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氏医通 » 张氏医通全文在线阅读

《张氏医通》卷七 大小府门

关灯直达底部

泄泻

灵枢云。夫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

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热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

世医治病。但知热以寒治。寒以热治。外此总不讲也。设病中热消瘅而见悬心善饥。洵为热证无疑。然必审其脐以上皮热。方是胃中热气蕴隆。若出黄如糜。不但胃中有热。而肠中亦为热邪奔迫可知。倘脐以下皮寒而见腹胀。有似乎实热固结。实为胃中虚寒之候。或见肠鸣飧泄。非特胃中有寒。且移寒于二肠矣。盖热泄则肠垢黄赤。寒泄则 溏清冷。此病机之最显著者。可以明辨。况有胀而泄利黄赤。此胀为胃寒阳气不布之胀。泄为肠热便垢之泄。复有消谷易饥小腹胀痛之病。岂非胃中有热肠中有寒之一验乎。若此种种。苟未明仲景三泻心汤、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干姜人参半夏丸等法。必不可以语至治也。

经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风木之邪内乘湿土也。)邪气留连。乃为洞泄。(邪气留连既久。则中气失职而为洞泄无度矣。)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下焦虚寒。火不生土。则中气不治而为飧泄食不化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胃脉虚则泄。(脉者气血之先。脉虚则胃虚。二肠失其上源而为泄泻矣。)湿胜则濡泄。(脾恶湿。湿胜则绵绵而泻无止期矣。)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脾肾俱虚则阳气不能运于四末。故厥冷沉固而泄泻清冷也。)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暴泄而肛门迸迫。此属火化。若暴泄而肛门不禁。即属阴寒。久泄而肛门不禁。又属阳虚。所谓暴泄非阳。久泄非阴是也。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火气炎上。寒性润下。加以澄澈清冷。安得不为寒乎。)

原病式曰。泻白为寒。青为风。黄赤黑皆为热也。大抵泻利。小便清白不涩。谷不化而色不变者。寒也。谷虽不化而色变黄赤。烦渴小便赤涩者。热证也。寒泄而消化者。未之有也。或火性急速。传化失常。谷虽不化。而暴泄臭秽色黄者有之。仲景云。邪热不杀谷。以热得湿。则飧泄也。

东垣云。夏间淫雨阴晦。时行泻利。予一日体重肢痛。泄利而小便闭涩。思其治法。必用淡渗以利之。今受寒湿之邪。若从淡渗。非暮年所宜。行年五十以上。降气多而升气少。得淡渗之剂。是降之又降。阳气愈弱。精神愈短矣。合用风药。以羌、独、升、柴、甘、防同煎。所谓湿寒之胜。以风平之。又曰。下者举之。是因曲而为之直也。若不达升降之理而一概施治。安得愈乎。李士材云。内经之论泄泻。或言风。或言湿。或言热。或言寒。此明四气皆能为泄也。又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此名脾虚下陷之泄也。统而论之。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泄。故曰湿多成五泄。若土虚不能制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治法有九。一曰淡渗。使湿从小便而去。如农夫治涝。导其下流。虽处卑监。不忧巨浸。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也。一曰升提。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胜。则注下自止。又如地土淖泽。风之即干。故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能胜湿。所谓下者举之是也。一曰清凉。热淫所至。暴注下迫。苦寒诸剂。用涤燔蒸。犹当溽暑郁蒸之时。而商 飒然倏动。则炎 如失矣。所谓热者清之是也。一曰疏利。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令人泻。随证祛逐。勿使稽留。经云。实者泻之。又云。通因通用是也。一曰甘缓。泻利不已。急而下趋。愈趋愈下。泄何由止。甘能缓中。善禁急速。且稼穑作甘。甘为土味。所谓急者缓之是也。一曰酸收。泻下有日。则气散而不收。无能统摄。注泄何时而已。酸之一味。能助收摄之权。经云。散者收之是也。一曰燥脾。土德无惭。水邪不滥。故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仓廪得职。水谷善分。虚而不培。湿淫转甚。经云。虚者补之是也。

一曰温肾。肾主二便。封藏之本。虽属水。而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营运三焦。熟腐水谷乎。故肾虚者必挟寒。脾虚者必补母。经云。寒者温之是也。一曰固涩。注泄日久。幽门道滑。虽投温补。未克奏功。须行涩剂。则变化不愆。揆度合节。所谓滑者涩之是也。以上九治。治泻之大法。至于先后缓急之权。岂能豫设。须临证之顷。圆机灵变耳。

戴复庵云。泻水而腹不痛者。湿也。升阳除湿汤或胃苓汤。饮食入胃。辄后便完谷者。气虚也。香砂六君子。或枳实理中汤。腹痛泻水肠鸣。痛一阵。泻一阵者。火也。黄芩芍药汤。痰留于肺。大肠不固。或时泻。或时不泻。或多或少者。痰也。脉必弦滑。其人神色不瘁。二陈加苍术、木香。或探吐之更佳。腹痛甚而不泄。泄后痛减者。食积也。保和丸消导之。餐泄者。史记名迥风。水谷不化。湿兼风也。风邪干胃。木来贼土。清气在下。升阳除湿汤。若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者死。溏泄者。污积粘垢。湿兼热也。黄芩芍药汤加香、连。 溏者。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所以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附子理中汤。洞泄者。即名濡泄。体重软弱。泻下多水。湿自盛也。胃苓汤。水液去多。甚而转经血枯。故筋急也。升阳除湿汤。滑泄者。久下不能禁。湿胜气脱也。四柱饮。不应。用六柱饮。热泻。粪色赤黄。弹响作疼。粪门焦痛。粪出谷道。犹如汤热。烦渴小便不利。五苓散。泻水多者亦必用之。若去桂。即不效。寒泻。腹胀泄注。食即呕吐。理中汤加肉桂、诃子、升麻。食久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脉沉迟。身冷不渴。溲清。或绵绵腹痛。附子理中汤加肉果。夏暑暴泻如水。周身疼痛汗出。脉弱少气。甚者加吐。此名紧病。浆水散。盛暑逼于外。阴冷伏于其中。非连理汤不可。气虚而泻。四君子加升、柴、肉果、诃子。伤食泄泻。必嗳气如败卵臭。保和丸。虚者。治中汤加减。积滞泄泻。腹必绞痛方泄者是也。平胃散加磨积药。伤酒泻。葛花解酲汤。痰泻。则头晕恶心。胸腹迷闷。或时泻甚。或时不泻。二陈汤加海石、香附、星、香、芩、连。姜汁调。神曲糊丸服。有人患早起泄泻。

或时有血。午后仍便结粪。能食善饮。此是酒积作泻。二陈加炮姜、酒炒川连、红曲。陈酒曲糊丸。乌梅汤下。有血。去半夏加麝少许。晨夕各一服。日间无事。将晡腹膨。一夜肠鸣不得宽泰。

次早洞泄。此名顿泻。是脾虚湿盛也。胃苓汤加木香、砂仁。虚者。理苓汤加木香。气泄。肠鸣失气。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稍安。须臾又急。亦有腹急气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滞。

气不流转。水谷不分所致。木香调气散。水渍入胃。名为溢饮滑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泄。泄而大渴。茯苓甘草汤。五苓散。并灸大椎三五壮立已。乃督脉之病也。泄而口渴引饮。小便短涩。

此为津液内亡。钱氏白术散。肾水不足之人患泄。或过服分利之剂而渴者。加减八味丸。失治。

必致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证成矣。凡大便泄。服理中汤。小便不利。大便反泄。不知气化之故。

本肺不传化。以纯热之药治之。是以转泄。少服则不止。多服则愈。热所以不分。五苓散加人参、炙甘草。名春泽汤。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泻而腹热。脉滑坚者。

属实。当与消导。不应。是食积发热也。加香连。更不应。加大黄微下之。泻而经年不止者。属寒积。备急丸神效。泄泻恶心欲吐。或水土不伏。或感山岚瘴气而泻。藿香正气散。脾胃虚弱。

内挟风冷。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脐下 痛。腹中雷鸣。乃积寒久利。肠滑不禁。木香散。若药与食入口即泻下者。名直肠泻。难治。本方加人参、白术。用伏龙肝汤煎服。忧思太过。脾气结而不能升举。陷入下焦而成泄泻者。逍遥散去归加升麻、木香。或越鞠、枳术相和服。不应。用补中益气加木香。久泻谷道不合。或脱肛。乃元气下陷。大肠不行收令而然。补中益气加诃子、肉果、五味。乌梅肉为丸。或四君子加防风、升麻。

老人消运不及。而膨胀作泻。九味资生丸加木香。善饮者。加泽泻、肉桂。凡泻多因于湿。分利小水为上。若老人气虚下陷。又宜风药以胜之。如补中益气加羌、防之类。或升阳除湿汤升举脾胃。所谓下者举之。湿寒之胜。以风平之是也。大泻气脱而不知人。口眼俱闭。呼吸欲绝。急灸气海穴。大进参、附辈温补之。稍迟即不可救。

五更泻。是肾虚失其闭藏之职也。经曰。肾司开阖。肾开窍于二阴。可见肾不但治小便。而大便之开阖。皆肾操权也。今肾既衰。则命门之火熄而水独治。故令人水泻不止。其泻每在五更。

天将明时。必洞泄二三次。以肾旺于亥子五更之时。故特甚也。惟八味丸以补其阴。则肾中之水火既济。而开阖之权得宜。况命门之火旺。则能生土。而脾亦强矣。有用六味丸加沉香、砂仁。

以山药末打糊。代蜜为丸。以摄火归源而愈者。有用六味丸加远志、益智。兼调脾肾而愈者。有用六味丸七分。杂二神丸三分。服之而愈者。有用五味子煎汤送四神丸者。有用二神丸加五味子、山茱萸、肉桂、茴香。陈米饮糊为丸服者。亦有属酒积食积者。盖一日进取之物。至此时皆下大府而急奔也。但食积之泻。其腹必胀满。泻后则顿减。泻下皆是稀粪。酒积泻下。都是稀沫。或有兼血积者。与肾泻之纯清水液。迥乎不同也。审系何积。即以何积治之。

石顽曰。泄泻诸治法颇详。何独不及虚损之泄泻也。盖肾脏真阴虚。则火邪胜。火邪上升。必伤肺而为咳逆。真阳虚则水邪胜。水气内溢。必渍脾而为泄泻。既嗽且泄。上下俱病先后天之气并伤。故虚损关捩。全系乎此。余尝用理中丸加五味子以治下泄。异功散加细辛以治上咳。每每获效。若服之作胀发热者。终难挽回。不可以其咳泻俱缓。轻许其治也。

〔诊〕内经云。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是谓五虚。死。其浆粥入胃。泄注止。

则虚者活。泄而脉大者难治。大便赤瓣。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者易已。

脉经云。泄注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又洞泄食不化。脉微小留连者生。紧急者死。脉滑按之虚者。必下利。肾脉小甚为洞泄。脾脉小为泄泻。仲景云。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腹鸣而满。四肢清。诊其脉。洪大者死。腹大胀。四肢清。脱形。泄甚。不及一时而死。下则泄泻。上则吐痰。皆不已。为上下俱脱。死。

滑伯仁治一人年老色苍。夏月与人争辨。冒雨劳役受饥。且犯房事。夜半忽病发热恶寒。上吐下泻。昏闷烦躁。头身俱痛。因自发汗。汗遂不止。脉皆洪数。盖吐泻内虚。汗多表虚。兼之脉不为汗衰泻减。法在不治。姑以大剂参、 。兼白术、干姜、甘草、茯苓、陈皮。水煎不时服。

至七剂见面赤。四肢发出红斑。凡斑证自吐泻者吉。谓邪从上下出也。但伤寒发斑。胃热所致。

今之发斑。由胃虚而无根之火游行于外。可补不可泄。可温不可凉。若用化斑、升麻、黑参之类。

则死生反掌矣。仍服前方十余剂而愈。

又治一人。每日早起大泻。或时腹痛。或不痛。空心服热药不效。令至晚食前服即效。以暖药一夜在腹。可胜阴气也。与酒客湿泄。服汤药不效。服丸散即效同意。

石顽治总戎陈孟庸。泻利腹胀作病。服黄芩、白芍之类。胀急愈甚。其脉洪盛而数。按之则濡。气口大三倍于人迎。此湿热伤脾胃之气也。与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二剂。痛止胀减。而泻利未已。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二剂。泻利止而饮食不思。与半夏泻心汤二剂而安。

卷七 大小府门

内经云。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

贼风不云实邪。而言虚邪者。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设阳气充盛。虽有贼邪。莫能为害也。起居不时者。非特劳役失宜。而饮食失节。亦在其中矣。阳受之则入六腑者。言六腑之经气受邪于外则营卫气塞。而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者。邪并于气之象也。阴受之则入五脏者。言五脏之神气受伤于内则水谷不能克运。留于肠胃而腹满飧泄也。久为肠 者。言脏气久滞。不能统运津液。乃至移于二肠而为 积崩迫。此则阴气受伤所致也。肠 便血。身热则死。寒则生。

肠 为肠胃受病。不当更见表热。表热则内外俱困。阳无所根据。故云热则死。寒则生耳。

肠 下白沫。脉沉则生。浮则死。

肠 下白沫。为里气不守。反见脉浮。中宫无主。安得不死。

肠 下脓血。脉悬绝则死。滑大者生。肠 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滑大者生。弦涩者死。

以藏期之。

悬绝弦涩。皆气血殆尽之脉。故主死。滑大为邪实可攻之象。故主生。

脾脉外鼓沉。为肠 。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 。易治。

脾脉外鼓沉。言气口脉盛。而按之有力。虽久可治。肝脉小缓。谓人迎缓而不大。无客邪乘脾之候。故易治。

肾脉小搏沉。为肠 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 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

为肠 。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

肾脉小搏沉而乏阳和之气。且见血温身热。为真阴下脱。故死。心肝 亦下血。即前外鼓沉及小缓之脉证。以脾为心之子。心为肝之子。故二脏同病者可治。若见脉小沉涩。为营血内竭。

加以血温身热。不出七日必死也。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 。死。不可治。

土衰不能制水。先后天脾胃俱败也。

阴阳虚。肠 。死。

阴虚则血温身热。阳虚则支冷不食。

泄而脱血。脉实。皆曰难治。

下脱而见脉实。脉证相反。纯属邪气用事。故为难治。

仲景云。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

手足、不仁。 下痢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下痢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下痢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下痢脉数而渴者。命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下痢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下痢气者。当利其小便。

