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针灸聚英 » 针灸聚英全文在线阅读

《针灸聚英》卷三

关灯直达底部

铁针

本草云。马衔铁无毒。日华子云。古旧铤者好。或作医工针也。

武按本草柔铁即熟铁。有毒。故用马衔则无毒。以马属午、属火。火克金。解铁毒。故用以作针。古曰。金针者。贵之也。又金为总名。铜铁金银之属皆是也。

煮针

危氏书云。乌头、巴豆各一两。硫黄、麻黄各五钱。木鳖子十个。用乌梅药同入磁石器内。

用皂角水洗。再于犬肉内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净。端直。松子油涂。常近人气为妙。

按煮针非素问意。今根据法煮之。以解铁毒。此有益无害也。

火针

经曰。 针者。以麻油满盏。灯草令多如大指许。丛其灯火烧针。频以麻油蘸其针。烧令通针。医者临时用之。以免致手热。才觉针红。医即取针。先以针安穴上。自然干。针之亦佳。凡行针点灸相似。以墨记之。使针时无差。穴道差。则无功。火针甚难。须有屠儿心、刽子手。方可行针。先以左手按定其穴。然后针之。切忌太深。深则反伤经络。不可太浅。浅则治病无功。但消息取中也。凡大醉之后。不可行针。不适浅深。有害无利。凡行火针。必先安慰病患。令勿惊心。较之火针及灸。灸则直守艾灼烧过。痛则久也。火针虽则视之畏人。其针下快疾。一针便去。疼不久也。以此则知灸壮候数满足。疼之久也。火针止是一针。

不再则痛过也。凡行火针。一针之后。疾速便去。不可久留。寻即以左手速按针孔上。则疼止。不按则疼甚。凡下针。先以手按穴。令端正。频以眼视无差。方可下针。烧针之人。委令定心烧之。恐视他处。针冷治病无功。亦不入内也。人身诸处皆可行针。面上忌之。凡季夏。大经血盛皆下流两脚。切忌妄行火针于两脚内及足。则溃脓肿疼难退。其如脚气多发于夏。血气湿气。皆聚两脚。或误行火针。则反加肿疼。不能行履也。当夏之时。脚气若发。

药治无效。不免灸之。每一穴上但可灸三壮。劫其病退。壮数之年亦不苦。溃肿脓疮亦易平。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内。外皮无头者。但按肿软不坚者以溃脓。阔大者按头尾及中。以点记。宜下三针。决破出脓。一针肿上。不可按之。即以指从两旁捺之。令脓随手而出。或肿大脓多。针时须侧身回避。恐脓射出污身。孙氏曰。凡下火针。须隔一日报之。报之后。当脓水大出。疾则效矣。凡 块结积之病。甚宜火针。此非万效之功。火针甚妙。于结块之上。须停针慢出。仍转动其针。以发出污滞。凡下火针。经一宿。身上发热恶寒。此为中病。无害事也。火针亦行气。火针惟假火力。无补泻虚实之害。惟怕太深有害。余则无妨。气针者。有浅有深。有补有泻。候气候邪之难。不可误行。恐虚者反泻。实者不宣。又以为害。世之制火针者。皆用马衔铁。思之令喜意也。此针惟是要久受火气。铁熟不生为上。莫如火炉中用废火箸制针为佳也。初制火针。必须一日一夜。不住手以麻油灯火频频蘸烧。如是终一日一夜。方可施用。凡治瘫痪。尤宜火针易获功效。盖火针大开其孔穴。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若气针微细。一出其针。针孔即闭。风邪不出。故功不及火针。灸者。亦闭门赶贼。其门若闭。邪无出处故也。若风湿寒三者。在于经络不出者。宜用火针。

