔干燥,与大柴胡汤加茴香、甘草,大小便快利,疼痛大减,霍然而愈。按世医之治寒疝,概投乌、附辛温之剂而益激者,用此方屡奏效。盖本《外台‧疝门》治腹中卒痛者用柴胡桂枝汤之例,其痛轻者,用柴桂,重者用此方。」
求真按:「此证用本方加茴香、甘草,变例也。用本方与芍药甘草汤之合方,正例也。然由小腹脐旁有坚块云云观之,二方俱不适宜(比较的),可用本方与桃核承气汤之合方。又浅田氏云:『其痛轻者,柴桂。重者,此方。』亦谬见之甚者也。此二汤不拘于痛之轻重,宜随其脉、腹及外证而用之。」
又曰:「一人患疫痢,日数十行,头痛,时时恶寒,口渴不食,上厕则肛门如灼,焮痛颇甚。御番医师阪本元安与芍药汤及疏涤之剂,反增剧。余诊曰:『此太阳与阳明合病,虽经数日,表证犹在,宜发汗。』即与大剂葛根汤,使发汗。至翌日,下痢渐减,头痛恶寒亦止。连服一日,肛门之苦亦忘,但舌苔不去,心下时时急迫,饮食不进。因与大柴胡汤,不日,诸证痊愈。」
四逆散之注释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伤寒论》)
【注】
少阴病者,脉微细,但欲寐也。四逆者,四肢厥逆之意。谓有此厥逆现象,或有以下之证者,为本方所主治也。但本方证非真少阴病,本方亦与少阴病之主方四逆汤异。无热药之干姜、附子,则无治阴证之能力。然仲景谓本方证为少阴病四逆,方名亦名四逆,虽似矛盾,抑亦深意之所存。欲示本方之治热厥时,疑似于少阴病之寒厥也。因里热极时,阻止血流,使人之四肢厥逆,而呈阴证之外观,实与阴证之四肢厥逆(寒厥),内外俱厥冷者异。表虽厥冷而里有热,所谓表寒里热者(热厥)是也。故不可被表证之阴状所惑,以直治其里热,为古今寒热二厥之大别。本方证虽本来为阳热证,然可能热极而疑似寒厥,则呈热厥之证。虽然,此证甚少,故本方通常不拘于冒头之五字,而以下列腹证为主目的,仲景谓其人或咳云云及诸家之说为副目的而运用之,可也。
四逆散方
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各3克。
煎法用法同前大柴胡汤方此为散方之用量。若为煎剂当增量二倍以上。
四逆散之腹证
本方之腹证,酷似于大柴胡汤。其所异者,因彼含大黄,故其腹部现一般之实状,有内部充实之触觉,按之则觉抵抗。本方无大黄,故有虚状,内部按之则空虚而无抵抗。又本方无生姜、半夏,故无恶心呕吐;无黄芩、大黄,故热势不剧,舌苔亦稀也。虽然,此方中含枳实、芍药、甘草,有带枳实芍药散、芍药甘草汤之方意,故腹肌之挛急急迫,反较大柴胡汤证为甚,此是二者之别也。
先辈之论说治验
《蕉窗方意解》本方条曰:「是亦大柴胡汤之变方也。其腹形专凝聚于心下及两肋下,延及胸中、两胁而拘急。然少实热,故不用大黄、黄芩,其主药亦唯缓和心下及两肋下也。再《本论》说明证候略而不详,且文章亦不见于正文,恐系后人所附。全部之腹形,若能领会心下肋下之状,如上所述者,虽四肢逆厥,亦可以此药治之,与真少阴之四逆厥,其脉状、腹候等大有不同也。又疫兼痫证,其甚者,发为谵语烦躁而呃逆等证,用陶氏散火汤之类无寸效者,用本方即验。固不及用呃逆之药,心下及肋下、胸中成强硬状态者,即不误矣。证候外有发为种种之证候者,必不可眩惑于见证。余多年用此药以治疫证及杂证,并及种种之异证,不可胜数,真稀有之灵方也。常用之,可知其效之不凡。」
求真按:「古来活用本方,以和田氏为嚆矢。故其议论极痛切,学者宜熟读之。」
《蕉窗杂话》曰:「一人年四十,得病已十八年,其间唯服用一医之药不绝。其证头痛眩冒,惟席上行步耳,因是面细长而瘦皱,苍白无血色,骨瘦如柴,月经亦十年不行矣。腹候,右脐旁有疝块,胁肋之下亦甚拘挛。余即用四逆散加良姜、牡蛎、刘寄奴,使服之。并日施灸火于风市、三里、三阴交各穴,始终不转方。尚未期年,胁腹渐大,肌肉渐长,如无病时,头眩郁冒等证,亦已如洗,月信亦稍稍至矣。」
求真按:「此证可用四逆散合用当归芍药散。」
一老人患鼻渊已三年,诸医以为肺虚,百治不效。后应东武之役,过京师,求治于余时,其人两鼻流浊涕极多,与四逆散加吴茱萸、牡蛎,使服之。翌日自京出发而东去,于途中日服三帖。至品川之前日,浊涕鼻水已停止而不流矣。此证自古以来,均作肺部之病,多用辛夷、白芷之类。又有云成自风邪后之余邪者,均误也。是皆由肝火上逆于肺,上下之气隔塞而成也。
求真按:「此蓄脓证也,可用本方加薏苡仁,合用当归芍药散。」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痢疾,累日下利不止,胸胁苦满,心下痞塞,腹中结实而痛,里急后重者。」
求真按:「余亦当用本方治同证。」
《橘窗书影》曰:「一人年十四,气宇闭塞,颜色青惨,身体羸瘦,医以为劳瘵。余诊之,任脉拘急,胸中有动悸,自左胁下延鸠尾烦闷。余以为癖疾所为,与四逆散加鳖甲、茯苓。数日,烦闷去,拘急解,气宇大开。但四肢无力,倦怠,因与《千金》茯苓汤,数旬痊愈。」
求真按:「此证先宜四逆散、桂枝茯苓丸之合方,后用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再加地黄、麦门冬为是。《千金》茯苓汤,后世方也,合茯苓、人参、柴胡、麦门冬、地黄、桂枝、芍药而成。故与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再加地黄、麦门冬者,大同小异也。」
一人年年患脚气,惟今年不发,但心下痞塞,任脉拘急,郁闭而不堪职业。余与四逆散加吴茱萸、茯苓,数日,腹里大和。然饮食不美,元气颇馁,与柴芍六君子汤。元气不旺时,避免职业,恬然静养,遂不药而愈。
求真按:「此证初起,宜用四逆散与当归芍药散之合方,终用小柴胡加橘皮汤与当归芍药散之合方。」
一人患心下痞塞,任脉拘急,有动气,不得安眠,时时吐血。医与滋补之剂,无效。余诊曰:「非虚证也,肝火所为,宜和畅腹中,清凉肝火为治。」与四逆散加黄连、茯苓,兼用黄连解毒散,数旬,宿疾渐愈。
求真按:「此证可用四逆散、桂枝茯苓丸之合方,兼用黄解丸也。」
一女子脊骨六七椎之上,突起如覆杯,胸膈亦高张,气分因而郁塞,不能工作,腹里拘急,背觉强硬,伸屈不灵。余与四逆散加钩藤、羚羊角,兼用大陷胸丸,经过旬日,胸腹宽快。但气色不甚旺,益进前方,脊骨凹没,身体如故。
求真按:「依余之经验,结核性之脊椎炎、股关节炎等证,因瘀血存在者甚多。故此病宜四逆散、桂枝茯苓丸之合方,兼用大陷胸丸治之。」
枳朮汤之注释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朮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难经.五十六难》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可见『旋杯』为『覆杯』之误。且已云如盘,又云如覆杯者,言心下坚大如盘,其形状中高边低也。按之虽外坚,但内如无物,故曰如覆杯,是水饮所作也。此条及木防己汤之痞坚、十枣汤之痞硬满、甘遂半夏汤之坚满、大陷胸汤之石硬,其形状虽不同,然均属于水饮,但因缓急剧易及兼证之各异,故不仅主方不同也。又按五十六难之『如覆大盘』,疑为『大如覆盘』之误。」
本条由此说虽可解,但由余之实验,是述肝脾二脏中之一种肿大,连及于心下之证治也。是以本方单用于此证者颇少,而与大小柴胡汤合用之处较多也。
枳朮汤方
枳实25克,朮7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或冷服。腹中奂,即当散也。
先辈之论说
《千金月令》曰:「主结气方。」
白朮、枳壳(炒)各等分。
捣筛,蜜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以饮送下二十五丸。
治隔气,心胸间痛方。
前方加神曲,各一两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
《脾胃论》曰:「枳朮丸(求真按:『此即本方之丸方也』),宽痞,消食,强胃。」
《保命集》曰:「束胎丸(求真按:「此亦本方之丸方也」),宜于妊娠八九月。」
《医统》曰:「枳朮汤,治产后浮肿之属气者。」
求真按:「随病名拟方者,皆非也,不可从之。」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心下坚满,小便不利者。」
求真按:「前述鄙见。据此说,可以想见本方之治腹水作用矣。」
《丛桂亭医事小言》曰:「又心下有大结块,如盘,如覆杯,水饮所作也,此为仲景之所论者。凡酒客恶酒,并忌闻酒气之后,其心下必成如是之症状,此因酒病所致。初起用中正汤等即可治矣。已成水肿,则死。若用枳朮汤与甘遂丸一下,而治如大柴胡或柴胡加芒硝之腹证多者,可十全三四。」
求真按:「是述肝脏硬变证之证治。但与甘遂丸或单用枳朮汤,均属下策。宜本方合用小大柴胡汤及柴胡加芒硝汤等,或兼用甘遂半夏汤为是。」
枳实芍药散之注释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曰产后腹痛,暗示疼痛在下腹部也。烦满不得卧者,其烦闷因于腹部膨满,由此腹满与疼痛,而不得横卧之意。然仲景列本方于《妇人产后病门》之关系上论之,则不独止于下腹痛。若有胸痛,或心下痛,或痈脓等,在于下列之腹证者,则可用之。
师曰:「产后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瘀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金匮要略》)
【注】
只称产妇腹痛,恐于腹痛之下,省略「烦满不得卧」五字。因本方非产妇腹痛之特效药,乃其主治兼烦满者耳。
枳实芍药散方
枳实、芍药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
求真按:「本方服法,宜作散剂,但现在不用麦粥,改为如下之煎剂为常。」
枳实、芍药各6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或冷服。
枳实芍药散之腹证
本方之腹证,包含本方及大柴胡汤、四逆散等,尤其类似于四逆散之腹证,但以无胸胁苦满为别。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腹满拘挛,或痛者。」
《险证百问》曰:「半产后,腹痛,呕吐,发热,下利,不食,或吐下蛔虫,舌正赤色者。师曰:『半产后腹痛』云云,枳实芍药散可也。呕吐止,则与当归建中汤。有蛔虫者,可与鹧鸪菜汤。」
求真按:「据此,本方似有镇呕作用,但未知其然否。」
排脓散之补遗
疮痈肠痈浸淫病之脉证并治法曰(《金匮要略》)
问曰:「寸口脉微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师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此名金疮。无脓者,王不留行散主之。有脓者,排脓散主之。排脓汤亦主之。」
排脓散方
枳实十六枚,芍药六分,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求真按:「仲景称脉证并治云云,是有治方而无脉证者,恐系后世亡佚。然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疮家胸腹拘满,或吐黏痰,或便脓血,又有疮痈而胸腹拘满者主之。』此为不可易之确论,则本方可随之运用矣。但现今用之者,改为如下之煎剂,而不用卵黄耳。」
枳实、芍药各5克,桔梗2克。
煎法用法同前。
排脓散之腹证
本方不过加微量之桔梗于枳实芍药散中,则于腹证上亦不能分彼此,但因有桔梗之参加,则治痈脓作用更为有力,而且有祛痰作用为异耳。
先辈之论说治验
《医通》曰:「排脓散,治内痈,由脓便而出。」
《方机》本方条曰:「疮痈痛,欲溃脓者(梅肉)。」
《险证百问》曰:「青州云:『有眼下鼻旁之一处肿起者,初起头痛,肿处亦微痛,色全不变。久不愈,其肿渐大,痛渐增,遂溃脓而死。又有一证,其初为上齿之一处疼痛,拔其齿视之,有小孔甚深,但不觉痛。师曰:“眼下鼻旁之一处肿起”云云。以排脓散,兼用伯州散,时时以梅肉散攻之,间有得效者。』」
《成绩录》曰:「一人便脓血已五年,来浪华从医治,三年。一门人,虽与桂枝加朮附汤及七宝丸,无效。遂请先生诊之。腹满挛急,小腹硬,而底有硬物,重按之,则痛。乃与排脓散,受剂而去。未几来谢曰:『宿疴尽除矣。』」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东洞先生以本方合排脓汤,名排脓散及汤,治诸疮痈。随各症状而兼用应钟、再造、伯州、七宝等。骨槽风,脓溃后,不收口者,必因毒之根蒂着于齿根,故不拔去其齿,决不能全治。须先拔去其齿,而后可与此方,必有效也。当兼用伯州散,时以梅肉散下之。产后恶露壅滞,发为小腹痈,臀痈等,腹部拘挛而痛,大便泄利,心下痞塞,不欲饮食,而有呕、有咳者,亦宜此方,兼用伯州散。咽喉结毒,腐烂疼痛,颈项生结核者,宜兼用鼹鼠丸。用鼹鼠丸者,则咽喉更加腐烂,而后渐渐平复,结核亦随而消却。」
求真按:「用伯州散颇佳,无特用鼹鼠丸之必要。」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排挞诸疮疡为最有效,其妙处在桔梗合枳实。局方之人参败毒散,连用枳壳、桔梗,亦此方意。用枳实于发散,用当归于下气者,为古本草之说。又此方活用于煎汤时,宜与排脓汤合方。」
求真按:「本方有可合排脓汤,有不可合排脓汤,于通常不能一定。」
桂枝生姜枳实汤之注释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胸痹者,心脏部有异常感觉病证之总称。心中痞者,谓心脏部有闭塞之自觉也。诸逆者,云气逆、呕逆、吐逆、哕逆等证也。
所谓心悬痛者,《类聚方广义》曰:「按《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心悬如病饥。』《王注》曰:『心中虚,如病饥。』《至真要大论》曰:『饥而不欲食云云,心如悬。』《灵枢‧经脉篇》曰:『如心悬,如病饥。』师傅篇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此证有痛者,即心悬痛也。《伤寒杂病辨证》曰:『盖心痛有结痛、悬痛之异,心中支结而痛时,此谓结痛。若弦引他处而痛时,此为悬痛。悬与弦通,悬癖,古或作弦癖。』巢源云:『癖气在胁肋间,觉有弦起,则咳唾引胁下而悬痛,此谓悬癖之所以也。悬痛,以弦痛而可征。』如上云云,则本条当即述狭心证之证治者也。」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桂枝、生姜各9克,枳实15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冷或温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胸满上冲,或呕者。」
又曰:「按,当有呕证。又按,『痞』之下,脱落『满』字乎。」
《方机》本方主治曰:「逆满,吐水,不受水药者(消块,或南吕)。」
《成绩录》曰:「一妇人患吐水,水升胸间,漫漫有声,遂致吐水。每发于日晡,至初更乃已。诸医与大小柴胡汤及小半夏汤之类无效。先生诊之,用桂枝枳实生姜汤,痊愈。」
一人求治曰:「吾疾常起于薄暮,逮初更而止。初起有声于横骨之下边,渐升而至于心下,此时胸痛,大吐水,吐后即如平日,他无所苦。丸药交治,五旬不瘥。先生诊之,与桂枝枳实生姜汤,三服,病顿除。」
一男子患吐水数十日,羸瘦日加。其证,至黄昏,每于脐旁有水声,扬腾上迫,心下满痛,吐水数升。至初更必止,饮食如故。先生投桂枝枳实生姜汤,其夜水虽上行,然已不吐。翌夜,诸证尽退,五六日,痊愈。
求真按:「南涯氏以本方用于吐水证,仲景所论之活用也。」
《杂病辨要》曰:「心之包络,挟寒饮微痛者,名曰心痛。心中痞,诸逆心悬痛者,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求真按:「余于狭心证,用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合方,屡奏奇效,是因方中包含本方故也。观下图自明。」
大柴胡汤 桃核承气汤
柴胡 黄芩 大枣 芍药 半夏 枳实 生姜 桂枝 桃仁 大黄 甘草 芒硝
桂枝生姜枳实汤
茯苓杏仁甘草汤之注释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金匮要略》)
【注】
胸痹者,由《金匮》「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云云」之说,虽不难推测此病位于胸膈之内,但尚未尽明了。由经几多之苦心与经验,得知不外于心脏病之谓,即喘息咳唾者,心脏性喘息也。胸背痛者,为绞心证。短气(呼吸息迫)者,心脏性呼吸困难也。气塞者,如胸内被填塞,呼吸如被抑制之自觉证,此亦为一种之心脏性呼吸困难也。然此二方证与瓜蒌薤白白酒汤证等(详下)不同。因喘息咳唾,胸背痛,不过为其客证,而「气塞、短气」为主证,故仲景特加此四字,标明于胸痹之下。而仲景曰「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者」,意盖欲示主治胸痹气塞短气之作用相似而非全相等也。依余之经验,二方虽皆主治气塞短气,但茯苓杏仁甘草汤,以短气为主证而以气塞为客证;橘枳姜汤,以气塞为主证而以短气为客证也。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18克,杏仁12克,甘草6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冷或温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方机》本方主治曰:「短气息迫,或喘急(紫圆)者(酒客最多此病,以此汤,有大效)。」
求真按:「依余之经验,本方证以老人为最多。」
《成绩录》曰:「一男子,短气息迫,喘而不得卧,面色青,胸中悸,脉沉微。先生与茯苓杏仁甘草汤,三帖,小便快利,诸证痊愈。」
橘皮枳实生姜汤之注释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金匮要略》)
橘皮枳实生姜汤方
橘皮14.5克,枳实7克,生姜14.5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冷或温服。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胸痹,心下痞满,呕哕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胸中痞塞,逆满,短气者,呃逆不止者。」
《腹证奇览》曰:「橘皮枳实生姜汤,《千金》论云:『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者。』其义,即胸满一倍,每食咽诘,常如蒙蒙而痒,喉中涩燥而唾沫。橘皮解胸中之气满,枳实破痞退痰,生姜开胃而暖冷,此方意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千金》为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吐沫。《诸病源候论》『噎塞』之下有『不利』二字。《脉经》曰:『实脉,大而长,微弦,应指愊愊然。』注:愊愊,坚实貌。又《外台》甘草泻心汤方后云:『兼治下痢不止,心中愊愊,坚而呕,肠中鸣者。』按:『愊愊,填塞之义。』」
橘皮之医治效用
《药征》曰:「橘皮,主治呃逆也,兼治胸痹停痰。」
橘皮之治呃逆,虽如东洞翁说,但无此证而须用此药者不少,故难为定则。由余之经验,本药有镇咳、镇呕、镇痉、健胃诸作用,兼有作利尿药及解鱼毒之特能,观下说可知之。
《本草纲目》曰
黄橘皮
【气味】苦、辛,温,无毒。
【主治】胸中之瘕热、逆气。利水谷,…降气,通神。(《本经》)
下气,止呕咳,治气冲胸中,吐逆霍乱,疗脾不能消谷,止泄,除膀胱留热停水,起淋,利小便,去寸白虫。(《别录》)
清痰涎,治上气咳嗽,开胃。主气痢,破症瘕痃癖。(甄权)
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闷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时珍)
【发明】
杲曰:「橘皮,…为脾肺二经气分药。…一、能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
颂曰:「橘皮能散,能泻,能温,能和。化痰治嗽,顺气理中,调脾快膈,通五淋,疗酒病,其效在诸药之上。」
时珍曰:「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效。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器,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张洁古云:『橘皮、枳壳,利其气而痰自下。』盖此义也。」
《本草备要》曰:「青皮,辛苦而温,色青气烈,入肝胆气分,疏肝泻肺,破滞削坚,消痰散痞。治肝气郁积,胁痛多怒,久疟结癖,疝痛乳痈。最能发汗,有汗及气虚人禁用。」
橘皮汤之注释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干呕者,有声无物也。哕者,呃逆也。若手足厥者,是干呕哕手足厥冷者之义。全文之意,谓干呕哕者及因干呕哕之甚而手足厥冷者,橘皮汤主治之也。
橘皮汤方
橘皮12克,生姜24克。
煎法用法同前,下咽即愈。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胸中痹而呕哕者。」
《古方便览》曰:「一男子患热病,十日许,发呃逆不愈。一昼夜,已欲死。余与此方而治。」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证虽曰手足厥,实因气逆得之,非发于虚寒也。其手足厥者,气逆于胸膈,不行于四末之所致。故症状虽似危殆,但用此轻淡之药以行其气则愈矣。曾有一男子,于暑月患霍乱,吐泻虽已止,而干呕未除,兼有哕逆,甚至手足微厥,脉细欲绝。更医数人,殆皆附子理中汤及四逆加人参汤,或吴茱萸汤、参附、参姜之类,虽尽其术,未见寸效。余最后至,诊之,亦所少见,即作橘皮汤,令煮之,斟取澄清,冷热得中,使细细啜之。余亦整日留连病家,再四诊视,甚至药之服法,亦不使稍误时刻,因是得以安静,遂得救冶。此证若不使干呕微减,岂有生路哉,余以轻剂出之于死地者,因此一证存也。此案由少阴病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及干呕烦者,仲景不弃置之,而与白通加猪胆汁之诀而悟入。」
求真按:「此证干呕哕,主证也。手足微厥及脉细欲绝,客证也。故用本方治其主证,则客证随而治矣。若于此时,被眩惑于剧烈之客证,而施治以樟脑等兴奋药之注射,不惟不能治病,反足以促其死。此余之所以排斥近时强心剂之一原因也。」
橘皮竹茹汤之注释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哕逆者,由气逆而哕也。橘皮汤之哕,亦何莫不然。但其哕,以水毒上迫,而发哕为主,然后致成干呕,或手足厥也。反之,本方之哕,以气逆为主,水毒上迫为客也,故但为哕耳,尚未致成干呕及手足厥也。观二方中之橘皮、生姜之多少,可知矣。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19克,竹茹5克,大枣4.6克,生姜5克,甘草3克,人参0.6克。
上细锉,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冷或温服。
求真按:「加用半夏7克以上,是本方与小半夏汤合方之意,所以有妙效。」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三因方》本方条曰:「治咳逆呕哕,胃中虚冷,每一哕,至于八九声相连,收气不回,至可惊人者。」
求真按:「此证百日咳发作也。此发作有呃逆状者,本方或有效。虽然,云胃中虚冷者,非也。因本方是阳虚证,而非阴虚证也。」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胸中痹而哕逆者。」
《古方便览》曰:「一贾人七十余岁,患呃逆三十日,勺饮亦不能通于口,诸医治不愈。十七八日,东洞先生往诊。咽喉之肉脱,而吃吃之声已尽出,虽腹中有响,乃作橘皮竹茹汤,一帖重十二钱,与二剂而奏效。」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方之药量与水率不甚相当,且他药之分量重,而人参之重仅一两,长沙方中,绝无如是者,疑有错误。又按朱肱《活人书》有半夏。」
小儿吐乳,及百日咳,此方加半夏极效,并宜随腹证兼用紫圆或南吕丸。
求真按:「依余之经验,百日咳宜小柴胡汤或小柴胡加石膏汤合用半夏厚朴汤者,为多数。需要本方者,比较的稀少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主以橘皮之下气,兼竹茹之润降,故能主治气逆发哕者。又多用甘草者,手段也。若少量,则无效。」
茯苓饮(苓朮枳橘姜参)之注释
《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金匮要略》)
【注】
心胸中者,胃中之意。气满不能食者,方食时,犹未摄食,胃部已生膨满之感而不能饮食之义也。
茯苓饮方
茯苓、人参、朮各7克,枳实5克,橘皮6克,生姜9.5克。
煎法用法同前。(本方亦以加半夏为佳)。
茯芩饮之腹证
本方中以有人参,于腹证上则心下痞硬。有枳实,故上腹部当膨满。又以有茯苓、朮、橘皮、生姜,则认停水于胃内。有茯苓、朮,故尿利减少或频数。因有茯苓而心下悸动。有茯苓、人参、枳实、橘皮、生姜,故至于吐水。是以东洞翁于本方定义治心下痞硬而悸,小便不利,胸满自吐宿水者,则此腹证与仲景所论互考而可运用本方矣。
先辈之论说治验
《方机》本方主治曰:「胸中有痰饮,满而不能食者(南吕);吐出水,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者(紫圆);脚气,小便不利,心下悸,逆满而呕者(蕤宾或紫圆)。」
《建殊录》曰:「一人年已九十余,生来不信医药,以为无益。至是大崇先生之术,谓家人曰:『余如有病,其所赖唯东洞耳。』后数年,患伤寒,心胸烦热,谵语妄言,小便不利,食不进者凡六日,家人乃召先生诊之。心胸烦满,四肢微肿,乃作茯苓饮使饮之,吐出水数升而愈。初,年六十,虽盛夏,重衣犹寒,以为衰老也,自病愈后,更服绮絺,无异少壮。由此观之,盖病也,非衰老也。」
《成绩录》曰:「一妇人患胃反九年,医治不效。先生诊之,心下挛结,吐而不渴,食触于口,即不爽快,心胸间有痰饮也。即与茯苓饮,服数日而愈。」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胃反吞酸嘈杂等,心下痞硬,小便不利,或心胸痛者。又治每朝恶心,吐苦酸水,或痰沫者,兼用南吕丸或陷胸丸等。」
治老人常苦痰饮,心下痞满,饮食不消,易下利者。又治小儿乳食不化,吐下不止,及百日咳,心下痞满,咳逆甚者,均加半夏有特效。胁腹苦有癖块,或大便难者,兼用紫圆。
《方伎杂志》曰:「一妇人患所谓疝积留饮痛者三四年,发则苦痛欲死,医治无效。饮食渐减,精力衰弱,仅不死耳。是时有美国名医来横滨,求治者户限为满,患者亦乘轿至横滨乞诊察。美医乃用种种器械诊察鼻耳胸腹各部,咸叹观止,以为日医不及也。诊毕云:『此证不治。』虽苦求之,亦不与药。病人大失所望,归而悒郁不食。经家人亲戚苦劝,始渐进食,并集议乞治于余。余诊之,羸瘦而无血色,心下痞硬,脊痛无度,时吐水饮,食物不进,夜不安眠,故昼郁郁,疲惫恶人。余思初不禁食,兼误医药所致,且面部四肢脱肉中现微肿,脉虽沉弱,想不必死之证。因与茯苓饮加半夏,每夜用消块丸八分。一月许,痞硬吐水稍减,胃纳稍佳。转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兼用消块丸一钱。又一月余,诸患去,饮食如常。病人及家人均谢再造之恩,可笑也。」
枳实薤白桂枝汤之注释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金匮要略》)
【注】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方治心中痞,气结而胸满,自胁下逆抢于心者。」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治胸痹抢逆之势甚,心中痞结者,虽为瓜蒌薤白白酒汤一类之药,但白酒汤主喘息胸痛,半夏汤主心痛彻背不得卧,此方主胁下逆抢心,其趣各异。…新崎国林能用之治心腹痛及噎嗝反胃云。」
由此二说,本条之意可解矣。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厚朴各8.5克,薤白17克,桂枝2克,瓜蒌实4克。
上细锉,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冷或温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胸痹胸腹满痛上逆者。」
求真按:「由此腹证上立论,胸腹满,枳实厚朴之所治也。治疼痛,诸药协力之所致。主上逆则桂枝之力也。」
《方机》本方主治曰:「心中痞,胸胁满,自胁下逆抢心者,胸满,心痛或背痛者(南吕或控涎丹),嗝噎胸痛者(控涎或紫圆)。」
《险证百问》曰:「真膈噎者,师曰:『真膈噎云云,与枳实薤白桂枝汤,或瓜蒌薤白白酒汤,或茯苓饮,或小陷胸汤,并以紫圆攻之,间有得治者。其治者,必有一块物,由胸下于腹,初按胁下如半月状,尽下于腹则大如瓜,乃噎止不吐饮食矣。秽物下,则如瓜者减而全得愈。』」
求真按:「此证恐因胃癌而愈着于邻接脏器,由药力使之剥离,故得愈矣。」
《生生堂治验》曰:「一人患胸痛呕吐者已七年,变为嗝噎。师诊之,六脉细小,心下悸,有水声沥沥然,与枳实薤白桂枝汤,每时下赫赫圆三十丸。三日,所下痢皆色黑如漆,病势颇退。后十余日,心中懊,吐胶固黑痰后,所患方除。后经十余年之久,复发而死。」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世之所谓痰劳,咳嗽胸满而痛,或胁肋肩背挛痛,而吐黏痰,或唾血者,宜此方。当以胸满、胸背挛痛为目的,兼用南吕丸或姑洗丸。」
薤白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薤白
【气味】辛苦温,无毒。
【主治】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气,作羹食利病人,诸疮,中风寒、水气,肿痛,捣涂之。(《别录》)
煮食,耐寒,调中,补不足,止久痢冷泻,肥健人。(日华)
治泄痢下重,能除下焦阳明之气滞(李杲、好古曰:「下重者气滞也,四逆散加此以泄气滞。」)。治少阴病之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下气,散血,安胎。(时珍)
补虚,解毒。(藏器)
《本草备要》曰:「薤,辛苦温滑,调中,助阳,散血,生肌,泄下焦大肠之气滞。治泄痢下重,胸痹刺痛,肺气喘急,安胎利产,涂汤火伤。」
《药征》曰:「薤白,主治心胸痛而喘息,咳唾也,兼治背痛,心中痞。」
《方伎杂志》曰:「薤白,五月时采根之实,割为二而置于干。临用自小口切之,霉样气出。治痰饮、胸痹、肩背之痛等,洵圣药也。《类聚方》中用薤白诸方,其效可知矣。」
由以上诸说,本药可谓为温性解凝药,主治心脏性喘息、心脏神经痛等,有特能。
瓜蒌实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瓜蒌实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胸痹,悦泽人面。(《别录》)
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肠,消痈肿疮毒。(时珍)
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别录》)
《本草备要》曰:「瓜蒌仁,甘补肺,寒润下,能消上焦之火,使痰气下降,为治嗽要药。又能荡涤胸中之郁热垢腻,生津利肠,通乳消肿。治结胸、胸痹,治一切之血证。泻者忌用。」
《药征》曰:「瓜蒌实,主治胸痹也,兼治痰饮。」
《方伎杂志》曰:「瓜蒌实,由东洞翁先生之试验,用土瓜实也。胸痹、痰饮、咳嗽,其效非瓜蒌仁所及。今药铺采鬻土瓜实者多,且仲景方称实,非谓仁也。」
由以上诸说观之,则本药可谓为冷性之消炎解凝药,有主治心肺原因性喘咳胸痛等之特能。
瓜蒌薤白白酒汤之注释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徐氏曰:「此段实注胸痹之证脉,以后凡言胸痹,皆当以此概之,但微有参差不同耳。故特首揭之,以为胸痹之主证、主脉、主方也。」
吉益南涯曰:「凡曰胸痹,必有喘息咳唾之证。胸痹之病,喘息咳唾(痰饮闭塞血气,而气仅能通达而不畅行所致),胸背痛,短气(血气欲流通,故痛。痰饮自外闭,故短气也),脉沉而迟(本上有『寸口』二字,下有『关上小紧数』之五字,是因自外痰饮闭塞之所见也。迟,实貌),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此汤逐痰饮,循血气也)。」
依此二说,可解本条之义矣。
瓜蒌薤白白酒汤方
瓜蒌实2.4克,薤白9.5克。
上细锉,以上清酒一合五勺,煎五勺。去滓,顿服。
求真按:「本方及次方,以白酒煎出,虽为原法,但日本不产此物,故本吉益东洞翁之经验,以清酒代之。」
先辈之论说治验
《续建殊录》曰:「一妇人胸中痛,烦闷,无可奈何,切而按摩之,则其痛移于背,饮食及药汁均不能下,若下咽则必痛甚,一身肉脱,而脉微细。与瓜蒌薤白白酒汤,服二三帖,疼痛大减,饮食得以下咽。尔后经十余日,痛再发,以粉蜜汤作丹,兼用之,不数日,痊愈。」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胸痹心胸痛彻背者,非此二方不能治(求真按:「此二方者,谓本方及次方也。」),而尤以下方为胜,随证兼用姑洗丸。真心痛不得息者,宜选用以下二方。」
瓜蒌薤白半夏汤之注释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本条胸痹之下,当看做「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之九字解。不得卧者,喘息咳唾短气所使然。心痛,即心脏神经痛,彻于背部,不外胸背痛之增剧者,故本方主治前方证之剧者。二者之异处,乃在半夏之有无,以是可见其治效矣。东洞翁本方定义云:「治瓜蒌薤白白酒汤证而呕者。」又按云:「当有呕或胸腹鸣证,此不过但云半夏治效之一部耳,不足为定义,然可供参考。」
瓜蒌薤白半夏汤方
瓜蒌实2.4克,薤白3.6克,半夏7.2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论说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千金瓜蒌汤,瓜蒌实一枚,半夏半斤,薤白一斤,枳实二两,生姜四两。上五味,咀。以白酒一斗,煮取四升,服一升。主疗正同(求真按:『主疗正与本方同意也』)。今试之于瓜蒌薤白半夏汤证而心胸痞满者,甚良。」
