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治疗法
辨脐风
夏禹铸曰:三朝之内,便是脐风,如七日之外,定然不是。前人只曰风由脐入,以致撮口噤口,并不曾说出一种理来。余思婴儿出世,剪落脐带,带口有水,风因乘水由脐入腹。然腹与唇舌相去太远,而唇撮舌强何故?把贼邪逆犯之理,一悟乃知。风入于腹,始附于肝。肝,木也,风则附木而鸣,目乃肝之窍,两眼角故有黄色。
风入于肝,必逆犯于脾,鼻准,脾之属,故准头又有黄色。入于脾必逆犯于肾,两唇肾属,故色黄口撮。入于肾,必逆犯乎心,舌乃心之苗,故舌必强直。到此风火交威,亡之必矣。予悟脐风颠末,至此自问,亦不自知。
语曰: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殆此之谓欤。脐风初发,吸乳必较前稍松,两眼角挨眉心处,忽有黄色,宜急治之,治之最易;黄色到鼻,治之仍易;到人中承浆,治之稍难;口不撮而微有吹嘘,犹可治也;至唇口收束锁紧,舌头强直,不必治矣。一见眼角鼻及人中有黄色,而唇不撮紧者,曲小儿指,揉外劳宫,即用灯火于囟门、眉心、人中、承浆、两手大指少商各穴一 ,脐轮六 。未落带,于带口火燃一 既落,于落处一 共十三 ,风便止,面黄即退矣。此火攻之法,何异吕祖壶中药,卢公再生方哉。愿天下为父母者,根据予着治,即十百千万亿中,断无一孩死于脐风者。
涂蔚生曰:脾在五行属土。以位置言,则居四方之中,故有以鼻诊脾之说。以开窍言,则居于口,故又有以口诊脾之说。其说虽异,其理则一。而夏禹铸硬欲迁就五行生克相传之理,以肾属唇,未免有误。盖肾之分发,宜居面部之颏下,而其开窍,则居于两耳也。再脐轮六 者,离脐不远不近,环脐一周,排列圆势,而以火攻六下也。
陈飞霞曰:脐为百风总窍,五脏寒门,道家谓之下丹田,为人身之命蒂。儿在胎时,口鼻未通呼吸,惟脐间真息,随母之呼吸为呼吸。其下地囫底一声,气通口鼻,而胎元之一息,不复为用矣。遂寄于脐内一寸三分,中虚一穴,左青右白,上赤下黑,中央黄色,八脉九窍,经纬联系,为真息往来之路,坎离交会之乡。凡修炼仙胎,皆从此处立基,所以谓之命蒂。故小儿初生,惟脐之关系最重。断脐之时,亦不可不慎。或剪脐带太短,或结束不紧,致外风侵入脐中,或浴儿时,牵动脐带,水入生疮,客风乘虚而入,内伤于肾,肾传肝,肝传心,心传脾,脾传肺,蕴蓄其毒,发为脐风。其症面赤啼叫者心病,手足微搐者肝病,唇青口撮,痰涎壅塞者脾病,牙关紧急者肾病,啼哭不止者肺病。五脏之症略见一二者,犹可治,悉见者不治。又曰:小儿初生,惟脐风病为恶候。其症有三,曰脐风、曰襟口、曰锁肚,虽皆脐症,而寒热自别,治则宜详。
一曰脐风。由断脐后,为水湿风寒所乘,入于脐而流于心脾。令肚腹胀满,吮乳口松,多啼不乳。此初起之时,速用火攻散之。若至气息喘急,啼声不出,或肚上青筋,吊疝作痛,此胎毒夹风邪入五脏。外用火攻,内服指迷七气汤(《集成》未详)。若肚脐青肿,口撮不开,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爪青黑者,皆不治。
一曰噤口。其症眼闭口噤,啼声渐小,舌上聚肉如粟米状,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不通。遇此先看其上有点子,即以指甲轻轻刮破,以木香、白叩仁各五分,煎汤化下沆瀣丹,动利脏腑,气顺自愈。
一曰锁肚。由胎中热毒壅盛,结于肛门,大便不通。急令妇女温水漱口,吮儿之前后心,并脐下及手足心,共七处,凡四五次,外以轻粉五分研末,蜂蜜少许,温水调服,以通为度。如不通,更以葱白三四寸长,用油抹润,轻透谷道,纳入二寸许,以通为快。若至七日不通者死。
涂蔚生曰:飞霞之所谓噤口,即俗人之所谓鹅口。飞霞之所谓锁肚,即伤寒之所谓阳明热结。飞霞以初生小儿不宜有此热病,硬欲将鹅口热结二症牵入脐风以内,是未免过于迂拘者也。
陈飞霞曰:古人之论脐风,谓皆由于水湿风冷所致。予则以为古论犹未尽也。盖脐风有内外二因,有可治不可治之别。外因者风湿所伤,内因者禀受父母真阳不足也。予尝见一妇产育十数胎皆男,尽殇于七日内之脐风无存者。若谓外邪所伤,何以能伤此家之儿,又岂无一儿能避之者,此内因之显而易见者。凡男子之命门,真阳不足者,右尺脉必细涩无神,生子必有脐风。予察之详,见之确,非耳闻者比也。其外因者,病发于二三四五日之间,病生于六腑,故可治,内因者,必发于六七日之间,病生于五脏,故不可治。曩者夏禹铸有脐风之诀,谓之三朝一七,看儿两眼角黄,必有脐风。不知禀受浓者,生下即满面红黄,乃为吉色,误认脐风,其害不小,此法不确。惟令乳母每日摸儿两乳,乳内有一小核,其候也。然乳内有核,发脐风者固多,而复有不发脐风者。此法十有七八,亦有二三分不确。但看小儿不时喷嚏,更多啼哭,吮乳口松,是真候也,宜急治之。第脐风之治,无一成法可遵,虽有疏风攻下之法,莫能济急。独予异授灯火,无论脐风痉搐,以及凶危险症,用药不能挽回者,此火可以生之。久经效验,未肯轻传。因见幼科,不知火穴,往往错误用之,反致引动风邪,蔽固火毒,致儿身热不退,火毒内攻,因多不救。故不忍隐秘,尽以吐露,以公诸世。世之幼科治病,辄曰剪风截风。
夫剪者,邀遏之谓也,截者,堵塞之谓也。以火用于中宫任脉所行之地,岂非遏堵其邪,而犯关门逐盗之戒乎?不知风邪之在人身,善行数变,无声无形,欲除其害,无如疏条散,达而去之,不使久羁于荣卫经络则善矣。如仲景之治伤寒,而立汗吐下三法。邪在表者,汗而散之;邪之在上者,吐而越之;邪之深入者,下而夺之。总欲其邪尽而后已,未闻有邀截者也。而今幼科,不但不为逐邪,而反闭关绝险,阻其去路,使邪气进不可,退不能,猖狂踯躅,欲其不倒刃相攻,斩关逆犯者,不可得也。此皆为治者酿成之祸害,于邪何尤。凡邪之伤人,未有不从三阳而入,驱邪之法,亦必使其从三阳而出。故此火穴,亦惟三阳有之。盖欲引其出表,断不可使之入里也,敬为图说详后。
涂蔚生曰:小儿禀受真元不足,固有发生脐风,易为夭札。然亦有由于父母中有梅毒,传至小儿,生不数日而夭亡者,此亦不可不知。其状生下三二日后,满身起有白点或间有红点,渐次不吸乳食,白点亦渐变为红点,旋即夭亡,其状至惨,为婴儿之父母者,可不慎欤。
第三集·治疗法
用火口诀
陈飞霞曰:夫婴儿全身灯火,诚幼科第一捷法,实有起死回生之功。火共六十四 ,阴符易数,能疏风散表,行气利痰,解郁开胸,醒昏定搐,一切凶危之候,火到病除。用火之时,倘值寒冬,必于房中燃烧明火,使儿不至受寒,灯草大小适中,以麻油燃用,令老练妇人抱儿解衣、去帽,从左耳角孙起,总根据后之歌诀用之。但用火不可姑息,勿谓火数太多,悯其难受。盖小儿受病,由其经络凝滞,脏腑不舒。以火散之,正欲使其大叫大哭,方得脏气流通,浑身出汗,荣卫宣畅,立时见功。此火暗合周天,不可减少,否则不效。若救脐风,非此不可,并列于后。
第三集·治疗法
集成神火歌
陈飞霞曰:仙传神火天然理,始自角孙 脉起。(凡用灯火,无论男女婴儿,皆从左边起。角孙在耳尖上,脉在耳后根。)听宫曲鬓本神旁,次及天容仍右取。(听宫在耳以前,曲鬓在鬓脚旁,本神在额角,天容在耳轮根下。左边已完,右亦如此。)囟会承浆左肩井,曲池合谷诸邪解。(囟会即囟门,承浆在下唇宛宛中,肩井在肩上宛宛中,从左起,故曰左肩井。曲池在曲肘弯上廉曲纵处,合谷在虎口上骨岐叉处。)气关已过至神门,右亦如此昏可醒。(气关在食指第二节,神门在掌后下廉锐骨之端。左完,右亦如之。)右乳根中七 始,右亦如之何待齿。(自左乳根下边,从上至下,七 止。右乳根下亦如之。)脐下阴交续命关,平平三点凶危止。
(阴交在肚脐下半寸,用火三 。)脊中身柱至长强,肺俞阳陵承山当。(身柱在脊骨三节下,从进上至下,九止。肺俞在两饭匙骨缝中,阳陵泉在膝外边下三寸,承山在腿肚尽处)昆仑解溪丘墟穴,涌泉右亦效之良。(昆仑在外踝骨后,解溪在系鞋带处,邱墟在外踝骨前,涌泉在脚底下中心。左脚完,右脚亦如之。)
涂蔚生曰:飞霞此节,名为异授,不知果系异授,抑是别有用意。其火穴虽多,而病至危急,间亦可用,盖火攻可代药之疏通脏腑也。惟人身穴道最多,非有直接师授颇难得其真谛。古图既形舛错,此图亦多模糊。
予于其图则删之,于其注则补之,非略之也,实以此种穴道,非区区之图,所能尽其曲折耳。查合谷穴乃大指根骨,与次指骨二者二交之间也。曲池穴须拱手取之,乃肘外辅骨曲肘横纹头陷中也。乳根乃阳明胃经所主,由ru头正中往下一寸六分,则为乳根穴。余俱每往下一寸是一穴。故彼注云:从上至下七 止,但尺寸法,须根据其本人中指正面之中节,两横纹相距之间,则为一寸也。身柱系背之脊骨第三椎,须由两肩平行计算,由身柱而下,五椎是神通穴,六椎是灵台穴,七椎是至阳穴,九椎是筋缩穴,十一椎是脊中穴,三十椎是悬枢穴,十四椎是命门穴、十六椎是阳关穴,二十一椎是腰 穴,脊 骨端是长强穴,余则无穴。除身柱、长强而外,尚有九穴,注为九 ,想是除去身柱长强而外耳。
肺俞穴亦须由脊骨算起,自第三椎骨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则为肺俞穴也。
第三集·治疗法
用火宜忌
陈飞霞曰:平素产子有脐风,则胎胎不爽。于产下第二日,勿待其发,先以此火散之,百不一失。胎儿生下,多啼不乳,喷嚏呵欠,吮乳口松,即是脐风将作,急以此火治之。凡儿病面青黑,扭项摇头,仰身擦面,或眼青怒视,或左右斜视,或上下窜视,或两目连眨,或头项牵强,卷舌露睛,嘘风撮口,啼哭咬人,或手如数物、或两手牵引,或两足跳掣,忽扰忽乱,失张矢志,但觉精神与常有异者,由从前表里不清,将欲作痉,此火至妙。伤寒已痉,角弓反张,眼目斜视,左右搐搦,但中恶容忤、痫证与食填太阴,及一切风闭、火闭、痰闭、气闭,乍然卒死者,此火最神。食伤脾骨,肚大筋青,于端午日午时,用全身灯火,后于青筋开叉处,以火截之。一叉一点,其肚自消。风寒痰气闭塞之症,此火实有神功。凡用灯火既完,候儿啼哭已定,即用金粟丹半丸,(《集成》未详)姜汤化服。服后以衣裹之,蒙其头面,令之安卧片时,以复其神志,其病如失。小儿四时感冒伤寒汗出,大小便调,唇舌如常,口不作渴,此表病轻症也,疏散之则愈,忌用灯火。小儿邪已入里,身热面赤口渴,大小便闭,唇焦舌紧眼红,或手足心热,夜热烦焦,舌上黄苔,扬手掷足,掀衣掀被,此里症内热,清利自愈,切忌灯火。小儿大病久病,身体怯弱,面目青黄,唇舌自莹,摇头斜视,昏睡露眼,形骸消瘦,声息轻微,自汗盗汗,或一切呕吐泄痢,痘麻疮痈,久咳久疟,失血之后,精神疲倦,乳食减少,指纹沉细,六脉无神。此皆极虚之症,切忌火攻,虑其升散故也。一切久热消渴疳症,形骸黑瘦,毛发焦枯,由阴枯血弱虚热所为,切忌灯火。
涂蔚生曰:婴儿之用灯火,犹伤寒之用麻姜附,非病为阴寒,固不可用,而非病至危急,尤不可用。故除脐风而外用者颇少。然亦以夏禹铸之脐风灯火为简妥。医者须于此等界限认清,方不至误儿性命。至其所谓宜灯火之客忤症,与火痰闭症,则未免失之过当。盖客忤为一种秽恶毒厉之气,多系热亢,只宜清解;而火痰闭症,则又只宜清利者也。
第三集·治疗法
小儿初生脐风简便方
陈飞霞曰:小儿脐风撮口,用完全生葱二根,捣烂取汁,又以直僵蚕三个炒去丝,研极细末,以葱汁调匀,涂儿母ru头上,令儿吮之,或灌儿口内。
