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 第79集
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 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 初中后善扬
谁知火宅内 元是法中王
师曰: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宝,为今时故。】六祖大师讲的都是言简意赅,很直接了当讲出问题。意思就是跟法达讲:「你为什么不好好地去思维,去反省?」这里面有两层意思,首先就是说:「法达,你为生死而出家,为什么不好好地去思维?」再来,「你诵了《法华经》三千遍,为什么不好好地体悟佛的意思?」〔三车是假〕,佛说的声闻、缘觉、菩萨,这些修行的过程、名词,原则上并不是真实的。〔为昔时故〕,昔就是过去,因为大家过去还没有准备好,大家的因缘还不成熟,所以不可以直接这样讲。现在〔一乘是实〕,众生皆有佛性也对,众生心是佛也对,众生本来成佛也对,你现在是众生其实也对。当你自己没有那个程度的时候,比如说做梦本来是假,但是梦中的你事实上是真实的,所以对众生来讲的确是真实的,但梦醒了就是假的。那你说是真的还是假的?对迷的人是真的,对悟的人是假的,很清楚。所以,真跟假有时候是因为过去跟现在的差别,所以讲法不一样,大家要明白佛所讲的意思。有的人不明白,就怪佛之前为什么这么说呢?而是因为之前这样说,你听不懂,不但听不懂,甚至这样讲还会害了你。比如说你一来学佛,我就说:「你本来成佛。」那他说:「师父,那再见了,我不用再学了。」因为你本来是佛,那你何必再学呢?所以刚开始只能跟你讲:「你有佛性,你要好好学习,你要好好修行,有一天你必然成佛。」这样讲没有错。
【只教汝去假归实,】〔假〕是妄,[实]是真。【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名〕是假名,这是重点,你要听佛法,把〔去假归实〕这四个字好好地思考。你来学佛到底想要学什么?或是你修行到底想要修什么?你应该明白。现在教你去掉假的,问题就来了,什么叫假的?坦白地讲,身心世界都是假的,你能够相信吗?既然如此,你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假的,你真的很难相信。你听佛法听那么久,你说:「我相信,但我还是会被假的影响。」这样讲还比较有道理。身心世界是假的,但是身体病痛会影响到我,内心不如意会影响到我,外面的一切人事时地物会影响到我,这是因为你没有修行,不用怀疑佛法。这个〔假〕是知见,就是我们所讲的见。你不是要了解佛法吗?不是要了解世间的真理吗?那就是一切如梦幻泡影,这才是真相。那你会说:「既然一切如梦幻泡影,那佛性呢?」我坦白地说,无明是假的,佛性是真的,如果佛性不是真的,六祖就不会讲〔去假归实〕。如果说一切都是假的,那你也不用修行了。所以佛法有时候要重复听,很好懂,也很难懂。如果我们没有对〔假〕的认知,或了解这个世间是幻化的知见,你就很难归真。为什么?因为你现在就是真的。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归真呢?比如说,「心净即佛土净」这句话是对的,所以此方就是极乐世界,因为你认为这里就是极乐世界,你就不需要往生极乐世界了,但是佛一刚开始不能这样讲。他刚开始跟你讲三界如火宅,讲这里是五浊恶世,你觉得有矛盾,这本经这样讲,那本经那样讲,但是佛讲话没有冲突,你程度不够的时候要这样讲,当你已经有那个程度的时候,可以说哪里不是极乐世界!那个时候,天堂地狱都被你打破了,不是没有天堂没有地狱,而是你的内在本来就是清净的。一个内在绝对清净的人,上刀山下火坑他还是清净的。但他为什么可以这个样子?因为他明白那是假的,刀山是假的,火坑是假的,所以他才有办法。别人骂我们我们为什么会生气?因为你认为那是真的,如果别人骂我们是假的,我们一定不会生气。所以,要从〔假〕的去认知。
《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圆觉经》讲世间的一切都是幻化的,也就是你要从〔假〕的去认知。但是你跟别人说这个世间是假的,一般人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佛才讲这世间的现象是无常的,这一般人就能接受。你看手表,秒针时时刻刻都要变,连《易经》也这么讲,变易。这世间一切都是在变化,这就是无常,这个你知我知,而且事实就摆在眼前。这样的概念容易懂,这种讲法就是从现象的变化来谈,它是无常。说它是假的,就是直接看穿它,这样的境界比较高。比如说你现在做梦做两个小时,我跟你说梦是假的,你现在好好看你在做梦。当两个小时梦结束了,你才说:「啊,原来是假的。」但是有的人,他一开始就知道梦是假的,他不需要两小时后才知道原来梦是假的,这是上根利智的人。虽然你的程度不是那么好,但是两者都对。为什么?因为是针对你讲,适合你就对。