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周城阙宫殿古迹
河南府古城特众书谓周公召公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者所筑乃周王城即武王谓为天室定鼎于郏鄏之所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者所筑乃成周下都周处殷民两城东西相去四十里而王城西近涧水南临洛水平王东迁宅是灵王时谷洛斗将毁王宫是已盖谷水即涧水也至隋炀听苏威言南当伊阙东去王城五里为宫大业十三年遂平毁王城而皇城处城西偏外筑宫城宫城东复为东城又南跨洛水北踞邙岭大为罗城而洛贯其中以象天津号紫微城唐五代宋因之其留守分司御史台漕运使司河南府河南县皆在水南金于正大初筑城东临瀍水南仍承福门迤东西据东城之西故皇城北缩于东城之郛仅一里为中京金昌府置留守司凡官署公廨悉自水南徙入实今府城也周下都至敬王避子朝之乱迁居之以其狭小晋魏舒会诸侯毁狄泉而大之有南北宫汉高祖欲都此听娄敬张良之言遂都长安至光武竟都之历魏晋元魏皆以为都唐日尚佳今为邱墟矣大抵周召营卜之城今皆夷荡或半存兹辑洛阳志至城阙宫殿乃为详着之庶几后人易喻云又云王城即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言毋远天室者周公成王成其志召公实先经理之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为朝会之地周公留后治之至平王东迁都此
周书曰周公作大邑成周于土中立城方千六百二十丈郛方七十二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制博物记曰王城方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望洛水北至郏山春秋左氏传襄二十四年齐人城郏杜预曰郏王城也按周书云成周盖误当为王城也
面有三门凡十二门南城门曰圉门东城门曰鼎门
帝王世纪曰东南门名鼎门盖九鼎所从入
北城门曰干祭
春秋左氏传昭二十四年晋侯使士景伯莅问周故士伯立于干祭而问于介众杜预曰干祭王城北门介大也郦元水经注曰子朝之乱晋所开也
余名不传每门三涂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车从中央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涂阔二十步王宫当中涂之经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王宫有五门曰路门应门雉门库门皋门宫有六寝前曰路寝余五寝居后总曰燕寝
东北一寝春居之东南一寝夏居之西北二寝秋冬居之中央一寝季夏居之
其内有后之六寝九嫔以下分居之近郊三十里之地为明堂以祀文王事上帝
高三丈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九堂十二室每堂四户八牖其宫方一百步
左巷
杜预曰近东城