小儿脐风撮口,以艾叶烧灰填脐上,以帛缚之。若脐带已落,用蒜切薄片贴脐上,以艾火灸之,候口中有艾气立愈。小儿噤风,初生口噤不乳,蝉蜕十四枚,全蝎去尾毒,洗去盐泥十四枚,炒干为细末,入轻粉三分,每用一匙,乳汁调灌即愈。小儿撮口,但看舌上有疮,如粟米者是也。以蜈蚣炙焦,研末敷疮上。撮口噤风,面黄色,气喘声不出,由胎气挟热,流毒心脾,故令舌强唇青,口发噤。用直僵蚕二枚,去嘴略炒为末,蜜调纳儿口中。小儿十日内,口噤不乳,取大蜘蛛一枚,去足炙焦,研细末入猪乳一小杯,和匀分作三次,徐徐灌之,神效无比。小儿脐疮及脓出血,用海螵蛸、胭脂,共为末,以油润疮,乃搽药。小儿齿根边生白点,名马牙,啼哭不吮乳,即看口内坚硬之处,或牙根边白点,将针挑破出血。浓煎薄荷汤,磨京墨调匀,以指搅过,再以产母乱发蘸墨,满口搽之。仍用新青皮,蘸温水展口,即愈。
涂蔚生曰:以上简便诸方,颇多奇异之处,效否固难断定,姑存之以备参考。因脐风为小儿最危险,最迅速之症也。小儿内有积热,固可发生白点,成为马牙。然积热过甚,亦多有发生鹅口疳者。此症颇为险恶,不得治法,伤儿亦速。其症多在小儿初生百日内外,间有二三岁亦患此者。初起时,口中发生白点,逐渐增多,拭之即去,少刻即有,满口缠遍。内窜入候,日夜啼哭,不乳食,俗名雪口,又名敷口白,实则鹅口疳之义也。方用黄连甘草等分煎汤,以绸裹指拭去,取桑皮中白汁涂之即愈。或用陈墨敷之亦效,再以益元散灯心汤送下,则不复发。儿稍大者,则以生地、元参、杭芍、薄荷、桔梗、栀子、寸冬、连翘、甘草等味与之煎服,以期速愈。
第三集·治疗法
娇儿易死说
涂蔚生曰:所谓娇儿者,富贵之子也,嗣艰之子也,数门一息之子也。惟其儿娇,则父母爱之之心切,惜之之心深。平时任其饮食,随其嗜好,姑无论矣。一旦诸病作焉,则冀其抱病之子,立刻是一无恙健儿。虑其饮食不进也,则为之已进一糕,午进一饼。虑其寒热不退也,则为之申进一汤,酉进一药。于是甲医方去,乙医复来,此药刚下,彼药又至。卒使药与药战,伤其脏腑,毙其性命而后已。嗟夫!娇小婴儿,何堪许多之药。柔脆脾胃,那堪冲逆之来。至此而尚不知悟,犹谓吾之娇爱之儿,药之不急,治之未周,乃系耽搁误事。岂不是一天下至愚且惑之人哉!吾今愿为天下之为父母者,进一忠告。凡儿无病则已,如有病焉,则除审慎延医用药外,切勿乱为请医,急为调治。盖欲使医者得尽其所长,而药得展其所能事也,吾今亦愿为天下之为医者,进一忠告。前治不当则已,如其当焉,则须猛力为之解说,使其勿轻易方。切不可贪图细微诊费,与之胡乱开方,致误儿命。盖欲使前医之有以施其长,而吾之长亦即显也。
第三集·治疗法
我之风症谈
涂蔚生曰:自黄帝有风论篇,仲景有伤风说,风病之名,遂成千古不磨。然而后之习医诸家,亦即因此互相立论,互相眩迷矣。有谓风为阳邪者,有谓风为阴邪者。彼云此误,此议彼非,卒使最易了解之风字,成一群医争讼莫结之案,岂不大可怪哉。迨至近代西学输入,而医学高明之唐容川,始将西说参合。言空中之气,有冷热二种,空气热则涨而上升,他处冷空气,即来补之。试于门中热火,门之上下各有孔,则上孔之热气必外出,下孔之冷气必内入。成风之理,与此相同,因此成两种风。一为自冷处吹向热带之风,一为自热带吹向冷处之风。
是成风之理,已可得其梗概。然其解《内经》之东方生风,为应春气,阳回阴退之象,是其犹未能将先圣成风之奥旨,阐发无遗,而明乎天地之底蕴者也。予以个人之研求,体先圣意义之所在,谨敢直抒管见,而为风症之谈。
虽是否有当,不能无后贤之指摘。而见之所至,实亦曰不敢自己云尔。夫风者,乃空气之被牵引,而流动以变其常体者也。有寒有热,有缓有速。不可以寒拘之,亦不可以热拘之。不可以阳拘之,亦不可以阴拘之。先圣名之曰风,盖已以包乎寒热二者在内,与包乎寒热平均之和缓亦在内也。大地之上,惟空气为最多,故亦惟风为最甚。
然风不自成,必有使之所以成者,而后得行其撼山摇海之威,翻天覆地之状。推厥其物,则惟日球。盖日球为阳热凝聚之一大火体,其积较地球为大,有蒸晒调剂空气之力,有旋转左右空气之力。其将空气蒸晒至热也,则空气失其常度,随阳热之蒸发,由至静而变为至动,成为一种热风。如西人之所谓热则澎涨,容川之所谓自热处吹向冷处之风是也。其将空气不能蒸晒为热也,则空气亦失其常度,随阴寒之凝聚,亦由至静而变为至动,成为一种寒风。
如西人之所谓冷则收束,容川之所谓自冷处吹向热带之风是也。吾人试于平旦无风之时观之,见天地清阔,本一俨然空气静寂之天地也。而霎时旭日东升,空气融和,渐由温暖变而为亢烈,即觉有微风生焉,此即东方生风,空气随太阳为转移之一验也。如日被云掩,或沦胥西没,则空气由和暖而变为寒冽,亦觉有微风生焉。其他暴风旋风等类,亦无不系空气随太阳热度之增减,以为转移进退者矣。俗语有开门风,关门息,关门风,开门息之说,实则《内经》东方生风之义,而兼含有风之成息之理。不过识见尚浅,未能将其所以成息之理说出耳。而昧者不察,以为东方即为生风之处,毫与太阳无涉,不亦惑乎?予言未竟,客有笑于予者曰:古人云:东方为震,震为木,木生风。子言东方不能生风,得勿木能生风乎?曰非也。木者,风之标也;空气者,风之本也。然空气亦非真本,太阳则其本中之本耳。试思地球之上,本木最多。然参差于木之间者,何物无有,不过木体为最高,可以代风之扬威耳。若曰除木而外,湖海不为之激荡而扬波,房屋不为之吹嘘而震动,此则必无之事,伐木以止风,竭泽以理痰,是何异扬汤止沸。故仲景治风大剂之桂枝汤,除桂枝祛风,白芍扶肝而外,余则姜甘大枣,俱系温理脾胃之药,然亦即合助火热以化阴寒之药也。入禀天地之气以生,虽名为小天地,实则与天地有异。天地寒热之风,既能伤及万物,而人之元气有亏,亦能受风之袭击而成病。故有元气本寒,又感寒风而病寒者,如桂枝汤是也。亦有元气本热。又感热风而病热者,如风引汤是也。如谓风为阳邪,则不宜有桂枝汤之用桂枝生姜;如谓风为阴邪,则不宜有风引汤之用大黄石膏。是风之有寒有热,于此益彰。天地体人之微,生长防风桂枝等类,以治寒风,又生长天麻白头翁等类,以治热风,是诚天地造化之妙,无美不具,人体造化之妙,因症制宜。而利用之道,亦可谓无奇不偶矣。然感寒而病寒风,感热而病热风,此尚为风之正面,非风之对面者也。
今试再为风之对面者言之。人之心脏,犹夫日球,本以化生血液,温养肢体。设也寒为之积,火热不能行其职权,则脏腑为之阴凝,肢体为之收引,而寒风暴然作矣。治之之法,则惟有疏寒以解之,助热以化之。寒退热盛,而风自息。设也热为之炽,水阴不能行其既济,则脏腑为之阳亢,肢体为之炙灼,而热风暴然作矣。治之之法,则惟有清热以降之,助水以潜之。热退阴盛,而风亦息。此皆风之由于内因,而为风之对面者也。其他若吾人素患阴虚,阴液渐形消涸,肢体渐形羸瘦,俄而舌黄面赤,大渴引饮,烦躁抽掣,坐卧不安,甚或昏迷不醒,此亦热风暴发之候,急宜滋阴以启生化之源,并宜重用苦寒,以降其上亢之火,阴滋火潜,标风自减。
若夫病始而为寒风,病终而为热风,则非由于外感之传变。汗出过多,津液为之涸竭,即由于过服辛热,以伤水泉之源也。若谓吾儿未出门户,未食生冷过热等物,何至有寒风热风之感伤,是则拘迂之谈,未知常变者也。
予曾亲治数儿,未出户门,未食生冷而病寒风者,以桂枝、防风、羌活、葛根、白芍、生姜、大枣等味而获愈者。余又曾亲治数儿,未出户门,未食辛热,而病热风者,以生地、白芍、川芎、黄芩、黄柏、天麻、白头翁、甘草等味而获愈者。是岂人事之使然哉,夫亦曰履霜坚冰,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仲景桂枝汤桂枝(一钱) 白芍(一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涂蔚生曰:上五味为仲景治伤寒风之主剂,量小儿之大小,以为药之重轻。服药已,须 稀热粥以助药力,不可令汗太过,重伤津液。夫风之所以有汗者,以手太阳小肠与足太阳膀胱同司太阳经络,膀胱化气,护外为卫,小肠化血,布内为营。犹主之有正副,物之有表里也。先贤仅以六脏各配一腑,相为表里。余以谓犹未尽曲微,不如以其各经气之所主,尚分一个正副表里也。伤寒是太阳膀胱之正表受病,太阳膀胱既化生真阳之气,以为卫外。卫阳虚,招外寒,则寒邪寄居皮毛,而毛孔闭塞,故无汗。伤风是太阳小肠之副里受病,小肠化生真阴之血,以为营内。营血虚,招外风,则风直达营内,而卫气无所根据归,故有汗。汗者乃卫气之变体,如空中上升之气,遇冷变而为雨,口鼻之气,着漆石复化而为水珠也。古人云: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于风之治法,固已得要略。而以肝木生风之说,白芍平肝之用,便泥于营血是肝血所主,治风专责之肝,将底面之太阳小肠抛去,未免可惜。盖肝虽是藏血之脏,而小肠则为生血之阳腑。风既有伤营血,而小肠亦不能辞其责也。
柴胡桂枝汤方柴胡(一钱) 桂枝(一钱) 白芍(一钱) 黄芩(一钱) 党参(一钱) 半夏(七分) 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涂蔚生曰:此汤虽系仲景治发热恶寒支肢烦痛之太阳症,与治呕而心下支结,外症未去之少阳症,而以之治小儿大人伤风之症,颇多奇效。不过须根据时气之冷暖,因症之增减,以为权变耳。如时令燥热,可将桂枝易以防风、荆芥等味。如舌苔焦黄,大渴引饮,可将半夏易以知母、花粉,甚则石膏亦可加入,生姜亦可减去。如腹中痛者,可去黄芩,将白芍加重。如咳者可加杏仁、五味。如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可去黄芩加茯苓。用之得当,即为治风之神方。人每疑柴胡为治少阳伤寒之主药,不可以之治风,是其泥于少阳伤寒,切忌汗下之说,而不知尚有少阳伤风者也。夫风既入少阳,故亦时形恶寒,时形发热,出汗。柴胡秉少阳春木之气,直进少阳经络,而佐以祛风之味。使风之由腠理而入内者,仍由腠理而出外。是柴胡得桂枝防风等味之援助,而益肆其散寒之威,而桂防等得柴胡之向导,而愈着其去风之力也。先贤有云运用之妙,存乎其人,其此之谓欤。
金匮风引汤大黄(一钱) 干姜(一钱) 龙骨(一钱) 桂枝(一钱) 甘草(一钱) 牡蛎(一钱) 寒水石(一钱)
滑石(一钱) 赤石脂(七分) 白石脂(七分) 紫石英(六分) 石膏(一钱)
清热去风汤天麻(一钱) 白头翁(一钱) 川芎(七分) 黄芩(一钱) 黄连(一钱) 栀子(一钱) 连翘(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甘草(一钱)
涂蔚生曰:此方为予平日之经验所立,为治热风之主剂。昔人只知有寒风,不知尚有热风。然其所用之药,亦多有芩连等味,不过其拘于寒郁生热之说。未知热极所生之风,亦多系热风耳。查其所称惊风丸,即系治热风之药。惟其称此种丸药,可治急慢惊风。遂使此种魔术传至乡里,印入俗人脑海,奉为金科玉律,百折不磨,遗害无穷,此诚最可痛恨者也。不知寒风之与热风,犹水炭不可同炉。寒甚风固急起,热甚而风亦可急起。用寒药以治热风,用热药以治寒风,是则调剂其偏寒偏热不平之气,使之归于平耳。但未有闻治寒之药可以治热,治热之药,亦可治寒者也。为此说者,既不考其自相矛盾;而闻其说者,亦随声附合,不辨真伪,是何愚之甚耶。愿天下之为医者,直斥其非,使乡间尽知其讹。是则天下婴儿之幸,亦天下为父母者之幸也。
地黄去风汤生地(一钱) 玄参(一钱) 白芍(一钱) 萸肉(一钱) 丹皮(一钱) 山药(一钱) 茯苓(一钱)
知母(一钱) 黄柏(一钱) 黄连(一钱) 天麻(一钱) 川芎(六分) 白头翁(一钱) 贝母(一钱)
甘草(一钱) 柴胡(一钱)