求真按:「此扩充本方方意也,可随证用之。」
蛔痛,间有疑似二方证者,然二方必有痰涎短息,且痛必彻背。蛔痛必吐清水,或白沫,或恶心,或痛有转移,以此为异耳。
甘草汤之注释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伤寒论》)
【注】
仲景称少阴病云云,有深意存焉(可参照太阳病篇半夏散及汤条)。但本方不限于少阴病,总以主治急迫者,故虽咽喉痛,但视诊上无着变。只由急迫而疼痛者,以本方为主治也。详细处可对照太阳病篇甘草之医治效用条。
甘草汤方
甘草8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煎五勺。去滓,温服。
先辈之论说
《得效方》曰:「独胜散(求真按:『即本方也』),解药毒、虫毒、毒虫蛇诸毒。」
《外台秘要》曰:「近效一方(求真按:『此亦本方也』),疗赤白痢,日数十行,不问老少。」
《锦囊秘录》曰:「国老膏(求真按:『此即本方之炼药也』),一切痈疽将发,预期服之,则能消肿逐毒,使毒气不内攻,其效不可具述。」
《圣济总录》曰:「甘草汤,治热毒肿,或身生瘭浆者。又治舌卒肿起,满口塞喉,气息不通,顷刻杀人。」
求真按:「以上诸证本方有效者,悉皆由治急迫之能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凡用紫圆、备急圆、梅肉丸、白散等,未得吐下快利,恶心腹痛,苦楚闷乱者,用甘草汤则吐泻俱快,腹痛顿安。」
孙思邈曰:「凡服汤而呕逆不入腹者,先以甘草三两,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若不吐,则益佳。消息定后,服余汤,即流利不更吐矣。此急迫愦闷之证,不与半夏生姜之所主病同情,宜注意处置之。」
桔梗汤之注释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伤寒论》)
【注】
与甘草汤而咽痛不瘥者,可与本方之意。以甘草汤不治之咽痛,其证候不仅由于急迫,是因咽喉内发赤肿胀,或化脓也。故加桔梗于甘草汤中以治急迫,并以治疗器质的病变也。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咳而胸满者,因咳而心下部膨满之意。唾,与痰同义。出浊唾腥臭者,咯出有腥臭之浊痰也。又肺痈者,为咯出脓或脓血的病证之泛称,包含现今之腐败性及化脓性气管炎,及急性肺炎、肺坏疽、肺脓疡等证也。
在《金匮》,因本方与桔梗白散之主治相等而引起种种之议论。如尾台榕堂曰:「咳而胸满、振寒、脉数云云,此肺痈证之至剧至重者,虽与白散,犹且难求其效,况此方乎?《金匮》桔梗汤与《外台》之桔梗白散证治正同,全属错误,验之事实,二方所主治、其病之轻重、治之缓急,自判然矣。」此说不为无理,但因此引起有桔梗白散证而无桔梗汤证之不合理之理点。故浅田氏曰:「若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严重之证候。若精气耗损,不能攻者,宜桔梗汤。」由是观之,二方之主治正同,恐其间解有虚实之差者,较为妥当耳。
桔梗汤方
桔梗21.5克,甘草14.5克。
上细锉,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或冷服。
先辈之论说
《圣惠方》曰:「喉痹肿痛,饮食不下者,宜服此方。…服后脓出即消。」
《和剂局方》曰:「如圣汤(求真按:『即本方也』)治风热毒气上攻咽喉,咽痛喉痹,肿塞烦闷,及肺痈咳嗽,咯唾脓血,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气息腥臭,久久吐脓,状如米粥。又治伤寒之咽痛。」
《预备百要方》曰:「治喉痹饮食不通欲死之方(求真按:『即此方也』),兼治马喉痹(马项长,故凡痹在项内,深而不见,肿连于颊,壮热,吐气数者是也)。」
《证治准绳》曰:「痘疮初出咳嗽,到今未愈者,是肺中之余邪未尽也,宜甘桔汤(求真按:『即本方也』)。」
求真按:「本方以祛痰作用为主,镇咳作用为客也,不可误。」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甘草汤证有肿脓,或吐黏痰者。」
又曰:「按,黏痰如脓者主之。」
求真按:「此说虽是,若不作有脓,或有脓血者亦主之,则不完。」
《方机》本方主治曰:「咽痛者(应钟),咽中肿不能饮食者。肺痈(应钟),痈疽(伯州或梅肉,初发者宜灸之),诸肿有脓者(伯州、梅肉)。」
《丛桂亭医事小言》曰:「肺痈出于《灵枢》、《素问》,隐隐而痛者,肺疽也。上肉微起者,肺痈也。此病初发,无异风邪咳嗽,引膈而咳痛,其痛处隐隐于左右之肋骨间。张戴人云限于左胁,余所见则不然。常有咳嗽而引钓痛,故用意不辨则误矣。此证音声发金锈声,又云水咳样声,类似于麻疹之咳。浊唾臭,其中有如米粥之团块痰而似于脓,故投于水则脓沉形散而凝于底。有如米粥,间有带血者,尤有腥臭。《医灯续焰》曰:『试肺痈法。凡人觉隐痛,咳嗽,有臭痰,吐在水内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也。其人言语气息颇臭,而自己亦觉臭气,膈间且有弱痛,或背脊有隐隐微肿。』张戴人云:『有微寒热,自汗盗汗而似劳瘵者,更其证脉浮洪,或大数,或滑数等,皆可治。…』此证之各证候,均以桔梗为主药。」
求真按:「虽如南阳氏说,此证以桔梗为主药,但亦有以薏苡仁为主药者矣。」
排脓汤之注释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法。(《金匮要略》)
问曰:「寸口脉微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师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此名金疮。无脓者,王不留行散主之。有脓者,排脓散主之。排脓汤亦主之。」
排脓汤方
甘草二两,桔梗三两,生姜一两,大枣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五合,日再服。
求真按:「换算今之克量则如下:甘草9.5克,桔梗14.5克,生姜5克,大枣12克。上细锉,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有是方而无证,后学无所适从。兹录东洞翁之说如下。
排脓汤之证虽缺,若据桔梗汤观之,则其主治也明矣。桔梗汤证曰:「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仲景曰:「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是乃以甘草缓其毒之急迫,而吐浊唾脓,非甘草之所主也,故不瘥者,乃加桔梗也。由是观之,若肿痛急迫时,则用桔梗汤。吐浊唾脓多时,则用排脓汤。
求真按:「肿痛急迫为主,吐浊唾脓为客时,则用桔梗汤。吐浊唾脓为主,肿痛急迫为客时,宜用排脓汤。」
上说论定,学者须根据此说以运用本方。
先辈之论说治验
《金匮要略本义》曰:「排脓汤之一方,尤为缓治。盖上部胸喉之间有欲成疮痈之机,则当急服之。」
求真按:「用本方者,可不问体之上部或下部,及疮痈之将成与已成,无乎不可。」
《张氏医通》曰:「排脓汤,治内痈从呕脓而出者。」
求真按:「内痈者,即体内部的化脓性疾患之本方证,可以不问脓之从呕而出,或从咳嗽而出,或从二便而出,悉皆用本方为佳。」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诸疡有脓血,或吐黏痰而急迫者。」
求真按:「可与东洞翁之前说对照。」
《续建殊录》曰:「一男子某,患肺痈。其友人佐佐氏投药。尔后脓从口鼻出,两便皆带脓,或身有微热而时恶寒,身体羸瘦,殆如不可药,乃来求治。先生与排脓汤及伯州散,经日而瘳。」
一人患淋病七年,百治不效。其友人有学医者诊之,与汤药,兼用七宝丸或梅肉散,久服无效。于是请治于先生。先生诊之,小腹挛急,阴头含脓而疼痛,不能行步,乃作排脓汤与之。服汤数日,旧疴全瘳。
求真按:「本方中以含甘草、大枣,于腹证上右腹直肌挛急,南涯氏称小腹挛急,盖此意也。」
《成绩录》曰:「一男子患痈,俗谓发背者,大如盘。一医疗之,三月不瘥。因转医,加外治。肿痛引股,小便难,大便不通,腹硬满,短气微喘,舌上无苔,脉弦数。先生视其硬满,与大黄牡丹皮汤,秽物下,硬满减,但唯发背自若,喘满时加,浊唾黏沫如米粥。因与排脓汤,兼服伯州散,吐黏痰数升,诸证痊愈。」
求真按:「以一方并治痈肿及肺痈,可见其妙矣。」
桔梗之医治效用
《药征》曰:「桔梗,主治浊唾肿脓也,兼治咽喉痛。」
上四方,皆仲景之方也。而排脓汤以桔梗为君药,其证不载。今乃历观用桔梗诸方,或曰肺痈,或曰浊唾腥臭,或曰吐脓,而以桔梗为君药者,名为排脓,则其能排脓也明矣。
诸说虽是,若不以主治为浊唾肿脓,或脓血,或祛痰困难等,及兼治咽喉肿痛者,则不全。
《本草备要》曰:「桔梗,苦辛微温,…开提气血,表散寒邪,清利头目咽喉、胸膈之滞气。凡痰壅(求真按:『是壅滞于咯痰之支气管或肺泡内而不得咯出者,如毛细管炎及肺炎等,即此例也』),喘息(求真按:『是亦限于由咯痰之壅滞者』),鼻塞干咳(求真按:『此干咳,欲将郁滞者由咯痰咯出然者,与其它干咳异』),胸膈刺痛(求真按:『是郁滞于肺泡内之咯痰刺激于胸膜故也』),…并宜以桔梗开之。…养血,排脓,补内漏(故治肺痈)。」
此说虽不脱阴阳五行之气味,但可取之处不少,故合上二说,可以知本药之作用矣。
芍药甘草汤之注释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者,为表里阴阳相半证,即为桂枝加附子汤证,故不能治其阴证。与桂枝汤发表者,误也。若已与之而误治,便发为四肢厥冷,咽中干,烦躁吐逆之变证,此时宜与甘草干姜汤,使恢复其阳,即血气是也。若服此汤后,四肢厥冷恢复,足温暖者,则更与芍药甘草汤时,其足自能伸展也。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甘草各14.5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芍药甘草汤之腹证
已述于太阳病篇之芍药及甘草之医治效用,其腹证现腹直肌挛急,故认此腹证而处本方时,不仅主治下肢而已,即上肢之挛急,及其它因一般脏器组织之紧缩急剧,而发诸证。此东洞翁所以谓本方以治拘孪急迫者为定义也。
先辈之论说治验
《魏氏家藏方》曰:「六半汤(求真按:『即本方也』)治热湿脚气,不能行步者。」
《内科摘要》曰:「芍药甘草汤治小肠府发咳而矢气(求真按:『矢气,放屁也』)者。」
《朱氏集验方》曰:「去杖汤(求真按:『即本方也』)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者。」
《医学心悟》曰:「芍药甘草汤,止腹痛如神。」
《古今医统》曰:「芍药甘草汤治小儿热腹痛,小便不通,及治痘疹之肚痛。」
求真按:「本方非利尿剂,此说不可轻信。」
《建殊录》曰:「云州医生祝求马,年二十许。一日忽苦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众医无能处方者。有一疡医,以为当有脓,以刀劈之,亦无效。于是迎先生诊之,腹皮按之挛急,不驰。作芍药甘草汤使饮之,一服即已。」
《生生堂医谈》曰:「有一翁,五十余岁,闲居则安静,稍劳动即身体疼痛不宁,家事废治者殆三十年,医药亦无一验。来请余治,察视周身有青筋,放之,毒血进出甚多,即与芍药甘草汤。后来请治十次而复常,耕稼随意矣。」
求真按:「此证宜刺络外,并宜合用桂枝茯苓丸于芍药甘草汤中。」
《麻疹一哈》曰:「一人患麻疹,疹后经数十日,自舌本之左边至牙龈,肿痛如刺,又自耳后连左额,痛楚不堪,呻吟之声达于四邻。更医十一人,芎黄、梅肉之类,亦无所不知,或缓或急,迁延自若。越二年,春三月,请余诊治。舌本强直,肿痛不能言,妻为代告苦楚之状。因按其腹,自心下至脐上,惟腹皮拘急甚,而无他异,乃作芍药甘草汤使饮之,下痢日二三行。三日,痛楚减半。二十日许,肿痛痊愈,已能言语矣。再为详悉腹候,胸腹微满,时或微痛,以紫丸攻之,服后每下利如倾。约十日许用一次,凡五六次。约经百日许,诸证治愈,而健食倍常云。」
求真按:「本方非下剂,服之下痢者,是即瞑眩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腹中挛急而痛者。小儿夜啼不止,腹中挛急甚者,亦有奇效。」
芍药甘草附子汤之注释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有表证,当发汗,则病解而恶寒止。虽为至当之发汗,但病不惟不治,而反恶寒者,此非表证之恶寒,是因身体虚弱之所致,故宜以本方为主治之意也。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甘草各14.5克,附子5克。
上细锉,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之腹证
本方为芍药甘草汤加附子,故其腹证亦即芍药甘草汤之腹证加有附子证者以为本方之腹证也。东洞翁以本方治芍药甘草汤证之恶寒者为定义,将芍药甘草汤证与此仲景论参酌,虽不为无理,但「恶寒」二字只能代表附子之外证,而无脉腹二证之意味,故其说未为尽是。
先辈之论说
《张氏医通》曰:「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疮家发汗而成痉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痼毒沉滞,四肢挛急,难以屈伸,或骨筋疼痛,寒冷麻痹者,兼用七宝承气丸或十干承气丸。此方加大黄名芍药甘草附子大黄汤,治寒疝,腹中拘急,恶寒甚,腰脚挛痛,睾丸柳肿,二便不利者,有奇效。」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不仅治发汗后之恶寒,并治芍药甘草汤证之属于阴位者。又附子代以草乌头而有治虫积痛之妙。又活用于疝病或痛风鹤膝风等,由痛风而鹤膝也。以绵包足,云有效于冷证。凡下部之冷,专于腰以下者,芩姜朮甘也;专于脚部者,此方也。又湿毒之后,足大冷者,亦可用之。若有余毒者,可兼用伯州散。」
甘草小麦大枣汤之注释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脏者,子宫也。脏躁者,子宫病性神经证也。「喜」及「数」字,屡之意。像如神灵所作者,病者言动之状态,恰如神灵凭依而使动作之意也。欠伸者,呵欠也。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
甘草5.5克,小麦29克,大枣5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甘草小麦大枣汤之腹证
本方以有甘草大枣,于腹证上是右腹直肌挛急。若有此腹证,不问老少男女,与本方颇佳。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急迫而惊狂者。」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一妇人,年二十八,无故悲泣不止。余诊之,腹皮挛急,小腹有块,即作此方及硝石大圆,四五日愈」。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方在《金匮》治妇人脏躁,实可不拘男女老少妄自悲伤啼哭者,用之皆有效。盖甘草、大枣者,缓急迫也。小麦者,《灵枢》云:『心病宜食小麦。』《千金》云:『小麦养心气。』凡以心疾而迫者,概可用之。近有一妇人,笑不止,诸药无效。余沉思良久,笑与哭是出于心之病也,因与甘麦大枣汤,不日得愈。」
一小孩昼夜啼哭不止,用甘连紫丸、芍药甘草等无寸效。试与甘麦大枣汤,一两日而止。自是以后,用治小儿啼哭甚多。此方本疗妇人脏躁悲伤证,然能有利于婴儿又如此,故凡用药,当无老少男女之别。于方书虽有标妇人、称小儿者,但可不必拘执也。
《生生堂治验》曰:「一妇人妊娠至五月,患水肿,及分娩尚甚。…尔后发痫,狂呼妄骂,昼夜无常。将脉,则张目举手,势不可近。因换以甘麦大枣汤,服百数帖,渐渐复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脏,子宫也。此方治脏躁,以能缓急迫也。孀妇、室女,平素忧郁无聊、夜夜失眠等人,多发此证。发则恶寒发热,战栗错语,心神恍惚,坐卧不安,惨泣不已。服此方,有立效。又痫证、狂证,仿佛前证者,亦有奇验。」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虽为主治妇人脏躁之药,但凡右腋下及脐旁有拘挛结块处,用之有效。又用于小儿啼泣不止者,有速效。又有用于大人之痫病,是根据『病急者,食甘以缓之』之意也。」
小麦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小麦
【气味】甘、微寒,无毒(恭曰:「小麦作汤,不许皮坼,坼则性温,不能消热止烦也」)。
【主治】除客热,止烦渴咽燥,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令女人易孕。(《别录》)
养心气,心病宜食之。(思邈)
煎汤饮,治暴淋。(宗奭)
陈者煎汤饮,止虚汗。烧存性,油调涂诸疮、汤火伤灼。(时珍)
小麦中由含多量之淀粉,虽不难推知有缓和包摄作用,但如恭氏之说观之,则其外皮有解热、消炎、缓和脑神经之特能矣。
甘草粉蜜汤之注释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者,甘草粉蜜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方舆輗》本方条曰:「蛔虫之心腹痛,发作有时,毒药无效者,以此甘平之品而得安者间有之。此证脉多洪大者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不仅治蛔虫之吐涎,虽无吐涎,亦可用于心腹痛甚者,故若投乌梅丸或鹧鸪菜汤等而反激痛者,与此汤而弛缓时,必止腹痛也。凡治虫积痛,嫌药苦味,强与则呕哕者,宜此方。论中『毒药不止』四字,宜深味之。故诸病服众药而呕逆不止者,有效。一妇人伤寒热甚,呕逆不止,用小柴胡汤不解。一医为水逆,与五苓散,益剧,与此方,呕逆即瘥。此即《玉函》单甘草汤之意,更妙。」
由此二说观之,则以毒药不止者,是以他种之驱蛔药使人吐涎,不能止心痛,发作有时之证也。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8克,铅粉4克,蜜12克。
以水九勺,先煮甘草,取六勺。去滓,纳粉蜜,煎如薄粥,顿服之。
求真按:「原书只云粉,但未明何种之粉末。诸说纷纭,莫衷一是。现余依下列尾台说为铅粉。」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粉者,粉锡也。《千金》用梁米粉,《外台》用白梁粉,近世又有用轻粉、甘草粉等者,俱误也。余家以粉锡、大黄二味等分为丸,名粉黄丸,治蛔虫心腹搅痛,吐白沫者,蛔下,其痛立愈。按《神农本经》曰:『粉锡,杀三虫。』陶弘景曰:『疗尸虫。』李之、陈藏器曰:『杀虫。』又《本草纲目》粉锡条引邵真人《治妇人心痛方》曰:『急者,官粉为末,和葱汁丸,如小豆大,每服七丸,黄酒送下,即止。』粉能杀虫,葱透气故也。又引张文仲《备急方》云:『治寸白、蛔虫,以胡粉炒燥,入方寸匕于肉臛中,空心服,有大效。』又葱白条引《杨氏经验方》云:『蛔虫心痛,用葱白茎二寸,铅粉二钱,捣丸,服之即止。』葱能通气,粉能杀虫也。粉锡驱虫之功,学者宜体验之。三虫者,蛔虫、蛲虫、寸白虫也。」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吐涎,吐虫,心痛发作有时者。」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本治虫痛之方也,吾常活用于水饮之腹痛,而得效者甚多。但此药若不应,手足身体即发肿者,此胃气将复之佳兆也。浮肿者,不可遽用利水剂,经日则自消矣。若或不消者,与肾气丸等亦可。大凡一旦无肿而愈者,永不再发。百试百效,真可谓神方矣。此事古书未曾道及,即今复古之大医先生,亦有所不知也。余不秘惜而记之,以告同志。」
生姜甘草汤(生姜甘草大枣人参)之注释
《千金》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金匮要略》)
【注】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咳唾涎沫不止,心下痞硬者。仲景方中用人参者,以此方用量最大。」又按:「当有心下痞硬,腹拘急之证。」
此说,是示腹诊上有人参证者,为心下痞硬。有甘草大枣证者,为腹直肌挛急者也。故本方宜参酌仲景之论与翁之所说而用之。但依余之经验,此方于临床上不甚紧要,师所以特别提出者,盖欲示此方包含小柴胡汤等之方意耳。
生姜甘草汤方
生姜12克,人参7克,甘草、大枣各9.5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或冷服。
甘遂半夏汤之注释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和久田氏曰:「心下坚,腹满,有青筋者,为甘遂半夏汤之腹证。其心下坚者,似枳朮汤及桂姜草枣黄辛附汤之腹而如覆杯,但宜依各外证而分辨之。又其有青筋者,似于大黄甘遂汤证,但彼心下不成坚满,是其别也。或虽无腹胀满及青筋,但心下坚满者,是此方证也。此坚满,亦留饮所作,而加血结者也。半夏甘遂者,逐下有痰饮留于心下者;甘草芍药者,解血结挛急者。是故外证必有短气,宜兼痰饮之变而为胁下挛痛等证。《论》曰:『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按本文有错置,「此为留饮欲去故也」八字,当在「利反快」之下。大意病者脉伏时,其人未药,但欲自利。凡自利者,不当有快利,因病而下利故也。然其自利反快者,此下利因留饮欲去故也。留饮下于胃中而自利欲去,则病毒自解而利反快也。若心下由初起坚满,虽下利,但不减,续自坚满者,是虽有下利,但为留饮无独自欲去之候。以甘遂半夏汤下其心下坚满之留饮也。
十枣汤主引痛,此方主心下坚满,是其别也。
由此说,虽可意解本条,但由余之经验,此心下坚满者,是肝脏左叶肿大漫延于心下之意味。故本条当述肝脏肿大,尤其为硬变证,及因此而成腹水之证治者也。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0.8克,半夏4.8克,芍药4克,甘草2克。
上药,以水一合六勺,煮取四勺。去滓,纳蜜四勺,煎取五勺。顿服之。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芍药甘草汤证,而心下痞满及呕者。」
又曰:「按,为芍药甘草汤之加减方也,故当有挛急证。」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饮家,心下满痛,而欲呕吐,或胸腹挛痛者。此方之妙,在乎用蜜,故若不用蜜,不特不得效,且有因瞑眩而生变者,宜遵守古法用之。」
求真按:「此瞑眩,非真瞑眩,实中毒也,不可混之。」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以『利反快与心下坚满』为目的,而脉不当伏也。虽为去一切心下留饮之主方,实非仅留饮已也。凡支饮及脚气等有气喘急者,用之有缓急之妙。控涎丹,本于此方之轻处者。又此方若不加蜜,则无反激之效。二宫桃亭壮年时,因用此方不加蜜而致败事,受东洞之督责,可不慎诸?」
求真按:「脉伏者,为水毒郁滞剧烈之征,故以此脉候与腹证为目的,而用此峻下剂也。云脉不当伏者,非也,不可从之。」
十枣汤之注释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伤寒论》)
【注】
和久田氏曰:「心下痞硬而满,引胁下痛,若以指头稍触心下及胁下之边,即惊恐而痛,或咳则引连胁腹,或动身举手则胸乳痛,即呼吸时亦无不如是,因水饮留于胸间心下而不下之所致也,故名悬饮。悬者,钩挂也。例曰:『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是也。』此方主治支饮,或咳家,由胸间胁下心下之水饮引痛者。《论》曰:『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
太阳中风,因表邪而水气走于里,而致下利呕逆者,凡表邪未解者,不可治下利呕逆,当治其表。表邪散,而下利呕逆自止矣(求真按:「此葛根加半夏汤之所主治也」)。若表邪解,仍有下利呕逆者,若系水饮,则可攻去其水矣。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此人病太阳中风,兼里证也,汗出者,汗至微貌也,可知其谓遍身微似有汗也。而其汗为发作有时,而非常出。若为表证,则非发作有时,当时常汗出也。头痛亦非表证,水气上逆而痛也。自心下痞硬满,引连胁下痛时,非热结之心下痞硬,是示水饮在心下之所致。此心下痞硬满而干呕者,当不因于表邪,短气亦非里实之候,水留心气之所致(求真按:「是水留于心之意」)。谓汗出不恶寒‧是表证已解明矣。此汗出,非谓汗出,谓表证解时,虽一旦汗出,而恶寒已止矣。此谓为水气在里,其表证虽解,而里未解也。十枣汤非解里热之剂,是下水气在里,使和谐表里之方也。总之以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为此证之眼目,攻之而水泻,则余证可随而解矣。谓表解者,虽头痛、干呕,亦非表证,皆里水之所致也。
按此说深得本条之义。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解在前条。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为有水者,为有水悬之略也。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十枣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支饮者,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者是也。支饮家者,有此宿疾的病者也。此病者若咳烦兼胸中痛时,不急死。犹能生存一百日,或一年,然放置之,则遂至于死。故当用本方驱逐水毒也。
归纳以上之仲景所论,则用本方者,当以心下痞硬满之腹证与弦或沉弦之脉应为主目的,而以咳嗽频发或牵引痛为副目的者也。故不问咳嗽的原因,为支气管,或胸膜,或心脏,或肋间之神经痛与四肢等,皆可用之也。而如本方之治咳嗽及牵引痛者,固由诸药协力之作用,但其主药以大枣为君故也。
十枣汤方
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
上为细末。以水一合,先煮大枣12克,取五勺。去滓。纳上药末2克,搅和,顿服之。
先辈之论说治验
《外台秘要》曰:「深师朱雀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久病癖饮,停痰不消,在胸膈上液液,时若头痛,眼睛挛,身体手足十指甲尽黄者。又治胁下支满若饮,即引胁下痛者。」
汪氏曰:「陈无择之《三因方》以十枣汤药料为末,用枣肉和为丸,治水气四肢浮肿,上气喘息,大小便不通者,盖善变通者也。」
《嘉定县志》曰:「唐杲,字德明,善医。治大仓武指挥之妻,起立如常,卧则气绝欲死。杲曰:『是悬饮也,在喉间,坐则遂,故无害,卧则壅塞诸窍,不得出入而欲死也。』投以十枣汤而平。」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病在胸腹掣痛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胸背掣痛,不得息者。」
《成绩录》曰:「一妇人,心胸下硬满,痛不可忍,干呕,短气,辗转反侧,手足微冷,其背强急,如入板状。先生与十枣汤,一服而痛顿止。下利五、六行,诸证悉愈。」
《生生堂治验》曰:「一妇人,年三十余,每咳嗽,辄小便涓滴,而污下裳者数回。医或以为下部虚,或以为畜血,经过各种治法百数日。先生切按之,其腹微满,心下急,按之则痛牵两乳,以及于咽,而咳至不禁。与十枣汤,每夜五分,五六日瘥。」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支饮咳嗽,胸胁刺痛,及肩背手脚走痛者。痛风,及支饮走注,手足微肿者,与甘草附子汤,兼用此方,则有掎捔之功。为丸用,亦佳。」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主悬饮内痛。悬饮云者,外邪内陷,胃中之水,引举入胸,而成水饮在胸也。又虽有外表方张之情形,而汗出兼有头痛发热等证者,但以里水为主,而以表为客也。故以胸下痛,干呕短气,或咳烦,水气浮肿,上气喘急,大小便不利为目的,而可与此方。又引缺盆为目的而用之。其脉沉而弦,或紧也。又此方烈处,而用者亦不觉之。因咳家之水饮,若舍置之,则变为劳瘵。虽无引痛,而见水饮之候者,亦可直用此方。前田长庵之经验,一人手肿,其余无恙,元气饮食如故者,用此方,而水得泻,则速愈,可谓妙手矣。」
《橘窗书影》曰:「一人时时肩背急痛,胁下如刺,呼吸迫逼,不得动摇。医皆以为痰饮,治之而不愈。余以为悬饮之所属,与十枣汤得大效。其人平日嗜酒食肉,不能摄养。五六年后,此证大发,卒毙。」
葶苈大枣泻肺汤之注释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金匮要略》)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者,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清涕出者,稀薄鼻涕出也。不闻香臭酸辛者,嗅觉脱失也。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此不得息(呼吸困难),因水毒充满气道也。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葶苈2克,大枣12克。
以水一合八勺,先煮大枣,取一合二勺。去滓,纳葶苈,煮取五勺。去滓,顿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医学纲目》曰:「孙兆视雷道矩病吐痰,顷间已及一升,喘咳不已,面色郁暗,精神不快。兆与仲景之葶苈大枣汤使服之。一服讫,已觉胸中快利,略无痰唾矣。」
《圣济总录》曰:「葶苈汤(求真按:『即本方也』),治伤寒后,上气喘粗,身面肿,小便涩者。」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浮肿咳逆,喘鸣迫塞,胸满强急者。」
求真按:「强急者,谓胸腹肌强而挛急也。」
甘遂大戟芫花葶苈之医治效用
此四药者,为主治泻下胸廓之停水的峻药,但以甘遂为最有力,大戟、芫花次之,葶苈更次之。故虽皆主治胸痛及咳嗽喘鸣,但其异处,前三者镇痛作用为主,喘咳作用为客;后者治喘咳作用为主,镇痛作用为客。宜参照下说。
《本草备要》曰:「甘遂,苦寒有毒,能泻肾经及隧道之水湿,直达水气结处,以攻决为用,为下水圣药。主十二种水,大腹肿满,瘕疝积聚,留饮宿食,痰迷癫痫。虚者禁用。」
《药征》曰:「甘遂,主利水也,兼治掣痛,咳烦,短气,小便难,心下满。」
《本草备要》曰:「大戟,苦寒有毒,能泻藏府之水湿,行血发汗,利大小便。治十二种水,腹满急痛,积聚瘕结,颈腋之痈肿。通经,堕胎,泻肺。误服则损真气。」
《药征》曰:「大戟,主利水也,兼治掣痛,咳烦。」
《本草备要》曰:「芫花,苦温有毒,去水气痰癖。疗五水在五藏皮肤,胀满喘急,痛引胸胁,咳嗽瘴疟。」
《药征》曰:「芫花,主逐水也,兼治咳及掣痛。」
《本草备要》曰:「葶苈,辛苦大寒,属火,性急也。大能下气,行膀胱之水,肺中水气急者,非此不能除。破积聚症结、伏留热气,消肿,除痰,止嗽,定喘,通经利便。久服令人虚。」
《药征》曰:「葶苈,主治水病也,兼治肺痈、结胸。用葶苈之证,浮肿清涕,咳逆喘鸣者也。」
大陷胸汤之注释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茵陈蒿汤主之。(《伤寒论》)
【注】
自首句至「表未解也」一段,文意可以「头痛发热」至「表未解也」数句,接「太阳病,脉浮而动数」之下观之,又此证如下说。
成氏曰:「动数,皆阳脉也,当责其邪在表。」
钱氏曰:「表未解者,乃桂枝汤证也。」
若系桂枝汤证,则「表未解」之下,宜有桂枝汤字句,即假定可解者。自「浮则为风」至「数则为虚」之数句,虽释「脉浮而动数」之一句,但为王叔和之注文掺入之说为多,则宜以省略为佳。故全体之意云:「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证未去,则当以桂枝汤发汗,不可下也。然若误下时,仲景曰:『病发于阳而下之,则因热入而为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为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因误下,表热内陷而至于成结胸者(此解在下),为欲示此结胸之证治。因「医反下之」以下之建论也,即医反下之(不可下而下,故云反也),动数变迟(表证动数之脉,因误下,表邪内陷,变为迟脉者,为病毒内实之应也),拒痛(拒者,反抗之意。拒痛者,因胸廓内之正气与内陷之邪气抗争而发为痛也),胃中空虚(谓因误下,损胃之正气也),客气动膈(客气者,邪气之意。故客气动膈者,内陷之邪气冲动胸内也),短气躁烦(短气者,呼吸短促之意。躁烦者,扰乱烦闷也),心中懊(解揭栀子豉汤条),阳气内陷(阳气者,客气之别称,即邪气在表之意。故阳气内陷者,因误下,在表之邪气,即表热内陷也),心下因硬者,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因者,关系于前所举之事实也。故「心下因」之以下,举前事之关系,而心下部致硬者,称为结胸,当即以本方为主治也)。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论非因误下而为自然之结胸。伤寒经过六七日顷,为当发柴胡证之时期。则所谓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者,暗示由柴胡证而至于结胸也,并谓结胸之热实,即热证,且系实证也。而沉脉者,谓不病于外,而在于内之候。紧脉者,有水毒之征。故沉而紧云者,其结胸不仅由热毒,是指示水毒亦与有力焉。又心下痛者,心下部自有作痛也。石硬者,如石坚硬也。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论》)
【注】
伤寒经过十余日顷,为当发阳明证之时期,则虽云热结在里,若为阳明证时,理当但热不寒。兹为热结在里,而又往来寒热者,非纯阳明证,而为少阳阳明之合病也明矣,故云与大柴胡汤也。然反之,只为结胸而无大热,且无往来寒热,只由头部微出汗者,与纯热结证异,由水热二毒(前条云结胸热实,而本条云水结。由是观之,则结胸由于水热二毒也明矣),凝结于胸胁者,故以本方为主治也。
丹波元坚曰:「结胸者何耶?因饮邪(求真按:『饮即水毒,邪即热毒也』)相结,盘踞于胸膛(求真按:『胸膛,胸廓也』),遂及于心下者,是也(《明理论》曰:『所谓结者,系结之结,若不能分解者也』)。」
