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卷论阴阳。治伤寒须识阴阳二证。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合为十二经。在手背者为阳属表为腑。在手掌里者为阴属里为脏。足经仿此。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素问热论。亦只说足三阴三阳受病。巢氏言。一曰太阳属小肠误矣。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阳务于上。阴务于下。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之体轻。阴之体重。阴家脉重。阳家脉轻。阳候多语。阴证无声。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阳虚则暮乱。阴虚则夜争。阴阳消息。证状各异。然而物极则反。寒暑之变。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阴证似阳。阳证似阴。阴盛隔阳。似是而非。若同而异。明当消息以法治之。
(十八)问阴证
太阴少阴厥阴。皆属阴证也。太阴者。脾也。少阴者。肾也。厥阴者。肝也。
○何谓太阴证。太阴脾之经。主胸膈 胀。甲乙经云。邪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邪中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曰。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腑。阴受之则入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上为喘呼。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
○何谓少阴证。少阴肾之经。主脉微细心烦。但欲寐。或自利而渴。又问经云。一二日少阴病者何也。谓国中病时。腠理寒。便入阴经。不经三阳也。伤寒虽是三阴三阳。大抵发于阳则太阳也。发于阴则少阴也。此二经为表里。其受病最为多。阳明太阴受病颇稀。至于少阳厥阴肝胆之经。又加少焉。凡病一日至十二三日。太阳证不罢者。但治太阳。有初得病便见。(去声)少阴证者。直攻少阴。亦不必先自太阳次传而至。盖寒气入太阳。即发热而恶寒。入少阴经。只恶寒而不发热也。三阴中寒。微则理中汤。(正七十四)稍厥或中寒下利。即干姜甘草汤。(正五十五)手足指头微寒冷谓之清。(音去声)此未消吃四逆。盖疾轻故也。只可服理中干姜之类。大段重者。用四逆汤。(正七十五)无脉者用通脉四逆汤也。(正八一)
○何谓厥阴证。厥阴肝之经主消渴。气上冲。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也。若阴气独盛。阳气暴绝。则为阴毒。其证四肢逆冷。脐腹筑痛。身如被杖。脉沉疾。或吐或利。当急灸脐下。服以辛热之药。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古人云。辛甘发散为阳。谓桂枝甘草干姜附子之类。能复其阳气也。微用辛甘。甚则用辛苦。阴极发躁。阴证似阳。学人当以脉别之。
(十九)问阳证
太阳阳明少阳。皆属阳证也。太阳者。膀胱也。发热恶寒头疼腰痛而脉浮也。阳明者。胃也。不恶寒反恶热。 汗出。大便秘。潮热而脉长也。少阳者。胆也。口苦咽干胁下满。发热而呕。或往来寒热而脉弦也。麻黄汤(正二十)、大青龙汤(正三十五)、桂枝汤、治太阳经伤风寒也。大柴胡汤(正三十)、调胃承气汤(正四十三)、小承气汤(正四十二)、大承气汤(正四一)、治阳明伤寒也。小柴胡汤(正二十九)、治少阳伤寒也。其他药皆发汗吐下后证也。
○若阳气独盛。阴气暴绝。即为阳毒。必发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如锦纹。或下利赤黄。脉洪实。或滑促。当以酸苦之药。令阴气复而大汗解矣。古人云。酸苦涌泄为阴。谓苦参大青葶苈苦酒之类。(杂十六)能复其阴气也。微用苦。甚则兼用酸苦。折热复阴。若热极发厥。阳证似阴。学人当以脉别之。
(二十)问手足逆冷。脐腹筑痛。咽喉疼。呕吐下利。身体如被杖。或冷汗。烦渴。脉细欲绝。
此名阴毒也。阴毒之为病。初得病手足冷。背强咽痛。糜粥不下。毒气攻心。心腹痛。短气。四肢厥逆。呕吐下利。体如被杖。宜服阴毒甘草汤(杂七)、白术散(杂八)、附子散(杂九)、正阳散(杂十)、肉桂散(杂十一)、回阳丹(杂十二)、返阴丹(杂十三)、天雄散、正元散、退阴散(并杂十四)之类。可选用之。
○大抵阴毒。本因肾气虚寒。或因冷物伤脾。外感风寒。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而内伏阴。内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疼腰重腹痛。眼睛疼。身体倦怠。四肢逆冷。额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三二日间。或可起行。不甚觉重。诊之则六脉俱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脉或大。(六脉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阴证也。大抵阳毒伤寒。其脉多弦而洪数。阴毒伤寒。其脉沉细而弦疾。不可不知也)若误服凉药。则渴转甚。躁转急。有此病证者。便须急服辛热之药。一日或二日便安。