又志云成周之城周之下都也即周公成王患四方之远监三监之叛又卜瀍水东惟洛食作此以处商民欲徙周而居之至敬王避子朝之乱迁于是及敬王徙都晋侯合诸侯于狄泉始大其城帝王世纪曰敬王避子朝之乱东居成周故春秋称率诸侯之徒修缮其城以成周小不受王都故坏狄泉而广焉又曰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晋元康地道记曰王城去洛城四十里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三十二步陆机洛阳记曰洛阳城周公所制东西十里南北十三里城上百步有一楼橹外有沟渠华延俊洛阳记曰洛阳盖周敬王所都之地所谓东周也后汉魏晋隋并都于此城东西七里南北九里按成周即汉洛阳县陆机所谓洛阳城盖成周也今故洛阳城即成周之城旧址尚存俗传东西六里南北九里亦曰九六城与帝王世纪元康地道记不异
宣榭
讲武屋也
襄宫
襄王庙也
吕温古东周城铭并序鲁昭公三十二年周苌[弘]合诸侯之大夫城成周晋女叔宽曰天之所坏不可支也苌[弘]违天必受其咎异岁周人杀苌[弘]左氏明征以为世规俾持颠之臣沮其胜气非所以厉尊王垂大顺也予经其地而作是铭
文王受命肇兴西土周公作洛始会风雨居中正本拓统开祚盛则骏奔衰则夹辅平王东迁九鼎已轻二伯之后时无义声大夫苌[弘]言抗其倾坐召诸侯廓崇王城虽微远猷实被令名宜福而祸何伤于明立臣之本委质定分为仁不卜临义不问无天无神唯道是信国危必危国灭不振求而不获乃以死徇兴亡理乱在德非运罪之违天不可以训升墟览古慨焉遐愤勒铭颓隅以劝大顺
后汉城阙宫殿古迹
后汉都城即周敬王会诸侯毁狄泉大筑成周为都之城有南北宫光武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又云后汉都城有南宫北宫光武因周敬王都而广大之今白马寺东遗址仅存门十二
十二门
南面四门正南曰平门
一作平城门古今注曰建武十三年开蔡邕曰平城门正阳之门也与宫连郊祀法驾所从出门之最尊者汉官秩曰平城门为宫门不置候按灵帝纪曰南宫平城门当是宫在门之内所以连言也李尤铭曰平门督司午位处中外临僚侍内达帝宫正阳南面炎暑赫融
东曰开阳门
应劭汉官仪曰开阳门始成未有名夜有一柱来止楼上后琅邪开阳县上言南门一柱忽然飞去莫知所在光武使视之则此是也因以名门李尤铭曰开阳在孟位月惟已清明冠节太阳进起
西曰宣阳门
按汉志十二门名有小苑门而独无铭莫知其方所而十道志列在平城之西董卓传孙坚军太谷进宣阳城门注曰洛阳记南面有四门从东第三门也是则小苑亦名宣阳
次西曰津门
当洛水浮桥下一作津城门又作津阳门李尤铭曰名自定位惟月在未温风郁暑鹰鸟习鸷
东面三门南曰旄门
一作宣平门又曰望门李尤铭曰旄门值季月位在辰顺阳布惠贫乏是振
中曰中东门
李尤铭曰东处仲月厥位当卯鸧鹒有声鹰隼匿爪除去桎梏狱讼勿考
北曰上东门
按贾谊疏曰择良日立诸子雒阳上东门之外是则西汉时已有上东门矣汉旧仪曰册皇太子诸侯王皆于上东门李尤铭曰上东少阳厥位在寅条风动物月正孟春
西面三门南曰广阳门
李尤铭曰广阳位孟厥月在申凉风时至白露已分
中曰雍门
一曰雍城门李尤铭曰雍门处中位月在酉盲风寒浊鹰归山阜 【 鹰一作燕】
北曰上西门
应劭汉官仪曰上西所以不纯白者汉家厄于戌故以丹饰之门上有铜璇玑玉衡李尤铭曰上西在季位月惟戍菊黄豺祭号令严悉
北面二门东曰谷门
一作谷城门李尤铭曰谷门北中位当于子太阴主刑杀伐为始 【 子或作丑始作首】
西曰夏门
一作夏城门李尤铭曰夏门值孟位月在亥不周用事[玄]冥幽晦阴阳不通螮蝀匿彩迎冬北坛顺阴所在
南宫
南宫南临洛水去北宫七里
在平城门内高祖居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偶语南宫之名见于西汉之初水经注曰汉世洛阳宫殿门题多是大篆或云蔡邕书
朱雀苍龙白虎元武阙北阙
洛阳故宫名曰北阙南宫阙曰武阙
司马门
史记注曰凡言司马门者宫垣之内兵卫所在四面皆有司马主武事总言之外门为司马门也贾谊书曰天子宫门曰司马门