此说能释结胸,当深思之。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心胸发大烦,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论》)
【注】
太阳病,若发汗而解,则不可再发汗,又不可下之为法。然重发汗而复下之者,皆为误治,故加一「复」字,是暗示此意。虽与初条「表热内陷而作结胸者」一样,但于彼条误治仅一回,止为比较的轻证,而本条则由屡次之误治,故有重证之差耳。即于此五六日,便不通,舌干燥而渴,心部发大烦,至日没时现潮热者,不独心下部,且至下腹部,皆坚紧满而疼痛,且知觉极过敏,而为手指不能近之剧证也。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注】
解详小柴胡汤条。
大陷胸汤方
大黄6.5克,芒硝4克,甘遂1.2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五勺,先煮大黄,取五勺。去滓,纳芒硝,溶后,纳甘遂末,搅和顿服之。
先辈之论说治验
柯琴《方论》曰:「大陷胸汤丸(求真按:『此即本方为丸方者也』),若比大承气汤,则更峻。治水肿及痢疾初起者甚有捷效,然必视其身体壮实者而施之。若平素虚弱或病后不任攻伐者,当虑有虚虚之祸。」
求真按:「不特限于本方,总之甘遂剂若辨证不明则不可轻用。」
《古方便览》曰:「胸高起或局背成佝偻状者,或腹内陷下而濡,引连于背,脚细软,羸瘦不能步行,手臂不遂者,此方颇佳。」
求真按:「本方不背陷胸之名,能治胸廓前后高起,所以能治龟胸及压迫性脊髓麻痹。」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肩背强急,不能言语,忽然而死者,俗称早打肩。急以针放血,并与此方,以取峻泻,可回一生于九死中。」
求真按:「余亦尝以本方用于此证而得奇效。」
脚气冲心,心下石硬,胸中大烦,肩背强急,短气不得息者,或产后血晕,及小儿急惊风,胸满,心下石硬,咽喉痰潮,直视痉挛,胸动如奔马者,或真心痛,心下硬满,苦闷欲死者。以上诸证,若非治法神速,方剂峻快,则不能救治。宜用此方,是摧坚应变之兵也。惟能得其肯綮,执其枢机者,乃可用之耳。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为热实结胸之主药,其它胸痛剧者,有特效。一士人胸背彻痛,昼夜苦楚不可忍,百治无效,自欲死,服大陷胸汤三帖而霍然。又脚气冲心,昏闷欲绝者,服此方而苏。凡医者临危证,若无此手段则不可。又因留饮而凝于肩背者,有速效。小儿龟背等,有用此方者。其轻者,宜大陷胸丸。又小儿欲成龟胸者,早用此方则可收效。」
《橘窗书影》曰:「一男孩年十一,腹满而痛,呕吐甚,不能纳药。医作疝治,增剧。胸腹胀痛,烦躁不可忍。余作大陷胸汤,使淡煎冷饮。须臾,吐利如倾,腹痛烦躁顿减。后与建中汤,时时兼用大陷胸丸而平复。」
求真按:「此证以胸腹胀痛烦躁为主证,而呕吐其客证也。故以主证为目的而处以本方,则客证不治而自治矣。若误以呕吐为主证,而用小半夏汤等之镇吐剂,不仅呕吐不能治,且其死期可待,以是可知主客之不可忽也。」
二人尝患腹痛,一日大发,腹坚满,自心下至小腹刺痛不可近,舌上黄苔,大小便不利。医以为寒疝,施药反增呕逆,昼夜苦闷难堪。余诊之,以为结胸,与大陷胸汤。因呕气而不能下痢,乃以唧筒自谷道灌入蜜水,尔后大便快利数十行,呕止,腹满痛顿减。后与建中汤而痊愈。
求真按:「主证先现,客证后见。」
大陷胸丸之注释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伤寒论》)
【注】
病结胸者,不仅心下硬满,且项部亦强,其状恰如柔痉者,以大陷胸丸泻下之则复常态也。如柔痉状者,柯氏云:「头不痛而项犹强,不恶寒而头汗出,故曰如柔痉状。」即似葛根汤证之项背强急,而不头痛,不恶寒,而自汗出者。又此证所以不用大陷胸汤者,山田氏云:「凡结胸有热者,宜用大陷胸汤以下之;其无热者,宜用大陷胸丸以下之。《论》云:『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而医以丸药下者,非其治也。』可见丸方本为无热者而设。如上所述,本来无热证故也。」
和久田氏曰:「胸骨高起,心下按之亦硬而不痛,项背常强,俗称鸠胸者,所谓龟胸是也。此证多得于胎毒,非一时之剧证也,故无伏热或手不可近之痛。论曰:『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柔痉者,云身体强几几也。几几者,项背强貌,俗称伸延猪头,或谓反顾坚强者。此因结胸之毒达于项背,而项背亦强如柔痉也。若以大陷胸丸下之,则其强者和如常人矣。不云愈而云和者,关系于结毒的形状也。
若攻自胎受病或血块等陈痼之证者,汤药反不能专攻其结毒,故以丸药治之为法。是故所谓龟胸、龟背及痖痫之得于胎毒者,其毒渐增成为伛偻废疾之类而成伛偻老人者,俗云见于《庄子》之背虫是也。此证在《奇览》为葛根汤证,恐非也。既云结胸,项亦强时,因结胸而项背强,或成龟背者,可知其结胸之毒大矣。
皆为大陷胸丸所治也,虽然,因此方为攻击剂,不可日日用之,是以须审其外证(求真按:「当改为审其脉腹外证」),或日用小陷胸,或旋覆花代赭石汤,或半夏厚朴汤,或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之类(求真按:「以小陷胸汤或大小柴胡汤证为最多」),加以灸灼。隔五日或七日,可以大陷胸丸攻之。
此说是也。当可详审仲景意矣。
大陷胸丸方
大黄8克,葶苈、杏仁各6克,芒硝10克,甘遂6克。
上为细末,以蜂蜜为丸。顿服2克。
先辈之论说
《医宗金鉴》曰:「大陷胸丸,治水肿肠澼之初起,形气俱实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东洞先生晚年以大陷胸汤为丸而用之,犹理中、抵当二丸例,泻下之力颇峻。如毒聚胸背,喘鸣咳嗽,项背共痛者,此方为胜。」
治痰饮疝症,心胸痞塞结痛,痛连项背臂膊者,或随宜用汤药中兼用此方亦良。
小陷胸汤之注释
小结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伤寒论》)
【注】
《伤寒论》虽作小结胸病,不如小结胸者为妥。兹从《玉函》、《千金翼》改之。而小结胸者为对于大陷胸汤证比较之辞。本方证正在心下,按之则止于痛,无如彼心下石硬、硬满,又无手不可近之剧痛,是以对彼称大,而此称小也。故治方亦不如彼之用峻下剂,仅用消痰、解凝、利尿药之黄连、半夏、瓜蒌实也。又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者,谓以指头轻打胸骨剑状突起之直下部,即诉疼痛也。试此轻打与疼痛时,间不容发,不比于其它之压痛。故欲示此义,所以插入「则」字于其间也。又此证之脉浮滑者,非如大陷胸汤之病位深沉,因结实之程度浅弱也。
小陷胸汤方
黄连7克,半夏21.5克,瓜蒌实9.5克。
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汤。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丹溪心法》一方(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食积及痰壅滞而喘急者,为末糊丸服之。
《内台方议》曰:「小陷胸汤,又治心下结痛而气喘闷者。」
《医方集解》曰:「刘心田曰:『结胸多挟饮凝结于心胸。用甘遂、半夏、瓜蒌、枳实、旋覆之类,皆为痰饮而设也。』汪氏曰:『大抵此汤,病人痰热内结者,正宜用之。』」锡驹云:「按汤有大小之别,证有轻重之殊,今人多以小陷胸汤治大结胸证,皆致不救。遂诿结胸为不可治之证。不知结胸不可治者,只一二节,余皆可治者也。苟不体认经旨,以临时而推诿,致误人之性命,深可叹也。」
《医学纲目》曰:「工部郎中郑忠厚,因患伤寒,胸腹满,面黄如金色。诸翰林医官虽商议,但略不定,推让曰:『胸满虽可下,但恐脉浮虚。』召孙兆至,曰:『诸公虽疑,不用下药者,郑之福也,下之则必死。某有一二服药,服之则必瘥。』遂下小陷胸汤,寻利,其病遂良愈,明日面色改白,京人叹服。」
又曰:「孙主簿述其母患胸中痞急,喘不得息,按之则痛,脉数且涩,此胸痹也。因与仲景三物小陷胸汤,一剂和,二剂愈。」
求真按:「胸中痞急者,心下痞急也。三物小陷胸汤者,本方由三味之药物而成之别名也。」
《赤水玄珠》曰:「徐文学三泉先生之令郎,每于下午发热,直至天明,夜热更甚,右胁胀痛,咳嗽吊疼,坐卧俱疼。医作疟治,罔效。延余诊之,左弦大,右滑大,搏指。余曰:『《内经》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据脉则必肝胆之火,为痰所凝,而用功作文,过思不决,郁而为痰也。夜甚者,肝邪实也。』乃以仲景小陷胸汤为主,瓜蒌一两(求真按:『瓜蒌同栝楼』),黄连三钱,半夏二钱,前胡、青皮各一钱,使水煎饮之,夜服当归龙荟丸。微下之,夜半痛止,热退,两帖全安。」
求真按:「孙一奎治此证,专随脉应,而不据腹证者,是昧于仲景之本旨也。虽幸得治,不免偶中之诽。又本方加前胡、橘皮者,虽为本方加柴胡、橘皮之意,是亦不彻底也。此证当本方合用小柴胡汤为是。」
《证治大要》曰:「加味小陷胸汤,治火动其痰而嘈杂者,本方加枳实、栀子。」
求真按:「本方加枳实栀子者,是本方与枳实栀子豉汤合方之意。吞酸嘈杂有效者,兹不论,若不确认腹证,则不可轻用。」
《张氏医通》曰:「凡咳嗽面赤,胸腹常热,惟手足有凉时,其脉洪者,痰在膈上也,小陷胸汤。」
求真按:「专事脉应、外证,不问腹证者,非也。」
《建殊录》曰:「一人年十三,生而病痖。先生诊之,胸胁烦胀,如有物支之,乃作小陷胸汤及滚痰丸与之。月余,又作七宝丸使饮之。数日,如此者,凡六次。出入二岁许,乃无不言。」
《成绩录》曰:「一男子六十余岁,时时饮食窒于胸膈,而不得下,状如嗝噎,咳嗽有痰饮。先生与小陷胸汤兼用南吕丸而愈。」
一猎夫乘轿来告曰:「一日入山逐兽,放鸟枪,中之,兽僵。投枪欲捕,兽忽苏。因与之斗,克而捕之。尔后虽无痛苦,然两肘屈而不伸,普求医治,无效。先生诊之,胸满颇甚,他无所异,乃与小陷胸汤,服之而愈。」
求真按:「余亦随腹证,吞酸嘈杂,两脚挛急,难以行步者,与本方得速效。」
《生生堂治验》曰:「一妇人,产后呕吐不止,饮食无味,形容日瘦,精神困倦。医者皆以为产劳。师诊之,正在心下,酸痛不可按,曰:『水饮也。』与小陷胸汤,佐以赫赫圆,乃已。」
《麻疹一哈》曰:「一人年四十余,发热三四日,发疹未及半,而心下结痛一日夜,头出冷汗,两足微厥,喉中痰鸣,胸满短气,大便不通,与小陷胸汤及滚痰九,下利二三行。翌日,发热大甚,炎炎如燃,大汗洗然,疹子皆发出而安。」
一人年可二十,发热无汗,疹欲出而不出,心下结痛,肩背强直。因与小陷胸汤,前证渐安。翌日,以紫圆下之,下利数行,谵语发热,汗出如流,疹子从汗出,疹收后,全复旧。
求真按:「此病者肩背强直且心下结痛,即小结胸使然,故与大陷胸丸证同辙。」
《方伎杂志》曰:「一男子年十四五,来乞诊。其父母曰:『伏枕已三年,药饵无所不求,而病患加重,至于羸惫瘦削。』余诊之,薄暮发寒热,胸骨呈露,肌肤无泽,身面黧黑,眼泡微肿,腹满而脐之四周引张,以指触之,立即惊痛,且每夜发腹痛微利,其状腹胀,四肢柴瘦,恰如干虾蟆,不能起床,不思饮食,舌上黄苔,小溲黄色,脉沉微数,若仰卧,则脐边挛痛。余告其父母曰:『此所谓疳劳之重证也,余不能治之。』父母愀然曰:『若无生路,则不归矣。仅此一子,爱情之余,欲幸于万死,一生之命,愿托先生。』恳垂矜恤,余不能辞。乃用小陷胸汤与四逆散合方,每日兼用蟅虫丸五分,日下杂秽二三行,饮食少进。父母大悦。自冬迄春,均用前剂。其间数日,用鹧鸪菜汤下蛔虫数条,由是腹痛截然而止,腹满挛急亦皆大和,能自动上厕矣。又用前药半岁余,举动略如意。其父携之出浴,益觉畅快。于是服药更不怠,至初秋始停药。此儿得治,真意外也。」
求真按:「此证恐系结核性腹膜炎之重证。余虽未曾遇此笃疾,但其初期及中期者,以小陷胸汤及四逆散之合方,兼用大黄蟅虫丸或起废丸;其肺及淋巴腺兼结核者,用小柴胡汤(或加石膏)、小陷胸汤、四逆散(或排脓散)之合方,兼用前之丸方,或兼用黄解丸(或第二黄解丸),屡得全效。」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治饮邪结于心下而痛者,因瓜蒌实主痛也,以《金匮》胸痹诸方可征,故《名医类案》以此方治孙主簿述之胸痹,《张氏医通》治热痰在膈上者,其它或治胸满而气塞不通,或嘈杂,或腹鸣下利,或食物不进,或胸痛者。」
《橘窗书影》曰:「一人因心气疲劳过度,致伏胸痹痰饮证。客冬外感之后,邪气不解,胸痛更甚,项背如负板,屈伸不便,倚息不得卧,饮食减少,脉沉微。众医作虚候治之,不愈。余诊曰:『虽属老惫,现邪气未解,脉尚带数,先宜治邪,后治本病不迟。』因与柴陷汤加竹茹,兼用大陷胸丸服之,而邪气渐解,本病随而缓和。数日连服二方而痊愈。」
求真按:「柴陷汤加竹茹者,即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合方加竹茹也。」
一妇人外感后,热气不解。胸痛,短气,咳嗽甚,脉数,舌上白苔,食不进。侍医疗之数日,病益重,因遣使召余。余诊曰:「是饮邪并结之证」。然因其虚弱,未至结胸,与柴陷汤加竹茹服之。四五日,胸痛大减,咳嗽亦随安,后但胸部拘急,因痰饮未除也,以四逆散合茯苓杏仁甘草汤,服之而愈。
桔梗白散之注释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灌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伤寒论》)
【注】
尾台氏曰:「寒实结胸,无热证者,白散之正证也。按『寒实结胸』以下与上文意义不相属,疑错简。且白散与小陷胸汤,其主治本不同,岂可滥投耶。若非错简,则为后人之补缀无疑。」
丹波元坚曰:「《活人书》云『与三物白散』,无『小陷胸汤亦可用』之七字。盖小陷胸汤为寒剂,无热者所不宜也。由是观之,则本条当作『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可去『三物小陷胸汤』及『亦可服』之字句解之。寒实结胸者,病毒结实于胸廓,地位虽无异于结胸,但非如彼之由水热二毒凝结而成,是由内陷之热气为固有之水毒寒化,故无如彼之舌上燥而渴,或日晡所潮热等热候,故虽与甘遂同为水毒泻下之峻药,但用反于彼者以热性之巴豆为主药之本方也。」
《医宗金鉴》曰:「结胸证,身无大热,口燥不渴,则非热实证,乃寒实也,与三物白散。」
丹波元坚曰:「如寒实结胸者,…此因膈间素有寒涎,邪气内陷,相化为实,或有膈痛及心下硬等证,其势连及于下而阳犹能维持者,故峻利之。」
以是可揣摩仲景之意矣。
《外台》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金匮要略》)
【注】
见桔梗汤条。
桔梗白散方
桔梗、贝母各3克,巴豆1克。
上三味为细末,混合,顿服1克。病在膈上者,吐脓血。膈下者,泻出。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杯则定。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毒在胸中,吐浊唾臭脓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毒在胸咽不得息者。」
求真按:「白喉性呼吸困难者,此适例也。余用本病之血清无效,将欲窒息之小儿,与本方,得速效。」
《成绩录》曰:「一男子卒然咽痛,自申及酉(下午三点~七点),四肢厥冷,口不能言,若存若亡。众医以为必死,举家颇骚扰,及戌时(下午七点~九点)迎先生往治。脉微欲绝,一身尽冷,呼吸不绝如线。急取桔梗白散二钱,调白汤灌之。下利五六行,咽痛殆减,厥复气爽矣。乃与五物桂枝桔梗加大黄汤,须臾大下黑血,咽痛尽除。数日平复。」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一男子,冬月发喘急,痰迫入咽,肩息欲死。用此方一钱,吐痰涎二三合而愈。」
一妇病小疮,敷药后,忽然遍身发肿,小便不利,心胸烦闷,喘鸣迫促,几欲死。余用此方一钱,吐水数升。再饮而大吐下,疾苦立安。用前方五六日痊愈。
一男子咽喉肿痛,不能言语,汤水亦不下,有痰咳而痛不可忍。余使饮此方一撮,吐稠痰数升,痛忽愈。后用排脓汤而痊愈。
《丛桂亭医事小言》曰:「一士人久咳,午后微寒热,人以为劳,饮食不美,半日卧床。经数医后而迎余。至其家,未诊时,闻咳声,肺痈也。诊之,脉非细数而浮大数,左膈间因咳嗽引痛,背边亦隐隐痛,昼夜吐痰甚多,间有带血者。云虽灸四花,服獭肝,无效。验其痰,如米粥者,有脓也。乃虽告以肺痈而不信,投痰水中,说明痰脓之异,始信余言。与肺痈汤,兼用白散,二度,经数十日而愈。」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方不仅治肺痈,所谓幽痈,胃脘痈,及胸膈中有顽痰而胸背挛痛者,咳家胶痰缠绕,咽喉不利,气息秽臭者,皆有效。」
求真:「按幽痈、胃脘痈者,可能是幽门或胃体部之脓疡。又尾台氏用本方于此等证者,可能是基于本方方后所云『膈下者泻出』之关系。」
卒中风,马脾风,痰潮息迫,牙关紧闭,药汁不入者,取一字,吹鼻中,吐痰涎,咽喉立通。
求真按:「此是能利用自然门户而收优良之伟效。」
肺痈用此方,当其咳逆喘急,胸中隐痛,黄痰颇臭时,而断然投之,以扫荡郁毒,可以断除根柢。若犹豫不决,持重旷日,毒气浸润,胸背彻痛,脓秽涌溢,极臭扑鼻,蒸热柴瘦,脉至细数,则噬脐莫及矣。医者不可不小心,又不可不放胆者,良有以也。
求真按:「如兵家有兵机,医家亦有医机。而得机与不得机者,成败之所分,生死之所决也。苟得其机,生死极自在,非如小心放胆之问题也。」
《橘窗书影》曰:「一男子咽喉闭塞,不得息,手足微冷,自汗出,烦闷甚。急使迎余。余诊曰:『急喉痹也,不可忽视。』制桔梗白散,以白汤灌入。须臾,发吐泻,气息方安。因与桔梗汤,痊愈。世医不知此证,曾见缓治而急毙者数人。故记之,以为后鉴。」
贝母之医治效用
《药征》曰:「贝母,主治胸膈郁结痰饮也。」
仲景氏之用贝母,仅此一方耳。海考之本草,古人用贝母主治郁结痰饮,兼治咳嗽及乳汁不下,与仲景氏治浊唾腥臭而已。总而言之,其效殆与桔梗大同小异也。
如上说观之,则本药亦为一种之祛痰排脓药,故于理论上,殆与桔梗之作用难分。学者须就病者而研究之,则可自得。
瓜蒂散之注释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伤寒论》)
【注】
病如桂枝证者,以寸脉微浮也。气上冲咽喉,虽似桂枝汤证,但不如彼之头项强痛,故有不同耳。寸部者,候上半身之病之部位也。今此部云微浮,由不言及关尺观之,则此寸脉微浮是指示此病毒有由内达外之机也。胸中者,虽自心下,亦上部之谓。则胸中痞硬者,即胸骨剑状突直下之内部痞硬之义。气上冲咽喉者,痞硬于胸中的病毒之余波迫于上部所致,故与桂枝汤证之只气上冲者不同,使不得息也。寒者,病毒闭塞之义,则此为胸有寒者。有以上之症状者,是病毒闭塞于胸中也。故于次句曰:「当吐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伤寒论》)
【注】
本条宜作「邪结在胸中」之下亦有「宜瓜蒂散」之字句解。因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宜瓜蒂散,是基于他觉证而施吐法之候也;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是随自觉证而行吐法之候也。即前段,凡紧脉者,不问证之表里内外,总为病毒郁滞之象征。故病者手足厥冷,并现脉乍紧者,为病毒郁滞于胸中之候,宜以瓜蒂散使吐也;后段不拘病者心中(此胸中尤上部也)有填满之自觉的烦闷,且有空腹之自觉而不能饮食者(是病毒郁滞之所致),为病毒在胸中之候,故以本方吐之,为当然之义也。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金匮要略》)
【注】
加古坎主水氏之《吐法撮要》不仅能注释仲景之意,且能扩充而光大之,启发吾人不少。兹列全文于下,加以短评,则本条之注释亦在其内矣。
《吐法撮要》曰:「独啸庵之《吐方考》曰:『汗、吐、下并行者,古道也。今能汗下而不能吐,则其于能亦不难乎?今知可吐之病,而当汗下之病不知者,其于知亦不危耶?古方书之学,汗下之术敷于四方。至于吐方,十数年来,尚艰涩未行也。夫汗、吐、下者,异途而同归者也。学者若能冥会其机,则吐岂独难哉?』」
此为千古不朽之确论,初学之要训也。凡欲为医者,深究为宜。岂可忽哉?
又曰:「盛夏严冬,毒人非不少,羸弱之人,虽无病,亦宜谨其修养,况吐下之方,其时可避也。」
恶,是何言也?盖吐方之治,始详于《伤寒论》。所谓伤寒者,正于严寒之时患之,故古语云:「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凡伤四时之气,皆能致病,以伤寒为毒,其最杀厉之气耳(求真按:「此病理是未知细菌学之故,然无害于治术,故不当深责」)。且伤寒笃剧之证,以去胸间之结毒为最难,阳明胃实次之,此二证若不用吐下之药,则患难并起,而立毙者不可胜数也。是故虽严寒堕指时,苟有其证,则宜速用其药,盛夏炎热之时亦然,何畏之有哉(求真按:「此说是也」)?《论》曰:「伤寒二三日,心下痞硬,脉沉数者,当吐之。」又曰:「太阳中暍,身热而疼重,脉微弱者,一物瓜蒂散主之。」如此二证,卒暴最甚,宜急吐之证也。此证若不用吐剂时,则诸患蜂起,变证杂出,死如反掌矣,可不惧乎?余尝于严寒盛暑之时,当用吐剂者,亦未一见其害。《经》曰:「有故无损也。」学者勿眩于《论》说而失实用。
又曰:「张子和汗、吐、下齐行者,是欲锐意夺病之弊也。」
此非医病之言也。余尝汗、吐、下齐行,率多见其利,未尝见其害,何弊之有哉?凡诸般疾病,千态万状,未有穷止,若随其现状,临机应变,则治术亦无穷乎。故有当汗者,有当吐者,有当下者,有当和者,有当缓者,各随其病之所在而治之也。今举一二例于下:「假令痘疮将发时,头痛身热,渴而烦躁,或身体疼痛,恶痘隐于肌肉之间者,与大青龙汤以发之,别用紫圆泻下郁热胎毒时,则痘之形色光圆红活,始终将无恙。是以汗、下齐行,未尝见其害者。余病亦皆准此,且如所谓癫痫、反胃之类,吐下交用,而后能奏其效。又如所谓郁证、狂痫之类,专用吐剂,别用灌水之法,或兼用下剂,交错杂攻,则可百发百中,运治术于掌上矣。然则汗、吐、下齐行,亦惟顾其当否如何耳。如啸庵子之说,徒拘泥于一定之规矩,不知扩充古医方运用之妙理,则僻狭之弊,驷舌莫及。」
又曰:「病在床褥者,不可吐,是幼学之绳墨云云。」
是训戒初学之大概耳,至于用术,则未必然。夫当吐之证,病卧褥者,十居五六。若当用不用,则病毒滋蔓,没有出路,终至于毙者多矣。此时若先用吐方,则病毒自除,卧褥将自离矣,何惮之有哉?世医为此说所抑压,终以为难用之术,虽偶有英才之土,唯卖弄其章句,而不亲试,以致终身不得行此术,呜呼悲哉!世远人亡,经残教弛,虽欲正之,未由也已。宜乎世医活人无术,反有害也。
又曰:「凡腹气虚者,决不可用吐方。」
此亦慎戒初学之大概也。若拘泥于腹气虚实之说,而不能用吐方,此庸医之所为也。盖当吐之证,毒在胸膈之间,连迫于脏腑之上,致成腹气空虚者,其大半也。此证一皆危急笃剧之候,此时当用吐方而不用,则死于非命者多矣,医者岂可不忧之乎?若忧之,则当师古。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求真按:「独啸庵氏与加古氏之意见至相反者,因腹之定义异,而所归则一。独啸庵氏之腹,如现时之学说,指胸骨剑状突起及肋骨弓以下也。加古氏则如旧说,以通左右第十二肋骨下缘之直线以上,及胸膈间以下为腹故也。不知此见解,以致相违,而责独啸庵氏,太酷也。」
诸病以候腹为第一义,盖腹为生之本也。至于用吐法,则不必然。凡欲行此术者,以候胸膈为先务,盖病毒结窒于胸膈间故也。
《论》曰:「伤寒吐后腹胀者,与调胃承气汤。」夫古今用吐方之人,吐后必用通和之剂。戴人用舟车丸,奥村氏用泻心汤。吾尝虽无腹胀之证,吐后必用调胃承气汤以通和其逆气。
求真按:「吐后有可用泻心汤或黄连解毒汤者,又有可用调胃承气汤者,不可偏执。」
《论》曰:「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当吐之。」
病如桂枝证者,谓疑似于表证也。虽然,头不痛,项不强,且脉微浮者,此非真表证之征也。凡脉以寸尺而辨之者,后人所加,非古法医者之意也(求真按:「此说非也,轻视脉应,是东洞翁之缺点。其门下及歌颂者亦陷于此弊,不可从之」)。胸中痞硬者,为毒在此之征。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乃胸中郁伏之毒,激沸而上迫所致。故注曰:「此为胸中有寒也,所谓寒者,指其毒也。」
又曰:「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当吐之。」
毒郁结于胸中,见手足厥冷者,是所谓旁证也(求真按:「旁证者,客证之意」)。脉乍紧,心中满而烦者,毒郁结于胸间之候。饥而不能食者,因胸中之结毒妨碍食道(求真按:「恐系压迫胃及食道之意」),故腹中空虚,虽欲饮食而不能也。注曰:「病在胸中,当须吐之者。」凡毒实于胸中者,皆是当吐之证也。
又曰:「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食滞在上脘者,其证或心痛呕吐(求真按:「此心痛,胃痛之意」),或手足厥冷,脉沉迟,或心中懊,或温温(求真按:「温温者,谓恶心欲吐貌」),或吞酸嘈杂,及其余数种之证候,属于停食者,宜审其证而吐之。世有伤于食者,卒然挥霍扰乱,变出数证,忽然而死者,其急者一二日,缓者四五日,必死。究其源无他,皆由不用吐剂之误,为信庸医死于非命者,噫,惜哉!
求真按:「滞食腹痛病者,主用麻醉药而稀用吐下剂者,当三省之。」
又曰:「心中温温而欲吐者。」
温温者,嗢嗢也,虽欲吐而不能吐也,此乃胸中之滞毒动摇而迫于上之候也。凡诸病百药无效,而旁有此证者,先以瓜蒂散开达其郁结之毒,二三次或四五次后,则其证必变。因其变而随机投以得当之剂,或攻之,或和缓之,或运动之,或熔化之,则世医所谓不治之痼疾,亦可治十之六七。其终不治者,盖固由在于必死,而天真绝乏者也。医者宜察审之,不可误于古医方不利之名,而毁圣人之遗法也。
又曰:「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痢日十余行,其脉反沉而微滑,此当吐之。」
胸上,指胸膈间也。欲使人按者,此证疑似于结胸病。夫毒凝结于胸间者,大陷胸汤之所主治也。如此证,则非凝结之毒,故曰:「而反有涎唾,下痢日十余行。」盖有涎唾者,毒动于上也;下痢者,毒动于下也,此乃郁滞之毒,而非凝结之毒也。夫毒郁滞于胸间者,是瓜蒂散之所主治也。若毒凝结于胸间,心下石硬者,是大陷胸汤之所主治也。
又曰:「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脉微弱。」
注曰:「此以夏月伤于冷水,水行皮中之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又曰:「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
又曰:「发汗,或下之,烦热,胸中窒者。」
又曰:「伤寒五六日,大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
又曰:「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上数条,曰发汗吐下后,曰发汗或下之,曰大下后,曰下后,则此证本从汗吐下之变而来。盖得发汗吐下,而邪毒除去,但津液虚竭,气血不和,其气迫于胸间而致此证也,故以此汤和之。若未经汗吐下而见此证者,固非此汤之所主治,乃吐剂之证也。庸工不察此理,若见此证,动辄用此汤,且谓古方徒然,而不论其所以然者,直见显证而处方。此皆不思之论,而不知用吐方者之僻言也。东洞先生虽亦有此言,然今为此论者,其义与古人大异,毫厘千里之谬,其此之谓乎。夫栀子、枳实、厚朴、豉者,淡薄平和之品也,何足利胸间之蛰毒?余故曰:「经汗吐下之变而见此证者,为栀子豉汤之所主,惟和其不和而窘迫之气耳。若未经汗吐下而见此证者,皆为当吐之证也。」
求真按:「此说虽不无理,但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仲景云发汗吐下后,是示致虚烦之由来,非于汗吐下后,无不可用此方也。」
又曰:「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极自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之。」
此章与前证同意。瓜蒂散证曰心中温温欲呕吐,此证曰心下温温欲吐。曰心中,曰心下,所在自异也。虽然,胸中痛,温温欲吐,或郁郁微烦,此全是吐剂之所宜也。故曰先此时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不尔者,不可与之。不尔者,谓未极自吐下也。若已极自吐下,则其毒已除去,但有动摇不和之余势,故以调胃承气汤通和其余势耳。又曰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发黄。夫心中懊者,吐剂之所治,而本论无处方,恐脱简也(求真按:「心中懊者,亦未必以吐剂为主治,不可从之」)。
又曰:「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
凡谓太阳病者,皆谓表病而无里病也,所谓病人脏无他病者是也。然今此证不能卧,但欲起者,盖此证之毒壅塞于胸间,乃非真太阳表证,而脏有他病者也。故曰心下必结,且曰脉微弱也。由此观之,此亦吐剂之证也。凡古书谓脏者,皆指里内之言也(求真按:「此说不无一理,然似强解,须待后日之研究」)。
又曰:「伤寒呕多时,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凡《伤寒论》中所谓阳明证者,多用下剂以攻之,是即古法也。今虽有阳明证,而不可攻之,谓以其呕多故也。盖呕者,毒在胸膈之间,故其气上迫而为呕也。今谓其呕多,可见其毒郁于胸中也。余故曰:「此为当吐之证也(求真按:『阳明病呕多者,非纯阳明病,为少阳阳明之合病也。则以先解少阳病,后攻阳明病为法。故曰呕多证者,即少阳病未解时,不可攻下阳明证,断非吐剂之证,不可从之』)。」
又曰:「伤寒二三日,心中痞硬,脉沉数者。」
独啸庵氏曰:「此证或为后之大患,微当吐之。余往往治此证,其言果然。」
又曰:「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当吐之。」
此条方证正对,毋待辨矣。
又曰:「太阳病无汗,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者,瓜蒂散主之。」
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者,此所谓胸中实,当吐之证也。
求真按:「此证为当用葛根汤之候,故不必用吐剂也。」
以上十余章,为张仲景之所用,是后世吐方之准绳也。至于随机运用之际,以默识深思而扩充之,则吐方之效,将塞于天地之间,不至着于世医之眼目,仅以二三章之吐方为极趣,且不能行其术于病者。噫!世医何如斯之愚且昧乎?此余所以平居叹息也。愿有志之士,深求其妙机,则此术得以广行于后世。
胸中有停痰宿水,而为诸证者(求真按:「是引用独啸庵氏说也,下亦同」)。
夫胸中有停痰宿水者,则是毒之所在,而为诸证者,乃其旁证也。如此者,余用吐方能治之。且所谓久年腹痛不已,而为诸患者,皆吐方之所能治也。世医不达此,每见此证,动辄用茯苓饮或附子粳米汤类,迁延日月,竟使病者至于危笃矣。因徒拘泥于《论》说「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能吐出水」,或「腹中寒气切痛,逆满呕吐」等之章句,自以为方证相对,不知变通之故也。
所谓噤口痢者,水药不得入口,入则吐出。
是固严重之暴病,世医之所难能也。如此证者,先用吐剂,以通利胸间之毒,则水药悉得下咽,而后以随证处方,则世医所谓必毙者,可治十之六七。
所谓卒中昏厥不知人,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痰气壅塞者。
世医于此证,率用三圣饮、导痰汤之类,偶然得瘥轻证二三人,则愈自信,以为卒中家之要方。呜呼,愚拙哉!若夫轻证,虽不药亦自能复原。其危笃卒暴之证,若命悬旦夕,此时当救危纾暴者,舍吐方其何由?
所谓龟胸龟背者,随证处方时,间用吐剂以攻之,则能收效。
所谓狂痫者,数当吐之。
所谓藏结者,多宜吐剂。
所谓淋疾,诸药无效者,宜详其证而吐之。
独啸庵氏曰:「反胃诸呕者,最宜吐之。」
知言哉,至尽矣。盖吐方之需要,足以蔽后世也。然世医不达此理,若每见证,动辄干姜、人参、半夏、茯苓,或补脾降气之类,虽间有知其机者,亦不过用大黄、甘遂、巴豆之类,而曰方证相对,何病不瘥乎?呜呼,可慨也。夫所谓反胃者,毒壅窒于胸间,故胃脘被妨碍而不能容水谷,朝食则暮吐,夕食则朝吐也,半夏、人参、茯苓等之药,安得而制之(求真按:「有当用吐剂者,有当用干姜、生姜、半夏、茯苓、人参等者,焉得专重偏废哉」)?且巴豆、大黄、甘遂,下剂也。夫下剂之功能,先纳之于胸腹,熟化运造,而后为用。今毒郁窒于胸间,以是不能容纳水谷及药汁,虽强饮之,亦与胸间隔绝,不得留药气于内,则何效之有哉?此时当用吐剂,则其毒与药气并,驰逐激动,发泄于上。如此数回,随其毒之轻重,或一二次,或三四次,则胸中之蛰毒,豁然开除。若犹有他证者,则随证理之,此所谓通因通用者也。学者苟能通其机,则吐方之伟效,将如白日矣。
病者悲哭啼泣者,先吐之,后随证处方。或先处方,后时用吐方攻之。
子和氏曰:「咳嗽痰厥,涎潮痞塞,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者,当吐之。」
咳嗽痰厥,涎潮痞塞者,此毒实于胸间之候。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者,皆旁证也。
求真按:「咳嗽痰厥,涎潮痞塞,即呼吸器病。吐剂所以奏效者,因服吐剂后,则以刺激于胃黏膜之迷走神经末梢,而由反射作用刺激于呼吸器黏膜之同名神经末梢,使吐出胃内容物,同时使咯出在肺泡及支气管内之病的产物也。」
又曰:「上喘中满,酸心腹胀,时时作声,痞气上下,而不宣畅者,当吐之。」
自注曰:「所谓气壅,三焦不畅是也。坎按此证所谓留饮病,而毒窒于胸间,作上喘中满,酸心(求真按:『中满者,胃部膨满也。酸心者,吞酸嘈杂也』)之证。其腹满时时作声者,是乃留饮之征。痞气上下而不宣畅者,旁证也。盖所谓痞气者,指毒气而言。」
又曰:「头肿,瘰疬,及胸臆胠胁之间,或疮痂不消,及脓水不止者,吐之。」
余虽未试之,然潜思求之,或当有益,学者审诸。余于此证,皆用生生乳而万举万全,悉能得验(求真按:「生生乳者,砒素,水银之化合剂也。于梅毒性者,或能万举万全。至于其它,未必然也」)。
又曰:「赤白带下,或如白物脂者,独圣散主之。妇人有污浊水不止,亦同此方。」
此证若术能中其机则效,若不中其机则无益。夫机者,非笔舌所能尽也,但在其人耳(求真按:「机者,达者能捕之,凡庸不与焉。如加古氏言,然汗下和皆有机,岂独吐法乎」)。
又曰:「小儿自三五岁,或七八岁,至十四岁,发惊,涎潮,搐搦,如拽锯,人事不省,目瞪喘急,将欲死者,当吐之。」
此所谓急惊热痫之类,宜吐之。庸医不察,妄投盲行,动辄用钩藤、胡黄连,或辰砂、茯神、麝香之类,因此死于非命之儿,殆难胜数。呜呼!悲哉!
