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脉诀汇辨 » 脉诀汇辨全文在线阅读

《脉诀汇辨》卷四

关灯直达底部

卷四

紧脉(阴中之阳)

体象 紧脉有力,左右弹人;如绞转索,如切紧绳。

紧者,绷急而兼绞转之形也,多枭动夭矫之势。《素问》曰:“往来有力,左右弹人手。”则刚劲之概可掬。

主病 紧主寒邪,亦主诸痛。左寸紧者,目痛项强。紧在左关,胁肋痛胀。左尺紧者,腰脐作痛。

右寸紧者。鼻塞膈壅。紧在右关,吐逆伤食。右尺得紧,奔豚疝疾。

紧为收敛之象,犹天地之有秋冬,故主寒邪。阳困阴凝,故主诸痛。

兼脉 浮紧伤寒,沉紧伤食。急而紧者,是谓遁尸。数而紧者,当主鬼击。

浮紧有力,无汗,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拘急,体痛,骨节疼,此为伤寒邪在表也。独右关紧盛为饮食内伤,两手脉俱紧盛即是夹食伤寒。遁尸鬼击者,皆属阴邪之气卒中于人,邪正交争,安得不急数乎?中恶祟乘之,脉而得浮紧,谓邪方炽而脉无根也;咳嗽虚损之脉而得浮紧,谓正已虚而邪方痼也。咸在不治。

按天地肃杀之气,阴凝收敛,其见于脉也为紧。较之于弦,更加挺劲之异。仲景曰:“如转索无常。”叔和曰:“数如切绳。”丹溪曰“如纫 线,譬如以二股三股纠合为绳,必旋绞而转,始得紧而成绳。”可见紧之为义,不独纵有挺急,抑且横有转侧也。不然,左右弹手及转索诸喻,将何所取义乎!古称热则筋纵,寒则筋急,此惟热郁于内而寒束其外,崛强不平,故作是状。紧之与迟,虽同主乎寒,迟则气血有亏,乃脉行迟缓而难前;紧则寒邪凝袭,乃脉行夭矫而搏击。须知数而流利则为滑脉,数而有力则为实脉,数而绞转则为紧脉。形状画一,不可紊也。崔氏但言如线,亦窥见梗概,第未言之透快耳。紧之一字,已经古人工于摹写,而伪诀妄曰:“寥寥入尺来。”思之几同寐语。夫紧脉犹之行路,不惟足高气扬,履声接踵,抑且左右恣意,而竟比之一龙钟衰老举步不前之态,其比拟失伦,肆口无忌,何至于此。庸工犹以为金针也,吁,可怪矣!

卷四

缓脉(阴)

体象 缓脉四至,来往和匀;微风轻 ,初春杨柳。

缓脉以宽舒和缓为义,与紧脉正相反也。故曰,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者,此真胃气脉也。

兼脉 主病 缓为胃气,不主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左寸涩缓,少阴血虚。左关浮缓,肝风内鼓。左尺缓涩,精宫不及。

右寸浮缓,风邪所居。右关沉缓,土弱湿侵。右尺缓细,真阳衰极。

《素问·玉机真藏论》:“岐伯曰:脾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者也。善者不可见,恶者可见。”是故缓脉不主疾病。惟考其兼见之脉,乃可断其为病。浮而且缓,风上乘也;沉而且缓,湿下侵也。缓而且大,风虚内盛;缓而且细,湿痹外乘。缓而且涩,脾不能统血也;缓而且弱,肺不能主气也。

按缓脉在八卦为坤,在五行为土,在时为四季之末,在人身为足太阴脾。若阳寸阴尺上下同等,浮大而软无偏胜者,和平之脉也。故张太素又比之“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盖土为万物之母,中气调和,则百疾不生,缓之于脉大矣哉!《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为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沉重不举,不及则令人九窍壅塞不通。”《脉经》云:“脾王之时,其脉大阿阿而缓,名曰平脉。

