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惜抱轩诗文集 » 惜抱轩诗文集全文在线阅读

《惜抱轩诗文集》卷二·考

关灯直达底部

郡縣考

周之制,王所居曰國中,分命大夫所居曰都鄙。自國而外,有曰家稍者矣,曰邦縣者矣,曰邦都者矣,而統名之,皆都鄙也。鄭君云「都之所居曰鄙」,殆非是,宜曰鄙之所居曰都。《詩》曰:「作都於向。」《月令》曰:「毋休於都。」然則都者,鄙所居城之謂也。見於《詩》、《書》、傳記,凡齊、魯、衛、鄭之國,率同王朝都鄙之稱。蓋周法,中原侯服,疆以周索;國近蠻夷者,乃疆以戎索。故齊、魯、衛、鄭名同於周,而晉、秦、楚乃不同於周,不曰都鄙而曰縣。然始者有縣而已,尚無郡名。吾意郡之稱,蓋始於秦、晉,以所得戎、翟地遠,使人守之,為戎、翟民君長,故名曰郡。如所云「陰地之命大夫」,蓋即郡守之謂也。趙簡子之誓曰:「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郡遠而縣近,縣成聚富庶而郡荒陋,故以美惡異等,而非郡與縣相統屬也。《晉語》:「夷吾謂公子縶曰:『君實有郡縣。』」言晉地屬秦,異於秦之近縣,則謂之曰郡縣,亦非云郡與縣相統屬也。及三卿分範、中行、知氏之縣,其縣與己故縣隔絕,分人以守,略同昔者使人守遠地之體,故率以郡名。然而郡乃大矣,所統有屬縣矣。

其後秦、楚亦皆以得諸侯地名郡,惟齊無郡,齊用周制故也。都鄙者,王朝本名。故晉、秦、楚雖為縣,而未嘗不可因周之稱,而周必無郡之稱,以郡者遠地之稱也。秦之內史,漢之三輔,終不可名之郡,況周畿內乎?《周書作雒篇》乃有「縣有四郡」之語,此非真西周之書,周末誣僭之士為之也。

漢廬江九江二郡沿革考

自秦並六國,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其後頗復增置,然世欲考秦置分土之實,不可得而詳矣。其大要自巴、蜀而下,在江南地為郡,曰長沙、鄣、會稽;江北地為郡,曰南郡、九江、東陽,皆緣江以達海。漢興,以秦郡居地太廣,稍分置焉。

昔《禹貢》九江之水,居秦九江郡南。今安徽淮南地及湖廣之黃州府,皆秦九江郡也。項羽分王諸將,分九江為二國:其北封九江王黥布都六,其南封衡山王吳芮都邾。秦時呼《禹貢》衡山曰湘山,而名潛、霍山曰衡山。始皇帝二十八年,「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是也。故芮為衡山王,約有今安慶、廬州、黃州地矣,而九江之水,乃在衡山之國。漢滅項羽,徙芮封於長沙,以黥布為淮南王,王九江、衡山及江南豫章、廬江。豫章、廬江之在秦,不知地何屬也。及漢為郡,以隸淮南。黥布滅,以布四郡封淮南王長。長死,文帝復封其三子,安為淮南王,蓋得黥布九江王時故地;勃為衡山王,蓋得吳芮故地;賜為廬江王,得豫章、廬江。夫廬江者,其水出陵陽東南,而西北流經彭蠡以入於江,至今猶命彭蠡之山為廬山云。故漢之郡國以是名之也。

廬江王賜既都江南,地鄰越,吳、楚反時,賜使使與越交通。吳、楚滅,景帝以衡山王勃堅守不下吳、楚,內徙之為濟北王以褒勃,而疑賜,徙賜王衡山,收豫章、廬江以斷通越焉。其後伍被與淮南王謀收衡山以擊廬江,絕豫章之口,思得江南以通越云。武帝元狩初,淮南、衡山既皆以謀反,國除,淮南為九江郡,分其西為六安國,衡山國為衡山郡。漢二郡之立自是始。