又曰:「所谓癫痫者,宜数吐之。」
独啸庵子曰:「十岁以里者,吐后灸数千壮,则止不复发;十岁以外者,虽用之无效。此言颇当。坎尝试之,虽及二三十岁,其病新发者,用吐剂有效。」
凡危急短气太甚者,或平居有吐血之患,或其证候有血证者,决不可用吐方。若犯之,则促命期。学者详之。
用吐方之法,先与吐剂使服之,使病人安卧二时许,勿使动摇。若动摇,则忽吐其药汁,使药气不得透彻于病毒。须待心中温温上迫于咽喉,然后使病人跂足蹲坐,而临吐盆,一人自后抱持之,以鸟羽探咽中,则得快吐。如是三四回,或五六回。
凡当吐之证隔五六日,或七八日,如法吐之,则终吐黏胶污秽之物,而后其病乃尽。
凡服吐剂,至欲吐时,先饮沸汤一碗,则易吐。既吐之后,暂使安卧休息,更使饮沸汤一碗。取吐数次,而后与冷粥或冷水一碗,以止之。
吐中或吐后,烦躁脉绝,不知人事,四肢厥逆者,勿骇,是乃瞑眩也。以冷水灌面,或使饮之,则醒。或以麝香和冷水使饮之亦佳。
凡服吐方后,精神昏冒者,宜服泻心汤。
吐中有黑死血者佳,若有真生血者危,急宜用麝香以消化其药毒。《语》曰:「瓜苗闻麝香即死也。」
诸缓慢之证,宜吐者,先用乌头、附子剂以运动郁滞之毒,而时以瓜蒂散吐之。
夫吐方之难用,自古以来,仅五六先哲用之耳。坎尝从事于此,而用吐方者数年。如其瞑眩者,直与十枣汤、备急丸相比拟。然世医不能用者,何也?无他,是因不知古意也。考诸《伤寒论》曰:「太阳病云云,一二日吐之,则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则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者,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夫所谓太阳病者,是表证,当用发散剂之证也。而医反误吐之,是逆治之甚者也。犹且谓之小逆,况用之于胸中郁滞之证乎?呜呼,世医何畏之甚耶?
瓜蒂散方
瓜蒂、赤小豆各2克。
上为细末,混合之。先以热汤七勺,煮香豉9.2克,作稀粥。去滓,以稀粥和药末,服2克。
先辈之论说治验
《古今医统》引朱丹溪曰:「小儿急惊风热,口疮手心伏热,痰嗽痰喘,并重用涌法。若以瓜蒂散为轻,则用赤小豆、苦参末。」
《奇效良方》曰:「瓜蒂散治风癫,宜服此药以吐之。」
独啸庵氏《吐方考》曰(求真按:「已引用加古氏之说者,从略」):「扁鹊望桓公之色而走,此我技,古之道也。故从事于此者,知死者与不治者,为第一义。世医不能知此者,误施汗吐下,而取凶暴之名,非古方之罪也。」
决死生,欲定治不治者,当候腹以审腹气之虚实。此事如易而实难,其故何哉?因如虚而有实者,如实而有虚者,有邪来虚而邪去实者,有邪来实而邪去虚者,此在得心应手,父不能以喻子也。
人之有脉,犹户之有枢,微乎微乎,感而能通,思不可得。如水陆草木之花实不一,有忽开忽落者,有忽花而徐萎者,有花盛而实者,有结实而无花者,有花至小而长存者。染病之人,亦犹此也。当察其开落之机,而谨艾刈之期。
求真按:「候腹诊脉者,感而能通。得心应手者,言文所不及,啸庵氏之言实然。」
吐后三五日,当调饮食,省思虑,不当风,不宜内,不可劳动。
古语云:「病在膈上者,吐之。」是用吐方之大表也,而其变不可胜数。若沉研不久,经事不多者,则难得而穷诘之。
吐后气逆极多,用下气之方可也,或三黄汤,或承气汤。
膈噎,劳瘵,鼓胀等,若吐之则促其命期。
张子和吐癞,余未见其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有「时气、温病、伤寒等,一二日以里,头痛、身热、恶寒者,以通圣散,益元散,葱白、莲须、豆豉一撮吐之」之法,余试之数十人,时有效,要之不为之亦可。
初学者,妊娠、产后、痰血、咳血、症毒、血崩、亡血、虚家等,暨年过六十者,不可吐之。
伤寒吐之,不宜过二三回,得一快吐,则止。用瓜蒂者,或三分,或五分。其治一次逆时,急者促命期,缓者为坏证。
苦瓠瓤,其仁如大豆,有七粒者,有十粒者,穷乡无瓜蒂时,可代之。其形至小,莹洁无黡翳者,为佳品。
藜芦,华产为佳,尤多毒。用之者,二分或三分。
常山,华产为佳,为末用之,五分或一钱。
巴豆,不去油可也。
豆豉,从《本草》制法可也。
伤寒,用承气汤而不下者,吐后再下之。
求真按:「用承气汤不下者,若有欲吐之机,则先行吐方,后再下之。」
诸气疾,诸积聚,心下痞硬,遍于脏腑上者,问其平生,无吐血、咳血、衄血等之患者,悉可吐之。后服泻心之方数十日。
喘息初发暨未发者,按其腹脉,知腹气坚实时,则吐之。后服泻心汤,小承气汤之类,数十日,灸数千壮。
五十以里,偏枯,痰涎满胸者,可吐之(腹气不坚定者,决不可与之)。
月事积年不下,心下痞硬,抵当诸药不验者,吐后再服。
黄疸,烦喘,欲吐者,可吐之。
肿病用吐尤难,须谨慎其方法。
由口吐大便者,吐之后,服附子泻心、生姜泻心、半夏泻心之类数日。
求真按:「由口吐大便者,是即现今之肠闭塞。西医若不用开腹术,是治之为难。」
痿躄初发暨欲发者,按其心下痞时,则吐之。后论所宜服之药。
上各以瓜蒂散吐之,腹气不坚实者,决不可吐之。又曰:「服吐方既吐之时,直视搐搦之候见者,即当止其吐。疟,以常山吐之。病发后十日许,可服。」
肺痈,未见浮肿者,以桔梗白散吐之。腹气不坚实者,虽吐之无益。
河豚毒暨一切鱼毒之吐方,蓝汁(待考)一盏,温服之。又方,八九月橘子将熟时,裂之,纳胡椒三粒,待果熟,取烧为末,使少许入小竹管,吹入咽中,过咽则吐。按伤食尤暴急,用蒂得吐迟,用此方可也。
求真按:「现今医家之对于急性中毒,每用洗胃,或用解毒剂,未尝见用吐法者,真怪事也。如洗胃法,虽颇合理,然以口径微小之消息子通于内,而欲排出胃内容之全部,难望其成为事实。用解毒剂者,于试验管内其化学的试验成绩虽佳,然人体非如试验管之单纯,不能如试验之发现完全解毒作用,故毒物犹有存于胃内,而未被吸收者,是以必当应用吐剂也,就中以盐酸阿朴吗啡之皮下注射为上乘之策。」
《生生堂医谈》曰:「问曰:『当世之医,行下剂者虽有人,然行吐剂者至稀也。虽有人偶用,平生亦不过二三度乃至十余度耳。然子于一年间,使用瓜蒂数斤,且无误治,愿闻其方法。』答曰:『治病之大纲,为汗、吐、下三法。汗者,逐毒之在表者;下者,驱毒之在里者;吐者,条达毒在胸膈者。此三法者,诚医术之宝筏,而无病不可能者也。如前云,越前之奥村良筑为医中之豪杰,始兴吐法。其时有山胁东门、独啸庵、惠美三伯等,相和而行此法,其后遂绝。闻前所行之吐剂方法与余所行者不同,其药毒烈,故其弊终为病家所恐惧。以迄于后世,夫良筑辈之行此,先呼病人之亲属,问之:“若因药之瞑眩而死,亦无怨乎?”“否耶”。然后行之。其法,服吐药后,使人起病人而拥之,或抱其头,两手自下腹推上,咽中探以鸟羽等。医者待其拥抱而吐毕,则卧之。若不止,则与麝香。如是用药,而病家恐惧,亦不再与他药。其先病人上冲时,瞑眩颇强,自然损人。世人勿论,即医者亦以为大恐。吐剂是杀人之利器,非至此法不行而不已。即有欲行此法者,亦遭病家阻止。虽有志欲医行之者,非至法穷术尽,将成废疾之候者,则不行之。余生于后世而业医,因他法不治之病甚多,依数年之专精,研究吐剂之服法,而终于不误。以瓜蒂为吐剂之第一,产于越前者为上品。宜精察病人之虚实,其分量从病人之病位及毒之多寡不可预定。大概用瓜蒂末自二分至一钱,煎汤亦可用。又可自三分至一钱,或三圣散同汤,或一物瓜蒂散同汤,或瓜蒂、赤小豆,研末等分,或豆豉汁,或虀汁,或萝卜叶煎汁等送下,当随宜用之。胸膈中之毒,他药难拔者,亦可尽拔之。其服法,通例,散剂与煎汤无异。服毕,须臾有催呕气者,或有催于一日半日之后者,其迟速因人而殊。若虽有呕气,而吐来迟者,则团绵如枣大,中央缚以系,吞之,既下咽,则倏然拽出,乃忽呕甚,而得快吐矣。如是行之,其眩瞑至轻,乃有用紫圆十粒许者。余行吐法数百人,无有一人误事者,且未见以麝香止吐之瞑眩者。如是用法,轻病一吐而愈,剧者数吐而治也。回忆六七年前,余在大津时,近乡遍处缠喉风流行。自五六岁至三十岁者,卒然憎寒壮热,咽喉肿痛,不能饮食。四五日之内,咽喉腐烂而死,医术不能救。其内若用半夏苦酒汤者,亦仅延四五日而死。余初施治,亦与他医同法,而杀多人。此时始觉作三圣散与之,得快吐而顿愈,亦不用调理之药。自得此法后,于余手死者稀矣。后得此证者,皆请治于余。及移居京师,亦治此证极多,兹举一二例于下。』
一妇人因缠喉风,绝食欲死,众治无效。余作三圣散,吹入咽中忽吐黏痰升余,病顿愈,即能饮食言语矣。
求真按:「此证吹入桔梗白散为佳」。
此外,以吐剂治缠喉风证,不可胜数,必有百发百中之数。又用吐方,治难证,亦中。
一女子年二十许,状如癫痫,卒倒不省人事,暂自苏而愈,年发四五次。自幼即有此病,百疗无效。余用瓜蒂末五分,以虀汁送下,吐黏痰一升余,其臭莫名,病顿愈,不复发。
余妹尝患喘多年,与吐剂一回,顿愈,不复发。
一僧,痫证若发则乱言,或欲自缢,且足挛急,困于步。来请治。余知不以吐剂不能治,因被同道阻难,不肯治,而请他医治之。与四逆散加吴茱萸、牡蛎服半年,无寸效。于是再来请余,用瓜蒂、赤小豆末,以虀汁使服之。吐黏痰许多,痫不复发,足挛急顿治。
如是之病,只一帖而治者,非他药所能及也。然世医不亲试之,谩恐何为哉?余以是欲为吐方之木铎,有志之士,用之勿疑。
《生生堂治验》曰:「一妇人发狂痫,发则欲拔刀自杀,或投井,终夜狂躁不眠,间有脱然谨厚,女事无一误者。先生以瓜蒂散一钱五分,其痰上涌二三升许。使再服白虎加人参汤,不再发。」
一男子年三十,全身麻木,目不能视,口不能言,其人肥大,性好酒。先生诊之,脉涩而不结,心下急喜呕。即使饮三圣散六分,不吐而暴泻五六次。越三日,又使服(分量同前),涌出三升许。由是目能视,口能言,两手亦渐渐能动矣。后与桃花汤百余帖,痊愈。
一男子二十岁,晚饭后半时许,卒然腹痛,入于阴囊,阴囊挺胀,其痛如剜,身为之不能屈伸,阵阵闷乱,叫喊振伏。遽迎先生诊之。其脉弦,三动一止,或五动一止,四肢微冷,腹热如燔,囊大如瓜,按之石硬也。病者昏愦中愀然告曰:「心下有物,如欲上冲咽喉者。」先生闻之,乃释然抚掌而谓之曰:「汝言极当。」以瓜蒂散一钱,涌出寒痰一升余。次与紫圆三分,泻五六行。及其夜半,熟睡达天明,前日之病顿如忘。
求真按:「治此嵌顿小肠气,以内服药而奏此伟效,此乃中医学之可贵也。」
求真按:「吐法为治病之要术,应用颇广。如永富氏等(永富为独啸庵氏之姓也)之说,然因尊重过甚,以致下剂适应之病证,不无犹且行之之弊,故不可尽信之。例如,宜用大柴胡汤之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与宜用瓜蒂散之胸中痞硬,心中温温欲吐者混同。是宜与大柴胡者,常处以瓜蒂散之例不少。」
瓜蒂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瓜蒂
【气味】苦寒,有毒。
【主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蛊毒。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本经》)
去鼻中瘜肉,疗黄疸。(《别录》)
吐风热痰涎。治风眩头痛,癫痫,喉痹,头目有湿气。(时珍)
【发明】
宗奭曰:「此物吐涎甚,不损人,全胜石绿、磠砂辈也。」
时珍曰:「瓜蒂乃阳明经除湿热之药,故能引去胸脘痰涎,头目湿气,皮肤水气,黄疸,湿热诸证。凡胃弱人,及病后、产后,用吐药,皆宜加慎,何独瓜蒂为然?」
上说,由余之经验观之,则本药属于苦味催吐药,以其刺激黏膜之力弱,夺取水分之性强,为催吐药之上乘。于胃肠有上逆之蠕动或有其机转为主目的,其它诸症状为副目的而应用之为宜。
大黄黄连泻心汤之注释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伤寒论》)
【注】
心下痞者,《类聚方广义》云:「痞者,取《周易》『否』卦之义。刘熙《释名》曰:『痞者,否也,为气否结也。』《诸病源候论》曰:『否,心下满也。』《增韵》曰:『痞者,气隔不通也。』」
如上所述,若以现代之学说解释之,即胃部有停滞膨满之自觉,而以他觉的触知之意也。按濡者,虽为右膨满部软弱之义,然此濡字,非谓自腹壁到腹底俱软弱也,是寓浅按之则濡,深按之则否之意。何则?若全部软弱无力,绝无抵抗,则为纯虚证,下剂是绝对所禁忌,由方中有泻下药之大黄观之可知矣。黄连之证,浅部虽软弱膨满,然深部必有抵抗也。又其脉关上浮者,虽于关部有浮脉之意,然先辈多以为注文窜入而删之,故余亦随之而不采用。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
【注】
解详太阳病篇桂枝汤条。
本方以心下痞,按之濡为目的。虽如仲景所云,然于临床上,此痞的症状不易发现,往往以本方倒行逆施而误治者,古来不少。由余苦心后所得,本方不必拘泥于仲景原文,但以颜面潮红如醉,而有便秘之候,是阳虚而非阴虚者为目的而用之可也。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6.4克,黄连3.2克。
上锉细,以沸汤五勺渍之,须臾,绞去滓,顿服之。
甘连大黄汤方
前方中加甘草3.2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本方为大黄黄连泻心汤及大黄甘草汤合方,故治大黄黄连泻心汤证而急迫者及大黄甘草汤证而心烦心下痞者。
先辈之论说治验
《肘后》徐玉一方(求真按:「即大黄黄连泻心汤」),治乳中起瘰疬痛者。
《圣惠》一方(求真按:「是亦大黄黄连泻心汤也」),治热蒸在内,不得宣散,其先心腹胀满气急,然后身面悉黄,名为内黄者。
东洞翁曰:「大黄黄连泻心汤,治心烦,心下痞,按之濡者。」
《霉疮口诀》曰:「东京、大坂、江户等处之人多气滞,大概于腹有积癖而成诸病。即无疮毒,而害已多。其故因腹部有凝结,则四肢骨节之气脉不通,故毒气随是而凝定。若仅攻下毒气,腹力虽尽,毒气仍然未尽,或成狂证,或成鼓胀,或成劳咳等类者不少。此由世医不知其故,致成他证也。宜以治积气之方为主,兼驱毒气之法,则积气治,而毒气亦随之尽下矣。」
求真按:「此说是切论治梅毒者,不可不主用本方之理。而含蓄多大之真理者,欲详论之。多气滞者,精神过劳之意。若精神过劳,则来急性脑充血。若屡反复,则含有移行于慢性证之意。于腹有积癖者,即有心下痞之谓,而如是障碍物横于腹内时,阻碍血流,与头部充血相等,致使其它体部,尤其于四肢,成为贫血。因而病毒固着于失于生理的状态之充血部与贫血部,故用本方以降低脑充血与除心下痞,使血液分配均匀,兼用驱梅药,使两相灵应而奏效也。」
此病由毒凝于胸膈之上,虽未致项背脑后等处发为恶肿,起伏无常,或见耳聋、目盲、鼻流浊涕等种种之恶证。但此等证之初发时,多头眩,行步难,迫于脏腑胸膈,致腹皮附贴于背也。此本于腹有癖块,发病之际,动其气火,块癖上见于胸。此证初见之腹部,似无元气,但用黄连、大黄不以为害。若块癖下,腹候渐渐复常,则毒气自然解矣。虽然,腹之虚实分别颇难,大法,大便二日一次或三日一次,若适合「秘」字之意义,则虽用上药,可无害。若大便二三日秘而不通,通时则缓而不急之类,难以苦寒之药攻之。此为用药之机变,一心之妙用,非其人,则难言矣。
求真按:「头眩,行步难者,脑充血所使然。但此充血,不过于上半身充血之一分证,并其它上体部亦有充血之故。此二充血相应,不仅使发耳聋、目盲、鼻流清涕之证,且毒凝于胸膈之上,或发恶肿于项背脑后等处,使致起伏无常。而是等诸证之由梅毒菌者,虽不待言,但所以使是等证生于上半身者,因腹有积块,即心下痞时,当气火即精神过劳,使血液偏倚于上半身,因是使病毒固着于该部,故宜用本方以去心下痞,使血液循流平衡,兼用驱梅药,则能作根本的治愈也。」
《漫游杂记》曰:「有一妇人,每年一产,悉不育,或死于母腹,或产毕而死。乞治于余。按其腹,有巨块,而中脘筑筑,乃与泻心之方宽其中。每月二次,灸七八俞及十八九俞五十壮,使坚制房事,日佐薪炊。如此十月,临产腹痛。一日无他故,唯新产儿面色青黄,呱呱不发。于是急取大黄、甘草、黄连三味服之,下黑便一日夜,面色变赤,啼声彻于四壁,遂不致死。」
求真按:「泻心之方者,即本方或泻心汤之意。大黄、甘草、黄连三味者,即甘连大黄汤也。」
有一少女,日日卒厥如死状,日约数十次,不能食五谷。易医十二人不能治,因时医不得其解也。请于余,余往诊之。其脉沉迟,其腹如张幕,心下不痞,脐左右无症结。余曰:「是气疾也,格在胸中,病减时,则病形将现于腹。」乃以鹧鸪菜汤,下虫十余头毕。作大黄黄连泻心汤与之,数日,灸第十五节即脊际十五壮,无他异。明日,第十六节倍其壮数。又一日,第十七节三倍其壮数。经数日,卒厥日仅一二发。益进泻心汤,并灸其脊际自第二节至第十八节。数十日,痊愈。
求真按:「卒厥如死者,卒然四肢厥逆,陷于人事不省也。气疾者,神经性疾患也。以是可知本方能治发作的神经证矣。」
有一赘婿,新婚后数月,病眩晕。隔日衄血,咳嗽,潮热,其脉弦数。家人悉云是肾劳。余一诊曰:「其腹气坚实,决非肾劳也。」审问其病因。云:「平生嗜酒过多,近年来始被舅制止,绝饮酒,故致气火郁蒸。」乃与大黄黄连泻心汤,三十日而痊愈。
求真按:「眩晕、衄血,脑充血之所致。咳嗽、潮热,因呼吸器发炎证也。然由本方能治此等证观之,则此方不特疗充血,亦可云有消炎止血之作用矣。」
今世患梅毒者,多兼气疾,故处方不兼疗气药,则毒气凝而不散。
求真按:「此说与《霉疮口诀》东京、大坂、江户等人云云之论同意,可对照。」
气疾为痿躄者,其阴多先消缩,及其将愈,则其阴先畅动。
求真按:「所谓神经性疾患,发于下肢运动麻痹或阴痿者,上半身充血之结果,致下半身贫血也。故当撰用本方,或泻心汤、黄连解毒汤,以平衡其血流,则原因病之神经证及续发病之下肢麻痹、阴痿等,皆治愈矣。」
一男子病下疳疮,服水银而愈。后三年,骨节无故疼痛,肢体有时肿满,而喜怒无常,百业俱废。请余诊之,心下硬塞,脉弦而止涩,盖因驱毒过急,余毒未尽,致闭其表,使神气郁冒而得。乃作再造散数十剂,使兼服大黄黄连泻心汤,徐徐而得瘳。
求真按:「以伯州散代再造散可也。」
五十以上,病偏枯之人,四肢不如意,语言蹇涩,常流涎沫,其腹候坚实,大便秘者,宜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亦可用参连汤。不可与参连汤者,为难治。凡病此证,能机转如木偶人者,即以为已愈,断然不能痊愈也。
求真按:「半身不遂,以上二方证(泻心汤证,反不如黄连解毒汤证为多)为多者。虽如永富氏说,但此二方非其特效药,则以二方无效之故,即断为不治者,何太早耶!」
《方舆輗》甘连大黄汤条曰:「小儿生下,急与此汤,可使吐下秽物。旧法虽用朱砂蜜,非也,先哲已辨之矣。又虽有甘草法、黄连法,皆势单力薄,不足用。今合甘、连二法,再加大黄而成一方,其效如鼎足,不可缺一。不知此方成于谁手,今满天下为初生儿必要之通剂矣。」
求真按:「初生儿有此方证者可用之,不然者则不可用也。」
《用方经权》本方条曰:「气火上逆,冲于心胸,恶心呕吐(求真按:「与水毒上逆之半夏、生姜恶心呕吐异,此由于热气冲逆也」),肩背疼痛(此肩背疼痛与葛根汤证之肩背强急异,与柴胡之颈项强同部位,或强急,或疼痛也),头旋目眩(是脑充血之结果也),舌焦口干者(是热气在体内,即有充血或炎证之征也),或诸气愤厥,百思辐辏,胸满气塞(求真按:「是即心下痞也」),神情不安,通宵不寐,默默面壁,独语如见鬼状,惴惴而羞明郁陶,避人有洁癖气习,或狂傲妄言,自智自尊,无因忧悲,如遇大敌,发狂叫号,欲伏刃而投井者,或鼻衄、咯血、下血经年不愈者,或卒倒口噤,人事不省,汤水不下,半身不遂,手足拘挛,气上冲胸,痰涎壅盛,眼戴口喎,面如涂朱,脉弦而数,甚者直视不咽,针灸不觉者(求真按:「以上诸证主因于各部之充血或炎证也」)。东洋先生以此方疗上列诸证而不惑于他药。其如气疾、狂痫、偏枯等使服此方一月、二月或二三年,以持重为要。先生谓此方能妙应如神也。」
求真按:「如上诸证多用本方者,虽如此说,但单用之处比较的少有,而当并用他方之时反多也。」
《麻疹一哈》曰:「一人年二十许,疹收后衄血不已,四五日,心下痞闷,身热不退,因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泻下数行,而衄止。后两目微疼,至黄昏时不能见物,如雀目然。仍守前剂,至十四五日,诸证全退。」
求真按:「外证虽转变,而腹证不变,仍守一方为法则。此衄血、目疾之所以俱治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方加甘草,名甘连大黄汤。若与初生之小儿,可吐下胸腹之污秽。如其血色黯浊者,更加红花。酷毒壅闭,不得吐下者,可与紫圆。惊风,直视,上窜,口噤,搐搦,虚里跳动者,及疳疾胸满,心下痞,不食或吐食,或好生米、炭土等,痞癖作痛者。又治鹅口,白烂,重舌,木舌,弄舌等,并加栀子、蘗皮。」
求真按:「本方加栀子、蘗皮者,即本方与栀子蘗皮汤合方之意。」
疳眼生云翳,或赤脉纵横,或白眼见青色,羞明怕日者,痫家郁郁,而多顾忌,每夜不睡,膻中跳动,心下痞,急迫者,以上皆宜甘连大黄汤。
《爱育茶谈》曰:「人之一身,以上下分阴阳,上体为阳,下体为阴。乃降上阳,升下阴时,其象适成地天泰,故安靖也。」
求真按:「上半身易充血,下半身易贫血。若平衡之,则安靖也。」
上冲之起因有三:
其一,江户比他国常多风雷,阳气盛也。故虽大人尚多由逆上而起之病,况小儿为活泼萌生之机过盛者,故发病于头脑者不少。
其二,江户母子之饮食俱过厚美。因是血液黏稠,营养过度,知觉过于机敏,血液之流利剧盛,然运动之机会不足,故自然血气循环于手足肢末之力亦不足,是以进逼于上部头脑乎?