以外发其邪。针假火力。故功效胜气针也。破痈坚积结瘤等。皆以火针猛热可用。又如川僧多用煨针。其针大于鞋针、火针。以火烧之可用。即九针之中之大针是也。其针大于气针。

故曰大针者。其功能治风邪入舍于筋骨间不出者宜用之。火针之次也。孙曰。三针者。是锋针、铍针、火针也。火针即煨针也。

按烧针法仲景以前多用之以致祸。故伤寒书屡言之。如曰。用烧针必惊。烧针令汗。针处被寒。核起发奔豚。加烧针因胸烦之类。今世或用以出痈脓为便。

温针

王节斋曰。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温针通气而已。于血宜衍。于疾无与也。

古针法最妙。但今无传。恐不得精高之人。误用之。则危拙出于顷刻。唯灸得穴。有益无害。日后宜行之。

折针

本草云。医工针人。而针折在肉中不出。杵牡鼠肝及脑涂之。又象牙主诸针及杂物入肉。刮取屑。细研入水和。敷上立出。肘后方。针折肉中。象牙屑水和敷上立出。

宝鉴涌针膏。取针刺入肉并箭头。鼠粪头十个、蝼蛄四十九个、土消虫十个、芫青、马肉中石脑油三两。蒿柴灰汁三升。上将灰汁、石脑油以文武火熬成膏。次下诸药令匀。瓷器内收贮。临用时。看创大小点药。良久自然涌出。

万圣神应丹。出针并箭头。莨菪根今天仙子苗是也。于端午前一日。寻上项科取酌中一科。

下取出。用净水洗了。于静室中石臼中捣如泥。丸如弹子大。黄丹为衣。纸袋内封了。悬高处阴干。针箭不出者。以绯绢袋盛一丸。放在脐下。用绵裹肚系了。先用象牙末屑于伤处贴了。后用此药。若创口生合。用刀子微割开。以象牙末贴之。

神圣膏。取针入皮肤。车脂不拘多少。成膏子好。摊纸上。如钱大。贴之。二日一换。

三五次。针自出。大有神效。

乌翎散。取针铁入皮肤。乌翎三五枝。火炙焦为末。好醋调成膏。涂创上。纸盖。一两次其针自出。

按素问云。针耀而匀。示人临病。当查看其针。令光耀滑泽匀直而无曲损也。能守此训。自不致折矣。又磁石能引针出肉。古人疗折针法虽多。今备录于此。宜随轻重选用之。

晕针

济生拔萃云。有随针而晕者何。曰。一则不知刺禁。如刺中心一日死之类也。二则不明脉候。如下利其脉忽大者死之类。凡针灸者。先须审详脉候。观察病证。然后知其刺禁。其经络穴道远近气候息数深浅分寸。

金针赋云。其或晕针者。神气虚也。以针补之。以袖掩之。口鼻气回。热汤与之。略停少顷。根据前再施。

按以针补之。以所内之针施补也。以袖掩之。掩其口毋令气泄。掩其面毋令迎风也。

指微赋注云。医人深明气血往来。取穴部分不瘥。补泻得宜。必无晕针昏倒之疾。或匆忙之穴之络。假令针肝络血晕。以补本经曲泉穴之络。针入复苏。效如起死。余皆仿此。

刘宗浓曰。晕针者。夺命穴救之。男左女右取之。不回。却再取右。女亦然。此穴正在手膊上侧筋骨陷中虾蟆儿上。自肩至肘正在当中。

按晕针三法。指微赋有理。刘氏止言夺命穴。而不言何经何络。今按此穴分是肺大肠脉分。而古亦无夺命穴之名也。

针灸伤

危氏书云。治针灸伤经络。脓血不止。黄 八两、当归三两、肉桂、木香、乳香别研、沉

暖针

素问遗篇注云。用圆利针、长针。未刺时。先口温针暖而用之。又曰。先以口衔针令温。又曰。毫针于人近体暖针至温。又曰。着身温之。

按口体温针。欲针入经穴。气得温而易行也。今或投针于热汤中。亦此意耳。口温与体温微有不同。口温者。针头虽热而柄尚寒。不若着身温之。则针通身皆热矣。

呼吸

素问注云。按经云。皆先补真气。乃泻其邪也。何以言之。补法呼尽内针。静以久留。

此段一。则先补之义。昭然可知。拔萃云。呼不过三。吸不过五。明堂云。当补之时。候气至病。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患鼻中吸气出。自觉热矣。当泻之时。候气至病。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患鼻中出气。口中吸气。按所病脏腑之数。自觉清凉矣。

