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峰李永选撰辑 南山张善贵校刊
○大 事
隋开皇十二年,改原丰县曰闽。
唐开元十三年,因州西有福山,即长乐董奉山,改闽州为福州。福州之名,昉此。
乾符六年,黄巢陷闽,围福州。观察使韦岫战不胜,弃城遁。贼入,焚室庐,杀人如麻。
后唐长兴四年,改福州为长乐府,改闽县为长乐县,又改侯官曰闽。
宋靖康元年,福州军杀知州柳庭俊。四境大乱。
建炎二年,建州军士叶侬作乱,入福州,所至纵火毁民居。
景炎元年,益王称号福州,升州为福安府。未几,又复为福州。
元至元十七年,置中书省于福州。至正二十七年,陈友定环福州城外筑垒备战,民多受害。
明洪武元年,拜方谷真福建行省平章事。(以上见《福建通纪》、《闽侯县志》。)
永乐十年,郑和奉使西洋,统领舟师驻泊江左、光俗、沿江。和登云门山,重建云门寺。(《琴江志》。)
嘉靖二十九年,海寇入营前。(《海滨大事记》。)
三十二年,营前陈谨状元及第。是年早稻变秫。(营前《陈氏族谱》。)
三十四年十二月,倭寇焚掠江左里,浮岐、猴屿民皆播迁。
三十五年正月,倭寇由石尤岭犯钦仁里。(长乐旧志。)
三十六年三月,倭数千犯江左登陆,居民奔窜。八月扰马江,舣舟营前。劫夺至德、光俗各墩。
三十七年四月,倭千有余人犯闽安,焚劫至营前及唐屿、白田各处,入福清。
三十八年,倭犯营前各地。居民受害惨酷。
三十九年三月,倭舟入营前,民逃避者弥月。四月,巡抚刘焘平之。
四十一年四月,倭由营前进扰福清,沿江村落告警。总兵戚继光率部追踪之,尝屯兵营前。(以上见《海滨大事记》、《闽侯县志》)。
万历十一年,唐屿牛山鸣,林材登第。
二十二年,岁饥,各乡饥民夺食。抚院金学曾施赈,教民种薯救荒。
崇祯三年八月,海寇都海佬入口,沿江居民死伤甚众。又草寇大疤掌窃踞大象山、大田源、象鼻仑为寨,骚扰附近,鸡犬不宁。
六年,海寇刘香驾船入内港劫掠猴屿,村民御之,庐舍为墟。(见各姓族谱)。是年大疤掌乌合之众出没大象山。
清顺治四年,义师起八郡,光俗里林成科率义民与清兵战于岭口,死者七八十人,伏尸暴露,累日始掩。(见林氏族谱。)
五年,明永历二年正月,鲁王微服至至德里广明寺,一宿转闽安,称监国。是年大旱。
十年,大疤掌败。按大疤掌姓王名景熊,用二铁椎重数十斤。同王珽、陈韬(珽,五都东园人,诸生,毁家集众应鲁王。韬,字汤铭,鹤上人)集义兵拒清复明,不成。传珽死于虎,韬投于海,景熊到后不明。又草寇陈杏杏、萧成元、包齿山踞大象山为乡里患。(黄李族谱)
十二年,满洲兵披甲及汉军三万分驻福州附近人家,索酒食金帛,使主人喂马,违即捶楚交加。
十三年九月,郑成功由闽安镇至营前罗星塔,攻福州,三战三捷。
十四年七月,郑成功兵仍守闽安罗星塔营前。十月败,退守琅崎。
十五年,筑江左里南岸炮台。
十六年十一月,满洲兵居住民房,大屋留一进,小屋留一房,主人供给油柴酒肉。至次年始往漳州。(以上见《闽侯县志》)
十七年七月,靖南王耿继茂兵由广至,取草,索供应柴炭鸡鹅鸭等。闽侯二邑计配草夫一千三百名,菜园王人批贌,商店王人收税,关隘王人总管,渡船王人撑载。凡闽县界屋皆王兵驻之。(《闽侯县志》)
十八年春,闽邑主周殷时委典史蔡法到地,住唐屿,以采买为名,索民供应,几酿民变。(《黄氏族谱》)
康熙元年正月,匡福州城内外民房与妓女并打花鼓人居住。