掖门
汉制内至禁者为殿门外出大道为掖门应劭曰掖者言在司马门之旁掖也
南端门
薛综曰南方正门也
却非门九龙门
薛综曰九龙本周时殿名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乱绕故曰九龙
章台门
崇德殿前
乐成门
南宫中门
敬法门含章门嘉德门盛德门会福门威兴门宜秋门承明门金马门
东门京所造武帝令东方朔等待诏于内
鸿都门
灵帝命蔡邕书五经刻石立此
登贤门青琐门
黄门郎旦暮拜处
春兴门崇德殿
宫之正殿
却非殿
光武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
章德殿
前殿
玉堂殿
前有后殿中平三年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黄钟四及天禄虾蟆
嘉德殿
在九龙门内孝仁董皇后常居之称永乐宫
宣德殿
建武二十年诏置名马式于前殿前
乐成殿承福殿宣室殿明光殿
尚书郎奏事此殿
显亲殿建始殿
东有太仓武库
含章殿
山谦之丹阳记曰含章名起后汉
敬法殿
明德马皇后以疾坐殿之东厢
铜马殿清凉殿凤凰殿黄龙殿寿安殿竹殿
自敬法已下见洛阳宫殿名在南宫中
中德殿平朔殿
见洛阳故宫名
千秋万岁殿温德殿灵台殿
灵帝中平二年南宫火续汉志曰时烧灵台殿乐成殿延道西烧嘉德和驩殿
杨安殿
献帝自长安还张杨嘻修洛宫以为己功因以杨名殿
云台内有广室殿洛阳地记曰云台高阁四闲
兰台
兰台石室宣名鸿都皆藏典策之所
阿阁
马严祭蚩尤明帝御阿阁士众
长秋宫
内有和驩殿
东西宫
卫宏汉旧仪曰帝为东宫皇后为西宫
东观承风观
陆机洛阳记曰在南宫高阁十二闲
承善闼仁寿闼
班固定建武注记于此
承明堂万金堂嘉德署南署武库侍中庐
洛阳故宫名曰在南宫中
太仓西园
灵帝造万金堂于园中有少华山
北宫
蔡质汉官典职曰南宫至北宫中央作大屋复道三行天子案行中道从官夹左右十步一卫两宫相去七里古诗云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止车门
有南门东西门汉官典职曰朱雀门在止车门内
朱雀苍龙白虎元武阙
汉官典职曰偃师去宫三十五里望朱雀五阙德阳殿其上郁律与天连
司马门掖门
又有南掖北掖东掖西掖左掖虎贲掖门
端门
马融对策于北宫端门
广义门云龙门
宫东门
神虎门
宫西门
朔平门东明门德阳门崇贤门
在云龙门内
金商门
在神虎门内
铁柱门
李松奉引更始马惊奔触北宫铁柱门
盛馔门建礼门
在崇贤门内尚书郎更直门外
含德门章台门德阳殿
东观汉记曰明帝欲起北宫尚书仆射锺离意上书谏出为鲁相后起德阳殿殿成百官大会上谓公卿曰锺离尚书若在不得成此殿殿前有东阁汉官典职曰德阳殿画屋朱梁柱皆金镂一柱三带韬以赤缇周旋容万人激洛水于殿下洛阳宫殿簿曰殿南北行七丈东西行三十七丈四尺应劭汉官仪曰在崇贤门内李尤铭曰皇考垂象以示帝王紫微之侧[弘]诞弥光大汉体天承以德阳崇高[弘]丽包受万方内综朝贡外示遐荒盖北宫殿之最尊者
崇德殿
亦明帝造薛综曰崇德在东德阳在西相去五十步
龢驩殿安福殿
薛综曰龢驩安福二殿在德阳殿南
宣明殿
在德阳殿后
温明殿章德殿寿安殿
或作德阳宫内殿名
含德殿章台殿天禄殿温饰殿迎春殿永[宁]殿崇政殿
在金商门内
永乐宫
续汉志曰德阳前殿西北入门内永乐太后宫即桓帝母也
增喜观
和喜邓后即此阁门宫人
白虎观
白虎门名于门立观因名之内有殿章帝会群儒讲五经同异
九子坊
汉宫阁名曰洛阳故北宫有九子坊
东西掖庭崇德署
在金商门内
钩楯署掖庭署朔平署
右北宫
城内两宫之外
城内街二十四