始者劉賈王鄣、吳、東陽三郡,為荊王。吳故會稽也,賈死,以封吳王濞。濞時,吳郡復名會稽,又易東陽曰廣陵。景帝罪楚王戊,削東海郡,又削吳會稽、鄣郡。吳、楚以是反,國除。以吳、廣陵為江都國,頗予以江南鄣數縣,故江都號為得鄣郡而不得吳。武帝元朔元年,江都國以推恩,封易王子江南,為丹陽侯,湖孰侯,秣陵侯,及元狩、元鼎間,國皆除。然後武帝於江南建丹楊郡,其東合吳傅海為會稽郡,其西南包彭蠡屆嶺為豫章郡,而鄣、吳、廬江悉罷。自秦於江南設鄣、會稽二郡,至漢嘗分為四五,而卒為三郡焉。於是江南遂無廬江名矣。其後改衡山郡曰廬江,然後廬江之名遂移於江北也。

太史公猶稱九江、衡山為南楚。褚先生始稱:「廬江郡嘗歲時生龜長尺二寸者二十枚。」桓寬為廬江太守丞。然則衡山之為廬江,其昭、宣間乎?及平帝元始間,錄地志者於廬江郡,書曰「廬江出陵陽」云云,此蓋沿武帝以前廬江郡之舊說。昭、宣以後,廬江之水,不在廬江而在豫章也。

九江、廬江二郡,始為九江、衡山國時,北界淮,南界大江,東抵滁水,西循安豐以南,其形截然以方,及漢以邾屬江夏郡,則西南缺焉。史言「衡山王賜當朝,道過淮南、壽春」。苟賜因吳芮故都都邾,則往長安不經壽春,賜都蓋處其東。疑賜來王時,漢削其邾,自是郡無邾也。

漢郡二,國一,共縣三十二。今州縣二十七。

舒 蓋得今舒城(舒城,屬廬州府,蓋得漢舒縣北、合肥南界之地。)南、桐城北及廬江(廬江,屬廬州府,蓋得漢舒縣東南並臨湖之地。)西地。《左傳》杜注:「廬江舒縣西南有桐鄉。」又云:「廬江南有舒城。」按:廬江郡治舒,而雲南有舒城者,三國兵爭,舊治已壞,魏、晉徙郡治於舒縣之北。又漢舒縣當孔道,六朝畏北兵,移治僻地。宋、齊舒縣城徙東南,即今廬江縣矣。隋因之,改縣與郡同名,唐又因之。故章懷《後漢書注》云:「舒故城在今廬江縣西。」以杜注、章懷之言度之,漢舒治今舒城界內,六朝之舒在今廬江縣;隋無舒;唐開元後復置舒城,略當漢、晉故城之地;宋、元、明因之。

居巢 蓋得今巢縣漅湖南地及合肥東南、無為州(無為州,屬廬州府,蓋得漢居巢並襄安之地。)東北地。當春秋之世,此巢國,西屬楚橐皋,東屬吳。吳、楚蓋以漅湖為界。定二年,桐畔楚,楚師於豫章。吳潛師於巢,取道潛、六,以敗楚於豫章。度其時巢在今合肥界。漢因古居巢,猶治漅湖西南。東漢為侯國。劉昭注引《廣志》云:「有二大湖。」今巢縣南金繩寺東有古廢城,其北即漅湖,其南乃廬江白湖,然則《廣志》二湖,蓋謂此也。魏、晉間縣廢,六朝於其地僑置南譙郡。隋合橐皋盡入襄安。唐復披襄安之北置巢縣,而其治乃古橐皋。宋又分巢縣西南無為鎮置無為軍,而其治乃古居巢境矣。

龍舒 蓋得今懷寧(今懷寧、桐城之間,有大小龍山,意古之龍舒境乎?)北、桐城南地。《左傳》杜注:「舒西南有龍舒。」東漢侯國,六朝縣廢。

臨湖 蓋得今廬江縣東地。晉、宋之世,舒故治廢,移舒治於其東南,今廬江縣也。意其縣界所得古舒地實少,而得臨湖地為多矣。

雩婁 蓋得今霍丘西南地,決水出焉。東漢侯國。晉以縣屬安豐郡。《水經》酈注引《地道記》云:「在安豐縣西南。」宋以處蠻民,屬邊城左郡。

襄安 蓋得今無為(今無為州西南六十里有襄安鎮。)州西南地。

樅陽 蓋得今桐城(桐城,蓋得舒南、龍舒北並樅陽地。自隋同安經李子通之亂,郡縣毀壞,唐徙郡治懷寧。後同安徙治山城,蓋在漢舒縣桐鄉域矣,故改名桐城,而東鄉獨廣百八十里者,古樅陽境也。今屬安慶府。)東南地,東漢縣廢。《左傳》杜注:「廬江舒縣有鵲尾渚。」按:鵲尾在今桐城東鄉江側。舒縣地本不至江,東漢廢樅陽並入舒,舒地遂及江矣。樅陽入舒,則樅陽水為舒口。《魏志·臧霸傳》「吳兵屯舒口,欲救陳蘭」是也。東晉時,嘗復置樅陽。隋於此置同安縣,為同安郡治。唐廢郡,同安縣屬舒州。開元中,移縣治於山焦城,至德二載,改名桐城。