涂蔚生曰:此为阴虚火旺,而生热风之方,亦系本余平日经验所立。大人此症最多,小儿颇少。夫阴虚之所以生火者,因水火虽是一家,实则相济为用。如水阴亏损,不能上济火化,心火猖獗,煎熬阴液,渐形竭蹶,迨三阴俱伤,内部纯是一团枯槁无根据之火气,则飞扬上越,发而为风。悲号狂呼,间类六畜之鸣;抽掣搐搦,俨如诸寒之引。此时平肝以止风,则非根本之治,理脾以祛痰,则系速亡之疗。惟滋阴以治其本,清热以治其标,庶克有济。至佐以去痰除风之药,则系标中之本耳。
第三集·治疗法
我之惊症谈
涂蔚生曰:惊者何,人之内部魂魄神三者,卒然受一惊恐可怕之事,而失其常度也。何以言之,魂为阳气附丽于肝血之上,魄乃一块血质,根据寄于肺气之中,乃一点湛然朗润之阴血,出藏于心脏之间,是为以阳附阴,以阴附阳也。如猝遇惊恐,则魂魄为之飞扬,心神为之丧失,即为受惊后所得一种之气血散失也。古时诸医,均将惊风合为一症,是以风之发热烦躁,心神不安,类似乎惊,误之也。而后之受其误者,深知痛恨悔改,又谓无惊之可病。惊为纯属一种虚妄,是其尚未澈底考查,仍为误也。实则风自风,惊自惊。风之不可为惊,犹惊之不可为风。固有先风而后惊者,如既感寒风,复受惊恐者是也。亦有先惊而后风者,如既受惊恐,复感寒风者是也。
然此则不过百分中之一二耳,安得将天下患风之儿,尽括之为惊乎?又安得将天下患惊之儿,尽括之为风乎?更又安得将天下之儿一切病症,尽括之为无惊乎?近代西医盛行,皆谓人无惊症之可能病。然试问其吾人梦寐之时,恍惚若有所见,并恍惚若有所记。俄而登山涉水,俄而越墙走壁,俄而喜笑怒骂,俄而忧愁思虑,俄而散步闲游,俄而饿渴饮食,是果孰使之然哉?则西医多不能答。间有能答者,亦不过以神经错乱为解,并未知有魂魄神三者之作用也。小儿五内既无健全,肢体即见充足,故其受惊之处较大人为独多。余曾亲见大人因受惊恐而卒死不救者,余又曾见小儿因受惊恐不思饮食,日见消瘦,多药不效,而用乡俗喊魂之法,得以安全获愈者,是又果孰使之然哉?岂非魂魄神三者之作用耶。此等症治,余拟以潞参当归白芍琥珀朱砂茯神甘草等味以治之。盖以潞参可招失散之气,归芍可补飞荡之血。犹恐猝忽血越神荡,不能无瘀滞之血。而以琥珀之可以消瘀安魂定魄者疗之,更以朱砂以安之,茯神以宁之,务使其气血撤消,神与魂魄各安其宅,行其固有之职权而后已。但未知此等见解,有合实用与否。
第三集·治疗法
治慢风心得神方
(节录庄一夔《福幼篇》)
庄一夔曰:慢风之症,缘小儿吐泻得之最多,或久疟久痢,或痘后疹后,或因风寒饮食积滞,过用攻伐肠脾,或秉赋本虚,或误用凉药,或因急惊而用药攻降太甚,或失于调理,皆可致此症也。其症神昏气喘,或大热不退,眼翻惊搐,或乍寒乍热,或三阳晦暗,或面色淡白青黄,或大小便清白,或口唇虽开裂出血,而口中气冷,或痢泻冷汗,或食谷不化,或四肢冰冷,并至腹中气响,喉内痰鸣,角弓反张,目光昏暗。此虚症也,亦危症也。
俗名谓之天吊风,虚风,慢脾风,皆此症也。若再用寒冷,再用消导,或用胆星抱龙以除痰,或用天麻全蝎以驱风,或用知柏芩连以清火,或用巴豆大黄以去积,杀人如反掌,实可畏也。若治风而风无可治,治惊而惊无可治也。此实因脾胃虚寒,孤阳外越,元气无根,阴寒至极,风之所由动也。治宜先用辛热,再加温补。盖补土即所以敌木,治木即所以治标。凡小儿一经吐泻多作,即是危险之症。若其屡作不止,无论痘后疹后病后,不拘何因,皆当急用参术以救胃气,姜桂枸熟等药以救肾气。不惟伤食当急救之,即伤寒伤暑,亦当急救之。盖其先虽有寒暑实邪,一经吐泻,业已全除,脾胃空虚,仓廪空乏。若不急救,恐虚痰上涌,命在倾刻矣。庸医不明,皆误指为食为热,投以清火去积凉血,立时告变,为之奈何。与其失之寒凉,断难生活;不若试之温补,犹可救疗。此语发明吐泻慢风之理,最为明透。后之君子,愿勿忽诸。今将慢风辨症,胪列于后。
慢风吐泻,脾胃虚寒也。
慢风身冷,阳气抑遏不出也。(服凉药后,往往至此。)
慢风鼻孔煽动,真阴失守,虚火烁肺也。
慢风面色青黄及白,气血两虚也。
慢风口鼻中冷气,中寒也。
慢风大小便清白,肾与大肠全无火也。
慢风昏睡露睛,神气不足也。
慢风手足抽掣,血不行于四肢也。
慢风角弓反张,血虚筋急也。
慢风乍热乍寒,阴血虚少,阴阳错乱也。
慢风汗出如洗,阳虚而表不固也。
慢风手足螈 ,血不足以养筋也。
慢风身虽发热,口唇焦裂出血,却不喜饮冷茶水,进以寒凉,愈增危笃,以及所吐之乳,所泻之物,皆不甚消化,脾胃无火可知,唇之焦黑、乃真阴之不足明矣。
慢风囟门下陷,虚之极也。
庄一夔曰:大凡因热不退,及吐泻而成者,总是由阴虚阳越,必成慢风。并非感冒风寒发热可比,故不宜发散。治宜培元救本,加姜桂以引火归元。必先用辛热冲开寒痰,再进温补方为得法。
涂蔚生曰:庄一夔之所谓慢风,即余之所谓寒风,与热风相反者。其实寒风热风俱各有急起慢起二种,此则虚寒慢起之一种,由渐而至剧者。庄一夔原文慢字下,本系一个惊字。余以其与风字有别,全为易去。非妄之也,实欲提清风字眉目耳。庄一有知,亦当谅我。至其以脾胃虚寒之昏睡露睛,解为神气不足,亦尚属一间未到。盖上下眼皮属脾胃,脾胃虚寒收缩,而眼皮亦收缩露睛也。
庄一夔逐寒荡风汤胡椒 炮姜 肉桂 丁香上四味,谅儿之大小,酌加药之轻重。以灶心土三两煮水,澄清,煎药大半茶杯,频频灌之。接服后方,定茯奇功。
庄一夔曰:此方药性温暖,专治小儿气体本虚,或久病不愈,或痘后疹后,或误服凉药,泄泻呕吐,转为慢风。清热散风,愈治愈危。速宜服此,能开寒痰,宽胸肠,止呕吐,荡风邪,所谓回元气于无有之乡。一二剂后,呕吐渐止,即其验也。认明但系虚寒,即宜服之,不必疑畏也。
庄一夔加味理中地黄汤熟地(一钱) 当归(一钱) 萸肉(一钱) 枸杞(一钱) 白术(一钱) 炮姜(一钱) 党参(一钱)
炙草(一钱) 枣仁(一钱) 肉桂(六分) 炙黄 (一钱)
外加生姜、大枣、核桃肉为引,仍用灶心土煮水煎药,取浓汁一杯。另加附子数分,煎水搀入。量儿大小,分数次灌之。如咳嗽不止者,加罂粟壳、金樱子。如大热不退,加白芍。泄泻不止者,如丁香。只服一剂,即去附子,只用丁香数粒。盖因附子大热,中病即宜去之也。如用附子太多,则小便闭塞不通。如不用附子,则沉寒脏腑,固结不开。如不用丁香,则泄泻不止。若小儿虚寒至极者,附子不妨用至一二钱。此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用者审之。此方乃救阴固本之要药,治小儿慢风,称为神剂。若小儿泄泻不止已甚者,微见惊搐,胃中尚可受药,吃乳便利者,并不必服逐寒荡风汤,只服此方一剂,而风定神清矣。如小儿尚未成风,不过昏睡发热,或时热时止,或日间安静,夜间发热及午后发热等症,总属阴虚,均可服之。若新病壮实之小儿,眼红口渴者,乃实火之症,方可暂行清解。但系实火,必大便闭塞,气壮声洪,且喜多喝冷茶水。若吐泻交作,则非实火可知矣。此方补造阴阳所不足,实回生起死有神功。倘太虚之后,服一剂无效,必须大剂多服为妙。
庄一夔曰:此方助气补血,却病回阳。专治小儿精神已亏,气血大坏,形状野狼狈,瘦弱至极,皆可挽回之。
如法浓煎,频频与服。参天救本之功,有难以尽述者。
涂蔚生曰:庆一夔此节之证论方治,颇着巨效。足征其平素经验,极有心得。可谓余之以前证论方治,是一个疗风的标本对字。亦可知用药犹夫用兵,总宜使用活法,不宜使用碍法。知风之有寒热二种,即知宜寒者之不可以热,宜热者不可以寒。亦即知虚者之不可以泻,实者之不可以补。悟透天时,固为妙颖。了解人事,的是高明。如必HT 定风之种类有若干,风之形状为何若,是则缘木而求鱼,终无异胶柱以鼓瑟。
第三集·治疗法
伤寒
涂蔚生曰:天地六淫之气,病患以风寒最甚而独多。治之得当,疗如反掌,治之失当,其后演成虚实厥亡等症。诚非臆及所能道者。张仲景之《伤寒论》,以风寒温为三大提纲,而以伤寒居首。盖亦以其为百病之导火线,而生死即系于此几微枢机也。然其谓伤寒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风为脉缓,发热汗出而恶风;温病为发热而渴不恶风;是其将三者之显明界限,又为划分真确者也。风温二者,余已有另条专释,兹将伤寒一症,略为节疏。以最简单之赅括,作治者之指引,夫亦曰变化之妙,存乎其人耳。经云: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以其本寒而标阳也。盖足太阳膀胱,与手太阳小肠,合化吾人饮入之水,透出内外油膜,以为周身卫外之气。若空中寒气袭入皮毛,而卫气不能抵抗,则寒气滞于皮毛之内,而为病矣。其脉浮者,以卫气行于脉管之外,虽为寒气外束,而尚欲鼓动外出也。其头项强痛者,以三阳之气,皆上于头。今太阳卫气为寒所闭,已上者不能输出卫外,未上者不能上走头项,故发生疼痛也。其恶寒者,以太阳化生卫外之气,不能外出以护表也。其后尚有发热,背强KT KT ,逆满咳嗽等症,亦无不以太阳之受寒气,为使然也。盖太阳既化气卫外,而寒邪束于其表,其势欲出不得,欲返不能,不得不逞其温热之力,以为抵御之奋斗也。其背强KT KT 者,以寒气既入皮毛,而后入于经输,经输不能转运自如也。其逆满咳嗽者,以卫气不能外出,壅塞于肺脏膈膜也。兹举仲景治伤寒之要者二方,摘录于下,以后见症用药,全凭因时因病,以为加减更换耳。
仲景麻黄汤麻黄(一钱) 桂枝(一钱) 杏仁(一钱) 炙甘草(一钱)
涂蔚生曰:上四味,先以水煮麻黄去上沫,后纳诸药合煮,去滓温服,覆取微汗,为仲景治伤寒之大法。如头项强痛,恶寒无汗者是也。然桂枝汤可以无麻黄,麻黄汤却不可以无桂枝。因伤风是病在肌肉一层,桂枝既直走营血,即可疗风邪之在营血也。伤寒是病在皮毛一层,较肌肉为外。麻黄力虽猛峻,可以直走卫气,然其由内达外,非从肌肉不能经过。若无桂枝以为之助,则恐其力纵猛峻,亦不能直达肌肉之营血,以达于卫气之皮毛也。
仲景葛根汤葛根(一钱) 麻黄(一钱) 桂枝(一钱) 白芍(一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涂蔚生曰:此汤之煎法服法,俱如前。即前方合桂枝汤,去杏仁而加葛根也。其所以加葛根者,因寒邪既入皮毛,而复入经输,项背强KT KT 也。于此足见仲景治病,总是叫人使用活法,不是叫人使用碍法。添一症,则添一药,去一症则去一药。有伤风之发热,恶风汗出等症,则有直入肌肉营血之桂枝汤。有伤风之发热恶风汗出而兼项背强KT KT 等症,则有直入肌肉,兼入太阳经脉之桂枝加葛根汤。有伤寒之发热恶寒身痛等症,则有直走皮毛之麻黄汤。有伤寒之发热恶寒身痛,而兼项背强KT KT 等症,则有直入皮毛,兼入太阳经脉之麻黄加葛根汤。推其喘满而加杏朴,胀满而加苓术,无不随其症之所在,以为药之增减也。学人能以举一反三,自有无数法门,又何至开卷了然,临症盲然,而胸中毫无所主者哉。再若病患体壮而感寒轻者,可用小柴胡汤,加防风荆芥葛根等味以治之。热稍甚,可去半夏,酌加苓连;寒稍甚,可酌减黄芩,亦甚稳妥。
第三集·治疗法
痉病