汉官典职曰雒阳二十四街街一亭
长寿街
光武见陈留吏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
万岁街土马街
已上见应劭风俗通义
铜驼街
华延俊洛阳记曰汉有两铜驼在宫之南街四会道头夹路东西相对高九尺汉时所谓铜驼街又曰洛阳又有香街陆机洛阳记曰俗语曰金马门外聚众贤铜驼陌上集少年风土记曰石季龙后取铜驼向邺
香街
见上按二十四街所见惟五
三市
华延俊洛阳记曰大市名金市在城中南市在城之南马市在大城之东
都亭二十四
见上又华延俊洛阳记曰城内都亭二十四
芳林亭奉常亭广世亭昌益亭广莫亭定阳亭遮要亭暴室亭广阳亭西明亭万岁亭
按亭在故嵩阳县西北已载登封事中此云城内都亭恐非足
文阳亭东明亭视中亭东因亭建春亭止奸亭德宫亭东阳亭千秋亭安众亭孝敬亭清明亭
已上惟奉常一亭见汉书余见延俊记而失一名
里 【 城内】
按城之内外皆有里名今但录所见者又吕静韵集大(上□下车)里名在洛阳不知时代今附见之 【 (上□下车)音轘】
步广里
在上东门内有翟泉
永和里
有董卓宅
永安宫
洛阳宫殿名曰周回六百九十八丈洛阳宫殿簿曰宫内有景福殿安昌殿延休殿有园东京赋曰永安离宫修竹冬青又永安有候台李尤铭曰合欢黄堂中和是遵旧庐怀本新果畅春候台集道俾司星辰丰业广德以协天人万福来即嘉娱永欣
高安馆
李尤铭曰巍巍高安明圣是修嶕峣丽馆窗闼列周增台显敞禁室静幽长除临起棂槛相承圣朝明察同保休征
太尉府
建武二十七年改大司马为太尉蔡质汉官典职田府开阙王莽初起大司马后盗神器遂贬去其阙汉官仪曰张衡说明帝以为司徒司空府已荣欲更治太尉府府公赵熹也西曹椽安众郑均素好名节以为朝廷新造北宫整饬官寺旱魃为虐民不堪命曾无殷汤六事周宣云汉之辞今府本馆陶公主第舍员职既少自足相受熹表陈之即见听许其冬帝幸辟雍历二府见皆壮丽而太尉府独卑陋显宗东顾叹息曰椎牛纵酒勿令乞儿为宰时熹子世为侍中骖乘归具白之熹以为恨频谴责均均自劾去
司徒府
汉官典职曰府与苍龙阙对厌于尊者不敢号府应劭曰此不然丞相旧位在长安时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明帝本欲依之迫于太尉司空但为东西门耳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殿西王侯以下更衣并存周礼有外朝干宝注曰礼司徒府中有百官朝会殿天子与丞相决大事是外朝之存者建安十三年罢三公官置相国荀绰晋百官表注曰汉丞相府门无阑不设铃不警鼓言其深大阔远无节限也周礼王之会同军旅甸役之祷祠肄仪为位郑元注肄习也若今时肄司徒府也
司空府
古今注曰永平十五年更作太尉司徒司空府开阳城门内与上文不同
承华厩
顺帝汉安元年置
騄骥厩
东观汉记曰灵帝光和四年初置騄骥厩领郡国调马调谓征发
中藏府承禄署圃囿署謻门
在小苑门内冰室门也东京赋曰謻门曲榭薛综曰冰室门及榭皆屈曲邪行依城池为道水经注曰謻门即宣阳门也门内有宣阳冰室汉书曰幽平之后分为二周有逃责之台服虔曰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迫主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刘德曰洛阳南宫謻台是也謻音移又直移反帝王世纪曰周赧王虽居天子之位为诸侯所侵逼与家人无异贳于民无以归之乃上台避之故周人因名其台曰逃债台故洛阳南宫謻台是也
濯龙园
司马彪续汉书曰在洛阳西北角续汉志曰近北宫明德马后置织室于园中又按桓帝祠黄老于濯龙宫薛综注东京赋引洛阳图经曰濯龙池名故歌曰濯龙望如海河桥渡似雷疑皆在园中因以名又有濯龙池