尋陽 蓋得今湖廣之黃梅(黃梅,屬湖廣黃州府,蓋得尋陽東地。)、廣濟(廣濟,屬湖廣黃州府,蓋得尋陽西地。是二縣在唐屬蘄州。《元和郡縣志》以蘄州四縣,盡為漢蘄春地,誤也。漢縣雖大,何能方三四百里?由不悟尋陽之本在江北耳。)縣地。吳立蘄春郡,尋陽屬焉。晉太康元年,省蘄春郡,以縣屬武昌。二年,還屬廬江。惠帝置尋陽郡,治江南柴桑,江北縣猶尚在也。及晉南度,江北之縣,僑置江南,後省縣並入柴桑,獨郡名在。自是江南之尋陽著,而江北之尋陽隱不聞矣。

灊 蓋得今霍山(霍山,屬六安州,得灊縣地。)縣地,沘水出焉。晉省入六,故杜元凱云:「灊在六縣西南。」隋置霍山縣,屬廬江郡。唐置盛唐、霍山二縣,屬壽州。章懷《後漢書注》云:「灊故城今壽州霍山縣。」宋省,明復置霍山縣。

皖 蓋得今灊山(灊山,屬安慶府,得皖地。唐、宋故懷寧、舒州治。宋景定元年,徙城於其縣東南宜城鎮。元英宗至治三年,析懷寧西置潛山,復城於唐舒州之舊治。)縣及懷寧(懷寧,今安慶府治,得皖東及龍舒之南地。宋景定元年,築宜城鎮,徙城於此,元、明、國朝皆因之。)西地。廬江郡本治舒,三國兵爭,舒廢不處,乃南治皖。東晉為晉熙郡之懷寧縣。唐以懷寧為舒州治。宋寧宗時為安慶府治。

湖陵邑 蓋得今太湖(太湖,屬安慶府,蓋得湖陵北地。)及望江(望江,屬安慶府,蓋得湖陵南、皖縣西地。)西地。漢縣有蠻夷,故或加邑。《漢志》云:「北湖在南。」蓋以今望江諸湖,對江南之彭蠡湖,名北湖耳。東漢省入皖。東晉置新治縣,宋置太湖蠻縣,齊置大雷郡。隋以為望江、太湖二縣。

松茲 蓋得今(宿松,屬安慶府,蓋得湖陵西、潯陽東地。)英山(英山,屬六安州,蓋得松茲東地。)及湖廣羅田(羅田,屬湖廣黃州府,蓋得松茲西地。)地六安其王子霸侯國。晉以縣屬豫州之安豐郡。

以上十二縣屬廬江郡。

六 蓋得今六安(六安州,直隸,得六縣及博鄉西地。)及鳳台地。如溪水首受沘,東北至壽春入芍陂。六安王國治。東漢為六安侯國。魏晉六安縣。宋、齊僑置新蔡郡。唐置盛唐縣。宋復為六安,既又為六安軍。元為六安州。

蓼 蓋得今霍丘之東北、穎上之南地。晉屬安豐郡,宋置蓼城左縣。隋於梁霍丘戍立霍丘縣,屬壽州。

安豐 蓋得今霍丘(霍丘,舊屬壽州,雍正二年,改屬穎州府。蓋得蓼南、安豐東、安風西及陽泉地。又得雩婁北地,故其境最廣。)之西、河南固始東地。東漢竇融侯國。《水經》:「淮水東過安豐縣東北。」又「決水北過安豐縣東。」魏為安豐郡治。晉以郡屬豫州。宋為邊城郡。隋以其地入霍丘。