下痢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下痢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下痢脉沉而迟。

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痢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下痢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下痢腹胀满。身体疼痛者。

先温其里。乃攻其表。(以上金匮要略。)下痢脉滑而数。有宿食。当下之。下痢不欲食者。有宿食。当下之。下痢而腹痛满。为寒实。当下之。下痢腹中肾者。当下之。下痢脉迟紧。为痛未欲止。

当温之。得冷者。满而便肠垢。下痢身躯疼痛。急救里。诸温之属。可与理中、四逆、附子汤热药。急投之美。下痢大孔痛者。当温之。下痢脉大浮弦。下当已。下痢舌黄。燥而不渴。胸中实。

下不止者死。下痢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此为下不尽。更下之愈。风寒重者不可下。下之后。

心下坚痛脉迟。此为寒。但当温之。脉沉紧。下之亦然。脉大浮弦。下之当已。下痢脉浮大。此为虚。以强温之故也。设脉浮革者。因尔肠鸣。当温之。(以上千金参补。)下痢三部脉皆平。

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痢脉迟而滑者。实也。痢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痢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下痢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下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下痢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下痢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下痢肺痛。紫参汤主之。气痢。诃梨勒散主之。保命集云。脓血相杂而脉浮大。慎不可以大黄下之。下之必死。谓气下竭。而阳无所附也。凡阴阳不和。惟当分利阴阳。经云。暴泄非阳。久泄非阴。大便完谷下。有寒有热。热者。脉疾。身多动。音声响亮。

暴注下迫。此阳也。寒者。脉沉而细。身不动作。目睛不了了。饮食不下。鼻准息微者。姜附汤。

若身重四肢不举。术附汤证也。

东垣云。饮食一伤。起居不时。损其胃气。则上升清阳之气。反下降而为飧泄。久则太阴传少阴而为肠 。寒冷之物伤于中。 满而胀。传为飧泄。宜温热以消导之。湿热之物伤于中而下脓血者。宜苦寒以疏利之。风邪下陷者升举之。湿气内盛者分利之。里急者下之。后重者调之。

腹痛者和之。洞泄肠鸣。脉细微者。温之收之。脓血稠粘。数至圊而不能便。脉洪大有力者。下之寒之。此治痢之大法也。

张介宾曰。肠 一证。即今之所谓痢疾也。其所下者。或赤或白。或脓或血。有痛者。有不痛者。有里急后重者。有呕恶胀满者。有噤口不食者。有寒热往来者。虽其变态多端。然总不外乎表里寒热。而于虚实之辨。尤为切要。凡邪因表者。必有表证。但兼其表而行散之。表邪解则痢自愈。如无表证。则必由口腹。悉属内伤。但伤于内者极多。因于表者。则间或有之。此内外之不可不辨也。以寒热言之。则古以赤者为热。白者为寒。至刘河间而非之曰。如赤白相兼者。

岂寒热俱甚于肠胃而同为痢乎。至丹溪则因之曰。赤痢乃是小肠来。白痢乃是大肠来。皆湿热为本。自二子之言出。则后世莫敢违之者。愚见则有不然。夫痢起夏秋。湿蒸热郁。本乎天也。因热求凉。过吞生冷。由于人也。气壮而伤于天者。郁热居多。气弱而伤于人者。阴寒为甚。须知寒者必虚。热者必实。更以虚实细详之。而寒热愈明矣。如头疼身热。筋骨酸痛者。实也。胀满恶食。急痛拒按者。实也。烦渴引饮。喜冷畏热者。热也。脉强而实者。实也。脉数而滑者。热也。外此则靡非虚寒矣。而相似之际。尤当审察。如以口渴为实热似矣。不知凡系泻痢。必亡津液。液亡于下。则津涸于上。安得不渴。更当以喜热喜冷别虚实也。以腹痛为实热似矣。不知痢出于内。肠胃必伤。脓血稠粘。安能不痛。更当以痛之缓急。按之可否。脏之阴阳。腹之胀与不胀。脉之有力无力。分虚实也。以小便之黄赤短少为实热似矣。

不知水从痢去。溲必不长。溲以阴亡。溺因色变。更当以便之热与不热。液之涸与不涸。色之泽与不泽。分虚实也。以里急后重为实热似矣。不知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更当以病之新久。质之强弱。脉之盛衰。分虚实也。至于治法。须求何邪所伤。何脏受病。如因于湿热者。

去其湿热。因于积滞者。去其积滞。因于气者。调之。因于血者。和之。新感而实者。可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塞因塞用。皆是常法。独怪世之病痢者。十有九虚。而医之治痢。百无一补。

气本下陷。而再行其气。后重不益甚乎。中本虚寒。而复攻其积。元气不愈竭乎。湿热伤血者。

自宜调血。若过欲推荡。血不转伤乎。津亡作渴者。自宜止泄。若但与渗利。津不转耗乎。世有庸工专守痛无补法。且曰。直待痛止。方可补耳。不知因虚而痛者。愈攻则愈虚愈痛矣。脉来微弱者可补。形色虚弱者可补。口腹素慎者可补。胸膈宽快者可补。病后而痢者可补。因攻而剧者可补。后重之可补者。陷则升而补之。热则凉而补之。腹痛之可补者。滑泄则涩而补之。虚寒则温而补之。然而尤有至要者。则在脾肾二脏。如泻而后痢。脾传肾为贼邪。难疗。痢而后泻。肾传脾为微邪。易医。是知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未有久痢而肾不损者。故治痢不知补肾。非其治也。凡四君子、补中益气。皆补脾虚。若病在火乘土位侮母。设非桂、附大补命门。以复肾中之阳。以救脾家之母。则饮食何由而进。门户何由而固。真元何因而复耶。若畏热不前。仅以参、术补土。多致不起。大可伤已。

喻嘉言曰。内经云。下痢发热者死。此论其常也。仲景云。下痢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

此论其暴也。盖暴病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故虚寒下痢。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或其人脏中真阳未漓。或得温补药后。真阳随返。皆是美征。此但可收拾其阳。协和其阴。若虑其发热。反如常法。行清解之药。鲜有不杀人者矣。金匮申下痢发汗之禁。谓下痢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盖以下痢一伤其津液。发汗再伤其津液。津液去则胃气空。而下出之浊气。随势上入胃中。

遂成胀满。求其下痢。且不可得。宁非大戒乎。伤寒厥痢发热。与下痢发热。迥然不同。伤寒厥而且痢。为虚寒之极。所以反能食者则死。反发热者不死。若痢证则能食者不死。发热者多死也。

周慎斋曰。凡生病处。皆为阴为火。为阳气不到。若阳气所到之处。断无生病之理。痢疾不发于夏。而发于秋者。盖夏时阳气尽发于表。太阴主里。湿土用事。纯阴无阳。或过食生冷。积而不化。积久成热。痢之所由起也。不发于夏者。无阳则阴不运。发于秋者。阳气入里。攻之使然也。治法。宜以苦寒之药。燥湿涤热。佐以辛热助阳。开郁达气。故曰。行血则便红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虽然。亦有虚实之辨。浅深之别。未可以概治也。心者。血之主也。肺者。气之主也。凝滞则伤气。郁热则伤血。气既病。则心肺亦病矣。而小肠者。心之合也。大肠者。肺之合也。二经皆出纳水谷。转输糟粕之官也。而胃又为大小肠之总司。肺移病于大肠。则气凝涩而成白痢。心移病于小肠。则血凝涩而成赤痢。大小俱病。则赤白互下。胃土传湿热于大小肠者。

痢色兼黄。如胃中先伤冷物。以致胃寒不能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即不能散精以上归于肺。则津液留滞于胃。即为胃家之积。其证呕逆恶心。其状色如桃胶而不臭。右关脉沉细而紧。宜用浓朴、木香、干姜、肉桂、吴茱萸等。虚人可用附子理中汤。非大小肠积之可比也。至于色之黑者。分为二种。如焦黑之黑者。此热极反兼胜己之化也。黄芩芍药汤下香连丸。如漆黑之光者。

此瘀血凝久而然也。桃核承气汤。丹溪谓仲景可下者。悉以承气下之。大黄之寒。其性善走。佐以浓朴之温。善行滞气。缓以甘草之甘。饮以汤液。荡涤肠胃。滋润轻快。积行则止。局方例用热药为主。涩药为臣。用之于下痢清白者犹可。其里急后重者。皆属于火。又加以温热之药。非杀而何。大凡热痢。仲景虽有用大承气者。然皆指伤寒热邪传里致病。非滞下之谓。盖大黄专攻湿热。在所必需。芒硝专攻燥结。滞下总有里急后重。其积滞已是下注。故无复用芒硝之理。若系寒积。又须姜、桂、吴茱萸以温之。以寒积多属于虚也。至于通因通用。原有两法。有酒蒸大黄。有蜡丸巴豆。分析甚明。况滞下多因寒滞郁热而成。世俗恒用姜茶煎。赤。倍芽茶。白。倍生姜。往往获效。岂可偏执为热哉。积有新旧之分。旧积者。气血食痰所化也。新积者。旧积已去。未几而复生也。然旧积宜下。新积禁下。其故何也。盖肠胃之熟腐水谷。转输糟粕者。皆营卫洒陈于六腑之功。今肠胃有邪。则营卫营运之度。为之阻滞。不能施化。故卫气郁而不舒。营血涩而不行。于是饮食结痰停于胃。糟粕留于肠。与气郁血涩之积。相挟而成滞下矣。必当下之以通其壅塞。既下之后。升降仍不行。清浊仍不分。则卫气复郁。营血复涩。又成新积。乌可复下乎。但理卫气。和营血。以调顺阴阳。则升降合节。积亦不滞而自化矣。然旧积亦有不可下者。

或先因脾胃之虚。不能转输其食积。必当调补脾胃。兼行气之药。俾虚回而痢自止。世俗治痢。

只守清热破气攻积凉血利水等法。虽朝夕更医。出入增减。不过如此。已濒于危。犹曰血色依然。

腹痛未减。谁敢温补。死无后悔。伤哉。痢初起时。便见脓血者。宜调气和血。气分药必不可少。

若但见白脓。宜调气消积。不可用血药。引邪入于血分。必变脓血也。白痢初起。里急后重。频欲登圊。及去而所下无多。才起而腹中复急。皆湿热凝滞所致。胃苓汤加木香、砂仁。血痢初起。腹痛迸迫。或脉数大。身有微热者。

先与小建中汤和之。中有肉桂。伐肝和营最捷。脓血稠粘。势甚不可遏者。黄芩、芍药、延胡索、木香、砂仁。腹痛。少加肉桂以和之。血积稠浓。可用黄连。若略见少血。或稀淡者。不可便用苦寒。戕犯胃气。为害不浅也。凡血色紫黯。屡服凉药。而所下愈多。作冷痢治。故血色如猪肝。

如紫草。如苋菜汁者。非炮姜不治。理中汤去参。加肉桂、木香、肉果、乌梅。纯下血而色鲜浓浓者。此心脾伏热也。大黄黄连泻心汤。有食积。枳术丸加浓朴、黄连、木香、延胡索。赤痢初起。宜加延胡。最散血积。小儿八岁已内者。作食积治。风入肠胃。纯下清血。或湿毒下血。胃风汤加枳壳、荆、防。风入肠胃。下痢青绿杂色。神术汤。下痢腹痛异常。脉沉而紧。无热证者。

先以姜、桂之类温之。后理积滞。里急而至圊反不能即出者。气滞也。疏通为主。重则小承气。

轻则黄芩芍药汤。里急而频见污衣者。气脱也。补中益气去当归加木香。湿热下痢后重。升阳除湿汤。虚滑而后重者。圊后不减。以得解愈虚故也。养脏汤。白痢初起。但腹痛后重。不能食。

小便却清痢者。为虚寒。二陈汤加炮姜、焦术、浓朴、木香、砂仁。能涤除痰积。宜加用之。后重本因邪压大肠坠下。是以用大黄、槟榔辈。此实也。若久痢后重不除。此脾气下陷之故。宜升、柴以升提之。槟榔、枳壳皆当禁用。若肺气郁在大肠。腹痛后坠。理气药中。须加桔梗以开之。

亦有积已去而过食浓味生冷复重者。建脾兼消导为主。痢如胶冻。或如鼻涕。或如鱼脑。此为冷痢。先用木香、焦术、豆蔻、砂仁、浓朴。次用理中汤加木香。不应。更加诃子、粟壳。下痢脉迟紧。腹痛未欲止。当温消之。枳实理中汤。下痢清白。手足厥冷。腹痛不已。附子理中汤。积久冷痢。少腹酸痛。结滞不爽。及下久连年不止。千金温脾汤。冷痢。去甘草。加桂心。倍香附、人参。热痢。去桂心。加大黄一钱。姜、附、人参各减一钱。久痢不瘥。虽所下渐减。而津血枯槁。肛门涩滞者。千金羊脂煎润以导之。羊脂。本经专主下痢脱肛。腹中绞痛。而世罕知用。惜哉。暴下积日久不止。千金附子汤。久痢虚冷滑脱。

脉细。皮寒少气。畏食不能言。或时发虚热者。附子理中汤加肉桂、肉果、诃子。下痢脐下搅痛。

桃花丸。下痢久脱。虚冷白滞。大桃花汤。热痢二三年不止者。浓朴汤。久痢。所食之物皆不化。

四肢沉重。肌肉消尽。椒艾丸。下痢发热。自汗脉弦者。是伏邪所发。法当从表解散。仓廪汤。

有一方长幼相染者。谓之时疫痢。亦宜仓廪汤。一种阴虚痢疾。切戒攻积之药。凡见痢下五色。

脓血稠粘。滑泄无度。发热烦渴。脐下急痛。至夜转剧而恶食。或下鲜血者。便属阴虚。急宜救热存阴为主。如驻车丸、阿胶丸、归连丸、阿胶梅连丸、千金黄连汤、黄连阿胶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等方选用。下痢至夜发热。烦渴引饮。为津液受伤。内水亏竭。燎原之火自焚。不得不引外水以济急。切不可用香燥之药。钱氏白术散加乌梅。下痢失气者。当利小便。阴气前通。则阳气自化矣。五苓散加木香。痢仍不止。以诃子、浓朴、橘皮等分。丸服。下痢大孔痛。宜温之。

黄建中加木香、当归。痢后大便秘涩。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胆。此为气虚下陷。慎勿利之。但举其阳。则阴自降矣。补中益气汤加防风。下痢后里急后重不除。风邪伤卫。