芳林园
在步广里明帝诏先帝时灵芝生芳林园自吾建承露盘已来甘露复降有崇光华光二殿
修明苑
内有华阳殿兴嘉殿
九龙池御龙池白石池天泉池梁冀宅
张璠汉记曰梁冀于洛阳城内起甲第作阴阳殿连阁洞房
右城内两宫之外
城外
城外门亭十二
汉官典职曰洛阳二十四街街一亭十二城门门一亭今所见惟九亭
津门亭
东海王疆薨显宗出幸津门亭发哀
皋门亭宣德亭长寿亭宣阳亭
宣阳门外
凡阳亭
城西
夕阳亭
城西又按晋贾充出镇长安百寮饯送于此自旦及暮故曰夕阳亭疑因其旧名
万寿亭
夏门外
临平亭
疑在城北
里
录所见者
上商里
赐鲍永洛阳商里宅东观记曰上商里也陆机洛阳记曰在洛阳东北本殷顽人所居故以名
明堂灵台辟雍
光武中元元年建汉官仪曰明堂去平城门二里所天子出从平城门先历明堂乃至郊祀又曰辟雍去明堂三百步四门外有水以节观者门外皆有桥车驾临辟雍从北门入汉宫阁疏曰灵台高三丈十二门水经注曰高六丈方二十步张衡东京赋曰左制辟雍右立灵台薛综注曰德阳殿东西非也
太学
光武建武五年起陆机洛阳记曰在开阳门外去宫八里讲堂长十丈广三丈灵帝召诸儒正定五经刊石于是熹平四年蔡邕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马日磾议郎张训韩说太史令单扬等奏定六经刊于碑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笔写者千余人填塞街陌其碑为古文篆隶三体立太学门外
雩场
在明堂南
承光宫胡桃宫
在广阳门外
平乐观
明帝永平五年至长安迎取飞廉铜马置上西门外平乐观观一作馆灵帝设秘戏以视远人东京赋曰平乐都场示远之馆
长乐观
疑在北门外
宣阳观四百尺观
灵帝光和五年起在阿亭道
千秋观鸿池观泉城观扬威观石楼观
五观见陆机洛阳记云在洛阳城外
鼎中观
舆地志曰在洛阳西南洛水北是成王定鼎处
西苑
顺帝阳嘉元年起又有西园续汉书曰中平二年造万金堂于西园
鸿德苑
桓帝延熹元年置在津城门外
显阳苑
延熹二年造
罼罜苑
灵帝光和三年作二苑东苑周一千五步中有渔梁台西苑周三千三百步并在宣平门外
灵琨苑
亦灵帝光和三年作
平乐苑上林苑
洛阳宫殿名有平乐苑上林苑
右城外
按汉宫殿名曰洛阳有泰夏门阊阖门西华门万春门长秋门景福门永巷门丙舍门鸿都门金牙门不老门定鼎门又洛阳故宫名曰有飞兔门广怀门明礼门千秋门金门笙镛门神仙门又有照园九谷池八溪池皆莫知所在今附见
魏城阙宫殿古迹
宫馆池苑
魏城门十二
皆循汉名明帝造三层楼于夏门去地十丈故陆机与弟书云大夏门有三层楼高百尺
宫室
按魏略曰董卓烧南北二宫魏武帝更于夏门内立北宫魏世宫殿名所见独少疑承汉之旧故也其宫榜多梁鹄八分体南宫既建明帝令侍中韦诞以古篆书之
司马门
明帝景初二年铸铜人二号翁仲列坐于门外水经注曰王有五门皋库雉应路门也明帝改雉门为阊阖门又曰明帝始筑阙崩压杀数百人遂不复筑故无阙门
承明门
陆机洛阳记曰承明门后宫出入之门吾常怪曹子建诗谒帝承明庐问张公公云魏明帝作建始殿朝会皆由承明门
云龙门
明帝造
肃城门
魏书曰文帝初在东宫集诸儒于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
太极殿
明帝青龙三年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华延俊洛阳记曰殿有四金铜柱戴延之西征记曰太极殿上有金井阑金博山鹿卢蛟龙负山于井上又有金狮子按此殿水经注曰是汉南宫崇德之基历代正殿皆以太极名之自此始也
九龙殿