安風 蓋得今霍丘之東北、壽州(壽州,屬鳳陽府。自淮以南,得漢壽春及成德西、安風東地。淮以北,乃漢下蔡地。蓋漢之九江、沛郡,以淮分界故也。)之西地。壽州芍陂,蓋居漢壽春、安風之界,今或名之安豐塘,正以宋於壽春地置安豐軍故耳。其實此塘不近安豐,乃在安風也。

陽泉 蓋得今霍丘之東南地。梁於決水東陽泉古城置決口城,後改為臨水縣。

以上五縣,為六安王國。東漢無六安王,五縣皆為侯國,屬廬江郡。

壽春邑 蓋得今壽州、鳳台(鳳台,雍正間,以壽州地太廣,分其東北為鳳台,而同治一城。)之北地。《水經注》:「芍陂在縣南八十里。」九江郡治。東漢去邑,揚州刺史治。魏淮南郡。晉改縣曰壽陽。隋、唐曰壽州治。周世宗克壽州,以下蔡並屬壽州,移治於淮北。宋為壽春府,亦在下蔡。南宋復移淮南,為安豐軍治。今有安豐城舊址是也,非漢安豐縣。元屬安豐路。明省縣及下蔡,置壽州,屬鳳陽府,要建今城。

逡遒 蓋得今合肥東、巢縣西北地。宋僑置汝陰、慎縣於此,隋、唐因置慎縣,屬廬州。南宋避孝宗諱,改梁縣。明省入合肥。

成德 蓋得今合肥西北地、壽州東南地。《水經》:「肥水出成德廣陽鄉,西北過其縣西,北入芍陂。」施水受肥,從廣陽鄉入於湖。

橐皋 蓋得今巢(巢,屬廬州府。此本漢橐皋,蓋九江、廬江,正以漅湖為南北界耳。唐因隋襄安並有湖北橐皋地,分其北置巢縣。宋又分巢縣之南為無為軍。於是巢縣治去居巢遠矣。)縣西。晉省入逡遒,故元凱云:「橐皋在逡遒東南。」今去巢縣西北二十里,俗猶呼柘皋。

陰陵 蓋得今懷遠西南地、鳳台東南地。《水經》注:「淮水又北經莫邪山西。山南有陰陵故城,後漢九江郡治。濠水經其城西,屈而南,又東至其城東,北流入淮。」晉南郡。

歷陽 蓋得今和州(和州,直隸,得歷陽西地。)地。東漢以其地分烏江縣。今江浦(江浦,屬江寧府,得歷陽東地。)之臨江地,皆歷陽之烏江境也。

當塗 蓋得今懷遠(懷遠,其淮水南地,當塗及陰陵東地也。其淮之北則沛、下蔡地也。屬鳳陽府。)東南地。東漢耿弇侯國,晉屬淮南郡,安帝義熙間置馬頭郡,齊曰荊山郡馬頭縣。隋塗山縣,屬濠州。唐省入鍾離。

鍾離 蓋得今臨淮西及鳳陽(鳳陽,鳳陽府治,得鍾離地。其跨淮北,乃漢沛、夏丘地也。其東故臨淮,今省。然此實明之臨淮。若唐、宋之臨淮,乃泗州之舊治,及乾隆十年,沒於淮水,泗州移治盱眙,後又移虹縣。)縣淮水南地。晉屬淮南郡,東晉置鍾離郡,六朝為徐州治。本在淮南,梁昌義之守徐州,北阻淮水是也。隋、唐為濠州鍾離縣治,在淮北,乃漢沛郡夏丘地。李吉甫謂:「竇參據淮割地,使屬徐州節度使。後張愔逆命,因挫王師。由參不學,昧於疆理之制是也。及明為中京,復建城於淮南,設鳳陽、臨淮二縣,同城,後乃移臨淮於其東五十里。乾隆年,復並於鳳陽。

合肥 蓋得合肥(合肥,廬州府治。蓋得漢合肥地,東北得逡遒之西,西北得成德之東,南有居巢之界焉。故其境方二百里,猶有餘焉。)治,前後方百里地。漢城在今城北,魏新城又在漢城西北三十里。然則今城,隋、唐之址。淮南江北,城邑丘墟,其變多矣。隋定淮南,更置縣邑,地曠人稀,兼漢數縣。及明以梁縣益之,則其廣彌甚。自南北交爭,梁於此僑置汝陰、陳郡。隋、唐為廬州廬江郡治。