○若阴毒渐深。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腹痛转甚。或咽喉不利。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不止。(阳盛则身热而无汗。阴盛则身冷而有汗。岐伯云。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或时郑声。指甲面色青黑。六脉沉细而疾。一息七至已来。有此证者。速于气海或关元二穴灸三二百壮。以手足和暖为效。仍兼服正阳散、肉桂散、回阳丹、返阴丹、天雄散、白术散。内外通逐。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阴独盛而阳气暴绝。则为阴毒。若阳独盛而阴气暴绝。则为阳毒。大凡阴阳离绝。非大汗不能复其正气也)
○若阴毒已深。疾势困重。六脉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无。一息八至以上。或不可数至。此则药耳难为攻矣。但于脐中用葱熨法(杂十五)、或灼艾三五百以来。手足不温者。不可治也。如得手足温。更服前热药以助之。若阴气散。阳气来。即渐减热药而调治之。(阳气乍复。往往却烦躁。慎不可投凉药。烦躁甚者。再与返阴丹即定。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二十一)问发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锦文。或下利赤黄。而脉洪实。
此名阳毒也。伤寒病。若阳气独盛。阴气暴绝。必发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锦文。或下利赤黄。脉洪实。或滑促。宜用酸苦之药。令阴气复而大汗解矣。葶苈苦酒汤(杂十六)、阳毒升麻汤(杂十七)、大黄散(杂十八)、栀子仁汤(杂十九)、黑奴丸(杂二十)、可选而用之。
○近人治伤寒脉洪大。内外结热。舌卷焦黑。鼻中如烟煤。则宜以水渍布薄之。叠布数重。新水渍之。稍捩去水。搭于胸上。须臾蒸热。又渍令冷如前薄之。仍数换新水。日数十易。热甚者。置病患于水中。热势才退则已。亦良法也。
(二十二)问病患潮热独语。如见鬼状。发则不识人。寻衣撮空。直视微喘。
仲景云。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正四一)。若一服利则止后服。脉弦者生。涩者死。(弦者阳也。涩者阴也。阳证见阴脉者死。病患有阳证而脉涩者。慎不可下)
(二十三)问胸膈不快。 满闭塞。唇青手足冷。脉沉细。少情绪。或腹痛。
此名太阴也。近人多不识阴证。才见胸膈不快。便投食药。非其治也。大抵阴证者。由冷物伤脾胃。阴经受之也。主胸膈 满。面色及唇皆无色泽。手足冷。脉沉细。少情绪。亦不因嗜欲。但内伤冷物。或损动胃气。遂成阴证。复投巴豆之类。胸膈愈不快。或吐而利。经一二日遂致不救。盖不知寒中太阴也。太阴者。脾之经也。
○又问万一饮食不节、胸膈不快、寒中阴经、何法以治之。答云。急作理中汤、加青橘陈橘锉如麻豆大。服一二剂。胸膈即快。枳实理中丸(杂八一)、五积散、(杂二十一)尤良。
(二十四)问脉微细。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
此名少阴也。少阴之为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四逆汤主之(正七五)。
○少阴病。若口燥舌干而渴者。须急下之。不可缓也。大承气汤主之。(正四一)若脉沉而迟者。须温之。四逆汤主之。
盖以口燥而渴者。知其热。脉沉而迟者。别其寒也。少阴属肾。古人谓之肾伤寒也。肾伤寒。口燥舌干而渴。固当急下。大抵肾伤寒。亦多表里无热。但苦烦愦。默默而极。不欲见光明。有时腹痛。其脉沉细。旧用四顺汤。古人恨其热不堪用云。肾病而体犹有热者。可服仲景四逆散(正七六)。若已十余日。下利不止。手足彻冷。乃无热候。可增损四顺汤。(杂百十九)
○少阴病若恶寒而 。时时自烦。不欲浓衣者。用去大黄大柴胡汤(正三十)。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正二十三)微汗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常见少阴无阳证者。亦须微发汗。宜麻黄附子甘草汤(正二十二)。此学人不可不知也。
(二十五)问身微热烦躁。面赤脉沉而微。
此名阴证似阳也。阴发躁热发厥。物极则反也。大率以脉为主。诸数为热。诸迟为寒。无如此最验也。假令身体微热。烦躁面赤。其脉沉而微者。皆阴证也。身微热者。里寒故也。烦躁者。阴盛故也。面戴阳者。下虚故也。若医者不看脉。以虚阳上膈躁。误以为实热。反与凉药。则气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名曰阴躁。欲坐井中。宜以热药治之。仲景少阴证面赤者。四逆加葱白主之。
(二十六)问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脉沉而滑。
此名阳证似阴也。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暑之变也。假令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其脉沉而滑者。皆阳证也。轻者白虎汤(正六四)。甚者承气汤(正四二)。伤寒失下。血气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热深。故厥亦深。速用大承气(正四一)加分剂下之。汗出立瘥。(仲景所谓厥应下之者此也)