涂蔚生曰:痉之为病,由于发汗太多,以伤卫阳之气,或风病下之,而过伤其阴营之血也。如仲景所云: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夫痉而曰刚,曰柔,乃从太阳之伤寒伤风症夹泻而出。其别于痉之正病,非痉之正证可知。故其下文又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刚痉,复发汗,必拘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是痉之由于血枯津少,不能荣养筋脉,已可概见。然犹恐医者之过于拘泥,不能随症变通,故其后又曰:太阳病,其症备,身体强,KT KT 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可与大承气汤。以见痉之不可汗者,而有时症兼太阳之寒凝筋脉者,亦可汗之。痉之不可下者,而有时症兼阳明之热灼津液者,亦可下之。其正治之法,虽未揭明,而其曰下之则痉,汗出则痉,是明教人以治痉之正法,不可汗下,只可生津液,和筋脉者也。汉后诸医多昧于其借宾定主之文,而不能将此中奥义,详为指出。甚至有除却刚痉、柔痉之外,尚有阳痉阴痉之说者,殊属可怪。至近代之唐容川出焉,始能将此中精微揭出,诚可谓独具慧眼、启千载之昏,振万古之迷蒙者矣。余于读客川此节之所得,谨撮其要,以为痉症之谈。
仲景栝蒌桂枝汤(即桂枝加栝蒌一味)
涂蔚生曰:栝蒌桂枝汤与葛根汤,为仲景治伤风伤寒而兼有痉病者,非治痉之正方也。一则重在栝蒌生津止渴,大清阳明之热。一则重在葛根疏通经脉,直解太阳之寒。然细揣此中定义,治痉之正病,用药当不外柴胡、葛根、当归、白芍、生地、川芎、黄芩、党参、石膏、知母、花粉、甘草等味。恍如前之治虚热生风者,既不患重伤津液之戒,又不患风寒凝于经脉之嫌。若民众既受祸灾以后,图一善后补救之方也。
仲景大承气汤大黄(一钱) 浓朴(七分) 枳实(七分) 芒硝(一钱)
涂蔚生曰:此方为仲景治伤寒传于阳明,禀热太甚,全无外症,而有大便不通,发热胸腹胀满等症者。以之治病在经脉,血虚经燥者,得勿患虚虚之戒乎?然里热过剧,津液实受其伤。火热一时不降,则津液一时不生,下一分之火热,即所以保一分之津液也。其曰可与二字,盖亦云内热甚于外之症,在经脉,到了危险万分之时,不得不挺而走险,出于下之一途耳。如吾人以识见未及,不敢作冒昧,可以生地、杭芍、当归、川芎等味加入,以固津液。迨其内热已清,再为从事养阴血、和筋脉可也。
第三集·治疗法
温病
周梦觉曰:冬月伤于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而伏伤于中,至春随阳气发见者,为温病。其症头痛项强,与伤寒无异。唯初起不恶寒,便发热,脉数为异耳。伤寒由表入里,不得不先发其表。温病由里达表,不得不先清其里。所以温病有误汗无误下之语。仲景着伤寒一书,自秋分后至春分前为止;若春分后,则为温病矣。《内经》虽有先夏至日者为温病之文,仲景虽有太阳病先发热者为温之论。晋唐以来,无人别晰伤寒温病,概以伤寒书治之,得失参半。治此症者,茫无主张。延至于金,刘河间出,始作温论。有明喻嘉言,复畅其说。温病乃有圭臬,而仲景之书,亦得以昭着于世。当此韶光明媚之天,三阳出于地上,日丽风和,花香鸟语,一片春温之气,盎盎蓬蓬,故病亦名之曰温。轻则白虎汤、黄芩芍药汤、葛根升麻汤,重则三承气汤,无不应验。间亦有先恶寒而后发热者,仍以伤寒治之。又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盖冬主闭藏、漏泄春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古人婚姻六礼,定在夭桃之时,良有以也。余则谓热蕴之至,必致煎熬肾水。遇体之充足者,但以前汤治之。倘体之虚怯者,不问精之藏与不藏,前汤中重加生熟二地,以培其本。则二说不相岐,而相为用矣。何必如喻嘉言之分疏其说也乎。
涂蔚生曰:查仲景《伤寒论》中,只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之说。并无自秋分后至春分前为止,若春分后则为温病之说。不知梦觉是否出自别有经本,抑是根据他人臆说。惟其说颇佳,总算瑕不掩瑜。
人参白虎汤人参(一钱) 石膏(一钱) 知母(一钱) 粳米(一钱) 炙甘草(一钱)
大承气汤(见前痉病方内)
小承气汤大黄(一钱) 浓朴(七分) 枳实(七分)
调胃承气汤大黄(一钱) 芒硝(一钱) 炙甘草(一钱) 大枣(一枚)
黄芩芍药汤黄芩(一钱) 芍药(一钱) 炙甘草(一钱)
葛根升麻汤升麻(六分) 葛根(一钱) 芍药(一钱) 炙甘草(一钱)
第三集·治疗法
瘟疫
周梦觉曰: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乃天地之正气,人感之而病者为正病。久旱亢阳,淫霖苦潦,雨 寒燠之不得其正者,为四时之 气;气轮岁会,运值天符,水火木金之各据其偏者,为八方之厉气;合 与厉,酿而为毒,人感之而病者为瘟疫。杂见于四时,在春谓之春温,在夏谓之热病,在秋谓之晚发,(痢亦名晚发)
在冬谓之寒疫。《内经》着于岐伯,爰详五疫之文,周礼掌于方相;聿严逐瘟之令。其为瘟也,称名攸异,大头瘟、软脚瘟、虾蟆瘟、疙瘩瘟。其为斑也,形容各殊,赤霞斑,紫金斑,绿云斑,黑砂斑。互相传染,大小相似。初起邪气客于募原。(《难经》六十七难,注五脏之募,皆在腹,五脏之 ,皆在背。原即 之根本,募原躯壳之里,经脉所系之处。)头微痛,或不痛,微恶寒,或不寒,但一于热,脉数无伦,沉沉默默,到夜尤甚。郁遢之极,邪从表出,谓之外溃。或大汗鼻血,随汗与血而解。若邪侵胃腑,则内溃矣。泻则完谷不化,结则坚硬如石,胃枯肠腐,舌黑唇青,无所不至。是为天地之毒瓦斯,常以肃杀为心,激一己之心肺肝肠,魂飞魄走,捧心憔悴之形,愁云遍野。环四境之乡闾里党,鬼哭神号,满目凄凉之色,毒雾蔽空。惟不知其毒而妄治之,盈城盈野,死于非命。知其毒而善调之,沿门沿户,立起沉 。其在未溃之初,毒犹盘踞募原,驱伏魔全凭草果,破坚垒须藉槟榔。毒而外溃,渐杀其势矣,即贝母、柴胡,可以和其事。毒而内溃,愈纵其悍矣,非芒硝大黄,奚能奏其功。知斯三门,病无遁形,设方攻毒,妙在一心。夫瘟疫乃四时不正之气,温乃四时之正气,性命攸关,最宜分别。景岳瘟疫门中,抄写温病及伤寒之经文,散列成章,毒害苍生者,莫此书为甚。阳犯医门之刑,擢发难数;阴设海底之狱,阿鼻难逃。若吴又可其于瘟疫根源,虽未必解透,而其治法,刘李朱张而下,实为岐黄功臣。
吴义可达原饮槟榔(一钱) 草果(一钱) 浓朴(六分) 知母(一钱) 白芍(一钱) 炙甘草(一钱)
梦觉柴胡汤柴胡(一钱) 生地(一钱) 贝母(一钱) 黄芩(一钱) 金银花(一钱) 生甘草(一钱) 白茅根(一钱)
梦觉承气汤大黄(一钱) 芒硝(一钱) 槟榔(一钱) 浓朴(七分) 甘草(一钱) 枳实(七分)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涂蔚生曰:欲治瘟疫,须参看吴鞠通之《温病条辨》。吴又可之达原饮,尚多未妥。
第三集·治疗法
痫症
周梦觉曰:诸痫病发,卒倒搐掣,叫吼吐涎。因其声之似,而有猪痫马痫羊痫牛痫鸡痫之分。溯其源,卒倒无知者,痰迷心窍也。搐溺抽掣者,风入肝经也。名虽不一,不外心肝二经。经曰:脉滑大,久自已,脉坚小,死不治。有得之胎前者,儿在母腹,其母卒然受惊,痰气逼入心肝,与本来气血搏结成窠,此不可治者也。有得之怀抱者,小儿心肝有余,神气不足,偶有所触,火发于心,风动于肝,神不守舍,痰涎蔓延浸淫,乘其隙而入之,据以为主,此介于可治不可治者也。有得之成人者,外感风寒,内伤饮食,逆于脏气,闭塞诸经,郁而生痰,胶固心肝,此无不可治者也。夫有桀骜不驯之虏,必恃斩关夺隘之才,有顽梗难化之枭,必有执锐披圣之勇。盖负隅劲敌,非诗书所能启牖,仁义所能渐摩,礼乐所能陶淑。不得不挽强弓,操毒矢,以摧其锋,而捣其窟。痰之凝结心肝,亦犹是也。彼挟心肝以淬其锋,温之而余氛愈炽,据心肝以完其窟,和之而固垒难降。且协心肝以成其党,而树其敌,补之而邪焰鸱张。求其剽悍之性,直抵巢穴,而能杀伐者,其惟礞石与麝香乎。其以拨乱而反正,能平肝下气,而治惊利痰之圣药。余于是症,胎病无论矣,小儿未曾诊视,稍得成人,但脉浮大,概以礞石滚痰丸、麝香丸攻之,可服六君子汤一帖,得愈者无数。有服至一月愈者,有服至两月愈者,以痰尽为度。经曰:有故无陨,不信然欤,《难经》训颠为僵仆直视,与痫无异。近阅《内经》颠狂篇,亦大同小异,以为痫即颠者,非也。《内经》明有三条之论,以为痫不同于颠者,亦非也。所言颠痫,两相仿佛,故阙之以俟参考。
王隐君滚痰丸青礞石(一两) 沉香(五钱) 酒大黄(八两) 酒黄芩(八两)
上将礞石打碎,同焰硝一两,同入瓦罐内,盐泥固济晒干,火 石色,如金为度,研未,合诸药水丸。临卧时,每服二钱五分,生姜汤送下。
周梦觉麝香丸法半夏(一钱) 胆南星(七分) 陈皮(一钱) 枳实(一钱) 麝香(二分) 茯苓(一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汁为丸)
万密斋曰:痫者卒然而倒,四肢强直,目闭或眼珠翻上不转,口噤,或有咬其舌者,口中涎出,或有无涎者,面色或青或白,(此句宜仔细着眼)或作六畜声。其状不一,乃小儿之恶候也。昏晕一时,即醒如常矣。其发也或以旬日计,或以月计,或以岁计。古人有三痫五痫之名,症治太多,似无一定之说,故后学不知其所从也。凡治痫之法,幼科所载,其方甚多,而无可取者。惟予家秘新方,名断痫丸,真神方也。
万密斋断痫丸川黄连(一钱) 青礞石(一钱) 石菖蒲(一钱) 辰砂(一钱) 蚌珍珠(六分) 铁华粉(一钱)
胆南星(一钱) 白甘遂(五分) 上沉香(二分) 白茯苓(一钱)
另以人参一钱,白术三钱,煎汤煮糊为丸,猪心汤下。
万密斋通心丸上辰砂(一钱) 马牙硝(一钱) 明雄黄(一钱) 真麝香(二分) 白附子(五分) 陈枳壳(一钱)
川芎(一钱) 茯苓(一钱) 人参(一钱) 川黄连(一钱) 金银箔(一钱) 蜜丸,麦冬汤下。
涂蔚生曰:周梦觉之痰迷心窍,风入肝经二语,已将痫之本源所在,直为抒出。而儿在母腹,其母猝然受惊,痰气逼入心肝,与本来气血搏结成窠一节,尤为将不治之痫症,所以生成之理,尽行阐发。非慧心人而兼有平素经验研究者,曷能臻此。其方药,虽属猛烈,然病系根深蒂固,非此强悍之剂,势难取效。其理论既与病症相符,其方药当然可用,又何发生危险。万密斋之痫症论,是将痫之形状帮助,未将痫之根源叙清。然其药方已与梦觉暗合,余故亦为摘入。陈飞霞以为面色青白,不宜用药攻伐,痰迷心窍,不宜发过清明,谬斥密斋之非。是其知有常,而不知有变也。夫面色青白之儿,本不宜妄用攻伐,然病非血虚,咎由痰滞,是痰其本,而青白其标。痰为有形之物,心为生血之脏,心既为痰所迷,则血不能周流全身,气亦随之停滞。气血既形停滞,则上荣于面者少,而青白见矣。斯时养血以荣面,补气以润色,是何异欲弭乱而赉盗粮者乎?至风入肝径,手足抽搐搦掣,余意则谓由于痰迷心脏,心神不得了了,尽其全部势力,以与痰敌争战,而传其掣动之状于四肢也。然亦即心窍闭塞,各窍随之停滞,而将肝之气血触发者也。再按以上之各种丸药,均宜酌用,宁少勿多为妙。
第三集·治疗法
咳嗽