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脾,木之克土,为贼邪,死不治。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脾,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脾,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脾,水之陵土,为微邪,虽病即瘥。”伪诀以缓脉主脾热、口臭、反胃、齿痛、梦鬼诸证,似乎缓脉主实热有余之证,杜撰如此。

卷四

芤脉(阳中阴)

体象 芤乃草名,绝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

芤草状与葱无异。假令以指候葱,浮候之,着上面之葱皮,中候之,正当葱中空处;沉候之,又着下面之葱皮。

主病 芤状中空,故主失血。左寸芤者,心主丧血。芤在左关,肝血不藏。左尺得芤,便红为咎。

右寸芤者,相傅阴亡。芤在右关,脾血不摄。右尺得芤,精漏欲竭。

卫行脉外,营行脉中,凡失血之病,脉中必空,故主证如上。

按芤之为义,两边俱有,中央独空之象。刘三点云:“芤脉何似?绝类慈葱;指下成窟,有边无中。”叔和云:“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二家之言,已无遗蕴。戴同父云:“营行脉中,脉以血为形。芤脉中空,脱血之象。”伪诀云:“两头有,中间无。”以头字易叔和之边字,则是上下之脉划然中断,而成阴绝阳绝之诊矣。又云:“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是以芤为蓄血积聚之实脉,非失血虚家之空脉矣。时珍亦祖述其言,岂曾未精思耶!伪诀又云:“芤主淋沥,气入小肠。”与失血之候,有何干涉。

即叔和云:“三部脉芤,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然暴失血者脉多芤,而谓卒病得之死可乎?其言亦不能无疵也。至刘肖斋所引诸家论芤脉者,多出附会,不可尽信。若周菊潭谓生平诊脉,未有芤象者,抑何其言之不审耶!虞德恒治一人,潮热微似疟,小腹右边一块,大如鸡卵作痛,右脚不能申缩。虞诊其脉,左寸芤而带涩,右寸芤而洪实,两尺两关俱洪数。曰:“此大小肠之间欲作痈耳。”虞说仍沿伪诀,以寸尺相为表里耳。然芤者,中空之象,带涩犹可并,曰带洪实,实则不芤,而芤则不实,岂虞之辨证,乃别有据,姑托于脉以明其术耶?否则于理亦不可解矣。

卷四

弦脉(阳中之阴)

体象 弦如琴弦,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指下挺然。

弦之为义,如琴弦之挺直而略带长也。弦脉与长脉皆主春令,但弦为初春之象,阳中之阴,天气犹寒,故如琴弦之端直,而挺然稍带一分之紧急也。长为暮春之象,纯属于阳,绝无寒意,故如木干之迢直以长,纯是发生气象也。

主病 弦为肝风,主痛主疟,主痰主饮。左寸弦者,头痛心劳。弦在左关,痰疟 瘕。左尺得弦,饮在下焦。右寸弦者,胸及头疼。弦在右关,胃寒膈痛。右尺得弦,足挛疝痛。

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自北而东,在肝为厥阴而阴尽,在胆为少阳而阳微。初春之象,逗气尚少,升如一缕,有弦义焉。风属木而应春,弦是其本脉,生于风则象风,故脉自弦。弦寒敛束,气不舒畅,故又主痛疟之作也。邪正交争,或寒而热,热而寒,寒热往来,正邪出入,枢主于中。《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少阳为枢”,故脉亦当弦。饮者,痰之类也。弦直而敛,无鼓荡之力,故饮留焉。头乃六阳所聚,阳虚不能张大,或致外邪所乘,安得不痛。疟疾寒热往来,常在少阳经,故曰“疟脉自弦”,又曰“无痰不成疟”。 瘕处于其地,则邪正不敌,小腹沉阴之位,受寒乃痛。肺家阳气衰微,更受阴寒,或右边头痛,或胸次作疼。木来乘土,胃寒不化,真火不足,无以温暖肝木,挛痛之自来也。