卫气不行也。非三奇散不愈。蛊注毒痢。血如鸡肝。心烦腹痛者。茜根丸。虚人。理中汤加黄连、乌梅。不应。用乌梅丸。下利后遍身浮肿。五苓散。用生术、肉桂。加升、柴。利后虚浮。六君子加木香、肉桂。初利脓血稠粘。势甚宜下者。一味大黄。酒蒸为丸。赤多。用温酒下百丸。白多。用淡姜汤下七十丸。以夺其势。然后调理则易愈。冷热不调。下利赤白。兼冷食食积者。连理汤加枳实、砂仁。下利干呕者。胃虚而寒热错杂也。外台黄芩汤。先前白利。后变脓血者。戊己丸。先前白利。后变鲜血者。四物汤去地黄。加炮姜、炙甘草、木香。先前脓血。后变赤白青黑。腹痛倍常者。驻车丸。先前脓血。后变白沫白脓者。补中益气加炮姜、赤石脂。下利日百度。精神委顿。反不痛者。此邪气胜。正气微。不能鼓激也。难治。有患利昼夜不及数度。而反发热。心下痞闷。不能食而呕。其有昼夜不止百度。

反脉静身凉而能食。何也。曰。利之邪客于下焦。由横连竟传大肠。原无反热之理。以中焦无病。

虽下利无度。不碍饮食。惟邪发于中焦。由横连入胃。以胃受病。自不欲食也。凡风寒伤于营卫之中。则为疟。饮食伤于肠胃之内。则为利。而世有疟后痢。痢后疟者。此则表气不固。邪气内犯而致也。若疟邪发泄已尽。必无复为利疾。皆由元气下陷。脾气不能升举。故风寒暑湿。得以袭入而为利耳。又有利后似疟非疟。乃阴阳两虚。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发热。故寒热交战似疟也。

又有疟利齐发。疟止而痢甚者。皆是脾胃之气虚陷所致。并宜先与黄 建中。加木香、浓朴之类。

次与补中益气加姜、桂。若服后痢减而疟作。此阳气得补而与阴争也。再与补中益气少加桂、附。

助阳祛阴则愈。凡久痢年高。与产后病后。诸疮疽及泻后作痢。慎不可用攻伐之剂。急宜醒脾崇土。补中益气加炮姜、木香。有血。加乌梅、芍药。下痢六七日。经尽。当有结粪。若至十三日再经。结粪不出者。此胃气告匮也。慎不可更与攻克之剂。惟培养正气。庶有生机。下痢以胃气为本。胃失生长。故恶物而不欲食。但得思食。无分何物。与之遂获愈者。此胃气胜故也。凡痢下如鱼脑。或如猪肝。皆半死半生。下如尘腐色。大孔开如竹筒不收者。或如屋漏水。或纯下鲜血。及如赤豆汁。唇如朱红者。皆不可治。

石顽曰。肠 之证。内经原有下血。下白沫。下脓血之异。推详脉证。大抵以白沫属寒。其脉应沉。脓血属热。脉应滑大。

若见白沫而脉反浮。见脓血而脉反弦涩悬绝。为脉不应病。故皆主死。其扼要尤在身热则死。寒则生。为大关捩。以肠胃受病。不当更见表热。表热则外内俱困。将何所恃而与攻救邪。更详脏腑诸痢。咸以脉沉小为可治。血温身热主死。内经大义如此。再推仲景论痢。以身热手足温。为阳回可治。厥逆不返。为阳绝主死。此盖指伤寒阴证而言。不可与夏秋肠 并列而论也。然下痢岂无身热得生者。凡挟邪之痢。与时行疫痢。皆有身热。但当先撤表邪。自然身凉痢止。当知内经所言血温身热。乃阴虚之本证。此则兼并客邪耳。及观先辈论痢。并以白沫隶之虚寒。脓血隶之湿热。至守真乃有赤白相兼者。岂寒热俱甚于肠胃。而同为痢之说。丹溪从而和之。遂有赤痢从小肠来。白痢从大肠来。皆湿热为患。此论一出。后世咸为痢皆属热。恣用苦寒攻之。蒙害至今未已。即东垣之圣于脾胃者。犹言湿热之物。伤于中而下脓血。宜苦寒以疏利之。脓血稠粘。数至圊而不能便。脉洪大有力者下之。亦认定脓血为热。曷知血色鲜紫浓浓者。信乎属热。若瘀晦稀淡。或如玛瑙色者。为阳虚不能制阴而下。非温理其气。则血不清。理气如炉冶分金。最为捷法。设不知此。概行疏利之法。使五液尽随寒降而下。安望其有宁止之日哉。尝见屡服黄连。虚阳迫外。而反发热发斑者。亦有虚阳内扰。忽发除中。反骤能食者。有频用大黄。开肠洞泄。甚至发呃吐蛔者。有大黄下咽。反胀闭不通。阴气上逆。而变中满鼓胀水肿者。凡此之类。未遑枚举。夫天气之热。四时之正令也。因热而恣伤冰水瓜果。是逆其正气。腑脏为寒物所伤而为患也。

以逆正气之病。又以逆病情之药治之。何怪变证百出乎。虽是岁之热。较他岁倍常。是以患肠者。较他岁亦倍常。其间总轻重不同。所见之积。一皆五色。良由五脏之气化并伤。是以五色兼见。按五色痢。古人皆为肾病。以肾为藏精之室。所居之位。最下最深。深者既病。其浅而上者。

安有不病之理。

精室既伤。安能任蛰藏之令乎。仲景所谓五液注下。脐筑湫痛。命将难全者是也。夫以精室受伤。

五液不守之患。不知益火消阴。实脾堤水。兼分理其气。使失于气化之积随之而下。未失气化之津统之而安。即口噤不食者。亦不出乎此法。盖肠 之属。皆缘传化失职。津液受伤。而致奔迫无度。岂可恣行攻伐。以为不易之定法乎。历观时师治痢。无高下贤愚。必用橘皮、枳壳、浓朴、槟榔之属。稍有赤沫。即用芩、连、芍药。水道不利。便与木通、车前。口噤不食。不出黄连、石莲。况世所谓石连者。皆粤中草实伪充。大苦大寒。与本草所言莲子堕淤泥中。经岁取出者迥异也。凡遇五色噤口。及瘀晦清血诸痢。每用甘草、干姜。专理脾胃。肉桂、茯苓。专伐肾邪。

其效如鼓应桴。初起腹痛后重者。则兼木香、槟、朴以泄之。饮食艰进者。则兼枳实、焦术以运之。阴气上逆。干呕不食者。则兼丁香、吴茱萸以温之。呕吐涎水者。则兼橘、半、生姜以豁之。

脓血稠粘者。则兼茜根、乌梅以理之。水道不通者。则兼升、柴以举之。身热不除者。则兼桂枝、芍药、姜、枣以和之。阴虚至夜发热痛剧者。则兼熟地、黄 、阿胶、归、芍以济之。若数日不已而腹痛后重转甚者。必须参、术、升、柴兼补而升之。久痢噤口不食。此胃气告匮。最为危候。

较之初起口噤。尚有浊气可破。积沫可驱。迥乎不同。非大剂参、术。佐以茯苓、甘草、藿香、木香、煨葛根之属。大补胃气。兼行津液。不能开之。但得胃气一转。饮食稍进。便宜独参汤略加橘皮或制香附。缓缓调补。兼疏滞气。最为合剂。如茯苓之淡渗。木香之耗气。葛根之行津。

皆当屏除。即如久痢后重用三奇散。取黄 、防风以致开阖。枳壳以破滞气。以为卓识不群。然后重稍减。盒饭改用补中益气。转关妙用。全在乎此。若浓朴、枳、橘、砂仁等耗气之药。皆戈戟也。凡脉见弦细小弱。或六部沉小。皆当准此。间有脉来滑大数实者。方可用芩、连、芍药、泽泻之属。挟热后重烦渴者。当与白头翁、秦皮、黄连、白芍之类。误用大黄。变成肿胀。若其人元气未惫。大剂人参、桂、附散其浊阴。尚可救其一二。洞泄不止。服大剂参、术。不应。用养脏汤。亦不应。惟附子理中汤调赤石脂末。间有得生者。即发呃吐蛔。尚有四逆、参附、吴茱萸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等法。然非平日相信之真。纵有生机。亦勿许治。若至发斑发躁。久痢不食。忽发除中。从无救治之法也。尝见痢久虚脱。六脉弦细。厥逆冷汗。烦渴躁扰。

呃逆不宁。峻用理中、四逆、白通、通脉之类。虽日进人参二三两。服之非不暂安。脉来微续。

手足渐温。稀糜稍进。去后亦稀。三四日后必然骤变。此根气已绝。灯尽复明之兆。切勿因其暂安。轻许以治。徒为识者鄙笑耳。至于妇人临产下痢。最为危殆。郑氏有胎前下痢。产后不止。

七日必死之例。予尝用甘草干姜汤加浓朴、茯苓、木香。治妊娠白痢。千金三物胶艾汤。治妊娠血痢。连理汤加胶、艾。治赤白相兼之利。驻车丸、千金黄连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胎前产后五色诸痢。皆可选用。若胎前下痢。产后不止。势莫挽回者。用伏龙肝汤丸。随证加减。未尝不随手获效也。世医治痢。专守通因通用。痛无补法之例。不知因气病而肠中切痛。非温理其气则痛不止。因气陷而浊气下坠。非升举其气则后重不除。因气伤而津液崩脱。非调补其气则积不已。因阴虚而至夜微热腹痛。非峻补其阴则痢痛不息。世人见余用参、术、姜、桂温补气血之药。

以为可骇。更有用黄 、地黄滋阴腻滞之药。益怪甚矣。且有用石脂、干姜温涩固脱之药。以为劫剂。而大诽之。不知内经中原有涩因涩用之法。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非涩而何。况因涩而过用利气。乃致滑脱不收。安得不用涩以固之耶。更有不知调气。但见下痢日久。便行止涩。轻以粟壳、诃子投之。闭其滞气。迫痛愈加。愈劫愈甚。此与杀之无异也。

痢不纳食俗。名噤口。如因邪留胃中。胃气伏而不宣。脾气因而涩滞者。香、连、枳、朴、橘红、茯苓之属。热毒冲心。头疼心烦。呕而不食。手足温暖者。甘草泻心汤去大枣易生姜。此证胃口有热。不可用温药。若阳气不足。宿食未消。噫而不食。枳实理中加砂仁、陈皮、木香、豆寇。或山楂、曲、 之类。肝乘脾者。戊己丸加木香、肉桂。有水饮停聚者。心下必悸动不宁。五苓散加姜汁。有火炎气冲者。黄连解毒汤去黄柏加枳壳、木香。有胃虚挟热而呕逆者。连理汤。有积秽太多。恶气熏蒸者。大黄黄连泻心汤加木香。丹溪用人参、川连、石莲子、粳米、姜汁。煎汤细细呷之神效。如吐。再作服之。但得一呷下咽便开。石莲子真者绝无。余常以藕汁煮熟。稍加糖霜频服。兼进多年陈米稀糜。调其胃气必效。此即石莲之意也。治噤口痢。多有用黄连者。此正治湿热之药。苦而且降。

不能开提。况非胃虚所宜。不可轻用。大抵初痢噤口。为湿瘀胃口。故宜苦燥治之。若久痢口噤。

则胃气虚败。即大剂独参、理中。恐难为力也。久痢不止。诸药不应。贫人无力服参者。乌梅、大枣各数枚。煎服屡效。

休息痢 此证多因兜涩太早。积热未尽。加以调摄失宜。不能节食戒欲。所以时止时作。补中益气加肉果、木香。吞驻车丸。亦有阴虚多火。不能胜任升、柴、木香、白术者。只用驻车丸加人参、肉桂、乌梅之类。有积。可加枳实、炮黑楂肉。有服补中益气数服。不应。反下鲜紫血块者。此久风成飧泄。风气通于肝。肝伤不能藏血也。三奇汤倍防风加羌、葛、升、柴。其一切利水破气药。皆为切禁。

蛲虫痢 其证腹大。皮肤黄粗。循循戚戚然。得之于寒湿。寒湿之气。菀笃不发。化为虫。

此九虫之一。其形极细。胃弱肠虚。则蛲虫乘之。或痒。或从谷道中溢出。仓公以芫花一撮主之。

乌梅丸、黄连犀角散亦主之。然虫尽之后。即用六君子加犀角、黄连、乌梅肉丸服。以补脾胃。

兼清湿热。庶不再发。若一味攻虫。愈攻愈盛。漫无止期也。

痢后风 因痢后不善调摄。或多行。或房劳。或感风寒。或受湿气。致两脚痿软肿痛。用大防风汤。痢后变成痛风。皆调摄失宜所致。补中益气加羌活、续断、虎骨。

痢后呃哕 此乃胃气虚寒之极。最为恶候。急宜橘皮干姜汤主之。下痢而渴。误食冷物水果而哕者。理中汤加丁香十五粒。柿蒂五枚。水煎热服。兼寒热往来者。小柴胡加丁香。血痢呕哕而渴。心烦不得眠。小便不通者。猪苓汤。白痢呕哕。用五苓散。以中有肉桂可通逆气也。

〔诊〕下痢白沫。初起脉小滑。能食者易治。洪大急疾。四肢厥冷者难治。久痢脉微弱小细者即愈。数实或虚大无根者危。下痢脓血。初起脉小滑。或弦软。身不热者易治。数实滑大而身热者。势虽甚。犹或可治。若先不热。五六日后。反发热脉大者必死。久则脉宜芤迟虚细。不宜数盛滑实。或身热不止。口噤不食者皆死。久痢脉结代。反骤能食。为除中者必死。大抵下利之脉。

初起虽实大不妨。六七日后最忌强盛。凡下痢脉浮身热。作风治。脉沉身重。作湿治。下痢为肠胃病。虽频迸而能食则吉。若噤口痢。初起脉数实可治。久痢而反不能食。脉见有余者死。惟小弱流利者。当作胃虚治之。

海藏治杨师。屡大醉后渴饮冷水冰茶。后病大便鲜血甚多。先以吴茱萸温药。次与胃苓汤。

血止后白痢。又与温下药四服乃止。或曰。何不用黄连之类以解毒。反用温热之剂。曰。血为寒所凝。渍入肠间而便下。得温乃行。若用寒凉。即变证难疗矣。

汪石山治一妇。病痢半载余。服四物、香连愈剧。腹痛后重。咳嗽烦热。脉皆细弱而数。以补中益气去归。加茯苓、芍药为散。日用米饮调下。三次而安。

吴茭山治一妇。长夏患痢。痛迫。下黄黑。曾服香薷、枳壳、黄连愈剧。其脉两尺紧涩。此寒伤血也。问其由。乃行经时渴饮冷水一碗。遂得此证。与桃仁承气加延胡索一服。次早下黑血升许痛止。次用调脾活血之剂而痊。此盖经凝作痢。不可不察也。