十三年,耿继茂子精忠据福州叛,遣差官到各地派民为夫。至十六年始稍定。
十四年,兵取砖石为垒,诸山坟墓俱毁。
五十八年,县丞移驻营前。(以上见《闽侯县志》)
雍正六年十月,洋屿设水师旗营防海。(见《福州府志》并《琴江志》)
十二年,建营前县丞厅。
十三年,拆光俗里一、二、三图,至德里一、二、三图,江左里二图,隶营前县丞管辖。(以上见《闽侯县志》)
乾隆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子丑寅三时,洋屿贾民一产三男。
嘉庆十四年五月,海啸为灾,洋屿城东门至南门围墙坍塌。
二十四年五月二十六日,洋屿水师营火药失慎,毙十五人,伤者不计其数。(以上见《琴江志》)
道光十四年七月,大水,营前一带平地水高三四尺,田庐尽没。
二十年二月,钦差大臣祁寯藻抵福州,查办海口烟贩,并严拿汉奸,筹划水陆巡防事宜。
同治五年,左宗棠奏请就福州试造轮船,设船政局于马尾,沈葆祯为大臣。马尾与营前对峙,仅隔一水。民多投效。
光绪十年七月初三,法舰马江开炮,营前居民震恐四散,蜑船沉没者夥。初七,攻南北岸,台、寨、村落惨无人烟。(以上见《闽侯县志》)
二十三年,瘟疫流行。是年改七月初一为次年正月元旦。(《黄氏族谱》)
宣统三年九月,福州民军起义,推第十镇统制孙道仁为都督。省城疏散,村庄人口激增。
民国元年,营前改设县佐。
六年七月二十六日,大风,沿江受灾惨重。
八年闰七月初一,风雨为灾,农村歉收。
十一年八月,沿江居民以粤军过境拉夫,皆纷纷逃避。
十二年,大旱,饥民夺食,土匪猖獗。
十四年秋,因林其昌、林云龙、陈伟相继盘踞大象山,海军陆战队到地清乡。
十五年冬,瓜山大战影响,营前人心惶恐,市多闭门。
十六年十二月,福建农工厅长黄展云向省政府提议,划营前分县区域为模范农村。
十七年三月五日,模范村正式成立。同时开始编查户口,清丈田亩,辟新街,建码头,设农工银行。五月,营前港龙舟竞渡,以刹时天变,大风骤至,躲避不及,覆舟死者数十人。
二十二年三月,改模范农村为闽侯第十三区。就地置区公所。
二十三年九月,六里划归长乐管辖,为长乐县第七区。省政府派委员陈煌琳到县勘界,立碑太岁坑(在高详里黄石)。十月,林参议志棠到地清乡。
二十四年,改第七区为第四区,区署仍设营前。是年十月,营前街空前大火,延烧计百余户。
二十五年,省令移民崇安垦荒。
二十七年三月,营前又遭火灾。时抗战军兴,封锁海口,征石,挨户献石填海阅几个月。
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营前新街以抗战被敌机轰炸。
二十九年八月,敌炸毁南岸炮台。
三十年四月十九日,县长张灿闻警不抵抗,携印向赤屿潜逃。敌由仙岐登陆,猛扑县城。下午三时,相继陷洋屿、营前。八月四晚,游击队于琅尾湾毙敌酋长乐守备中岛少佐等四十有二人。九月三日,地方克复。
三十一年元夕,营前火灾,焚房屋数十家。四月,美孚煤油厂被炸,波及民居,民遭死伤。
三十三年十月五日,沿海再度失守。八日,县战地服务队反攻,激战金鸡山、湖里岭,歼敌二十余人。嗣敌戒备,强迫民工遍掘战壕。
三十四年五月十八日,重光。敌退时民多被拉为夫。在沦陷期中,敌稗田部队抢掠物资,地方损失甚大。
三十五年秋九月,海荡,晚稻歉收。政府以劫后受灾,办理救济,减赋,抚辑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