其三,江户之人,苦乐喜怒之感动颇甚。比于田舍,则安逸事少,故知觉机能妄动,气血易上逆于头上。因是虽小儿亦不安静,脑内之活机过盛也,观乎幼儿之伶俐可知矣。尤于幼儿,血液易进逼于头上,故于头脑多血稽留。因是诱起急惊风,或脑管之张力减为郁滞,而意识为之衰弱,发为脑水病。且因头部之郁滞,及于远隔之脏器,若传感于胃肠,则妨碍饮食之消化,而便青吐乳,甚则发为搐搦,或影响其营养,而妨碍生长。
求真按:「以上桑田氏说与前记永富氏论略同一辙,而更具体者也。两氏对于是等诸证,未示其治,大概多以大黄黄连泻心汤、甘连大黄汤、泻心汤、黄连解毒汤等为主治。学者须熟读玩味之,其用途自可得矣。」
参连汤方
人参、黄连各2~4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煎五勺。去滓,顿服。
本方虽为朱丹溪之创方,其实不过是仲景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以人参代大黄也,故主治亦相类似。其所异处,彼为实证故可下,此为虚证有不可下也。是以于腹证上,彼有心下痞,按之濡,而腹底有抵抗,此则心下痞硬,腹内虚软,而无抵抗之差耳。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门随笔》曰:「余十七八岁时,患痰血,一岁四五发。每发时吐血半茶碗,冷汗出而无脉,痰血于咽喉如哮喘之牵锯。初用生地黄、藕汁、童便等,未服参连汤,后每用人参而得效。此外因积气而至于直视之病人,若单用人参,亦难疗之。」
求真按:「本方之止血作用,非人参一味之力,因黄连协力之功也。」
《漫游杂记》曰:「有一妇人,产后八九十日,饮水不甘,肌肤瘦削无肉,胸腹痞满,时时雷鸣,大便滑泄,其脉沉微,平日昼间无故悲愁。经医数人不愈,请治于余。乃与参连汤,兼抵当丸。每日灸脊际二穴,自项门至腰眼。约三十余日而复旧。」
一童十二岁,两足痿如无骨,语言蹇涩,目脉赤,无故悲愁。经数医无效,请余诊之。其脉滑数,腹位逼于胸胁,脐下如空。审问其平生,气禀猛烈,过于群儿。其怒骂之时,眼光炯炯,血气如涌。盖为气疾之一种,与偏枯相类,唯有老嫩之异耳。与参连汤兼用熊胆二分,十四日,病稍轻。续与参连汤,六十余日,痊愈。
求真按:「气疾(神经病)与偏枯(半身不遂)同视,非也,不可信之。」
《丛桂亭医事小言》曰:「参连汤治诸气疾冲心,直视烦闷,或吐血不止者。」
《方舆輗》曰:「参连汤,呕吐全不食者,谓之噤口,用此方浓煎,终日细细呷之。如吐,则再服,但一呷下咽,便开。」
噤口者,谓绝食也,此为里热至剧之证,真难治之病也。故不已者,则浓煎参连,细细呷之。如吐,再服。但一呷下咽,则十中可望一生。古医者流,虽不无用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三黄汤之类,但难立效。噤口痢脉促者,不日即手足厥冷而死也。此证温补清凉,俱无效。
求真按:「虽噤口痢,亦当随证治之,故不必拘泥于此说。」
急惊,直视烦闷者,先与此汤,后用对证之方(求真按:「此说亦不可拘」)。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元之丹溪治噤口痢。虽见于入门,但今运用之,用于诸气疾及直视烦闷,即有效。又用于吐血、心下痞硬者,奏奇效。此为卒病之要药,药笼中亦不可一日无之。不用此时,则用熊参汤。所以熊胆一物,人家不可不预蓄之,见《沈括笔谈》。」
求真按:「此说是也,可信。」
黄连之医治效用
《药征》曰:「黄连,主治心中烦悸也,兼治心下痞,吐下,腹中痛。」
此说为至论,已有定评,余亦赞之。但言简而旨深,初学者不易通晓,故为释之。此心中烦悸,有二种意义:其一,当心脏部触诊时,有热状,即为充血或炎证之征,而疾速之心悸动,应于手里。其二,由脑之充血或炎证,致精神不安,是以「心中烦悸」四字,为此二意义之代表的术语,但于现代难通耳。然本药之性能不漏,且无含蓄,故余将上文改窜之。黄连者,由心脏部之触诊,而有充血或炎证之象征,及心悸动疾速之情状,与头腔内外之脏器组织,由充血或炎证而有刺激症状者为主目的,心下痞,吐下,腹中痛,出血等之证候为副目的而可用之。尚须参照下说,乃可扩充本药之用途。
《本草纲目》曰
黄连根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求真按:「泣者,有泪无声之意,即与流泪同义」),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本经》)
主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求真按:「此脓血为黏血便之意」),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求真按:「本药治湿热,非利尿作用也」),开胃,厚肠(求真按:「开胃者,健胃作用之意。厚肠者,收敛作用之义也」),益胆(求真按:「是强神经作用之谓也」),疗口疮。(《别录》)
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肠,长肉,止血(求真按:「本药之止血作用为其消炎收敛作用之归结也」),天行热疾,止盗汗,并疗疮疥(求真按:「本药治疗以上诸证者,皆其消炎作用所致」)、小儿疳气,杀虫。(大明)
治郁热在中,烦躁,恶心兀兀欲吐,心下痞满。(元素)
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好古)
去心窍恶血,解服药过剂烦闷及巴豆、轻粉之毒。(时珍)
求真按:「由好古氏云主心积伏梁、时珍氏云去心窍恶血观之,则本药对于脑及心脏,有消炎止血作用可知矣。」
【发明】
元素曰:「黄连性寒,味苦,气味俱厚。其用有六:泻心脏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求真按:「诸疮不必用之」)。去风湿,四也(求真按:「此药无去风湿之能」)。治赤眼暴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求真按:「血管系有充血或炎证之因而出血者,不问中部与否,此药均能治之」)。」
成无己曰:「苦入心,寒胜热。黄连、大黄之苦寒,以导心下之虚热(求真按:『黄连虽不无导心下之虚热,但大黄则不然』)。」
震亨曰:「黄连,去中焦湿热而泻心火。…下痢,胃口热噤口者,用黄连人参煎汤,终日呷之。如吐,再强饮。但得一呷下咽,便好。」
刘完素曰:「古方以黄连为治痢之最。…诸苦寒药多泄,惟黄连性冷而燥,能降火去湿而止泻痢,故治痢以之为君。」
杲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凡诸疮,以黄连、当归为君。…凡眼暴发赤肿,不可忍者,宜黄连、当归(求真按:「诸疮及眼疾,此二药非特效,惟用此二药之处颇多耳」)。宿食不消,心下痞满者,须用黄连、枳实。」
《本草备要》曰:「黄连,大苦,大寒,入心泻火(王海藏曰:「泻心实宜泻脾也」),镇肝,凉血,燥湿,开郁,除烦,解渴,益肝胆,厚肠胃,消心瘀,治肠澼、泻痢(便血曰澼…,湿热郁而为痢,黄连为治痢之要药)、痞满(燥湿开郁)、腹痛(清火)、心痛伏梁(心积)、目痛、眦伤、痈疮、疮疥、酒毒、胎毒,明目,定惊,除疳,杀蛔(蛔得甘则动,得苦则伏)。虚寒病者,禁用。」
泻心汤之注释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就此「不足」二字,诸说纷纭。东洞翁《类聚方》本方条下按「不足」,《外台》作「不定」,今从之。
自此论后,历代医家,多左袒之,故余亦从之,「不足」当作「不定」解。若心气不足,当和之,而无以大黄剂泻下之理。夫心气者,即精神之意。不定者,变动无常之义也。故心气不定者,精神不安之谓。吐血、衄血,读如字义。故全文之意,精神不安,吐血、衄血者,以本方为主治之义也。
本方何以主治精神不安,吐血、衄血,此为颇重要之问题,兹详说之。由余之经验,有本方证病者,如在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之心下痞,按之濡,而心悸动亢盛。若按触心尖部,则有烦悸之状。因血压升腾,故脉呈数、疾,及皮肤黏膜,尤其于颜面口唇现充血之候,而神经过敏者,往往致诸种出血为常。由此事实考之,其心气不定,即神经过敏者。由颜面充血而推知脑充血之故。致大脑皮质被刺激,其必然之结果,惹起吐血、衄血,及其它诸种之出血者,不外因血压升腾,与血管系支配下之脏器组织有充血或炎性机转也(有本方证之病者,常有充血或热状,且屡因发热而往往伴以出血。有此机转可知矣),故仲景用有健胃、收敛、消炎性之黄连、黄芩,配以健胃、消炎且有诱导作用之大黄,如本方者乎。
泻心汤方
大黄4.8克,黄芩、黄连各2.4克。
煎法用法同前。
本方为丸,名三黄丸,又名三黄圆。
先辈之论说治验
《千金方》曰:「巴郡太守奏,以三黄丸治男子五劳、七伤,消渴,肌肉不生,妇人带下,手足寒热。」
求真按:「五劳、七伤者,虽为后世医之妄语,但含有结核性疾患之意味。消渴者,糖尿病也。带下者,为子宫出血及白带下之总称也。手足寒热,为手足烦热之误。」
三黄汤,治下焦结热,不得大便。
《千金翼》曰:「三黄汤,主解散腹痛胀满之发于卒急者。」
《外台秘要》曰:「集验大黄散(求真按:『即本方』),疗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肘后百一方》曰:「恶疮三十年不愈者,大黄、黄芩、黄连各三两为散,洗疮净,粉之,日三次,无不瘥者。」
《医林集要》曰:「泻心汤,治咳逆,大便软利者。」
《和剂局方》曰:「三黄圆,治丈夫、妇人之三焦积热。上焦有热,则攻冲眼目而赤肿,头项胀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则心膈烦躁,饮食不美;下焦有热,,则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藏俱热,即生痈疖疮痍。及治五体之痔疾,粪门肿痛,或下鲜血。…小儿之积热,亦宜服之。」
求真按:「以上诸证,皆炎性充血使然,故本方能治之。而本方证之出血,如此说以鲜赤色为常,非如瘀血性出血而带暗紫黑色者,宜注意分别之。」
《三因方》曰:「三黄圆治骨实极热,耳鸣,面色焦枯,隐曲而膀胱不通,牙齿、脑髓苦痛,手足酸疼,大小便闭。」
求真按:「骨实极热,隐曲而膀胱不通者,是古之病理说,虽意义不明,但其它之由于炎性机转者,不难察知。」
《圣济总录》曰:「金花丸(求真按:『即本方之丸方』),急劳,烦躁羸瘦,面色萎黄,头痛眼涩,多困少力者,三味等分为末,炼蜜丸,服之。」
《卫生宝鉴补遗》曰:「烦躁发热,胸中烦闷,已经汗解而内耗,胸中烦满,其证不虚不实,用活人三黄泻心汤(求真按:『亦即本方』)。」
《古今医统》曰:「三黄丸,治遗精有热者。」
《名医方考》曰:「三黄泻心汤,治心膈实热,狂躁面赤者。」
《活人书》曰:「三黄汤,治妇人伤寒六七日,胃中有燥屎,大便难,烦躁,谵语,面赤,毒气闭塞,不得流通者。」
《幼科发挥》曰:「三黄泻心丸(求真按:『此即本方之丸方』),一名三黄五色丸,利诸惊热。」
《痘证宝笺》曰:「痘疮,有胃实声哑者,必口渴热盛,大便秘结,其疮不起发,宜三黄汤。」
又大便闭结,胀闷,痘发不齐,并不起胀,形色赤紫,三黄汤以通之,则痘易起而色转顺。
《保赤全书》曰:「三黄丸,治麻后赤白痢,里急后重,身实者。」
《松原家藏方》曰:「泻心汤,治卒倒人事不知,心下痞坚,痰喘急迫者。」
泻心汤,卒倒瘛瘲,口噤,不知人事,手足逆冷,脉沉迟者,或狂痫,癫痫,痴痫,皆主之。
《芳翁医谈》曰:「凡痫家虽有数百千证,然治之莫如三黄泻心汤。其眼泡惰而数瞬,呼吸促迫如唏之类,用之则最效。欲使其长服,宜为丸与之,但效稍缓耳。痫家冲突(卒然冲膈,似冲心而非者),甚有见异证者,宜辰砂丸。其自汗甚者,亦因冲突而然,宜三黄泻心汤,甚者加牡蛎主之。」
一男子患失精,数年。与人并坐,自不知其漏泄,诸医尽力,不得治,故延师,师至,将诊之,问曰:「余之病可治乎?」曰:「可治。」病者乃屈一指。寻又问如初。师曰:「可治。」又如是不已,至十指,抱剑去。师曰:「痫也。」以三黄泻心汤而痊愈。
一妇人尝患哮喘,平居多忘,而嫌师诊。师亦知其痫,与同方,至五年,痊愈。今其夫亦有疾,属痫,近更吐血久不止,自作三黄加地黄汤(求真按:「即本方加地黄」)服,然无效,终至于招余。余至曰:「此方实适宜于病,岂有他邪耶,但去地黄加芒硝则益佳。然尚有方略,请作剂。」以芩、连各六分,大黄一钱二分,芒硝一钱,为一剂。以水一合半,小便半合,合煎一沸,日服二三剂,三日全止。
求真按:「虽处适当之剂,若药量不得其宜,难期奏效。此学者最宜留心处也,岂独本方为然哉?」
发狂,莫如三黄泻心汤。若兼用瀑布泉,则更妙。
小儿多惊搐,宜三黄泻心汤。如有表证者,宜葛根汤。痘家,宜甘连汤。
求真按:「宜小柴胡、小柴胡加石膏汤者反多,当注意。」
一男子患齿龈出血,每旦起则出,顷刻而止,虽午眠、寤后亦必出。检无他证,但舌上少有褐色,而劳思则更甚云。医治无效,年余,请治。此痫也,若不怕下则可治。乃与三黄加芒硝汤,三十日许痊愈。
《建殊录》曰:「有一人年二十余,积年患吐血,每旬必一发。丙午秋,大吐,吐已,气息顿绝。迎众医救之,皆以为不可为矣。于是家人环泣,谋葬事。先生后至,视之,似未定为死者,因以纩着鼻间,犹能蠕蠕而动,乃按其腹,有微动,盖气未尽也。急作三黄泻心汤饮之(每帖重十五钱),须臾,腹中雷鸣,下利数十行,即醒。出入二十日许,痊愈。十余年不复发。」
《漫游杂记》曰:「一男子患下疳,修治不顺,如愈如不愈。经数月,秋间浴于温泉,二十日,毒气大发,骨节刺痛,遍身肿胀,不能起作。过十余旬,经治三医,不愈。其兄与余相商,往诊之,不出室者已百余日,脉数气促,夜不安眠,目光莹然,常依悲愁,发乱面肿,溃烂如新发之桃花。诊其腹,脓汁粘手。乃作再造散六十钱、三黄汤二十帖与之。曰:『十日间服尽。』十日后,一人来乞药,且曰:『秽物已下六七行。』又十日,往再诊,病形减半,寤寐安静。乃作五宝丹,使如法服之,二剂而愈。余曰:『子毋太喜,五宝丹可散毒而不能尽毒。今得愈者,非痊愈也,惟散遍身耳,不日将再发也。』不信,修养有间,三十日,果再发,于是遽服前方。自秋至冬,更越春夏,渐渐平复,惟疮根坚凝未散。余曰:『余毒犹未尽也,宜益服前方。』又一年以上,三十余月而痊愈。呜呼,湿毒浸润,急急难除,有如此者!」
一女子患肿毒,左肘肿起如馒头,遍身无肉,脉数气急,咳嗽潮热,一如传尸。审问其病状,近年骨节疼痛,腰背冷,月事不下。盖因湿毒壅于经脉,干血得攻其中也。乃与湿漆丸一钱。十余日,大便下臭秽物,遍身发赤疹,阴门突出,痛痒难堪,而脉数气急减半。于是作泻心汤与湿漆丸并进。三十日,觉肌肤生肉,咳嗽潮热,徐徐而退。约二月许而愈。
求真按:「湿漆丸,由生漆、大黄二味而成。虽为驱瘀血的杀虫杀菌剂,但其作用峻烈,故余以起废丸代之。」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一男子三十余,患热病不愈。三十日许,背恶寒殊甚,皮肤燥热,饮食不进。余诊之,腹内濡,唯心下满,按之不痞,与此方。汗大出,诸证顿退,十五六日痊愈。」
求真按:「不痞者,不痞硬之误也。」
《方舆輗》曰:「泻心汤,治子痫,若发则目吊口噤,痰涎壅盛,昏晕不省,时醒时作者。」
子痫者,孕妇卒发痫也,治方宜泻心汤,或使间服参连、熊胆汁等,折其大势,然后视证转方可也。此证往时世医通用羚羊角散,但不如泻心汤之单捷。
求真按:「参连,即参连汤也。」
经血错出于口鼻,称逆经,又谓错经,先哲谓火载血上也。龚云林用生地黄于四物汤中,加大黄、童便,治验载《万病回春》,甚有理。往年一女子患此疾,起时吐衄,后至眼目、耳、十指头皆血出,形体麻木,手足亦至于强直。余投泻心汤,十日血止,后与回生汤调理复旧。此妇之病,为错经中之最剧者也。
求真按:「回生汤,由当归、川芎、大黄、黄连、桂枝、白朮、芍药、黄芩、茯苓、地黄、甘草、人参、木香、丁香、萍蓬十五味而成之方,但不外当归芍药散、苓桂朮甘汤、泻心汤合方之意。若合用此三方,不如合前二方,兼后一方(其丸方)已可,无须回生汤也。」
泻心汤,此方不仅治吐血、衄血,即下血、尿血、齿衄、舌衄、耳衄等,一身九窍出备者,无不治之,诚为血证之玉液金丹也。
泻心汤,坠打损伤,昏眩不省人事者,及出血不已者,大宜此汤。金疮亦唯用此汤可也。坠打者,自高处坠下,或被重物压下,或被物击等而致身体损伤时,气逆昏眩者,急与泻心汤为妙。血出不已者益佳。
求真按:「此证有当以桃核承气汤治之者,不可不知。」
《腹证奇览》曰:「三黄泻心汤,治心气不定,心下痞。」不定者,觉心中急无着落,跳动而塞于胸中,若以手按之,却不似跳动,此气血之热也,故有吐血、衄血等证者,或成痔疾、下血、便血等证者,或致狂乱证者,是由心气不定也。或血气上冲而眼目生赤翳,或头项肿热,口舌热疮,疔疖热疼,或气疾积聚之心悸惊烦,产后血崩,便秘,脉数,心下痞硬,冲热面赤等证,或小儿丹毒积热及一切之血热,血气上逆而心烦、心悸者,及天行下利脓血(求真按:「天行者,流行性或传染性也」)等证。要之皆以心下痞、心中烦悸不定者为腹证之准据而可用之。故证曰:「心气不定,吐血、衄血者,泻心汤主之。」
《金匮》「不定」作「不足」,非也,今从《千金方》。泻心者,泻心中之血热也。心者,血之所注。血者,得阳气而循环于一身,阳气有余时则血上逆而涌出,以致吐血、衄血也。以是心气摇摇不定,常跳动而无着落,或惊悸忧惨,甚者发狂,此之谓「心气不定」也。
求真按:「此说之『心』字,可作『脑髓』与『心脏』二义看,因其所在、构造、机能不同故也。若以二脏混同立论者,为极不合理也。如能深思熟虑时,则能立知其不同。若心力强盛而悸动加疾速时,其动脉系之血量因而异常增加,致成全身之充血,故此时比他脏器组织之血管为丰富,而口径亦增大,以致脑髓之充血亦比其它之充血程度为大,而起强度之充血,又因脑髓比其它弱度者更易受刺激,故先于他脏器发其强的机能障碍也明矣。况脑髓之感受性比其它为锐敏乎,是以心脑二者关系密接而不可分也。故假令二者混同,于事实上亦无不可,但学者必须有此观察法,不可坚执于文字之表面,而当探知其真相也。」
《用方经验》曰:「泻心汤,…按吐血、衄血、下血及气逆血晕,或发狂,痫癖者,以此为的治,因能镇心气,理血脉之剂也(求真按:『“理血脉”九字实为本方之眼目』)。故心下郁热上冲而至眼之血膜攀睛,或胃火上逆,口臭,舌衄,牙疳,齿痔者,加羌活、石膏则益妙。此证当与大黄黄连泻心汤互参。」
求真按:「加石膏已足,无加羌活之必要。」
《餐英馆治疗杂话》本方论曰:「此方以心下痞,大便秘而上气者为目的,及一切上焦有蓄热,或口舌生疮,或逆上而眼目赤者,皆当以大便秘为目的。又痔疮肛门肿痛,下鲜血者,亦必有效。见《局方》以鲜血之『鲜』字为眼目,鲜血者,真赤色之血也。凡血证色黯淡者,寒也;鲜者,热也。吐血证,世医虽知用此方,然不知用于下血证。又谦齐之诀,过食辛热厚味而足胫痛者,有效。若不知者则不可用之。」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中风卒倒,人事不省,身热,牙关紧急,脉洪大,或鼾睡大息,频频欠伸者,及省后偏枯,瘫痪不遂,缄默不语,或口眼喎斜,言语蹇涩,流涎泣笑,或神思恍惚,机转如木偶人者,宜此方。」
能解宿酲,甚妙。
酒客郁热下血者,肠痔肿痛下血者,痘疮热气炽盛而七孔出血者,产前后血晕郁冒或如狂者,眼目焮痛,赤脉怒张,面热如醉者,龋齿疼痛,齿缝出血,口舌腐烂,唇风、走马疳、喉痹焮热肿痛而重舌痰胞,不能语言者。此二证,以铍针横割去其恶血取瘀液为佳。痈疔内攻,胸膈冤热,心气恍惚者。发狂,眼光莹莹,倨傲妄语,昼夜不眠者。以上诸证,若有心下痞,心中烦悸之证,用泻心汤,其效如响。
《方伎杂志》曰:「一人下血,即请诊治。周身面色青白,爪甲白,舌亦无血色而干燥,脉沉弱,胸动亢,息强切,饮食不进,大便昼夜有数次,检其大便,皆血也,且有数血块,日日如是云。是因严冬之寒气剧烈,日日餐风,不宿亭旅,寒气难堪,血气耗脱,故身体手足逆冷也。余与泻心汤合四逆加人参汤三帖,使交互服之。服药后,血少减,身体手足亦温。至春,血止,大快,但尚有虚热之候,一身手足蒸热。因转柴物汤,通计三十余日而复旧,此人已六十余岁矣,若以其年龄与病证之脱血及严寒之气候而论,当时预料其不能治愈,今得痊愈者,可谓大幸矣。」
求真按:「柴物汤者,即柴胡四物汤之变则的方剂也,已述于前,不可用之。」
黄芩之医治效用
《药征》曰:「黄芩,主治心下痞也,兼治胸胁满、呕吐、下利。」
此说虽是,若不加「因于充血或炎性机转」九字则难为完璧。心下痞者,有因于充血或炎性机转者,有因气逆者,有因停水者,原因不一故也。是以上文须改作黄芩因于充血或炎性机转而心下痞者为主目的,胸胁满、呕吐、下痢等为副目的而用之。下说亦同为本药应用之副目的。
《本草纲目》曰
黄芩根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恶疮疽蚀,火疮。(《本经》)
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求真按:「消谷者,促进消化也」),…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别录》)
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治五淋,…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求真按:「本药治热渴作用效力微弱」)。(甄权)
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大明)
治肺中湿热,泻肺火上逆,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壅盛(求真按:「此瘀血,非真瘀血,因充血或炎性充血之意可知」),上部积血,…安胎。(元素)
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疼喉腥,诸失血(求真按:「诸失血,出血也」)。(时珍)
【发明】
元素曰:「黄芩之用有九:泻肺热,一也。治上焦皮肤风热、风湿,二也。去诸热,三也(求真按:『诸热之上当冠以“少阳病”三字』)。利胸中气,四也。消痰膈,五也。除脾经诸湿,六也(消痰膈,除脾经诸湿者,即除呼吸及消化器之湿热也)。夏月须用,七也。妇人产后,养阴退阳,八也。安胎,九也(求真按:『养阴退阳者,去热也。本药之安胎者,恐母体有炎证而致将欲流产之际,若用本药,则能去此炎证,故得安胎也』)。酒炒上行,主上部积血(求真按:『虽不用酒炒,亦能主上部之积血』),非此不能除。下痢脓血,腹痛后重,身热久不能止者,与芍药、甘草同用之(求真按:『本药与芍药、甘草同用,即黄芩汤之方意,唯少大枣耳』)。凡诸疮痛不可忍者,宜芩、连苦寒之药(求真按:『凡诸疮热痛云云,若不作,则不得以黄连、黄芩为主治』)。」
附子泻心汤之注释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伤寒论》)
【注】
心下痞呈泻心汤证者,若为阳实证,则有发热而无恶寒。今不拘心下痞,「而恶寒、汗出」之上加一「复」字者,暗示反于泻心汤证也。而此恶寒与汗出者,是非有表候,为阳虚证之征,故以泻心汤治心下痞,以附子治此恶寒与汗出也。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4克,黄连、黄芩、附子各2克。
上药,各别细锉,渍大黄、黄连、黄芩3味于沸汤60克内,须臾,绞去滓。别以水60克煮附子,取20克,合而顿服之。
先辈之论说
《芳翁医谈》曰:「中风卒倒者,最难治。与附子泻心汤,间有得效,然多死者。」
求真按:「是论脑出血之阴阳虚实相半者。其阳实证者,不可混同之。」
《方舆輗》本方条曰:「泻心汤证,有但欲寐者,甚者,食时与服药亦睡,又手尖微冷等证亦宜此方。」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老人停食,瞀闷晕倒,不省人事,心下满,四肢厥冷,面无血色,额上冷汗,脉伏如绝,其状类中风者,称为食郁、食厥,宜附子泻心汤。」
栀子豉汤之注释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者,栀子豉汤主之」。「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可分作如是解,则前者为轻证,后者为剧证也。而虚烦不得眠者,因发汗吐下,诸毒悉被驱逐,但欲示仅有残余热毒遗留,刺激大脑皮质。若已经汗吐下,则腹内空虚,无病毒之阻滞,因有不眠烦闷之虚状,故加「虚烦」二字也。又反复颠倒者,辗转反侧也,因不眠之甚,而遂致此。
心中懊者,《类聚方广义》云:「成无己曰:『懊者,俗谓骨突是也。』盖心中愦闷不可名状之义。刘完素曰:『懊者,烦心热躁,闷乱不宁也。』若以现代的解说换言之,则懊者,即因炎性充血,脑刺激症状中之剧烈者,而不眠与反复颠倒,亦皆由于此也。」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
【注】
窒者,《腹证奇览》云:「窒者,如空房满塞,不受物也。」虽能吞咽食物,胸中亦觉阻塞,此亦因热郁结于心胸所致,即有食管狭窄之自觉,而因热毒之故致食道黏膜干燥,食物不滑利也。故酒客之咽下困难等,可知以本方及类方为主治矣。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
【注】
心中结痛者,谓心脏部之一处疼痛也。详解于桂枝生姜枳实汤条下。
凡用栀子豉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伤寒论》)
【注】
旧,即久微溏(微下痢)者。因阴虚证当处以温热药,故不可用冷药如本方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伤寒论》)
【注】
尾台氏曰:「此章凡四段。若拟其治法,自『阳明』至『身重』,白虎汤证也;『若发汗』以下,当与大承气汤;『若加烧针』以下,直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若下之』以下,栀子豉汤证也;『若渴欲饮水』以下,不属上文,恐有误乎?」
山田氏曰:「自『阳明』至『身重』二十七字,乃热结在里,为无燥屎之证,与前三阳合病条(求真按:『此条揭于阳明病篇白虎汤条』)同,宜与白虎汤以挫其热。若认其脉浮以为表未解而发其汗,则津液越出,大便为硬,使人反烦躁心乱而谵语,此承气证也。云反者,谓徒发其汗,不惟无益,而反使增剧也。若加烧针则致大逆,怵惕烦躁不得眠,即所谓太阳伤寒。若加温针,则必惊是也,乃系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或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也(求真按:『以上虽为良说,以下却有谬论,不可不取舍之』)。若以其腹满汗出而恶热,以为有燥屎而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使人心下痞硬。所以然者,以本无燥屎也,乃甘草泻心汤证(求真按:『妄加心下痞硬,以为甘草泻心汤证,非也』)。…又按栀子、猪苓二证,并非阳明病而冒以阳明病者,以舌苔、口渴皆为阳明部位之证也。此二说虽不无瑕瑾,但足以窥本条之大意。胃中空虚者,为白虎汤证而误以大承气汤下之之结果。客气者,反于正气之邪气也。膈者,胸膈也。客气动膈者,邪气搅乱胸膈也。若由心中懊,舌上有苔观之,则此邪气为热气也明矣,故以本方为主治也。」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
【注】
结胸,则当心下硬满,本方证以胃中空虚为常,故云不结胸,暗示与大陷胸汤证各别(宜与同汤条对照)。饥而不能食者,由于胸中窒,但头汗出者,头腔内外之热气比他部为剧也。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
【注】
以前诸条,主就舌及外证而论,惟本条则专述其腹证。下痢后烦闷,一旦已去,而更再发,触诊病者之心下部到腹底皆软弱者,此非实证之烦闷,而为虚证也,故当以本方治之。以是可知胃中空虚及虚烦之义。又可推之,以为一般虚实之鉴别。
栀子豉汤方
栀子3.2克,香豉8克。
上各别细锉,以水200克煎栀子成150克。去滓,入香豉,再煎为100克,去滓,顿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千金方》本方条曰:「治少年房多短气。」
《圣济总录》曰:「豉栀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虾蟆黄,舌上起青脉,昼夜不睡者。」
求真按:「虾蟆黄者,黄疸之一种也。」
《时后百一方》本方条曰:「治霍乱吐下后,心腹胀满者。」
求真按:「虽云心腹胀满,恐是腹内中空,属于所谓虚满者乎?」
《名医类案》曰:「一男子患伤寒十余日,身热无汗,怫郁不得卧,不躁,不烦,不寒,不痛,时发一声如叹息状。医者不知何证,迎余诊视。曰:『懊,怫郁证也。』投以栀子豉汤一剂,减十之二三,再与大柴胡汤下其燥屎,怫郁除而安卧,调理数日而起。」
《小儿药证直诀》曰:「栀子饮子(求真按:『是即本方也』)治小儿蓄热在中,身热狂躁,昏迷不食者。」
《腹证奇览》本方条载松川世德之治验曰:「一妇人年二十五,血下数日,身体倦怠,心烦微热,服药无效。余与本方二帖,血下减半。妇人喜,乞药。与前方数帖,痊愈。」
某君跌而扑腰,尔来血下,小腹微痛,服药无效。余以为此病由于转仆惊惕所致,乃进本方,数帖痊愈。
一妇人年七十余,鼻衄过多,止衄诸方无效。余问其状,颇有虚烦之象,因作本方与之。四五日后,来谢曰:「服良方忽已。」
一老人年八十许,一日鼻衄过多,郁冒恍惚,乃与本方而愈。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此方惟栀子、香豉二味,然施于其证时,其效如响。若不亲试,安知其效?」
栀子甘草豉汤之注释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伤寒论》)
【注】
少气者,虽为浅表性呼吸,然不外急迫症状,故欲缓和之,新加甘草也。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甘草各3.2克,香豉8克。
煎法用法同栀子豉汤。
先辈之治验
《千金方》本方条曰:「栀子豉汤,治食宿饭、陈臭肉及羹、宿菜等而发者。」
松川世德之本方治验曰:「伴藏之妻,产后下血过多,忽唇舌色白,气陷如眠,脉如有如无,殆将死矣,乃以荐齅、苦酒,使作本方加甘草与之。半时许,尽五六帖,忽如大寐之寤矣。」
求真按:「荐齅,川芎也(川芎之古名为芎藭)。苦酒,食醋也。则『以荐齅、苦酒,使作本方加甘草』者,加川芎于本方,以醋及水煎之也。」
栀子生姜豉汤之注释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生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伤寒论》)
【注】
以栀子豉汤证而呕者,故方中新加生姜也。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2.4克,香豉、生姜各6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治验
松川世德之本方治验曰:「一男子便血数月,虽服药渐愈,但身体无色,面上及两脚浮肿,心中烦悸,头微痛,时时呕,寸口脉微,乃与本方加生姜愈。」
枳实栀子豉汤之注释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则愈。(《伤寒论》)
【注】
瘥者,病虽已治大半,尚未全复健体也。劳复者,因种种不摄生而病证再发也。本条之劳复,以饮食不适为主,治之以本方也。所以者,病者若怠于饮食等之摄生时,尚未全复常态,不仅使刺激消化管而发炎,且使胃部有停滞膨满之自他觉,故用栀子豉汤治炎证,以苦味健胃解凝药(微有缓下作用)之枳实治胃部之停滞膨满感也。故于腹证上诊得栀子豉汤证外,更于心下部有膨满也。是以东洞翁以本方为治栀子豉汤证而胸满者为定义也。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2.4克,栀子1.6克,香豉6克。
上各别细锉,先空煮醋二勺,水二合,为一合二勺,纳枳实、栀子,煮为五勺。去滓,纳豉,五六沸,顿服之。
先辈之论说
《伤寒蕴义》曰:「枳实栀子豉汤,治食复、劳复而身热,心下痞闷者。如宿食不下,大便秘实,脉中有力者,宜加大黄。」
《内外伤辨惑论》本方条曰:「食膏粱过多而烦热闷乱者,亦宜服之。」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凡大病新瘥,血气未复,劳动、食啖过度时,则心胸满闷,或作烦热,与此方,使将养之则愈。若大便不通,有宿食者,宜枳实栀子大黄豉汤。」
枳实栀子大黄豉汤之注释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则愈。(《伤寒论》)
【注】
前方证若因不消化物停滞于胃肠内者,于前方加用大黄如博棋子大者五六个则治矣。而博棋子大者,《千金方》云:「博棋子者,长二寸,方一寸也。」东洞翁以博棋子大五六枚为六分,故以克量换算时为2.4克,可以推想其意矣。
前方证于栀子豉汤证外仅有胃部停滞膨满之自他觉证,故加枳实于栀子豉汤以对应之。但本方证加不消化物停滞,以枳实独力不足以治之,故更加大黄以驱除之。于其腹证上,不止胃部有停滞膨满之自他觉证,若按之,则有比较的紧满充实于腹内之感,且概伴便秘而觉有多少之抵抗。是以东洞翁以本方为治枳实栀子豉汤证之大便闭者为定义也。
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枳实栀子大黄豉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酒黄疸,酒客黄疸也。热痛者,肝或胆囊部有热、有疼痛也。但由余之经验,本方证之黄疸,于肝或胆囊部肿胀硬结,有自他觉的疼痛,或懊,或热痛者,故有此腹证时,不论是否酒客,总以用本方与大小柴胡汤合用之机会为多。
枳实栀子大黄豉汤方
栀子5克,大黄7.2克,枳实7克,香豉29克。
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汤。
栀子柏皮汤之注释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伤寒论》)
【注】
肠伤寒经过中,致黄疸发热者,以本方为主治也。其与前方异处,以彼方中有枳实、大黄,故呈前记之腹证。本方为治热毒黄疸,栀子、蘗皮之外,不过有缓和药之甘草,故于腹诊上无何等可以征知。是以东洞翁谓本方定义为治身黄,发热,心烦者。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14.5克,甘草6克,黄柏12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论说
《方舆輗》本方条曰:「兹云发热者,是蒸蒸发热,非翕翕发热也。此方之治,专为解热也。」
求真按:「此说是也,可从之。」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洗眼球黄赤热痛甚,有效。又胞睑糜烂痒痛及痘疮落痂以后,眼犹不开者,加枯矾少许,洗之,皆妙。」
栀子之医治效用
《药征》曰:「栀子,主治心烦也,兼治发黄。」
此说虽无不可,但心烦之原因极多,以此一药而主治多种原因性之心烦,似不妥当。故此论当改作「栀子主治因充血或炎性机转之剧性心烦也,兼治发黄、出血等」。若由此论,则与黄连似无区别,此药除有以上治效之外,更有利尿之物能,故不难鉴别之。尚宜参考以下诸说。
《本草纲目》曰
栀子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胃中热气,面赤(求真按:「此即因颜面充血也」),酒疱,鼻(求真按此即酒鼻也),白癞,赤癞,疮疡。(《本经》)
疗目赤热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别录》)
去热毒风,除时疾热,解五种黄病(求真:「按黄病,黄疸也」),利五淋(求真按:「五淋者,乃膀胱尿道疾患有种种之别也」),通小便,解消渴,明目。(甄权)
主瘖哑,紫癜风。(孟诜)
治心烦懊不得眠,脐下血滞而小便不利。(元素)
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震亨)
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时珍)
【发明】
元素曰:「栀子,…能泻肺中火邪,其用有四:治心经客热,一也。除烦躁,二也。去上焦虚热,三也。治风,四也(求真按:『此风,癞也』)。」
震亨曰:「栀子泻三焦之火及痞块中火邪,最清胃脘之血。其性屈曲下行,能降火,从小便中泄去。」
《本草备要》曰:「栀子,苦寒,…泻心肺邪热,使其屈曲下降,自小便出,以解三焦之郁火,以平热厥心痛,以息吐衄、血痢、血淋之病,治心烦懊不眠、五黄、五淋、亡血、津枯、口渴、目赤、紫癜、白癞、疱、疮疡。」
香豉之医治效用
治六畜鸟兽肝中毒方:豆豉浸水,绞取汁,服数升即愈。(《金匮要略》)
《本草纲目》曰
淡豆豉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杀六畜胎子诸毒。(《别录》)
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痞。煮服治血痢腹痛。研末涂阴jing生疮。(《药性》)
治疟疾骨蒸,中毒药,蛊气犬咬。(大明)
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斑,呕逆。(时珍)
《本草备要》曰:「淡豆豉,苦泄肺,寒胜热。发汗,解肌,调中,下气。治伤寒头痛,烦躁满闷,懊不眠,发斑呕逆,血痢,温疟。」
《药征》曰:「香豉,主治心中懊也,兼治心中结痛及心中满而烦。」
《气血水药征》曰:「香豉,治肿脓之水。」
由以上诸说,则可知本药为消炎解热性之解毒药,有作用于脑及心脏之特能。
黄柏之医治效用
本药为消炎性收敛药也,由下说可以证明。
《本草纲目》曰
柏木(一名黄柏)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本经》)
疗皮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别录》)
热疮疱起,…血痢,止消渴。(藏器)
敷茎上疮,治下血如鸡鸭肝片。(甄权)
治鼻衄,肠风下血,后急,热肿痛。(大明)