李士材治屯田孙侍御夫人。久痢不止。口干发热。饮食不进。犹服香、连等药。完谷不化。尚谓邪热不杀谷。欲进芩、连。数日不食。热甚危迫。诊之。脉大而数。按之极微。询之小便仍利。

腹痛而喜手按。此火衰不能生土。内真寒而外假热也。小便利则无热可知。腹喜按则虚寒立辨。

急进附子理中汤。待冷与服。一剂而痛止。连进二十余剂。兼进八味丸而康。

石顽治春榜项鸣先尊堂。下痢血色如苋汁。服消克苦寒芩、连、大黄之类愈甚。不时发热痞闷。六脉瞥瞥虚大。右关独显弦象。然按之则芤。此气虚不能统血之候。与补中益气加炮姜、肉桂。四剂而安。

又治郭然明之室。患五色痢。昼夜数十次。兼带下如崩。误服大黄、黄连之属十余剂。遂隔塞不通。口噤不食者半月余。至夜必大发热躁渴。六脉弦细而疾。此足三阴俱虚之候。与理中加桂、苓、木香、乌梅以调其胃。次与加减八味作汤。导其阴火而痊。

刑部郎中申勖庵高年久痢。色如苋汁。服芩、连、芍药之类二十余剂。渐加呃逆。乃甥王勤中。邀石顽往诊。六脉弦细如丝。惟急进辛温峻补。庶合病情。遂疏理中加丁香、肉桂方。诸医咸谓血痢无用姜、桂、人参之理。迟疑不敢服。

仍啜芩、连、芍药。迁延五日。病愈甚而骤然索粥。举家及诸医。皆以能食为庆。复邀石顽相商。

而脉至如循刀刃。此中气告竭。求救于食。除中证也。世人但知下痢能食为向愈。曷知其有除中之例乎。因表出以为后学之鉴。

褚某水尊堂。深秋久痢。口噤不食者半月余。但饮开水及爪瓤汁。啜后必呕胀肠鸣。绞痛不已。烦渴闷乱。至夜转剧。所下皆脓血。昼夜百余次。小水涓滴不通。诸医束手告辞。始邀石顽。

切其六脉。皆弦细乏力。验其积沫。皆瘀淡色晦。询其所服。皆芩、连、槟、朴之类。因谓之曰。

所见诸证俱逆。幸久痢脉弱。尚宜温补。姑勒一方。用理中加桂、苓、紫菀调之。服后小便即通。

便得稍寐。三四日间糜粥渐进。痢亦渐减。更与理中倍参。伏龙肝汤泛丸。调理而痊。

又治同川春榜陈颖雍。触热锦旋抵家。即患河鱼腹疾。半月以来。攻克不效。遂噤口粒米不入。且因都门久食煤火。肩背发痈。不赤不疼。陷伏不起。发呃神昏。势日濒危。内外医科。互相推委。因命楫相邀石顽。就榻诊之。六脉弦细欲绝。面有戴阳之色。所下之物。瘀晦如烂鱼肠脑。证虽危殆。幸脉无旺气。气无喘促。体无躁扰。可进温补。但得补而痈肿 发。便可无虞。

遂疏保元汤。每服人参三钱。生黄 二钱。甘草、肉桂各一钱。伏龙肝汤代水煎服。一啜而稀糜稍进。再啜而后重稍轻。三啜而痈毒贲起。另延疡医敷治其外。确守前方。服十余服而安。前后未尝更易一味也。

一大兵船上妇胎前下痢。产后三日不止。恶露不行。发热喘胀。法在不救。有同道误许可治。

与药一服。次早反加呃逆。计无所施。乃同兵丁。托言货船。拉石顽往诊。其脉三至一代。直以难治辞之。彼则留住前医。不使上涯。方知其意原欲巧卸。恐余不往。故不明言其故。当此急迫之际。不与解围。必致大伤体面。因谓之曰。此证虽危。尚有一线生机。必从长计议。庶可图治。彼闻是言。始放其医抵家。而求药于余。遂与盏一枚。钱数文。

令习砂糖熬枯。白汤调服。既可治痢。又能下瘀。且不伤犯元气。急与服之。彼欣然而去。其医得脱。闭户挈家而遁。直至数日。大兵去后宁家。即过我而谢曰。若非金蝉脱壳。不免为螳臂所执也。

飞畴治朱元臣子。患五色痢。二十余日。胸膈胀满。而粥饮不进。服药罔效。别延两医诊视。

一用大黄。一用人参。元臣不能自主。因执治于予。予曰。用大黄者。因其脉满脉大也。用人参者。因其痢久不食也。痢久不食。大黄断断难施。膈满作胀。人参亦难遽投。今拟伏龙肝为君。

专温土脏。用以浓煎代水。煎焦术、茯苓、甘草、广藿、木香、炒乌梅。一剂痢减食进。再剂而止。遂不药调理而起。

卷七 大小府门

大小便不通

经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瞀闷。此谓五实。夫脾胃气滞不能转输。加以痰饮食积阻碍清道。大小便秘涩不快。二陈汤加升、柴、二术。数服。能令大便润而小便长。湿热痰火结滞。脉洪盛。大小便秘赤。肢节烦疼。凉膈散、小承气汤选用。阴囊肿胀。二便不通。三白散。

大小便俱不通。小腹膨胀。乃膀胱溺满。支撑回肠。故并大便不得出。用二陈倍茯苓加泽泻、木通先利小便。回肠得通。而大便随出矣。风闭。用烧皂肉灰为末。粥清调下。或烧汤蒸下部良。

冷闭。用连根葱一二茎。带土生姜一块。淡豆豉二十一粒。盐二匙。同研烂作饼。烘热掩脐中。

以帛扎定。良久于饼上灸之。热闭。用田螺捣烂。加麝香一分。冰片半分。入脐中。以帛束之。

如人行十里即通。

石顽曰。肥人素多痰饮湿热结聚。因病每致大小便不通。腹满不食。气逆喘急。势盛不得不下。

有屡下不得通利者。有再三下而始通者。有下之利不止者。大抵湿热素盛之人。大便不行。日数虽多。结粪甚少。所下不过溏粪垢腻。甚至骤下不可遏者。多有热去寒起。正气随脱。即变呃逆之证。以此本属湿热。温补仍助本病。苦寒徒乏胃气。每至不可救药。若始先知其湿热痰积。用导痰汤多加姜汁、竹沥。下滚痰丸。甚则下控涎丹。方为合法。若迟则湿热上涌势剧。胃中津液尽变浊秽。虽有合剂。不能取效也。凡大便不通而腹中雷鸣者。下之必无结粪。盖肥人下后。多有脱泄不止之虞。瘦人汗后。每多干热不止之患。不可不知。

丹溪治一老人。因内伤挟外感。自误发汗。脉浮数。年高误汗。必有虚证。乃与参、术、归、、甘草、陈皮等。自言从病不曾更衣。今虚迸痛不堪。欲用利药。朱谓非实秘。气因误汗而虚。

不得充腹。无力可努。仍用前药。间与肉汁及锁阳粥。浓煎葱椒汤浸下体。下软块五六枚。脉大未敛。血气未复。又与前药。二日。小便不通。小腹满闷烦苦。仰卧则点滴而出。朱曰。补药未至。倍参、术。服二日。小便通。半月而愈。

又治一妇人脾疼。后患大小便不通。此是痰隔中脘。气聚上焦。二陈加木通。初服探吐。再服而愈。

汪石山治一妇。因忧惧劳倦。小腹胀满。大小便秘结不通。医以硝、黄三下之。随用随秘。

反增胸腹胃脘胀痛。自汗食少。汪诊之。脉皆濡细而数。曰。此劳倦忧惧伤脾也。盖脾失健运之职。故气滞不行。前药但利血而不能利气。遂用人参二钱。归身钱半。陈皮、枳壳、黄芩各七分。

煎服而愈。

喻嘉言治一人。大小便俱不通。因新秋病疟。三五发后。用药截住。遂觉胸腹间胀满日增。

不旬日外。腹大胸高。上气喘急。二便全无。食饮不入。能坐不能卧。能俯不能仰。屡服下药不应。商用大黄二两作一剂。

喻曰。此名何病。而敢放胆杀人耶。医曰。伤寒肠结。下而不通。惟有大下一法。何谓放胆。曰。

世间有不发热之伤寒乎。伤寒发热。津液枯槁。肠胃干结。故用下药以开其结。然有不转失气者不可攻之戒。正恐误治太阴之腹胀也。此因腹中之气。散乱不收。津水随气横决四溢而作胀。全是太阴脾气不能统摄所致。一散一结。相去天渊。再用大黄猛剂大散其气。若不胀死。定然腹破。

遂以理中汤少加黄连。疾势略减。次日用五苓散本方。药才入喉。病者即索秽桶。小便先去。大便随之。腹中原是大黄推落之泄粪。其所以不出者。以膀胱胀大。腹内难容。将大肠撑紧。无隙可出耳。石顽治杨松龄。夏月感冒。曾服发散药十余剂。大小便俱闭涩不通。更一医。用硝、黄下之。少腹左畔遂胀起如墩。不赤不热。有时哗哗作声。复延疡医。以敷药治其外。以解毒利水药治其内。药未进而躁扰不宁。因延石顽诊之。六脉紧细而快。此过汗津液大伤。又与苦寒攻里。

致阴邪内结。膀胱不化。溺积不通。法在不救。幸胃气有权。形神未槁。尚能稍进糜饮。姑许以治。因与济生肾气大剂。煎成入有嘴壶。托起其项。徐徐仰灌升许。顷令转侧。以鹅翎探吐。即时溲便如注。少腹顿平。更与十全大补调理而安。此证前后患者四五人。或小便淋沥。或遗溺不止。或形羸气脱。皆立辞不治。

卷七 大小府门

大便不通

经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可知大便闭结专责之少阴。证状虽殊。总由津液枯竭也。)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当归肉苁蓉之类。)

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如常。房欲过度。精血耗竭。多致秘结。或饥饱劳役。损伤胃气。

或辛热浓味。渐渍助火。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致令大便结燥。高年血不充。每患是疾。故古人有胃实脾虚。风秘气秘痰秘。冷秘热秘。虚秘实秘之分。临证所当细察详问也。胃实而秘。善饮食。小便赤涩。麻仁丸。脾虚不能运化。倦怠懒于言动。补中益气倍升、柴、当归。

煎成调生蜜、麻油。清气一升。浊气自降。有脾虚下秘者。以此汤下麻仁丸。风秘者。风入大肠。

传化失职。羌、防、苏子、枳壳、麻仁、杏仁、皂角灰。煎服润肠丸。气秘者。气不升降。谷气不升。其人多噫。枳壳、沉香、苏子、槟榔、乌药、陈皮。煎服降气散。或四磨、六磨选用。痰秘者。痰饮湿热阻碍。气不升降。头汗喘满。胸胁痞闷。眩晕腹鸣。半夏、茯苓、木香、槟榔、枳实、橘红、香附、白芥子、姜汁、竹沥。不应。加大黄、黄连。甚则控涎丹下之。冷秘者。六脉沉迟。面白或黑。凝阴固结。胃气闭塞。肠内气攻。腹中喜热恶冷。藿香、浓朴、姜、桂、枳壳、陈皮、生姜。煎服半硫丸。热药多秘。惟硫黄性缓而通。冷药多泄。惟黄连浓肠止泄。如阴寒秘结。当与阳药冰冷服之。然数服中。间与清润药一服。不令结秘。若病本虚寒。标显躁热。

亦宜助阳药中少加苦寒以去热躁。躁止勿加。热秘者。六脉数实。面赤口干。身热肠胃胀闷。时欲得冷。或口舌生疮。二肠热结。苏子、黄芩、生地、芍药、杏仁、枳壳。煎服润肠丸。或四顺清凉饮。虚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白。或年高。或病久。或脾虚津枯血少。归身、熟地、苁蓉、参、 、沉香、松子仁、桃仁、麻仁、蜂蜜。或麻仁、枳壳、当归、人参。蜜丸服之。瘦人血枯火秘。通幽汤煎成。入蜜服之。老人津枯。妇人产后去血过多。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

虚劳骨蒸。皆能作秘。惟当益气补水养血。不可用硝、黄利药。巴豆、牵牛。尤在所禁。有一种大便不通。腹中胀闷。求通不得。频频登厕。努力太过。虚气被挣下注。肛门里急后重。时不可忍。气逆呕恶。渴而索水。饮食不能。呻吟不绝。欲与通利。则气以下脱。欲与升提。则气以上逆。呕恶难堪。人参、枳壳、当归煎服。加陈香橼皮尤效。肾脏血虚。大肠风秘。生何首乌捣自然汁一盏。和白蜜。炖热服之。六味丸加蜜调服亦通。

固本丸作膏常服亦妙。古方治老人燥结。多用苁蓉。不知胃气虚者。下口即作呕吐。肥人胃中多有痰湿。尤非所宜。惟命门火衰。开阖失职者。方为合剂。然须丸服。若作汤。亦必作吐。以其味咸气浊也。丹方。治肾肝风秘。至夜微发寒热者。用生何首乌两许顿煎。服之神应。若暴病热邪固结。及中有留滞者禁用。以其纯阴味涩。无养正祛邪之力也。失血后烦渴。大便不通。一味生地黄捣汁服之。大病后不得寐。大便不通。一味熟枣仁。擂水去滓。煮粥频食。血枯燥结。恒用熟地黄蜜煎常服。或熬膏亦佳。又老人血枯便闭。用生地黄、当归身、鲜首乌各四两。广皮一两。熬膏炖热服半小杯。不通。三五次效。实秘者。能饮食。小便赤涩。枳实、槟榔、木香、砂仁、蓬术、大黄、皂肉灰之属。气滞腹急。大便秘涩。六磨汤加大黄。诸秘服药不通。或虚人畏服利药者。宜蜜煎导、削酱姜导。分寒热选用。其猪胆导。非伤寒邪热。不可轻试。病患胃气虚者。用之往往有呃逆之虞。不可不慎。