补泻

素问遗篇补肾俞注曰。用圆利针。临刺时咒曰。五帝上真。六甲玄灵。气符至阴。百邪闭理气三次。又可定神魂者也。泻脾俞注曰。欲下针时咒曰。帝扶天形。护命成灵。诵之三遍。

乃刺三分。留七呼。动气至。而急出其针。

按咒法非素问意。补注又王氏辈为之。未足信。但针工念咒。则一心在针。故曰。如待所贵。不知日暮也。

济生拔萃云。泻法先以左手揣按得穴。以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捻针入腠理得手转针头向病所。以手循经络扪循至病所。以合手以回针。引气过针三寸。随呼徐徐出针。

勿闭其穴。命之曰泻。补法先以左手揣按得穴。以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捻针入腠理得穴。令病患呼气一口。将尽纳针至八分。觉针沉紧。复退一分许。如更觉沉紧。仰手转针头向病所。根据前循扪其病所。气至病已。随吸而走出针。速按其穴。命之曰补。又曰。夫行针者。当刺之时。口温针暖。先以左手揣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怒之。爪而下之。扪而循之。通而取之。随病患咳嗽一声。右手持针而刺之。春夏二十四息。秋冬三十六息。徐出徐入。气来如动脉之状。补者随经脉推而内之。左手闭针孔。徐出针而疾按之。泻者。迎经脉动而伸之。左手开针孔。疾出针而徐按之。虚羸气弱痒麻者补之。丰肥坚硬疼痛者泻之按素问云。候呼内针。又曰。候呼引针。候。伺候也。言医工持针。等候病患之呼吸而用针矣。谬之甚也。此补泻尚得素难意。

明堂注云。寒热补泻。假令补冷。先令病患咳嗽一声得入腠理。复令吹气一口。随吹下针至四分及心肺之部。又令病患吸气内针。捻针使气下行至病所。却外捻针使气上行。直过所针穴一二寸。乃吸而外捻。针出以手速按其穴。此为补。夫病热者。治之以寒何如。须其寒者。先刺入阳之分。候得气。推内至阴之分。后令病患地气入而天气出。谨按生成之息数足。

其病患自觉清凉矣。夫病恶寒者。治之以热也何如。须其热者。先刺入阴之分。候得气。徐引针至阳之分。后令病患天气入而地气出。亦谨按生成之息数足。其病自觉和暖矣。

十四法

动者。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退者。为补泻欲出针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留针。

。以为搓也。进者。凡不得气。男外女内者。及春夏秋冬。各有进退之理。盘者。凡如针腹部。于穴内轻盘摇而已。摇者。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后出。弹者。凡补时用指甲轻弹针。使气疾行也。如泻不可用。捻者。以手指捻针也。务要记夫左右。左为外。右为内。循者。凡下针于部分经络之处。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经云。推之则行。引之则止。扪者。凡补者出针时。用手扪闭其穴也。摄者。下针时得气涩滞。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

其气血自得通行也。按者。以手按针。无得进退。如按切之状。爪者。凡下针用手指作力。

置针有准也。切者。凡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是不使伤于荣卫也。

按此十四法。所谓进、退、动、摇、弹、扪、摄、循、切、按、爪皆素问针法。搓、捻非素问法也。

八法

金针赋云。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寒则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三曰阳中之阴。先寒后热。浅而深。以九六之法。则先补后泻也。四曰阴中之阳。先热后寒。深而浅。以九六之法。则先泻后补也。补者。直须热至。泻者。务待寒侵。犹如搓线。慢慢转针。在浅则用浅法。在深则用深法。二者不可兼而紊之也。五曰子午捣臼。水蛊隔气。落穴之后。调气均匀。针行上下。