青龙二年崇华殿灾改名九龙引谷水过其前高堂
隆传曰时郡国有龙九见故曰九龙鱼豢魏略曰殿前有玉井绮阑
建始殿
见上
昭阳殿
见上在太极之北明帝所治铸黄龙高四丈凤凰二丈置殿前又魏志曰明帝建昭阳殿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握土以率之
式干殿显阳殿
明帝景初闲造皇后正殿也按晋文帝讳昭遂改曰显阳而此与昭阳两出未详
嘉福殿
文帝明帝并崩于嘉福殿
崇华殿
文帝疾笃司马懿曹真陈群见于崇华殿之南堂
仁寿殿
魏志曰明帝与东阿王诏曰昔先帝时甘露屡降于仁寿殿灵芝生芳林园中自吾建承露盘已来甘露复降芳林园仁寿殿前
文昌殿
文帝黄龙元年冬至日黄雀集于文昌殿前见曹植表
含章殿
显阳之东
徽音殿
显阳之西
云气殿
杨龙骧洛阳记曰显阳殿之北有云气殿
芙蓉殿九华殿承光殿
三殿见洛阳宫殿簿
干元殿避雷室
杨龙骧洛阳记曰显阳殿北有避雷室西有御龙室
御龙室
见上
总章观
见上又有百叶钞曰魏筑总章观建翔凤于其上使八方才人六宫女尚书居之李善注文选总章观明帝立
听讼观
明帝太和元年改平望观为听讼观其西北即华林园隶簿
凌霄观
明帝作凌霄观始构有鹄巢其上侍中高堂隆曰起阙而鹄巢不得居之象
崇文观
明帝青龙二年造集善属文者充之
宣武观
明帝于宣武场上为栏苞虎爪牙使力士袒裼迭与之搏纵百姓观之
元武馆东堂西堂
山谦之丹阳记曰东西堂亦魏制于周小寝也
翦吴堂
见魏名臣奏
陵云台
文帝黄初二年筑在宣阳门内韦诞题名榜经曰发白为辘轳绞上杨龙骧洛阳记曰高二十丈登之见孟津世说曰陵云台楼观极精巧先称平众材轻重当宜然后造构乃无锱铢递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崩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便颓坏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
永始台
魏略曰黄初五年文帝东征留郭后于永始台
三层楼
魏略曰武帝立北宫明帝造三层楼高十丈陆机与弟书曰大夏门魏明帝造有三层楼高百尺
百尺楼
洛阳记曰洛阳城内西北隅有百尺楼文帝造
鞠室
明帝青龙元年鞠室灾
永[宁]宫
齐王时曹爽用何晏之谈迁太后于永[宁]宫专擅朝政
华林园
即汉芳林园文帝黄初五年穿天渊池六年又于池中筑九华台明帝取白石英及五色文石于太行谷池之山起景阳山于园中帝躬自握土以率群臣景阳山北结方湖湖中起御坐石前建蓬莱山景阳山东有九江中作员坛三破之侠水得相通故曰濯龙芳林九谷八溪避齐王名改华林有疏圃天渊池中有殿悉是洛中故碑累之南有文帝茅茨堂前有茅茨碑洛阳图经曰华林园在城内东北隅水经注曰华林园疏圃中有古井悉玟玉为之以缁石为口工作精密独不变古璨焉如新
桐园灵芝池
黄初三年穿
幽泉池阴流池鸣鹤池流杯池
郭缘生述征记曰广阳门北明帝流杯池犹有处所池西平原懿公主第有皇女台
蒙汜池
明帝于宫西凿池以通御沟义取日入蒙汜为名至晋张载作赋曰幽渎傍集潜流独注澹淡滂沛更来迭去仰承河汉吐纳云雾
灵台辟雍
陆机洛阳记曰灵台在洛阳南去城三里又曰辟雍在灵台东相去一里俱魏所徙
太学
正始中立篆隶古文三字石经又刊文帝典论六碑附其次
渭阳馆
明帝为外祖母甄氏筑馆侍中缪袭曰此馆之兴情锺舅氏宜以渭阳为名
渭阳里
又名其里
西桥
魏略曰洛阳城西桥中桥洛水浮桥三柱三柱三公象也
十里一亭
魏略曰从长安至大秦人民连属十里一亭
右宫馆池苑内外兼录
按丹阳记曰汉魏殿观多以复道相通故洛宫之间七百余闲华延俊洛阳记曰堂皇宫殿皆石玉珰龙桷藻梲
晋城阙宫殿古迹
