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此文是苏洵写的一篇关于齐国丞相管仲的史论。本文一反前人的观点,对管仲提出了质疑和责备。苏洵认为,管仲使齐国强盛,却未能使齐国的强盛长久维持,原因就在于他临终的时候没有向桓公推荐贤才代替自己,导致齐桓公被小人迷惑,所以才导致齐国陷入内乱。
【原文】
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1],威公薨于乱[2],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3],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4]。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5]?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伯莫盛于威、文[6]。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7],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8][9]。威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10],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11],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鳅[12],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13],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注释】
[1]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政治家,曾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的三个宠臣。
[2]威公:指齐桓公。这里改桓为威,是宋代人为避宋钦宗赵桓名讳的缘故。薨(hōnɡ):古代称诸侯之死。
[3]四凶:指尧舜时代的鲧、共工、兜、三苗。
[4]少正卯(mǎo):人名,春秋时鲁国大夫,史书记载,孔子在鲁国任司寇时,少正卯被杀。
[5]絷(zhí):束缚。
[6]五伯:即春秋五霸。文:指晋文公重耳。
[7]灵公:即晋灵公。
[8]孝公:即齐孝公。
[9]老成人:指经验多、办事稳重的人。
[10]宾胥无:齐国大夫。
[11]逆知:预料。
[12]史鳅(qiū):字子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他曾多次此向卫灵公进言,要卫灵公任用蘧(qú)伯玉而疏远弥子瑕。卫灵公不听他的。他临死之前嘱咐儿子要把自己的尸身放在窗户底下,表示自己死后还要进谏。卫灵公终于醒悟,于是用蘧伯玉而退弥子瑕。
[13]萧何:人名,西汉初年丞相。他病重时向汉惠帝推荐曹参来接替他的丞相之职。曹参继任以后,继续遵行萧何时的成法。
【翻译】
管仲做了齐桓公的相国,齐国因而能称霸诸侯,排斥夷狄。一直到他死,齐国都很富强,诸侯也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掌权,齐桓公在内乱中死去,五个公子争夺王位。祸患蔓延开来,一直到齐简公的时候,齐国没有一年安宁过。
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宣告成功的那一天,一定会有它成功的缘由;灾祸的发生,不是发生在它实际发生的那一天,也一定有它的由来和征兆。所以齐国得到治理,我不说功在管仲,而要说功在推荐管仲的鲍叔。后来齐国发生了动乱,我不说是因为竖刁、易牙、开方掌权所致,而说过在管仲。为什么这样说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他们固然是使国家混乱的奸佞,但是起用他们的人,则是齐桓公。有了虞舜,然后才知道放逐四凶;有了孔子,然后才知道除掉少正卯。那个齐桓公是个什么人呢?使齐桓公起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卧病不起的时候,桓公问他谁可以继他为相。这个时候,我本想管仲会列举天下的贤才来回答齐桓公,但他说的只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不合人情,不可与他们亲近”而已。
唉!管仲以为齐桓公当真不会任用这三个人吗?管仲与桓公相处好年了,也应当知道桓公的为人吧。桓人的耳朵一刻也离不了音乐,眼睛一刻也离不了女色。若不是这三个人,桓公便无从满足他的欲望。桓公当初之所以不起用他们,只不过是因为有管仲在罢了。管仲一日不在,那么这三个人就可以弹着官帽,彼此庆贺高升了。管仲难道以为临终前的几句话能捆住桓公的手脚吗?齐国不担心有这么三个人,担心的是失去了管仲。管仲在世,那么这三个人,只不过是匹夫而已。如果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少像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小人的人吗?即使桓公幸而听从了管仲的意见,杀了这三个人,但是剩下的奸佞之徒,管仲能悉数除去吗?唉!管仲可以说是个不知道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如果借桓公问话的机会,荐举天下的贤才来替代自己当政,那管仲虽然死去,齐国并不是没有另一个管仲啊,这三个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不说也可以明白啊!
春秋五霸中没有能胜过齐桓公、晋文公的了。晋文公的才能不如齐桓公,他的臣子又都不如管仲。晋灵公的暴虐,不能与齐孝公的待人宽厚相比。然而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晋文公的余威,还能在文公死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充当诸侯的盟主。这是为什么呢?晋国后来的国君虽然不成器,却还有老成干练的大臣存在;而齐桓公一死,齐国就一败涂地,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仅仅依靠一个管仲,可是管仲却已经死了。
天下并不是没有贤能的人,然而往往是存在着贤臣却没有圣明的君主。桓公在世的时候,说天下不再有管仲这样的人才了,我不相信。管仲著的《管子》一书中,记载着管仲临终前评论鲍叔、宾胥无的为人,并且分别列举了他们各自的缺点。在管仲的心中,认为鲍叔等几个人都不足以托付国家重任;而管仲又预料到自己快要死了。那么《管子》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足以相信。我看春秋时卫国大夫史鳅,由于不能进用蘧伯玉,去掉弥子瑕,所以在死后用尸首进行劝谏;汉丞相萧何临终之前,推荐曹参来替代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啊。一个国家往往由于一个人兴盛,由于一个人而衰亡。贤者并不悲伤自己的死去,而是忧虑国家因为自己的死去而衰败,所以一定要再有贤者接替自己,然后才能心安理得地死去。那管仲,凭什么就这样撒手而去了呢?
【解读】
本篇的立论标新立异,开头写用人问题关系到国家兴衰,为下文设下埋伏。接着指出管仲的过失,并以晋文公和齐桓公对比,指出君主贤明与否关乎国运。末尾不但质疑管仲的为人,又提出了自己的为政之道。收尾处一句“管仲何以死哉”,语意深邃,耐人寻味。苏洵发扬了战国纵横家纵横恣肆的辩论风格,全篇多用反问、排比的句式,气势雄峻,语语切中桓公的弊病。用笔如老吏断狱,字字精练,句句有神。此文通篇只责备管仲临死前未能举贤,起起伏伏,光景无穷。议论精明而断制,文势圆活而婉曲,有抑扬,有顿挫,有擒纵。宋代楼昉《崇古文诀》评价此文说:“老泉诸论中,唯此论最纯正。开阖抑扬之妙,责得管仲最深切,意在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