但是方向目标不变,都是希望你知道世间就是一场梦,这样就有名词的对应了:真和妄。刚开始都讲对应的名词,因为这样比较好懂,离苦得乐也是对应的,此岸彼岸也是对应,以妄来对应真,从众生来对应佛,都要这样讲。但是,〔归实之后,实亦无名。〕要注意这个概念,〔实亦无名〕就是离开相对。不要跟你说去假归真,接着你就抓一个真不放,这样是不对的。佛的内在没有说他是佛,如果他抓一个概念,说:「我已经成佛了。」他一定不是佛。有一天你修到一定程度,你跟我说:「师父,我的心已经修到很清净了。」那就代表你一定不清净。为什么?你如果清净,不需要说给我听,那个不要讲。为什么说「末法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呢?如果有人讲哪个人开悟了,你就不要听。开悟何必告诸天下?开悟的人都不会这么说。
六祖大师讲得很清楚,如果你觉得你妄心已经消失了,你已经悟到真心了,那个真心讲穿了也是假名。现在问题就来了,佛为什么创造这么多假名?其实假名并不是佛教专有的用词,大家不要误会。我们世间法也有假名,你生一个小孩就要给他取名字,假设他的名字可以改,不就叫假名?所以现在不是只有佛法有假名,世间法也有假名。比如说,父母亲跟孩子说:「你要好好读书努力,以后才会成功。」成功也算假名,但是你没有跟他讲成功,他没有方向目标。「你们要好好修行,有一天你们才会成佛。」成佛也是假名,不然你要朝哪个方向修?成功和成佛都是假名。如果有一天说:「我终于成功了9你一点也不成功。不相信去访问比尔盖芡,他跟你说:「我很成功。」这种人没有真正成功,真正成功的人不会这样讲。你们学佛法要注意,你们不要讲太快。什么叫讲太快?「啊,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啦,没有佛祖,也没有众生。」你这会儿就是众生啦!直到你真正地去明白,你就会知道,话该怎么讲就怎么讲,不应该这样讲就不这样讲。如果讲法只有一种,佛法就不妙,就是因为「法无定法」,所以难讲。赵州和尚可以勇敢地讲「狗子没有佛性。」这句话你敢说吗?我如果说「狗子没有佛性。」就会被骂,但是赵州和尚可以这样讲,这是很有名的公案。为什么他可以这么讲?因为他讲这句话可以度那个人。假设他讲这句话可以度人,他就可以讲。例如,南泉禅师他可以斩猫呢!两个小和尚,一个说猫是他的,另一个也说猫是他的,他就举起斧子把它剖成两半。像这样的公案,一般人是听不懂的,哪有一个开悟的禅师居然杀生?但是,如果南泉杀那只猫可以让人家开悟,他会杀。但是那个公案不是你们读书来研究的,那个就是:「我知道我现在可以度你。」而且,要百分之百的把握,那需要很高的境界。所以我才说,你们听我上课只有两种情形,越听越乱,或越听越清楚。大部分都是越听越乱。但是,如果跟你讲一般的东西,你们比较不会乱:你们要好好地孝顺父母,好好地做事业,有空早晚课要做,这种比较不会乱啦!不过,讲了假设不能够满足你的脑袋,你也不一定会来听。什么叫不能满足你的脑袋?我现在怎么讲都不吸引你了,你就不会来听,或我讲的内容你认为你都懂了,你也不会来听。我们的内心就是这样的,真是很奇怪。六祖大师为法达开示的真的是《法华经》的窍门,你们不要小看这个公案,讲的东西都是精华。
【应知所有珍财,】佛性。就是《坛经》所讲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你具足所有的一切,你能够了解吗?所以,你们不要自卑,你们应该要有自信,不要觉得你缺少什么,你什么都没有缺少,本来就圆满,你了解吗?不需要再加油添醋,你只要止息了,一切都具足了,你一定要相信。【尽属于汝,】所以六祖说:应知所有珍宝尽属于你,你自己就有。【由汝受用,】你自己就可以去应用。比如说你的佛性就好像一张永远提不完的金融卡,既然那是你的,你想要怎么刷你就去刷吧!所以你不需要去拜托谁,或是委屈求全,或是去谄媚别人。你什么都有,你要明白这个概念。【更不作父想,】〔父〕指佛,就是说我们的佛性并不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你不要以为我们家的财富是父亲给我们的,这个父亲就是佛。这不是别人给你的,这是你本来就有的。【亦不作子想,】〔子]指众生。你不要以为你是众生,释迦牟尼佛是佛。事实上,我们的心,当你明心见性了,跟佛是一样。你产生这样的心态,就障道,就障碍你修行,事实上你会退道,你会认为成佛很困难。【亦无用想,】你虽然是佛,但是你心中不要觉得自己是佛,这样不对。或是说:「我现在在用。」你不需要这样讲,这叫多此一举。一个真正修行的人,刚开始是容许你说你在修行,但是你修到一定的程度,假设你还有这种观念,就是你的障碍。刚开始你是要比较刻意,所以会有修行的观念,我们刚开始没有办法。