九入六出。左右转之。千遭自平。六曰进气之诀。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行。亦可龙虎交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七曰留气之诀。 癖 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八曰抽添之诀。瘫痪疮癞。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索。大要运气周遍。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指下玄微。胸中活法。一有未应。反复再施。

按此八法巧立名色。非素、难意也。

四法

金针赋云。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一曰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四曰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穴。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按此法亦巧立名色而已。求针之明。为针之晦。

下针法

金针赋云。先须爪按。重而切之。次令咳嗽一声。随咳下针。凡补先呼气。初针刺至皮肉。

处。

在其中矣。凡泻者吸气。初针至天。少停进针。直至于地。得气泻之。再停良久。却须退针复至于人。待气沉紧。倒针朝病。法同前矣。及夫调气之法。下针至地。之后。复人之分。

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欲补先呼后吸。欲泻先吸后呼。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待气至。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以纳气之法。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不回。若关节沮涩。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驰而运之。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此通仙之妙。

按素问有浅深法。而此曰天地人三才者。是亦九针论意也。

医经国小云。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放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针向病。针退天地人。补必随经刺。令他吹气频。随吹随左转。逐归天地人。待气停针久。

三弹更熨温。出针口吸气。急急闭其门。泻欲迎经取。吸则纳其针。吸则须右转。他次进天人。转针仍复吸。根据法再停针。出针吹出气。摇动大其门。

出针法

金针赋云。病势既退。针气微松。病未退者。针气始根。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气吸可出针豆许。摇而停之。补者吸之去疾。其穴急扪。泻者呼之去徐。其穴不闭。欲令腠密。

然后吸气。故曰下针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太急伤气。刘宗浓曰。出针不可猛出。必须作三四次。徐徐转而出之。则无血。若猛出必见血也。

人身左右补泻不同

神应经曰。人身左边右手以大指进前捻针为补。大指退后捻针为泻。右边以右手大指退后捻针为补。进前捻针为泻。

捻针左右。已非素问意矣。而人身左右不同。谬之甚也。

男女气血

金针赋云。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取之必明其理。女子之气。早在下而晚在上。

用之必识其时。午前为早属阳。午后为晚属阴。男女上下。平腰分之。

按针灸当随经络气至十二时候。如寅肺卯大肠经之类。男女所同。男女气血上下之分。

固非素、难意。亦不必然也。

古人不行针知针理

一妇人患热入血室。医者不识。用补血药。数日成结胸证。许学士曰。小柴胡汤已迟。

不可行也。可刺期门。予不能针。请善针者针之。如言而愈。

针灸药。皆医家分内事。后世分门专科之医出。而各有所长矣。

艾叶

本草云。艾。味苦。气微温。阴中之阳。无毒。主灸百病。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曝干。

干燥。入臼捣之。以细筛去尘屑。每入石臼捣取。洁白为上。须令焙太燥。则灸有力。火易燃。如润无功。

证类本草云。出明州。图经云。旧不着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在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丹溪云。艾性至热。入火灸则上行。入药服则下行。

艾炷大小

千金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乃小作之。又曰。小儿七日以上。

能愈。则是艾炷欲其大。惟头与四肢欲小耳。明堂上经乃曰。艾炷根据小箸头作。其病脉粗细。状如细线。但令当脉灸之。雀粪大炷亦能愈疾。又有一途。如腹中疝瘕 癖伏梁气等。惟须大艾炷。故短剧曰。腹背烂烧。四肢则但去风邪而已。不宜大热。如巨阙、鸠尾。灸之不过四七炷。只根据竹箸头大。但令正当脉灸之。艾炷若大。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灸多。令人失精神。背脚灸多。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而无力。既失精神。又加细节。令人短寿。王节斋曰。面上艾炷须小。手足上则可粗。