或问干结之甚。硝、黄亦可暂用否。曰。承气汤用硝、黄。乃伤寒邪热入里。胃液干枯。肾水涸竭。故宜急下以救阴津为务。若老人虚人。及病后肾水本亏。以致燥结。再用硝、黄下之。

是虚其虚。目下取快一时。来日复秘愈甚。欲再下之。虽铁石不能通矣。倘遇此证。当劝慰之。

缓图奏效。切勿性急。自贻其咎也。

〔诊〕阳结脉沉数。或促。阴结脉迟伏。或结。老人虚人便秘。脉多沉伏而结促不匀。若见雀啄者不治。

卷七 大小府门

小便不通(闭癃)

经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

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蜷。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经云。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夫肾肝在下。地道也。心肺在上。天道也。脾胃居中。气交之分也。故天之阳绝而不安于地者。则白露不下。在上之阳不交于阴。则在下之阴无以为化。水道其能出乎。此上焦之气化也。仲景曰。卫气行。则小便宣通。又曰。脾病则九窍不通。此中焦之气化也。东垣云。在下之阴虚。在上之阳盛。致肾气不化。必宣其阳而举之。则阴可得而平也。故丹溪云。以吐法通小便。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然升提止可施于涓滴不通者。

若溺涩短少。或淋漓作痛者。非所宜也。由经言及诸论观之。未有不主于气化者。不审乎此。转行疏利之剂求功。多见其不知量也。

东垣云。小便不通。皆邪热为病。分在气在血而治之。以渴与不渴而辨之。渴而不利。或黄或涩者。热在上焦气分也。小便者膀胱所主。若肺热不能生水。是绝其寒水生化之源。宜清肺而滋化源。故当从肺分助其秋令。宜茯苓、泽泻、车前、木通之类淡味渗泄之药。水自生焉。如不渴而小便不通者。热在下焦血分。肾与膀胱受热。闭塞其流。须知、柏之类苦寒气味俱阴之药以除其热。稍兼肉桂辛温散结之阳药以泄其闭。若服淡渗之味。则阳无以化。而阴愈闭塞不通矣。气分热。渴而小便闭。或黄或涩者。黄芩清肺饮。血分热。小便闭而不渴者。滋肾丸。不应。并中焦亦有热也。加连、柏、甘草。等分煎服。阴虚血热人。渴而小便不通。或涩痛淋沥者。切禁五苓燥剂。宜导赤散。津液偏渗于大肠。大便泄泻。小便涩少。或水停心下。不能下输膀胱者。五苓散渗泄之。若六腑客热转于下焦而不通者。用益元散以清之。若气迫闭塞。升降不通者。二陈汤去半夏。加木通、滑石、柴胡、升麻以提之。汗出过多。小便赤涩。

此五内枯燥。慎勿用利水之剂。生脉散加黄 、当归。若右寸独数大。小便点滴而下者。此金燥不能生水。气化不及州都。生脉散去五味子。易大剂紫菀。可一服而愈。小便不通。腹下痛闷难忍如覆碗者为实。亦分在气在血。气壅于下者。四磨、六磨选用。血污于下者。代抵当丸。有火虚者。非与温补之剂则水不能行。如金匮肾气丸。元气下陷而水道不通者。补中益气汤加木通、车前。升清以降浊也。小便不利。审是气虚。独参汤少加广皮如神。凡小便不通。用独蒜涂脐法。

以独囊蒜一枚。栀子三枚。盐少许。捣烂。摊纸贴脐。良久即通。未通。涂阴囊上立效。或用食盐半斤。炒热布包熨之。天行热病。小便不通。用蚯蚓泥升许。以水浸澄清。渴即与饮。不应。

用地龙数枚。同芦根。捣汁饮之。

闭癃 闭癃者。溺闭不通。淋沥点滴也。惟肝与督脉三焦膀胱主之。经云。膀胱之胞薄以懦。

得酸则缩蜷。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又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盖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然遗溺闭癃。不取膀胱俞者。盖膀胱但藏溺。其主出溺者。

皆从三焦及肝与督脉也。闭癃者。合而言之。一病也。分而言之。有暴久之殊。盖闭者。暴病。

为溺点滴不出。俗名小便不通是也。可用疏通利窍之剂。甚则用吐法以提其气自通。若补中益气、二陈、五苓。俱可探吐也。癃者。久病。为溺癃淋沥。点滴而出。一日数十次。名淋病是也。

惟宜滋养真阴。兼资气化。如六味、生脉之类。亦可合用。若疏泄利气之药。皆为戈戟矣。夏秋热伤癃闭。以滑石调水饮之即通。但阴虚泉竭者禁用。

卷七 大小府门

金匮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

大便必坚。小便即数。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便血。

金匮论淋证四条。一曰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此肝移热于膀胱。因肝热甚。失其疏泄之令而然也。一曰胃中有热。消谷引食。大便坚。小便数。此因胃热炽甚。消烁津液。肠胃膀胱之源俱涸也。一曰有水气。其人苦渴。此膀胱气化不行。水积胞中为患也。一曰小便不利。

用蒲灰散等治。此因膀胱血病。血属阴。阴病则阳亦不能施化也。其用栝蒌瞿麦丸者。盖缘肺气不化。膀胱不通。致水渍则津液不行。而胃中燥渴。故用栝蒌根以生津。薯蓣以补肺。茯苓疏肺气下行。瞿麦逐膀胱癃结。然欲散下焦之结。又需阳药始得开通。故少加附子为使。必水积而腹中冷者。方可用之。若虽有水气而腹中不冷。即当效五苓之法。以桂易附。或因积热闭癃。又当改附子为知、柏也。其蒲灰散等三方。悉治膀胱血滞气不化而小便不利之证。蒲灰滑石者。薄灰治瘀血。滑石利窍也。乱发滑石白鱼者。发灰消瘀血。白鱼去水气也。茯苓戎盐者。咸润走血。佐茯苓淡渗利小水。白术兼利腰脐间血也。三方亦有轻重。乱发为重。蒲灰次之。戎盐又次之。至于渴欲饮水。

口干舌燥。明系热在上焦。故用白虎以荡涤膈上之热。加人参以救津液也。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乃热结膀胱。津液固结之候。而见脉浮发热。太阳热邪循经发外也。故用猪苓汤以导热滋燥。慎勿因其发热而与发汗。重伤其阴。必致便血。故为切戒。

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水火不交。心肾气郁。遂使阴阳乖舛。清浊相干。蓄在下焦。故膀胱里急。膏血砂石。从水道出焉。于是有淋沥不断之状。甚者窒塞其间。令人闷绝。凡小肠有气。则小便胀。小肠有血。则小便涩。小肠有热。则小便痛。制剂之法。并宜流行滞气。

疏利小水。清解热邪。其于平调心火。又三者之纲领焉。心清则小便自利。血不妄行。最不可用补气之药。气得补而愈胀。血得补而愈涩。热得补而愈盛。水窦不行。加之谷道闭遏。未见其有能生者也。虽然。肾气虚弱。囊中受寒而成淋涩者有之。其证先寒栗而后溲血。盖冷气与正气交争故也。又有胞系转戾不通者。其证脐下急痛。小便不通。凡强忍小便。疾行走马。或忍尿入房。

使水气逆上。气迫于胞。故屈戾而不得舒张也。胞落则殂。

石淋者。脐腹隐痛。小便难。痛不可忍。溲如砂石。或黄赤。或混浊。色泽不定。正如汤瓶久受煎熬。底结白碱。宜清其积热。涤其砂石。如麦冬、葶苈、木通、葵子、滑石、车前、连翘、瞿麦、知母。涩痛甚者。为膀胱蓄血。加琥珀、肉桂、大黄辛温以散之。加味葵子茯苓散。专治石淋之圣药。紫雪亦佳。劳淋者。遇劳即发。小便淋沥不绝。如水滴沥而不断。有脾劳肾劳之分。劳于脾者。补中益气加车前、泽泻。劳于肾者。六味丸加麦冬、五味。血淋者。虽主实主血而与小肠为表里。然须看血色分冷热。色鲜紫者。为小肠实热。小肠热甚而血渗胞中。与溲俱下。大剂生牛膝为主。兼车前、山栀、生地、紫菀、犀角、桃仁、芦根汁、生藕节汁。血虚而热。用生地黄三两。黄芩、阿胶各半两。柏叶少许。水煎服之。此千金法也。若色瘀淡者。属肾与膀胱虚冷。生料六味丸加肉桂。芦根捣水煎。候冷服。若两尺脉沉弦而数。必有瘀血停蓄。犀角地黄汤加紫菀、牛膝。若琥珀、麝香、当归、川芎、萆 、木通、白术、木香、香燥破血利水耗气之类切禁。气淋者。气化不及州都。胞中气胀。小腹满坚。溺有余沥。宜沉香、肉桂、茯苓、泽泻。佐以木通、瞿麦、葵子、山栀、石苇之类。实则气滞不通。脐下妨闷。加香附、木香。不应。加硝、黄。溺后疼痛。去石苇、木通、瞿麦、葵子、山栀。加秋石、生甘草梢、藕汁。气淋服利水药不能通者。沉香降气、四磨汤选用。膏淋者。俨若脂膏。或便中有如蜓蚰之状。此名肉淋。乃精溺俱出。精塞溺道。故便欲出不能而痛。宜茯苓、秋石、沉香、海金沙、泽泻、滑石。

如不甚痛者。须固涩其精。慎勿误与通利。鹿角霜、肉苁蓉、菟丝子、莲须、芡实、山药之类。

或桑螵蛸、菟丝子等分。泽泻减半。蜜丸服。后以六味丸合聚精丸调补之。冷淋者。寒气客于下焦。水道不宣。满于胞内。淋涩而白。先发寒栗。而后便数成淋。宜金匮肾气丸加鹿茸、沉香。

戴氏云。进冷剂愈甚者。此是冷淋。牛膝半两煎汤。加麝少许。下八味丸。冷淋小便闭涩。数起不通。窍中苦痛。憎寒凛凛。或因烦渴饮水过多。水积胞中不行。生附子散。不应。用栝蒌瞿麦汤。热淋者。心肺蕴热。不能滋其化源。小便赤涩如血而少。烦渴引饮者。导赤散加黄芩。躁热不渴者。滋肾丸。或淡竹叶煎汤调辰砂益元散。凡人服金石大毒。以助入房。败精流入胞中。及饮食痰积渗入者。则皆成淋。或忍精不泄。停凝作痛而致淋者。木通、车前、牛膝、泽泻、茯苓、滑石、甘草。或汤或丸俱效。有膏粱太过。食积成痰。流注为淋。宜尿浸山楂、川连、丹、皮海石、玄明粉之类。小便艰涩如淋。短而不作痛者。虚也。六味丸加鹿茸、肉苁蓉。如茎中不痛而痒者。此属精虚。八味丸。小便淋沥。茎中痛不可忍。相引胁下痛。参苓琥珀散。有服五苓散不效。用生料鹿茸丸却愈。此皆下元虚冷之故。胞痹小便淋沥涩痛。肾虚膀胱积热也。肾沥汤。胞痹不得小便。小腹痛。

若沃以汤。则小便虽涩而略通者。此膀胱虚寒也。茯苓丸。虚寒甚者。巴戟丸。老人精气已衰。

犹不绝欲。小便淋沥。小腹胀闭而牵引谷道。或溺血梗痛。肾气丸加牛膝。热极成淋。茎中痛。

五苓散减桂大半。加滑石、木通、生甘草梢。口苦咽干。小便赤涩。或欲成淋。清心莲子饮。伏暑成淋。五苓和益元散。虚人。生脉散。不时服之。小便自清。后有几点血者。五苓散加牛膝、熟地、紫菀。有因怒而致淋者。非青皮、沉香、山栀、木通不能已也。有因思虑成淋者。归脾汤和五苓散并进。汗多而小便痛。暑月常有之。盛暑冷冻饮料既多。上停为饮。外发为汗。津液不通。

小肠闭塞。五苓散加人参、甘草。名春泽汤。最为合剂。老人气虚下陷成淋者。补中益气加木通、泽泻。以升麻、柴胡升九地之阴。木通、泽泻降九天之阳。服之殊验。心脾血虚。归脾汤、辰砂妙香散选用。淡秋石治血淋茎中热痛。降火最捷。但元气下陷。小便多者禁用。血淋服诸药不效。

一味薏苡根捣汁服之。血淋每日用黄茧丝二两。煮汤饮之。七日必效。留丝 灰存性。蜜丸服之。

并主妇人血崩。又生鸡子黄。每日清晨沸汤调服二枚。其血自清。牛膝三两。煮成。入麝少许顿服。名地髓汤。此治血淋要剂。但淋久不止。元气下陷者。又为切禁。且虚人能损胃气。及崩淋下血不止者。皆不宜服。以其滑精故也。朴硝雪白者。治痛淋殊效。每服二钱。血淋。用冷水下。

气淋。木通汤下。石淋。炒研用温水下。石膏火 。同琥珀滑石。乃石淋之要药。然须质壮初起者宜之。老人绝欲太早成淋。生绿豆水浸。擂汁服之。然不若淡秋石擂水饮之。其效如神。一切淋浊属实热者。

应手获效。稍涉阴虚。甚于砒鸩。不可不慎。

〔诊〕少阴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气淋。盛大而实者生。虚小而涩者死。

薛立斋治一人。素膏粱。小便赤数。口干。吐痰稠粘。右寸关数而有力。此脾肺积热移于膀胱。先用黄芩清肺饮清理脾肺。次用滋肾丸、六味丸以滋肾水而安。

又治一儒者。发热饮水不绝。每如厕。小便涩痛。大便牵痛。此精竭复耗所致。用补中益气送都气丸而安。

石顽治内阁文湛持。夏月热淋。医用香薷饮、益元散。五日不应。淋涩转甚。反加心烦不寐。

乃弟广文彦可。相邀往诊。见其唇赤齿燥。多汗喘促。不时引饮。脉见左手微细。右手虚数。知为热伤元气之候。遂疏生脉散方。频进代茶。至夜稍安。明日复苦溲便涩数。然其脉已向和。仍用前方不时煎服。调理五日而痊。

又治太史沈韩倬。患膏淋。小便频数。昼夜百余次。昼则滴沥不通。时如欲解。痛如火烧。

夜虽频迸。而所解倍常。溲中如脂如涕者甚多。先曾服清热利水药半月余。其势转剧。面色痿黄。

饮食艰进。延石顽诊之。脉得弦细而数。两尺按之益坚。而右关涩大少力。此肾水素亏。加以劳心思虑。肝木乘脾所致。法当先实中土。使能堤水。则阴火不致下溜。清阳得以上升。气化通而疼涩廖矣。或云。邪火亢极。反用参、 补之。得无助长之患乎。曷知阴火乘虚下陷。非开提清阳不应。譬诸水注。塞其上孔。倾之涓滴不出。所谓病在下。取之上。若用清热利水。则气愈陷。

