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六祖坛经 » 六祖坛经全文在线阅读

《六祖坛经》《六祖坛经》的智慧真言

关灯直达底部

《六祖坛经》的智慧真言

慧昭法师

《六祖坛经》据说是由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由他的大弟子法海所记载的。据日本学者研究,认为从古至今已发现的《六祖坛经》版本有十几种,其中以敦煌本是目前发现年代最久远的版本,也是所有版本中最接近惠能大师思想的一个版本,而宗宝本乃元朝宗宝禅师所编,又称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中国最通用且流通最久的一种,我们平常所读诵的就是这个版本。

《六祖坛经》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叙述惠能大师得法传宗的事迹,以及他在大梵寺开示说法的纪录。第二个是惠能大师与弟子问答、开导弟子的言教,以及临终嘱咐文。《六祖坛经》的出现,不仅改变传统佛教的面貌,它在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惠能大师倡导修证不二,迷悟一如,举扬一超直入如来地,即能顿悟成佛。所以后世也称之为『南顿』,又称为『祖师禅』,或叫『南宗禅』。而惠能大师的思想也大部分在《六祖坛经》里面,今天我就《六祖坛经》里面的智慧真言提出来跟大众分享,希望对大家在修行上、生活上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段经文:

一、欲求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宗宝本) 这一段是惠能大师在堆房听一个童子唱诵神秀大师所说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大师一听就知道这个还没有见性,因此特地到神秀大师的偈前礼拜,并请张日用代为读诵神秀大师的偈子,惠能大师听完就说,我也有一首偈子,请张日用代为书写。张日用一听非常惊讶的说:「你也会作偈子!这实在太稀有了。」这表示张日用很瞧不起惠能大师,因此惠能大师才说了上面这一段话。这一段话主要是说:我们要求无上菩提,一个学佛的人不可以貌取人,更不可以看不起初学者,如果看不起人就有无量无边的罪业。

话说在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有一个宰相叫做甘茂,甘茂为人非常正直,是个忠臣,常常对秦王进谏,讲一些秦王不喜欢听的话,甚至得罪秦王。有一次秦王决定要治他的罪,就出一道难题给他。秦王叫甘茂在一个礼拜内找出一只会生蛋的公鸡,否则就要砍他的头、治他的罪。甘茂回去之后,每天愁眉苦脸,心想怎么可能找得到会生蛋的公鸡呢?他有一个孙子叫做甘罗,看到爷爷每天闷闷不乐,就问爷爷说:「爷爷,你是怎么了?我看你每天都很不快乐,可不可以跟我讲一下?」爷爷说:「小孩子,跟你讲也没有用9甘罗说:「不一定啰,你跟我讲,或许我能够帮助你9甘茂心想,反正要被皇帝砍头了,跟你讲也无妨,就跟甘罗说:「因为皇帝要我在一个礼拜内找出一只会生蛋的公鸡,否则就要砍我的头,怎么可能找得到这样的公鸡,所以明天我准备到皇宫去领罪。」甘罗一听,就说:「爷爷,那明天您就不用去了,由我代您去。」甘茂说:「你是个小孩子,怎么可以代我去?」甘罗说:「我自有办法。」第二天,甘罗就代替甘茂到皇宫去见秦王,秦王没有看到甘茂,却看到他的孙子甘罗,就问说:「你爷爷怎么没有来?怎么叫你这个小孩子来,是不是他贪生怕死?」甘罗回答说:「我爷爷因为在家里生小孩,所以没办法来。」秦王听了非常生气的说:「胡说!男人怎么可能生小孩?」甘罗不慌不忙的回答说:「男人不能生小孩,公鸡怎么可能生蛋呢?」秦王一听,心想甘茂竟然有这么一个聪明的孙子,这件事情也就不再计较了。所谓「后生可畏」,「小不可轻也」!佛陀曾经说过:「四小不可轻9不可轻忽小龙,小龙将来会成为大龙;小王子也不可以轻视,因为小王子将来会成为国王;另一个不可轻视的是小火,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另外,小沙弥也不可轻视,小沙弥将来可以成为一个大和尚、大法师,所以小沙弥也不可以轻视!

话说在印度孔雀王朝时代,有一个国王叫阿育王,阿育王刚开始非常残暴,因此被称为「黑阿育」。后来他皈依了佛教,就以佛法来治国,因此被称为「法阿育」。阿育王自从皈依佛教后,对出家众非常的恭敬,他只要看到比丘,一定亲自顶礼。有一次他邀请了几十位的比丘到皇宫接受应供,阿育王对每一个比丘还是一样的恭敬礼拜,当拜到最后一个的时候,竟然是一个小沙弥!阿育王心想:我是一个国王,拜了一个小孩子,有失我的尊严,但是如果没有拜,又怕人家批评国王对出家众不恭敬。所以阿育王就请这位小沙弥到内宫,他就对着小沙弥说:「小沙弥,我是一个国家的国王,如果在大众之前礼拜你,有失我的尊严,但是如果没有拜你,人家又会说闲话,说我对出家众不恭敬!那这样好了,我在这里没有人看到,偷偷的跟你礼拜,但你出去之后,千万不要跟人家说国王拜你9小沙弥一听,微微一笑,突然身子越变越大,越变越大,变到跟房子那么大。后来又慢慢缩小,缩小到比钵还要校小沙弥就跳进钵里面,在里面跳来跳去,然后又跳出来,慢慢回复原来的身形。这时候小沙弥就跟国王说:「国王啊!等一下您出去,也不要跟人家讲您刚才所看到的一切喔9我们要知道这个小沙弥虽然只有八岁,但却是已证四果阿罗汉的圣者,所以说小不可轻也!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9因此我们不可以随便看不起他人。那为什么我们会看不起他人呢?因为有了这个我慢,有了我慢,就有无量无边的罪业。这就如《六祖坛经》所提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着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话说有一位法达比丘,当他去参见惠能大师的时候,礼拜时头不点地,惠能大师就说:「怎么有一个这么傲慢的比丘,礼拜的时候头不着地?」法达比丘回答:「我已经诵了三千部的法华经9惠能大师才说了上面这一段偈子。惠能大师的意思是说:礼拜是在折服我慢,礼拜的时候头不着地,那表示有一个「我」,因为有一个我,无边的罪业就产生了,所以说『有我罪即生』。星云大师曾经说过:「我是烦恼的根源,凡事如果都只想到我,那将会烦恼不断。」那什么叫『亡功福无比』?也就是失去功德福报没有比我慢更严重的了。有一句话说:「满遭损,谦受益」。「我慢山高,法水不入」!因此我们要把每一个人都看成是佛菩萨、未来佛,唯我一人是凡夫。