晋城门十二
晋都城亦在成周门十二
陆机洛阳记曰洛阳十二门门有阁闭中开左右出入城内大道三中央御道两边筑土墙高四尺公卿尚书章服从中道凡人行左右道左入右出不得相逢夹道种槐柳树晋书曰洛阳御道筑墙高丈余百郡邸舍皆在城内又曰洛阳十二门皆有双阙有桥桥跨阳渠水按舆地志曰洛阳城四面有阳渠水即周公所制也土源出幽谷东流注城西北角分流绕城至建春门外合又折而东流注于洛朱超石与兄书曰洛下道路本好行种青槐荫映可爱华延俊洛阳记曰城内宫殿台观府藏寺舍凡有一万一千二百一十九门自刘曜入洛元帝渡江官寺里阁鞠为茂草
南面四门曰平昌门
汉之平门
开阳门宣阳门津阳门
汉之津门按永嘉二年王弥至洛阳屯于津阳门弥兵败烧建春门而东疑此用汉名为津阳门
东面三门曰清明门
汉之宣平门
东阳门
汉之中东门
建春门
汉之上东门一曰上升门按永嘉二年王弥烧建春门已见上三年刘曜以兵屯于上东门而一门二名未详
西面三门曰广阳门西明门
汉之雍门
阊阖门
汉之上西门
北面二门曰广莫门
汉之谷门
大夏门
汉之夏门魏曰大夏
长春门朱明门青阳门承明门崇礼门
已上见晋宫阁名
云龙门
杨骏被讨主簿请烧云龙门以示威骏曰魏明帝造此大功奈何烧之
风虎门神兽门
东对云龙门
宫内
万春门太极殿
洛阳宫殿簿曰太极殿十二闲殿前南行仰阁三百二十八闲南上总章观阁十三闲东上凌云台阁十一闲殿前有两株万年树
建始殿明阳殿
本昭阳殿避文帝讳改
式干殿晖章殿显阳殿含章殿
又有含章鞠室
徽音殿崇贤殿仁寿殿
殿前有大方铜镜向之写人形体
百福殿章华殿嘉福殿宣光殿修明殿嘉乐殿芙蓉殿章阳殿百儿殿
又有百子殿
芳德殿清暑殿灵圃殿承光殿永[宁]殿景福殿延休殿虞渊殿洞冥殿安昌殿明光殿万年殿
已上见晋宫阁名及洛阳宫殿簿
东堂西堂宣猷堂尧母堂长寿堂则百堂螽斯堂休征堂延禄堂承庆堂仁寿堂绥福堂含芳堂乐昌堂椒华堂芳香堂显成堂承光堂五福堂嘉[宁]堂桃闲堂皇
洛阳记曰洛阳宫有桃闲堂皇杏闲堂皇(木奈)闲堂皇竹闲堂皇李闲堂皇鱼梁堂皇醴泉堂皇百戏堂皇水碓堂皇择果堂皇
金光阁清阳阁朱明阁承休阁安乐阁白藏阁显仁阁崇明阁章德阁飞云阁安世阁长安阁文成阁明庆阁崇阳闼延明闼通明闼修云闼通福闼徽音闼承休闼元明闼元晖闼崇礼闼白藏闼羲和温房显昌坊修成坊绥福坊延禄坊休征坊承庆坊桂芬坊椒房坊舒兰坊艺文坊凤凰楼伺星楼
已上并见晋宫阁名
[弘]训宫
怀帝立惠帝羊皇后居之
临商观
陆机洛阳记曰宫中有临商陵云宣曲广望阆风万世修龄总章听讼凡九观皆高十六丈以云母着窗里日曜之炜炜有光辉又曰八观在宫之西惟听讼一观在东华延俊洛阳记曰洛阳城十八观皆施元槛铁笼疏云母幌而不载十八观名盖兼宫外而言也
陵云观宣曲观广望观阆风观万世观修龄观总章观
观内有仪凤楼观之南别有翔凤楼又有庆云楼
听讼观
陆机与弟书曰听讼观东作百丈许廊屋
元览观
洛阳宫殿簿曰观南行至临商观高阁五十五闲
东汜观清览观高平观
洛阳宫殿簿曰观南行至清览观高阁六十四闲
见亲观
洛阳宫殿簿曰阁九闲
高乐观万年观
已上建康宫阙簿引洛宫中所有
射雉观
在广阳门之西北
弗鸡台
同上
崇文台陵云台
述征记曰台有明光殿西高八丈累砖作道通至台上登台迥眺究观洛邑暨南望少室亦山岳之秀极也
冰室
陆机洛阳记曰冰室在宣阳门内常有冰天子用赐王公众官戴延之西征记曰凌云台有冰井延之以六月持去经日犹坚述征记曰冰井在陵云台北古旧藏冰处
春王园
陆士衡诗曰逍遥春王圃李善曰晋宫阁名洛阳宫
有春王园
琼圃园云芝园石祠园
并见晋宫阁名在洛阳宫
右宫内
太子宫
陆机洛阳记曰太子宫在大宫东簿室门外中有承华门
承华门
见上
崇政殿
晋太子宫有崇政殿
右太子宫
城之内外
千秋门
齐王冏臣五人大治第舍开千秋门南墉以通西阁