精愈脱。而溺愈不通矣。遂疏补中益气方。用人参三钱。服二剂。痛虽稍减。而病者求其速效。

或进四苓散加知母、门冬、沙参、花粉。甫一服。彻夜痛楚倍甚。于是专服补中益气。兼六味丸。用紫河车熬膏代蜜调理。补中原方。服至五十剂。参尽斤余而安。

卷七 大小府门

小便不禁(小便频数遗溺)

王节斋曰。小便不禁。或频数。古方多以为寒。而用温涩之药。殊不知阴虚属热者多。盖火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能禁而频数也。是以老年人多频数者。是膀胱血少。阳火偏旺也。治法宜滋肾水真阴。补膀胱津液为主。而佐以收涩之剂。六味丸加麦冬、五味之类。不可用温药也。

戴氏云。小便多者。乃下元虚冷。肾不摄水。以致渗泄。宜八味丸、生料鹿茸丸。若小便常急偏数。虽多而所出常少。放了复急。不涩痛。却非淋证。亦有小便毕。少顷将谓已尽。忽再出些少者。多因从忍尿行房事而然。宜生料五苓散加阿胶。吞加减八味丸。小便不禁而淋沥涩痛者。

此真阳不固而下渗也。固脬丸。不应。用加减桑螵蛸散。昼甚者。为阳虚。补中益气加熟附子。

夜甚者。为阴虚。八味丸。脬气不足。小便频数。昼甚于夜者。缩泉丸。或时清利过多。或时频数赤涩者。旧用萆 厘清饮。多不应。改用加减八味丸效。若夜起小便多者。八味丸加五味子。

数而少为实热。宜渗之。五苓减桂加滑石、甘草。数而色黄。虚热也。宜滋阴六味丸。数而多。

色白体羸。为真阳虚。升气少而降气多。须补右肾相火。八味丸加补骨脂、鹿茸。病后服苦寒泄利药太过。小水不禁。或如稠泔色者。加减八味丸。

小便频数。劳而益甚者。属脾气虚弱。补中益气汤加山药、五味。若小便涩滞。补之益甚者。乃膀胱热结也。

赤芍、赤茯苓、黑山栀、生甘草、木通、滑石、淡竹叶。目白睛黄。加茵陈。有血。加当归、延胡索。脉滑数盛。加大黄二钱。芒硝一钱。大便通。小便亦利也。其脾肺气燥不能化生者。黄芩清肺饮。膀胱阴虚阳无以生者。滋肾丸。肾与膀胱俱虚。或肺气不化。水泉涩数者。六味丸加麦冬、五味。

若小便涩滞。或茎中痛。属肝肾湿热。龙胆泻肝汤。

遗溺 经云。督脉生病为遗溺。肝所生病为遗溺。膀胱不约为遗溺。仲景云。下焦不归则遗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故多溺而寒也。至于不禁。虚寒之甚。非八味丸、固脬丸、加减桑螵蛸散不效。然亦有热客肾部而遗尿者。经曰。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此系热证。其证发热作渴。或时闭涩。或时自遗。或阴挺不能约制。午前小剂补中益气加黑山栀。午后大剂生料六味丸加五味子。常服自效。夏月暑病遗尿者。白虎加人参汤。一服即应。

有先因病淋。服利药太多。致溺不禁者。补中益气少佐熟附子。有所伤损。污血蓄于胞中。亦令遗失。鹿角屑炙黄为末。和桃仁泥等分。酒调三钱。咳而遗溺属膀胱。茯苓甘草汤。不应。五苓散。小儿胎中受冷遗尿。一味补骨脂炒研。临卧红酒调服。即不遗。孕妇及产后遗尿。见妇人门。

石顽治吴兴闵少江。年高体丰。患胞痹一十三年。历治罔效。一日偶述其证于张涵高。涵高曰。此病隐曲难明。非请正于石顽张子。不能测识也。少江素忝交知。因是延余。备陈所患。凡遇劳心嗔恚。或饮食失宜。则小便频数。滴沥涩痛不已。至夜略得交睫。溺即渗漉而遗。觉则阻滞如前。十三年来。服人参、鹿茸、紫河车无算。然皆平稳无碍。独犯牡丹、白术。即胀痛不禁。

五犯五剧。究竟此属何疾。余曰。病名胞痹。惟见之于内经。其他方书不载。是以医不加察。并未闻其病名。此皆膏粱积热于上。作强伤精于下。湿热乘虚。结聚于膀胱之内胞也。素问云。胞痹者。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详此节经文。则知膀胱虚滞。不能上吸肺气。

肺气不清。不能下通水道。所以涩滞不利。得汤热之助。则小便涩涩微通。其气循经蒸发。肺气暂开。则清涕得以上泄也。因举肾沥汤方。服之其效颇捷。但原其不得宁寝。寝则遗溺。知肝虚火扰。而致魂梦不宁。疏泄失职。所以服牡丹疏肝之药则胀者。不胜其气之窜。以击动阴火也。

服白术补脾之药亦胀者。不胜其味之浊。以壅滞湿热也服。人参、鹿茸、河车温补之药。平稳无碍者。虚能受热。但补而不切于治也。更拟加减桑螵蛸散。用羊肾汤泛丸服。庶有合于病情。然八秩年高。犹恃体丰。不远房室。药虽中 。难保前证不复也。

又治徽友黄元吉。年六十余。因丧明蓄外家。而患小便淋涩。春间因颠仆昏愦遗尿。此后遂不时遗溺。或发或止。至一阳后。其证大剧。昼日苦于溺涩不通。非坐于热汤。则涓滴不出。交睫便遗之不禁。因求治于石顽。其脉或时虚大。或时细数。而左关尺必显弦象。此肾气大亏。而为下脱之兆也。乃与地黄饮子数服。溺涩稍可。遗亦少间。后与八味丸去丹皮、泽泻。加鹿茸、五味、巴戟、远志。调理而痊。

又治陕客亢仁轩。年壮色苍。体丰善啖。患胞痹十余年。诸省名医。俱药之不应。亦未有识其病名者。癸丑夏。泊吴求治。其脉软大而涩涩不调。不时蹲踞于地。以手揉其茎囊则溲从谷道点滴而渗。必以热汤沃之始得稍通。寐则有时而遗其。最苦者。中有结块如橘核之状。外裹红丝。

内包黄水。杂于脂腻之中。与向所治高参议田孟先无异。此因恣饮不禁。酒湿乘虚袭入髓窍。故有是患。因令坚戒烟草火酒。湿面椒蒜。糟醋鸡豕。炙爆等味。与半夏、茯苓、猪苓、泽泻、萆、犀角、竹茹作汤。四剂不应。省其故。以西北人惯食等味。不能戒口。所以不效。乃令其坚守勿犯。

方与调治。仍用前药四剂。势减二三。次与肾沥汤加萆 数服。水道遂通。溲亦不痛。但觉食不甘美。后以补中益气加车前、木通。调之而安。此与高参议田孟先证虽同而治稍异。高则因远游。

恣乐妓馆致病。故用肾沥汤、加减八味丸收功。田由阴虚多火。故用肾沥汤、生脉散合六味丸收功。若萆 厘清渗水伤精之味。咸为切禁。此则肥盛多湿。故先与清胃豁痰之药。然后理肾调脾。

为治不得不异耳。

又治御前侍卫金汉光。年逾花甲。初夏误饮新酒致病。前有淋沥涩痛。后有四痔肿突。此阴虚热陷膀胱也。先与导赤散。次进补中益气。势渐向安。惟庭孔涩痛未除。或令服益元散三服。

遂致遗溺不能自主。投剂不应。直至新秋。脉渐 弱。因采肾沥之义。以羯羊肾制补骨脂。羊脬制菟丝子。浓煎桑根皮汁制螵蛸。甫进三日。得终夜安寝。涓滴靡遗矣。

卷七 大小府门

小便黄赤

内经曰。诸病水液混浊。皆属于热。夫小便黄赤有四。一属肝热。经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是也。二属胃热。经曰。胃足阳明之脉。气盛则身以前皆热。消谷善饥。溺色黄是也。三属肺虚。经曰。肺手太阴之脉。气虚则肩背痛。寒则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是也。四属肾虚。经曰。

冬脉者肾也。冬脉不及。则令人 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是也。汗多而小便赤涩。夏月多有此证。盛暑汗既多。膀胱闭涩。则水不运下。四君子合五苓散。或五苓合生脉。或生脉合保元。或消暑丸、清燥汤选用。有小便赤短。体倦食少。缺盆痛。此脾肺肾俱虚也。补中益气下六味丸。滋其化源自愈。误用渗利必危。已经分利。或病后有此。属脾肺气虚。不能施化。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尺脉数大。

阴火上炎。而小便赤少者。六味丸加麦冬、五味。肝热者。频欲解而赤涩梗痛。时觉凛凛。或发寒热。六味丸多加牛膝。脉盛气实者。龙荟丸。胃热者。口中干淡引饮。肌肤壮热。竹叶石膏汤。

膀胱热甚者。滋肾丸。

卷七 大小府门

遗精

经曰。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五脏主藏精者也。伤则失守。谓一脏之真不得其正。则一脏之病作矣。厥气客于阴器。则梦接内。厥阴主筋。故诸筋统系于肝也。肾为阴。主藏精。肝为阳。主疏泄。故肾之阴虚。则精不藏。肝之阳强。则气不固。若遇阴邪客于其窍。与所强之阳相感。则精脱而成梦矣。所谓阳强者。

乃肝藏所寄之相火强耳。故治以肾肝为主。亦有不在肾肝。而在心肺脾胃之不足者。然必传于肾肝而后精方走也。治法若从他脏而起。则以初感病者为本。肾肝聚病者为标。若由肾肝二脏自得者。独治肾肝。阴阳离决。水火不交通者。则既济之。阴阳不相抱负者。则调和之。阳虚者补其气。阴虚者补其血。阳强者泻其火。有正治反治。从少从多。随其攸利。梦与人交接为梦遗。相火之强为患。不因梦感而自遗者。为精滑。心肾之伤居多。因思想无穷。所愿不得而为白淫者。

治法有五。神气浮游。宜补中益气汤加菖蒲。下朱砂安神丸。思久成痰。迷于心窍。宜先服四七汤以豁其痰。后用猪苓丸、威喜丸调之。思想伤阴。八味丸去附子。加酒黄柏以滋养之。用心太过。心不摄肾以致失精者。远志丸。因思欲不遂。则耳闻目见。其精即出。名曰白淫。辰砂妙香散。色欲过度。下元虚惫。滑泄不禁。六味丸加鹿茸、五味、龙骨。失精梦泄。亦有因郁火而得。

故壮年火盛。多有流溢者。若以虚冷用热剂。则精愈失。滋肾丸加生地、茯神、枣仁、菖蒲。梦遗为肝热胆寒。以肝热则火淫于外。魂不内守。故多淫梦失精。或时心悸。肥人多此。宜清肝。

不必补肾。温胆汤加人参、茯神、枣仁、莲肉。遗精腰疼。六味丸加杜仲、五味、菟丝、苁蓉。

中年以后。还少丹。精气不足。吸吸短气。遗精盗汗。济生鹿茸丸。斫丧太过。滑泄不禁。兼心脾气虚。饮食少进者。金锁玉关丸加参、 。脾肾俱虚。败精失道。精滑不固者。九龙丹去当归。

加萆 。五味。然不若萃仙丸尤妙。所谓败精失道者。非败精不泄而有所蓄滞也。以精窍屡开。

不能闭密。失其常度而流溢不止。故宜止涩之剂。小便过多。而便后常有滑精者。补中益气汤下缩泉丸。痛而小便频数者。禁用缩泉。以益智壮火。乌药耗气。非阴虚多火人所宜。遗精茎中痒而水道不禁。是阳虚有火。加减八味丸。脾虚不能堤水。水亏不能制火者。聚精丸加参、术、芡实、莲须、五味。常服有效。大抵梦遗多是阴虚火气用事。苟非确系阳虚。桂、附、鹿茸等助阳之药。慎勿轻用。非确系气虚。参、术、远志辈益气之味。不可漫施。试观梦遗。必在黎明阳气发动之时。其为阴虚阳扰可知矣。凡身有热而脉洪滑。皆因于热。犀角、山栀、麦冬、茯神、竹叶、木通、猪苓、生地、莲肉。凡属郁滞积热等证。贵在疏泄。医者不知。但用固涩。反增其疾矣。宜滋肾丸、猪苓丸清利之。肥盛之人遗浊。滚痰丸下之最妙。脾胃湿热之人。及饮食浓味太过。与酒客辈痰火为殃。多致不梦而遗泄。宜二陈、二术。加浓朴、黄柏、升、柴。使清升浊降。

脾胃健。而遗滑止矣。仲景治失精梦交。少腹弦急。脉虚迟。或芤动微紧。用桂枝龙骨牡蛎汤。

及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或悸或衄。此阳上升而不降。阴独居内而为梦。用小建中汤和之。此世俗所昧也。

陆丽京曰。遗精之源有三。有斫丧太过。肾气不藏。无梦而遗者。当益精以壮火。如鹿茸丸、安肾丸、聚精丸、九龙丹、金锁玉关丸之类。有劳心太过。心肾不交。酣卧而遗者。当实土以堤水。

如归脾汤、妙香散、远志丸。补中益气汤、朱砂安神丸之类。有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妄梦而遗者。当泻火以宁水。如滋肾丸、威喜丸、本事猪苓丸、清心莲子饮之类。三者其源各异。若当清利而反补涩。滋患愈甚。当补涩而反清利。阳气愈微。当升补而反滋阴。元气愈陷。不可不求其故。而为施治也。

丹溪治一人二十余岁。攻举子业。四鼓犹未就枕。于卧间。玉jing但着被与股便梦交接脱精。

饮食日减。倦怠少气。此用心太过。二火俱起。夜不得睡。血不归肝。肾水不足。火乘阴虚。入客下焦。鼓其精房。则精不得聚藏而欲走。因玉jing着物。犹厥气客之。故作接内之梦。于是上则补心安神。中则调理脾胃。升举其阳。下则益精生阴固阳。不三月而瘥。