涂蔚生曰:咳嗽一症,患者最多而最易,治之者,每与之反,岂咳嗽果为不易治之症欤?抑咳嗽之方多未善欤?曰:由于未将咳嗽之题目认清。果能将其认清,则除虚痨久咳不治外,即无不可治愈之咳嗽矣。经云:五脏六腑皆有咳嗽,而无不聚于胃,关于肺。是先圣已将两大咳嗽之法门,明白揭示。然而肺胃之分,亦各有内外之因焉。何为内外,曰肺主皮毛,又为华盖,外之风寒有伤皮毛,固可使内部化生之气,不得外出,壅聚于肺,发生咳嗽。而内部之肺阴干涸,津液不能下降,虚火上刑肺金,亦可发生咳嗽。经云:外感以咳嗽为轻,内伤以咳嗽为重。盖谓此耳。其外感风寒者,重则宜麻黄汤,轻则宜十味参苏饮,小柴胡汤加防风杏仁贝母亦治之。热甚者,可去半夏,加知母,花粉;寒甚者,可去黄芩,加白芷荆芥。其内伤肺阴者,宜人参清肺汤,人参固本汤,清燥救肺汤,人参泻肺汤以治之。热甚者,知柏芩连均可加入。若夫肾阴亏损,虚火烁肺,外症头目眩晕,溺赤腰痛,咳嗽者,宜知柏地黄汤加杏仁尖贝五味以治之。其虚极而干呛无痰者,则龟阿二胶,尤宜加入。因其有形之质既损,则非草木无形之质所能填补者也。然人非消瘦残弱之人,素形体壮,而骤得干呛之症者,尤须防系风寒闭塞于肺,而妄施滋补焉。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虽不外主皮毛,而风寒之袭,因寒动水,亦可发生咳嗽焉。小青龙汤,与桂苓术甘汤,乃为治是症之要药。至其内因,则不外夫停痰、停食、停饮。何为停痰,痰者乃津液之变体也。水谷入胃,水之精为津,谷之精为液,上经火化,变为气血,内输脏腑,外输经络,所以荣色泽,而温养其肢体者也。若津液为寒所凝,或为火烁,则津液失其常度,变为痰滞,上冲肺脏,发生咳嗽。轻者宜六君子汤,审其挟寒挟热,酌加姜桂芩连等味以治之。重者宜礞石滚痰丸以涤之。停食者食积于胃,不能消化,温热酝酿,将每日所已消化之津液,亦熏蒸阻滞,变而为痰,发生咳嗽。唐容川曰:五更时咳嗽,为食积之火,至寅时流入肺经,宜小柴胡汤加莱菔子以治之。吾谓宜用二陈汤,酌加白芍枳壳麦芽黄芩等味以治之。停饮者,饮入之茶水停聚也。仲景虽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者之分,而由多乎脾胃衰败,阳火失职,而水阴肆行无忌也。唐容川曰:饮者水也,停茶停酒,漩液唾涕皆是,而分稠者为痰,清者为饮,合津液者为漩唾,走皮肤者为水肿。又曰:内之油网,透出肌肉,则为周身之白膜肥网。水随网油,透出肌表,则为肥肿;及走四肢,则为肿疼。痰饮之人素盛者,水气充于肌腠也。今反瘦者,则以肌腠之水气,反入于内,而走肠间,不走网膜中矣,故肠中沥沥有声。悬饮者,水在胁下。胁下有油一大片,俗名板油,上连胸膈。水停板油中不得下,咳则引痛,悬庋于此,故名悬饮。溢饮者,水入膈膜,不下走油网,以达膀胱,而溢出腠理,以走于四肢,故称溢焉。支饮者,水在油膜中,不下走膀胱,而上犯于肺。如木枝上发之象,故称支饮。然总参仲景之治法,则不外本乎寒热虚实,而施以汗补温下之法也。
其因外寒而动水者,大小青龙汤主之。其因中土虚寒而停饮者,宜桂苓术甘汤主之。其因中土寒而不虚者,宜小半夏汤治之。其完全由于寒实者,宜十枣汤下之。其因太阳膀胱寒水不化者,宜五苓散治之。其因太阳寒而阳明兼虚热者,以木防己汤主之。其太阳寒而阳明兼有实热者,以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其因胸中水饮与火热交结者,以浓朴大黄汤主之。药虽有缓急之分,而病实有深浅之异。咳者未必尽系水饮,而水饮未有不咳。凭症以用药,固无虑夫缓急,而执药以寻症,总宜计其深浅。
仲景麻黄汤(见前伤寒方内)
十味参苏饮人参(一钱) 苏叶(一钱) 半夏(一钱) 茯苓(一钱) 陈皮(一钱) 桔梗(一钱) 前胡(一钱)
葛根(一钱) 枳壳(六分) 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仲景小柴胡汤柴胡(一钱) 党参(一钱) 黄芩(一钱) 半夏(七分) 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人参清肺汤人参(一钱) 阿胶(一钱) 地骨皮(一钱) 知母(一钱) 乌梅(一钱) 桑白皮(一钱) 粟壳(六分)
杏仁(一钱) 甘草(一钱) 大枣(一枚)
人参固本汤人参(一钱) 熟地(一钱) 生地(一钱) 白芍(一钱) 天冬(一钱) 五味(一钱) 知母(一钱)
陈皮(七分) 麦冬(一钱) 炙草(六分)
清燥救肺汤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黑芝麻(一钱) 阿胶(一钱) 石膏(一钱, ) 杏仁(一钱) 寸冬(一钱)
枇杷叶(一钱,炙) 冬桑叶(一钱)
人参泻肺汤人参(一钱) 黄芩(一钱) 栀子(一钱) 枳壳(七分) 甘草(一钱) 连翘(一钱) 杏仁(一钱)
桔梗(一钱) 桑皮(一钱) 大黄(七分,酒炒) 薄荷(七分)
知柏地黄汤生地(一钱) 萸肉(一钱) 丹皮(一钱) 山药(一钱) 茯苓(一钱) 泽泻(一钱)
知母(一钱) 黄柏(一钱)
仲景小青龙汤麻黄(一钱) 桂枝(一钱) 半夏(一钱) 细辛(六分) 芍药(一钱) 五味子(一钱) 干姜(七分)
甘草(一钱)
仲景桂苓术甘汤桂枝(一钱) 茯苓(一钱) 白术(一钱) 甘草(一钱)
六君子汤白术(一钱) 党参(一钱) 茯苓(一钱) 陈皮(七分) 半夏(六分) 炙甘草(七分)
二阵汤半夏(一钱) 陈皮(一钱) 茯苓(一钱) 甘草(一钱)
仲景大青龙汤麻黄(一钱) 桂枝(一钱) 杏仁(一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石膏(一钱)
仲景小半夏汤半夏(一钱) 生姜(一钱)
仲景十枣汤芫花 甘遂 大戟上等分,为末,以肥大枣十枚,煎水冲服。但此药味尽系猛剧,初起切勿多用,宜酌量渐次增加,以快利为度。
因儿有大小强弱,不敢定分量也。
仲景五苓散桂枝(一钱)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猪苓(一钱) 泽泻(一钱)
仲景木防己汤木防己(一钱) 桂枝(一钱) 人参(一钱) 石膏(一钱)
仲景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木防己(一钱) 桂枝(一钱) 人参(一钱) 茯苓(一钱) 芒硝(一钱)
涂蔚生曰:查仲景原方内,无茯苓一味。然其汤名为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其方内应有茯苓可知,想系誊写者之遗失。余故为之加入。
仲景浓朴大黄汤浓朴(一钱) 大黄(一钱) 枳实(一钱)
附方: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饮,令能食。
茯苓(一钱) 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枳实(五分) 陈皮(七分) 生姜(一钱)
陈修园曰:此痰饮善后最妥当之方也。
第三集·治疗法
喘哮
涂蔚生曰:喘以气息言,气促而连属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哮以声响言,喉中如拽锯及水鸡声者、谓之哮。
喘者多虚而少实,哮者多实而少虚。喘者,多不兼哮,而哮者,每多兼喘。虽同为肺主,而喘者究有虚实寒热之分焉。如大病久病之后,或久吐久泻之余,败症毕见,忽然张口大喘,此下元亏损,真气浮散。呼吸既不归根,脱绝即在目前。速施滋补,或可挽救,否则,其命已尽,而参茸亦无所用其力矣。其由于肺气虚者,宜独参汤以治之。有寒加干姜,有热加寸冬。其由于肾气虚者,宜参茸并用。若由肾阴先亏,肾阳无归而后喘者,则宜六味地黄汤,加参茸以治之。有寒加桂附,有热则加知柏,此虚喘之概略也。实寒之喘,非由于风寒之闭塞肺窍,即由于水饮之上冲肺脏。其由于风寒者,必发热恶寒,唇红面赤,鼻息不利,清便自调,宜麻黄汤、荆防葛根汤,以解散之。由于水饮者,饮水则剧,安眠不得以息,宜葶苈大枣泻肺汤及小半夏汤以治之。热症之喘,其关于虚者,余于上条已言之矣。其关于实者,非由于食之积,即由于热之甚,积热攻发,气急上逆,形体健壮,不见羸态,宜二陈汤,加枳壳浓朴山楂神曲麦芽等治积,人参白虎汤,加知柏芩连等以治热。至哮症则见周梦觉解。
独参汤人参上以人参一味,量儿之大小强弱,以为药之轻重,浓煎取汁服之。如家贫难购,或市远难获,可以潞参代之。因潞参虽较人参力弱,而多则亦可力大也。
仲景六味地黄汤生地(一钱) 萸肉(一钱) 山药(一钱) 丹皮(一钱) 茯苓(一钱) 泽泻(一钱)
仲景麻黄汤(见前伤寒方内)
荆防葛根汤葛根(一钱) 荆芥(一钱) 防风(一钱) 桔梗(一钱) 枳壳(六分) 杏仁(一钱) 白芍(一钱)
甘草(一钱)
仲景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一钱) 大枣(一枚)
先将葶苈子炒令黄色,捣研为末,再煮大枣数沸,纳葶苈子同煎,取汁服。
二陈汤(见上咳方内)
人参白虎汤(见上温病方内)
周梦觉曰:《内经》有喘无哮,至汉方哮喘并论,喘之源不一,哮之源止有冷痰入肺窍而已。夫肺为娇脏,清虚之质,不容些毫芥蒂,悬于胸间。其窍仰上,一有所入,则不能出。而食果饮水,积成冷痰,浸淫于内,是为痰母。物交物则引之而已,一为潮上,肺窍为之闭塞,呼吸乱矣。呼吸乱而二十七脉之迭见而杂出者,无所不至。其遇寒而发者,寒与寒感,痰因感而潮上也。其遇热而发者,寒为热蒸,痰因蒸而潮上也。必待郁闷之极,咳出一点如鱼脑之形,而症斯愈,脉亦随之而平。本草所训,性味猛烈,惟麻黄砒石,可以开其关,而劫其痰,麻黄能发汗,一列哮症,虽盛暑之月不发汗。砒石能伤人,一到哮症,虽羸弱之躯不伤人。有是症有是药,而卒不能除其根者。麻黄能开寒痰之路,而不能拔痰踞之窠。砒石能剿痰招之党,而不能歼痰伏之魁。药到即愈,愈而复发者此也。余尝见少年患痨伤,咳嗽吐血,体瘦脉数,败症备矣,询其素有哮症,痨无可治者,以二药治其哮,得愈者数人。又尝见老人患上气咳嗽,喘闷脉急,不寐,困顿极矣,问其素有哮症,气无可治者,以二药治其哮,得愈者亦数人。瑶池古冰雪,肺为凝冷痰。斯言近之矣。
制砒石法,以淡豆豉晒干,研末一两,砒石一钱,饭和为丸。
第三集·治疗法
疳症
周梦觉曰:道人于圣学本无所窥,而少者怀之,雅有同志,窃于疳症三致意焉。十六岁以后谓之痨,十六岁以前谓之疳。其症头皮枯涩,毛发焦稀,腮缩鼻干,脊耸体削,斗牙咬甲,烦渴自汗,口鼻溺赤,肚胀潮热,酷嗜瓜果、泥炭等物,外则肢体生疮,是其候也。疳之纲领有五,脾肺心肝肾,至于条目,不可穷纪,姑举其要。曰脊疳,曰蛔疳,曰脑疳,曰丁奚疳,曰无辜疳,曰哺露疳。名有百端,理为一致。虽见症不同,不外热积虫三者而已。
考古名方,有塌气丸,龙胆汤,芦荟丸、木香丸,胡黄连丸,及各种肥儿丸。其理正,其义深,其效神;信非仙家莫传。因方书论症支吾,虽传其方,无人敢用。如景岳论中,其或气血两虚,有非大补不可,固属门外揣摩。即钱仲阳,为小儿科中一代名医。而以为皆因脾胃虚损,亦是老生常谈,于疳症何涉。钱氏如此,其它可知。道人不惜苦口饶舌,细为分晰,病源既明,则作方者之苦心,庶得以阐明于世。杨氏曰:疳者,干也。道人则曰疳者,甘也。因奉养太过,肥甘之味,郁而为热,蒸而生虫,久而成积,而疳以是名焉。惟其煎熬津液,肌肉为之消削。惟其成积,肚腹胀大,饮食为之减少。惟其生虫,吮脏腑,则偏嗜异物,蚀肢体,则疮痒不痛。种种症候,大半得之膏粱之家,食藜藿者十居一二。道人云游以来,每见朱门子弟,反不如居茅屋之神完气足,总由饮食不节之故,何关乎元气之盛衰,脾胃之强弱,此其大彰明较着者也。各方中不离黄连为君者,解其煎熬之热毒也。用芦荟生地山栀青黛胆草黄柏者,清其火也,用芜荑君子川楝雷丸鹤虱乌梅者,杀其虫也。用莪术神曲山楂麦芽青皮木香者,消其积也。用干虾蟆蟾酥者,以毒攻其毒也。用夜明砂灵脂者,去瘀而生新也。有是症则有是药,药味之寒与毒,夫复何疑。尝见患是症者,请一目不识丁之医,或揣之曰,莫不是疳,将师所传治疳之方,遂撮一帖,犹或幸中,彼原不知黄连之寒,芜荑之毒。请一读书明理之医,明知是疳,开口便曰:脾胃大损,非峻补不可。