点艾火

下经云。古来灸病。忌松、柏、枳、橘、榆、枣、桑、竹八木火。切宜避之。有火珠曜日。

以艾引之。凡仓卒难备。即不如无木火。清麻油点灯上烧艾茎点灸。兼滋润灸疮。至愈不疼。用蜡烛更佳。良方云。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或水精镜于日得太阳火为妙。天阴则以槐木取火。今行舟人以铁钝刀击石。以纸灰为丸。在下承之。亦得火。

按周礼夏官司 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火。只根据取五火而已。秦汉而下。医家不识此意。

壮数多少

千金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又曰。小儿七日壮。短剧诸方亦然。惟明堂本经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治。故后人不准。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凡灸头项。止于七壮。积至七七壮止。(铜人)若治风则灸上星、前顶、百会至二百壮。腹背宜灸五百壮。若鸠尾、巨阙亦不宜多灸。但去风邪。不宜多灸。灸多则四肢细而无力。(明堂)千金方于足三里穴乃云。多至三二百壮。心俞禁灸。若中风。则急灸至百壮。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而不知其又有一说也。下经只云。若是禁穴。明堂亦许灸一壮至三壮。恐未尽也。

阿是穴

千金云。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瓦斯不能着人。

故吴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云阿是穴。

治灸疮令发

资生云。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发。其病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用故履底疮三日自发。予见人灸疮不发者。频用生麻油渍之而发。亦有用皂角煎汤。候冷频点之而发。亦有恐气血衰不发。于灸前后煎四物汤服。以此汤滋养气血故也。不可一概论也。予常灸三里各七壮。数日过不发。再各灸二壮。右足发。左足不发。更灸左足一壮遂发。亦在人以意取之。若顺其自然。则终不发矣。此人事所当尽也。按宝鉴云。气不至而不效。灸之亦不发。盖十二经应十二时。其气各以时而至。故不知经络气血多少。应至之候而灸之者。则疮不发。世医莫之知也。惜哉。若壮实人。不候时而灸亦发。

洗灸疮

凡着灸住火。便用赤皮葱薄荷汤温洗疮周遭约一二尺。令驱逐风气于疮口出。更令经脉往来烂。加胡荽煎。若疮疼不可忍。多时不效。加黄连煎神效。

贴灸疮

资生云。贴灸疮。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新绵。冬用兔腹上白细毛。猫儿腹毛更佳。今药尤佳。

按柳絮竹膜兔猫毛贴疮。恐干燥作疼。而太乙膏、善应膏又有不对证药。皆不宜。今只用白芷、乳香、当归、川芎等。香油另煎膏药贴之为要。

小儿戒逆灸

千金云。小儿新生无疾。慎不可逆针灸之。如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脏。因喜成痫。河洛关车筋急。其土地寒。皆决舌下去血。灸颊以防噤也。吴蜀地温。无此疾也。古方既传之。今人不详南北之殊。便按方而用之。是以多害于小儿也。所以田舍小儿。任其自然。皆得无横夭也。

相天时

千金云。正午以后。乃可灸。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旦。谷气虚。令人癫眩。

不可停候晴明再灸。急难亦不拘此。

按日正午。气注心经。未时注小肠经。止可灸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神门、少府之发。千金所云午后灸之言。恐非孙真人口诀也。