東城 蓋得今定遠南地。故城在定遠(定遠,屬鳳陽府,得東城及曲陽南地。)東南五十里。梁置定遠郡定遠縣。隋以縣屬鍾離郡。

博鄉 蓋得今六安東南地。《水經》:「泄水出博安縣。」注云:「漢之博鄉也。」又云:「沘水自灊東北徑博安,泄水出焉。」按《水經》之泄水,今六安之蔡河也。

曲陽 蓋得今定遠東北及盱眙西地。建陽 未審所在,或謂得今滁州之來安縣地。

全椒 蓋得今滁州(滁州,直隸州,約得古全椒地。)地。梁置頓丘及北譙郡北譙縣於此。隋改清流縣,屬江都郡。唐置滁州。

阜陵 蓋得今全椒(全椒,約得漢阜陵東地。)西南、含山(含山,約得漢阜陵西地。按:漢阜陵與歷陽鄰。孫策在歷陽,移家阜陵而後度江。又孫布欲誘取王淩當從合肥來,權伏兵阜陵以待之。以此度之,阜陵固在今含山境矣。)北地。《太平寰宇記》:「阜陵故城在全椒西南八十里。梁於此縣地置南譙郡。隋大業初,以全椒縣隸江都,唐以屬滁州。」

以上十五縣屬九江郡。

《楚辭招魂》曰:「路貫廬江兮左長薄。」廬江之在江南古矣。漢景帝時,廬江王賜以通越徙王江北為衡山王,而廬江改為漢郡。夫賜既以過徙,漢蓋不盡予以衡山王勃之故地。勃之故地,蓋頗分數縣附廬江郡;廬江一郡遂跨江南北矣。故武帝建元中,東甌廣武侯望率眾來降,使處廬江郡,在江、淮間也。其後賜以罪國除為衡山郡。又其後置六安國以封膠東王子慶。蓋其時王國地益小,漢郡地益多。於是廬江郡江南之地,別分為豫章郡,而江北十二縣,乃獨有廬江郡之名。然而此始分十二縣之年,不可考矣。

廬江,西漢十二縣,東漢省其三。故李憲據廬江,其《傳》曰:「據九城。」所省者,樅陽、湖陵、松茲也。晉陶侃為樅陽令,是晉復置樅陽,而《晉書地志》遺之。其後歷宋、齊至陳,蓋復有樅陽縣。故《陳本紀》:「大建十年,廬江蠻寇樅陽。」《隋書》:「同安縣,舊曰樅陽。」因陳縣也。

漢之廬江治舒,及孫策破舒之後,蓋不堪復立郡治,故劉勳、朱光皆以太守居皖。皖又破於吳,於是魏廬江太守蓋居六安。故吳嘉禾六年,全琮襲六安,而《朱桓傳》云:「桓與全琮迎廬江主簿呂習引還,廬江太守呂膺不敢出。」又《朱異傳》:「魏廬江太守文欽營住六安。」此皆魏廬江治六安之證。晉蓋因之,故郭璞《洞林》敘其度淮之時,先至陽泉,後至廬江。所云廬江,亦六安也。

晉本於并州置新興郡,惠帝改曰晉昌。南渡僑置晉昌於廬江之南部,至安帝時,避孝武諱改晉熙。故《宋書地志》云:「安帝立晉熙郡。」宋、齊皆因其名,今之安慶也。

《隋書地志》:「同安郡,梁置豫州,後改曰晉州。」又「廬江縣,梁置湘州。」按此於《梁書》內皆不見其事,蓋非蕭氏所置,特侯景置耳。《北齊書·辛術傳》:「術為淮南經略,王僧辯破侯景,術招攜安撫二十餘州。」蓋即此晉州、湘州之類也。《齊文宣紀》:「保大六年詔云: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戶之民,虛張郡目。」誠有然矣。《梁敬帝紀》有「譙、秦二州刺史徐嗣徽」,此譙州即今滁州地,秦州即今六合地,在梁武帝時皆一郡耳。蓋侯景置州,而梁之末造,亦因以名州。此雖於《梁書》紀傳無明文,而推尋事理形勢。固有可意會耳。