兼脉 浮弦支饮,沉弦悬饮。弦数多热,弦迟多寒。阳弦头疼,阴弦腹痛。单弦饮癖,双弦寒痼。

饮停在上不在胃,而支留于心胸;饮停在下不在胃,而悬留于腹胁。故一弦而浮,一弦而沉也。数则为热,弦而兼数者,病亦兼热。迟则为寒,弦而兼迟者,病亦兼寒。阳弦者,寸弦也。邪在三阳,三阳走头,故头疼。阴弦者,尺弦也。邪在三阴,三阴走腹,故腹痛。单弦则止为饮癖。若脉见双弦,已具纯阴之象,若不能食,为木来克土,必不可治。

按弦脉在八卦为震,在五行为木,在四时为春,在五脏为肝。《素问·玉机真藏论》曰:“春脉,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而实强,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巅疾;不及则令人胸胁痛引背,两胁 满。”《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戴同父云:“弦而软,其病轻。弦而硬,其病重。”深契《内经》之旨。《素问·玉机真藏论》云:“端直以长。”叔和云:“如张弓弦。”巢氏云:“按之不移,察察如按琴瑟弦。”戴同父云:“从中直过,挺然指下。”诸家之论弦脉,可谓深切着明。而伪诀乃言“时时带数”,又言“脉紧状绳牵”,则是紧脉之象,安在其弦脉之义哉!弦亦谓其主痰。然以饮较痰尚未结聚,所以弦不似滑之累累替替之有物形也。

卷四

革脉(阳中之阴)

体象 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浑如鼓革。

恰如鼓皮,外则绷急,内则空虚也。故浮取于鼓面而已即得,若按之则虚而无物矣。

主病 革主表寒,亦属中虚。左寸革者,心血虚痛。革在左关,疝瘕为祟。左尺得革,精空可必。

右寸革者,金衰气壅。革在右关,土虚而疼。右尺得革,殒命为忧。女人得之,半产漏下。

脉如皮革,表邪有余,而内则不足。惟表有寒邪,故弦急之象先焉;惟中亏气血,故空虚之象显焉。男人诸病,多由精血不足之故。女人半产漏下者,亦以血骤去,故脉则空也。

按革者,皮革之象也。浮举之而弦急,非绷急之象乎?沉按之而豁然,非中空之象乎?仲景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此节正革脉之注脚也。革如皮革,急满指下。今云“脉弦而大”,只此四字可以尽革脉之形状矣。“弦则为减”以下,又发明所以为革之义也。叔和云:“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新病得之生。”时珍云:“此芤、弦二脉相合,故为亡精失血之候。

诸家脉书皆以为即牢脉也。故或有革无牢,或有牢无革,混淆莫辨。不知革浮牢沉,革虚牢实,形与证皆异也。”《甲乙经》曰:“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者死。”谓脉来混浊革变,急如泉涌,出而不返也。观其曰“涌泉”,则浮取之不止于弦大,而且数、且搏、且滑矣。曰“弦绝”,则重按之不止于豁然,而且绝无根蒂矣。故曰“死”也。王贶以为溢脉者,因《甲乙经》有“涌泉”之语,而附会其说也。不知溢脉者,自寸而上贯于鱼际,直冲而上,如水之沸而盈溢也,与革脉奚涉乎?丹溪曰:“如按鼓皮。”其于中空外急之义,最为切喻。伯仁以革为变革之义误矣。若曰变革,是怪脉也,而革果怪脉乎?则变革之义何居耶?