忌食物房劳

资生云。既灸。忌食猪、鱼、热面、生酒、动风冷物。鸡肉最毒。而房劳尤忌。

按既灸之后。当茹淡。使胃气和平。血气流通。疾病随艾气驱出。若浓味醉酗。则血气乱。

须熟读。不独针灸为然也。

避人神

千金云。欲行针灸。先知行年宜忌。及人神所在。不与禁忌相应即可。故男忌除。女忌破。

部年人神。有九部旁通人神。有杂忌旁通人神。有血支血忌之类。凡医者不能知此避忌。若逢病患厄会。男女气怯。下手至困。通人达士。岂拘此哉。若遇卒急暴患。不拘此法。许希亦云。卒暴之疾。须速灸疗。一日之间。止忌一时是也。千金云。痈疽疔肿喉痹客忤。尤为急。凡作汤药。不可避凶日。觉病须臾。即宜便治。又曰。凡人卒暴得风。中时气。凡百所苦。须急救疗。久后皆难愈。此论甚当。夫急难之际。命在须臾。必待吉日后治。已沦于鬼录。此所以不可拘忌也。惟平居治病于未形。选天德月德等日。服药针灸可也。

炷火

千金方云。凡点灸法。坐点穴则坐灸。卧点穴则卧灸。立点穴则立灸。须四体平直。毋令倾侧。若倾侧穴不正。徒破好肉耳。

明堂云。须得身体平直。毋令蜷缩。坐点毋令俯仰。立点毋令倾侧。

炷火先后

资生云。千金方言。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

先灸下后灸上。

针灸避忌太乙图序

针经曰。太乙日游。以冬至之日。始居叶蛰之宫。从其宫数所在。日游一处。至九日复反于日。编次成图。始自入节得主之日。从其宫至所在之处。首一终九。日徙一宫。至九日复反于一。周而复始。如是次而行之。计每宫各得五日。九之则一节之日悉备。今予一条次。备细开具于逐宫之内。使观者临图。即见逐节太乙所直之日在何宫内。乃知人之身体所忌之处。庶使行针之士。知回避之。俾人无忤犯太乙之凶。乃仆之本意也。

冬至叶蛰宫说

冬至叶蛰宫图周身之法。取九宫方位。离为上部。中五为中部。坎为下部。巽坤为二肩臂。

皆仿此。

太乙血忌之图 按冬至叶蛰宫图。载于内经者。止言八方之气。有应其时而生物。违其时而生病。又刺痈曰。身有痈肿者。欲治之。无以其所直之日溃之。今曰诸针灸皆忌之。是与经旨不合。