沈朗仲治王雨泉。壮年气弱。溺后精水淋漓不断。服六味丸不应。易八味丸。反加涩痛。两尺脉数而气口虚大。此土虚不能堤水也。与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十剂而痊。

宗伯学士韩慕庐三公郎祖昭。素禀清 。宿有精滑不禁之恙。邀石顽诊之。脉得微弦而数。

尺中略有不续之象。此不但肾气不充。抑且气秘不调。愈不能司封藏之令耳。为疏六味丸去泽泻加鳔胶、五味。略兼沉香于补中寓宣。法虽如此。但久滑窍疏。难期速应。毋怪药之不力也。

卷七 大小府门

赤浊白浊(白淫筋疝)

浊之为证。茎中热痛。如火灼刀割。溲溺自清。惟窍端时流秽浊如脓。淋沥不断。初与溲溺不相混滥。时医不知其故。多以利水之剂。杂投不已。因而增剧者。往往有之。盖由败积瘀腐者十中六七。由湿热下注与脾虚下陷者。十常三四。必先补中气。兼升举之。而后分其脏腑气血。

赤白虚实以治。与夫他邪所伤者。固在泻热补虚。设肾气虚甚。或火热亢极者。则不宜纯用寒凉。

必反佐治之。在达人观变耳。色白如泔。或如腐花腐浆。而马口不干结者为湿。色黄赤而马口干靥者为火。此皆为浊。胃中湿热下流也。又浊而清者为湿。痛者湿兼热也。有溺时结块阻滞作痛。

块中内蓄水泡者。此必醉酒使内。酒湿乘虚袭入精窍也。粘腻如胶。或心动辄遗。或溺后遗下者。

皆精病。与浊无干。肥人白独白带。多是胃中湿热。浊痰下流。渗入膀胱。谓之便浊。与肾绝不相干。虽溺后便出浊块。却不牵腻。用二陈加川萆 、泽泻、姜汁炒黄柏。浊物中有水泡者。二陈倍半夏加猪苓、泽泻、滑石、麝香、赤小豆、竹沥、姜汁之类。赤者。去半夏加琥珀、延胡索、赤芍药、椿根皮。若肾虚淫火易动。精离其位而成精浊者。其精牵腻如膏。虽不便溺。亦常有之。

用九龙丹收摄之。若忍精不泄。流入窍隧而患白浊。用五苓散。赤浊。用猪苓汤。并加麝少许。

小便频数。茎中痛。调下益元散。赤者。少加朱砂。昼甚者。属上焦燥热。气化不行。益智、乌药。皆不可用。宜清心莲子饮。虚者。妙香散二方选用。心经伏暑而赤浊者。五苓散减桂合生脉散。肥人湿痰成浊。二陈加二术、黄柏、神曲。黑瘦人脉洪数。五心烦热。颊赤唇干。小便赤浊。

龙胆泻肝汤。曾见白浊人。服凉药不效。一味生白果即愈者。以其专祛湿浊污垢故也。脾虚下陷者。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有小便如常。放流浊物。两尺脉沉弱。足膝痿弱。白浊频数。

凝白如油。光彩不定。漩脚澄下如膏糊。六味丸加萆 、麦冬。茎中大痛。便赤口渴。脉来滑数者。宜与清热利水。津液自行。四苓散加生地、麦冬、芩、栀、知、柏之类。丹方。治白浊。用枸杞一钱五分。菟丝、车前、韭子各一钱。莲子去心二十一粒。入 猪尿脬内。煮一伏时。加葱酒啜汁。并食猪脬、莲子。连服二三次效。

白淫者。一时流放白水。火郁故也。加味逍遥散。小腹急痛。便溺失精。溲出白液。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脾风传肾。小腹痛。冤热出白液。名曰蛊。左传以丧志名为蛊病。乃真元不守也。

当归内补建中汤加黄 。

筋疝者。茎中作痛。筋急缩。或作痒。或肿。或筋缓不收。白物如精。随溺而下。此肾不虚。

而肝经湿热火旺也。龙胆泻肝汤。

〔诊〕浊证脉大而涩。按之无力。或微细。或沉紧而涩为虚。动滑为实。尺脉虚浮急疾者。皆难治。迟者易治。

卷七 大小府门

前阴诸疾

(阴缩 阴纵 阴痿 阴冷 阴肿痛 阴中痒)

前阴所过之脉有二。一曰肝脉。二曰督脉。经云。足厥阴之脉。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

是肝脉之所过也。又云。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循阴器。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是督脉之所过也。

阴缩阴纵 经曰。足厥阴之筋。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挺纵不收。治在行水清阴器。阴缩。谓前阴受寒入腹内也。本虚。四逆汤加人参、肉桂。挟表邪发热。黄 建中加熟附三五分。

挟食。枳实理中汤加熟附五七分。发热面赤戴阳。稍加黄连三四分。阴纵者。谓前阴受热。挺纵不收也。小柴胡汤加酒黄柏。湿热。龙胆泻肝汤。强中有肝火盛强。有金石性发。其证茎盛不衰。精出不止。多发消渴痈疽。若因下焦伏火。宜用知母、生地、麦冬、黄芩、黑参、甜桔梗、黄连、栝蒌根、地骨皮、石膏、生甘草、大豆、猪肾之类。以解毒为主。若因肾虚肝热。宜用熟地、龟板、丹皮、茯苓、黑参、沙参、天冬、麦冬、泽泻、五味之类。以补阴为主。夏子由奇方。治玉jing长硬不痿。精出。捏之则脆痒如刺针。

方用补骨脂、家韭子各一两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日三。

阴痿。当责之精衰。斫丧太过所致。经云。足厥阴之经。伤于内则不起是也。仲景八味丸特妙。甚者。加人参、鹿茸。或加巴戟、苁蓉、锁阳、枸杞。然亦有郁火甚而致痿者。经云。壮火食气。譬人在夏暑而倦怠。遇冬寒而坚强。予尝治肾经郁火。令服滋肾丸而效。故须审察。不可偏认火衰也。薛立斋云。按阴jing属肝之经络。若因肝经湿热而患者。用龙胆泻肝汤。以清肝火。

导湿热。若因肝经燥热而患者。用六味丸。以滋肾水。养肝血。而痿自起。阴痿弱而两丸冷。阴汗如水。小便后有余滴臊气。尻臀并前阴冷。恶寒而喜热。膝亦冷。此肝经湿热。宜龙胆泻肝汤、柴胡胜湿汤选用。肾脉强盛。右尺尤甚。此相火盛而反痿。宜滋肾丸、六味丸。

妇人阴冷。肥盛者。多是湿痰下流所致。二陈加二术、羌、防。男子外肾冷。两髀枢阴汗。

前阴痿弱。阴囊湿痒臊气。柴胡胜湿汤。

阴肿痛。乃风热客于阴经。肾虚不能宣散而肿。发歇疼痛。宜桂枝汤加羌、防、荆芥、当归、细辛、通草。但肿而不痛者。是湿热。防己茯苓汤加羌活、泽泻。但痛而不肿者。瘀积火滞。舒筋三圣散加归尾、赤芍、生甘草梢、妇人产后受风。多有此证。芎、归、羌、防、荆芥、乳香、没药。煎汤熏洗之。

阴中痒。亦是肝家湿热。小柴胡汤下滋肾丸。瘦人燥痒属阴虚。六味丸三钱。滋肾丸一钱和服。外用蛇床子煎汤洗之。丹方。治妇人阴痿。甘蔗楂烧灰。入冰片擦之立止。尺脉数。妇人阴中生疮。下部 。久之有虫。用猪肝煮熟。切长条。蘸鹤虱末。(即天名精子。)纳阴中。引虫出。乃杀虫要药。妇人瘕聚。阴中肿痛不可忍。有物如茄突出。与男子之疝无异。因湿热者。柴胡清肝散、龙胆泻肝汤选用。外以枳实切碎炒热。帛包熨之。冷再易。但是阴痛俱效。

卷七 大小府门

经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邪客厥阴之络。则卒疝。厥阴之阴盛。脉胀不通。为 癃疝。肝所生病为狐疝。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心疝。心痛引少腹。上下无定。溲便难者。取厥阴。

金匮云。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自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寒疝绕脐痛。其脉阳弦阴紧。阳弦。故卫气不行而恶寒。阴紧。故胃中寒盛不杀谷。今寒入营中。与卫相搏。则绕脐腹痛。自汗出。手足厥冷。阳微阴盛。其候危矣。故用乌头之温。合蜜之甘入。胃以建其中。而缓其痛。使营中之阳旺。则卫中之邪自不能留。亦不使虚寒自下上之微旨也。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寒积迫于厥阴冲脉。故用当归以通冲脉之急。生姜以散中外之寒。羊肉以补精血之虚也。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腹中痛。乃少阴与任脉寒证。逆冷手足不仁。身疼痛。营卫之气亦不调矣。灸刺诸药不效者。

邪不在经而在肾与任脉也。故用乌头蜜煎以温少阴任脉之经。合桂枝以调营卫之气。方后有云。

知者如醉状。营卫得温而气行也。得吐者为中病。阳气内复。则阴邪无容息之地而上出矣。

巢氏所叙厥疝症疝。寒疝气疝。盘疝 疝野狼疝。戴人又立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疝之名各七。然皆谬立多名。殊非切要。大抵疝之为证。受热则缓纵不收。受寒则牵引作痛。受湿则肿胀累垂。虚者亦然。三者之间。分其孰多孰少。而为施治。在血分者不移。在气分者多动。

往往有左丸偏胀而移于右丸者。亦有右丸偏胀而移于左丸者。皆是气分之病。若积年痛发。不胀大而不能动移者。方是血分之病。屡发屡更其处者。当是厥阴风木为患。肿极而不甚痛者。当是太阴湿土为患。又上引者。宜用桂枝、吴茱萸、茴香等辛热治之。下坠者。宜用川楝、黄柏、苍术、香附苦燥治之。又痛处热而不欲人按者。湿热也。痛处寒而喜人按摩者。寒积也。以此明辨。

万无差误矣。丹溪云。睾丸连小腹急痛。或有形。或无形。或有声。或无声。皆以为经络有寒。

收引则痛。不知始于湿热壅遏在经。又感外寒。湿热被郁。不得疏散。故作痛。若只作寒论。恐为未备。盖大劳则火起于筋。醉饱火起于胃。房劳火起于肾。大怒火起于肝。火郁之久。湿气便盛。浊液凝聚。并入血隧。流入厥阴。肝性急速。为寒所束。宜其痛甚。当用枳实、桃仁、山栀、吴茱萸、山楂、生姜。湿胜成 疝。加荔枝核。痛甚。加盐炒大茴香。痛处可按者。加桂。此亦前人未备之旨也。

古方治疝。多用温剂。丹溪独用凉剂。然更有寒热兼施者。如乌头栀子汤治疝瘕少腹缓急。痛处按之则减。因其人素有湿热。外束寒邪。故用黑山栀、川乌头等分为末。姜汁糊丸。川乌治外束之寒。栀子治内郁之热。殊有奇效。元气衰弱者。加人参、白术。佐以木香、砂仁。脐下撮急。

周身皆痛。小便数而清。诸脉洪缓。独肾脉弦急无力。此邪客于肾。名曰肾疝。酒煮当归丸。凡疝气带下。皆厥阴风木之病。全蝎治风之要药。川楝、茴香皆入小肠。当归、延胡活血止痛。疝气带下。皆寒邪积聚于小肠。总郁化为热。非附子不能开之。丁香、木香为引导也。若有瘀血结滞作痛。又当以桃仁、赤芍导之。冲疝者。气上冲心下。二便不通。乃寒湿之邪。固结于内郁。

积为热。加以客寒触之而发。天台乌药散加铁锈水调服。甚则禹功散加炮姜、枳实、青皮下之。

冲疝岁久不除。渐成冲心疝气。证与蛊胀无异。误用攻伐。胀必转剧。惟辛温健运。庶为合宜。

然亦取效良难。至于调理。尤宜详慎。每见食填中脘。浊阴之气上逆。顷刻告变。业尝见之。此与冲心脚气不殊也。

狐疝者。卧则入腹。立则出腹。仲景云。阴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若寒束热邪。疝瘕攻痛。酒煮当归丸。

疝者。少腹控卵。肿急绞痛。灵枢刺节篇所谓去瓜是也。睾囊肿大。如斗如栲栳。甚者与身齐等。而不作痛。中脏秽液甚多。此湿邪也。最为难治。但觉微痛者可治。桂苓丸加苍术、浓朴、黄柏、川乌。

水疝。肾囊肿痛。阴汗如流。囊如水晶。小腹内按之作声。得之饮酒使内。更感风寒。湿留囊中所致。五苓散换苍术。加楝实、柏皮。

木肾。则阴丸肿大作痛。顽痹结硬。皆嗜欲内戕。肾经虚惫。湿热凝滞其间。故顽痹结硬。

肿大作痛。二妙散加肉桂、吴茱萸、半夏、枳实、生姜。荆芥穗一两。朴硝、萝卜各二两。葱七茎煎汤淋洗。

厥疝者。厥气上冲心腹。肝经素有火邪。加以寒气外郁。宝鉴当归四逆汤。若阴疝牵引小腹痛。房劳痛不可忍者。此肝经素虚挟热。而外挟风寒也。乌头栀子汤。加葱白二三茎。煎成入红酒调服。痛定。用八味丸加茴香。

瘕疝。脾传之肾。少腹冤热而痛出白。即巢氏之症疝。子和之筋疝也。丹溪所谓内郁湿热者。

与此疝相似。龙胆泻肝汤去生地。加橘核、桃仁、吴茱萸。

偏坠初起。香橘散加穿山甲。或穿山甲、茴香二味为末。酒调下。干物压之。患久药之不效。

或一核缩入少腹。痛不可忍。用手按捺。方得还旧者。木香楝子散。外用牡蛎灰、良姜等分为末。

唾津调涂肿大一边。须臾如火热。痛即安。阴虚偏坠。一味败龟板为末。茴香汤或温酒调服。不应。风入厥阴也。加醋炒蝎梢三分。小肠气者。小肠经为病。小腹引睾丸连腰脊而痛。盖小肠虚则风冷乘间而入。厥而上冲肝脉。控引睾丸。上而不下。痛冲心肺。病名控睾。天台乌药散。小肠气。及肾虚腰痛者。喝起丸。若湿热内郁。小便不通。为膀胱实热。加味通心散。

膀胱气者。膀胱经为病。小腹肿痛。不得小便是也。宜五苓散加川楝子、葱白、茴香。煎成入盐少许。热服。疝因食积为患者。必因饮食而发。痛处有块梗起。宜立效散。疝因瘀血为患者。