卷四

牢脉(阴中之阳)

体象 牢在沉分,大而弦实;浮中二候,了不可得。

深居在内之象也。故树本以根深为牢,盖深入于下者也;监狱以禁囚为牢,深藏于内者也。仲景曰:“寒则牢固。”又有坚固之义也。

主病 牢主坚积,病在乎内。左寸牢者,伏梁为病。牢在左关,肝家血积。左尺得牢,奔豚为患。

右寸牢者,息贲可定。牢在右关,阴寒痞癖。右尺得牢,疝瘕痛甚。

牢脉所主之证,以其在沉分也,故悉属阴寒;以其形弦实也,故咸为坚积。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邪气深入牢固。心之积,名曰伏梁;肝之积,名曰肥气;肾之积,名曰奔豚;肺之积,名曰息贲;脾之积,名曰痞气。

及一切按之应手者曰 ;假物成形者曰瘕;见于肌肉间者曰 ;结于隐癖者曰癖。经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故牢脉咸主之。若夫失血亡精之人,则内虚而当得革脉,乃为正象;若反得牢脉,是脉与证反,可以卜短期矣。

按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实大弦长,牢之体也。牢脉不可混于沉脉、伏脉,须细辨耳。沉脉如绵裹砂,内刚外柔,然不必兼大弦也。伏脉非推筋至骨,不见其形。在于牢脉,既实大,才重按之便满指有力,以此为别耳。”叔和云:“似沉似伏,犹不能作画一之论也。”吴草庐曰:“牢为寒实,革为虚寒,安可混乎?”伪诀云:“寻之则无,按之则有。”但依稀仿佛,却不言实大弦长之形象,是沉脉而非牢脉矣。又曰:“脉入皮肤辨息难。”更以牢为死亡之脉,其谬可胜数哉!

卷四

濡脉(阴中之阴)

体象 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

濡者,即软之象也。必在浮候见其细软,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见也。叔和比之“帛浮水面”,时珍比之“水上浮沤”,皆状其随手而没之象也。

主病 濡主阴虚,髓竭精伤。左寸濡者,健忘惊悸。濡在左关,血不荣筋。左尺得濡,精血枯损。

右寸濡者,腠虚自汗。濡在右关,脾虚湿侵。右尺得濡,火败命倾。

按浮主气分,浮取之而可得,气犹未败;沉主血分,沉按之而如无,此精血衰败。在久病老年之人,尚未至于必绝,为其脉与证合也;若平人及少壮及暴病见之,名为无根之脉,去死不远。叔和言“轻手相得,按之无有。”伪诀反言“按之似有举之无。”悖戾一至于此耶!且按之则似有,举之则还无,是弱脉而非濡脉矣。濡脉之浮软,与虚脉相类,但虚脉形大而濡脉形小也。濡脉之细小,与弱脉相类,但弱在沉分而濡在浮分也。濡脉之无根,与散脉相类,但散脉从浮大而渐至于沉,濡脉从浮小而渐至于不见也;从大而至沉者全凶,从小而之无者为吉凶相半也。又主四体骨蒸,盖因肾气衰绝,水不胜火耳。

卷四

弱脉(阴)

体象 弱脉细小,见于沉分;举之则无,按之乃得。

沉而且细且小,体不充,势不鼓也。

主病 弱为阳陷,真气衰弱。左寸弱者,惊悸健忘。弱在左关,木枯挛急。左尺得弱,涸流可征。

右寸弱者,自汗短气。弱在右关,水谷之 。右尺得弱,阳陷可验。

夫浮以候阳,阳主气分,浮取之而如无,则阳气衰微,确然可据。夫阳气者,所以卫外而为固者也;亦以营运三焦,熟腐五谷者也。柳氏曰:“气虚则脉弱。寸弱阳虚,尺弱阴虚,关弱胃虚。弱脉呈形,而阴霾已极,自非见 ,而阳何以复耶?”《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脉弱以涩,是为久病。”愚谓弱堪重按,阴犹未绝;若兼涩象,则气血交败,生理灭绝矣。仲景云:“阳陷入阴,当恶寒发热,久病及衰年见之,犹可维援;新病及少壮得之,不死安待!”按《脉经》曰:“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何其彰明详尽也。伪诀谓“轻手而得”,明与叔和相戾,且是濡脉之形,而非弱脉之象。因知伪诀误以濡脉为弱,弱脉为濡,其卤莽特甚。即黎氏浮沤之譬,亦踵高阳之弊,不可不详加考据也。