枯瘦之躯,何堪此黄连之寒,芜荑之毒。主人曰稳当。不知热得补而益炽,积得补而坚甚,虫得补而更多。至于不救,则曰有命。此非读书之过,不善读书者之过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斯之谓欤。然则惟攻热积虫,遂可以治疳乎,非也。五疳有所见之疳,诸疳又各有所见之症,变化生心,岂可胶柱鼓瑟。不过胸有成竹,而后能画竹。然则治疳一于攻而全无补法乎?亦非也。经曰大毒治病,十去五六。相其热退积减虫安,穷寇勿追。或调理脾胃,滋肾平肝,一任医之运用。
涂蔚生曰:梦觉分析此节,论症精详,治法简明,犹设雷灯于暗道,施航海家以南针,济世济人,厥力岂浅鲜哉。然其郁而为热,蒸而生虫,久而成积一节,余以为其次序当积系于先,热次之,虫更次之。盖必有积而后有热,有热而后有虫,有虫而后有酷嗜瓜果泥炭等物之事也。试观夏月,吾人之置食菜与肉于地,最易生蛆可知。至其虫之吮脏腑,所以能发生偏嗜异物,则梦觉尤未能帮助。以余度之,当系某脏腑被虫蚀之后,其阴液即系亏损,自不得不求救于性类所属之物质,以为补助者也。如脾疳而嗜泥土,肾疳而嗜生盐等是也。
考古各方:塌气丸 米糊为丸。治腹胀大。
白豆蔻 麦芽 五灵脂 砂仁 莪术 陈皮 青皮 使君子(各二钱) 癞虾蟆(三钱)
下虫丸 米糊为丸。
苦楝子(一钱,米泔浸,焙) 贯众(一钱) 槟榔(一钱) 桃仁(一钱) 芜荑(一钱) 木香(一钱)
鹤虱(一钱)
木香丸 生姜水为丸。治疳痢。
黄连(一钱) 木香(一钱) 浓朴(七分) 夜明砂(一钱)
大芜荑汤 治小儿发热作渴,少食,大便不利,发黄脱落。
芜荑(一钱) 栀子(一钱) 当归(一钱)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柴胡(一钱) 麻黄(一钱)
羌活(六分) 防风(一钱) 黄连(一钱) 黄柏(一钱) 炙甘草(一钱)
四味肥儿丸 治小儿食积五疳,目生云翳牙根腐烂。
芜荑(一钱) 神曲(一钱) 麦芽(一钱) 黄连(一钱)
上等分为末,猪胆汁为丸,绿豆大。
芦荟肥儿丸 猪胆为丸黍米大。治热疳。
芦荟 龙胆草 人参 木香 麦芽(各二钱) 土鳖(去头足酥炙) 槟榔 使君子 芜荑(各三钱) 胡黄连(一钱) 黄连(一钱)
龙胆丸 炼蜜为丸。治疳热脑疮。
龙胆草(一钱) 升麻(六分) 苦楝根皮(一钱) 赤茯苓(一钱) 防风(一钱) 芦荟(一钱)
油发灰(一钱) 青黛(一钱) 黄连(一钱)
蟾酥丸 治小儿头顶结核,面色黄瘦,饮食不甘,腹大发热。
蟾蜍二三个,将粪蛆一杓置桶中,以尿浸之,即将蟾蜍打死与蛆食一昼夜,用布袋盛起,置急流水中一宿,取出,瓦上焙干为末,入麝香少许,米为丸。
《集成》集圣丸 治冷热新久一切疳症,以之为主,可随症加减。
芦荟(一钱) 五灵脂(一钱) 夜明砂(一钱) 陈皮(六分) 莪术(一钱) 使君子(一钱) 广木香(一钱) 当归(一钱) 川芎(一钱) 人参(一钱) 川连(一钱) 干蟾酥(一钱,酥炙) 西砂仁(酒炒,二分)
涂蔚生曰:此方出自《幼幼集成》,与前之芦荟肥儿丸相似,而人参与灵脂同用,尤恐人参畏其侵夺之力也。
《集成》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或呕吐泄痢,及大病之后。补救脾胃,此方为神。
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怀山药(一钱) 桔梗(一钱) 苡仁(一钱) 建莲肉(一钱)
炙甘草(一钱)
上共为细末,每服一二钱,姜枣汤调服。
《集成》清胃散 治走马牙疳。
黄连(一钱) 当归(一钱) 升麻(六分) 生地(一钱) 丹皮(一钱) 白芷(一钱) 细辛(五分)
《集成》大肥儿丸 治小儿脾胃虚弱,泄泻骨蒸。
人参 山楂肉(炒) 白术(土炒) 莪术(炒) 川朴(姜汁炒) 神曲(炒) 陈皮(炒) 胡黄连(炒)
川连(姜制) 青皮(醋炒) 茯苓(乳蒸) 杭芍(酒炒) 地骨皮(酒炒) 泽泻(炒) 肉豆蔻( )
槟榔 川芎(炒) 柴胡(酒炒) 使君子肉(炒) 干蟾蜍(醋炙) 炙甘草(各一钱) 五谷虫(二钱)
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米饮化下。
《集成》走马牙疳方 并治口疳破烂及齿龈腐烂黑臭者。用药后,须防其涎流口内。
人中白(一两, ) 儿茶(五钱) 黄柏 薄荷 青黛(各一钱) 冰片(三分)
上共为细末用。
《集成》急疳方 治蚀烂口鼻欲死。
海中紫贝子(炭灰 过,俗名南蛇牙齿,大名牙螺,岭南称狗支螵。)为末,猎猪油调涂。
第三集·治疗法
呕吐
周梦觉曰:呕吐之症,一曰寒,一曰热,一曰虚。寒则脉迟,热则脉数,虚则脉虚,即其脉可以分其症。最易治者寒。阳明为消磨五谷之所,喜温而恶寒。一自寒犯于内,两相龃龉,食入即吐,不食亦呕。彼法夏丁香白蔻砂仁,本草所注,一派止呕定吐之品,非不神效,不如一碗生姜汤,而其效更速者。经所谓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是也。最误治者热。寒之不已,郁而为热。医不知其热,仍以辛热治其寒,愈呕愈热,愈热愈吐。彼麦冬芦根定吐,书有明文,尚不知用,何况石膏之大寒大凉乎。不知石膏为止呕定吐之上品,本草未注其性,《内经》实有其文。经曰:诸逆上冲、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是也。最好治者虚。不专责之胃,而兼责之脾。脾具坤静之德,而有干健之运。虚难转输,逆而呕吐。调理脾胃,乃医家之长策,理中汤六君子汤皆能奏效。经曰: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是也。夫呕吐,病之最浅者也,噎膈,病之至深者也,极为易辨。呕吐其来也猝,噎膈其来也缓。呕吐得食则吐,不食则有欲吐之状。噎膈食入方吐,不食不呕。
呕吐或寒或热或虚,外见寒热与虚之形。噎膈不食,亦与平人一般。呕吐不论年之老幼,噎膈多得之老人。呕吐脉有迟有数有虚,噎膈脉缓。方书所论呕吐,牵扯噎膈之文,噎膈半是呕吐之方,有何疑似之难辨,而茫无定见也。
昔在湘中、壶盘会友,一老医曰:吾治噎膈,得愈数人。核其药,曰附子理中汤,考其症,乃脾虚之呕吐者。又一老医曰:吾治噎膈,得愈数人。核其药,曰黄连法夏汤。考其症,乃胃热之呕吐者。药能医假病,人多得假名,其即二老之谓欤。至于老人气鲠,时尝呕吐,不可概以呕吐论,亦不可遽以噎膈论。盖津少气虚,难以传送。古人刻鸠于杖,祝其无噎者,此也。孕妇呕吐,法夏不犯禁例,且能安胎,准绳已详言之。更有妇人天癸来时,为风寒所袭,传入肝经,血凝于肝,食入即呕,一载有余。医家以寻常治呕吐之法治之,或寒或热,俱不见效。只以桔梗红花诸药,去瘀生新,数剂而愈,此又不可不知也。
经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而出,故痛而呕。陈飞霞曰:阳明胃气下行为顺,今逆而上行,故作呕吐。其症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又曰:干呕,久病见此者死。盖小儿呕吐,有寒有热有伤食。
然寒吐热吐,未有不因于伤食者,其病总属于胃。复有溢乳、 乳、呕哕,皆与呕吐相似,而不可以呕吐治之。更有寒热拒隔之证,又有虫痛而呕者,皆当详其证而治之。凡治小儿呕吐,先宜节其乳食,节者减少之谓也。然呕吐多渴,不可与之茶水,水入复吐,终不能止,必强忍一二时之久,而后以米汤与之,吐自止矣。
寒吐者,乳片不消,多吐而少出,面白眼慢,气缓神昏,额上汗出,脉息沉微,宜温中消食。轻者,藿香正气散。不止,理中汤加藿香。又不止,参香散。若再不止,此阴盛格阳,谓之拒格。急以理中汤一剂,用公猪胆汁,和童便少许,将药润湿炒熟,煎服即止。此《内经》热因寒用之法。盖阴寒太过,阳热之药,拒而不纳,故以猪胆童便为向导,其始则同,其终则异。下咽之后,阴体渐消,阳气乃发。
热吐者,面赤唇红,吐次少而出物多,乳片已消,色黄,遍身发热而烦躁。夏月多此症,宜五苓散加藿香;不止,藿连汤;再不止,用理中汤煎熟,调六一散冷服即止,此寒因热用也。
伤食吐者,眼胞浮肿,面色微黄,足冷,其热夜重日轻,或吐馊酸之气,或吐黄水,或吐清痰,其脉弦实而滑。此有宿食也,宜下去其积乃止,消积丸治之。伤乳吐者,才乳即吐,或稍停而吐。此因乳食无度,脾胃娇嫩,不能运化,此满则溢也,名溢乳。但宜节其乳,则吐自止。 乳者,时时吐乳而不多,似吐非吐,皆胃虚所致也,宜参香散。有乳多而吐者,非真吐也,苟不知禁,即成真吐也。百日内小儿多有之。盖身小身软,必待乳母拥抱之。
苟有倾侧,乳即溢出,此人事也,不须用治。
嗽吐者,儿有咳嗽,必待其嗽定,方可与乳。若嗽未定,以乳哺之,其气必逆,乳不得消化而为痰,痰气壅塞,嗽不得转,而吐乳也。枳桔二陈汤。
小儿初生三日内吐乳者,用丁香三粒,陈皮三分,生姜三片,煎服自止。又不若煨姜汤更妙,此余用最多者。
益三四日内,总皆寒吐也。
初起 乳,即当调治。如 不已,即成吐。吐不已,即成呕。呕不已,即成哕。至此胃气大虚,精神渐脱矣。
若呕吐不已,日渐沉困,囟陷颅肿,青筋大露者,并频吐不食,昏沉语塞,喘急大热,常吐腥臭者死。
哕者有声无物,最危之候。凡人久病以后,而见此者,皆为不治。
凡呕吐不纳药食者,先将姜汤和土作丸,塞其两鼻孔,徐徐灌之。
白虎汤 治热吐。
石膏(一钱) 寸冬(一钱) 粳米(一钱) 炙草(一钱)
梦觉理中汤 治寒吐。
黄 (一钱) 焦术(一钱) 干姜(一钱) 附子(五分) 炙甘草(一钱) 大枣(一枚)
六君子汤(见前咳嗽方内治)虚吐。
《集成》藿香正气散 治内伤脾胃,外感风寒,吐泻霍乱等症。
藿香梗 家苏叶 大腹皮 广陈皮 牙桔梗 法半夏 茯苓 神曲 白芷(各一钱) 川朴 炙甘草(各五分)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上为末,以姜枣汤冲服固可,酌量煎服亦可。
五苓散 (见前咳嗽方内。)
《集成》藿连汤 治热吐。
川黄连 紫油朴 藿香叶 生姜 大枣《集成》参香散 治胃虚作吐,诸药不止。
人参(切片焙干) 沉香(锉末) 公丁香 藿香根(焙) 广木香(锉屑)
上等分,为细末,木爪煎汤服。
六一散西滑石(六钱,研末,水飞用) 甘草(一钱)
上共为细末,阴阳水冲服。
《集成》消积丸 治食停胃口作吐。
西砂仁(十三个,酒炒) 公丁香(九粒) 乌梅肉(三个,蒸去核) 巴豆仁(一粒,煨透去净油)
上共为末,米糊为丸,绿豆大,白开水下。
《集成》枳桔二陈汤枳壳(一钱) 桔梗(一钱) 陈皮(一钱) 半夏(一钱) 茯苓(一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涂蔚生曰:飞霞此节证论方治,多未稳恰,不如梦觉之精美而纯。如其曰寒吐热吐,未有不因于伤食者,是其将寒热所以成吐之理,尽行抹煞。未知寒自寒,热自热,而食自食也。纵寒热有因于食,亦断无尽因于食之理。