《金刚经》说到:「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法平等就是一切法空平等,所谓「诸法毕竟空」,既然一切法空平等,当然就无有高下,所以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成佛。的确,如果我们有这种般若智慧,如实了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那自然就不会轻视后学,看不起别人了。接下来我们来看惠能大师对于般若智慧的看法:

二、「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宗宝本)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这一段话可以用弥勒菩萨所说:「我有一布袋,虚空无罣碍。展开徧十方,入时观自在。」来作说明。「我有一布袋」,指的就是佛心,佛心广大,周遍法界,为什么呢?因为佛心不住于一切处,所以尽虚空,遍法界,都无障碍。「展开徧十方」,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生其心。生什么心呢?就是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也就是一切四生九有的众生,都要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就是生其心;『如是灭度一切众生,但实无一众生而灭度者。』这就是无所祝因为菩萨如果心有所住,修行度众就会有罣碍,如此心量就大不起来,无法周遍法界。反之,如果能够无所住,修行度众就不会有系缚,系缚就是被绑住了。修行能够无罣碍,如此就能够去来自由,解脱自在。所以说「入时观自在」。「心体无滞」指的也是佛心,佛心就是无住心,智慧心。如何才能无住?就是要能够常觉,能够常觉就能够无住,如《圆觉经》说:「常觉不坠。我们平常就是不觉,所以我们就会常住,常住在那里?常住在色、声、香、味、触、法,常住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常住在人我是非等一切烦恼痛苦之中。反之,如果我们能够常觉,就能够无住,不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不住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觉圆经》说:「常觉不坠。能够常觉不住,用时才能够了了分明,应用才能便知一切,来去才能够自由自在。「般若」是什么?般若就是智慧。般若无形象,但无所不像。般若就好像灯光一样,光本身没有形象,但它照在人的身上就现出人像,照在花朵上面,就现出花的像,照在茶杯上,就现出茶杯像…。所以光虽然没有形象,但却无所不像。另外,室内有了光,所有的东西才能看得非常清楚,这比喻我们学佛的人,如果我们有了正见,对于修行的道路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黑暗中有了光,我们就不会恐惧,黑暗中有了光明,就能够认清方向,知道该如何走才能达到目标,由此可以知道智慧光的重要性!何谓「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曾经有一位姓张的读书人,他博览古今,学问浩大,当时的人都称他叫张百懂。有一天他去拜见洛京南院和尚,和尚就问他:「你就是张百懂吗?」张百懂回答:「不敢!不敢9南院和尚就用手指在空中划了一杠,并且问他:「这你懂吗?」张百懂回答:「我不懂9南院和尚说:「一也不懂,那来百懂?」话说有三位秀才要到京城去参加考试,在路上经过一座名山,他们听说山上有一个老和尚,能够算人家的功名前程,就决定前往求教。老和尚问了三人的来意后,闭起双眼,伸出一根手指,三人都不明白,他们请求和尚为他们解说,和尚摇摇头说:「此乃天机,不可泄露。」三人就离开了。三人走了之后,小和尚就进来问老和尚:「师父,一根手指是甚么意思?」老和尚就说:「他们一共有三个人,如果一个人考中,一根手指就代表只有一个考中;如果两个人考中,那一根手指就代表有一个人没有考中;如果三个人都考中,一根手指代表全部都考中;如果三个人都没有考中,那一根手指就代表一个也没有考中,这样你懂吗?」小和尚说:「我懂了!我懂了!师父你好厉害喔9所以说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这可从三方面来说明: (1)从时间上来说:宇宙当下这一刻即遍一切处,一切处也都在当下这一刻。譬如我们当下这一刻在这里听经,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乃至法界一切众生当下这一刻都在做他自己的事情,这就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2)宇宙万法,皆由一心造。一心中也具足万法:如《华严经》:「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伽经》:「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佛教唯识学也说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譬如我们常常说合掌,各位知道合掌的意义在那里吗?所谓「合掌」就是合十法界于一心,而一心中具足了十法界。因此天台宗说道:「一念三千」,所谓「一念三千」就是我们的心可以在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十法界中来回好几次,所以说一心中具足十法界,而十法界也都在一心之中。 (3)宇宙间每一个法,即一切有为法,都是缘起性空。所谓缘起是指有的部分,一般也称为「世俗谛」,又称为「缘起有」,而它的体性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性,属「胜义谛」。宇宙间每一法无不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因此从一法能够知道它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就可以知道宇宙间一切诸法,也都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也就是所谓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例如有人问赵州禅师:「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赵州:「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赵州禅师举什么例子都对,因为世间上每一法,每一个因缘的形成,包括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乃至一切诸法,无不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种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真理法则,是尽虚空、遍法界,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注法界,法尔如是。什么意思呢? (1)法住:是就时间上来说,也就是世间上的真理法则是常住世间的,如过去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缘起性空;现在也必然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缘起性空;未来也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缘起性空。这个就叫做「法坠。 (2)法界:是就空间上来说,即不管宇宙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类的众生,宇宙间的这种真理法则都是存在的。如人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缘起性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类的众生,乃至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一切星球等也都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缘起性空。这就是所谓的「法界」。 (3)法尔如是:是说这种宇宙间的真理法则是本来如此、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所有一切真理都要符合这三项)。譬如说:国王会无常,老百姓也会无常;大人会无常,小孩子也会无常;人类会无常,一切众生也是会无常。所以说无常之前人人平等。这就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来如此,这叫做「法尔如是」。宇宙间这种真理法则并不是佛陀所创造,或那一个神,那一个上帝,那一个人所创造的,所以佛陀说:「此非佛作,亦非余人作,法尔如是。」也就是说:这些真理法则并不是佛陀所创造的,而是佛陀发现的。所以古德说:「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弥新。」「亘古今而不变」是说宇宙间的真理法则从古至今是不变的;历万劫而弥新是说宇宙间的每一法都是第一次展现的,都是最新形成的。这个观念很重要!因为如果我们能够如实了知宇宙间的每一法都是第一次形成的,都是最新形成的,我们就能够把每一个法、每个因缘都当成是第一次、唯一的一次、最后的一次,失去了,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如果能够这样,我们就能够把握当下每一个因缘。每一个因缘、每一个法我们都要把它当作第一次,如此我们就能时时保有赤子之心,时时保有新鲜感。譬如夫妻之间的感情,你每天看到对方都要把他(她)当作是第一次。你如果没有这种观念,日子久了可能就会产生七年之痒,感情就容易发生变化。其实你的另一半,每天你所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第一次形成的。在工作上也是一样,对于你所从事的工作,每一天、每一个时刻你都要把它当做是第一次,如此久了才不会产生厌倦感。否则,像有些从事金融工作者,每天在那边数钞票,数到最后可能就会感到怨烦。这种每个因缘都当作是第一次,是非常重要的!像以前我在本山担任云居楼斋堂纠察,只要有新的游客或信徒进来,我都会教他们:筷子拿起来,菜盘收进来,把左边的碗放在菜盘的右边,右边的碗拿到菜盘的左边,再拿起饭来,先吃三口饭,第一口心中发愿:愿断一切恶,第二口愿修一切善,第三口誓度一切众生。有些人常常听,可能就会感到很烦。但是大家要知道,有很多人是第一次来的,况且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也是不一样的。这里教各位一个方法:当你每天早上起床在刷牙的时候,你要对自己保持这种新鲜感,时时保有这种赤子之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能够把每一个因缘都当作是唯一的一次,最后的一次,我们就能够把握当下的每一个因缘,该做的事情就要赶快去做,该办的事情就要赶快去办,否则,无常一到,想要再做可能就没有因缘了。接下来我们来看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第三段经文:

三、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敦煌本) 这段话主要在说明佛与众生的差别就在迷与悟(觉)之间。曾经有两个年轻人,因为工作上的关系,受到主管的责怪,因此起了很大的烦恼。有一天,两人就相约到寺院去找住持和尚,他们把心中的烦恼跟和尚报告,和尚听完之后就给他们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示意他们回去了!两人回去之后,其中一个就想到:「对呀!不过一碗饭,我何必再待在这个公司里面,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他就辞职不干了,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农业工作。他很认真地从事农业改良,过了几年之后很有成就!另外一个年轻人回去之后,心里也想着:「对呀!不过一碗饭,我何必那么认真呢!算了吧!忍一下就好了。」他没有辞职,一直待在公司里面,虽然也受到主管的责怪,但是他很认真,脚踏实地,后来受到重用,最后还当了经理。十年后,两个人又相约到寺院去见住持和尚,和尚的年纪已经大了,他们两个人就把十年来的心路历程跟和尚报告,同时非常感谢老和尚当时给他们这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和尚听完之后,沈思了一会儿,又给他们五个字-「不过一念间」。是呀!不过一念间,所谓「一念迷佛即众生,一念觉众生即佛。」记得去年2008年春节,是我担任行堂头的第十一年。农历春节正月某一天的晚上药石(晚餐),我请我们的行堂人员吃冰淇淋,因为还剩一些。就在过二堂的时候,有一对夫妻带着他们的两个小孩子一起来用餐,我看到小朋友就问他们:「小朋友,你们要不要吃冰淇淋?」小朋友点点头,我就给他们一人一支,妈妈刚好去拿饭菜,回来之后看到小朋友手上有冰淇淋,就问孩子说:「冰淇淋是谁给你们的?」小女儿竟然回答说:「阿伯给我的」!当时我心里想:我有那么老吗?竟然叫我阿伯!不过,这还没什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一次我刚好到高雄买东西,有一个商店的老板娘,她的小女儿看到我竟然叫我「阿公!阿公9想不到之前才做了阿伯,不到一个月就升级当了阿公。我真的老了那么快吗?后来心里想:这些小朋友叫我阿伯,或叫我阿公,都是对长辈的一种称呼,很大呢!想到这里我就开心了!的确!不过一念间,同样一件事情,就看我们怎么想。如果凡事我们都要往不好的地方想,人生注定要痛苦、要烦恼;反之,凡事我们都能往好的地方想,人生就会过得非常快乐、非常自在!话说有一天蟑螂妹妹从外面回来哭得很伤心,爸爸看到就问她原因?蟑螂妹妹就告诉爸爸:我到外面遇到每一个人,人家都叫我『害虫』,让我听了非常伤心,非常难过!没多久蟑螂弟弟从外面笑嘻嘻的回来,满心欢喜!爸爸好奇的问他说:弟弟啊!你为什么这么快乐、这么欢喜呢?蟑螂弟弟就告诉爸爸说:因为我出去遇到每个人,人家看到我都会跟我打招呼!爸爸:怎么打招呼?弟弟就说:「每个人看到我就说:『嗨!虫;」。这是不是同样一件事情,当然是啊!同样一件事情就看你怎么去想!凡事如果都要往不好的一面想,人生注定就要痛苦烦恼;反之,凡事如果都能够往好的一面想,人生就会过的快乐自在。所以说: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同样的「一念迷即是众生,一念觉即是佛」;「一念迷即是烦恼系缚,一念觉即是自在解脱。」佛跟众生的差别,就在迷与悟、迷与觉之间。学佛其实就是在转念,所谓「转识成智,转迷为悟,转烦恼为菩提。」观念一转变,人生就不一样了。希望大家都能够转识成智,转迷为悟,转烦恼为菩提,如此生活就能够自在洒脱。接着我们来看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第四段经文:

四、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宗宝本) 这一段话是说,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修道人,要常自见己过,不见世间过,如果喜欢看别人的不是,自己有这种是非心,那也是心地不正。别人有不对的地方,但我不能有这种心,如果我有这种喜欢看别人是非的心,那我自己也是心地不正。所谓『说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因此只要能够除去喜欢看别人是非的心,就能够去除无明烦恼。的确,一个修道者要常自见己过,不见世间过,因为学佛是在看自己,不是在看别人,所以藏传佛教把佛教称为「内观学」,也就是要我们看自己。在《六祖坛经》里面有一段话:「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像早期有一些到我们禅堂禅修的人,时常喜欢看别人的不是,甚至喜欢批评别人,或者批评禅堂,虽然坐的像一尊佛一样的如如不动,但是一下坐就说人家的是非,批评他人的不是,这些都是与道相违背的。记得前几年我到本山某个别分院去上禅修课,下课后有一个女警官来问我问题,她说:「师父!我现在很苦恼,我们分局最近来了一个临时工,是一个女孩子,是某议员的亲戚。自从她来了之后,时常在分局里面搬弄是非,把分局搞得乌烟瘴气,师父您有没有方法帮我解决这个烦恼?」我说如果我告诉你方法你能够做得到吗?她说只要是师父讲的我一定做得到。我说:「好!你从现在开始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全部回向给她。」她非常惊讶的说:「还要我把功德回向给她!?我没有诅咒她已经不错了,怎么可能再回向给她9我跟她说:「你不是说要听我的吗?你一直讲她不好,她真的有这么差吗?」于是我就跟这警官讲一则故事:以前联合国有一个亲善大使,有一次到法国巴黎去访问,他访问一趟回来后,就在媒体上公开批评,说法国巴黎的人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民,机场服务人员的态度非常恶劣,计程车司机的服务态度也很差,路上的人民很不友善,都是苦瓜脸。后来他在一篇杂志上看到一段话:「世界是一面镜子,当你看到世界上的一切,其实都是看到你自己」。这段话给他很大的震憾!后来有一次他又到法国巴黎去访问,这时候他就自我改变,当他遇到海关人员的时候,他就主动打招呼问候海关人员,并感谢他们的辛劳;路上叫计程车的时候,也主动跟司机互动,并感谢司机载他一程;路上遇到每一个人他都主动跟他们打招呼,脸上挂满了微笑。这一趟回来他又主动在媒体上发表,这一次他不是批评,而是公开赞美法国巴黎的人民是世界上最友善的人民。各位,法国巴黎的人民有没有改变?当然没有!改变的是这位亲善大使自己的内心,内心一改变,世界就不一样了。我跟这位警官说,你一直说这位女同事多么不好,她真的有那么差吗?她真的一点优点都没有吗?你应该要多看她的优点,不要只看她的缺点。接着我又跟他讲了一则故事:舍利弗尊者有一次跟佛陀说:「世尊!我们常常听您在赞叹十方诸佛的国土都是非常清净庄严,而您的国土裟婆世界五浊恶世,怎么这么污秽不堪呢?」这时候有一个天人,听完后,便对舍利弗尊者说:「尊者,你不能这么说喔!以我们天人来看释迦牟尼佛的国土,这裟婆世界是非常清净庄严的9佛陀怕舍利弗不相信,就用他的脚的大拇指按地,当大姆指按到地上,大地整个变成金黄色,非常清净庄严无比的佛土就出现了。佛陀就跟舍利弗说:「舍利弗,这才是我的净土。因为你心中不清净,所以看到的佛土才会不清净。」我跟这位警官说:因为你心中不清净,所以看到的也都跟着不清净。我就教她回去之后,把修行、念佛的功德全部回向给她的同事,并且要多看她的优点,不要只看她的缺点。一个礼拜过后,她又来上禅修,她告诉我:「师父,太感谢你了,我现在觉得我那一位同事也很可爱啊9世界是一面镜子,当我们看到世界上的一切,其实都是看到我们自己。当我们觉得某个人很差劲,其实我们可能也差不多;你觉得某个人莫名其妙,你可能也差不多;你觉得这个人很阿弥陀佛,你可能比他更阿弥陀佛。毕竟这个世界是个不圆满的世界,凡事不可能都顺心如意的。因此改变别人最快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改变别人不容易,改变自己比较快。学佛就是在改变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自己的心清净了,那我们看到世界上的一切也都跟着清净了。如《维摩诘经》所说的:「心净则国土净。」心清净了,一切都跟着清净!希望大家都能够做一个真正修道者,凡事常自见己过,不见世间过,以佛心来看世间,如此生活必然能够自在洒脱!接着我们来看《六祖坛经》的第五段经文:

五、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宗宝本) 1、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非即内心无是非之心,如此就不会看人家的是非、听是非、说是非、传是非。不传是非、不说是非,如此就不会侵犯到别人。因为戒的根本精神就在于不侵犯,即不侵犯他人及一切众生。话说老王有一次开车,到高速公路休息站去上厕所,他进去之后发现,第一间已经有人,因此他就进入第二间,当他蹲下来之后,就听到隔壁的人在说话了:「近来好吗?」老王心想,我跟他又不认识,怎么会问我近来好吗?但是为了不失礼,就回答他说:「还不错啦9旁边的又问了:「你要到那里去?」「要到台中去9 「你到那里做甚么?」「我要去看朋友9这时候老王听到隔壁的又说:「等一下我再回你电话,我旁边有一个神经病,每次我问你的话,他都抢着回答9话说印度有一个富翁,很有钱,他家养了一头非常壮硕的大象,有一次富翁过生日,很多人都来为他祝贺,富翁为了显示自己的家世,就说:「你们哪一个有办法把这头大象弄到水里面,就有重赏9每个人都去推那头大象,但都推不动。就在这时候,有一个瘦瘦的年轻人,他就走到大象的面前,不晓得拿什么东西放进大象的鼻子,大象马上就跳到水里面去了。富翁心里感到怪怪的,这年轻人不晓得用什么方法,就把他叫过来问:「你刚才用什么方法,大象怎么会马上跳到水里面去?」年轻人说:「因为我拿了一些蚂蚁把它放进鼻子里面,所以大象马上就跳到水里面去。」富翁听了很生气地说:「你怎么可以用这种不当的方式?以后不可以再这样了9富翁还是给他奖赏。过了一年,富翁又过生日,他又为了展现自己的家世,又跟大家说:「你们哪一个有办法把这头大象弄到水里面,就有重赏,但是不可以用不当的手段9这时候每个人又去推大象,还是推不动。就在这时候,发现去年那一位瘦瘦的年轻人又出现了,这个年轻人就走到大象的旁边,跟大象讲了一些话,大象首先点头,接下来摇头,后来又点个头就跳到水里面去了。这时富翁觉得很奇怪,就把年轻人叫过来问他:「你刚才在大象旁边讲什么话?他为什么先点头,再摇头,再点个头就跳进水里。」年轻人说:「我问大象:你还记得我吗?」大象就点点头。「那你的鼻子还要不要再放蚂蚁进去?」大象就摇头了。「那你要不要跳进水里面?」大象点个头扑通就跳进水里了。我们要知道:戒的根本精神就在于不侵犯,即不侵犯他人及一切众生。《六祖坛经》:「心平何劳持戒。」内心如果能够时常保持平静、保持平等心,自然就无是非之心,无是非之心自然就不会看别人的是非、说是非、传是非等侵犯众生的事产生。如此,何需再刻意强调持戒6楞严经》:「心地若平,则世间地一切皆平。」我们内心之所以会有是非之心产生,主要原因就在于内心有所不平,譬如:我们对某个人、某件事情如果看不惯的时候,心中就会产生不平。话说在一九六三年美国有一位名叫玛丽的小女孩,有一次她写信给「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她说:她实在很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点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做,只知道捣蛋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块甜饼。她好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公平吗?为什么她在家里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好的孩子被上帝遗忘了?库斯特是「芝加哥论坛报」儿童版『你说我说』节目的主持人,十多年来,有关孩子问到:「为什么上帝不奖赏好人?为什么不惩罚坏人?」这一类的问题,他所收到的信不下上千封。每次当他要看这些信的时候,心里都很沉重,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来回答这些问题。直到有一次,他参加朋友的婚礼,可以说改变了他一生。那一天婚礼进行中,当牧师帮新郎、新娘证婚的时候,那对夫妻可能陶醉在彼此的爱情中,或是太紧张了,当他们在交换戒指的时候,竟然都把戒指戴到对方的右手上,牧师看到这个情况,就很幽默地说:「右手已经够完美了,请你们把戒指戴到左手上吧9就因为这一句话,让库斯持茅塞顿开,而且改变了库斯特的一生!为什么上帝不惩罚坏人?为什么不奖赏好人?他得到的答案是:因为上帝之所以能够让一个好人成为一个好人,其实就是最大的奖赏,因此不需要再特别奖赏了!这就如我们的右手,本身已经够完美了,所以不需要再戴戒指去美化他。同样的,我们这一生能够成为一个佛教徒、一个三宝弟子、一个善人,就是最好的奖赏!我们就不需要再去跟人家计较、比较。那为什么我们会常常跟人家计较比较呢?「不知足」是最大的原因!所以佛陀在《遗教经》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所谓「不平则鸣」,内心有所不平自然就会有是非之心产生;反之,心地若平,自然就无是非之心产生。所以说『心地无非自性戒』。 2、心地无痴自性慧何谓「心地无痴自性慧」?曾经有一辆货车,当司机开到精神病院的时候,刚好破了一个轮胎,司机就下来换轮胎,当他把那个破的轮胎拆下来而要换上新轮胎的时候,不小心四根螺丝钉都掉到暗沟里面,暗沟又被沟盖焊住了。因为打不开,他正在苦恼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刚好有一位精神病犯走过来,他看到货车司机那么焦急,就问他说:「先生!你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吗?」司机:「你是住在这里的精神病患吗?」「是的。」「那跟你讲也没有用。」「不一定喔!你跟我讲或许我可以帮助你。」货车司机心想:反正急也急不来,跟他聊聊也无妨,所以就把四颗螺丝掉到暗沟的事情告诉了精神病患,这位精神病患听完之后说:「这还不简单,你把其它三个轮胎各取下一个螺丝钉,再装上这一个新的轮胎,那不就每一个轮胎都有三颗螺丝钉了吗!然后你再慢慢开车,开到修车场,让修车厂的人再装上四颗螺丝,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9货车司机听完非常惊讶的说:「你不笨吗,很聪明,蛮有智慧的!那你为什么会住进精神病院?」精神病患说:「我住进精神病院并不是因为我笨,而是因为我精神有问题。」佛教所说的「痴」,就是愚痴、无明、不正见、没有智慧。智慧,又称为般若,般若又称为「空性慧」,即如实了知空的智慧,简单来说:就是能够认识世间上的真理实相,世间上的真理实相,即缘起性空。如果心地能够明,就能够有正见,能够正见缘起性空,能够正见世间的真理实相,自然就会有般若智慧,所以《六祖坛经》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 3、心地无乱自性定第三句『心地无乱自性定』,所谓「定」,依《大智度论》所说:「禅定名摄诸乱心」,禅定就是收摄我们散乱的心,心不散乱就是定,所以说「心地无乱自性定」。的确,内心不散乱,展现于外的就是不乱看、不乱听、不乱说、不乱吃、不乱做、不乱动、不乱想,尤其是不乱想,因为我们凡夫众生之所以会有很多痛苦烦恼,就是来自于心的散乱。所谓「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三时系念》也提到:「诸苦皆从贪欲起,不知贪欲起于何;因忘自性弥陀佛,意念纷驰总是魔。」意念纷驰就是心散乱,心散乱就容易生起贪欲、瞋恨等种种烦恼,而一切痛苦也因而产生。就以不乱想来说:记得在几年前,人间福报举办一个『现代人如何抗压』的座谈会,我也被邀请过去参加座谈,我就提出我自己的看法,我说现代人要减少压力,对抗忧郁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凡事要多往光明面去想,往正面的方向去想,往好的方向去想,不要常常想负面的、陰暗面的事情,如此就不容易产生忧郁症。当我讲完之后,有一位心理医师就说了:「师父,你所说的这些都没有错,但是就我所看过的忧郁症患者,我坦白跟你说,这些理论几乎每一个忧郁症患者都知道,每个人都知道要往光明面去想,不应该往陰暗面去想,但是他们做不到,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出在他们这一颗脑袋瓜子根本就做不了主9也就是他们没办法让自己不想!那怎么办呢?靠修禅定。定又称为「止」,止就是止息妄念,如何止息妄念?有定力就能够止息妄念,没有定力就没办法止息妄念。有了定力,不该想的就有办法不想!希望大家都能够透过修禅定来收摄我们散乱的心,止息我们的妄念!接着我们来看《六祖坛经》第六段经文:

六、因何闻法即不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敦煌本)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为什么我们听闻佛法没办法开悟?主要在于知见不正,业障和烦恼深重。那怎么办呢?当然就是要忏悔业障!什么叫做「业障」?业障就是我们无始劫以来所造的罪业,它会障碍我们修道,以及悟道,所以称为业障。忏悔业障最好的方式就是到佛前好好的礼佛忏悔,当业障忏悔清净,智慧自然就能够显现,而且也比较容易悟道。这就如同一面镜子,当镜面覆盖满尘垢的时候,是照不出东西的,这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镜面擦干净,当镜面擦干净之后,镜子才能够照出东西,东西也才能够看的很清楚。也就是说,当你把业障忏悔清净,我们的智慧自然就能够展现。话说印度有一位尊者叫做优婆掬多尊者,是一个大阿罗汉,他度了很多弟子都是证四果阿罗汉的。有一次,刚好有一个在家护法信徒,要到深海里面去采珍宝,当他要出发之前,就到寺院去礼佛拜佛,并且祈求三宝能够加披,让他这一次出去采珍宝能够满载而归,而且能够平安回来,如果能够让他采满珍宝平安归来,他就要供养全寺的出家众。由于三宝的加披,这位商人果然平安归来,而且采了很多的珍宝。他也依照他的发愿要供养全寺大众。既然是供养全寺大众,住持和尚心想:上座当然是他自己了,当这位住持和尚要坐上上座的时候,刚好有一个已证四果阿罗汉的比丘尼,以他的神通力观察这位住持和尚竟然连初果都还没有证到,他又观察底下的弟子,有很多都已经证了四果、三果、二果、初果,就算没有证果的弟子,持戒都非常精严!他心想这样不行,住持连初果都还没有证得,怎么可以坐上座!这位比丘尼就以方便法门跟他讲:「老和尚,你不够庄严,所以你不可以当上座。」老和尚一听,以为他的头发、胡须太长了,不够庄严,因此他就把头发、胡子剃一剃,当他剃完须发后,比丘尼还是说:「老和尚,你还是不够庄严。」老和尚一听,以为他的衣服旧了,因此就叫他的侍者把他的衣服染成新的。但比丘尼还是说他不够庄严。老和尚生气了,就说:我到底哪里不够庄严?头发、胡发都剃了,衣服也染成新的,那里还不够庄严?这时比丘尼对他说:「老和尚,我说的庄严不是外表的庄严,而是内心的庄严!你要知道,你底下的弟子有很多都已经证了四果、三果、二果、初果阿罗汉,就算没有证果的,也都持戒非常精严!而你呢?你连初果都还没有证到,你怎么可以坐上座呢?这会损您的福报啊9住持和尚听完后,非常伤心就一直哭。比丘尼问他,你到底在哭什么?老和尚说:「人家都已经证果了,我都还没!想到这里让我很伤心、很难过啊9比丘尼就告诉他:「伤心难过有什么用!赶快修道求证果啊9老和尚说:「我年纪这么大了,怎么可能会证果呢?」比丘尼说:「悟道证果,还有分年纪大小的吗?我跟你介绍一位叫优婆掬多的尊者,是个大阿罗汉,他可以帮你的忙。」这个老和尚就来到优婆掬多尊者的寺院里,当他到了寺院的门前,刚好有一位比丘拿了一盆水,要给老和尚洗脚,因为印度以前都是打赤脚的。老和尚说:我不洗脚,除非我见到优婆掬多尊者,否则我不洗。这位比丘说:「我就是优婆掬多,你找我有什么事吗?」老和尚就把来的目的跟优婆掬多尊者报告,优婆掬多尊者说:「你想要求开悟证果,那很好9优婆掬多尊者就带这位老和尚到一间禅堂里面,并且请了很多已经证了四果阿罗汉的弟子一起进来打坐。优婆掬多尊者请一位巡香的人拿一盏油灯开始巡香,看谁在打瞌睡,就把油灯交给他,换他去巡香。当大家开始禅坐时,老和尚因为年纪大,没多久就开始打瞌睡。巡香的人到了他面前三弹指,就换老和尚巡香。当老和尚巡香的时候,优婆掬多尊者叫他的弟子全部进入火光三昧,顿时整个禅堂一面光明,每个人都非常庄严无比,当老和尚巡香时,看到这种庄严相,叹未曾有!他反观自己,竟连初果都还没有证得,因此感到无比的惭愧!优婆掬多尊者观察老和尚的因缘已经到了,就对他说:「你之所以没办法悟道,就是因为被业障所覆盖,你现在到佛前,日夜好好的礼佛忏悔,当你身心忏悔清净,我再教你坐禅。」老和尚日夜在佛前礼佛忏悔,当他忏悔身心清净后,优婆掬多尊者就教他禅观,一下子就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当他证得阿罗汉果后,马上以神通力回到他的寺院,这位有神通的这位比丘尼一看,非常高兴的说:「你现在有够庄严了,可以堪为上座9的确,我们闻法、修道之所以不能开悟,就是因为被业障所覆盖,如此不但没办法悟道,智慧也没办法展现。另外知见不正,除了忏悔之外,就是要多听闻正法,亲近大善知识。何谓大善知识呢?我们再看下面一段的经文:

七、何名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识,是大因缘。所谓化道,令得见性,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识能发起故。(敦煌本) 永明延寿禅师曾经说:「真善知识,是人中最大因缘,能化导众生得见佛性9真善知识就是真正的明师,在我们这一生当中,请问各位您找到自己真正的明师了吗?我们看目前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因为找错人、拜错师而误入歧途的!而明师所说的话、所教的法,有时候可能不是我们所喜欢听的,所谓「忠言逆耳」,就如惠能大师所说的:「苦口是良药,忠言必定逆耳。」尤其经常打击我们、障碍我们的这些人,我们更要感谢他!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成就,我们怎么能够知道自己修行的功夫多少?所以密教喇嘛说:「要把我们的敌人当作我们的根本上师,他是来成就我们的。」而这些人,就是我们的大善知识,我们的大功德主!记得本山云居楼斋堂刚开始全山大众要一起过堂的时候,常住就请慈嘉法师担任本山总纠察。有一次,我到基隆极乐寺去讲三天的《金刚经》,记得第二天早上,慈嘉法师打电话给我,他说:「慧昭法师!现在全山大众要一起在云居楼过堂,常住请我担任总纠察,大师说纠察还可以有三、四位。不过,我觉得斋堂纠察最好由男众来担任,会比较庄严一点!能不能请你帮我推荐几位男众,身高最好在170公分以上,像你就不行,你的身高太矮了9我就跟慈嘉法师推荐了几位男众,慈嘉法师听完后,就说谢谢你,电话就挂断了。大约过了十分钟,慈嘉法师又打电话来了,他说:「慧昭法师啊!云居楼斋堂纠察,就由你来担任了。」本来说我太矮不可以,现在又要我来担任,这就是在成就我们的因缘!记得我刚进禅学堂的第二年,本山即将举办万缘水陆法会。有位师兄弟就打电话给我,他说:「慧昭法师!依敏法师说你的音感不错,所以他推荐你到内坛担任正副表。」我问他内坛水陆法会的时间,他告诉我日期,我一听只剩下两个礼拜!自己心里想:这样学的来吗?我跟他说:「我没唱过呢9他说:「你就尽量学吧9由于当时我对于《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体会很深,凡事随顺当下的因缘,该放下的时候放下,叫做无所祝该承担的时候承担,叫做生其心;那既然因缘来了,当然就直下承担了!当时我马上就跟师兄弟借内坛水陆的录音带,我一听,还得了,共有五种唱腔,而且都不同。因为只剩两个礼拜,我还得去上禅修课及讲演,心想时间紧迫,所以只能找一种唱腔来学,当时我就学时任佛光山宗长心定和尚的唱腔。说真的,当时我学得很痛苦,不过,后来终于也可以上台了。那场唱下来,有位台南的阿嬷,她告诉我说:「慧昭法师,你唱得很好!明年我要找更多人来参加水陆法会。」虽然台南阿嬷非常赞叹,但是主法和尚悟一长老却说我唱的很糟糕!我问老和尚,那里唱得不好?他却不跟我讲。又有一次,我们到加拿大温哥华东莲觉苑支援水陆法会,东莲觉苑请本山帮他们作三年水陆,那一次是第三年。法会期间,我每一次唱下来,老和尚都说我唱的很糟糕!尤其有一场,我一小段唱错了,下来到后台的时候,老和尚当着所有法师面前指着我说:「我们这次水陆法会所有和尚就是你唱的最糟糕,全都败在你身上9隔年到美国西来寺做水陆法会,那时候我刚好担任悟一长老的侍者。记得有一次用完晚餐,我培老和尚跑香,我就很诚意的问老和尚:「老和尚!我到底那里唱不好,能不能请您告诉我?」他说:「都很不好。」我说:「全部都不好吗?」 他说:「对!全部都不好。」我就请教他:「那我该怎么办?」老和尚要我学某个人的唱腔。回来之后,我就找那一位师兄弟的录音带,用他的调子来唱。各位想想,当时我学定和尚的唱法,现在要改成另外一种唱法,这比从来没有学任何唱法要困难许多,我必须先把原来的唱法全部忘掉,再来学新的。我很认真的学,隔年本山做水陆法会的时候,我已经全部转成新的唱腔,那时候老和尚讲一句话说:「你终于转过来了。」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他说我唱的不好,因为我唱的全部都不是他的唱腔,都是定和尚的唱法,所以我再怎么唱,他都说我唱的不好。后来我改成他的唱腔,他就说我唱的很好!不过,老和尚对我的唱法没有意见了,但是换成定和尚有意见了。所以各位!我这一生真的非常感谢一切因缘,不管是顺缘,或是逆缘,顺缘成就我很多好因好缘;给我逆缘的人,我更要感谢他,因为他成就了我的道业,增加了我的忍辱力、菩提悲心,如果没有他们的障碍、打击,我那能知道自己修行的功夫有多少呢?所以这些人都是我的大善知识。不过《六祖坛经》所说的大善知识,是要能够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者。什么是最上乘法?即《金刚经》的根本无上心法---生清净心,生清净心就是无住生心,这也是南宗禅的心法。如《六祖坛经》:「如来入涅槃,法教流东土,共传无住,即我心无住,此真菩萨。说直示,行实喻,唯教大智人。」这段经文是说:佛陀入涅槃,佛法传到中国,共传无住这个法,所谓「无坠就是我心无住,能够我心无住,才名为真正的菩萨,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若菩萨「心有所住,即为非祝」各位,菩萨的心要住在哪里?就是无所祝因此大珠慧海禅师说:「只个不住一切处,即是住处也。得如是者,即名无住心也,无住心者,即是佛心。」无住心,即是佛心,无住心就是清净心、禅心、智慧心。因此能够直示这个法,跟众生直接讲这个法的人,而不再拐弯抹角,这个就叫做大善知识。因为这一法是非常殊胜无比的大法,是能够让众生明心见性,能够让众生解脱成佛的。如惠能大师当初不就是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的!佛陀更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也就是一切成佛乃至成佛的法门都在这一本经。我们要知道这个法之所以非常殊胜!是因为它是随顺宇宙的真理法则来生活、来修行的,所以当然非常的殊胜无比!反观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没办法自在,修行之所以没办法洒脱,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没办法随顺宇宙的真理法则来生活、来修行。宇宙的真理法则是什么呢?就是缘起性空,而无住性就是佛性、就是空性,无住心就是佛心、清净心。像天上的云之所以能够自在洒脱,就在于它的无所祝云它随顺当下的因缘,风来了,该去那里它就飘到那里,该成为什么形状它就成为什么形状,一切就是那么样的自在洒脱。反观我们平常生活之所以不自在,就在于我们处处执着,处处住心,因此才会有种种的烦恼、痛苦。相信今天大家能够听到这个殊胜的大法,都是具有大因缘、大福报,非常难能可贵的!对于这么好的因缘,大家要好好的珍惜、把握,并且要好好的善护念之。接下来我们看《六祖坛经》的第八段经文:

八、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敦煌本) 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是惠能大师的三无思想。也是《六祖坛经》的中心思想,也有人说是惠能大师禅法的主要思想,更有人说是惠能大师的主要修行法门,同时也是南宗禅最大的特色。为什么说无相为体呢?「无相」就是诸法的「实相」,实相就是无相,就是空相。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就理体上来说的。所以《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名为诸佛、如来,或称为「真如」。无住是心的本性。也就是说一切心都是无住性的。如惠能大师:「无住者乃人之本性,即于诸法上念念不祝」有所住就有系缚,系缚就是被绑住了,无住就没有系缚,没有系缚就能解脱自在。如《金刚经》:「若心有住,即为非祝」各位,我们的心要住在哪里?就是无祝无住性就是空性,就是佛性,无住心就是清净心、智慧心、佛心。无念为宗是惠能大师禅法最重要的思想,无念不是没有念,无念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无就是「无所坠,念就是「生其心」。惠能大师当初就是听到这一句话而开悟的,所以惠能大师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心就是无住生心。我们常常听说惠能大师因为听到《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的,其实前面整段话都是重点,那一段话呢?就是佛陀告诉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上面这段话都是重点,佛陀要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无住生心,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师就是听到这段话而开悟的。而这也是惠能大师后来所说的无念。惠能大师:「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白牛车就是成佛。又说:「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由此可知无念的重要性。总之,惠能大师的禅法虽然立有无相、无念、无住,其实是总摄于无念,无念才是他最主要的禅法,细分才分成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而这三无思想就是来自于《金刚经》,三者的关系是互相融摄,相辅相成的。接着来看《六祖坛经》的第九段经文:

九、吾常愿一切世人,心地常自开佛知见,莫开众生知见。(敦煌本) 惠能大师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常开佛知见,不要开众生知见。的确,我们学佛就是要开佛知见,不要时常开众生知见,开凡夫知见。佛知见,就是觉知见,能够开佛知见、开觉知见,修行必定是跟善法相应,跟清净法相应,跟无我、涅槃、解脱相应。反之,如果时常开凡夫知见,开众生知见,那我们的修行必定是跟杂染法相应、跟我执相应、跟无明、烦恼相应。希望大家要时时开佛知见,不要时常开众生知见。如此修行才能自在解脱!接着我们来看《六祖坛经》的最后一段经文:

十、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宗宝本) 慈悲就是观世音菩萨,喜舍就是大势至菩萨,慈悲喜舍名为四无量心,四无量心要能够遍法界。慈悲喜舍能够遍法界,即为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是从空间上来说的,无量寿是从时间上来说的。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心量是广大无量无边的。因此佛光能够平实无私的普照世间,所以说「平直即为弥陀」。能净即释迦牟尼佛,净就是清净心,什么是清净心?清净心即无住心。无住心者即佛心。因此能够无住才名为真正的清净,能够无住也才能够无量无边,能够无住也才名为真正的菩萨。不过,虽然佛心不住一切处,但还是能够生起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利益有情众生,如是生其心又能够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所谓的「从体出用,摄用归体,体用一如」,就是佛。无所住是般若,生其心是方便,成佛的两大要素就是般若与方便,缺一不可。一般声闻、缘觉比较偏于无所住的部份,而菩萨比较偏于生其心的部份,一直要到八地菩萨,八地菩萨叫作不动地菩萨,才能把无住生心取得平衡。而到了佛果位才能究竟圆满无住生心,也就是般若与方便的究竟圆满。《观无量寿经》:「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佛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其实不只是观音菩萨具足慈悲,诸佛菩萨都具足慈悲。不仅大势至菩萨具足喜舍,诸佛菩萨皆具足喜舍。不只释迦牟尼佛能够无住,诸佛菩萨也都能够无祝不只阿弥陀佛的心量广大无量无边,诸佛菩萨的心量也都是广大无量无边!望大家能够学习诸佛菩萨的广大无边心量,时时以无住的心,慈悲待人,喜舍结缘,平直无私的对待一切有情众生。也希望这次的《六祖坛经》讲座,对大家在修行上、生活上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