【是名持《法华经》。】为什么六祖大师会这样讲?法达刚开始是诵《法华经》,他把诵《法华经》当作持《法华经》,这样不能说是不对。大乘经典分明跟你讲,你要受持、读诵、书写、为人解说。有时候你会掉入一个陷阱,你听了课,回去跟别人说:「你这样诵《法华经》不对。」你说这话就错了,不可以这样讲。重点是:他们对《法华经》有没有真正懂?后面六祖会为另外一个禅师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你这样诵经是小乘人。六祖大师跟他讲的,这样才是真正明白《法华经》,然后按照经义在日常生活中依教奉行。就好像说:「你现在怎么修?」「我每天在修《金刚经》。」你就问他:「怎么修《金刚经》?」他说:「我早上念一遍,晚上念一遍。」你不要一下子就否认他,你可以说:「这样不错啦!但是可以更进步一点。」他就问你:「如何更进步一点?」「你早晚还是要念《金刚经》,但念完之后,平常的行住坐卧要好好地去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才是受持《金刚经》。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你要能够去行一切善,又不执一切相,那才是真正受持《金刚经》。」跟任何人讲话,包括跟你的孩子讲话也要注意,不可以全盘否认他,而是说:「这样做不错,但是还要突破。」每个人都应该突破,再跟他讲上去,这样你才不会诽谤佛法。六祖跟法达讲:如果你真正明白《法华经》的意思,你能够按照这样的方式修行,就可以:【从劫至劫,手不释卷;】无论是以前或未来,包括现在,持此《法华经》,就如同手不离开《法华经》,不是叫你二十四小时手拿一本《法华经》。【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从早到晚,二六时中,你时时刻刻都是在心念法华。所以,诵《法华经》,不是叫你们二十四小时都念《法华经》。同理可证,你们有时候问我一个问题:「师父,我如何二十四小时都念佛?」你现在看六祖大师的解释,你可以体悟到如何二十四小时念佛吗?什么叫时时刻刻念佛?真正懂佛,按照佛所教的道理去行,那样的人就是二六时中都念佛,这才是真正的念佛。如果你可以二十四小时都念佛,我还是佩服你,赞叹你,因为能够念到这样,就是「事一心不乱」。如果能够明白佛,按照佛的方式去生活,那叫「理一心不乱」。怎么讲都对,但它有层次的差别,这叫做圆满。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他开悟了。他之前还没有来曹溪之前,已经诵了三千部的《法华经》。现在经六祖大师的一番开示。【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亡〕就是终于打破他的执着。【未明出世旨,】就是之前不明白佛的本怀,不明白佛的本意。禅宗常常有这样的对话:什么叫祖师西来意?就是佛意。你明白佛吗?明白佛的心意吗?你不明白,一定很难修,一定乱修。坦白讲,你只要不了解一个人,你怎么对他好,他都会觉得不好。你都不了解他的心意,你事事听他的话,他会说你这个人没有用。你对你的子女丈夫那么好,还被他们嫌。佛太了解众生,问题是众生不了解佛,这很可惜。【宁歇累生狂。】〔宁〕就是怎么。我们常说:「你是不是应该歇歇脚?」「你是不是应该休息?」「你是在想什么?」「你的心可不可以止息?」我们众生一辈子都在想,到底在想什么?如果你的想法不能够止息,那就是〔累生狂〕,多生累劫妄想不断,怎么能止息你的狂心呢?法达一开悟,就悟到他自己在耽误自己,他的妄心狂心让他自己不能止息。【羊鹿牛权设,】〔羊鹿牛〕三乘是[权设]权巧方便。为了众生才安立设立那个名词,那个阶段。事实上一路就到底了,就好像虚空没有楼梯啊!但你们常常在想一个问题:「你拿一个楼梯让我爬上虚空啊9你就一定要楼梯,才觉得比较安稳。好,你要楼梯,佛就教你爬楼梯,跟你讲第一、第二、第三个…阶段,这些阶段都叫做权巧方便,但你不可以说佛错。【初中后善扬。】讲的就是阶段,无论是哪个阶段,佛这样跟你讲,你不可以说不好,都是善。为什么?都是要让你回头是岸,让你回归一佛乘啊!所以我们明白,就不可以误会佛。【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前面佛讲「三界如火宅」,你要赶快逃离,现在法达开悟了,这里面的解释就看你的程度了。第一种最简单的解释,在火灾的现场那个人就是佛,〔法中王〕就是佛的意思,所以佛逃出去,他还是佛。第二种解释,哪里有什么火不火灾?哪有什么三界内三界外?那原来是妄想。但是,我还是建议你们要逃出火常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就是佛啦!虽然我们现在处在三界内,但你还是佛。如何逃出三界?当你悟到你是佛的那一刹那,假名离开三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三界本来是假的。【师曰: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为什么六祖为他取名〔念经僧〕?意思是说:「法达啊,你已经开悟了,但从今之后《法华经》还是要继续念。」你不要说:「师父,我还没有开悟之前,我都有做早晚课。我开悟之后要不要做早晚课?」还是要继续做,有时候是做给别人看的。要注意我这句话。为什么?因为别人看你认真做早晚课,而生起修行的心。开悟之后还要打坐,那是坐给别人看的,要慈悲点。