如其尽因于食,其拟用之理中汤、五苓散等剂,何以竟非消食之药乎?其所拟用之藿香正气散,多系散寒消滞破气之药。设使人非感寒,内伤食积,与触时疫不正之气者,无不立见偾事。又如其谓热吐,遍身发热而烦躁者,用五苓散,是犹为以涂糊涂。盖五苓散,为治寒水不化之大剂,其见症虽有发热,烦躁作渴等等,亦确系水停而津不能散布,始见标热之象也。如桂枝可治热吐,则黄连知母,得勿可治寒吐者乎?故曰不如梦觉之精美而纯。至于少阴水亏,虚火上犯脾胃而作吐者,则犹为此症不可不知。余曾治一呕吐,多方不效之症,以六味地黄汤,少加桂附而愈者。可见呕吐之症,不专属于脾胃之虚寒也。然亦可见呕吐之症,不专属于肝肾之虚热也。医者能以举一反三,方为通权达变。
第三集·治疗法
泄泻
经曰“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又曰: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飧泄,多热则泄泻。陈飞霞曰: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凡泄泻肠鸣,腹不痛者为湿,宜燥渗之。饮食入胃不住,或完谷不化者,是气虚,宜温补之,腹痛肠鸣,痛一阵,泻一阵者,是火,宜清利之。时泻时止,或多或少,是痰积,宜豁之。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为食积,宜消之;体实者,宜下之。如脾泄已久,大肠不禁者,宜涩之;元气下陷者,宜升提之。
泄泻有五,寒、热、虚、实、食积也。但宜分别所下之色。凡暴注下迫,属火;水液澄清,属寒。老黄色属心脾肺皆实热,宜清解;淡黄色属虚热,宜调补;青色属寒,宜温;白色属脾虚,宜补。酱色属湿,馊酸气属伤食,宜消。脾土虚作泻,所下白色或谷食不化,或水液澄清,其候神疲,唇舌俱白,口气温热,宜理中汤,或六君子汤。热症作泻,泻时暴注下迫,谓其出物多而迅速也,便黄溺赤,口气蒸炙,烦渴少食,宜五苓散加栀仁。有伤食及滞泻者,其候口嗳酸气,吞酸腹胀,一痛即泻,一泻痛减,保和丸消之。如食已消,痛已止,而犹泄泻不止者,脾清阳之气不升,气虚下陷,补中益气汤。有风泻,泻而色青稠粘,乃肝木乘脾,宜六君子汤,加防风柴胡白芍。
有湿泻,腹内肠鸣,肚不痛,身体重而泻水,或兼风者,水谷混杂,宜升阳除湿汤。凡大泻作渴者,不论新久,皆用七味白术散,生其津液。盖白术散为渴泻之圣药。倘渴甚者,以之当茶水,不时服之。不可再以汤水兼之,否则不效矣。久泻未止,将成疳者,参苓白术散加肉豆蔻煨焙,加淮山药,共为末,每日服之。则泄泻自止,津液自生,不致成疳矣。久泻不止,多属虚寒,宜参苓白术散,加肉豆蔻煨热为丸,服之自止。经曰:五虚者死:一曰脉细,二曰皮寒,三曰少气,四曰泄泻不止,五曰饮食不入。五虚悉具者死,能食者生。凡泻不止,精神不好者,脾败也。吐泻而唇深红者,内热也。色若不退者死,面黑气喘者死,遗尿不禁者,肾气绝也。
周梦觉曰:《难经》训泄有五:胃泄饮食不化。脾泄腹胀呕吐。所谓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可赅脾泄论。所谓小肠泄者,便血腹痛。大瘕泄者,数至圊而不便,宜以痢门论。则泄止可言脾胃二经。诊其脉数,而邪之自外来者属胃,其气化而为热。轻则黄连浓朴,佐以利水和胃之品。至于完谷不化。则泄之甚者也,须芒硝大黄涤其邪而泄自止。诊其脉迟,而虚之由内生者属脾,其气积而为寒。轻则焦术和中,佐以燥湿补脾之味。至于胀满呕逆,则泄之剧者也,必附片干姜温其寒,而泄乃除。余略。
仲景理中汤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白术(一钱) 干姜(一钱)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肉桂;吐多者去白术,加生姜;悸者加茯苓;腹满者,加附子。服汤后半时许,饮热粥一升许。
六君子汤(见前咳嗽方内)
五苓散 (见前咳嗽方内)
补中益气汤黄 (一钱) 人参(一钱) 炙草(一钱) 白术(一钱) 当归(一钱) 陈皮(七分) 升麻(五分)
柴胡(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集成》升降除湿汤升麻(五分) 柴胡(一钱) 神曲(一钱) 防风(一钱) 宣泽泻(一钱) 猪苓(一钱) 陈皮(七分)
苍术(一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上水煎服。若胃寒肠鸣,加益智子、半夏各一钱。
《集成》七味白术散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广木香(六分) 藿香叶(一钱) 粉葛根(一钱)
甘草(一钱,炙)
梦觉五苓散焦术(一钱) 茯苓(一钱) 桂枝(一钱) 黄连(七分) 泽泻(一钱) 猪苓(一钱) 车前子(一钱)
苡仁(一钱)
梦觉银黄散 治热甚泄泻。
银花(一钱) 大黄(一钱) 芒硝(一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梦觉温中汤黄 白术 茯苓 莲子肉(各一钱) 法半夏(七分) 诃子(七分) 陈皮(五分) 苡米仁(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梦觉附子理中汤 治寒甚泄泻。
黄 (一钱) 附片(三分) 干姜(六分) 焦术(一钱) 肉桂(五分) 莲子肉(一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涂蔚生曰:飞霞此节证论方治,除其未了解五苓散非治热症吐泻之专方,与词意多涉重复外,较前尚为真切。
然其所称完谷不化是虚寒,与梦觉所称完谷不化是实热,得勿有相矛盾乎?曰非也。胃热过甚,亦能逼迫完谷直下,不过其外部,亦须有热之表见,约在百分之一二耳。梦觉随将虚寒泄泻,接书于下,其意在详人所略可知。至于少阴水虚亦能发生泄泻,此又医者不可不知,民国十四年夏季,余在信阳,治一泄泻婴儿,连服参术等药不效。余以泻则伤阴,为之用知柏地黄汤,颇着巨效。嗣以余暂他住,其父母急于儿愈,复延一医,为之用附子理中汤,暮服最殁。是泄泻之症,不专责之脾胃也。当泄泻之初,固属过在脾胃,而泄泻日久,即可累及肾阴。盖肾阴在下,而泄泻亦自上而下也。迨其肾阴既伤,即宜滋肾。只知理脾,即为得半失半。不然,参术已见数服,纵无大效,岂无小效哉。今毫无效验,是肾阴之虚热,因脾土之培补克制,不得不纵虚火上犯,使其将化之水谷津液,依然下泻也。始则脾胃连累肾阴,终则肾阴连累脾胃,毫厘之差,可不慎欤。又水泻胃苓汤,极可采用。
胃苓汤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猪苓(一钱) 泽泻(一钱) 桂枝(五分) 川朴(六分) 陈皮(六分)
苍术(五分) 甘草(一钱)
第三集·治疗法
霍乱
经曰:足太阴厥气上逆,则霍乱。又曰:连热则热至,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陈飞霞曰:夫霍乱之病,起于仓卒,其证挥霍扰乱,无有宁止,故名霍乱。多因夹食伤寒,阴阳乖隔,上吐下泻,而烦躁闷乱者是也。盖人有三焦,上焦受纳水谷,主入而不出,中焦腐化水谷,流行于五脏六腑,下焦分别水谷,主出而不纳。故邪在上焦则吐,邪在下焦则泻,邪在中焦则上吐下泻。凡霍乱得吐泻,则邪气上下得出,陈 尽出,而吐泻自止。乃有上不得吐,下不得泻,为干霍乱,又名绞肠痧。其病因脾胃之邪,无从而出。若加喘满作搐者,十不救一。其有上吐下泻者,当分寒热治之,亦宜止其乳食,恐其增痰也。故霍乱饮水汤,不必与之,以其助胃邪故也。宜藿香正气散。
有先泻后吐者,乃脾胃虚寒,故先泻白水,而吐亦不多,气缓而神色不慢,额上有汗,六脉沉细,此为虚冷,宜温之,六君子汤;不愈,则理中汤,加藿香、木瓜各一钱。有先吐后泻者,乃脾胃有热,故喘促唇红,面赤口渴,脉洪而数,宜和之,五苓散加藿香。其干霍乱,上不得吐,下不得泻,最为危迫。速用盐汤探吐之,必待其吐出宿食积痰,然后用药。或以针刺十指甲旁,令出血,或刺膝中名委中穴,出血即解。然后用藿香正气散。
《集成》藿香正气散(见前呕吐方内)
六君子汤(见前咳嗽方内)
仲景理中汤(见前泄泻方内)
五苓散(见咳嗽方内)
涂蔚生曰:五苓散为治寒水不化之热剂,义已见前。飞霞引治热症霍乱,仍为误也,医者须当审慎。查上吐下泻为霍乱,吐泻不得为干霍乱,吐泻而兼腹痛者,方为绞肠痧,宜用针刺法,刺手十二井最效。手少商在大指内侧,离甲爪角如韭叶许。手商阳在食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许。手中冲在正面中指端,去爪甲韭叶许。手关冲在无名指外侧,去爪甲角韭叶许。手少冲在小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许。手少泽在小指外侧,去爪甲角五分。两手合共十二穴,故名十二井穴。夫霍乱虽由于实邪扰害中土者多,而虚寒侵犯中土者,亦复不少。藿香正气散,既纯系一派消导攻散之药,靡不误事。欲求其一明 稳健之法,则莫如折中于仲景,仲景之霍乱论曰: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而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虽其后随出四逆汤与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法,而霍乱之提纲治法,究不外是。余本此法以为延医,从未误事。盖脾土既因寒邪上下分争之剧,而发生泄泻。则正气自虚,而寒邪愈实。扶土以安中宫,则邪退而吐泻自止。其热多欲饮水者,以脾土不能化水,水津不能四布也,故主苓泽以利之,桂枝以化之。使其津生水布,而渴自止。其寒多不用水,而用理中汤者,以水津虽能上升,而温化之力太差,尚使水液下注也。故主白术以燥之,干姜以温之,使虚寒消尽,而吐泻自愈。若其所谓先吐后泻,乃脾胃有热,而主以五苓散加藿香,是诚为盲人引渡者也。夫既曰有热,则宜治以清凉。而五苓散为治寒水不能利化,水阴不能上达,始行发热作渴之热剂,岂可以之治有热作呕者乎?即加藿香,而藿香亦为宣去恶气之药,于热毫无干涉。余遇此症颇多,其寒湿兼滞者,则用五苓散理中汤以治之。其为上热下寒之霍乱,每以六君子汤,加黄连生姜治之得愈,轻者则只以小半夏汤加黄连。其黄连分量,亦须与参术相等。盖热在上,而治热宜求乎上,寒在下,而治寒宜求乎于下。虽热寒互相为用,而药性各循其经,不相冲突,斯则亦相克相济之道也。
仲景四逆汤干姜(一钱) 附子(五分) 甘草(一钱)
仲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甘草(一钱) 附子(三分) 干姜(一钱) 将药煎好,以猪胆汁入尿掺入服之。
六君子汤(见上)
小半夏汤(见前咳嗽方内)
第三集·治疗法
伤暑