卷四

散脉(阴)

体象 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

自有渐无之象,亦散乱不整之象也。当浮候之,俨然大而成其为脉也;及中候之,顿觉无力而减其十之七八矣;至沉候之,杳然不可得而见矣。

主病 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散者,怔忡不卧。散在左关,当有溢饮。左尺得散,北方水竭。

右寸散者,自汗淋漓。散在右关,胀满蛊坏。右尺得散,阳消命绝。

按渐重渐无,渐轻渐有,明乎此八字,而散字之象恍然矣。故叔和云:“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字字斟酌。崔氏云:“涣漫不收。”盖涣漫即浮大之义,而不收即无根之义;虽得其大意,而未能言之凿凿也。柳氏云:“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夫杨花散漫,即轻飘而无根之说也。其言至数不齐,多少不一,则散乱而不能整齐严肃之象也。此又补叔和未备之旨,深得散脉之神者也。戴同父云:“心脉浮大而散,肺脉短涩而散,皆平脉也。心脉软散为怔忡,肺脉软散为汗出,肝脉软散为溢饮,脾脉软散为 肿,皆病脉也。肾脉软散,诸病脉代散,皆死脉也。”古人以代散为必死者,盖散为肾败之征,代为脾绝之征也。肾脉本沉,而散脉按之不可得见,是先天资始之根本绝也。脾脉主信,而代脉歇至不愆其期,是后天资生之根本绝也。故二脉独见,均为危殆之候;而二脉交见,尤为必死之符。

卷四

细脉(阴)

体象 细直而软累累萦萦;状如丝线,较显于微。

小也,细也,状如丝也。比之于微,指下犹尚易见,未至于举按模糊也。

主病 细主气衰,诸虚劳损。左寸细者,怔忡不寐。细在左关,肝血枯竭。左尺得细,泄痢遗精。

右寸细者,呕吐气怯。细在右关,胃虚胀满。右尺得细。下元冷惫。

细脉、微脉俱为阳气衰残之候。夫气主 之,非行温补,何以复其散失之元乎?常见虚损之人,脉已细而身常热,医者不究其元,而以凉剂投之,何异于恶醉而强酒?遂使真阳散败,饮食不进,上呕下泄,是速之使毙耳。《素问·阴阳别论》云:“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人非少火,无以营运三焦,熟腐五谷。未彻乎此者,安足以操司命之权哉!然虚劳之脉,细数不可并见,并见者必死。细则气衰,数则血败,气血交穷,短期将至。叔和云:“细为血少,亦主气衰。有此证则顺,无此证则逆。”故吐利失血,得沉细者生。忧劳过度之人,脉亦多细,为自戕其气血也。春夏之令,少壮之人,俱忌细脉。谓其不与时合,不与形合也。秋冬之际,老弱之人,不在禁忌之例。

按丝之质最柔,丝之形最细,故以形容细脉。王启玄曰:“状如莠蓬。”正于柔细之态,善摩巧拟,恍在目前。伪诀失其柔软之意,而但云极细则可移于微脉,而岂能独标细脉之体象乎!微、细二脉,或有单指阳衰,或有单指阴竭,或有兼阴阳而主病,则非画一之论矣。大都浮而细者属之阳分,则见自汗、气急等证;沉而细者属之阴分,则见下血、血痢等证。

卷四

伏脉(阴)