栀子干姜汤之注释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读如字义,故无特解之必要,但此微烦与栀子豉汤之纯热虚烦异,是阴阳交错而然,故合治热之栀子、医寒之干姜以为本方而应之。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干姜各18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论说
《杨氏家藏方》曰:「二气散(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阴阳痞结,咽膈噎塞如梅核,妨碍饮食,久而不愈,即成反胃者。」
求真按:「杨氏转用本方于食管狭窄者,恐着眼于仲景所说栀子豉汤之胸中窒与干姜之治恶心呕吐也。」
《圣惠方》曰:「治赤白痢,不问日数老少,干姜散方(求真按:『此即本方加薤白七茎,豉半合也』)。」
《成绩录》曰:「己未秋,疫痢流行,其证多相似,大概胸满烦躁,身热殊甚,头汗如流,腹痛下痢,色如尘煤,行数无度。医疗之,皆入鬼簿。先生取桃仁承气汤、栀子干姜汤相互为治,无一不救者。」
黄连解毒汤及丸方(连芩栀、大黄)
此丸方,余略称为黄解丸。
黄连、黄芩、栀子各1克,大黄2克。
上细锉,如泻心汤法煎服。又为丸,一日三回分服。但作煎剂时当适宜增量之。
本方《外台秘要》称大黄汤,虽为著者唐之王焘创方,但不外出于仲景之泻心汤与栀子豉汤去香豉之合方,故泻心汤之主治即为本方之主治,而栀子豉汤主治之半亦为本方之主治,此本方之所以应用范围广大也。故余大概不用以上二方及大黄黄连泻心汤,而惟运用本方也。
第二黄连解毒汤及丸方(连芩栀柏)
求真按:「此即后世医所谓黄连解毒汤及丸方也,恐与前混,故有此新名。」
黄连、黄芩、栀子、黄柏各1克。
煎法用法同前。
本方本称黄连解毒汤,亦王焘所创,其实去泻心汤中之大黄与栀子柏皮汤除甘草之合方而已,故本方之方意与方用即于泻心汤去大黄及栀子柏皮汤去甘草中求之。与前方异处,是在大黄之有无如何,而不关于黄柏之存否(黄柏之存否,虽不无关系,但此药物与彼此二方共通之栀子大同小异,故暂除外亦无不可)。故前方有大黄,所以治实证,而本方则治虚证也。
先辈之论说治验
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曰:「前军督护刘车者,得时疾,三日已汗解,因饮酒复剧。苦烦闷,干呕,口燥,呻吟错语,不得卧,余思作此方: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目明,再服进粥,于是渐瘥。余以疗风火、热盛烦呕,呻吟错语,不得眠,皆佳。传诸人用之,亦效。此直解热毒,除酷热,不仅因饮酒而增剧者,此汤五日中,有神效。」
《儒门事亲》曰:「夫男子妇人之咯血、衄血、嗽血、咳脓血,可加桔梗、当归于三黄丸、黄连解毒汤、凉膈散中服之。」
求真按:「若有脓血,则加桔梗为佳,然当归不可漫然加之。」
《方舆輗》曰:「张子和曰:『凡妇人年及五十以上,经血暴下者。夫妇人之经血,终于七七之数,数外暴下者,《内经》云:“火主暴速。”亦因暴喜、暴怒、忧结惊恐之所致,慎不可作冷病治之。如下峻热之药则死,止用黄连解毒汤以清上热云云。』妇人到七七数外血下者,《素问》所谓血载火而行是也。其暴下者,所谓火主暴速故也。子和治之,用黄连解毒汤,不杂血药一味,其意火势扑灭,则血当自止矣。子和之医,世人虽或贬之,然所为皆有确见。今人之不审脉证,率意用芎归胶艾汤、黄土汤、柏叶汤之类者,不可同日而论。又暴喜、暴怒、忧结、惊恐,即近世所专唱之痫也。痫,即火证。古人治痫求火云,语出何书,有如是之佳句也。今视妇人之痫家,经血乱者为多。一妇人年逾六十,月经下不止,且时时下血,此人平生因小事亦忧恚,脉弦数也。因投三黄泻心汤,其病愈大半。后用黄芩汤调理月余,余焰全消而愈。黄芩汤用于血证,吾辈所屡试,其原出于李挺之工案。」
求真按:「此证选用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当归芍药散、芎归胶艾汤等,兼用黄连解毒汤(丸)或第二黄连解毒汤(丸)之处为多,本方单用之机会极稀也。」
温清饮(明龚廷贤《万病回春》),治妇人经脉不住,或如豆汁,五色相杂,面色萎黄,脐腹刺痛,寒热往来,崩漏不止。
当归、芍药、熟地黄、川芎、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一钱半。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
廷贤曰:「崩漏证,新久虚实不同。初起属实热,宜解毒;稍久属虚热者,宜养血清火。」此条与前所举子和论黄连解毒汤可参看,盖子和论其病之新盛,廷贤说其病之久衰者也。
求真按:「温清饮是四物汤与第二黄连解毒汤之合方,然如前述,四物汤不若当归芍药散(或加地黄),故用温清饮者,反以变则的用当归芍药散(或加地黄)与第二黄连解毒汤(丸)合用或兼用为正。」
犀角消毒饮…可治丹毒轻证,若至壮热狂躁,睡卧不安,非黄连解毒汤不可救。
黄连解毒汤即壮热狂躁,睡卧不安证的当方也。一妇人身上发疔十数个,诸医用药或放血,热毒益剧。因舁来请治。余诊其脉动数甚,心烦,即与黄连解毒汤。四五帖稍安,不出二旬,痊愈。凡诸疮毒至心中烦躁者,不拘长少,宜用此方。药味简粹,功验卓绝,盖轩岐千古之圣剂也。
黄连解毒汤,治唇燥舌赤,或为斑,或为疔,热毒酷烈者。
此方概治毒迫心胸间而烦闷者,故借用于痘毒内攻心胸,随证加洎夫蓝(译者按:「据《医学大辞典》洎夫蓝为番红花之别名」)。又热剧者,兼有丹毒或发哕,俱可用之。但发哕为有蛔虫证,非此方能治。又宜加大黄,是因毒之上攻冲心,自心下迄胸中有动气,此即大黄黄连泻心汤也,惟此方可有效用。
求真按:「此方加大黄,虽比于大黄黄连泻心汤,亦泻心汤之意。」
黄连解毒汤:酒渣鼻,甚者紫赤迄于两颧,或有鼻长大者,可用此方加大黄。
黄连解毒汤:伤于房术,阳物痒痛,坚硬紫色,疙瘩渐生,腐烂渐作,血水淋漓,不时兴举者。梅毒诸证,热如毁者,用此方,使解热佳。
《生生堂治验》曰:「一男子患梅毒,初多服轻粉,无效,后唯气上焰,头大而重,时时昏冒,不能步,耳蝉鸣,舌强不能言,精神为之散乱,大便或秘或自利。先生脉之,紧数,其腹拘急。曰:『此轻粉所祟乎。夫轻粉之于梅也,可谓神药矣,然由是而误生命者,亦不可胜数。此无他,惟在其剂之过与不及耳。』使服黄连解毒汤,兼江秋散以去粉毒。」
有一妇人年二十有六,月事无常,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医或为反胃,治之无寸效。面焰焰,脉沉实,自心下至小腹拘挛,按之尽痛。先生曰:「有一方可治。」乃与黄连解毒汤三帖,前证颇瘥。后数日,卒然腹痛,泻下如决,月事寻顺,三旬而愈。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黄连解毒汤条曰:「此方清解胸中热邪之圣剂也。一名为仓公之火剂,其目的用于栀子豉汤证而热势剧者,不堪苦味者可与泡剂。治有大热,下利洞泄者,或痧病等之热毒深,洞下者,故解狗、猫、鼠等毒。又治喜笑不止者,是亦心中懊所致也。又可氏虽痛论此方之弊,实不知其妙用。又解酒毒妙,可熟读《外台》之文。又《外台》去黄柏,加大黄,名大黄汤。吉益东洞用其方,可依证加减之。」
求真按:「本方有效于酒毒者,由消炎利水作用也,狗、猫、鼠毒亦然。」
酸枣仁汤之注释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仲景以冒头称虚劳,如有本方证者,一见有贫血虚弱之状而虚烦不得眠者,类似于栀子豉汤证,但无如彼之热,及舌苔、腹证亦相似。以此方中有茯苓,故心尖心下有虚悸,而富于神经症状,且无如彼之充血及炎性机转,是二者之区别也。
酸枣仁汤方
酸枣仁29克,甘草1.2克,知母、茯苓、芎藭各2.5克。
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汤。
先辈之论说
《方机》本方主治曰:「烦而不得眠者,烦躁而眠,不寤者。」
《方舆輗》曰:「酸枣仁汤,治虚劳烦悸,不得眠(烦悸,《金匮》原作虚烦,今从《千金方》改之)。」
「烦悸」二字,能贯不寤之病源,学者宜注意。虚劳可轻视之。
求真按:「虚劳不可轻视。」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诸病久久不愈,尪羸,困惫,身热,寝汗,口干,咳嗽,大便溏,小便涩,饮啖无味者,宜此方,随证选加黄耆、麦门冬、干姜、附子等。健忘、惊悸、怔忡三证,有宜此方者,随证择加黄连、辰砂。」
求真按:「此等证,以本方证为多。由余所经验者,无加辰砂之必要。」
脱血过多,心神恍惚,眩晕不寐,而现烦热、盗汗、浮肿者,宜此方合当归芍药散。
求真按:「有本方证病者,往往有以眩晕为主诉者,当注意。尾台氏虽称烦热,但非高热,不可误解。」
东洞先生治一病人,昏昏不醒如死状,已及五六日者,用此方有速效,可谓圆机活法矣。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和润心气而使安眠也。夫治不得眠有三法:1.若心下当肝胆部分因有停饮而动悸不得眠者,温胆汤证也(求真按『此非温胆汤证,是大、小柴胡或柴胡桂姜汤证也』)。2.若胃中虚,客气动膈,不得眠者,甘草泻心汤证也(求真按『不特甘草泻心汤证,栀子豉汤证不少』)。3.若血气虚燥,心火亢而不得眠者,此方主之。《济生》之归脾汤,实由此方引申而成者也。又《千金》配石膏于酸枣仁汤者,可用于此方证之有余热者。」
求真按:「不眠之原因极多,不可预拟方剂也。」
酸枣仁之医治效用
本药为收敛性神经强壮药,故不问为不眠,或多眠,或其它,苟神经证而属于虚证宜收敛者,悉皆主治之。观前记及下列诸说,可知此义矣。
《本草备要》曰:「酸枣仁,甘酸而润,专补肝胆。炒熟则酸温而香,亦能醒脾,助阴气,坚筋骨,除烦渴,敛汗,宁心,疗胆虚不眠,酸痹久泻(取其酸收也)。生用则酸平,疗胆热好眠。」
《药征》曰:「酸枣仁,主治胸膈烦躁,不得眠。」
又曰:「时珍曰:『熟用不得眠,生用则好眠。』误矣。眠与不眠,无关于生熟,乃因胸膈烦躁,或眠或不眠者,服酸枣仁则复常耳。然则酸枣仁之所主,非眠与不眠也。」
求真按:「本药非由生熟分其作用,已如东洞翁所言,但主治胸膈烦躁而不得眠者,亦非也。夫胸膈不仅不得为左右眠与不眠之机关,且烦躁之原因不一,故不可以本药为主治也。」
黄芩汤及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之注释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伤寒论》)
【注】
太阳与少阳合病者,有太阳病之头项强痛而恶寒(发热自包在内),与少阳病之口苦、咽干、目眩并发也。自下利者,非由药力,自然下痢也。前半段之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口苦、咽干、目眩,及自然的下痢者,可与黄芩汤也。后半段若更加恶心呕吐者,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为主治也。然仲景此论,仅述本方之外证,而未及腹证,故以东洞翁之「黄芩治心下痞,及芍药、大枣、甘草之医腹直肌挛急者」补之于下。
前方之定义:治下利,腹拘急,心下痞者。
后方之定义:治黄芩汤证而呕逆者。
自此论定,故可从之。假令外证虽未备,而有此腹证时,亦可与此二方。
此二方与小柴胡加芍药汤之主治颇相类,后方尤似。所不同者,此二方有多量之黄芩,故心下痞明显而恶寒发热(此恶寒发热非真表证,故脉无浮数之候)。因大枣、芍药、甘草之量亦大,故腹直肌挛急亦随甚。小柴胡加芍药汤,因此等药物少量,故心下痞,腹直肌挛急微弱,但用多量之柴胡,故有胸胁苦满,往来寒热也。
干呕而下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与前所异者,仅呕与干呕之差耳。干呕,俗称呃逆。《伤寒杂病辨证》云:「干,空也。干呕者,空呕无物也。」巢氏云:「干呕者,胃气逆故也。但呕而欲吐,吐无所出也,故谓之干呕。」成无己曰:「呕者,有声者也。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以是干呕则曰食谷欲呕,干吐则云饮食入口即吐,可知呕吐之有轻重矣。」合参二说,其义彰然。盖呕与吐较,则吐较呕轻;吐与干呕较,则干呕比吐轻。然三者亦各有轻重,不可一概拘定之。
黄芩汤方
黄芩、大枣各11克,甘草、芍药各7克。
煎法用法同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大枣、生姜各5.5克,甘草、芍药各3.5克,半夏11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论说
《伤寒六书》曰:「黄芩汤,治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
《拔萃方》曰:「芍药黄芩汤(求真按:『此即黄芩汤也』),治泄利腹疼,或里急后重,身热久不愈,而脉洪疾,及下痢脓血稠黏者。」
《医方集解》曰:「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胆腑发咳,呕苦水如胆汁者。」
《证治要诀》曰:「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太阳与少阳合病,头痛腰痛,往来寒热,胸胁疼痛而呕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痢疾,发热腹痛,心下痞,里急后重,便脓血者,加大黄。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中加大黄。」
求真按:「痢疾者,为大肠炎与赤痢等之总称。脓血者,黏血便之谓也。此等病证,里急后重者,乃欲驱逐肠内毒物,而自然妙机之力有所不及之征,故有此症状时,不拘黏血便之有无,不得不加用大黄以补助此妙机。又有黏液便或黏血便者,因细菌毒素之刺激而肠黏膜发炎,炎性产物停滞与炎性机转之进展为黏膜血管破溃之候,故亦当讲加用大黄以消炎之策,且欲荡涤此等毒物也。故里急后重已去,至不认为黏血或黏液便时,若无特别情形时,当即去大黄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黄芩汤条曰:「此方为少阳部位下痢之神方,与后世之芍药汤等方,不可同日而论也。但同为下利,柴胡主往来寒热,此方主腹疼,故此证若有呕气,即不用柴胡而用后方(求真按:『后方者,指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也』)也。」
六物黄芩汤之注释
《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金匮要略》)
【注】
《外台》黄芩汤,因与前之黄芩汤易混,而本方包容药物六味,故名六物黄芩汤也。本方治干呕下利,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干呕而利者,文义上殆无差别,故东洞翁以本方治「心下痞硬,干呕下利而上冲者」为定义,与彼治「黄芩汤证而呕逆者」有别也。然此大别耳,欲详论之,彼证为纯阳证,有腹直肌挛急者,本方证为阴阳相半(方中有人参、干姜,因兼阴证也),无芍药、甘草,故腹直肌之挛急轻微;有人参,故有心下痞硬;含桂枝,故有上冲之候,且呈一般之虚状,故不难分别之。
六物黄芩汤方
黄芩、人参、干姜、大枣各5.5克,桂枝1.8克,半夏11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论说治验
《成绩录》曰:「一男子患痢,日三十余行,自不知其利(求真按:『无里急后重可知』),腹痛,干呕,不能食,胸中烦,心下痞硬,身热,微渴,口苦,唇干,舌上无苔,脉微数(求真按:『舌上无苔,脉微数为阴虚证之征』),不能起卧。医以为困极。先生与六物黄芩汤而愈。」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久痢,疝痢,干呕不止,间有宜此方者。」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位于黄芩汤(求真按:『宜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与桂枝人参汤之间,用于上热下寒之下痢有效,且黄芩汤主腹痛(求真按:『不必以腹痛为主』),此方主干呕,桂枝人参汤主无腹痛与呕,而有表热,属于虚寒者。盖此方类于半夏泻心汤,而治下利之效,为尤捷也。」
三物黄芩汤之注释
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热者,三物黄芩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金匮》作「但烦者」,今从《千金方》作「但烦热者」。尾台氏曰:「小柴胡汤,治四肢烦热,头痛,恶风,呕而不欲食等证。此方治外证已解,但四肢烦热或心胸苦烦者。」以此分辨之,则可明本条之义矣。
三物黄芩汤方
黄芩、苦参各8.5克,干地黄17克。
煎法用法同前。多吐下虫。
先辈之论说治验
《千金方》曰:「苦参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天行热病,五六日以上者。《外台》引《肘后》,疗伤寒汗出不已,三四日胸中恶,欲使吐方(求真按:『此方即本方。恶,恶心之略也』)。」
《方机》本方主治曰:「四肢烦热者(兼用黄连解毒散)。」
《类聚方辨》曰:「三物黄芩汤,治血脱郁热在里者。曰四肢苦烦热者,示有郁热在里也。烦热也,是虚热,而非实热,故攻四肢也。若头痛者,为邪气外袭而烦热,故致头痛,非以烦热为主也。是以小柴胡汤逐外袭之邪气,则烦热自治矣。若自然烦热者,此方主之。」
《成绩录》曰:「一人年二十余,胸中烦闷,按腹则空洞无物,神气郁郁,悲喜无常,手足烦热,汗出如油,口干燥,大便秘,朝间小便浊,夜则诸证皆缓。先生诊之,与三物黄芩汤兼黄连解毒散而愈。」
求真按:「按腹空洞无物者,即本方(三物黄芩汤)之腹状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骨蒸劳热,久咳,男女诸血证,肢体烦热甚,口舌干涸,心气郁塞者。」
求真按:「干涸二字,能表示地黄之舌状,可玩味之。」
治每至夏月,手掌足心烦热难堪,夜间最甚,不能眠者。
治诸失血之后,身体烦热倦怠,手掌足下热更甚,唇舌干燥者。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不限于蓐劳、妇人血证头痛有奇效。又用于干血劳(求真按:『因于陈久瘀血之肺结核也』)之任何头痛烦热为目的,此证俗称疳劳。女子十七八岁时,必多患之,可用此方。一老医传『手掌烦热,有赤纹者』,为瘀血之候。干血劳有此候,无他证候者,此方为得治,亦可备一征。又治凡妇人血热不解,诸药不应者。」
求真按:「本方证若有头痛烦热时,似与小柴胡汤证无所分别,但此证以烦热为主,头痛为客;小柴胡汤证则以胸胁苦满为主,头痛烦热为客。可以此分别之。」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产后发烦热,头痛如破,饮食不进,日渐虚嬴。医以为蓐劳而辞去。余与《金匮》三物黄芩汤,服四五日,烦热大减,头痛若失。时恶露再下,腰痛如折,与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兼用鹿角霜而全安。」
求真按:「余治血热,用竹皮大丸料、三物黄芩汤,屡奏奇效。如竹皮大丸,已屡载治验,兹不赘。往年吾友尾台榕堂女,寒热久不解,遂成劳状,诸药无效。父母深患之,乞诊于余。余以为有血热之候,处三物黄芩汤。服数日,热渐解。后服当归建中汤而痊愈。尔后发血热时,自制此方而服云。」
苦参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苦参,苦燥湿,寒胜热。…治温病血痢,肠风溺赤,黄疸,酒毒。热生风,湿生虫,又能祛风、逐水、杀虫,治大风疥癞。然大苦寒,肝肾虚而无热者,勿服。」
由此说观之,则本药为有力之解热药,兼有杀虫杀菌作用者。
炙甘草汤之注释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伤寒论》)
【注】
脉结代者,结脉兼代脉也。心动悸者,心悸亢进之谓。心悸动者,为脉之源泉,故心亦不可无结代之理。仲景未言及者,恐当时听诊法尚未备,其运动状态无由详知。如本方证,虽为心悸亢进,但如泻心汤证,而不惟血压不升腾,反而低降,致现脉之结代,故用本方高其血压,且复脉状也,是以本方有复脉汤之一名也。故与泻心汤之名对照时,则虚实之差,自然了然矣。
《千金翼》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心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金匮要略》)
【注】
《金匮》「悸」之上无「心」字,今从《千金翼》加之。仲景以「虚劳不足」为首句者,欲明因此四字致汗出而闷,脉结心悸之虚证,其行动如常也。有此虚证时,虽动作如常,若不服药,则不出百日,生命危矣。其证危急,不能动作者,十一日而死也。
《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金匮要略》)
【注】
肺痿者,肺结核也。涎,是咯痰之稀薄者。唾,其浓厚者也。温温液液者,恶心甚也。兹不云脉结心悸者,省文也。
炙甘草汤方
甘草3.5克,生姜、桂枝、大枣各2.5克,人参、阿胶各1.8克,生地黄12克,麦门冬8.5克,麻子仁5.5克。
上细锉,以酒一合勺,水一合,煎一合,去滓,入阿胶溶之。一日分三回,温服或冷服但以水代酒亦可。
炙甘草汤之腹证
本方由来于桂枝去芍药汤,故腹状亦相类,但此以地黄为主药,则有脐下不仁及烦热之证,且心尖及腹部大动脉之悸动亢进为异耳。
先辈之论说治验
《卫生宝鉴》曰:「至元庚辰六月中。许伯威五旬余,中气本弱,病伤寒八九日。医者见其热甚,以凉剂下之。又食梨三四枚而伤脾胃,四肢冷,时昏愦。请余治之。诊其脉,有时动而中止,而自还,乃结脉也。心亦动悸,吃噫不绝,色青黄,精神减少,不欲开目,蜷卧,恶与人语。余以炙甘草汤治之,减生地者,恐损阳气也。锉一两,使服之,不效。再于市铺选尝气味厚者,再使煎服之,其病减半。再服而愈。」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为仲景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圣方也。孙真人用之以治虚劳,王刺史用之以治肺痿。凡仲景诸方,无不变通如此。虽云变通,但此方之妙,在治结代脉,故一名复脉汤也。不论何病,凡脉结代者,皆可先用此方。详言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结脉也。结者,止而即还,不失至数,但少跳动耳。代者,止而不还,断而复动,此绝彼来,交代之义也。二脉相似而稍异,然治法惟此一方而已,故连称为结代脉。此脉大病有之,颇可畏。又平人有时见此脉者,无害,虽药不必也。昔人有曰:『有病见之为难治,若气逆得之则可忧。』确言也。此汤虽《金匮》引《千金翼》,但今阅《翼》,标为复脉汤。而注云,仲景炙甘草汤,盖后世调气血、补虚劳不足诸方,似多由此方而出。《金匮》炙甘草汤方下之『行动如常』数句,说者削而不取,虽不见于正文,但有徐大椿说,不可谓为无理。曰:『凡脉见结悸者,虽行动如常,亦不出百日,必死。若复危急,不能行动,则过十日必死。』语极明显,从前解者多误。」
求真按:「脉结代、动悸者,有阴阳虚实之别,故若非确认为阳虚证,则不可妄用本方。余屡用桃核承气汤治此证者。宜注意之。」
《静俭堂治验》曰:「一妇人心中悸,胸下痞硬,脐上动悸,失音不能开声,不大便五六日,时复头眩,脉沉细,饮食不进。…虽诸证稍快,惟声音不发,悸动不止。十九日,改剂,用炙甘草汤。七八日,动悸止,音声开,得以复常。」
《餐英馆治疗杂话》曰:「炙甘草汤诀,治痫证,此方主之。老人、虚人,津液枯,大便闭者,此汤主之。」
虚劳,动履如常,脉至虚数,又细而若有若无者,此所谓脉病人不病。平人虽视为不死,但必死也。或发寒热,或咳嗽自汗盗汗,胸中痞闷,或眩晕耳聋,或梦中独语,见种种之异证者,其腹中自心下至小腹,两胁腹之一边悸动强,巨里(虚里)动高,以及于肩。若动在左者,不可惑于种种之见证,唯以脉动悸为标准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骨蒸劳嗽,抬肩喘息,多梦不寐,自汗盗汗,痰中血丝,寒热交发,两颊红赤,巨里动甚,恶心愦愦而欲吐者,宜此方。若下利者,去麻子仁加干姜,水煮为佳。」
求真按:「下痢,去麻子仁可也,加干姜者非也。因本方证为阴虚证,而非阳虚证,故用干姜之大热者,矛盾也。余代干姜以芍药。」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以心动悸为目的。凡心脏之血不足时,气管动摇而悸,是心脏之血不能达于动血脉(求真按:『动脉也』),时而间歇,故致脉结代也。此方滋养心脏之血,润流脉路,不仅治动悸,即人迎边之血脉凝滞,气急促迫者,亦有效(求真按:『人迎边云云,当于锁骨上窝之动脉瘤也』),是余数年之经验也。又肺痿之少气而胸动甚者,用之亦有一时之效。龙野之秋山玄端用此方加桔梗,为肺痿之主方,盖根据于《金匮》也。」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消渴,数日不愈。一医认为胃热,屡下之。消渴止,舌上赤烂,至于齿龈亦糜烂,不能饮食,脉虚数,浊吐有腥臭。余以为肺痿之一证,与炙甘草加桔梗汤,病渐愈。」
求真按:「治口舌糜烂者,以地黄为主要作用也。」
一妇人年四十余,伤寒后,心中动悸甚,时时迫于咽喉而少气,咽喉之外肉痈肿如肉瘤,脉虚数,身体羸瘦如枯柴,腹部凹陷,饮食不进。其父延余议方。余曰:「舍炙甘草汤加桔梗,无适方。」乃大服,使连服其方,数旬,动悸渐安,肌肉大生,咽喉痈肿自然减退,气息宽快,而得闲步。后舆至奥州弘前,其体更无恙云。
按此方之妙处,有奇效,故有用于虚证有热而草卧之热病者。甘、桂助阳气、补元气,生地、麻子仁、阿胶以润燥,可有效于仲景不言处。此方凉补元气,而非温补,在于平补凉补之间,而无温补之燥气也。又阳气虚而有火之状者,亦佳。又补上焦之元气。世人不知补心,可惜。
麻子仁之医治效用
本药中含植物性脂肪油,故即兼为黏滑性缓下药,有缓弱消炎作用。由下列各说可知此义。
《本草纲目》曰
麻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润五脏,利太阳,风热结燥及热淋。(士良)
通乳汁,催生难产。(日华)
润肺。(孟诜)
《本草备要》曰:「大麻仁,甘、平、滑,为利脾胃大肠之药,而缓脾、润燥,治阳明病胃热,汗多而便难。」
麦门冬汤之注释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外台》无「者」字,可去之。又可解作「火逆上气,咽喉不利者,麦门冬汤主之,止逆下气也。」火逆者,火逆于上也。上气者,此处虽作为湿热上冲之义,但《伤寒杂病辨证》云:「上气者,如麦门冬汤之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是也。」故古书往往咳嗽与上气连言。《周礼》天官疾医职,嗽上气。郑注云:「上气者,逆喘也。」《素问‧五藏生成篇》:「咳嗽上气。」张氏云:「上气,喘息也。」如上述,是寓喘息(非现今之喘息发作也)之意。又咽喉不利者,咽喉内不豁利也。所以致之者,因咽喉黏膜枯燥与有痰气也。故全文大意为火伴湿热上逆而痰喘,致咽喉内不豁利者。若用本方,则此证因滋润镇降而至于治也。
《玉函经》曰:『病后劳复,发热者,麦门冬汤主之。』
【注】
病后者,热病后也。劳复者,由不摄生而再发也。全文,热病虽大半瘥,但尚未完全恢复,敢不摄生致再发热者,本方为主治也。然本方非该证之特效药,故不认为阳虚,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之倾向,与皮肤黏膜枯槁之状者,不可妄用之。
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20.5克,半夏10克,人参、甘草各2克,粳米5克,大枣2.5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冷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肘后百一方》本方条曰:「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求真按:「肺结核之枯瘦骨立,咳嗽频发,痰沫黏着于咽喉,而难咯出,呼吸浅表,心力减衰,发热,不食,微渴者,用本方,屡得奇效,但未尝得救其死。故葛洪所说,恐就其一时之效时云尔。」
《松原家藏方》曰:「麦门冬汤,治诸黄胖,脉弦大,气逆胸满,心下硬,身色淡黄,行动则气急,或爪甲枯黄而张者。」
求真按:「黄胖病为一种之贫血证,余未知此说之是否。」
麦门冬加地黄连石汤,治咳血不止者。
求真按:「是本方加地黄、黄连、石膏治咯血,无可否。」
麦门冬加石膏汤,治中风脉洪大,上逆有热,大便少,半身不遂者。
麦门冬汤,治咳嗽火逆上气,咽喉不利,痰声不湿者。
求真按:「『痰声不湿者』五字,宜注意。」
麦门冬汤,治虚劳咳逆,手足烦热,羸瘦骨立者,或咳血及衄者。
《芳翁医谈》曰:「偏枯中风,言语蹇涩者,当与麦门冬加石膏汤。此本据『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之语,师家以为常法。」
求真按:「虽脑溢血,有本方证者,亦可与之。然为常法,非也,不可从之。」
痫家,舌焦或白色如渍水数日者,主用连、石二味为末,外敷。内用诸药加于麦门冬汤之类,以服之。
虚劳,多汗,寒热,咳嗽,诸证备者,…咳甚者,皆宜麦门冬汤,必兼起废丸。大概此丸,男妇皆可用。
求真按:「有起废丸证,则可用之。不然者,不可用之。」
一妇人,下利不止三年,面色痿黄,眼泡肿重,舌上糙涩而色淡白带灰,或时如常,不大羸脱。虽卧床,如欲远行时,有中途畏惧发晕之状,必还家后得愈云。此实痫也,乃与麦门冬加石汤。二十日许,利止。又服二十日许,痊愈。
《方舆輗》本方条曰:「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虽为此汤之本旨,今且可为劳热咳嗽之主方矣。沈明宗注《金匮》云:『余窃拟为肺痿之主方也。』更有古之葛洪《肘后百一方》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圣济》云:『无人参,有竹叶、生姜,治虚劳,烦热,口干,舌燥,欲得饮水方。』此语可用参考。」
《餐英馆治疗杂话》:「《医宗金鉴》谓『大逆』之『大』字,当是『火』字。因此外感证,既历汗下,又历病因之痰促及一切杂证,宜以津液枯燥,虚火挟痰,上炎于咽,咽喉不利,痰少有声为的证。时而面赤,则更为确证,是以用麦冬、人参、大枣,培养胃中之真阴,以镇虚火之上逆,更以半夏涤痰下气,则阴水自生,火邪自不上奔矣。此诚仲景通天之手段,故喻嘉言先生谓麦门冬汤为治本之良方也。若以头痛必用川芎、蔓荆之类,咳者必用五味、桑白之类者,此庸医之所为,岂能治其病源乎。沈明宗曰:『余窃拟为肺痿之主方,一切痿证,皆可有效。老人及虚人,亦应此方证为多。』」
求真按:「此说解『上气咽喉不利』颇详,可熟读之。」
《蕉窗杂话》曰:「一人过于劳碌,暇时,恣食酒肉,后大发衄血。经医四十余人,不能治。三日后,自止。但因是左边头痛如裂,昼夜不安,故辞归,来求余治。见其人面如长枣,且问前医之治法,悉作血虚,用地黄类滋润剂。余即云:『欲吾治此,惟用大剂麦门冬汤,加黄连、石膏耳。』不十日,顿愈。此因诸医皆惑于血证之所致,而不知为厚味郁积邪火之证故也。」
求真按:「面如长枣者,颜面充血,恰如大枣之赤色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消渴,身热,喘而咽喉不利者,加天花粉。大便燥结,腹微满者,兼用调胃承气汤。治久咳,劳嗽,喘满短气,咽喉不利,时恶心呕吐者。《肘后方》曰:『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按生姜甘草汤证亦如尔云,可疑。今验病者,此方为胜。」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肘后》云通用于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者,为的治也。《金匮》有『大逆上气』句,虽漫然不确,盖肺痿、顿嗽、劳嗽、妊娠咳逆等证,有大逆上气之意味。若用之,则有大效,故此四字,有简古之深旨存焉。小儿久咳,此方加石膏,有妙验。咳血,此方加石膏,虽为先辈之经验,但有变为肺痿者,因用石膏过久,则有不食脉减之虞,故若用《外台》麦门冬汤类方之意,加地黄、阿胶、黄连,则适合而能奏效。又仿《圣惠》五味子散意,加五味、桑白皮,则咳逆甚者有效。又老人津液枯槁,食物难以下咽,类似膈证者,亦可用之。又大病后,饮药嫌恶,咽下有喘气,如竹叶石膏汤证,无虚烦者,用之,皆咽喉不利之余旨也。」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年二十三四,产后得外感,咽喉肿塞,痰喘壅盛,口中臭气甚,绝食数日,手足微冷,脉无力,疲劳极。余作麦门冬汤加桔梗,使徐咽下。又煎祛风解毒,加桔梗、石膏,使冷而含嗽之。一昼夜,咽喉分利,少下粥饮。后经二三日,现发热,烦渴,咳嗽,脉虚数,有外感之状,与竹叶石膏汤加桔梗、杏仁而愈。」
一人患梅毒,数年不瘥,咽喉糜烂,声音嗄而不出,虚瘦骨立。来都下医治,无效。余与麦门冬汤加桔梗、山豆根,兼用结毒紫金丹。数日,声音朗亮,咽喉复常。
竹叶石膏汤之注释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伤寒论》)
【注】
汪氏曰:「伤寒,本是热病,耗于热邪,则精液销铄,元气亏损,故其人必虚羸少气,气逆欲吐。气虚不能消饮,则停蓄于胸中,故上逆欲吐也。与竹叶石膏汤,以调胃气,散热逆也。」
钱氏曰:「仲景虽未言脉,若察其脉,虚数而渴者,当以竹叶石膏汤主之。虚寒者,别当消息之。」
丹波元坚曰:「竹叶性寒,止烦热。石膏入阳明,清胃热。半夏蠲饮,止呕吐。人参补病后之虚,与麦冬同,大添胃中之津液。又恐寒凉损胃,故用甘草以和之,且又以粳米助其胃气也。」
参看以上诸说,本条之意义虽能明了,但由余之经验,有本方证之病者,概有肉脱、羸瘦、疲劳困惫之状,脉亦虚数无力,皮肤及口唇、口腔黏膜多枯燥,舌干燥,有白苔,而诉烦渴,呼吸浅表,屡伴咳嗽,腹部凹陷,甚者如舟底状,食机不振,而常恶心。若此本为阳虚证而非阴虚证,则有热状而无寒状,呼气及其它排泄物,有多少之热臭,尿浓稠而赤浊等,因是得以征知内热之情状矣。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3.5克,石膏2~100克,半夏5克,人参2.5克,甘草2克,粳米8.5克,麦门冬11克。
上细锉,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冷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外台秘要》曰:「文仲竹叶汤(求真按:『即本方』)疗天行,表里虚烦,不可攻者。」
《和剂局方》曰:「竹叶石膏汤,治伤寒时气,表里俱虚,遍身发热,心胸烦闷,或得汗已解,内无津液,虚羸少气,胸中烦满,气逆欲吐者,及诸虚烦热,并宜服之。诸虚烦热者,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亦不痛,脉不紧数,即不可汗下,宜服此药。」
《伤寒六书》曰:「动气在右,下之,则津液竭,咽干鼻燥,头眩心悸者,宜竹叶石膏汤。」
《总病》曰:「竹叶汤(求真按:『即本方』)治虚烦病,兼治中暍,渴、吐逆而脉滑数者。」
《直指方》曰:「竹叶石膏汤,治伏暑,因内热炽而烦躁大渴者。」
《伤寒选录》曰:「竹叶汤(求真按:『即本方』),阳明汗多而渴,或衄而渴,欲水,水入即瘥,而复渴者,即本方。」
《张氏医通》曰:「唇青有二,若唇与爪甲俱青,烦渴引饮者,为热伏于厥阴,竹叶石膏汤证也;若唇青厥冷,而畏寒,振振欲擗地者,为寒犯少阴,真武汤证也。夏月感冒,吐泻霍乱,甚则手足厥冷,少气,唇面爪甲皆青,六脉俱伏,吐出酸秽,泻下臭恶,便溺黄赤者,此火伏厥阴也,为热极似阴之候,急宜作地浆,煎竹叶石膏汤。误作寒治,必死。」
求真按:「无作地浆煎之必要。」
《伤寒绪论》曰:「太阳证下之,头痛未除,唇寒面青,指头微厥,复发热者,为表邪内陷于阴分。虽头痛发热,不可用表药,宜竹叶石膏汤。瘥后,虚烦不得眠者,竹叶石膏汤。」
求真按:「此证为真热假寒,即热厥之轻微者,非表邪内陷于阴分也。又虚烦不得眠者,似栀子豉汤证,病情不同,宜注意。」
《伤寒论述义》曰:「瘥后,如竹叶石膏汤证者,病后胃液未复,虚热上逆者也。此种症状,误汗误下后,多有见之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伤寒余热不退,烦冤咳嗽,渴而心下痞硬,或呕或哕者,麻疹、痘疮亦同。」
治骨蒸劳热,咳而上气,衄血,唾血,燥渴烦闷,不能眠者。
求真按:「本方有效于肺结核,虽如尾台氏所说,但大概只起一时之效而已。」
又曰:「治消渴,贪饮不止,口舌干燥,身热不食,多梦寝汗,身体枯槁者。若大便不通,腹微满,舌上黑苔者,兼用调胃承气汤。」
求真按:「枯槁二字,能表现本方证,宜熟虑之。」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治麦门冬汤有一等之热候,而烦闷少气,或呕渴咳嗽者。虽同一石剂,此方与竹皮大丸,专于上焦;白虎汤,专于中焦;麻杏甘石与越婢加半夏,关系于肺部;其惟大青龙,专于表热耳。可参照其方而区别之。又张璐玉之经验,谓宜于病后虚渴,而小便赤者云。」
《治瘟编》曰:「一妇人,发热微恶寒,心下苦闷,下利呕逆,舌上白苔,脐上动悸高,脉弦紧,与大柴胡汤。下利稍止,呕逆益剧,胸腹热炽,烦渴欲饮水,四肢微冷,脉沉紧,与竹叶石膏汤。服七剂,痊愈。」
一人年十二,下利日二三行,略无所苦,日日出游。一日,洞泄如注,凡六行,眼陷,鼻尖,身热炽盛,心下苦闷,呕逆,舌上白苔,渴欲饮水,脉沉紧,与竹叶石膏汤,五日而愈。
《橘窗书影》曰:「一男子年二十余,患暑疫,数十日不解。虚羸,脉细数,舌上无苔,干燥,好冷水,绝谷数日,烦冤颇甚。余与服竹叶石膏汤,二三日,烦渴解,稍进食。后脉数不解,气血枯燥,大便难,与参胡芍药汤,徐徐恢复。」
田村玄泉曰:「他医用参胡芍药汤,其热不解,小便色赤者,用竹叶石膏汤,十取八九效。余与此说相反,按病后虚渴,小便赤者,用竹石。说见张璐玉,非玄泉之创见也。」