必因奔驰受寒而发。痛处手不可拊。按之刺痛如锥。宜酒煮当归丸去丁香加桃仁。疝因风与湿热而发者。必连阴囊肿痛。九味蟠葱散。疝急作痛者。用黄柏酒炒为君。醋炒青皮、延胡索、益智、桃仁为臣。苍术、香附、茴香俱盐水炒为佐。附子、甘草为使。研末作汤。服后一痛过。更不再作。七疝痛不可忍。灸大敦穴。穴在足大拇指聚毛处。

去甲一韭叶。灸七壮。属厥阴井也。须用浓蒜瓣衬。不可贴肉。贴肉则伤指甲。一种因肺气不化。

膀胱为热邪所滞。而小便不通。小腹与睾胀痛。一味沙参。大剂煎服。肺气化而小便通。一服即愈。但小便不闭者不可服。寒疝用茴香一斤。生姜二斤。捣绞自然汁浸一夜。收尽。入青盐二两。

炒燥为末。酒丸。空心酒或葱汤下二钱。小肠疝气。用四制香附、盐炒茴香等分为末。空心酒下三钱。妇人阴肿坚硬。青橘皮一斤。炒燥为末。分二分。绢包焙热熨。频频易之。寒疝引急。痛连小腹。及睾丸偏缩者。以胡椒十余粒为细末。掺黑膏上烘热。贴阴囊片时。其痛即止。若睾丸偏缩者。贴偏小半边。盖缩即寒。而坠则热也。患疝之人。每浴时忍小便不去。入汤揉令肠中和畅。出浴即去小便。使所郁寒湿。乘热发泄。又有疝气入汤。致逼上升者。此奔豚证也。人常有之。而俗医不能辨耳。小儿啼哭不止。动于阴器。结聚不散。则阴核肿大而成疝。用桂枝汤加细辛、当归、木香、蝎尾。小儿啼哭。阴囊肿大。丹方。用全蝎一分。连皮核桃肉十分。蜜丸弹子大。日服一丸。米汤化下屡效。石顽曰。疝证多用辛散苦降。以解寒热错综之邪。然厥阴一经。

内藏龙火。稍涉辛温。如乌头、桂枝、肉桂、茴香之类。每致湿热郁发而为囊痈肿溃者多矣。因为拈出。以警将来。

〔诊〕脉数而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阳中有阴也。可下之。

脉弦急搏皆疝。弦数宜清热。弦紧宜温经。兼浮宜兼汗。兼实宜兼下。弦细为寒湿。弦濡为湿热也。

卷七 大小府门

交肠

交肠之病。大小便易位而出。或因醉饱。或因大怒。遂致遂脏气乖乱。不循故道。法当宣吐以开提其气。宜五苓散加木香以探之。肥盛多痰者。二陈汤加枳实、木香以探之。使阑门清利。得司泌别之职则愈矣。

石顽曰。交肠证。虽见于方书。而世罕见。缘石山詹石匠之妇。产后五六日。恶露不行。腹胀喘满。大便从前阴而出。省其故。缘平昔酷嗜烟酒。所产之儿。身软无骨。因而惊骇。遂患此证。余以芎归汤。加莪术、肉桂、炒黑山楂一服。恶露通而二便如常。又陆圣祥之女。方四岁。

新秋患血痢。而稀粪出于前阴。作冷热不调食积治。与五苓散服香连丸。二剂而愈。又钱吉甫女。

年十三。体肥痰盛。因邻居被盗。发热头痛。呕逆面青。六脉弦促。而便溺易位。此因惊气乱。

痰袭窍端所致也。与四七汤下礞石滚痰丸。开通痰气而安。

卷七 大小府门

肠鸣

内经肠鸣有五。一曰脾虚。经云。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枳实理中汤加木香。二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六君子汤加木香。三曰邪在大肠。经云。肠中雷鸣。气上冲胸。邪在大肠。半夏泻心汤。四曰土郁。经云。土郁之发。肠鸣而为数后是也。平胃散加半夏、木香、茯苓。

五曰热胜。经云。少阴在泉。热淫所胜。病腹中肠鸣。气上冲胸。葶苈木香散。金匮云。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腹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东垣云。如胃寒泄泻肠鸣。于升阳除湿汤中加益智、半夏各五分。生姜、大枣和煎。丹溪云。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乃火激动其水也。二陈加芩、连、山栀。不应。用胃苓汤加减。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葶苈丸加木香。

卷七 大小府门

肠痈

金匮云。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支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详肠痈始发。证未昭着。但以腹之支急。按之如肿。或身有块垒。

便为真候。若腹无积聚。身无热。洵为沉寒固结。虽下无济。故用薏苡附子败酱散。专以破散沉寒为务也。周禹载云。附子辛散以破结。败酱苦寒以排脓。务令脓化。仍从水道而出。将血病解而气亦开矣。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则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

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详上条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是主寒沫初搏于肠。未郁为热。腹濡满而脉不洪数。身无热而甲错如鳞。故当用辛热以散其结。即内经肾移寒于脾。则为痈脓是也。若痈已成。又非此方所宜。

观次条言脉迟紧。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则知脓未成时。其脉尚带迟紧。盒饭下而不可温矣。

下法。用桃核承气。可不言而喻。至于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夫既曰不可下。而仍用大黄者。何也。盖痈脓既成于内。不下。毒从何泄。以意逆之。非谓概不可下也。

必得排脓破瘀之剂。始为合宜。但戒泛用下药耳。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 黑。

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脉数而烦热。邪之征也。何反无热耶。脉法有云。无故脉数。必生痈疽。今痈发于内。故无热。瘀蓄于内。故汗出。初得三四日。毒邪内盛。势必上蒸。故目赤如鸠眼。至七八日。脓成而滞。未得下泄。故四 黑。毒势方张。故默默不欲食。毒邪将化。故渐能食。方用赤小豆令芽出。

以通营分之热毒。当归以散肠胃之积血。用散不用汤者。取有质之物。以迅扫在下之脓血也。金匮此条。向在狐惑例中。并治肠痈便毒。及下部恶血诸疾。

千金云。卒得肠痈。而不晓其病候。愚医治之错则杀人。肠痈之为病。小腹重而强。抑之则痛。小便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其身皮皆甲错。腹皮急如肿状。其脉数者。已有脓也。其脉迟紧者。未有脓也。甚者腹胀大。转侧闻水声。或绕脐生疮。或脓从脐中出。或大便出脓血。

一羽军官妇病。医脉之。知肠中有脓。下之即愈。何以知之。曰。寸口脉滑而数。滑则为实。数则为热。滑则为营。数则为卫。卫数下降。营滑上升。营卫相干。血为浊败。小腹痞坚。小便或涩。或复汗出。或复恶寒。脓为已成。设脉迟紧。即为瘀血。血下即愈。

肠痈下血。腹中 痛。其始发热恶寒。欲验其证。必小腹满痛。小便淋涩。反侧不便。即为肠痈之确候。无论已成未成。俱用大黄牡丹汤加犀角急服之。小腹痛。若肿满不食。小便不利。

脓壅滞也。用薏苡、丹皮、桃仁、蒌仁。煎服以排之。若至反侧作水声。此脓已成熟也。千金托里散下太乙膏。若脓从大便出者。为直肠痈。可治。若从脐中出者。为盘肠痈。多不治。经云。

肠痈为病不可惊。惊则肠断而死。

卷七 大小府门

脱肛(谷道痒痛)

难经云。出者为虚。肛门之脱。非虚而何。况大肠与肺为表里。肺脏蕴热则闭。虚则脱。须升举而补之。慎不可用坠气之药。产育及久痢用力过多。小儿气血未壮。老人气血已衰。故多患此疾。是气虚不能约束禁固也。大剂补中益气汤为主。升麻须用醋煮。泻痢后大肠气虚。肛门脱出。不肿不痛。属气血虚。补中益气加伏龙肝。赤肿有痛。宜兼凉血祛风。加羌、防、芍药。里急下重有脓血。加木香、乌梅。大肠热甚而脱。升麻汤加羌、防、芩、连。肠风下血而脱。人参胃风汤。老人虚人。用力过度而脱者。十全大补汤。肠胃燥涩。大便秘结。努挣太过。因而脱肛者。人参固本丸加槐角凉补以润之。有肠头作痒。即腹中有虫。丈夫因酒色过度所致。大肠者传道之官。肾者作强之官。盖肾虚则泄母气。肺热则大肠不收。故成脱肛。治法。内服黄连犀角散。

外用朴硝煎汤洗之。大肠虚而挟热。肛门红肿。槐花、槐角等分。羊血拌。炙熟为末。以酒送下。

大肠受热则赤肿。受寒则白滑。皆能脱出。当审其因证。寒者。以香附、荆芥、胡葱煎汤洗之。

热者。以五倍子、朴硝、白矾煎汤洗之。风热。以荆芥、薄荷、朴硝煎汤洗之。绯赤肿痛。不可用热汤熏洗。尤忌五倍子等酸涩收敛。汤气蒸发。则愈肿愈痛。宜熊胆磨水点之。或田螺去靥。

入冰片少许。埋地一宿。化水点之。病劳人脱肛。骨肉相失。声散呕血。阳事不禁。梦寐交侵。

呼吸不相从。昼凉夜热者死。唾脓血者亦死。其脉不数而有根蒂。及颊不赤者生。小儿脱肛。鳖头烧灰涂之。

谷道痒痛。多因湿热生虫。欲成痔 。宜以雄黄入艾绵烧烟熏之。治谷道虫赤肿。或痒或痛。

用杏仁捣作膏敷之。

或炒令黄。以绵蘸。涂谷道中。外台治下部虫啮。杵桃叶一斛蒸之。令极热。内小口器中。坐定熏之。虫立死。治肛门肿痛。用木鳖子肉四五枚。研极细。沸汤泡洗。另用少许涂患处。

卷七 大小府门

痔(漏)

内经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为痔。又曰。督脉生病。癃痔。或醉饱入房。精气脱舍。

其脉空虚。酒毒乘之。流注于脉。或淫极而强忍不泄。前阴之气。归于大肠而痔。或以药固精。

停留不化。流着篡间。从其所过肛门而为痔也。其证有七。肛边发露肉珠。状如鼠乳。时出脓血。

妨于更衣者。曰牡痔。肛边肿痛。生疮突出。肿五六日自溃。出脓血者。曰牝痔。肛边生疮。颗颗发 。痒而复痛。更衣出清血者。曰脉痔。肠内结核。痛而有血。寒热往来。登溷脱肛者。曰肠痔。因便而清血随下不止者。曰血痔。每遇饮酒发动。疮痛流血。曰酒痔。忧恐郁怒。立见肿痛。大便艰难。强力肛出而不收。曰气痔。名色种种。各当审其因而治之。其形有如莲花鸡冠核桃。或如牛乳鸡心鼠乳樱桃之状。或藏肛门之内。或突出于外。久而不瘥。变为 也。溃有血脓。

都为热甚。至若溃出黄水。则为湿热矣。久而不愈。血气衰弱。以致穿穴成漏。又无痔而肛门左右。别有一窍。流出脓血者。俱当戒酒远色。少劳茹淡方妙。立斋云。 痛二便秘。宜清热凉血润燥疏风。若寒凉损中者。调养脾胃。滋补阴精。若漏而穿臀穿肠者。宜养元气。补阴精。大便秘者。润燥养血。肛门坠下作痛。泻火除湿。或作痒者。祛风胜湿。肿痛小便不涩。泻肝导湿。

若疝与痔俱患。用六味丸、补中益气并进。痔证之方不一。东垣虽分湿热风燥四治。大都不离荡涤瘀热之药。如 皮、皂角、槟榔、大黄、桃仁之类在所必用。兼风毒则加羌、防、升、柴。甚则麻黄、 本汗之。兼燥气则加秦艽、当归、黄 。湿胜则加苍术、黄柏、泽泻、茯苓。兼热甚则加芩、连、郁李、生地。脓血则加甲片、归尾。酒痔则加葛根、赤小豆、地、芍、苓、半。气痔则加枳、橘、木香、紫苏。食积则加黄连、枳实、曲、 。痛极则加乳、没。血多则加发灰。气虚则加参、 。血虚则加胶、艾。不必拘执古方也。惟血痔诸药不应。石煤、槐花。空心乌梅汤服神效。陈毓仁云。诸痔欲断其根。必须枯药。当实其窍。必戒房劳百日方妙。凡治内痔。先用通利药。荡涤脏腑。后以唤痔散填入肛门。其痔即出。欲用枯痔散。先以护痔膏围护四边好肉。然后上之。上枯药后。色黑坚硬裂缝。则以落痔汤洗之。脱落后孔窍不收者。以生肌散掺之。至于穿肠久漏者。另有胡连追毒丸、黄连闭管丸主之。诸痔及五瘿六瘤。凡蒂小而头大者。俱用煮线方治之。洗痔法。用生蚌劈开取水点。即用煮汤熏洗效。痔 赤肿痛。

以真熊胆研水点之。肿痛自消。点痔。用大蛳螺一个挑去靥。入麝香、冰片少许。过一宿。化水点之。又法。用大蜗牛一个去壳。生银杏肉一枚。同研烂。入冰片半分研匀。点上即收。

漏 经云。陷脉为 。留连肉腠。因疮穿脓汁不尽。复感七情四气而成。近则常淡红。或微肿。或小核。久则上而槁白。内而黑烂。淫虫恶臭生焉。治法宜补气生血。外以黑附子为末。唾津和作饼如钱浓。以艾灸之。随漏大小作炷。但灸微热。不可使痛。干则易。困倦则止。来日再灸。直至内平为效。仍须补药常服。丹方治痔漏。以积年琉璃洗净油腻。火 研细。以红酒服四钱。不过七日。其管自去。丹方。以鳔胶一味。炒研为散。日用一钱匙。砂糖调服。服久痔自枯落。一法。以降药纸条捻进。黑膏掩之自脱。以干漆灰捻进亦脱。或生漆涂入亦脱。以漆能破瘀血也。大抵漏疮。孔中多有恶秽之物。以露蜂房、白芷、苦参煎汤无风处熏洗。日三次良。有痔漏人。每日侵晨食狗肉。勿令间断。取其性温益肾。肾主二便。百日中管自消。不药而愈。又法。外用土墼烧赤。放罐中。以乱发烧烟。

日熏二三次。无论新久痔漏。日渐管脱焦枯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