体象 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着骨,始得其形。

伏之为义,隐伏而不见之谓也。浮中二候,绝无影响;虽至沉候,亦不可见;必推筋至骨,方始得见耳。

主病 伏脉为阴,受病入深。左寸伏者,血郁之愆。伏在左关,肝血在腹。左尺得伏,疝瘕可验。

右寸伏者,气郁之殃。伏在右关,寒凝水谷。右尺得伏,少火消亡。

其主病多在沉阴之分,隐深之地,非轻浅之剂所能破其 垣也。诸证莫非气血结滞,惟右关、右尺责其无火。盖火性炎上,推筋至骨而形始见,积衰可知。更须以有力无力细为分辨,则伏中之虚实燎然矣。

按《伤寒论》中以一手脉伏为单伏,两手脉伏曰双伏,不可以阳证见阴脉为例也。火邪内郁,不得发越,乃阳极似阴。故脉伏者,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将雨,必先六合阴晦一回,雨后庶物咸苏也。又有阴证伤寒,先有伏阴在内,而外复感冒寒邪,阴气壮盛,阳气衰微,四肢厥逆,六脉沉伏,须投姜、附及灸关元,阳乃复回,脉乃复出也。若太 、冲阳皆无脉者,则必死无疑。刘玄宾云:“伏脉不可发汗。”为其非表脉也,亦为其将自有汗也。乃伪诀云:“徐徐发汗。”而洁古欲以附子细辛麻黄汤发之,皆非伏脉所宜也。伪诀论形象则妄曰“寻之似有,定息全无”,是于中候见形矣,于伏之名义何居乎?

卷四

动脉(阳)

体象 动无头尾,其形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

动脉厥厥动摇,急数有力,两头俯下,中间突起,极与短脉相类。但短脉为阴,不数、不硬、不滑也;动脉为阳,且数、且硬、且滑也。

主病 动脉主痛,亦主于惊。左寸动者,惊悸可断。动在左关,惊及拘挛。左尺得动,亡精失血。

右寸动者,自汗无疑。动在右关,心脾疼痛。右尺得动,龙火奋迅。

阴阳不和,气搏击则痛,气撺迸则惊。动居左寸,心主受侮,惊悸至矣。肝胆同居,肝主筋而胆主震定,动则皆病。人之根蒂在尺,动则阳不能卫,阴不能守,亡精失血,可立而待。肺家主气。动则外卫不密,汗因之泄。阴阳相搏,心脾不安,动乃痛作。右尺真阳潜伏之所,而亦见动象,则阳气不得蛰藏,必有非时奋迅之患。

按关前为阳,关后为阴。故仲景云:“阳动则汗出。”分明指左寸之心,汗为心之液;右寸之肺,肺主皮毛而司腠理,故汗出也。又曰:“阴动则发热。”分明指左尺见动,为肾水不足;右尺见动,谓相火虚炎,故发热也。因是而知旧说言动脉只见于关上者,非也。且《素问》曰:“妇人手少阴心脉动甚者,为妊子也。”然则手少阴明隶于左寸矣,而谓独见于关可乎?成无己曰:“阴阳相搏而虚者动。故阳虚则阳动,阴虚则阴动。以关前为阳主汗出,关后为阴主发热。”岂不精妥。而庞安常强为之说云:“关前三分为阳,关后二分为阴,正当关位半阴半阳,故动随虚见。”是亦泥动脉只见于关之说也。伪诀云:“寻之似有,举之还无。”是弱脉而非动脉矣。又曰:“不离其处,不往不来,三关沉沉。”含糊谬妄无一字与动脉合义矣。詹氏曰:“如钩如毛。”则混于浮大之脉,尤堪捧腹。王宇泰曰:“阳生阴降,二者交通,上下往来于尺寸之内,方且冲和安静,焉睹所谓动者哉!惟夫阳欲降而阴逆之,阴欲升而阳逆之,两者相搏,不得上下,击鼓之势,陇然高起,而动脉之形着矣。”此言不啻与动脉写照。

卷四

促脉(阳)