求真按:「用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再加麦门冬、地黄,与枳实芍药散合用,则无参胡芍药汤之必要。」
一女子外感后,寒热数日不解,咳嗽吐痰,不食,渐渐虚羸,殆成劳状。服柴胡剂数百帖,无效。余诊曰:「此暑邪内伏,不得解也,宜讲伏暑之策,与竹叶石膏汤加杏仁。」五六日,热大解,咳嗽随止,能进食。后与人参当归散,虚羸复常。
一老医曰:「一女年三十余,晚春感微邪,发作如疟,至晚夏尚未解,三四医杂治不愈。一日迫于心下,如气绝者。余有经验,因与竹叶石膏汤。十余日,寒热去。徐进,盗汗亦减。此因心下有水气,而不下利,致发此证。其它于胸膈有水气而吐水者,有眩晕者,有动悸者,均能以小半夏加茯苓石膏汤或半夏泻心加石膏汤等而取效。此说似有一理,而与余竹叶石膏汤之治验颇暗合,因附记之。」
一妇人年三十,伤寒数月,热不解,脉虚数,舌上黄苔,不欲食,咳嗽甚,痰喘壅盛。姬路加藤善庵疗之,无效。余与竹叶石膏汤,二三日,热稍解,舌上湿润,小便色不减。因与竹茹温胆汤,痰退咳安,食大进,不日全快。
竹茹及竹叶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
竹茹甘微寒,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血,除热。治上焦之烦热,温气寒热,噎膈呕哕(胃热),惊痫,肺痿,吐血,衄血,崩中。安胎。
竹叶辛淡甘寒,凉心缓脾,消痰止渴。除上焦之风邪烦热,咳逆喘息,呕哕吐血,中风失音,小儿惊痫。
由此说观之,则竹茹、竹叶可谓皆为清凉药,兼有镇咳、止血作用。
麦门冬之医治效用
本药为黏滑性消炎药,且为镇咳、强心、强壮、利尿药。由下列各说可知。
《本草纲目》曰
麦门冬根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脉绝,羸瘦短气。(《本经》)
疗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有子。(《别录》)
去心热,止烦热、寒热,体劳,下痰饮。(藏器)
安魂,定魄,止嗽,定肺痿吐脓、时疾之热狂、头痛。(大明)
治热毒大水、面目肢节浮肿,下水,主泄精。(甄权)
治肺中伏火,补心气不足。主血妄行及经水枯,乳汁不下。(元素)
【发明】
宗奭曰:「麦门冬,治肺热之功为多,其味苦,但专泄而不专收,寒多人禁服。治心肺虚热及虚劳,与地黄、阿胶、麻仁,同为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之剂。」
元素曰:「麦门冬,治肺中伏火,脉气欲绝者。」
时珍曰:「按赵继宗《儒医精要》云:『麦门冬,以地黄为使,服之令人头不白,补髓,通肾气,定喘促,令人肌体滑泽,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
《本草备要》曰:「麦门冬,甘,微苦而寒,清心润肺(求真按:『此即本药之黏滑作用』),强阴益精(此即本药之强壮作用),除烦泻热(此即本药之消炎作用),消痰止嗽(此即本药之消炎镇咳作用),生津行水(此本药黏滑组织之枯燥,故自利尿也)。治呕吐,痿蹶,虚劳客热,脉绝短气(治此等证者,由本药有消炎、黏滑、强心、强壮作用也),肺痿吐脓(治此证者,由本药有消炎镇咳作用也),血热妄行(治此者,本药之消炎作用也),经枯乳闭(此等证,由于组织之枯燥,故用本药,使黏滑之,则自通矣)。」
小半夏汤之注释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除热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圣惠方》「欲自利」作「不利」,似是,故随之而解。黄疸病之腹满而喘者,似大承气汤证,若是此证时,则尿色必当赤浊,今尿色无变化,有自利之倾向,而尿利不充分者,非大承气汤证也明矣,故不可用此方泻下其热。若误以承气汤,除去其热时,必至于发哕。其哕者,即以本方为主治也。由是观之,本方之所关者,尿色不变、尿利减少、及哕之三证,故不仅黄疸病而已。总之,其病证以哕,即呃逆为主目的,尿色不变,尿利减少为副目的而用之可也。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虽解如字义,但「谷」字,是饮食物也,不仅限于谷物而已。然仲景特选此字者,欲示与五苓散之水逆证区别也。
小半夏汤方
半夏9.6克,生姜6.4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五勺,煎五勺。去滓,放冷,微量频服之。
先辈之论说
《杨氏家藏方》曰:「水玉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眉棱骨痛不可忍者,此痰厥也。」
求真按:「可见中药方镇痛是为原因疗法也。」
《圣济总录》曰:「小半夏汤,治霍乱呕吐涎沫,医反下之,作心下痞者。」
《保赤全书》曰:「半夏生姜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小儿痘疮,噎气者。」
东洞翁曰:「小半夏汤,治吐而不渴者。」
求真按:「本方证不渴,故云尔。」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诸病呕吐甚,或病人恶汤药,而呕吐恶心,不能服对证方者,皆宜兼用此方。」
求真按:「此等证,先宜选用本方,或小半夏加茯苓汤、生姜半夏汤、半夏厚朴汤、干姜半夏人参丸等,待镇吐后,用对证方为佳。」
此方虽为呕吐之主药,若呕吐而渴,饮而复呕吐,呕渴俱甚者,非此方为主治也,宜选用小半夏加茯苓汤、五苓散、茯苓泽泻汤等。
求真按:「小半夏加茯苓汤之渴,不如五苓散、茯苓泽泻汤之剧。」
此方虽能治哕,然伤寒大热,谵语烦躁,腹满便闭诸证未退者,当治其主证。主证治,则哕将自止。若哕甚,兼用亦甚佳。
求真按:「本方加用橘皮,则益妙,是本方与橘皮汤合方之意。」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为呕家之圣剂,尤以水饮呕吐为宜。水饮证,心下痞硬,背七八椎处,冷如掌大者,若以此等证为目的而用此方,则百发百中焉(求真按:『此说根据仲景所论之“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冷如掌大”,但非必发证,故难以为目的』)。又胃虚呕吐,谷不得下者,先使服此方。不愈者,与大半夏汤。此大小之别也(求真按:『与本方不愈者,必不可与大半夏汤也』)。」
小半夏加茯苓汤之注释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也。今反不渴者,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千金方》作「呕家不渴,渴者为欲解也。本渴,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为是,故欲随而解之。本来呕吐者,为胃内有停水,故普通概不渴。时而有渴者,因停水下降,胃内停水减少也。故呕家不渴者,因呕吐者胃内有停水,则不渴也。渴为欲解者,若先不渴,今至于渴者,当作停水下降之征,则有治愈之倾向也。以下本来不渴,今至于渴者,为胃内来停水,是即以本方为主治也。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金匮》「半夏」,上无「小」字,今从《千金方》加之。卒呕吐者,突然呕吐也。心下痞者,虽为胃部停滞膨满之义,但与大黄黄连泻心汤等异,乃由停水而然,故欲示此意,为加「膈间有水」一句。又眩悸者,有眩晕、心悸亢进之二证,皆为茯苓、半夏之所治也。以是可知本条之义矣。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本条注释已详于前数条。
由仲景云,先渴后呕,则本方证为有渴也明矣。但由余之经验,则此渴为极轻微。若剧者,宜加用石膏。又呕吐甚者,加橘皮,以伏龙肝汁(黄土汁)煎用。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7.2克,生姜4.8克,茯苓2.4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论说治验
《仁斋直指方》曰:「小半夏加茯苓汤,治水结胸证,心下忪满,无大热,头汗出。」
《张氏医通》曰:「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痰饮汗多,小便不利。」
《妇人良方》曰:「大半夏汤(即本方也)治痰饮脾胃不和,咳嗽,呕吐,饮食不入。」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小半夏证而眩悸者。」
求真按:「眩悸非必在证,故此定义不完全。」
《丛桂亭医事小言》曰:「一商人,患脚气,咳嗽甚,一身皆肿,呼吸迫促,有冲心之兆。与越婢如朮、附,无验。转豁胸汤,又无效。与甘遂丸,不下利。一日忽呕逆,水药皆不受,气息急迫,不能平卧,坐而按摩脊背,阴囊肿胀,寸时不安。以其呕甚,投小半夏加茯苓,能饮而不吐,次日依然,但欲其少呕吐,故使连服之。三日许,呕吐止,而食粥,小便清利,故犹用前方,逐日快利,肿亦随消,呼吸稳安,得以平卧。乃更守服前方,三十日许,痊愈。」
求真按:「本方不惟为镇呕之对方证,亦可为拔本塞源之剂。」
《方舆輗》曰:「小半夏加茯苓汤,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方下所叙之一种病证,往往有之。西尾氏曾于中途卒发眩晕,从者来请余治,即往诊之。手足微厥,脉细欲绝。坐中一医云:「虚候可畏。」余潜心诊之,脉与证虽似危候,但呕多悸甚,心下痞满,此乃仲景氏所谓膈间有水之一证也,决不足虑。即作大剂之小半夏加茯苓汤,连进六七帖。至次早,数证稍安。用前方数日,虽渐痊,唯有冒眩意,因用泽泻汤二三旬而平复。凡药若能中病,即微饮微汤,能立伟效者如此。余遇此证卒发者两三人,皆以此方取效。因思本文之「卒」字,可谓大眼目矣。《外台》改作「诸」字,非也。又于《金匮》注书,作病中卒然呕吐解,亦非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治前方证(求真按:『前方,指小半夏汤』)兼停饮而渴者,又有停饮而呕吐不食,心下痞硬(求真按:『心下痞硬,为心下痞满之误』)或头眩者,有效。总之,饮食不进者,或疟疾经日而食不进者,此方倍加生姜,能奏效。」
求真按:「不进食者,胃内有停水故也。」
《橘窗书影》曰:「一男子伤寒数十日不解,羸瘦骨立,脐上筑筑而动悸甚,饮食不纳,脉虚数,濒于死。余以为厥阴正证(本柯琴之说),与乌梅丸。其人恶药臭,不能服,消渴殊甚。即权与小半夏加茯苓汤,杂以前丸服之。五日,呕气止,诸证退。连服三十日,病痊愈。」
余于似此证而有水气在胸胁者,用石膏,而危险证有得救者,今记其一二于下。胸膈有水气,其证有吐水者,有眩晕者,有动气者,有因动气而呼吸不稳者,皆以小半夏加茯苓、石膏,或半夏泻心加石膏等,能收效。按心下有水气停饮证,证候不一,非一方一药可得而治之。其尤轻者,桂苓朮甘汤之头眩,小半夏加茯苓汤之水停心下,皆所以燥水饮,利小便,而为治者也。此等处,能注意用附子、石膏,皆可奏非常之效。
一妇人多年患反胃,至今冬增剧。饮食不纳,由心下至脐上,痛甚不能堪。余乃与小半夏加茯苓橘皮汤,兼用起废丸。至于食料,仅啜荞麦汤少许。过四、五日,呕吐止,痛减。更连进前方,不复发。
生姜半夏汤之注释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愤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尾台氏《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正字通》云:『愦愦者,心乱又昏眊貌。盖心胸昏闷,无可奈何之谓也。』考生姜、半夏之作用,则本条之病证,可谓因消化管内之水毒急剧,侵及心肺,使呈难以名状之苦闷状态。而本方与小半夏汤药味相同,所以其主治异者,本方以生姜为君药,半夏为臣药;彼方以半夏为君药,而以生姜为臣药也。以是可知仲景处方方法之严密矣。」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12克,生姜汁四勺
上细锉,以水一合一勺,煮半夏,取七勺。纳生姜汁,取五勺。冷却而频服。
先辈之论说
《外台秘要》曰:「文仲一方(即本方也),治脚气入心,闷绝欲死者。」
《肘后百一方》曰:「斗门一方(即本方之丸方),治胸膈壅滞,…能去胸膈之壅滞,大压痰毒,及治伤于酒食,其效极验。」
《圣济总录》曰:「半夏丸(即本方之丸方)治风湿脚气,痰壅而头痛。」
《幼幼新书》曰:「一方(即本方之丸方)治胎惊涎盛而不乳。」
《仁斋直指方》曰:「半夏丸(即本方之丸方)治吐血、下血、崩中、带下,而喘息痰呕,中满虚胀。」
求真按:「是咯血、吐血、肠出血、子宫出血,而兼喘息呕吐,胃部膨满,水肿(虚证)者,本方为主治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凡诸病痰饮卒迫,咽喉闭塞不得息,汤药难以下咽者,若非此方,不能开通。当先以此方解其急,后可随宜处方。若加熊胆,其效尤速。又能治哕逆。」
大半夏汤之注释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胃反者,如已述之《金匮》中脾伤则不磨(求真按:「不消化也」),朝食则暮吐,暮食则朝吐,是称宿食不化。既有呕吐证,于次句更云呕吐者,为无意义之重言,难认为仲景之正文。然《千金方》之大半夏汤作「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者」,反似为正文。故本方可随之运用其意。胃反病,则食不能容受,若食即吐出,不食则不吐者,即以本方为主治也。又《外台秘要》大半夏汤云:「治呕而心下痞硬者。」由方中有人参观之,甚为合理,故用本方者,必须参看此说也。
大半夏汤方
半夏29克,人参3.5克,蜂蜜30克。
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汤。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三因方》曰:「大半夏汤,治心气不行,郁生涎饮,聚结不散,心下痞硬,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吐。」
《圣济总录》曰:「半夏人参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霍乱逆满,心下痞塞。」
《方机》本方主治曰:「呕而心下痛者(南吕)。」
《建殊录》曰:「一男子年二十余,请治曰:『嗝噎已二年许,十日、五日必发,顷者胸腹胀满,举体愈不安。众医皆以为不治,无处一方者。曾闻先生之论,死生天所命,疾病医所治也,等于死耳,愿先生治而死,幸为瘳之。』先生作大半夏汤使饮之,饮辄随吐,每吐必系黏痰。八九日,药始得下,饮食不复吐。出入二月许,痊愈。」
《麻疹一哈》曰:「一男子年三十余,疹子已出,发热犹未减,疹欲收不收,卒尔吐饮食,汤药亦吐。如是二三日,前医不能治,更请余治。按其腹状,心下痞硬,胸腹辘辘有水声。因作大半夏汤,使饮之。尽二帖,欲吐不吐,胸中愦愦不安。尽三帖后,少能就睡,寤后下利二三行,吐全已。而身热犹不解,烦渴引饮,更作石膏黄连甘草汤使饮之。尽七帖,前证渐退,疹子全收。前后十八九日许,如旧。」
蜂蜜之医治效用
本药为缓和黏滑药,其作用酷似于甘草。所异处,彼通用于表里内外各证,更不含滋养分,此药专用于里证,有多少之滋养分也。
《本草备要》曰:「蜂蜜,生性凉,能清热。性温,能补中。甘而和,故解毒。柔而泽,故润燥。以甘缓可去急,故止心腹、肌肉、疮疡诸痛。…和百药,与甘草同功。…煎炼为胶,通大便闭。然能滑肠,泄泻、中满者,禁用。」
半夏苦酒汤之注释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半夏苦酒汤主之。(《伤寒论》)
【注】
少阴病解在太阳病篇半夏散及汤条下,余从略。
半夏苦酒汤方
半夏片制者2克,鸡卵壳及卵黄去之一个。
上二味中,加适量之食醋,短时间内,煮沸,去滓。以少量徐徐咽下。
先辈之论说治验
钱氏曰:「半夏,开上焦痰热之结邪。卵白,清气,治伏热。苦酒味酸,使敛降阴中热淫之气。今之伶人,每遇声哑,即以生鸡子白啖之,声音即出者,亦此方之遗意也。」
《医宗金鉴》曰:「半夏,涤痰;蛋清,敛疮;苦酒,消肿,则咽清声出矣。」
《方机》本方主治曰:「咽中肿,水谷不下者。」
《生生堂治验》曰:「一男子年二十,患下疳疮,其毒上攻,右耳溃聋,咽喉腐烂,自喉外发疮。嗣后咽喉肿痛,米粒不能下。久之,唯待死耳。先生省之,且使门弟子诊之。谓曰:『二三子以何等方治之?』皆曰:『七宝丸或龙门丸。』先生笑曰:『否。尔等泥我规则,正以杀人耳。古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斯人有斯疾,犹鼠之近器,岂无顾忌乎?然粮道已绝,胃气久惫,二三子之言虽当,但损其器,亦未如之何矣。』因先与半夏苦酒汤,含而饮之。明日,来人云:『咽痛如忘,肿亦随消。』旬余,其腹颇足当其毒,因与桃仁解毒汤而行熏法,后以龙门丸下之。一二月,耳亦能闻矣。」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按半夏散之服法,亦云少少咽之。盖咽中肿痛或生疮者,肿必及于会厌,故多咽则过咽必少。若使冷而徐徐含咽时,不特药汁易下,亦可浸渍疮处,是以外治而寓内治之法,用意最密也。张子之术,可谓委曲周悉矣。」
半夏厚朴汤之注释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炙脔者,尾台氏云:「《说文》,脔者,臞也。臞者,小肉也。」此证,觉咽中如有肉片黏着也。咽喉内虽有自觉的如小肉片黏着,其实无黏着,故非器质的疾患,可得推知为神经证也。冠以「妇人」二字者,一因仲景之本论,因列于妇人杂病篇之关系。又一因妇人多神经证,欲示本病亦不外此意也。《千金方》云:「半夏厚朴汤,治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此说可以补充仲景之论,故欲说明之。胸满,心以下坚者,心下部膨满,按之则坚也。但与大柴胡汤心下痞硬之内实而有抵抗异。因内部无阻滞,故外部反坚硬,内部中空而无抵抗也。是以方中有半夏、厚朴,而无枳实、大黄也。又帖者,尾台氏复云:「《释名》曰:『床前之帷曰帖。』帖帖,言垂也,可见帖帖之义矣。」如上所述,即小肉片垂下状之形容词也。
问曰:「病人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师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则为水,紧则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尚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荣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咽喉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瘥,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瘥。先治新病,旧病当治在后。」(《金匮要略》)
【注】
原文末句无「旧」及「治」字。此句与上句,与同书之「夫病痼疾,若加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治痼疾也。」同义,若不加此等字,则意义不通,故认为脱简而加之。本条细论水毒之终始,而仲景未示其治法。由余之经验,因误治,冲气即像奔豚,宜处以苓桂五味甘草汤。其它诸证,可与本方也。以是可知本方有效于水肿之神经证,咳嗽发作也。
半夏厚朴汤方
半夏14.5克,厚朴3.5克,茯苓5克,生姜6克,紫苏子12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或冷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三因方》曰:「夫喜伤心者,自汗,不能疾行,不可久立,故《经》曰:『喜则气散。』怒伤肝者,上气不可忍,热来而荡心,短气欲绝不得息,故《经》曰:『怒则气击(一本“击”作“上”。求真按恐作“上”为是)。』忧伤肺者,心系急而上焦闭,荣卫不通,夜卧不安,故《经》曰:『忧则气聚。』思伤脾者,气留不行,积聚在中脘,不得饮食,腹胀满,四肢怠惰,故《经》曰:『思则气结。』悲伤心者,善忘不识人,不得取还置物之所在,筋挛,四肢浮肿,故《经》曰:『悲则气急也。』恐伤肾者,上焦之气,闭而不行,还于下焦而不散,犹豫不决,呕逆恶心,故《经》曰:『恐则精却。』惊伤胆者,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说物不竟而迫,故《经》曰:『惊则气乱。』七者虽不同,但本于一气。藏气不行,忧而生涎,随气积聚,大如块,在心腹中,或塞咽喉如粉絮,吐不出,咽不下,时去时来,每发欲死,如神灵所作,逆害饮食,皆七气所生成,治之各有其方。」
求真按:「是主要说本方之主治也。」
大七气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喜怒不节,兼忧思多生悲恐,或时震惊而致藏气不平,憎寒发热,心腹胀满,傍冲两胁,上塞咽喉,如有炙脔,吐咽不下,皆七气之所生也。
求真按:「可见本方并治机能的及器质的疾患矣。」
《证治大还》曰:「半夏厚朴汤,治积块坚硬如石,形大如盘,而致人坐卧不安,中满腹胀。」
《孙氏三吴医按》曰:「张溪亭,喉中梗梗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鼻塞,头晕,短气,耳常啾啾不安,汗出如雨,心惊胆怯,不敢出门,若稍见风,即遍身疼,至小便时,则小水淋沥而痛,脉两寸皆短,两关滑大,右关尤搏指,此梅核气证也。水煎半夏(四钱)、厚朴(一钱)、紫叶(一钱五分)、茯苓(三钱三分)、生姜(三分),使食后服,每用此汤调理,多效。」
求真按:「曾治十岁女儿,咳嗽频发,短气,汗出如雨,尿利频数,尿后尿道微痛,与本方二分之一,得奇效。」
《医方口诀集》三因七气汤(求真按:「此本方也」)条曰:「括苍之吴球,治一官者,年七十,少年之时,患虚损,好服补剂。一日事不遂意,头目眩晕,精神短少,请医调治。遂以前证告之,谓尝服人参养荣汤、补中益气汤,每帖用人参三五钱,其效甚速。医者不察,遂用前方,倍以人参、熟地,无效。都以为年高气血两虚,当合固本丸,而汤与丸并进,则当有速效。数服,反加气急。吴诊其脉,大而力薄。问其病情之因得之,曰:『先生归休之意切,而当道欲留,岂抑郁所致耶?盖气有所郁,医者不审同病异名、同脉异经之说,概行补药,病所以日加也。』病者叹曰:『斯言深中余病。』遂用四七汤数服,稍宽,气血和平,经旬而愈。」
又按诸气不调,作痛者不一(求真按:「此引用《三因方》说」),或手足疼痛走注如痛风,或拘挛搐搦,或膈腹掣痛不可忍,或寒热交作,或小便短涩如淋者,能审其证,皆可用之。
按诸气不调作疾者,无择《三因方》已详。但亦有变证,类似危病者,如西尾氏,肚腹膨胀,按之如鼓,饮食不甘,胸痞气喘,夜不安卧,时或咳唾。此证宛如鼓胀,按其脉,沉而滑。余作气郁停痰治,用四七汤二百余帖而平复。此从脉不从证也。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半夏厚朴汤,治咽中如有炙脔,或呕,或心下悸者。」
求真按:「本方不外于小半夏加茯苓汤之加味方,故可治恶心呕吐、眩悸之证,无待辨矣。」
《方机》本方主治曰:「若感冒,如桂枝证而有痰饮者,与桂枝汤合方主之(屡所经验也)。」
求真按:「感冒如桂枝汤证而有痰饮,即有恶心呕吐,嗽喘急,声音嘶哑等,以本方与桂枝汤合方为佳者。虽如东洞翁言,然本方之合方,不仅桂枝汤已也。苟兼此证,不问与葛根汤,与小柴胡汤,皆可合方。此非余推断,是出于实历也。」
《险证百问》曰:「平常患感冒,咳嗽而声嘶者。师曰:『平常风邪声嘶者,若以桂枝汤合半夏厚朴汤投之,有效。凡咳嗽声嘶者,若咳嗽治,则数日自愈,不药亦可。』声嘶者,痰饮之变也。」
求真按:「咳嗽而声嘶者,若咳嗽治,则数日自愈者有之。亦有咳嗽治,尚声嘶依然者,必不可不药。若仅此证,而无余证,即本方之主治也。」
《蕉窗方意解》本方条曰:「《易简方》,加生姜七片、大枣一枚,名七气汤。《局方》亦同。《金匮》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易简方》:『治喜怒悲忧思恐惊之气,结而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之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舒不快,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有痰饮,因而呕逆恶心,并宜服之云云。』按此方既可用于中脘痞满,是以手按,心下硬满,上迫胸中,气舒不畅,郁闷多虑之证。此心下硬满,但非可用芩、连苦味证,又非芍药、甘草、胶饴等之甘味证。唯心下闭塞,因蓄饮于胸中、心下,或为呕逆恶心,或为痰涎壅盛而气急,或咽中常觉有如炙脔,咯不出,咽不下等证,是皆由心下痞硬所发之证也。故心下痞硬甚,反用淡味剂,不碍蓄饮,而痞硬即缓矣。此法譬如张幕御铁炮,所谓以柔制刚也。此方之苏叶,以轻虚而理胸中与心下,半夏辛温,疏通胸中心下之饮,厚朴不苦不甘,茯苓淡薄,下降心下之饮,亦以消导水道也。至于后世加生姜、大枣,不过口头禅耳,不可悉从。若以此方淡薄为主,则不可用大枣。若不得已时则加用生姜,恐不以为苦矣。」
求真按:「生姜为不可缺之要药,非不得已而加之。」
《导水琐言》曰:「又水气蓄滞于心胸而难利,用吴茱萸、橘皮汤等而不通利者,可用半夏厚朴汤加犀角。又小疮、头疮,内攻而肿,不至喘满甚,只腹胀而小便难者,亦妙。」
求真按:「此证可用本方,或本方加石膏,无加犀角之必要。」
《东郭医谈》曰:「疝气累阴囊,后世家用五积散加茴香或木香通气,或三和散等。古方家用乌头煎等,不效者,诸家术尽时,余有治以半夏厚朴汤加犀角者。」
《丛桂亭医事小言》曰:「一妇人一日患急积,饮食不入口。夜中,余使门人脉之,平稳,只有一滴水下咽,即烦躁欲死,而腹满仍不可进药。门人归,问余方。余曰:『非喉痹乎。』则曰:『否,咽不痛。』曾问看守人昨日食饼后,初发时,一医官治之,却增剧云。门人曰:『恐系食滞乎。』使与中正汤。至次日,愿乞余诊。至其家,问之。云前夜饮一医官药,不能下咽,亦吐不出,乃大发汗而烦闷。饮门人药,似稍减,只有一滴润喉耳。诊无异状,仍与水试之。问:『下喉后,如噎,如呛,出自鼻孔耶。』则云:『无其事,惟暂苦而渐下耳。』问其痛苦如何?惟觉咽中梗塞。集看护人三四,努力抚心、按背,仍觉有物逆上心下,其呛势而引张腹气。若以为喉中病,则喉又无异状,方殆穷。先与半夏厚朴汤,得小快。更经三四日,而复原。」
求真按:「有此逆上于心下者,所谓病也。余亦曾用本方治此证矣。」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证后世所谓梅核气也,加桔梗尤佳,兼用南吕丸,治妊娠恶阻,极妙。大便不通者,兼用黄钟丸或大簇丸。若用苏子,则效胜苏叶。」
求真按:「梅核气,不必兼用南吕丸。又妊娠恶阻,不可加桔梗(因桔梗有催起恶心呕吐故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局方》名七气汤,为气剂之祖(求真按:『气剂者,神经证治剂也』)。故不仅治梅核气,凡诸气病,皆可活用之。据《金匮》、《外台》惟用于妇人者,非也。盖妇人气郁,多由血病而生者。一妇人,产后气不舒畅,少有头痛。前医以为血证,投芎归剂不效。诊之,脉沉,此由气滞生痰证。与此方,不日愈。血病理气,亦一法也。《东廓》水气蓄滞于心胸不利,用吴茱萸汤等,倍不通利者,及小疮、头疮内攻之水肿、腹胀,小便甚少者,此方加犀角,取奇效云。又加浮石,有效于噎膈之轻证。雨森氏治验,睾丸肿大如斗者,其腹必滞水阻隔,心腹之气,因不升降,使用此方,加上品之犀角屑。百余日,心下渐开,囊里之水消化而痊。身体发巨瘤者,亦有效。且不限于此二证,凡腹形有血水二毒痼滞者,皆可以此方取奇效云。可试之。」
《橘窗书影》曰:「一男子年四十余,患噎膈,食管常如有物梗塞,饮食至此悉吐出,肢体枯柴,其人决死。余诊曰:『自心下至中脘间无凝结顽固之状,病方在食管。况年强壮,何必待毙?』因与半夏厚朴汤理其气,时用化毒丸动荡其病,兼灸大椎节下间至七椎节下间,每节七八壮。过五六日,咽喉之间觉如火燃。试吞冷水,无梗塞之患。由是饮食稍进,病亦渐愈。」
求真按:「化毒丸为水银砒素剂。由此观之,此证恐为梅毒性食管狭窄。」
《后刍言》曰:「四七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之妙,在紫苏叶一味,以辛散结,以香醒脾而顺气,消胀行水,其余事也。徐忠可云:『余治王小乙,咽中每噎塞,咳嗽不出,以半夏厚朴汤而愈,皆由《金匮》脱化而来。』葛仙翁曰:『凡妇人诸病,兼治忧患,使宽其思虑,则病无不愈。《金匮》载此方,亦此意耳。』」
紫苏叶及子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苏茎叶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别录》)
除寒热,治一切冷气。(孟诜)
补中,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止脚气,通大小肠。(日华)
通心经,益脾胃,煮饮尤胜,与橘皮相宜。(苏颂)
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解鱼蟹毒,治蛇犬伤。(时珍)
以叶生食,作羹,解一切鱼肉毒。(甄权)
苏子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下气,除寒,温中。(《别录》)
治上气咳逆,冷气,及腰脚中湿气,风结气。(甄权)
调中,益五脏,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瘕结,消五膈,消痰止嗽,润心肺。(日华)
治肺气喘急。(宗奭)
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时珍)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香苏散条曰:「此方于气剂中有挥发之功,故凡男女气滞,胸中、心下痞塞,默默不欲饮食,懒于动作,胁下痞硬,用大小柴胡等反激者,或鸠尾甚痛,昼夜闷乱,用建中、泻心类无寸效者,与之奏意外之功。有一妇人患心腹痛,尽诸医手,不能愈。一老医用此方,三帖霍然。昔之医师,以此方疗兵卒,亦挥发气郁故也(求真按:『用香苏散之病证,可与半夏厚朴汤』),但不可拘泥于《局方》之主治。又苏叶能解食积,故由食鱼毒而腹痛,或喘息,若用多量紫苏即有效。」
由此等说观之,则本药可谓有亢奋性发汗,镇咳,健胃,利尿药,兼有镇静,镇痛,解毒(鱼毒)作用。
半夏干姜散之注释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由余之经验,本方于实际上不甚紧要。特有此创方者,恐仲景欲示此方包含小青龙汤、干姜半夏人参丸、半夏泻心汤等之方意。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干姜各等分。
上为细末,混合之。以醋二勺,和水一合二勺。煮药末4克。取勺顿服之。
干姜半夏人参丸之注释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半夏人参丸主之。(《金匮要略》)
【注】
本条虽述恶阻之证治,然此呕吐不止者,非唯不止之意,是曾用诸镇呕剂,犹呕吐不止也。因本方中有生姜、半夏,故其镇呕作用与小半夏汤等,但与彼异者,此二药之外,因尚有干姜。不仅有半夏干姜散之能力,更含人参,有似于理中丸之作用,故此方之主证,与其它镇呕剂异。有不热、不渴、不悸、心下痞硬、恶心呕吐之阴虚状者,即用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亦无效也。以是可知仲景之意深且长矣。
干姜半夏人参丸方
干姜、人参各4克,半夏8克。
上为细末,以生姜汁及米糊为丸。一回服用4克但用上三味,加生姜,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三回分服,亦可。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呕吐不止,心下痞硬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心下痞硬,干呕不止者。」
求真按:「以方中有人参,云心下痞硬,可信。」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妊娠恶阻殊甚,不能服汤药者,宜用此方,徐徐收效。大便不通者,间服大簇丸、黄钟丸等。若兼蛔者,宜鹧鸪菜丸。」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本治恶阻之丸方,但今以丸料,用于诸呕吐不止,胃气虚者,有捷效。」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年二十许,产后胃中不和,时吐饮食,羸瘦已极。遂发大呕吐,药食不入,脉微细,四肢微冷,口干燥,欲冷水。医束手,无如何。余诊之,作干姜半夏人参丸料,煎而待冷,时时使饮一合许。又以冷水送下乌梅丸,药始下咽,呕吐止。经二三日,啜稀粥,胃气渐复。用前方月余,愈而肥胖。」
一妇人年四十余,尝有吐水之癖。经炎暑,其病益甚,饮食不能进,身体骨立,心中疼热,好饮冷水。西医五六辈疗之,更无效。余与半夏干姜人参丸料,兼用乌梅丸,呕吐顿止,心中疼热,日渐减少,饮食得以渐进。其夫谢曰:「余五十年来,误信西医,不知中医之治,有如是之速效者,真不堪惭愧矣。」
《温知堂杂着》曰:「干姜人参半夏丸,用于呕吐,须以本条所谓『不止』为目的,是用他药无效,恶阻久不止,胃中带虚寒者,故自始即与此方无效者也。余以三味等分(人参用官种)为煎药之一帖量,以水一合三勺,煮取六勺,约分十回之极少量,频服之。此方之病候,饮食即吐出,诸药不能受者,此方若适,服一二帖后必见效。若服二三帖,尚不见微效者,可知此方不适矣。且不限于恶阻,亦可运用于诸病。余与暴泻病之呕吐不止者,即得效。」
半夏泻心汤之注释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注】
详小柴胡汤及大陷胸汤条。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和久田氏解本条颇详密,故列之于下,以代注释。
心下痞满,按之硬而不痛,呕而肠鸣者,为半夏泻心汤证。其鸣者,如雷之鸣走,故又谓之雷鸣。雷鸣者,热激动其水也,多由胸中至于中脘脐上之间,肠鸣痞痛。顿而大泻者,谓之热泻。又病人食时,忽欲泻者,此证亦有之。但须详审腹证后,可用之。
此方以有黄芩解心下之痞,有黄连去胸中之热,亦有泻心之名。然其证之大部分为水,主半夏以去水,伍干姜以散结,伍人参以开胃口,和以甘草、大枣,以缓挛时之急。诸药相和,而退胸中之热以逐水气,所以治其呕,而去心下之痞也。…呕而肠鸣之因为水气也明矣。故虽不下利,亦用此方也。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11克,黄芩、干姜、人参、甘草、大枣各5.5克,黄连1.8克
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汤。
半夏泻心加石膏汤方
前方中力口石膏20~100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前方证而兼石膏证者。
半夏泻心加茯苓汤方
半夏泻心汤中加茯苓7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半夏泻心汤证而兼茯苓证。
半夏泻心加茯苓石膏汤方
半夏泻心加石膏汤与半夏泻心加茯苓汤二方之合方也。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半夏泻心加石膏汤、半夏泻心加茯苓汤之二方证相合者。
先辈之论说治验
《千金方‧心虚实门》中曰:「泻心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老少下利,水谷不消,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者。」
煮法后云并治霍乱。若寒加附子一枚,渴加瓜蒌根二两(求真按:「加石膏处却多」),呕加橘皮,痛加当归一两(求真按:「虽有疼痛,亦必不可加当归」),客热以生姜代干姜(求真按:「此非仲景之方法也,不可从之」)。
《三因方‧心实热门》曰:「泻心汤(求真按:『是本方之去大枣者,但去之,非也』),治心实热(求真按:『本方证,非实热也』),心下痞满,身重发热,干呕不安,泾溲不利,水谷不消,欲吐不吐,烦闷喘急者。」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呕而心下痞硬,腹中雷鸣者。」
求真按:「此说是也,可从之。」
《方机》本方主治曰:「心下痞硬,腹中雷鸣者(大簇),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大簇),心中烦悸,或怒,或悲伤者(紫圆)。」
《漫游杂记》曰:「有一人病大便燥结,平素十余日一行,下后,肛门刺痛不堪,经数年不愈,请余诊之。其脉沉劲,脐之左右积有结块,连于心下。余曰:『此病在腹,不在肛门,若不能持久,则不愈。』乃作半夏泻心汤加大黄三分与之,日二服。数日后,便利,肛门不痛。余按其腹,连结者未解,试休药。数日,又如旧,于是再服前方。经三月,腹候渐稳,灸背数百壮,遂痊愈。」
《芳翁医谈》曰:「休息痢,世皆以为难治,盖亦秽物不尽也。宜服笃落丸,兼用泻心汤之类。」
求真按:「休息痢者,谓下痢与便秘交代也。笃落丸,大黄一味之丸方也。」
下利如休息,而无脓血,唯水泻耳,或自止则腹胀,泻则爽然,而日渐羸惫,面色萎黄,恶心吞酸,时腹自痛者,与半夏泻心汤兼用笃落丸为佳,且宜长服也。
