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的艺术家 » 生活的艺术家全文在线阅读

《生活的艺术家》前言 生活的艺术家

关灯直达底部

大约在逝世前六个月,李小龙开始坐下来,着手写下他的人生阅历和体会,文章的标题是“自我发现的过程”,它涵盖了李小龙对生命各个阶段的深刻理解。李小龙的写作是发自内心的,他捕捉到了很多未经自我意识雕琢的深切感受。

在拍摄《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和构思《死亡游戏》(The Game of Death)的几个星期中,尽管他十分忙碌,也还是挤出时间回到这些文章上。灵感一来的话,他就随手记下笔记——有些是在中国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的摄影棚里写的,有些是在他在故乡九龙塘学习时写的,也有些是他到餐馆吃午饭或晚饭时写的。他写下了这篇文章之后,曾八易其稿,每次的改稿都比前一稿详细。它们记录了李小龙作为一名武术家,作为一个演员,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人的点点滴滴的人生体会。

在这篇文章的定稿中(这篇文章从未发表过,大概李小龙写这篇文章只是想陶冶自己的情操,别无其他目的),李小龙明确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追求:“习武是我的个人选择,演员是我的职业。虽然我在生活中主要扮演的是这两个角色,但我最希望的是能实现自我,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而李小龙所说的“生活的艺术家”,是指一个个体的成长过程,即一个人通过运用自己的独立判断,成为一个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精神上完整的人。此外,作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李小龙很乐意敞开心灵和他人真诚地交流,而不是沉迷于扮演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也就是自我形象的塑造)。就像他在接受一位加拿大记者皮埃尔·伯顿(Pierre Berton)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对我来说,在电影中表演一个角色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那会让我充满自信、感觉棒极了。我在电影中可以做很多虚假的事,甚至连自己也给蒙蔽了,我也可以给你们秀一些花哨的动作,但是朋友,最难的事就是要真诚地表达自我,而不是欺骗自己。”

李小龙力图将这个观点融入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之中。无论是与朋友、家人、商业伙伴相处,还是创作、编舞、导演和主演电影,抑或是写作哲学论文、心理学文章、诗意的沉思和个人的随笔时,他总是不忘这一点。有一次,他这样告诉中国香港的记者泰德·托马斯(Ted Thomas):“对于我来说,我的生活就是自我反省,一点点、一天天的自我剖析。”李小龙的创作对这一点体现得最为鲜明。从中国武术文化到真挚的诗歌,无论主题是什么,他都做到了像一个真正的大丈夫一样坦荡地展现他的灵魂。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二十多年以来,人们知道李小龙主要是因为他在徒手格斗中展现出的身体技巧和心理战术。但是这本书却告诉我们,这种浅薄的看法根本就是不准确的。

李小龙不仅是一位诗人、哲人、科学家(身体和思想的科学家)、演员、制片人、导演、作家,而且还是舞蹈编导、武术家、丈夫、父亲以及朋友。作为一个人,李小龙试图寻求生活的每一个令人惊羡的层面,同时他也被经历的每一个过程所吸引。他总是在思考,为洞察精神上的真理而着迷,而只有通过调整意识的焦点,才能发现这样的真理。但这并不是在向读者建议,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得抛弃他们认为李小龙是一个武术家的认识,读者只需腾出一点空间,来接受李小龙还是一位诗人、哲学家、心理学家、作者、激励者、自助的倡导者、艺术家、演员、社会学家和灵魂的探求者。简而言之,李小龙就是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将来,所有想成为李小龙艺术和哲学后继者的人,都需要了解李小龙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他们也需要知道、了解,尤其是领会隐含在“自我发现过程”各篇中的微言大义,以及八篇“通向自我解放之路(截拳道)”中更深层次的涵义。就像李小龙的徒弟们至今还能够熟练地演练出他的格斗技巧,铭记他的武术名言一样。

伟大的艺术家能通过艺术与人沟通交流。当你看到一幅画时,你马上就能知道,那个艺术家创作这幅画时的感觉——甚至你会知道他当时在想些什么。在这样的交流之中,时间造成的距离不复存在,你清晰明了地体会到了艺术家的感情,仿佛你就是艺术家本人一样。同样,看着李小龙在生命的帆布上描述出的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画面,我们就能够凭直觉察觉出他的伟大人格、激情、真诚信念,乃至他的灵魂。像李小龙说的那样,如果艺术是“可视的生命乐章”,那么这本书肯定就是他的生命交响曲。

如果你带着李小龙所说的“静谧、无偏见的意识”来阅读本书,你会觉得自己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拜会一位老朋友。虽然李小龙的肉体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仍然能通过文字来和我们交流,而这是一种超出人类生命限制的交流方式。当我们欣喜于有李小龙作为精神伴侣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他的忠告:让自己成为“生活的艺术家”。但是,如果我们愚蠢地将李小龙置于神坛之上,对他的言论和信念全盘照收,那将会给我们的朋友和我们自己带来巨大的伤害。在这本书的第八部分中,有一封李小龙写给“约翰”的信,在此信中李小龙对他的艺术作了以下忠告:

约翰……你有没有发现,你的思考方式与我的截然不同。究其原因,艺术是让“个体生命”获得解放的一种手段。你的方法不等于我的方法,反之亦然。所以,无论我们能否走在一起,切记住,哪里有绝对自由,哪里就有艺术生存的土壤。

太靠近另一个人的思想河流是十分危险的,水流越湍急,我们就越容易被水流冲走。所以,我们只需单纯地观察李小龙思想之河在本书中流动的历程,注意它在哪里曲折蜿蜒,哪里奔腾呼啸,哪里掀起浪花,哪里泛起涟漪。如果我们从岸边往回退一点点,从我们各自独一无二的有利位置去看待这些思绪的大潮,我们就会发现这条河流的大体走向。换句话说,就是李小龙的“手指”所指的方向。而且,也就是在这一交叉点上——人类的思维之河与人类的理解之海相汇合——我们最终能够看见李小龙 25 年前第一次告诉我们的那种画面:“所有上苍的荣耀”。那时,我们也就能完全体验到那种做一个清醒的人、一个完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人和一个充实的人。就如李小龙犀利的眼光观察到的那样,只有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

我无法教你什么,只能帮助你探求你自己。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李小龙

约翰·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