廬江郡在東漢時有安豐、松茲縣,乃郡之極西北境,約在今霍丘、英山間矣。魏於彼置安豐郡,統松茲縣,其境固不能越山而南際江也。至東晉來江左,於時山北之民,南遷避寇,乃僑置安豐郡於臨江之地,並僑置松滋之縣,雖在漢時並是廬江郡地,然有南北部之分矣。及隋於此置縣,遂因僑置之松茲,而立宿松之名。然本西漢湖陵邑之地,非松茲地也。近志多以宿松為漢之松茲,則誤矣。

自漢以後,江北淮南,遭六朝兵爭之禍,城郭空虛者數矣。而僑置州郡在其間,更移故名,廢興遷徙,稽之尤為難詳。南朝諸史,僅沈約《宋書》,蕭子顯《齊書》有《地志》,《梁》、《陳》無志。其作志者,於沿革亦略,逮於後世而欲求之,不亦難乎?自隋混一南北,更建郡縣,自是雖有遷變,以至今日,而與隋不甚差絕。隋建置於久亂之後,戶口鮮少,城邑疏闊,是以漢縣三十二,今止為州縣二十七也。

曩者鼐在京師,與休寧戴東原言:「世之方志,言古城邑,苦不考求四面地形遠近,堪容置否,是以所舉多不實。欲以漢縣與今地相較為表,而貫他沿革於其中,縱不能無失,猶差翔實,愈於俗之所為地理書也。」東原曰善。今夏無事,遂取鄉里所近漢二郡一國為《沿革考》一卷。多病廢學,不能求博,東原既喪,無以聞之。設有如鼐此例,盡考漢之郡國,勒為一書,以裨學者,則將以俟夫世之君子也。乾隆四十五年,桐城姚鼐記。

項羽王九郡考

史言項羽分割天下,自王梁、楚地九郡,而不載九郡之名。余考之:蓋為碭、陳、東郡、泗川、薛、東海、東陽、鄣、會稽,是云九郡。碭與東郡,故梁地也;自陳以東,故楚地也,故曰王梁、楚。大抵西界故韓,東至海,北界上則距河,下則距泰山。南界上則距淮,下則包逾江東,固天下之膏腴平壤矣。

昔秦以水灌大梁,大梁毀。意滅梁後郡不治大梁而南治碭,故曰碭郡。楚襄王始都陳,後為秦得,故陳為郡。《陳涉世家》云:「陳守令皆不在。」則秦有陳郡明矣。張子房擬分楚地與信、越,正自陳、碭畫之,北予越,南予信。其後羽滅,如前約,越得其二,信得其七;復如戰國時之梁、楚。高祖六年,漢禽韓信,分信國封劉賈以鄣、吳、東陽三郡為荊王;封劉交以沛、薛、剡三郡為楚王。吳即會稽也,郯即東海也,沛即泗川也。沛者高帝更名,餘或羽所改,或漢所改不可知。然皆羽自封時舊郡耳。今本《漢書·高帝紀》誤文以沛為碭。碭與東郡,是時方屬彭越為梁國;且度地勢,交必不能逾沛而有碭,故其誤可意決也。是時雖分韓信地為交、賈國,而漢西收陳郡,不予諸侯。淮水東流,過陳則少北流。故太史公云:「賈王淮東,交王淮西。」夫收陳者,以南制黥布,北制彭越也。於是分陳西為汝南郡,故《地志》曰:「汝南郡,高帝置。」

其後漢廢彭越,立子恢為梁王,友為淮陽王,淮陽得汝南、陳二郡。是時相國何等請罷東郡,頗益梁;罷潁川郡,頗益淮陽。蓋彭越國本有東、碭郡二郡,今以王恢,為國太大,故罷東郡,半屬漢,半屬梁也。汝南、陳本楚故一郡耳,以王友,為國小,故罷潁川,半益淮陽,半歸漢也。計二國各得楚故一郡又半矣。

及景帝徙淮陽王為魯王,復空為郡。太史公云:「淮北沛、陳、汝南、南郡,此西楚也。」陳在楚、夏之交,故知武帝時尚有陳郡矣。宣帝時乃復以陳郡為淮陽國。漢自武、昭、宣以後,王國減小,於是梁、淮陽國不滿一郡。

始者灌嬰、夏侯嬰、傅寬等《傳》,皆云從追項籍軍至陳破之,故垓下,陳地也,而在洨縣。至《漢地志》乃載洨縣於沛郡。賈誼欲割淮陽北縣益梁之東郡。度誼所欲割者,後或入沛,或入陳留,則淮陽與東郡,無鄰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