体象 促为急促,数时一止;如趋而蹶,进则必死。

促之为义,于急促之中,时见一歇止,为阳盛之象也。黎氏曰:“如蹶之趋,徐疾不常。”深得其义。叔和云:“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亦颇明快。

主病 促因火亢,亦因物停。左寸促者,心火炎炎。促在左关,血滞为殃。左尺得促,遗滑堪忧。

右寸促者,肺鸣咯咯。促在右关,脾宫食滞。右尺得促,灼热为定。

按人身之气血贯注于经脉之间者,刻刻流行,绵绵不息,凡一昼夜当五十营,不应数者,名曰狂生。其应于脉之至数者,如鼓应桴,罔或有忒也。藏气乖违,则稽留凝泣,阻其营运之机,因而歇止者,其止为轻;若真元衰惫,则阳弛阴涸,失其揆度之常,因而歇止者,其止为重。然促脉之故,得于藏气乖违者十之六七,得于真元衰惫者十之二三。或因气滞,或因血凝,或因痰停,或因食壅,或外因六气,或内因七情,皆能阻遏其营运之机,故虽当往来急数之时,忽见一止耳。如止数渐稀,则为病瘥;止数渐增,则为病剧。所见诸症,不出血凝气滞,更当与他脉相参耳。促脉随病呈形,伪诀但言“并居寸口”,已非促脉之义;且不言时止,犹为 矣。

卷四

结脉(阴)

体象 结为凝结,缓时一止;徐行而怠,颇得其旨。

结而不散,迟滞中时见一止也。古人譬诸徐行而怠,偶羁一步,可为结脉传神。

主病 结属阴寒,亦由凝积。左寸结者,心寒疼痛。结在左关,疝瘕必现。左尺得结,痿 之 。

右寸结者,肺虚气寒。结在右关,痰滞食停。右尺得结,阴寒为楚。

热则流行,寒则停凝,理势然也。夫阴寒之中,且挟凝结,喻如隆冬天气严肃,流水冰坚也。少火衰弱,中气虚寒,失其干健之运,则血气痰食,互相纠缠,浮结者外有痛积,伏结者内有积聚。故知结而有力者,方为积聚;而无力者,是真气衰弱,违其运化之常,唯一味温补为正治。越人云:“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是知又当以止歇之多寡,而断病之重轻也。

按营运之机缄不利,则脉应之而成结。仲景云:“累累如循长竿,曰阴结。蔼蔼如车盖,曰阳结。”叔和云:“如麻子动摇,旋引旋收,聚散不常为结。”则结之体状,有非浅人所领会也。夫是三者,虽同名为结,而义实有别。浮分得之为阳结;沉分得之为阴结;止数频多,三五不调,为不治之症。由斯测之,结之主症,未可以一端尽也。伪诀云:“或来或去,聚而却还。”律以缓时一止之义,全无相涉。岂欲仿佛叔和旋引旋收之状,而词不达意乎?此着述之所以不可易易也。

卷四

代脉(阴)