平君门
华延俊洛阳记曰平君门汉小苑南门也
宣武观
晋宫阁簿曰在大夏门内东北故云南望天渊池北瞻宣武场
玺观
河南十二县境簿曰在广阳门北
斗鸡台
述征记曰广阳门西南有刘曜垒垒西曜试弩棚西北有斗鸡射雉台
射雉台
见上
永[宁]宫
洛阳宫殿簿曰有连阁二百八十六
琁华宫
有玉井
华林园
内有崇光华光疏圃华延九华五殿繁昌建康显昌延祚寿安千禄六馆园内更有百果园果别作一林林各有一堂如桃闲堂杏闲堂之类有古玉井悉以玟玉为之园内有方壶蓬莱山曲池
平乐苑鹿子苑
在河南县
桑梓苑
城西
元圃园
杨佺期洛阳记曰东宫之北曰元圃园内有宣猷堂
舍利池都亭池灵芝池潜灵池绿池灵台明堂辟雍国学太学
述征记曰国学在辟雍东北五里太学在国学东二百步
前后左右将军府
陆机洛阳记曰五营校尉前后左右将军府皆在城中潘岳宅之西
三市
闲居赋曰陪京泝伊面郊后市陆机洛阳记曰洛阳凡三市大市名曰金市在临商观之西马市在大城之东洛阳县市在大城南然此市洛阳县也一说三市谓平乐市金市马市也金市在凌云台西北对洛阳垒马市在大城东前有石桥悉用大石下员以通水可过大舫洛阳故宫名曰马市在城东吴蜀二主馆与相连水经注曰马市即嵇康为司马昭所害处晋志曰五部三市东西七里南北九里
百郡邸
陆机洛阳记曰百郡邸在城中东城下步广里
铜井
洛阳记曰宫墙西有两铜井连御沟名曰蒙汜
太仓
在建春门内杜预曰翟泉在太仓西南
常满仓
建春门外
永安里
宣帝宅
汶阳里
赵王伦宅
延嘉里
夏侯湛宅 【 嘉一作喜】
德宫里
潘岳宅
宜春里
左思所居
白社里
董京字威辇初至洛阳被发而行逍遥吟咏常宿白社中时乞于市残碎缯絮结以自覆金帛佳绵则不肯留其里在建春门东
步广里
在翟泉侧晋起居注曰永嘉元年里内地陷有二鹅出一苍一白苍者冲天白者在地陈留孝廉董养曰步广里即周之狄泉旧盟会之地也苍者胡象白者晋象今胡色盛晋色弱其可言乎
诸里
晋宫阁名曰洛阳城中诸里年和里宜寿里永年里宜都里太学里富弼里大雅里孝敬瑞安城里左池里东台瑞安民里延寿里日中里西国里东牛里谷阳里北恢瑞安武里孝西里太始里光林里石市里宜秋里葛西里西河里宣赐里南孝里中恢里宜年里渭阳里利民里西乐里北溪里西义里中统里宣都里石羊里中安里右池里
诸坊
晋宫阁名曰洛阳宫有显昌坊绥福坊延禄坊休征坊承庆坊福昌坊寿成坊宣光坊安乐坊舍利坊益寿坊永寿坊城祚坊阳遂坊桂芬坊椒房坊舒兰坊艺文坊恭职坊繁昌坊吉阳坊肃成坊按唐坊名通谓之里如白乐天居履道坊亦曰履道里今有坊又有里未详
城内都亭
华延俊洛阳记曰城内都亭华林奉常广世昌益广莫定阳遮要暴室广阳西明万岁文阳东明视中东因建春止奸德宫东阳千秋安众孝敬清明二十四亭
金沟
王济移第即北邙山下时洛京地贵济买地为马埒编钱满之时人谓之金沟
贾充宅
宣武场西
石崇宅
在翟泉侧有绿珠楼
水衡署
谷水东右出为方湖东西一百九十步南北七十步水衡署在其所
阮曲
谷水又东南转屈东注谓之阮曲盖阮嗣宗所居之地
南浮桥
河南郡县境界簿曰城南五里洛水浮桥晋书夏统字仲御会稽永兴人母病乃诣洛阳市药会三月上已洛中王公以下并至南浮桥士女骈填车服烛路统时在船中曝所市药物贵人车乘来者如云统并不之顾太尉贾充怪而问之统初不应重问乃徐答曰会稽夏仲御也
七里涧
在马市东与鹿苑相接涧有石梁即旅人桥也洛阳记曰城东有石桥以跨七里涧
右城之内外
按洛阳宫殿簿及古宫名有飞兔门广德门明理门望锺门神仙门万春门昌福堂徽音堂嘉德堂鱼梁堂皇醴泉堂皇百戏堂皇九华堂皇虚德堂修成堂望舒凉室清暑凉室含章鞠室灵芝鞠室又戴延之西征记有郁金屋皆不分魏晋之闲今附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