月内人神所在

一日在足大指厥阴分。刺之跗肿。

二日在足外踝少阳分。刺之经筋缓。

三日在股内少阴分。刺之小腹痛。

四日在腰太阳分。刺之腰偻无力。

五日在口太阴分。刺灸之舌强。

六日在两手阳明分。刺之咽喉不利。一云。在足小指。

七日在足内踝少阴分。刺灸之阴经筋急。

八日在手腕太阳分。刺灸之腕不收。

九日在尻厥阴分。刺灸之病结。

十日在腰背太阳分。刺灸之腰背偻。

十一日在鼻柱阳明分。刺灸之齿面肿。

十二日在发际少阳分。刺之令人耳重听。

十三日在牙齿少阴分。刺灸之气寒。

十四日在胃脘阳明分。刺之气肿。

十五日在遍身。不宜补泻。针灸大忌。

十六日在胸太阳分。刺之逆息。

十七日在气冲阳明分。刺之难息。

十八日在股内少阴分。刺之引阴气痛。

十九日在足趺阳明分。刺灸之发肿。

二十日在内踝少阴分。刺之经筋挛。

二十一日在手小指太阳分。刺之不仁。

二十二日在足外踝少阳分。刺之经筋缓。

二十三日在肝及足厥阴分。刺之发转筋。

二十四日在手阳明分。刺灸之咽喉中不利。

二十五日在足阳明分。刺灸之胃气胀。

二十六日在胸太阴分。刺灸之令人喘嗽。

二十七日在膝阳明分。刺灸之足经厥逆。

二十八日在膝少阴分。刺之小腹急痛。

二十九日在膝胫厥阴分。刺之筋痿少力。

三十日在足趺。皆忌针灸。

按内经素问无此说。

每月血支

正月丑。二月寅。三月卯。四月辰。五月巳。六月午。七月未。八月申。九月酉。十月戌。十一月亥。十二月子。

每月血忌

正月丑。二月未。三月寅。四月申。五月卯。六月酉。七月辰。八月戌。九月巳。十月亥。十一月午。十二月子。

十二支人神

子目。丑耳。寅胸。卯齿。辰腰。巳手。午心。未足。申头。酉膝。戌阴。亥胫。

十二部人神

建日在足。禁晡时。除日在眼。禁日入。满日在腹。禁黄昏。平日在背。禁人定。定日在心。收日在头。禁寅中。开日在耳。禁午时。闭日在目。禁日映。

十二时忌

子在踝 丑在头 寅在耳 卯在面 午在胸 未在腹 申在心 酉在背 辰在项 巳在乳亥在股 戌在腰

十二部人神

一岁 十三 二十五 三十七 四十九 六十一 七十三 八十五 人神在心二岁 十四 二十六 三十八 五十 六十二 七十四 八十六 人神在喉三岁 十五 二十七 三十九 五十一 六十三 七十五 八十七 人神在头四岁 十六 二十八 四十 五十二 六十四 七十六 八十八 人神在颈五岁 十七 二十九 四十一 五十三 六十五 七十七 八十九 人神在背六岁 十八 三十 四十二 五十四 六十六 七十八 九十 人神在腰七岁 十九 三十一 四十三 五十五 六十七 七十九 九十一 人神在腹八岁 二十 三十二 四十四 五十六 六十八 八十 九十二 人神在项九岁 二十一 三十三 四十五 五十七 六十九 八十一 九十三 人神在足十岁 二十二 三十四 四十六 五十八 七十 八十二 九十四 人神在腰十一岁 二十三 三十五 四十七 五十九 七十一 八十三 九十五 人神在阴十二岁 二十四 三十六 四十八 六十 七十二 八十四 九十六 人神在股

九部傍通人神

九部傍通人神图 

新忌傍通

新忌傍通图 

四季人神

春在左胁 秋在右胁 夏在脐 冬在腰 男忌除 女忌破

天医取师疗病吉日

正月卯日 二月寅日 三月丑日 四月子日 五月亥日 六月戌日 七月酉日 八月申日九月未日 十月午日 十一月巳日 十二月辰日

胡侍郎奏过尻神指诀

一岁 十岁 十九 二十八 三十七 四六 五五 六四 七三 八二 坤管叉踝二岁 十一岁 一十 二十九 三十八 四七 五六 六五 七四 八三 震管牙三岁 十二岁 二十一 三十 三十九 四八 五七 六六 七五 八四 巽管头口乳四岁 十三岁 二十二 三十一 四十 四九 五八 六七 七六 八五 中宫管肩及尾穷骨五岁 十四岁 二十三 三十二 四一 五十 五九 六八 七七 八六 干管背面耳六岁 十五岁 二十四 三十三 四二 五一 六十 六九 七八 八七 兑管手膊七岁 十六岁 二十五 三十四 四三 五二 六一 七十 七九 八八 艮管腰项八岁 十七岁 二十六 三十五 四四 五三 六二 七一 八十 八九 离管胸肋九岁 十八岁 二十七 三十六 四五 五四 六三 七二 八一 九十 坎管脚肘肚一岁十岁起二宫顺行日逐人神。就甲子内检尻神者。神农之所制也。凡人年命巡行九宫。值医者不知此诸般避忌。趋吉避凶。妄乱针灸。非惟不能愈疾。甚者或至伤生丧命。为害非轻。若逢病患年命厄会处。男女气怯。下手至难。通人达人若遇卒急暴患。何暇选择避忌。即不可拘此。

按以上诸禁忌。惟四季所忌。似合素问。其余不知何时何人所起。如所谓尻神、人神者。果不可晓者也。以俟能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