经曰:因于暑汗,烦者喘满,静者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又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陈飞霞曰:婴儿之患,夏秋为甚。盖火土旺于长夏,正当金水受伤,稚阳阴微,已失天和。加之暑而热,阳气浮于外,生冷戕其中。夏失长养,则不能生金,而病于暑。然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虽病有不同,而总由于暑。(词意重复,二而一也。)故其为病,有阴阳二症,曰阴暑,曰阳暑,治犹冰炭,不可不辨也。阴暑者,因暑而受寒也。凡膏粱之儿,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又或居深堂广厦,又或乍寒乍热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气袭于肌表。其症头痛,无汗,恶寒,身体拘急。此以暑月受寒,虽名阴暑,即伤寒也。治宜温散五积散、清暑益气汤,不恶寒而发热者,人参白虎汤、热退后用调元生脉散补之。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瓜果、冷茶冷水,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吐呕、泻痢、腹痛等症。此亦因暑伤寒,寒邪在内,治以温中为主,加味五苓散;不应,理中汤。阳暑者,藜藿之儿有之。常在烈日之中,坐于热地之上,澡浴寒涧之内。其证发热头痛,烦躁,大渴大汗,脉洪滑大,便结,小便赤者,白虎汤;脉虚烦渴而少气者,人参白虎汤;若眩晕者,生脉散;兼治暑,薷苓汤。凡治暑者,最当辨其阴阳虚实。若外中热邪,内亦烦躁而热,此表里俱热,方是阳症。治宜清补如前。若脉虚无力,或为恶寒背寒,或为呕恶,或为腹痛泄泻,或四肢鼻尖微冷,或不喜茶冷水,或息促气短,无力以动之类,皆阳中之阴症也。凡见此证,但当专顾元气,四君子汤为主治,或理中汤加芍药。若虚寒甚者,则舍时令而从证,桂附在所必用。切不可因暑热之名,而执用寒凉解暑,否则其祸不可胜言矣。
《集成》温散五积散白芷(一钱) 陈皮(五分) 川朴(七分) 桔梗(一钱) 枳壳(七分) 川芎(五分) 白芍(一钱)
茯苓(一钱) 白术(一钱) 当归(一钱) 半夏(六分) 桂枝(五分) 炮姜(五分)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人参白虎汤(见前温病方内)
《集成》调元生脉散潞参(一钱) 炙 (一钱) 寸冬(一钱) 五味(一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集成》加味五苓散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猪苓(一钱) 泽泻(一钱) 桂枝(七分) 藿香梗(一钱) 宣木爪(一钱)
砂仁(五分)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上灯心十茎为引,水煎热服。
白虎汤 (见呕吐方内)
生脉散人参(一钱) 寸冬(一钱) 五味子(一钱)
《集成》薷苓汤白术(一钱) 香薷(一钱) 茯苓(一钱) 猪苓(一钱) 泽泻(一钱) 桂枝(五分) 白扁豆(一钱)
川朴(五分)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灯心(一钱)
涂蔚生曰:天地六淫之气,曰风寒暑湿燥火。然风者,吾知其为风,寒者,吾知其为寒,暑湿燥火者,吾知其为暑湿燥火。再试究诘其何者为暑?暑为何若?则人莫不曰:暑乃天地间一种炎热之气,至亢至烈。人感之而病,身热自汗,面赤口干,烦躁多渴,便赤秘结等症。断未有闻项背强痛,发热恶寒,而名为伤暑者。亦断未有闻寒中腹痛,肠鸣泄泻,而名为中暑者。盖暑乃天地自然化生之热气,人则体天地自然化生之道,而名之曰暑,并未有若何矫揉造作者也。然患项背强痛,发热恶寒,寒中腹痛,肠鸣泄泻等症,亦多在于长夏。何也?天地之不能以时值盛夏,而无片时寒凉之气,亦犹天地之不能以时值隆冬,而无片时温暖之气也。值盛夏而病项背强痛等证,亦犹值隆冬而病发热恶寒,舌黄烦渴,二便秘结等症也。不能谓天地此时无此气,亦即不能谓吾人此时无此病。不能限定天地何时何地,只有何种空气,亦即不能限定吾人何时何地,只有何种病症。然亦即不能谓吾人此时舍此病而外,不应有其他种病症者也。如谓暑期之寒病、热病,均须一律以暑字贯之,而强分以阴暑阳暑。则试问于冬月之发热恶寒与发热恶热等症,其将何以名乎?谓前者为阳伤寒乎?而时值凛冽,寒气病患,并无阳字之可加。谓后者为阴伤寒乎?而病在阳火,群热用事,又无阴字之可加,岂不进退维谷乎?况暑气炎烈,吾人最易贪凉,图清爽,而疏衣被,嗜口腹而伤生冷。值此时而病背痛恶寒,寒中泄泻等症,此犹时势之所必至,人事之不容或已者也。而先贤过拘时令,均以此时炎热,不应有此种之寒症。而此种之寒症,既已发生,则即宜一律以暑字联系之,贯穿之。不宜于暑字病外,另有其他病名,是何迂之甚耶?洁古曰: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症,中热者阳症。是其欲分暑热为二也。吾谓不如就人事之安逸;以分中暑之深浅,又安能将暑之炎热而尚分为寒燠者乎?盖好逸恶劳,人之常情,而贪凉避暑,尤夏季人之常情。然有时能力为之束缚,经济为之压迫,不能不从义任务,此亦事之无可如何耳。如山间之樵叟,田野之农夫,有时精疲力乏,僵卧桑阴李下,侧息短埂横坡。俄而斜阳直射,炎光透肌,使其欲得片刻之清凉者,一变而为暑气伤人。此为静而得之,为中暑之义也。若夫执戈以芸苗,荷锄以芟黍,使炎热之光,无可趋避,良好身体,一变而为暑气伤身。此动而得之,为中热之义也。不然,其深居高堂广厦之中,息卧于电榻汽椅之上,仆外家侍于旁,风扇置于上,有时而贪凉过甚,偶患寒中腹痛等症,岂亦可谓之中暑者乎?彼炎热之暑,虽欲中之,又乌得而中之乎?独怪高明有如梦觉,亦尚泥于其说。以暑为阴邪,热为阳邪。其曰中暑也,感地激之气,阴与阴遇,头痛身热,面垢自汗,与中热异,而小便清利,大便塘泄,呕吐少气,安静好眠,脉则虚怯、较之中热,大相径庭焉。又曰:暑必伤气,非黄 不足以益其气;暑必兼湿,非焦术不足以燥湿;暑必积寒,非附子不足以温其寒。然而其所用经验方,则为 术姜附苓甘扁豆苡仁等药,是即普通人之所谓夏月寒中,而用温暖之法也。其曰中热也,感天炎之气,阳与阳遇,头痛身热,面垢自汗,与中暑异,而小便赤涩,大便坚硬,胸满气喘,烦躁不得眠,脉则洪数,较之中暑,殊隔天渊焉。又曰:热甚发燥,非麦冬不足以清其燥;热甚为毒,非黄连不足以解其毒;热甚涸水,非猪苓不足以利其水。然而其所用经验之方,则为苓术连甘前仁麦冬猪苓泽泄等药,是即普通人之所谓夏月伤暑,而用清凉之法也。
以吾观之,其曰阴与阴遇,发生头痛身热,便利溏泄等症,乃人事之贪清凉,而疏衣被之类也。其曰阳与阳遇,发生头痛身热、便赤坚硬等症,方为人事之辛苦,而中天时之暑热也。非然,则暑字与热,将何以解?中暑之与中寒,又何以异?余今断言之曰:冬时既不能无火热名之,而夏时亦即不能无伤寒等病。冬时之火热等病,既可以火热名之,而夏时之伤寒等病,亦可以伤寒名之。
又何必苦拘时令,而分暑为阴暑、阳暑,讳言伤寒也乎。亦又何必分暑为阴邪,热为阳邪,而误会圣意也乎。
第三集·治疗法
伤湿
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曰: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陈飞霞曰:是湿之为病,有出于天气者,雨露是也。有出于地气者,泥水是也。有出于饮食者,酒浆生冷是也。有出于人事者,汗衣卧湿,如小儿澡浴、粪秽、衣襁不干皆是也。然所因虽异,悉由乎脾气之虚。而辨治之法,其要惟二。一曰湿热,一曰寒湿,尽之矣。
病而发热者,谓之湿热。病而多寒者,谓之寒湿。湿热之治,宜清利,热去湿亦去也。寒湿之治,宜燥宜温,非温不能燥也。湿热症,其症发热身痛,多燥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脉见洪滑,方是热症。宜清宜利,柴苓汤、茵陈饮。如果湿热之甚,或元气壮而兼秘结不通者,方可推荡之,《集成》沆瀣丹。寒湿证,为胀满泄泻呕吐,皆寒湿之病也。凡小儿喜弄冷水,坐卧湿地,其证头痛身重,寒热往来,宜胃苓汤。如兼呕吐,加藿香、砂仁。如因中湿浮肿者,胃苓汤合五皮饮。如不效,必用温补,俟阳气渐复,如理中汤、八味丸、宜择用之。凡脾虚多病湿。
内因酒曲停滞、嗜瓜果,喜生冷、炙肥甘,以致湿热壅溢,而为病者,此内因也。复有坐卧湿地,雾露阴雨所客,澡浴为风所闭、泥水为湿所郁于腠理,则发黄也,此湿由外生。
可见内外所感,皆由脾气虚弱,而湿邪乘而袭之。中湿发黄者,茵陈五苓散;不效,六君子汤。燥脾而黄自退。
《集成》紫苓汤 治中湿恶热如疟。
党参 柴胡 黄芩 半夏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湿一钱) 桂枝(五分)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集成》柴瀣丹 治小儿一切热症,如胎毒、鹅口、重舌、乳蛾、便结、癣疥、风热等症。
川芎(九钱,酒洗) 大黄(九钱) 黄芩(九钱,酒洗) 黄柏(九钱,酒洗) 黑牵牛(六钱,炒去头末)
薄荷(四钱五分) 滑石(六钱,水飞) 槟榔(七钱半,童便洗晒) 枳壳(四分半,面炒) 连翘(六分,去心)
赤芍(六分,炒)
上为末,蜜丸如芡实大。月内之儿,每服一丸,稍大者二丸。茶汤化服,乳母忌油腻。以微泻病愈为度。
胃苓汤 (见前泄泻方内。)治中湿头重身体往来寒热,《集成》茵陈饮 治中湿发黄,大小便涩。
茵陈(二钱) 栀子 赤茯苓 甜葶苈 甘草 灯心(各一钱) 小枳实(七分)
五皮饮 合胃苓汤专治浮肿生姜 大腹皮 茯苓 桑白皮 五加皮 灯心 大枣(各一钱)
茵陈五苓散 治中湿发黄。
茵陈(二钱) 白术 茯苓 猪苓 炙甘草 生姜(各一钱) 桂枝(五分) 大枣(一枚)
涂蔚生曰:湿与燥反。湿为水火相交之气,燥乃水火不交之气。然脾土非湿不足以濡化水谷之坚,非燥又不足以消烁水谷之阴。是燥湿虽属相反,而实相生相济者也。如欲脾土无病,则惟有调剂其燥湿之得其平耳。盖湿甚壅寒,足以发生肿满咳嗽,呕吐泄泻等症。而积湿成热,又足以发生面目赤黄,胸满气逆等症。故治湿之方,湿寒淮在温燥,湿热惟在清利。虽燥与湿远,清与湿近,而其使之刚柔得中,亦即同为湿之良将。经云:脾土喜燥而恶湿。又曰: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解者既以其恶湿,而无湿之必要。又于中见阳明之义,仅拘为太阴经之支络,见走于阳明经络之上。是未免将治湿之全副底蕴,得半失半者也。吾以为中见阳明之义,不是仅拘于支络者。是谓太阴之上,虽是湿气治之,不使发生湿病。然其治法,究以何者为中和。曰:欲其中和,必须见阳明之气为若何,而后湿气之治为何若。阳明之气,以燥为本,其中和亦即以燥为本也。盖必如是而后能中和,必如是而后无不中和也。后贤虽未将此中微义揭出,而知治湿以燥,是其将先圣之妙得心法,亦无不体会毕具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