○兼热厥与阴厥自不同。热厥者。微厥即发热。若阴厥即不发热。四肢逆冷。恶寒脉沉而细。大小便滑泄矣。
(二十七)问身冷脉细沉疾。烦躁而不饮水。
此名阴盛隔阳也。伤寒阴盛隔阳者。病患身冷。脉细沉疾。烦躁而不饮水者是也。若欲引饮者非也。不欲饮水者。宜服霹雳散(杂二十二)。须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此药通散寒气。然后热气上行。汗出乃愈。火焰散(杂二十二)、丹砂丸(杂二十四)、并主之。
(二十八)问手足逆冷
此名厥也。厥者。逆也。阴阳不相顺接。手足逆冷也。阳气衰。阴气盛。阴胜于阳。故阳脉为之逆。不通于手足。所以逆冷也。伤寒热多厥少者。其病当愈。厥多热少者。其病为进。
○然有冷厥。有热厥。当仔细辩认。
○冷厥者。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脉沉微而不数。足多挛卧而恶寒。或自引衣覆盖。不饮水。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清便自调。即是大便如常)或小便数。外证多惺惺而静。脉虽沉实。按之迟而弱者。知其冷厥也。四逆汤(正七五)理中汤(正七四)。通脉四逆汤。(正八一)当归四逆汤。(正七八)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汤(正八十)。白通加猪胆汤(正九八)。皆可选用也。
○热厥者。国中病。必身热头痛外。别有阳证。至二三日乃至四五日。方发厥兼热厥者。厥至半日却身热。盖热气深。则方能发厥。须在二三日后也。若微厥即发热者。热微故也。其脉虽沉伏。按之而滑。为里有热。其人或畏热。或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外证多昏愦者。知其热厥也。白虎汤(正六四)。承气汤(正四二)。随证用之。仲景云。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热厥当下。故云厥应下之者。若反发汗。必口伤烂赤也)又有下证悉具而见四逆者。是失下后。血气不通。四肢便厥。医人不识。却疑是阴厥。复进热药祸如反掌。大抵热厥须脉沉伏而滑。头上有汗。其手虽冷。时复指爪温。须便用承气汤下之。不可拘忌也。(诸手足逆冷。皆属厥阴。不可下。不可汗。然有须下、有须汗证者。谓手足虽逆冷。时有温时。手足掌心必暖。非正厥逆也。当消息之)
○若病患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而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者。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绵衣包手足令温暖。急服五味子汤(杂二十五)。或兼与麻黄细辛甘草汤之类。服之时。必大汗而解矣。
○或伤寒厥逆而心下怔忪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正五三)。却治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下利也。
○又有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结者。邪气结在胸也。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宜瓜蒂散(正百十一)。盖病在胸中。亦能令人手足厥。但认脉乍结者是也。(阴虚则结。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主胸满烦躁)
○若伤寒发厥至七八日。肤冷而躁。无时暂安者。为脏厥。此为难治。
○又问仲景少阴四逆汤。又有四逆散。何也。答曰。大抵少阴病不可便用热药。且如少阴病亦有表热者。仲景谓之晚发热。用麻黄细辛之类以发汗。终不成少阴证。便不得发汗耶。今少阴病四肢冷。亦有内热者。仲景用四逆散。(正七六)是也。四逆汤用附子干姜。而四逆散主四逆。而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以上病皆热证耳。
(二十九)问吐长虫
此名蛔厥也。蛔厥者。脏寒蛔上入膈。其人吐蛔也。此是厥阴证。或病患有寒。复发其汗。胃中冷。及因发汗后身热。重发其汗。胃中虚冷。故长虫逆上。先服理中丸(正七四)次用乌梅丸(正百六)。
(三十)问身体重少气。阴肿入里。腹内绞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妇人则里急。腰胯连腹内痛。
此名阴阳易也。伤寒病新瘥。阴阳气未和。因合房室。则令人阴肿入腹绞痛。妇人则里急。腰胯连腹内痛。名为阴阳易也。其男子病新瘥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接得病。名曰阳易其妇人病新瘥未平复。男子与之交接得病。名曰阴易。所以呼为易者。阴阳相感动。其毒疫着于人。如换易然。其病状身体重。热上冲胸。头重不能举。眼中生花。四肢拘急。小腹绞痛。手足拳。则皆死。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里急。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百节解离。经脉缓弱。血气虚。骨髓枯竭。便恍恍翕翕。气力转小。着床而不能摇动。起止仰人。或引岁月方死。烧 散(正百十三) (音加)。鼠粪汤(杂二十六)、竹皮汤、干姜汤、青竹茹汤、当归白术汤(并杂二十七)、可选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