《成绩录》曰:「一贾人年十八,尝患痫,发则郁冒,默默不言,但能微笑,恶与人应接,故围屏风,垂蚊帐,避人蒙被卧,其时方大汗出,渴而引饮,饮汤水数十杯,小便亦如之。先生诊之,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乃使服半夏泻心汤,发则与五苓散,大渴顿除,小便复常。续服半夏泻心汤,久之,痫减七八。后怠不服药,不知其终。」
一贾人中鼠毒,微肿微热。未几,疵瘳。瘳后,诸证杂出。心气不定,手足肿,经年不愈,就先生求治。诊之,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与半夏泻心汤,兼用木鳖子、大黄、甘草三味煎汤而愈。
《古方便览》曰:「一男子,呕吐下利,四肢厥逆,心中烦躁,气息将绝。一医云霍乱,用附子理中汤,吐而不受,烦躁益甚。余即用此方,三服痊愈。」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痢疾,腹痛而呕,心下痞硬,或便脓血者,及每因饮食汤药下腹,即辘辘有声而转泄者,可选用以下三方(求真按:『此说是也,可信。以下三方者,指本方及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也』)。」
治疝瘕积聚,痛侵心胸,心下痞硬,恶心呕吐,肠鸣或下利者。若大便秘者,兼用消块丸或陷胸丸。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饮邪并结(求真按:『饮邪并结者,水热二毒并结也』)而心下痞硬者,为目的。故对于支饮或澼饮之痞硬,无效。若由饮邪并结而致呕吐、哕逆、下利者,皆可用之,有特效。《千金翼》加附子,即附子泻心汤之意,温散饮邪之老手段也。」
山田业广曰:「欲用连理汤之病人,心下痞硬甚,则用半夏泻心汤,痞硬随愈,而口中糜烂亦痊愈矣。」
一妇人腹满,经闭数月,心下痞硬,气宇郁甚。诊之,经闭,急恐不通,欲先泻其心下痞硬,用半夏泻心汤。七八日,经水大利,气力快然而痊愈。
甘草泻心汤之注释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伤寒论》)
【注】
丹波元坚说三泻心汤证(谓本方及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也)云:「结在心下,有冷热不调者,何也?因其人胃气素弱,水液不行,而误治更虚,胃因冷热相搏,致成痞硬者是也。因虚实相半,故病势颇缓,实系少阳之类变。如其治法,以温凉并行而调停之。」
本方证本系胃弛缓有停水人,患伤寒或中风,有表证时,医误下之,胃肠俱益衰弱,内陷热毒乘之而发也(若不误下,虽不无发本方证,仲景欲示其为阳虚证,故取误下为例也)。谷不化者,食物不消化也。因胃肠衰弱,与下痢频数,无暇消化也。其被排泄者,与下利清谷异。腹中雷鸣者,胃肠内水气鸣走,由于热毒激动水毒也。心下痞硬而满者,是示心下痞,即胃部膨满,不由于他因,而基于痞硬也。干呕心烦不得安者,因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与水热二毒之急迫也,故宜以增量半夏泻心汤之甘草如本方对之。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者,以不可下之本方证,误认为大柴胡汤之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以下之,致心下痞硬加甚也。此非热结以下,为本方证之痞硬,非如大柴胡汤证之由于结热,唯因热水二毒乘胃衰弱而上逆,致成痞硬也。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起卧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求真按:「嗄字为是」),甘草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就本条,古说虽多,未得正解。余亦不知其意。由南涯、琴溪二氏之治验(记于下)考之,则本条可能是述胃肠性神经证之证治。
甘草泻心汤方
半夏11克,甘草7克,黄芩、干姜、人参、大枣各5.5克,黄连1.8克。
煎法用法同上。
先辈之论说治验
《伤寒六书》曰:「动气在上,下之则腹满、心痞、头眩者,宜甘草泻心汤。」
《张氏医通》曰:「如痢不纳食,俗名噤口。因邪留胃中,胃气伏而不宣,脾气因而涩滞者,连、枳、朴、橘红、茯苓之属。头疼、心烦、呕而不食、手足温暖者,甘草泻心汤。」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半夏泻心汤证而心烦不得安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下利不止,干呕心烦者。默默欲眠,目不得闭,起卧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者。」
《生生堂治验》曰:「某人来见先生,屏人窃语云:『小女年方十六,已许配矣,然有奇疾,其证无所闻也。每夜待家人熟睡后,窃起跳舞。其舞也,俏妙闲雅。天将明,罢而就寝。余间窥之。每夜异曲,从曲之变而奇也,不可名状。日中动止,无异于常,亦不自知其故。告之,则愕然,竟怪而不信。不知是鬼所凭耶,抑狐所惑耶?若他人闻之,恐害其婚,是以阴祝祈祷,但无效果。闻先生善治奇疾,幸来诊之。』先生应曰:『此证盖有之,所谓狐惑病也。』诊之,果然。与甘草泻心汤,不数日,夜舞自止。遂嫁某子。」
又闻大津一妇人,有奇疾。初,妇人不知猫在柜中,误盖之。二三日后,开之,猫饥甚,瞋目吓且走。妇人大惊,遂以成疾,号呼卧起,其状如猫。清水某者,师友也,乃效先生方,与甘草泻心汤以治之。
求真按:「前者所谓梦游病,后者即凭依证也。」
《青州治谈》曰:「师曰:『前泉州有一病男,初感风寒,发为痰喘,或以痰喘为急,用十枣汤下之,瞑眩甚而吐下,故四肢微冷,食饵不进,看者甚以为危笃。前医频用茯苓四逆汤,微冷不得复。乞余往诊之,心下有痞满之气味,但因吐而逆上故也。乃调合甘草泻心汤五帖,谓之曰:“自五更迄黎明饮尽之。”微冷渐复,逆上渐降,遂愈。』」
《麻疹一哈》曰:「一妇人年可二十,伤寒愈后十四五日,发热三四日,疹子欲出不出,心下痞硬,烦躁不得眠,下利日二三行。因作甘草泻心汤,使服之。明日,大发汗,疹子皆出,诸证自安,疹收,健食如常。」
求真按:「非汗剂,因发汗而愈者如此,此古方所以为原因疗法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方于半夏泻心汤内加甘草一两,其主治即大不同。曰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曰干呕心烦不得安;曰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此皆有所急迫使然,所以用甘草为君药也。」
慢惊风,有宜此方者。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主胃中不和之下利,故以『谷不化,雷鸣下利』为目的。若谷不化,无雷鸣下利者,则处以四逆、理中辈。《外台》作水谷不化,与清谷异文,可从之。又用于产后口糜泻,有奇效。此等芩、连,可谓反有健胃之效。」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年二十五六,产后数月,下利不止,心下痞硬,饮食不进,口糜烂,两眼赤肿,脉虚数,羸瘦甚,乃与甘草泻心汤。服数十日,下利止,诸证痊愈。是《张氏医通》所谓口糜泻也。余每用甘草泻心汤,屡奏奇效。盖本于《金匮》狐惑条与《伤寒论》下利条也。世医用他方,多误治者。」
一妇人年二十六七,妊娠有水气,至产后不去。心下痞硬,雷鸣下利,口中糜烂,不能食盐味,仅啜淡粥,噫气,吐酸水。医多以为不治。余以为口糜泻,胃中不和之证,与甘草泻心汤。数日痞硬去,食少进,益使连服,口中和,酸水止,而水气下利依然。乃与大剂四苓汤加车前子,旬余,两证痊愈。
求真按:「四苓汤,虽为五苓散去桂枝之煎剂,但失却仲景之本旨,不可采用。」
山田业广曰:「余好用甘草泻心汤。曾治一男子,四五日许,夜间卒昏冒,其状如癫痫而吐沫,或以为痫,或以为蛔,诸治无效。一年余,乞余治。投甘草泻心汤一次,不发。今有一酒店主,嗜酒无度,屡不食,数登厕,先类下利,气郁懒惰,心气失常,时健忘而骂詈,又有发大声者,用归脾汤等,无效。乞余治,严禁其酒,投以甘草泻心汤加茯苓,日渐爽快,得大效。」
一人脾虚无食气,羸瘦,昼夜吐涎沫。侍医虽用种种治疗,反日渐疲劳。招余治之,处以甘草泻心汤。二十日许,愈其大半。归京后,发微肿,处以香砂六君子汤,痊愈。
求真按:「用香砂六君子汤,不如处以小柴胡汤加橘皮、茯苓、白朮焉。」
《温知堂杂着》曰:「一男孩八岁,自春间面色青白,神气不振,但别无苦恼。因家贫,未医治。至仲夏,触时气,微热下利,且以时下血而惊。乞余治,与胃苓汤,下利及下血止。及大暑,全身水肿,腹满甚,二便不通,大渴烦热,继发下利,与四苓散加车前子。虽不难治,但下利不止,腹满雷鸣,右肋下见痞块,渐渐膨大,且面色青白,神气不振等证依然。余因身体衰弱不甚,与甘草泻心汤加陈皮、茯苓,下利虽略止,诸证仍旧。适为八月之医会期,试招患儿出,使众医诊按。与会之西医,或云心病,或云肝脏肥大,因肝脏肥大过甚,故先治肝脏为宜,但颇难治耳。余曰:『治法是矣。然虽肝脏肥大,与贫血及心病,但此证肠胃不和之患多。假令与他病药,恐于肝脏、心脏有不利,故宜先研究治肠胃之法,后治他病,姑与甘草泻心汤。因此癖块,初由胃肠之运化不足而生,若能得胃肠之健运,则肝大或随而治矣。请先从余之治法,若无效,则请从诸君之良法。』因是连进前方,渐渐起色。痞块缩小,色泽亦复。」
求真按:「胃苓汤者,平胃散(后世方)合五苓散也,但无必要,以小柴胡加橘皮厚朴汤足矣。」
生姜泻心汤之注释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伤寒论》)
【注】
若由此文表面观之,伤寒因发汗剂之应用而汗出。愈后,突发胃中不和之病证也。其实此证本来存在,为伤寒一时之隐蔽,故于其愈也即现出。胃中不和者,胃内不如平时之调和也。干噫食臭者,《伤寒杂病辨证》云:「噫者,嗳也。嗳为噫之俗字。」…按噫,《说文》云:「饱食臭也。…」《金匮》云:「中焦气未和,则不能消谷,故使噫也。」《平脉法》云:「噫而吞酸,食不卒下。」又云:「上焦不归,噫而吞酸。」皆同义也。盖有宿停而含酸,谓之噫。酸水不出,曰干噫。噫,即嗳而食臭也,故曰干噫食臭。曰噫气者,皆无物出之谓也,即消化不良,兼吞酸嘈杂也。胁下有水气者,胃内有停水也。以是可知本方所以用于胃之弛缓扩张及多酸证矣。又由谓雷鸣下利者,复可知能应用于急性胃肠炎。
生姜泻心汤方
半夏11克,甘草、人参、黄芩、大枣各5.5克,黄连、干姜各1.8克,生姜7克。
煎法用法同前,但本方之加味方,同半夏泻心汤。
先辈之论说治验
《施氏续易简方》曰:「生姜泻心汤,治大病新瘥,脾胃尚弱,谷气未复,强食过多,停积不化,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腹中雷鸣,下利,发热者,名曰食复。最宜服之。」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生姜泻心汤,治半夏泻心汤证,而干噫食臭、下利者。」
《医事惑问》曰:「余前曾治疗一男子病泄泻,世医谓难治,招余诊之。心下痞硬,水泻呕逆而将绝。余曰:『此方疗治,世人将大恐也。因今医皆用柔药,若用此方中病时,将大发瞑眩,恐其瞑眩者,病不治也。』病家领会而乞药,乃用生姜泻心汤三帖。其日七时许,病人大吐泻而气绝。因是家人骚动,集医诊之,皆云已死而归。急招余又诊之,色脉呼吸皆绝。病家谓死,实似死矣,但其形状有可疑,且由死仅二时耳,可静观其死乎,抑不死乎。以前方入口而可通,因是而回。至夜九时许,病人如梦醒而开目,问何故眷属咸集。皆惊云:『今日由七时许至今,呼吸色脉皆绝,虽集医者,皆云不治而去,故咸聚集也。』病人亦以为不可思议,云自昼间大泻后,无病苦而觉睡耳,现已无病,皆可归矣。眷属招日间所诊之医诊察之,亦云脉已如常。后云甚饥,以茶渍食三碗,大悦而寝。翌日更健,如忘多年之病。此人自幼年以白粥当食物而养育,四十余年,不食他物。若食之,则积于中而不能食。然此病治愈后,皆可照常饮食,至七十岁而终。」
求真按:「服本方后,往往因瞑眩有发泻下者,不可惊也。」
《成绩录》曰:「一男子年三十余,心下痞塞,左胁下有凝结,腹中雷鸣,过食必下利,如是已六年。先生用生姜泻心汤而愈。」
《二神传》曰:「生姜泻心汤,治卒痫干呕。」
《荻野家口诀》曰:「鼓胀,自心下处处胀者,实也,生姜泻心汤、大半夏汤;…血胀者,小腹胀也,先用生姜泻心汤,则块徐徐减矣。若不长用,则无益。因有血块,则必凝结留水,其块将渐大也。水解,投血胀方,则奏效易。」
求真按:「余之经验,自心下处处胀者,大柴胡加厚朴汤。自小腹胀者,大黄牡丹皮汤等证反多。」
留饮,留饮痞硬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嘈杂,有水火相持者,治法,三泻。生姜泻心之类,无痞者难用。
求真按:「吞酸嘈杂者,停水兼炎证也。三泻者,指半、甘、生之三泻心汤也。」
产后下利者,因娩后屈肠骤伸,有水流也,故遂下利。无他,与生姜泻心汤,以逐肠中之水。
产后咳嗽,多因水浸肺,治方同前。
求真按:「上二证,不必以本方为主治,由实验,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之合方证反多。」
带下,因脉下流,故名带下。凡带下者,水与血凝结也。初起水饮下冲脉,传带脉,而下入于脏,与血相结,而成带下也(求真按:「此亦揣测之言」),故以生姜泻心汤去其水饮,兼用坐药以去带下。
求真按:「白带下,由于水血合并,虽如荻野氏说,但治法非如是之单纯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凡患噫气干呕,或吞酸嘈杂,或平日饮食,每觉恶心烦满,胁下水饮升降者,其人多心下痞硬,或脐上有块。长服此方,并灸自五椎至十一椎及章门,日数百壮,兼用消块丸、硝石大圆等,自然有效。」
《方伎杂志》曰:「僻囊,或称吐水病。有吐腐败水者或食物,亦有交吐者。概有胸中嘈杂,心胸痞塞,胁腹挛急,症结等证,亦有肩背凝痛者,亦有日日,或隔日,四五日,必发痛,吐苦酸水,或无味之水者,亦有吐前唯噫气恶心,而不痛者,大抵大便秘结之人为多。主方以生姜泻心汤,合用附子粳米汤、芍药甘草汤或大建中汤等,兼用消块丸或大陷胸丸一钱,每夜或隔一二夜用之,则三四月痊愈矣。又自七八椎至十四五椎与章门等穴,以灸痞根,但须严禁饮食,不然则无效,如酒、硬饭、荞麦面、餐、饼、糕、酢、鲊、油腻、汤茶、卤鱼、干脯之类,俱宜禁止后,可服药针灸。且呕吐一证,并宜知照病人,节饮食为要。吐水后,能耐渴者,宜使多服茯苓泽泻汤,及慎饮食十日许,则痛吐俱止矣。其有腹中黏着之宿毒,致拘挛、症块者,多因好酒与美味,及嗜咸味之切面等而成,故禁物颇难。然不守禁,治疗无益也。」
求真按:「由余之经验,此证有宜单用本方者,有宜处以本方加茯苓者,有宜与本方加茯苓、石膏者,又有宜以此等方剂合用芍药甘草汤、大建中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等方中之一方者,又有用本方之加味,或合用方,兼用黄解丸者,常无一定之方,宜临证处之。」
旋覆花代赭石汤之注释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花代赭石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病证,亦与前同。已存于未患伤寒之前,非初发于汗吐下后也。
《餐英馆治疗杂话》曰:「此方亦可用于心下痞硬,大便秘而噫气不除者。然三黄泻心,用于热秘(求真按:『有热便秘』),此方用于虚秘(求真按:『虚证便秘』)也。此病者之证候,宜注意之。反胃嗝噎证,皆知不治证也(求真按:『食道胃癌者,不治』)。元气未大虚者,顺气和中加牡蛎(求真按:『可用顺气和中汤证,亦可用生姜泻心也』);或大便久秘者,用大黄甘草汤,则大便通。一旦觉快,若元气已疲,大便秘而吐食者,脾胃虚极,虚气聚于心下,此时不宜与大黄剂也。假令欲其一旦觉快,反促命期也。此时用此方者,以代赭石镇坠虚气之逆,半夏、旋覆花以逐饮,所以妙也。此非余研究之所得。周扬俊曰:『反胃噎食,气逆不降者,治之有神效。余经验数人,此方面不治者,毕竟不治也。』《伤寒论》云:『噫气不除。』『不除』二字妙。已用生姜泻心,噫气不除者,虚气之逆也,宜以此方镇坠之也。古人下字,虽一字亦不苟,以此等文可知矣。」
此说虽不无小疵,但尚为良说,以是可解本条矣。
旋覆花代赭石汤方
旋覆花、甘草、大枣各5.5克,人参3.5克,生姜9.5克,半夏11克,代赭石1.8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论说
《活人书》曰:「有旋覆代赭证,其人咳逆气虚者,先服四逆汤。胃寒者,先服理中丸,再服旋覆代赭石汤为良。」
求真按:「气虚者,阴虚也。虽胃寒亦为阴虚,但较轻微耳。」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治生姜泻心汤证之更剧者。」《医学纲目》:「病解后,痞硬,噫气,不下利者,用此方;下利者,用生姜泻心汤。今用于呕吐诸证,大便秘结者,有效。又下利不止而呕吐,或吐宿水者亦有效。一宜秘结,一宜下利,其妙不可拘有表里也。又治哕逆,属于水饮者。」周扬俊曰:「余用此方,治反胃噎食,气逆不降者,有神效。亦可试之。」
旋覆花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旋覆花
【气味】…权曰:「甘,无毒。」大明曰:「无毒。」
【主治】主水肿,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甄权)
行痰水,去头目风。(宗奭)
消坚,软痞,治噫气。(好古)
【发明】
时珍曰:「旋覆,…其功只在行水、降气、理血脉耳。」
由上文观之,则本药为健胃利尿药,而兼有治嗳气之特能。
代赭石之医治效用
本药不外于酸化铁,故有收敛、补血、止血作用也,明矣。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之注释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文义不明,自来医家以为脱简,余亦同感,故此注释暂置之。试就其方剂观察,本方可作泻心汤去大黄,半夏泻心汤去半夏、甘草、大枣,人参汤去朮、甘草之合方,因是亦得其证。如泻心汤证之心中烦悸上热,无大黄,故无实状,而有虚状;无便秘,有下痢,又似半夏泻心汤证;有呕吐、下痢,因缺半夏、甘草、大枣,故无雷鸣腹痛;又类人参汤证,有阴虚状之心下痞硬,下痢下寒;无朮、甘草,故无胃内停水、小便不利、腹痛证。东洞翁谓此方(求真按:「此即本方也」)主心中烦悸,及心下痞硬而吐下者,此与鄙见之臆测略同。非示上热下寒之病情者,以不备之故,而载仲景之本方于厥阴篇,失却真意矣。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各9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论说治验
《方机》本方主治曰:「治下利,心下痞硬,干呕者。」
《成绩录》曰:「一小孩年甫七岁,恍惚不知人事,烦闷不语。急请先生往诊之。直视胸满,心下痞硬,身热殊甚。先生曰:『此俗所谓虫热,由血气聚于心胸也。』乃作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及黄连解毒散,一日夜迭进六帖,儿能服之。二日病愈。」
一小儿十余岁,夏月不大便十余日,终烦闷不语。一医以为暍病,与白虎汤;一医以为外邪,与发表剂。皆无效。因请先生诊之,胸满颇甚,腹中虚软,但胸腹热如烙,他处无热,舌上微黄无苔。问曰:「胸满几日乎?」家人曰:「不过三日。」先生曰:「此病非外袭也,血气自内上迫也。凡自内发者,初多吐下。」家人曰:「实然。」乃与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兼用解毒散服之。二日,大便一行,烦闷止。更与紫圆少许,复与前方如前,遂痊愈。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胃反,心胸郁热,心下痞硬,或嘈杂者,兼用消块丸。」
骨蒸劳热,心胸烦闷,咳嗽干呕,或下利者,宜此方。
求真按:「余亦用本方治此证矣。」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治膈有热,而吐逆不受食。与生姜、半夏之诸呕吐之药,无寸效者,有特效。又治噤口痢。」
黄连汤之注释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伤寒论》)
【注】
胸中有热者,热烦在胸中,即心中有烦悸也。胃中有邪气者,胃内有热毒及水毒也。腹中痛者,此二毒刺激胃肠黏膜之结果。欲呕吐者,被水毒、热毒激动而上迫也。
本方之原方为桂枝去芍药汤(少生姜),腹状亦相类似而不已,故用半夏泻心汤代黄芩以桂枝,增量黄连之本方,是以方意亦颇近似。不仅治欲呕吐者,且有治疗下痢处可知。
黄连汤方
黄连、甘草、干姜、桂枝、大枣各5.5克,人参3.5克,半夏11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或冷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保赤全书》曰:「黄连汤,治痘疮,热毒在胃中,而致腹痛,甚时欲呕吐者。」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心烦,心下痞硬,腹痛,呕吐上冲者。」
求真按:「心烦,由有黄连。上冲,由有桂枝。故云尔。」
《方机》本方主治曰:「心烦呕逆者。」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方治腹痛有呕气者。盖此腹痛,自心下至脐上部分痛也。临证时,宜明察痛处而处剂。」
《伤寒论述义》曰:「此方(求真按:『即本方』)治霍乱之吐泻腹痛,应效如神。」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霍乱、疝瘕,攻心腹痛,发热上逆,心悸而欲呕吐,以及妇人血气痛,呕而心烦,发热头痛者。」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本文虽云:『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然从喻嘉言『湿家下之,舌上如苔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也,仲景亦用此汤治之』之说。『舌上如苔』四字,可为一征。此证苔形,舌奥处以苔厚之关系,少带黄色,舌上有润滑之苔。假令虽无腹痛,但有杂证干呕,诸治无效者,决有效。若有腹痛,则更效也(求真按:『此舌苔说可信。见于津田玄仙着《疔治茶谈》,非浅田氏之创见』)。又此方虽为半夏泻心汤去黄芩代以桂枝之方,但其效用大异(求真按:『不大异,颇相类似也』)。其组合甘草、干姜、桂枝、人参之意,近于桂枝人参汤。但彼用于协热利,此则用于上热下寒,所以用黄连为主药也(求真按:『二方俱有上热下寒证。但桂枝人参汤,惟桂枝耳,故上热轻;本方以桂枝、黄连俱存,故上热强也。然本方之下寒,比于桂枝人参汤及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则甚弱』)。又按此桂枝主腹痛,即与《外台》生地黄汤之桂枝同旨(求真按:『桂枝非必主腹痛』)。」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年四十余,感暑邪,呕吐腹痛,心下烦闷,与黄连汤加茯苓,病大安。」
黄连阿胶汤之注释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伤寒论》)
【注】
仲景以本方载于少阴篇者,以此证虚,而心烦下痢(本方证往往有下痢)类于下列之少阴病。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故列于此篇,为欲示其病情似于少阴病。然本条之病证,尿色不清白,反而赤浊,其实非少阴病,是属于少阳病泻心汤证之虚者。心中烦者,即心中烦悸也。不得卧者,不得安卧就眠也。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4.8克,黄芩1.2克,芍药2.4克,卵黄1/3个,阿胶3.6克。
上细锉,先三味,以水一合五勺,煎五勺。去滓,纳阿胶,烊尽之,纳卵黄,搅和。顿服。
先辈之论说
《肘后百一方》曰:「治大病瘥后,虚烦不得眠,眼中疼痛,懊方。黄连四两,芍药二两,黄芩一两,阿胶三小挺,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亦可纳鸡子黄。」
尾台氏曰:「类于栀子豉汤证,而证情不同,实然。可注意。」
《医宗必读》曰:「黄连阿胶汤,一名黄连鸡子汤,治温毒,下利脓血,少阴烦躁不得卧。」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心中悸而烦,不得眠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胸中有热,心下痞烦,而不能眠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久痢,腹中热痛,心中烦而不得眠,或便脓血者。治痘疮内陷,而热气炽盛,咽燥口渴,心悸烦躁,清血者。」
求真按:「清血者,鲜血也。」
治诸失血证,胸悸身热,腹痛微利,舌干唇燥,烦悸不能寐,身体困惫,面无血色,或面热潮红者。
尾台氏曰:「淋沥证,小便热如汤,茎中焮痛而血多者,黄连阿胶汤有奇效。」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治柯韵伯之所谓少阴泻心汤,而病陷于阴分(求真按:『非陷于阴分,陷于虚证也』),上热犹不去,心烦或虚躁者,故吐血、咳血,心烦而不眠,五心热,而渐渐肉脱者。及凡诸病已久,热气浸淫于血分,而成诸证者,毒利腹痛,脓血不止,口舌干者等,治之有验。又有用于少阴下利脓血者,但与桃花汤上热有别。又活用于疳泻不止者与痘疮烦渴不寐者,有特效。」
白头翁汤之注释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有内热而下痢,里急后重者,以本方为主治也。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本方证有渴,虽如仲景所云。但其渴也,不出微渴之范围,非如石膏剂证烦渴引饮也。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9克。
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汤。秦皮现在难得,可以黄芩代之。此拥鼻老人之经验。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热利下重而心悸者。」
求真按:「仲景仅云热利下重者,下利欲饮水者,颇不备。新加『心悸』二字,可从之。」
《方机》曰:「胸中热而心烦,下利者,白头翁汤主之。」
《方舆輗》本方条曰:「热痢下重者,即后世所谓痢证也。此方可用于痢热炽而渴甚者,因白头翁为解痢热之着药也。盖痢热与伤寒热大异,非白虎辈所能治,而黄连、黄柏、白头翁之类能治之。他家用黄连解毒汤,或三黄加芒硝等,但余用此汤而屡奏效。此由白头翁有治痢热之殊效也。此汤之的证,虽属强热,然非可用下剂之处也。」
求真按:「本方有效于痢热者,虽如有持氏说,但非特效药,不可忘之。」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热痢下重,渴欲饮水,心悸腹痛者。此方主治之。」
求真按:「此说较东洞翁之定义更加具体,可从之。」
貉丘岑先生曰:「尝在甲斐时,痢疾流行,无不传染。其证每大便时,肛门灼热如火,用此方多有效。余奉此说而数得效。」
求真按:「本方有效于急性大肠炎、赤痢者,虽如貉丘岑及尾台氏说,若不加用大黄,则其效果不全。」
治眼目郁热,赤肿阵痛,风泪不止者。又为洗蒸剂,亦有效。
求真按:「本方本为消炎收敛剂,故可治此证,不待辨矣。但不如加用大黄以诱导肠管也。」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之注释
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下利虚极者,因下痢而虚证至极也。然本方不特治产后下痢虚极,亦能治白头翁汤证而有急迫之情,及黏血便、血便、或子宫出血等。东洞翁曰:「虽曰产后,实不仅言产后也,当以血证为准。」又按云:「当有急迫证。」概括言之,为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治白头翁汤证而有血证急迫者。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7克,甘草、阿胶各5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论说治验
《方机》曰:「胸中热而心烦下利者,白头翁汤主之。若心烦不得眠,或烦躁者,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求真按:「心烦不得眠与烦躁,皆甘草、阿胶之主治也。」
《成绩录》曰:「一男子患疫,八九日。一医下之,黑血数行,下利不止,气力颇脱,渴不能食,昼夜烦躁不得眠。先生诊之,脉微弱,舌上有苔。乃与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未几痊愈。」
求真按:「对于肠伤寒之经过中,里急后重,排黏血便,恰如赤痢者,以白头翁加大黄汤而速愈。」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痔疾,肛中焮热疼痛,或便血者。若大便燥结者,加大黄。」
治产后,下利腹痛,荏苒不止,羸瘦不食,心悸身热,唇舌干燥,便血急迫,或恶露犹不止者。
求真按:「亦用本方于此证,得奇效。」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唯云虚极者之『极』字,与六极之『极』同义,谓虚惫甚也。阿胶,主下利(求真按:『阿胶不特主下痢,亦主心烦出血也』)。甘草,扶中气也(求真:『按甘草,惟有缓和黏滑作用,非扶中气也』)。」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产后,下血久不止,肛门疼痛,日夜不得忍,颜色青惨,短气有微热,脉数无力。余诊曰:『肠中湿热酿内痔,血管破裂也,故有苦痛,非直下血也。』即与白头翁甘草阿胶汤,兼用蜡矾丸,疼痛大减,下血亦随止。后无疼痛,时时下血,因与温清饮,而痊愈。」
求真按:「兼用蜡矾丸者,蛇足也。可用当归芍药散兼用第二黄连解毒丸,以代温清饮。」
一妇人产后下利不止,虚羸不足。诊之,脉数无力,舌上无苔而干燥,有血热,便色亦茶褐色而带臭气,因与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下利逐日减,血热大解。
白头翁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白头翁,苦坚肾,寒凉血。…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齿痛,骨痛,鼻衄,秃疮,瘿疬,瘕疝,血痔,偏坠。」
归纳以上诸说,则本药可谓为消炎性收敛药,而有作用于大肠之特能。
秦皮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秦皮,苦寒,性涩,色青,补肝胆而益肾。…故能治目疾(洗目赤,退翳膜),惊痫。以其收涩,故治下利、崩带;以其涩补下焦,故能益精,令有子。」
由此说观之,则本药亦可谓为消炎性收敛药矣。
木防己汤之注释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膈间者,心下部也。支饮者,寓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甚时至于通身浮肿也。喘满者,因水毒侵肺也。心下痞坚者,为心下痞硬之高度也(人参主治之)。面色黧黑者,如尾台氏云:「黧,与犁、黎,皆通用。」《正字通》曰:「黧,黄黑色也。」此条之黧黑,谓面色黄黑,而有浮垢,五色泽也。脉沉紧者,水气之脉应也。以上诸病证,全由水毒使然,故可以本方治之也。因医妄吐下之,经数十日,犹未愈也。
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7克,石膏20~100克,桂枝5克,人参9.5克。
煎法用法同前。
木防己加茯苓汤方
前方中加茯苓9.5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本方为吉益南涯翁之创设,治前方证兼有茯苓证者。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水病喘满,心下痞坚,烦渴而上冲者。」
求真按:「此方可作为仲景前方之补充也。以方中有石膏,故云烦渴。有桂枝,故云上冲也。可从之。」
《方机》本方主治曰:「肿满,而心下硬满者,短气,或逆满而痛,或渴者。」
《成绩录》曰:「一妇人病后两脚微肿。久之,一身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短气,微喘,不能自转侧。迎先生求治,乃与木防己加茯苓汤,日尽七帖。数日,小便快利,徐徐得愈。」
一人一身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肚腹满肿,短气不得卧,其水滴滴溢于皮外,日夜更衣数回,饮食减少。众医以为必死。先生与木防己加茯苓汤。数日,小便快利,遂得痊愈。
一贾人患所谓脚气病,腰下肿,不仁,小便不利,短气喘息,微呕,自心下至脐上硬满颇甚,与木防己加茯苓汤,数日痊愈。
求真按:「用本方治浮肿性脚气及心脏瓣膜病代偿机能障碍性水肿,得捷效。」
一门生患脚气,两足微肿,通身麻痹,而口吻最甚。自作越婢汤服之后,两脚痿弱,不能行步,头痛发热,自汗出,心下痞硬,而食不进,胸中悸,如奔豚状,绝食已四日。先生使服木防己加茯苓汤,呕而烦悸,恶闻食臭,一日大吐,命殆危,自谓不复起矣。先生再诊,使服茯苓饮,悸即已,但两脚痿弱不瘥,更使服桂枝芍药知母汤,病痊愈。
一妇人患脚气水肿,医治不奏效,迎先生疗之。其人两脚内廉及口吻麻痹,胸中悸,大、小便秘结,心下痞,硬满。与木防己加茯苓汤,兼服消块丸,不日肿消,麻痹尽愈,自将停服。先生曰:「毒未全尽而停服,后必再发。」不听。后果短气息迫,凶证渐具。乃狼狈迎先生,恳请不已。复处前方,下咽则吐。更服茯苓汤,呕乃已。又与木防己加茯苓汤,兼服干姜人参半夏丸,不日愈。
一人年三十余,自胸下至脐旁,有形如盘者,面目、四肢水肿,大便自调,小便不利,时时胸下痛,短气不得卧。乃作木防己加茯苓汤使饮之,短气益剧,喘咳倚息,烦悸不安。仍与前方,使间服吴茱萸汤。数十日,小便快利,日三四升余。三月余痊愈。
一妇人,全身肿满,四肢胀破,水自漏出,烦闷不得卧。凡六七日,喘咳殊甚,肚腹硬满。先生诊之,与木防己加茯苓汤,兼麻杏甘石汤。数日而愈。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水病喘满,心下痞坚。上气而渴者,兼用陷胸丸,或蕤宾丸。无喘满证者,效少。学者可以验之。」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之注释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虚者以下之义,谓膈间支饮证,与木防己汤,心下痞坚缓解、虚软者,喘满即治。但服之犹心下实满者,病根未全去也。即假令喘满证,一旦虽除,不数日而再发。此时虽与前方亦无效者,即以本方为主治也。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防己7克,桂枝5克,人参、茯苓各9.5克,芒硝14.5克。
煎法用法同前但芒硝用量,宜随证加减。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方
前方中加石膏20~100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前方证有石膏证者。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木防己汤证,不烦渴,小便不利,痞坚甚者。」
求真按:「此说可以补充仲景之论,几无遗憾,可从之。」
《丛桂亭医事小言》脚气条曰:「此心下坚,与块凝小腹等相似,手足如常。其起于水肿者,稀也,宜木防己加茯苓芒硝主之。本论虽去石膏,如有热渴,不可去也。」
求真按:「余曾用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速治急性尿闭证矣。」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证用木防己汤,痞坚和,心下虚软者,则喘满痊愈,而不复发也。若心下坚实,依然不解者,是病根未除也。故喘满一时退,不日复发也。故加芒硝、茯苓,以破其坚垒,而决水道,则病根全散,诸证脱然。又按枳朮汤条曰:『心下坚,大如盘云云。』其症状与此条略同。方后云:『腹中耎,即当散。』耎,与『软』同,柔也。与此条虚者即愈,完全相同。以是可知此条之虚字,虚软之意也。」
治脚气一身面目浮肿,心下石硬,喘满气息,咽燥口渴,二便不利,胸动甚者,兼用铁砂炼、陷胸丸、蕤宾丸等。
防己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防己,大苦大寒,太阳经药(膀胱)。能行十二经,通腠理,利九窍,泻下焦血中之湿热,为疗风水之要药。治肺气喘咳(水湿)、热气诸痫(降气下痰)、湿疟脚气、水肿风肿、痈疽恶疮或湿热流入十二经,致二阴不通者,非此不可。然性险而健,阴虚及湿热在上焦气分者禁用。」
《方伎杂志》曰:「防己,称唐物,无着效。但德庙时,自清国取苗,附植于骏府药园,甚繁盛。至文化时,不绝。利水之效反胜舶来品,亦能略通大便。今普通者形如木通,不详出自何地,得朮、茯苓、乌头等之助,仅似有效。」
由此等说观之,本药可谓有消炎缓下作用,兼利尿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