体象 代为禅代,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

代亦歇止之脉。但促、结之止,内有所碍,虽止而不全断,中有还意;代则止而不还,良久复止,如四时之禅代,不愆其期也。又促、结之止,止无常数;代脉之止,止有定期。

主病 代主藏衰,危恶之候。脾土败坏,吐利为咎。中寒不食,腹疼难救。

止有定期者,盖脾主信也。故《内经》以代脉一见,为藏气衰微,脾气脱绝之诊。

按代脉之义,自各不同。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脾脉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黄者其脉代。”皆言藏气之常候,非谓代为止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曰:“长夏胃微软弱曰平,但代无胃曰死”者,盖言无胃气而死,亦非以代为止也。若脾王四季,而随时更代者,乃气候之代,即《宣明五气》等篇所云者是也。若脉平匀,而忽强忽弱者,乃形体之代,即《宣明五气》等篇所云者是也。脉无定候,更变不常,则均为之代,须因变察情。如云五十动而不一代者,是乃至数之代。大抵脉来一息五至,则肺、心、脾、肝、肾五脏之气皆足,故五十动而不一止,合大衍之数,谓之平脉。反此则止乃见焉。肾气不能至,则四十动一止;肝气不能至,则三十动一止;脾气不能至,则二十动一止;心气不能至,则十动一止;肺气不能至,则四五动一止。至当自远而近,以次而短,则由肾及肝,由肝及脾,由脾及心,由心及肺。故凡病将死者,必气促以喘,仅呼于胸中数寸之间。此时真阴绝于下,孤阳浮于上,气短已极,医者犹欲平之散之,未有不随扑而灭者。戴同父云:“三部九候,候必满五十动,出自《难经》,而伪诀五脏歌中,皆以四十五动准,乖于经旨。又云:‘四十一止一藏绝,却后四年多命没。’荒疵尤甚。夫人岂有一藏既绝,尚活四年。叔和亦曰:‘脉来四十动而一止者,一藏无气,却后四岁春草生而死。’未知《灵枢·根结篇》但言动止之数,以诊五脏无气之候,何尝凿言死期耶?”滑伯仁曰:“无病而羸瘦、脉代者,危候也。有病而气血乍损,只为病脉。”此伯仁为暴病者言也。若久病而得代脉,冀其回春,万不得一矣。

伤寒心悸,有中气虚者,停饮者,汗下后者。中气虚则阳陷,阳受气于胸中,阳气陷则不能上充于胸中,故悸。停饮者,饮水多而停于心下也。水停心下,水气上凌,心不自安,故悸。汗后则里虚矣。况汗乃心液,心液耗则心虚,心虚故悸。诸悸者,未必皆脉代;若脉代者,正指汗后之悸,以汗为心液,脉为心之合耳。

女胎十月而产,腑脏各输真气资以培养。若至期当养之经虚实不调,则胎孕为之不安,甚则下血而堕矣。当三月之时,心包络养胎。《灵枢·经脉篇》云:“心包主脉。”若分气及胎,脉必虚代。在《灵枢·五脏生成篇》曰:“心合脉。”盖心与心包,虽分二经,原属一藏故耳。代脉主病,但标脾脏虚衰,而不及他症,故附列焉。

卷四

疾脉(阳)

体象 疾为疾急,数之至极;七至八至,脉流薄疾。

六至以上,脉有两称,或名曰疾,或名曰极。总是急速之形,数之甚者也。

主病 疾为阳极,阴气欲竭。脉号离经,虚魂将绝。渐进渐疾,旦夕殒灭。毋论寸尺,短期已决。

阴阳相等,脉至停均。若脉来过数而至于疾,有阳无阴,其何以生!是惟伤寒热极,方见此脉,非他疾所恒有也。若痨瘵虚惫之人,亦或见之,则阴髓下竭,阳光上亢,可与之决短期矣。阴阳易病者,脉常七八至,号为离经,是已登鬼 者也。至夫孕妇将产,亦得离经之脉,此又非以七八至得名。如昨浮今沉,昨大今小,昨迟今数,昨滑今涩,但离于平素经常之脉,即名为离经矣。心肺诸证,总之真阴消竭之兆。譬如繁弦急管,乐作将终,烈焰腾空,薪传欲尽。夫一息四至,则一昼一夜约一万三千五百息,通计之当五十周于身,而脉行八百一十丈,此人身经脉流行之常度也。若一息八至,则一日一夜周于一身者,当一百营,而脉遂行一千六百余丈矣,必至喘促声嘶,仅呼吸于胸中数寸之间,而不能达于根蒂,真阴极于下,孤阳亢于上,而气之短已极矣。夫人之生死由于气,气之聚散由乎血,凡残喘之尚延者,只凭此一线之气未绝耳。一息八至之候,则气已欲脱,而犹冀以草木生之,何怪其不相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